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2024-06-25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精选11篇)

1.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一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是当今我国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据中央纪委的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间,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查处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200多万件,处分党员235万人。有效遏制腐败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关系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

1、简单分析党内腐败现象成因

(一)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许多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

(二)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而更多的是主观随意的人为因素,实为腐败现象的繁衍栖身提供了条件和土壤。

(三)心理失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

(四)一个社会转轨时期的腐败现象有其内在必然因素,这就是新体制建设过程中对权力制约机制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新体制还未完全形成,监督、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党员分陷入腐败之中。

2、正确看待腐败问题

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

3、怎样防腐反腐

1.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陷进了腐败的深渊。从根本上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丧失了党的先进性。

2.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3.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4.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一棵参天大树若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定逐渐枯萎,一个国家或政党,若任腐败毒瘤蔓延,最终也难免区域衰亡。只有坚决反对腐败,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才能保持党和国家计提的健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心得体会(一)

当前中国政治生态局势发展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是大势所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及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中含有大量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内容,是所有党组织及党员所要遵守及学习的,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成功实践。落实党章党规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部署。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及培养服务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先,做好合格党员才能为做好服务型党员干部做好铺垫,只有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活动才能让每名党员将合格党员的标准铭记于心,实践于身,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强化问题导向,注重以上率下,扎实有序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建设廉洁型党组织及培养廉洁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新政治生活新常态下,反腐倡廉一直是经常性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能够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能够强化党性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三是能够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可以紧紧围绕党的重点中心工作及大局工作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大的贡献。

2.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二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0%,从纵向比较来看,这一比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较为缓慢。从横向比较来看,这一比率高于美国、日本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高于“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5~6个百分点左右。

曾几何时,“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过高”已成为行业内外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状态的重要的评判标准,甚至由此得出了“物流导致物价畸高”“、流通费用高企一直是制约我国商贸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结论。

然而在众多业内资深人士看来,这一说法存在先天的缺陷和谬误,应该谨慎看待。

“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太高,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德利得物流运营总监恽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斩钉截铁的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跟发达国家不一样,肯定不能简单的套用公式,然后加以对比,事实上,按照现在的运费标准,中国的每吨货物承载的GDP比发达国家低一半还多。”

天地汇CEO徐水波也表示,“我们长期抱怨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同时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是由于没有了解到这个行业真实的一些数据,很多时候出台的政策都是畸形的。”

泰达物流董事长张舰在2013年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也公开质疑一些专家学者以“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过高”说话。“我在外讲课的时候也跟他们讲,你们要看美国的GDP结构,美国的GDP比重跟物流没有问题。”

中物华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福则告诫媒体,正确分析中国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的比例,应该要科学地加以分析,不能打板子打在物流企业身上,“这个责任应该说并不在我们的物流企业身上。”

对于业内人士口中的这个“伪命题”,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表示,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过高,确实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物流运作水平、服务能力,物流的效率比发达国家要低的客观事实,但也应该从多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正视其中的基础性原因。

何辉说,“我国现在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业欠发达、工业产品附加值偏低,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也是我国物流费用高于美国和日本,甚至高于印度和巴西的基础性原因。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占比高而第三产业占比低。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1%和46.7%,第三产业占比仅为43.2%, 而美国的数据则是78.8%,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的占比分别为71.5%、71.0%、55.2%和66.6%,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美国和日本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巴西60%以上、印度50%以上的水平,这就导致经济发展的物耗和能耗偏高,引致物流需求规模偏大。”

同时,何辉还认为需要从产业布局和产品附加值两方面来分析。

“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上游能源资源和部分下游产业逆向分布,一些高能耗、高物耗产业不能按照地区比较优势布局,致使煤炭等大宗商品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导致我国货物周转量明显偏高。而从产品附加值来看,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工业产品增加值率偏低,这意味着实现同样多的商品销售额、耗费同样多的物流费用,但所创造的增加值明显偏低,这就会导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偏高。”

