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虚实结合

2024-07-01

学案虚实结合(精选12篇)

1.学案虚实结合 篇一

我会虚实结合——增添景物的情趣

一、看图片,发表感想

1、描绘图片,区分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2、这样有什么特别之处

总结:全实太呆板,全虚太轻浮。写作也是如此。

二、捡一片树叶,发表感想

1、你看到这片树叶想到了什么

2、那你觉得这片树叶是虚的还是实的,你自己刚刚联想出来的东西是虚的还是实的

总结:课本34页,第4小题“老天却好像怒没发完,天气依然是那么热”该句是实写吗?为什么?

三、欣赏美文《秋叶的思念》

1、朗读

2、作者是怎样进行虚实描写的?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法?

四、扩写“月亮是变化多端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五、课堂写作(40分钟)

2.学案虚实结合 篇二

一、具体描写为实, 抽象情感为虚。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用具体的事物———绵延不断的一江春水, 来比喻亡国之痛的多、深。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在这里, 愁具有了体积和重量。所以诗歌中具体描写的景物是实, 抽象的情感是虚, 能把抽象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这样的诗歌才是极具感染力的。

二、正面刻画为实, 侧面烘托为虚。诗人在诗歌中描写景物时, 有时难以正面表达景物特征, 或者诗人要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 往往会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进行暗示。这种正面刻画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其实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虚实结合。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 而每次对月亮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时候那种伤感、凄清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用景色描写来烘托听众已经完全沉浸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 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进而烘托出弹奏技艺的高超, “绕船月明江水寒”则烘托了琵琶女孤寂伤感的心境。景物刻画是实, 而通过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来的情感则是虚。

三、眼前景物为实, 追忆过去为虚。诗歌中描写的这类景物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诗人把这些景物写到诗词中, 多数是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当前的实景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是虚景, 写当年扬州城的繁华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描写的是实景, 写诗人今日所见到的扬州城凄凉的情形。曾经的繁荣与今日的萧条的对比, 这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的情景, 蕴含着诗人对昔盛今衰、盛衰无常的感慨。

四、已经发生的为实, 还未发生的为虚。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 上片描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和实情,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依依不舍、留恋的情景, 是实写;下片“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想象离别后的景物:一只小船离开岸边,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着柳枝, 一弯残月高挂柳梢。着意描绘了词人孤寂的心情, 是虚写。本诗虚实结合, 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 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 渲染和强化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五、本人为实, 对方为虚。在抒情性的诗歌中, 作者常常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想象将对方的言行写入诗中, 从而增强诗词的意趣, 开拓诗词的意境, 将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这种诗歌, 就是今天读起来, 我们还会被它的艺术魅力感染。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末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所写的, 是一首表达思念妻子儿女的作品, 本来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 而他却从对方来描写, 写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着月亮思念自己。“香雾”一联, 描写妻子望月的时间之长, 可见盼丈夫早归的感情多么深。有评论家说, “公本思家, 偏想家人思己”, 全诗都从对方写来, 都是设想之词, 全用虚笔, 构思巧妙, 所以抒发的情感更加深沉, 从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六、眼前看到的为实, 想象中的为虚。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 画家只需画“酒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 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这里, “酒幌”“和尚”是实, “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有一座桥梁, 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为实写, 三四句为虚写, 《梅花落》本是一首曲子, 这里写听到笛子吹奏这首曲调, 想象梅花片片飘落, 随风飘散, 洒满天山的情景。这首诗写出了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听到梅花落的曲子从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胡地没有梅花) 飘落的情景, 抒发了战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诗句, 就是诗人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用神奇的语句描写了神仙世界的美好, 衬托出现实世界的黑暗, 表达了诗人不畏权贵的品质, 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3.虚实结合投资黄金 篇三

10月以来,黄金价格连幅走高,黄金投资市场再度“金光闪耀”,不少投资者都对黄金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现有各种黄金投资方式中,最为投资者所熟悉的黄金投资方式莫过于实盘黄金业务,像“纸黄金”和实物黄金,它们获利的方式是买入账面或实物黄金,通过金价的上涨获得利差收益,在金价大幅上扬的市场环境中,实盘黄金业务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是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可以看多、也可以看空市场的黄金期权交易却了解得不多。与实盘黄金投资相比,黄金期权交易可以双向操作,而加入杠杆效应的产品设计使得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走势下,均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当然这种投资方式也需要投资者本身具备很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与“纸黄金”业务相结合,单向卖出黄金期权的“两金宝”则适合在黄金市场横盘整理中应用。

因此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不妨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时地对投资策略和方式进行一些调整,以赢得更多的获利机会。

实盘黄金业务

实盘黄金业务是最广为接受的黄金投资方式之一。目前多家银行都已经开设了实盘黄金的投资业务。如果我们按照报价方式来进行划分的话,可以把实盘黄金交易分成上海金交所实时报价和银行依据国际市场走势报价两种方式。

