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2024-09-07

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共10篇)

1.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一

近年来,贵州农信社以“三结合”实施精准扶贫,以信贷资源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效。

结合一:与农村信用工程相结合

据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锐介绍: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成以来,把农村信用工程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以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为基础,根据资信调查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开展信用农户的评定和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及信用县(市)的创建。截至3月末,已评定信用农户689万户,创建信用组77613个、信用村9599个、信用乡镇622个、农村金融信用县13个,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这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农信社通过信用工程的这一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建设,成功创建信用共同体,开拓农民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融资途径,为农户获取信贷资源提供可能。农信社立足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成效,有效综合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农信社的资金资源,将政府贴息与农信社降息相结合,并以1:1.1的比例匹配支农再贷款信贷资金,有效降低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放大可利用贷款的资金规模,使大量分散且缺乏有效担保的贫困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截至203月末,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向672万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3883亿元。

二是精准定位信贷资金投放,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农信社将信用工程建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截至年5月末,农信社累计向401367户农户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72亿元,扶持绝对贫困户21.3万户,扶贫贷款覆盖9388个贫困村,在全省71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贷款余额达1958亿元。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激励农户生产积极性。为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农信社定期开展年检工作,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农户可以通过提高信用等级来提高贷款额度。这样的管理方式有效激励了农户在获取贷款后积极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积累信用记录,提升贷款额度,逐步形成了农村信用体系和扶贫攻坚开发的良性促进机制。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全省13个农村信用县的贷款余额从的125.56亿元增长到2015年末的348.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幅度达168%。

结合二:与实施普惠金融相结合

当前,贵州农信社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营业网点2194个,“信合村村通”服务点近2万个,布放ATM机具3093台,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已构筑起辐射全省的服务网络。依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惠及城乡的服务网络,农信社广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以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服务,为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有益的金融环境。

一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提升涉农服务水平。自起,贵州农信社大力建设“信合村村通”工程,为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构建渠道,提高了补贴发放效率和精准度,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延伸,确保了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截至2015年6月末,全省农信社已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400多亿元,“信合村村通”累计交易263.6万笔,有效节省了取款汇款的交通成本、误工成本。

二是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支持。为解决农民工服务“两头空”的问题,农信社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设立13个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外出和返乡的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支持,通过创业能人的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当前,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帮助农民工获得各种赔偿、补偿1833.99万元,并引导3.69万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17亿元,带动39万贫困人口就业。

三是围绕民生工程建设,为扶贫开发提供信贷支持。农信社围绕贵州省委、省级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以支农支小为重点,仅就发放“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贷款36亿元,贷款余额为296亿元。其中,支持“小康路”贷款余额24亿元,支持“小康水”贷款余额10亿元,支持支持“小康房”贷款余额 138亿元,支持“小康电”贷款余额5亿元,支持“小康讯”贷款余额3亿元,支持“小康寨”贷款余额43亿元。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村建房贷款225亿元,惠及农户79万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39亿元,惠及农户12万户。

结合三: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不上去,扶贫成果也得不到巩固。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发展要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因此受益。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也多次强调,贵州扶贫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开发之路。当前,贵州省委、省级政府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五张名片”特色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意在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全面奔小康目标实现。

为更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贵州农信社结合上述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以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激发农户的生产和创业热情;以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多方联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链的形成。

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法,结合地方实际助推产业发展。农信社围绕产业发展这一重点,瞄准“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探索建立链式金融服务体系。在毕节,农信社为辖内68个重点乡镇量身打造了“一镇一策”的金融服务措施,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差异化的无缝对接服务,加大核桃、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种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如大方联社向六龙镇养殖合作社成员整体授信220万元发展生态养殖,就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结合“三农”、小微企业和扶贫开发的资金需求特点,大力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作。全省农信社结合“三农”和县域经济特点,相继推出“致富通”、“金纽带”等系列共90多个符合自身特点、农民喜爱的.服务产品,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及小微企业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的信贷需求。同时,农信社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机制,推动建立各类涉农融资担保基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增信模式,解决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

三是围绕发展规划,以信贷投放带动产业发展“蝴蝶效应”。农信社作为“3个15万元”政策的主办银行,发放了全省95%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全省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67亿元,大量小微企业在农信社的支持下成长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农信社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信社”等运营成熟的链式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特色农业、新型农业、科技农业等产业发展,围绕园区建设,累计发放“5个100工程”贷款179亿元,余额573亿元。

2.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二

(一)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力面临较大压力。

新常态下,不再一味追求过高的GDP增速,不再以GDP论英雄,更加注重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部分地方政府还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去产能压力,政府收入减少,债务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安排捉襟见肘,扶贫工作面临资金压力。

(二)经济驱动力发生改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在产业结构方面,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区域结构方面,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力结构发生巨变,人力资源重新分配转移,收入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伴随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力的改变,扶贫工作也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和新的抉择。

(三)绿色低碳可循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理念。

低碳经济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给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商机。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也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

(四)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步减少,空心村现象日趋严重。

中国目前正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并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末,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达到2.21亿,占全国人口比重升至16%,至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人口老龄化既给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和困难,又为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想象和运作空间。

(五)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新常态下的金融扶贫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信息科技在扶贫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六)风险多元化、复杂化、常态化。

在当前经济下行期,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各种风险集中暴露,银行不良率不断攀升,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国际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各种风险并存,处置难度不断增加。在经济新常态下,这种风险格局短期内难以安全消除,金融扶贫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金融扶贫工作的风险把控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强政银联动,强化风险分担。

