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的反义词(精选8篇)
1.旱灾的反义词 篇一
旱灾现真情--西南旱灾演讲稿
当前,我市正在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气候较为异常,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主要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下降,库塘蓄水大幅减少,给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较大困难,给工农业
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也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目前,旱灾已造成全市29.8万人、8.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20.2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7亿元。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成立了市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县区抗旱救灾工作制度,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各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开展了有效的抗旱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支持灾区抗旱救灾。灾区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近期我市大范围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稀少,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随着旱情的持续加重,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不断显现,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在全市上下紧急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吁所有爱心企业、热心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关心我市灾情,向灾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我们希望全市各族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参与抗灾救灾,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
你们心想灾区、情系灾民的善举,必将极大地鼓舞和增强灾区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共度难关,早日赢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2.旱灾的反义词 篇二
关键词:安徽,水稻,旱灾,防灾减灾
目前, 区域干旱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的极端自然现象。干旱作为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典型的自然现象, 正在广泛的影响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1,2]。安徽位于中国大陆东部,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光照充足, 十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展至今, 安徽省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集中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南北气流在此交汇, 造成降水年际变化大, 年内分配不均, 因此安徽也是水旱灾害频发地带。就水稻生产而言, 旱灾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威胁[3,4]。近几年安徽旱灾频发, 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种植, 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中简要介绍了安徽省水稻种植和历史受灾情况, 分析了干旱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并提出了应对水稻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以期为今后水稻旱灾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 安徽省水稻种植和历史受灾情况
1.1 安徽农业概况
安徽地貌类型多样, 全省被淮河、长江天然地由北向南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3大区域。农业上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5大农区, 其中平原面积占土地面积的25.5%, 丘陵占29.5%, 山区占31.2%。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春温多变, 梅雨显著, 夏雨集中, 秋高气爽。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0~2 500 h, 南少北多;平均气温14~17℃, 由北向南递增;≥0℃积温5 100~6 100℃, ≥10℃积温4 600~5 300℃;太阳年辐射总量105~130 kcal/cm2;无霜期200~250 d;年降水量770~1 700 mm, 南多北少。
1.2 安徽水稻种植现状
安徽作物常年平均总播面积8.2×106hm2左右, 其中粮食面积6.0×106hm2, 占总播面积的70%。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薯类、玉米、大豆五大作物为主。安徽是水稻生产大省, 为我国水稻的主产省份之一, 水稻、夏粮和旱 (杂) 粮种植面积大体各占粮食总面积的1/3,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106hm2左右, 居全国第5位, 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6%~37%;总产约1.3×107t, 稻谷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近50%, 约占全国稻谷总产的7%左右, 居全国第6位。全省农区生产区域性特点突出, 以淮河为界, 淮北地区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 淮南地区以水稻为主, 江淮丘陵地区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5%, 沿江圩区、皖南、大别山区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5%。
1.3 安徽近几年受旱灾情况
