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论文

2024-07-11

师生沟通论文(共8篇)

1.师生沟通论文 篇一

师生沟通的艺术

史亚江

(定州市东市邑小学)

摘要: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的艺术。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眼神,课间沟通询问,班级日志沟通,批语沟通等。有效改善师生沟通障碍的方式,用童心与学生交流,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善于捕捉沟通时机,积极聆听。要自觉地运用有效的方法,用心灵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他们来日成为国之栋梁。关键词:语言交流,师生沟通 心灵浇灌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品质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首先要养成的教育能力。在人际关系的规则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一项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渴望心灵的沟通,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因此,构筑他们沟通的平台就显的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艺术。

一、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的艺术。

(一)、教师常用口语技巧

1、幽默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一年级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我们老师说话特有意思!”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学生喜欢听幽默的话,也爱模仿幽默老师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教师用幽默的方式影响教育着学生,使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2、委婉

在师生沟通中,要善用委婉。教师的有些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碍于情感而觉得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太好。如果你把话语磨去些棱角,变的软活一些,使对方在听话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他就也许就既能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你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

3、含蓄

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中揣摩、体会出里面所蕴涵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就可称为含蓄。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师生之间在某些非原则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教师可以用含蓄语加以暂时的回避,让学生留有保持自己意见的余地。一位因犯错误逃学而刚来报到的同学,要给他一个受教育的机会,便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的班级。希望大家帮助他,不让我班每一位同学掉队”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行为,甚至还包含着一些对犯错误同学的欢迎之意。

有几位同学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上捣蛋,课后我找他们来谈话。

只是说:“班级打算开一次“尊师演讲会”就请你们几位准备好上台演讲,作精彩的表演,可几位同学一听都脸都红了,感到难为情最后主动向任课老师认了错。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4、反语

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秒处所在。

5、模糊

在师生沟通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不便或不愿把自己的一些意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 模糊的口语技巧。当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事情的真相未了解清楚,特别对突发事件的结局不明朗时,运用模糊语能给教师留下主动性和灵活性。

例:有学生反映班上一对男女同学好象是在“早恋”,老师在没有彻

2底弄清情况前,没有急于作出反映,只是对反映的同学说:“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反映,不知是否真是这样。请你们不要在谈论此事,不管怎样,我会按照我一贯 的原则来处理好的。“老师表面上的轻描淡写和模糊说法,避免了学生把事态在扩大,有利于今后教师谨慎、正确地处理此事。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八种方式

1、课堂上与学生交流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眼神和学生沟通和交流,例:如果发言的学生是学习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此时,教师可以面带微笑,用充满期待的和鼓励的眼神望着他,给他信息和力量。老师讲课中,发现有的同学低头搞小动作,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使课堂上一下子肃静下来,这个同学会突然抬起气头来,这时老师可以向他投去一束严厉的目光,与他的眼神对视,他会从老师的眼神中,读出你为什么不听课呢?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和蔼眼神,一个温柔的手势,一个抚摸脑袋的动作,都可以是友好、亲近、功名、信任的交流。

2、课间沟通

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到学生中间去,询问学生对新授知识学习的怎么样,作业中有什么问题等,或询问一下有事、有病才来的同学,这种方式有助于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3、班级日志沟通

班级日志上设有“班级记事”,由值日班长对每天班级发生的各种情况作记录评价,并提出各项要求建议,教师可阅读,并采纳学生提出要求和建议,体现班级的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

4、通讯沟通

若想与一些逆反心理较重的学生沟通,最好采取书信或电话、发短信等等方式,避免当面批评产生的对立情绪。例:班上有一位女生,本来成绩很好,可有一段时间成绩下降,班任问她出了什么事,没想到她用憎恨的眼神看这位班主任,一句话也没说。当时这个老师心理一惊,心想肯定有事。后来一了解,原来这位 同学的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生了一个小弟弟。

3家庭的变故原本在她心中就留下了阴影,加上弟弟刚出生,大家忙于照看婴儿,把他冷落了,她自己认为大家不要他了,就郁郁不乐。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每天晚上都给这个同学发短信,询问一下,作业、复习等情况,使他感到老师真心的关心和爱护她。如发现班级有的学生没来上课,可打电话询问一下原因,如果学生生病了,可向学生说些慰问及勉励的话,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

