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2024-07-30

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精选9篇)

1.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篇一

一、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指的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只要在题干中有反义词,基本都可以用这个原理,例如:有无,上下,高低,对错,难易,善恶,得失,快慢,明暗,缓急,多少,强弱,爱恨……只有一方存在,另一方通过对比才能表现出来。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题干中会有趋势和状态的变化就属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通俗的讲就是彼此是不能同时存在,只能留其一。例如:高和矮、胖和瘦、先进与落后、成功与失败、善与恶、美与丑等,在这些对立的词语中双方不能同时存在,要说明一个事物的特征只能择其一。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即事物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在看待世界的时候要用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既要看到对立又要看到统一,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例如: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挑战、人无完人等要求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

2、特殊性即个性,包括三层意思,即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矛盾每一个方面及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矛盾具有主次和轻重缓急之分。由于这种不同,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等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性质。普遍性是个别事物之间的共同本质。例如,每种水果都有自己的特性,但它们都是水份较多的能吃的植物果实。

第二,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具有个性的具体事物之中。例如,房子可以是北京的四合院也可以是天津的洋楼等等。另一方面,具有特殊性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蕴涵包含着普遍性。例如,就汉语来说,没有“果(果实)”一词,就没有“苹果”和“芒果”等带有“果”字的名词。

第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例如:人 中国人 中国男人。

三、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具有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多个矛盾体系即复杂事物内部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一个矛盾内部即简单事物中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即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如何区分主次矛盾还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第一,看双方有无斗争性,有斗争性的是主要方面,没有斗争性的是主次矛盾,事物的性质由主要方面决定。例如:是药三分毒、白璧微瑕、一国两制体现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的是主要矛盾。

第二,通过关键词来判断。通常在题目中如果有明显的字眼,例如:主流、主体、总体上、绝大多数等是主要方面;中心、核心、重点、关键、重中之重等是主要矛盾。

2.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篇二

(一) 确定的政治性。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和具体内容。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3月指出:“我们讲的政治, 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我们讲政治, 也绝不是简单重复一些政治口号, 不是搞空头政治, 是像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的那样, 要使政治同经济、政治同各项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 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好更有秩序地进行。”江总书记的论述, 深刻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政治性的内涵。从地位作用看,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是改善党的领导的最主要方面。从任务目标看,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而奋斗。从现阶段思想领域的矛盾来看, 这种矛盾非常错综复杂, 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 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我们一定要坚持讲政治, 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 绝不能任其自由泛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 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 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二) 突出的服务性。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功能也日益突出。一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 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通过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振奋精神, 鼓舞士气, 促进改革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证。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既讲道理又办实事,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 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比较复杂的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发挥着积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 广泛的民主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积极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民主和疏导的方针, 倡导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思想问题要用说服、疏导的方式去解决, 而不能用行政命令方式去解决。要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把逻辑力量与情感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说教式”、“号召式”向“引导式”、“启发式”转变, 由“我打你通式”向“参与互动式”转变, 使广大群众入脑入心, 口服心服。

(四) 显著的群众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 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我国, 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并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业绩, 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 运用多种载体,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启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相互教育、共同提高。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第一, 教育方向的坚定性是无产阶级 (即工人阶级) 阶级性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学, 是一门党性很强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各阶级部通过它来狸输本阶级的意识。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 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它直接维护现存阶级关系和阶级统治。在我国,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 因此它的觉悟最高, 纪律性最强, 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 “我国工人阶级不愧为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用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而我们党则是工人阶级中最觉悟、最坚定、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先进队伍, 每个共产党员则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中国共产党党性则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因此, 她必然具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作风、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坚定性, 就是工人阶级阶级性的体现。

第二, 教育方向的坚定性是坚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始终为党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 为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服务。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党的路线、方针、改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总之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我们要从这些新情况出发, 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 取得工作的主动权。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燕军,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研究其特点及规律[N], 内蒙古日报 (汉) , 2001年。