近年来受到生态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及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致使农业供水量有所减少, 农业缺水量进一步加大, 使得农业干旱出现频次不断增长, 旱灾损失呈明显加重趋势。2013年7—8月, 安徽省遭遇大范围高温热害和干旱天气侵袭, 旱情发展速度快、范围广, 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叠加效应导致灾害进一步升级。此次灾害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 受灾作物品种为水稻、玉米、大豆和棉花等农作物, 估计损失金额超过4亿元。2015年3—7月上旬, 安徽降雨偏少, 特别是5—6月, 旱情急剧发展。全省17个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其中滁州、宣城、黄山等地旱灾最为严重。据统计, 全省年累计受旱面积达1.55×106hm2, 其中成灾3.29×105hm2, 一度有9.87×104hm2水田缺水、6.33×104hm2旱地缺墒难以适时栽插播种。近几年, 干旱灾害在安徽省越来越频发, 损失巨大, 严重影响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2 干旱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2.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5], 干旱可使水稻生育期延迟, 延迟天数视品种、受旱时期与受旱程度而异。干旱还会影响稻株正常生长, 受旱的稻田, 稻株分蘖数减少, 植株矮小。分蘖期受干旱的稻苗, 单株平均分蘖不足一个, 最多的带蘖也只有1.7~1.8个。拔节以后受旱, 则会导致前期分蘖大量死亡, 有效分蘖率大幅下降。然而, 受旱灾的稻株得水后, 主茎与分蘖茎地上部均可发生分枝, 其成穗率一般较高, 穗型亦较大, 但结实率偏低 (图1) , 且空瘪粒现象严重 (图2) 。不同时期土壤干旱对水稻植株形态和产量结构均有不同的影响, 以主茎穗而言, 拔节前受旱, 一次枝梗明显减少;孕穗期受旱, 穗长稍缩短, 总粒数显著下降[6]。
2.2 水稻旱害的敏感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7,8], 水稻抽穗前5~11 d、抽穗期和抽穗后11~15 d受到旱害减产最严重。有研究者认为[7], 稻穗发育时期受旱, 对产量影响最大。孕穗期是水稻水分供应的临界期。稻穗形成初期受旱, 枝梗分化与颖花形成受到阻碍, 每穗粒数减少;稻穗形成中期缺水, 则颖花发育不健全, 产生畸形颖花而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性器官发育期受旱, 花粉充实不良, 造成颖花不育;抽穗开花期干旱, 影响受精结实。
水稻旱害的敏感期因品种而异, 品种老来青孕穗期受旱, 幼穗仍在继续发育[9,10]。一些枝梗上的全部或部分颖花发育不全, 而成为畸形花, 造成减产最严重;“胜利籼”孕穗期受旱, 幼穗基本停止发育, 待复水后才进入四分子体形成期, 而抽穗开花期至乳熟期则是其受旱减产最剧烈的时期。
3 应对水稻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3.1 防灾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种植品种:水利条件较好的安排种植双季稻、再生稻, 水利条件差的安排种植早中稻或一季早稻一季旱作。水利设施长期失修的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旱粮作物如特色玉米、春秋马铃薯等。推广稀播种旱育秧:高温干旱常影响水稻的插秧期, 使水稻秧龄过长而造成早孕早穗, 稀播种旱育秧可培育壮秧、增加秧龄弹性, 减轻旱情损失。
选择抗高温耐干旱水稻品种;杂交水稻根系发达、抗疫力强, 可作为干旱区主要种植品种, 再生稻、早中稻抽穗扬花期处在高温阶段, 要选择高抗高温的组合如Ⅱ优1273、汕优63。晚稻应选择秧龄弹性好的品种。
在丘陵及山区, 必须坚持水稻抗旱栽培。一是大力兴修水利, 提高供水能力;二是优化水稻品种布局, 坚持以耐旱的杂交籼稻当家, 冲田受旱较轻的可搭配种植粳稻;三是推广肥床旱育秧和多蘖大苗栽培, 节省灌溉用水。
3.2 受灾时的减灾措施
3.2.1 采用节水灌溉方法
发生干旱灾害时, 应充分利用有效灌溉动力与水利设施, 全力投入抗旱救苗、保苗。在旱情较重不能全部救苗的情况下, 先常规水稻后杂交水稻。重点应放在萎蔫持续6~8 d以上的田块。尚未枯死的稻株, 心叶仍保持绿色, 虽发生卷叶萎蔫多日, 但夜间大部分叶片还能展开, 根系活力较强, 这样的稻苗还有救活的希望, 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保苗。因受水量限制, 宜先进行湿润灌溉, 遇降雨后再浅水灌溉[10]。
首先, 要满足移栽后的缓苗水, 之后应先湿润灌溉, 田面不留水层, 待水量充足后再采取浅水灌溉;其次, 要满足孕穗水, 因为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的临界期, 对干旱最为敏感, 此期如受旱会引起大量颖花败育, 从而减少总颖花数和花粉粒发育不全, 使其抽穗后不能受精而成为空壳, 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水稻灌浆结实期应防止断水过早, 以提高粒重。
3.2.2 抓紧中耕、及时追肥
天旱时, 如田面尚未完全干涸, 就要抓紧中耕除草[9]。这样既有利于根系发育, 减少蒸发, 增强水稻的耐旱力, 又可防止田里的杂草争夺水分及养料。另外, 高温干旱也影响水稻的吸肥能力, 致使水稻生育受抑制, 因此应结合中耕灌水, 抓紧追施氮肥及复合肥。如苗数不足, 灌水后叶片转色不明显, 叶色仍偏黄, 应增加用肥量, 后期应施好穗粒肥。灌水较晚的地块, 应先施恢复生长肥, 再重施粒肥, 以减少颖花退化, 促进灌浆结实。
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防旱剂, 可减少水分蒸发率70%~80%。没条件的地区可以将青草或稻草等均匀铺在稻行间, 既可以减少蒸发, 又可以供给稻苗一定养分, 以利生长。
3.2.3 加强病虫害防治
受旱水稻的生育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 复水施肥后叶色加深, 生育滞后, 抵抗力弱, 因此应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治。尤其是对纵卷叶螟、稻飞虱、三代三化螟及稻瘟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3.3 受灾后的救治措施
水稻受中轻度旱害, 当灾情缓解, 采取补救措施后, 仍可获得较好收成。
对插秧前受旱造成秧龄偏长的, 可采取两段育秧, 喷施多效唑等措施, 预防早孕早穗;对分蘖期受旱的, 旱情解除后, 要及时增施肥料, 促进幼穗发育, 争取大穗;对幼穗分化期受旱的, 补施粒肥、根外追肥、喷施920等;对旱情严重, 造成绝收的, 及时改种旱粮。
复水后抓紧追施氮肥和复合肥, 数量因苗而定, 纯氮用量为75 kg/hm2。如苗数不足, 复水后叶片转色不明显, 叶色仍偏黄, 应增加用肥量, 后期因苗施好穗粒肥。如果8月中旬才灌水, 对受旱水稻应先施恢复生长肥, 再重施粒肥, 以减少颖花退化, 促进灌浆结实。
严重受灾造成绝收的田块, 可在旱情过后改种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和蔬菜类等短生育期作物, 尽量减少因干旱造成的损失。
4 结语
大自然在提供人类赖以生存条件的同时, 也不断地制造多种灾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 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大, 对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对灾害的防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业务,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及国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黄义德, 武立权, 黄雅丽.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单季中稻旱灾原因浅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12) :2223-2224.
[2]王华银, 张骏, 王志润.水稻高温热害调查分析及应对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4, 10 (2) :24, 39.
[3]李玉中, 程廷年, 安顺清.北方地区干旱规律及抗旱综合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
[5]檀华芬, 张友德, 蔡其华.安徽省洪涝旱灾特征及减灾对策[J].人民长江, 1996 (3) :33-34.
[6]宋丽莉, 张昌昭.广东省水稻旱灾的评价及防旱抗旱对策[J].热带地理, 1996 (3) :196-203.
[7]郭芸, 王安宁.水稻生产应对特大旱灾的技术对策[J].农技服务, 2010 (5) :628.
[8]唐秋澄, 周瑞庆.湖南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作物研究, 1998 (3) :37-39.
[9]刘兰芳, 肖志成, 周松秀.亚热带稻区旱灾巨灾风险形成机理及生态减灾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91-94.