5、活动沟通

在学校组织的郊游,各类比赛等活动,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拍照、玩耍、等。借着活动的氛围与学生沟通,效果比较好。

6、间接沟通

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而又担心你的鼓励或表扬会被怀疑,不妨在该生不在的场合表扬他,通过第三者转达你的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听起来更感老师真诚。

7、批语沟通

在学生作业本、考试卷、成绩单上写批语,也是一个便捷的沟通方式,比如:有的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写道“这几天你怎么闷闷不乐呢?”“今天上课怎么老走神,有什么话可以和老师谈谈?”“这一题做到很好,其实你并不笨,在努力一点还可以学的更好嘛?等等。学生看到这样的话,往往会受到很大触动,多数同学会写条子回复或主动找老师谈。对学生的缺点提出批评或提一些希望,这种批评的间接性、异地性使学生不易产生紧张感,能使学生比较冷静地看老师的批语,从而引起重视。

8、赠物沟通

班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学生赠物的方式进行感情沟通。例:对学习成绩好的给予奖励,对成绩有进步的同学给家长发一张喜报,以资鼓励。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给买一些学习用品和资料等。

9、贺卡沟通

节假日为师生相互沟通提供了契机,老师可以在学生的生日或重大节日时,寄送一些贺卡,写上一些祝福、勉励的话,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4三、有效改善师生沟通障碍的方式

1、用童心与学生交流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很珍贵的财富.小学的思维发展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这样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都会被否认,就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在课余时间要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主动接近他们,设身处地,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同与共感.

2、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

对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没有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的、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3、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时机.要让他看到老师信任的目光,更加珍惜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机会,处处以身作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得到了同学的充分肯定.所以我觉得当学生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上的困扰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的给予帮助,学生会产生一种“报恩”心理,自觉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某种愿望强烈、并迫切希望成为现实且合理的情况下,若能及时给予满足,则有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增强自信,促进成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成功的潜能, 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差生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功.当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取得成绩时,我们就得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并继续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4.积极聆听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取批评的教育方法.我们前面也讲过,这并不是最正确的方法,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要使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教师还需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师生沟通“四忌”

教师与学生要实现沟通,一定要避免价值判断。对学生的意见不能只有接受或不接受,而不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的意见发自学生内心,往往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鉴于他们的年龄限制,可能存在不成熟之处。所以教师要在交流过程中分析这些意见,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倾听的同时,应该主动地制造各种互动的机会,比如说适当的提问有利于沟通的进行,但是提问的方式很值得注意,教师一般都应提开放式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回答没有固定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你喜欢我们的班级吗”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局限性,学生唯一的回答就是“喜欢”或“不喜欢”.如果换个角度问“你喜欢我们班的哪些方面”这样学生的回答和与教师沟通就有更大的空间.总之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自觉地运用有效的方法,用心灵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他们来日成为国之栋梁。

2.师生沟通论文 篇二

校讯通沟通方式, 主要通过短信的方式实现家校沟通, 教师将学生成绩、学生课业情况、学校管理信息、学生在校表现、学生考勤情况、健康状况、德育评价、班主任留言、学校新闻等信息通过校讯通系统发送至家长手机;家长也可通过短信形式向教师询问学生情况, 保证消息传递及时, 确保教育有的放矢。

校讯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以下变化:1构建了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减小了沟通障碍, 提高学校的教学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使校园和家庭的关系更和谐;2建立学生成长的家庭元素, 能让教育工作者从历史的角度, 辨证、系统地帮助孩子的成长;3因材施教, 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 每次学业评价结束, 教师结合试卷与孩子的掌握情况给家长发送消息, 使家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每门功课的学习情况, 家长和教师汇总几次成绩后, 可清楚地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 针对情况进行培优或扶差, 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2 班级 QQ (群、空间) 模式

QQ不受时空限制, 即使教师不在学校或一时没空, 只要挂在网上, 学生就可以将自己要说的话发过去, 教师有时间再回。一位教师最多时可同时与10位学生聊天, 工作面宽了, 若是面对面交谈, 肯定没有那么多时间。

