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

2024-07-25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共7篇)

1.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 篇一

浅谈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blood typing)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目的: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18例学生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关键词】ABO血型;血型鉴定,遗传

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blood typing)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盐水凝集法和凝胶微柱法。盐水凝集法因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418名学生的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BO血型鉴定中的影响因素。资料和方法对象:我校检验学院2004年8月 2009年10月间418名学生,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4-t:2.5岁。每名学生同时用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

标本采集:抽取EDTA抗凝血,在2小时内完成ABO血型鉴定操作。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 1.5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 检验。P<9.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 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结果见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玻片法还是试管法,418名学生的血型分布是一致的,即O型最多,之后依次为B、A、AB,即O>B>A>AB。② 玻片法和试管法的鉴定结果显示AB型人数相同,而A型、B型和O型人数不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数据见附表。讨论

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输血安全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blood typing)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此文笔者就临床血型鉴定的经验和体会进行简单交流。

3.1 医务人员的问题

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时,没有做血型检测,单凭印象或听信患者的自诉血型而造成血型错误;临床护士在抽取血标本时,未校对患者的姓名、床号,仅凭印象,抽了其他人的血液而造成血型报告错误或交叉配血不合;检验科人员没有对报告核对正确,造成血型鉴定错误。

3.2 被检红细胞

亚型更少。⑤ ABO血型抗体减弱:ABO血型规则抗体合成量的不足也是造成正反定型不符的重要因素。当献血者血清中抗一A和抗一B效价减弱,其反定型格局总表现为AB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用量,降低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应用低离子强度溶液等方法,检出低效价的抗一A和抗一B。

3.3 实验器材

① 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试管、滴管要专用,标记清楚。②用试管法定型时,应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定型。每批测定均须设置对照。③红细胞浓度按要求配制,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的比例适当。④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心时间是血型鉴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

3.4 其它因素

① 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献血者中常见的不规则抗体是抗一M、抗一N和抗一A等。在反定型试验中,不规则抗体可以和标准红细胞上相应的抗原发生凝集反应,而这种反定型结果与A或B抗原无关,所以导致ABO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②类B抗原某些受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病人,红细胞获得了类B抗原,A型病人可误定为AB型,O型误定为B型。因此,感染体征病人配血不合时,应考虑类B。③磺胺类药物引起的凝集有人报道一个B型的献血员阑尾术后用氨苯磺胺,3个月后,其血清能凝集A、AB型的红细胞,也能凝集B型的红细胞。另外,注射青霉素后,有些人的血清中含有青霉素抗体,而青霉素已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当此红细胞

2.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 篇二

关键词:ABO血型,检验,玻片法,试管法,质量控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326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男193名,女133名;年龄22?26岁,平均年龄(22.61±1.44)岁。

1.2 检验方法

抽取EDTA抗凝血,并在2h内完成血型的鉴定,326名研究对象均同时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的鉴定。

(1)玻片法鉴定:

取1张清洁的圆形凹陷推片,并标注A、B字样;在A、B字样处分别滴1滴抗A试剂、抗B试剂;将等体积的待检血样滴于抗A试剂盒抗B试剂;将另1张清洁推片标注A、B和O细胞,各滴加1滴受检人员血清,再各滴加1滴A、B、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将分型试剂与待检血样用竹签调匀,并不断晃动玻片观察血型凝集反应。

(2)试管法鉴定:

取2支洁净的小试管,分别标注抗A、抗B字样,并各自对应加入1滴抗A、抗B的标准血清;两管分别加入1滴被检人员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并充分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然后判定结果。轻轻晃动试管,使红细胞浮于上层,并通过肉眼或者低倍镜进行观察是否存在凝集情况。

(3)反定型法:

将待检血样进行离心,2500r/mm,离心3min,将血清进行分离,然后对3支洁净试管分别标注A、B、O,并在各试管内滴入1滴待检血清,然后分别加入1滴5%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A、B、O型),混匀后离心,1000/mm,离心1min,取出试管后轻摇,并观察凝集情况。

