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案(精选9篇)
1.观书有感教案 篇一
观书有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
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生小结
2.观书有感教案 篇二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读分析】
就题目而言, 这首诗是讲作者读书之后的体会的。谈心得, 讲道理, 一不留神, 就可能把诗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还好, 作者没有这样做, 他从生活中捕捉形象, 让形象来说话。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这景象让人感觉开阔明朗。虽然“方塘”不大, 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清亮, 天光云影, 都被它映照出来, 闪耀浮动, 情态毕见。方塘不大, 天空不小, 而小中却含着大。水面如同镜子, 这是写静态, 云影徘徊, 这是写动态。一动一静, 情趣盎然。十四个字写景, 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 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打了伏笔。
三四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 故能映入天光。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在这里, 作者放开视线, 跳出池塘, 找到了源头活水。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 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 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 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 而是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而且, 这“道理”的内涵很丰富, 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我们从中可以想到很多, 大与小, 生与死, 长与短等诸多关系。
霍松林先生这样评说, 朱熹虽是理学家, 但这首诗歌与“语录讲义”很不相同:第一, 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 “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 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 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 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 它很有“理趣”, 而无“理障”。“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 所以不枯竭, 不陈腐, 不污浊, 深而且“清”, “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 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启功先生曾言, 宋诗是想出来的。宋诗讲究理趣。教宋诗, 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诗中之理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对读者有何启发。诗歌透过形象表达道理, 教学中也要透过形象, 让学生自悟自得, 训练思维能力。
【片段设计】
一、情景描述
1. 经过刚才的学习,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第一、第二句描绘的情景?
2. 谁再来说说第三、第四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复述诗歌内容, 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质疑交流
书法家启功先生说, 宋诗是想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读宋诗时也来想一想, 围绕题目, 你想到什么疑问吗?
1. 预设问题:
为什么写的是池塘, 却说是“观书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么?
2. 解决问题:
(1) 猜想作者看书与看池塘的关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写诗的起因。
(诗人可能在书房里读书累了, 走出屋子, 休息一下。偶然间, 看到了一池清水, 又看到一条小溪正将活水注入池中。于是想到了读书求知与这情景有些相像, 就起了作诗的念头。)
(2) 请大家把看书和第三、第四句话连在一起体会, 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不断的学习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来谈, 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3. 带着对诗意的领悟齐读古诗。
三、体会手法
1. 宋诗常常会在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一个道理。
刚才大家已经发现了, 奇怪的是, 作者既然“有感”, 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2. 你能发现诗句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哲理有什么相似点吗?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能力。)
四、拓展巩固
1. 出示各类照片。
3.古诗蜂 观书有感教案 篇三
1、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2、简介作者。
二、精读古诗。
1、齐读古诗,男女生比赛读。
2、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三、拓展小结。
1、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们采集到了很多描写小动物的诗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一起再次背诵古诗。
观书有感
一、导入。
1、作为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我们每天都读书,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诗歌或者名言吗?
2、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散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观书就是读书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3、简介朱熹。
二、学习古诗。
1、指名读,齐读。“鉴、渠、徘徊”读音。
2、了解诗意。
3、理解。
A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B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自问自答,设问句。
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
4、背诵古诗。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4.观书有感(定稿) 篇四
—读《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有感
罗贵蓉
在去图书馆给学生借阅书籍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本返着淡黄色泽厚厚的书安静的立在书架上,背脊上大大的刻着《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我的眼睛马上挪不开窝了,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摸了上去。在从教了10多年之后,对于上课,对于当老师,越来越觉得这门学问太大了,或许,这本书会让我有颇丰的收获呢。
翻开书页,原来是一位白金声的特技教师在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中收获的点点滴滴。他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杂家”,他的研究也涉及到小学语文的各个领域,如注重语文德育研究和教学艺术研究;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研究;注重家庭语文教学研究;注重语文教学法研究和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等。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能力,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教材,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心应手,应变自如,举重若轻,把所任课程上得扎实、轻松、精彩,这才是水平。”
因为受到民族的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科——语文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读写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教学都能有迹可循。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教法,很显然不能再适应,而细读白老师的这本书,在有条不紊的叙述中逐一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有关教育教学的画卷。
该书中,从语文教育的前进方向到语文教育的几个辩证统一关系;从百年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到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成果;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到潘自由队小学语文教学的贡献以及各种教学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而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恰是我的软肋,因此,在初读的此书之后,我又一次的翻阅到了作文教学的有关章节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在介绍有关作文的教学时,白老师首先抛出了“我国古代作文教学思想”这个版块进行说明,在阅读之后,我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作文教学本身就已经有着丰富的宝贵经验。对应着现在的课堂,我选择了几点做出了如下比较:
1、体察事物。在很早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提出过,一切写作活动都离不开体察事物,韩愈更是直接指出过怎样锻炼观察能力。就连古代的谚语也说到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我们的学生在下笔写作文的时候,往往出现了无材可写的状况,一说到写母亲,总是生病了背着看病,冬天织毛衣夏天扇扇子,一说到好人好事就是捡钱和扶老人过马路或者让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贫乏?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这一点,难道到今天了就不适用了吗?