一是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使贫困地区人民树立信用观念,优化信用环境。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诚信教育,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道德等多种手段惩戒失信行为,及时纠正个别借款人将扶贫贷款等同于救助资金的错误认识。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诚信意识,为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二是适时引入“政府增信”机制,增加贫困户信用,弥补体制和信用缺损,承担应有的风险责任。这里的政府增信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保险产品和财政直补资金担保等方式为商业银行对贫困地区特定对象发放的贷款(含其他信用业务)提供担保或风险补偿,进行“增信”的行为。探索使用“政策性担保公司+扶贫对象”、“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扶贫对象”、“保险公司+扶贫对象”、“财政直补资金担保+扶贫对象”等政府增信模式。通过政府增信机制的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金的引导和撬动效能,缓解扶贫贷款申请难、风险高等问题,践行普惠金融,促使商业银行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模式。

(二)加强金融扶贫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是金融扶贫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任何扶贫策略和政策都要靠产品去实现。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扶贫工作呈现的新特点主动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的需要。根据贫困地区的生态状况、产业情况、信用状况、贫困户自身状况等方面特点,积极开发“金融+生态”、“金融+特色产业”、“金融+电商”等特色产品。

(三)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积极稳妥推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新产品,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重点领域的支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现代种业、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以及生态旅游、新能源等项目。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将信贷资源配置优先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行业和企业倾斜。

(四)与金融扶贫相结合,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金融脱贫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又带动了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与金融扶贫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扶贫的资金支持,金融扶贫工作也需要美丽乡村建设的广阔平台。扶贫资金应重点向村庄居民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清洁能源利用、村庄绿化建设、特色富民产业等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项目倾斜。

(五)重点支持养老相关产业。

养老产业不仅能够直接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而且可以创造可观的就业机会,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以贫养贫”。重点支持养老院建设、医疗保健、老年用品、家政服务、娱乐文化、咨询餐饮、精神关怀等产业项目。

(六)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扶贫。

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等电子服务渠道。建立分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服务渠道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让贫困地区人民实现“足不出村”的基础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提升扶贫功效,填补服务空白。信贷资源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网络建设工程,大力支持农村电商等互联网产业,使信息化成为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七)实施差异化金融扶贫策略。

差异化金融扶贫并不意味着“嫌贫爱富”、“挑肥拣瘦”,这里的差异化金融扶贫是指在金融扶贫贷款中引入信贷评级理念,根据不同区域、产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信用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分别测算出不同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的评级结果,在授信额度、期限、利率、担保条件、产品类型等方面分别给予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和资金安排,以此来促使贫困地区各类经济主体信用观念、信用意识的培育和形成,使贫困对象在享受扶贫红利的同时,逐渐树立信用理念,同时起到降低扶贫贷款违约风险,促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世清.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建构[EB/OL].中国经济网,2015-4-21

[2]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EB/OL].求是理论网,2015-3-19

3.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三

“三融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

一是将业务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中。古蔺农商银行围绕“四个百分之百”(即:资金组织百分之百来源于当地、信贷支持百分之百投放于当地、税收公益百分之百反哺于当地、普惠金融百分之百让利于当地)开展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是将业务工作融入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未来几年,通过“四专”营销和覆盖至村级单位的服务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是将业务工作融入扶贫攻坚的重心工作中。2016年3月专门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以董事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明确总行各部门积极与县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金融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各支行成立扶贫攻坚实施小组,深入推动金融信贷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三强化”融入金融精准扶贫

一是强化产品创新。不断优化评级授信和投放流程,以“最简单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努力确保方便、快捷、精准投放,由“普惠金融”向“特惠金融”转变。

二是强化风险控制。建立扶贫小额信贷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县政府按1∶10比例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与农商银行按7∶3比例承担损失,补偿风险。村风控小组监督贫困户贷款资金使用,协同控险。全县已组建贫困村风控小组117个,初期到位风险补偿基金500万元。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该行在2016年信贷投放计划中单列扶贫小额信贷1亿元,并建立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投放、基础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精准扶贫监测考核制度,按月通报、年度考核。截至目前,已为12196户贫困户授信36479万元,向117个贫困村、1853户贫困户发放扶贫类贷款5433万元。

“三结合”促进金融精准扶贫

一是与改善支付渠道相结合。积极加强渠道建设,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2台存取款机具的配置,存取款机具总量超过100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至少设置助农取款点1个,安装电话支付终端EPOS机1台。积极推广“农惠通”金融机具使用、调整EPOS机布放,延伸服务半径,畅通支付渠道,努力为贫困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二是与普及金融知识相结合。深入开展客户经理“进村入户”活动,以各村组干部为纽带,引导农户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脱贫的积极性。今年全辖共开展各类集中宣传26余次,召开扶贫政策宣讲会75场次。

三是与优化信用环境相结合。印发《关于开展“三进三送引客增流”营销工程实施方案》,在村社(社区)开展“进村社入农户、进市场入商铺、进机关入企业,送金融知识、送金融产品、送金融服务”。同时,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与评定,共创建评定信用村1个、信用户1.2万户,并实施信用激励约束,让信用村贫困户享受到激励政策。

“三主动”推动金融精准扶贫

一是不等不靠,主动为贫困户建档评级授信。各分支机构根据总行的要求,早安排、早动手,积极开展走村入户活动,开展贫困户建档评级工作。截至目前,已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9326户,授信额度19852万元。辖内各支行结合实际,指导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支持贫困户发展茶叶、中药材、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对接帮助贫困户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

二是主动作为,积极投放小额扶贫贷款和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制定了《稳增增量盘活存量工程实施方案》,将信贷营销、存量盘活与金融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各分支机构主动作为,为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和住房建设贷款,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和改善住房条件。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605户,贷款金额5356万元,用于贫困户生产经营和改善住房条件,促进贫困户的增产增收。

三是主动协调,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小微企业发展。积极与县农业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协调,为丹桂镇普安村仙台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融资70万元,为太平镇走马村土草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融资100万元收购原材料甘蔗,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到位”做实金融精准扶贫

