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共9篇)
1.合同节水管理 篇一
关于商场节约用水的管理规定
全体员工:
为加强我商场用水管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1、各员工树立节水意识,自觉爱护水设施,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
2、在清洗毛巾、墩布等清洁用具时,必须将洗手池阀门关闭或使用盆或桶,避免直接将水龙头打开直接清洗,同时不得将水龙头长时间开启冲洗墩布造成浪费等,严禁使用热水清洗墩布等清洁用具以及私人物品等。
3、禁止在商场内清洗员工工服、店内货品等其他私人物品。以上节水规定请各位员工严格遵守,如有违反,予以第一次300元罚款并警告,第二次500元罚款及大会通报批评,第三次予以开除。
Xxxx
2012.08.07
2.合同节水管理 篇二
德州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农业节水工程每年投入3亿多元,推动了灌区节水改造,完善了计量设施,逐步完成了现代水网建设,形成了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和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两种工程节水模式。为推进各节水工程能高效运行,有效、及时解决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德州市对节水工程管理措施进行了有效探索,创新了农民用水户管理模式,实现了协会的持续运行。
本文主要对德州市现行的两种主要农业用水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简要介绍了“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和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主要组成;比较了两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结构特点、主要节水点及节水效果;同时对两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山东省农业节水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支持。
1 两种管理节水模式简介
1.1“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简介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主要组成包括:县级成立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乡镇组建的用水户协会联合会;社区(或村民小组)以泵站管区为单位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三者分级合作,协调完成对农业水资源的运行管理工作。
其中,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加强泵站、引水渠、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搞好土壤墒情监测、灌区水源调度;审核联合会提报的用水及维修计划,审核联合会、协会提报的水量、水价核算方案等,以确保节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益。用水户协会联合会为项目区常设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搞好泵站以下管网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解决协会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协会开展有序灌溉;按灌区设计控制灌溉面积,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供水服务中心缴纳泵站运行管理费用等。农民用水户协会,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按照协会章程组建,主要工作为:服从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和乡镇用水户协会联合会的管理,搞好用水户信息登记和轮灌顺序划分,及时组织有序灌溉,按时预收水费,并及时上交乡镇用水协会联合会;负责本灌区水管员的考核和灌溉成本财务核算,公示各项费用,做好用水户水费的补交和退还工作等。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中由县水务局、乡镇政府、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协会联合会和灌区用水户协会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灌溉运行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实现了节水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确保了农田及时有序的灌溉,为灌溉设施的科学使用和保养奠定了基础。
1.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简介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部分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农业水资源的运行管理工作。
其中水管站为县水务局的派出机构,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人员独立、办公独立、经费独立的运行模式。主要职责为对各乡镇泵站、引水渠、电力设施等主要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进行土壤墒情监测、灌区水源调度;同时根据各乡镇灌溉习惯等制定用水计划、核算所需水量及水利设施维修计划等。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由县水务局成立,主要针对各乡镇水管站提供的用水计划及所需水量对全县的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同时根据各乡镇实际用水情况制定水价核算方案,并向各水管站统筹调配所需费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抗旱服务队及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主要工作为:服从水管站和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的管理,搞好用水户信息登记和轮灌顺序划分,及时组织有序灌溉,按时预收水费,并及时上交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负责用水户水费的补交和退还工作等。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是由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部分协调统筹组成的管理模式,在农业灌溉过程中能有效发挥节水作用,是对节水工程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探索,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科学使用和保养提供了经验。
2 两种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德州市现行以平原县“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和宁津县为代表的水管站管理模式,自项目实施以来,都取得了不错的节水效果。两种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分工明确,能有效解决灌溉过程中水资源分配等问题,面对多种突发情况时都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两种管理模式在管理结构、具体政策、具体实施情况上的差异,又使的其节水效果各有不同。
2.1 结构模式比较
“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和水管站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在管理结构上存在不同。首先,“中心+联合会+协会”管理模式,除供水服务中心外,都是由工程所在乡镇的灌溉用水户组成,管理成员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水费。由于灌溉与用水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可以有效地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人员作为用水户,其多年的灌溉经验在水价制定、水资源分配等管理决策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中,水管站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上采取灌区与乡镇相结合的模式,以参与用水农户为主体,依法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实行民主自治,自负盈亏。由于水管站人员为事业编制人员,更专业,该管理模式在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可有效而迅速的发挥作用。
2.2 节水点及节水效果比较
两种管理模式是在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和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两种节水工程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都取得了一定的节水效果。
