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

2024-09-12

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共8篇)

1.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 篇一

《指导初三学生掌握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海南侨中 政治组 杜丽金

一、立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和考试研究的不断创新,材料分析题,以其贴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较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体现知识与能力并举、重点与难点兼容、理论与实践结合、育人与育才统一,在政治学科中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材料分析题,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其设问往往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或社会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要求同学们就试题给予的观点、材料、情景等现象,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特别是凸现德育功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明理践行,实现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学校的大课题和学情实际,本着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笔者在学期之初,确立了《如何指导初三学生掌握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这一研究课题,希望能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习有效性;探索材料分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希望能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能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及表现形式方面,希望学生经过训练掌握该题型的解答思路与方法,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表现形式为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试题卷系列及结题报告论文。

二、课题研究的构思

(一)研究内容与范围

笔者计划以所任教班级全体学生为研究范围,从以下方面展开该课题的研究: 1.材料分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分析 2.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探究

3.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学法指导

(二)研究的实施计划

以本学期(2010.09——2010.12)为研究时段,教师的研究与学生的学法指导同时进行,在教中学,在学中研究,教学相长。

1.教师本人加强理论学习,广泛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经验与智慧,首先做到自己胸有成竹。

2.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例题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基本思路与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所做过的部分材料分析题并进行分析归类,寻找命题基本规律,并分析归纳各类所对应的有效解题方法。

4.通过布置作业、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巩固对解题思路与方法方法的运用。

5.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成绩分析,探究学生失分原因,进而有针对性进行再指导和训练。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进展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1、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行动研究法,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计划——再行动——……”的思路,以所任教的初三毕业班为实验范围开展研究,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

2、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立足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与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正式实施,基本上按原计划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广泛搜集,借鉴经验,分析命题特点和规律。

笔者广泛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经验与智慧,进行材料分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分析。通过历年中考试卷、教辅资料、网络等途径,搜集了大量材料分析题,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归类,基本明了海南思想品德中考中材料分析题命题的发展趋势和设问规律:

材料分析题一般由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和依据背景材料所设置的问题两部分构成,其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漫画、图表等,有时代意识强、情境材料新、知识跨度大、答案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道的分析、判断、批判、归纳、概括、整合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不乏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生观世界观。

材料分析题的设问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类(是什么):“是什么”主要用于范畴判断,用以审题中的思路引入,即材料中重点语句判断,借以引出所学知识。设问形式:①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②材料表明了什么现象?③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答题格式:理论知识+材料中的做法。

(2)原因类(为什么):“为什么”主要指关系、地位和作用、意义等。设问形式:①为什么这样做?②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③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答题格式:答成“因为……所以……”的形式,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时,答案的语句中不一定要出现“因为……所以……”的形式,但它们之间必须是因果关系。

(3)启示类(怎么办):“怎么办”是掌握知识点的落脚点,也是材料引入的关键。“怎么办”不能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还应与重大时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努力用教材知识规范回答。设问形式: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提建议、对策,指明措施、方法等也属于这一类型。答题格式:答成“要……就……”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分点逐条回答的形式呈现。

2、勤问勤思,分析归纳,探究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

笔者通过对学生解题答案的分析、询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情况,如在学生来问题目时,总是先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打算怎么解答?”等方式,探究学生解答该题型上失误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资料中同类问题的干扰。考试中经常会碰到曾经做过的类似材料或类似设问,开卷考试允许带资料,这些类似问题常常就在所带资料之中,许多考生急于求成,未能认真地把试卷的材料、设问与曾经做过的资料中的类似题目进行详细比较,凭感觉仓促动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往往由于找不准设问的切入点而失分。

(2)未能抓准材料和设问的“题眼”。没有认真仔细地找出材料或设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词,造成解题方向不明而失分。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原理等“工具性”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解题时不能很好理顺材料、问题与教材知识的联系,造成所学知识与材料脱节、答非所问现象。

(4)解题思路不清晰,答案不规范。思维混乱,答案逻辑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运用学科术语和时政语言,使得答题语言不规范、不简练。

以上对学生解题失误之原因探究,为后续有效指导学生掌握思路与方法提供了必要依据,可以说只有教师了解了学生“症结”之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教学实效性。

3、以学生为本,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学法指导

根据材料分析题的命题规律、考查意图,针对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以及解答该题型的一般思路:“仔细读题,准确把握信息——认真审题,明确答题要求——认真排查,找准教材观点——仔细推敲,精心组织答案,整理在卷面上”,笔者进行了以下指导与训练:

(1)在平常新课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准确捕捉关键信息。比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中的案例、链接资料等,边读边思考;然后提问: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你是依据材料中哪句话或哪些文字读出这个信息?以此促使学生有意识的自我训练,提高“仔细读题,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

