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练习一

2024-07-16

高二历史练习一(4篇)

1.高二历史练习一 篇一

高二历史期中练习题(3)

一、单选题

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D.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3.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4.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A.精耕细作B.奖励耕织C.土地私有D.重农抑商

5.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6.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7.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D.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15.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

A.此时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中共成立的阶级基础已经具备 C.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已经明确D.马克思主义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6.1912年,革命党人多有要求毁党建国的提议,立宪派也要求革命党人撤销党名,手握重兵的黄兴耐心回答了不能取消同盟会名称的理由,表示:“将来政治竞争,但能以政见相折冲,不愿以武力相角逐,各国政党大抵如此。”黄兴反对取消同盟会的出发点是 A.民主代议制需要政党竞争B.武装斗争依靠政党领导 C.社会利益需要政党来代表D.政党竞争优于武力角逐

17.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18.黄宇仁在《蒋介石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蒋介石所代表的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而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之成为一种革命,又需要利用旧社会的生活习惯做工具,造成团结,才能有希望将中国带进新世界的领域。”这表明蒋介石 A.没有真正地代表国民党B.没有真正地凝聚起人心

C.没有真正地实行民主政治D.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中国的实际国情

19.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A.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D.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2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

26.恩格斯:“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被迫皈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出境。但是这有什么用处呢?那时自由思想家皮埃尔·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而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恩格斯意在强调 A.启蒙思想的出现具有必然性B.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 C.路易十四的统治阻碍社会进步D.走向近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7.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28.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29.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30.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B.以古讽今C.厚今薄古D.贯通古今

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2.《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

C.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 D.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修身理论 42.在清代,华北农村将儒、释、道统称为“大教”,而在黑龙江的某些庙宇中“塑三教像,如来居中,左老聃,右孔子,而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日三教祖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代中国()A.儒、释、道“三教”已经高度融合B.农民对各种宗教的认识极其混乱 C.下层民众的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D.宗教传播深刻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43.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44.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4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46.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47.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48.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

高二历史期中练习题(3)参考答案

1-5 CDCAA 6-10 DCBDB 11-15 DCDCA 16-20 ADCCC 21-25 BADBD 26-30 DBDCD 31-35 BACAD 36-40 ADDDB 41-45 BCABC 46-49 DDB 50.答案:

(1)“显学”原因: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儒家学说的二重性特点;孔孟诸人对自身学说的宣传,办学活动扩大影响。(4分)

独尊地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大兴;汉武帝时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地方学校,教育为儒家垄断,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6分)

(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5分)

(3)背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5分)

(4)原因:儒家主张尊重传统,又能根据时代需要吸收其他学说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改造儒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5分)

2.高二历史练习一 篇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1.(2011·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2.如下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

C.荀子

【答案】 B

B.孔子 D.老子 【解析】 材料体现了孔子的“礼”。

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4.(2011·宁波)“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孔子的名言中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非攻,兼爱”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答案】 A 【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是实现孔子“仁爱”思想的途径,其目的是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最符合题意。干扰项B项是墨家的观点,排除。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

C.墨家

【答案】 A

B.儒家 D.法家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 此观点体现了道家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6.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

C.独尊儒术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即可判断出。

7.(2011·厦门)“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

C.墨家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

8.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

B.道家 D.法家 B.焚书坑儒 D.崇儒尚佛

9.2008年残奥会会徽(上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

C.荀子

【答案】 C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看清题意是“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的是荀子,他提出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10.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B.韩非子 D.董仲舒 C.②③④

【答案】 D

D.①②④

【解析】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立,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1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答案】 A 【解析】 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12.《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

C.实现仁政

【答案】 B 【解析】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被迫实行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政策。

13.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生存智慧到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其中提出“大一统”思想的是()A.孔子

C.董仲舒

【答案】 C

B.孟子 D.朱熹 B.无为而治 D.独尊儒术 【解析】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4.(2011·滨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孔子

C.朱熹

【答案】 B 【解析】 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等思想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15.(2010·广东·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C.王阳明的“心学”

【答案】 C 【解析】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这反映了“心学”的观点

16.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A.陆九渊

C.朱熹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只在身心上做”,体现了心学“发明本心”以求理的主张。

17.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

B.李贽 D.程颢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B.董仲舒 D.王阳明 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

