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2024-08-05

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精选12篇)

1.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一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个学校的发展与强大,除了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外,校园文化是其壮大的`源泉活水.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一个班级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 者:徐小梅  作者单位:湄潭县马山中学 刊 名:贵州教育 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G42 关键词: 

2.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二

关键词:目标,目标教育,目标规划体系

伴随我国高校扩招的浪潮, 走进高校大门已不再像原来那样困难, 然而如何能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 真正学有所获, 不荒废时光, 是现在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了解到, 没有目标, 不知如何制定目标是现在大学生迷茫, 不知所措甚至混日子的问题所在。开展目标教育在当今大学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提出了构建班级目标规划体系, 为目标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1 班级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班级制教学的前提下,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的教育群体, 也是教育性的生活群体。班级群体是学生素质发展及个性成长的主要环境。班级群体既是教育对象, 又是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实施班级目标规划, 有利于把学生目标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有利于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

围绕高校育人中心工作,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班级目标规划应体现规划的规范、科学、实效。本方案将对班级目标的基本内容、层次要求、考核办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班级 (团支部) 在此基础上, 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 制定更具体实施细则, 用于执行。

2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构成的主要内容

构建班级目标规划体系是开展目标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班级目标规划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量表。本文在制定班级目标规划量表时, 按照我校目标教育总体要求, 将目标分解为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健康目标等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以此作为班级目标考核的一级指标, 再将这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 形成若干个不同的二级指标, 也就是具体的考核项目。班级目标规划体系量表制定之初, 为了能够保证量表的实用性, 先将量表初表下发到学生班级中去, 进行意见征集。再将整理出来的建议, 在学生工作小组会议上进行讨论、研究, 根据建议对班级考核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定稿。

因为不同的年级, 有着不同的要求, 所以考核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为了能够将考核体系构建的够完整, 更全面, 本文制定了三套考核量表, 分别针对一年级, 二、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三套考核量表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二级指标也就是考核项目上。其中一年的量表中, 本文将价值目标在 (一级指标) 分解为递交入党申请书比率、入党积极分子比率、团日活动开展次数、组织公益事业活动的次数等几个考核项目 (二级指标) , 学业目标则分解为获奖学金比率、留降级率、帮扶计划、早晚自习出勤率、组织班级参加学术活动次数 (听报告、参与活动) 等考核项目。而健康目标本文则将其分解为心育员开展活动次数、早操出勤率、学院文体活动参与率、班级文体活动开展次数、集体活动病假比率、宿舍卫生评比、体测等考核项目。以此来构成我们制定的一年级班级目标规划体系量表;二、三年级班级量表的价值目标二级指标相比一年级量表增加了入党率, (积极分子) 党组织相关活动参与率来加强引导;学业目标的二级指标则通过减少上挂科率、四级累计通过率、科技竞赛活动参与比率等来约束;职业目标二级指标则通过增加了单位实习比率、参加社会实践比率、考取专业相关证书比率的二级评价指标来进行引导;健康目标二级指标则通过心育员开展活动次数、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率、降低安全事故比率等来引导。四年级班级目标的二级指标也主要是职业目标有较大变化, 具体体现在考取专业相关证书比率、就业率、学位获取率等方面进行约束。实施中要求各班级在学期初, 对于考核量表中的考核项目制定出目标值, 在学期末根据目标值完成情况, 对本学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实施和考核

3.1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实施

良好的实施过程, 是班级目标规划体系运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本文提出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将最终形成的班级目标考核量表下发到班级, 要求各班召开目标规划主题班会对班级及个人目标进行讨论, 对量表中的考核项目给出目标值, 并要求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其次, 辅导员、班主任对各班的考核量表和班级计划进行审阅和批改, 提出合理建议, 再反馈到班级中去, 形成最终方案;最后, 各班以此作为目标, 开展本学期的工作和活动, 辅导员、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

3.2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考核

为了保障班级目标规划体系实施的效果, 在此阶段深化学生对目标重要性的认识, 是目标教育的阶段性要求, 本文提出在每学期末对学生及各班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加大教育力度。考核步骤如下: (1) 成立以辅导员, 班主任、各班班长为成员的考核小组; (2) 每位学生及各班形成书面总结, 并进行汇报, 考核小组进行评分; (3) 每人及各班根据目标规划量表内容整理相应支撑材料, 考核小组成员进行审阅, 并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4) 对各班成绩进行汇总, 统计获奖率、不及格率、四、六级通过率, 并以此作为先进集体和个人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班级目标规划体系的提出和应用, 为目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在开展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此体系, 为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更好开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艳荣.加强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 2008.