生产方式粗放也是我国物流费用偏高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与此相应,消费模式也逐渐从单纯追求温饱型或数量型,向追求消费价值多元化、个性化转变。但生产方式仍以“大批量、规模化”为主,导致产需不能有效衔接、资源周转偏慢、社会库存居高不下。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存货率为9.4%,远高于日本等发达国家5%的水平。因而,降低物流费用需要切实转变生产方式。”

“此外,流通模式粗放与物流费用偏高密切相关。”何辉认为,流通模式粗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供应链为主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由于生产方式整体上没有由“大批量、规模化”向“柔性化敏捷制造模式”转变,同时受“大而全”、“小而全”运作模式的影响,生产企业还不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提出有效的物流和供应链需求,造成供应链发展缓慢、物流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集约使用,导致物流效率偏低、费用偏高。

“2012年,根据我们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重点企业调查,我国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占企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61.0%,低于日本约9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

流通模式粗放的另一个表现是物流一体化建设相对滞后。受体制性和机制性约束、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标准不协调、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我国大流通体系尚未根本形成,部门分割和市场分割仍然存在,物流一体化建设明显滞后,社会资源周转慢、环节多、费用高。“例如,我国海铁联运比例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国际上港口集装箱的海铁联运比例通常在20%左右,美国为40%,而我国仅为2.6%左右。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不到3次,远低于日本和德国9~10次的水平。”

何辉说,在我们每吨货物中承载的GDP比发达国家低一半,这说明我国的物流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物流行业服务水平低,收费价格低,产出和效益偏低,这也是我们物流行业与工贸行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动力和方向。

3.应该如何看待“绿色悖论” 篇三

从科学方面来讲,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不复杂。它是由大气中大量积累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的,也就是说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温室效应越严重。而大气中超量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于是,许多人认为,如果政府推出一些抑制化石能源的政策,就能够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从而抑制全球变暖。

世界各国政府确实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但是全球变暖的问题依然在持续加重,这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反思。2008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经济学家汉斯·维尔纳·西恩出版了一本名为《绿色悖论》的畅销书,书中提出的“绿色悖论”就试图解释这一现状。

“绿色悖论”的核心理论如下:人类对抗全球变暖的行动和政策,比如对化石能源征税或者对非化石能源进行财政补贴,而这势必会引起化石能源企业利润的降低。作为对气候政策的回应,如果化石能源企业预见到这些政策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变得更加严格,那么企业可能会增加化石能源在近期的产量,以求避开利润最低的时期,这反而意味着气候变暖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了。

4.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 篇四

一、腐败现象的定义与产生的原因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利(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行为,都可以称为之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从历史根源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并且影响着一部分人,一旦这些人当官,便会想方设法搜刮钱财。从思想根源上看,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小集体谋取利益的工具,一旦这些人掌握权力,便造成腐败。从社会根源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权利对市场经济秩序干预过度,使权利腐败的机会增多。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反腐败形势

如今的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 1

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的职位越来越高。腐败也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呈现出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从量化分析来看,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约站党员总数的比例的总趋势是下降的。从民意调查的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满意度平稳上升,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上升,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从国际社会的评价来看,这几年不少国际人士对我国的反腐败成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三、腐败带来的危害

腐败破坏经济建设。腐败分子不仅通过自己贪污受贿侵占国家资金,而且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巨额资金和大量财产流入不法分子手里,1999年,全国法院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据胡鞍钢估计,腐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9875亿——12570亿元之间,相当于GDP的13%——17%。若任其滋生蔓延,泛滥成灾,必将严重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腐败危害精神文明。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腐蚀性,如果不加严惩,就会像瘟疫一般迅速传播,腐化堕落、骄奢淫逸、贪污受贿、买官卖官、贪赃枉法等犯罪行为充斥整个社会,从而使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污染社会风气。

腐败破坏社会稳定。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导致社会**纷争。“乱收费”“乱收摊”等行为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长治久安构成威胁。