网络媒体超常的信息组织与递送能力, 使学生可以借助QQ, 通过班级QQ群, 大家能够不拘束地交谈, 讨论问题了。班级QQ群给学生带来了欢乐, 同时也给师生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与教师的心靠得更近;在这个班级QQ群里,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把平时的小矛盾、小想法在这里说出来, 通过大家的帮助得到解决, 使我们班级的学生更加团结了。家长通过QQ即时聊天掌握学生在校情况, 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空间、说说、腾讯微博了解班级活动情况, 第一时间零距离观看孩子活动。

3 总结提出了网络班级三人行的沟通模式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www.teacher.com.cn) 平台举办了“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课题组马海霞教师担任甘州区一班班主任, 李明山担任该班网络导师, 课题组马秀梅等其他成员参与培训, 其中有一项课程即创建“三人行网络班级”。三人行网络教育网站, 简称“三人行”。我们利用这个平台创建了各自的三人行班级, 三人行网络是新一代的网络教育互动平台, 使用“三人行”可以创建自己的网络班级, 与真实的教师、学生一起参与班级互动, 打造独特班级文化;开通家校联系本, 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 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

在“班级论坛”中, 教师们可以及时发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发布学校、班级的一些信息通知, 学生可以把自己优秀的作文、精彩的视频、漂亮的图画发布到论坛上, 实现资源的共享。

通过“家校联系本”, 可以及时向家长公布当天的家庭作业, 学校当天的通知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 而家长可以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并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 家长和教师的及时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通过“班级相册”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班级内所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利用照片来展示学生成长中的快乐。今天, 谁又是“班级小明星”;这学期, 谁又被授予“特优生”、“优秀班干部”“英语小金星”、“舞蹈小明星”等。

4 博客沟通模式

博客沟通主要是展示校本课程、展示学生活动、开放教学活动, 让家长和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评价、开发等。本课题研究的博客主要是好看簿博客, 好看簿是一个Web2.0图片分享网站, 目前有用户约10万。它以图片故事形式展示, 用户可以图文并茂的分享自己的图片故事。一部分教师通过好看簿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研究、交流和协作, 好看簿可以帮助教师用照片记录课堂活动的图片博客。

课题组成员利用好看簿开放了一些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 制作电子教程, 使用指南, 导入教学PPT幻灯片等, 使家长近距离的“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课堂活动, 参与评价了教学活动, 一些家长注册了好看簿甚至参与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课堂组建立了家校联系小学, 建立了班级小组, 开展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群参与的学校综合活动。如“了解张掖湿地——小学活动类课程”、“基于Web2.0的科学活动——以玉米制种为例”、“在谷歌地图上寻找我的家乡”、“基于张掖教育空间的乡村小学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以冬天的乐趣为例”等这些课程都是在家长参与下开发的活动和校本课程, 这些成果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5 微博沟通模式

微博集成了Web2.0时代网络交流工具的许多特征, 由于智能手机越来越便宜, 功能越来越多, 玩新浪微博成了一种时尚, 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注册了新浪微博, 微博可以收听很多感兴趣的人, 它们及时有效的信息可以给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带来新的资讯, 使用户和世界接轨;通过微博也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微博人际沟通模式创新性的表现是以班主任教师的微博为中心的家长和学生粉丝群。通过对新浪微博的观察发现, 微博的人际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弱联系, 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具有很大的潜力, 其突出表现是粉丝群。家长、学生粉丝群是有共同兴趣、共同目标的一个虚拟社群, 这个社群保有现实社群的一些特征, 如具备一定的规范, 认同感相似, 有归属感, 形成了一定的相似价值观。

参考文献

3.师生沟通论文 篇三

关键词:沟通;师生;教学质量

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要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很契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对话

