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9篇)
1.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
学校行风建设心得体会
自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按照学校《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具体安排,我通过积极认真参加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再次敲响了警钟,增强了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时刻保持干部的好形象。本人就此次作风建设活动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善学精思,学以致用。
我们要从书本知识中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教育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改进工作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才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记得《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中第一条指出:读书修身——读书是教育之母。朱熹的《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如今知识更新这么快,作为教师如果不读书,这水怎么活得起来?
“教师首先是读书人”。,想想老师自己不爱读书怎能教出爱读书的学生?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很可能平庸地度过,教师也是一样,但是如果能努力地追求,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可以称为出色的教育专家。其根本就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位教师来讲,读书即是最好的备课。
那么真正的教育应当做什么?其实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在于读书上。教育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读书习惯,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和前提。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阅读,少年时代是人生不可再生的黄金时代。
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然后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你的学生,让你的学生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你就是行大善、积大德、有大智慧的教师了。
二、真抓实干、服务师生。
学校工作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好职责,解决好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我们都应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虽然十分普通,但它是党的整个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干部作风建设要落实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行动中去。作为后勤管理人员更是要有服务意识,凡是对师生发展有利的事就应该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对师生,我们要真心诚意,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心系教育、服务师生”的良好风气。
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如今的社会诱惑太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甘于清贫,以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口、眼、手、心,不要乱吃乱喝乱说;不流连于酒桌、牌桌,要坚守家里的饭桌、书桌;不要乱拿乱用,不要偏听偏信;要谦虚谨慎、团结协作;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监督。要做低调的人。
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持久作战,需要我们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我将利用作风建设年这一契机,积极投入到作风建设活动中去,直面缺点,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文庙街道北关小学
施丽红
2013年12月17日
2.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 篇二
一、和谐校园——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准确地说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设一种氛围,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
富有情味的人际环境,能给教师温馨的空间。教师感到的是“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和张扬。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思想,支持教师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富有想象的自然环境,能给学生遐想的空间。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长寿湖畔,教学楼、食堂、寄宿楼、运动场的设计体现了时代与现代的特色,那简约的空间、丰富的色彩,充满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资源,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聪慧的灵动。学校文化是学校丰富的、宝贵的资源,因为只有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教育。如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正在积极打造的以“湖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和谐、有情、润泽、尚美”,代表着学校的孜孜以求和未来风骨;由“c”、“寿”、“/·”组合而成的校徽,蕴涵着湖九人“今天学校以长寿湖为荣,明天长寿湖以学校为荣”的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决心和精神,体现着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智慧课堂——学校文化建设的土壤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师生智慧活动的过程。课堂应该是而且确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智慧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肥沃的土壤:当你在课堂上微笑着接受学生的过失,当你在课堂上细心地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你在课堂上努力把学生想得可爱可爱更可爱的时候,你的课堂就一定充满智慧。因为课堂教学需要智慧地师生对话,需要智慧地评价,需要智慧地管理,更需要智慧地关注每一个细节,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构筑了这样智慧的课堂氛围,才会焕发活力的课堂,出现生本、生态、生动、生成、生活的课堂,才会让师生在智慧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品尝收获的甜美。
三、特色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羽翼
学生是特色发展的主角,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特色发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主要应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各样有益的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有益的系列活动实施特色发展。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湖文化”——和谐、有情、润泽、尚美的打造和挖掘,主要通过长寿湖的系列体验活动、系列宣传活动,学校系列教育活动、系列德育活动来体现,并在活动中感知、感受,在生活中享有、享福。学校正在努力地构建“湖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让“湖文化”特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闪光。
四、专业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突出要注重“四个抓”:一抓正气,要弘扬奉献精神,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高规格地搞好每一项活动,高标准地教好每一个学生,要与长寿湖的形象相匹配。二抓人气,强化教育的成果意识,倡导合作竞争的人际环境,形成为自己丰塑形象,为学校添砖加瓦,为他人提供资源帮助,为进步持续性发展的优雅空间。三抓底气,重视岗位培训,强化教学基本功,在基准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四抓锐气,加强学校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的联系,学校计划与个人计划的紧密联系。提高教师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使持续发展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进取精神成为教师的追求动力。只有这样,教师专业发展了,教学研究、智慧课堂、科研活动才会“一池春水”,教师的未来才会脱离“匠人”的低层次,步入“经师”的高台阶,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光明,学校文化味才更浓厚,更有内涵。
