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声音作文

2024-11-15

快乐的声音作文(16篇)

1.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一

当世纪的钟声敲响在爱琴海的海岸,它传达了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希望,当晨曦的歌声洒满了林间小道,它传达了万物对于阳光的渴望。冬意满布,一声惊雷便可将春雨带回大地,情绪低落,一声安慰便是世上最曼妙的旋律。

听听那声音,世间万物的声音,如一条条丝线,交织在尘世之中,浪漫的、雄壮的、温柔的,一声声都已集结起来,泛入我们的耳界。

贝多芬不放弃!他拥有极高的天赋,刻苦的精神,他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他的梦想便是让全世界都涌动着音乐的美丽。然而命运弄人,年纪轻轻的他渐渐失去了听力,他发觉,这个世界的声音少了许多。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但他不放弃,为了再能听到美妙的声音,他便利用口叼木棒的办法,通过振动让自己听到。因为他想听到世间万物的`声音,鸟鸣声,机器轰鸣声,人们的说笑声,都被他听进耳里,啊!多么美妙的声音!多么雄浑壮阔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国家不言败!当内忧外患扑面而来,当国家处于灭亡之际时,这个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今正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作曲家聂耳在黑夜之中坐在桌前,双眉紧锁,他在听!听那黑夜之中的声音,只觉一阵凉意,天渐渐变亮,黎明的光将洒满大地,黑夜之中那恐惧感褪去,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多了起来,他站了起来,望着新的阳光,他微微一笑,一挥而就那到现在已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个世界不低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将环境保护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位小女孩演唱的《我们只有一个家——地球》便如洪水一般席卷全球。但各国各为自己利益无视环境保护。听听这歌声吧,他不仅仅是一曲从小女孩口中唱出的声音,他还是地球在向全人类发出的求救声!听听这歌声,它还是地球做的最后的挣扎。

如丝般交错的声音改变了一个人,一个国家,还可能改变整个地球。听听那歌声吧,你会懂得许许多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2.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二

一、交流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介绍自我(出示老师的姓“苏”,指导学生由“苏”字联想人物,地方,事情。)

2.出示机器猫(多啦 A 梦),请学生交流对它的认识。

【一开始就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既激发了兴趣,又为后面想争得奖品打下了情感基础。气氛空前活跃。】

二、进行游戏———纸儿复原记

三、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上课就是“玩”

游戏开始。

1.组织学生举起课前发的纸跟老师学(将纸一撕为二,重叠再撕,如此三次),将一张16K白纸撕成8份。(学生的头脑中已塞满了?号)

2.组织讨论交流自己怎样做?想问什么?(小手举得高高)

3.宣布用意及比赛规则(3 分钟之内,将纸复原者将获得机器猫玩具)

4.比赛开始(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拼的方法,同时播放《命运》的音乐渲染紧张气氛。教师巡视并制造一些小麻烦)

5.师宣布:时间到!(学生几家欢喜多家愁)总结比赛情况,组织谈谈自己是怎么样拼的,拼了多少块,自己有何收获?(小手再次举得高高)

6.同学们,刚才的游戏使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这份快乐永留心尖呢?

7.生交流选择———写。(及时指导学生写,写好之后组织交流评价)(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四、读文,明确日记概念

1.同学们,我们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项新内容好不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日记”,那么什么是日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32页,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段话。看谁先知道什么是日记?

2.学生读文交流。

3.板书:日记 当天的事

五、读懂例文,明确日记的格式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132 页的例文,看谁能发现例文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读文交流,师板书:

3.过渡:你会把我们刚才那段话变成一篇日记吗?

4.学生交流

5.指导写“日记”的注意点

⑴写日记虽然简单,但要把它写好还需做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听听“日记博士”给我们的指点。

⑵出示幻灯片

⑶指名读

【谨听名人教诲,与名人对话,是每个孩子无上的荣耀。扇起孩子的崇拜的激情】

6.再读体会日记的趣味性,然后交流有趣的地方。

⑴有趣的作品最适合我们小朋友的胃口了,但如果我们每经一事都有自己的收获,那往事就变的有意义了。

⑵冠军谈收获

⑶其余谈得失

过渡:好!太棒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心灵收获用笔写在纸上,去珍藏这份生活的甜蜜。

