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2024-07-23

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8篇)

1.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一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建设工程质量问题。

省人民政府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组织稽察特派员,对省级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对省级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书面责令有关责任单位立即改正。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方可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第四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企业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动态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第四十二条 对建设工程质量有争议的,或者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结论有异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向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的建设工程质量协会提出申请,由工程质量协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省级建设工程质量协会组织专家重新鉴定。对建设工程质量有争议、对检测结论有异议,以及对鉴定结论、重新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双方当事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三条 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处理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方案,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四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控告,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2.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二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及意义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也是推进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任务, 遵循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并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 将技能养成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 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目的, 是通过改革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 探索建立“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机制,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 研究论证阶段

2008年, 人社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牵头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在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 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2009年7月, 人社部决定启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并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 提出了实现教学标准、教材、场地、师资“四个一体化”的任务。

(二) 课程开发阶段

开展教学改革, 教材开发是前提。为确保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人社部采取边开发教材边开展试点的方式, 组织全国骨干技工院校的近千名优秀专业教师、方法专家和企业专家, 与出版集团专业编辑组成开发团队, 依据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 组织开发试点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 以及中级工和高级工培养阶段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为了更有力地保障了一体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福建省各个试点院校也积极参与教材编写, 例如厦门技师学院率先出台了《一体化课程结果评价标准》, 对一体化教学的情况进行标准化评价, 保证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三) 教学试验阶段

教学试验是检验一体化教学课程科学性的重要环节。2010年9月, 人社部在全国17个省 (市、区) 中选定30所教学改革积极性高、教学实训设备好、师资队伍强的技工院校, 作为第一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福建省共有福建技师学院、厦门技师学院、龙岩技师学院、南平技师学院等四所技师学院参与了第一批试点工作。

(四) 扩大试点阶段

2012年9月, 人社部对扩大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扩大试点学校范围, 将5个专业的教学试点推广到全国124所学校, 同时还扩大了试点专业范围, 增加了焊接加工、汽车钣金与涂装、电子技术应用以及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等10个试点专业 (课程) 。福建省福州第一技师学院等学校也在这次扩大试点学校范围内, 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为了检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试点班和非试点班的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 对比分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效果。测试最终结果表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探索建立了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技工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 夯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基础。课程标准、学生工作页和教学实施方案是相互配套的教学材料, 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立现代技工教育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 为一体化教学提供支撑保障。制定了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 开发了一体化教材和配套的技术手册,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和结构体例。

(二) 创新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在教学目标上, 初步实现了“以素质就业为导向, 突出能力培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确定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 实施模块教学”的设计目标。二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授课教师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教师成为授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促进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三是在教学场地设置上, 打破了传统布局, 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转变为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 努力搭建体验式教学、情景化训练和岗位性培养的教学环境。四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 通过委托开发专业课程、组织师资培训等方式, 培养了一支既能讲理论、又能讲实操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三)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激发了学习兴趣, 调动勤学多练的积极性, 使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二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 接受一体化教学的学生, 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也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 在工作岗位上能更快地进入角色, 学习和工作能力更强。

(四) 有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由于一体化课程教学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 其教学方式也必须贴近企业生产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可以说,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一是企业与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 派专家与教师共同开发课程, 共同开展教学, 研究并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多元评价体系, 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二是探索“教学生产化、生产教学化”的培养模式, 努力实现“把教室搬进车间里, 把学校办到企业里”,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深入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 还要清晰地认识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试点院校规模和专业数量还都比较小;一体化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亟需提升;鉴定直通车等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还有待加强等。按照《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 (闽人社文[2015]205号) 提出的工作要求, 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提高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重点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思考:

3.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三

关键词软基围垦工程施工

1 引言

罗源白水围垦工程位于福建省罗源县城关以东12km的罗源湾北侧,围垦面积1.2万亩,海堤全长3.4km(桩号0+000~3+400)。海堤地基为海相沉积淤泥,淤泥层厚13~34m,大部分堤段大于25m。淤泥为深灰~灰色,孔隙比1.6—2.5,含水量达60—90%,三轴不排水剪强度6—10kPa,饱和、流塑、具高灵敏度、低抗剪强度。在如此差的软基上建造7—10m高的海堤施工难度是相当大的。工程于1998年3月开工,2003年7月完工,经过多年运行的考验,围垦海堤未发现渗漏、失稳等问题,为罗源开发区的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2海堤施工设计断面

罗源白水围垦工程海堤按3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海堤断面型式为斜坡式复合断面(典型设计断面见图1)。根据深厚淤泥地基的特点,采用平面抛砂垫层、竖向打设排水带、基础铺设加筋土工布和抛石压载的综合措施进行地基处理。砂垫层厚度0.4—0.6m,打设塑料排水带深度10—13m,间距1.3m。根据挡潮要求,海堤顶高程7.0m,防浪墙顶高程8.0m,堤顶宽3.0m。海堤外坡设抛石棱体。棱体顶高程4.5m,顶宽3.0m。海堤内坡设堤后公路,路面高程4.0m,宽4.5m,主要为抛石路基。为防止海堤渗漏,海堤内外两个抛石体之间采用海泥和山土闭气,1.5m高程以下为海泥掺砂闭气,1.5m高程以上为山土闭气,闭气土体底部的最小宽度为8m。