据统计,“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应用,可变过去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现在的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其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初步测算,实施后灌溉用水由1 500m3/(hm2·次)减为975m3/(hm2·次),节水35%,节省了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用水户实际承担农业灌溉成本大大降低,增收约3 600元/hm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下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规范了管理、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队伍建设,使其行业管理与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在配合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运行中,对渠系的维护及各建筑物养护等工作细致,有效减少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据统计,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与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合使用,可变以前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渠系输水到田头,较好地解决了输水过程中渗漏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提高到0.85。
3 两种管理措施的适用性分析
3.1“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适用性分析
德州市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使用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同时采用“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合,经多年使用推广发现:两种措施配套使用实现了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使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达0.95以上,比单纯的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型节水工程约提高了0.15。此管理模式和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型节水工程配套使用可有效的缩短灌溉周期,调查结果表明,单纯地下节水管道节水工程实施时灌溉周期为10天左右,“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实施后灌溉周期缩短为6天左右,可有效保障水资源的适时应用,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需水要求。
以上分析表明,“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3.2 水管站式管理模式适用性分析
德州市宁津县“小农水”建设项目使用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同时采用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合。在实行推广的两年时间里发现:两种设施配套使用可变以前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渠系输水到田头,较好地解决了输水过程中渗漏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单纯使用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的0.6提高到配套使用后的0.85。灌溉周期由只使用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的10d,缩短为配套使用后的7d左右,使作物可得到适时灌溉,有效保证作物产量。
以上分析表明,水管站式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4 结语
(1)两种管理模式各自的结构特点不同:“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县级成立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乡镇组建的用水户协会联合会和社区(或村民小组)以泵站管区为单位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除供水服务中心外,都是由工程所在乡镇的灌溉用水户组成,管理成员收入主要来自收取的水费。管理人员作为用水户,其多年的灌溉经验在水价制定、水资源分配等管理决策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水管站式管理模式的管理组织主要包括:各乡镇成立的水管站、县水务局成立的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及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用水农户为主体。水管站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水管站人员为事业编制人员,更专业,在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可有效而迅速的发挥作用。
(2)两种管理模式的节水点及节水效果不同:“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应用,可变过去的多级提水、大水漫灌为现在的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措施的节水效果,使其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
(3)两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德州市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中,“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配套使用,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问题,水利用系数达0.95以上。
“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水管站式的管理模式配合地上输水渠系节水工程可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
摘要:管理措施可以促进节水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节水工程能够真正的节水。在节水工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节水工程探索相对的管理模式: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对应的管理模式为“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主要管理模式为水管站式管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两种管理措施在节水工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节水效果:“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可以提高工程节水效率,使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针对德州市不同的节水工程分析其管理措施,可为未来农业节水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节水工程,管理措施,节水效果,节水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思考[J].北京农业,2012,(21):218.
[2]李金山,仵峰,范永申.节水灌溉指标及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2003,(5):14-15.
[3]韩振中,鲁少华.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思路与评价指标[J].灌溉排水学报,2012,(1):5-9.
[4]王学军,赵学梅,刘慧霞,等.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做法及效益[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7):85-86.
[5]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86-690.
[6]梁进涛.井灌区低压输水管道管理办法的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5).
[7]冯广志.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10):1-4.
[8]范恒山.水利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值得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J].中国水利,2002,(11).
[9]方国华,周健,赵立梅,等.江苏省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6).