【作文情境能让学生“发现事实事理的真际”,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叶圣陶语)。作文情境犹如演员的“小品”,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萌生惊异感、质疑感、自由感等,带来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识事物的颖悟性和灵活性。境能造情,情能生境,情与境相因相生。乐境生乐情,哀境滋哀情,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情感体验自然真切】

六、练习整理日记(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播放一段轻音乐,学生整理日记的结尾 (自己的收获)。(多媒体出示)

2.小组交流。(可适时)

3.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人选)

4.师总结。

反思: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体验是学习习作的源头。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提起作文,不少学生感到无米下炊、无从写笔。究其原因,小学生生活确实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捕捉素材,因此咬着笔头冥思苦想,一脸茫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把生活浓缩到课堂或把课堂扩展到生活,写生活作文、活动作文,激活写作源头,才能在身临其境中情动而辞发。情境作文教学法,既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新奇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解决学生认为作文难的好办法。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在情境活动中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3.倾听声音 共同进步 分享快乐 篇三

(编 者)

不知不觉中,《语文世界》陪我度过了难忘的初中时光,初识它时,我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年,如今我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跋涉在通往理想大学的路上。《语文世界》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中考语文我能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长期阅读贵刊。在长期的阅读中,我认为《语文世界》“营养”调剂很好,最欣赏的栏目是“能力T型台”。在此,也衷心感谢编辑们为我们带来了一本高质量的课外读物。

——贵州黔西树立中学高二(3)班 夏永碧

编者结语:另外,该同学还提到:怎样写好话题作文是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比较烦恼的事情,如果同学们能够关注《语文世界》每期的“创意魔方”栏目,相信对于写好话题作文还是大有帮助的。

我最喜欢看的是《语文世界》“知识大观园”栏目,觉得内容很丰富。我希望能增加一些对国内外人文景观、民族习俗的介绍,对国家科技方面知识的介绍。

——湖北天门实验高中高二(22)班 柯遇洲

编者结语:首先对该同学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其实我们“异域采风”栏目中也经常提到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充满人文风情。今后我们还会继续介绍世界各地,让同学们增强对世界的了解,丰富知识。

我是《语文世界》的一位忠实读者,屈指算来,她已陪伴我度过了整整五个春秋。回首过去,我曾是一个被语文困扰的中学生,后来,我认识了《语文世界》。在《语文世界》中,我像一位久饿的美食家尽情享受着天下的美食。《语文世界》渐渐融入了我的学习生活,也成为了我心目中最好的语文老师。我常认为《语文世界》是精美无比的艺术品,叫人爱不释手;也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错过《语文世界》就等于错过了许许多多知识,错过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对《语文世界》,我有太多感激的话要说,因为她给予我的太多。

——江西新余江西远方学校高0301班 李世乐

偶然间,经朋友介绍,我选择了《语文世界》。她让我爱不释手,好像找到了指路明灯一般,从此我便成为她的忠实读者。感谢你们精心的安排,使我在忙碌的高中生活中找到了良师益友,心情豁然开朗。

——山东文登天福山中学高二(1)班 于想腾

我是一名刚迈入高中的学生,订阅《语文世界》的时间还不长,但我却深深地喜爱上了这本书。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极适合我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里面不仅有出自大家手笔的文章,也有我们中学生的天地;还有丰富的文学常识,精美的插图与扉页。而这一切,要归功于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感谢你们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汲取知识源泉的新天地。

——湖南岳化一中高一(197)班 范雅娜

4.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四

春天,冰融化了,小水滴“滴答,滴答”地落到地上。小河“哗啦,哗啦”的向前奔去,好像在和谁赛跑。春雨也“沙沙”地落下来,小朋友在细雨走路,好像在水中漫步。

夏天,小鱼把头伸出去吐泡泡,告诉我们要下雨了。不一会儿,天空便“哗啦,哗啦”地下起了大雨。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太热了,太热了!”

