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2024-09-28

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1.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玉鼠回宫,金牛贺岁。过去的一年,我们经歷了太多的不平凡,湖湘儿女如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硬是在病毒肆虐之年踏碎了病魔、交出了合格答卷。人们对“牛年”抱以十分美好的愿景,但新的一年能否“牛气冲天”,绝非像道声祝福一般容易,唯有像“拓荒牛”那样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方能“牛”转乾坤。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不仅在于牛是勤劳奉献的象征,也是开拓的象征、奋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从“七一”建党的开天辟地到建立新中国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从应变局、攻堡垒、平风险、化危机的战天斗地到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惊天动地,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开拓中奋进、在创新中创造的拓荒牛精神。“拓荒牛”所诠释和承载的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精气神,对今天我们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至关重要。

“敢为人先”是“拓荒牛”的首要特质。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尚有犁铧不到的处女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还有很多未被认识的领域和规律需要我们去开拓和探索。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看见不一样的山川日月﹔敢闯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才能收获前无古人的发明与发现﹔敢挑别人不能承受的重担,才能成就与众不同的风採和精彩。

湖湘自古重精神。这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之志,又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豪迈之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又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意识,有“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品质,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正德操,有“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又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在这些精神特质中,最为鲜明的是“敢为人先”。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欢迎湖南人底精神》,赞扬的就是湖南人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今天,不论是打造“叁个高地”,还是践行“四新”使命,都需要把这种精神一以贯之地发扬下去。

“开拓进取”是“拓荒牛”的鲜明标志。“百舸争流千帆竞,改革创新勇者先。”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奇迹”不是等来的、喊来的、求来的,而是一代代拓荒者、闯关者、先行者闯出来、拼出来、干出来的。矗立在深圳市政府前的《拓荒牛》雕塑,塑造的是“牛”的形象,歌颂的是人的伟大,是对包括深圳建设者在内的所有创新创造者的礼赞。《拓荒牛》雕塑,展现的是雄浑、苍劲和奋勇向前的姿态。它的每根线条、每条肌腱和整个动势,都蕴含着一股力量,彰显着一个时代刚健进取的气象。

“黄河船夫的纤绳,牵出的不再是蹒跚和古老,拓荒牛坚韧不拔的开拓,拓开了灿灿的黄金海道……”上世纪90年代,在目睹深圳巨变和浦东开发开放后,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美。放眼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当代中国到处都澎湃着新的浪潮、新的机遇、新的天地﹔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谱写新篇章、建设新湖南……当今湖南到处都勃发着新的生机、新的力量、新的景象。这是一个需要拓荒牛,也一定能够让拓荒牛大展宏图的时代。今天我们发扬“拓荒牛”精神,仍然需要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识,唯此方能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上跃上葱茏再攀峰。

“实干苦干”是“拓荒牛”的厚重品质。谁都向往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可是,不问耕耘,哪有收获?“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拓荒牛面对目标,从不分神﹔面对问题,从不煺缩﹔面对责任,从不逃避﹔面对成绩,从不自满。耕牛犁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30年前,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实施“叁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前进道路上,一切办法,隻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隻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愿景,隻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锚定目标,走向未来,除了实干,别无他途。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百年前,革命先驱李大钊如是慨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激发“雄健的精神”,坚定信心、铆足“牛劲”、奋勇开拓、创新创造,在牛年创造新的辉煌。

2.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苏区精神,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2011 年11 月4 日,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2012年6月28日, 国务院批准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的出台, 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的亲切关怀。苏区振兴发展离不开苏区精神的弘扬。

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 更是同学们的利益代表者和代言人, 担负着支持学校开展学生工作、反映广大同学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广大同学的合法利益、增进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理解、消除隔阂和减少摩擦的重任。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切实转变学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是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学生会建设、树立学生会新形象的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当前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及存在问题

