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爱

2024-08-29

教育关爱(精选8篇)

1.教育关爱 篇一

教育信息:

通许县练城一中开展“三三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近日练城一中紧紧围绕“建好、管好、用好”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的长效机制建设,开展了“三三活动”,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的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任课老师沟通。此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练城中心校安文君

2.教育关爱 篇二

通过不同途径我获得了一些信息:新宇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外出打工, 有时几个月不回家, 幼小的新宇跟随外公生活, 因为缺少父爱母爱, 外公处处依从他, 使他养成了倔强任性的性格, 加上思想教育不够, 对学习没有兴趣。前些天又打着学校收书钱的幌子, 跟家里要了120元钱, 偷偷到网吧去打游戏, 被他外公发现后只剩了十几元钱。班上同学对他的评价是:不爱写作业, 学习成绩差;但是为人热情, 慷慨大方, 从不欺负同学……了解到这些,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和自责: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 但教育者的失察和缺少关爱, 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终由厌学走向辍学。马斯洛层次需求论认为:当一个人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他就会把这种需求转到别的方面, 从而获得新的尊重需求。显然新宇在学习上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 从而降低了学习需求。为获得新的尊重需求, 他做事热情大方、团结同学, 以博得同学的好感。

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个少年就此告别读书生涯, 得到的只是残缺的教育?我们应该付出我们的关爱、我们的真情。解铃还需系铃人, 想让新宇回来, 还需要班主任、英语老师的共同努力。英语老师表示自己的处理方法有些简单, 激将不成反被将;班主任也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于是我们与家长取得了联系, 家长表示愿意协助学校说服其返校。

但我们意识到:对于新宇这样的学生, 如果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不是出于自愿, 即使回到学校, 也是强扭的瓜不甜。为此, 我们决定先从其思想入手, 以真情打动他的心灵。晚放学我们派了两名和新宇要好的朋友去看望了他, 但隐瞒了是老师委派。他们谈到了学校里最近发生的一些趣事, 并说同学们都很想念他……我又趁热打铁给新宇写了一封信, 以一个兄长的口吻跟他谈了做人、处世、对待挫折等方面的事, 并真诚地希望他归队。第二天早晨, 新宇在他父亲的陪伴下背着书包回来了!他不但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还当着父亲和老师的面做了保证。

辍学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但如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向合格生转化, 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我们根据他基础差、信心不足的特点, 共同研究制定出一个方案:

1、给他安排了热情开朗的学习委员做同桌, 及时辅导以解决他学习中的疑难。

2、针对他本人的实际水平, 给他降低作业难度, 同时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 增强他的学习信心。

3、对他的作业多采用面批的方式, 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4、上课有意识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及时肯定其细微的进步, 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新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各科作业都完成的很好, 上课表现也很积极, 课堂检测成绩也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

正当所有老师为其进步高兴时, 新宇竟然又有几次作业没有完成, 学习兴趣也不比先前。我们又及时做了一次会诊:由于新宇已有进步, 所以近期对他的要求有所放松, 而他的学习还没有完全转化成自觉的行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决定:1、把面批、提问等关注活动的间隔时间适当延长。2、和他的家长建立了“周联系卡”, 共同关注他的各项表现, 促进其转化。3、根据他的学科成绩给他安排了一个学科小组长, 以增强其学习责任心和使命感。4、与他平等对话, 了解他的欢乐他的烦恼, 给他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一段时间后, 新宇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令人称道的进步。圣诞节, 他给每位任课老师亲手制了一张贺卡, 他在给我的贺卡上这样写道:“老师, 正是您的鼓励与关怀, 使我看到了灿烂的阳光。谢谢您!”

每年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厌学、辍学案例, 有些几乎令家长和老师束手无策。是学生的性格、认识偏差了, 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方式存在问题, 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 仅从新宇的个案中, 我懂得了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关爱: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关爱是阳光, 可以扫去学生心灵中的阴霾;关爱是春雨, 可以滋润学生心田幼小的希望。没有关爱, 就失去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没有关爱, 就永远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就是要尊重学生,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蹲下来和学生寻求平等的对话;关爱就是要留一份纯真, 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懂学生之所思, 明学生之所为。

其二, 转化活动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教师一时的引导、激励不足以内化为学生奋斗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还会有反复, 有一些新的情况生成, 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断地为学生加油。关注过程远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3.幼儿关爱教育浅探 篇三