[2]张静媛.目标教育工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措施[J].闽江学院学报, 2003.

[3]向华琼.实施目标教育的初步尝试[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4]严远东.大学生需要价值目标教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学业规划;班级建设;班级管理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性不明确,集体荣誉感和集体意识淡薄,人生发展方向迷茫。组织大学生的最根本方式就是班级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目前,大学生中的主力军是95后,帮助他们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制订良好的发展规划,度过一段生气勃勃的大学时光。

一、学业规划的内涵

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主要是以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为依托,规划和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业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和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高校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班级建设,班级是实践教学目标和学校管理的主要场所。高校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班级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学辅导员一定要研究班级管理和建设,同时,它也是学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规划建设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自2005年建校以来,坚持在新生入校时进行英语摸底考试,根据英语成绩和高考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小班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避免了教学过程中造成的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的弊端。同时,学院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流教学。所谓的分流教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规划,根据学生自身专业课、英文成绩和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教学。学院在参考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毕业后是继续出国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两个大方向,将课堂教学分为以全英文教学为主、学士学位课程辅助的核心副学士课程(AD课程)和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就业为导向、与国际专业资格相衔接的大专课程(DZ课程)两大类。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培养,英语分班教学和专业课分流教学模式明确了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目标清晰,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这对班级的建设和管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在学院,每位辅导员平均带210名学生,将近六七个班级,同时还兼任着学生会、社团、团委、宿舍管理科、教育管理科等部门负责人,工作繁杂,但是辅导员仍能游刃有余地掌握每个班级和学生的各项信息,正是得益于辅导员分阶段给学生制订了符合自己的学业发展规划,使大多数学生能主动学习、自我管理,这既减轻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又大大推动了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了班风、学风的建设。

三、学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学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个人潜能和兴趣,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使新生可以平稳度过适应期。制订一份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学业规划,能够指导大学生圆满地完成大学学业。有了学业规划,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知识,掌握各项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储备能量,实现厚积薄发。

1.学业规划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通过学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潜能进行深层次挖掘,使学习目标不断明确,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踊跃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2.学业规划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领军人物。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宽以待人,并且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与学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真正意义上与其成为朋友,为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辅助员班级建设而言,其核心是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学生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合理长远的规划,有优良的思想文化引导与教育。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学业规划,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4.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篇四

------心理暗示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管理班级其实就是管理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但是在管理中如果方法不当将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和现代医学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着急哦啊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在某种信息源的暗示和刺激下,热的大脑皮层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着日后的思想和行为,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小学生的个性心理还没有成熟,所以受暗示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心理暗示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榜样暗示

“为人师表”,重在一个表率作用,记得我在刚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时,教师有个别同学乱扔果皮纸屑,我也成用惩罚性的手段禁止过,但收效甚微。后来,我发现教师有纸屑时,我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教室里的纸屑少了,最后没有了,这就是榜样的暗示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班级里优秀的同学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也可以从生活中选取榜样事件给同学们宣读,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二、期望暗示

对学生而言,当老师、家长寄予他们较高的期望时,对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潜意识的靠近这个目标从而超过了以前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有一种被老师期望的感觉,让他们觉得有一种被老师重视的感觉。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随其闪光点给他鼓励,相信他们经过努力会取得成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的朝着他闪光点进攻,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诱导暗示

如何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历来是老师头痛的事情,对学生批评不当很容易造成两种后果: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成为老师、家长的眼中钉、肉中刺,挨批评是家常便饭,使批评起不到作用;有些学生本来打算在新学期里有所改变,因一时的错误被批评,形成了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因此讲究批评的艺术非常重要。多采用诱导、说服、因势利导的方法攻破这个难题将会起着巧妙的作用。

5.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五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就如同对花园里花苗的培育,长势如何,花期长短,全部取决于管理是否到位。但不同的是一个班级的组成,是由一个个有着独立思想的鲜活个体组成的,如何管理才能既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使班级整体在思想文化、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呢。

