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2024-10-05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精选5篇)

1.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篇一

张磊:全面准确地理解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

2006年07月18日10:2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张磊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讯 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7月18日上午9:00“《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网上座谈会”在人民网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理论频道承办。

会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磊做了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网友好,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面我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践的发展给理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党的创造能力大大增强,理论创造步伐明显加快,显示出了旺盛的理论创造活力,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非常明显、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性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理解它们是统一的。首先它们统一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它始终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重要的主题。同时它又是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加强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社会主义总体更加明确,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三位一体,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整体推进,发展布局的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要求。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科学发展和对外和平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要求。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刻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求。

总之,这些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规律的认识。

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第一,他们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本质和核心,都是我们党从维护和实现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出来的。也都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准则和根本标准。都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都贯穿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都要求总揽全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系统协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贯彻社会主义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检验。

第三、都体现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个实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我理解这个“根本发展战略”灵魂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一切战略,一切理论始终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就是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充分体现了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把这些创新性的成果作为科学发展观最重大战略思想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进行了展开和阐述。《读本》的第六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第七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四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五部分对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重点地阐述。

总之整个《读本》就是对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行全面、准确的概括和阐述。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就要牢牢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统领、贯穿其中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展开,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理解和把握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同时只有深入学习其他重大战略思想,才能更深刻、更具体的把握科学发展观,谢谢各位网友。

2.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篇二

一、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思路

(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 关心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 谋划了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2007年9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详尽阐述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基本思路、指导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 是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最为全面的规划安排, 具有战略指导意义。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措施。“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基本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明显加强, 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P708

(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指导原则、工作重点、发展措施

2010年以来, 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把握好以下问题。

1. 指导原则:

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必须始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2. 工作重点:

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做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3. 发展措施:

着力推进经济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着力推进社会建设, 加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体制改革, 加快对内对外开发步伐;着力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加快建立对口援助机制。这些重要指示为新疆实现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做了充分地战略性考量。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思路

(一) 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指明发展方向

新世纪以来,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疆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 全面、细致、具体地谋划了新疆的发展战略。2004年4月, 党中央专题研究新疆工作, 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 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006年9月11日, 胡锦涛第二次视察新疆发表题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讲话, 强调新疆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党的建设。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讲话, 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方向, 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总结新疆发展稳定的成绩经验, 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疆工作,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 推进西部开发、对口支持南疆,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夯实经济基础

为了实现统筹区域发展, 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保持新疆与内地发展的协调性, 2004年3月11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分析了西部开发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总结了经验, 提出了十项重点工作。2005年4月18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确立有关省市、企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四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三个师对口支援关系的通知》提出, 从2005年起, 对新疆南疆4个地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3个师, 实行干部支援和经济对口支援相结合, 分别由北京等八省市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1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并具体部署了对口支援关系、工作总体要求和组织实施。

(三) 搞好民族宗教、维护社会稳定,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提供政治保证

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6年7月10日, 胡锦涛发表题为“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的讲话, 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0年5月17日, 胡锦涛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指出,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 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和动摇。”[1]P717强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作用。

(四) 支援双语教师、加强援疆队伍,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准备文化条件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2002年10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是国家开展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新疆教育事业、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1]P564-565具体部署了援疆的内容、方式、对口支援范围、要求、经费、待遇、组织实施。2003年5月8日,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纪要》重点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疆教育工作。2003年10月9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 有本事, 顾大局, 讲奉献, 爱祖国、爱新疆的高素质干部与人才队伍”[1]P573, 强调要明确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具体要求。

(五) 加快发展步伐、保持长期稳定, 为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创造社会环境

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 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4年4月, 中央转发《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研究报告》, 提出新疆发展稳定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2004年9月26日, 温家宝考察新疆时发表《加快新疆发展步伐, 保持新疆长期稳定》的讲话, 全面部署了新疆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和人才队伍等工作。2005年3月8日, 胡锦涛发表《努力把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的讲话。2009年8月25日, 胡锦涛考察新疆时发表题为“从战略全局把握和谋划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讲话, 提出做好新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一手抓改革发展, 一手抓团结稳定, 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1]P700