3围垦海堤施工关键技术

3.1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

对于深厚淤泥地基的海堤施工,由于淤泥承载能力低,必须进行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是软基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淤泥中设置竖向塑料排水带,并在地表铺设水平砂垫层,通过上部填筑土石方荷载,加速淤泥的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塑料排水带打设深度根据地基稳定性和压缩变形的要求确定,排水带打设深度应超过地基可能滑动面。排水带间距按井径比n=15—20选用。罗源白水围垦工程海堤堤身的塑料排水带打设深度为13m,压载的塑料排水带打设深度为10m,排水带间距1.3m,等三角排列。

施工时砂垫层先按照设计厚度进行抛填和平整,随后进行塑料排水带打设施工。砂垫层应分段抛填,紧接着打设排水带。

根据当地潮汐以及滩涂露滩情况,退潮时露滩时间为3—4小时,施工时采用陆上排水带机进行打设排水带,将三相四线电力线路架设至施工工地(电力线路应高于大潮水位),以电动卷扬机作为沉桩启闭力打设排水带。涨潮时将电动机卸下装上小船或挂起,退潮时再安装上继续施工。采用露滩打设排水带,位置准确,速度快,施工质量好。

对于深港区,由于退潮时基本不露滩,施工时采用甲板驳船安装打桩机进行施工。施工的难点是船只定位。在打设过程中,先在施工图纸上划分区块。在海堤轴线上、下游的附近滩地上按照船位立杆作标,利用船上的标尺,分别在垂直和平行于堤线两个方向上定位。船只采用四角的卷扬机调整定位,确保施工位置正确。船只打设排水带,定位难度大,施工速度慢,遇到风浪大时,船只摇摆大,从而影响打设排水带的垂直度。因此船打排水带,往往满足不了施工进度要求。现在大型围垦工程采用GPS定位技术,提高定位精度,可加快施工速度。

打设排水带于1998年7月开始施工,1999年12月全面完成。为了了解地基处理后效果,在施工监测断面上的预留孔位置进行了淤泥的十字板剪切测试,实测的十字板剪强度见表1。在填筑加荷过程中,实测的卜字板剪强度明显增加,验证了利用塑料排水板对于增加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地基固结和强度增长是明显的。

3.2严格控制施工加荷速率

淤泥地基的稳定与施工加荷速率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地基的抗剪强度因固结而提高,承载力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地基承受荷载的剪应力也在增大。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抗剪强度的提高应与剪应力的增大相适应。为此,在施工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荷速率,分级加荷,每级荷载的大小都应控制在地基的允许承载力之内,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地基的抗剪强度增加到预定的数值后,才可施加下一级荷载。本工程施工加荷情况:每级抛石填筑厚度一般为1—1.5m,山土闭气体填筑厚度一般为0.5—0.8m。由于抛石施工的堤线比较长,抛石施工的断面宽,有内、外压载,再加上高程低,受涨潮淹没时间等因素限制,因此每级抛石施工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6月,施工加荷速率可满足地基稳定要求。对于土闭气,由于土遭潮水浸泡后,运土的载重汽车无法在上面行走,因此需要加大填筑厚度,尽快使山土顶面高程超出涨潮高水位。此时填筑速率往往过快,很容易造成过载失稳。在山土闭气施工初期,桩号0+000~0+400堤段,在十几天的时间内,山土南1.3m高程填筑至3.3m高程,分2层施工,时间间隔5天,加荷速率过快,局部堤段发生塌陷。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采用小潮大断面低高程进占,大潮小断面抬高的施工措施。分层填筑。每层填筑高度控制在0.5m左右,间隔时间在15天左右。同时,根据施工安全监测。按照最大沉降量<15mm/d、水平位移<6mm/d、孔隙水压力系数<0.6三项指标控制加荷,从而确保山土填筑的顺利施工。

在软土地基上,山土闭气施工难度大、风险大,既要确保海堤稳定,又要解决海水浸泡山土所带来的问题,需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技巧。

3.3堵口段抛填砂襞

罗源白水围垦工程海堤的堵口段位置在深港区位置(桩号2+233~2+463),宽度230m。随着其它海堤段的进占和填筑抬高,堵口段的水力条件日趋恶化,涨落潮流速增大,冲刷程度加大。2001年6月12日,在堵口段实测地形时发-现,堵口段闭气体护底被严重冲刷,砂垫层被冲走,冲刷坑局部至-5m高程。针对堵口段水力条件,采用麻袋装砂抛填至-0.5m高程,进行冲刷坑回填和护底。麻袋装砂,抗冲流速大,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大量抛填,砂袋流失极少,护底效果好,有利地保证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堵口段抛填砂袋范围较大,抛填的厚度大(达2~4m),在闭气后并未出现渗漏问题。说明工程补救措施是成功的。