一是驻村帮扶到位。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刘伟担任石屏镇茅坝村“第一书记”,帮助村民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带领贫困村专合社骨干深入叙永镇学习苦竹种植经验,带领茅坝村民种植苦竹200余亩;协调争取各类扶贫项目3个、资金250万元。总行专门制定印发了《茅坝村脱贫攻坚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对茅坝村脱贫攻坚信贷支持方面进行倾斜。同时在茅坝村新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1个,新增信贷投放220万元。

二是结对帮扶到位。认真落实县委要求驻村帮扶德耀镇集美村的号召,印发了《德耀镇集美村脱贫攻坚方案》,总行中干副职以上人员与集美村贫困户帮扶“结对”,点对点对接、手拉手帮扶,共集中走访慰问2次,为集美村贫困户送去米、面、油,为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及御寒衣物等价值20余万元的礼品。为贫困户送去结对帮扶慰问金30.3万元;帮助贫困户规划种养殖项目100余个。

三是党建帮扶到位。推动了城郊支行党支部与联合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共同开展知识培训、联合评级、诚信建设和党员互助系列活动,帮助联合村打造古蔺手工面基地提供信贷支持。目前该行采用农户、党员联保等方式,为联合村提供信贷支持260万元,建立了两条手工面生产线,为古蔺第一“面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心得精选 篇四

一、涉农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加

一直以来,__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科学把握信贷规模和节奏,着力控制信贷风险增长,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截至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0.9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6.85亿元,占各项贷款总数的80.4%。20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7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5.42亿元,占投放总量的70%。贷款规模连续多年位于县域同业排名之首,获得__县支农先进单位奖。

二、农村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显著加强

一直以来,

我们支持三农的市场地位没有动摇,支农力度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下行、同业竞争的

不同阶层融资需求,为信贷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信用村镇”步伐,不断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份,__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__县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成立了__县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农村商业银行,办公室主任由__农商行行长__担任。由我行基层客户经理负责具体落实。

(一)以“双基联动”为抓手,扎实做好信用村镇创建工作。我行以“双基联动”工作站为依托,充分宣传农户建档评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农户知晓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参评要求及优惠条件等,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深入人心,形成户户关心、人人参与创建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贷款户诚实守信,同时通过贷款利率定价,以及信用村评选结果,让讲信用的人得到实惠。

(二)加大宣传,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我行通过微信平台先后推送了“这些事都将影响你的征信”、“带您复习:信用报告逾期怎么记”、“个人征信报告的七大误区--您掉进去几个”等信息,鼓励朋友圈转发,尽可能辐射到更大的范围,引导大家关注、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通过张贴重要公告、柜台宣传、上门指导等方式,对我行贷款结息方式变更等事项进行告知,让客户贷的清楚、用的明白。

五、认真落实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0来,__农商行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号召,推进与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金融主力军作用,积极研发推出“富民贷”管理办法,大力实施“5321”扶贫工程,即:贷款最高金额5万元,期限最长3年,原则上免保证、免抵押,一律实行利率优惠,力助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一)以“扶贫融资平台”为载体,发挥融资主力军作用。我行与县扶贫办主动对接,在原签订《精准扶贫储备金合作协议书》的基础上,扩大基金注入规模,严格按照1:10的放大倍数,不断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更好地为贫困户,参与扶持的新型农业主体提供融资服务。截止年5月末,我们与县扶贫办合作,累计发放小额农户扶贫贷款408户,1930万元,企业帮扶贷款24户,2957万元,能人大户带动脱贫贷款14户,136万元。

(二)精准对接,在真帮、真扶、真贷上下功夫。2017年5月份,我行与县扶贫办签订了《2017年精准扶贫贴息贷款补充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贷款利率、方式、条件、期限等。对存量及新发放的扶贫贷款利率,统一执行人民银行公告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即:1年以内(含),月利率为3.625‰,1-3年(含3年)月利率为3.9583‰,额度5万元以内,期限3年,统一信用方式发放,无需提供抵押和保证。同时对于贫困户征信显示不良记录的情况,我行采取区别对待,确因疾病、子女上学或历史客观等原因造成的不良记录,经总行领导签字后可实施征信救助,尽大程度给予贫困户资金扶持,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5.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五

一、农商银行支持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扶贫贷款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农商银行加强和老百姓的沟通的纽带,农商银行要高度重视,将扶贫贷款作为支农惠农的切入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站在推动精准扶贫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高度,提升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构建全行扶贫、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增强推进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金融机构,简单将信贷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持续扶持贫困户发展,才能真正帮助贫困人群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作为农商银行要着力引导扶贫对象,树立“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意识,鼓励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的农户借助小额贴息贷款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二)强化对接,践行社会责任

1.加强沟通对接。农商银行要多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扶贫贷款进展情况,争取县领导的支持。总行层面加强与县农村农业局对接,县农村农业局应协调和组织各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支持农商行的工作;

条线部门与县扶贫办协调对接,基层支行与所在镇政府协调对接,形成“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同时,要主动邀请镇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在基层支行扶贫贷款发放领导小组中挂帅,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推动扶贫贷款高效发放。

2.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农商银行要对口帮扶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贫困户,每年走访慰问,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帮助。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帮扶村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的幸福感。班子成员及机关中层干部积极开展与贫困户结对认亲戚帮扶活动。农商银行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要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助,提高农商银行的社会形象。

窗体底端

(三)简化手续,提高放贷效率

1.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流程。按照“一简(简化评级授信)、二免(免抵押、担保人简化到1人)、三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优惠)”的工作机制,“一简”即:简化扶贫贷款放贷流程,将授信和用信两个环节合并,同时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支行,缩短扶贫贷款审批时间;

申贷手续,从原来的8个环节缩减至4个,将夫妻双方都要到场简化为夫妻1人到场即可,同时取消影印扫描和评级、授信纸质资料,对无法采集指纹的低收入农户解除其指纹校验程序。“二免”即:免抵押减担保。对扶贫贷款尽量不要求抵押,将多人担保简化到1个自然人担保即可。“三优惠”即:贷户自主确定贷款期限。贷款户可根据生产经营周期,自主确定贷款期限,减轻贷户还贷压力;