三、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深刻启示

(一) 战略思路的局部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未雨绸缪、深思熟虑。一是对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高度关注, 专门对新疆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如教育、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口支援、民族团结、民族宗教工作等。二是对新疆问题在局部考察、重点解决的基础上, 上升到整体考察、全盘策划, 如制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配套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加强薄弱环节的基础。从战略全局把握和谋划新疆工作,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思路体现了局部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

(二) 发展战略的全面性与重点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精心谋划了新疆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中央要求要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进一步加大中央对新疆的扶持力度, 在国家投资、财政补贴、资源开发、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对外贸易、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新疆给予特殊优惠政策。2004年中央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 对新疆稳定发展做了战略部署。2006年, 中央进一步明确新疆的发展思路、战略任务、产业布局和重大政策。2010年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以来, 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发展的发展思路、指导思想、任务、重点、措施。发展战略从内容上体现了全面性与重点性的有机结合。

(三) 策略措施的具体性与操作性有机统一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新疆工作, 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有力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2年以来, 中央出台新疆发展的十多个重要文件, 全面提出了新疆发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措施。尤其是2010年3月, 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 继续加大中央对新疆支持力度, 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 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优先支援位置, 着力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原则、重点工作。中央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具体性与操作性有机统一。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与稳定, 心系新疆各族人民的冷暖, 心系祖国边疆的安危, 结合国内外形势和新疆的特殊区情, 为新疆的跨越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改善民生,战略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2]刘江海.党的四代领导集体情系新疆[J].今日新疆, 2005, (9) :44-45.

3.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篇三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由量变到质变,应势而动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在这一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回望新世纪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潜在危机,其中,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2004年,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其中的4%。许多行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技工荒。

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而当时,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低谷期。

由于高校扩招引发连锁反应,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1999到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历史性滑坡,招生数连续3年下降,由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在这紧要关头,连续3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让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005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一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这三次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为教育部提出的连续3年“扩招百万”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是一幅中等职业教育节节攀高的振兴景象: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恢复性增长到566万人;2005年、2006年连续扩招100万人,近750万人的招生数和1800多万人的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在此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性目标。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01年的628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自然规律显示,量变往往引发质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其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作用和意义与日俱增,中高职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国家急需的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1年10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印发,中高职科学定位、有效衔接、办出特色、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56个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始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有序开展,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大专题研究已然上马,诸多举措为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理论支撑、实践案例、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

国人瞩目、备受期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由内聚到外联,优势互补支撑产业发展

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进程,从2002年“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2005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到2011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每一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发展主题,并对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素质不高、发展粗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一产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突出;二产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消耗高,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缺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三产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较弱。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优化升级战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部署,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大批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则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0年之间,职业教育步步为营,把正确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002年以来,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多个领域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充分依靠行业企业的优势发展职业教育。

从电子商务业、物流业、动漫业到智能化楼宇,从传统服务业到休闲娱乐服务业,从商业性服务业到工业性服务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为新兴产业提供人力支撑。

“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订单培养”,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形式,让职业教育逐步从内聚走向外联,多方借力、合作共赢。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已形成教育与产业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汇聚行业、企业等多领域人员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11年,产教对话活动覆盖了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资金达7亿元。

在全国各地,面向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等十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已达5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校。

产教联手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新气象。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开发、技能比赛,紧贴产业动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气息无处不在。

2011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始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中职85个新增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和43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审核工作全面开展。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涉及18个专业大类、96个比赛项目,由行业主导设计和企业参与实施的赛项达到95%以上。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门类,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随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产教结合办学体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令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更为产业体系建设和优化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有业到乐业,适应需求增强人才供给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中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仍然较大,就业总量压力不小,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明显。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支持了近1500所职业院校的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超过140亿元。2011年,该专项资金投入更是高达104亿元,远高于“十一五”期间年均投入水平。紧扣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实施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大幅度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为了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党和国家还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家助学金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让群众真正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力成为必然之选。

2006年以来,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5000万名毕业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输出的针对性、适用度和吻合度,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与各级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有口皆碑。统计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4%。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让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城镇生活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兑现了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