3.云南旱灾引发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干旱 全球变暖 水利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开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
1.干旱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干旱是目前最复杂而且又是被人们了解最少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灾害。我国季风气候明显,逐年间季风的不稳定性和境内由于地形,山脉等因素造成的水热分布不均匀导致了我国干旱的频繁发生。
1.1气候因素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变化)不仅引起自然状态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而且影响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变化。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对水循环和水管理系统的影响。全球尺度蒸发量,降水量,极端强降雨日数和强降雨量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水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
1.2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将引起水资源量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水环境生態问题会进一步恶化,而且严重洪涝和大范围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量级也可能进一步提高。水循环是全球变化四大主题(水、碳、食物、健康)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高经济发展速度和高人口数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扰动尤为突出,导致我国正面临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水和谐的理念。
1.3节水设备不完善现阶段限制节水灌溉发展的问题是计算设施欠缺,管理手段陈旧;节水灌溉工程设备没有形成规范化与标准化,没有监督检测部门来规范其生产;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缓慢,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1.4节水的主要原理 一是减少蒸发蒸腾量,即减少生理需水,特别是每天11:00~18:00可节水5毫米;二是可减少稻田渗透量,减少无效耗水,节水1~2毫米的水。
1.5解决方法 加大工程设施建设力度;优化水利设施与农艺措施的组合;建立完善的蓄水回灌体系,拦蓄天然降水,增加地表水资源,涵养地下水资源;加强灌水设备和量化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加强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的研究。
2.发展方向和趋势
2.1分布式水文模型 目前对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尚有争议,在应用上也存在许多困难,模型的不确定性、尺度转换问题以及空间分布信息的局限性等都还存在许多疑问。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已经凸显出许多集总式水文模型所不具备的优势,随着对水文过程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布式水文模型也将在疑问中不断完善,从而可以为干旱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气象水文资料,为干旱的准确评估和预测预报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2遥感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土壤、植被、地质、地貌、地形、水文和气象等观测信息,也可以测定估算蒸散发,土壤含水量和可能成为降雨的云中水汽含量,这为分布式水文模型建模提供了详细的下垫面信息,在进行大面积的干旱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3干旱指标 干旱评估中最难确定的干旱特性是干旱强度及其起始时间,Palmer指标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在对以上特性定量时也存在异议,同时未考虑降雪、水库蓄水、流量以及高地形降水等情况。没有哪一个干旱定义能适合所有的情况,综合干旱指数仍然只能是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研究中。实现干旱监测,评估和预报预测一体化提供有效途径,是今后干旱指标研究的新领域。
4.减轻旱灾危害的设想和对策 篇四
#TRS_AUTOADD_1219713929234
{MARGIN-TOP:
0px;FONT-SIZE: 12pt;MARGIN-BOTTOM: 0px;LINE-HEIGHT: 1.5;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713929234 P {MARGIN-TOP: 0px;FONT-SIZE: 12pt;MARGIN-BOTTOM: 0px;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713929234 TD {MARGIN-TOP: 0px;FONT-SIZE: 12pt;MARGIN-BOTTOM: 0px;LINE-HEIGHT: 1.5;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713929234 DIV {MARGIN-TOP: 0px;FONT-SIZE: 12pt;MARGIN-BOTTOM: 0px;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713929234 LI {MARGIN-TOP: 0px;FONT-SIZE: 12pt;MARGIN-BOTTOM: 0px;LINE-HEIGHT: 1.5;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
宋
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 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
文 摘:为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建立干旱监测系统、干旱预警系统,开展灌溉量预报的设想,并提出3项减灾措施。
干旱是因水分供求不平衡形成的一种水分短缺现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以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量年际变动大是造成我国旱涝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江南及西南地区降水变率最小,在15%以下,云南西部不到10%;华南及华南沿海受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变率大于15%。东北除大兴安岭东侧一狭窄地带受山地对天气系统活动影响,降水变率在20%以上外,其它地方均小于15%。华北是我国东部降水量最不稳定的地区,年变率高于25%,XX、石家庄等 地达28%~29%。西北、内蒙古高原年降水变率超过30%,南疆大于40%。
我国因干旱每年平均受灾面积达XX万公顷,损失粮食占全国因灾减产粮食的50%。受干旱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严重持续的干旱还直接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甚至引发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等多种自然灾害。干旱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为预防和减轻旱灾的危害,我们于1995年开始利用地面常规和遥感相结合的方法监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和玉米地的旱情,1999年监测了全国冬小麦主产区的旱情,其监测结果均及时上报了农业部,并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通过五年的旱情监测,我们深深感到:旱灾年年有,危害年年存在,危害的地区、时间和严重程度都不同。为减少旱灾对国民经济乃至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建立干旱监测系统
为了减轻旱灾的影响,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适时进行旱情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的快速反应干旱监测系统。此系统可由国家级系统及各省、市的分系统组成。