实行贷款利率优惠。目前农商银行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执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一般农户贷款执行利率9.135%,贷户一年1万元少付利息478.5元,同时省财政给予贴息优惠。省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贴息,贫困户实际支付239.25元的利息,比一般农户贷款少付利息674.25元,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

2.到村集中签约。农商银行要发扬“背包下乡”优良传统,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公布各村集中签约的时间,整村推进,在营业网点设立专柜、专人办理,切实提高办贷效率,提升服务满意度。

3.实行扶贫贷款限时办结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后,信贷人员在1-2个工作日内要给予调查、受理、办结、提高工作效率。

(四)独辟模式,创新信贷产品

1.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信贷产品系列化。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扶贫小额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根据不同产业量身定制产品,建议推广“农村青年创业贷”、“兴农贷”、“妇女创业贷”“惠农新易贷”“康居新易贷”等产品。除了鼓励低收入农户申请贷款助推创业脱贫外,还要鼓励经营大户吸纳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就业,签订大户带动协议,发放5万元的大户带动扶贫贷款,助推全民创业活动开展,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2.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农商银行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要求,在全行范围内启动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一公里”金融服务圈,大力推进离行式自助银行和自助银亭的选址、布放。实现电子机具在全县各行政村全覆盖,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考核,加强投放调度

1.制定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应公开扶贫贷款计划、单笔计价标准,把扶贫贷款发放工作与日常的月度业务经营考核相结合,纳入基层网点责任目标考核,并拿出专项考核资金,进行专项考核,以此提高基层支行扶贫贷款投放积极性;

同时加大调度力度,每月调度贷款投放进度,每天上报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进度,对投放缓慢、工作不力的支行行长进行约谈,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按计划早投放、快投放,农民早受益。

2.跟进政府扶贫部门的责任分解。要责任到人。积极建立县督查室、扶贫办、金融办、农商行等部门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对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即时处理,限时办结,保障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二、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几点体会

随着扶贫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实现金融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确保扶在点上、根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银政企三方合作

1.着力打造政策扶贫。结合贫困户致贫根源及实际,发挥金融政策引导作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立足实际,通过鼓励新设金融服务点、实施政策优惠等为金融帮扶创造政策条件,着力打造政策扶贫。

2.政银企三方联动扶贫。充分发挥银政企三方联动效应,强化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金融机构与产业之间的联动合力,突出帮扶重点,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金融带动、推进产业帮扶。

(二)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众对金融扶贫的正确认识

1.开展金融扶贫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宣讲金融扶贫与目的、意义及措施,宣传扶贫信贷政策规定、优惠条件、操作流程等,引导贫困户自愿贷款发展产业项目,放心使用贷款,到期归还贷款,实现脱贫致富。

2.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农商银行应加对大贫困户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捐赠科普、农业、创业、管理等文化书籍和光碟,帮助贫困户提高文化水平,增长金融知识。

(三)加强多方联动,强化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所包含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内容涉及财政、交通、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多条线,扶贫开发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口部门的指导支持,农商银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仍需牵线搭桥,多方联动,以农商银行金融扶贫为支点,撬动多方扶贫资源的高效运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为扶贫项目服好务、找好路,通过协同作业建立联动反应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项目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扶持方案,针对不同经营类别形成各具特色的联动扶持方案。同时,加强银行、保险、政府间业务合作,形成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分散和缓释三农信贷风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一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推广应用工作,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二是根据不同项目不同产业在不同发展周期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增加定向产品扶持贫困群体自力更生。三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脱贫示范户”、“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不断提高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五)加强基础服务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6.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六

2018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试题

(四)银行校园招聘金融试题(多选题)

1、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2、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3、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A、资金的供求状况 B、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C、利润的平均水平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E、物价变动的幅度

4、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A、有助于资本积累

B、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C、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储蓄比例 D、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5、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哪些特征。()A、黄金充当世界货币

B、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基准 C、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D、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山东银行考试网 山东银行考试网

1、BCD

2、BCE

3、ABCDE

4、ABC

5、ABCD

7.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七

进出口银行

精准扶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是我国为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由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相关机构相继发文详细规划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从此,精准扶贫思想全面落地,进入实践操作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贫困地区普遍面临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完善、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技术知识落后、创新能力低下、资本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也难以吸引长期稳定资金参与建设。为此,政府需主动出击,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可引导优质企业入驻贫困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资金支持。

一、内生性精准扶贫

内生性精准扶贫指的是,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扶贫措施,与贫困地区其他因素有机结合,并对其他因素产生持续的、正面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使贫困地区改善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能否实现扶贫的内生性,直接关系扶贫是否有效、精准扶贫任务能否成功。

每个贫困地区有各自的经济发展实际,能否在扶贫的助力下实现经济增长,受当地资源禀赋、人口文化教育程度、周边市场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扶贫措施不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融为一体,则扶贫不具备内生性,不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达到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只有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行政管理、人力资本等方面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使扶贫真正内生于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有效发挥扶贫措施的作用,激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投入资源,因此扶贫工作也需要有较强的计划性和政策连贯性。

例如,总部位于宁波的某光伏龙头企业在山西开展了扶贫“惠民·暖阳”工程,联合政府、企业、金融、保险以及村级各方力量共同打造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该工程以村级光伏电站、户用光伏电站为抓手,充分利用山西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屋顶资源,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二、精准扶贫路线选择的理论基础

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理论是与精准扶贫路线选择相关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共同提出,认为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受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影响,投入更多劳动力或资本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根据该理论,某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提高成熟劳动力的数量或增加资本投入。提高成熟劳动力的数量既要求提高劳动力的数量,也要求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劳动人口流向沿海城市,促进了沿海地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繁荣。目前,贫困地区在劳动力数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劳动力质量不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生产经验较少,生产技能相对不足。这方面需要国家提供更多支持,通过项目输出经验、传授技术、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就业水平,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正受益。《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30号)规定,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贫困学生家庭发放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还要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对于增加贫困地区高质量劳动力有重要推动作用。