(2)开展课前时事播报,鼓励学生收看新闻、阅读报纸。为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有效阅读,提升其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收看新闻、阅读报纸后自己提炼内容并向同学们播报。

这个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越来越多人踊跃参与。此举,不仅是解题方法意义上的训练,更是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意义上的熏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累素材,拓展视野,树立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凸显了学科的德育功能,体现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要求学生人手一本“习题集”。指导学生收集所做过的部分材料分析题在一本“习题集”,并进行分析,找出同类题型进行归类,归纳各类题所对应的有效解题方法。尤其是自己原先做错的题,还要追寻原因记在旁边,再次订正。常常鼓励学生“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此举的用意在于,不仅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而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寻找规律,触类旁通,掌握条理化、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教师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型材料分析题的解题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例如,在本届教学节的课例中,拓展提升环节,笔者以一幅漫画“举报新途径”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读漫画,谈感悟”,运用当堂所学知识来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谈,然后相互交流解答思路,最后教师再评价、点拨指导漫画如何读、从哪些角度思考、如何切入答题。这样,学生经历“困惑——争议——顿悟——领悟”的过程才会体验深刻,内化为自身认知。(5)通过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巩固对解题思路与方法方法的运用。严格要求学生运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紧扣材料答题,答案不得过空过大。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成绩分析,探究学生失分原因,进而有针对性进行再指导与训练。

四、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个学期的研究期即将结束,回顾研究实施的实际,比照当初的设想,反思总结如下:

经过自己的努力,笔者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中考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了解了当前所任教学生在解读该题型上的不足之处。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笔者也摸索出了一些研究途径,对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所思考,可以说教研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本学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学生们在“仔细读题,准确把握信息——认真审题,明确答题要求——认真排查,找准教材观点——仔细推敲,精心组织答案,整理在卷面上”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学生碰到材料分析题时不再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尽管还不能娴熟运用各种解题方法,但面对一道具体的材料分析题,大多数学生已经能知道属于哪类题,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等等。更可喜的是,更多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喜欢新闻播报,喜欢拿社会热点来询问笔者“怎样用我们所学的内容来认识这件事(问题)”。这为他们今后更努力学习,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做了很后的铺垫。因此,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的目的,但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上还有待检验。提高成绩方面效果如何,也有待考试结果来考证。

当然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学习方法的习得、能力的提高、素养的提升,持续地发展,必经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就需要笔者在后面复习过程中多指导,多训练,给学生增加解题过程的思维量,引发学生在思考中完善自我、寻找规律,提高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题研究还不够充分和深入,所以,“如何指导初三学生掌握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仍将是下一学期研究小课题。

2.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 篇二

材料解析题在高考历史学科中的分值是52分, 独占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 同学们往往存在读不懂题、没有思路、无话可写、写的不全、写的不专、站位不高等问题, 本文以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材料题为例, 为同学们分类解答, 指点迷津。

材料解析题按设问角度大致可分为背景原因类、影响作用类、比较异同类、特点特征类、实质启示类等五大类型, 这五类几乎涵盖了2013年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所有设问方式, 因此, 掌握了这五大类的解题方法, 也就掌握了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

一、背景原因类

这类题型是材料解析题中最常见、最常规的类型。其答案来源一是结合所学, 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民族、外交等方面入手, 组织答案。来源二是从材料中找, 将材料分层、概括、提炼关键词关键句、转换成历史学科专业术语, 最后组织答案。2013高考题中背景原因类占了26分, 分别是47题第 (1) 问、48题第 (1) 问。

例1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8题)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 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 与中国言语不通, 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在他看来, 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 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 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 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 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8分)

【考点】唐代儒学中兴。

【答案】 (1) 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 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的能力, 答案主要从材料中提取, 而获取信息全面准确的第一要务是依据材料内容给材料分层, 同一个中心意思划分为一层, 然后逐层提炼, 这才能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

第一层:前两句是第一层, 是对古文运动大背景的一个概括, 时期是“唐中后期”, 状况是“耗费大量财富”, 结合所学可见这时唐朝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由盛转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韩愈为了治愈社会弊病、复兴唐朝而提倡古文运动, 显示了儒学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因此, 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宏阔的背景。第二层:从“韩愈力加谏阻”到“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这一句为第二层, 中心意思是佛教的消极影响, 翻译材料可知中国的语言文化、服饰等级、礼节规章、传统伦理观念均受到冲击, 因此韩愈提倡古文运动, 要文以载道, 恢复华夏传统。第三层:从“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到“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这两句是第三层, 中心意思是当时的文风骈体文空洞无物, 韩愈主张文章应该有实质内容、实质作用, 因此主张文以载道。第四层:第一自然段剩余部分和第二自然段, 这几句是在分别解释“道”的涵义、内容、作用, 因此, 不算背景范畴, 不在此组织提炼答案。