2、多读博览
古人强调读对写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才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句子。《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更是给我们做了个实际的例子。而现在,我们身边有了电视机和电脑之后,许多的文字书籍被人扔在了一旁,过多的开始依赖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因此,书越读越少,学生的欣赏能力也在逐渐的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抓兴趣入手,从建议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开始,从一段视频开始„„引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尽可能的大量阅读各类书籍。
3、模仿范文。
古人认为,儿童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沟通读与写的桥梁。而这一条,就算发展到了今天,对于学生来说,依然适用。我们的语文课本,安排的文章许多本身就是可以作为范文进行使用的。有结构非常明确的,有句子和段落非常优美的,还有事例非常典型的„„从记叙文到说明文,从散文到诗歌,甚至许多课文后面本身就安排了续写或仿写的作业。有模仿才会有超越。
4、多做多改。
古人认为:“读”不能代替“写”,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写勤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正是改出来的吗?那句脍炙人口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不也是因为改动才成为了这千古名句吗?今天的学生,在学习上都略为浮躁,因此在修改习作上,掌握不到方法。因此,在完成了作文的基础上,我首先让他们自己大声的朗读自己的作文,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所以自己必须先喜欢他,即使这个自己的“孩子”还有种种的不足之处;其次,让他们进行同桌互读,互相欣赏对方作文的好,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在这种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上台朗读他的作文,然后大家一起对作文进行欣赏和点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也就找到了改的方法,也才能进行多改。
当然,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进行沿用而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那作文也就显得较为枯燥了。所以,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了作文教学中。在教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选择了这样一段视频材料——一个感动60亿人的2分41秒。英国的一位400米跑的运动员,在汉城奥运会时由于受伤退出了比赛,经过4次手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2次小组赛都是第一的情况下,可是在最终的决赛时,在距离终点还有175米时,旧伤复发,大腿肌肉撕裂,在哭过之后,拒绝了担架,拒绝了父亲的搀扶,咬着牙跳完了终点。同时配上了文字的说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或忍痛前行。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在第一次观看视频时,许多学生都感动的眼含泪水,然后一步一步的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指导他们怎样引入,可以用哪些方法引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雷蒙德的表情、动作和观众的反应„„到最后让人感动的结果。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在仔细观察过后,学生的作文开始下笔如有神起来。
5.观书有感 篇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牢牢记住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一生都要按这两句去做:要一生勤于学习,就有“活水”源源不断。回到家,我就问妈妈这首诗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妈妈说,方塘半亩空间皆有限,但天光云影却空阔辽远无边。你看天空有多高多远,多么深邃辽阔啊!