1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

C.墨家

【答案】 D 【解析】 三则材料依次反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节用”思想。

19.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

C.王阳明

【答案】 B 【解析】 材料实际叙述了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20.《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

B.朱熹 D.王夫之 B.道家 D.法家 A.“仁政”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答案】 C

B.“天人感应”学说 D.“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 “忠义”思想是理学重视气节的体现。

21.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孟子、顾炎武、朱熹的观点。22.(2011·安徽联考)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C.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材料中主张外来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正反映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本题选A项。其他B、C、D三项与教育公平主张无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经世致用 2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写材料需两人抬进宫,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其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

C.制墨技术

【答案】 A 【解析】 纸没发明以前,多用木简、绢帛作书写材料,比较笨重,纸的发明改变了材料所述状况。

2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

C.造纸术和火药

【答案】 D 【解析】 与“推广民众教育”有关的发明只能是印刷术和造纸术。25.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答案】 C 【解析】 材料所述物件显然是指南针,它的发明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B.火药和指南针 D.印刷术和造纸术 B.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11分)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 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5分)(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答案】(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2分)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3分)(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2分)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2分)(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分)27.(13分)(2011·韶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

(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________。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4分)(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3分)(4)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分)【答案】(1)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②(属于原始文献)。(1分)主要流派的主张

①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义利观。

②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用、性本恶、君舟民水。

③庄子提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3分)(2)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分)(3)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为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3分)(4)新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最大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构建和谐社会等。(3分)【解析】 第(1)问,②是原始文献,学术价值最大,它的意思是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义,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2)对“天道”和“人道”的解释回答战国时期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主张即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3)秦朝时奉行法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4)宋代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3分)(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答案】(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4分)(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3分)(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4分)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高二历史练习一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社会意识的反映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④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2.中央高度关注文化建设是因为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建设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3.盘点刚刚过去的2012,我们一起追的网络流行语:萌、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躺着也中枪,吃货„„一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4.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为了

A.开发:使世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B.共享:使人们领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

C.研究:从而使世界文化实现融合D.保护: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5.2012年韩国歌曲《江南style》凭借欢快的节凑、独特的舞蹈,迅速风靡全球,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A.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水平趋于一致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D.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6.最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热映掀起了一轮话题,《纽约时报》对《少年派》的评价是“下一个《阿凡达》”。对此,卡梅隆坦承,李安运用他们创造的3D科技成就了一部不朽巨作,“电影让人从一开始就沉醉在故事里不可自拔,我认为3D绝对居功至伟”。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是电影创新的源泉③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麻省理工、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在中国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③互联网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流传广、影响大。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不少人还以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为大补。这表明①“吃野生动物大补”是落后文化的表现② 对落后饮食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③ 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④ 对饮食文化还

有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据此回答9--11题。

9.2012年12月11日,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B. ②④C.①③D.②③

10.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创作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直抵中国农民存在的重大命题,同时亦深深传递了最普遍的人类经验。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①需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莫言的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艺术创作 ①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②没有定法可以大胆创新建立抽象联系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A.学以致用B.学海无涯C.学之,则难者亦易乎D.温故而知新

13.2012年11月15日是第十个“世界哲学日”。庆祝哲学日使教科文组织强调哲学反思的重要性,并鼓励全世界都来分享彼此的哲学遗产。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哲学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时代精神上的精华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4.与“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①天地和气,万物自生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④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5.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央视在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最近成为热门话题。回答16~17题。

16.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吃饱后,有人感到很幸福,有人觉得很平常、不幸福。从哲学上看

①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一致的标准②幸福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产物 ③意识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意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③④

17.面对记者“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同样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但大都感觉幸福。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8.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主要体现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C.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关系D.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所坚定的“理论自信”①源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实践的伟大成就 ②在于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③在于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成为绝对真理

A. ①③B. 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12年11月11日,淘宝天猫单日交易额达191亿元,引发一场网购盛宴。伴随交易量极具上升的是天猫的系统压力迅速加大。很快,一些卖家就发现网站系统开始发生故障,很多产品被迫下架。接着,很多用户开始反应无法完成支付,提前派发的优惠券也无法使用。由此可见①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②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包含优点和缺点 ④矛盾双方都会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质量互变的关系B.对立统一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3.20年前,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如一缕春风掀起了全国上下的深入改革。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敢于直面矛盾,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的④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包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②是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④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习近平指出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②能力卓越的人,一定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和奉献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6.近年来,为建设文化强国,我国在文化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通过教育优先发展解决我国文化人才不足,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文化领域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等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这些措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发展。结合材料分析上述发展措施的文化生活的依据。(12分)