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它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还有注重培训,注重外在的学校培训和内在的自主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注重教学反思,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不断修炼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引领自己从曲折走向坦途。
五、主流价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3.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 篇三
随着教育体制深入改革,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学校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学校管理又不断丰富着学校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管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粘合剂和指示灯。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物质”。学校文化为学校的教职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协调师生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师生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措施不会导致混乱。学校文化还为师生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文化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这力量深入骨髓。
第二,学校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激励和控制作用。
学校文化就像社会道德一样,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是一种内在约束,也就是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学校管理首先是依靠制度,但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制度也有不合时宜需要不断完善的。那么,一旦制度失效,学校靠什么来约束师生的行为?这就需要学校文化这个力量来帮助管理学校,引导或约束师生的行为。学校文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产生一种集体激励动力,使师生自觉为争取学校集体荣誉感而奋发努力。同时,学校文化还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师生个体行为,这种力量没有权力的强迫、威慑和物质的利诱,而是和师生做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和引导,使师生时时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对师生的行为控制更为持久、更为有效。
第三,学校文化能帮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不在大小,有了学校文化才能提升学校品位。一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校容校貌、校歌校训、典礼仪式、文体活动以及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规范都能反映和折射出学校的形象。笔者所在学校干净整洁花红柳绿;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处走廊都传情;师生着装充满活力,见面相互问候。整个校园步步有景、处处育人,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和谐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文化建设给学校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学校形象文化。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良好的学校形象是一所学校的无价之宝,是学校赢得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将文化品牌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系统管理来规划实施,已经成为许多优秀学校的自觉选择。
让学校文化真正深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构建,使师生员工产生认同感,成为学校文化自觉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主要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学校文化管理的新活力。
学校作为社会重要的主体,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议题,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师生需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师生自我管理,便能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树立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和谐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学校文化管理的保障度。
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学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师生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在学校的相关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校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学校文化时,必须按照学校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学校的有关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师生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第三,突出个性,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管理的竞争力。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有的具有古老深厚的底蕴,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的讲究科学、严谨,有的讲究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不同学校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类型各不相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尽管各个学校的学校文化个性特色不同,但都是学校的灵魂,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学校文化管理应该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从而才能体现出学校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个性化充分的学校文化才是真正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学校文化,才能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学校的无形财富,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展现和提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教育目标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
4.华星学校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篇四
冯
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身教重于言传。”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首先,教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果学生感到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肯定会从内心产生佩服感,从而增强了自己对知识的求知欲,来向老师看齐;反之逆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为此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其次,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师。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试想,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而自己却不及时到教室等候,学生能遵守吗?课外劳动时,你双手插在口袋里,却让学生做这、做那,学生能心甘情愿吗?因此为人 师表者要努力摆正自己做人的目标、方向,不受世俗风气、别人做法的影响,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 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 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今天,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我们能在一起合作,那是我们的缘分,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于怀,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处,要坚强,要进步,要合作,更要快乐。让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携手共进!
