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2024-10-27

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共11篇)

1.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一

电气类专业学科导论课后感想

罗望

5电气(2班)

20***

说实话,在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对电气类这一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这是一门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其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就目前而言就业大多是都是比较基层的职业,就读在大学之后,发现电气类专业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例如其对计算机的要求掌握的能力仅次于计算机专业,这让我感到很有压力。曾经一度认为,这个专业所付出的和收获的是不成正比的。

但是,经过了专业学科导论课程之后,我对于电气类专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最后都是回到了电气类这个大的范畴下,在这其中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等不同的知识领域。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其中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科技进步水平。正因如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被非常重视的地位。教育体制经过了许多年的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学科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范畴。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及网络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方面技术领域,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专业培养出许多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科技人才,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技术及理论保障后援,其就业前景十分开阔。

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因此,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学科,其强大的专业性使得其毕业生在就业就职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也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迅速发展,才使得世界上出现了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巨大的历史浪潮的推动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社会提供的高质量毕业生的确保障了社会的进程。

二、测控技术与仪器

伟大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这句话在专业导论课上,测控方面的负责老师也提及了。的确,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这一词条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力、自动控制、信号处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它的专业面广,小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大到火箭卫星的发射及监控。很多同学认为这属于制造业,实际上由于对自动控制及精度的严格要求,使它归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其中说到了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广含了许多的学科的精密技术。其实不止是现代,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解这一技术了,例如日晷的发明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的佐证。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的错误使得这一专业在大家的眼中不太理想。中国工业以前很长时间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陆货太多,质量太差,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工业强国相争,这又与我国测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有关。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关键,因此,测控专业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专业培养掌握测量与控制理论知识,具备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及应用能力,能在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祖国的建设供给不足。

还有就是我校最近荣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其获奖作品《面向水质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仿生鱼及其组网设计》的主要参研者屠德展学长就是学习测控专业的,且获得了浙大的保研资格。事实放在这,证明了,测控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

三、个人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经过这八周的专业导论课。我对于电气类的许多专业都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发现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与自己的诱人之处。其实无论最后分流会去到哪个专业,只要自己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能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或者说理解,都会取得自己应该有的成果的。

2.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二

我国2015年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共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二级类, 其中工学门类包括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31个二级类。在2012年以前的分类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均属电气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专业绝大部分教材或是专门介绍强电知识, 或是专门介绍弱电知识, 或是专门介绍某种技术, 大多为“专精”知识, 而非“博通”知识。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电气、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人享受着它们带来的各种便利, 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些技术发展的历史缺乏系统的了解。本文以电磁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为例, 探讨了电气信息类专业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依据。

一、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电气信息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磁学理论作支撑, 而现有教材甚少介绍它们的起源。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3000年前希腊人记载的一种神秘现象, 即琥珀被布摩擦后便可使头发竖起, 也可吸起轻的羽绒和麦屑, 这就是静电现象。对磁的认识要追溯到约2600年前希腊人发现的一种能够吸引含有铁质石屑的石头, 即“磁铁”。静电及磁力跟其他很多自然现象一样, 但是当时人们无法解释其基本原理。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希腊学者崇尚用哲学的理性推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轻视实践, 故对自然科学的探讨始终徘徊在知识的门外。后来天主教兴起, 教会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严格地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以致在接下来的2000多年里, 人类对电及磁的认识相比古希腊时代并没有多少进步。在古代中国同样如此。公元前220年, 古人第一次发现了磁石的方向性, 即“司南”。古人虽然在指南针的制造技术上有所贡献, 但1000多年来对磁的原理的研究基本上无人问津。古代中国的儒家治学态度跟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推论很相似, 社会上的有才之士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科举求仕、吟诗作对上, 甚少关注自然科学。是什么促使了电与磁理论的发展呢?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 西方社会出现了“文艺复兴”, 这是一场解放思想的杜会革命, 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科学方法。“科学”在当时是指研究方法。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现象时, 首先要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 然后演变成一个假说, 再用实验证明该假说能否成立, 而且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这种方法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推论大不相同。电和磁现象神秘又复杂, 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渗入玄虚的伪科学, 但是借助于科学方法, 西方国家的电磁科学与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国虽有“格物致知”理论, 和西方的科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贯彻执行, 这也阻碍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通识教育中, 学生若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 有助于他们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 并坚持唯物论的观点。