【规律总结】题中所给材料在论述某一问题时是有思路可寻的, 我们可以按照语文学科的方法对文章段落进行分解分层, 全面把握段落的结构, 这是做好材料题、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的前提。一般段落的结构是总—分, 即第一句话是中心句, 然后分角度论述, 分—总, 即先分别论述最后一部分是总结, 或总—分—总, 即第一句是总述, 然后分述, 最后再总结。把握住这个规律有利于我们准确分析段落, 整体把握材料, 全面获取答案。

二、影响作用类 (评价类也可以归到此类)

此类题型也是历史材料题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 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重要典章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其影响。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总结回答, 也可以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来考虑。但对于有些倾向性强的历史事件也可能只有积极作用或只有消极作用。答案来源也主要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从材料中提炼概括。在2013年高考中这类题型有19分, 分别是第46题第 (2) 问、47题第 (2) 问、48题第 (2) 问。

例2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6题) (15分)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 上以议国家之得失, 下以评草野之是非, 可以知四方之物价, 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 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 外国情形, 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 或传教不公道者, 皆可写入新闻纸, 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 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 惕然知惧, 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 (1867年)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 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 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 “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 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 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 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 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 厥道非一, 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 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6分)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答案】 (2) 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 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 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设问是报纸的作用, 首先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定位。材料一第一层:从开头到“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这一句话显然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可看出报纸有利于国民了解外部世界, 冲破中国原本封建专制制度下言论不自由的状况, 从而拓展国人视野。第二层:从“今宜仿而行之”到“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这一层中心思想是清政府对报纸内容的规定, 不属于报纸的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三层:从“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到“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这一层次的中心思想是合适的办报内容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精神, 有利于抵制西方侵略, 从而有利于救亡图存。救忘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办报可以激发民族精神, 可以宣传、讨论救国方式、途径和主张, 因此, 一定要上升到主题层面。

材料二第一层:从开头到“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维新派办报的原则非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二层:从“有维新人士倡言”到“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从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变法、阅报与爱力成正比、其人愈智等意思, 转换成历史学科术语即报纸有利于为社会变革作舆论准备、可宣传启蒙思想、有助于开启民智等。

【规律总结】由上述分析可知, 答案就蕴涵在材料之中, 准确阅读、理解、分析材料是关键, 依据材料所述内容给材料定位、划分层次、再提炼要点、转换语言, 最后组织答案, 按照这样的步骤最后答案就会呼之欲出, 迎刃而解。

三、比较异同类

比较异同点是高中历史学习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比较类材料题在高考中也备受青睐, 在2013年中多达48分 (选修题重复计分) 。分别是40题第 (2) 问、45题第 (1) 问、46题第 (1) 问, 还有第45题第 (2) 问和第47题第 (1) 问, 表面看似乎是原因题, 其实是对原因的比较。

此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目的、方式、过程、相关因素、结果、实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5题)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 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 在于习气太深, 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 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 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 学其皮毛而又不精, 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 各就现在情形, 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 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 或求诸己, 如何而国势始兴, 如何而人才始出, 如何而度支始裕, 如何而武备始修, 各举所知, 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 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 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 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考点】清末新政、戊戌变法。

【答案】 (1)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 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解析】本题选取课外史料, 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样对材料进行分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安得富强耶”, 主要讲到:1.变法的目的是改变中国弱国状态, 救亡图存,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变法的方式是向西方学习。3.变法的内容是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第二层:从“著军机大臣”到最后, 主要讲了:4.变法的方式是自上而下。5.变法的内容很广泛。结合戊戌变法的知识, 以上五点也适用于戊戌变法, 因此得出答案。

第 (2) 问需要打开思路, 确定角度, 应从改革的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相关人员和推动者、改革的过程等方面来比较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他们积极宣传、推动变法, 而此时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非常有限, 因此在行动上并没有与维新派站在一起, 导致戊戌变法昙花一现, 迅速失败。而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清政府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统治的背景下开始的, 它的主导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在经历了大变故之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此时, 地方实力派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也深受刺激, 清醒地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和中国亡国的危险, 因此清政府在推行过程中经历了从派遣大臣西洋考察、颁布新政措施、从预备立宪到立宪等一系列有准备的过程。因此, 两者结果差异很大, 与时代背景、主导者、地方实力派、推行过程关系密不可分。

四、实质启示类

实质类题型是考查考生透过历史表象, 正确认识历史事实的能力, 实质类试题一般要指出其根本目的、阶级本质、本质属性等内容, 往往与历史表象相反, 因此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唯物史观, 运用正确的史观来认识历史得出正确的结论。