为了能在干旱发生过程中以及成灾后,及时地将干旱发生、发展、持续、缓解、结束,以及严重程度等信息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传递,国家级除在水力部设有全国抗旱总指挥部外,在农业部也应设立相应的旱情监测和相应的抗旱机 构,在农业部下属的各省、市也应设立相应的机构。这些机构承担旱情监测、发布旱情和抗旱救灾等工作。对农业部来说,可侧重对耕地、草地等监测。耕地中主要侧重对冬小麦地、玉米地、高粱地以及稻、棉、油、经济作物等进行旱情监测。
鉴于目前的技术和经济能力,干旱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卫星遥感、气象站、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水文站的观测实现。信息处理主要在计算机上通过各种软件、模型、方法实现。信息传输通过Internet网实现。
我们监测采用的方法,旱情监测是通过四大步骤实现的,即:①数据采集;②数据预处理;③旱情计算;④输出。
数据采集包括NOAA气象卫星的数据采集和地面常规数据的采集。
数据预处理包括:从NOAA的IA AVHRR数据生成IB数据;投影变换(采用阿尔伯斯投影方式);通过历史资料制成标准年,即正常年份的晴空归一化植被指数图;制作当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图;对于地面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插值计算。
旱情计算包括:①划分旱情等级,是给距平植被指数以一定的阈值进行划分的;当缺乏晴空的NOAA卫星资料时,可用地面常规数据作为一种补充,按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划分:当田间持水量<40%为重旱,40%~50%为中旱,50%~60%为轻旱,60%~80%正常,>80%湿润;②套国、省、县界。
输出包括:输出旱情分布图,生成县、地区、省、全国的不同旱情等级的面积及其所占的比例等统计表。
二、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建立干旱预警系统
由于干旱是一种缓慢的累加过程,所以,建立干旱预警系统是完全可能的。干旱预警系统的核心是干旱的预测。干旱预测是根据干旱成因和干旱规律,找出影响干旱的前期因子,运用一定的方法,预测未来干旱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强度。干旱预报的基本方法有经验法、统计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目前有:多元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正交分解、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模型、聚类分析等。动力学方法有多种模式,主要是大气环流模式、滤波模式、动力统计模式、集成预报等。
在干旱预警系统中,除收集上述各种方法和模式外;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建立各种基础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政区图,历史上的干旱,地面数字高程,地表和地下水分布、埋深,地貌、土壤、经济统计等数据和图件。经过计算、比较、分析等过程,预测出干旱分布的范围和强度等,并最终发布干旱警报。
干旱预警系统可以按不同类型干旱区,建立各区的预警分系统,以开展分区干旱预报。
三、开展灌溉量预报
在干旱预警与干旱监测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不同 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可以开展灌溉量预报。为开展灌溉量预报,必须建立不同干旱区、不同省份、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耗水量数据库。
灌溉量是建立在土壤水分预报或监测的基础之上的。一般以田间持水量的85%为灌水上限,土壤水分一般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85%之间,45%~55%为灌溉指示指标。我们在旱情监测时,监测到重旱和中旱就应考虑灌溉了。实际上,我们能监测到重旱和中旱出现在哪些省、市、县,以及重旱和中旱的面积,这对于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面积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灌水计划层的深度应根据作物发育期而定。前期根系浅,可取50厘米,中期稍深,为70厘米,后期为100厘米。用灌溉量计算公式就可得灌溉量预报值。
四、减灾措施
为减轻干旱影响,在不同干旱类型区,可采用适于各区的防灾、减灾措施。
根据干旱规律,安排合理的农业结构
在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半干旱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地区,要种草种树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黄淮海地区,常发生春旱和初夏旱,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种植秋收作物为主,夏收作物为辅;在伏旱高发区,应调整播种日期,使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躲过伏旱,以减轻旱害。在农业生产的安排上,应根据干旱发生的情况,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尽可能减轻危害。如嫩江平原西部以春旱最为严重,春旱轻时可种大豆,春旱重时可种谷子、高粱。
因地制宜兴修水利
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发展井灌;在丘陵山区,要兴修水库、塘坝;在珠江三角州、长江三角洲和沿江滨湖地区建机电排灌站;在大江、大河沿岸,修建引水灌溉工程等。同时还应搞好配套工程,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作用。
其它措施
可采用平整土地精耕细作,蓄水保墒和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抑制蒸发。
5.两会旱灾专题 篇五
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2011年3月3日开幕,14日闭幕。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年3月5日开幕,14日闭幕。
1、今年两会值得关注的话题很多,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说是本次大会的一条红线,用总理的话说“刻不容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深深的教训,一夜之间,我们长期依赖的进出口遭重创,必须4万亿的投资往里砸,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企业要创新,如果不赶紧转的话,我们还能撑多少年,所以这是今年的大问题。如何转变?有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包含的元素很多,科技创新、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都包含在其中。
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尊严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他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里的“尊严”主要指的是:第一,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
3、提出“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旨在实现城乡“同票同权”。这意味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比如加快完善覆
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同时提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联系知识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二、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
三、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五、低碳被列为今年两会头号提案,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自主创新。
解析典型题
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会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