3.合同节水管理 篇三
关键词 节水灌溉 运行管理 现状 对策
伽师县位于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由于受流域“春旱、夏洪、秋缺、冬枯”来水特点的影响,造成全县春、秋两季季节性缺水达2.0亿m3,加之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以及近年来人口及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供需水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使供需水矛盾得到缓解,伽师县全面加强了工程节水、田间节水的实施力度。自2005年以来实施渠道防渗218.65km,加强了田间灌溉管理,实施定额灌溉,亩毛灌定额由1200m3/亩降至1000m3/亩。虽然通过以上节水措施使伽师县旱情有所缓解,但缺水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工程节水、田间节水的发展潜力有限,目前伽师县河流来水量平均为9.7亿m3(近三年来的平均值)左右,加上抽取地下水的总量约为2.3亿m3,共计12.0亿m3;其中11.88亿m3用于农业灌溉,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9%,农业每1m3水的产出量为1.42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取地下水2.3亿m3(含私人自备井提水量),基本采用漫灌的方式,这种方式直接造成以下不良后果:一是长期超采地下水资源。不仅造成了的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水资源利用率低,并占用了大量的电力资源;二是漫灌的灌溉方式即不节水,也对土地、土壤结构造成破坏、降低肥力、造成减产。因此,伽师县大力发展以棉花膜下滴灌为主附带其他林果业如(红枣、西梅、伽师瓜等),低压管道灌为辅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伽师县实现新型节水型灌溉的必由之路。
一、伽师县高效节水的现状及问题
伽师县高效节水工作发展分为试点和大面积推广两个阶段。2008年,伽师县较大面积地开展了高效节水的工作,多数为采用移动式首部进行滴灌,由县农机部门实施,但由于经验不足,运行费用过高、节水增产的效益不明显,移动式首部滴灌未在能进行推广。2009年,伽师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和自治区棉花膜下滴灌补助资金以地下水为水源,建设固定式首部滴灌,并于同年4月成立了高效节水办公室,加大了项目实施后的管理力度,培养和签订了一批高效节水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目前各项目区滴灌系统运行稳定,逐渐被部分群众所接受。
1.对高效节水认识不够。随着伽师县滴灌面积的迅速扩大,项目区运行管理较困难,极大地限制了滴灌区节水增产效益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1)项目区农户配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对高新节水的接受能力差,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大水漫灌。(2)项目区内农户耕地分散、一个系统内涉及农户数量较多,对地块内出现的滴灌带破损、接头脱落漏水、跑水等现象放任不管,给运行管理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2.运行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建成后,项目责、权、利并不统一,管理运行的责任主体并不明确,建设和管理主体的区分并不明确,使得乡村两级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目前,伽师县各乡滴灌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水利局专管人员+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运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1)随着滴灌项目面积扩大、管理范围逐年增加、而专管人员较少。(2)农民用水者协会人员不仅要管理滴灌区的设备运行管理以外,还要参与该村项目区以外的灌区用水管理。(3)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人员收入较低。(4)滴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人员素质较低,操作管理不规范,导致运行不到位。
3.技术上存在不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大都采用兵团的管理模式,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4.投入机制不健全。由于节水工程的高投入与土地低产出的矛盾难以解决。虽然节水灌溉能起到节水、节电、省工、改善环境等作用, 但由于节水工程投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且周期长, 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二、发展节水灌溉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县、乡领导应高度重视, 树立节水灌溉农业的大局观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将节水灌溉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的范畴,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量化目标, 严明奖惩, 县、乡、村3级联动, 形成多维共振、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做到层层有人抓, 事事有人管, 确保节水灌溉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全县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让广大农民认识到节水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宣传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农民节水意识淡薄及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实行有偿用水, 促进节水灌溉的普及及推广。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一是发展节水灌溉工程, 要以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现状、地理条件相结合, 形成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 大力推广科学的灌溉方式, 充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二是把发展节水灌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 大力发展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村水利科技示范园。三是种植结构的调整, 要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 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以利于统一节水灌溉。
4.抓住重点,全程节水。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及灌溉方式的节水, 用水管理的节水等, 实行全程节水, 提高水的利用率,并且扩大滴灌、低压管道的灌溉面积。
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多种形式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如滴灌技术、低压管道灌, 把节水灌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广而推之,渗透到千家万户,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零距离、面对面、手把手的技物匹配服务。成立节水灌溉服务组织, 实行有偿优质服务,拉长服务链条,增加服务内涵。
6.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节水灌溉项目投入,县财政要逐年增加投入,确保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把节水灌溉、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及新型农民培训等涉农项目有机结合、捆绑实施, 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综合效应。
三、结束语
节水灌溉是节约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实现节水灌溉,领导重视是根本,财政支持是保障,技术推广是关键,多部门合作,采取多兵种协同作战,县、乡、村三级联动是基础,强化服务,量化管理,战略措施与战术措施同举并进,确保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跟上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伽师县节水灌溉调研报告.