5.建设有“人味儿”学校心得体会 篇五
今年五六月份,我到几所幼儿园去交流幼小衔接的问题,提到怎么择校的话题,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校园的绿化要美,树木要多。理由是什么呢?这样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自然与和谐,是情商形成的关键因素。
回头去看看我们呆了五天的朝阳义塾。我相信,过若干年后,在这里学到了什么知识、分享了什么观点可能早已经忘记了,但那独特的校园却能让人铭记终生。无须赘述,随便摘录几段学员的日志即可:
义塾里居然有菜地,黄瓜在爬架,玉米又长高了,看样子想长上天去。秋葵、豆荚、茄子、西红柿,她们长得那么好看,这素面朝天的美,却令人猝不及防,这样盛大的夏光,这样浓烈的情怀,谁能端得住,端得稳?(吕群芳《原来,童年的`底色从未褪去》)
腿碰到了旁边的西红柿叶子,立刻就闻到了久违的西红柿叶子的清香。禁不住弯下腰看看。在大小不一的青西红柿中,发现有半红的西红柿,滚圆,实在。记得还是二三十年前住在农村时,自家种西红柿时闻到过这样的清香,独属于西红柿的味道。现在从菜市场里买来的西红柿通体一样的红,哪里是自然长出的西红柿呢?偷摘了两只红色过半的西红柿,一路走着闻着。儿时的味道,乡间的味道。(柳咏梅《教育如种菜――20xx年轻保安可以活泼幽默地智慧对待和管理学生,为什么很多老师做不到?发人深省。这是在强调教育的“人味儿”。
因此,对一所学校而言,每个教师就是一个生态环境。老师有“人味儿”,学校才会有“人味儿”。
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并经常引导学生之间给以相互肯定与赞赏;善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不断强化自我肯定的心理效应;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让教学变得有趣,防止学习进入乏味的陷阱;尊重学生,坚持轻声细语,绝不以教师身份强硬压抑和控制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坚持提建议、想办法,坚决不告状,坚决不以借家长之手惩罚学生为工作出发点。做到这些,每个人就都充满了阳光、水分和空气。这样的人多了,就会雾霾散尽,呼吸畅快了。
6.学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六
学风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良好的学风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向上,而且能够抵制不良习气等负面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如在我校,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致善”已经在每一位师生心里深深的扎了根,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在治学、求学的过程中树立严肃认真、刻苦求实的态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时刻保持“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所有教育和科研单位,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都是颇为关注的热点。一方面,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而另一方面道德诚信缺失、学术造假、科研成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20xx年,中国科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会设立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坚持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青年学生重点教育的内容,并先后在全国各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相应的专题报告。20xx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因此,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既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学术界学术道德也严重滑坡,逐渐从社会向高校蔓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发生。根据国家教育部20xx年发出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篡改数据和文献;用虚假实验结果骗取一些荣誉;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将国外文献翻译成中文,稍作修改后发表;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论文写作中出现枪手、拼手、假手等。另外,各种造假,如学历、学位、学术职务、科研成果、科技产品,目前在社会上也很普遍。这些都违背了科学道德和正气的学风,没有诚信度,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术形象,阻碍了学术进步。近年来,毒奶粉事件、蒙牛纯牛奶致癌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瘦肉精事件不正是滥用科研成果的真实写照吗?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查阅参考文献中,也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即发现同一篇文章出现在不同的期刊上;又或者同一组实验数据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最终成几篇不同的论文;也有同一实验团队人员通过篡改他人论文中的实验材料,最后得出同一结论发表论文;还有一些论文中实验方法不可用,实验重复性不高。由此,我对参考文献产生了后怕,这些不端行为带给新一辈的学子除了坑害,还能有什么?
