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共9篇)
1.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一
解读2011年两会之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年初的全国两会和下半年的党会都是我们当年时政考试围绕的热点和重点,因为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必然是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考题的出题背景。从2010年考研政治新大纲作出巨大调整后,2011年的大纲变动比较小,为近年来最稳定的一年,这也释放出我们党和国家将保持政策的长期稳定,从而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来。同时本部分也可以与哲学、毛中特等知识点结合考查。
2011年的两会热点仍然集中在以下重要的几个方面,也将继2010、2011年之后的持续热点和时政重点,因为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新问题新情况将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那么问题在则热点重点在。请看2011年的政府工作重点。
热点词汇:
社会管理创新(涉及考点:矛盾问题;客观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观题)
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改革的性质、目的、对外开放、矛盾问题;主客观题)
重点方向预测一、二、三:
第一,政府的经济工作:总体上还要继续保持经济8%的增长速度,物价水平控制在4%之内,这是两个硬性指标。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导。在政策导向上:两大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和扩大内需为根本点。具体则会在保障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为切入点。
而其中重中之重则是收入分配体体制改革和三农问题。
继去年的收入分配问题引起群众关注之后,今年两会的热点之一也是分配问题。且本部分的考核知识点在两年内没出过大题,而接连以选择题出现。去年温家宝提出“蛋糕论”,今年两会明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要调整,且温总理也明确今年第一件实事就是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普通群众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群众幸福感。那么根据考试重点重复考,热点连年考的一般规律,今年考分配的可能性最大。
三农问题部分,今年来可能与对外开放之经济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等问题结合起来考核。近年来在国际上粮食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且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缩反升的现实情况,和农业投入欠账,发生旱灾之后,农业粮食产量受的影响较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重点之一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且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区域发展、城乡差距、内需问题、现代化建设都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根本的联系。
但是三农问题会以何种方式、那个角度切入,相对还比较难以预测。但需要重点关注是无疑的。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支撑是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第一是继续发展教育,教育投入今年要达到4%的投入。第二是教育体制改革。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相对和绝对量持续在减少,国民对教育问题也更加重视。本问题可以从马哲和毛中特角度出题。
第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自教育产业化、房地产产业化之后,2011年又提出文化产业化。应该说从国际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来说:比如日本的动漫产业、美国的金融业、韩国的娱乐业、印度的电子产业、时装产业等都是新兴产业,这种产业可以吸收大量就业人员、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等诸多优点。从2010年年末到今年在北京召开图书展览会等情况来看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连续两年以客观题考查文化方面知识来看,文化产业将成为下一个我们重点扶持的产业,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2.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二
振兴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制定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10日, 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这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规划。这不仅对应对金融危机, 而且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与其他九个行业的振兴规划相比, 物流业作为“十大振兴规划”中的唯一服务业,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服务业的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 不仅是物流业自身调整和振兴的需要, 也直接关系到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等其他九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正所谓“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转眼间, 振兴规划已走过一年。在中央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刺激下, 各地物流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近一年时间来, 物流业合并重组的案例不断出现, 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 这一数据佐证了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最新趋势。2009年同样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一年。铁路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 超过“九五”和“十五”的总和;到2009年年底,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5万公里, 居世界第二位。物流园区取得的进展尤为突出。在2008年全国共有475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 2009年又新增近200家规划、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园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规环境以及投融资环境均也取得了明显改善。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份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提出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些省市政府还成立了主管物流工作的常设机构, 开始制定相应的专项法规, 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规环境进一步好转。
2010年是贯彻落实《规划》的关键年, 中国物流业经过30年持续高速增长, 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 但粗放式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物流服务体系还不能够适应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需要。物流行业应在规模化经营上继续下功夫, 同时, 通过政策引导, 规范全国性的安全输送系统, 为物流企业的跨区域运营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通过“扶优淘劣”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企业更应该抓住产业物流觉醒的契机, 使得他们在改造和提升自身物流体系的同时, 并外包出部分物流业务。
下乡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我们鼓励消费的政策领域之宽、力度之大、受惠面之广前所未有。”——《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日, 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家电下乡”, 实施时间暂定为4年, 财政补贴达到104亿元, 拉动9200亿元农村消费市场。伴随着第三轮“家电下乡”招标的启动,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之后, 家电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农民的购买热情。在家电下乡的各个环节中, 物流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企业只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还不够, 还得把这种产品真正送到家, 送到位, 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才算数。
物流配送能否在农村扎根, 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市场的繁荣程度, 但同样取决于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及节点性物流工程的完善。当十几年前国内品牌海尔在千县万镇建立自己的专卖店网络时,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 但是今天, 当它遍布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时候, 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农村物流的建设, 它建设的不仅仅是农村, 惠及的也不仅仅是农民。物流配送体系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家电下乡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幸运的是, 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工程也成为振兴物流行业的九大工程之一, 国家投入农村物流建设, 打造集成化的农村物流平台, 这对于刚刚起步就陷入窘境的家电下乡工程来说, 是有力的支持。
以旧换新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 “补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8月底, 《家电以旧换新运费补贴办法》 (财建[2009]498号) 正式出台, 这意味着我国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最后一环政策得以明确。家电以旧换新运费补贴, 是指对家电回收企业从消费者手中收购废弃旧家电, 然后集中运至拆解处理企业的过程中发生运输费用的定额补贴资金。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出台的基本思路是采取财政补贴方式,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扩大家电内需, 与前期出台的“家电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相衔接。不同的是,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时间为一年, 目前只在9个试点省市实施, 现在两会正讨论扩大试点范围而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则统一暂定为4年, 并已将实施范围推广至全国。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运费补贴办法, 回收企业向拆解企业交售旧家电, 按照旧电器的品种、规格以及运输距离, 每台可获得20~50元不等的运费补贴。运输费用补贴办法落实后, 提高了中标回收企业上门回收的积极性, 以旧换新政策的实际市场拉动作用也明显。