启示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分析得失。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认知水平、感悟能力。启示类试题的一般答法是:从原因、内容、影响等大方面入手, 抓住主干和本质, 密切联系现实, 得出与现实报道相一致的结论。

在2013年高考中涉及到的主要有40题第 (2) 小问启示类、45题第 (2) 小问实质类, 由于这种类型一般都是材料题的最后一问, 是升华部分, 因此分值并不大, 往往在2—4分左右, 就不再举例说明。

五、特点特征类

历史特征的含义是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 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 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 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要求语言必须深刻、简洁、精练。因此, 特点特征类题型在组织答案时一方面要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历史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属性, 做到语言准确、专业、到位, 另一方面从材料中提取时要注意全面、概括、凝炼。

在2013高考中涉及到的是第40题第 (1) 小问, 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的基本方法在前三类材料题型中都有明确解析与举例, 因此不再赘述。

3.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漫谈 篇三

一、认真选题,把好选题关

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试题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对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害无益。这类试题所选材料往往过于简单,或者过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而无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时,有的教师选用了以下试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回答: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学生完全可以直接用材料中的句子回答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原因,无需经过概括、分析等思维过程。该材料题中所选材料显然属于过于简单的史料,无法达到训练其思维、培养其学科能力的目的。

同样是考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条件,我们再来看看另外的一则材料题:

(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在这组材料中,学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工业革命爆发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即劳动力、市场、资金;然后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大条件的。这是一种有效的、高效的试题训练。由此可见,选择有效、高效的试题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

二、精心审题,把握关键信息

当然,仅仅选择了高效的试题还远远不够,审题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审题对于中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审题偏差会导致学生整体的答题方向的错误,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审题往往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因此,教师在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会学生审题。历史学科的审题包括审设问、审材料。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审设问。审设问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审关键词,审限定词,审答题方式,审设问的数量、分值。所谓关键词是表达要回答的问题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限定词是对要回答的问题的一些限定条件,包括时间、地点、国别等方面。限定词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如问题中的“18世纪”“英国”都属于限定词,只有看清、审清限定词,学生答题时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答题方式包括概括、分析、认识等方式。不同的答题方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概括类的题目侧重的是对材料的简洁扼要的概括,而分析类的试题则侧重于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解答。设问后的每一个分值会直接影响答题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得分,所以审分值也显得特别重要。

在审好问题的基础上再审历史材料,历史材料往往有好几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史料、作者与出处。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引言部分,引言揭示的是这组材料的主题,通过阅读材料题的引言提炼主题。随后再看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的阅读通常由两步组成,即通读材料和精读材料。迅速通览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即通读材料。通读之后再进行精读,对材料中出现的重要时间、人物、地点,关键性的句子特别是省略号前后的句子要精心阅读。因为这些句子往往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为集中的句子,是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设问的关键点。另外,阅读材料还要特别注意材料出处和作者。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阅读材料更多的是关注正文部分,常常忽略了引言、出处,而一些题目的关键信息就恰恰隐藏在引言和出处当中。

三、认真组织语言,做好收尾工作

从形式上看,答案要做到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即学会分要点回答问题,答案要有条理、序号。

从方法上看,根据题意可采用史论结合、概括、分析等方法。

从答题内容上看,既要做到根据题意获取、利用材料信息,也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处理,同时组织好语言答好题。

4.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 篇四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文物(图片)、图片、图表,是特殊的历史材料,只要完成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剩下的作答与其他类型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我们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神秘感,然后,掌握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了。

(1)文物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文物中获取信息的主要种途径有:

一、文物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

二、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文字注释或说明。这种文字注释,一般是由于解题需要命题者才加上去的,因此这些信息有效率极高,必须高度重视。

三、虽然题目给出的是文字图片,但我们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如一块出土的纸的残片,如是真的实物,可通过摸感受其光滑程度,还可以通过一定手段知道它的制做材料。

例1:文物是重要的历史历史资料。人们从先秦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材料一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铭文,铭文 32行、498 字,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全文可分五段:

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

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

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

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

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材料二据《国语》记叙,春秋未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在国内战争中失败后逃往齐国,其子孙成为齐国农

民,“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意思是说,把

过去宗庙里作牺牲祭品的牛,用于田间耕作。孔夫子三千

门徒中有一名姓冉、名耕、字伯牛的,还的一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又有名司马犁的,以耕和牛分别用于名和

姓,说明当时以牛为耕已是常见的事了。

请回答:

(1)你能通过《毛公鼎》及其铭文获取哪些历史信

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的发现有何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仿照材料一,对右图《嵌错赏

功宴乐铜壶》作以简要的介绍。

参考答案

(1)鼎作为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器类别,鼎的某些

用途与铸造原因(从文字说明中获取);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把图片想象成真正的文物);西周晚期的政