(1)从材料看,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权力?
(2)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3)温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答案:(1)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并授予他行使行政权。政府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评析:全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最高监督权的体现,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行使最高决定权的体现。人大议题很多,第三问选了热点之一:民生,这是摸底考试的题,只是这次人大也强调了民生对经济的作用。
灾难
背景材料1、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鄱阳湖水域面积约为2010年同期的34%,较近6年同期平均值减少约40%;洞庭湖水体面积约为2010年同期的31%,较近6年同期平均值减少约50%;江苏主要湖泊水体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湖北、湖南等地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气象干旱还导致水产养殖业遭受损失,水运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2、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21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2183人,失踪84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4月15日,温总理乘专机抵达青海玉树巴塘机场。随即乘车前往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灾区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4月18日,胡锦涛主席中止了拉美访问,立即回国,亲赴灾区。“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为此,不得不调整这次出访日程”。
4月21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后的第七天,中国举国哀悼了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各大网站也纷纷使用了黑白灰的颜色,以示对地震死难者的尊重和悼念。
联系知识点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新型民族关系。
四、坚强意志。
解析典型题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积极自救。
材料二:旱灾发生后,中央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为灾区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3月19日至21日,温家宝总理深入抗旱第一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1)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对救灾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旱灾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答案:(1)“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民族精神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正是靠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受灾地区才保证了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灾区的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秩序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保障和恢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说明了党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用水时,尽量把水龙头关小,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注重废水充分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使用节水马桶、节水淋浴。
6.旱灾的反义词 篇六
来又有学者指出,为了追求产量,人们逐渐放弃耐旱且稳产的黍稷等作物,改种需水量大的小麦、玉米等作物,农作物种植品种的这种变化也是旱灾增多的一个原因(樊志民、冯风:《关中历史上的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载《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综而言之,山林破坏、耕作不当、黄沙遍地、水流干涸、旱灾日重,形成难以阻遏且日益加速的恶性循环。再次,由旱灾开始,往往形成一个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的灾害链。旱灾使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往往引发大面积饥荒。如《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时,“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又如,《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诸如此类,史不绝书。而历史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也已经证实,蝗灾多与旱灾相伴而生。徐光启云:“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农政全书》卷四四)长时间持续的旱灾往往还会导致大规模瘟疫的流行,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如《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此外,长期干旱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诱因。
二、古代旱灾的社会影响
旱灾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百姓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旱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食物与用水短缺,农业生产难以开展,人们无法在土地上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因饥渴或饥饿而死者所在多有,造成局部地区人口锐减。据《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明末崇祯年间的特大旱灾发生前,全国人口为9987万,灾后则为8848万,减少了1139万,数字之大可谓触目惊心。而劳动力的减少必然造成大片土地荒芜,导致经济恶化和财政危机。
因旱灾而引发的流民潮在历代官私史书中屡见不鲜。仍以两汉之际为例,王莽地皇三年(22年)四月,“枯旱霜蝗,饥馑荐臻,百姓困乏,流离道路。”而当年夏天“蝗从东方来,蜚蔽天”,“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汉书·王莽传下》)。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后汉书·樊宏列传》);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后汉书·陈王列传》)。魏晋以后,战乱频仍,加上水旱灾害不断,人民更是饱受迁徙流离之苦。
明代思想家丘濬指出:“劫禾之举,此盗贼祸乱之萌。”(《大学衍义补》卷一○)邓云特也强调,“大暴动兴起之以空前灾荒为其背景者,几为不可逾越之定律。”(《中国救荒史》168页)日益频繁的旱灾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汹涌的流民潮极易引发社会**,轻则转为流寇盗贼,重则发生武装暴动甚或大规模起义。