4.供水管理及节水措施 篇四
1.凡属大厦范围内的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公司向本大厦供水总表以内的)一律由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2.租户每天营业停止后应将水阀关闭,避免发生事故;
3.租户不可随意更改大厦供水管道;
4.未经物业公司批准,私自装表接水或绕表接水者,一经发现,除当场停用、按最大流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应赔偿大厦损失;
5.私自启动水表的封印影响准确计量,除按用水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应赔偿大厦损失;
6.未经物业公司批准,私自起用水表的,不管停用时间长短,除按用水量和使用时间加倍追计水费外,应赔偿大厦损失。
7.租户违反安全用水规定,拒绝物业公司维修人员检查,不采取安全用水意见及措施而造成事故,影响供水系统或对其他租户造成损失的,按实际情况赔偿损失。
8.设置临时用水点必须填写《中国人寿大厦临时用水审核申请表》,经工程部经理签字认可才能后方可执行。
9.临时用水设施出口必须加装计量仪表,临时用水设施、器具必须使用节水型器具,并做好相应的用水措施。
10.临时用水设施必须保证安全、有效,在必要的情况下须做完试压后方可使用。
11.对临时用水设施应当加强巡视,对浪费水源现象应及时加以劝阻、制止。
12.对适合回收临时用水应加以回收利用,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13.临时用水设施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予以拆除,并认真做好记录。
14.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15.空调冷却水、设备冷却水应循环使用,不应直接排放。
16.用水计量仪表齐全,用水原始记录完整、真实。
17.优先使用各种节水型用水器具,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
5.节水节电管理制度 篇五
xxx小学 2016年3月
一、安全用电管理
1.学校严格加强用电管理和使用电器设备,建立巡视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各班级未经学校领导班子同意。不得私自乱接、更改、移位、拆装线路及电线管道。
3.学校必须经常检查教学区域、宿舍和办公室内供电线路、插座、开关及电器设备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用电安全。
4.下晚自习、下课,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及时关闭教室电灯、电脑、饮水机、热水器等一切电器设备电源。
5.学校教职员工应加强电力知识学习,提高电力安全操作管理水平。
二、节约用电管理
1.学校要加强对节约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节约用电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节约用电意识。
2.学校应在教学楼内合适位置设置节约用电标识。
3.学校教职员工都应履行节约用电义务。学校办公室要加强节约用电巡视检查,对发现浪费电力资源的行为,应及时制止,未及时整改的,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并通报批评。
三、节约用水管理
1.学校应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在卫生间、水池等公共用水场所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提醒教职员工及学生节约用水。2.用水时,尽量不将水量开到最大,以不将水花溅到水槽外为准。使用卫生间,便后应及时冲洗,并应等到冲水后关闭水龙头才离开。
3.校园基地灌溉和景观环境用水,使用雨水和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再生水,逐步减少使用自来水,必须控制流量,坚持用多少开多少,严禁使用高压清洁水冲洗车辆等。
4.学校水电管理人员应加强用水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网及零件,坚决杜绝跑、滴、渗等浪费现象。
5.工作人员发现供水管网漏水、水龙头关不紧等问题,应及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及时维修。
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绿色机关,切实加强学校节能、节水、节电管理,搞好节能、节水、节电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管理原则
(一)切实增强节约意识。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节水、节电、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节约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做到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为。
(二)爱护水、电设施,保证正常的水、电供给。
(三)校内各楼层用水用电实行二级管理,日常管理以班主任为主。
二、管理制度(一)节电管理制度
1.节约照明用电。学校教学楼内外使用节能灯,自然采光条件较好的教室,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夜间楼内公共区域(含卫生间)尽量减少照明灯数量。教学楼道路用灯每晚定时开关,人走灯灭,杜绝白昼灯、长明灯。2.节约办公设备用电。办公设备不使用时要设置好节电模式,长时间不使用的要及时关闭,减少待机能耗。新购买的用电办公设备必须达到规定的能效标识,节假日和非工作时间,要及时关闭电热水器等用电设备。
3.加快用电设备改造。大力推进办公区用电设备的节电改造。在照明节能上积极应用太阳能灯、无极灯等先进照明技术;因地制宜进行节电改造,确保教学区的非节能灯和其它高能耗设备逐步改造或更新。
4.严禁私自接线装灯、安插座,严禁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应报学校批准。
(二)节水管理制度
1.注重洗手间用水节约。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避免出现“长流水”现象;在显著位置设置节水提示标志,公布维修电话;大力推广感应式节水水龙头。在教学楼适当区域放置盛水器具收集保洁用水。
2.注重绿化节约用水。提倡循环用水,绿地用水尽量使用雨水或再生水;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
3.加强设施维修改造。经常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认真进行管网检查,尤其要关注预埋管道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杜绝跑滴漏现象。
4.定期观测定量分析。安排专人定时定期抄录水表,即比较分析用量,发现情况异常,立即进行管网检查,采取有效措施。
(三)其他节能管理制度
1.节约办公用品。利用电子政务网实行网上办公,逐步推行网络无纸化办公,节约纸张,控制打印、复印数量以及书面材料的发放范围。2.规范办公用品采购程序,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鼓励重复利用,做好办公废纸的回收,设立定期回收制度。
3.节约通信费用。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机要、挂号和普通邮件等通讯方式。言简意赅,缩短通话时间,可发文字短信的尽量不用通话等。
4.合理安排工作。尽量减少使用机动车,以节约油费、过路费等。
三、检查制度
(一)开展节水、节电、节能检查。学校请专人对学校所有用电、用水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严防滴、漏、跑、冒、耗现象发生,堵塞水电浪费的漏洞。
6.节能、节水管理规定 篇六
HNCR-ZDXX-XXXX C/0
接地线管理规定
2009-XX-XX制订2009-XX-XX实施 华 能 长 春 热 电 厂发布
接地线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华能长春热电厂接地线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华能长春热电厂接地线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三条接地线的保管
(一)运行人员在交接班时,应对接地线的数量及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记录。
(二)接地线原则上不允许借出,特殊情况借出的,应报值长同意并记录借出的原因、接地线编号、使用地点、借出和归还时间等内容。
(三)每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地点也有对应的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每次拆除接地线必须存放在对应号码处。
第四条接地线的检查
(一)运行人员应按照定期工作的要求,对接地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检查接地线数量是否足够使用。