4结论

深厚软基的围垦工程海堤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福建省同类型地基条件的围垦工程海堤施工时常出现海堤失稳滑坡现象。因此,如何组织施工,把握施工进度,显得更为重要。罗源白水围垦工程海堤施工未出现滑坡问题,其成功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围垦工程施工借鉴:

首先,地基处理是关键的第一步。采用塑料排水带等综合措施处理软基是成功的。

第二,严格控制加荷速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山土填筑。

4.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住宅建筑中的楼梯,使用人数较少,坡度可以陡些,常用1/1.5的坡度,即倾角θ=__。A.30°41’ B.32°21’ C.33°41’ D.35°21’

2、多个测回观测水平方向时,要配置60°33’52”,测微器上该配置__。A.3’52” B.33’52” C.3’8” D.33’8”

3、在小范围内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以__作为投影面。A.参考椭球面 B.大地水准面 C.圆球面 D.水平面

4、GPS定位方法,按其定位结果来分,可分__。A.绝对定位和单点定位 B.单点定位和双点定位 C.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D.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

5、下列选项不属于民用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是__。A.基础 B.墙或柱

C.楼板与地面 D.支撑系统

6、一级钢尺量距导线的测角中误差为()。A.±5“ B.±6” C.±8“ D.±10”

7、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__。A.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B.在水准尺上的估读误差 C.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D.仪器和尺子的升沉误差 E.水准管灵敏度较低的误差

8、建筑物定位放线依据的主要图纸是()、()、()和()。A.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结构详图;设备施工图;总平面图 C.建筑施工图;基础平面图;设备施工图;建筑详图 D.首层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总平面图

9、下列关于测量的基本工作的叙述,错误的是__。

A.测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水平角 B.确定地面点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C.地面点的高程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工作 D.地面点高程的确定,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该点与待定高程点的高差实现的。

10、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25-2005)的规定,二级建筑物适用于__。A.一般性建筑 B.临时性建筑 C.次要的建筑

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11、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__来判断。A.助曲线 B.首曲线 C.高程注记 D.计曲线

12、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__使视线水平。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仪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D.用水准器

13、通常使用__表示地形图。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山脊、山谷、山顶、山脚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D.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14、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

A.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距无关

B.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但与距离无关 C.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D.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15、与图2中竖盘刻划相对应的竖角计算公式为()。(其中L为盘左时的读数)A.90°-L B.L-90° C.270°-L D.L-270°

16、现有5万资产,每年年底1万储蓄,如果实质报酬率为3%,可以达成的理财目标有__。Ⅰ.20年后40万退休金Ⅱ.10年后18万元的子女高等教育金(4年大学学费)Ⅲ.5年后11万元的购房自备款Ⅳ.2年后7.5万元的购车计划 A.Ⅲ、Ⅳ B.Ⅱ、Ⅲ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1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规定,二级GPS控制网的最弱边相对误差为()。A.1/50000 B.1/40000 C.1/20000 D.1/10000

18、若A点高程HA=182.232m,在A点观测B点得竖直角为18°36’48”,量得A点仪器高为1.452m,月点棱镜高1.673m,在B点观测A点得竖直角为一18°34’42”,B点仪器高为1.466m,A点棱镜高为1.615m,若DAB=486.751m,则hAB为__。A.133.734m B.143.254m C.153.722m D.163.734m

19、在公共建筑中,上下楼人数较多,坡度应该平缓,一般用1/2的坡度,即倾角θ=__。A.24°34’ B.26°24’ C.26°34’ D.27°54’

20、四等水准测量中,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或等于__。A.2.0mm B.3.0mm C.4.0mm D.5.0mm

21、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__。A.96° B.276° C.6° D.180°

22、导线控制测量的观测值包括__。A.水平角观测值 B.高差观测值 C.边长观测值 D.竖直角观测值 E.磁方位角观测值

23、某工厂人员由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和工人组成,共有男职工420人,是女职工的倍,其中行政人员占全体职工的20%,技术人员比工人少,那么该工厂有工人__. A.200人 B.250人 C.300人 D.350人 E.400人

24、A级GPS控制网主要用于()。A.全球性的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

B.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 C.局部变形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 D.国家空间大地控制网

25、水准仪的脚螺旋的作用是用来__。A.精确整平仪器 B.整平长水准管 C.整平圆水准器

D.既可以整平长水准器,又可以整平圆水准器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共建筑中一类高层建筑物的是__。A.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B.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住楼 C.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 D.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2、视准轴是__和__的连线。A.目镜光心;十字丝交点 B.物镜光心;目镜光心 C.目镜光心;十字丝

D.物镜光心;十字丝交点

3、GPS的卫星分布在__不同的轨道面上。A.5个 B.6个 C.8个 D.10个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规定,二等GPS控制网的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应()。A.≤5 B.≤6 C.≤8 D.≤9