二、科学家的楷模作用

从伏特1800年发明电池到1888年赫兹发现无线电波, 无数科学家在电磁理论和实验上都做出了贡献, 更有法拉第和麦克斯韦这种奇才, 承先启后, 奠定了整个电磁学的科学基础, 使得各种电磁技术难题的解决有了理论依据。伟大的科学家如何取得令人叹服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以法拉第为例, 他生于伦敦的一个贫苦家庭, 年少时便对当时比较尖端的电、磁及化学等科学感兴趣。1821年, 法拉第在英国皇家研究院通过一个简单而充满创意的实验, 第一次向人们直接展示了电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动能。当法拉第把实验结果发表后, 皇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戴维对他甚是不满, 因为法拉第认为戴维没有介入实验, 对论文没有贡献, 所以没有把他列为论文的作者。这也导致了戴维与法拉第的隔阂, 以后十年中他都没让法拉第再涉足电与动能的实验。法拉第趁机做了电化学研究, 建立了电池和电镀等应用化学理论, 还发现了“苯环”。戴维逝世后, 法拉第成了皇家研究院的主持人, 又开始研究电磁和动能。1831年, 法拉第通过实验验证了动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法拉第不懂数学, 但直觉超凡, 勤奋刻苦, 实验能力无人能及, 一生做了将近600个实验, 大多数是失败的, 但在实验中却发现了电磁感应、抗磁性、顺磁性、磁光效应等重要现象。法拉第一生从未申请过专利权, 他所发现的一切知识都为人类共同拥有。他的名言是“工作, 完成, 发表”, 完全体现了科学研究者的精神。他热衷于教育, 尤其对青少年更是关怀。他每年为皇家研究院圣诞节演讲的讲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历史上最可读的文章系列之一。与法拉第相比, 麦克斯韦1831年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显耀的家族, 是个数学天才, 善于用数学语言来简洁精确地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麦克斯韦28岁就到顶尖的剑桥大学当了助教, 在全心投入电磁研究之前, 已在控制理论、统计力学、热力学和光学物理等方面具有独特见解, 甚至印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1862年, 英国皇家学院委托31岁的麦克斯韦把电磁学里各种单位统一起来。当时, 法拉第对麦克斯韦寄予厚望, 希望他用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对自然现象深刻的认识, 把电磁学发扬光大。麦克斯韦综合了法拉第、安培、高斯、汤姆生 (克耳文爵士) 等科学家的想法, 苦研多年后, 于1873年发表了《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用4个微分方程式 (原有20个方程, 后由黑维塞简化成4个) 概括了所有的电和磁现象, 这是19世纪科学发展的登峰之作。更为震撼的是, 这些方程式的答案中预测了一种电磁波的存在, 而且这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计算出来竟是光速。法拉第的直觉———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得到证明。1888年, 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应以这些伟大的电磁科学家为榜样, 学习他们深厚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开发、挖掘自身的潜质与精神气质,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

三、新工业发展的启迪作用

早期电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一些新工业, 如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电灯与电气化等的出现。了解这些新工业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还能引导他们全面分析问题, 树立恰当的人生目标。以电报技术为例, 推动电报诞生的有两位主要人物, 一位是美国的摩斯, 另一位是英国的柯克。摩斯的方法全球通用, 创造了第一个以电为基础的新工业。1832年, 绘画专业的四十一岁的摩斯偶尔听说欧洲有人正在研究以电流来进行通讯, 于是他便很快研制了一架简陋的电报机, 并精心策划了专利申请, 同时还组成了团队共同研发新技术。摩斯带着他的发明到各地示范, 寻求投资者, 结果虽获好评, 但技术太新, 难以为大众所接受。摩斯的执着最终换来了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两个城市间电报通讯示范工程的成功, 这也成为电报发展的转折点。随后摩斯与肯道注册成立了公司, 集资建造从纽约通往美国东部各大城市的电报系统;摩斯又接受了肯道的建议, 将他的专利同时授权给多家公司, 让他们在全美各地发展电报, 他坐收授权费。从1844年开始, 很多公司投入了电报行业, 但大多数并不理会摩斯的专利, 而拿了专利权限的公司也以各种理由不缴费用。摩斯在1849年控告这些公司侵权, 而这些公司也联合起来挑战摩斯专利权的合法性。他们指出摩斯的很多技术是抄袭他人的发明。1854年, 法院裁定摩斯是电报的发明人, 判决书中声明摩斯虽采用了一些他人的知识, 但他是第一个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一起、成功应用到通讯技术上的人。这个判决奠定了摩斯在历史上的地位, 也带给了他财富。1865年, 世界上20个国家一起开会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 来统一规范全世界电报的应用和技术。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技术组织。

从1844年摩斯第一次示范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通讯, 到1865年第二条大西洋电缆开始服务, 短短21年间, 电报覆盖了全世界。电报不仅为人类通讯的需求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时也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技术革新, 一直延伸到今天。在电报发展的过程中摩斯的坚持, 专利权的纷争, 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新行业的衍生等都能够给学生很多人生启迪。

四、结语

3.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三

【摘 要】阐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课程对于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新生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出了基于CDIO的电气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入学新生更好地把握专业动态,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理清未来学习的方向,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CDIO 教学方法 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作为高等院校新生入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让学生了解专业学科以及学校的CDIO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指导性课程。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专业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述介绍、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的方式,必定无法让大多数学生对专业学科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对未来各学科的专业学习并没有太多的信心。由此可知,要在导论课程上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在导论里面就直接引入CDIO的教学理念,即让学生提前动手参与。本文提出了基于CDIO的电气专业导论教育模式,即以项目制为导向,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

1 CDIO教育模式

CDIO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关于项目制的实施和进展过程,是对目前学校采取的以传统课堂教师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它是当前学校开展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主要的优点在于:(1)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2)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学习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3)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决定成绩的模式,以实践项目的综合指标作为评定最终成绩的标准。该教育理念目前已被国内部分中等、高等院校引入,并应用于各个学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课程中CDIO教学模式的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这门课程中,如何更好地践行CDIO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本校该门课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拟以14级刚入学的电气专业新生为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实施。

2.1 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分配

根据教学心理学的基本观念可以知道,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学习的效率往往比较低。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主观参与学习的过程太少。因此,若导论课程以讲述为主,必定无法达到学生熟悉专业学科、方向以及教育模式的目的。而CDIO教育模式下,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性原则,即理论基础知识只要能够指导项目的实施即可,不必全面透彻地掌握。且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是对实际项目的操作。所以,在该理念的教学指导下,导论的理论和实践项目的课时分配比例拟定为1∶2,即有意识地减少了理论课时数量。

2.2 导论项目制的引入

CDIO教学理念践行的核心内容在于课程学习中,引入多个项目,让学生进行项目的攻关,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点,再通过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去自主学习。实践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化、高效组织形式,经过这种体系化、科学化的运作,学生就能够完整地建立课程的知识体系。在该门课程中,项目制的引入主要从几点入手:

(1)专业导论项目的命题。在课程教学中,针对新生所掌握的知识特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划分为数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承担一个项目任务。而项目的来源,就从教师自主命题为主。例如,新生刚入学,对于电气专业的各门学科知识比较陌生,而对于高中的课程比如几何、物理等方面掌握比较牢固,故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电气类简单题目,如创意台灯、玩具车的模型设计和制作等。最后再以答辩和作品综合评定为依据确定成绩。

(2)创新项目的参与。该环节的实施,是有意识地让部分入校新生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一些项目当中(例如科协的一些创新性项目),通过高年级学生对新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项目攻关的过程中,能够迅速进步,熟悉CDIO的培养模式流程,为今后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教学案例分析

以本校14级电气专业的某个班级为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对象。已知该班级人数为29人。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课程中,在CDIO教学理念下,课时的分布情况为:总课时32,其中理论课时12,实践课时20。理论课时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方向、CDIO实践方案的实现等基础知识。之后,便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划分团队,每个团队承担不同的项目(比如台灯、旋转彩灯等)。然后,以答辩和综合评定的形式确定学生作品的最终成绩。

通过图1和图2所展示的学生作品可以知道,在电气专业导论课程中,学生通过项目的参与,从方案论证与确定、产品设计、原理的理解、材料的选择以及成品的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由原来的被动听课接受知识转变成了主动参与的角色,学习兴趣将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项目制的参与,让新生在入学后的首堂课上,便了解了学校的CDIO教学培养过程,对未来各个学科的学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4 结论

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CDIO教育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方法,并从项目制的引入方式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实际项目制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完成了种类丰富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在CDIO教育模式下,教学质量较之传统模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得到了增强。但是,目前对于导论课程的CDIO教学改革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性的尝试,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再接再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宇,崔晓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 2012(10):16-17.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刘嫔,邓月明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39(1):1-4.

4.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篇四

1.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世界开始步入现代化建设,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些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日益成为老百姓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变得无处不在了。作为新一代人,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学习这种技术,把世界引导到一个新纪元。

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无可置疑,是必要的,是不可忽略的。从很多实践中,我们都得到一个共同的道理,我把它认为是真理,那就是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所有的实践都建立在理论之下,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方法,知识,因此,专业导论是必要的。

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什么是信息科学,什么是智能信息这些极为专业的名词,作为该专业的学生都不知道,真笑坏人。在专业导论中,我们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开豁我们狭窄的视野。以前,在我看来,一块板上装上了许许多多的电容电感,然后实现巨大的操作功能,那是不可想象的,或者说是无法想象的。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只学到如何装拼一个工具,在“为什么”上我们还是一无所知的。

综上看来,为了实现操作的可行性,实践的理论性,我们必须学习专业导论,这就为什么在大一我们首先学习专业导论。

2.专业导论课程主要讲述了哪些科学技术?

专业导论中讲述了许多信息方面的科学技术,可分为下列几点:

(1)信息的获取;包括非电量电测、信号处理、测量、信息特征获取、机械学习、信息 检索。

(2)信息的传递;包括通信网络、交换系统、通信系统、保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 容安全、信息安全的综合防范。

(3)信息的处理;包括常规信息处理方法、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4)信息的执行;包括信息显示基本方法。

3.讲授的每个科学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信息获取是信息过程的第一环节,因而也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依据情况的不同,人们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信息,而可以从各种数据库中间接获取信息。

对于一个信息系统来说,信息获取是首要工作,只有充分获取了各种信息,系统才能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如同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里的“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这里的“运动”也是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和社会的运动。因此,信息的获取对象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感知或者通过工具获的,这就是信息的获取。(2)通信的本质就是信息传递,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安全地完成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是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因此,通信网络担当了信息传递的桥梁。于是,网络安全就被带动了。黑客通过各种不法手段盗用我们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崛起让信息的传递走向规范化,合理化以及安全化。

(3)信息获取和传递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信息来解决问题,而为了达到一定的应用目的,通常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设当得处理(也称加工)。应用的目的不同,处理的方法也相应的不同。因此,信息处理可以理解为针对一定的目的而对信息进行的加工、操作、运算的过程。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简单地分为常规信息处理和智能信息处理。它们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信息的处理又是无处不在的。

(4)信息的价值在于能够被加工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行为。其中,信息的执行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的,由信息行为转变到转换机制,再通过能表示实际问题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

4.如何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

在我看来,高中学习跟大学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高中,老师的确是“老师”,担当了父母的职责,对我们既有爱也有严,对我们的学习更是无微不至,在一个问题上能因为有某个学生不懂而反复停留在该问题上,直到所有人全都弄明白为止,无形中,我们就变成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的“宝宝”,永远在摇篮中成长。但是,在当时的确是要必要的,对于刚进入成年阶段的我们,容易因某种原因事由走向极端,所以,那种摇篮般的教育是不容置喙的。

可是,永远在摇篮中长大的我们,能真正有“成长”这一说法吗?所以,在大学就提供了一个从幼稚到长大转变的平台。在大学,没有父母关爱,没有老师督促,在这里,只有“独立”可言。可以看见,在学校中,完全是学生管理学生,连级长都是学生。

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就成了个大问题了,是攻读还是颓废,这个问题围绕着渴望自由的大学生们。高中是读书的佼佼者,一进大学,完全判若两人。由此可见,大学生活既是人才的发源地,也是庸才诞生的温床。

为了成功地,真正地成长,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好好学习成为我们追求的真理。我认为分为两点:

第一点,要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

进入大学进行深造,是每一个选择经过高考的学子们共同的目标,上大学不为什么,只为深造,为实现真正自我价值。所以我们目标应该很明确,就是学习,这是不容置疑的。没有了老师的严格教导,我们要想朝目标走去而不至于走上歪路,态度就成为确定命运的关键了。有一句名言说到“态度确定成败”,我想这就是我想说的。我看到的大学生就是在自由中迷失了自我,整天在网络游戏、单机游戏、上QQ、发短信中流连,原本为大学生学习而开放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免费网吧,可笑不?也许他们有过多的自信,在考试前复习几天几夜就可以把考试拿下。但是,这种自信未免太夸大,而且不太现实,我相信这种人是左倾派的,高估实际,高估自己。如果真有这种人,中国还会缺少人才吗?因此,学习态度很重要,它是动力,是生命源泉。

第二点,要落实在行动上。

有了学习态度,缺乏切实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话。这种行动不再是老师压力下的强权,而是自我的约束。再相对自由的空间里,自己给予自己学习压力,然后再行动上好好实现,这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有人总说,高中时老师给予压力,现在可好,解放运动开始了。这种就是走歪路的危险人物。学生的第一工作是学习,不然,何以为学生?

