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8篇)
1.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建设中心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总结
近几年,建设中心精神文明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学习、谋发展,建设和谐、效能、务实、廉洁机关”活动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载体,围绕中心工作,在服务机关和服务社会的同时,深入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抓思想、抓作风、抓服务”,大力提升全体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我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各项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各部门定期做工作汇报,交流工作心得体会;职工也轮流演讲,从自身岗位出发,就中心和物业公司如何求真务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如何围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去开拓工作思路,如何以创新的理念推动物业公司的对外发展,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不仅使全体职工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育,提高了思想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也使领导班子和各级管理人员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对团结全体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外向型服务思路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更为中心职工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共同促进的文化平台。
为提高优化全体职工的人文素质,中心策划印发了《文化建设宣传手册》。通过深入学习,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人员素质,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心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完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 建设中心每年由工会组织召开职工大会,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职能,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立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物业公司和各部门经营指标,监督检查指标完成情况,指导制定、落实服务标准,监督服务质量,审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优质服务等增收节支情况工作。
三、“以人为本”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创建活动
1、加强“文明科室”建设。
在定期进行卫生评比和卫生检查的同时,中心还对各办公室进行了全面粉刷,更换了地板并且购置了新的办公设施。本着合理、节约、实用、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呈现了内外整洁、大方的办公环境,为全体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工作场所。
2、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大力提倡 “节能减排”。一切从实际出发,每月做好车辆出勤统计和油量管理,调动驾驶人员节能积极性,切实发挥他们在行业节能降耗工作中的智慧,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能耗增量。除正常的工作用车外,杜绝公车私用和不必要的短途用车。教育私车人员,上下班尽量走路不动车辆,积极响应“无车日”,提倡“绿色出行”,这既是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又能减少开支,还是锻炼身体的最佳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等,教育他们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要爱护环境,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在日常工作中抓好一张纸、一支笔的节约,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环境建设,提倡“节能减排”,创建“文明科室”已经成为中心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要素。
3、加强业主“满意度”建设。
近几年,龙府物业凭借心系业主、以人为本的专业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在泰山、文治、王兆。家园新城等多个小区内赢得了业主的广泛赞誉。
①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为了打造宜居社区、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各小区绿地率均超过30%;尤其是泰山小区,更被誉为“园林式小区”而全市闻名。中心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各院区绿植养护均采用坡面和阶梯式“雨水利 用”方法,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资源。每年春季,我们都要对各小区的绿化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树木密度高的地方进行移植,对缺少的进行补种。几年来,共移植树木三百余棵,补种树木上千棵。这些工作均由物业人员自己动手,自己养护,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省了大量开支。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我中心每年都积极参与机关局各项比赛活动,多次荣获优异成绩,2012年获得局排球比赛男子第二名、混合第三名的成绩,2013年获得局台球比赛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一名的成绩,2014年获得局排球比赛男子、混合第四名的成绩;每年年底我中心工会组织职工参与各类棋、牌、球类比赛,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中心所属的泰山小区每年配合新春办亊处完成老年趣味运动会、联合举办庆祝七一广场联欢、放映消夏电影;并每年为社区内天线宝宝幼儿园举办庆六一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免费提供场地。
4、加强“社会公平”建设。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龙府物业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首先从帮扶“弱势群体”入手,在用人机制上采取建立临时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并新制定了《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管理办法》和《协管员管理办法》等。在分配机制方面做到按岗位取酬,多劳多得,并增加了工龄工资,转变了临时人员只是短期工作的观念,力争做到临时人员长期使用。通过月考核、监督和民主评价,对好的奖励,差的末位淘汰,进行有效激励,达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临时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保安、保洁人员工资年人均增长百余元,提高了弱势群体人员的收入,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2009年开始,中心先后对管理的三个物业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达到了二级管理服务标准,但在收费上还始终按照三级标准收费。为了能够收支平衡,我们逐年增加物业收费指标,我中心所属四个小区物业已经连续多年收费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文治、王兆两个小区收费率更是达到近100%。