其中,工行和兴业银行都是以金交所的会员身份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实盘黄金的业务平台。最近,深发展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聚金宝”个人实物黄金业务。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深发展以开办黄金交易账户的方式,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实物黄金交易品种。

在这几家银行所提供的实盘黄金业务平台上,对投资者开放的交易品种为AU99.99和AU100g,投资者可以在上海金交所的交易时间内,以银行提供的平台为基础进行场内交易,也就是说投资者通过自行下单委托的方式进行实时撮合成交。而投资者的交易委托能否成交,不仅要取决于委托价格,和场内交易中是否有相应的买盘、卖盘也存在着联系。这种交易方式和股票是相近的。

三家银行所提供的产品投资门槛也是一致的,都是以100克作为最低的投资门槛。以目前的黄金价格来计算,投资者最低需要投入约2万元的资金即可以参与到实盘黄金的投资中去。由于采用实时撮合成交的方式,参与黄金投资的手续费也是按照实际成交金额来计算的。目前三家银行中,工行的手续费率制定得略高,为交易金额0.21%,兴业银行规定为交易金额的0.2%,深发展“聚金宝”业务则具有较高的手续费率优势,基准手续费率为0.2%,但不同的客户可以享受一定的手续费折扣,最低的手续费为四折,即交易金额0.08%。

此外,以上海金交所为平台的实盘黄金业务还具备可提取实物黄金的特点。在缴纳一定的提金手续费后,投资者可以从银行的指定网点提取实物黄金。

而依据国际金价提供的实盘黄金业务,代表性的产品为中行的“黄金宝”业务和工行的“人民币账户金”、“美元账户金”。银行在其中起到了做市商的作用,以国际金价作为报价基础确定黄金的交易价格(工行的“人民币账户金”在部分时段内以上海金交所AU99.9g价格作为报价基础),投资者只需要按照此价格发送交易指令就可以进行成交。而这种方式下,银行以点差的方式来收取手续费。中行“黄金宝”业务单边交易点差为0.4元/克,工行的“人民币账户金”的单边点差为0.4元/克,“美元账户金”的单边点差为1.5美元/盎司。

与基于金交所平台的实盘黄金业务相比,银行作为做市商的黄金交易门槛更低,像“黄金宝”业务和“人民币账户金”业务的最低投资门槛仅为10克,2000元左右就可以炒金; “美元账户金”业务的最低投资门槛为0.1盎司,约需要80多美元的投资。但是,这种交易产品只限于“纸上谈金”,投资者不能进行实物黄金的提取。

实盘黄金的投资品种丰富,对于投资者来说有着较大的选择余地。但是,实盘黄金的缺点在于只能单向做多。这是因为投资于实盘黄金本身不会产生利息收益,投资者只能够通过黄金价格的上涨获得价差收益。在金价单边上扬的市场环境下,获利较为显著;但如果金价下跌或是处于横盘状态,就可能对投资者提出较大的考验了。像今年上半年金价徘徊不前,不少黄金投资者对此就深有体会了。

黄金期权双向操作

因此,在市场面临分歧的情况下,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倒是可以投入少量资金,去尝试一下黄金期权业务。与实盘黄金交易相比,黄金期权交易既可以看多,也可以看空,如果对市场走势判断正确,即使黄金价格走跌,投资者也同样可以获得收益。

中行的“期金宝”业务就适合在金价发生大幅波动时使用,该行的外汇交易专家告诉记者,这种波动既可以是大幅上涨,也可以是大幅下跌。比如现在黄金价格突破高点之后,可能会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场购入实物黄金,就可能遭遇被套牢的风险,而投资于“期金宝”业务,金价下跌投资者亦有获利的可能。

举个例子来讲,假如现在你对近期的黄金价格看跌,那么你就可以与银行签订一份看跌黄金价格的协议,在协议中有三个要素需要明确,即期权的面值、协定的黄金价格和期限。假定期权的面值为20盎司黄金、770美元、两周。根据银行报价,期权费为每盎司25美元,那么,你只需要支付500美元的期权费,就可以买入这份期权。如果到期日,黄金的国际报价为740美元,这笔期权投资的收益就为(770-740)×20=600美元,扣除期权费用后实际收益为100美元,收益率达到了25%。不过,如果市场走势与你预先的判断背道而驰,你就可能面临期权费全部损失的状况了。沿用上面的例子,假如在到期日,黄金价格不跌反涨,回升至800美元附近,那么投资者不得不放弃行权,投入的500美元期权费将全部损失掉。

横盘整理选“两金宝”

除“期金宝”业务之外,中行黄金期权业务中的另一类型产品“两金宝”的设计原理是:个人投资者将自己账户中的纸黄金或美元做抵押,向银行卖出一个黄金期权,从而赚取一笔期权费。由于期权出售后,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的走势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操作方式,因此只适合黄金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收益。