有时,同学们总会以社团活动占据时间,所以学习成绩就差。我说这种人就是只会拉借口不会动手的人。时间,是挤出来的,连时间都安排不了,成绩怎好? 所以,不要光说,或者说,少说多做,我想这会更好。

5.如何学好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何完成大学学业、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关于如何学好这门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我想它和学好英语、数学是一样吧,但在此,我特别注重“坚持”两字。我想做任何一件都能体现坚持,学习专业导论也不例外。对于学习工科的我们,在实验、操作中大多会因“一子下错,满盘皆输”,在这时,我们可以逃避,可以放弃,但也可以坚持。坚持,这不容易啊,大多人在开始一两次可以坚持,但继续下去呢,难以知晓。爱迪生失败上万次,才找到合适的灯泡灯丝,多么难做到啊。我们就是要经过这种磨练,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搞科研,搞技术的人员。你说,从古自今,有哪次是能一蹴而就,我可以大胆地说,没有。可以想象,没有坚持的世界是怎么样,我想一只狮子可以为食物坚持追捕一支梅花鹿,但它绝不会追上几天几夜。恰恰我们作为高等动物的,能为一项工作、发明而搞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袁农平,钱学森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可见,坚持是人类特有的。可是,大多数的大学生因种种幼稚理由,例如我要自学、老师讲课好闷、我有社团活动要搞等等,把专业这课给放弃了,我猜,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意志力差,不能坚持,既然选了这课专业,也就是说你接受了,但现在放弃,为何?

在我看来,要学好这门专业,显然是需要坚持的,搞科研,找寻真理的,不失败才不正常。因此,要好好坚持。

(2)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优秀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现阶段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吧。在这里,我只能说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完成大学学业,不难,就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确好丰富,也很多彩,每天都会有社团活动,这样的生活会无聊吗?可是,学习与社团活动之间总有冲突,那么何者第一。答案不言而喻吧,学习是第一要务,无可否认。这就要求我们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学习第一,社团第二。

能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才是合格的大学生,否则只是附属品罢了。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好好地上好每一节课是必要的,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课,它关乎我们的未来。

除了在校学习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好好利用图书馆的一切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学校给予我们开豁视野的平台,我们总不能白白浪费吧,再者,在图书馆我们能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到的东西。这样看来,自己就比别人高等一点了。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心得 篇五

班级:电信1301 姓名: 学号:

在本学期学习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我对自己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由之前的略知到现在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知,了解了我们专业在社会中起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推动着现代科技事业、电子事业的发展,而我更是掌握了些近年来我们专业的就业发展及趋势。我们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而最基本的知识便是要学习电路的知识,并且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而要学的好的话,那便是要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因为我们学的是技术,对实际的操作能力更为重要。所以要学好本专业,那一定要培养自己动操作的能力,并且要时常练习,研究。还可以常去实验多问问老师们,或者多请教身边的同学。所以这还需要我们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很好的耐心。

老师在本学期的专业导论的教学中主要是介绍了专业的发展以及本校该专业的历史以及取得的成就。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校内省内、国家等相关的大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老师基本介绍了我们上学四年的学习计划。而我们的专业知识大多也是在大二正式学习。但我们这届的学习进度相比往年的要快了半个学期。可是我们在课堂上还是没有见到什么实体的电子设备或电子产品。只是听着老师的描述加以想象。本学期老师也只拿了一个收音机来,并没有让我们 每个人都看的清楚。所以希望老师以后能多拿些电子产品给我们接触、了解些。不过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著名大学的网上教学方法还是挺方便的,这让我们与一些名校拉近了距离,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老师还可以在课上放一段上课视频,然后与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可以讨论老师讲课的方式,或者课内的内容等。至于教材修改方面的话,我认为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验零件的图片,功能介绍等。让我们能够提早接触专业实验。

6.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篇六

张洽

光信息(1)班

3111008695

光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光学和光电子学的一个分支。从光学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即可看到该学科的发展态势,20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的激光和激光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至今光电子(光子)技术的应用已遍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光电子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年新设这样的一个专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光信息

激光

光学

前景

问题 专业研究对象以及应用

光电子技术主要是研究光(特别是相干光)的产生、传输、控制和探测的科学技术。通过光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以及在各种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应用,产生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和应用技术领域,如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激光化学,量子光学,激光(测污)雷达,激光制导,激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向其它科技领域的渗透,形成了许多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包括光纤通讯产业、光显示产业、光存储-光盘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激光材料加工和合成产业、办公自动化与商用光电子产业、激光医疗器械产业、激光器件产业、激光全息产业、光电子材料产业、光电子检测产业和军用光电子产业。预计未来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光(电)子产业有:光子计算与光信息处理产业、全光光子通信产业、光子集成器件产业、聚合物光纤光缆产业、聚合物光电器件产业和光子传感器产业等。