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加强管理和服务,我们知道实现高收费率必须要有优质的服务作为保障,为此,每年我们都做了大量的维修服务工作。比如:对泰山小区2栋高层和18栋多层共计一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屋面做了防水处理,解决了屋面漏雨问题;更换钢制雨水管181趟,共3426米;文治小区自2013起年申请了房屋维修资金,为业主解决了顶层屋面漏雨的问题,解决了业主的困扰;同时中心每年定期对三个小区的下水管道进行疏通,清淘化粪池;泰山小区维修了院区围墙、重新铺设了篮球场地面、维修院内凉亭;更换了门禁系统,使用蓝牙设备,提升了服务水平;并新增设了健身 器材、更换了监控设施、设备等。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使得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尤其是今年召开业主大会时,全体业主代表对物业公司的工作均表示“满意”,交口称赞说“没有想到的问题都被物业公司提前解决了”;物业公司同业主委员会的关系,也从以前的对立关系转变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和谐统一关系。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每年都能完成了收费指标,由此更让我们认识到:收费率不仅仅是百分点的问题,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那些不缴费的人对缴费的业主来说是不公平的,服务都是有偿的,别人花钱购买服务,他们不花钱却享受服务,就会有更多的人因为不公平而不缴费,长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我们不仅仅是提供服务,还要引导社会舆论,为创建精神文明尽一份社会责任。我们相信这样高的收费率会继续保持下去,因为通过我们的工作促进了社会公平,尽到了社会责任,物业收费也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5、加强“文明道德”建设
几年来,中心党总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省直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党员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为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心工会更获得了省总工会授予的“先进职工之家”荣誉称号;我中心也荣获2013“文 明单位”荣誉称号;“以人为本、关爱职工”及时慰问离退休同志并发放困难职工补助;加强美德教育,每年为职工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提倡“孝道”;
在扶贫助困工作方面,我中心每年都积极响应局工会号召,组织职工捐款捐物;此外我中心在开展“一帮一”扶贫工作中,帮扶牡丹江市西安区先锋办事处西三社区居民吴连臣,帮助其女顺利完成学业,先后7次送助学金6000余元。同时,我中心积极响应局党组的号召抽调我中心职工孟祥圣同志参加局扶贫小组,为绥棱县开展的帮扶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心党总支坚持推动党建工作蓬勃开展;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继续完善中心文化建设,提升全体职工的责任心、主动性与合作精神,为中心发展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平台,为创建精神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省直机关职工住房建设管理中心
2015年4月8日
2.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产业安全数据库是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涵盖贸易、产业、企业、专家、国外产业等五大数据源数据。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是实施《外贸法》、《统计法》,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服务于贸易救济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的重要手段;是商务部联系产业、联系企业,加强行业调控的重要途径。建设中国产业安全数据库是一项系统工程,发挥好产业安全数据库功能,在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利益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开展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工作是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本地区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纽带。通过地区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对重点产业和产业布局的监测,可以准确把握产业的变化态势,及时发现产业安全倾向性问题,并加强分析和研究,提供对策建议;通过产业安全数据库共建、共享机制,可了解全国产业状况,并对本地和全国产业数据库进行分析对比,衡量本地区产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解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产业安全指南网地方子站,发布地方产业安全信息,服务于社会公众,更好地维护本地区产业安全。
二、《商务部关于做好地方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要点解读
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关于做好地方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产业安全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通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高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建设产业安全数据库的重点工作”;第三部分“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
(一)扩大直报监测企业数量,提高企业的代表性。监测企业是产业安全数据库的基础。
(二)提高直报数据质量。直报数据的质量关系着数据分析的结果,数据的真实性关系着下一步数据分析和政策建议的质量,以及维护产业安全的效果。
(三)加强数据分析,发布预警报告。数据分析和数据分析成果的展现是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核心。
(四)发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的重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3.中心村建设与村级档案工作 篇三
关键词:中心村;档案工作
2005年12月,中央以“一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近5年的努力,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期间,出现的“中心村”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档案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村级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的需要,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求得大家的重视和研究。
1有关“村”的几个名称及其内涵
1.1自然村。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自然聚落。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北方平原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大,南方丘陵水网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小,它受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
1.2行政村。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意志和便于管理而确定的乡下边一级的管理机构所管辖的区域。行政村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设有“村民委员会”等权力机构,既是农村的基层管理单位,又是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的区域依托。行政村一般大于自然村,几个相邻的小村可以构成一个大的行政村。