治状况(从文字说明中获取);西周晚期的文字及书法艺

术(从观察图片表面获取)。(说出其中三点即可。)

(2)材料二说明春秋后期,牛已用于田间耕作,牛尊铜牛的鼻子上装有鼻环,表明这是一头驯养的耕牛(通过观察图片表面获取),以实物证实了材料二记述的可信性。

(3)《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出土于四川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壶身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画面形象生动。它表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已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讲解:解答第一问,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材料给出了《毛公鼎》的时间,但这样的时间表述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学习中很少运用,作为历史资料不便于利用,因此,作答时应将其进行换算,将二千八百

多年前,变为西周晚期。其次,由于铭文处于鼎的内侧,我们难以在文物图片中看到,即使看到了,当时-1-的文字我们也难以解读,所以,文字说明就成了我们认识《毛公鼎》史料价值的重要依据。第二问,牛戴鼻环至今仍常见,为的是便于驾驭,另外,此牛尊图片是在教材讲述有关牛耕内容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作答的重要依据。材料二以文字材料说明牛耕的普遍,但文字记载并不具有绝对的可信性,文物可对文字材料进行印证。第三问,要先对材料一进行总结,看其分为几部分,然后再依据所学知识,对《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作对应的介绍。

(2)图片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图径主要有:

一、对图片本身进行观察。如是历史地图,应抓住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掌握其分布情况,或反映的基本局势;如是其他图片,则通过图片内容,确定其主题或内涵。

二、通过图片的文字说明,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图片内容说明、图片来源、图片形成时间等。

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

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

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

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是中国

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

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

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自古以来,人们从多个角度,对京

杭大运河进行着不同的解读。唐代

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

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

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功不较多。”

材料二 《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与

《元代大运河》图

材料三运河沿岸的一组风情图

(1)据所学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

大都会》图,分别指出连接海河与黄河、黄河与

淮河、淮河与长江、长江与钱塘江的各段运河的名称。

(2)结合所学隋唐史的知识及《隋唐时期手

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功”。

(3)对照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大运河出

现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一变化有何作用?依据隋唐及宋元时期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这

种变化的原因。

(4)京航大运河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康熙、乾隆南巡是运河航运和运河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清末民初大运河逐渐衰落了。当今,我们在怀念大运河昔日辉煌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它的未来。切实保护并科学利用运河,让古老的运河永远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材料三,谈一下你在这方面的见解。

参考答案:

(1)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①隋朝开凿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使南北交通贯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大运河走向得出结论,其实教材中也有明确表述。);②大运河对沿线的农田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沿线农业生产的发展(教材中有明确表述);③隋唐时期许多工业市镇分布在大运河沿线附近,说明大运河带动了沿线工商业的发展(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手工业与大都会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④另外,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只要言之有理,说出3项即可。)

(3)元朝时期,运河截弯取直(通过观察、比较两幅图中的大运河得出。)

。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

航程,更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

原因:长安、洛阳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4)①从水利角度看,充分利用运河古河道,实现南水北调,缓解北方水资源缺乏状况。通过对古运河河道的整修,恢复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开辟现代贯通南北的水上交通线(通过图片《京航大运河台尔庄庄段》得出。);②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在有条件的城市与河段,利用大运河航道及沿岸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运河的旅游项目。并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运河沿岸再次成为我国繁华地带(通过观察《古老的杭州拱宸桥》、《扬州瘦西湖》、《沧州运河岸边的乾隆碑》等三幅图片得出。);③将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利用与开发,只有利用起来运河才会重新焕发当年的活力。(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综合结论。)(只要言之有理,说出两点可。)

讲解:第一问有关隋唐大运河之功,教材中有所表述,但不够全面。本题通过《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功”,这实际上,暗示大河与手工业、大都会分布有密切关系,解题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找出这种关系,再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加全面地表明大运河之功。第二问要求能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图进行比较,说明大运河的变迁,通过观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第三问要求谈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如没有题目提供的四幅图片,学生难以着手,图片起到了提示与启发作用,几幅图片等于分别告诉我们,大运河本身是一种文化遗产,大运河沿岸还有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大运河有的河段至今在交通运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了这样的启发,再回答第三问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

(3)图表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图表材料获取信息,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通过对不同对象同类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相关认识或结论,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处理;二是通过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认识或结论。这种情况处理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必要时应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曲线图进行分析。当然,有的题目这两种情况均存在。另外,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还要注意一些有关图表的注释或说明,它对我们获取与利用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例3: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东亚地区除了已经迅速崛起的日本外,其它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也十分迅

速,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读下面数据图表回答问题: ——《东亚经济白皮书》(1)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最快的国家或地区在什么地方?分析最快的原因?(2)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发展的格局有什么变化?出现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2005年《亚洲经济

