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生命观精髓对现代人的意义

2024-09-02

道教生命观精髓对现代人的意义(共2篇)

1.道教生命观精髓对现代人的意义 篇一

“利归于上”的盐铁酒专卖思想巩固和加强了中央财力

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桑弘羊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利归于上”四个字上,这是他参与制定和推行专卖政策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其重商理论的财政思想。桑弘羊上任以后,为扭转中央政府财政濒临困境的局面,力主改变原来强制的租税政策,转而推广和扩大国家专卖制度,特别是对某些重要的自然资源产品由私人经营改为国家垄断,于公元前117年开始先后制订和实施了盐铁专卖、铁专卖和酒专卖三项国家垄断政策,从而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加强了国家对自然资源开采和生产的调控能力。到汉武帝统治后期,盐、铁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桑弘羊的“盐铁酒专卖”财政政策与思想大大巩固了封建中央政府的财力。

尽管桑弘羊的国家专卖政策所体现出的这种重商主义财政思想确实大大增强了封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这对于今天的政策制订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我国作为香烟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而烟业又是—个具有巨额利润的行业,因此,国家制定统一的烟草专卖制度,无疑有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烟草流通市场的稳定。

此外,桑弘羊的宝贵理财思想不仅反映于他的国家垄断做法上,更贯彻在他对盐铁酒三种专卖政策的具体制订上。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国家专卖政策制定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平万物而便百姓”的均输平准思想体现了财政对市场的间接干预

在桑弘羊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财政措施中,均输与平准的创设最有成效也最为独特。在把《管子》的价格思想加以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桑弘羊巧妙地将平准与均输两种措施结合起来,以中央集权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手段,以价格调节为作用机制,达到了稳定市场和国家经济的目的,开创和发展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使之成为桑弘羊最为宝贵和成功的财政思想之一。

均输办法创始于公元前115年,重在解决中央集权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可调节各地之间的价差和商品余缺。过去,作为封建中央政权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的各郡国的贡物,是由各郡国将其特产由当地人民服役直接运送到京师,这给各郡国和各地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桑弘羊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促使其创建了均输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各郡国将应缴纳的贡物,进行归类,凡中央急需的优质、轻便的物品,也可由均输官就近就地购买,一并运往京师;凡中央不需用的物品,由均输官负责运往附近卖价高的地方出售,销售收入上缴中央财政。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各郡国节省往返运费, 减轻了各郡国及当地人民的负担, 又可以大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均输制的推行成为桑弘羊各种财政政策中收效最大的一种。

平准措施的实施则是在均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稳定京师的物价, 由于均输制推行之后, 各郡国均输官仍有大量商品运至京师, 而京师商品市场的物价常由于中央各部门的抢购而出现波动。因此, 通过平准制则可以稳定市场价格。

从桑弘学的理财思想可以得到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如何利用间接经济手段 (包括财政手段和货币工具) 与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相协调, 以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目标。

统一货币的思想起到了稳定经济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

西汉五铢钱的采用和铸造权完全集中到中央, 是桑弘羊任大农令时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在论述货币统一的必要性时, 桑弘羊说:“统一则民不二, 币由上则下不疑也”。从汉初到汉武帝初年, 货币铸造权一向由各郡国分享, 加上纵民铸钱, 货币混乱, 货币减重现象非常严重, 并引起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直到元鼎五年 (即公元前112年) 才规定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铁, 三官所铸钱重五铢, 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林钱’”。将各郡国的铜币铸造权完全集中于中央,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集中于中央, 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国解放初期, 为恢复国民经济所抓的头等大事就是统一货币发行, 稳定货币币值, 治理通货膨胀, 在此基础上, 逐步恢复了国家财力, 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 可以说这与桑弘羊统一货币的经济思想正相吻合。

2.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意义 篇二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精髓    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1]

中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要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2]

所谓传统文化,它是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3]。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精神

梁漱溟先生认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4]。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指出“匹夫不可夺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直截了當地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好富恶贫是人的共同心理。孔子不反对人们“求利”“得利”,只是主张“义以为上”,不能见利忘义。第三,尊重人的物质欲望,反对鱼肉百姓。“食色,性也”,抑制人的物质欲望是不人道的。第四,倡导“仁政”,反对“暴政”。

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出发点,落脚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道德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到《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三)追求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里没有离开过“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生万物”,“君子和而不同”等理念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是延续中华文明的一根线,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

(四)中庸之道

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他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在他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日常生活里,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能够不偏不倚即为“中”。“中庸之道”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享欲不要太乐,用物不要太荣,生活不要太奢。房子未必愈大愈好,食物也不是愈精愈佳。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人类面临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的五大危机[5]。这些冲突和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社会和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是解决这些冲突和危机的一剂良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追求的不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平衡人的心灵,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人民出版社,2003:5.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0.

上一篇:元宵节简短句子下一篇:小班:安全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