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4-07-22

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精选8篇)

1.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一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武红星2017.4.12 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以下笔者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一)制作微视频――让“死”的课本变成活的视频

视频制作的原则是短小精悍,力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作合理、必要的引导和提示。视频内容要学习信息明确、语言精练,对课本中的关键词句有必要的强化说明。在视频中,利用几何画板作出Asin(ωx+φ)的图象,改变A、ω、φ的值,对比各图象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图象的变化规律,总结A、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同时明确结论。与五点法作图相比,利用几何画板作图,能展示动态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数学中动态的形。微视频的最大优势是:学生能反复观看,直到明白为止。这对于接受能力较弱、接受较慢的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帮助,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制作学习导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流程和知识体系

微视频只针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说明,而学习导图(如图1)则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拓展方向明确,同时以更高的视角审视当前所学的内容。(三)编写学习讲义――将翻转落到实处

在讲义中,给出学习导图,按照微视频的内容设置练习和思考问题。思考问题源于课本,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背后隐藏的数的关系、提出疑问,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落实课本知识。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尝试翻转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落到实处,讲义是最好的学习载体。

● 针对本节内容,设置思考如下:

【思考1】对于三角函数,平移的方向、距离是否唯一?为什么? 【思考2】函数图象的平移过程,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3】函数图象的伸缩过程,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4】函数y=sin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3sinx2x-■的图象?变换的途径是否唯一? ● 针对知识拓展,设置问题如下: 1.不同类型函数图象变换

(1)将函数y=2x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2)将函数y=2x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3)将函数y=x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y=2x的图象? ● 课堂小结:由y=f(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y=Af(ωx)的图象?(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笔者事先觉得这是最困难的环节,对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毫无把握。但是,当看到学生的问题之后,笔者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如:由y=sinx向左移■得到y=sinx+■,由y=sinx向左移■得到y=sin2x+■,为什么相同的φ值,平移的单位不同?又如:φ<0怎么办?甚至还有物理学方面的问题:简谐运动是什么(教材第49页涉及)?(五)课堂学习―― 答疑解惑,提升思维,知识拓展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层面。在翻转课堂中,针对课堂的备课,其主要任务是准备好以何种关系、顺序回答学生的问题。笔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扫描成图片格式,在课堂上用PPT逐一展示学生的问题,学生看到的问题是自己的笔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当学生不能解决时,笔者适时介入,帮助解决问题。

二、对翻转课堂的反思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学生根据课本,结合微视频的学习,对新课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主要组织学生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因此,翻转课堂从表面看,是学习“时间结构”的翻转。从本质层面看,翻转课堂实现了很多翻转:翻转了教师的作用――从“知识传播者,课堂管理者”到“学习指导者,促进者”;翻转了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研究者”;翻转了教学形式――从“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到“课前学习+课堂研究”;翻转了课堂内容――从“知识讲解、传授”到“问题研究”。这些特点使得翻转课堂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总结、反思“翻转课堂”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具有“三化”。(一)现代化

“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而且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这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软件。(二)小班化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是设计师、调度员。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动向,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20人为宜。因此,大班制给“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小班化”是“翻转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三)社会化

翻转课堂有一个“先学”的环节,而先学一般是学生在家自学。因此,翻转课堂涉及家庭和学校。此外,从对象的角度看,它涉及学生和教师;从学习资料的角度看,它涉及课本、微视频、训练题和课后作业。所以实施“翻转课堂”是社会化的问题。为使“翻转课堂”能有效实施,首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应作相应的调整,为学生自学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每个学生家庭要备有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给学生的自学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都能提供这一必要的学习工具。但是还是存在着少数困难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电脑和网络,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再次,靠单个教师的力量,难以系统地实施翻转课堂,而利用网络将教师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探索。

美国著名哲学家、系统学者兹格在论述“假设―演绎”的优点时曾说:“我们不见得正确,但我们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如果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可以修正我们的假设。”这一句话,对于时下在实践的翻转课堂同样适用。

2.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二

一、翻转课堂教学在国内应用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对翻转课堂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许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都根据自身或他人的教学实践,就翻转课堂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有效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应用设想。而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方面,我国有所欠缺,普遍认为只是国内的很多课改项目也具备“翻转课堂”的某些特征,例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西新绛中学的“自学——展示模式”、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等。而最契合翻转课堂特征的是重庆市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广州市天河区“天云项目”中教师的翻转课堂实践也被视作翻转课堂实施较为成功的案例。他们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教师录制教学精讲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完成测试题——教师通过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中:主要是对于难题、错题通过自主探究、 小组协作、教师答疑予以解决,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随后,学生再完成一些相关练习,来巩固或者拓展他们的学习[2]。

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

笔者在两个不同年级进行了一些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

(一)翻转课堂是否适合所有学校

翻转课堂教学以教师课前制作精讲视频和测试题, 把视频和测试题放在一定的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在家根据教师的指引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然后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突破重点和难点。