7.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 篇七
一、深化学校自评管理要遵循的原则
1. 认识先行原则。
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者是学校, 学校自觉规范的自评是督导评估的基础, 能否发挥学校在督导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是督导评估成败的关键。学校自评的过程就是认真学习国家有关部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 也是学校反思总结, 不断修正、提高与发展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变革为学习。”这就要求学校的迎检人员, 包括领导和职员, 都要通过学习,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正确把握学校自评的内涵。增强学校有关人员的自评意识, 是进行教育督导评估的必要前提, 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规范严格的自评, 才能查找出促进学校工作的亮点、缺点和弱点, 以亮点促提升, 以缺点促补差, 以弱点促强化, 从而改进学校各项工作, 提高办学水平。提高认识的另一举措是自评制度的深化改革必须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相结合, 与学校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学期、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相结合, 与学校教职员工的期末和学年考评相结合。深化学校自评管理的过程必将是有效动员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过程, 是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落实以责任、目标、过程、考核为线性中心的精致化管理的过程, 也是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提升学校高端品牌的过程。
2. 制度保障原则。
学校要立足于加强自评制度建设, 来完善学校的自评管理工作。一般说来, 学校自评管理制度应包括三方面:
(1) 组织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的自评组织机构, 包括成立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和各个项目工作小组, 从制度建设的高度,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保障学校自评人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2) 报告制度。自评管理的报告制度, 是指学校在实施每次自评管理中, 要有过程性自评和结论性自评。自评开始前, 学校要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自评中, 要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 还应结合教代会的召开进行相关意见建议的征集。每学年应至少自评一次, 写出自评报告。
(3) 档案制度。学校要严格按上级教育部门的督导要求, 规范整理, 分门别类, 建好督导检查的档案, 要充实好、丰富好各种资料, 包括文字材料、照片、视频等, 并且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妥善保存好自评档案资料, 上级教育督导部门抵临时, 能够快速及时、全面准确地按要求提供所需档案材料。
3. 扎实有效原则。
要做到学校自评管理的扎实有效, 必须要深入推进有关督导评估标准的学习领会, 力求实效地搞好学校自评。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学习, 甚至模拟临检等丰富多彩的方式, 使每一位领导和教师明确“督导评估标准”的每一项指标要求, 烂熟于心, 并且运用于平时的准备工作中, 不搞临时抱佛脚, 贵在实施过程管理, 化督导标准为日常管理实际行动。这是深化督导自评管理、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扎实有效, 还要注意是否严格按照督导标准进行心平气和的分析、实事求是的反思和及时有效的改正。通过自评总结, 要站在创建品牌学校的高度, 总结办学经验, 升华办学理念。
4. 群众性原则。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学校督导自评是涉及学校各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系统性工作, 既要评价学校管理, 也要评价办学条件;既要评价部门领导, 也要评价教职员工;既有学校层面, 也有班级层面;既要有关教师, 也要有关学生和家长。所以, 要提高学校督导自评管理水平, 就要发动群众, 群策群力, 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校自评工作中去, 从而避免自评工作中的片面性失误和少部分人闭门造车、虚假以对的错误倾向。
5. 评改结合原则。
坚持自评与整改密切结合。在督导自评过程管理中, 学校要通过总结, 理出整改思路, 以评促改, 以改促提, 以“查摆改”的方式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升。
二、以深化学校自评管理作为提升学校品牌的途径
1. 加强督导专门人员队伍建设。学校在成立督导
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要通盘规划自评专门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 做到有计划, 有实施, 有考核。通过学习培训, 使督导专门工作人员进一步具体明确督导自评的分项要求, 明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内涵、外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方法步骤等, 还要明确督导评估工作的相关运作方法, 并做好学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2. 以数据统计学理论科学地实施督导自评管理。
要提升学校自评管理的水平,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为保证学校能够可持续性发展, 保证为学校决策层提供关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准确性信息。在督导自评中, 各专项自评小组必须按照所负责的指标和要素的要求, 全面准确详实地收集资料、记录数据, 并且怀着严谨的态度, 运用统计分析理论, 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形成科学的自评意见。
3. 全方位集思广益, 保证学校督导自评工作的全面性提升和学校品牌的大力彰显。
学校督导自评领导小组要主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性意见, 要综合学校各专项自评小组的情况, 要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此过程中, 学校通过谦虚真诚的态度、锐意改革的作为, 目的是赢得家长、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从而加大学校品牌的宣传力度。
4. 充分发挥学校督导自评的激励调控功能。
学校要公布督导自评工作分工情况以及自评考核结果。要把督导自评考核结果列入学校表彰先进的依据之中, 对在学校督导自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 要进行表彰奖励, 对督导自评工作中获得的先进经验要进行专题总结, 并加以推广。
三、深化自评管理, 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深入思考
虽然当前的中小学校都普遍认识到了学校督导自评对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但在工作实际中, 学校的督导自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包括认识的程度不够;长期性、制度化缺失;还有的把督导自评工作与学校品牌建设隔绝;有的好大喜功, 缺少从督导自评中对学校品牌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作为学校督导工作中的一员, 笔者有以下思考。
1. 发挥主体地位, 增强自评意识。
“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形成了主体。”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评估工作的主体是学校, 没有学校自觉主动的自评和整改就无法使督导评估产生应有的效果。所以, 能否发挥学校在督导自评中的主体作用, 是督导工作成败的关键。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看, 上级教育部门督导评估的制约作用和导向功能均是外部因素, 学校的迎检意识、品牌意识才是内在的真实动力。所以, 在督导自评过程实施中, 各级部门应充分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 彰显学校的主人翁精神。
2. 自评管理要做到与学校品牌建设过程相结合。
学校品牌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学校如何做到其与督导自评的有机结合, 应注意以下三点:
(1) 把学校品牌建设的长远目标, 分解落实到每学年、每学期的督导自评实践中。力求通过制定学校五到十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分解—年度督导实施—学期目标分解—学期督导的实施步骤, 构建计划、分解、实施、发展、提高的良性品牌建设道路。
(2) 学校在平时的管理中, 要把各方面工作纳入督导自评的范畴, 使之走上有效性管理的科学轨道, 让学校的人员、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处在自觉、正确自我评价的可控状态之中, 促进学校品牌的科学提升。