秋天,秋风把金黄色的枯叶“呼呼”的一吹,枯叶“沙沙”地响了几下,秋风又一吹,枯叶慢慢地落了下来给大地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正在踩落叶时,忽然听到天空传来几声“咕咕”的声音,原来是一群大雁去南方了,它“咕咕”的声音好像是不愿意离开一样。

冬天,寒风“呼呼”地穿过田野,大雪也从天而降,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5.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五

炎热的夏天向我们告别。秋天已经来临了。它带着凉爽悄悄地靠近我们。

许多小动物奏起了好听的音乐,蛐蛐弹着小提琴,螳螂挥舞着大刀,它真是个有名的指挥家,蚂蚁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它们把蝈蝈也招引过来了。小猫“喵喵”地叫着,小狗“汪汪”叫了三声。秋风婆婆看见它们在奏乐,给小动物们又增添了一些声音,她吹了一下,树叶发出“哗哗”的声音,小河发出“晰呖呖”的声音,小鸟被她的声音吵醒了,它也欢快地叫起来了,还有金黄的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收着秋天的果实。

秋天的声音真好听啊!秋天真美丽!

6.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六

暖暖的你看着我灿烂的微笑

我喜欢你那样看我

你眼中我是惟一

我喜欢我那样爱你

管不住的我的心

我的心一直想一直想你啊

……”

《静听花开的声音》,我喜欢这首歌,我更喜欢这个词的意境,我喜欢这样的一种心境,喜欢在这样极致的静谧中和自己灵魂对话的时刻。

听,花开的声音,轻轻敲醒了沉睡的心灵,让我思念的情感找到了前行的航标。或许对于这个春天来说,我纵然只是一个过客,匆匆走过不留下痕迹,但是天赋自然的那份清灵永远是春天花开永恒的真谛。花开有声,那是生命的轮回的象征;花开有声,那是岁月前行的见证。生活说;“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其实生命亦如此,花开选择了春天,它开的艳丽,而我选择了他——我的挚爱。就意味着选择了思念这条路,就要走得坚定。

静听花开的声音,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也是心灵达到和谐宁静的一种极致。喜欢澹泊明净的心境,如邂逅一朵白云,悠悠荡荡,心明澄澈。

花开花落本无声,只有静心方有声。王维有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说的就是一种空灵恬静的精神状态。此处的“静”有自然界的宁静,更是诗人内心淡泊明静的真实写照。当你的心灵达到道家所谓的“虚静”之时,也就是王维诗中的“闲”时,你才可以聆听到大自然最真切最原始的声音,才能与宇宙万物进行一场生命的对话,纯朴而本真的灵性互动。

花开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想那声音本是天籁,和谐的,静美的,细如游丝软语,若有若无,美若清水荡漾,至纯至善。没有一颗细腻委婉、灵动而沉静的心灵无法捕捉到这种美好聆听到这样的声音的。我想,无心之人便与自然的美好无缘。

其实,花与人之间的邂逅要以情为基础,花开的声音也是一种情的萌动,是内心最原始的蠢动,是一种心意甜美的感觉。无情的人根本无法体味到花的美好,更不会去关注一朵花儿的生命流程。想想,花开只是一个瞬间就将生命的华彩悉数绽放了,而这一瞬间的爆发又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凝聚而成的呢?等待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又该需要多少委婉沉静的心思呢?

春风暖暖地拂面而过,柔软光滑,像婴儿的手一样。闭上眼睛,呼吸者春天的温暖,让额前的刘海随着春风飘逸。不敏锐的嗅觉突然抽搐了一下,淡淡的,甜甜的一阵花香。花开了吗?没有看到,却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是啊,春天来了,经过一年的休憩后,带着她的温暖,带着她的柔情如约而至。被迫习惯了东风的猛烈,狂暴后,这春风的柔软,亲昵还真的有点让人措手不及,时刻警惕严寒的心弦放下来了,勇敢的敞开心扉去拥抱春天的温暖。

春天花会开,小鸟自由自在,湖边的柳枝上几只小麻雀在跳跃飞舞;小区花园里的桃已含苞待放了,生机盎然。一朵粉红的花苞正待绽放,凝视着它,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轻轻地淡淡的。一朵花敞开心扉去迎接阳光时,小心翼翼的神态一定像深闺中纯美的少女半卷窗纱窥视行人,集娇羞好奇于一刻,既小心又大胆,既害怕又兴奋。

春天是个飘逸的季节,听花开的声音是飘逸季节里一件惬意的事。不需要太多的精力,不需要太多的牵挂,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只需要一颗会聆听的心,一份于喧嚣中的宁静。