我小时候学过这首诗,那时的我,不太懂妈妈的那番话。今天老师又重新教我们学习这首诗。让我改变了对这首诗的看法。学习,只有永不停止的学习,才是生活的源泉,才是滋润生命的“活水”。记得上三年级的一次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复习学过的知识和预习没学过的知识,下节课要测验。我回到家只复习了,没预习结果测验没得高分。那时我很不高兴,妈妈就问我是不是没考好?我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妈妈就告诉我只有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旧知识这样才能考好。我根本没听进心里。直到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这首诗的分析时,我才明白妈妈说的话。那到底什么才算是学习呢?作中遇到了难题,需请教他人是学习;查资料是学习;离职、在职进修是学习;观察生活是学习。
6.观书有感朱熹 篇六
表面上看,是朱熹朱夫子在春天郊游时写的游春观感,但是一句“泗水之滨”却来了问题,泗水之滨在山东哎,当时,这些地方已经被金国占领,南宋的时候,朱熹肯定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他去都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他怎么可能到泗水边去游春呢?所以朱夫子写的不是他游春时眼中的春天,而是他学习过程中心中追求理想过程中他心中的春天。所以朱熹写的春日不是他眼中的春日而是他心中的春日。他说的“胜日寻芳泗水滨”说自己正当青春好年华的时候,不光是他自己了,天下学子都应该这样啊,要师法孔圣人。
因为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所以泗水就暗喻孔门暗喻儒家,寻芳那就是追求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大道,所以说“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所谓春风化雨,东风其实指的就是教育教化。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成天下”的结果当然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了。
你看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春天的风景,其实他说的是教育,说理想。说道与理。朱熹是理学大师,儒家讲“文以载道”,道理道理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朱熹的这首《春日》也好,包括他的《观书有感》也好,典型的体现了宋诗的特点。宋诗大的特点是说理。唐诗言情,宋诗说理,这是后代诗学研究中一个比较公认的唐宋诗的风格划分,但宋诗说理不枯燥,不刻板,不呆板,非常生动有趣,都是从眼前景身边事说起。所以朱熹的《春日》其实说的儒学大道,春风化雨,教化之功。
7.观书有感古诗 篇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缘何而作,一直令人费解,学人言之不详,颇多歧见。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鹅湖之会后一年,即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如婺源省墓而游学三清山,在三清山的三清宫游憩时触景顿悟,有感而发作此诗。另有人根据朱熹写给许顺之的书信《答许顺之》(四部丛刊初编缩本《朱公文文集》卷三十九)推断这两首诗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闽北崇安五夫里。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既写得清新自然,又略带禅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的“方塘”虽然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诗历来被人传诵,尤其是第一首“源头活水诗”,更是被多种教科书和选本收录,专门研究的文章也不断出现。有的是专门以《观书有感》为题,有的虽然不是以《观书有感》为题,但在研究朱熹作品时对这组诗作了重点分析。
作者简介
8.高中作文-观书有感 篇八
贾汪中学二(7)尤珊
径直走入最喜欢的那家书店“幽馨阁”,每次走进这里,心情都是极低沉的,这次也不例外。
数学竞赛的试卷发下来了,那鲜红的印在上面的是“74”的字样,目光流转,血红的叉号渐渐模糊了视线,试卷被我紧握着。回想起这一个月,伴着晨曦与月光、不分昼夜的学习,竟换来了这样的结果。耳边充斥着喧嚷、嘈杂的声音:有嘲笑、有同情、有喜悦、有悲愤„„而此时的我蜷缩在角落里,跌作一团,无力再站起。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我慢慢地站起,伸出手,去拉我的书包,而书包此时也像个怄气的孩子,迟迟不肯让我牵动它的手。一次、两次„„终于,我集结全身力气,抓住了它,快步跑离教室,漫无目的的游离在大街上,不知不觉走到了“幽馨阁”,那满架的书像是一张魔力网,深深的控制了我。此时我的思想、我的灵魂附着在它们上面,但我却依旧忘不了那张试卷,那一切的一切。我轻轻抚过这些书,抽出来《简爱》,继续上次那行到一半的旅程。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球“是的,我卑微,我弱小,但我决不妥协。”是啊,此时的我不正是因为那张鲜红的试卷而自卑,而趋向妥协吗?读到此,我释然了,其实人生就像行路,当走到同一条泥泞小路上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会抱怨它的泥泞,抱怨它让他们的鞋子沾满了污泥。而同样是这条路,有些人会嬉戏、调侃,认为这条路上充满了风景,踏上它,让人感觉自然渐渐逼临„„
思及此,我找出那张皱缩在一角的试卷,尽管再怎样轻柔的摊开它,也改变不了它那已经负上了的无论如何也磨灭不了的伤。我将错题一题一题地翻看、分析,终于由满脸疑云变为眉角舒展。
人生亦如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自己流泪。而那片让自己流泪的洋葱亦有其异同,挫折不是问题,关键是心态。
现在,我已经走在了高三的路上,以后一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试卷,这些都是我必须要面对的。即便我再卑微,再弱小,但我决不会去妥协。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能得以明达。
9.观书有感 篇九
鉴在文字发展史上一开始确实就指的是镜子,镜子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是用来正衣冠,端形止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第一感觉,眼前一亮。这里有个暗示,这首诗是在写一个池塘,却也是要写明白一个和观察研究事物有关的道理。天光云影共徘徊,五彩缤纷,复杂多变,这好比千变万化的事物表相。事物的表面如此匪夷所思,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分析明了呢?后一句就告诉了读者一个方法“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想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就要不断观察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自己才不会被错觉迷惑,才能正确得分析事情,解决事情。当然这里面的哲学道理我还不能更深刻的分析,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求新创造的精神在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人只有不断改造自然才有空间生存下去。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他常把自己的观点隐喻在作品里,想使读者明白他的想法,这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