腐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腐败压制群众的民主权利,侵害群众的经济政治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腐败现象的防治措施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完善教育制度。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思想教育,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政绩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利依法运行,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完善预防制度。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四是要完善惩治制度。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和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完善举报人和证人的保护制度,拓展群众的监督渠道,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保障制度的执行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严惩行规定,对制度落实的各项措施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落实时限和阶段性要求。增强制度意识。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大对贪污贿

赂、渎职等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纪检监察检察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对腐败现象严厉打击,使腐败行为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腐败行为产生的收益,这样,公务人员在考虑到腐败要付出的代价后才能望而却步。

只有以上几方面多管齐下,构筑全社会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腐败斗争形势》上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2.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

5.怎样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篇五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等待早莺0000000011月6日

这次讨论思考题的题目是“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是怎么看的,这是否影响自己对党的向往”。就此问题,大家看法不一,可以说事产生很大分歧,有的人甚至对党和国家产生了怀疑,似乎已经到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绝望的地步。但是我却希望大家能在批评之处,看到中国的进步。对于党内腐败问题,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待。

一、腐败为什么存在从古至今,反贪污腐败从来都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任务,可是贪污腐败却从来没有断绝过。腐败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其土壤便是权利的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贪欲,这是人性之恶,且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结构进行管理,这就存在着权利的分配和运用,也就是腐败所产生的土壤。想要消除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民素质极大提高,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贪污腐败才会彻底根绝。

二、怎样正确看待腐败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

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而且,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因此要客观看待腐败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三、怎样应对腐败

1.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无数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

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逐步滑进了腐败的深渊。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拒绝和逃避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丧失了党的先进性。

2.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增加党内监督的实现。

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3.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或者说是廉政建设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罚机制、“不许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4.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

6.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六

中国反腐败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否会形成长久有效的反腐败体系?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腐败分子携款外逃受到关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执政以来,党的执政地位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中国反腐败特点: 目标上重视效果;略上止血优先;对象上虎蝇齐打;力度上持续高压;领域上军地同步;环境上开放透明;能力上硬其筋骨;主题上猛抓作风;手段上借力网络;决策上咨询专家。

1、中国反腐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的运动持续进行着,从以前的“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现在的“体系反腐”模式,然而目前反腐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但制度建设与积极落实协同推进,无不彰显了中国反腐的决心和魄力。上不设禁区、下不留死角。反腐不断打破“禁区”和“惯例”,数百厅官被查处、50余“老虎”落网。

2、未来反腐的发展趋势。针对上述的问题,反腐的关键显然就是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重点,进行制度创新,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一)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消除腐败产生的基础

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二是调整政企关系,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简政放权、依法确权,合理界定权力边界,真正践行“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的原则,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约束权力运行空间。(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靠民主制度净化权力

在腐败程度较烈的社会中,权力被滥用肯定是权力机制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或是权力绝对化,或是缺乏监督,所有这些问题均因民主的缺乏所致。只有靠实行民主,才能在制度上予以根本解决。(三)严明法纪,减少和抑制腐败

7.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七

(“过时论”;“革命理论”;“阶级斗争理论”„„)

六小组讨论顺序(提纲):(总时间21——23分钟)

(一)简单阐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谈谈产生原因和在中国的作用影响等(6—8分钟)

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心思想总结为以下方面:

1、国家是阶级分化和斗争的产物。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3、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私有制和剥削,如奴隶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等,但也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因为它们自身内在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4、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共产主义社会,而之前共产主义的初级时段可称为社会主义。目前,中国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人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之所以要马克思主义,是源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成功,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落后国家的胜利给饱受折磨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中国人民看到同样是落后的俄国经过革命而走上了一个新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加之当时苏俄积极支援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就有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个传入不是偶然,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在经过比较选择之后确定的。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建党立党,使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中间,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有过世人赞叹的成就,也有过令人心碎的挫折。而中国之所以能够从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变为今天生气勃勃的新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提供了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理论武器。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断在中国传播、发展,在这过程中,先后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性标志,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核心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是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包含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

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毛泽东思想产生背景及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产生背景及指导意义?