根据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的测算,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如果2009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带动500万台以旧换新家电的销售, 这项政策累计刺激的家电销量将达到6.1亿台。这还不排除“以旧换新”政策有可能逐步扩大政策实施的地区范围和产品范围。政策刺激下家电市场的繁荣, 家电物流需求的扩大无疑衍生出一块巨大的物流市场蛋糕。
创业板
“创业板正式推出, 为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2009政府工作报告》
从2009年7月26日起, 中国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上市申请。同年10月30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28家企业登陆创业板。截至今年3月10日, 共有58家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交易。
创业板推出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渠道匮乏的问题。也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打通了一条完整的通道。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可以申请风险投资, 等企业上一定规模之后可以寻找私募股权投资, 之后就可以进入创业板市场, 最终甚至可以由创业板市场转向主板市场。如此一来, 风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板、主板, 这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直接融资通道。创业板的开设为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想的退出机制, 这也有助于促进上述投融资方式的发展。
创业板优先考虑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六个领域的企业上市。总体而言, 作为传统行业的物流企业, 在成长性和创新性这两方面的竞争优势要远远低于来自于通讯、电子、IT等行业的企业,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都是由原来的几辆车搞货运逐步演化而来, 整体管理及运营水平较为落后。在首批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名单中, 不乏物流企业的身影。其中包括江苏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格物流、上海宝霖国际危险品物流、大连泰德煤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目前, 成功登陆创业板的物流企业仅江苏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新宁物流, 证券代码300013) 一家。物流企业申请创业板, 更需要认真的进行自我审视, 找出自身在成长前景和创新能力上的亮点。
物联网
“‘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2009政府工作报告》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009年8月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时, 便对物联网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 他强调, 要把传感技术和TD的发展结合起来。而11月3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的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 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及早部署后I 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 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今后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 即在2010年之前, RFID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行业。在2010~2015年之间, 物品将实现互联;在2015~2020年之间, 物品实现半智能化互联;到2020年之后, 物品实现全智能化互联。在这些阶段, 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 在统一的框架下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而其它参与机构也要积极发挥作用, 因为只有物联网有了更多的应用需求, 它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物流行业, 应用物联网技术后, 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随时掌握, 寄件人、收件人也能随时了解快件在途的情况, 而且机场的行李分拣、集装箱运输的管理, 都可以实现智能管理。还比如说人们愈发关注的冷链运输, 物联网的应用就可以实现车辆的监控以及温度的控制, 这样就能对食品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仓库中, 只要有物品进入, 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该物品应放入到哪个货架上, 极大地提高了准确性。
低碳
“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 大力推进节能, 提高能源效率。”——《2009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不容忽视。如果按照物流量或运输周转量进行, 目前在不同运输方式中, 水运所占比重最大, 其次是铁路, 公路只占11%, 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比重都比较小。因此, 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是我们物流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关注领域。如果仅从货运量来看, 公路则占据了绝大多数比重, 大约为7 2%, 这是因为无论哪种运输方式, 最终的“门到门”配送都离不开公路运输, 因此公路又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但我国公路运输也是最分散、最混乱的运输方式, 也是与国外差距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 因此公路运输更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
我国整个交通行业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的7%~8%, 而这个数字的全世界平均水平大约为26%, 同时交通行业的碳排放也占到了全世界的1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我国物流方式和物流需求的急剧改变, 我国交通行业的能耗比例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要提高物流效率, 一定会提高运输成本而降低库存成本, 全世界的物流发展规律都是用运输代替库存, 加快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 提高运转的速度, 减少库存的成本。
3.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三
2016年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与“创新”是报告的高频词。
报告透露了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哪些新信号?记者通过十个关键词对报告进行解读。
关键词1:经济增长预期6.5%-7%
报告看点: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考虑了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点评: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发展面临挑战更为严峻。但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只有通过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才能“转”到新常态所需要的增长上去。
关键词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看点: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点评:“供给侧改革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加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茅永红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外,更得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充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3:新经济
报告看点: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车黎明表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亮点频出,发展不断加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引擎,这些新经济构成的新动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利好。
关键词4:扶贫攻坚
报告看点: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点评:拉祜族全国人大代表李松泉说,目前各地精准扶贫加速推进,地方政府“扶贫军令状”正在落地。下一步要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偏爱一分,高看一眼”,把脱贫攻坚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有机结合,确保完成任务。
关键词5: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看点: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动简政放权;健全督察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出自《后汉书》,意为政府把该管的管好,不该伸手的坚决砍掉。政府要继续推动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同时,要鼓励改革创新,对于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和试点,要有包容态度,让干部释放更大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6:反腐倡廉
报告看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表示,反腐倡廉不能停步不能放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既要有腐必反,也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铲除权力腐败的温床。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反腐倡廉真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保驾护航。
关键词7:重拳治污
报告看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说,铁腕治污是环境保护的关键,要有紧迫感和足够耐心,全面落实“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督查,强化督政问责。
关键词8:新型城镇化
报告看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好“城、房、人”问题,推动棚改,容纳更多进城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扩大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覆盖面。借助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的双轮驱动,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向更高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9:民生改善