7.快乐作文在作文训练中的应用探析 篇七

在我们的教学中, 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 是一项任务, 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 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 不能自主, 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 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 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 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 有些东西稍纵即逝, 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 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 或洋洋洒洒, 或三言两语, 兴之所至, 挥洒即就。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 不想写什么, 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 观察事物, 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 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 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 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 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 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二、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 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 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 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 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 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 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 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 要率先垂范, 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 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不亲自“下水”试一试, 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 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 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也只有这种老师, 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 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 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 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 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三、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 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 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 旨在获取成就, 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 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 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 或者胜券在握, 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 摘桃子”, 如果使劲跳了, “桃子”还是遥不可及, 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 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 学生就摘到了“桃子”, 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 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 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 甚至是讽刺和挖苦, 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因此, 不要拿“思想深刻, 构思精巧, 风格独特, 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 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 看发展, 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 教师不搞一言堂, 而是充分发扬民主,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 没有高下之分, 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对一些比较差劲的作文, 教师要宽容, 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四、结语

快乐地作文, 又因作文而快乐, 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转变态度, 培养习惯, 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 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 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摘要:一直以来, 作文教学和训练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教师能不教就尽量不教, 学生能不写就尽量不写, 学生和教师对作文都采取一种逃避态度。老师和学生如何才能从作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关键词:作文训练,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8.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八

请不要惊诧,我没有忘记自己是在哪里,只不过,请允许我稍微走一会儿神,这,是牵动我心的声音,需要聆听。

我们有听觉,却被思想滤去了太多的声音,我们学自然,又何曾认认真真地聆听过世界?

清晨的阳光,簌簌地洒遍大地,林中的鸟儿,贪婪地畅快呼吸;微风过境,留下柳枝的嬉笑;露珠飞起,猛一蹬草叶,草叶支悠支悠地晃荡一阵,露珠也愉快地融化在空气里。

春日的草,运土推石,一声“哎哟”之后,见了天日。夏天的虫,一言不发,阵雨过后,撸去翅子上的湿气,“忽”一声,腾空而起。秋林惯有着群体效应,一阵暴风骤雨的“哗哗”便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又一阵呼朋引伴的喧嚷,便有了“吹落黄花满地金。”

声音,标志着存在与生命。春去秋来,物华荏苒,岁月更替,何曾没有过声音?

“于无声处听惊雷”,有多少的“无声”因“有形”因“有意”从而有了更加震撼的“声”!春江月夜,水面澄明如镜,自从有了张若虚的“滟滟随波千万里”便有了那低回不尽的款款水流,缓缓波起之声,怎能不使人忆乡怀人,追远惜今呢?

同是一扇秋窗,淅沥的雨声勾起李易安的“冷冷清清”也有林黛玉的“秋窗夜长”。同是一片关山,有晨钟暮鼓,有塞外胡弦:折尽杨柳,不敌一曲羌笛悠悠;落尽梅花,怎诉半声桑梓之情。声音,维系着历史,吐露着难以名状的情怀。

9.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九

我喜欢春天风的声音,春风到草原上把小草吹绿了,春风把河上的冰吹化了,春风吹着小朋友高高飞起的花花绿绿的风筝。

我喜欢夏天风的声音,那种声音代表着我们要穿短袖子了,我们可以吃清凉的冰淇淋和喝可口的冰可乐了。我和哥哥也可以去游泳,那里的水都被夏天的风给吹热了。

我喜欢冬天的风的声音,冬天的风非常的寒冷凉快,它把雪花带来让我们来玩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做雪堡……

我爱着四季的风声,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10.唤醒沉睡的心灵体会作文的快乐 篇十

——《窗边的小豆豆》

有教师曾经这样批评学生:“连语文都不会,你还有啥能会?!”言下之意语文似乎不就是读读背背?应该是最容易学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作文中早已溃不成军:书写潦草,句子不通,已经不容乐观;文章平淡、情调低沉,甚至把抒情文章写得像检讨书,则更叫人担忧。因而,采取措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并强化他们的成功感,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敢说、敢评,在作文中能畅所欲言、抒发真情实感,面对作文能挺起胸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革新观念,让作文话题多一些生活气息