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育教学主体的观念,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沟通的平台,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活动。一是上课前。课前教师应早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这宝贵的几分钟与学生进行沟通,如询问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有没有做好,上课时要准备哪些东西等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好一堂课就有了保证,二是上课时。上课时以教学为主,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能沟通好的话,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相互挥拳,相互推搡,我们可以相信他们绝不是真的在打架,他们可能是闹着玩,但却违反了课堂纪律,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三是下课时。下课后教师不要马上急着离开教室,应让学生先离开,这一点有很多教师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这小小的一个举动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极大的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极大的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自然而然,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加强课外师生心灵的交流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因为课余时间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一是与学生见面时的对话要充满关怀和赞扬。每天学生高高兴兴来到学校,在学校开始自己一天的生活,此时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说说话。学生会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着自己,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一整天都感到幸福。二是课余师生共同活动时的沟通。作为初级中学老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参与学生的活动,特别要跟那些孤僻、不善于交际的孩子进行沟通。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

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一是学会无声地沟通。以前,我对“沟通”二字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认为老师只有和学生谈话才叫沟通。事实告诉我,无声的语言同样可以发挥沟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快速、有效,是师生沟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举一个例子)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在无声的沟通中建立。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画出的红道道,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二是学会积极地倾听。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老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用真诚唤起信任。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心都能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首先应该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师生间有效沟通 篇四

思考一:从沟通过程的要素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

沟通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是信息。从沟通意向的角度来说,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读懂市场经济下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沟通过程的第三个要素是通道。通道指的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一般来说,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途径获得的,但如果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则更好,尤其是对年幼的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沟通的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各种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如语文老师的备课一定要备对课文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沟通过程的第四个要素是指接受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心理过程。一系列心理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策略的使用非常重要。

沟通过程的第五个要素是反馈。反馈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反馈要有一定的清晰度。

沟通过程的第六个要素是障碍。例如,有些课堂上教师的预先设计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沟通中足够的共同经验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则是沟通过程中的背景,即沟通发生的情境。

思考二:从沟通的特点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可以通过语词,也可以通过非语词(如姿势、动作、表情等)。沟通可以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还可以分为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不论哪一类沟通,沟通均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

沟通发生的自然性,即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际的沟通除了语词沟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语词的途径来实现的。例如,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十分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另一方面更应该非常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角色关系。例如,同一沟通目的,如果沟通者之间的不同,就应用不同的语词或体态语词来表达。也就是说,你处在什么角色,就应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以便沟通顺畅。

沟通的过程性。从沟通对个人的影响角度来说,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尾的动态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总要对人产生各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沟通的整体性。每个人沟通中的语词或体态语词的表达,都是在每个人的个性背景下作出的,是整个人格的反映。例如,教师参加一些研究课,认为课堂中的这位老师语词或体态语词(如握手、拍拍学生的肩等)特别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感。但如果回到自己的班上简单地模仿该教师的沟通行为,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沟通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均是本人在人格上的体现,而不是简单的外表模仿。所以学习一位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习优秀教师人格上的魅力。

思考三:从沟通的背景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沟通都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沟通背景,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心理背景。心理背景一方面是指沟通者的一般心境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沟通者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位热爱教师工作、爱每一个学生、爱所教学科的教师,往往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因为他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时彼此的心理距离比较近。加之,教师爱的情感也会迁移给学生。

物理背景。物理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以及沟通者双方的物理距离。如目前小班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座位形式,改变的目的就是防止由于座位固定可能使某些学生处境不利。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一方面指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是指沟通场合下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对沟通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不同场合下自己的角色,并能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沟通者自小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这往往已经成了一种沟通的行为习惯。

思考四:从非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师生沟通中的作用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有一位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中等生,在她的周记上写着:“老师,哪怕您对我的一个微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正是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更美呀!