报告看点: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点评:尽管财政收入放缓,但民生实事一件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姜健表示,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近年来逐步加大,在扩大民生基本面的同时,更要提高民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精准度,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会越来越强。
关键词10:对外开放
报告看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4.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四
编者按: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目前,2011年地方两会大多落下帷幕,即将迎来全国“两会”,国脉电子政务网以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重庆市、广东省、无锡市、宁波市十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探寻“十二五”开局电子政务的新指向。从这十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三网融合、物联网、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智慧城市、云计算、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网络问政、网上监督、网络政府等成为新元年、乃至“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十大关键词。其中,“网络问政”2011年再度在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成为安徽省“两会”的亮点,受到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
1、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郭金龙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制定智慧城市行动纲要,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应用,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2、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率先构建“智慧城市”,始终在城市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现代网络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实现百兆宽带接入能力覆盖300万户家庭。继续优化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三网业务相互进入,支持融合型业务发展,新建覆盖1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加快建设新亚太海底光缆系统,海光缆国际通信容量继续保持全国50%以上。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
大力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实施电子商务行动,大力推进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积极推进航运信息共享、物流服务等平台建设。实施数字城管行动,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智能电网等信息化工程。实施数字惠民行动,加快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聚焦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强的领域,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物联网、新型显示、网络和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云海计划”,积极推进云计算在教育、健康、政务等领域应用示范。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等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此外,报告对《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中,其中提及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提高审批效率。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实现所有市级部门审批业务系统、区县审批平台与市级网上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办事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云、跨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集成,促进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形成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网上一口受理、在线协同办理”的工作格局,方便企业、群众在线申办各项事务。从规范文件、简报入手,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建立电子监察、网络投诉、行风政风测评平台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制定出台电子政务管理办法、规范标准,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总结推广世博筹办举办经验,完善部门间、部门与区县间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总负责作用,落实配合部门责任,形成推进合力,使政府服务更加高效便民。
坚持不懈推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基本制度,最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充分知情、理解、参与、监督。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全面严格执行国务院各部门有关公开的规定,力争做到全国领先。
3、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
2011年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
报告还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4、四川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三项制度”。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加快电子政务大厅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和层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规范完善行政权力运行、重大决策部署、财政预算公开,提高透明度。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监察。推行行政效能问责,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统计管理和部门统计工作。
5、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开好局起好步,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等作为主攻重点,加快物联网识别系统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抓好“智慧厦门”产业基地、福州友顺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研发和转化项目。
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提升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进和培育若干跨国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建立以港口为核心、与制造模式相适应、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有效落实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培育高水平的骨干企业,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扩大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6、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加快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健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职能整合,继续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和网上审批制。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行政效能监察,推行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深化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时监督。
7、重庆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上监督
2011年1月9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十二五”战略任务,要加快“三港两枢纽”建设,形成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空港要以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建设为重点,建成内陆重要的复合型枢纽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00万吨。航运港要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核心,改造提升重点港区,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700万标箱,成为内陆最大的内河港。信息港要建设国际重要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构建直连国内外的高速数据通道,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等信息平台,打造智能城市。
此外,还指出要奋力做好“十二五”开局工作。扩大政府信息公开,推行网络政务,加强网上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8、广东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要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网络问政,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府层级监督,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认真贯彻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
9、无锡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毛小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全力建好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实施感知电力、感知环保等应用示范工程。创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增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点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支柱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幸福镇村”争创活动,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十大强农惠农工程。