但显现出一些问题,翻转课堂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通常这些教学视频是由任课教师录制并后期制作,教学视频是否精良,学生有没有兴趣去看是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前提,这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考验着教师视频制作技术水平,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制作出优秀的课前学习视频。据此,制作视频的任务就有可能会落在少数教师的肩上,这些教师即要完成大量视频的制作,又要兼顾课堂上的学习,两者同时兼顾稍显困难,往往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观看视频所需要的网络平台也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具备的,不住宿的学生能够在家完成视频观看的任务,但对于住宿的学生来说完成该任务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能否提供给每一位学生使用电脑的机会?倘若学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资源,课堂讨论形式的开展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是否适合所有学生

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普遍认为:“翻转”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即学生可以掌控自己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随时随地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翻转课堂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好探究活动,组织好课堂探究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对话、交流和合作中发展自我[3]。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困难、不能提供学习所需设备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如何进行将成为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 固然可以给他们更多学习的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灵活的利用教师给予的资源进行学习,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中等生来说, 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前的学习任务,同样能促进学习。对于学习积极性差以及学困生而言,他们在视频观看和任务完成中有两种表现,第一是应付,并未认真的去学习思考,仅是完成任务;第二是在能力范围内无法独立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表现不仅不利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是否真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强调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必须观看视频和完成测试题,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这种形式将产生一些问题:观看视频与完成测试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从实践的教学过程来看,完成一科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大概在15-20分钟,多则达到30分钟, 甚至更长。面对数科的学习任务,学习者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负荷,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负担。更何况迫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很少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话,学生在这两者之间就够疲于奔命的了,更不用说课后复习,纠正错题,弥补知识缺陷呢?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是减轻了,反而是加重了,这又如何体现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的情况下又真的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吗?

三、应对困惑的几点思考

(一)不强求划一,能用则用

目前关于翻转课堂是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大争论,好与不好不在于它是否流行,而在于它实际的效用,我们不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照搬照套[4]。 毕竟国内的教学现状与国外的不同,很多的班级还不能做到小班制教学,考试定终生的教育模式依然存在,学校教学信息化未能全面普及,这些对于翻转课堂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简单模仿, 而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充分地学习和吸收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因此对于是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不能强求划一,必须根据各间学校的实践情况, 由学校自主决定,只有基于本校特点,富有本校特色,才会有适合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发展

每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必然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区别。翻转课堂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也许有它独到之处,但并不是每一个班级都适合。对于不同的班级, 有的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有的适合使用其它的教学模式, 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模式等,又或者翻转课堂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相结合,也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引用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采用哪一种的教学模式,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是好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并不是对原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补充,只有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它们各自最大的功能[5]。

(三)梯级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素质必然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和测试题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实际,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之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因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放性地设计视频和有梯级难度的测试题就很有必要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选择观看视频或做哪一部分的练习,通过了就可以晋升更高层次的训练,就如同玩游戏的晋级一样, 可以选择止步,也可以选择继续挑战自我。这样优等生吃得好,好学;中等生吃得饱,乐学;学困生吃得了, 想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激发,大家你追我赶,形成良性的竞争,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当然对教师来说负担就更重了,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好分工,团结协作,实现不同学校、 不同地区教学资源共享,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给学生留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要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大胆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学生是能做好的。尽量不布置或少布置课后的作业,通过课堂的讨论和探究把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不留手尾,这包括学生探究式活动,教师释疑和进行个别辅导等,巩固性的作业也尽量在课堂完成。同时不同学科之间要做好协调,合理安排每天的课前学习,控制好学习的量。只有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提高翻转课堂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外来的新事物,我们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但更需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翻转课堂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区、本校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摘要:近几年,翻转课堂已成为了国内外较流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因材施教。但受限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尚未成熟。笔者立足于自身翻转课堂教学的经验,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据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困惑和应对困惑的几点思考。

3.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高中物理 翻转课堂 微视频

一、做好“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

“翻转课堂”是指课前学生借助于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和资料,在家里完成新课的学习,而在课堂内进行师生探讨的学习过程。

如何上好“翻转课堂”?我认为上好“翻转课堂”的关键有两项。

1.制作好任务单和微视频。

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与建议”三个部分,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教学目标,明了学习途径与方法,并借助与之配套的微视频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或者阅读、分析其他由教师提供的配套学习资源来完成任务。现在的脑科学发现,人的大脑的注意力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能维持较高注意力水平的时间为10分钟,因此拍摄的微视频一般以10分钟之内、只讲解一个知识点为佳。

2.合理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检测、练习、协作、展示等四个方面。(1)检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当堂做出评价,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同时发现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练习:检测基础上的进阶学习,是内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没有练习就没有“翻转”。(3)协作:对于进阶作业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和课程实验项目,借助于协作学习激发智慧、内化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养成平等讨论的习惯、熟悉沟通技巧等。(4)展示:展示是高效学习的策略,可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学习绩效。

二、以“电容器与电容”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编写适合学生自学的任务单和设计拍摄微视频。

(1)认识电容器

【学习指南】观看视频(电容器的结构.flv),阅读课本第29页第1节,并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能认识不同规格的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知道平行板电容器与一般电容器的定义。

【问题练习】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是怎样的?电容器的定义和符号是怎样的?

