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欣赏(6篇)
1.《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欣赏 篇一
文言文《愚公移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魁(kuí)。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 :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2.《学记》原文及译文 篇二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化的三种层次境界
化民成俗教育与个人建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来完成。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 ——治国政策。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1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 《学记》对教育学史的重大贡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等重要的教学原则和“喻”、“善问”等重要的教学方法,为落实“教学为先”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学制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塾、庠、序、学都是古代学校名称。《学记》主张从“家”到诸侯国分别设立不同级别的学
这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的九年制大学学制,由此可见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学记》确立了一套古朴的、完整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全面。“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和“强立而不反”等属于德育范畴,“离经”、“博习”、“论学”和“知类通达”等,则属于智育范畴,体现了德智并重的思想。再次,考核程序合理。考核标准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的,对不同学年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 2 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 3 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得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 4 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兴”与“废”。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为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指广泛而多方位的,喻即诱导,启迪,教诲。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人。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古书上说:“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只有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古之学者,比屋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7 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事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3.大学原文及译文 篇三
(二十三)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译文:之所以平定下天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能够先修其身,以立杆见影。吾孝吾老,顺其心,养其身,尽力做好子道,上行下效,则一国民众,都能以老老之道而孝其亲;在上位的人能够吾敬吾长,谦恭忍让,尽力做好悌道,则一国民众,都能以长长之道而敬其兄;在上位的人怀抱悲天悯人的宏慈,照顾鳏夫寡妇孤儿独老,人民也会慈悲喜舍,不违背慈爱的人道。所以君子有度量事理,推己及彼,推己之心以度人的忠恕之道。
(二十四)原文: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恶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于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于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上对下容易犯傲慢无礼:我们不愿意上位的人用不合理、不守礼的事加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下属设想,绝对不敢用无礼的行为加在部属身上;下对上容易犯不忠不诚:我们不愿意下位的人对我们不忠,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上司着想,绝对不敢用不忠的行为加在上司身上;前对后容易犯固执自是:看到前面的人做事固执不变通,刚愎又自以为是,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后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固执自是的行为加在后面的人身上;后对前容易犯敷衍塞责:看到后面的人做事马虎随便,拖拖拉拉不负责任,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前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敷衍塞责的行为加在前面的人身上;右对左容易犯抢功推过:看到右面的人做事抢别人的功劳,掩饰自己的过错,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左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推过抢功的行为加在左面的人身上;左对右容易犯以牙还牙:看到左面的人遇到冲突的事,只会报复攻击而少宽容体谅,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右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以牙还牙的行为加在右面的人身上。这就是尽其在己,而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足以平定天下。
(二十五)原文: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僻,则为天下戮矣!
译文:《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篇》说:高峻耸立的终南山,山石堆积得又高又大,再远都看得到。太师伊吉甫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谨慎言行啊!人民都仰头看着你的行为。当家当国政的人,不可不小心谨慎啊!如果政令偏斜了或政策做错了,会遭受到天下人的羞辱,甚至杀戮。
(二十六)原文: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商朝的前王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德业能够与上帝的心相合;到了商纣王失德失民心,也就失去天心了。周朝应拿商朝的得失作为借鉴,因为伟大的天命如果没有德业作基础,是不容易维系保持的。有道能得民心就可以保国,无道而失民心就失国。所以君子的大道:尚忠信戒骄泰。在民之上,以忠信为主,忠则(己无不尽),信则(人无不从);民从而焉,天亦眷之,故得民者得国天下;否则在民之上,骄则民受其虐,泰则民怨其暴;而众心离,民离而天亦弃之,此其谓失国失天下。
(二十七)原文:《康诰》曰:[惟命不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诗经.康诰篇》说:天命不与常,随着民心的向背而转移,(道先德),德立则得之,德失则失之。(道在善),善则得众而得国,不善,则失众而失国。楚书上记载着楚大夫王孙圉的话:楚国不把金玉当作宝贝,而以善德、善人当作宝贝。晋国子犯曾经说过:一个出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当作宝贝,只有把仁德、孝亲当作宝贝。
10、治平天下之二:同民好恶,进贤人退小人。(此段言好恶之道。为国者,好恶必公,以民为心;为民进贤退不肖,才能保国利国。)
(二十八)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译文:《秦誓》上说:若有一个这样的臣子,为人诚实忠贞,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的心地美好善良,心胸宽大,有容纳别人的度量。看到别人的才华能力,就如同自己有才华那样高兴,看到别人有德性智慧,便心生向往、欢喜。就如同他自己做出来一般。这么有包容能力的贤人,国家若能赏识重用,他必能像保育婴儿一样照顾好全民百姓,给国家带来大的利益;看到别人有才华就嫉妒他,厌恶他,排挤他,看到别人德性好,就故意刁难违逆阴挠,使他不能发挥才德;实在没有包容别人的心量,国家若重用这种人,他必不但不能像保育婴儿一样照顾好全民百姓,还会给国家带来灾难,危险得很!