精准扶贫还需资本的大力投入。地区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实践证明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单纯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实现脱贫的目标。单纯的资金支持没有实现扶贫的内生性,不能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产业、技术和管理技能方面取得有利于后续发展的进步;资金支持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为当地创造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

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基础设施薄弱、技术缺乏、财政资金有限、高质量劳动力不足等众多因素的制约,项目往往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难以吸引商业资金参与。

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精准扶贫相关要求,在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的基础上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宁波分行在深入分析企业上下游融资需求的基础上,为某宁波企业3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提供贷款支持。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发电园区内,该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档立卡贫困村近40个,贫困人口超过1.3万人。项目主要利用当地大量的荒漠化土地和丰富的光照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站,自正式运营以来,年均发电量5544万千瓦时,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1657小时,年营业收入4000~5000万元,不仅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吸收了近百人就业,提高了近百户居民的家庭收入,实现200余人脱贫。

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具体方式包括:

第一,综合运用促进境内对外开放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通过转型升级贷款、服务贸易贷款直接支持贫困地区公路、桥梁、各类特色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贫困地区增加投资,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通过农业产业化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进而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加工贸易境内梯度转移贷款支持优质大中型企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生产板块,吸引这些企业在贫困地区投资设厂、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第二,通过银行转贷模式支持贫困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在该模式下,经政策性银行认可的金融机构作为借款人,向政策性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小微企业。政策性银行按照有关信贷政策和程序对贷款进行调查、评估和审批,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将政策性银行贷款通过转贷的方式发放给实际用款小微企业,对政策性银行贷款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降低实际用款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

第三,加强银政合作,建立银政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政策性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部门加强联系,建立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政府部门推荐项目、银行独立审贷”的运行模式。一方面,政府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掌握得更为全面,良好的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项目推荐、筛选、风险控制等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正通过提供财政资金、建立扶贫担保公司、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推动资金进入贫困地区、服务贫困人口,政策性金融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第四,围绕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通过保理等方式为这些核心企业位于贫困地区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在提供融资服务时,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位于贫困地区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根据供应链中企业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引导和支持资金流向贫困地区,支持当地产业发展。

四、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的主要风险点防范

在精准扶贫中,银行不仅需要关注扶贫的内生性,也需要防范风险。只有坚持市场化运营,实现风险可控,才能保障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第一,防范信用风险。受贫困地区市场条件、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扶贫贷款的信用风险较高。应在扶贫信贷政策制定、贷款方案设计等前期环节做好风险管理,并在贷款条件设置、贷款评审、贷款合同签署、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注重风险控制。要在深入分析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特点,重点关注第二还款来源,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第二还款来源,同时注重借助当地政府的引领作用。

第二,防范市场风险。在贷款支持精准扶贫时要关注贷款对应项目的现金流情况,以保证贷款的安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具有投入金额大、项目回收期长、项目运营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贫困地区的农业项目及其产品的市场表现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产品价格具有较大的浮动性。因此,要在项目贷前环节对项目现金流情况进行全方位考量,尤其要关注特殊情形下项目现金流的回收情况及其对项目贷款的影响。通过在贷款方案设计时争取较好的第二还款来源,从项目运营收益中优先锁定还款所需资金,建立还款保障机制,防范市场风险。

第三,防范完工风险。贫困地区受区位、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难度较大,具有工期长、工艺要求高、现场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一些项目还涉及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存在较大的完工风险。应在贷前阶段严格审核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公司资质,在贷中和贷后阶段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力度,要求项目公司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落实,规定项目公司及相关方定期提供项目进度报告,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和协调,保障工程顺利完工。

第四,防范政策风险。一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多,当地的劳动力政策、土地交易政策、诉讼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银行在进行精准扶贫时,应提前了解当地政策情况,与国土、环境、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沟通,防范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

来源:2018年第3期《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作者:王法德(中国进出口银行宁波分行行长)、鲍晓俊(中国进出口银行宁波分行客户经理)