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在“无线无锡”工程基础上,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系统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交换进程。推进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逐步实现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
10、宁波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6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刘奇代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提及,要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提升信息化水平。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管理服务功能优化。
报告中指出,2011年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十二五”电子政务:走向发展新起点
资源共享、业务整合、应用深化、投资问效,中国电子政务面临新转折的十字路口。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各地方、各部委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的代表纷纷指出,在我国电子政务走向“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道路上,借助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扫除资源共享的障碍,完善顶层设计以改变“纵强横弱”格局,促进“电子”与“政务”深度融合,向电子政务要效益,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
资源共享:行政体制改革吹来东风
一方面国家级政务内网不断向地方延伸,一方面各类业务专网大规模建设,客观上造成资源共享难度加大。在此次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不少代表提出,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展20年,但是资源共享仍是最根本的难题,而这一难题有望借助当前大部制和“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信息化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信息系统间的网上互联互通。要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从我国电子政务实施情况看,机构、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割裂,是造成“信息孤岛”长期存在的关键症结。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信息资源从以业务系统收集使用为主,向以信息数据内在逻辑为基础的全局数据仓库转变,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果说大部制改革对中央和省级电子政务发展中解决资源共享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市、县、乡三级,“省管县”从另一个侧面弥补了这一空白。地方政府的资源开发利用受到部门利益的干扰,资源共享率低,数据整合难度大,实现“省管县”从理论上讲,可以把体制上一些弊端打破,原来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分不愿意拿出信息共享,现在重新组合在一起,信息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体制被打破了。
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统一,同一信息资源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畅通共享,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面向“十二五”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互联互通、统一共享的信息资源,将成为实现更深化应用、更高效行政的坚实基础。
业务整合: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
各地方、各部委电子政务CIO们普遍认为,当前,信息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去只是手段,现在已经与业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不但“电子”和“政务”不可分割,而且推进、建设、应用三类主体也不可分割。杨学山认为,电子和政务的关系正在从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在今天已实现主要业务数字化、网络化的单位,只提结合已经远远不够,结合是对原有业务流程复制、改造,而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能力、履行政府职责,对流程的考虑要更高层面,要重新设计,而其中离开信息化是做不到的。由此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业务协同,推进电子和政务的深度融合。
我国电子政务正在从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的全局推进模式,这正是业务整合的重要体现。今天,以项目为主线面临的问题:可持续性不足,缺乏运维费用,更新完善不能停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部门、地方的全局性推进带来很大麻烦,导致纵强横弱,地方布局被割裂。近年来,电子政务项目往往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系统里面的一个局部在推进,形成了很多的应用“碎片”,造成“纵强横弱”,垂直部门电子政务系统与地方电子政务建设不相协调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始终强调要业务协同,防止信息孤岛,要处理好纵横关系的由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碎片太多,当前我国在做“十二五”的电子政务规划,就是要整合碎片,做到真正的顶层设计。大家普遍提到,要加强国家电子政务中心的统一协调建设,使其成为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的主要抓手。
应用深化:真正体现电子政务作用
最新发布的《2010年~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10年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基本能够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根本目标的电子政务,势必将进入应用深化的发展新阶段。
中联部信息办副主任任锦华指出,中国的电子政务经历了20年的发展,最底层的硬件和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决定它能发挥作用的是第二层,即各类软件体系,包括系统运行类、认证加密与安全类、职能业务类以及行政事务类应用软件。而网络是一切应用的基础,“电子”和“政务”深度融合之下,应用的深化需要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全国全网来支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32个省区市、167个地市州、472个区县,各级接入部门达到9400多个。政务外网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公用政务网络,为促进各级政务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跨地域、跨部门、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往往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原因而难以组织和实现。就政务外网建设现状来看,地方政务外网建设情况参差不齐、纵向延伸性不强等问题都直接制约了国家政务外网整体效能的发挥,特别是影响了中央政务部门跨地区业务的开展。专家指出,“省管县”行政改革无疑为外网应用的纵向延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将能极大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在更大范围的深入推广。
效果导向: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看似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服务整合等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在2009年的国际排名却节节下滑,原因何在?专家指出,中国电子政务主要是落后在效果导向这个指标上,对政府行政绩效与公共服务的改善效果不够。进入“十二五”新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子政务,效果导向将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这一指标也将能把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各个领域的发展整合起来,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回归本意。
在效果导向思想的指引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将很自然地整合各类网络和系统资源,形成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服务。例如,浙江省绍兴县村级财务计算器监管网络建成后,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两办、县纪委、县农办、组织等部门,以及各镇街、村的计算机均联入网内,实现了农村财务数据、农经管理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为各级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方便。再由县级财务与省财务系统实现对接,形成了从省到县、乡,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制。重抓应用、促进整合,努力建成电子政务统一应用、综合信息资源库和政务安全系统等三个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县乡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网上审批系统、公务员邮件系统等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从省到县、乡的网上“无缝”对接,可以说将成为效果导向建设思路的具体表现。
5.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五
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8个新词有何深意
今年,我们再次透过新词看中国。
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新概念新提法,出现在昨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些概念大多在社会上流行已久,此次“登堂入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深意?对我们的生活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品质革命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XX年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当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说,“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李克强表示,“品质革命”就要以客户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全面升级。
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政府工作报告称,首次把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
“最多跑一次”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徐立毅5日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说,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入手。去年杭州85%新设立企业实现证照联办,290多项公民个人事项凭一张身份证就可办理,各级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
双创升级版