对课堂有效沟通的几点建议

教师要十分重视班级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人际沟通的积极背景。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也是最美的教育。

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科学地应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

5.师生沟通论文 篇五

师生关系论文:拓宽师生沟通的新通道

谢海文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六中学(414200)

【摘要】教师应有层次地开展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建立起这样的认识。要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胜不骄、败不馁,不倚强欺弱,诚信守诺,不亢不卑,自强不息的品行目标和榜样。强化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教育。要成功实现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才有利于开发鲜活的交往与沟通的资源,扩大、深化与学生的交往效果。

【关键词】师生;沟通;对策

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让教育工作者认真寻味的话:“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同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很多统计资料表明,呼唤尊重是学生成长中的强烈愿望。尊重的特点告诉我们,尊重是相互的。没有对他人的尊重,就没有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没有足够的自重,就没有维持他人对自己尊重的人格的力量。由于学校中学生地位的特殊性,往往谈及尊重就被理解为学生对老师、学生对领导、学生对家长、学生对学生的尊重,而很少专门提及教师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案例展示

一次,我新接了一个班级,这些学生来自本县的各个乡镇。当时,在组织课外小组学习过程中,我把一位女同学小颖“强制性地”分到了化学小组。我没有想到的是,从第二天起,小颖就与我形同陌路。即使我们在楼道中相遇,她也无视我的存在,从不与我打招呼。我努力寻找多方面的原因,但仍不得其解。我决定暂时放一放再解决。

有一次,她病了,父母又都在外地出差,于是我让同学把熬好的中药和米粥送到她的宿舍,并嘱咐她好好休息。事后,小颖写了一封信给我,她说:“老师,真是对不起,我没有叫过您一声老师。当初分学习小组的时候,您没有和我商量就把我分到了化学小组,而我对生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并获过奖。我的志愿是生物小组,我向您申诉过,可您却没有听取我的意见。当时,我认为您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这些远郊县的学生,只有城里的学生,您是歧视我们的。可是,每当我看到您在我的作业本上写下的认真的批语时,我又觉得您是平等地对待我们的;每当我看到您对学生关切的眼神时,我知道您是爱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论文 )每次在课堂上听着您讲课,我又能感受到您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回想起您对每一位同学的关心与照顾以及在我生病时对我的帮助,我深深地感到我对不起您,我正式向您道歉。”

案例解析

这段心灵伤痕终于抚平了,可小颖的话却让我沉思良久。每一位同学都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像她这样来自农村的同学比较敏感。当时,我应该征求她的意见,即使把她分到化学组也要向她解释理由。尊重与获得尊重都是一种心理需要,尊重不是口头上的漂亮术语,不是一种外在的简单形式,不是一种显现的表情,而是对一个人应有权利的尊重。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去尊重他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权利,尊重其思考的权利。

身为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我最强调的是要尊重学生。正是尊重使我和学生之间心灵相通、相融,使教育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一直强调要尊重学生,发生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一件事情让我懂得了,尊重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尊重的内涵是什么。

当我们的教育动机、投入和效果不能统一时,当我们抱怨学生不能理解时,甚至当学生疏远、不尊重、怨恨我们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是否给予他们尊重了?他们能否感觉到足够的尊重体验?我们应该怎么做?在中学阶段,尊重教育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我们教师不仅要学会真诚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权利,更要应该教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

对策建议

教师应有层次地开展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建立起这样的认识:我应该,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对家庭、集体、人民、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要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胜不骄、败不馁,不倚强欺弱,诚信守诺,不亢不卑,自强不息的品行目标和榜样。强化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教育。

首先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有悖于自己的意愿和选择的尊重。多请一些平凡的、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的普通劳动者来介绍他们不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使学生能更多地体会到被尊重并不在于他的容貌或地位,而在于他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请每一个学生讲“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者结合作文开展“什么是人才”的讨论(激发学生之间的、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要营造这样的氛围:人才或者好学生绝不仅仅是“三好生”一种模式。

利用一些机会讲一讲本班任课教师的事迹(激发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的了解和尊重)。每当班集体出现问题或受到学校的批评时,班主任应在全班讲出自己的责任和不足,从全班一分子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想法和建议(不要仅仅是要求)。试卷讲评分析时,不但指出学生们的问题和错误,最后也应分析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注意不够的地方,或者自己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即使对犯错误的学生也不应该用伤害性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历史,不能因为学生现在的问题和错误而否定学生好的方面和以前好的表现,要尊重学生对错误的处理方式和他们的隐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管理,在无碍大局的情况下,尊重学生或学生干部的集体决策。