答: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简单总结下,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其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它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过时了吗,产生原因(5分钟)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什么,产生原因?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也过时了吗?

答: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已经过时了。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变化形式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与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理解上的马克思主义主义开始与实际发展有了偏离,很多领域难以继续指导社会主义完善、进步与发展。同样这种类似的看法也曾出现在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上。

(三)当今时代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六小组结合(一)、(二)各项的分析,经讨论得出小组答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指导思想,意义深远。(10分钟左右)

1、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答: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 年后的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明确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特别说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有些论述虽然在原则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毕竟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自己的经典著作都能采取如此客观豁达、不断发展的态度,作为后继者们,我们更不应该拘泥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和中国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却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位学者在书斋里制造出来的某种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丰富着、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也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列宁主义,在中国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2、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 答: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

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含解放思想的涵义——它主张敢于超越已有的结论,敢于追随时代的鼓点和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些思想显然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

其次,毛泽东同志毕生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始终想着人民,把人民视为共产党人的“上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如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思想不仅没有过时,不应该摒弃,而且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新一代领导者多次重申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最后,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我们有权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这些思想也是不会过时的。

8.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八

这些时候,除了最近火热的事件,京东,国美,苏宁三国大战之下,再加上360出了综合搜索之下,很多朋友都会忽视一件事情,那就是麦包包的“淘宝”不在了,曾记否,很久很久的时候,麦包包就已经霸占百度“taobao”类的关键字很久很久了,但是就进,淘宝所有的关键字在麦包包中全部消失了,这篇文章呢,就是写一下站长应该如何看待在麦包包中消失的“淘宝”,引发我们如何的思考。第一大点:分析麦包包的关键字排名曾经的一切一切的动作记得很早以前就有朋友说过,麦包包凭借良好的网站结构,针对淘宝类关键字购买了大量的排名链接,那么笔者想要再看一下这些,于是找外链,截图,随机图在aizhan反链查询,数量竟然达到“1878”条外链,而且这些外链应该大多数都是购买的,可见这里的购买链接力度之强。那么我们接着往下走,既然麦包包可以用庞大的外链数量将淘宝这个关键字做到极致,从哪里可以看到降权了呢?笔者的建议,最直接的一点,百度权重,大家看如下截图。降权前降权后从百度权重可以查看的一清二楚,而且对于麦包包来说,还有一点是它用关键字做过很多热门关键字排名,比如说“奥运会”,如图排名状况,就是麦包包曾经通过相同的连接诶购买所获得的排名,由此可见,购买的确是可以获得强大的排名的(至少在以前行得通)。当麦包包“淘宝”不在了,我相信原因肯定就是在链接这一块,毕竟链接在互联网的大树中占据着庞大的地位,是内容无法比拟的,内容而且又非常容易造成转载,然后原创傻傻分不清楚,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链接,毕竟链接就是一板一眼的,而内容不是,在这一块中,链接还是有巨大的地位和优势的。第二大点:观察购买链接的麦包包的后续反应相信作为一个大站的话,是不会别这些降权所吓倒的,但是这无非又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一个独立了很久的一个网站突然之间降权肯定有它的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买卖链接太过,然后在百度的算法调整之下才失去了排名,如下如所示,就是百度的LEE对于日后的百度的买卖链接的态度。这些就是对于购买链接的站长一个警告,如果麦包包在日后的一段时间之内还是无法恢复的话,就可以很明白的说明买卖链接对于百度来说已经划入了算法之列,大量的购买外链很有可能会让百度发现,从此让排名一蹶不振,这是第一点。同时也让更多的站长放弃购买链接的使用,从而安心做内容,安心的用内容做用户体验。第二点,如果麦包包在日后的日子恢复了权重,同样也可以说明一点,链接对于内容来说,链接还是比较重要,而且大量的链接指引会让百度的体验提升到更高,不是有句话说得好,站长不知道用户体验,仅仅知道蜘蛛的体验,只有喂好蜘蛛,就可以了,至于用户体验,也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如果百度想要改变这种态度的话,希望从购买链接这种行为之中抓起,慢慢的将用户体验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中。其实这些就是浅谈一下麦包包的关于降权的事情,从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得出来,百度最近正在将用户体验放在首要位置,如果想要做好的话,请抓住购买链接交易这一个环节,做到最好,好了,这篇文章呢,由毕业设计站长原创,日期:[2012年12月01日] 本文地址:真人娱乐城:http://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9.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腐败的问题 篇九