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就“双创”升级版作出解释。他表示要支持企业、院所、高校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大中小企业双创融通发展等。
融通创新
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兰香认为,如今学科交叉不断涌现,企业、大学、政府等机构的功能也在变化,创新组织也要随之调整。
新一代人工智能
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促进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最近两三年迎来快速发展,可以用于产业经济,也可用在改善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利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6.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六
精神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广东两会时间安排精神要点解读,广东两会政府报告全文和会议精神》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17年广东两会时间安排精神要点解读,广东两会政府报告全文和会议精神
从2017年1月开始,全国各地将进入地方“两会时间”。以下是2017年广东两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会议安排、23省份陆续公布明年省级人代会召开时间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2017年广东两会开始时间:2017年1月19日
地点:广州
【精彩回顾】
广东两会:省人大代表忙建议 做好教育那些事
1月25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教育问题依旧是广东两会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为期6天的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们也纷纷针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郭伟光:
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构建正确的道德伦理体系
郭伟光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远远不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缺位,普遍缺乏系统性的素质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做出双重强调,这有益于处于成长期和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和犯罪低龄化起到重要作用。”郭伟光说:“至今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得到认同和发展,个人简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非常完善。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青少年构建正确的道德伦理体系。”
他建议:政府在发挥主导职能,引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同时,学校也应该发挥主要作用,逐步加大传统文化在师范教育中的比重。要切实加强校外文化场馆建设,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设置,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集中学习、互相切磋、成果展示的平台。
省人大代表陈武:
调整乡村基础教育布局,合理科学整合教育资源
在省人大代表陈武看来,加快乡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合理科学整合教育
资源是乡村教育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提到当前乡村基础教育布局,他指出,目前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很多“麻雀型”学校,教师数与学生数几乎相等。虽然为农村留学儿童提供读书方便,但严重地浪费了教育资源,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经费紧缺也导致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边区乡村小学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原始教学模式中。
针对乡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现状,陈武表示:对一些“麻雀”学校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范文内容地图逐步调整乡村基础教育的布局,是推进均衡化发展,让所有孩子享受公平学习待遇的必由之路,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民心工程建设的重大举措。
他建议:学校方面,应加大投资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建设。省政府应该从长计议,统筹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合
理划分,把调整撤并与建设寄宿制学校相结合。通过撤并一些规模过小、办学质量差的学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逐年逐步改变全省各地农村小学多、散、小、破的现状。
政府方面,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按照“两个提高”、“三个增长”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确保财政用于农村小学教育事业费的增长。要集中资金办好寄宿制中心小学。或者充分运用教育集资、捐资、融资等政策,依法开展农村小学教育集资,积极鼓励海内外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集腋成裘,支持家乡基础教育发展。同时,对贫困生的住宿、伙食问题,可采取政府出一点,“两免一补”出一点,学生家长出一点,学校勤工俭学出一点,以有效措施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陈武认为范文写作,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他
还着重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确保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引导全省群众将思想统一到省委、政府撤点并校工作中去。
除此之外,他还呼吁,在全省营造人人关心农村教育的氛围。以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推动我省各地农村小学教育全面发展。
省人大代表徐建华:
发展远程教育,破解教育不均衡
针对全省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均的问题,省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提出要摆脱过去靠政治动员、支教的方式引进教师的方式,建议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范围。
“好老师可能就集中在省市几所学校,但是他讲的课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让全省学生听到。”徐建华说。
他还建议,要推进教师薪酬制度改革,保证优质教师的收入水平。
徐建华特别提出,解决在线课程老
师课件著作权的问题,也是破解教育不均衡分布,实现教育公平非常关键的步骤。
省人大代表李雪薇:
关注职业教育,推进产学研合作
“很多人觉得读中职是没有前途的工作总结。”省人大代表、东莞经济贸易学校教研处副主任李雪薇语气有点低沉地说。在她看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应齐头并进的“两架马车”,可形成两大体系,但现在大家普遍比较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
对于这种社会“偏见”,李雪薇建议,要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促进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并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教育公平协调发展,提出了“深化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李雪薇指出,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是好的方向,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受限于管理体制,有些企业 的热情并不是很高。
李雪薇建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供需结合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需要进行引导。在管理方面,李雪薇认为要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区分开,“不同于高中普遍开设的课程,职业教育的每个课都各有特点,有些甚至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的东西”。
省人大代表叶丽琳:
推动民办教育发展,保障民办教育自主权
在省人大代表、现任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看来,我省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叶丽琳认为:“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政府仅能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包办不了优质特色教育”,可是现在我省的情况是政府包办过度,民办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状态。为此,叶丽琳联合11名代表一起递交了“关于建立政府和市场双轨驱动模式,TOP100范文排
行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她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民办教育。
要改变现状,叶丽琳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手段和利益机制多渠道地加大投入,培育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但必须更倾向于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在民办教育方面,她呼吁政府要保障民办教育的权益,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评价的良性结构,并通过立法保障实施。
省长朱小丹:
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提至3500元/年为支持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拨付10亿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人民工作报告中,省长朱小丹安排了2016年广东各项工作,其中为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他表示,含技工学校在内的地市属中职学校的免学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3500元,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标准提高到每年6000元,农村寄宿制学校生均住宿
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200元,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资助标准提高到每年1000元,建成10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
除此之外,朱小丹还提到,“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经费是三年安排50个亿,去年安排了15个亿,已经全部拨付下去。生均公用经费由1万提高到万,7所学校省里给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已超过20个亿,各市还会有财政拨付,这个也已经全部到位”。而其中为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我省特别拨付了10亿用于支持东莞和佛山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着重打造东莞理工、佛山科技和南方科技大学。
【结束时间及具体会议安排】
2016年11月18日,吉林和河南率先确定并公布了2017年该省人代会的召开时间。