(二十九)原文:唯仁人放流之,摒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译文:有道的仁人君子会将那妒贤忌能的人,流放到远方夷狄之地,不让他留在国内危害人民。只有有仁德的人,处处为人民设想,能大力重用贤德的善人,厌恶并摒除危害整体的坏人。
(三十)原文: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译文:知贤识贤而不能用贤,或是虽举用却不能优先重用,这种领导只是想得到好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诚意,也就是好虚名;发现不善的人而不能立即贬退、辞掉他,或是贬退而不能驱逐到远方,让他有机会死灰复燃,终究是一件大过失。领导者的爱好是人民所厌恶的,他所讨厌的是人民所爱好的,个人的好恶违背人性,那么灾害必定会降临到他身上。《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说:能以民心为心,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君子,才不愧为人民的父母;人民也会像爱父母一样的爱戴他。他所爱好的是人民喜爱的,他所讨厌的也是人民讨厌的,这样的领导者就是百姓的父母。
10、治平天下之三:为民理财、重民生、尚节用、戒聚敛。(此段言人民生计,国家财政之道。在上者,不可与民争利,要以德为本。用贤理财,德立则人归,聚敛小人不可用。)
(三十一)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末内本,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所以,领导者首先注重修养自己的品行,领导者德性足,得民心就能聚民,有人民就有土地,有土地就能开发物产,有了财物国用就充足,可以造福百姓。土地与财物是上天的公物,有德性才能拥有;所以说,道德是根本,财货是由根本生出的枝末。治国不重视道德礼乐仁义,反而把土地财物经济摆第一,必然造成人民互争土地与财物,赔上善良的社会成本,必然演变成官争民利,该给出的德泽被野心欲望夺走,民怨天怒,赔光了国家成本,使民风变成现实凉薄。所以,上位者将财物聚集在己身,人民就会穷困而流离四散;上位者能藏富于民,百姓就生活安定而聚集来归。所以,教化与政令不依循人性天道,不能把人心民情治理得公平公正,那么不平的人情,邪恶的人心,所激荡的狂乱效应,会摇憾甚至颠覆领导阶层;财物是用苛征暴敛、巧取强夺的手段取得,也必将以同样的方式失去。
(三十二)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生财也有生财之道:国无游民,生产的人就多了。朝庭没有吃空响的,吃的人就少了。生产的人多,坐食的人少,人人工作勤快积极,取用消费量入为出多节省。生聚为疾是开源,食寡用舒是节流,做到没有废人废物,国家财用就永不匮乏,虽凶年也不怕灾害,然后可以施行礼义教化。
(三十三)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非其财者也。
译文:仁善的领导者重身德,散财与民,以义为利;不仁的领导放弃身德,财聚于己,身亡国灭。从来没有听说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不位的人民不爱好礼义的;从来没有听说上位的人爱好礼义,而教化与事功不能圆满的;更没有听说存在府库与百姓的财富,竟不会属于国君所有的道理。
(三十四)原文: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蓄牛羊,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译文:鲁国大夫仲孙蔑说:大夫的官职,能拥有四匹马拉的车,就不必跟百姓争夺饲养鸡猪的小利益;卿大夫以上的官位,不必再蓄养牛羊来与民争利;有封地,拥有百辆兵车的公卿大夫,就不应该放任家臣搜刮民财;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伤害全民的利益,宁愿养会偷拿己财的家臣;治国之道只追求财物的利益,大利必有大害,大利所在大害随之,道德仁义才是真正的利益。
(三十五)原文: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4.《春雁》原文及译文 篇四
原文:
春雁
王恭〔明代〕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译文:
一夜之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
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只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域他乡!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
第二句“楚水燕山万里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千山万水。“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官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官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公元14,即明成祖永乐四年,诗人王恭被荐举为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为翰林典籍。可是诗人厌倦仕途,于是辞官返回家乡,这首诗便写在回归家乡的途中。
作者简介:
5.会议口译原文及译文 篇五
In the space of a single genera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transformed.Government-to-government and business-to-business links are closer and more varied than ever before.//
But the most exciting changes have been in the links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Chinese peoples.Chinese communities have long existed as a respected and cherished presence in British cities.//
But today, more and more British people are visiting China to see for themselves the new dynamism of great cites like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We are re-discovering China’s incomparabl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its immense economic potential.//
The Chinese are re-discovering Britain, too.We are
delighted to welcome more Chinese visitors to our country each year.Many more Chinese are finding out about Britain through modern media like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Indeed, there are more Chinese peopl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n there are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the world today.This growing relationship is measurable, too, in financial terms.British firms now have a huge presence in China, a sign of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country and its future.//
The UK is the largest European investor, and a British company, BP, is investing more capital in China than any other foreign firm.The largest foreign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in Western China is also British.//
The UK is China’s second largest European trading partner.British exports to China last year, at £3.72 billion were up 17% on the year 2000.China’s exports to Britain are at an all-time high.Many Chinese enterprises now regard Britain’s flexible and open economy has an ideal launching pad into the wider European market.//