5、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__变换水平度盘位置。A.90°/n B.180°/n C.270°/n D.360°/n

6、自动安平水准仪是__国外研制的新型水准仪。A.1945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7、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__ A.1954年北京坐标系 B.1980年北京坐标系 C.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D.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8、采用设置龙门板法引测轴线时,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A.1/1000 B.1/2000 C.1/3000 D.1/4000

9、下列选项中,属于真误差的有__。A.三角形闭合差 B.多边形闭合差 C.多边形闭合差

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0、NGPSN可以分为三个层次,__不属于NGPSN的层次。A.GPS 连续运行站网 B.GPS 控制站网 C.GPS A级网 D.GPS B级网

11、准备在13km2地区测绘1:500比例尺50cm×50cm矩形分幅地形图,则至少共应测__幅(不满一幅的图按一幅计)。A.204 B.205 C.206 D.208

1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__。A.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B.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C.使竖直度盘读数为0 D.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13、我国GPS相对定位的精度等级分为__级。A.一、二、三、四

B.AA、A、B、C、D、E C.精密、普通

D.甲、乙、丙、丁

14、下列关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__。A.建立新的地面控制网(点)B.检核和改善已有地面网 C.对已有的地面网进行加密 D.对新的地面网进行加密

15、GPS定位系统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精度可达__。A.1×10-6~2×10-6 B.2×10-6~3×10-6 C.2×10-6~4×10-6 D.3×10-6~4×10-6

16、若y通=2 123 456.77m,则其带号为__。A.2 B.1 C.12 D.21

17、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三角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分为()等级。A.一 B.

一、二

C.一、二、三

D.一、二、三、四

18、坐标纵轴方向是指__方向。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中央子午线方向 D.铅垂方向

19、坝体与地面的交线称为__。A.建筑基线 B.腰线 C.坝脚线

D.清基开挖线

20、设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1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__。A.±2.1” B.±1.0” C.±4.2” D.±8.5”

21、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小,说明__。A.其灵敏度越低 B.其整平精度越高

C.水准管的圆弧半径越小 D.使气泡居中越容易

22、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__。A.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B.随测绘方法而定 C.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随绘图技巧而定

23、调节微倾螺丝,使水准仪望远镜视准轴__。A.向上微动 B.向下微动 C.左右微动 D.水平

24、有一正方形,测得其一边的边长为5m,中误差为±2cm,则该正方形的面积中误差为__。A.±0.1m B.±0.2m C.±0.25m D.±0.5m

5.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五

时间:2013-02-05来源:福建日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305 次

一、优胜项目

1.福建省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

2.福建省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

3.龙厦铁路

4.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莆田段

5.松溪至建瓯高速公路

6.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龙岩段

7.三明陆地港

8.连江北茭风电场

9.莆田后海风电场二期

10.福州笠里500千伏变电站工程

11.泉州田安大桥

12.厦门天马TFT微电子项目一期

13.龙岩新龙马微型汽车项目

14.罗源华东船厂修造船项目

15.武夷兴华年产30万千升啤酒酿造生产线项目

16.福州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星网锐捷科技园基地”一期

17.龙岩美食城

18.漳州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

19.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开发项目

20.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一期)

2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房门诊综合楼

二、建设功臣

1.蔡 宏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厦深铁路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

2.陈金禄 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3.林瑚旺 龙厦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安质部长

4.沈高游 漳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

5.林启承 莆田莆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6.黄俊杰 泉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助理工程师

7.陈善棠 龙岩双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8.苏巧金(女)南平宁武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9.许 晟 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10.魏利锋(蒙古族)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1.黄传文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工程师

12.陈锦东 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第一送电分公司经理助理

13.傅友胜 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4.林建洪 福建省九龙江北溪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5.游振辉 福建省立医院金山分院项目负责人

16.陈 舒 福州市住宅发展中心工程师

17.陈 怡(女)福州市螺洲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总指挥部高级工程师

18.施 震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9.沈维良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

20.傅漳龙 南安市观音山物流基地办负责人21.陈聪鹏 晋江市重点办主任22.黄长裕 漳州市角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3.陈兆文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4.蔡云鹰(女)莆田市服务神华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5.陈学东 龙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交通能源科科长26.龚桂平福建三明黎明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27.郑 锋 南平市武夷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副总工程师28.黄宝明 福建益联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9.赵 勇 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2012省重点项目参建单位业绩信誉登记考评为A、C级结果公布根据省政府《福建省重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规定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重点办组织对2012考核类省重点项目参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的业绩信誉进行登记考评,现将考核结果为信誉良好(A级)、信誉不良(C级)的参建单位及承担项目合同段公布如下:

一、考评为信誉良好(A级)的单位及承担项目合同段(附件1)。

二、考评为信誉不良(C级)的单位及承担项目合同段(附件2)。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2月5日