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95-01

“关爱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精心呵护着,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家庭整天都围绕着孩子,什么事情都迁就孩子,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任性、霸道、自私。同时,不少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施爱”,却不注意引导孩子去感受别人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呵护,认为别人,包括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失去了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那么,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将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教师言传身教,埋下“关心他人”的种子

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会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影响着孩子。要想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教师自己心中首先要充满爱,时刻充满关爱他人的思想,要为孩子做出关心他人的榜样,要用自己的点滴行为去感染幼儿,影响幼儿。

比如,当幼儿不小心摔倒时,我不是责备孩子如何的不小心,而是关切地询问幼儿哪儿摔疼了,要不要紧,同时轻轻地为孩子拍去身上的灰尘;每当有小朋友说自己不舒服时,我总是关心地询问,同时抱起孩子,摸摸他的头,看看孩子有没有发烧,或帮孩子揉揉肚子等;当有孩子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我主动地去帮助他,同时引导其他的孩子也来帮助他。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却能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爱的种子。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起孩子爱的火花

幼儿天生爱听音乐、故事,爱做游戏,从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激起孩子爱的火花。

(一)音乐熏陶

音乐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它能以“直指人心”的审美功能对人自身美的潜质进行挖掘和培养,达到对人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音乐对幼儿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相关的音乐教材,利用音乐活动使幼儿感受并产生情感共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关爱他人。例如《我的好妈妈》歌曲就是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关爱,在学习了歌曲之后,我让孩子说说歌曲中的宝宝做得对吗?为什么?“做得对,妈妈下班回家,他给妈妈倒茶”“他关心自己的妈妈”……“那以后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了,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有说给妈妈捶背的,有说给妈妈倒茶的,有说给妈妈拿好吃的……然后,我请幼儿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这首歌曲的内容来自于生活,贴近孩子,很容易诱发幼儿的情感。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歌曲的教育价值,幼儿也得到“爱”的熏陶,体验到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故事激发

《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孩子们可谓是百听不厌。在他们理解了故事内容以后,我把故事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我在班级里创设故事情境,让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别以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表演,无形之中他们也把自己的情感带入故事中。而孩子通过竹篱笆“帮助”牵牛花的故事,体会到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关爱别人是件美好的事情。“小朋友们,如果别人有困难了,你会怎么做?”“我会帮助他。”“我也会。”……在表演之后,教师通过画龙点睛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幼儿,让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从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三)游戏升华

孩子天生对游戏感兴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与关爱有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关爱他人。

例如娃娃家,幼儿对这个游戏也是很感兴趣,我让孩子自己扮演爸爸、妈妈,我扮演小宝宝,让他们给“宝宝”穿衣服、喂饭、带“宝宝”做游戏等。幼儿从游戏中体会了爸爸妈妈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学会关爱父母。

三、亲身体验,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结合平时的教学,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潜意识里不是不想关心别人,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幼儿关爱他人的体验,帮助幼儿学会关心照顾别人。比如,刚开学的一两周,小班的孩子大都哭闹不止,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于是,我带领我们班的孩子走进小班,去哄劝小班的弟弟、妹妹,同时还帮助他们穿衣服、穿鞋子等。每个学期,我都组织孩子到学校食堂参观,在孩子看到食堂里的叔叔、阿姨为了给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累得满头大汗时,我会抓住教育时机,“小朋友们,瞧,叔叔、阿姨们满脸都是汗水,”“他们好辛苦。”“我们去帮他们擦擦汗”。说着,孩子们就掏出口袋里的小手帕给叔叔、阿姨们擦汗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明白了叔叔阿姨们工作的辛劳,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正是因为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食堂师傅做出的饭菜不容易,所以中午的午餐,孩子们不再挑食,个个都把自己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让他们都有一颗爱心。

4.教育关爱 篇四

102班林雪玲

“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而自从本学期我做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深有体会。不同的孩子的习惯以及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而了解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段时间或者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如了解他们的课余时间活动,在家表现,其他上课情况等等。都是需要从多方面去了解。我有时候也通过他们所画的画画去了解他们一些心理情况。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于世界认识还不多,他们所画的画也能反映他们的心理世界,而也可以从画画去了解他们,了解孩子的更多的习惯。