【视频拍摄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展示各种形状的电容器。②介绍平行板电容器。③为了使学生了解电容器结构,教师演示利用两张铝箔中间夹一张纸做成一个自制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学习指南】①观看视频(实验:电容器的充放电.flv)完成1、2。②观看视频(电容器的充电过程的解释.flv)和阅读课本第29页第2节完成3、4、5、6、7。③观看视频(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的解释.flv)和阅读课本第29页第3节完成8、9。

【学习任务】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并且知道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和充放电过程中能量的转移与转化。

【问题练习】①在电键S分别打到1、2时,有无电流产生?电流一直存在吗?②充电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什么电?两块极板的带电量有什么关系?③图3中的充电电流方向是什么?④电容器带电量是指一块极板的带电量还是两块极板的带电量?⑤为什么充电电流是短暂的?⑥充电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⑦图2中的放电电流方向是什么方向?⑧放电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视频拍摄内容】包括五部分。①接好电容器的充放电电路,电流表应当用指针指在中央的能指示电流方向的G表。②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要求学生观察充放电电流的特点的指导语。③对于充电过程的解释,重点说明随着极板上带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场越来越大,由U=Ed两板的电压越来越大。当两板之间的电势差增大到电源电压时,充电结束。④电容器放电过程解释重点表现在放电过程中带负电极板的电子不断与带正电极板的正电荷不断中和,用动画来体现这个动态过程。

(3)电容器的电容

【学习指南】观看视频(实验:电容器的电势差与电量的关系.flv)和视频(电容的定义.flv)阅读课本第29页第4~7节。

【学习任务】理解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储存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理解比值法定义电容,体会利用石英钟来测量电容器的方法。

【问题练习】①如何来测量电容器所存储的电量?②观看实验:电容器的电势差与电量的系.flv,利用实验填入表1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吗?③电容器的电容是如何定义的?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何?④电容器的电容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的关系怎样?

【视频拍摄内容】包括五部分。①提出问题:用什么实验来体现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所加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呢?②介绍测量电容器电量的方法和电路。(为了使学生能直观地得到电量Q,我在放电回路中串联了一个无电池的石英钟,让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的电荷经过石英钟而使秒针转动,通过秒针走过的格数来反映电容器充电时储存的电量。)③通过改变电压来测出石英钟秒针转过的格数。④分析表1中电压与电容器带电量(格数)得出电容的定义和表达式。⑤介绍电容的单位。

(4)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

【学习指南】阅读课本第30页平行板电容器部分和观看视频(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flv)。

【学习任务】通过实验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问题练习】①静电计测量的是什么物理量?静电计的指针偏角越大表示什么?②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什么?③观看视频填写表2。④精确的实验表明平行板电容器公式是怎样的?

表2

【视频拍摄内容】电容包括五部分。①介绍静电计的结构和功能。②介绍平行板电容器的板距与正对面积及中间的电介质。③做好书本上改变板距、正对面积与电介质的三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并填表。④通过电容的定义式,结合电量不变的特点,定性分析出三个影响因素对电容的影响。⑤介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量公式。

(5)常用电容器

【学习指南】观看视频(常用的电容器.flv)和阅读课本第31页常用电容器部分。

【学习任务】了解常用的电容器,知道击穿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区别。

【问题与练习】①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哪些种类?②为什么电解电容器的电容较大?③什么是击穿电压?什么是额定电压?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视频拍摄内容】包括四部分。①常用电容器示教板讲解各种固定电容器并注意给每个电容器以特写。②分析电解电容器使学生注意电容器表面负号的标识说明代表相应的引脚是负极。③通过转动可变电容器的转柄改变可变电容器的正对面积,请学生思考对电容器的电容产生怎样的影响。④介绍击穿电压与额定电压并分析它们的区别。

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宿舍不具备上网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自学的过程,我把学生自学的过程放在学校的机房进行,具体的学习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机器上有电容器与电容的学习包,里面有我拍摄的微视频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单(word文档),与学生发的纸质学习任务单一致。学生可以点击其中的超链接打开相应的视频进行学习。

2.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活动。

第一阶段:生生互动提出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五组,每一组经过简单的讨论后把在自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第二阶段:师生一起讨论解答疑难。

我在处理问题时把问题归为三类:简单的易解决的,有共性的且是教学的重难点,深度不宜在课堂解决的。如“ r怎么读?”“平行板一定是圆形吗?”这一类简单的问题,我处理的策略是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帮助解答。而对“为什么充电、放电的电流不是一直存在?”“两极板之间有绝缘体,按理说电路是不通电的,但是为什么有短暂的电流呢?”这一类教学重点问题,处理的策略则是首先征求其他组的帮助,如无人回答则由我讲解。对于“平行板中放入电介质,电容量大小是否与它更靠近哪一边有关”这一类有深度、不宜在课堂解决的问题,可作为课后研究的课题进一步研究。