(三)检查接地线的数量是否和记录本上相同。
(四)检查接地线的导线无断股、护套应柔韧、无破损。
(五)检查接地线的导体端线夹、接地端线夹是否完好无破损、断裂。
(六)检查接地线的操作棒是否完好,无断裂、破损。
(七)检查接地线固定螺丝无松动,编号无脱落现象。
(八)检查接地线是否存放在指定地点,且存放地点编号与接地线编号一致。
第五条接地线的使用
(一)原则上回路上设有接地刀闸的,不再装设接地线,如果接地刀闸与隔离开关由于相互闭
锁而无法检修隔离开关的,应装设接地线而不使用接地刀闸。
(二)装设接地线必须选用合适的电压等级,原则上各电压等级的接地线不得相互替代,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线径粗一级的接地线代替。
(三)接地线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是否完好,软导线无裸露,否则不得使用。
(四)装拆接地线应做好使用依据、装设接地线时间、拆除接地线时间及装拆人员的记录,此内容应在接地线记录本和运行值班记录内记录清楚,在交接班时要交待清楚。
(五)未拆除的接地线应在工作票上记录清楚,写明未拆除接地线数量、编号及未拆除原因。
(六)接地线装拆后要在电气系统模拟图上标识清楚。
第三章附则
第六条本规定由策划部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7.灌区高效节水建设管理措施 篇七
1 完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保障服务体系
随着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规模的发展, 如何有效使用、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综合效益, 使农业高效节水建设和运行管理可持续发展, 是当前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管理的一个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 昌吉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为完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保障服务体系, 不断探索实践, 进一步加强节水滴灌运行和增效管理等, 提出“三支队伍”运行管理模式[2]。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体, 具体负责滴灌首部、管道、球阀的运行管理, 参与运行管理的农民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工资;以乡 (镇、场) 水管站水管人员为主体, 具体负责全乡 (镇、场) 辖区内滴灌设备、管材的维修养护, 维修人员工资由水费承担, 维修材料费由受益农民承担;以乡 (镇、场) 农技站技术推广人员为主体, 具体负责棉花生育动态监测、农艺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措施、技术要求、技术标准, 确保节水滴灌棉花高产。
2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加强水利工程的农业水价调整管理力度, 结合长期以来农业灌区灌溉与供水管理运行实践, 测算近年来水利工程的供水运行成本, 以及构建不同灌溉工程类型、灌溉运行管理时期的调节管理运行机制, 为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高效节水技术逐步示范应用
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针对林果业、棉花、小麦等多种作物的种植模式, 实施棉花、小麦、果树+间作的多种节水灌溉模式也在大力地示范应用。在很多县、市内的一些灌区, 开展并实施自动化滴灌工程系统, 灌溉系统由出地桩、地面PE管网、DE16滴灌管、自动化设备 (首部控制系统、田间控制站、阀门控制器、电磁阀门、自动施肥器、超声波流量计、土壤湿度采集器等) 组成, 采用远程无线微波通讯方式进行自动控制。在昌吉州大部分灌区, 大面积推广应用大田膜下滴灌灌溉工程运行模式。这些工程运行后, 作物产量比常规灌溉提高10%~15%, 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3]。
4 建立农用机电井智能化计量设施
在一些机电井灌区建立实施IC远程遥测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水资源智能控制器、智能遥测终端、直读式脉冲干式水表、信息化管理软件, 可对每眼井开采量、地下水位动态、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这套管理系统的运行使用, 不仅提升了地下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对农业灌溉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5 做好冬春农田水利工作
重点抓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农业高效节水项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中央和自治区重点小农水补助项目、中小河流治理、牧区水利骨干工程、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的设计工作, 为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设方案, 为抢抓国家投资机遇创造条件[4,5]。
6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效益的发挥、水利的基础和长远发展;从质量监管方面来看, 水利工程建设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容不得丝毫麻痹和疏漏;从安全监管方面来看, 在在建工程多、病险工程多的情况下, 如何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运行安全, 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是工程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
6.1 强化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水利部将颁布修订后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是工程管理的基本依据。在具体工作中, 应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力度, 狠抓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 特别是要防止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 防止违章行为, 减少人员伤亡。
6.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管理制, 积极推行施工图审查制度, 加强造价管理, 严格市场准入, 完善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尽快建立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体系, 建立工程防拖欠长效机制, 确保水利建筑市场规范运行[6]。
6.3 认真落实运行管理的各项制度
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 (试行) 》等要求, 认真落实注册登记、安全鉴定、除险加固、降等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6.4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执法监察力度
建立技术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制,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检查指导;质量监督人员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及时到现场监督检查, 采取定期质量检查、不定期质量抽检、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全面推行质量信息报告制度;做到“事前预防为主、事中加强监督、事后严格验证”, 不断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质量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志宏, 马俊永, 高林森.河北省未来农艺节水的途径与关键技术[J].华北农学报, 2003, 18 (F9) :17-19.
[2]毛金梅.宁夏扬黄灌区发展节水型高效生态农业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08 (6) :147.
[3]李广敏.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节水农业水平[J].华北农学报, 2003, 18 (F9) :14-16.
[4]崔粉玉.发展高效农业与节水灌溉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蔬菜, 2010 (2) :96-97.