综上所述,光电子产业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资讯)产业、传统光学(光学器材)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产业。原子、电子、光子都可作能量的载体。特别是激光出现后,更是利用其作能量载体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这比电子束用于材料加工的应用要广泛得多。光子学的发展除极大地推动它的嫡系——信息光子学外,还辐射到其他科学领域而形成一系列其他分支光子学,如包括量子光学、分子光学、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学等在内的基础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等。在21世纪,光学和光子学将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将成为诸多学科中的“领头雁”。

光子产业的发展前景

像20世纪的电子学一样,一个强大的光子产业必将在未来10~20年内形成,驱动着第五个经济长波的发展。而且几年来的实际证明,光电子的潜在大市场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起步不晚,几乎与世界同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威力,以及积极利用投资环境和消费市场的优势,中国的光电子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国家“863”计划为我国发展信息光电子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光电子产品的重要市场,为今后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目前,建立和健全国家的风险投资资金体系,实行国家、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有利于促进涉及我国创新光电子技术产品项目的开发。金融部门的积极投资,可使我国先进光电子产品迅速达到规模生产,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面对中国在WTO及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均把发展光电子技术产业列入今后重中之重,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光电子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我国迎接21世纪国际经济竟争和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光学与光电户学研究的总体水平还是显著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具有国际水平成果的只在少数学科点上,尚没有一个学科领域,全面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在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我们一 般仅占3-4%.而且只分布在少数几个专题中。在一般以上的学科领域.拿不出可到国际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在高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元器件的研制水平较低,例如,发展光电子技术的关键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而与国外相比.在器件性能指标如波段覆盖、域值电流.输出功率、寿命,器件可靠性、互换性、封装以及工艺、测试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在光产业方面,国内生产的光学与光电子产品,档次低,产品质量相性能价格比差。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光学与光电子元器件与仪器。光学仪器虽也有出口,但还是以低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科技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有此人基本训练不足,理论根底不深;不少人知识老化.知识面不广,学术上缺乏开创性,掌握实验技木不全面.难以胜任技术复杂的科学实验。加之科技人员待遇低,影响队伍稳定。(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经费短缺.有些虽有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课题无法开展;已有课题难以维持或开展深人一步的工作。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室仪器设备不配套,仪器性能不先进,在实验条件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应用研究部门的技术改造不及时.设备陈旧。缺乏高精度加工和进行现代化装配与检测的条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有关部门的一项研究预测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后10年内我国对人才的需要将有较大的变化。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六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六大技术可以形成9个高科技产业: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生物医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海洋产业。

一项测算显示,如果一个区域的光谷要达到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那么相应的人才则需要20万。然而,我国目前光电子从业人员仅为十几万,远远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人才短缺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为我倾向光学设计的方向,所以顺便在这里介绍一下激光的起源。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1958年,美国科学家肖洛和汤斯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

[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郑光昭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激光原理=Principle of laser/盛新志, 娄淑琴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光电信息实用技术/雷玉堂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七

一、创新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场地与设备。

场地与设备是创新实验室的基本硬件条件, 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2]。电气信息类创新实验室, 其基本配置必须包括: (1) 电气电子开发的硬件设备平台。例如必要的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万用表及工具箱, 以及各类开发工具及必要的电气电子开发软件等, 同时, 为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实验室还必须具备上网条件。 (2) 实验区。实验区是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活动的场所, 根据具体情况, 可设置成敞开式或隔成多个单独的区域。 (3) 展示区。展示区设置的目的是营造实验室的学术氛围, 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3]。广西科技大学电气创新室, 其展示区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 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投影机、作品展示柜等, 作品展示柜展示的是历年来学生在创新实验室制作的优秀作品及历届参加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获奖作品。 (4) 设备共享。在创新实验室设备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可考虑共享普通实验室设备的方式弥补创新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还可根据具体情况, 允许学生自带电脑及其他开发工具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2. 保障机制。

合理的保障机制是确保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能正常长久运行的前提[2]。广西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创新实验室的做法主要包括: (1) 建立必要的经费筹措机制。例如争取学校的固定的年度拨款, 争取地方企业赞助, 利用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等等。 (2) 引入项目机制。主要内容是立项参与制, 重点鼓励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并以项目子课题的形式引进到创新实验室。 (3) 把学科竞赛的培训活动作为常规教学活动开展。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学科竞赛培训类课程, 并把它们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3. 师资队伍。

创新实验室工作的特点是“课外”与“科技创新”, 一般情况下, 没有在编的实验室指导教师, 为保证实验室深入持久地运行, 必须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并乐于奉献的指导教师队伍。广西科技大学电气创新实验室在长期的实践中, 探索出了一些建设、稳定创新实验室指导教师团队的经验, 主要包括: (1) 领导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是一项报酬低甚至是没有报酬的工作, 领导重视并积极参与是关键。 (2) 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主要是采用“老师+学生”的“师带徒”模式, 一个 (或几个) 导师和多个学生构成一个科技活动小组, 各小组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并相互比赛。 (3) 制定合理的获奖工作量计算办法, 将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4. 实验室活动体系。

广西科技大学电气创新实验室常规的工作包括: (1) 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是创新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电气创新实验室, 这些活动可以是在新加入创新活动团队的学生中举办各种创新活动讲座, 可以是教学生对常用电子器件识别、检测、基础项目设计制作等基础培训, 也可以带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 让学生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 (2) 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和集训。参加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电气信息类的学科竞赛较多, 重要的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者”杯创新竞赛等等, 创新实验室必须是这类学科竞赛的基层组织机构和培训基地。 (3) 开展常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学生通过申请, 将创新设计项目带进实验室, 开展科技创新实验。

二、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的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的内容、模式及面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校企合作办学, 已经从课内合作深化到了课外合作, 从普通实验室的合作, 深化到“创新实验室”、“创新基地”的合作。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立创新实验室、创新基地, 争取到企业在资金、设备方面的支持, 更容易实现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向产、学、研的共同发展, 培养的创新人才也更容易与企业“零距离”, 而企业也更容易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发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1. 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目标。