第三阶段:教师提供练习,师生共同解答。

我在课中提供了以下几种练习题:①理解对于给定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不随所加电压和所带电量的多少而改变;②应用电容的定义式来计算电容器的电容;③通过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定性判定当平行板电容器的各个影响因素变化时电容的变化。

三、“翻转课堂”的课后反思

1.有利于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在上面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的问题是很有深度的,如书本上说两极板之间有电场的存在,中间的绝缘体会不会对电场有影响呢?电场被绝缘体隔断了?这些问题的质量明显要比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仅给学生几分钟思考后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度。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翻转课堂”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2.有利于体现生本化的理念。

由于不同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传统的教学只管学生快速前进,而不顾其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效率。而“翻转课堂”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学习进度,对微视频暂停、倒退、重复、快进。遗忘的学习内容,还可以通过视频获得重温。

3.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从课堂中学生的自习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感兴趣的,能认真地观看视频并且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单要求答的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自习了25分钟后偷偷地打开小游戏在玩。因此学生的自觉性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占有主导作用,如果教师的学习任务单逻辑性不强和视频讲解不够生动,加上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效果肯定不理想,需要有相应的平台能够及时反馈每个学生自习的进程和效果。

4.微视频的拍摄中要注重方法渗透和思维启迪。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和方法渗透的过程,更是启迪思维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传授而忽视方法的渗透和思维的启迪,那么就回到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法了,不同的只是现在通过视频来灌输。因此教师应当在一些关键的内容之前要有一些设问和设置一些暂停按钮,从而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4.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四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恰当地进行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改革值得探讨。在关注教育公平的时代,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今天,翻转课堂为课堂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式。本文主要探究了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良性效应,分析了翻转课堂下的教学模式,并主要结合微课这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和效果,分析与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有机结合。关键词:信息化;翻转课堂;微课;研究实践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总体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的迈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实现翻转课堂,都是目前应该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一、翻转课堂的良性效应

翻转课堂的雏形最先源于美国某高中,该校教师为了便于缺课学生补学内容,用软件录制课堂内容并上传至网络。如此,学生可以在家自学并完成作业,这一形式受到公众好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在课堂上教授内容,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显得过于死板和落后。翻转课堂实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模式下教师可以事先以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录制好教学内容,学生由此可以自学,当课堂时间到来时,学生可以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教师也能更好地解惑答疑,从而促进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吸收度提高。翻转课堂的另一个显见优点在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被长久保存,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反复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疑点的巩固和加强。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多良性效应,因此在今天,我们才提倡翻转课堂。其良性效应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每节课时间有限,尤其是在高校或大中专院校的课堂中,每个课时内的教学内容很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大量知识,这对学生的接受度有一定要求。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同样的教学形式下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如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些学生的疑点无法及时解决,如果他们没有在课后积极与同学交流请教,问题会累积到下一堂课,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这种恶性循环将导致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学习效果低下,收获不大。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可以自主学习,对于理解能力不太足够的学生,可以反复预习和吃透,即使仍然存在疑惑,也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获得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这对提升一些同学的学习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性。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达成,这是因为教师枯燥的板书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作为受众被动接受信息,当学生对这一形式产生反感时,教学效果会很差。而翻转课堂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既能过滤和筛选信息,知道哪些地方存疑,也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更多更深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形成头脑风暴。这无疑提高了课堂互动性,使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有利于教师展开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下的“个性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时的个性化,也体现在学生接受内容时的个性化。前者主要是由于教师通过录制教学内容,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运用更多有趣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后者主要是因为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所有学生受教的“一致性”,而使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预习后的需求有目的地向教师提问,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不会造成以往的尴尬局面,即: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认为基础知识的反复强调没有必要,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觉得拓展知识不易理解且很难巩固基础。

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翻转课堂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和实践,这在高校和大中专教育的课堂中,尤其是理工科教学课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操作性很强的科目中,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多做练习,能使他们更快掌握操作要领,学会授课内容。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和效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显见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翻转课堂的优势,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势在必行。研究翻转课堂的实施路径和效果,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

(1)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设备录制教学内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可以详细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可以通过各式移动终端设备观看教学内容,对理论内容的难点和疑点,可以反复观看;对实操内容的详细过程,也可以学习得更仔细,这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中部分学生看不清教师操作过程的问题。学生在自学后可以自行记录疑惑,更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内容的不足,方便教师按需改进,适当增加和改变教学内容。对于大家普遍反映的疑惑,教师还可以多做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形成专题讨论或讲解。

(2)课堂互动

有了学生预习后的反馈,教师就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分好的小组,先由每个小组确定自己的疑难所在或想要讨论的话题,每组组长进行总结和汇报,这一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展示交流能力。之后,汇总每组的总结报告,先在小组之间展开相互学习,解决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筛选出所有小组都无能为力的难题,由教师进行解答。这一过程也能使教师明白学生的统一性需求,甚至能反思自己教学内容中的改进点。对于操作性强的科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演示操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在这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担任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破坏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课后加深