赣州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地区。苏区学生干部历来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有着 “从学生中来, 为学生工作” 的优秀工作传统。现阶段,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思想不断发展。而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不良思想滋生的现象。这些不良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高职院校校园, 造成了负面影响。中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为16岁到20岁青少年, 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不成熟, 正处于人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未来发展尤为不利。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学习、思想、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分子组成。学生干部思想不正, 其影响更为恶劣。主要表现在:①一些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思想空虚, 精神不振, 工作不安心、不尽责, 拖拖拉拉, 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②一些学生干部不注意道德修养, 个人名利思想严重, 造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 缺乏凝聚力、战斗力;③一些学生干部宗旨观念淡薄, 工作作风飘浮不踏实, 贪图安逸, 怕艰苦怕困难, 遇到问题碰到困难绕开走, 工作上无所作为;④一些学生干部深入同学中较少, 对同学的困难和要求关心不多, 对同学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不够;⑤一些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开展工作不够灵活, 办法不多;⑥一些学生干部说话不够公道, 办事不够公正, 有分亲疏厚薄近远现象;⑦一些学生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 不注重向学校的政工干部和学生会的老干部学习, 对工作实践也认识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还不是很明显, 不甚严重, 但其消极影响和危害不可低估, 不容忽视。

二、新时期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须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党中央几代领导人一直关注和重视苏区精神。习近平同志对苏区精神的内涵作了7 句话28个字的概括, 这就是: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当前, 新时期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学生干部工作情况的新变化和新实践, 不断动员和激励学生干部加强自身修养, 改正工作作风, 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第一,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学生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工作。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队伍, 是协助学校学管部门反映和处理学生问题的主要力量。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青年学生干部能力是一项考验和锻炼。坚定信念是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第二,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苏区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学生干部一定要牢牢坚持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弘扬苏区精神要求我们学生干部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转变思想观念上不符合学校学生管理实际情况的想法, 把实事求是贯彻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开拓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新时代的苏区学生干部, 在新的历史时期, 优秀的传统不能放弃。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紧紧保持“实干苦干”作风。不能心存“高人一等”的狭隘观念, 踏实工作, 不谋私利, 做事公道, 为建设和谐稳定校园而努力工作。

第四,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关注民生, 一心为民,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学生干部来源于广大学生。对于学生干部而言, 一心为民,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广大学生服务。学生干部要本着“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的精神, 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反映学生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利益问题,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实学生代表的职责, 从而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欢迎。

第五,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就要争创一流, 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使广大学生干部发扬优秀的工作作风, 改正脱离学生、急功近利、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学生干部的工作形式要多样化, 要贴近学生, 易于为学生接受。尤其大力纠正部分学生干部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从而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营造学生干部队伍勇争第一, 一身正气, 为人表率的良好氛围, 开创学生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讲话[N].人民日报, 2011-11-05 (3) .

[2]曾小锋, 田有煌.论苏区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 2008, (4) :72-73.

[3]万建强.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J].老区建设, 2009, (20) :4-7.

[4]程东旺, 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03) :19-21.

[5]郭德宏.苏区精神的内涵和特点[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1) :2730.

3.让学生弘扬“家族精神” 篇三

林策讲得眉飞色舞,其他同学听得如醉如痴,竟然没有发现我走进教室。于是我也当听众,继续听林策讲:“前不久,咱县城里发生了一件事知道嘛——有一个老太太倒地上了,当时没人敢扶敢管呀,结果一个司机跳下车,把老太太扶起来,还打了120报警,结果老太太才得救了。知道扶老太太的人是谁吗?是我二叔,如今二叔因为见义勇为,又成为我们林家的‘新英雄,电视台都采访他了呐。”

“是呀,是呀。我们在电视上看见他了。他还说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别人扶不扶,反正他是要扶的。想不到那是你二叔呀,真仁义。”许多同学知道这件事,对林策的二叔无比敬佩起来——林家果然有“英雄”呀。

我听明白了,林策这是在讲自己的“家族历史”,说“家族精神”呀。这可不是显摆,而是以优秀家族精神为荣的自然流露。

我喊一声:“不错,林策二叔见义勇为,果然给林家争光。”

一见我来教室,大家拘谨起来,他们怕我说他们又在“摆龙阵”,于是都不说话。我却觉得这种展示“家族精神”的“龙门阵”非常值得摆一摆——让学生了解并说出自己的“家族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为骄傲,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嘛。

于是,我决定支持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展示自己的“家族精神”,并且决定在班里搞一次“我的家族,我的骄傲”为内容的主题活动。

我给同学们布置这样一项任务:抽时间向爸爸妈妈,或是向爷爷奶奶“打探”一下自己的“家族历史”,提炼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家族精神”,然后我们开一次主题活动……