[2]李辽宁,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3.试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篇三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规律 文化强国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文化产业也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可循。但凡文化产业强国,无论美国、日本,还是韩国,纵观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许多内在的规律是相通的。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腾飞的经济大国,朝着朝阳产业正在大步迈进,必须借鉴和遵循这些发展规律,保证中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冲破旧观念,尊重社会价值取向是前提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要谋求发展尤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很多干部思想僵硬守旧,将文化机械地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之内,注重的仅仅是文化的宣传功能,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有的人看不到文化的双重属性,自然也想不到文化产业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甚至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人一提到文化产业,就认为是那种只投入、无产出,需要政府无偿资助的赔钱事业;有的人分不清公益性文化和商业性文化的区别,认为文化建设就是纯公益性的,政府是单一投资主体;还有的人甚至怀念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产品无论好坏,都统购包销,大家都能吃上“大锅饭”……这些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现象,恰恰是错误的旧观念在作怪。新时期,我们要敢于冲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正确认识文化的双重属性、双重功能,肯定经济与文化能相互促进、交融、一体化发展。从陈旧腐朽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决革除一切错误思想,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充分尊重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高度集中的管理和行政导向相一致,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单一的高度政治化特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一经济基础领域的自我转变,促进我们的价值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化。”①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务虚走向了务实。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重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变革,尊重当前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使文化产业发展与这种价值取向相适应。

二、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根本

马克思指出:“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②文化产业生产的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旦放到市场上就成为一种商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个商品生产的普遍规律,必须接受文化资源配置、文化市场供给与需求,以及投资、价格、成本、回报率等一系列市场杠杆的调节,简言之,文化产业的生产要遵循价值规律,接受价值规律的调节。”③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走的是一条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行政指令性管理、按计划生产和服务的道路,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既然将适于市场化、产业化操作的文化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那么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否则,将违背此行业的操作规律而招致失败,同时,也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事实证明,社会生产率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休闲娱乐时光越充裕,精神需求也越大,对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也越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生产力低下,相应的文化市场也不繁荣。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纷纷迈向了小康,文化消费开始旺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很大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就应该迅速抓住机遇,生产出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丰富的、健康的、向上的文化产品,服务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立足传统文化积淀,面向国际化推介是方向

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以说,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是祖先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馈赠,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精神富矿,我们不仅要守住它,还要懂得开发和利用它,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不仅要立足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还要有敢于面向国际的文化自信,具有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大胆制定文化输出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了这一战略方针。

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在各种文化冲突与融合中谋求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共同趋向和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需求。许多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如世界公认的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美国,其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又如英国,它是世界上艺术和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每年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平均产值接近600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等发展战略。④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西方的文化输出,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正在处心积虑地企图“和平演变”中国。而坐拥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人民,只有将本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向世界推介,勇于面对世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才能在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才能真正保护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四、源源不斷的思维创新和文化创意是核心

文化产业是“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的向外延伸与扩大,是‘创造’为核心与其它各种投人相结合而组成各类文化产品。”⑤可见,文化产业是一种创意性的产业,其核心价值在于文化创意的生成,以此才能具备和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的独特性。赚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卖的就是创意。美国的迪斯尼乐园风靡全球,它将人们喜爱和向往的一个个童话故事、童话人物从幻想变为了现实实体,这依靠的就是创意。在“迪斯尼”这个强大品牌的号召下,旗下一系列相关产业如动画产业、文化用品产业等都发展甚好。英国也是一个注重创意的国家,1997年,英国成立了“创意工业特别工作组”,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担任主席。2000年英国的“创意工业”就已经创造了GDP的7.9%,成为拉动英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而文化创意说到底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进行思维的革新,才能赶上甚至引领时代的步伐。创新思维在文化产业中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上。因此,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的动力。

五、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

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七项基本内容,即(1)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经营;(2)培植大型文化企业;(3)充分发挥各地区和各民族文化特色;(4)规范文化市场政策;(5)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6)制定扶植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7)推动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⑥然而,这些政策在指导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显得比较粗放。学者杨吉华在其博士论文《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中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形象地概括为6个字,即“缺、弱、变、散、乱、粗”。所谓“缺”就是政策的缺失;“弱”就是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措施偏软;“变”就是政策多变,缺乏必要的稳定性;“散”,就是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乱”就是政策不统一,缺乏必要的协调性;“粗”就是政策过于粗线条,可操作性不强。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因为,可行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能保障文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文化市场秩序,还能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能够有效地保障文化产业的良性运营。