[5]郑昭祥, 杨忠, 陈红.山区节水农业发展思路探索[J].华北农学报, 2006, 21 (F12) :108-112.
8.合同节水管理 篇八
[关键词] 节水灌溉;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一、引言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灌溉用水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镇总用水量的65%以上。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我县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着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增加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对灌溉要求的提高,相应地对农业节水灌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着新形势。
二、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1.节水灌溉格局
近几年来围绕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国家级节水示范区、国家和省级节水增效重点县、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等,建成了4个不同规模的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园,这些科技示范园初步形成了从输水到灌水、从工程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2.节水管理
结合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对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特点的“多元化”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尝试。
三、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
1.面临的形势
水资源严重不足,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争水现象较为突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全县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虽然不高(约占35%),但其对用水保证率要求高,越是干旱年份或干旱季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的现象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将大幅度增加,据预测,这三方面的用水量至2008年将占到总用水量的38%以上。近一半过去以向农业灌溉供水为主的水库,不同程度地转为向城市或工业供水,因而可供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越来越少。在现行农产品价格体制下,农业供水收益远远低于工业供水和生活供水,随着用水“多元化”的加剧,农业用水的缺水局面有更加严峻的趋势。随着国家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将被逐步取消,村内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面临地方筹集和匹配困难难度增大,且不能向农户指令性摊派的新形势,发展节水灌溉如仍沿用过去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则难有成效。
2.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全县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区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致使有些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六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因设备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等,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的措施: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区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区)管理模式;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农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规范力度。
2.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
要根据地区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植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要根据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需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茶叶、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3.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中低产田改造已成今后几年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丘陵薄地重点搞好雨水利用,加强雨养农业和小水源综合利用研究。
4.加快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建设
9.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 篇九
3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
汪恕诚
(水利部,北京100053)
摘 要:通过对西部部分省份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承载力及区域经济发展与调水的关系 指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按水资源状况筹划布局.只有在水资源承载力以内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水权管理,以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和微观定额体系来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明晰水权;以节水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来建立节水型社会 关键词:水权;水资源承载力;节水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最近关于水权的议论比较多,几乎成了水利行业的热门话题.所关注的焦点是水权的界定、分配以及如何对水权实施有效管理.结合前段时间去宁夏。甘肃、内蒙。青海四省(自治区)检查防汛抗旱工作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看法,目的在于引起共同探讨,加深这方面的研究,并逐步推动这项工作由理论走向实践.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逐步显露并被人们所逐步深化认识的.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概括了水利的性质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大兴水库,当时主要任务是扩大灌溉面积,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以后,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损失代价增大,防洪问题愈加突出,1991年淮河太湖大水,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举国为之牵动,七大江河、大城市的防洪问题遂被提到更加重要的议程.去年北方干旱,大面积农田受灾,许多城市发生水荒,真正敲响了中国水资源短缺的警钟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频繁出现的黄河断流令世人关注,但当时的认识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断流现象上,没有深人到本质,龙年大旱促使人们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水资源短缺问题.