(3) 加大指导力度, 提高自评和品牌建设质量。学校的督导评估是学校督导人员与被督导方的分工合作过程, 学校品牌的创建也是学校领导层与全体教职员工的相互配合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 督导自评和品牌建设的成效, 需要学校的领导层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和监督。
首先, 领导层应转换角色, 把自身视为督导人员, 以加强对学习督导过程的领导和检查。孙邦正指出, “教育事业的改进、教育制度的革新, 以及教育效率的提高, 均有赖于视导人员精密的调查、考核和指导。”领导层在转换角色之后, 才能从审视者的角度, 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中, 指导各个部门和教职员工制定相关计划, 在相关部门落实计划过程中, 经常性地监督检查, 并及时反馈, 对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使学校的督导工作和品牌建设达到可控性、科学性地发展。
其次, 发挥榜样人员的示范引领。通过监督、指导和考核, 及时发现督导工作与学校品牌建设工作中的先进人物, 典型引路, 榜样示范, 集体跃进。
8.学校体育建设和谐学校的良性关系 篇八
【关键词】和谐学校 ;体育教育;关系
学校体育是构建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另一方面说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强力的催化剂。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既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加强学生体质,又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学校体育健身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和学生体育知识,修身养性又可以传播健康的生活方法,构建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平台;最主要的是,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推动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学生在弘扬积极向上的学校体育氛围中,在忘我的拼搏中,可以锻炼勇敢品比的品格,可以陶冶情操,使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建设对振奋学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学校办学水平、让学生配合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创建学校师生健康互动的体育培养方向,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影响。
一、学校体育在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作用
(一)完善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的表率作用是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的健全起到引导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教师庄重严肃的态度,又要充分具备健壮的体魄、高尚的品德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同时又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和启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在教师身上领悟和产生道德意识,从中乐于接受和效仿,并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二)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学校体育是学校文化和体育建设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促进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背景依托下,有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相加。它凭借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存在于学校文化中,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学生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以优良的锻炼风气、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以及独特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这种促进作用是潜在的、无声的。
二、体育建设与和谐学校构建的良性关系
(一)体育建设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推动力量
学校体育建设体现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教导下形成的体育氛围。体育建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使命感。在生活、学习上,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体育建设最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体育活动中心及活动宣传栏中,学校师生通过学习体育文化,从而产生无形的推动力量,从而激发师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建设中去。
(二)和谐学校的构建为学校体育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和谐学校的构建达到了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遵法守纪、师生与学校环境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和谐学校不仅可以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间也可以团结友爱、勤于学习,并能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学校体育的建设,要求师生的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和谐学校的构建。所以和谐学校的构建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良性条件。 以和谐学校为载体,充分调动师生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各尽所能的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营造和谐共处的学校环境,进而加快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充分发挥体育的优势,稳固和谐学校的建设
(一)构建和谐学校第一应该提高治校兴校的能力和水平,并努力构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航人,是团结与带领广大师生不断发展,实现高校发展宏伟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学校环境的关键。
(二)学校体育建设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内容上,而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也需要以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物质条件为根本才能进行体育建设。所以,注重体育设施的提升,建设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加强体育活动场地、体育场馆的建设,让充足的体育器材为师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建设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中,比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公共活动场所,要尽量设计优美的体育建筑,采用优质的体育设施。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体育环境与和谐学校环境构建相一致 体育建设的物质基础不仅是一种和谐现象,也展现了学校文化的价值观和和审美观,这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力量"。
四、结束语
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营造场所,构建和谐学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通的, 体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间的切合点,所以学校体育艰涩会推动了和谐学校的构建,同时和谐学校的构建也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英,杨文豪,陈婷.民族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和谐学校构建的作用田.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5.