附件1

2012省重点项目参建单位业绩信誉考核为

信誉良好(A级)的单位及承担项目合同段

序号 参建单位名称 参建重点项目名称及合同段

一、勘察设计单位(26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海西商务大厦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省科技馆新馆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宁德核电厂~笠里(福州西)500kVⅠⅡ回线路工程;连江北茭风电场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龙岩新龙马微型汽车项目(年产15万辆汽车扩建项目一期工程)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工程设计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1-4号机组设计总包8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500kV福清核电一期送出工程;仙游(西苑)抽蓄电站~大园500kVⅠⅡ回输变电工程;笠里~东台双回500kV线路工程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上杭瓮福紫金磷酸系列产品生产项目PPA装置10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龙岩客家美食城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田广平矿区集中区规划设计12 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东南电化搬迁项目烧碱装置详细设计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湄洲湾氯碱6万吨/aPBT高纯树脂项目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福建经福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及配套项目15 福建省东南建筑设计院 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武夷学院四期扩建项目茶学中心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及引水隧洞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项目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天马TFT项目第5.5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及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项目20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厦门机场三期T4航站楼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州螺洲大桥及南连接线;福州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大厦中铁大桥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琅岐闽江大桥主桥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龙厦铁路漳龙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泉州田安大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桃城东平示范段景观设计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安五里古桥文化公园

二、施工单位(52家)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省大学生体育场土建及安装工程;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大楼土建及安装工程;福汽汽车工程研究院一期;福州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大厦福建省地矿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及配套项目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房门诊综合楼4 福建省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连江北茭风电场土建工程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 连江北茭风电场机电安装工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诏安梅岭风电场主体工程;平潭青峰风电场设备安装工程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龙岩新龙马微型汽车项目(年产15万辆汽车扩建项目一期工程)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宁德核电站1-4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9 福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500kV福清核电一期送出工程;500kV五峰(漳州北)输变电工程;仙游(西苑)抽蓄电站~大园500kVⅠⅡ回输变电工程;向莆电铁220kV牵引变配套线路工程福建省第一电力建设公司 220千伏漳州良璞变电站工程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20千伏后溪变2号主变扩建工程12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上杭瓮福紫金磷酸系列产品生产项目PPA装置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龙岩客家美食城A标段(美食城商业中心A座、宴会中心D座)福建省中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龙岩市第二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病房楼B、C区工程福建联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龙岩红炭山江山炸药生产基地福建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有限公司 大田元沙煤矿;福州市保障房建设项目双湖新城B标湘电风能(福建)有限公司 龙海隆教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仙游草山风电场土建工程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莆田石城风电场二期风机安装工程20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东南电化搬迁项目热电联产、TDI装置及地下管网安装工程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东南电化搬迁项目离子膜烧碱安装工程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工业固废处置场23 陕西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漳州古雷引水工程福建联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明市翁墩廉租房及安置房1#、2#楼25 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福建武夷烟叶复烤项目生产线易地技改联合工房及锅炉房工程福建省闽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南平市供水第二水源工程饮水隧道工程C7标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ZP1标段28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莆田木兰溪三期荔涵段防洪工程C2标段29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G2标段30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平潭金井湾大道道路工程三标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向莆铁路(福建段)XPFJ-5A标;合福铁路(福建段)第5施工标段;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第4合同段

神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潭坛东大道一标段

福建华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平潭坛东大道二标段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圣果院商业中心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天马TFT项目二标段、三标段36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福建段)GL-3标37 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体育场38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海洋与环境学院及科研平台大楼;石狮第二引水工程金鸡山隧洞段

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运动训练中心

福建成信绿集成有限公司 福建中烟技术中心科研用房(一期)机电安装工程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A1-

2、A1-3地块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福州琅岐闽江大桥及连接线亭江段、福州螺洲大桥及南连接线

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 福州市保障房建设项目后坂新城一区、远东丽景社会保障房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保障房建设项目双湖新城C标;福州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星网锐捷科技园基地一期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厦深铁路(福建段)XSFJ-Ⅰ标;向莆铁路(福建段)XPZF-4标;合福铁路(福建段)第4施工标段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厦深铁路(福建段)XSFJ-Ⅱ标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向莆铁路(福建段)XPFJ-2标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向莆铁路(福建段)XPFJ-3A标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福建段)GL-4标50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泉州田安大桥A合同段

泉州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东平示范段水利堤防第一道堤防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泉州田安大桥B合同段