事实上,对于水旱灾害与王朝兴亡之间的关系,有识之士早已谈到。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三川竭,岐山崩”,发生了一次由地震引发的旱灾。王室卿士伯阳父由“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的历史经验出发,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国语·周语上》)。十年之后,犬戎攻进镐京,幽王被杀,西周宣告结束。夏、商、西周三代之灭亡都与旱灾有关,既说明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抗旱救灾能力的低下,也与统治集团未能有效应对有关,这一点在后世王朝兴衰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明代中期以降,政治腐败,而水旱灾害连续不断,大批农民背井离乡,流民遍及全国。成化年间,荆襄地区聚集的百万流民先后揭竿而起,沉重打击了明廷的统治。到崇祯时,陕北大旱,流民激增,地方官员处置不当,终于引发明末农民大起义,明朝统治也随之而终结。
三、历代应对旱灾的措施
《管子·度地》云:“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可见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把水、旱等自然灾害与治国联系在一起了。由旱灾引起的种种自然灾害与社会危害可以看出,如果统治者应对不当,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还会招致社会**甚至亡国灭家的恶果。正因如此,历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灾来临时积极应对,其举措可大略分为以下几方面。灾前预防。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古代也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汉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曾提出通过“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等方式“以实仓廪,备水旱”(《汉书·食货志》),强调的是使人民能够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体现的是重农以防灾的思想,与管仲、李悝等人的主张一脉相承。其实这种储藏粮食的设施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仰韶、大汶口、马家窑、大溪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规模不等的窖穴。甲骨文中有多处商王派人建设、巡视各地仓廪的记载。周代以后,仓储制度日臻完备,成为抗旱救灾的重要保障。除了粮食储备外,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周代有司空(工)一职,《荀子·王制》提到其职责包括“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秦人所修郑国渠以及汉代所建关中水利网,都是为了解决关中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气开凿、疏浚运河,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到京师的漕运畅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沟通各大水系、预防水旱灾害的功能。
赈济救灾。《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后世救灾基本不出此范围。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汉书·宣帝纪》)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平帝纪》)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见汉代旱灾之频仍以及政府救灾之力。唐宋以后对因旱受灾者的赈济也颇为重视。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四)清代除正常赈济外,还有“加赈”,即根据灾情追加的赈济措施。另外,家族内部互助、乡里周济、寺院施舍、民间社会团体救助等也作为政府赈济的补充形式逐步完善起来。
移民就食。与自发形成的流民潮不同,移民是历代政府组织受灾民众到条件相对较好地区就食的一种救灾方式,这在汉魏以后比较常见。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魏书·食货志》)旱灾发生后,北魏政府见京都灾民自发流亡,遂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迁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诏由官府购买牲畜分发给关中旱灾地区的农民,让他们到关东就食(《隋书·食货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元史·世祖本纪》)在古代交通运输能力有限、救灾物资无法快速运抵灾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移民就食措施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周礼》中已经记载有专门掌管山林的官职,如山虞、林衡等。《管子·权修》有“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说法,可见周代先民已经认识到保护林木与水旱灾害之间的某种联系。后世也有一些植树造林方面的记载。如《宋史·太祖本纪》载:“开宝中,诏缘黄河、沛河、清河、御河州县,准旧制艺桑枣外,别课民树榆柳,为河防。”在河边种树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灾,可谓一举两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关中地区抗旱生产的经验,发明并推广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间的甽和垄,种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长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垄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到暑天时,垄上的土削平,甽垄相齐,起到耐旱抗风的作用。唐代又解决了早春跑墒的问题,并派专人管理与协调农耕地区的水源分配,这在敦煌文书中发现的农田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中有明确的规定。明清时期对旱作农业技术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入,清人杨屾在《知本提纲·修业》篇中总结了西北地区的农耕经验,认为“每岁之中,风旱无常,故经雨之后,必用锄启土,籽壅禾根,遮护地阴,使湿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养,自然禾身坚劲,风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风旱也。”这些耕作经验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另外,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也是增强抗旱能力的一条途径。如《史
7.旱灾的反义词 篇七
关键词:旱灾,原因,抗旱措施,效益
佳木斯市位于三江平原的腹地,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了基地。农业旱灾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搞好抗旱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旱灾成因分析
1.1 气象原因, 佳木斯市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区, 冬季干燥酷寒, 春季大风雨少, 复秋温多雨, 本市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 5、6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26%, 7、8、9月份降雨量点全年的55-70%, 11月至翌年4月的6个月中, 降雨量不足10%, 这是造成春旱的主要原因。1.2工程原因, 本市初步形成了灌溉工程体系, 有效灌溉面积313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18%。但是在灌溉控制工程以外还有82%的农田靠天吃饭。同时, 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抗旱能力偏低, 加上有些老化失修, 效益衰减增加抗旱工作的难度, 水的利用系数为0.4-0.6, 输水损失率高达50%左右。致使灌溉用水难尽其效。1.3人为活动原因, 对山区树林的乱砍滥伐, 破坏了自然植被, 使破地裸露, 减少了涵养水份能力, 加重了水士流失;大量开垦荒地与大力修建防洪排涝工程, 使排水量增加, 沼泡面积缩小, 滞蓄水量减少, 改变了区内小气候, 漫岗的林木损毁殆尽, 农田防护林面积减少, 广大平原缺乏挡风屏障。