2 结果

通过玻片法与试管法的检验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检验326名健康人员的血型结果是一致的,其中O型人数最少,B型人数最多,其次为A型和AB型;两种检验方法下的O型人数相同,而A型、B型和AB型人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人类的血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采用玻片法与试管法检验ABO血型,简单方便,临床应用广泛,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发现,两种ABO血型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从抽血到鉴定以及资料的记录,都存在着一定的干扰因素,进而造成鉴定结果的差异[1,2]。

3.1 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1)填写输血资料时,医生仅根据患者自述的血型进行填写,并未对患者进行血型检验;或者抽取血液样本时缺乏资料校验,记录不科学,造成血型报告错误、配血不合等情况;(2)红细胞检验观察时由于悬液浓度较低,造成肉眼观察无法发现凝集等,造成定型报告错误等;(3)红细胞T抗原被激活,导致标准血清抗T抗体结合,发生全凝集情况,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ABO亚型造成正反定型的不符;ABO抗体减弱,抗体减弱对正反定型也将造成正反定型的不符,由于患者的血清中—A和—B效价的减弱,反定型结果总是显示AB型,这就将导致对血型检验的误判;反定型试验不规则抗体与标准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3]。

3.2 临床检验ABO血型质量控制策略

(1)保证玻片清洁与单独使用,避免混用一块玻片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2)保持检验血样的新鲜,防止细菌污染激活红细胞上的T抗原,减少对血型检验的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高球蛋白血症在ABO血型检验时容易出现假凝集,因此可加做自身血清/红细胞,自身红细胞/生理盐水对照试验;血浆成分感染检验使应将红细胞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防止冷凝集造成的误判,血清中含有高价冷凝集素时可采用37℃生理盐水进行红细胞洗涤,如肺炎、肝硬化患者等血清[4];(3)在抽取血样的时候,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小心谨慎,避免血样采集错误[5]。

总之,在检验ABO血型时,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在发现正反定型的结果存在差异时,需要进行重新试验等,避免误判以及报告的误发,增加输血的风险。而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也需要积累鉴定经验,对异常的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欣,哈丽娜,刘学英,周学莹,杨震.浅谈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J].包头医学,2011,(2).

[2]王林,张国平.无偿献血者献血前ABO血型实验的质量控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9).

[3]王继峰,毛萍,刘晓.探究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4]颜廷俊.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7).

3.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 篇三

关键词:ABO血型;血型鉴定。

【中图分类号】R446.6

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盐水凝集法和凝胶微柱法。盐水凝集法因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00名住院患者进行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通过对其结果分析,探讨ABO血型鉴定中的影响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从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需进行血型鉴定的住院患者800名,每人抽取edta抗凝血,在2小时内用玻片法和试管法完成血型鉴定。

(二)试剂 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抗a、抗b血型鉴定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三)方法 正定型法:① 玻片法:取清洁且带有圆形凹陷的推片1张,并注明A、B字样。将抗A试剂、抗B试剂各1滴分别滴于玻片上A、B处。分别取等体积待检血样(5%红细胞悬液或全血)于抗A试剂和抗B试剂。另取洁净推片1张,标明A细胞、B细胞和0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0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用不同的竹签将分型试剂与待检血样调匀,同时不停的摇动玻片并观察血型凝集(或溶血)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②试管法: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上抗A、B字样,分别加入抗A、抗B标准血清各1滴,于相应标记的试管;然后分别加入被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l滴于各试管充分混匀;以1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分钟。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反定型法:首先将待检血以2500转/分离心3分钟,分离血清;取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A、B、O,各管加被检者血清1滴,然后按标记分别加入5% 的A、B、O型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1滴,混匀;以1000转/分离心1分钟后取出试管,轻摇管底,观察凝集。