1.3中心村。是农村基本的居住单元,也是郊区“三个集中”推进的关键,通过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归并,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形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是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规划单元,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
2中心村建设的意义
2.1中心村建设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中心村是农村地域范围内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多元经济的发展,只有立足农村建设的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提高农村资源的配置效益,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投放到中心村建设上来,才能达到统筹资源、统筹分配、统筹人的素质提高的目的。
2.2中心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抓住了中心村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骨架。《意见》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的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这既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方式,又是实现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必然途径。
2.3中心村建设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前提下,农村问题只能通过人口的城镇化来解决。但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全部通过既有城市来解决,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也不可能以各处分散的自然村就地发展的形式来实现。因此,需要根据区域的人口与产业资源条件,以统筹发展的思路,确定适量的具备发展条件的“点”进行集中建设,使这些“点”能够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这个“点”就是目前“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中位于最末一级的中心村。
2.4中心村建设是现代农村形势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教育、医疗、金融、司法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心集镇和人口集聚区转移的趋向;随着城镇化主导战略进程的加快,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产业化发展呈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形成许许多多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向。在这种形势下,规划建设社区管理模式的中心村,有利于开展新民居建设,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农村居住点,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可以减少因缺乏统一规划而形成的重复投资;可以通过老宅基地、多余公共道路的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所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3“中心村”建设给村级档案工作发展带来的机遇
3.1“中心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的需要产生了内在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以“中心村”和“农业先行区”为抓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市奉贤区明确提出“中心村建设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有计划稳步推进”。早在2006年12月5日,区政府组织由区农委、规划局、房地局、水务局、供销合作总杜、庄行镇、汉德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参加的庄行镇“新农村建设推进会”,研究论证了庄行镇潘垫中心村规划框架、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基本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新城、新市镇、中心村“三级”城镇体系。在《奉贤区2007~2009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现中心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2010年6月8日,缙云县新农办再次召开中心村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县建设局、发改局、卫生局、国土局、旅游局、教育局、民政局、文体广新局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乡(镇)长参加了会议。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心村”建设如此重视,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就把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中心村”建设需要的问题摆到了档案部门面前。
3.2“中心村”区域面积扩大,经济实力增强,为强化档案工作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心村与原来的行政村相比,在区域面积和经济实力上出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变化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必要性更加突显,另一方面,也为健全村级档案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和经济实力的支撑。
3.3“中心村”硬件设施好,为强化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原来的行政村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村,有比较好的办公场所,而大部分则条件较差,所以,村的档案工作一般都只强调有档案、有兼职人员、有档案装具、有规章制度的“四有”状态,很难安排有专用的档案库房。而村级档案工作的历史证明,正是由于既无库房更无机构,所以,随着人员调动等原因,村级档案工作出现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现在,中心村一般都建有农家会所,从奉贤区青村镇已经建设的15个农家会所来看,都按照建设标准涵盖了健康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等四大服务“板块”,这就为解决村档案室的专用库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4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的任务成倍增长。首先,现在的中心村一般由二至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这些并入村的档案需要集中保存,一下子增加了中心村档案室的室藏总量。其次,在中心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村务公开需要村里档案工作更加完善,而且,还会形成与以往相比更为大量的档案。大到如拆迁档案、宅基地置换、土地流转、村土地征收征用、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村民健康档案等等;小到如耕地、草
原、山林、池塘、滩涂、渔港码头等使用权承包、农民补偿、农村合作医疗等。所以,如果再不在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的话,将难以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再次,随着多年来对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法律的宣传,村民的档案意识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近年开展的为村民建立“一户一档”工作的推进,村民对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有了需要,也形成了推进村级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内部需要,从而大大增加了“中心村”档案工作的任务。