这个活动挺招学生们喜欢。是的,谁不想把自己家族的优秀精神和优良传统说给众人听听呐。

同学们不把任务当“负担”,而是当成了光荣“使命”,带着“使命”去了解家族历史,提炼家族精神,当然会收到轰轰烈烈,唯恐掉队无为的效果。

经过近10天的前期准备,以“我的家族,我的骄傲”为主题的活动如约开展。大家纷纷登上讲台,向别人讲述自己家族的那些英雄事,光荣人——

赵伟同学讲:周末,我和爸爸回到他的老家。老家是一个山中小村。祖上为避兵祸远从关中迁移山坳,已历十四世。十四世祖带领家人硬是把一个蛮荒山坳变成了世间桃源。看着老家那一片片的果园,那一层层的梯田,我就能感觉到世祖开山荫庇后代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常让我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豪气。以后,我应该以这种艰苦创业勇于奋斗的家族精神为激励,把学习搞好,不为家族精神丢份

大家掌声很热烈。

接下来,戚平发言:我向爸爸了解,我们家族现在当兵的共有20多人,应该够一个排的队伍。我们家族为什么出了这么多的“兵哥哥”?这与我家“尚武崇义” 的精神传统有关。爸爸说我们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后人,先祖尚武爱国的精神代代流传至今,激励着族中青年立志当兵卫国,所以“兵哥”辈出。爸爸说,以后也要让我报考军校。

掌声同样很热烈——很明显,戚平是一个了解家族精神的孩子,家族精神是戚平心中的骄傲。有了这份骄傲,戚平的精神世界也会渐渐融入家族精神“尚武崇义”的构架中,从而以家族精神为动力,渐渐成长为一个愿为国家、社会、家族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张华说起自己的“三爷爷”。他说:三爷是个跛脚。你可知道他为什么是个跛脚——那年开山造渠,山上岩石滚落,三爷爷一把推开别人,结果自己却被滚石砸中…… 我说三爷爷你这叫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三爷爷却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些芝麻小事,咱哪有那么大的作为,不值一提。我们家族的人,一直以三爷爷这种 “施义不图报”的纯朴劲儿为做人根本,邻里之间,相扶相助,族人之间和睦相处。我也接受了家族这种纯朴精神的洗礼。以往在学校里,我爱和同学计较,现在我要改掉好计较的毛病,只有团结人,爱护人,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家族大度纯朴的光荣传统呀。

我冲张华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不愧是老张家后代……

同学们收集到的家族素材很丰富,所阐述的家族精神也很精彩。每一种精彩都是“受教育”的精彩——大家在优秀家族精神的浓厚氛围里,为家族的光荣历史而骄傲,不知不觉中接受起优秀精神的良化熏染……

不给自己的家族丢脸,要把家族精神发扬光大,这是大家的心声,更是行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族,了解自己的家族精神,学生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会在世俗间茫茫人海的漂流中留下永远的“正义心根”。

这样的活动我决定还要继续搞下去,因为承接家族信念,仰视家族精神,是让学生爱家人,爱别人,爱脚下这片土地最朴素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莒南县第八中学)

4.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延安培训心得

2018年8月22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学生工作部(处)组织的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使命担当”为主题的暑期能力提升训练,在延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在延安,我们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体验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重温了神圣庄严的入党誓词;观看了催人泪下的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感受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等老一辈革命领袖艰苦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白求恩、张思德等同志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的行为让我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也更加努力.......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让我感悟到了革命前辈们振兴中华、救国为民的伟大胸怀,感悟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敢于斗争的不屈精神,感悟到了伟人们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三天的学习时尽管短暂,但是收获却使我受益终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尽管从书本、网络、同学等多种途径都了解过延安以及它在我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从未有过身临其境的学习和参观经历。初入延安,在梁家河,我们参观了习总书记三下乡期间开挖的第一口水井、建造的第一个沼气池,开办的第一个小商铺;在三大革命旧址前,我们参观了伟人住过的窑洞、开会的礼堂以及种过的菜园;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真实的文物,了解了感人的事迹;在宝塔山上,俯瞰了延安全貌,感受了“万众瞩目清凉山”的气概。亲身体验和参观让我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不易和他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体会到了为什么会在延安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以及他们在延安生活的点点滴滴。时至今日,仿佛这些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屈不挠和坚定信念!