目: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韩开平 准考证号020014301334 指导教师 刘兰泉 职 称 副教授 日

2015年4月10日

引 言............................................................................................................................................................1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2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3

1、大学生就业存在自身问题...............................................................................................................3

2、高等院校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4

3、用人单位..........................................................................................................................................5

4、国家就业政策欠完善.......................................................................................................................5

三、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建议..........................................................................................................6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6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6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7

4、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8

5、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8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及展望................................................................................................................9

1、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明朗,就业形势仍将复杂...........................................................................9

2、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政策.......................................................................................................9

3、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将助推不稳定性就业..............................................................................11

4、高校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加突出..........................................................11 参考文献......................................................................................................................................................12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韩开平

指导教师:刘兰泉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也是社会大环境就业难造成的。尽管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逐年增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引 言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各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成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张局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重。从国家对就业问题的成因层面看,Niall O Higgins(2002)认为毕业生的供求、需求和供求匹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首要原因,主要凸显在工作岗位的结果和数量上。预期收入的自我高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不能清楚的认识现实与预期理想巨大的差距。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即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分布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劳动力过剩是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与需求岗位人员不匹配、不对口、差异大是影响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小处着手、大出着眼”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87%,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20年超过90%。学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6219名,其中本科生4616名,签约270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456人,出国留学130人,灵活就业56人,就业率为94.15%;硕士研究生1509名、签约1256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05人,出国留学29人,灵活就业11人,就业率为92.84%;博士研究生94名,签约67人,进站做博士后17人,灵活就业4人,就业率为96.81%。[1][2]经历过2013“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战火硝烟,2014“更难就业季”的风雨肆虐,我们会迎来什么样的2015?不容乐观!未来几年直到2020年大学生就业都不容乐观。

职业发展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提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79万人增加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大学生就业的高峰还在后面。预计2015届国内将有大学应届毕业生750万以上,出国留学归国找工作的应届生30万,加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表1:近几年高校毕业人数

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为7.7%,2013年为7.5%,2014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电力、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这些都暗示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再现疲态。分析人士指出,三季

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降至接近7%的水平„„但官方报道就业未受影响反倒很好,到8月份新增就业岗位完成全年任务,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经济理论似乎失去了作用,但也可以从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向 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2、高等院校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地点选择的均匀分布。调查表明,有约超过2/3的大学毕业生希望留在沿海的大城市就业,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有约六成会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寻找 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知道服务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难以有效的调节市场人力机制,缺乏反馈机制,难以形成国家、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高校人才输送方式,人才资源匹配度不够。

3、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2)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3)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首先是,过分关注毕业院校。选人学历化、名校化,势必造成就业竞争加剧,同时还有可能出现能力过剩。的增长,扩大就业岗位ud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2)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如公务员招录的“凡进必考”政策,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但目前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多数企业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选人用人缺少合理标准,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不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直接制约了大学生合理就业。

(3)中国有着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历史,与之匹配的是国家管理者的职业化。由于象形文字学习难度大,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人才培养成本很高。统治者除通过高官厚禄诱导读书、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外,还通过舆论、政策影响民众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的宣传,使“读书做官”、“读书改变命运”的求学心态得到不断强化。在古代中国,穷秀才的社会地位高于富木匠。虽然今天“做官”不再是读书的唯一出路,但大学生毕业后当普通工人不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

三、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3)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4)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4、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5、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3)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4)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及展望

1、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明朗,就业形势仍将复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业困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客观现实。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凸现,特别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并造成全球动荡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展望2015年,中国将迎来劳动力就业“洪峰”,大学生就业状况难言乐观。