实现较快增长》图表,谈谈你对亚洲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进入60年代后,东亚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

国香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原因: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一问所问问题与图表关系不大,教材基本上有相关的表述。)

(2)东亚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仍然保持发展的势头,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年均GDP增长率超过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通过中国与亚洲四小龙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得出。)

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方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功。

(3)图表显示,不管是亚洲各国政府,还是国际权威机构,均对亚洲经济增长充满信心,当今亚洲经济发展迅速已不再限于个别国家的和地区,而是呈现出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亚洲将逐渐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图表中的数据,及有关数据的说明得出。)

讲解:通过图表数据可以看出,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亚洲四小龙变化不大,而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速度则明显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经济在东亚地区将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题目所问的东亚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是就此而言的。图表《2005年亚洲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中的数据分为三部分: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测;部分国家政府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预测;世界权威机构对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只有全面综合分析三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只记方法不练习,纸上谈兵无意义。提高水平靠实战,给你几题练一练。

1.唐秦王李茂贞是唐末重臣,卒于公元924年。其陵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塬飞机场西端的陵原乡陵原村。2001年4月,宝鸡市考古队正式对秦王陵进行保护性发掘。

观察以上三幅秦王陵出土文物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三组文物材料,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三组文物资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文物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2.根据中印两国2006年6月18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签署的会谈纪要,中国和印度7月6日分别开放仁青岗边贸市场和昌古边贸市场。其中乃堆拉山口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也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

下列是关于我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与西藏、印度联系的交通图:

请回答:

(1)根据图1,说出该交通线

开辟的有利条件。

(2)图2与图1相比,有什

么不同?请分析其原因。

(3)图3所处的历史阶

段,除了改善西藏地区的交

通,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还采

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其社会发图1:汉朝海上交通图 图2:唐朝对外交通图

展的?

(4)图4的交通状况对

于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具有什

么重大意义?

3.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

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

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图3:“一五计划”时期的西藏公路图4:青藏铁路示意图 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

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把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来实施。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历史,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了解中国千年的历史看________,了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________,了解中国几十年的历史看________。(请在横线上方填上最合适的城市名称)

(2)由图表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请说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城市数量少于中、东部经济地带的主要历史原因。

(3)《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中显示,从B到D工业发达国家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城市化进程很快,试分析其原因。

(4)依据《示意图》所展示的城市化发展趋势,说明我国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4.阅读下列三幅图及图解:

图①《政治竞赛》 图②《撕裂的美国地图③《解放黑人奴隶宣

图①《政治竞赛》反映了美国1860年总统大选的竞选情况。身材高大,健步如飞,跑在第一位的是林肯,如影随形的是他的竞选伙伴SteDhen Douglas,跑在第三、四位是代表南方利益的John

C.Breckinridge和John Bell。

图②《撕裂的美国地图》反映了林肯当选总统,北方工商业资本家在西部建立“自由州”的要求将变为现实,南方7州退出联邦,蓄谋叛乱。左边正使劲把北部和西部控制在手中的是林肯和Stephen Douglas(共和党)。拿着刷子、胶水,正努力把南方诸州粘合在一起是John C.Breckinridge和John Bell(民主党)。

图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反映了这一宣言的颁布对内战进程的巨大影响。蹲在总统宝座上的猴子指林肯,手中拿的是《宣言》,欣喜若狂,正在捧读的是黑人奴隶。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图①,指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图②说明美国内战爆发前国家处于什么状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③反映了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看这个宣言的?

(4)简述这场内战带来的积极作用。

5.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

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组回答

下列问题。

(1)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所使用动力的演变过程。

(2)分析相应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原因。

(3)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对世界历史发

展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训练题参考答案

1.(1)可以了解唐朝生活器皿的种类;了解唐朝的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造型工艺水平;晚唐的服钸、发式;乐舞表演艺术;晚唐社会上层的生活方式等等。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它能够使我们获得许多在历史书籍中没法汲取的历史知识;文物可以使我们对历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陶瓷制作的工艺技术等;文物可以对文字描述的历史,予以充分的印证;使历史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历史研究或历史学习者的感性认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汉朝丝织业的发展;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

(2)原因:不同:图2较图1海上交往的区域有了较大的扩展。原因:A、唐朝时,江南特别是沿海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通过海上与国外交往较陆上更为便利。B、唐朝时,造船航海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航海条件较汉代有了较大改善。C、唐朝对外政策更加开明,对外交往更加频繁。

(3)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引导西藏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青海和西藏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强各民族团结,有利于西藏的繁荣与稳定。

3.(1)西安上海深圳(如填其他城市名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洛阳可代替西安)

(2)古代前期西部一度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后来经济重心出现了向东、向南转移的过程,尤其到明清时期,所兴起的工商业城市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开辟的通商口岸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促进了这一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之也多分布于这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吸引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由工业革命开始的,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而加快。因此,我国在实施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农村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中小城镇的兴起。