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教师可以在课后向学生布置适当数量、适当难度的拓展任务或思考题,以期升华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课后反思和探究。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本课时的课堂学习进行总结报告,同时也可向教师提出建议意见,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对过去已实施的视频资源教学反馈调查[1]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认为长度适中的视频有效地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且四分之三的学生建议教学视频的长度控制在7-12分钟为最佳。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视频教学条理非常清晰,教学效果好,对自己吸收知识很有帮助。当然,也有同学表示,网络会对学习者造成很大干扰和诱惑,这要依靠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来抵制诱惑,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该调查对学习效果的分析发现,近90%的学生认为视频教学能够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82%的学生认为通过自主探索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70%的学生觉得视频教学使自己对知识的记忆更持久,65%的学生认为视频教学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90%的学生觉得这种形式有助于解决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仓促的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更方便地通过QQ、微信、微博、飞信等平台及时便捷地解答同学的疑惑,且这种线上非面对面的交流形式鼓励部分性格内向、不敢当面交流的同学勇敢提问,对提升学习效果很有帮助。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微课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的教学设计师首创和提出,这对促进翻转课堂教学大有帮助。微课概念引入国内是在2010年,之后众多大学的教授学者开始关注这一教学形式,并通过2012年的微课大赛将之正式推广至全国。微课对知识点的提炼要求很高,其时间短、内容精、教学目标明确、条理清晰,非常适合信息化条件下的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微课的制作还是学习都很便捷。在微课的制作上,时长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知识点的单一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微课可以制作为视频形式,运用虚拟动画或教师亲自讲解,也可以用音、图、文结合的形式,三位一体地展示教学。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选取合适的微课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专注学习。当然,好的微课尽管时间短,但应该条理清晰、逻辑鲜明,而不是粗枝大叶、粗制滥造,只有大体框架或综述内容,使学生云里雾里。一堂微课不应追求知识内容的多,而应重在“精”,使学习者一看就会,一听即懂。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微课,对微课的展示或学习的平台有技术性要求:一方面需要该平台能容许多种文件格式的播放,使教师的制作形式多元化;另一方面,平台要增加交流反馈功能,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及时在线交流,随时解惑、随时学习;此外,平台要具备考核功能,教师可以在管理端建立试题库,学生可以在用户端讨论、答题、提交作业,这样也使教师更方便批改作业。当然,这个平台还应尽可能在多种设备终端上运行,不仅在PC端,还可以在其他终端设备上登录,随时能够学习。

微课的制作也有很多学问。对于某一节内容,可以按图片、文字方式展现的就不必用视频方式,如果展示方式不当,容易造成东拼西凑、花里胡哨的感觉,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课堂教学。同时,微课的制作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较高,这对年龄较长的教师有一定困难,要制作好微课,首先要帮助他们学习好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教师要制作优秀的微课,必须学会自主设计微课中的元素,掌握专业软件的运用、后期处理等技术。此外,与传统课堂模式一样,微课更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微课时间短,因此教学者应表达精简流畅,体现出互动性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展示出自身的生动、幽默、亲和,控制好微课的节奏和气氛,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普及极快,其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使得这一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是顺应潮流的必然趋势,探究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更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发展和改进。

5.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五

五华县大都中学

廖雪霞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实 验 方 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

廖雪霞

一、课题背景: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科研水平已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的标准之一,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开展本课题研究理由如下:

1、源于时代挑战的需要: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

2、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其成效在于课堂教学。为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

3、源于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新时期下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相应地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习的鼓励者。

4、源于语言教学的目标的需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交际与运用。通过研究和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为目标,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告别“哑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

5、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教育关键。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决定于受教育的程度、方式。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各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其方法为基础,梳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微课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与不同学科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模型。

(2)实践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多功能的系统工程,本课题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从在线学习环境下符合自主学习的微课本质特征出发,探讨微课的特征,设计与制作,管理与评价等,探析应用微课对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变革,从而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翻转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与学的课堂结构的变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在引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本课题将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的双重变革,深入微课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微课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及教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不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这样做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但在我们翻转课堂后,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一般人对微课的误解是易把它理解为课堂实录片断,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其实不然,用黎教授的话来说,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翻转课堂: 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理解的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课堂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在我国最提出“先学后教,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是江苏洋思中学。推行新课改,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只有翻转了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所以说课堂翻转与其说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反转,不如说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翻转。

四、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期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这与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关。这里罗列了部分有影响的研究,以期能追随翻转课堂的本源。

1、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是在这一领域最早开展了研究工作的,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同侪互助教学(peer instruction)方式。马祖尔教授认为,同侪互助教学能使学习更具活力。他论述了学习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知识的传递,其次是吸收内化。过去教学只重视学习过程第一步“知识传递”,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实验证明同侪互助教学能促进学习的吸收内化,使学习正确率增加1倍。马祖尔教授接着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传递这一步骤。因此他认为教师角色可以从演讲者变成教练,把重心放在吸收内化,指导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不被发现误解。