“两金宝”分成两种,一种是向银行卖出看涨期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在账户上拥有一定数量的纸黄金产品,同时存有美元金的存折需被冻结,并质押在银行。反之,如果投资者向银行卖出的是看跌期权,那么需要在账户上拥有一定金额的美元,这一账户也将被冻结和质押。实际上,不难看出,“两金宝”就相当于投资者同时进行了两笔不同方向的操作。

比如说在目前的市场走势下,你向银行卖出一份看涨期权,期权合约中规定,存期为1个月,协定黄金价格为800美元,挂钩黄金为10盎司。那么你需要在银行账户上拥有10盎司的纸黄金(假设以780美元/盎司的价格购入)。期权费为4美元/盎司,那么你向银行卖出的期权可以获得40美元的收益。假使1个月后黄金报价为81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行权显然是有利的,这个时候银行会将你账户上的10盎司黄金以800美元/盎司的价格购回,这时候你的账户上的美元金就会转换为8000美元。这时候你所获得的总收益就是(800-780)×10+40=240美元。如果到期日黄金报价为790美元/盎司,比协定汇率要低,银行就会选择不行权,你的账户上依然保留1 0盎司的黄金,价值为7900美元,银行会按照7900美元为基础,并把1个月的美元存款税后收益转入你所指定的账户。如果投资者向银行卖出的是看跌期权,操作的方式也是基本相同的。

4.鉴赏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 篇四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像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诗歌鉴赏: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总之,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5.学案虚实结合 篇五

光影与色彩做到虚实处理

光影与色彩是室内空间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光除了最基本的照明功能外,还具有渲染艺术氛围之作用。光可以分割空间,光的明与暗、强与弱正好将偌大的空间分割开来,突出领域感。比如卧室的床头灯、书房的台灯等,它们所散发的光源都突出了居室空间中不同的功能格局。光可以演绎色彩,比如居室客厅中的吊灯、壁灯、射灯,它们可以发出不同色彩和不同强度的光源,可以反映客厅的不同层次与轮廓、突出立体感与色彩感。当光照耀着物体时,不仅可以勾画出它的形态,还可以呈现出阴影部分,形成光与影的对比,一明一暗、一虚一实,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现出室内空间物体的美感。色彩是室内空间中的重要视觉元素,色彩的浓烈或清淡、庄重或雅致、鲜明或含蓄都能给人带去情感上的体验。室内空间的色彩装饰需要与功能分区相结合,例如卧室的墙面、衣柜、窗帘等可以选用浅淡柔和的暖色调,营造浪漫温馨的氛围,让主人得以充分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而书房环境则适合以冷色调搭配,给人平心静气、安详静谧之感受,再摆放一两件色彩明亮的装饰品进行点缀,使得空间更具美感。色彩的浓与淡、暖与冷、多与少,也正好突出了居室空间设计中虚实结合的特点。总之,光为实、影为虚,彩为实、色为虚,丰富的强弱、明暗、深浅、浓淡对比,突出了居室空间设计中虚实相生的艺术理念。

材料选配上做到有虚有实

现代装饰材料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居室空间设计中的虚实对比也更加多元化。材料质感的粗细疏密、纹理结构、表面色泽之不同,都会成为空间造型艺术中衬托虚实的重要元素。一般而言,表面粗糙、肌理疏松、透明度差的材质让人感觉浑实、沉重、实在,具有“实”的特点;而表面光滑、肌理细密、透光性强的材质,则让人感到空灵通透、明亮轻飘,产生“虚”的感觉。在居室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材料的选配,做到粗细搭配、虚实结合、相互衬托。比如在盥洗室的设计上,设计师往往会选取表面粗糙、厚重的石材作为面盆,配上透明的玻璃镜子,二者截然不同的质感形成了强烈对比,给人一种疏中有密、粗中有细、虚实相间的视觉体验。

6.学案虚实结合 篇六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太守小学张晓婷

【内容摘要】“课内外结合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我们学校立项的课题。本论文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主要论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沟通生活,启发想象,如何虚实结合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乐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虚实;结合;生活;想象;乐写

乐写,即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更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的体现。然而,如何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乐写),却是我们一线教师长期探索的问题。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笔者深切体会到虚实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呢?笔者认为想象是虚,生活是实。作文教学既要启发学生的已有体验,即在生活中的经历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真情实感,又要调动起学生想象的潜能,描绘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教学中的虚实结合,是实现作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么又如何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实现虚实的有效结合呢?在此,笔者肤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沟通生活,促进乐写。生活是实,生活更是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用心地体验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见闻,留心现实生活,从而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应如何沟通生活,让学生乐写呢?