9.学校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篇九
学校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一、以会议主要活动安排
4。27下午,简短的开幕式后,由十位中心题组的主持人汇报项目推进情况,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张晓娟做了《小学课程优化与整合的基本理论与策略研究》,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郭洁做了《基于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创造性主题课程建设研究》滨城区清怡小学的刘卫芳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滨城区实验小学小学的蔡文娟做了《艺术、体育与健康教育主题性课程建设研究》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的杨振波《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杨娜做了《课程整合实施中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研究》博兴县实验小学的高春霞做了《国家学科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研究(兼谈学校课程资源库建设)》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的贾咏芳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内容构建策略研究》博兴县店子镇张侯小学的高顺义做了《基于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劳动、实践与创造性课程研究》开发区沙河街道沙河小学的司忠珍做了《国家学科课程之外其他课程资源整合建设研究》
4。28上午由授田英才学院的白校长做专题报告,邹平一小的赵光国校长做专题报告。
4。28下午滨城区第二小学的郭校长做了《实施课程优化整合,构建特色小学课程体系研究》的报告,邹平县第二小学的邹正华做了《品德、法制与传统教育主题性课程的探索研究》,邹平县黛溪办事处黛溪小学做了《劳动、实践与创造教育综合性课程的探索》博兴县第一小学的曹厚润《科学与科技教育整合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博兴县博奥学校的贾爱华做了《自主教育享受生活的幸福全面发展奠定成长的自信》的报告,无棣县水湾镇中心小学的庞玉波做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研究》的报告,开发区沙河街道沙河小学做了《小学艺术资源课程的优化与整合研究》的报告,高新区实验学校的王建华做了《建立“主题模块”促进课程整合的探索》的报告。
4。29上午听了三节课,分别是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王卫国执教的《做个有心中有孝的孩子》,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的李吉霞执教的《我们来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滨城区第二小学„„执教的《种花生》,下午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索娜老师执教的《促销中的数学问题》,另一节是博兴县博奥学校的王艳执教的《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然后是授田英才学园的师生素养展演活动。
4。30上午听了两节观摩课,一节是滨城区第二小学的高晓燕老师执教的《主题课程——汉字文化课》,另一节是开发区沙河小学的人言老师执教的《卢沟谣》,然后是观摩授田英才学校的期中学生素养评价活动,然后是集体评课,然后大会总结。
二、重点发言的主要内容
汇总几个主题发言,整理了一下,主要内容归结为以下几点:课程最本质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课程不应该是一堆资料堆砌的简单拼凑,而首先理解为一个心灵事件,一次冲击,或一系列的冲击。课程不管如何整合,都不应牺牲以国家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代价。所以课程整合成不成功,最后要以课标为评价的标准。课程整合的主要类型: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学科内外整合。课程整合的主要方式:整合学科间重合内容;开发教师资源,开发家长资源,深挖潜质资源(及地方特色资源);学科与艺术整合,如学科融合,诗配乐,诗配画,情景剧,书法,韵律操等;大课程观,如大体育,大艺术教育;德育课程开发,如与传统文化结合开设节日课程等;建立实践基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搞好社团活动,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几点思考,与会研究者中,居多的是学科重合问题,例如发现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内容大多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重复,传统文化与语文内