All this is a far cry from 1972, when the UK and the PRC– 1 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英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政府之间、商界之间的关系从未像如今这样紧密、多样。// 但是,最令人兴奋的变化当属英中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华人社区在英国城市中长久以来都受到尊重和珍视。// 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访问中国,亲眼目睹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新活力。我们正在重新发现中国无与伦比、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及她巨大的经济潜力。// 中国人也正在重新发现英国。我们每年都很高兴地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客人来访。通过电视和因特网这样的现代媒体了解英国的中国人大大增加。// 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已经超过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了。这种关系的发展也可以从经济角度来衡量。英国公司现在在中国有很大的规模。这表明他们对中国及其未来的信心。// 英国是欧洲在华的最大投资国。英国的BP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外国公司。中国西部最大的外国制造业投资也来自英国。//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英国对华出口额达37.2亿英镑,比前年增长17%。中国对英国的出口达创纪录水平。许多中国企业现在把英国灵活、开放的经济看作进军更大的欧洲市场的理想跳板。// 这一切与1972年英中两国首次互换大使时的情景大不相同。当时,英国
first exchanged ambassadors.Then, there were virtually no Chinese students in Britain.Today, there are over 20,000 – one of the largest overseas communities at our universities.//
几乎没有中国学生,而今天有两万多,是英国大学中人数最多的海外群体。//
1972年,北京和伦敦之间没有直接通
Then, there were no direct air services between Beijing 航。而今年,将有25万多名英国游and London.This year, more than a quarter of a million 客前往中国。1972年,在位英国首相British tourists will travel to China.Then, no serving British 或外交大臣中没有人访问中国。而去Prime Minister or Foreign Secretary had ever visited China.Last year, there were visits from 11 British
minister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quires governments to work ever more closely together for their mutual benefit.In the globalized world economy, the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often
depends on events beyond our borders.//
We are interdependent as well as independent.Challenges such as fighting environmental damage, ensuring global human rights are properly observed, removing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reducing
poverty, have become truly global issues.//
They loom larger on the agendas of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like the UN, the WTO and ASEM.In the 21st century,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will depend on progress on issues like these.//
As two of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our governments work together on a daily basis on problems affecting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Another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tain and China has been developments in Hong Kong.I am delighted that Hong Kong has prospered since 1997, and that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proving such an effective approach.//
As a signatory of the Joint Declaration, the UK has an abiding interest in the continued well-being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But this is only a part of our wider commitment to China.We are increasing the resources we allocate through our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o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from £25 million this year to £60 million by 2004.年,英国有11位大臣到访中国。// 国际事务性质的变化,要求政府之间出于相互利益而更加紧密地合作。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安全和繁荣经常受制于国界之外发生的事件。// 我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对付环境破坏,确保全球人权得到应有的尊重,撤除贸易和投资障碍,减少贫困,这些挑战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问题。// 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亚欧会议这样的多边组织的日程上面,这些问
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在21世纪,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将取决于在这些问题上取得的进展。//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中的两国,我们双方政府每天都在相互合作,处理影响到世界各地的问题。英中两国关系的另一变化是香港问题的发展。令我感到高兴的是,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继续保持繁荣,这证明了“一国两制”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作为《联合声明》的签约国,英国对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良好状况各与长期的关注。但这只是我们对中国更广泛承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国际发展部,把用于中国扶贫项目的拨款资金从今年的2500万英镑,增加到2004年的6000万英镑。
汉译英原文及参考译文
主席先生:今年,对于中国来说,Mr.President, For China, this has been a special year.We 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了坚强、勇敢、团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目前,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第二件事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一体育盛会不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展示风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世界。//
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世界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政治经济走向。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潮流。// 这次北京奥运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此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力量。//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experienced two major events.One was the devastating earthquake in Wenchuan, which caused grave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y.In the face of the disaster, the Chinese people showed great strength, courage, solidarity and resilience.By now, the people a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have been properly relocated and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ork is well underway.//