据《吉林日报》11月18日报道心得体会,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吉林省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17年1月15日在长春召开,会期5天。
同一天,据《河南日报》报道,11月18日,经河南省委研究和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将于2017年1月16日在郑州召开。
继吉林和河南之后,又有21个省份先后公布了召开省级人代会的时间。
譬如,据《北京日报》11月24日报道,11月23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1月14日召开。
另据《甘肃日报》11月25日报道,11月24日下午,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闭幕。会议决定: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17年1月9日在兰州召开。
而最新公布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召开时间的省份则是四川。
据《四川日报》12月6日报道,经省委同意,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2017年初在成都召开,预计会期5天。
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12月7日,已有23个省份公布了省级人代会的召开时间。除四川省未公布月份外,根据其余22个省份的安排,2017年省级人代会时间将于1月起持续到2月。
其中,吉林、河南、北京、甘肃、陕西、重庆、青海、广西、宁夏、内蒙古、福建、湖南、江西、湖北、广东、河北共16个省份均公布了明年1月人代会召开的具体日期;贵州、西藏、新疆3个省份只公布了人代会将在明年1月召开,但并未说明具体日期。而山东、海南、江苏3个省份公布的人代会召开时间,都安排在了明年2月。
此外,四川省下一次人代会的召开日期则为“2017年初”。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统称为“两会”。一般来说,两
场会议已基本固定前后脚召开,会期基本重合。
以福建为例,据闽南网12月3日报道,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明年1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召开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会期5天。而政协第十一届福建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则将于2017年1月17日在福州召开。
依照规定,地方各级人代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如果本级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本级人大代表提议,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代会会议。当然,提议的人大代表不能自行召集会议,人代会会议需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主席团召集。
依照人大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选举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正副行政首长,以及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7.201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 篇七
按照这一要求,2011年的标准化工作要点如下:
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1. 突出抓好水利标准制修订工作。
重点加强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防洪减灾、水质评价、水文气象、水资源管理及配置等标准的研制,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推进实施科学治水提供技术支撑。
2. 进一步完善农业国家标准体系。
以现代种业、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农产品流通、检验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保护和循环农业标准为重点,加快标准制修订,为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加快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
以品质改良、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良好操作规范等方面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建立适合本地区粮食等主导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体系。
4. 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建设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县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完善现代农业体系。
5. 强化农业标准科研工作。
重点开展新品种繁育、先进养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生物农业领域和耕地质量、灌溉质量、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畜禽水产养殖环节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等标准的研究,加大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力度,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
6. 加大农业标准的宣贯力度。
在生产领域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产地环境、良好农业规范以及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的贯彻实施。在加工领域抓好场地环境、良好的操作规范、畜禽屠宰卫生安全要求、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标准的贯彻实施。在流通领域抓好产品包装材料、运输器具、仓储设备、市场建设管理、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标准的贯彻实施。
二、围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进一步完善工业标准体系
1. 着力抓好制造业的标准工作。
进一步加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等产业的重要标准制修订力度,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品牌创建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
2. 加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抓好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重型商用车燃油消耗限值及测试方法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继续完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设施、智能交通系统、汽车维修、民航等领域标准研制。
3. 全面提高信息通信标准化工作水平。
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推动电子文件相关基础、通用与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继续推动组织机构代码和物品编码重要基础标准的制定,及其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三、围绕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不断拓宽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新领域
1. 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
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科学实用、指导性强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加大服务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力度,发挥标准化工作对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和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支撑作用。
2. 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物流、金融、商贸等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领域拓展,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推广。
3. 生活性服务的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旅游服务、行政服务、体育等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文化创意、家庭服务、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婚庆婚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减灾防灾、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做好生活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4. 扎实稳妥的推动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选择一些规模大、综合性强、影响面广的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建设标准化试点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的动态管理。
四、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标准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1.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
重点加大高端软件、三网融合、软件服务、数字电视演进技术、云计算等领域标准的研制力度。加强物联网基础标准及重点领域的应用技术标准研究,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支撑。
2. 进一步完善能效和能耗标准体系。
重点抓好节能基础、节能管理、能量计算、能源审计、能源经济运行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废旧产品回收利用共性技术标准的研究,强化煤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3. 抓好新能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跟踪国内太阳能、氢能和风电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装备、氢能利用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研究,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4. 做好生物技术标准化工作。
加强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全降解农膜和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标准制修订。加强新型高效工业、食品、医药和环保用酶制剂等发酵工程的代谢工程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5. 抓好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加强大型客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空间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标准化研究,完善轨道交通装备标准体系。推进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智能集装箱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
6. 抓好新材料领域标准化工作。