2、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5]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2)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3)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

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

3、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将助推不稳定性就业

未来一个时期,作为就业岗位重要提供者的中小企业,仍将会继续面临生产成本、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多重压力,部分企业仍将会经营困难,继而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其是在招工难和经营困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更多企业选择以多种形式的权宜之计留住员工,待经济好、转订单增加时能马上投入生产,而不至于陷入“有单无工”的被动局面。

4、高校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2013年,我国将有7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也将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渠道不畅,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前不久,组织的高校毕业生调研,80%以上的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毕业生技能不适合岗位需要,60%的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必须经过培训才能适合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调研表明,毕业生自己认为所学知识与工作“不太符合”和“不符合”的比重也分别占被调研人数的47%和22%。随着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在非技能型领域却积压了大量缺乏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人才供需不对称的矛盾愈发突出。短期内,这一问题仍将继续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政策上给与必要的支持,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解决供给的需求矛盾,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加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队伍”

中,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毕业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综合能力的强化,转变就业观念,拆掉原有的“就业之墙”。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大学生自身、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入手,共同为我们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助力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0.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篇十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 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呢?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此外,还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总结;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虽然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成为社会普遍问

1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篇十一

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都需要用现代政治经济学来加以回答。

其一是社会保障制度问题。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十几年过去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原因只能有一个:某些城市在旧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机构和个人的阻挠和反对。

其二是我们的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当时有两种方案各自代表着占有大量住房者和不占有大量住房者的利益。结果,全国只有一个最穷的省即贵州省,用了后一种方案,其他各省都用了前一种方案。所以,我们搞了十几年的住房改革,实际效果很不好。

其三是农地制度改革问题。我国历来有把土地产权制度的田底权(所有权)和田面权(使用权)分开的做法。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应当将土地使用权永久性地交还给农民。但是,也必须强调指出,我们在讲论土地所有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从政治、法律上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果不解决这些相关的政治问题,不提出相应的措施,好的经济想法也会得到不好的结果,有些人肯定就会把这笔账算到经济学的头上。

其四是现在热烈讨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党中央和政府就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到了“十一五”,再次强调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但是,这项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以至于在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转变增长方式,将主要依靠以投资和出口驱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经济的增长方式,仍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就要改变这种政府和政府官员握有过大资源配置权力的体制;而改变这种体制又会损害在这种体制中享有既得利益的人们。

此外在中国提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警惕假马克思主义鱼目混珠。

总之,整个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互动的过程。自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建立起来以后,两种前途就严峻地摆在全体中国人的面前:一种是政治文明下法治市场经济的道路。另一种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政治和经济改革扼制后者的势头,来自另一极端的势力就有可能利用大众对权贵腐败的不满,推销极“左”路线,把中国引向另一条歧途.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2、二者都是市场经济,因而其属性有相同之处,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具体表现为:其一,经济活动市场化;其二,企业经营自主化;其三,政府调节间接化;其四,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其二,在分配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奉行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其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各种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鉴于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必将在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播者。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突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和先进地位。

实践证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2、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它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巩固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为了便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呢?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最后选择。在中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家就会分崩 离析,就不可能实现发展和进步,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任何其他政治组织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重任,成为 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政治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避免因政治体制改革而引发 政治震荡和社会混乱。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进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 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充分实现,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 民主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同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 中,必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 来。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性质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全一样。中国 政治体制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西方政治体制运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具体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脱离中国国情,盲目引进西方模式和西方经验,只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引入歧途。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经验。

四、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政治体制改革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从其基础性条件培育着手,在基础性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反而容易引 发政治危机,妨碍民主政治的发展。比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经济高度发展之前,难有民主政治的充分发展;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 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公民文化为底蕴,而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民主都是渐进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民 主化进程也是在经济发展之后才开始的。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在现有政治制度基础上实行增量 改革,审慎行事。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有利于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组织扶贫开发,解决了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对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的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上一篇:50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下一篇:描写我的老师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