8.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八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虽然也称为银行, 也办理银行固有的“存、贷、汇业务”, 但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相比, 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1)从经营目标来看, 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机构, 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而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原则上也不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 而是以金融调控为己任, 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虽然中央银行在业务活动中也会取得利润, 但盈利不是目的。(2)从服务对象来看, 普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而中央银行在一般情况下不与这些对象发生直接的业务关系。中央银行只与政府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并通过与这些机构的业务往来, 贯彻和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 并履行其管理金融的职责。(3)从经营内容来看,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 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 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 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则没有这种特权;中央银行接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和政府财政性存款, 但其吸收存款的目的不同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即不是为了扩大信贷业务规模, 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因此, 其接受的存款具有保管、调节性质,一般不支付利息。中央银行负有调节信用的职能, 其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可清偿性, 一般不含有长期投资的成分, 可随时兑付清偿, 以保证其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在其业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传统上把中央银行的职能归纳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归纳与表述也就多种多样, 如有的归纳为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三大类;有的归纳为政策功能、银行功能、监督功能、开发功能和研究功能五大类, 等等。下面我们就按传统的归纳方法进行分析。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 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 是国家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保证。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 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 其一, 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 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二, 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 存、贷、汇” 业务的特征;其三,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 对其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通常以立法的形式, 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 构将其吸收的存款按法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 账户, 成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并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从而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以防止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因发生挤兑而倒闭。另一方面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的上缴比率, 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 以达到控制总体货币供应量的目的。(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 可通过再贴现或再贷款的方式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中央银行则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库存款和商业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如果中央银行资金不足, 则可以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加以解决。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 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个货币供应的弹性, 提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 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的作用。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极其重要的职能之一, 也确立了中央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3)全国资金清算中心。在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后, 各商业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设了存款准备金账户和超额准备金账户, 各银行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或应收、应付款项, 都要通过中央银行划拨转账, 中央银行遂成为全国的清算中心。清算时只要通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转账、轧差, 直接增减其存款金额便可完成。中央银行通过组织全国银行系统的清算, 一方面为各家银行提供服务, 提高了清算效率, 加速了资金周转;另一方面也便于中央银行利用清算系统强化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和控制。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 一方面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有关金融法规、代表国家监督管理和干预各项有关经济和金融活动, 另一方面还为国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具有国家的银行的职能,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1)代理国库。国家财政收支一般不另设机构, 而交由中央银行代理。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均通过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内开设的各种账户进行。具体包括按国家预算要求代收国库库款, 并根据财政支付命令拨付财政支出, 向财政部门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代理国库办理各种收支和清算业务。因此中央银行又被称为国家的总出纳。(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广泛利用发行国家债券的形式以弥补开支不足。中央银行通常代理国债的发行、推销以及发行后的还本付息等事宜。(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当财政因先支后收而产生暂时性收支不平衡时, 中央银行一般会向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各国中央银行一般不承担向财政提供长期贷款或透支的责任。因为向政府发放中长期贷款将会陷入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的泥潭, 会导致通货膨胀, 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样中央银行也不宜在一级市场上承购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虽然也是对政府的间接资金融通, 但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反而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量的有效手段。(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世界各国的外汇、黄金储备一般都由中央银行集中保管。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国内国际情况, 适时适量购进或抛售某种外汇或黄金, 可以起到稳定币值和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5)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并提供决策咨询。中央银行一般都作为 政府的代表, 参加国家的对外金融活动, 如参加国际金融组织、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加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等;同时, 在国际、国内的经济和金融活动中, 中央银行还充当政府的顾问, 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6)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当局, 行使其管理职能。其主要内容包括: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的金融政策、金融法 规、基本制度和业务活动准则等;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管理和规范金融市场。

三、中央银行的作用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增强和国际经 ,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 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现代化的社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 货币资金是社会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一方面, 中央银行作为惟一的发行银行, 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 从理论上说, 除了经济增长的适度性制约外, 中央银行具有无限供应货币的能力。另一方面,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中, 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均需借助于货币来实现, 通过货币才能把各种要素结合为现实生产力, 即货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对货币增长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发行, 可以充分发挥货币对扩大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作用。同时, 中央银行作为全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 通过“ 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发挥,满足经济发展对扩大信用的需求, 支持和促进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生产、流通和发展, 形成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支撑力量。

2.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主要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国家的金融政策意图, 通过国家授权的特定业务操作, 改变货币供应和信用量, 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如经济过热, 发展速度过快, 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 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金融手段, 降低社会货币需求, 减少商业银行贷款供给, 缩减存款派生能力, 紧缩货币供给, 进而达到缓和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相反, 如果出现经济萎缩、增长滞缓、物价低迷等通货紧缩状况, 中央银行可通过降低贴现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有价证券等政策措施扩大货币信用供给, 以刺激经济增长, 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 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当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央银行基于其独特的地位, 在这一强大趋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下, 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越来越重要。对世界经济的管理需要各国政府的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 共同建立和维护新的国际秩序, 保证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而中央银行就成为担负这一职责的重要国家部门, 是国际金融组织的参加者, 承担着维护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责任。

4.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推进器

中央银行金融服务职能的发挥, 对提高社会经济和金融的运转效率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例如, 中央银行通过金融调查、统计和金融分析, 能够全面、及时地掌握全国经济、金融的信息及其发展动向,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温度计和气象台, 显然能大大提高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监管和调控能力。再如, 中央银行对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清算服务, 有利于实现汇划款项和资金清算同步, 变事后清算为事先清算, 从而大大提高了清算系统的效率;尤其是电脑和通讯技术在清算系统中的运用, 使汇路更畅通便捷, 以确保资金周转加速, 提高了社会资金的运转效率。

5.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

9.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篇九

1.以下关于风险管理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B.风险监测既需要监测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也需要监测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C.风险管理部门向各部门提供的风险监测报告应是相同的

D.在日常风险管理操作中,具体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应采取从基层业务单位到业务领域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到达高级管理层的三级管理方式

2.以下关于合规风险定义不正确的有()。

A.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的风险 B.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监管处罚的风险 C.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重大财务损失的风险 D.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破产的风险 3.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的是()。

A.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B.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C.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D.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

4.储户向银行提供填写完毕的存款凭条,这属于合同签订过程中的()。A.要约邀请 B.要约 C.承诺 D.诺成

5.《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三大支柱是市场约束,其运作机制主要是依靠()的利益驱动。

A.监管机构 B.利益相关者 C.高级管理层 D.风险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

10.2018年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篇十

推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制定扶贫帮困工作计划。下面是2018年扶贫帮扶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2018年扶贫帮扶工作计划(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扎实抓好西渡高新区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根据对石山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要求,在三年内实现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村内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此,2018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以上;着重对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进一步改善该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

1、完成2018年脱贫户认定工作,与2018年已脱贫的76户贫困户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2、2018年计划完成脱贫12户以上,脱贫率达60%。

3、在贫困户中开展产业扶贫。按照精准扶贫、因人施策的原则;对有脱贫愿望,且具有一定劳动力等基础条件的贫困对象户,进行产业扶植。

4、对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当予以资助。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全村急需解决水、电、路、讯、阵地等问题,分门别类作好规划,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适当争取外援,全力改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2018石山村计划硬化组道2公里。

5、积极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赴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1、完成2018年脱贫户认定工作。石山村原有贫困户108户,2018年已脱贫户为76户;对已脱贫的76户要签订好“贫困户退出确认书”,并在村内予以公示。