我正好想要和大家分享我们班孩子送给我的画画。孩子们的每个故事都是那么让人值得回味与分享。我记得我们班有个很可爱而想法有很特别的孩子,那天我让孩子们画一幅画送给我,我看完了全班孩子的画画,我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了,画了一张很立体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蛋糕,而在蛋糕旁竖起一把刀。本来看到一个蛋糕应该觉得不足以奇的,但是他旁边的那一把刀成了整副画的焦点。按照一般孩子的画,他们也许会画五颜六色的蜡烛插在蛋糕上,或许也会画叉子或者小刀,但是一般不会摆在那么显眼地方,以及画的那么的明显。当他送给我时候,我说:“皓皓,谢谢你。你画的是什么啊?”他说:“老师,我画的是蛋糕。”我说:“那这把刀呢?好大哦。”他说:“老师,我想给大家切蛋糕吃。”我之后也没有再问,后来下课时候,他跑到我耳边说:“其实,老师,我生日那天我想你去我家陪我过,我生日那天你能不能来?”我才恍然大悟,在画画时候我说你们可以把你们心里想送给老师的东西画出来,孩子真的把心里所想画出来。如果不是和孩子去进一步沟通,也许就会少知道了一个孩子的心里的话。属于他们的心里故事。还有一个小女孩,她画一个城堡和两个人,这两个人手拉着手,而天空着挂起一座彩虹桥,我说:“姗姗,和老师说悄悄话,你画着这两个人是谁啊?”刚开始,她看着我,有点不敢说,后来她说:“老师,我画着一个是你,一个是我。”这时候,我想起来,这个小女孩我下课时候,较少过来和我接触,也许是我在课堂上树立起来的师者的形象,可能孩子有点不敢接近,通过了画画表达希望,希望我也可以像和其他孩子一样,抱抱她或者和她拉拉小手。之后,下课或者家长接送时候,送他们出去的时候,我拉着她的小手,才发现她是那么的开心,下课她也开始主动过来和我说话,还帮忙发作业。

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他画画了很多的机器人送给我,还有一个机器人有些恐怖,我后来和他们的家长了解到最近孩子都在看电视,而他画的刚好是与电视的机器差不多,而他一直想拥有一个机器人。不过孩子最近学习机器人捉弄的人了,在画中也看出他们的模仿心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电视对于他们的长期的影响,对于他们认识世界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一些动画片或者电视,家长还需要在旁边进一步加以引导。当然不能只是从孩子们的画画就对于他们的一切做出判断,还要多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可以通过多与家长沟通,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各方面的了解远远多过于我们老师,多和父母了解,那么也能进一步了解到孩子。还要最重要的是,无论多忙,都要多孩子聊聊天,消除孩子对于老师的恐惧以及师生之间的距离。

5.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篇五

大通区林巷小学田源

教师要有一颗奉献的心,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带着幸福的感觉走进课堂。当然幸福并不永远表现出轻松自在的人生,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有丰富的人生内涵而又有无尽的生命回味。

作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不管这个称呼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就应努力再把它变成一份义不容辞的事业,寻求价值和理想,寻求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身为一名一线的“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作为一名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我想就工作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

一、案例背景资料

###,男,十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身体状况:体质一般,经常感冒,患有鼻炎。

个性特征: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

学习成绩:脑袋不笨,学习一般,缺乏自信。

家庭组成成员:奶奶、爸爸

家庭教育状况:胡##,从小父母离异,父亲虽然取得了抚养权,但重新组建家庭,到外地打工,把幼小的小##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爷爷早已去世)。小建坤从此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个不字,学习上根本不能辅导。上课经常看到他趴在那儿要么若有所思,要么“自娱自乐”,经常走神。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经常云山雾绕、词不达意而且书写较差。同学不喜欢跟他玩,科任老师也不太喜欢他。

二、事件分析

1、奶奶过度的疼爱

小##奶奶感觉孩子自小缺少母爱,就一味的娇惯、迁就孩子,导致任性,和同学相处不融洽。

2、父爱、母爱的缺失

小##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已经想不起妈妈的样子。爸爸又重新组建家庭,为了生活在外地打工。童年的生活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缺乏交往经验

小##的奶奶怕孙子吃亏,很少让他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入学几年来,小建坤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他的易爆易怒的情绪。