我觉得做好班级管理,首先要在班级营造一个有特色的文化氛围,要有符合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班训,更要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而这个管理制度又应不同于中学生行为规范,既要班级每一个同学都认同,对全班每一个同学具有约束性,又要讲人性化,便于操作,有利于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长。如此,就要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共同讨论,最后形成一个班级性的公约即班级公约。

这个班级公约应该如何制定,从那几方面制定,如何实施,如何监督。会对本班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起到怎样的预期效果。作为班主任必须首先要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我觉得既然是班级性的公约,必然要针对一个班级的班情,不能随意照搬或盲目抄袭。所管理的班级主要特点是什么,哪些是优点,需要发扬光大,那些是缺点,需要提醒补救。对于学生,大体可以从哪几方面划为几类,怎样管理才能突出他们最大潜力,同时弥补他们的一些短板。这些在班训中要提出,在班级公约中更要突出。其次班级公约主要突出在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学习习惯的要求,纪律卫生的要求,学生思想发展方面的一些要求。而这个公约的制定,只能是由全班学生自己来讨论制定,其目的很简单,通过自我监督、自我督促、自我管理来达到班级各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公约的监督与实施最好发挥民主管理作用,自我管理,小组内管理,班级内管理三者结合,这样公约的监督与实施才会具有更实际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个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才会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才能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

比如在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课堂内外作业练习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纪律意识淡薄。上课迟到,课堂不遵守纪律(3)不注重个人卫生,随处随手乱扔果皮纸屑。(4)集体意识淡漠,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5)以丑为美,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作为管理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可能会选择一些简单粗糙的惩罚方式,比如学生上课迟到,教师通常的做法是罚站,罚打扫卫生,再比如学生自制力差,上课好动或者经常与邻桌同学说话,教师可能会选择让学生罚站或者赶出教室外。这些处理方式许多教师会感觉到教育效果十分苍白。而学生更是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双输,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种让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并毫无怨言的贯彻执行的教育方式呢?我觉得首先要以学生内心的感受为出发点。基于此较好的方法就是教师摆出教学管理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全班学生及时进行讨论,提出一种他们自身可以接受的可行性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避免再犯错,既使学生的思想感情的伤害减到最小,又既让教育过程得以执行,又让教育效果得以体现,而这种教育过程的实施,则主要由小组内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完成,而对有些自我约束能力极弱的同学,一旦顶风犯错应该怎样处理,大家应该对公约做进一步的完善。保证在他犯错时能够对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约束,督促他及时纠错。必要时由班干部进行全班性的教育批评甚至由班主任处理,这样督促效果会更加理想。同时也不断提醒其他自控能力较弱的同学时刻注意遵守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当然随着班级公约的不断完善,班级文化氛围也会越来越浓郁。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升。班级将会呈现一个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6.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六

六枝特区堕却乡小学张文琼

班主任是全班的领头雁,如何管理,让不同性格的人向同一个奋斗目标,建立一个像同一个团结求实、勤奋开拓的优秀班集体,我们认为建立真挚的友情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任过多年班主任的我认识到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教育情况千差万别的学生走到一起,一切都感到陌生,同学之间的误会,许多小事就立即“上访”各自争辩,天天难断家常事。如果不给学生处理,老师将失去应有的信任,如果处理,老师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既费事又伤神,作为班主任,何不防患于未然。仔细分析学生的各种纠葛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关系 的,需 要教师从多方面培养良好性格。

一、“自我价值”实现的教学体验,让学生巩固真挚友情

有位心理学家把人的需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爱和归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是处在最高层次的,同时同学友情成为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它和父母的疼爱一样,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怎样让友情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自我价值”中实现,我采取了下列方法:首先,利用每节班会活动课,让几位学生持自制的友谊卡谈其义,教师给予补充,给予鼓励,让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关系平等的同龄人中间,能展示自我,心里很高兴。其次,是利用活动课开展“友情的故事”,为主题的活动,历史上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让学生平时去搜集素材,到一定的时候能脱颖而出,最后利用舆论方法进行自我约束,只有自律才能和别人建立真挚的友情,班级设最高奖为“友谊奖”,当许多学生拿“友谊奖”的时候,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迸发光彩。