4.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篇四

——十六大以来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述评 日期:2012年09月14日 来源:光明日报

http://

“女儿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母亲每月领养老金,生病有新农合报销,种地政府给发钱,购农机还能享受补贴,建设和谐社会好啊。”提起和谐社会,辽宁省朝阳县雹神庙村的李春军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一家人感觉很幸福”。

和谐社会,新实践孕育新理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远大目标。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促进和实现这一美好社会理想进行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虽然总体和谐,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比较突出。

新实践孕育新理论。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奋斗目标,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决策部署逐步到位。

同样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大原则。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根本要求在于坚持民生为本。十年来,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党和政府频频发力。

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近年来,我国教育免费惠民政策的覆盖面逐渐扩大,力度前所未有: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农村贫困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学生,受益人群越来越多。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试点。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32亿,参合率达到97%。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达70%,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50%;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年间,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就业被称为民生之本。十年来,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在4.3%以下。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27%。

一年开工1043万套、建成432万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第一年开工建设近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将实现“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从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到2007年的物权法,从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到2010 年的社会保险法,再到2012年“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刑诉法……法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保障。

第一次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第一次建立环保问责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干部提拔直接挂钩……这么做就是为了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在形成。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如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形成促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生动局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福今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及稳定的社会基础。

湖北武汉的百步亭社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党支部、党小组组成领导网络,负责协调解决居民生活问题;楼栋长积极 参与社区自治;“托管服务队”、“白衣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联防队”等100多个志愿者服务小组、2万多名志愿者等共同托举起这个拥有12万人口、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

5.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 篇五

——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一 □ 新华社记者 汪金福 宋振远 季 明 刘 敏

编者按:

金秋时节,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走过的非凡历程,我们经历了奋斗的艰辛,耕耘的付出,收获的喜悦。

十年风云激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强音雄浑铿锵,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考验发人深省;

十年波澜壮阔,转型与坚守的时代呼唤清晰响亮,民主与民生的时代课题深入人心;

十年探索实践,国情与使命的时代思考更加深刻,旗帜与道路的时代选择坚定不移;

十年搏击奋进,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时代引领蓬勃兴盛,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从今天起,新华社陆续推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系列述评”,思考历史,感受当下,展望未来,梳理十年奋进凝结的宝贵经验,总结十年拼搏收获的深刻启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扬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十年发展,中国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就无愧历史;十年改革,中国在矛盾凸显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寻求新的突破。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改革。二者有机互动,交汇成新时期最强劲的时代主旋律。

面向未来,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必须坚定目标毫不动摇;开启新的改革征程,需要凝聚力量闯关夺隘。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改革为“中国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改革的突破口就在哪里。

金秋时节,55岁的谭业君坐在自家炕头,乐呵呵地翻看着几本略显发黄的账本。

这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种粮大户,从2000年开始记录家庭全部收支情况。12年的记录,见证了一个东北农户的增收路。

“以前是负数,取消农业税后日子就好过了,再也没出现过负数,去年收支相抵节余46158元。”今昔对比,这位老农脸上堆满憨笑,“原来要往外拿钱交‘皇粮国税’,现在国家每年补贴2170元。”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施行2600多年的农业税赋体制的终结。

铁犁破土,春雨润物。

过去十年发生在农村大地上的“千年之变”,又何止一件?孩子上学免学费,医院看病可报销,养老有了社会保险„„

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再次选择农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新世纪之初,我国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社会冲突加剧,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拖了中国发展的后腿。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怎能缺席?

从“取”到“予”,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突破口的城乡一体化改革释放出巨大潜力:农民收入步入新中国增长最快的时期,粮食生产打破怪圈实现“九连增”,为中国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轮农村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改革的一个突出变化——从过去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单项为主的探索性改革,过渡为顶层设计、综合配套的自主性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介绍:从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发出9个一号文件,主线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驶入“深水区”的改革航船,一直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危机意识中破浪前行„„

十年经济改革,“科学发展”成为鲜明主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面对严峻局面,中国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力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煤炭大省山西,曾凭借资源优势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在新形势下,“带血的煤”给山西发展亮起“红灯”。重压之下,山西痛下决心,宁愿忍受一段时间的“负增长”,也要摒弃“污染的GDP”。