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的模式包括[4]: (1) “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中, 学校提供场地, 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制度的建设和实验内容的规划, 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而企业重点在资金、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 (2) “校外创新基地”模式。主要采用由企业提供校外实验室场地, 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实验室设备, 由学校负责实验室运行的方式。 (3) “校企合办实体”模式。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资金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合作办学, 组建实体公司或者实体培训机构, 承担该实体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无论哪一种合作方式, 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的目标, 首先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其次是“双赢”, 即学校从合作共建中培养人才, 企业从合作共建中发现人才, 得到人才, 使用人才。

2. 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 学校与企业必须深度合作, 建立起能够实现校企共赢的制度保障体系。这些保障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制度必须体现以下内容: (1) 企业项目优先原则。优先让合作企业提出的研究项目入驻实验室, 并在学生的配置上给予倾斜。 (2) 成果共享原则。即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拥有, 这些成果既包括学生的创新研究成果、产生的专利, 也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后的对外宣传。 (3) 经费保障。合作双方必须签订相关协议, 明确各自在实验室的资金、设备、管理上的投入。 (4) 组织管理制度。学校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保障, 用于激励广大学生的参与, 例如, 建立必要的创新学分, 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科技活动等等。

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有效运行,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特点, 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积极思考并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模式, 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摘要:创新实验室是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文章通过广西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实践, 阐述了高校创新实验室硬件设备、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活动体系等主要建设内容, 并对在高校中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了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建设,管理,高等院校

参考文献

[1]曾文波, 黄庆南, 吴其琦.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12) .

[2]周晓兰, 陈寅山, 张彦定.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5) .

[3]张伟, 兰荣.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实验室的建设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07)

8.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八

1172100327 王金翼

21系电子信息类在小学期期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授课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分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方向)的相关介绍,由相关专业的优秀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该专业导论课对于我们确立今后的人生规划,发展方向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认清了自身的兴趣爱好,使我们对于今后的学业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专业认知,个人收获,选择方向三个方向进行讲述。

一、专业认识

21系电子信息类下设三个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俗称光电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俗称微电子)以及光电子信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方向)(俗称光学工程)。我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朱成禹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副教授,他在大一一年的学习与生活中就多次为我们讲解了光电子的发展方向,还带领我们多次参观实验室,因此我对于光电子的了解可能更多一些。下面我将分别讲解我对这三个专业的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技术,纳米技术,系统芯片及IP设计以及集成传感器等。该专业相较于其他两个专业设置可能差别较大,其他两个专业的重心都与光学相关,光学是整个本科期间的重要课程。而本专业则是相对比较侧重电学硬件的专业。在专业课设置上,大二以后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字电路设计(俗称数电)模拟电路设计(俗称模电)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该专业的课程大多对于电学相关度较高,因此需要我们具有较好的电路基础知识。在本学期的专业导论课上,来自于微电子的老师分别就物联网技术与MEMS与微系统进行了由概念到发展前景到多方面应用的全面的讲解。目前该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尤其是在最近的中兴事件之后,国家对于自主研究芯片的要求进一步加紧,在芯片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必将快速增长。综上所述,我认为该专业是一个行业前景广阔的传统工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领域的研究。激光领域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包括军事,医疗,食品,通信等。在大一期间,我所在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的光学课题,效果良好。我校的光学专业实力强劲,有一代代前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的马祖光院士。因此,我校的光电子专业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都是非常先进的。光电子专业在大二后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我们的数学与物理知识要求较高,要求我们有一个较强的数学基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遥感技术,光电制导与仿真,空间光电信息技术,现代光电检测技术,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先进光学加工与检测技术以及现代光学技术。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际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民用,航天,军工等多个领域,我校光学工程专业在国内开设院校中排名第五位。不同于其他学院开设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1系分流方向中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光学的实际应用,采用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面向航天和军工领域,是中国硬实力提升的坚实后盾。

二、个人收获

通过学习本专业导论课,我对于这三个分流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比于从前来说,我对光电子微电子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其名称上,而学习了本课程后,尤其是听了各专业顶尖的老师的讲解,使我对这三个专业的学科特色,发展前景,现实意义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可能大家在高考填取志愿时并没有机会对自己的将来的专业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或许很多人都是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专业,并且现在要做出进一步选择方向的决定。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对一件事物进行详细的深入的了解时,他的看法大都是片面的,只有真正去了解,才有机会产生兴趣。

三、个人选择

在经过了对个人情况的反思后,结合我自身的兴趣,将来的职业规划等一系列因素,我选择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我专业分流的第一志愿,选择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作为我专业分流的第二志愿。

在大一的学习与生活中,我认为我的数学与物理有一个中等偏上的基础,但是在询问了选择物理研究的其他学校的同学后,发现他们的数理知识比自己要高出许多。光学知识对于数学的要求非常高,除重中之重的微积分之外,还有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要深入学习,如果选择光电子专业,可能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

9.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 篇九

信息时代“排头兵”——信息工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已将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就是针对信息技术的开发所设立的。

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厚基础是指它的基础课(数学、物理和英语)扎实;宽口径是指它覆盖了原电子信息类多数专业及光电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内容,涵盖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知识。信息工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中比较基础的专业,像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都是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衍生物。看来,把信息工程比作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排头兵”绝不为过。

信息工程专业融合了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学、信息论等学科,具有多学科的兼容性。毕业生可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及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工作,就业单位包括航空航天、电信部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广播电视系统、电子设备生产企业等,涉及面非常广。

院校星座:国内开设信息工程专业较早的院校有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其他院校中,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实力较为突出。华南理工大学的该专业按“信息工程”实行宽口径招生,涵盖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网络空间“操盘手”——网络工程