二、设置友情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真挚的友情

潜移默化的感化学生,建立真挚的友情,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让学生建立真挚的友情,我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手工活动课,让每位学生动脑动手制作一张精致的友谊卡,要求学生搜集歌颂友谊,建立真挚的友情,怎样搞好团结的名言警句,配上自己喜爱的图案,在友谊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性别、出生年月、形式多样、内容不限,通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制作,再把收集的友谊卡分类编排制成一个专栏,供学生相互学习。诸如“只有建立真正的友谊,与同学们建立真挚的友情,我们的生活才充满阳光雨露”;“只有建立真挚的友情,我们的生活才能取得成功”,“与朋友交往要以礼相对,以诚相待”……在青少年幼稚的心灵中,他们是多么渴望友谊,与同学们之间建立真挚的友情,学生心声连同那精美的图案如同久违的甘霖润育着一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手工活动课锻炼了学生积累知识、搜集素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友情教育悄然而至,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碰撞逐渐减少了。

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激励学生建立长青的真挚友情

有位哲人评价友情的重要性:“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学生随着“我长大了”这种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发现班上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多开导他们,多鼓励他们,如“你完全可以改正”,“老师相信你”,“你很聪明”的话,少说,最好不说“你又给班上丢脸了”,“你怎么又犯事了”,以免学生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只有这样友谊的源泉才永不枯竭。

7.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七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目前普遍存在着班主任工作繁忙但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不利于班级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 给和谐班级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阻碍。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小组合作管理能够将班级事务的管理分散到各小组中, 利用小组自治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管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开展班级管理, 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自治的管理模式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对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教育更强调“以人为本, 以服务学生为本”。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班级管理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潜能, 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二、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的策略

1.科学分组, 实施小组合作

根据以往的群体规模研究发现, 一个群体中4~6人最为理想, 在实际工作中, 班主任可根据班级人数和特点, 合理确定每小组具体人数;在划分小组时, 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能力等,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即组内成员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应存在差异性, 小组间的实力应均衡, 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2.因生而异, 明确成员定位

合理划分小组后, 班主任应协助学生进行分工, 明确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定位。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前, 班主任应积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等, 因生制异, 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每小组中应有一个组长, 在小组合作管理开展的初期, 组长可由班主任指定组内组织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相对更为优秀的学生担任, 同时组长还应具备服务学生的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以保证小组合作管理的实施效果。小组合作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可让学生自主推荐组内最优秀的成员担任组长, 通过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其他小组成员分工可依据班级特点、组内成员人数等进行具体划分。

3.量化细则, 制定考核内容

为保证小组合作管理的有序性, 班主任还应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 对班级中课堂纪律、作业、卫生等各项活动制定具体的考核制度, 量化、细化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可分为学习和德育两个方面, 前者可细分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各类考试成绩;后者可细分为纪律、卫生、礼仪、安全、活动参与积极性等, 每项考核指标中均以0~3分评分制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 以作业为例, 作业完成情况好、质量好则评为3分; 作业完成情况好、质量一般为2分;作业完成情况一般、质量一般为1分;作业完成情况差、质量差为0分。以小组内每个成员作业均按时完成、上交为完成情况好, 未按时完成上交作业的学生不多于两位为作业完成情况一般, 否则为完成情况差, 作业质量根据各科任教老师的评价进行评定。

4.把握要点, 创新评级体系

在小组合作管理中, 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或学校, 而是学生自身, 班主任则担当着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 在实践中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其次, 在评价时, 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表现, 还应注重德育方面的评价,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量化的评价标准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 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但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量化评价的前提下, 还应当注意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如在学习成绩指标中, 以是否进步作为评价标准, 而不以考分进行评价, 从而增强后进生的信心, 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8.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班级常规 含义 必要性 要素 措施 一贯性