2、莫林拉赫,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特雷格拉在2000年发表了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在论文中,他们论述了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翻转教学(当时称为“颠倒教学”或“颠倒课堂”)模式的情况。并着重谈到了如何使用翻转教学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不过文中并未正式引出“翻转教学”和“差异化教学”这些名称。

3、j.韦斯利•贝克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其中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替代以前的“讲台上的圣人”成为大学课堂翻转运动口号,并被多次引用。论文中,贝克提出的翻转课堂的模型:教师使用网络工具和课程管理系统以在线形式呈现教学作为分配给学生的家庭作业。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有时间更多的深入参与到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和协作中。

4、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计算机科学课程中使用eteach软件的流媒体视频(讲解与ppt结合的视频)进行演示,以取代教师的现场讲座。放在网上的讲座视频允许学生在有空且最细心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看。同时还允许学生和教授用上课时间解决问题,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5、杰里米•斯特雷耶在2007年的博士论文“翻转课堂在学习环境中的效果: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的比较研究”中论述了翻转或颠倒课堂在大学的设置。在作者讲授的统计和微积分课程中,他把教学录制为视频作为家庭作业分发给学生观看,课堂上在组织学参与到项目工作中。该课程的课堂活动利用了在线课程系统blackboard的交互技术。作者在论文中谈到学生们会沉浸在观看的视频,因此他们能保持机敏的接受新信息。

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成为勇敢的先行者。他们在自己的化学课上大胆的实践了翻转课堂,并取得了成功。他们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众多同行的认同,翻转课堂也在两位教师的推动下在全美推广开了。而在此之前他们并不知道有一些大学教师曾经也做过实践和 研究,当然更没预料到他们取得的成就比其他人都高。因为这是在冰封不动的k12课堂的创新!在众多新技术进入k12课堂又铩羽退出后,并非技术推动,而是基于应用设计的翻转课堂落下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坚冰第一锤。

2011年 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突然红遍全球。原因是他的教学视频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而与此同时,一些一线的教师也把可罕学院的视频加入到了他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策略中,省去了教师录制教学视频的环节。毕竟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除了熟悉技术操作外,更需要高超的教学讲解的技能,这是引入翻转课堂的门槛。而可罕学院 的免费在线教学视频正好降低了学校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门槛,推动了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普及。萨尔曼•罕在ted的演讲“用视频变革教育”中也谈到了可罕学院参与到了k12学校的翻转课堂实践中。可以这样说,翻转课堂是跟随着可罕学院蹿红全世界,被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现在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开始了自己的实践,翻转课堂在k12日渐流行。

五、研究问题:

本课题研究通过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问卷、测试以及访谈等收集数据,广泛听取师生的心声,旨在信息技术的领域里以寻求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理论的框架下,探讨普通中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和前瞻性,并为普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1、调查分析当前的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英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了解学生在当前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借助信息技术处理学习中的障碍,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对教材内容认真选择、精心整合,使内容寄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使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现实性。

4、依据不同的训练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目的性的课堂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5、以课题为中介,丰富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撰写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六、研究的内容

1、课前设计,主要包括视频制作与针对性练习。①视频制作。在翻转课堂中的视频与传统精品课视频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时间长度。传统视频时间长度多为40~45分钟,而在翻转课堂中多为微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研究,选取核心内容,利用微视频对其进行讲解。其二,翻转课堂的视频中只有板书与声音,教师不会出现,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其三,翻转教学模式中,视频教学属于单向教学,不会有互动环节,因此可适当添加测试题,以增强互动。

②针对性练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将遇到的问题与成果予以记录,同时还需开展针对性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发掘学习难点。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前练习,控制好难度与数量,充分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旧知识的利用过渡到新知识中。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提供网络支持,课下学生可通过沟通软件进行沟通交流,互相解决疑难,同时分享所得。

2、课堂活动设计。①分发任务。教师需结合课前设计模块中学生的表现,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后,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每个小组有相应的学习任务,组长需负责任务实施情况,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此时教师需行使“领路人”的职责,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学习环境,并在此环境中可使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社交以及学习等活动。

②独立探索。独立解决问题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基于个体发展角度,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就是从对教师、同学的依赖逐渐转变为独立自主的过程。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若小组问题较多可进行细化,分摊给小组每个成员,各自去收集资料解决子问题,而后再进行团队合作,开展整体探究;若问题较少且难度较低,则每个成员可先自主探索,而后再整体研究。这样学生可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③团队协作。协作学习即学生之间通过争论、讨论以及对话对研究问题进行论证,以实现学习任务。团队协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包容能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对学生动态进行捕捉,并提供及时指导,同时还需提供交互策略,如小组讨论、工作表、头脑风暴以及浅谈令牌等,促使小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3、共享心得。学生通过独立研究与团队协作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此时需做成一个集锦,并分别汇报。这样,学生之间可对学习体验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自所得。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型比赛、报告会、展览等。