此外,健全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重要外部保障。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相对落后,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真正走向世界的步伐。

六、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吸纳是关键

发展文化产业,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是动力。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50多所,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今后教育部还将适当扩大招生规模,适度增加开办学校的数量,以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纵观当前文化产业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方兴未艾的同时,其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几乎没有统一的学科标准和教学规范。许多高校是根据市场的热度来增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势必缺乏必要的师资和准备。有的文化产业专业被挂靠在管理学门下,有的挂靠在中文系,有的则依托新闻传播学师资来办学,文化产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也随之五花八门。一方面市场奇缺真正懂得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學校又缺乏文化产业的师资力量。

文化产业是一门集文学、艺术、美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注定了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也必定是既有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又懂得经营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中国,文化人不擅长经营,经营者不懂得文化艺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重视培养和吸纳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不仅要办好文化产业教育,同时也需要广纳贤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充分调动和利用好一切人才资源,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扫清人才障碍。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是目标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些人过分追求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于是,各种暴力、色情文化垃圾涌入文化市场,许多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成为这些文化垃圾的消费者,长此以往,将极大地损害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形象和审美情趣。发展文化产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经济效益是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社会效益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然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也常常会发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兼顾的情况。此时,就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原则。正如邓小平所说:“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原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注释

①《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 唐任伍 赵莉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104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第42卷,1979年版P121

③《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孙安民 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32

④《金陵瞭望》(2006-05-22) 张莉华,《国内外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⑤《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王慧炯,2002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⑥《文化产业概论》 胡惠林 主编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一版P209-P219

4.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篇四

周来祥

《文史哲》2003年第1期

摘 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不尽相同的学术特点,因而在研究的态度、方法和角度,以及人才的培养、学派的形成等方面,也都有着独特的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都具有普遍的必然性、规律性,都具有真理性。但两者比较起来,却有很大差异。相对说来,自然科学更追求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它彻底排除主体的意志、情感、愿望等主观意识的东西。在自然科学里,主观的作用只在于能动地去探索、发现和掌握客观自然界的规律与必然,在客观必然规律面前,一切主观的东西都被抛弃了,都没有什么地位。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则更偏于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认识,在量上不像自然科学把握得那样精确;另一方面,它也允许人文社会科学家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意志、愿望和评价,尽管这些观点、见解、意志、愿望有时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历史规律,但却反映、表达了某种对人民、对历史、对时代、对未来很有意义的东西,仍然具有它不可磨灭的价值。儒家的大同世界,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都是一种空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不过是一句梦话。但它那“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却表达了人们的善良愿望,鼓舞了多少历代志士仁人去为之奋斗。正是人文社会科学这种主观性和相对性,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增值的特点,也就是它发展的连续性特点,积累性特点。

解构主义也正是抓住人文社会科学这一特点,从相对性和主观性这个角度,予以解构的。如德里达在《白色的神话》中对哲学的解构,他认为哲学中不仅存在着文学的象征性隐喻,它本身就是一门深深植根于隐喻的科学。隐喻是多义的、不确定的,是主观的、相对的,可以作多重理解的,这样隐喻的哲学便失去了它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变成完全相对的东西。而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实质上也不过是白种人把自己的这种神话,当成“理性”的普遍形式,当成不言而喻的客观公理而已。所以德里达的这种解构,实质上是先夸大了人文科学的这种相对性和主观性,再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的一面,其前提实质上也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基础上。