中图分类号:G635.1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在和孩子讨论规则前,我们首先让幼儿理解,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了过得愉快而制定的。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的规则。共同讨论出来的规则,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在讨论幼儿盥洗的规则时,小朋友通过讨论后认为: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玩水,要节约用水;洗手时不可以吵闹;要认真洗手,搓肥皂等。通过讨论后,很多幼儿都能自觉地遵守,而对于调皮的幼儿,也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力。由于是讨论制定的,所以如果有幼儿不遵守,那么就有其他的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及时让该幼儿进行改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二)用音乐让幼儿规范幼儿的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材料,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材料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在进餐时我们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区,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让幼儿得座位上休息等。相信这样的方式是现在已经普及的方式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三)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而且还让幼儿自觉地改正了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班的进餐质量。

(四)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如教师看到一幼儿在结构区将花片乱扔在地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不要乱扔花片,把花片捡起来!”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坚决的方式,对他说:“××,这个篮子是花片的家,我们把地上的花片送回家。”如果幼儿同意的话,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收拾。

(五)用环境隐含常规要求

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喝水处、洗手处等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对于小年龄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做早操的位置等。每个幼儿的用品上贴上标记,便于幼儿辨认、取放。

(六)运用榜样示范的方式

老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教师要求幼儿说话要轻声,可自己常常为了省事扯着喉咙打“长途电话”,进行遥控指挥,由于长此在教室大声的指挥声中,幼儿也学会了大声说话,大声指挥别人。如果教师每次能轻轻地走到需要指导的幼儿边轻轻的说,孩子们有事也会走到你跟前轻轻告诉你的,而不会坐在位子上大声告诉你。要求幼儿睡觉安静,教师就要做到动作轻,不能老远就喊:“快睡觉,别说话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和家长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七)用儿歌、歌曲进行渗透教育

儿歌短小精悍,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的要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時我都要念儿歌:“乖宝宝,来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头。”这样,使幼儿通过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洗手的要领,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该玩水。歌表演《我是好宝宝》的儿歌:“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做个好宝宝。”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音乐指令法”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这是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搬椅子的音乐、走到中间的音乐等)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丁榕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原理》叶立群,福建教育出版社

9.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九

班会,是我们老师和学生进行总结、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老师的好多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都是通过班会的方式来贯彻给学生的。因此,班会是我们所有班主任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一、班会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班会课是班主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班主任通常是靠班会来和他的学生来交流的,当着全班的面或是宣布“治班条例”或是通知重要事宜或是批评表扬某些同学。这些是我们常见的,走套路的班会。这样的班会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时间一长,老是按照这条路线走,谁都会觉得乏味。开展班会要达到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加强素质教育的目的.如果总采取单一的方式,怕会和单调的说教一样变得枯燥而没有意义.尤其是针对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还是应该采用多元的的方法进行班会是让同学们自己去想和说.如让大家去说父母平时劳作时的辛苦,想父母教育他们的不易,想父母对孩子寄托什么样高的希望,自己怎样做才能对得起父母,从而自觉地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开这样的班会一定要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不必拘束。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形式让他们知道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的恩情.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除了要贯彻践行以勤带班,严管班,细治班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这块阵地,开设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有发言讨论的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主题班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这样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拉近师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可谓“一箭三雕”。所以说,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班会形式

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班会形式更有利于学生们通过班会接受跟方面的教育。我们应特别注意班会形式的创新。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班会增色颇多。比如,有的班主任就曾经以“狼的智慧”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当一副副狼群野外生活的场景图片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之时,学生们起初是惊异。但当老师把狼的团结、狼的真诚、狼的坚持、狼的智慧……一系列狼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说出时,同学们大都有所顿悟。看来他们已经被这种动物所征服了,这些优点肯定会影响他们的。

最后,班会应该与学生们的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文史知识对与学生的重要性。于是经常会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观看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影片资料。前不久,我就组织同学们观看《世界政党沉浮录》。看完后学生们有的辩论、有的写观后感、有的讨论交流等用多种形式交流心得体会,加深了对政史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活动在学生中的.反响也不错。

班主任要时刻告诉自己要爱每一个学生,要体谅、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这种工作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与才能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这个班级体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应把“治班”理念变为尊重、理解、宽容理念。尊重不放纵、关爱非溺爱。宽容有原则,严厉含真情。相信在这一更加成熟的管理理念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三、创新管理的班会特色

(一)主题班会要体现时代性。

即主题班会在形式上,内容上,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有新意,贴合时代特点,讲究科学性,针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证。例如:开学伊始,为了使学生尽快从假期的自由散漫状态转入严肃紧张的学习状态,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开学、签名、宣誓”为主题的班会,因为类似活动在新闻媒体方面屡见不鲜,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很强,效果也好。