3.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级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意见》中提出,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还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此,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在2007年12月11日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夯实基础,科学规范农村基层组织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要大力推进和逐步规范村级建档工作,各建制村应将档案工作列入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要以维护村集体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为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服务;有条件的建制村,可以建立集档案、已公开现行文件、图书、资料、科技信息为一体的新型农村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从而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水平。”
4目前中心村档案工作的典型实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村级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有所提高,不少地区从建立档案工作示范村入手,积极认真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还有个别地区从中心村自身需要出发建立了村档案馆。
4.1风阳县小岗村档案馆。小岗村档案馆属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总投资185万元,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目前,档案馆共保存档案资料540卷、照片520张、实物26件、资料208册,这些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小岗村“大包干”30年来的变迁发展历史。小岗村档案馆分为村级档案保管场所、村史档案展览场所、信息公开场所、科技培训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和村务行政办公场所等6个部分,融村级档案、图书、科技信息与文化娱乐为一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
4.2南街村档案馆。南街村党委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自1999年8月建馆以来,大力加强了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使南街村档案馆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管理科学、利用方便的专业体系,被誉为“村级建档明珠,中国兰台奇葩”。截止目前,南街村档案馆共接收文书档案3246卷(件),照片、声像档案2600多卷(盒),其中有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曾庆红、罗干等2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南街村视察工作时形成的宝贵档案资料。档案馆内同时收集整理了财务、科技、合同、工伤、证书、实物、房地产等各类档案材料1640卷(件),建立工作台账近百册。被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档案局联合授予2007年度“河南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4.3上海市奉贤区陶宅村档案馆。自陶宅村于2008年3月主动提出建立村档案馆的愿望起,区档案局与该村所在的青村镇即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中心村档案管理模式研究”的市局级课题研究,并以陶宅村为实验基地,积极筹备。目前,该村档案馆位于村办公大楼的第二层,总面积为550平方米,其中,村史陈列室204平方米、村档案室库房44平方米、村民“一户一档”库房102平方米、村档案室办公用房22平方米、接待查档用房22平方米,大厅和辅助用房156平方米。具体工作包括:补充收集村的文件材料、建设村史陈列室、为村民建立“一户一档”、编修村志、发动村民写家谱等。目前,已经建立“一户一档”400家,村档案室已经创建为“区先进档案室”,村史陈列室已经于2009年11月16日开门迎接第一批客人。
5对中心村档案工作模式的设想
5.1建立综合的档案工作机构。名称可以各异,“综合档案室”、“档案信息服务中心”、“档案馆”都可以。笔者倾向称“档案馆”,因为,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信息资源和提供利用的基地。这样,村级档案都可由本村永久保存。这些档案除部分来自上级的文件外,主要由本村形成,利用服务对象也基本来自本村。所以,这些档案由本村永久保存很有必要。而要真正形成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就必须在设有机构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5.2明确主要职责。我们要对中心村档案馆的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使之既可行,又有发展余地。其主要职责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收集、保管职能。整合档案资源,将中心村党政班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以及村民的“一户一档”集中统一管理,为村委会服务村民提供方便。二是开发利用职能。提供档案利用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负责收集整理上级与村民关系密切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向村民开放,免费提供查阅服务,让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和维护自身权益;编写村大事记、村史等。三是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围绕村的中心工作,依托档案资源优势,举办村史陈列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对全体村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是村务公开的职能。利用档案资源,配合做好村务公开工作。
4.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一、建设情况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按照乡镇机构改革要求,金河镇党群服务中心于2019年12月份挂牌成立,坐落于金河镇政府东侧,面积660平方米,并将东光社区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整合、务实管用、共建共享”的目的。我镇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主任、副主任,主任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窗口配备8名工作人员。党群服务中心严格按照市委要求的标准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置了电话、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必备的办公设备。(二)功能设置情况。
我镇的党群服中心能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代办服务等功能。中心建设了“一心、两站(所)、六室”,一个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六个窗口:即党员服务、民政服务、卫生计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退役军人;两个站(所):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六个办公室:党员服务室、党务咨询室、党员活动室、多媒体会议室、图书阅览室、司法调解室,打造了集党务、政务以及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二、服务情况
(一)实行集中办公。