1、写体会感受。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练习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情感来自生活给予自己的真切体验,因此激发学

生生活中种种真切的体验感受,教师就能感受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真情实意,感受到学生表达出的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内心活动。因此,让学生写体会感受,是促进学生乐写的重要保证。例如学习了一篇课文,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及自己的认识写读后感;看了一部影片,也可以让学生写观后感;听了一个故事也让学生写写;学生做了一件事,让学生写写;开展了一次活动也让学生写写„„这每一次的写,写的是学生的认识,写的是学生的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基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情感和思想也是力量”有人认为这种力量让学生有了想表达的冲动,有了精彩的表达,有了乐写的能源。

2、写生活经历。在学生以往的作文中,说假话,内容空洞,东抄西拼的并不少。新课程倡导“习作教学要淡化作文概念,强化生活意义。”而事实上,这就是要求我们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会有许多难忘动人的事,但每当写起作文来,往往找不到题材,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让自己的经历成为自己作文材料。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可机动地调动起学生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使他们的作文素材来源于自己真实的生活。如写写你印象中最难忘的人,写写你印象中最难忘的事,写写每次开展的活动,写写每次节假日的难忘。又如教学《诚实与信任》《第一次抱母亲》《童年的发现》《我的启蒙老师》等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记叙相关的人或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经历,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写起来就非常容易找到话题,找到入手点,学生自然会美美道来。

3、写生活中的焦点。“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焦点,适时地结合时代的发展对一些新人新事物表达感情,让学生谈谈其中的人或事,谈谈自己,谈谈如今的社会发展。就如曾经的伊拉克战争,奋力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发射,“城乡清洁工程”活动,荣获“人居奖”的南宁市及南宁人,四川地震,日本海啸,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韦日坚等等。当时当地就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写作,激发他们对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事情的关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写。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经常进行写的训练,经常把作文教学与学生课外的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在生活中的见闻,经常被激发,被调动,才能成为胸中材料,只有做到胸中有物,学生才会乐写,只有让这种材料付诸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二、启发想象,让学生乐写。想象是虚,想象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想象让表达生动而精彩,想象是每个人特有的思维,充满乐趣,让人向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它是知识的源泉。”开发儿童的这一块领地,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应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让学生乐写呢?

1、结合文本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乐写。①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让学生乐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可谓图文并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插图,或引导学生叙事,或启发学生写景,或指导学生刻画人,或鼓励学生谈感受,竭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诱发。例如《将相和》这一课中有幅插图,画的是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热情地出来迎接。教学这一部分,就可以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先写写此时此刻,廉颇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而蔺相如又将怎样说,当时他们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学生的描述当然各式各样,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诱发,产生表达的冲动。②扩展情节,丰富想象,让学生乐写。当学生读完课文,并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时,引导学生续讲或写故事内容或结尾,也是让学生乐写的一种方法。例如《穷人》这篇课文在夫妇俩想法不谋而合后收尾,这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夫妇俩的善良本性,展开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类似这样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诸如《凡卡》、《狼和小羊》、《坐井观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种潜意识的训练,会把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挖掘出来,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表达。③结合文本,编写童话故事,使学生乐写。低年级的孩子学了不少的童话,可以说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童话故事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编写童话故事也同样津津乐道。因此教师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作文题。如:学习了《金色的脚印》后,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吸引人的童话故事,把老狐狸救小狐狸的情景,它们的语言、行动等绘声绘色地写出来;学了《卜算子·咏梅》后,要求学生根据“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一篇童话故事,把为什么笑,笑什么表现出来。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巩固和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表现手法,使读写紧密结合,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产生写的冲动。

2、畅想未来,让学生乐写。未来充满着趣味,是神秘的。学生脑子里的未来充满神奇的色彩,未来的苹果可以是方形的,未来的树木可以说话,未来的房子可以折叠起来,未来的人类可以生活在其它的星球上„„看,学生脑子的未来可谓神奇至极,也充满乐趣。学生情趣极高,有人说:“处于最佳状态的物体,运动员能发挥超常的水平,艺术家能得到无穷的灵感,探险家能超越生命的极限。”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学生,写起来也兴味盎然。

生活,让学生写实;想象,让学生写虚。虚实结合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虚实结合训练,促进学生乐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金敏忠·2006教研年鉴·人民出版社,2006

张化万·小学作文名师情趣课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浅谈戏曲表演中的虚实结合 篇七

在世界戏曲舞台上,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是独树一帜的。舞台上的事情不必多说,老艄公手里的一支桨, 一划两划就已过了千山万水,那支桨一出现,舞台上便已是迢迢的水,虽然舞台上根本没有水,但我们都可以看懂。再如舞台上的上楼下楼和排宴大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船是虚的,木桨是实的;排宴是虚,楼是实—— 尽管这一点众所周知,但戏曲的表现想要令观众在虚与实之间展开联想,是有前提的。一是虚的部分必须以实的为依据,船没有可虚浆不可没有,如果全部虚掉,人们就无从产生联想了。二是实的部分必须是人们熟悉的, 贴近生活的,具有特征性的,与虚的部分有密切联系的东西。陌生的东西人们难以产生联想。三是必须与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仅仅是一支浆的话,没有演员的配合, 人们无法联想到这是在水上。有了这些前提,才能让不完整的画面清晰,让虚的场景活色生香,让观众产生共鸣。