虽然从总体上中国水资源量有2 800 km3,但人均只有 2 220 m3,到 203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量还将下降到 1700 m3,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人均水资源不足,而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暴露在北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新世纪中国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其中干旱缺水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经济,但具体如何落实?首要的就是要深刻分析当地水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规模,包括经济结构、生态用水等等 以首都为例,北京的水资源量能够承载多大经济规模、多少人口?一位专家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后,认为最终制约北京发展的将是水资源,评估北京现有的水资源只能承受700~800万人口 超过这个规模,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尚且不论这个定量是否准确,但分析思路是正确的.譬如墨西哥城,它集中了墨西哥这个国家的2 000多万人口,但水资源最多只能满足1000万人.因此,城市发展陷入困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这还只是承载人口问题 对一个流域或地区来说,当地的水资源量能够发展多少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耗水量是多少,规模有多大,生态水留多少,不先搞清楚这些问题,任何聪明的领导都无法决策 所以,一定要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冷静、客观地分析农业、工业的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从而更加科学地界定当地的经济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这里就提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问题.准确地说,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超越了,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生存条件恶化.
但认识仅仅停留于此,有多少水办多少事,被动应付,还很不够,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还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考虑到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可变的,人类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这也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水利工作者的崭新使命 目前,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现实途径有两条:一是节水,如以色列的高科技节水技术,使得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又如城市的中水回用,北京、天津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一些新修的马路,两旁花草树林浇灌用的都是处理过的污水,也同样提高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通过节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了的可行的社会发展之路.二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这要从全局来考虑,就是按照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美国人布朗曾写过一作篇文章,大意是说中国粮食不能自给将对世界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但实践证明,中国人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解决粮食问题。于是,布朗又写下第二篇文章,内容是中国的水资源不足以支撑粮食安全,这就提出了今天的中国水利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中国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时,水资源还能保证粮食安全吗?专家对此已经有了结论:目前全国农业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平均为0.43,如果推行节水灌溉提高到0.55(有的专家认为要达到0.6),在全国农业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完全能够保证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时的粮食安全.但问题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不可能不发展.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工业用水将增加 150 km3.此外,城镇用水也要增加,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伴随农民进城、城市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据测算,城镇用水至少要增加 25 km3.由此可见,由于工业中心多位于城市,中国未来的供水矛盾将集中在城市,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将成为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头等重要任务.各级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定地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是不会增加的,而经济社会发展却要求提供更多的用水量,水从何来?是破坏生态,还是加强管理、科学节水?通过节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这一历史性课题已经急迫地摆在我们面前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调水的关系
大自然供给人类的水资源是不均衡的,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该努力认识并顺应这种不均衡.具体地说,一个流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按照水资源状况筹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缺水地区要限制高耗水的工业、农业,鼓励发展高科技的产业体资源丰沛地区,在处理好排污的基础上,则可以多上一些高耗水产业 这样,各地区各流域之间由于自然的差别带来产出的多样化,从而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特色经济,充分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达到社会生产的高效益