(二)主题班会要有实践性和持续性。

所谓实践性,是指主题班会应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感受,让学生在班会的实施组织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由于主题班会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主题班会只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始的开始,而不是终结。因而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例如:学生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自觉性强,而那些后进生则学习上困难重重,兴趣锐减,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不稳定因素,如何消除两级分化?使后进生增强自信心和迎头赶上,从而共同进步。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觉到,如果没有主题班会前的动员与宣传,以及不调整座位和加强个别指导增强可操作性,主题班会不加强监督,仅凭一次主题班会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所以班会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连续系列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主题班会应体现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因为学生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此。班会的主题、方式、组织要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当然,班主任的启发和诱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主体是学生。例如,在开展“一帮一,一助一”主题教育时,有学生提议,能否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启迪。这是一个极好的建议。因为,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智力发展及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而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其中学习方法优劣、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我们举办了以“学习经验交流会”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兴致与能力,还能使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班会是进行群体决策的理想的场所

班会是进行群体决策的理想的场所。群体决策使班会民主开放,更富有成效。班级成员有了充分参与班级管理的场所,并能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方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提高了对班集体的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开放民主的班会活动可以促发积极的价值观念,增强班级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认知方面,班级成员参与决策,加强了各种信息的纵向和横向交流。在工作动机方面,群体决策增加了成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愿意承担所决定的任务和所需要的变革。因而,创造性地开展各种针对性的班会,充分发挥群体决策的作用,可以因势利导的推出各种阶段性的措施来指导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10.班级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篇十

2.2从爱出发,了解、关爱学生: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从生活中不断地给予关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会因为一点点不顺利的小事或是不和自己的.想法就可能走上极端,这是非常可怕现象。教师要把爱学生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孩子那样,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对于某个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波动时要及时的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如何克制这些不良情绪。

2.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坚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对学生们能够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遇到的难题和遭受的失败的抗打击能力不容置疑。与此同时要教导学生们要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淡然的面对生活的挫折与所遇到的困难。还要是他们要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发挥长处,增加自信,并保持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4帮助学生自我调控情感:尽管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背景和环境各不相同,但都会在学业、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家庭暴力、失业、离婚等现象,他们内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充满友爱的氛围,使那些心灵曾经受伤害的学生有集体感和归属感。除此之外,要重点呵护那些经家庭变故的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疏导。可以教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找人倾诉、听音乐等方式发泄或转移其不良的情绪。在发生冲撞时时,教导学生要保持冷静,从而提高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

2.5创设丰富的情感教育情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用通过创造丰富的班级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正向情感。第一,可以设计以情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公益互动,艺术鉴赏活动、文体活动等。第二,教师要善于建立争当典范的教育情境。原因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如社会上的英雄和模范事迹,通过这些事迹来共鸣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形成自身的正向情感。

2.6注重形成情感教育合力:要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合力开展情感教育。第一,充分调动老师进行情感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开展情感教育,班主任老师要和班级各任课老师展开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的解决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任课老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各类活动中,和学生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积极发挥他们在教导学生的作用。第二,学校从整个校园营造一种注重情感教育的大环境。在学校有关领导的鼓舞下,创造愉悦民主,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再次可以与家长商议举办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强化家长情感教育的理念,使家长和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在这难得的机会中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最后,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要时刻注意孩子成长内心的需求,并为孩子营造出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3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教育实施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班级的管理效率。小学教育的重点更注重孩子是否健康的成长和如何教他们如何有优良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行。小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能成为什么养的人。只有把“德育”和“才育”二者兼得才是未来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玉敏.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119-119.

[2]杜保珍.浅议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5,(5):246.