戏曲表演中的虚与实,其实是相比而来的。例如, 在戏曲舞台上被省略的奔驰的的马,被略去的波涛汹涌的河流。比起离生活真实较远的事物来,较接近生活真实的是真,离生活较远的是虚。例如,在戏曲表演中的歌唱和道白。虽然二者均可传情达意,言明事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倘若有人以唱歌来代替说话,恐怕会被人质疑精神不正常。相比之下,道白比较接近生活真实, 是实的。又如形体动作中,倒茶、敬酒、磨墨、扫地都和生活中的动作比较接近,是实的,而小翻、吊毛之类的程式化动作离生活就比较远,就比较虚。正如品读文章的人常说“文章宜曲不宜直”,理解到其中的神韵即可。 戏曲亦然,它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舞蹈美,给人们一种别与生活常识的思维去获得一种新的视觉享受。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虚实难辨。在戏曲艺术创作中演员运用的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观众徘徊于实感与幻想之间,形成了一种意化的生活幻觉。戏曲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以虚拟实,以简带繁,以少寓多,以部分见整体等。

以虚拟实,通俗来讲就是:演员通过生动的表演将舞台上实际不存在的物体用有限的物体所展现,烘托出来。例如,《贵妃醉酒》中,梅兰芳演绎杨贵妃醉酒的经典场景。舞台在布景上,并没有花。但是梅兰芳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演,仿佛将花拿到鼻子下嗅,以及接下来的神态动作,使观众仿佛感受到了花的存在。又如, 《夫妻观灯》里,舞台上一盏花灯也没有出现,只有一男一女两个演员,通过一系列动作和演唱,把眼前遇见的一盏盏花灯在人物心中引起的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似乎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花灯, 置身于热闹拥挤的元宵街头。

以简代繁,就是把看上去或坐上去很繁琐的东西用简单的形式得以表现。因为有些地方的具体化会令戏曲变得冗杂,而且对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鲜明个性没有益处,就无需在这些地方浪费情感和精力。在戏曲舞台上,什么地方实,什么地方虚,完全服从表现内容的需要。比如传统戏曲里喝酒。只需要摆上酒壶酒杯, 不需要饭菜,茶水。在生活中的宴会繁杂盛大,礼节甚多,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结束。但在舞台上主人说声: “请!”众人把一杯酒一饮而尽。又如,在绑人的时候, 无需五花大绑,用一条红色的带子套在脖子上,就算牢牢绑住了。睡觉则被删减得更简单,不用脱帽,不用脱鞋,不用脱衣躺下,靠在椅背上用手撑住头、闭目即可。 在这些交代性的地方,简略的一笔带过,就可以为需要多加渲染的故事情节腾出更多的方便,让人们在鲜明的简与繁更加深刻地理解戏曲的精华所在。

以少寓多,就是借助一些屈指可数的意象来表示具体情节中所需的更多的人或物或时间。戏曲演艺界有着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的俗语。表现行军打仗的场景时,舞台上四兵四将就可以表示千军万马;表现科考场景时,四个考生就代表了成千上万应试的学子; 表现夜不能寐的场景时,十几分钟的辗转反侧就可营造通宵达旦的感觉。

以部分代整体,就是用事物中为人们所了解的、有鲜明特点的、与整体紧密相连的部分,使读者自己想象, 从而感觉到事物整体的存在。画中,常有几颗小树代指整个森林;几条小溪代指整条河流。在戏曲中,常会出现以桥杆代替桥,以精美的桨代替华贵的船……

8.虚实结合自成高格 篇八

运用想象与联想来达成虚实相生。

1.运用想象与联想再现虚境,以实托虚,以虚染实,提升境界。

名家佳作链接——琦君的《下雨天,真好》

那一年回到故乡,坐在父亲的书斋中,墙壁上“听雨楼”三个字是我用松树皮的碎片拼成的。书桌上紫铜香炉里,燃起了檀香。院子里风竹萧疏,雨丝纷纷洒落在琉璃瓦上,发出叮咚之音,玻璃窗也砰砰作响。我在书橱中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

这个片段中虚实相染相生。重返故乡,物是人非,往事只可追忆,琦君用“雨”为线索,串起一幅幅和“雨”息息相关的画面,可是一切的实物实景浸染的何止是雨意,悄然浸渍而上的是她淡远无形的怀旧浅愁,随即又通过想象与联想来再现“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的“父亲的音容”,这是一笔虚写。故人依稀可见,让人心底霎时间升腾起一股暖意,这暖意如雨花绽开。