结果判断:凝集判断标准红细胞均匀分布,无凝集颗粒,显微镜下红细胞分散存在,无凝集靠拢现象为阴性,红细胞出现凝集为阳性。

二、结果

玻片法检验结果:O型253人 ;B型205人 ;A型202人;AB型140人

试管法检验结果:O型260人; B型201人; A型199人; AB型140人

不论是玻片法还是试管法,800名受检者 的血型分布是一致的,即O型最多,之后依次为B型、A型、AB型,即O>B>A>AB。② 玻片法和试管法的鉴定结果显示AB型人数相同,而A型、B型和O型人数不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讨论

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输血安全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

(一)医务人员的问题 临床医生在填写输血申请时,没有做血型检测,单凭印象或听信患者的自诉血型而造成血型错误;临床护士在抽取血标本时,未校对患者的姓名、床号,仅凭印象,抽了其他人的血液而造成血型报告错误或交叉配血不合;检验科人员没有对报告核对正确,造成血型鉴定错误。

(二)被检红细胞

①血型测定的错误血型:检测时,因患者红细胞悬液浓度过低,又只用肉眼观察结果,使之在血型抗原较弱的情况下,微弱、细小的凝集未看到,而造成定型报告错误。②标本新鲜,严防污染。细菌污染的标本,红细胞上t抗原被激活,与标准血清中的抗t抗体结合,出现全凝集现象,干扰血型鉴定。当疑有血浆成分干扰血型鉴定时,可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以除去干扰。③ 冷凝集素属于冷反应性的自身抗体,4℃ 条件下,正常人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效价低于1:16,冷凝集素效价增高是导致献血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常见情况。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冷凝集素能够与标准红细胞和自身红细胞产生凝集现象,凝集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低效价的冷凝集素在37℃不能凝集标准rbc和自身rbc,因此不会造成血型误判,但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在37℃仍可产生较强凝集,容易造成血型误判。④ abo亚型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是导致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之一。亚型属于同一血型抗原,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抗原结构和位点数改变导致的弱表现型。⑤ abo血型抗体减弱:abo血型规则抗体合成量的不足也是造成正反定型不符的重要因素。当献血者血清中抗a和抗b效价减弱,其反定型格局总表现为ab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用量,降低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应用低离子强度溶液等方法,检出低效价的抗a和抗b。

(三)实验器材

① 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试管、滴管要专用,标记清楚。②用试管法定型时,应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定型。每批测定均须设置对照。③红细胞浓度按要求配制,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的比例适当。④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心时间是血型鉴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

(四)其它因素

① 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献血者中常见的不规则抗體是抗m、抗n和抗a等。在反定型试验中,不规则抗体可以和标准红细胞上相应的抗原发生凝集反应,而这种反定型结果与a或b抗原无关,所以导致abo血型鉴定时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②类b抗原某些受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病人,红细胞获得了类b抗原,a型病人可误定为ab型,o型误定为b型。因此,感染体征病人配血不合时,应考虑类b。③磺胺类药物引起的凝集有人报道一个b型的献血员阑尾术后用氨苯磺胺,3个月后,其血清能凝集a、ab型的红细胞,也能凝集b型的红细胞。另外,注射青霉素后,有些人的血清中含有青霉素抗体,而青霉素已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当此红细胞与含有青霉素抗体的血清相遇时便发生凝集。

因此,在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血型鉴定经验,对异常结果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查明原因,以获得abo血型的准确定型,确保安全输血。

参考文献

4.ABO血型操作 篇四

本试验采用排阻层析原理,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的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样本要求】

标本采集: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将该同一人血液分别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清标本。

红细胞标本的制备:配制成0.5%-0.8%红细胞悬液。

血清标本的制备: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含兔脑粉或其它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或者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标本必须充分去纤维蛋白,否则血清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可阻碍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呈假阳性反应。【操作步骤】