富原义德指出:“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由生活力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生活。”教师应端正作文教学观念,让作文话题多从生活中来,多一些生活气息、现代气息。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调查的内容生动有趣,调查任务本身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作文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察、创造。学生把写作任务看成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从而投入浓浓的情感,这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体验式作文也是对作文教学新秩序的建构。学生回到了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生活,自动地获取素材,表达心中的感悟。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敏感之心、热爱之情去生活,自由地用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一个幼小生命的消亡也会令人心碎神伤,他人的一个微笑也会令人心跳不止;面对辽阔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顿生渺小之感;静听时钟滴答、心跳的律动感叹生命的有限……

二、采取灵活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发现了激发人行为的条件,便有可能预见,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可见,追求成功的欲望似干柴,而恰当的激发就像火种。激发要掌握条件,不失时机,从不同的方面入手。

1. 以崇高的思想鼓舞学困生增强自信心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作者的钱财权势,不在于文辞的华丽巧媚,而在于作者人格之高尚,在于文章所阐扬的精神之崇高。正因如此,岳飞的《满江红》几乎家喻户晓,陆游的一首《示儿》感天动地……通常情况下,学优生与学困生区划很明确,而一旦把他们共同置于崇高的精神之下、远大的目标之前,这种界限会被明显淡化,他们年轻的心灵会为刚正不阿的清官包拯而喝彩,会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流泪,会对那些假公济私蝇营狗苟之徒嗤之以鼻……因此,教师要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对学生进行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进步、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教育,让学困生高瞻远瞩,丢掉自卑感,增强自信心,甩掉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差”的包袱,树立作文面前“我敢为”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作文训练中。

2. 教师以情育情,使学生用心写情

记叙文是初中作文的重头戏,而记叙文离开了情感就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鸟,飞不高也飞不好。初中生对于生活的感受,或者阳光灿烂,或者是肤浅的喊苦叫累,他们感受最多的莫过于亲情、友情,但由于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局限,没有太深的感情积淀,文章多是轻描淡写,而对于那些学困生更是一句话:“没啥写!”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位受学生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教育教学中,好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而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是情感的接近和沟通。梁启超说:“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一切动物的原动力。”因而教师必须以自己的真挚情感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

在生活中,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克服“憎鸟连笼”思想。在方法上,不妨多关注学生的成长日记,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写日记就像是与自己心灵的交谈,听到心那边的交谈。写日记是自己与教师的交流,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笔尖滑过带有淡淡墨香的纸,好像这些纸能回答我什么,日记本上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待遇的不同,日记是性格的写照,是天气预报站,今天是否下雨,去看看我的日记……”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化,以一颗平常的心、朋友般的爱与学生探讨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说教,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形成共鸣,这样他们才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另外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真情,注意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学过朱自清的《背影》之后,让学生以书信的方式给自己的爸爸写一封信,使父子父女能进一步加强沟通,感受亲情;《提醒幸福》告诉我们“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我就让学生有意地去体验晚上父母给自己盖被子的温暖与幸福;在拔河比赛中去感受那种团结与拼搏;中国体育健儿梦圆北京奥运,尽情享受那一刻的快乐与荣耀……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所缺乏的不是素材,也不是情感空白,而是一颗发现生活感受真情的敏锐的心,因而教师必须以情育情,学生才能用心写情。

3. 保护积极性,调动自我显现意识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窗边的小豆豆》)

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乏聪明与机智,他们大多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一”,大多爱活动,重人情,社会阅历广,思维不局限于一些条条框框,因而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说出一些虽然可能有些偏颇但仍不乏闪光点的“奇谈怪论”。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条条框框,珍惜学困生的点滴闪光。毋庸讳言,学习困难学生的作文要想在作文课上被当作范文来读是较为困难的,但这并不等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知道一句赞美能使他们情绪积极几个小时。因此我就慎重选择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有新意,一个词语别出心裁,我都郑重地向其他同学选读,或者在作文本上写上大大的两个字“传阅”,甚或在自己的博客中加以记载。一位家长反映孩子一回家就激动地告诉她:“妈妈,妈妈,我的作文被传阅了,而被传阅的只有十本啊!”