三、监理单位(26家)福建省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房门诊综合楼;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一期工程;福建武夷烟叶复烤项目生产线易地技改2 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生产指挥调度中心3 福建和盛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连江北茭风电场;平潭青峰风电场4 福建省宏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福清钟厝风电场;厦门220kV湖边输变电工程;泰宁220kV新胜变升压改造工程北京四达贝克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福清核电站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宁德分公司 宁德核电站一期1-4号机组福建闽能咨询有限公司 500kV福清核电一期送出工程;500kV五峰(漳州北)输变电工程达华集团北京中达联咨询有限公司 仙游(西苑)抽蓄电站~大园500kVⅠⅡ回输变电工程贵州化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杭瓮福紫金磷酸系列产品生产项目PPA装置上杭县紫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杭清景铜箔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厂房及附属设施陕西诚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湄洲湾氯碱6万吨/aPBT高纯树脂项目施工阶段监理福州江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及配套项目13 福建省利水工程监理咨询中心 南平市供水第二水源工程南平市大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武夷学院四期扩建项目茶学中心15 福建省明兴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ZP1、ZP2标段福州成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平潭金井湾大道道路工程三标;福州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程2标段福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平潭坛东大道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厦门正新集美厂一期郑州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厦门天马TFT项目一期生产区及宿舍区工程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会展中心三期主楼工程厦门兴海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集美新城核心区市政道路一期工程、诚毅大街、海翔大道改造及共同沟工程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福州螺洲大桥及南连接线福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福州市保障房建设项目后坂新城一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园一期福建中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泉州田安大桥福建省江海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东平示范段水利堤防部分上海园鼎园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南安五里古桥文化公园

附件

22012省重点项目参建单位业绩信誉考核为信誉不良(C级)的单位及承担项目合同段 序号 参建单位名称 参建重点项目名称及合同段

一、勘察设计单位(1家)1 福建省泉州市水电工程勘察院 惠安城南水厂三期扩建工程勘察设计

二、施工单位(5家)1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七公司 合福铁路(福建段)闽赣VI标 2 福建省金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惠安城南水厂三期扩建工程三标段 3 福建屹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明市罗花廉租房(二期)A标段 4 福建省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三明市罗花廉租房(二期)B标段 5 福建省班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莆田城区防洪排涝工程3标段

6.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六

市政专业:

开卷书籍市政工程造价实务

可参考书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福建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401~

407-2005)》或者《福建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常用项目汇编》。

闭卷书籍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2.市政工程技术

建筑专业

开卷书籍建筑工程造价实务

可参考书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

3.《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FJYD-201-2005)》或者《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常用项目汇编》

4.《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常用项目汇

编》。

闭卷书籍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7.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七

城镇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功能在于合理布局社会生产力,科学安排人口和城镇布局,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并进行国家或地域经济战略部署等,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部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着手进行区域规划的研究,并推进各类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工作。城镇体系规划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类型之一。福建省至今为止开展了两轮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引导全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极具挑战和富有生机活力的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全新的时期,全球化的发展使以地理为单元的地域空间范围变得越来越模糊,经济和产业为要素的区域分工正逐步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省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和空间布局等若干问题。

2 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现状

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自改革开发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九五”、“十五”期间,沿海城镇密集带逐步显现,三大省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趋增强,推动了城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以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为代表的三大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并构筑成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带和经济带雏形。

(2)在城市等级上,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代表的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以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为代表的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若干重点县市和一批重点中心镇,形成了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3)在城镇化水平上,全省城镇人口从2000年的14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6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增加217万人,全省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41.6%提高到2005年达47%,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4)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上,“十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达380亿元,是“九五”期间200亿元的1.9倍,并且在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8项指标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在政策体制上,促使长期困扰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制、机制障碍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如户籍、土地、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为城镇人口集聚和城镇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但是不可否认,由于长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与沿海其他发达地区尤其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较,我省城镇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城镇职能分工不够明晰,行政区划和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城镇规模相对偏小,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等。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我省城镇体系结构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优化,阻碍了全省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优化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完善城镇网络体系,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3 基本构想

3.1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构建任何区域的城镇体系,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我省城镇化发展正由初级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局面。因此,今后我省城镇体系的建设应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导下,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我省列为全国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的历史机遇,依托全省综合交通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优化调整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对沿海城市带和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地区的整合引导,从而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3.2 发展目标要求

城镇体系建设:根据全省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城镇聚集能力、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利用已形成的城镇网络和城镇分布的现实基础条件,继续完善形成大小有序的城镇规模结构。同时,在城镇产业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方面,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全省和区域发展中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化中心地位。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方便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拓展城市空间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城镇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实现城镇基础设施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从为城镇发展服务转向引导促进城镇发展转变,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城镇环境建设: 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部署,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加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市容市貌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建设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海峡西岸城市群。

3.3 发展布局

根据福建现有的地理和区域特点,考虑空间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承载条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我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构想符合我省实际,即福建省城镇体系发展布局应着力于“一带、四轴、双极、多核”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指“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指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指多个区域次中心。

4 发展对策

4.1 强化沿海城市带发展

沿海城市带的发展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协作关系为首要目标,要通过不断淡化行政区划限制,整合城市带各城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文优势,增强城市带的整体竞争能力。重点在于构建产业功能带、快速交通带、滨海旅游带和基础设施走廊,逐渐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连绵带。并且城市带城镇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也要积极开展合作,实现产业互动,市场联动,从而使沿海城市带成为全国沿海城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经济发展的脊梁。