其实人文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规律性,是否定不了的,若否定了就不能成其为人文社会科学了。如何掌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如何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和界限,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正因为自然科学是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的,所以它是国际性的,全人类性的,它没有国界,也就没有民族之分。不能说有中国的自然科学,有美国的自然科学,也不能说有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有斯拉夫民族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只有一个,它是全世界的。在这里正显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极大不同。可以说从人文社会科学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人类的和地域的、民族的统一在一起的。中国的先秦和西方的古希腊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从一开始,它就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它以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社会状况、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文化基因、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形成为两大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为两大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而在这两大类型中,各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又有自己的地域和民族的独特风采。在这里还用得上那句老话: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没有民族的特点,没有民族的独特贡献,是难以立足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之林的。这也正好佐 证了人文社会科学偏于主体性和相对性的一面,它与自然科学相异的一面。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潮流,但精神文化却不应全球化,人文社会科学也不能全球化。我们要警惕有些人以全球化的名义,用某种民族的强势文化去渗透、支配某些民族的弱势文化。后殖民主义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没有硝烟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这是我们应该予以抵制的。当然,我们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文化,反对利用民族的落后的东西,去抵制、反对全人类的先进的、进步的东西。现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猛烈发展,正在把与之相近的物质文化趋同化。城市建筑的高楼化,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正在把城市的面貌模式化,站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的繁华街道上,很难找到这些城市之间独特的风姿了。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高楼,一样的汽车,一样的马路,一样的红绿灯„„。这种趋同化是一种进步,我们不能用民族性来排斥它,我们不能坚持骑毛驴,而拒绝坐汽车、乘飞机,若那样可真是地道的民族保守主义了。

但是那些靠近主体的民族的精神文化的东西,靠近人文社会科学中情感的、意愿的、心理的、心灵世界的东西,却是不能趋同的。坚持这种个人的和民族的特点,是个性全面发展、民族彻底解放的必要条件。我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者,也是全人类文化的承继者,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既是传统的,又是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有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才是最富世界性的,才能走向世界。

从历史的长河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承传式的、滚雪球式的。孔子开创了儒家,孟子继承和弘扬了孔子,荀子又继承和发展了孔、孟,以后又有汉之董仲舒、宋之朱熹,不断地把儒家学说推向前进,正如陈亮《梅花》诗云:“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但孟子出来并没有代替孔子,荀子出来也没有代替孟子,相反倒是弘扬了前者,更显出孔子、孟子思想的光辉、历史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有了孟子,孔子就不需要研究了,有了荀子,孟子就不需要研究了。他们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研究的,不同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对他们进行重新审视,因此,孔子是说不完的,孟子是说不完的,荀子也是说不完的。只要人类生存着,他们的研究大概就不会画一个句号。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此不同,原子论出来,分子论就没有意义了,就不需要重新去研究了。夸克理论出来,原子论也失去意义了,也不需要重新研究了。当然人们还可以作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在科学史中予以阐述,但却不需要对分子论、原子论重新作为研究的课题去探讨。因此真正有创造、有贡献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而失去价值,相反地将日益显出其深远的意义。

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谁挡着谁的路的问题,只有有没有创新能力的问题。缺乏创新能力,不要说挡,就是推也推不上去,假使硬推上去,迟早也会下来的。而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想挡也挡不住,终会显山露水。杰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各有各的贡献,他们既相互扬弃,又相互吸收、相互补充、相互推进,而不是相互代替的。

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与自然科学家也有很多差异。他不但需要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文科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积累,年轻时可以写出有影响的文章,但难成大家。谭嗣同很有才,30多岁就名闻天下,但思想不够成熟,从学术观点看,终未臻大师之境。二十入门,三十登堂,四十入室,五十立家,六十兴业,七十、八十方成大师,这一点描述可能不太精确,但文科确有点像有成就的老中医,老了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那学问的境界更是年轻时所难于达到的。所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曾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这也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不要以为升了教授,当了博导,就到头了,就不再前进了。文科必须不断奋进,需要毕生的攀登。万勿停步,停步了,永远也登不上学术的高峰。而在自然科学领域,30岁左右就可能有重大发明和创造,在计算 机科学领域,有人说40岁就有点老了,就失去了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若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把自然科学的成才规律,机械地套用到社会科学领域,那人文社会科学是很难出大家、出大师的。创造和发展学派似乎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共有的现象,但相对说来它在文科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学派的论争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毛泽东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理愈辩愈明,没有百家争鸣,没有学派的论争,人文社会科学难于有大的发展。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标志,没有百家,没有学派,万马齐喑,何以见繁荣?我国先秦时期,诸子并起,儒、道、墨、法相互诘难,又相互补充,相互融汇,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才标志着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和繁荣。学派之所以能起到这样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学派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原创性,没有原创性的成体系的理论学说,难于成为一家,更难于成为一派。其原创性越大,体系越强,发展的空间也越大,时间也越长。