1.将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六支凝胶微管标号。

5.临床检验实习生自我鉴定 篇五

临床检验实习生自我鉴定篇一

本人在校期间认真完成了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涉猎了许多医学书刊及文献,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过硬,有旺盛的求知欲,广泛爱好,时间观念强;严于自律,吃苦耐劳;团队亲和力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具有两年实习经历的我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完成检验任务,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检验的基本操作等。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医学检验技术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男,39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____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他曾先后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地进修深造,多次到北京、西安、济南、郑州、广州等地参加学术活动,获省科技成果奖叁等奖一项,撰写论文十余篇。16年来,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在神经内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规范化下的个体化治疗,因人施治,疗效显著,给许多病人带来了福音。

多年来,他不求当官发财,一心扑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上,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于医疗卫生事业,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尤其是非常困难的老百姓,他总是想尽办法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玻对疑难危重患者,他总是废寝忘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翻阅大量资料,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要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他擅长治疗脑血管疾并眩晕、脑炎、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玻他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治疗“眩晕脖。现在由于人们工作劳累、紧张,不明原因的“眩晕脖、“头痛脖很多,犯起病来,痛苦难忍,甚至想到自杀,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差;只要找到他,他总有妙方使您立竿见影,解除病痛,人们都称他为“眩晕病克星”。他不仅知识渊博、技术全面,而且态度和蔼,说话家常。他不仅治愈了许许多多的常见病患者,而且治愈了不少象“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等疑难病人。

他一生别无它求,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内科医生,他只想着在今后的日子里为家乡人民多治好几个病人、多救几条命,给他们带来健康、带来快乐,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临床检验实习生自我鉴定篇二

本人在校期间认真完成了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涉猎了许多医学书刊及文献,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过硬,有旺盛的求知欲,广泛爱好,时间观念强;严于自律,吃苦耐劳;团队亲和力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具有两年实习经历的我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完成检验任务,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检验的基本操作等。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医学检验技术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临床检验实习生自我鉴定篇三

本人曾在校社团联合会网络信息部和检验学院学生会工作,并担任班干部;在校期间,组织策划了“广东医学院首届电子贺卡设计大赛”和“广东医学院首届电子竞技大赛”;加入了检验学院科研小组,成功申请并参与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儿童食品中的色素含量”。这些经历培养了我良好的领导、管理、协作、交际沟通和创新能力,使我能客观理智地面对问题,顾全大局,对凡事持寻求解决的态度。

一年的实习工作更是丰富了我的阅历,培养了我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系统地掌握了临床各项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技术,掌握了微生物、病毒的实验检验原理和操作技术,熟悉专业仪器(如:pcr仪、酶标仪、icp仪,气质联用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谱仪等)的性能和运用,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6.玻片法测定ABO血型配比分析 篇六

测定血型是献血者和输血者必做的检测。玻片法ABO血型的测定是中职卫生学校生理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此实验操作简单、反应快速、实用性强且成本低, 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又能为其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因为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多采用此方法测定ABO血型。为探求最合适用量的血型试剂与全血的配比, 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并对精准率进行分析。

1 材料

人全血,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 (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双凹玻片。

2 方法

(1) 分组:学生共300名 (操作前均已知血型) , 其中男生30人, 女生270人, 分3组, 学生年龄16~17岁。

(2) 在双凹玻片两端分别滴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各1滴。

(3) 在试剂中分别滴入人全血, 各组试剂与全血的比例分别是1∶1 (第一组) 、2∶1 (第二组) 、3∶1 (第三组) 。

(4) 结果观察见表1。

3 讨论

3.1 效果满意度

由于操作者已知自己的血型, 实验测出的结果均与已知血型一致 (未出结果的除外) 。实验结果表明, 当试剂与全血比例为2∶1时, 效果最佳, 均可判断血型;试剂与全血比例为1∶1时, 效果次之, 有5%无法判断血型;试剂与全血比例为3∶1时, 效果最差, 有23%无法判断血型。