二、深入学习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军民鱼水精神等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这些行动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深深的让我感动,尽管条件艰苦,生活物资匮乏,武器只有步枪,大刀。但他们所展现的精神面貌让敌人胆寒!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延安精神密不可分。这些精神不仅我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得到的普通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三、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通过枣园干部培训学院教授的阐释以及各大革命旧址讲解员们生动的讲解、实地参观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党在延安时期十三年的的历史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实地深入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例如洛川会议、中共“七大”等等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都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加上亲自处于那些场景中,多了一分庄重和使命;另一方面在这片革命圣土上,了解到了不同人物在这些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例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在反对王明等人错误思想中所做的努力和斗争;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在兵谏蒋介石,要求联系抗日期间曾经做出的贡献;白求恩、张思德等同志牺牲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毫无疑问,延安时期是我党奋斗历程中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反思当下。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联系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我发现自身仍然有大的提高之处。

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此次学习让我明白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它是贯彻执行思想方针的根本保障。在越是关键的时刻,坚定的政治立场越发的重要。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积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相比与革命时期的艰苦条件,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和平年代,物资丰富、生活优越。这更让我们在思想上有松懈、偷懒的动向。此次培训学习是对自身的一次警示和教育,无论在日常工作中做什么工作,都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事。在奋斗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再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具体到学生工作,就是要做好学生四年大学期间的思想教育和服务工作。在带班主任的过程中,要学会和学生相处,关心学生,尊重位学生,真诚的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既要思想上说服教育,又要行动上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5.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五

2020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观后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刷爆”各大网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此次疫情中,“90后”手撕“标签”,实现了从“垮掉的一代”到“战疫先锋”的转变!除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外,还有许多“90后”党员在防疫一线书写了青春誓言,今天我想分享一位“90后”小白选调生,在一个近10万人口的城中村坚守奋战51天的故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怎么又要上班了?三十那天你刚值班,今天才初二。”

“新垵村外来人口多,又是大村,疫情防控压力大,虽然还没通知结束休假,但我还是提前回村里吧!”

“洋诶,你去吧,别担心阿公阿嬷,我们会听你的话,不乱串门,呆在家里。”

“阿公阿嬷,等疫情结束了,我再好好陪你们。”

这是新阳街道新垵村选调生村官周晓洋在奔赴战“疫”一线前与爷爷奶奶的对话。说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周晓洋从小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异常深厚,一年到头忙碌的他本想好好陪陪两位老人家,但是在疫情面前,他选择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新垵村紧邻新阳工业区,是一个拥有近10万人口的大村,具有进村入口多(20余个)、外来人口多(近9万人)、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成为新阳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村必须设置入村卡点,对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但是现在村民对疫情过度恐慌,难以发动,入村卡点缺人啊……”党委书记邱锦容在疫情工作部署会上说到。“书记,让我去入村卡点!我是党员,又是年轻人,先安排我。”这句主动请缨的话语在这名“90后”的嘴里显得铿锵有力。

从那一天起,新垵村的入村卡点多了一把“红色测温枪枪”,只见周晓洋左手拦车,右手举“枪”测体温,一边核对来厦返厦人员的身份证,一边耐心解答群众疑惑……“村民朋友们,出门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周晓洋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闽南语和普通话的无缝切换,更是让他的声音“声”入人心。

“少年诶(年轻人),每次我要出门的时候,都会想起你说的这句话,我就把口罩戴上了,我年纪大了,这句话好记。”一位经过卡点的阿伯说到,“阿伯,戴上口罩就安全多啦,但还是要少出门。”说完,周晓洋又马上投入卡口的工作中,为了让新垵更“心安”,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话语。

“陈主任,我建议用采用‘无接触’信息采集法,收集来厦返厦人员的信息……”在村“两委”会上周晓洋说到。

随着元宵节后返工潮的到来,新垵村各卡点的人流量激增,采用纸质登记信息导致各卡点大排长龙。面对这种情况,周晓洋想到了自己所学的教育专业,以前他曾用问卷软件,给中小学生设计网上试卷,于是他将这个技术用到此次疫情防控中,自主设计了“无接触”信息采集表,将纸质登记表的信息“搬”到手机上,只需来厦返厦人员轻轻“扫一扫”,就可以通过填写相关信息。不仅如此,后台工作人员也可以随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实现了登记、导出、分析无纸化。