二是真理性,无论哪个学派,都很难说拥有全部真理,但它总要具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真理的种子。真理的多少制约着学派发展的生命力。胡说八道绝对荒谬的东西,不可能形成学派。

三是包容性。学派虽都有自己独创的理论学说,但不应是封闭的。谁能在论辩中扬弃自己错误的东西,发现、吸收、融汇对方合理的因素,谁就会与时俱进,不断地向前发展。谁若闭门自守,固步自封,谁就会日益失去自己的合理性,最终被淘汰

四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论哪个学派,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都应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派的共同特征。离开马克思主义这个当代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社会科学很难取得重大成就。

5.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篇五

2014考研的日期临近,复习已进入倒计时,相信广大考生正紧张地进行冲刺备考。本文为2014考研政治冲刺复习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部分,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历史观被称为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是其认识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是其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其阶级根源。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马克思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的含义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2)历史人物的作用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2)阶级分析方法

6.考研政治常见知识点: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掌握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4、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

5、识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目标解析

1、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在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的基础上,能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来分析案例,如:说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说明培养诚信意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得必要性、说明树立创新意识、科学消费观的意义。

2、掌握两大社会基本矛盾,就是要掌握两大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是要明白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即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4、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就是要把握人民群众的含义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5、识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识记党的群众观点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内容是什么;识记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是要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部分知识学生难以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教师应多通过实例帮助其掌握。其它知识点理论不深,学生不难掌握,但可能不会运用,应多通过材料予以说明。

四、教学过程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体系】

导入:请回顾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回答:略)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问题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设问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等。

辨别: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BCDF )

A .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 文学艺术

设问2:你如何看待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观点二: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天命” 、“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说明:两种观点都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分别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实质上都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设问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有何不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追溯到产生各种社会意识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先于或落后于)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思考1:鲁迅: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的的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思考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成果、挥霍浪费的现象还是有发生。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会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设问4:请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分歧在哪里?根本观点是什么?

【拓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历史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原理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题1: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例题2:在新时期,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变式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C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变式2:(2011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

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拓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研究对象 内容 物质与意识 整个世界 辩证唯物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问题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思考1、马.恩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思考2: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劳动者要素;生产关系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地位如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思考2:材料一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哲理?

【答案提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服务于生产关系: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状况……性质;变化发展……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

(3)结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例题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发展的观点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含义:

A.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B.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BCDGH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思考3 资料: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答案提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归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注: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

【小结】阅读教材90页图示及第三段。人类社会两个基本矛盾及普遍规律

例题4:( 2011高考山东卷2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C )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变试题3:(2011高考浙江卷29)20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A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问题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

思考: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如何?道路如何?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2、秦的灭亡,汉的兴起,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3、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都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①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作的强大动力。

总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对抗性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实现方式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改革。

内容 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通知,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五、课堂小结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实现途径

六、目标检测

1、教材中的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了人们的宗教思想和各种观念无论多么主观、神秘,归根到底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D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2、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B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3、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C )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B)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5.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B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7.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特点 篇七

(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破坏,也使世界文明遭到空前浩劫。而冷战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阻碍了各国的发展。因此,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

2、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冷战结束后,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普遍认识到,要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扩到本国的国际影响,关键的因素是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也有赖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努力促进本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3、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各种地区性、洲际合作组织空前活跃。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既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又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各国都清醒的意识到,本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离不开国际合作。

(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多极化趋势和单极化趋势仍在继续和发展;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明显,并有新的表现,但有反对单边主义的力量也在增强,也有新的表现。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美国“一超”地位突出;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仍在继续。

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决定因素。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的形成和得到认同,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大小。仅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在科技研究和经济发展方面较落后的国家,很难长期维持一“极”的地位;相反,则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会不断上升,终究会成为新的一“极”。

3、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联合图强”,加速实现一体化,成为欧洲各国的共识。它们在经济上加强了合作,积极推进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统一市场的建立,政治、军事的一体化也稳步发展。东欧各国积极向西欧靠拢,争取加入欧盟。