容重复,环境教育与科学、品德与社会内容重复,我想如果把课程整合简单的理解为发现课程重复内容,就偏离了课程整合的本意,但是不知基于何方考虑,与会者没有提到这一问题,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有重复,或者国家课程之间有重合,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是共性问题,需要课程设立者进行修正,而不是各个学校单打独斗来进行整合,如果这样就是资源的浪费,学校在课程整合方面需要做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的资源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说是学校独一无二的,离开这个学校的资源,移植到其他学校就行不同的,也就是要坚持学校特色,例如黛溪小学依托学校的土地资源,建立的开心农场,授田英才依托教师资源设立的大体育教学,同级五个体育教师同时上课,五个班的学生打破班级自由选课,根据学校资源设立独特的校本课程,这才是学校在课程上应该下的努力。
感觉收获较大的是授田英才的白校长做的报告,以课标为依托,用课程标准来衡量课程到不到位,其中他们的语文的大单元教学法,我们也尝试过,但没有坚持,白校长批评了百度搬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课程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有积极性,例如管闲事的体育老师,课上指导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好像是管闲事,但是他班里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分数很高,因为学生大课间的活动量大了,所以体能也就上去了,看似管闲事,实际不是闲事,老师得益了,学生得益了。例如美术老师主动提出负责指导学生设计学校以及班级活动的海报,音乐老师提出课前一支歌活动。课程开发要善于思考,善用资源,例如哭啼的小纱窗活动,发现学校的纱窗被割破了,如果你是一个学校的副校长,看到会怎么做?查谁割的?哪个班的?批评?扣分?通报?授田英才的白校长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小纱窗拟人化,用第一人称写了一篇文章,小纱窗伤心的诉说,自己还没来得及为大家服务就被割破了,好伤心„„,写好后挂在了割破的纱窗上,结果被六年级的老师和同学发现了,他们发现了也没有一看了之,而是就“是谁割破了小纱窗”展开了讨论——编写剧本——演出——谈感受。用白校长的话说:“只要我们感受,课程资源俯首皆是。”
白校长还提到教师幸福课程,重师本就是让他作他自己,让老师赞同,教育的世界很大,让老师们自己走一走,例如冯珊珊与韩素娥,自费联系学习交流,因为喜欢;杂牌军的蜕变,因为学校的支持;体育模块教学有成效,因为发挥了教师的特长。
如果说授田英才学校的白校长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诠释课程的话,那么邹平第一实验小学的赵校长的发言则更具有哲学意味,赵校长指出,学校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方向就很重要,赵校长说 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爬上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说明方向很重要。不管课程如何改革,方向一定要是正确的。
三、七节观摩课
听了七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这几节课的整合就是前几年的学科渗透的加强版。例如邹平一小的王卫国执教的《做一个心中有孝好孩子》,从孝字的演变,到弟子规,交流关于孝的故事,从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法规三个方面来认识孝。《促销中的数学问题》一课则是从促销的意义,到三种促销方案的比较,到方案的选择,然后又叫到营业额,税收的问题。最后数学课的结尾是以是个结束的。《汉字文化课》从汉字的演变,学生搜集汉字资料,交流然后教学书法课,比较独特的是一节课两个老师上,专门的书法老师指导书法。
四、授田印象
感受最深的是授田英才学校的学生素质,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课堂活而不乱,是我见过的学生素质最高的学生,第一节课,做个心中有孝的孩子,有一个环节是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孝的资料,课上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上讲台脱稿汇报,当时我觉得太假了,应该是老师提前嘱咐好的,第二节课也有这种感觉,学生自己做的PPT,讲的关于太阳能的资料有声有色,讲完了竟然问了一句:“谁有补充。”竟然就有学生立刻起来说:“我有补充„„”直到听了促销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授田英才学校的一位老师执教的一节课,才真让我大开了眼界,老师刚问完谁想和大家交流?