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独立的便民服务大厅,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纳入中心办理,并抽调工作人员,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集中办理的事项主要涉及社保医保、就业服务、民政、退役军人等部门。2020年1-3季度,共计办理低保、社会救助、医保、社保、慰问退役军人10人,发放抗美援朝纪念章12枚。(二)实施阳光操作。
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党群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结合,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实行上墙公布,做到服务内
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
就明了、一看就放心。如: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粘贴有办事
指南、办事流程等相关制度。
(三)明确服务规范。
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了服务守则,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制定了首问负
责制度、Ab岗工作制、办理登记制度等,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详细登记备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亟需补充。
党群服务中心涉及工作内容多、业务繁杂,核定事业编制9名,目前实有4人,还有5个空缺,亟需招录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中。(二)协调联动还有不足。
由于党群服务中心是新成立的单位,各项工作还在按部就班地开展,在一体化办公、联动融合发展上还有待提高。(三)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多,涉及面广,而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在为民服务上还需提升。(四)政务外网暂未接入。
由于政务外网线路未实施安装,政务外网还未接入。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体现了当前政府职能和行政服务改革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为群众提供了便利。群众对党群服务中心有一定的现实需要,党群服务中心也有必要、有能力为群众提供一些便利服务。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党群服务中心是市、镇、社区三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直接地担负着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要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建设。一要加强领导,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二要配备好工作人员。要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好、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党群服务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明确职责、授权到位。三要完善机制。要建立完善好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心工作有序进行。(二)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市区与乡(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互动,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广泛听取群众对党群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如预约服务、电话服务等,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在党群服务中心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要符合条件,都要给予直接办理;对于那些在乡镇不能直接办理的事项可实施“帮你办”,由工作人员负责提供全程代理服务;对那些政策性、法律性较强,一时无法解决或不能给予明确答复的事项,党群服务中心要提供受理服务并负责帮助联系、协调。要积极探索网上审批途径,可以通过市政府网上审批的事项进行网上办理,如涉及社保、民政等部门事项,建议统一通过网上办理。5.职教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五
县委、县政府:
为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五城同创”战略,强力推进“十个六”工程,现将县职教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前期工作
自县委、县政府决定组建职教中心以来,我们前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建专班。项目牵头领导周主席多次组织县职教中心筹建协调工作,明确了牵头单位教育、局人社局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强调了纪律要求。设立了筹建办公室,挂靠教育局。教育局抽调4人组成工作专班,由我总负责并由局党组成员理工中专党委书记陈先平、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黄新柳两位同志牵头,项目办、理工中专协助。
二、外出考察。为充分发挥我县职教中心建设的后发优势,筹建办公室收集了黄梅、麻城、红安、罗田、崇阳、岳西等7个县市的职教资源整合和职教中心建设经验;陈部长、伍县长、周主席等四大家领导带领教育局、人社局实地考察了麻城,我们还考察咨询了黄梅、岳西等地职教中心建设,外地经验对我们很有启示。
三、实地考察。县伍县长周主席等领导和工作专班多次到开发区、叶坊村实地考察规划选址情况,并向县领导提出建议,为职教中心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四、调研摸底。我们通过多次到县理工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局等单位调研摸底,基本摸清了全县可整合职教资源。
五、申报项目。教育局负责的县职教中心教学楼建设项目申报“国家中职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项目”(1000万元)已顺利通过立项。
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教资源配置,促进英山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职业技能人才支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关于实施“319工程”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通知》,《英山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县委、县政府于____年3月决定整合职教资源组建职教中心,并将县职教中心建设列入全县“五城同创”“十个六”工程项目之一等有关精神,从根本上解决我县职教发展短板问题,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为蓝本,立足县情,科学规划,遵循“现代、实用、够用”的原则,分步完成建设任务。
二、建设规划
㈠学校定位
职教中心按国家示范定位。力争在两年时间内把它建设成为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融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各类职业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职教中心。
㈡学校选址
职教中心按照县“五城同创”统一规划,在位于城西工业新城的文化产业城内(叶坊村)选址新建。选址应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五城”的招商引资和项目的带动辐射效应;有利于校企合作、技术推广及应用、工学结合和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方便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
㈢办学规模
1、全日制中职在校生:进一步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后,按普教职教招生比大体相当的要求,职教中心中职在校生规模约3600人,68个教学班;
2、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约1000人;