4.(1)导火线是: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2)内战爆发前美国处于分裂状态。根本原因: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矛盾。

(3)图③反映了作者是站在南方奴隶主立场上,说明南方叛乱者对《宣言》的仇视和恐惧。

(4)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5.(1)变化:从人力、畜力、自然力转变为用蒸汽机,后又发展到以内燃机为动力。

(2)原因:①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和帆船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机器生产的需要。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广泛推广,促进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火车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相继问世。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成就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内燃机等新能源、新机器的应用和创制,汽车、飞机等相继问世,得到迅速发展。

(3)影响:①扩大了交通工具的种类和适应范围,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推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②为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扩大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

5.考研政治史纲分析题解题方法 篇五

先看材料: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源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

初看材料,大部分考生感觉无从下手。实则第一问考查的是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演变历程,第二位则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化的过程。

于是我们继续分析,可以得出第一问: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主义、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批判,但是它的过度批判孔学,也体现了出了一定局限性。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缺乏科学批判精神、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而第二问的答题线索也就不难梳理:

不同: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构想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相同: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关怀。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中国化,中国化的一方面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6.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篇六

一、总的方法::总的方法:一读、二找、三答。①读:粗读题目,包括材料和出处。②想:看清提问,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所记忆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③答:“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1)先看问题,后看材料(2)看材料的出处

(3)看分答题,确定知识点数(4)答题注意分层,字迹工整 注意:

(1)“根据材料回答„„”,直接在材料中找答案。(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找材料和课本的联系点,依据课本相关知识回答。

(3)综合以上材料回答„„“,找出材料与材料的联系点,围绕的共同中心回答。

二、具体步奏

(一)怎么读:一是注意阅读内容,二是注意阅读顺序。

1、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2、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二)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完成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切忌脱 1 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注意:

(4)启示、感想、认识等问题,要从材料和所问问题中找角度,不能抛弃材料和所问问题。一般1分一个角度,注意标上序号,分层。(5)一题中含有多个问号的,每一个问号前面的字至少读3秒钟后再作答。答题注意分层,注意答题的顺序。

(6)结合一知识点答另一知识点时,先把结合的知识点答出来(7)介绍人物贡献、证明观点等,答案是“事件加影响”

三、历史答题模式: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1、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一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霸的矛盾,及其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直接原因: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2、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的流传,激起了西欧人对东方的神往。(社会根源)【条件】地圆学说;罗盘针在海船上普遍使用。(客观条件)当时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主观条件)

3、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正面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统一思想。【负面影响】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5、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如评价洋务运动:性质:它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历史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消极方面: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为“两半社会”的命运。

6、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但也有残暴的一面;总体功大于过。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①创立了一套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 郡县制。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④、北筑长城,南修灵渠。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广大农民离开了土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1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2分)32.(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表现: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2)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3)原因: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材料三:2008年4月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2009年4月2日,二十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摘自《半月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美国是怎样应对这一事件的?(2分)

(3)材料三中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意味 着什么?(4分)

22.(1)新航路开辟。(2分)(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2分)(3)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2分)(4)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4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争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材料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1)材料一内容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分)

(2)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材料一的什么思想?该宣言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7.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 篇七

试题的解法取决于问法。我们先采用列表统计的方法来看看材料解析题有多少种问法 (见表1) 。

(注:表1中提问方式中的“指出”“简述”“说明”“例举”“写出”实际也是“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统计表1中的“提问方式”, 得出表2。

综合分析表1、表2, 不难看出, 材料解析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三种:1.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 概括……。2.阅读材料……, 概括……。3.结合所学, 概括……。

明确了“问法”也就找到了“解法”。根据对表2的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说, 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无外乎两种:1.课本知识的迁移。2.阅读并概括材料。第一种方法, 即“课本知识的迁移”需要日积月累, 在此不予讨论。本文探究的是第二种方法, 即“阅读并概括材料”的具体操作步骤。

理论上,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是“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规范作答”。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因为当做题者先阅读材料再阅读问题的时候, 材料中的信息是否对回答问题有用已经很模糊了。这样, 做题者就不得不再一次回过头去阅读材料。宝贵的时间在无效阅读中被浪费了。有鉴于此, 笔者提出“倒读正做, 逐句概括”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每次只阅读一个问题, 明确该问题的求答项和需要阅读的是哪则材料、需要回忆和迁移的是哪些课文。

第二步, 带着求答项去阅读这一个问题要求参考的材料并逐句概括。这是运用本方法解题的关键, 须细致地分为三小步。

一是阅读材料的出处。一般可以获得时间、人物、著作等信息。时间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对材料中的事件进行历史定位。人物和著作信息则既可以帮助时空定位, 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这些信息对解题都是有帮助的。当然, 经常会遇到不认识作者更没读过著作的情况, 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材料出处对解题无用”的信息,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不予考虑。“无用”也是信息。