运用想象与联想来再现虚境,是一种独特的暗示艺术!艺术(在此指文章)是情感的表达方式,因而这种“再现”还应发乎情、合乎理,写作时要有真情实感,不应生拼硬凑,否则弄巧成拙。

2.运用想象与联想来“无”中生“有”,创设虚境,丰富文章意蕴。

名家佳作链接——季羡林的《二月兰》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侯,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支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

此片段前面以老祖“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的搜挖荠菜的实事为基点,运用创造的想象与联想,延生出“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的虚写——这样的“无”中生“有”,借助想象与联想拓展了表现的空间,创设出一种意境,情味浓浓;后面化虚为实,运用数量词“一支”与动作描写“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把“我的”无形的“目光”变成有体有形——这样借助想象与联想“无”中生“有”,使形象的特征鲜明,使情境内涵充实,情味浓浓,如余音未了。

“文艺是一种慰情的工具,所以都带有几分理想化,艺术家不满意于现实世界,才想象出一种理想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缺陷。”朱光潜先生的这番话揭示了创造的想象对现实的弥补修善的作用。从某个角度说,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运用想象与联想来“无”中生“有”,创设虚境,可以弥补修善实境,从而丰富文章意蕴,更好地满足作者表情达意的需求。

运用想象与联想来达成虚实相生的过程中,常常离不开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

朱光潜先生在谈创造的想象时谈及“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物变成人或人变成物并非人与物在形体上的异化变形,而是指把一方的情感移到另一方身上去,无论是由我及物,还是由物及我,都是要人情化或人格化。

由此可见,运用想象与联想来达成虚实相生的过程中,常常离不开比喻与拟人等手法。

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划线部分是在想象与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比喻与拟人,表现小山的可爱与慈爱温情。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9.学案虚实结合 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我校从2012年将导学案引入课堂教学,数学导学案对我校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等,制定出了以“预习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延伸、课堂检测”等为主要环节的数学新授课导学案模式。其“预习导学”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或者是收集各种资料等,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这样课堂学习的目标明确,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自主学习”环节,将需要学习的材料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组梯级推进式的思考题呈现出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进行引领,注重数学知识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真正地做到了动手、动脑,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合作交流”这一环节,对知识的产生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方法规律的总结过程等相互交流与讨论,通过信息共享,拓宽了思路、加深了认识,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拓展延伸”部分给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探索与拓展的空间。“课堂 1

检测”部分,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有正确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性,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同时,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使用导学案教学会有很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如:难以创设好的教学情境,难以展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二次备课的内容难以添加,课堂气氛沉闷等。而这些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却很容易解决。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我只讲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弥补导学案的不足之处,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思考,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图象的变化,探索函数的性质;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等。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引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多媒体结合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将导学案中需要增减的变式训练、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答案等制作成课件,以便扩大课堂容量,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利用多媒体的模拟性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数学新授课课堂效率

通过对导学案与多媒体整合的研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

10.虚实结合 为我所用 篇十

抓卫生,实促班风

有位班主任是这样做的:接到新班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他没有像很多班主任一样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而是一声不吭地先绕教室巡视一圈,然后迅速走上讲台,开始对巡视的结果进行通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接着这位班主任又告诉学生,他每天都将随时进教室检查卫生,一旦发现谁的座位周围有垃圾,就将通报并给予批评,达到相应次数的还将给予适当的惩罚。如是几周,班内再也没有人乱丢乱扔了,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班风因之迅速形成,班级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学校前列。

从表面看,这位班主任是在狠抓班级卫生,其实作用远大于斯。狠抓卫生那只是“虚”,其真实意图在于形成良好班风这一“实”。通过这一“虚”,学生自然变得谨言慎行,因为连卫生都如此重视的班主任,其他方面怎么可能放松?

虚奖罚,实引导

有一位学生,刚进班不久他就博得了师生的青睐与信任:表现优秀,热心班级事物,班集体荣誉感强。于是班主任把他作为典型在班上大加表扬。于是,班上同学很快就聚集到他的周围,言行举止都以他为榜样,向他看齐,好风气在班上迅速形成。

由此可看出,班级好风气的迅速形成与老师对那位学生的器重密切相关。班主任应具备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学生只要在某个方面有了进步的表现,就是及时鼓励、表扬,甚至可以把他有点适当夸张、放大甚至升华,这样可对学生群体的言行举止起到导引作用,有利于班级正气的树立。

虚偏心,实立威

有位班主任接手班级之后,他发现班上有一位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的学生。经咨询医生得知,这种病的患者怕强光,视力不好。于是他就巧借安排座位之机,对学生讲了许多团结互助,扶危济弱的做人道理。一番讲话,让学生感受到了他高尚的人格,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班主任。

可以说,这位班主任威信的树立源于他的细心。是他的细心让他找到了契机,并最终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班主任的照顾,看似只是针对患病学生一个人,实际上却赢得了全体学生的信赖和好感,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虚“拉拢”,实消解