4.2 培育城镇密集地区

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的发展互为依托,目前仍以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这三大城镇密集地区形态呈现,其共生性在于沿海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并可以此不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县、市、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沿海中心城区环湾向海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要以福州为中心,沿江向海拓展,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地和产业基地,以产业集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要从海湾型城市整体布局出发,立足海岛、跳出海岛,将不适宜岛内发展的产业移至岛外和周边地区,构建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发展由海岛型向海湾型迈进;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要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加快泉州市行政中心外迁,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带动周边组团式城镇与中心城区融合,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4.3 壮大中心城市

首先,要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重点调整优化城市结构,协调好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镇及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适当疏解中心城市功能,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强化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支撑。如福州市要加快实施“一城两翼双轴线”城市群发展战略,推动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跨越式、组团式发展,进一步强化省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和示范功能;厦门市要完善岛内基础设施,加快岛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尽快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泉州市要加快实施大泉州湾城市发展战略,整合城市资源,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突出集聚、提升、拓展三大功能,充分发挥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等。

其次,要发展壮大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六大区域中心城市。重点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为主,沿海城市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内陆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再次,要注重协调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如县域中心城市可以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较发达的县市率先发展的同时,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县市差别性发展。小城镇可以按照因地制宜、择优发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在综合评价各乡镇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人文特色、发展潜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各县市择优确定1-2个有条件的建制镇予以重点发展,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集镇集聚,为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 保障措施

5.1 高起点搞好区域规划和城镇规划

在省域层次,我们先后开展了两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新一轮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启动之中,本次规划修编将通过强化规划评估和监督机制,在指导我省城镇化进程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和人文资源、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等方面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在相邻经济区协作层次,福建省曾先后开展了厦泉漳龙地区发展走廊规划、闽江口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三明-永安-沙县一体化战略规划、海沧-龙海、南安-翔安城市空间协调规划等一系列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在解决相邻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最后就是要推进各级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城镇空间结构完善,充分发挥各类规划和土地等政策手段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

5.2 加强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和管理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空间功能区划要求,四类区域的建设已经成为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福建作为生态大省,城镇体系建设尤其要强化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和管理。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5.3 统筹推进城镇户籍、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各项社会制度的优化配套是城镇体系建设的根本,尤其是在城镇户籍流动、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要以居住地、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现行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实行“无障碍、无歧视”的人口流动政策,创造更加公平、顺畅、规范的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5.4 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多元化融资相结合的投资体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以市场为手段避免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建立经营性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政府出资制度,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运用价格、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投资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6 结语

城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发展是依托城镇与外界发生的物质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关系,即呈现开放状态。因此,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要大力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各级小城镇的合理分布,共同发展,彼此形成密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才能达到区域发展与城乡融合的目的。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21世纪背景下,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的要求和空间布局构想,并从强化沿海城市带、培育城镇密集地区和壮大中心城市等三大对策入手,提出开展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体系,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尼尔,布伦纳著,徐江译,全球化与再地域化:欧盟城市管治的尺度重组,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第1期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8.福建省建设工程一体化 篇八

福建省在促进城市运行低碳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低碳城市建设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实施过程形式化等问题。建议该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试点示范和舆论宣传,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宜居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城市

1 低碳城市的背景与意义

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为导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碳运行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提出的,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城市化进程加快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已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联合国于2014年首次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多于乡村,并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的2/3将生活在城市。从我国情况看,1978-2013年我国城市从193个增加到658个;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7.5亿人,城镇化率为54.8%,到2020年将达60%,到2030年接近70%。从福建情况看,1978-2013年城市从6个增加到23个,建制镇由62个增加到612个;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2352万人,城镇化率已达61.8%;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将达2700万左右,城镇化率将达67%。

1.2 城市高碳运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人口消费的能源是农村人口的3.5~4倍,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制造出全球80%的污染。我国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的90%,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的98%,地级以上287座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高碳运行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能源利用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我国东中部城市地区屡屡出现的大面积雾霾,以及许多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噪声扰民、垃圾围城等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1.3 低碳城市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过去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外延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着力点,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与实践

我国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把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低碳城市、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城(镇)、低碳社区等试点示范。

2.1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2.2 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201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确定了2个批次6个低碳省区试点和36个低碳城市试点,全国各省份除湖南、宁夏、西藏和青海以外,至少都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初步探索了碳排放报告制度、碳排放管理平台、碳目标逐级分解考核评估、投资项目碳评估、产品碳认证等体制机制创新,倒逼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使得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3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7个地方开展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均已上线交易,配额总量约12亿吨,控排企业超2000家,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碳交易体系。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被中央深改办列为近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按照相关部署,我国将争取于2016年底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4 推进低碳社区试点

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国低碳社区试点争取达到1000个左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低碳理念统领社区建设全过程、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营造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培育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方式、探索推行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