3、整合职教资源后每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约10000人次。
㈣规划建设规模
为满足上述办学规模要求,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用地面积不少于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少20平方米),不考虑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县职教中心建设规模应为:校园占地面积180亩(其中可预留小学、幼儿园用地3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约7。2万㎡。
1、具体建设项目
①教学楼:2栋×4000㎡=8000㎡(教室35间×2=70间);
②培训楼:1栋4000㎡(教室35间);
③实训楼:3栋×4000㎡=120x㎡(含机械数控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中心等);
④艺术楼:1栋3000㎡;
⑤综合楼:1栋4000㎡(含行政办公、学术报告、图书阅览等);
⑥学生公寓:6栋×3000㎡=18000㎡;
⑦学员培训住宿楼:1栋4000㎡;
⑧食堂:1栋7200㎡(含学生餐厅、教师餐厅、客餐厅、操作间);
⑨生活辅助用房:1栋3000㎡(含超市、洗衣房、医务室、理发室等);
⑩教师周转房:3栋×3000㎡=9000㎡;
11、体育设施:400m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1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0个。
12、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三通一平”,含场地平整、围墙、校门、道路硬化、水电系统、管网系统、绿化美化、景点建设等。
2、布局规划
以上建设项目,实行分区建设,按教学区(教学楼、艺术楼、职业培训楼)、实训区、行政综合区、生活区(生活1区———学生宿舍,2区———食堂、超市、服务中心,3区———教师宿舍)、运动区、中心广场与集中绿化等六区合理布局,依山就势,科学规划。
3、建设要求
所有建筑设施应符合国家关于学校建筑设施抗震、消防等要求和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所有教室可进行多媒体教学,校园大门、宿舍门、食堂、商店、服务中心等实现一卡通,覆盖整个校园的监控、音响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
4、规划建设投资概算
资金测算总额约为1.94亿元(不含土地补偿和拆迁费用):
(1)工程前期费用测算:约3000万元。
①现有规划校园选址面积177.46亩,其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田垄,最大高差约30米,校园平整工程量大,平整费用概算超过2200万元;
②“三通”(水电路)、地下管网及规划设计费用约计800万元。
(2)主体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约1.44亿元。
因校园平整后,大部分校园属填基软基础,按抗震设防要求,全部应使用桩基,单位造价增大,每平方米至少增加400元以上,达到20xx元/m2。建设项目总面积7.2万m2,需要资金约1.44亿元。
(3)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约20xx万元。
含校门、围墙、运动场、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点建设等项目建设内容。
三、分步建设建议
1、另选校址。选择平整工程量小、地基硬的地方作校园,以压缩前期工程费用,主要是平整费用,可节约1500万元。当然现址建成后位置更优越。
2、分步建设。
(1)一期工程完成5.2万㎡的建设任务,具体建设项目为:
①教学楼:2栋×4000㎡=8000㎡(教室35间×2=70间);
②培训楼:1栋4000㎡(教室35间);
③实训楼:2栋×4000㎡=8000㎡(含机械数控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中心等);
④综合楼:1栋4000㎡(含行政办公、学术报告、图书阅览等);
⑤学生公寓:4栋×3000㎡=120xx㎡;
⑥食堂:1栋7200㎡(含学生餐厅、教师餐厅、客餐厅、操作间);
⑦生活辅助用房:1栋3000㎡(含超市、洗衣房、医务室、理发室等);
⑧教师周转房:2栋×3000㎡=6000㎡;
⑨体育设施:400m环形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1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10个。
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三通一平”,含场地平整、围墙、校门、道路硬化、水电系统、管网系统、绿化美化、景点建设等。
(2)二期工程拟建2万㎡,具体拟建项目为:
①实训楼1栋:4000㎡;
②艺术楼1栋:3000㎡;
③学生宿舍楼2栋:6000㎡(3000㎡×2);
④学员培训住宿楼1栋:4000㎡;
⑤教师周转房1栋:3000㎡。
(3)一期工程建设资金测算(1.2亿元):
①压减建设面积共20x0 ㎡,减少投资20x0 ㎡×20xx元/m2=4000万元;
②选址变化减少单方造价投资400元/㎡,可节约投资520x㎡×400元/m2=2080万元;
③重新选址节约校园前期平整费用1500万元。
合计压缩、节约投资约7500万元,一期工程主体总投资概算约1.2亿元。
四、现有资源及引资建议
(一)现有资源
1、项目资金
省发改委(国家中职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项目)1000万元;
2、专项经费
返还中职经费600万元;
3、资产置换
建议温泉小学整体迁至现理工中专并附设城北幼儿园。将现在的温泉小学(实际可使用面积8亩)进行置换,大约可置换1500万元。
4、教师周转房项目
教师周转房可利用公租房政策,套建100套,项目资金450万元。
5、其他部门培训资源
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补贴136万元/年;
农业局: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44万元/年(2047万,2140万);
就业局:职业培训补贴308万元/年;创业培训补贴102万元/年(年);
民政局:复员军人再就业培训补贴7万元/年(2013年)。
以上各部门各类培训补贴约600万元/年,实为不可用资金。
上述1—4项共可筹集到资金约3500万元,尚有8500万元资金缺口,拟通过招商引资解决。
(二)、招商引资建议
方案1:民办公助。吸引商家投资办校,商家负责出资建设和建成后的学校管理,政府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职教政策和我县职教资源现有管理模式履新相应义务予以支持。
方案2:分期付款。由开发商垫资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建设,建成交付使用后,按照合同分期付款,每年还款1700万元,5年还清。
方案3:以土地换建设(BT模式)。县政府另外划拨土地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垫资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几点请示
1、县委、县政府成立县职教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职教中心建设指挥部,确定指挥长。制订建设方案,全面领导职教中心建设。
2、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建设方案,确定引资模式,明确建设主体。作出决定,形成会议纪要。
6.市省级中心镇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在小城镇综合试点过程中,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小城镇发展改革作为发展余姚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来抓。通过两轮的发展和改革,泗门、梁弄两个省级中心镇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将近年来中心镇改革与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
几年来中心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1、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加。泗门镇综合实力居全国千强镇第87位、省百强镇11位。2005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5.3亿元,是96年的5.1倍,财政收入达到4.22亿元,是96年的15.7倍。梁弄镇改革和发展总体呈现出“各业经济富有特色,小康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渐趋殷实”的良好格局,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1亿元,是96年的3.8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18万元,是96年的3.4倍。