班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在班上有号召力,却缺乏自我约束力,班主任如果能及时有效“利用”他们,就能迅速理顺班级秩序,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多的好处。

去年秋季开学时,与往常一样,新生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借军训之机,我对学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结果发现有六七个学生属于比较张狂难以管理的角色。我猜想他们这几个人当中,定有人扮演着“首领”的角色。经过更加细致的观察,我找到了这伙学生的头领。我先找他试探性地谈了一次话,在谈话中我透露了试图委重任于他的想法,结果他欣然接受并表示定将不辱使命。最终结果是,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所带的班级便已秩序井然。事实证明,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要调教得法,他们会释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像这样以虚辅实的例子有很多,但归纳起来都有一个特点:找出管理班级的关键点后,借助合适的载体,故意模糊管理目的,从而使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牵引,走上老师预设的轨道。□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

11.学案虚实结合 篇十一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具体项目任务实施,来实现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学会查阅手册和正确选择使用电子元器件,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理论知识认知与实践技能操作要求都很高。以Multisim10.1仿真软件为平台,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有趣的教学项目,讲解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仿真与实操相结合完成项目任务的各个环节,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介绍基于Multisim10.1的“虚实结合”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的一般步骤是项目描述与任务分析、知识资讯与任务实施、项目总结评价等。了解项目背景、分析项目任务是项目有序进行的前提,必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资讯是项目实施的基本保证,知识资讯与任务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交叉进行,在任务实施中将实践操作与虚拟仿真有效结合,培养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项目总结评价是对应知应会知识复习归纳、查漏补缺、过程考核的必备环节。

1.1项目描述与任务分析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由脉冲信号发生器、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开始计数时先按复位键,然后开始计数,显示电路在计数脉冲的作用下显示当前状态,当计满24个状态时再循环计数。

1.2知识资讯与任务实施

(1)脉冲信号发生器。通过知识资讯学习脉冲信号产生的相关知识点,该电路的脉冲信号发生器采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这种脉冲信号发生器性能较好,使用方便,功能灵活,只要外接少量元件,即可构成多种脉冲触发源,其电路图及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通过调节电位器RW或改变电容C1的参数可得到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以满足电路的需要。

(2)计数电路与显示电路。通过知识资讯学习计数器的相关知识点,掌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方法。该电路选择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芯片,74LS161是同步四位二进制可预置数加法计数器,它除了有计数功能外,还具有预置数、保持和异步清零等功能,引脚排布图及逻辑符号如图3所示。

利用异步级联反馈置数的方法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反馈环节用到74LS00芯片,显示电路用自带译码器的7段数码管DCD-HEX实现,电路如图4所示。

(3)整体电路仿真与制作调试。在对单元电路仿真调试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电路仿真,整体电路仿真效果如图5所示。通过电路单元仿真与电路整体仿真,使学生对原理、结构、核心芯片的应用方法达到融会贯通,再通过电路实际制作与调试达到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1.3项目总结评价

项目总结评价既是对项目涉及知识点的再现与归纳,又是实现过程性考核公正、公开化的必要环节,在这个环节理论知识总结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实践技能总结采取以基于Multisim10.1的仿真演示与实物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最后由老师作点评与考核。

2结论

以Multisim10.1仿真软件为平台的“虚实结合”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通过分组实施项目任务与项目总结评价,加强了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兰,钟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4(11).

[2]胡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4(16).

[3]熊伟,候传教,梁青,等.Mulitisim7电路设计及应用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学案虚实结合 篇十二

一、教学现状:因教师的不同处理而风格迥异

日常教学中, 教师对文学艺术史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知识梳理类”“学生活动类”和“文学 (艺术) 鉴赏类”, 应该说, 这几种教学方式分别反映了教师对文化史教学重视程度的差异和对新课程理念的不同理解。笔者以“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 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分别对这几种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案例一知识梳理类

在学习《从〈诗经〉到唐诗》一目时, 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 根据表格中“朝代”“代表作”“作者”“作品特点”“作品 (或作者) 地位”等类别自读教材, 填写相关知识点。填完后教师提问, 学生解答、纠正, 在一些重难点部分教师进行点拨、分析。随后以相关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当场反馈学习效果。

案例二学生活动类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 准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片段 (第一组:《诗经》、初唐诗歌、元曲。第二组:楚辞、盛唐诗歌、婉约派词。第三组:汉赋、中唐诗歌、豪放派词。第四组:晚唐诗歌、散曲、明清小说) , 在课堂上展示、朗诵, 并对相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

案例三文学鉴赏类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 配以协调的背景音乐和画面, 伴随着音乐由教师或学生朗诵作品, 随后其他学生发表个人的理解和感悟。例如, 在学习《诗经》时, 教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诗经·国风·秦风》中的《蒹葭》一篇, 首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随后教师娓娓道来:“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 芦苇苍苍, 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徜徉, 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 但‘伊人’飘渺阻隔, 可望难即……”