二是句读材料。历史材料解析题本质上就是若干段汉语言文字,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技法拿来应用。笔者认为, 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是“数一数标点符号”。有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有一个分号 (或逗号) 就是两层意思。以此类推。在此过程中, 用双竖线“‖”和单竖线“”进行句读, 为下一步“逐句概括”奠定基础。

三是逐句概括。史学家傅斯年认为,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中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最大毛病恰恰就在于这两点, 一是看到大段文字就头疼, 不愿意仔细阅读, 扫一眼材料就开始答题。二是无端地扩大材料的含义或者干脆抛开材料自说自话。因此, 要想突破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困境, 必须老老实实地逐句概括材料含义。不用怕时间不够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材料读得越细致, 概括得越准确, 才能得到精确答案, 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才能上更高级的学校。

第三步, 形成规范答案。大家知道, 材料中的每句话并不一定都是对解题有帮助的有效信息。因此, 虽然通过逐句概括得到了每一句话的含义, 但是还不能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需要按照题目的求答项要求做进一步整理才能形成正确答案。书写答案时要做到“四到位”, 即一要书写到位, 文字规范化。二要格式到位, 排版段落化。三要层次到位, 要点序列化。四要语言到位, 精简、准确和学科化。

下面, 笔者采用“倒读正做, 逐句概括”法来演示2013年浙江文综第38题的解题步骤 (见表3) , 并与省考试院提供的参考答案进行对比。因要制作表格, 笔者把原题第一则材料中的表格略去。

运用“倒读正做, 逐句概括”法作出的答案与省考试院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吻合度如何?请看表4。

根据表4可以看出, 运用“倒读正做, 逐句概括”法作出的答案与省考试院提供的参考答案基本吻合, 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8.例谈政治材料型主观题解题方法 篇八

从政治主观题的材料设置上看,一般采用情景材料、引文材料、图表材料或图表与情景材料交差运用等方式设题。设置材料是为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所以,选取的材料一般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特征。从特点上看,材料题取材简明、灵活,设问切入点小,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集中,一般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设问方式上看,材料型主观题一般有开放性设问和限制性设问两大类。开放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设问要求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提倡创造性思维,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限制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设问规定的原理来分析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答案必须符合设问中的“限制性”要求。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就是对材料型主观题的高度概括。

二、典型例题

例.(2013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第37题)(节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电子产品加工业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政治材料型主观题的解答

1.审题

(1)审材料。

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法、主干法、倒读法等。审材料时是要注意两点:①抓“题眼”,划分材料层次。②概括每一层次的中心意思。如在审读图表题时,我们要注意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图表内容,注意纵横比较;审图表附注,领会题意。

如在阅读上述例题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则材料分为三个层次:①欧美一些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持肯定态度,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实施了升级改造。③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2)审设问。

题目的设问为我们指明了答题的方向,指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将设问弄清楚,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设问。审设问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分析设问所要求运用原理或观点的知识范围。在审设问时,首先要弄清设问类型,判断出是开放性试题还是限制性试题。如果是限制性试题,还要具体分析设问的知识范围,并将其进行模块定位,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是某一模块中的哪一部分的哪些原理。

通过仔细审上述例题的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要求考生明确设问的主旨,即明确考查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中的哪一个。“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出判断性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即材料中反映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即谈重要性和危害性。“怎么办”即措施。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正确的,应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错误的,则应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

审上述例题可知,该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中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属于“怎么办”的范畴。

2.合理想象,确定答题所需的理论知识

(1)联系教材知识。

在明确题意、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审清设问的基础上,思考试题材料与教材中哪些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原理。联系教材知识的依据是:由设问内容联系教材的方向性知识;由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的对接关系,确定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上述例题就要求考生联系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

(2)联系时事政治知识。

高考政治试题在考查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还会直接考查考生对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时事政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学以致用。当然,答题语言不能是对时事材料的罗列和堆砌,而应是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归纳出来的、反映时事政治实质的语言。

例如,对上述例题的解答,就要根据材料的大意与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建立对应关系。

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3.解答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解答材料型主观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的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体现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材料、教材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方法是联系法,即构建设问、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分析,即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哲学常识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为:基本原理+方法论+具体分析)。

材料型主观题的解答主要有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归纳法是由个别(特殊)到一般(普遍)的分析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普遍)到个别(特殊)的分析方法,即运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论证具体问题的方法。如对上述例题的解答,运用归纳法加以整理即可形成答案。

上一篇:最经典的教师节感谢信下一篇:向阳小学课改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