网上炒股、购物、看电影、观看赛事直播„„身处e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这股热潮中,网络工程悄然步入热门专业行列。

网络工程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它所开设的课程都比较新潮,有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汇编语言、微波技术与天线、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信息网络新技术等。想让自己成为网络IT专家?网络工程专业还真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别看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一个比一个光鲜,可其中一半以上的知识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同学们动手操作才能掌握。学习本专业需要同学们把课本知识与上机实验相结合,同时还可参与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以积累更多的专业实践经验。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从事网络开发、维护等工作的IT人才,同学们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等工作,比如为某个企业搭建简单的网络业务平台等。除了网络公司外,金融机构、外资企业等也离不开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院校星座:目前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院校有一百多所,如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般来说,计算机学科实力较强的院校在网络工程方面的研究基础都很雄厚。

信息狂潮“冲浪者”——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工程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专业,集光电子技术、图像分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融合技术、计算机科学及控制技术于一身。简单来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是把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四门科学合而为一。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以光电信息的转换、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应用为研究对象,将成果应用于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同学们学好本专业的标准是既有扎实的光学、电子学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要具备软硬件设计能力和光电系统集成能力,对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光电信息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通信、航空、医疗等工程领域,如卫星发射、卫星遥感、气象观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等;广播电视系统的图像传输、光通信、医学诊断等也与光电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同学们毕业后若想在本专业领域发展,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等都可列入从业范畴。光电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技术领域,国内已形成潜力巨大的光电信息产业,不少企业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

院校星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南京理工大学的本专业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对应的“光学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信息门里“生力军”——电气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两门科学的完美“邂逅”,成就了电气信息工程这门专业。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知识都是本专业同学要学习的。

电气信息工程专业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控制理论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电气工程领域进行监控、分析和管理。数据采集及监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与控制等学科交叉、知识面宽的专业知识,以及数字电力系统、高速列车及其控制、电动汽车等反映新技术发展的知识,都是帮助同学们成长为电气信息工程师所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本专业同学将被打造成具有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学科交叉优势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电气工程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电网运营、信息产业、电子等企业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方向,在这些企业中,从事与电气信息技术有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实验分析等工作,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绝佳践行。当然,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本专业属于交叉学科,而且是宽口径,深造方向可谓多多。

院校星座: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院校设有电气信息工程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是按电气信息类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大三时同学们自行选择学习方向。

无形世界“联络员”——通信工程

以前个头硕大的移动电话“大哥大”早已变得纤细轻巧、色彩缤纷,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以前靠数月飞鸿传书才能联系上的亲友,现在可用方便快捷的“飞信”互致问候,甚至还可装上摄像头来个视频聊天,这一切都归功于通信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通信工程横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具两者特点,需要同学们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本专业课程范围较宽,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课程,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课程,还有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学习本专业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分析。

既然是热门专业,就业自然有保障。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国际上上升势头强劲的公司如Cisco、3Com等都将通信技术作为其发展的主体。在我国,不仅连老牌IT厂商如联想提供了大量的网络服务,有“巨大中华”之称的通信产业四大企业(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业绩也十分惊人,良好的发展前景、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它们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单位。

院校星座: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实力较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本专业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场所。

医学领域“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

你一定见过X光、全身CT吧!你听说过人造机械心脏吗?你见过在地上推着走的带四个轮子的心脏吗?现代医学和医疗器械的发展把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它们都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产物。如今医学十分发达,医疗器械也在更新换代,而要研制出更为先进的医疗器械,就离不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分子化学、力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种变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同学们的要求可不低,除了要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积累扎实的生物、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更要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多在医学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院等,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医药科学实际问题,或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及科研工作。由于本专业技术性较强,毕业生可拥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医药科学等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继续深造或就业时可选择的方向有很多。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课程中有电路和信号系统,毕业生多从事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与处理工作,因此本专业有专业限制,色盲、色弱、重听的同学不宜报考。

10.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十

一、抓好新生入学后的“早期教育”

大学一年级新生处于重要的转折期,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定式,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其初步的应用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市场营销专业材料、撰写论文及表达成果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总体认识和未来就业前景的规划,是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抓好新生入学后的“早期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专业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进行专业导论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教育”手段。市场营销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发展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调查、财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从事商品销售、营销管理以及商务策划领域工作,具有市场营销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导论》基本情况

《市场营销专业导论》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市场营销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讲述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市场营销的分类、特点,并能够合理运用。《市场营销专业导论》是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低年级的入门导入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意识,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内涵,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专业基础。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态度上养成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并产生对市场营销领域和学科的认同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今后专业学习的方向和良好的学习目标,为个人专业的职业发展提供导向。

目前进行的12级市场营销专业共4个班,每班人数平均52人,共209人。该课程32节课,16周,每周1次课,两节课。16节理论16节实训。目前我们有两名老师承担着该课程。每一次上课两位老师共同参与,分主讲和辅助,若是讲座课,每次留出15分钟的时间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训课程一般6-8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一名,老师进行实训指导,主要要求每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导论实训指导书》设计实训方案,方案的内容主要是将公司的产品和品牌如何传达给目标顾客。做成一个PPT和WORD文档,进行小组讲解,学生和老师提出问题,该小组成员现场解答,以此为据进行打分,方案设计的分数也就是组长这门课程本学期的成绩,而组员的成绩由组长给出。这样就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结合了起来。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市场营销专业认识教育。

国内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历史与专业定位;市场营销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及学分安排(培养手段与培养方式);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介绍。

2. 市场营销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

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渗透;市场营销专业的深造通道;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式导引。