让学生更多、更广泛地参与校际、国际之间的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使他们能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每一位学生营造表现的机会,比如,可以每人做一日值日班长,早自习每天请一位同学来讲他最拿手的一段知识,每次班会请一位学生作5到10分钟的即兴表演。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父母对自己付出的辛劳和关心,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忧虑、烦恼;让学生体会父母的期待和需求,学会与父母倾诉、交流。

如,可以通过观察日记、作文来描述自己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教师就是要把这些在学生看采是天经地义、不知不觉的东西让学生重新感受,从而化作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依势压人,而要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注意方法。而心理换位的方式想一想学生是否有委屈,把这种委屈的体验讲给学生,也试着让学生做心理换位的思考。教师决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发生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

尊重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内容,它应该和学生的养成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同样,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应注意科学性、知识性和体验性的原则,并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比如,尊重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就应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具体到怎样与老师、同学、学校的工人师傅打招呼、告别,怎祥接受奖状和证书,怎样申请帮助和怎样感谢帮助……

6.读《师生沟通技巧》有感 篇六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序来决定的。从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人这样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75%要靠他的沟通技巧。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这个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使用精练、准确、科学的教学语言之外,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沟通技巧,这样往往能达到神奇的效果。今年暑假我阅读美国海穆.基诺特博士的《师生沟通技巧》一书后感慨良多,懂得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优秀班主任需要真正掌握以下沟通技巧:

1、关怀、理解与尊重:优秀老师的必备特质

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从实际上做到关怀、理解与尊重。如果仅仅只是从理论上了解学生的需要,对于要走出愁云惨雾的课堂危机的教师而言,犹如有百元大钞却无法兑付公车费,无济于事。在繁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会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硬币”。虽然“硬币”的大小可能有别,但它们却蕴含着共同的特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而非“霸道”。

2、论事而非评论品性: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

“就事论事,而不针对个人的个性和品格”是有效沟通的首要原则。教师的工作是治疗,而不是伤害。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改善教学生活、增进师生关系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处理学生的事情要把握住度:就事论事,不要由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就给一个学生定性。这样会给他们留下阴影,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很强的副作用。

3、欣赏而非评判:赞美学生的技巧

学生品性的评判,学生容易因这种评判会滋生依赖或不安,甚至失去尝试的勇气。

赞美学生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欣赏式的赞美才具有建设性。欣赏式赞美是描述性的,只是赞扬学生的努力、工作和成果,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被欣赏中获得积极性的自我结论,它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4、诱导与启发:沟通的力量之源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学生唤醒,而唤醒的方式是诱导而非羞辱:去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鼓励学生尝试;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使用具体的描述式的言论而避免评判学生品性与智力的言论;尊重学生的感觉而不是评判学生感觉的对错。虽然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每扇门,也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唤醒所有学生,但无论如何,教师的力量通过传递感情、改变心情、启发见解、撒播尊重等诱导方式而体现。

回想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有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可是结果怎样呢?曾经看过一个调查:问教师是否爱学生,几乎所有教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再问学生是否感到老师爱他们,大部分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这个调查带给我们很大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爱学生会感觉不到?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的付出,却化为乌有?

客观地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学生都有很强的个性,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他们生活环境复杂,思想的成熟,他们对爱的解读,对爱的感悟,跟我们的以往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更不同于我们成人。我们教师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我们讲述的都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和教师对我们说过的。我们在重复着这些言语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接受,是否采纳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观点。我们自己也会有很多感悟,同样的意思在不同语言表达时,听者会有明显不同的感受。

在师生交往中,我们常常冠于“说教式、命令式”的师生对话于“严格、关心”的大帽子下,还自认为是对学生的关心、尽责任。对照着这本书,我心中真感到惭愧万分,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啊!