三、关爱策略与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需要老师、社会更多的关爱。

(一)以爱激励留守儿童,让其找回自信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因此,我在工作中把爱留守儿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为了让小##尽快找回自信,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他,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他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请他起来回答,然后及时表扬。同学们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别提小##多高兴了。经过几次后,课堂上经常看到他的小手高高举起。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他的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激发他进取向上的情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学期的几次测评中,他都名列前茅,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推选他当了数学课代表。从此以后,甭提他多高兴了,内心的灰暗早已远去。当上了数学课代表的他,别提多认真了!有时,他还帮助那些不会解题的同学,一遍一遍讲的很认真。大扫除时,你会看到他去干又脏又累的活。那个易爆易怒、惟我独尊的小皇帝早已远去。

小##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看到了他的转变,我心里很欣慰。

像小##这样的孩子,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家访得知60多岁的奶奶和他相依为命。奶奶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打一份工,补贴家用。奶奶做一份清洁工很累,早晨起得很早,不管严冬酷暑都要去扫马路。哪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孩子聊天。从他奶奶那里得知,小建坤最近有很大的变化,会自己洗简单的衣服、做米饭了。“这一切多亏了老师的教导。”他语重心长的说着。临走时,我叮嘱祖孙

俩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让孩子感冒了,否则鼻炎又复发了。回来的路上,我想:建坤这孩子真不容易啊!比起城里的孩子也算是懂事了,学习上的问题还是我多下点功夫吧。每天早晨,我一到校就去检查他的作业,帮助他及时订正;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帮他温习功课。

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找回自信、找回快乐。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其快乐成长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2011年四月底,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和少先队组织留守儿童到上窑新四军纪念林春游。通过踏青活动的开展,使留守儿童远离孤独,增近学生间的友谊,为留守儿童创造更为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在春游那天,留守儿童之家还开展了“我留守 我自信 我快乐”的演讲比赛。胡建坤同学在比赛中,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演讲了“我留守 我自信”一篇让学生、让老师称好的佳作。

三、关爱成效及启示

老师的关爱加上小##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学上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不仅能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成为好朋友,而且当了班干部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2012年在我校举办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演讲的《少年强则中国强》获第一名好成绩,六月份举办的留守儿童《我留守 我自强》手抄报比赛获一等奖,这学期又参加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奶奶说:“田老师,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我的孙子虽然没有母爱,但你给他的爱足以让他幸福一辈子„„”

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缺乏的是一种来至父母的爱,亲情的缺乏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单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关爱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需要,让留守儿童在爱中成长。爱的滋润,让孩子找到了自信,爱的力量是孩子健康成长。作家左拉曾讲过的一句名言: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6.我的教育故事关爱学生 篇六

“严师出高徒”抱着这一信念,我时时刻刻严格地要求着学生,每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我必然会把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批评教育,以求学生能在我的“循循善诱”中改正错误,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教学信念,原来,要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要关爱学生,就要从心开始。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

昨天进行了期末数学测验,测验结果真是太令我伤心了。竟然有几个同学不合格。我一边批改,一边心中的怒火不断地向上升。心中早已有“千怨万责”向学生喷发,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我的怒气。

上课铃声一响,我夹着试卷并阴沉着脸向教室走去。我一边走一边想:气死我了。这试卷中的类型我们练过很多次了,为什么那些学生还是做错?我在课堂中已强调很多很多次,做完了要认真地检查检查,为什么学生的计算还是那么粗心„„可能他们是觉得我训斥他们太少了,非要气得我鼻孔生烟为止?

我一踏进教室,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每个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就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坐的笔直,一动也不敢动。(可能是有某些学生早已了解到这次的测验结果不理想,悄悄地在教室里传开了。)当看到这一情境时,我心中暗想学生大概已经知道测验的结果。怎么办呢?如果这时对着他们发火,向他们抱怨,可能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如果我再加上一句气话:“你们真笨啊,这种题目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还做不对,你说,你们是不是笨蛋一群?”可能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会从此不振;但如果我不“教训教训”他们,他们也不会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不会从中吸取教训。

经过一番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看来,我要把愤怒收起来,想一个机智的方法既能让学生从这次测验中吸取教训,明白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能让学生变失败为动力,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有什么好办法呢?突然,我灵光一闪,不是说‘关爱,从心开始’吗?我何不以一招“以退为进”,用我的关爱代替我的叱责,让我的关爱直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这次的测验结果进行反思;用我的微笑代替我的严厉,让我的微笑抚平学生的挫折创伤,使学生能在这次的测验中站立起来,勇敢地面对挫折;用我的赞赏代替我的批评,让我的赞赏重树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想到此,我本来阴沉的脸立刻转变为无奈,一声“唉”的叹息声不由地从我的口中脱口而出。我自责地说:“对不起,同学们。这次数学期末的测验成绩不太理想,是老师的失责,是老师没有把你们教会。今天这节课,让老师再好好地给你们讲解讲解。你们能认真听吗?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说完后,我绽开我的微笑,开始了知识的讲评。在讲评的过程中,我利用生活中的许多实例进行讲解,当发现某位同学表现有一点点进步时,我用鼓励的语言及时地表扬了他;当发现