跨流域调水将是21世纪中国水利的一大特点,这主要是指城市供水,而实施跨流域调水则要慎之又慎.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工生态用水越多,天然生态就越少 调水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是基于被调水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降低,调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不能造成被调水区生态系统的恶化 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调水量不得超过调出河流总水量的 20%,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分光喝尽或均摊水资源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导致产出雷同,效益难以提高 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国未来水资源供求矛盾将集中在城市,只有在城市无法依靠本地水资源满足
用水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实施跨流域远距离调水.现在一些地区纷纷铺开调水工程,发展灌区,多数是为了农业,从长远来讲,这些调水工程相当一部分将被废除,为什么呢?经济社会的发展只依靠农业是不行的 针对中国水资源的紧缺状况,新增的外来水应主要用于发展工业,发展比较效益更高的产业,发展城市 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这里严重干旱缺水,自然条件很差,但有难得的旅游资源,供水的重点就应该转到自身的优势项目——旅游上来,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功能的需求,如提供宾馆用水、保证瓜果蔬菜种植需水等,使农民通过旅游业富起来,而不是引水种棉花,继续搞与自己条件不相适应的传统农业从全国看,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实践也印证了这种转变的必然性,许多缺水地区原来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纷纷转向了工业和城镇供水.如北京的密云水库,过去是主供农业的,现在已全部转到为城市供水。
当前,我们要主动适应这种转变,对于满足城市工业用水要求的工程要注意加快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步伐,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没有一批新兴城市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开发的蓝图都将无从实现.水利应自觉服从、超前考虑城市用水的需要,为西部新城的崛起保驾护航.明晰水权,确定两套指标
水权包括水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在我国,水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通过某种方式赋予水的使用权给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这里所讲的水权主要是水的使用权.一般来说,水的使用权是按流域来划分的.此如黄河,58km3水资源中,有多少用于生态、多少用于冲沙、多少用于各省分配,每个省用多少,像宁夏分配了4 km3,甘肃3 km3多,这就是国家赋予给他们的水权.
明晰水权是水权管理的第一步,要建立两套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体系.前者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企业各灌区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以黑河为例,分水方案规定,当上游莺落峡来水达到1.58 km3时向下游分水 0.95km3,这也就确定了上下游各自的取水权.像中游张掖地区就可以将所属的水权进行二次分配,明细到各部门、各单位,每个县、乡。村、组及农户 第二套体系用来规定社会的每一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用水量要求,如炼1t钢的定额是多少、种 0.067 hm2小麦的定额是多少等等有了这两套指标的约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自己的用水和节水指标,就可以层层落实节水责任 这样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就能落实到水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强制节水,采取4种措施
用水的指标、定额确定后,就可以实行指标、定额管理 用过了,超了指标、定额,就要遭受惩罚,这就是节水的强制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河水断流,水资源枯竭,进而引起生态恶化、环境破坏,危及人类生存,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节制索取的惩罚,这种惩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带有必然性、强制性.人类要避免这一切,就要认识客观规律,建立自我约束机构,自律自身行为,当然也要用强制性办法.
强制节水的措施很多,常用的有4种:行政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科技措施.打个比方,某单位需要供水,安上管道,装上阀门,叫工程措施;达到指标,立即关阀,叫行政措施;达到指标,超用加价,节约指标,有价转让,叫经济措施;达到指标,通过电脑自动关阀,叫科技措施.去年黄河、黑河、塔里木河分水主要采用的是政府行为、行政措施,这在一定时期内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今后应该不断加大经济措施的力度,充分发挥水价对用水的调节作用,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水权可以有偿转让,超用、占用了他人的水权,就要付费;反之,出让水权,就应受益.制定用水指标、定额管理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这是实施水权管理的第2步.水权交易市场建立起来了,买卖双方都会考虑节水,社会节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水资源的使用就会自动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地方 当然,这些还未成为水利发展的现实,也许还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努力.有朝一日,在水资源配给上,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层层有指标、人人有定额,节水型社会才算真正确立了.这是水利发展的大趋势,大家应坚持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里要防止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搞节水就是要把经济压下来 黑河分水,中游要让出水量给下游,国家为此支持张掖地区发展节水经济。节水产业.要张掖减少用水量并不是要张掖停止发展,把“金张掖”变成“银张掖”、“铜张掖”,而是求得全流域共同繁荣、上下游双赢,实现张掖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与其说因为节水,张掖要付出很大努力,不如说,张掖通过分水获得了跳跃式发展的难得的机遇.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水权管理的前提是水资源统一管理.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了指标体系、各项制度,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管理作保证,这一切都是形同虚设水资源统一管理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是贯彻水权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体制保证,是水利发展到今天提出的一道时代命题.这种统一管理应该包括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两个方面,当前主要是要确定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体制两个问题.
上面讲的内容虽然只谈了节水·,但实际上对水污染防治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