2 抗旱措施研究
2.1 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抗旱指挥机构, 加强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指导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 投入抗旱救灾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抗旱救灾措施, 强化重点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2.2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气象水文部门发布干旱预报等气象水文信息。农业部门负责调查、收集、统计农作物苗情, 水务部门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 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来水情况, 做好计划用水工作。2.3实行帮扶指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 抗旱包扶工作组要投入资金或物资支援被包扶乡村的抗旱工作。2.4发挥水源工程作用。采取拦截“桃花水”, 提前放水, 多次泡田的措施, 努力创造条件, 发挥好水库、塘坝和引水提水设施的作用。提水灌区要在开江前完成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必要时对引水渠道进行清淤, 达到开江即可开泵的状态。井灌区可根据农时尽量提前安排全面开机抽水, 确保灌溉工作适时开展。
3 抗旱工作成效评价
3.1 水利工程设施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加。
通过近几年的抗旱工作, 提高了佳木斯市的水利工程抗旱能力。建成蓄水工程44处, 引水工程22处, 提水工程275处, 蓄水能力达11.6×108m3, 抗旱机电井15797眼, 供水量为7.1×108m3。这些工程设施在抗旱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3.2抗旱意识进一步增强。抗旱工作实践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了抗旱意识, 改变了过去“小旱大丰收”的传统观念, 不断增加抗旱的物资和资金投入。3.3灾害损失进一步减少。在发生严重干旱灾害时,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抗旱措施, 可以保障313万亩水田的灌溉、满足152.6万亩经济作物的用水、使700万亩大田的旱情得到缓解, 减少粮食损失3.6×108公斤, 减少经济作物损失3.8亿元。
8.嘉庆云南大旱灾 篇八
嘉庆二十年一二十二年(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大面积灾荒,当时云南县级行政区划约88个,1816年有灾情记录的有28个,到1817年有灾情记录的达29个,考虑到前现代时期,灾荒记载文献的不充分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罕有文字记载等原因,可以说,嘉庆大灾荒是云南近代有记载的规模最大、最严重的一次饥荒。
如今重新回顾这次近200年前的饥荒除了今天令人揪心的西南干旱问题所引发的联想之外,还因为这次饥荒是在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学术界的基本共识,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发生偏移,太阳磁场活动不活跃等因素,造成了全球气候突变和各种灾难性气候,比如夏季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或者连续干旱、春夏降雪降霜等罕见气象,直接导致北半球粮荒。
据保守估计1816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也有人估计是1~2.5℃。在我国,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了嘉道年间成了600年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并且持续了60年。从政治和经济情况来看,清朝正是在嘉道之间开始步入衰落,这段时间也是灾荒的多发期,灾荒必然导致民变,因为气候波动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也许气候变迁与王朝强弱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云南三年饥荒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杨煜达教授等人的研究,嘉庆二十年(1815年)就出现了饥荒的迹象。据方志记载,在滇中的昆阳、楚雄、镇南(今楚雄州南华县)、大姚等地,滇西的大理、云州(今临沧市云县)、腾越、龙陵等地,滇东的露益州(今属曲靖市麒麟区)受灾并出现了饥荒。根据昆明诗人刘大绅、李于阳等人的记载,昆明亦有受灾情况。
据道光《大姚县志》卷4《祥异》记载,1815年大姚:“大饥,斗米三两,饥者食草根树皮土粉。”对于受何种灾,方志多语焉不详,仅有楚雄、昆阳记为雨雹。昆明据刘大绅《久雨》诗:“春风不遣湿云散,淫雨连绵及夏半。大麦小麦芽潜生,戎豆连萁作泥烂。”,说明受灾原因是春夏雨多。李于阳《淫雨》诗自注:“本年七月连旬苦雨”则说秋雨亦多。
1816年,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滇中的昆明、宜良、安宁、昆阳、嵩明、禄劝、易门、楚雄、姚州(今姚安)、大姚、定远(今牟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今洱源)、邓川州(今属洱源)、云南(今祥云)、蒙化(今巍山)、云龙、云州(今云县)、龙陵等地;滇西北的丽江、鹤庆、剑川、永北厅(今永胜)等地;滇东的曲靖、露益州、寻甸等地同时出现饥荒,滇南的弥勒、他郎厅(今墨江)也粮食匮乏。
各地都发生了云南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吃“观音土”的现象。据嘉庆《楚雄县志》卷1《祥异》记载,1816年楚雄“斗米一千八百文,民有食堇土者,多由之死”。光绪《姚州志·志余补录》记载,姚州“州西观音箐有黄土,细腻如豆面,民称观音面,争取食之。土性重滞不化,有胀死者”。
饥荒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悲剧,邓川“是岁大饥,路死枕籍”。定远“斗米银三两,穷民求食不得,有毙与路者,甚有以草根泥土充饥而死”。有些饥民被迫卖儿卖女以求活命,如李于阳《卖儿叹》:“三百钱买一升粟,一升粟饱三日腹。穷民赤手钱何来,携男提女街头卖。明知卖儿难救饥,忍被鬼伯同时录。得钱聊缓须臾饿。到口饔飨即儿肉。”甚至有弃婴于野和自杀者,昆明的刘大绅《和占亭苦饥吟》:“儿饥知有母,母饥知有水,负儿如负石,一夕沉沉向湖底。”
1817年春天,随着小春蚕豆等作物的成熟,饥荒在部分地区一度缓解。如昆明据刘大绅《蚕豆哥》:“麦不熟,饥民哭。南北山头土可粥,争先锄取倾筐归。下咽死生未敢卜,皇天不忍民无辜。青青豆实珍于珠,养蚕时候再三摘,使汝中餍兼外腴。”
滇西的蒙化:“二十二年丁丑春,大饥。民食豆叶皆尽。清明后天雨,豆复花,一树实百余,民赖以活。”但到秋天发生饥荒的地区仍有昆明、宜良、嵩明、楚雄、大姚、禄劝、琅井、广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邓川、顺宁、永昌、腾越、龙陵、云龙、宾川等地;滇西北的维西、鹤庆、丽江、剑川、永北和滇东的曲靖、落益、马龙等地。另外,滇南的弥勒、他郎还有灾情。不过1817年的灾情较上一年有所减轻,到1818年,除了个别地区以外,不再见到饥荒的记录,持续三年的大饥荒至此基本结束。
夏季低温
云南具有“水灾一线,旱灾一片”的特点,过去多将嘉庆大饥荒归为大旱灾。旱灾对云南影响最大,如果雨季不下雨,无法插秧,就没有收成。但是在云南巡抚的奏章中各月的降雨都很正常。
既然水旱都不是此次大饥荒的主要原因,那是什么造成了饥荒,楚雄的镇南州方志中记载:“嘉庆二十年秋八月,北风伤稻,岁大饥。”腾越:“嘉庆二十年,田禾风瘪。”龙陵:“嘉庆二十年,禾苗风瘪。”所谓的“禾苗风瘪”是低温冷害造成的稻谷空秕的通常说法。
到1816年,对夏秋低温风害的记载更多。滇西北的剑川;“七月雨雪,秋不熟。”滇西的蒙化:“二十一年丙子秋,连月雨,大雾三日有冰,田禾尽坏。冬大饥。”滇中的姚州:“风秕无收,斗米数千钱,民饿死者甚众。”盐丰:“风秕无收,米升千钱,死者甚众。”1817年方志中继续有夏秋低温的记载:剑川州:饥,疫,六月落霜。弥勒县:八月飞霜,五谷不熟浪穹:“二十二年丁丑夏,雨雪。”据云南巡抚李尧栋奏:“九月中旬曲靖府属之马龙州北风忽起,天气阴寒。又丽江府属之鹤庆州及维西厅寒雨连朝,严霜叠降。”可见“夏雨雪”和“六月飞霜”对气温造成很大的影响,夏秋确实是异常的低温。
昆明诗人李于阳在1817年的诗《米贵行》中写道;“瑟瑟酸风冷逼体,携筐入市籴升米。升米价增三十钱,今日迥非昨日比。去岁八月看年丰,忽然天气寒如冬。多稼连云尽枯槁,家家蹙额忧飨饔。自春人夏米大贵,一人腹饱三人费。长官施粥还开仓,百姓犹倾卖儿泪。插秧祷雨尤欢声,方道今岁民聊生。岂识寒威复栗冽,谷精蚀尽余空茎。去岁无收今岁补,今岁十成不获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连年的低温害稻的情景。