2、城镇各项功能渐趋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泗门镇建成区面积从96年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0.3平方公里。梁弄镇建成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到2005年,泗门镇累计投入5亿多元,用于建设城镇公共设施,“五纵六横”的交通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并着力改善老城区面貌和市政设施,梁弄镇近年来投入1.5亿使“三横二纵”集镇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建成了正蒙街、如意路商住楼、滨溪别墅区、镇中路等中心街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两个镇逐步扩大了学校、医院、农贸市场、主题公园、停车场、超市等规模。城镇集聚功能明显增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了工业向园区集聚,三产资源向中心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到2005年底,泗门镇进工业园区企业达201家,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9。梁弄镇新建了湖东工业功能区积极引导灯具企业向功能区集聚,到2005年底,进功能区企业26家,大力发展三产资源,到2005年底三产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商贸服务业。
3、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05年泗门镇农民人均收入10372元,比96年增加4766元,梁弄镇人均纯收入4500元,比96年增加2454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到2005年泗门镇16周岁以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达到86.7,政府全年用于社会救助资金近300万元。梁弄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5以上,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5以上,各项基本保险人数逐年上升建,并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个,实现就业再就业1191人。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程、山区人口“内聚外迁”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泗门镇被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梁弄镇积极开展了平安社区、安全单位、平安景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工作的几点体会
1、抓小城镇建设首先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思想认识是前提,组织领导是关键。市里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搞中心镇改革建设绝不是下放点权限、给予点优惠政策、造一个形象工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探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子,通过中心镇的示范作用,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以此通过各种会议和宣传来统一有关部门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中心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心镇发展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了中心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真正营造了适宜中心镇发展改革的经济社会环境,给中心镇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督促各部门主动、及时地作好配套服务工作,明确操作规程,要求市直有关部门都把促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列入重要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抓小城镇建设,必须要突出方案、规划的统领作用。试点方案和城镇规划是发展蓝图、工作依据,也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因此方案、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城镇的演进方向、建设进程乃至发展成败,直接关系到城镇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方案、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方案、规划先行,把中心镇方案、规划放到统筹城乡规划的重要位置,坚持以规划来带动中心城镇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帮助制订统领全局的实施方案。我们不仅重视小城镇“要”发展的问题,更重视小城镇“如何”发展的问题。在泗门、梁弄列入试点
镇后,组织工作班子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出台了试点时期的《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改革的主要措施,为试点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二是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确定泗门镇是余姚市北部现代化小城市,是辐射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产业带的中心城镇,是未来5年中重点开发的城镇示范区和重要物流基地。
确定梁弄镇为以革命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山水生态城镇;三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两个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及时修编和完善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进一步凸显其特色和个性。在规划的制订中做到规划与目标定位的有机结合,做到近期建设与长远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到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余姚市“十五”、“十一五”规划相衔接。
3、抓小城镇建设一定要突出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发展经济必须以产业作支撑,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对此,我们市里上下的认识是十分统一的,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并且都能做到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极积鼓励中心镇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的主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两个乡镇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泗门镇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条件,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高起点规划的8000亩工业园区内,基本形成了家用电器、汽车附件、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出口创汇12570万美元。在农业上也坚持特色优势,做好榨菜文章,全镇榨菜种植面积5万余亩,成为“中国榨菜之乡”,榨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33家加工企业中已有宁波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余姚市级龙头企业13家,27个商标生产小包装,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梁弄镇利用老区优势,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培育了以花卉、名茶、水果为主的特色农业,走出了“农户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公司市场”新模式的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中国灯具之乡”品牌优势,做优灯具产业,全镇已发展工商注册灯具企业405家,异地建办12家,1400多家灯具经营部遍布全国各地,灯具行业务工人员达9000余人。商贸旅游业迅速发展,被评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万元,现有商贸企业232家,有1/3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商贸服务业工作。