2、明确2018年计划脱贫任务。现有贫困户23户,纯低保户9户。今年计划脱贫12户,脱贫率达60%。

3、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我委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和项目,予以支持。一是养殖扶持。对有一定劳动力,自身有脱贫愿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各类养殖产业,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等;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4至5户,采用公司加贫困户的形式,由公司提供猪崽、饲料、技术,由贫困户进行饲养,出栏后由公司保底价全部收购,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二是种植扶持。根据该村土壤及传统的种植习惯,鼓励贫困户种植生姜、药材等,我们计划在贫困户中扶持2至3户种植生姜,种植面积3至5亩左右,由我们负责种苗费用(每亩补助500元)及保底价销售,预计可增收5万元以上。三是劳务输出。贫困户中有劳动力,又愿意外出务工的,我委可根据其自身情况和技术能力,推荐到园区内企业进行务工。

4、积极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石山村今年计划对6条组道进行硬化(含道路两旁护坡),分别是:

①松树组至下月塘组800米,约需资金24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15万余元。

②里云组至长青组190米,约需资金6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1万余元;

③老湾组280米,约需资金8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2万余元;

④子塘组350米,约需资金10万元;

⑤上月塘组至下月塘组约550米,约需资金16万元;

⑥庙山组200米,约需资金6万元;

这6条组路合计硬化里程约公里左右,共需资金约70万元,目前已自筹资金约18万余元,还需52万余元。

另该村还计划动用机械,扩宽两条机耕道用于农业生产。一是列子组至子塘组320米,其中需投入6万元修建钢筋水泥桥一座;二是松树组至坦奥组400米。

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条件成熟一条、启动一条、完成一条,具体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适当予以资助。

5、积极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赴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宣传发动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为精准扶贫工作献计助力,组织本委干部职工及区内民营企业党支部对贫困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争取区内民营企业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助。

2018年扶贫帮扶工作计划(二)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践行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推进我市“率先实现小康升级,率先融入苏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力实施省脱贫奔小康工程,深入研究新常态下让更高水平小康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城乡困难群众,我市教育局特制订2018年扶贫帮困工作计划。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将扶贫帮困工程列为2018全市十大民生实事之首,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突出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生产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提升我市扶贫帮困工作整体水平,统一城乡低保标准,确保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省建档立卡农户顺利脱贫,累计脱贫率达100%,并积极巩固“十二五”以来脱贫奔小康成果,防止出现返贫现象。

为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根据市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强化领导,我市教育局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许新海任组长,副局长倪强任常务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

(一)积极完善政策性保障体系。按照“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救助一个不少”的要求,继续做好困难群众政策保障和专项救助等工作。

1、进驻园区入户开展调研。由局长带队,深入到园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园区情况。全年争取开展三次以上的现场办公活动,通过调研办公,指导园区制定好发展思路和长短期发展规划。研究落实商定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好致富项目。

2、在多措扶贫上有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教扶贫计划”,引导和鼓励成绩相对落后的贫困户的孩子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提高就业技能;支持职业学校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初级职业技能或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大力实施“转移就业计划”,引导和支持各类合作组织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吸纳入合作社,并积极提供技术帮扶,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打工就业,努力使他们有一份稳定收入来源。通过努力,力争使城乡低收入家庭中至少有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逐步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确保2018年底实现省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

(二)深入开展开发式扶贫工作。将开发式扶贫作为推进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举全市之力全速推进开发式扶贫工作。

1.明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贫困户的自身发展能力。帮扶单位要千方百计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开发项目,使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至少有一个增收项目。原则上,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开发式比例不得低于帮扶总户数的20%,同时投入每户的开发式项目资金不少于2500元。

2、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局党员干部与园区贫困党员、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每名结对人员到园区活动2次以上,走访座谈,送温暖,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精准扶贫,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继续深入开展“万人帮万户,共走幸福路”主题活动。

1.精准锁定扶贫帮困对象。继续做好扶贫基础工作,实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实行精准扶贫。各帮扶部门(单位)应逐户上门了解情况,通过查看扶贫清册、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和帮扶意愿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将已经死亡或已不再需要帮扶的农户情况及时反馈给当地乡镇扶贫办或行政村,要求原结对农户调出帮扶体系,并及时将新致贫的低收入农户重新纳入并结对,为下一步精准分类帮扶奠定基础。

2、多方争取协调帮扶资金。结合教育部门自身的工作实际,局机关多方筹措资金,为园区解决一定的帮扶资金。特别是通过市直部分项目单位,加大争取和协调力度,落实相应的扶持项目,为该园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3、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我市教育局注重加强与帮扶园区的信息沟通工作,除本部门到园区调研工作外,尽量邀请该园区干部到我局进行交流,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我市教育局办公室注重加强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报送工作,及时向市扶贫办报送相关情况,加强宣传。

2018年扶贫帮扶工作计划(三)为全面推动李村村经济、社会文明双发展,着力于夯实基础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推进扶贫脱贫,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和谐稳定的帮扶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李村村是扶贫村,位于十字镇东南面,东南与广德县誓节镇交界,西南与姚村乡相邻,西北与十字村相接,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650户住户(李村组76户、下时里组96户、香山组128户、曾家小湾40户、朱冲组42户、汪家山组95户、杨家小湾组20户、将家岭组60户、邵冲组94户),2300人口,75名正式党员;人均年收入7580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2300元(70户121人);本村有耕地3800多亩、旱地1000多亩、山场2万多亩。我村所辖范围的土壤是以沙土成份为重,近年来烟叶种植发展迅速,现已达到1000余亩;村民利用山场多的优势,在山中搞畜禽养殖,目前有6家规模养殖户。其中香山村民组还建了一座旅游休闲山庄,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现已完工。目前已修了4条12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水泥路面,改善了多年来出行难的旧况,也为我村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由于我村有宣杭铁路及318高速公路横穿而过,特别商合杭高铁即将建设,李村村香山村民组建站,使李村村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

(一)着力建设基层组织的“先进型村”