让数据多跑步,让群众少烦心。“有了这个扫码登记表,我们方便多啦,也不用排长队了。”刚刚回村的“新厦门人”开心地说到。此方法不仅提高信息采集的速度,减少统计的工作量,而且减少人员接触,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此方法在新垵村首创推出后,迅速在新阳街道各村(居)推广,很好地缓解了返工潮给入村卡点带来的压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夜幕降临,入村卡点的工作结束后,周晓洋开始转入“第二战场”,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正在整理一天下来的图片和文字,51天连续奋战,126份文字材料,他将心血倾注到文字中,赋予其力量,一字一句刻画出新垵村干部群众全力抗击疫情的模样,他的文字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每当同事和村民提醒他要注意休息时,他总是说,“我不累,全村上下齐心抗击疫情,每天都有那么多值得记录的瞬间,我作为一名‘啦啦队员’,一定要为大家加油鼓劲!”

2020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观后感2

2020是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数字,但是,新冠病毒的肆虐,让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恐慌的阴霾里。万门闭户,街道冷清,在此危机关头,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点燃了希望之光。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多么雄壮的抗疫宣言啊。有医护人员说:“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从这朴素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每当我看到在抗疫中牺牲的白衣天使们,我内心无比悲痛,他们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我总是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但愿天堂没有病毒。

这场旷日持久的抗疫阻击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84岁的钟南山爷爷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建议人们不要去武汉之后,他竟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抗疫一线。当我看到他在高铁餐车上闭目养神的照片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并涌起由衷的敬仰之情。在一次采访中,钟南山爷爷说道:“我有一个徒弟,他在路边散步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窗边唱着国歌,这一举动让我非常感动……”随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徘徊已久的眼泪落了下来。钟南山爷爷流泪了,这是感动的泪水,自豪的泪水。我从钟南山爷爷这里知道了什么是爱国。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争下,疫情终于得到控制。痛定思痛,我们是否该静下来好好反思。虽然此次新冠病毒来源仍旧扑簌迷离,动物是否是它的天然宿主尚无定论,但是,从以往的病毒来源推测,新冠病毒肆虐,很有可能和野生动物有关,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真的希望,从今以后,人类和动物,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撑过来了,我相信20年的疫情也会雨后天晴。

2020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观后感3

看了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同样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重了一些,却又好像轻了一些。“重”在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那么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轻”在于我们都明白,这份重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担任的!

在这场战役中,那些90后,00后的医护人员以及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不再是大众眼中的孩子,他们承担着责任,在一夜间长大,为中国顶天立地,完成了青春的蜕变。他们展现出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爱国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浩大的疫情面前,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我们团结一致,众志城成,发扬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能赢来温暖的春天,相聚笑颜,把酒言欢。同时,在这次挑战中,我看见了中国力量,我们与国家唇齿相依,生死与共,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我想说:“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有力的后备军,是国家堪当大任的栋梁。面对此次疫情,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全体“90后”党员们冲在前线,为全体青年做出了出色的榜样。正如习总书记说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我们一代青年的精神支柱,争做“开拓者、奉献者、奋进者”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警醒自己,努力学习,勇于攀登,以实际行动证明决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20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观后感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殷殷嘱托,饱含力量,更催人奋进。作为“90后”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誓把美好青春汇入时代洪流,不妨练就“三气”,扬正气、强底气、塑锐气,定能留印闪光足迹镌刻伟大征途。

追本溯源,激扬“石破不可夺其坚”的正气。回眸浩瀚历史天空,坚守初心、滋养初心、践行初心的英模人物灿若群星、熠熠生辉,他们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脐带”。“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党的血脉基因应深植赓续,初心使命应须臾不忘。要坚持常“回头看看”,掸掸思想上的灰尘,擦亮初心、荡涤尘埃、激扬动力,练就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实现疏浚动力之源、深扎理想之根、筑牢信仰之魂。