11.论专业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班级管理 教育 班主任 专业化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如今的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开放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对于班级管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在存在共性基础上都有各自个性特点,班主任具有专业化知识,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知识建设,对班级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班主任专业化知识建设主要表现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教师职能、扎实的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开学时很多学生家长在选择学校的同时,也选择着班主任,家长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强,大多人在物质需求上具有优越感,学习目的不明确且动力不足。因此,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学生,掌握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超过半数,家长只能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一年中有的家长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00小时,甚至几年没见到孩子。这样,班主任更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要清楚这批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教育、开导他们。在职业道德这把尺子上,班主任应力求做到将心比心,尽力而为,心境坦然。在教育学生时,身教重于言教,在各方面给学生力求做到表率作用,做到和学生平等交流,不歧视差生,不偏袒优生,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学生严中有爱、爱中从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一直秉行的教育原则。

二、专业的教师职能是班级管理的保障

班主任至少有以下专业职责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创造和谐、安全的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要留心学生可能会遇到的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现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让学生体会到在校学习安全、幸福、成长快乐。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传播主流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进程不断加快,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已经从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班级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阳光、向上的性格。

3.科学引导,及时修正,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合理而及时地予以批评指正。如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好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失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部分学生好吃零食、厌恶劳动、唯我独尊、不爱学习,班主任应该及时指正,正确引导。

三、扎实的专业能力是班级管理的内核

1.捕捉细节,探知诉求,具备与学生心灵沟通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变化大,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迈体弱无力照顾,或因父母离异,或因父母在外意外伤害等原因,他们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甚至有少数学生心理自闭,班主任就要探知学生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多和学生沟通,便于对症下药,循循诱导。

2.挖掘潜力,迸发激情,具备活动组织、宣传、激励的能力。开展主题班会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参与、大胆参与,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运动会和竞技比赛中鼓舞学生士气,形成热烈火爆的竞技场面和良好的竞技精神的能力等。

3.因材施教,恩威并施,具备适时批评,教育学生的能力。批评学生也要因人而异,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教师采取批评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有的学生能够接受“爆炸式”的批评,而有的学生只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批评。教师批评时也要抓住时间点,不要翻旧账,要有针对性。对学生既要“打”又要“摸”,“打”即应该严厉批评时毫不含糊,“摸”即在批评学生后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学生谈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建立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

4.赏善罚恶,公正严明,具备弄清事情真相和原委的能力。班主任有时要做警察,有时要做法官,有时还要做“打假办主任”,所以需要一双分辨率高的“慧眼”,恩惠和威严同时施展,做到公正裁判,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5.一视同仁,扬长避短,具备总结经验,反思提高的能力。班主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得下千差万别的学生,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即使所谓的“差生”也不能厚此薄彼。

班主任具有专业化知识,擅长因材施教,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及时鼓励学生,评价学生要以“关爱、鼓励为基础,赏识、赞美为手段”让希望之花永远洋溢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产生幸福的内心体验,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肖晓蓉.班级管理之我见.陕西教育,2014(6).

[2]朱德超,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摭谈.吉林教育,2014(5).

12.班级活动:师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篇十二

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它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力量。在班级整体受益的同时, 学生个体也会相应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功效, 又会进一步影响整个班级,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知识的世界, 另外一个是生活的世界。“知识世界”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开启智慧, 扩展思维;“生活世界”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 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只有当一个人的“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相互间融合, 那么这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 而班级活动恰恰是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

人们常说, 生命在于运动, 德育在于活动。积极实施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教育, 简单地说, “没有活动, 就没有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班级活动内容更多样, 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形式也更加活泼。同时, 班级活动也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 经常组织班级活动的班级, 其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都要更强。班主任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可以使学生真正把自己作为班级的一部分, 倾注自己的心血, 为集体流汗, 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 从而促进优良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班集体来说, 班级活动是形成健康集体的助推器。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它则是学生增长知识, 提高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解放孩子的头脑, 让他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 让他敢做;解放孩子的嘴巴, 让他敢说;解放孩子的时间, 让他去创造”。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要看、要听、要想, 而且要说、要写、要做。社会调查、劳动、参观、访问、文艺、体育、科技活动都要身体力行, 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班级活动, 不但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世界, 也密切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 并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规范,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而把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 班级活动对于教师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第一次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 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业。不难看出, 《意见》对班主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门的职业理论、专门的职业道德、专门的职业技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班级活动的开展正好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活动开展中, 班主任必须要思考活动的内容、形式, 做到活动形式要适合、服从于内容, 有什么样的内容,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 避免班级活动变成“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虚设, 从而失去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通过创新的班级活动,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燃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上一篇:双节家风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开户籍证明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