每年培养1—2名党员;健全党组织,加强管理,着力于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学习,打造“学习型、先进型村党支部”。

(二)借力建设交通枢纽的“信息型村”

1、借力商合杭高铁建设的动力,提前谋划朱冲和曾家小湾两个村民组的拆迁和征地工作、集中安置点要与中心村规划紧密结合;

2、积极争取调整《十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李村村中心村规划布局;

3、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库区移民项目。努力把下时里水塘治理项目落实好,把它打造成李村村美好乡村建设的亮点;2018年争取曾家小湾水库扩容项目,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5人贫困人口就业;

4、规划在高铁站附近建设一个一期工程占地30亩的科技物流园;在科技物流园内建设一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农村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申报农村科技项目)。运作方式一种从县政府配套项目的350亩土地中划出30亩建设;另一种运作方式是打算以村委会为主体,让被征地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股份分红,可以长久保障生活水平不降低,村集体又能持续增收。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

5、打造旅游休闲一体化。规划2018年利用郎溪县向阳矿业的采矿区招商或合作建设一个天然大浴场(水来天子湖的自来水,供热采用新型秸秆综合利用发电取得,环境治理与矿山复垦覆绿行动相结合);将向阳矿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改造成一个乡村特色宾馆;提升香山山庄餐饮、垂钓、住宿的品味和档次服务;规划在高铁站附近建设一个100亩生态农业观光园(招商或以合作社方式实施),主要吸引浙江杭州方向的游客,主题为周末家庭一日游;规划在汪家山组林场建设东方山庄,这5个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20—30人贫困人口就业;

6、规划在高铁站附近建一个500亩的光伏发电基地(利用太阳能发电),体现科技、环保、节能的理念;在光伏板的地面上,套种中药材,立体使用;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

7、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要积极向十字镇政府汇报,取得全力支持,特别是发挥县国土资源局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争取县发改委、扶贫办、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水务局、旅游局、住建委、农委等部门的帮助和政策支持。

(三)倾力建设宜居环境的“生态型村”

1、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家乐建设,重点在曾家小湾、汪家山、香山、邵冲4个村民组。积极帮助香山山庄尽早开业运营,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二期200万元的工程;积极打造曾家小湾水库旅游休闲胜地;规划在中心村再建一个农家乐。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7人贫困人口就业;

2、大力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

2、研究清洁工作考核新制度,积极向镇政府汇报,争取支持;

3、开展消灭荒山荒地行动,鼓励多植有经济价值的风景树和果树,支持承包大户申报家庭农场,实施庭院经济增长工程;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

4、积极引进50亩特色苗圃基地的建成,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10人贫困人口就业;

5、建设一个婚纱摄影基地。

(四)给力建设基础设施的“惠民型村”

1、根据《关于建立“单位保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通知》(郎扶〔XX〕7号)精神,由县国土资源局对李村村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十字镇政府还安排了宣城市政府、郎溪县政府、镇政府、十字开发区、十字财政分局、十字派出所、十字法庭、十字市场监督管理所、李村村委会部分领导和干部定人帮扶。规划到2018年完成扶贫基本任务;

2、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促进了烟叶和水稻交替种植的规模化,积极创建烟草种植的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村;

3、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和小农水兴修,紧扣群众的期盼:

①2018年1月完成邵冲至香山,李村至下时里3条“村村通”道路的审计与验收工作;

②完成李村新村大道公里路面硬化工程和汪家山至香山油坊2公里的道路拓宽;李村至油坊公里“村村通”道路建设,实现村内“村村通”道路的大循环;

③2018年解决全村人饮工程顺利实施与运转,鼓励安装新型具有过滤功能的水龙头,达到环保健康饮用水。

4、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稳定烟叶种植和水稻种植面积;鼓励山场承包大户建立名贵苗木、中草药材、黄茶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发展养殖业(以养鸡、鸭、猪、鱼为主);规划注册登记8—10个家庭农场,树立品牌意识;项目实施后,可以解决6人贫困人口就业;

5、XX年12月必须完成李村组大塘治理的扶贫项目验收工作,完成下时里组2个水塘和汪家山组1个水塘治理与验收工作;2018年1月积极申报下时里塘坝综合治理项目;2018年申报曾家小湾水库扩容项目,重建坝埂,扩大库容量,用地面积达50亩,把库区移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利为民所谋;

6、积极协调张树岭石英砂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前期工作,2018年申报邵冲组窑湾的建筑花岗岩采矿权。再利用郎溪县向阳矿业有限公司的尾矿,新办一个洗砂场,规划用5万元省财政项目资金、李村村委会再筹集5万元,以10万元作为入股基金,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政策许允许是前提)。

(五)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和谐型村”

1、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

2、规划在中心村修建健康广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新村卫生室,一个文化长廊;

3、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送法、文化下乡活动,请国土、环保、科技、卫生、司法、民政、公安、安全等部门来村委会讲座或现场答问;

4、每年2次,全方位开展防溺水、校车安全大检查。每月矿山安全大检查1次。烤烟叶期间,每个星期1次安全大检查;

5、规划申报20户“文明家庭”;

6、实施“春芽工程”。凡李村村的村民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每位奖励1000元人民币,考上一本大学的每位奖励500元人民币;来李村村任职并创业的大学生每位奖励1000元人民币;高校把李村村作为实验实习基地的,村委会提供实验实习场地和必要的生活保障;7、2018年起,编纂李村村村志工作。

1、进一步深入调研。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及时更新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

2、进一步加强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走出去,迎进来”积极外出参观学习,欢迎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村指导考察,不断增强和提高在基层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把握发展机遇、适应基层、服务选派工作的本领。

3、进一步严格要求。自觉遵守选派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率先垂范,带领工作队,努力使之成为“让领导放心、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工作队,本人始终坚持“明明白白践行,认认真真工作,干干净净做人”的原则。

上一篇:应急信息报送工作总结下一篇:有关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