学生与教师之间疏远、冷淡,甚至敌对的关系,正是源自于师生言语的沟通。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技巧。

7.师生有效沟通的窍门 篇七

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障碍及其原因

在当今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很多情况下都沟通不畅, 教师总是有伤心、失望、不满:“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不用功?”、“为什么不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授课?”、“为什么不及时完成作业……”。学生也满腹委屈:“为什么教师那么不近人情?”、“为什么教师那么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教师对我们如此冷酷……”。这一切都暗示出师生间矛盾的突出和激烈。那么原因何在呢?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 总结出如下几点。

1.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亲近感。

中国传统强调尊师重教, 亦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说法, 这些原本只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 但久而久之却转化成为一种畸形的师生观, 教师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宰, 希一切都自己来掌握, 把预期的目标都实现, 而师生间的沟通一定得通过师生间高效的互动才能实现。而学生一般就存在一些自卑或戒备心理, 不安或害怕, 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不敢见教师, 见了教师躲着走, 无法坦诚地与教师沟通, 更无法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师道尊严总是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出现了控制、过度呵护、批评等过激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往往就是被动接受, 口服而心不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发展迅猛, 他们总是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不希望被控制、被训斥。这时, 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尊重学生, 把他们当成为自己看等, 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他们, 缩短心理的距离, 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从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虽然学生在学历、经验等方面都不如教师, 但是在人格上, 师生双方是平等的, 师生只有在互相亲近的前提下, 才可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2. 教师与学生期待、学生期待与自身行动存在差异。

中国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学生, 从课任教师保姆式教育进入自我管理。入学初期, 学生是典型的儿童状态, 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批准, 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 更喜欢教师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回报。但是他们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此时, 教师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相处与沟通。在实际的教学中, 师生间的关系其实很复杂, 也很微妙, 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 绝对地相互尊重、热爱, 而是有不理解和冲突。笔者建议, 师生间的沟通也应该做到互相尊重, 彼此亲近, 互相宽容, 积极行动,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做到沟通顺畅, 教学效果显著。

3. 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中, 许多教师很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由于实际的问题太灵活、太琐碎, 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会按照自己通常的习惯来处理问题, 造成学生们埋怨老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与学生的日常沟通欠缺。教师职业从来就不是轻松的, 日常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八小时。而且,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 各种教育改革、考核与评估对教师的学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普遍存在焦虑症和亚健康, 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沟通, 又担心过度频繁的沟通会带来一些麻烦事, 有时候, 教师难免把不良的情绪牵怒到学生身上, 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窍门

语言是师生间沟通的重要功具, 良好的讲课语调应该温和、乐观、舒服、清楚, 像春风化雨一般, 这样可以保证师生双方获得并接收对方的信息, 达到沟通顺畅的目的。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形象化、规范化、逻辑化, 把握深浅度, 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

1. 教师切记, 学生的情绪是在不断地变化中, 教师一定

要时刻关注其情绪状况,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说不同的话, 以此来激发学生上进。授课时,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化、形象性, 必要时还可以加上肢体动作, 同时要有很清晰的逻辑性。除此以外, 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多使用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 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和责备的语气。必要的时候, 要打开学生心扉进行灌输和启发。

2. 用亲情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以平等为前提实现有效沟通。

在沟通方面有一个位差效应, 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往往具有某种优越感, 容易产生自傲心理, 而位于下位的人则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师生间进行有效沟通一定要注意位差效应的产生, 教师要善于自我反省,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 平等待人, 不颐指气使, 不偏爱某一人, 以成人和平等的心态来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学生也要消除自卑的情绪, 消除对教师的偏见, 与教师产生良性沟通。

3. 教师要介入学生生活, 与学生共同学习沟通的方法。

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 以提高沟通能力。为此师生都应加强沟通方法与技巧的学习。目前我国开设人际沟通课程的学校极少。针对教师、学生对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的学习, 学校可考虑对该类课程的开设给予一定的条件, 使任课教师能腾出时间及吸引教师进行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也可采用定期讲座、沟通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沟通技巧的学习。

8.师生沟通的技巧 篇八

关键词:就事论事;争辩;盘问;圈套;信任

教师的工作是指导帮助,而不是伤害。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改善教育教学生活、增进师生关系的关键。适当的沟通是一门需要学习,而不是会“自然生成”的艺术。