“无论是历史的教训,还是现实之需,我们都必须改变黑色发展,寻求改革转型,从‘快字当头’转向‘好字优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山西阵痛背后,揭示了一个现实逻辑:矛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发展,发展促进稳定。

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说,正是依靠这一良性循环链,中国不断创造奇迹。

十年社会改革,“民生优先”成为最大亮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此后,以改善民生、分享成果为主线的社会改革和建设,迅速成为中国的主体性改革。

编织关乎13亿人的社会保障网,被称为“世界性难题”。随着改革提速和投入增

加,短短几年,我国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扩大到城乡居民。

群众既是改革的参与者,又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十年来,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十年文化改革,“提升软实力”成为重要目标。

曾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当中国企业不断向世界500强挺进时,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外国人利用源自中国的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反差,显然与大国地位不符。

2003年以来,中国提出“文化强国”,并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作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文化产业十年跨越式发展,使中国在全球层面上实现了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组数据的背后隐含了一个国家的十年奇迹: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年均增长10.1%,迈进“中等收入”国家门槛。

“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作了精辟阐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

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其实,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这烦恼之地,顺便到国外筹资。”胡福林说。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温州也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区。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不少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为求一号,夜里干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或地下车库。

“我的孩子不过是小感冒,去了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说发烧病例看不了,只能来这里。”北京的陈女士怀抱3岁的女儿无奈地说。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近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少行政审批项目被减了下来;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常常以多维方式呈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必然层出不穷,改革任务也就愈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11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但银行业利润普遍增长20%以上;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实施两年,某些一线城市仍然屡屡出现新“地王”。

„„

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都指向一个命题: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

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我们创造了多少成就,就要准备承受多少挑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表示,西方在几百年中,才解决了7亿人口的现代化;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昔日辉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前提。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达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

“凝聚共识”背后的期待: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8月的最后一天,胡兵等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意见,要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即将启动。

10年前,胡兵从安徽来北京经营石材生意,两个孩子也随同来北京上学,转眼即

将参加高考。

虽然北京的改革方案要到年底才出台,但胡兵满怀期待:“在北京打拼10年,年年缴税,孩子应该符合在这里参加高考的条件。”

与胡兵的心情形成对比,不少市民开始担忧:如果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都在北京参加高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呢?他们同样关注着即将出台的“北京政策”。

归根到底,“深水区”改革是利益博弈。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与改革初期“单兵突进”的普惠式改革相比,现在改革面临的阻力要大得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往往触及深层利益调整。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第一个前提是取得共识,中国当前的改革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之后,“改革共识”再次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命题,摆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凝聚共识——创新精神不能缺失。

“2013年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2014年起,新招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最近广东酝酿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顺德的改革思路首先是对领导干部改革创新精神和勇气的挑战和考验。在新一轮改革中,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风险大、难度大,在思想上求稳怕乱;有些部门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改革敷衍了事;有些地方担心改革会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怕得罪人,无所作为。

改革疲劳症、麻痹症、畏难情绪不根除,向前推进必然步履蹒跚。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

中央基于现实的召唤,又何尝不是历史的回声?纵观古今中外,大国的崛起、强国的衰落,虽然间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创新精神上的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0多种在历史上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无一例外: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原因很简单:它们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说:“一个丧失了反思能力的国家,怎么会有前途呢?一个不能居安思危的时代,怎么会发展和进步呢?”

凝聚共识——改革动力需要强化。

深化改革,必须调动和整合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这就要求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股改革动力融为一体。

凝聚共识——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改革攻坚,难在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改革本来是要取消部门不合理利益,结果现在有一些立法,往往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反而变成了对部门不合理利益的强化与合法化。”

王小广认为,现在一些改革久推不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只针对“增量改革”对象,而无法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如果回避“存量改革”,不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既考验勇气,也考验智慧。

凝聚共识——中国特色必须鲜明。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过十几亿人的现代化,中国改革绝不意味着简单地照搬西方体制。

林毅夫举例说,国际上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大银行体系,但对于发展中国家,90%的生产活动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经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照搬西方模式进行金融改革,结果80%的生产活动可能得不到金融支持。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基于中国历史和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辛鸣说。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瞬间,但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于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的国家,弥足珍贵。

上一篇:会变脸的老师作文800字下一篇:QQ祝福语留言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