2.5 推进低碳城(镇)试点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选择一批新建产业园区和新城,开展低碳城(镇)试点,以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服务为重点内容,以探索城(镇 )规划和建设新模式、打造低碳生产和生活综合体、创建低碳发展政策试验田、形成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高地、探索城(镇)低碳运营管理机制、建设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平台为主要任务,使试点城区成为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基础设施低碳节能、生产低碳高效、生活低碳宜居的国家低碳城(镇)。

3 福建低碳城市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福建省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技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城市运行低碳化,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厦门、南平相继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泉州市入选2011年全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福州市、厦门市入选2014年全国低碳城市十强。

3.1 规划先行

厦门在成为低碳试点城市之前就开始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2009年6月,邀请国外专家做成了低碳城市总体规划模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唯一的。2010年1月,《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交通、建筑和生产三大领域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使厦门成为全国首批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低碳建设的城市。

3.2 产业低碳化

厦门着力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服务业及低能耗工业增加值占该市GDP比重达到60%左右;节能灯产销量占全国30%左右,产业化及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拥有我国第一个光电产业集群,新能源客车出口位列全国客车行业前列。南平凭借武夷山的丰富资源,努力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基地,探索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活性炭和生物质发电等世界级的专业基地。泉州文创低碳产业园将建成低碳、生态的光电产业基地,引进应用新能源技术的电子产品,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

3.3 交通低碳化

厦门全国首创全程高架的快速公交专用道,万人拥有公交数达到24.9辆,远高于福建省其他城市;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出行比例超过43%,常规公交、BRT和农村客运线等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1%,在国内同规模城市中属于较高水平。福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公交,清洁能源公交车总数占全市公交车总数约33%、占全省清洁能源公交车总量55%以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鼓楼区着力构建“15分钟低碳生活圈”,使区内居民能够在15分钟内实现入学、购物、就医、休闲健身、再就业。南平被交通部列入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新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智能交通运输体系、运输组织体系和交通能力监管体系、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运输装备等六个方面推进建设任务。

3.4 建筑低碳化

厦门2010年被列入全国建设领域碳交易试点城市,制定了新建建筑从设计、施工、监督到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对旧建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建筑比例达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福州成立了福建省绿色建筑创新联盟,融合绿色建筑产业和市场需求,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形成了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意设计产业楼、东部新城商务办公区等示范工程;绿色建筑由单体推向规模化,福州海峡奥体片区为绿色生态城区,引入“低冲击开发”建设理念,绿色建筑比例将达到100%。南平出台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明确绿色建筑工作目标和实施范围,保障资金投入,加强工程监管;武夷新区成为福建省唯一申报全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示范区。

3.5 能源低碳化

莆田拥有LNG产业园,该市清洁能源比例达到63.2%。漳州13个光伏发电站并网,该市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已达20.61%。宁德、福清等核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仙游、厦门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莆田平海湾、漳浦六鳌、宁德霞浦等海上风电场建设有序推进;莆田、晋江和厦门三个燃气电厂全面投产,一条长达356公里的天然气主管网为福州、莆田、厦门、漳州、泉州5个城市输送天然气;各地市积极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3.6 发展低碳技术

厦门大力开展减碳技術创新,拥有钨废料回收利用、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开发技术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城市环境、微藻固碳产油、海洋碳汇等低碳领域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福州垃圾焚烧设备、生物降解塑料、废气净化处理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LED光电应用等环保技术领域居全国乃至国际领先地位。

福建省低碳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部门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等认识不到位,存在“高碳锁定”①思维,认为碳减排会影响经济发展,从而对低碳城市建设积极性不高;现有低碳城市政策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和统一的权威性、导向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些城市的低碳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

4 加强福建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福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试点示范和舆论宣传,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宜居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4.1 借鉴先进经验

欧洲的许多城市一直是低碳城市实践的典范,其低碳发展理念值得借鉴。一是提升城市“机动性”,依靠地面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区域通勤火车和城市有轨电车,解决低碳出行问题。二是打造适宜步行的空间,通过功能丰富、景色宜人的步行通道连接主要城市组团,并形成一张有机的网络。三是打造“生物本能型城市”,为照顾人类接触大自然的生物本能创造基础,建造数量众多、面积广阔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形成完善的区域绿色空间体系。四是推广“正能量”建筑,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建筑产生的能量大于建筑自身能耗。

4.2 发挥市场作用

根据国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尽快制定推进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建立并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加快低碳产品研发,引领产业向低碳转型。

4.3 加强规划引导

将低碳化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根据每个城市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在摸清主要的碳排放源的基础上,明确低碳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原则、方向,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体系、建筑与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通过系统规划、阶段性实施、实施后评估与规划修订等环节,持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4.4 加强试点示范

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支持,在福建省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城(镇)、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争取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继续推进厦门、南平2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树立该省低碳城市示范标杆。通过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低碳社区。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完善支持试点示范的配套政策。

4.5 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从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办公等方面深入宣传低碳理念,开展低碳教育。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等创建活动,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支持各种环保组织的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注释:

上一篇:户外广告位承包租赁合同书下一篇:接待流程及注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