有某位同学精神稍有不集中时,我用温和的眼光去提醒他;当有同学露出困惑的表情时,我就耐心地进行讲解。在我的关爱教育下,教室里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听,他们都安静地而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由于我的关爱和尊重,学生就在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中,默默地接受着老师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在教室里始终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气息,一股乐学的气息,一股好学的气息。

课后,找到了一些同学谈心。有很多学生都说出了这节课学习的感受。数学能手说道:“老师,我们考的不理想,你也没对着我们发火。我想:其实你是很伤心的,只不过你把伤心隐藏起来,还是用你那最亲切、最灿烂的微笑面对我们,让我们在你的微笑里看到了慈爱、鼓励、信任、欣赏。是你的微笑,令我们这班同学增强了自信心,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变得更加爱学数学了。„„”最爱捣蛋的学生说:“这回测验,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当老师来到教室时,我想,“火山”准备喷发了,我要有心理准备。谁知,恰恰和我的想法相反,你并没有骂我们,而是很自责说这全是老师你的责任。其实,老师,我想说:“这不是你的失责。是我们自己不认真,是我们自己不认真学习,才会有这种结局。”老师,在此,我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我让你伤心了。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学习数学,不辜负你对我们的期望„„”平时不爱出声,寡言少语的孩子说道:“老师,你知道吗?平时我觉得你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严肃的老师。但是今天的你变得是那么容易亲近,那么平易近人。以后,我有什么不明白的的问题,我也敢向你提出了。我发现,原来许多的题目我都是会做的,只不过在做题的过程中没有好好地思考和检查,才会错漏百出,考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7.用爱诠释教育用心关爱学生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教育,爱的语言

从教十几年来, 在讲台上不断地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大部分的情景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了, 可那一件事却历历在目, 至今感悟颇深。

一早出门, 阴沉的天气甚是使人压抑, 紧走慢跑总算到了学校。第一节课铃声响起, 桌子上已如往常堆放了作业, 来不及为自己倒杯茶, 便在桌前坐下, 习惯地拿起笔, 紧张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一本本作业翻开又合上, 于是作业由左边慢慢地移到右边。

“因为时间晚了, 作业没做完——某某家长。”一行铅笔字映入我的眼帘, 我拿起作业又仔细看了看, 在这行字的下面有写过其它的字而被擦掉的痕迹。“心情不好……没做完作业……”几个模糊的铅笔字印已然印在了作业本上。

“怎么又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不做作业?”我心里不满意的情绪顿然而生。便把这本作业放在另一边。

第二节课已下课, 我走进教室, 对同学们宣布:今天进行语文练习。

“请L同学到讲台前。”话音刚落, 一个红着脸, 牙齿紧咬着下唇, 表情不太自然的小姑娘站在了我的面前。

“作业又没做完, 怎么能心情不好就不做作业呢?”我边打开作业放在她的面前, 边生气地批评着她。

L同学脸涨得通红:“我……”话还没出口, 上课铃响起。

“回到位置吧, 中午吃完饭后到我办公室。”我生硬地扔给了她这句话。

午饭后, 阴沉的天空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雨。一个小黑影停在我的办公桌旁, 我抬起头, L同学已站在我面前, 牙齿紧咬着下唇, 双手摆弄着自己的衣带, 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我把她拉到自己的跟前, 再次打开了她的作业。

“为什么心情不好?”我放低声音温和地问, 她欲言又止。

“是因为没人跟你玩……”

“不是这样的……”没等我说完, 她迫不及待地大声说道。

“是妈妈写错了, 我让她擦的。”她停了停, 嘟起了小嘴, 手不停地摆弄着自己的衣带, 头低了下去, 用低低的声音继续说道:“我是因为看寓言故事看晚了, 所以没做完作业。”听到这里, 我明白了一切, 用手摸了摸她的头说:“孩子, 喜欢看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老师支持你多看书, 但是不能因为看书而不写作业呀, 写作业和看书一样的重要。只要你把看书和写作业的时间合理分配一下就可以了。”我刚说完, 她就笑了笑:“哦, 我明白了, 老师。”看着孩子灿烂的笑容, 我的心里漾起了一圈幸福。“可是, 我……”L同学忽然吞吞吐吐起来, 又习惯性地嘟起了她的小嘴, 脸再一次地红了。