淬火成钢,充盈“望尽天涯路”的底气。把青春许在华夏大地,既需要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真心浇灌理想,也需要用汗水致敬青春,用亲身实践将书本抽象之理化为脑中真知灼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决不能陷入坐而论道、徒托空言的桎梏,必须在苦干实干拼命干中增强本领。要坚持在实践检验中淬火成钢,不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实现锤炼本领能干事,砥砺品质干成事。同时,要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危机感,坚持以“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下苦功夫、笨功夫,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勇毅笃行,厚植“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锐气。疫情当前,“90后”在恐慌中勇敢破茧成蝶,用责任、担当、坚韧、乐观,写下了时代青春的生动注脚。“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奋进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只有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篱笆、扫障碍,方能跨越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作为一名“90后”基层干部,应坚持在匡正初心上突出“头雁效应”,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善于斗争的风骨、操守、胆魄,在高昂斗志和必胜信念中,不松劲、不停歇,斗罢艰险又出发,竞相在新时代奋斗征程中健康茁壮成长。

人生能有几回搏,誓把青春许家国!

2020弘扬抗疫精神抒发爱国情怀观后感5

“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谈到。“传一封短讯给你,我好想好想你……”一封封不约而同的“等你”短信,汩汩暖流,温暖人心。

短信一:“闺女,今天是你二十二岁生日,祝你生日快乐。在武汉那边的医院记得保护好自己,爸妈等你回家。”

这是一个90后年轻女护士的手机,今年的生日因为疫情要在武汉医院里度过。没有蛋糕,没有蜡烛,有的却是最美好坚定的愿望,那就是病患早日康复,疫情早日结束。她请战时刻,她的父母也有犹豫,但依然选择支持眼中的孩子驰援武汉。她奋战时刻,她的父母也有魂牵梦绕的担心,却把万语千言浓缩成“等你”的生日快乐,寥寥数语表达内心无限字句。有人说所谓的白衣天使,就是一群孩子穿上战袍。她就是其中的一员,身着白色战袍,是年轻的“最美逆行者”。

短信二:“老公,我们的小乐丁今天会叫爸爸了,怕你在高速口奔波没时间看微信,特发短信给你。别为咱娘俩分心,我们在家等你。”

这是一个90后初为人母不久的妈妈发给交警丈夫的短信,刚刚一岁多的孩子第一次叫“爸爸”,爸爸却因为疫情防控不在身边。一条短信分享的是孩子牙牙学语的喜悦,是一份来自家庭的温暖心安,“我们在家等你”是爱的箴言。他在前线奋战,她在照顾后方,无须有言缺默契。他步伐坚定,走向抗疫一线,语气沉着、风雨无阻,对战“疫”工作守责尽,守护国之安宁,筑牢钢铁长城。

短信三:“小可爱,今天是我彻底痊愈出院的日子,我终于见到了你厚重防护服下的脸庞,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可爱。等疫情彻底过去,我邀请你来武汉,去武大看樱花,去户部巷吃热干面。我等你。”

这是一个方舱医院治愈出院的患者发给照顾自己的95年小护士的短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厚重的防护服,大大的口罩罩住了她的脸庞,却没有阻隔她的悉心护理、认真照顾。待到疫情过去时,武汉来相见。是最美的约定,更是共同的期盼。“我等你”,不仅是对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的守护照顾的感谢,更是对疫情过去一切美好如期而至的殷切盼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无数“疫”青年的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下,一定能等到在武汉赏美景、品美食的幸福时刻。

这场突入袭来的疫情犹如这群父母眼中孩子的特殊“成人礼”,他们不惧疫情、奋战一线、乐于奉献奏响青春之歌,收获无限赞誉与激励。春暖大地,万物复苏,相信在这群“疫”青年的共同坚守与努力下,定能与其他“疫”中人共同迎接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6.弘扬传承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六

一、勤于学习,打牢成长根基。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青年成长进步的必需。青年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是青年的终身任务。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珍惜时光,发愤学习、刻苦学习、全面学习,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增强服务本领,在激烈的市场和人才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牢牢占据优势;还要学习科学的思想理论,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要坚持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做到既能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又善于把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不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善于创造,成就时代伟业。创造成就伟业,创造开辟未来。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努力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现代化新南汇的美好蓝图在青年的创造中绘就。