着力加强新材料基础标准、重要新材料产品标准和重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构建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
五、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涉及公共安全、消费品安全、食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1. 抓好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
完善公共安全防范相关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重点推动消防管理、火灾防控、灭火救援及消防装备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完成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等涉及公众安全的重要标准制修订工作,为社会治安提供技术支撑。
2. 完善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
完成儿童家具、纸巾等重要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完善烟花爆竹产品标准体系。组织编制化妆品标准体系规划,加快化妆品中禁用限用物质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密切跟踪涉及具有安全风险的消费品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及标准变化情况,及时完善相关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
3. 抓好涉及人身健康的标准化工作。
加强涂料、胶黏剂、染料以及橡胶乳胶制品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检测方法,医用化工材料安全卫生规范和医用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废弃化学品处理处置基础标准制修订工作。
4. 抓好食品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8.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八
从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运行状况良好:产业规模继续稳步扩大,企业效益逐步提升;出版物品种不断丰富,供给数量持续增加,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科技与出版业结合的成果进一步显现,数字出版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出版“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出版物与版权输出取得新成就。但是从统计数据看,一些重要的指标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新闻出版产业增速放缓。自2009年开展新闻出版产业分析以来,出版、印数、发行服务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2013年,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首次低于10%,虽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下行的压力增加。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联动的结果,从外因看,有国际国内的经济增长步伐放慢,新的数字网络技术对传统新闻出版业的蚕食与冲击等,从内因看,也有出版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出版的活力没有充分迸发等。从国家经济“稳增长”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要实现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新闻出版产业必须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必须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要保持新闻出版产业快速增长,需要采取很多措施,如进一步增加各级政府对新闻出版业的投入,引导与扩大出版产品的消费,扩大出版产品对外出口等。还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加强融合发展的理念。融合发展是未来新闻出版业的重要方向,融合发展既包括新闻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与金融的融合,也包括新闻出版业与影视、娱乐、旅游、体育、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甚至包括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的融合;二是切实加快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特殊管理股、股份制、制作与出版分开等制度设计,扩大非公资本进入出版发行领域的力度,为出版发行企业增添活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图书品种增速放缓。从2008年以来,图书品种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年均图书品种增长10%以上。品种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反映了创作与出版的繁荣,但另一方面,重复出版、粗制滥造、学术性艺术性传承性很差的图书大量存在,图书单品种销售下降,不良库存增加等问题很突出,反映出业界的浮躁与虚火。此问题引起了业界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2013年初,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即开展了图书质量专项检查,许多出版单位也主动压缩品种,提高质量。2013年年底,成效初显,出现图书印数、销售数、销售额等增长,图书品种增速回落的局面。这是近六年来图书品种增速首次回落到10%以内,这也是在取消书号总量调控背景下,业界对品种与质量关系的一种理性回应。尽管如此,图书品种增速仍高于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的调控目标,许多出版单位促进品种增长的机制依然存在,图书品种增长的社会动力依然存在,因此,政府管理部门与出版单位均需采取措施,控制品种增速,提高图书质量。
9.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篇九
【原文摘要】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中公解读】
一、取消居住证收费和户口迁移
居住证属于信息采集,本身应该收费。居住证免费,就是鼓励大家申请居住证,便民化的服务实际上是希望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化,是同城同待遇的开始。此外,以前财政转移支付按户籍人口支付,目前正在试点按照常驻人口进行转移支付,从而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全国已有部分城市放开了户口迁移。此举将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外来工子女入学难、春运返乡难等。目前中国存在2.65亿农民工,大量的异地务工,不仅造成了本地劳动力不足,也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放宽户口迁移政策,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户籍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增加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同时还能解决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
二、全面实行居住证的意义
首先,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有助于从制度和政策上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人员和资源流动,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其次,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有利于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能够在城镇落户,从而在就业、求医、子女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乡身份差别,真正做到人员和资源的高度流动,共同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再次,取消暂住证,意味着公民迁徙不再需要办暂住证,不需要因此看相关部门的“脸色”,也不需要被相关部门随性查验暂住证,进而被刁难,甚至被虐待。从公民的个体角度看,更有利于守卫尊严,也更有利于抵抗来自霸道权力的任意裹挟。
最后,取消了暂住证,也就意味着民警、协警和治安联防队员们,从此少了一种名正言顺的“权力”,也就少了一些呵斥和权力寻租的机会。
三、建议措施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完整且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居住证采集较为充分翔实的人口信息,从而为城市面向实有流动人口的各项公共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其次,居住证制度需要更好地适应人口流动的特征,打破管理体系上的区域分割和部门分割,从而实现全国范围统筹管理,增强便利性和可携带性。再次,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财政分摊机制是居住证能够名副其实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责任需要更加明确。在当前财税体制框架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中央财政有必要在全国范围推进居住证制度过程中承担更大责任。居住证制度是户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这只是改革的起步,并不是终点。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报告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解读】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国虽然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力度,但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天蓝、水清、土净,这些广大百姓对生活环境的朴素愿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获得回应。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从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铁腕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措辞严厉依旧:一方面彰显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动真碰硬”、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权威论述]
要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李克强
[问题现状]
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霾,重塑蓝天”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强力治霾,减煤、脱硝、除尘、控车成为关键词。我国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大气治理政策频出,但整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也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巨大。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排放总量大、地下水污染未能有效控制、河流等生活用水污染严重仍是当前水污染事件高发的主因。