4、学习评价。翻转课堂中学习评价机制相较于传统课堂差异巨大。在翻转课堂中,对学习进行评价需多人参与,包括专家、教师、学生以及同伴等。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构建学习档案,还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总结性与形成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等评价的综合。评估学习过程内容较多,如独立探索时的表现、小组中的表现、学习计划、时间安排以及成果展示等,评价学习结果时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与掌握程度。

七、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割内容:我们首先要将本主题的概念和知识点整理出来,以每个知识点为一组,每一组就是一个比较短的视频,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组内的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但是每组和每组之间的知识点联系不大,基本上每个课题就是一个小组,有的还可以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录制视频。

第二步录制视频:如果想要提高录制的效果,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每个视频不要太长,越短越好,5-8分钟为最佳,每个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

第三步答疑解惑:将教师讲解的视频录制成功后,从技术的层面解决全校师生共享的问题,通过共享,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去看视频进行学习,甚至全校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去看,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课下掌握,而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与视频中相关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另一个就是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课堂由以前的传授变成了现在答疑与讨论。

八、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初期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1、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实验对象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测试。

3、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50名学生与参与实验座谈。

4、在50名学生中,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把信息技术与平时常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备好每一节课并写好课后反思。

2、借助座谈与测试手段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下的英语学习方法的重视,制定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高效学习和教学策略。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定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词汇知识比赛、手抄报评比等。

4、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定期开展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研讨等经验交流会,分析总结,设计出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5、撰写阶段课题研究报告。第三阶段:实验结束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

1、对实验对象进行与实验初期同样内容的问卷调查。

2、对实验对象进行与实验初期类似的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3、对实验初期同样的50名学生与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座谈。

4、与实验初期同样的20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

5、完成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

九、课题经费筹措及管理

1、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有参与县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

2、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研究是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学期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学期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

十、预期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英语教学论文评比,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课例在县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3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十一:课题组成员

廖雪霞: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与实施; 廖伟霞:调查问卷、案例研究、教学反思; 赖柳燕:调查问卷、案例研究、教学反思; 廖素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 廖小丽:总结阶段性经验、教学设计

6.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翻转课堂子课题选题指南

(一)宏观类

1、基于县域的翻转课堂整体推进研究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制度创新研究

3、翻转课堂教学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

4、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5、翻转课堂理念与教师的培训范式转换研究

6、翻转课堂的目标设计研究

7、翻转课堂的内容设计研究

8、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变研究

9、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10、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11、微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13、翻转课堂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14、翻转课堂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研究

1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1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17、基于课程综合化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机制研究

19、“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共生机制研究 20、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21、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学科教学的微视频制作研究

22、翻转课堂与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23、翻转课堂与英才教育研究

24、翻转课堂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二、学科类

初中(高中)数学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 评价机制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7、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数学 数学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初中(高中)化学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评价机制研究

7、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化学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初中(高中)物理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 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 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数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评价机制研究

7、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物理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初中(高中)地理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 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数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评价机制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7、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初中(高中)历史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 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 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数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评价机制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7、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历史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初中(高中)语文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 学习目标的个性化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 学习内容选择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数学微视频设计研究

5、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评价机制研究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7.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篇七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以下笔者以函数y=Asin (ωx+φ) 的图象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一) 制作微视频——让“死”的课本变成活的 视频

视频制作的原则是短小精悍, 力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 把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作合理、必要的引导和提示。视频内容要学习信息明确、语言精练, 对课本中的关键词句有必要的强化说明。在视频中, 利用几何画板作出Asin (ωx+φ) 的图象, 改变A、ω、φ的值, 对比各图象的异同, 引导学生从图象的变化规律, 总结A、ω、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同时明确结论。与五点法作图相比, 利用几何画板作图, 能展示动态过程, 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数学中动态的形。微视频的最大优势是:学生能反复观看, 直到明白为止。这对于接受能力较弱、接受较慢的学生, 提供了强大的帮助, 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 制作学习导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流程和知识体系

微视频只针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说明, 而学习导图 (如图1) 则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拓展方向明确, 同时以更高的视角审视当前所学的内容。

(三) 编写学习讲义——将翻转落到实处

在讲义中, 给出学习导图, 按照微视频的内容设置练习和思考问题。思考问题源于课本, 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背后隐藏的数的关系、提出疑问, 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落实课本知识。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尝试翻转的同时, 必须考虑如何落到实处, 讲义是最好的学习载体。

针对本节内容, 设置思考如下:

【思考1】对于三角函数, 平移的方向、距离是否唯一?为什么?

【思考2】函数图象的平移过程, 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3】函数图象的伸缩过程, 相当于对变量进行怎么样的代换?

【思考4】函数y=sin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3sinx (2x-π/4) 的图象?变换的途径是否唯一?

针对知识拓展, 设置问题如下:

1.不同类型函数图象变换

(1) 将函数y=2x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 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2) 将函数y=2x 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后, 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3) 将函数y=x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 可以得到y=2x的图象?

课堂小结:由y=f (x) 的图象, 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y=Af (ωx) 的图象?