三、借助“采蜜卡”,增加积累,厚积方能薄发

“采蜜卡”即积累卡。笔者设计的采蜜卡包括了“我阅读”“我发现”“我推荐”“我想象”四大项。“我阅读”主要让学生填写阅读了哪位作家的什么书(或文章),书中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我发现”主要让学生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有选择地摘抄下来,同时把自己品味到的书的优点记录下来,以便让别人一同分享书中的快乐;“我推荐”主要让学生把书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推荐给其他同学,在课余时间可读给他人听或给他人看,有的可背诵积累;“我想象”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带入书中,或成为书中的主人公,或作为一个旁观者驰骋于书中。采蜜卡一周填写一次,主要在双休日进行。采蜜卡对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主动积累语言有较好作用。

四、鼓励学生编写习作选,感受作文成长的快乐

初中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作文练习,已拥有了一定的写作经历及一定数量的习作,这些见证着自己成长足迹、记录着身边人和事的作文,是他们通过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得来的,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编写习作选的过程本身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既是对过往生活的一次美好回忆,又是对自己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学生们利用假期制作习作选,自己排版、配插图、设计封面、请家长作序、撰写前言等,许多书图文并茂、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编书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事,而且要花比别的作业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工夫才能完成。编书同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以感受年幼无知的天真、可以惊叹自己进步之快,可以让家人的情感更为融洽,可以让自己享受成功之后的快乐。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陈鹤琴教授比喻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狮子,这只狮子还是睡着的,所以他虽有极大的潜在力量,可是却不能发挥出来。”因而面对学困生的作文教学,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困难,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能在作文面前堂堂正正地挺起胸,才能体会到作文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狄成杰《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张天定《写作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3].孙淑珍《激发与培养初一新生的成功感》,《班主任》2002年第6期。

[4].方明升《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6].[日本]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

11.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十一

“轰隆隆——轰隆”一声巨响划破云间,原来是春雷在敲着大鼓。“哗——哗”听到了大鼓声,春雨也赶来了。春雷见春雨来了,便敲得更欢了:“轰隆隆——轰隆隆……”,春雨见了,也下得更大了。贵如油的春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雨过天晴,太阳又出来了。“哗啦啦——哗啦啦”小溪跑来了,它边跑边唱着欢乐的歌。“呱呱、呱呱……”青蛙们也赶来凑热闹了,它们正在开合唱会呢!小燕子们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边飞边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叽喳——叽叽喳喳”。连埋在地下的竹笋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听小燕子们和青蛙们的合唱。只见它露出逗人的、绿油油的小脑袋,恨不得马上把全身都钻出来。

“哈哈,我的风筝飞得比你的高!”草地上,几个放风筝的小朋友正在边放风筝,边嘻嘻哈哈地笑着、说着。大人们也聚在一起,边聊天,边散步。这场面好热闹呀!

12.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十二

每天傍晚人们听见铃声就知道,今天要记得扔垃圾,在每天清晨就会有位老伯推着车子来清理垃圾了。记得小时候,我还总是不解,为什么昨天放在地上的垃圾,今天就“不翼而飞”了。脑子里莫明的涌出一股好奇,每天都“刻意”观察垃圾的“去向”但还是摸不着头脑……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不太在意了。

直到有一天上了学,每天很早去学校,有一天下完楼发现垃圾旁,有一位老伯。原来,他就是我要找每天垃圾不翼而飞的原因。似乎有一股力量让我挪不动脚步,停下来看起这位老伯来—这位老伯个子稍高,只不过由于长期劳动背些驼了,单薄的身体,在这个已是深秋时节的清晨,只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同样单薄的衬衣。瑟瑟的秋风卷起零零散散的落叶,这样的情景,让我莫名的心凉了许多……

老伯可能查觉到了什么,猛的一回头,我一惊,不觉后退几步,猛的一看老脸上部满皱纹,那皱纹深邃而“精致”,看起来老伯老了许多。老伯问我:“站在这里干什么?”我没有回来,却说:“您为什么要做这事呢?”可能因为我还不,老伯并没有生气,说道:“小朋友,爷爷也不愿意做这事,但是,爷爷要生存啊!”“那您的孩子呢?”说到这里发现老伯的脸突然严肃起来,但眼圈红了不少……原来他的儿女都上了大学,现在却嫌弃老伯了,老伯和他老伴一起生活,但是老伴前几年过世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靠做这事生存,老伯他自已也不知道为什么跟一个乳嗅未干的小女孩说这。可能因为太久没有人和他谈话了吧。虽然那时我还小,但是孝顺的道理还是懂,听到这里我真想为老伯做些什么……我拿出了一个还冒着丝丝热气的鸡蛋放在老伯的手里说:“这个给您,有营养。”老伯看着我坚定又稚嫩的目光知道我非给他不可了,我看见老伯有些颤抖的把蛋握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最后声音有些沙哑的说了声“谢谢。”然后就要我快去上学了。我走了几步,回头一看老伯用手背抹着脸……