二、误区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偏差

对比以上这三则课例, 各有优劣。有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 也有的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但各自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第一个案例偏重于“实用主义”, 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 让鲜活的历史成了表格方框中一个个机械的符号, 后两个案例注重活动和情感, 但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则有点“虚无缥缈”。

“案例一”中,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环环相扣, 学生参与度较高, 知识点的掌握也基本到位。但遗憾的是, 教师将诗情画意的作品抽象于一张僵化的表格之中, 鲜活的历史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 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了一些零散的无体系的历史知识, 文学艺术史没有了个性、灵性, 没有了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 更没有了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 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 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难以达成。从教学方式上, 学生填写表格并讨论订正, 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但其实学生所做的只是在教师和教材的束缚下“戴着镣铐跳舞”, 历史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

“案例二”中, 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活动, 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 但是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有所欠缺, 上台展示的总是那几个“老面孔”, 多数学生处于一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状态。从参与的深度看, 大多数学生学得并不深, 只能简单介绍课本上的相关知识, 因为学生要深入理解作品课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 而且需要教师的协助和指导。比如, 学生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屈原的生平, 仅凭朗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体会不出诗人探求真理的不屈精神的。

“案例三”中, 教师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美感的熏陶,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文学鉴赏毕竟不是历史课的主题, 我们不能让文学史多了“文学味儿”而少了“历史味儿”, 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作品, 让文学鉴赏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从中感悟出作品背后的社会状况。对于古代诗歌的解读, 我们可以“以诗入史”, 进而认识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三、寻求对策:“虚实结合”实现文学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通过对以上三种课例的利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文学艺术史教学要兼顾历史教学和文学艺术的特点, 不妨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所谓“实”就是围绕历史的学科特点, 注意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 (包括历史见解和方法) 。所谓“虚”, 就是在文学艺术史教学中, 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 不仅要用文学艺术的眼光, 还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关注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将“虚”与“实”相结合, 可以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1.“虚实结合”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双基”目标, 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标, 是最基本的目标。现实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这“一维”上, 忽视了其他“两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1], 学习成为一个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 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诚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 是不均等存在的, 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例如, 教学《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在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 让学生通过了解杜甫亲身经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 其作品鲜明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特征的事实, 从而得出“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诵读、赏析杜甫的诗作《春望》, 感受作者“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情愫和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怀。

2.“虚实结合”体现了当前高考改革的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文化史部分推陈出新, 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探索。例如2010年高考, 一道考题关注当代文化热点———海峡两岸将联袂展出分藏于两岸的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 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该题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 对社会文化热点的指向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可读完却让人非常遗憾, 因为它既不关乎这幅画作的艺术魅力, 也不关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怀, 只是与一部农书一起回到了元朝。“黄公望哪里想到, 数百年后他的《富春山居图》能够脚踩中国两类历史课程, 社会热点———新课程, 死记元朝———旧课程。”[2]

当然, 也有考题以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考出了“文化味儿”。例如, 2008年江苏高考题第2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脱帽露顶王公前”表现出在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脑袋的“豪放”“狂野”, 潇洒不羁的情形。“挥毫落纸如云烟”, 作品酣畅淋漓, “快如云烟”, 读完眼前似乎看到书法家在众人面前狂野奔放、一挥而就的情景。而就考查点而言, 该题将基础知识识记、诗歌内容和书法作品的理解集于一题, 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和文化素养的考查, 相对于很多文化史考题还停留在识记阶段, 已经是很好的探索。

3.“虚实结合”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了契机

(1) 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永远要记住, 自己不仅是在教书, 更是在育人。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例如, 讲到屈原, 学生不能只知“战国”“离骚”“浪漫主义”这几个词, 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虚实结合”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并通过广泛阅读和查阅资料, 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让文化史变得更丰富多彩和立体化。例如,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弟子不必不如师”, 有些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学或艺术功底,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文化史内容的琐碎和枯燥容易让学生缺乏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多媒体手段让文化史“动起来”“活起来”, 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在今天, 教师只有“一桶水”恐怕还不行, 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而且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在讲授文化史时, 就要涉足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又怎能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 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呢?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及深远的人文精神又怎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总之, “虚实结合”是进行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 广大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思想, 重视文化史内容的学习, 同时不断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历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高中历史课文学艺术史部分的教学一直不太受重视, 教师通常所用的几种教学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根据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和当前高考改革的要求, 在开展高中文学艺术史专题教学时, 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素养这个“实”, 还要注意结合文学艺术特点这个“虚”来教学。只有做到“虚实结合”, 才能让历史课堂既有“文化味儿”, 又有“历史味儿”。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学艺术,高考改革,虚实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7-27 (2) .

上一篇:五下必背古诗词下一篇:春的写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