27.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口红销量反而直线上升。美国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对这一有趣现象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口红效应”理论:人们的物质需求紧缩时,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经济萧条,文化繁荣。文化产业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寻求慰藉的需要,因此具有反经济周期的“口红效应”。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进行阐释。(10分)

28.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都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强调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所要的自觉文化必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文化,而不是任何一种与传统彻底断裂的文化。中华文明要重铸辉煌,就必须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必须善于发现异质文化的长处,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善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材料二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进行文化建设。(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与创新应坚持哪些唯物辩证法原则。(8分)

28.(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2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③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 “封闭主义”,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④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2分)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满分10分)

(2)①坚持对立统一观点,不同文化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借鉴。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文化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超越时空,跨越国界。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既要坚持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又要遵循世界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超越偏见和误解。④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每点2分,共8分)

政治参考答案

1----5 ACDDB6----10 BDDCA11----15 CBDBC16---20 DCBAA21---25 BBABD

26.(1)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任意两点4分)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分)

(3)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答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优先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合作”可适当给分)。(4分)(共12分)

27、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2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分)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4分)

29.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鼓舞人心,令人期待。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鼓舞人心,令人期待。有人认为,计划要变为现实,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请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0分)

29.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计划要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4分)

②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总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计划要变为现实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4分)

4.高二历史练习一 篇四

一、知识大冲浪

(一)1.根本利益2.人民内部3.国家政权4.思想政治5.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

(二)1.D 2.B 3.B 4.D

(三)1.ACD 2.ABCD 3.AC 4.BD

(四)1.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不再存在的社会,政权仍然是政治的核心。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无论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矛盾,处理国内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掌握政权才能治理国家,否则,一切都会落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政权建设。这是关系一个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植根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同时,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观察

(一)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政治生活的知识是用以指导和约束行为的,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认识上,不付诸实践,就失去其实际价值。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很多,如关心、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策,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年满18周岁的公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参加党团等政治性组织,关心、了解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地方性专题性的政治活动,等等。还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1.参观“图片展”的老同志和青年在重温党的历史的基础上,受到教育,认识到党的伟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表达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愿望。

2.青年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思想品德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应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1.任何社会的政治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政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政治又必然要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执政的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必然要为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服务,这就使它施政的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聚精会神搞建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也必然需要提高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解决社会各种矛盾,搞好民族团结,也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聚精会神搞建设;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建立强大的国防,也需要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聚精会神搞建设。

2.如:物质文明较发达,精神文明得到发展的小康社会。(用各项指标说明亦可。)3.第一,懂得小康社会要靠自己的奋斗; 第二,明白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成为小康社会建设者的首要条件; 第三,明确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第四,树立学好各种文化知识是为建设祖国服务的观念。(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

第一课 人民政权 人民当家

一、知识大冲浪

(一)1.人民民主专政2.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工农联盟民主专政3.阶级性国家性质4.阶级统治社会管理5.人民军队

(二)1.A 2.C 3.B 4.C 5.A 6.D

(三)1.ABC 2.AC 3.A 4.AC 5.ABD

(四)1.① 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国家政权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最主要的职能;也体现了国家政权行使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② 上述国家职能,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人民江山的钢铁长城。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奋勇抢险,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3.①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②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③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④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全盘“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总之,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的政权,我们才能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才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政治观察

(一)两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①学生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不同,但是并非两种国家性质的国家职能都是不同的,有些社会职能是维持一个国家所共有的,如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另外,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②学生乙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虽然现在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但是国家性质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不同,国家性质也不同。国家性质又决定了国家职能,所以国家性质不同的国家,国家职能也不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本质所在。

(二)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现阶段,参加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事例中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人、农民、商人、企业家等,他们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因此,他们都有资格参加我国的国家政权。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统一。它的优越性表现在:第一,是最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第二,我国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具有真实性。

(三)1.对内职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社会公共服务。对外职能: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提高文化技能:如外语会话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知识,人文交际能力等,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文明礼仪;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国家观念,培养团队意识、奉献精神。

3.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世博会要求;为世博会访客营造世界级的体验;场馆建设与城市美化、绿化;提早培养世博会需要的特需人才等。第二课 人大制度 造福人民 知识大冲浪