3. 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课程创新型、应用型教学模式开发设计;体验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具体包括:①双向交流教学法。避免教师知识传授过程中“一言堂”,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有对话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本着自由活泼、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其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②自学精讲教学法。把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精讲有机结合,以老师精讲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对于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加强指导,包括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作好自学笔记,提供自学参考书目,批阅自学心得体会,检查自学效果等。③营销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把营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采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④模拟营销教学法。把社会活动搬进课堂,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营销表演活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以达到掌握营销的本领、技能和方法策略的目的。⑤多媒体教学法。把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如电视录相、幻灯片、电影、多媒体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领略到真正的市场营销运作过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形式的呆板性和课程的繁琐枯燥问题,使教学活动变得直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不仅给学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和讲授中难以学到的东西,而且也方便了教学,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教学的水准。⑥社会实践教学法。把校内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现场教学的一种方法。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机会从事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本领。

四、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的措施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师资的匹配不够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缺乏有实践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参与进来。

11.电气信息类大专业专业导论 论文 篇十一

学期项目是基于CDIO工程教学理念,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中某一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训课程;(1)一个综合项目的实施涉及本学期学习的多门课程,即通过一个项目系统化地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和有效的学习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行动过程中学习,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往单一的课程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单一,学科知识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松散,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获得能力的检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在真正能胜任企业岗位要求还要适应一段时间。通过学期项目的实施,学生亲身经历了某项工作内容的完整过程,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最大潜能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收获新知识与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本学期课程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期项目设计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循序渐进,能力递进,第五、六学期分别安排学生毕业设计项目和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均得到提高,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职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开设的学期项目1:专业认知与调研。学生学习本学期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邀请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做讲座,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特点及专业的企业职业岗位,尽早地为自己职业岗位定位;带学生到学院各实验实训参观,让学生了解熟悉实验实训环境;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企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做准备;最后总结完成“专业认知调研报告”,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项目实施的流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为接下来学期项目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值班电工企业岗位中的电气设备节能改造和机电系统的常规保养等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项目综合训练。因此本学期项目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主导课程,知识涉及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低压电器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通过学期项目,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初步设计各类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和对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本学期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职业观念;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团队意识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期项目3:一般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培养电气工程师可编程控制系统程序开发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本学期项目以PLC技术应用为主导课程,通过本学期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各类机电设备PLC控制系统的程序开发设计及调试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

经过前几个学期项目的训练,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在第四学期开设学期项目4:电气自动化综合项目设计与实现。通过本学期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监控及维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分析及技术升级改造设计;训练学生的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诊断维修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规划、设计及实施各类复杂电气项目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够跟踪掌握专业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职业能力。

2实施保障条件

2.1师资队伍

学期项目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具有电气控制方面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和开发项目的经验;指导教师都具备双师资格,他们是学院电气专业教师或来自企业兼职教师,为我们学期项目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2实训室条件

近年来我院改善了原有的电气安装、PLC等实训室条件,另外“政校”合作,建设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校外多家企业实训基地,为项目开展提供技术条件和开发环境。

3项目实施流程

3.1班级分组

学期项目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将班级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一般3~4人较为合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小组人数偏多会导致任务分配过细或工作量不足造成人力过剩,也可能造成个别同学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现象。小组的划分可以由指导老师确定或学生自由组合。比如可以按照学生宿舍分组,方便学生交流、项目探讨;可以按学号顺序分组,这样分组教师操作比较简单;学生自由组合,他们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合作,小组的团队合作表现突出,但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会与不同的人合作,自由组合分组不利于学生与不同人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分组方法。通常每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2~3个小组的项目,每组都指定一名学生为小组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并协助指导教师进行项目执行的检查和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全程指导、督促和检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项目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3.2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通常在两周内完成,难点在于项目选题。学期项目要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及本学期各学习领域的能力。(2)因此学期项目一般要围绕这一学期的一门主导课程为主进行选题,且完成此项目需涉及本学期所学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选题难易程度要把握好。选题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无法实现学生本学期学习的各领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工作量不足,很难创新;难度系数太大,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有挫败感。因此在选题时,老师要把关,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有挑战性,在老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各种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项目选题要突出真实性、实践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比如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在项目选题时,可以考虑与维修电工(中高级)、PLC系统设计师(中高级)等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也很好地实现“课证融通”;也可以针对企业生产性综合训练的项目系统中真实的企业产品生产或系统开发为项目。对于较好的项目,可以申请重点学期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

3.3项目的开展

确定好选题后,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小组分工协作。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跟踪督促、检查,每周至少一次与小组成员碰头交流,学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执行过程存在疑难问题,教师提供参考资料或参考学习网站等或参与讨论并启发式指导,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和方法,引领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的实施周期通常需要11~13个星期。

3.4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通常在学期的最后两周进行。对项目进行评价,我们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工作态度、个人表现、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评价以项目实施的过程考核与汇报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专业负责人统一组织学期项目答辩,答辩考核小组由3~5位老师,其中至少有1位来自企业工程师或专家组成。各小组委派一名学生进行项目的汇报、成果的展示,小组成员回答评委的问题,由评委对项目质量与汇报的综合表现给出项目小组答辩成绩;个人成绩是由小组成员互评、指导老师评价与答辩老师的评价的综合评定。

3.5项目材料归档

学期项目结束后,如汇报PPT、项目报告、制作的实物、答辩照片等所有材料全部归档保存。

4项目管理

我院学期项目管理在学院网上进行,体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教师、学生进入“学期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学生填写项目申报、进度计划与报告、项目中期报告及项目成果报告等;教师下发任务、审核进度报告、指导意见、审核项目、答辩信息及评分等环节都在系统里进行。

5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个学期项目训练,循序渐进、能力递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他们很容易适应企业岗位,上手非常快,提高了企业效率,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

注释

1孙海泉,徐兵,邱白丽.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8-81.

上一篇:全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下一篇:2023年4月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