3.2 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 试剂与全血的配比不同, 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判定。第二组试剂与全血比例为2∶1, 全血被稀释两倍, 混合液清澈度和颜色适中, 红细胞凝集现象最便于观察;第一组试剂与全血比例为1∶1, 全血被稀释1倍, 在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时, 由于混合液清澈度较差, 并且颜色较第二组明显加深, 对于结果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 部分学生无法判定;第三组试剂与全血比例为3∶1, 全血被稀释3倍, 由于全血过少, 混合液颜色过浅, 红细胞凝集现象不明显, 对于结果的判断难度进一步加大。

3.3 问题分析

(1) 操作不熟练, 采血速度过慢, 可能将血凝块混入, 影响对红细胞凝集现象的观察, 导致结果无法判定; (2) 不能很好区分血凝块和红细胞凝集现象; (3) 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将两种试剂混淆, 导致无法判断结果。

4 结语

用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玻片法测定ABO血型, 试剂与全血比例为2∶1时效果最好, 成功率最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高一次实验的成功率, 因此建议玻片法测定ABO血型采用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与全血的比例为2∶1。

在实验操作之前, 我们就告知了学生实验的目的,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血型定型试剂说明书中标明试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1, 我们通过实验认为2∶1最合适, 让学生懂得要相信自己, 只要认真去做、勤于思考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 生理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基层卫生单位对护士的需求在增加, 对护士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 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 通过探寻最佳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与全血的配比,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 人全血与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按不同比例混合。结果 不同配比时观察效果不同。结论 用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玻片法测定ABO血型, 试剂与全血的配比为2∶1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玻片法,ABO血型,配比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春燕, 谢冬萍, 汪海宏, 等.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情志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8) :971-973.

7.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消化科、肿瘤科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0~71)岁,平均46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甲状腺癌1例,胃癌2例,原发性肝癌1例,皆为初次申请用血者,在血型鉴定过程中均出现了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造成正反定型不一致或疑似亚型。

1.2 试剂与仪器

抗-A ,抗-B ,抗-AB ,抗-H 标准抗血清、多特异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C3d)以及A、B、O 型标准红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久保田KA—2200);全自动配血系统(西班牙WADiana公司);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卡(Diana Gel Coombs ,抗-IgG,C3d)。

1.3 血型血清学检查

ABO血型正反定型(试管法)、吸收放散试验及唾液中和试验均参照文献[1]进行。

1.3.1 血型正反定型

正定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抗-AB 标准血清在室温、4 ℃条件下反应;反定型:患者血清与A、B、O 型标准红细胞反应。患者病情缓解后重复此实验。

1.3.2 自身对照试验(试管法)

患者自身血清2滴,与患者红细胞生理盐水三洗后配制所得的5%盐水悬液1滴,混匀,离心看结果。

1.3.3 吸收放散试验

将抗-A、抗-B 分别与患者盐水三洗压积红细胞等体积混合进行吸收放散试验。

1.3.4 唾液中和试验

将患者唾液煮沸离心处理后,分别与抗-A、抗-B、抗-H 中和,结果说明患者均为分泌型,唾液中均含有血型物质。结果见表2。

1.3.5 其它试验

所有患者进行卡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

1.3.6 输血情况

采用西班牙WADiana全自动配血仪进行同型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者方可输注。

2 结 果

(1)10例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及自身对照结果见表1。

注:dcp:在微柱凝胶实验中可见两群细胞,在盐水介质的血凝实验中为混合试野。

(2) 10例患者吸收放散实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家系调查结果见表2。

(3) 综合上述血型血清学检查、输血史以及家系调查,可以初步判定患者ABO 血型均与反定型结果一致。患者病情缓解后重新进行血型鉴定,原来正定型表现为弱凝集或不凝集的标本均出现凝集反应增强,正反定型一致,正定型初次检验时出现弱凝集或不凝集,属血型抗原减弱,排除亚型可能。