13.如何让学生感受作文的自由快乐 篇十三

一、作文现状剖析

现下最常见的作文教学模式, 就是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剖析范文、引导鉴赏, 然后给学生命题、写作, 再通过批改和讲评等手段进行修改便完成任务了。“苦思冥想、生编硬造”就成为学生的拿手好戏, 而教师则要“负责”地一一批改, 费力伤神。而结果呢?绝大部分学生仅仅瞅一眼评语就不再过问了, 能根据老师的意见去修改作文的学生寥寥无几。于是, 一次作文训练就这样在“过场”中“实现”了目标。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智慧,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创作的灵感, 也就丧失了倾诉的冲动感, 更不会产生一吐为快的真实感了。

二、抓好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写好作文, 是中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如不重视加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就会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 怎样使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呢?在这方面, 前人为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即多读、多写、多修改。

(一) 心系阅读——创造一片静心的天地, 让学生快乐读书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符合他们喜好的书籍, 并设置平台、创设机会, 激励学生们在阅读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写作的基础来自阅读, 离开了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枯燥无味的, 写作也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件快乐的事, 多读书能使人聪明。多读, 可以吸取别人的写作经验, 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

(二) 为我做主——创一个驰骋的舞台, 让学生倾吐心声

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创作的舞台, 让他们有“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遐想, 他们就会有自由表达的条件和空间, 少了一份束缚, 而多了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 这是我一直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的习惯, 还给他们倾吐心声的空间,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 培养其“想写”的意识, 激发其“乐写”的兴趣, 提高其“会写”的能力, 从而达到“快乐作文”的境界。

在评改的过程中, 我的具体做法是:

1. 细化评价标准, 明确加扣分点。

学生对这样的评分一目了然, 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哪里, 并做相应的修改。而且就连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也有可能在某个词句上得到相应的加分, 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就感, 激发了他们积累语言和词句的积极性。

2. 面批与纸评相结合。

对于多数作文, 我采用纸上评价, 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给予正面评价;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或问题较多的作文, 我则采取当面点评的方式, 以谈心式的聊天表明我的欣赏或提出我的建议, 这样, 他们更易于接受。

三、引领教师的魅力——“同泳”意兴盎然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 他喜欢写“下水作文”和学生“同泳”, 而且他的“下水作文”写得很成功。张伯华老师在《“下水”与“身教”》一文中打过一个比方:“语文老师的‘下水’, 用‘身教’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与体育老师的示范一样, 是从感性方面加深学生认识的极有效的方法。”老师们总是说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 写作总是敷衍了事, 可是老师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对写作感兴趣呢?老师应该自己先去试一试强化自己的兴趣, 敢于第一个跳下水, 仰泳、蛙泳和自由泳, 乐在其中, 学生看了怎能不手脚发痒扑通跳入水中尽情模仿练习呢?这就告诉我们, 语文老师必须放下架子, 敢于和自己的弟子比一比, 谦恭一些, 我想这样的场面一定是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呀。如果我们用心去准备每一次的作文课, 用心去引导他们的真实写作, 并且加上自己的“真泳”, 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会倦怠吗?记得上次与初二同学进行文学作品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时, 与同学同时动笔, 写作完成后, 当堂朗读, 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时我请同学对我的文章提修改意见, 我择善而从。

自由快乐的写作不禁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写作教学的路子千万条, 我的努力只是一种尝试, 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 值得我们去期待。只要有信心和付诸于实践, 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会是一潭死水, 我想我一定会打开那神秘的“盒子”, 让学生进入“理想写作”的境界。只要让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深深植于民主与科学的土壤, 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用崇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去耕耘、浇灌, 那么, 写作教学改革的前方必定是硕果累累的满园秋色。