云南由于处于低纬高原,形成了夏不热冬不冷的气候,稻谷(水稻和陆稻)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稻谷在生长期所需要的高温就和这种气候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如果云南的夏季和初秋低温即所谓的“八月低温”,就会造成仅次于旱灾的第二大农业灾害。昆明农业气象试验站对水稻冷害的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水稻正常的空秕率在20%左右,而空秕率的变化,与8月气温有密切的负相关。嘉庆时
云南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荞麦。荞麦对温度也有相当的要求。据杨煜达等人的研究,在1816年,昆明8月的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低2.5~3℃,水稻的收成可能不到平时的3成,某些地方的可能降温幅度还将超过昆明。
无夏之年
1816年的低温不仅限于云南,美国东北部、加拿大的海滨诸省、纽芬兰和西欧都有影响。在西方,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在民间的记忆里被称为“冻死人的1816年”。
一般来说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晚春和夏季相对平稳,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夏季下雪极其罕见。1816年5月,忽然天降霜冻,多数庄稼都冻死了。到了6月,加拿大东部和新英格兰下了两场大雪。在6月的魁北克,大雪覆盖。大多数夏季生长的庄稼的细胞壁非常薄弱,轻微的霜冻就会致使其破裂而死。夏季如冬季般的气候造成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营养不良、饥饿、瘟疫和死亡率上升。
到了7月和8月,即使是非常靠南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湖泊和河流里也结了冰。快速的戏剧性气候变化经常出现,从正常的夏季气温35℃常常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变成接近零度。即使天气如此恶劣,新英格兰州南部的农民还是设法挽救了一些庄稼,但是玉米和谷物的价格急速上涨。以燕麦为例,1815年每蒲式耳是12美元,1816年上涨到92美元,涨幅达8倍。对于主要依赖马车交通的经济模式来说,燕麦是必需品。这些地区农业歉收之后,在19世纪交通不便的形势下,根本不可能大规模进口粮食。在随之而来的冬季,温度下降到零下32℃,上纽约港结了厚厚的冰层,马拉雪橇可以轻松地穿越巴特米尔克海峡从布鲁克林直达附近的总督岛。
当时的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军队大量复员,人们饱受失业与食物短缺之苦。恶劣的气候令形势雪上加霜。暴风雨、罕见的降水导致欧洲许多河流泛滥成灾,英国也深受洪涝灾害所苦。爱尔兰在1816~1819年爆发了斑疹伤寒传染病,导致大约10万人死亡。英国的BBC在其节目中利用瑞士的档案资料推测,1816年的死亡率是之前平均年份的一倍,也就是说整个欧洲因此死了20万人。
在亚洲的印度,1816年季风延迟,夏季阴雨连绵,加重了霍乱的传播,瘟疫从恒河流域的班加罗尔一直蔓延到莫斯科。
在美国,饥荒促使农民们往西迁徙,成千上万的家庭被迫离开家园去西北部寻找更加适合的气候,寻找更肥沃的土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改变了美国的农业结构,产粮区从东部转移到了西部。西进运动促进了纽约州西部、中部和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从1816年开始,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在英国和法国发生了暴乱,谷仓被抢劫。最严重的暴乱发生在瑞士,极度的饥荒令国家进入角机状态。欧洲的历史学家叙述说,“蜂群一般的乞丐”堵塞了道路,向过路人哀求。1817年,一位经过勃艮第的旅行者的叙述很有代表性:“乞丐本来已经很多,现在数量猛增;每到一站都有成群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聚集在马车周围。”另一位从不列颠群岛来到勃艮第的旅行者补充说,这里的乞丐数量虽大,“但绝对没有在爱尔兰包围旅行者的人数那么多”。在瑞士,目击者说,大批乞丐挤满了道路,像一支军队一样。他们的目光充满绝望。用一位编年史学家的话说:“他们的面颊上泛着死者的苍白。”
坦博拉火山与太阳活动
1816年被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无夏之年”,这段自然生态崩溃的一年很难被人类忘记。但是北半球的极端低温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当时的人们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了今天,科学家也没有彻底揭开谜底。
一般学者认为1816年,太阳磁场活动不活跃,用科学术语说就是处于道尔顿极小期。这段磁场不活跃期从1795年一直持续到1820年,这段时期,寒冷的天气在北欧蔓延。在此之前的蒙德极小期造成了北半球持续70年的连续低温。所谓的蒙德极小期是指1645年到1715年,太阳黑子显著减少的这一段时期。这一结论是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发现并提出的。在蒙德极小期时,欧洲的天气比平常冷得多,伦敦人可以在冬天结冰的泰晤士河上举办各种活动。
蒙德极小期夹在更加寒冷的时期,被成为小冰期的中间,从1450年连续到1850年的寒冷期被称为小冰期。在这段时期内,欧洲许多地区的冰川扩大,温暖的夏天消失了,河流、港口和运河都冻结了。第二个因素是在道尔顿极小期,太阳偏离了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这种情况每178~180年就出现一次。但是造成1816年寒冷现象的更直接原因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
1815年4月5日,沉睡了5000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岩浆喷薄而出,气势汹汹。5天之后,也就是1815年4月10日晚7时左右,坦博拉火山再次瀑发,随后断断续续持续百余天。有史料称,这是坦博拉火山近两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也是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伤亡程度最为惨重的一次火山灾难,遇难人数总计11.7万。
坦博拉火山喷发时,三根火柱直冲云霄。气流卷起的石块和灰尘,瞬间遮住骄阳。烟雾消散之后,坦博拉火山山顶好似被割除了头颅,高度从4100米降至2850米。火山喷发引发的巨大响声,在2500公里以外的印尼人都能听到。熔岩和石块向山麓低平处蔓延,很快将整个松巴哇岛吞噬。
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山喷发,达到了7级,最著名的1883年的喀拉喀托喷发只不过是6级。有资料显示,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大气圈中形成一个层面,它“一手遮天”,将太阳释放给整个地球的光和热给挡在了外面。在此之前还有两次火山爆发,分别发生在1812年的加勒比海地区和1814年的菲律宾。
随后的很长时间内,天气极度潮湿,降雪中夹杂着红、蓝和棕色的尘土。火山爆发后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巨量硫酸气体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层气流推动下,悬浮颗粒、火山灰、尘土开始弥漫到全球各地,遮天蔽日长达几个月之久,全球性气候出现异常。坦博拉火山爆发后匈牙利下起了褐色雪,意大利的天空中也飘起了淡红色的雪花,这都是火山灰进入大气层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层火山灰遮蔽了太阳光,导致了北半球夏季低温。
道光萧条
1816年粮食歉收后,从不列颠群岛到欧洲大陆,从美国到加拿大,到处满目疮痍,社会秩序几乎崩溃。历史学家称这是“西方世界最糟糕的一次生存危机”。在中国“无夏之年”的影响也不仅仅是云南大饥荒。
据嘉庆二十一(1816年)年九月二十日的上谕,朝廷对吉林将军富俊等奏报双城堡(今黑龙江双城市)屯田因被霜灾而致屯丁逃跑的事件进行了批示,批示中虽未明确说明霜灾发生的具体日期,但肯定对农作物影响极大才导致屯丁无法生活而逃亡。在十一月十一日的上谕中,提到了金州(今辽宁金县)的旗人风灾歉收。后来的上谕中又提到了嘉庆二十一年晋北的岚县、静乐等地被霜,秋禾欠薄。
在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极端低温事件,如在台湾,嘉庆二十年,新竹、苗栗皆“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嘉庆二十一年彰化“冬十二月有冰”。嘉庆二十二年在江西彭泽县:“六月下旬北风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早九都、浩山见雪,木棉多冻伤。”湖口县;“六月低,天暴寒人”星子县:“七月初旬大风雨,寒甚,有衣裘附火者”。在安徽东流,“七月二日雨雪,平地寸许”。看来1816年夏季低温并不仅仅局限在云南一隅,而是影响到了中国的广大地区,只不过在东部地区未造成大范围的灾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