4、世界发展的多样性。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发展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制度来说,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前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使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也不会完全一样。

5、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不断增强。一方面,各国的事情,包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及各国内部的其他事物,各国都自己解决,反对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进行干涉;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情,包括各国之间的政治矛盾、外交分歧、经济纠纷,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以及各国面临的共同性发展问题,各国都力图通过平等协商解决。

(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1、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经济联系,包括生产分工、贸易往来、金融合作、科技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发展机遇日益增加。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繁荣,而世界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共同谋求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解决难题,应对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3、共同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家园。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地球变暖、大气和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不仅要加大治理的力度,增加相应的投资,而且要践行科学发展,大力节能减排,这无疑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

(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

1、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仍然处在变革与调整之中。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多极化是什么样的,以多极化为基础的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究竟是怎样的,还存在不确定因素。“一超多强”是大家所公认的一种力量对比状况。

2、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

3大国关系处在深刻的调整中。大国关系紧紧围绕着国家利益进行调整;大国关系仅仅围绕着其国际战略进行调整;大国关系因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大国关系因国内政治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二、当今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1、新干涉主义盛行。伊拉克战争是新干涉主义的重要表现。伊拉克政府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要不要改变、怎么改变,这是该国的内政问题,不能通过国际干涉的办法来解决。这是《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以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应当得到尊重和遵守。然而,美国以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国际恐怖活动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甚至将萨达姆推上了断头台。

2、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西方大国不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现实,仍按冷战思维式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判断是非、制定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它们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千方百计的推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自诩本国制度最优越、本国的价值观最正确,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其手段主要是在贸易中附加政治条件,利用政治施压、经济利诱、文化渗透来实行“和平演变”,以及延续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关系,对潜在的对手进行防范与围堵。

3、对外战争更具进攻性。“9.11”事件后,美国进行了战略调整。首先,美国调整了国家核战略,从旧的“三位一体”战略转向攻防兼备、能力全面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其次,美国提出“先发制人”战略,美国绕开联合国出兵伊拉克,就是其“先发制人”战略的集中体现。朝鲜半岛危机也是其先发制人的体现,体现了其霸权主义的体现。

(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当今世界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各国安全的直接威胁。“9.11”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也曾遭到“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2008年3月,拉萨发生了“藏独”的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新疆先后发生多起由“疆独”势力策划的恐怖袭击事件。更严重的是,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严重的恐怖袭击和打砸抢烧事件,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8.高一政治发展的观点知识点 篇八

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

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3、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原理: 【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

(2)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方法论】承认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 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 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也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视情况而定恰当选用其中的观点)

6、量变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

7、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9.专升本政治知识点认识的发展过程 篇九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其一,直接性。感性认识是依靠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其二,生动、具体性。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其三,表面性、片面性。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片面现象的反映,这是其局限性。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①间接性。它是通过思维这个中间环节而产生的;②抽象性。它是对大量感性材料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不是具体生动的;③深刻性。它以事物的本质为反映内容,比感性认识深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由认识的秩序决定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做到。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这是因为,人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在思维着,并以原有的理论知识为背景,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不同人由于理性认识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这是因为,理性认识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往往是交错进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骗人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来源于感性认识。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唯理论除了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还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经验论认为,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事物靠感觉、经验就够了,理性认识不过是空洞的抽象,是不可信的。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经验论除了否认感性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还否认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毛泽东语),但从整体上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因而都是错误的。其实践意义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轻视感性经验,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轻视科学理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发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2)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坚定性。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3)检验和发展认识。只有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使之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1)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3)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4)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某一理论、思想、方案等,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是没有完成。这是因为,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克服和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又应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的意义: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思想落后于实际,犯右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左”、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专升本政治备考方法

政治论述题要学会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

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除了政治论述题要拿到分,时事政治也不要放过。每年的政治考试题中,都会有时事政治,这部分主要复习五类:

1、耳熟能详的事情要多关注

2、国家重大外事活动要关注,比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啊等

3、重要的数字(经济、民生)

4、国家的一些重大会议

5、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上一篇:给同学写离别赠言下一篇:2006年度人大工作总结(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