立刻就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想和大家交流„„”,说完后立刻有另一个同学补充:“接着谁谁的话题说„„”,另一个同学:“我来补充„„”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学生活动忙而不乱,回答问题谁抢到谁答,但是没有乱成一锅粥的情况,谁先站起来谁说,其他站晚的就坐下认真听被人说,之所以确定不是老师事先演练好的,是因为有一个环节老师明显是在总结过渡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幸福指数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习惯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还想说的是授田英才学校的大课间,第二天会议安排了大课间活动的观摩,白校长介绍的是9:40——10:25时长45分钟,分南北两个活动场地,南操场为低年级活动区,北操场为3——6年级,可是9:40到操场时学生已经活动开始了,好像不是9:40开始的,于是在第二天的9:30特意从会场出来,专门又去看了低年级的大课间,学生正从教学楼往外出,看了低年级的时间表,大课间是从9:30——10:05,观察了一下,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分为跳大绳组跳小绳组,还有小部分抖空竹的。看了一会低年级活动,转到北边的场地,高年级的学生正从教学楼往外出,先是五分钟的热身跳啦啦操,然后是分组活动。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有各种球类,踢毽子,轮滑,呼啦圈,游戏等,但是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完啦啦操往教学楼里走,我也很好奇的跟了进去,找到一个学生问:“你不参加大课间吗?”那个学生说:“参加,我们去练瑜伽。”等学生都走完了,我在二楼听到有吧嗒吧嗒的声音,刚才看到有拿乒乓球的学生,以为是乒乓球馆,循声跟去,意外发现是两个同学在练快板书,也没见指导老师,上到三楼,想看看练瑜伽的在那儿,看到一个学生在走廊里,就上前问她:“你们练瑜伽的同学在哪里呀?”学生往前一走说:“就在这里。”在走廊的拐角处有一处较大的空间,可是没有学生,“怎么没人呢?”我问。那个孩子说:“就是在这里,我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我就是练瑜伽的,没找到人,原来就是在这儿铺上垫子练。”虽然没找到练瑜伽的,可使意外的发现音乐教室有练舞蹈的,有排童话剧的。感觉学生的大课间就是小型的社团。
在最后一天的清晨,发现学校的电子屏上滚动播出三句话:‘智慧闯关,快乐遨游’授田英才学园一二年级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让我们一起见证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聆听孩子们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以为他们是要搞期中考试,搞得个名字还挺中听,结果会议安排9:40——10:10观摩授田英才的素养测评活动,原来不是期中考试,是一种类似于闯关游戏的活动,每个活动开始前先要通过一项体育活动,通过后进行测评,内容多样,根据情况给一颗章,两颗章,三颗章。由于人员分散,每个班都有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由于正是大课间时间,我又到高年级看了高年级的大课间,到处都有活动的学生,前天看到有带呼啦圈的,没看到活动,今天发现他们在教学楼的西侧一块空地上活动,直接进了教学楼,念念不忘的瑜伽社团终于在四楼的音乐教室找到了,在二楼上楼梯后的一处较大的地方有学生在练舞蹈,前天没有,可能是有观摩的,换地方了,今天应该是常态。原来练快板的两个同学不知去向。到教室里看了一个班的课程表和时间表,在课程表里看到了他们的大课间叫学生健身社团活动,验证了我前天的猜测。用授田英才学校的白校长的话说,学生以前的大课间死气沉沉,课间操做得有气无力,反倒是课间操以后自由活动的五分钟,学生个个生龙活虎,如果大课间有汗的话,那应该是后五分钟出的。既然让学生活动,为什么不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活动。
授田英才大课间,感觉学生紧张而不匆忙,路队不够整齐,但又感觉不到乱,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像远飞的大雁,时聚时散,但方向一致。也有调皮的学生,等待跳大绳队伍的后面学生在打闹。素养测评等待的队伍中,两个学生掰个。大课间有学生躲在绿化带后扔土坷垃。也算健身吧。
【学校廉政建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2022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计划10-22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08-09
太平中心学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10-01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管)11-10
学校党风廉政工作计划08-30
西北中学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06-25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自查报告07-05
三闸中心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总结08-20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