一、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与学生沟通的首要原则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什么叫就事论事?今天学生没交作业,就批评他没交作业,昨天他迟到就批评他迟到。但是在教育教学過程中,老师最难做到的就是就事论事。很多老师认为就事论事就显得自己没水平了,教育得不够深刻。其实,恰恰相反,为什么呢?如果今天学生迟到,你批评他迟到,昨天他没交作业,你批评他没交作业,学生就觉得你是针对他的错误批评他的,如果一个老师是这么做的:你看你今天没交作业,你昨天又迟到了,前天上体育课又跟同学打架,开学才一个月,你就犯了多少错误啊!学生就觉得你批评他不是针对他的错误,而是对他有成见,挑他的毛病。这样他会对你采取一种抵抗的态度。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打翻了水杯,甲老师三句话搞定:你看你粗心大意了吧,以后可得小心,去把抹布拿来。第一句话是批评,第二句话是提醒,第三句话是解决问题,这就叫就事论事。但是很多老师都是像乙老师这样做的:“你看你,总是这样粗心大意,你就不能好好地做一件事情吗?你看上课把水泼了一桌,昨天上体育课把脚给扭了,前天在实验室把烧杯给打破了,你考数学把8看成了3,考语文你又把作文题目给看错,你这么粗心大意怎么得了啊!”絮絮唠唠地骂了一节课之后,还是那句:去,把抹布拿来。但是就在这中间,你却让学生对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

二、不与学生争辩

其实,我们可以用幽默来化解。例如,上课的时候,听到某个角落有学生说话,教师可以这样说:“哎,刚刚我在上课,没听清楚你在讲什么,这次我认真听,你再讲话,我就把你抓住了。”学生就会想,那我不说了,看你能抓住什么。那我们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就是让他上课不说话。关键是保证大家上课,不能因为一个学生,影响了全班同学。

争辩只会带来反辩。此时,改变上课气氛比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

三、不苛刻盘问

当孩子犯错,我们处理时,选择不苛刻盘问会比苛刻盘问的效果要好。比如,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老师就问:“你为什么没有交作业?”学生说:“我做了,忘在家了。”我们老师的第一个想法是学生说谎了,学生完全可以是说谎,但是他万一没有说谎呢?你就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班主任有时候不一定要像探照灯,非得把学生的错误照得那么明显。他第一次没有交,你可以说:“老师相信你,你明天记得带过来。”他可能没有做,他会马上回去做,其实他就是在弥补他的过错。第二次,还是可以选择相信,但是私底下可以让同学提醒他。第三次,你可以说:“你今天不会告诉我又是忘记在家里了吧!这个时候孩子很快就知道了,其实你早就知道他在说谎了,但是你给了他信任,他辜负了你的信任。他的内心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而自责和内疚恰恰是孩子道德成长发展的契机。他知道他错了,有了羞愧之心,这样改变错误的愿望就会变得比较自觉和强烈,比起我们一直在强调你做错了,他又在反驳你:我没有做错,效果要明显得多!

四、不给学生设圈套

教师都比学生聪明,但是这个聪明要用对地方。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永久的悔》,这是在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有所学校的孩子有段时间都喜欢玩塑料枪,打不死人,但是打到眼睛会很危险。于是学校勒令不准玩,班主任就开始没收枪了。有个年轻的班主任不一样,他说:“同学们,你们看天气那么好,下周我把我的一节课加上一节班会课,我们到学校对面的公园去搞一个打游击的活动吧。打游击就需要配枪,男同学一人一把,女同学两人一把。看需要多少,我到批发市场去买,可以便宜一些。”学生更高兴了,别班的老师都要没收枪,我们的老师还给我们买枪。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有枪的怎么办啊?”老师说:“没有关系,你们拿出来,请班长统计一下,看有多少把枪。”学生纷纷把枪拿出来,当学生把枪拿出来之后,这个班主任一拍桌子:“班长,把枪收到我的讲台上来。”你看,不费吹灰之力,集体缴械了。但是,当这位班主任看到学生的眼睛时,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通情达理的事,学生的眼睛里是痛恨、上当、受骗。这就是一个圈套,对孩子伤害最重,孩子是信任老师的,结果这个老师却挖了一个坑让学生跳。次数多了,学生会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没有安全感,行为退缩。当你再布置一项任务时,学生再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因为已经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

上一篇:六年级来了作文下一篇:以拥抱快乐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