摘要:作文难!这是绝大数师生的共同心声。学生害怕作文, 一说写作文就头痛;老师烦作文, 费神伤神收效慢。作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 才能让学生成为创作的主人, 让学生产生“一日不写, 如隔三秋”的期盼?给学生一池活水, 让学生快乐作文, 修得一片静心的天地, 让学生快乐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实践的难题。创造一个驰骋的舞台, 让学生倾吐心声,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还给学生快乐、自由的写作空间。

14.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十四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去郊游。

我们躺在和边宽阔的草坪上。“好蓝的天空呀。”突然一阵风吹过,在和边的枫树叶沙沙直响。在我的眼里看那些枫树叶在摇摆,好象在跳舞似的。我不禁喊出一声:“太美了。”

在美丽的枫树上,有两只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好象在说:“欢迎你们来着里做客。”

流在我后面的小河哗哗,哗哗的声音。很象白花花的“珍珠”。这条小河是舞阳河流下来的水,水清澈见底,太奇妙了。

在河岸上还有我们的欢笑声,这河水的声音太悦耳了。

15.快乐的声音作文 篇十五

有一天,我在默默地观察中,闻到了春的气息。

吃完午饭,下了食堂,我可不是去玩的,而是去寻找春天的,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容。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片叶子都散发着新绿,这种绿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看到这大自然的绿色便很难忘却。在绿叶的衬托下,长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胡柚。“啪”的一声,胡柚掉下来了,正砸到我的额头。我一看这个胡柚有一个黑圈,想必是正宗的胡柚了。我急切的剥开厚厚的皮,拿出果肉吃了起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胡柚竟然酸酸甜甜的,刚好给我解渴。谁能说这不是大自然给我的恩泽。

大自然赐给我动力,我继续往操场冲,远远望去,草地一片黄,像个没有梳妆打扮的小姑娘。“你为什么不长得绿一些。”我用脚使劲踢了一下草皮,竟然发现草丛中抽出了几丝嫩芽。啊,竟然发芽了?我大吃一惊,哎!没想到黄黄的野草像一床厚厚的棉被,绿草竟是正在熟睡的小小娃娃。

春的声音,在一棵果实中,在一片绿叶中,在一片片枯黄的草丛中……

啊!春天终于来了!黄野草之中绿草竟然如此茂盛。

作者:海曙外国语学校 金谙译

16.开展快乐作文试验的几种做法 篇十六

一.联系生活,挖掘素材,建立作文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写作时只能“咬笔杆”,宋朝著名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课外”。因此,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1.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就孕育而生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学生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2.挖掘历史文化,拓展阅读面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四大文学名著,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事情,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读写勾连法,连结课堂与写作

在教学中努力挖掘阅读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因素,努力寻找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以读助写,以写助读,采取续写、改写等方式,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材基本上每课都有随堂小练笔,本学期就有将近55篇不错的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作者的心理,让学生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学生写得比较诚恳、真挚,表达了对老师的歉意和感谢。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文中的“我”、二黄毛、乔元吉后来的结局是什么样?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也很合理;写得好的有张滨滨的《知识的世界》,黄克诚的《角落里的人》,李雪婷的《永远的真诚》,孟晶的《二黄毛的故事》等10多篇好作文。在第一单元教学结束时,以“母爱”为话题写出诗歌或作文,写得好的有葛帆、韩玉民、刘思媛、隋心、柴昕琦。在学习了琦君的《春酒》后又拓展了《乡愁》这首诗,让学生仿“乡愁”写春酒。学生都写出了自己对思乡的理解。由此看来,读写结合起来,一是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二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循环日记法,抒发学生真情实感

将班级的学生四名为一组,选一名学生当组长,然后发给每组一个稿纸本,并在首页上写本组同学的名字,第一名同学当天写好后,第二天早晨传给第二名同学,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写,一轮后由组长交给老师,老师详细批阅,评出三等,表扬写得好的,每一轮全组得“优”最多的给予奖励,每人得一面小红旗。一学期下来评出优胜组和优秀个人,给予奖励。我感到循环日记这一块收到的成果是很大的。在日记中有写景抒情的、有谈生命的、有写感受的。很多日记抒发了习作者的真情实感,表达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犹如一曲曲心的诉说。

上一篇:园林制图教学大纲下一篇:日常的9条电脑技巧服务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