(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

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主集中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民主政治政治文明5.人民当家作主优越性广泛性6.代表与被代表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 1.D 2.C 3.C 4.B 5.B

(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ACD 2.AC 3.ABCD 4.BCD 5.ACD 6.ABD

(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和功效。

(2)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和文化修养,有较高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有强烈的代表意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人,才能担任人大代表。3.关心全国人大和本地区人大有关的新闻;积极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向人大代表提出合理的建议;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政治观察

(一)1.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这种说法割裂了国体和政体的辩证关系,因此是错误的。国体和政体紧密相联,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由于具体历史条件不同,本质相同的国家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这里所说的“独立”是“相对”的,并不是指政体可以离开国体而单独存在。政体仍然是国体决定条件下的政体,离开国体的政体是不存在的。

(二)①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和决定权。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一系列决议草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上海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上海的重大事情。② 大会先后讨论和通过了有关决议,说明了我国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大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③ 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行使民主权利,这保证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突出人民的权力为核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相适应的。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第三课 国家机关 以民为本

一、知识大冲浪

(一)1.最高国家权力 主权2.全国人大常委会3.执行机关4.行政 决定和命令 国务院5.审判 检察6.侦查 拘留 逮捕

(二)1.D 2.D 3.C 4.C 5.B 6.A

(三)1.AC 2.AB 3.ABD 4.ACD 5.ABD 6.ABCD

(四)1.① 政府要以人为本,应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办事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② 政府要忧民所忧、乐民所乐,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服务政府,在思想上要重视群众,在感情上要贴近群众,在工作上要关心群众,耐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尽心竭力地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妥、办好。

2.①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国家司法机关体系中都承担着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但它们分工不同,各司其职。②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以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③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可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3.① 该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② 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

4.① 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② 正确处理人民矛盾,解决再就业问题,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科学的管理就是要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政治观察

(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 1.这句话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 ① “开门立法”是立法机关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途径。②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直接立法,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法定的程序才能成为法律。

2.这句话是对的。因为: ① 实行有效的监督的确可以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和有效的监督,就可能产生权力的腐败。因此,要防止腐败,就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完善监督体系。② 国家各级机关及公务员接受监督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有效监督国家机关及公务员,国家机关才不会懈怠,国家公务员才不会滥用权力。才能更好地聚民意、集民智、凝民心,作出正确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也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机关及公务员的清正廉洁。

(二)① 他们分别是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② 他们能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公正廉洁,克己奉公。他们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他们能坚持执政为民,乐于奉献,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1.① 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国家应统筹规划,制定政策,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解决投资过热问题,稳定经济。②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③ 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采取有力措施抑制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是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体现。

2.(1)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着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多办、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实事。(2)① 密切联系群众。可从“最关心”“最不满意”“最密切”“为民、便民、利民”体现。② 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可从接受人民的监督公正执法、警务公开、“阳光工程”体现。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可从“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来体现。第四课民主政治依法治国 知识大冲浪

(一)1.政治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3.中国特色4.民主集中制5.广大人民意志立法执法6.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二)1.B 2.B 3.A 4.C 5.D 6.B 7.C 8.A 9.C 10.B

(三)1.ABCD 2.ABD 3.ABCD 4.BC 5.AB 6.ACD

(四)1.有法可依,这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首先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可依,就是指要立法,要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只有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体现自己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才能借助法律手段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从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加大立法的力度。

2.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紧密相联的。概括地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第二,社会主义法制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第三,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3.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的内涵:一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三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所以,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的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更加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政治观察

(一)这一观点把我国法律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对立起来,是错误的。①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法律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权威。②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网络道德教育包括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它应该作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需要网络服务商、政府管理部门、学校等多方携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创造促进人们思想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加大对网络犯罪等活动的打击力度。网络业界还应严格自律,清除网上不良信息,同时广泛发动网民对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

(三)1.(1)① 北京首都机场轨道线票制票价听证会的召开,说明我国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身份充分发挥了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有利于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② 来自于各方面的代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广大人们群众成为民主制度建设的参与者、促进者、推动者。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③ 听证会的举行,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2)略

2.(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稳定社会政治环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保证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同时要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3.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4.(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谋划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征求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体现了我党民主执政。中共中央学习宪法,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体现了我党依法执政。

上一篇:两学一做会前谈心谈话学习记录下一篇:社区身边好人好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