“孩子, 大声说, 好吗?”我用更温和的语气说。

“老师, 我今天做练习中的作文写得不好。”

“为什么?”我满脸疑惑。

“我昨天没做完作业, 就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不想在老师眼里是个坏孩子, 所以今天写作文时我老在想这个。”顿时, 我心里沉甸甸的, 一种负罪感包围了我。没想到我的一句话竟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大的负担, 我轻轻地拉过孩子的手, 用母亲般的眼光注视着她:“孩子, 没完成作业不等于是坏孩子, 你在老师心中永远是个好孩子, 况且你是因为看书才没写完作业, 只要你以后合理安排好看书和写作业就可以了……”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又露出了笑脸。

看着孩子离去的身影, 我没有往常教育孩子成功的轻松感, 天空没有放晴的迹象, 仍在下着小雨。我走到窗前, 看着被雨水打湿的地面, 心也湿湿的、沉沉的。孩子, 其实我没懂你的心!

从这个事例中我深深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美丽的;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易碎的。我们做老师的不仅要欣赏他们纯洁的心灵, 更要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特别是对缺乏自信心、敏感的孩子来说, 老师一定要慎用语言, 也许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伤害到孩子。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 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经常细数自己以往的教育经历, 像回看纪录片一样, 去发现是不是无意中造成了许多的遗憾, 伤害了多少个稚嫩的心!在反思中领悟教育的智慧。

我们经常说要以人为本, 其实,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真正的教育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他们所想。也许他们的快乐悲伤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但是当我们在对孩子做每一件事时应多一个角度去思考、多换位思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老师要走进他们的心灵, 去了解他们, 因为只有深入地、细致地了解学生, 才能有效地减少各种误解的产生, 才能避免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 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也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8.关爱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 篇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们,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呢?怎样使他们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小学教育是习惯教育的关键时期,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关注身心发展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师认真填写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要做到翔实准确、反馈及时,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在学校的掌握之中,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当他们取得成绩,要有人为他们祝贺;当他们遇到烦恼时,要有人帮他们解决。老师要不断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指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二 、了解情况,建立友谊

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父、祖母或亲戚照顾,缺少父爱、母爱,性格怪癖,爱惹事生非,纪律涣散,学习不够积极;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成绩下降,还影响别的学生。

首先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与这些孩子留守家乡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好的沟通,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大体了解。在同这些老人的交谈中,我详细地告诉他们孩子在校的情况,并诚恳地要求他们提高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配合学校与老师一起管好孩子。很多老人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家里的大小事包括儿子儿媳的事、孙辈的事都告诉我,和我商量。这样,我成了老人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留守孩子的心里也不再孤单。

其次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发给学生每人一本记事本,要求他们学会把当天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任务记在本子上。回家后一一对照完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最值得写的事记叙下来,并谈自己的感受。无论工作有多忙,我每天都要查阅日记,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日记中积极的一面我给予鼓励,消极困惑的给予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创造温暖集体的氛围 ,多关爱留守儿童

马卡连柯在谈到集体的教育作用时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建设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了很大的教育力量。”是的,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主要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尽力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深厚感情,利用班集体的约束力和集体舆论评价对学生的行为、品德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要多制造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创造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的关爱。另外,老师应掌握家长务工的地址和电话,以便随时联系,介绍孩子的情况,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样既加强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也拉近了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四 、注重活动、激发情感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才能得以形成。在班队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于是,我改变以往由自己充当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主持者为由学生主持班队活动,在班队活动的组织时,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尤其是留守孩子,多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由班干部、积极分子负责选题,确定形式、方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教师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部分给予参考意见,让他们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不少同学在主持人面前一扫以往的畏惧,格外放得开,气氛空前活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使他们在班队活动中更乐于接受活动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思想上真正受到触动,更好地唤起了他们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而养成了孩子们互助友爱的良好习惯。

五、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左右着留守学生的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细心、耐心和爱心,要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只要我们讲究方法,积极创新,循序渐进地实施心理辅导,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蓝天,那德育工作一定能顺利开展,并发挥其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甜蜜感人的爱情句子下一篇:双十一送闺蜜的祝福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