(4) 10例患者进行同型输血,平均3.5单位,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受控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基因,一般不会改变[2]。ABO血型亚型主要通过血型血清学试验,是以抗原性减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3],同人类正常血型抗原一样,是一个人的终生遗传标志。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对于正常健康人,应首先考虑亚型,但对于患者则应综合考虑,不能轻易做出亚型结论。本文中10例患者在初次血型鉴定红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抗原减弱,患者1、3、4、5、8只有经过吸收放散试验才能证实有相应抗原的存在,患者7、9、10红细胞与抗血清反应呈现典型的A3或B3血清学特征,但根据其家系、输血史及治疗后血型复检结果综合分析,均可排除亚型的可能。李宗民等报道[4,5],某些急性白血病早期及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可出现ABO血型抗原一过性的减弱,但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血型抗原表达强度可能恢复正常,与本文病例结果相符。

由于某些恶性肿瘤的影响,ABO血型抗原性明显减弱,出现病理性血型“变异”,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从本文可以看出,白血病较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更易出现抗原减弱,尤其是急性期,其原因可能为: ①由于糖基转移酶(H转移酶)缺乏或合成受抑制,使血型物质产生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血型抗原减弱[3,6] ;②由于白细胞呈病理性增生,成熟红细胞显著减少及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也可使红细胞的血型抗原减少,并发生红细胞形状改变[7]。另外,染色体异常,也可导致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的A 或B 抗原减弱[8]。以上资料表明血型抗原变异原因与造血器官有密切关系。因此,肿瘤患者在强烈的放、化疗过程中,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明显损害,可能出现红细胞抗原强度减弱,影响血型鉴定。

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ABO血型鉴定时必须同时进行血型正反定型,不能单独依靠正定型结果进行定型,对于正反定型不一致或血型抗原表达较弱的标本,应该进一步做吸收放散、唾液血型物质测定等试验,并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特别是既往输血史,必要时进行家系成员血型调查,甚至做ABO 血型基因检测,最终正确定型。若为急诊输血,血型一时难以确定,可先输注O 型洗涤红细胞、AB 型血浆。一旦ABO 血型确定,则应同型输注,通过同型血液输注,激发免疫系统,可使弱的抗原(或抗体)得到增强[9]。

综上所述,对于肿瘤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出现抗原减弱或消失时,应增加必要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并参照患者病情、输血史及家系调查结果确定ABO血型,确保输血安全。

摘要:探讨肿瘤因素导致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所引起的定型困难,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以来,在血型鉴定时发现1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正向定型出现弱凝集或不凝集;反向定型正常,正反定型不一致。其自身对照为阴性,且排除假凝集所致。通过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中和试验、H抗原强度等实验检测弱抗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患者病情缓解后重新进行血型鉴定。结果表明10例受检者红细胞上确有弱抗原存在,其中3例血清学实验呈现较明显亚型特征,但肿瘤经过治疗缓解后,亚型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定型恢复正常。说明某些肿瘤可以导致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清学呈现亚型特征,应综合病情、输血史、家系调查及特殊血清学检查来确定血型,并与亚型相鉴别。

关键词:ABO血型抗原,抗原减弱,血型变异,血型亚型

参考文献

[1]李勇,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7—283

[2]陈稚勇.人血的血型会变吗.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6):377—377

[3]吕鹏.最新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2—45

[4]李宗民,刘秀梅,李亚冬,等.血型抗原减弱1例.中国热带医学,2004;4(1):149—149

[5]杨波,孙先玲,田红旗,等.白血病患者抗-B缺乏1例.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68—68

[6]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0—31

[7]陈忠,徐秀玉,梁建英.白血病引起ABO血型抗原减弱若干问题探讨.中华血液学杂志,1986;7(8):457—457

[8]张化道,王学霞,王广丽,等.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型变异2例.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12(1):10—10

上一篇:差生转化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幸福在哪里――《凡卡》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