(四)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 交流问题

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的问题, 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提交给教师。笔者事先觉得这是最困难的环节, 对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毫无把握。但是, 当看到学生的问题之后, 笔者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 如: 由y=sinx向左移π/4得到y=sin (x+π/4) , 由y=sinx向左移π/8得到y=sin (2x+π/4) , 为什么相同的φ值, 平移的单位不同?又如:φ<0怎么办?甚至还有物理学方面的问题:简谐运动是什么 (教材第49页涉及) ?

(五) 课堂学习——答疑解惑, 提升思维, 知识 拓展

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层面。在翻转课堂中, 针对课堂的备课, 其主要任务是准备好以何种关系、顺序回答学生的问题。笔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 扫描成图片格式, 在课堂上用PPT逐一展示学生的问题, 学生看到的问题是自己的笔迹,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 以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 当学生不能解决时, 笔者适时介入, 帮助解决问题。

二、对翻转课堂的反思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学生根据课本, 结合微视频的学习, 对新课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 主要组织学生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 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因此, 翻转课堂从表面看, 是学习“时间结构”的翻转。从本质层面看, 翻转课堂实现了很多翻转:翻转了教师的作用———从“知识传播者, 课堂管理者”到“学习指导者, 促进者”;翻转了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研究者”; 翻转了教学形式———从“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到“课前学习+课堂研究”;翻转了课堂内容———从“知识讲解、传授”到“问题研究”。这些特点使得翻转课堂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从辩证的角度看,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总结、反思“翻转课堂”的实践, 笔者认为要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具有“三化”。

(一) 现代化

“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 因此, 翻转课堂的实施, 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而且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这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软件。

(二) 小班化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教师是设计师、调度员。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动向,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班级人数不宜过多, 一般以20人为宜。因此, 大班制给“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小班化”是“翻转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

(三) 社会化

翻转课堂有一个“先学”的环节, 而先学一般是学生在家自学。因此, 翻转课堂涉及家庭和学校。此外, 从对象的角度看, 它涉及学生和教师;从学习资料的角度看, 它涉及课本、微视频、训练题和课后作业。所以实施“翻转课堂”是社会化的问题。为使“翻转课堂”能有效实施, 首先,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应作相应的调整, 为学生自学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其次, 每个学生家庭要备有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 给学生的自学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多数家庭都能提供这一必要的学习工具。但是还是存在着少数困难家庭, 不能为学生提供电脑和网络, 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再次, 靠单个教师的力量, 难以系统地实施翻转课堂, 而利用网络将教师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 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探索。

8.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利用先进的技术,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的知识内容比较松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难在教学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基于此,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于教学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加强学习,实现高效课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教学。

1学生的在家进行自习

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开始,学生先自主预习课文内容,如果遇到问题就先自己试着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要重点关注这一问题。预习,就是“先学”,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进行有质量的预习工作。通过自主预习,学生对书本知识能够有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也能把握住一些问题,这样在之后的深入学习中,学生就有了发言权,能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在《窃读记》一课中,学生通过先学能够大体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大体内容,但是对于题目中的“窃”字以及人物的心情,就很难做到完全地把握。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质疑。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引导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还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此外,教师还会认真批改作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举个例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划分的时候,笔者会有意识地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相差不大,还会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当小组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单独解决不了的问题,笔者就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每一个小组选择代表阐述本小组的意见。如果最后学生还存在疑问,笔者就会进行统一回答,剖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就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权威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提高微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并且其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宽泛。知识点多的同时,还分散于不同的地方。正是学科的特殊性,小学语文对教师的专业有一定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利用视频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向学生讲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理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是视频的时间并不是非常长,且不同的视频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的。基于此,教师为了能够顺利的导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必须在课前仔细研读教材。教师通过课前仔细研读教材,就会科学的划分课文中比较分散的知识内容,且还可以保存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分散的语文知识,形成系统性语文的知识框架,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准确认识到微课堂的重要性。

4 教师答疑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总结,将学生在自学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进行归纳,然后一一解答,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对于课文内容有着充足的准备和准确的把握,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学生有可能会问除了根据蝙蝠制造出雷达,科学家还从动物身上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些学生对于雷达的原理更加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雷达,提出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课堂上一一解答学生的问题,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这一阶段应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对学生加以提问,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忽略了一些关键点,就可以进行二次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学生对这一文章的主旨很难理解。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文章的题目要替换的话,你认为换成什么样合适呢?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题目蕴含着什么道理?这种提问属于查漏补缺,或者说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毕竟学习要循序渐进的。

5 丰富课程类型,让学生爱上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录制各种各样的课程,并调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类型,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结合低年级规范写字的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观看书法微课,在书法大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写字;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朗诵视频,在名师的点拨下有感情地诵读;高年级学生应多读多思,可以让他们课前观看微课,了解读书的方法,课上组织读书报告会,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且把它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对比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龙荣培. 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 文教资料,2013,(14).

[2] 陈树洪,吕红晓.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上一篇:小学41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走向海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