The other was the successful hosting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This grand sporting event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athle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show true sportsmanship.It also enabled the world to learn more about China and China more about the world.//
In our fight against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our efforts to host the Games, we received understanding, support and assista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I wish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sincere gratitude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Now the whole world wants to know in what direction China is heading, both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afte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Let me tell you in unequivocal terms that China will remain committed to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unswervingly pursuer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continue to adhere to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This is in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people of all other countries.It is also in keeping with the trend of the world.//
The just concluded Olympic Games was held in China,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highly commended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for the Games.And its success has greatly inspired the Chinese people and given them even more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we are soberly aware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1.3 billion people.Though its total GDP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it trails behind more than 100
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还很落后,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进一步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问题还比较突出。//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繁重,道路还很漫长。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理念和行动。//
中国发展靠什么?靠改革开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今天,中国人更从30年改革开放的切身经验中体会到,只有全面而持久地扩大对外开放,才是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正确道路。这不但是实践探索的结论,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主席先生:世界需要和平,和平才能发展。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渴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countries in terms of per capita income.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is unbalanced.The rural areas, particularly those in western China, are underdeveloped.Ten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lack adequate food and clothing.//
China is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where productivity remains low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is constrained by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certain outstanding social issues are yet to be resolved.//
To achieve China’s modernization is a daunting task and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Bo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we face are unprecedented.We will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rise up to challenges, dedicate ourselves to nation-building and focus on development.This is w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have been thinking and doing.//
People may ask: How does China achieve its development? The answer is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up.This year
mark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The Chinese people have learned from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at only continued opening-up in an all-round way can lead the country to greater national strength and prosperity.This is the conclusion we have drawn both from our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nd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s.// Mr.President, The world needs peace, for only with peace can
there be development.China earnestly hopes to have a 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6.《蚕妇》原文及译文 篇六
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蚕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蚕妇》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此诗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诗人在此时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
作者简介: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欣赏】推荐阅读:
《夏意》原文及译文07-27
老子原文及译文11-11
《金谷园》原文及译文07-10
枯树赋原文及译文11-29
《戏答元珍》原文及译文07-25
《晋书刘超列传》原文及译文09-24
《院中独坐》原文及译文09-30
高中语文《孙权传》原文及译文09-02
李白蜀道难原文译文及赏析09-14
浣溪沙原文、译文及赏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