三、甘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青年只有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才能够创造出亮丽的青春年华,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南汇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建设“两港一城”,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有责任、有义务为南汇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奉献才智。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大局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辛勤耕耘,埋头苦干,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实现。

7.中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心得体会 篇七

几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果,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一部分高校中存在着大学精神缺失现象。大学精神缺失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将高校简单的定义为高等教育, 而缺少对文化发展和精神建设的推动;另一方面高校之间的较量主要以科研、考研率、就业率为主要指标, 忽略精神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发表讲话, 提出当代青年应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习书记的这些期望就包含在大学精神里。大学精神从人文和思想方面阐明了各高校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曾指出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

二、大学生党员具有的时代性质

(一) 大学生党员具有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先进分子, 是大学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学生党员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基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党员时刻以党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开拓实践, 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大学生党员具有进取性

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不仅要在学习上保持进取性, 更应该在思想、观念、政治等各方面保持进取性。我们说国家需要进步、民族需要进步、而作为单独的个人也应该努力追求进步, 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三) 大学生党员具有榜样性

高校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学生党员大多都是学生干部, 即使不是干部也是班级或学习里特别活跃的同学。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各种社团活动, 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 他们总是能够和班级的同学和谐的相处。这样的大学生党员往往能成为周围同学的榜样, 我们总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每天都活跃在同学们的身边耳濡目染的也会对大家形成榜样作用。

(四) 大学生党员具有多元性

我们这里说的多元并不等同于大家总是说的文化的多元。文化的多元讲究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大学生党员的多元性表现在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多元的文化和个性。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大多都是极具个性和智慧的, 他们总是能够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绝不雷同的创意, 他们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够理性的思考。此外, 他们根植于广大学生群众, 与之在生活和学习中联系密切, 能时刻关注到同学的所思所想, 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大学生党员助力大学精神建设

大学精神的本质包含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在这三个方面, 大学生党员有着很大的优势。

(一) 大学生党员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 践行对组织的承诺, 发挥出其先进的模范作用。

创造性是大学教育的基本性质, 它包括科学研究的创造, 也包括思维与社会理想的创造。学习是每一名大学生的本职,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大学生意义非凡。大学作为全国高等知识分子集中地场所, 还创造社会理想, 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 通过人们的时间, 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例如我院特色民族民间广场舞的推广,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文化生活, 还在全市推广, 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风气。再如我院党员先锋社团带领许多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在文学院营造了乐于奉献的氛围。

大学生党员的创造性源于他们的积极性, 他们多为社团的组织者或活动的举办方, 在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例如运动会、舞蹈大赛、演讲比赛、手工大赛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精神的建设添砖加瓦, 构建出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全面覆盖的大学精神。

(二) 大学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 知识分子更能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规律, 就能提出符合社会规律的社会理想, 即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追求社会理想的批判精神。

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在这其中有一点就是批判理论。马克思曾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的预示未来, 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不但在于这一破陈立新的勇气, 更在于强大的科学的辩证的方法论的指导。大学生党员的批判精神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和思维的大学舞台。马列主义借“五·四运动”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 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使得运动主要高校北京大学掀起了一场思潮大革命, 形成了而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所以拥有先进理论的大学生党员为大学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大学精神还具有浓厚的社会关怀。

大学的发展就是一部教学与科研史, 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与理念。如果将社会比作滚滚前行的列车, 大学就是车头, 而大学生党员就是列车员。他们来源于群众, 最终回归群众, 在群众中践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四、如何充分利用党员弘扬大学精神

(一) 为大学生党员搭建好发挥带头作用的平台。

尽管大学生党员有积极要求发挥带头作用的一面, 但是受到制度建设滞后、投入培养经费不足、党员意识欠缺等诸多不足之处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党员群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 我们必须及时合理的搭建经费投入、党员教育、社团建设、精神弘扬等方面的工作平台。包括由宿舍到班级至校园, 甚至辐射社会的服务平台, 让大学生党员可以在各处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党员投身于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弘扬。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进一步完善党员监督评议机制。