相比较空气和水,土壤污染更为隐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般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已经编制完成,与“大气十条”“水十条”一起成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战役”。全国“土十条”出台后,加之更多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努力,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局面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中央提出不要简单以GDP论英雄,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但我们的认识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尤为明显,有的认为节能减排是对经济发展“做减法”,对淘汰落后产能决心不大,有的甚至还在上一些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
二是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我国能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以上,一些落后技术设备仍在使用,所以说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
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随着当前煤炭价格走低,财政奖励的激励作用弱化,企业节能改造积极性不高。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及畜禽污染防治激励措施不足。
四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环保标准不完善,有的标准缺失,有的标准没有及时修订,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执法能力偏弱,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节能计量、统计、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对策措施]
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一是深入实施 “大气十条”,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水十条”,坚持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同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等制度;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三是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四是动员广大群众监督各种违法排污行为,打一场针对污染的“人民战争”。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反腐倡廉
【报告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解读】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已经改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然而在风气明显好转的同时,一些政府和官员不作为、怠政懈政的现象明显抬头。治国先治官,应对新形势,亟需对症下药,在持续反腐之下,推动政府高效运转,追究官员“为政不为”的责任。
[权威论述]
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勤政廉政,廉洁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
——李克强
[原因分析]
腐败是社会毒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反腐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斗争。原因如下:
原因一:腐败是一个全球性、历史性问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科书。在中国历史上,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很多。有的王朝骤兴迅亡,有的盛极而衰,结局都是人亡政息。在决定政权存亡、国家兴衰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心向背。许多毁朝亡国的教训就在于,统治阶级得天下后骄横奢华,无视民众疾苦,甚至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党垮台、政局动荡、社会**,也都同贪污腐败的泛滥有密切关系。原因二:一些官场陋习扎根于社会生活交往中和人们观念意识的深处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以官为尊、唯上是从的官本位意识,漠视群众的官僚主义习气,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腐朽行为,任人唯亲、攀龙附凤的不良倾向,压制民主、欺上瞒下的衙门作风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封建腐朽意识及官场陋习影响有关。可见,清除封建腐朽思想及其影响是一项长期任务。
原因三: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各种诱惑不断增多 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使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了滋生和蔓延的空间。要避免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尤其是要防止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就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免疫力,这也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危害分析]
首先是动摇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领导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威望。而今天少数人的腐败行为极大地侵蚀着党的肌体,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少数地方,党的干部蜕变为官老爷,打着党和政府的旗号鱼肉乡里,党的方针政策得不到切实执行,党的威望被降低,党的组织被涣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被疏远,使党执政的合法性受到严峻挑战。
其次是削弱了政府的行政能力。腐败行为不但严重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国家机关行政职能的正常行使。少数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利用特权大搞官商勾结,形成利益集团,采取种种办法影响政府行政行为,甚至操纵政府决策,使政府失去公正性,必然导致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第三是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造成的社会种种不公,极大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良好风气,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当前许多重大事故背后往往都有腐败的影子,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成为目前社会矛盾激化、群体事件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第四是葬送了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党员干部能够走上领导岗位,既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更凝聚着党和国家的长期培养和心血。作为国家的栋梁,他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巨大的职务权力,丰厚的报酬和福利,远大的前途和幸福的家庭。一旦把握不住自己,锒铛入狱,不仅自己身败名裂,大好前途瞬间化为乌有,也使家庭失去顶梁柱,甚至牵连妻子儿女,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对策措施]
一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好人不能犯错误,坏人不能肆意妄为。要强化制约,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不同权力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强化监督,用制度创新解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监督难题。
二是进一步改进党风政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要明确领导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将群众反映的热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
【原文摘要】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解读】
一、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方向
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指明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澄清了过去长期以来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规范,这为下一步的简政放权,矫正政府缺位、越位,实现归位,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二、“三张清单”与简政放权的关系
第一个是政府的权力清单,现在简政放权力度很大,但公众不知道政府具体有什么权力,这需要公开。如果不公开还有哪些部门、还有哪些权力,那么该不该下放、该不该取消是说不清楚的。所以要公开受监督。
第二个是责任清单,有些地方简政放权之后觉得权力下放了,不审批了也没有责任了。实际上,从中央的要求、党和政府的要求来说,不是说不审批就没有责任了,法定职责还是必须的。第三个是负面清单,其作用是规范政府和市场、企业关系的制度。过去多是正面清单,作为企业来说,不知道哪些领域能进,哪些领域不能进。负面清单则是告诉你哪些领域不能进,其他的完全放开。这样对企业来说,首先是把范围变小了一些;第二是对企业和投资主来说,很明确地让其知道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可以进。这实际上也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是对政府和企业市场关系的一种规范。现在很多地方不光对外资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也采用这样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所以这是一种规范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如何实现“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届政府在履职之初提出,在五年内要削减行政审批权限三分之一。2014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下放大批权力,对进一步给社会和市场松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依法行政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更为合理,政府权力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更为顺畅。只要做好简政放权,就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更高,改革的结果会最终惠及老百姓,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便利程度和生活水平。
【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推荐阅读:
2023年解读全国两会07-22
两会关于经济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经济改革热词解读10-01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电动汽车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电动汽车提案07-24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反腐倡廉,两会关于反腐倡廉热点解读10-13
解读全国两会精神07-11
2023全国两会热点解读08-07
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10-06
2011年元旦春节以及两会期间工作总结08-10
2016年观看全国两会心得体会1800字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