监督评议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是目前大学生党员群体存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党员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监督评议, 一方面是监督评议结果对大学生促动不大, 由于目前各高校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不少大学生党员根本就没有监督和被监督的意识, 对待同学的监督评议也往往表现出的是冷漠, 不以为然以为入党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忘记了自己最初对党的承诺。另一方面, 从有关情况反映来看,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这种监督评议的结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做的好的得不到肯定, 并没有实实在在工作的人有时甚至得到认同, 这样就挫伤了一些人的积极性。加上大学生支部本身进行这项工作时因怕得罪人, 怕麻烦、怕难以实现等畏难情绪, 导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监督评议, 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走个形式, 如此恶性循环对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和建设大学精神百害而无一利。

(三)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全年教育, 真正用大学生党员的行动为周围同学起表率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 不仅要在思想上成为先锋, 更要在各方面在学生队伍中起到榜样和模范。首先就是专业学习上要争做标兵。当前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学习永远是不能忽略的, 作为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在思想上成为舵手。作为大学生党员一定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同学习科学理论不断的校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带头坚定社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把共产主义的理想情操、党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和行动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第三、在工作中做表率。要全心全意的为同学服务, 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同时也要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第四、在作风纪律上为班级同学树立一面旗帜。大学生党员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身边的小事坐起, 做到勤俭节约, 反对高消费、反对浪费。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杜绝违规行为, 不沉迷于网络。最后就是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榜样。大学生党员在做好自身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关心他人, 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总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群头中的带头作用在建设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重视党员的教育更要重视大学精神的弘扬, 凝思立志, 更要做到德行天下。

摘要:大学精神是高校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应。由于大学的特殊功能, 大学精神的建设还将使得高等教育培育出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大学生党员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 践行对组织的承诺, 发挥出其先进的模范作用, 并且拥有先进理论的大学生党员为大学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学生党员,大学精神,助力,弘扬

参考文献

[1]戴爱平.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现实意义;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15-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未来。正因为如此,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拥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人才的培育,强调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加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时代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优秀成分的结晶,从而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精神,不仅具有一般民族精神的共性,同时又带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与概括。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它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为了实现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为了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而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顾全大局、维护统一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上。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

第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品质——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由于对于勤劳、勇敢有独到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所以中国人民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山杰出的贡献。

第五,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2]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必然选择

全球化的浪潮,使现代文明的视域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受到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域的影响和冲击,于是伴随着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渗透,就势必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对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产生难以预计的冲击,厘定固有民族的优秀因子,汲取其他民族的合理因素,并凝聚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跻身世界伟大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作为伟大民族的领袖,有责任和义务在繁杂的国际环境中,带领国民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人才的培育。[3]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3、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排挤,还要解决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国内问题和全球变暖、国际恐怖主义等国际问题,这注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必然充满艰辛。因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心、整合民力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想,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昂扬的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观的现状分析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富有理想和梦想,敢于拼搏。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和碰撞。因此,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民族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精神浓厚,但表现不深刻、不具体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民族精神最深刻的体现。青年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爱国的,拥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和干涉我国内政的活动,憎恨一切歧视和欺凌中华民族的行为。这种热情弥足珍贵,但有一部分同学采取抵制行为却有失理性。[4]在当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选择论坛对话或发表文章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歪曲事实、分裂中国的做法和言论予以还击,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够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比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直接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相反,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则比较薄弱,民族精神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比较淡薄。

3、个人主义强烈,缺乏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处世理念都是促使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同样崇尚这些民族气节。然而,他们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持“先己后人”、“以我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态度,缺乏奉献精神。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社会各界对人才的挑选更加的严格和苛刻,于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势必会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使得他们容易在面对挫折时选择退缩,从而更加害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社会。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呼吁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教育和心理疏导。[5]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民族精神培育,首先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6]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通过抢占网络阵地,发挥网络优势宣传民族精神

互联网站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思想认识更加深刻,让民族精神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利用这些网站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培养民族精神,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高尚的精神家园。

3、建设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

育人先育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因此,要不断提升教育者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要激发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情,更要提升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对民族精神教育人才队伍的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着先进文化思想,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引导整个民族意识的方向。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又相对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同益突出。因此,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创新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面[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2:10.

[2]杨叔子,等.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9:118-119.

[3]黄启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4]罗文东.坚持不懈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 2006-11-12.

[5]黄钊.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6]刘献君.现实挑战与路径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192.

上一篇:广州大学生志愿服务日记下一篇:简讯感恩九月师恩难忘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