4、抓小城镇建设一定要发挥小城镇的主导作用。中心镇的发展改革如果没有自已改革的积极性,不解决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外力的作用和政策都是有限的,我市的两个中心镇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一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如泗门镇根据市里政策划,按照“统一、精简、高效”原则,把现行镇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五办一所”,必要时根据干部使用条件,高配中层正职。同时运用好行政管理权限,建立了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泗门中队、余姚市招投标中心泗门分中心、余姚市卫生监督所泗门分所和余姚市疾病预防中心泗门分中心。二是积极实施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政策扶持设立了与市行政审批中心职能相对应的便民服务中心,运用好行政管理、计划项目审批、建设规划等部分市级下放的管理权限,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使中心镇的服务效能得到明显增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积实施财政体制改革。按照收支划分范围及调整比例,积极争取专项补助,运用好向中心镇倾斜扶持的财政管理政策。从而使中心镇的可用资金明显增加,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积极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中心镇建设投资公司,强化政府作用,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着力改革市政公用事业的运营机制,最大限度地放开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五是深化建设用地改革。运用好建设用地指标周转制度,强化土地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建立城乡用地置换机制,不仅有效地保障了中心镇建设用地,而且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增强了中心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全面推行城乡劳动力统一登记管理和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积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小城镇的持续发展要有必要的政策扶持。中心镇的发展改革,有些是靠自身是解决不了的,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央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中心镇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泗门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梁弄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加快推进泗门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政策意见》。考虑到不同的中心镇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我们在制定政策意见时,坚持从中心镇的实际出发,突出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的镇实行不同的政策。在泗门、梁弄两个中心镇的扶持政策中,具体政策条款各有侧重。如考虑到泗门海涂等可利用土地资源充裕,我们给予了用地指标自我平衡的优惠政策,规定在确保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零星整治、土地整理、平坟返耕等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由镇政府实行定向自我调节,集中用于泗门镇城镇建设,通过政策优惠泗门镇土地折抵指标增加了1200亩,可折合资金7200万元,农保调整指标增加了1800亩,可折合资金216万元,各类土地出让金返还增加4700万元,以及各类财政返还共1.57亿。又如梁弄镇,为鼓励山区人口梯度转移,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规定对按规划向梁弄镇规划区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可转换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选址,移房户可享受市政府《余姚市山区整体移民集中安置试点若干政策意见》等有关文件中的优惠政策。同时,考虑到梁弄镇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众多,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规定给予专项的文保资金、四明湖保护资金及旅游、环保补助。通过制订这些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鼓励中心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创新,扩大了中心镇的自由发展空间,增强了中心镇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中心镇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对照,还有较大的差距,小城镇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制约试点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体制性、素质性、结构性障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小城镇改革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继续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政策。充分发挥中心镇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为中心镇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明确中心镇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快中心镇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并要求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加大对中心镇的支持力度,形成推进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对已经出台的有关扶持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抓紧进行一次梳理,对还未落实的政策,要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抓好落实。原创:wenmi114.com
7.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1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自2014年以来,大数据从概念炒作逐步落地生根,中国“大数据云图”也初具雏形,军队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大数据档案工作逐步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面临严峻挑战。
1.1大数据成为军队档案工作的时代特征
《大数据时代 》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 他认为, 大数据大大解放了人们的分析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一是可以分析所有关联数据而不是随机抽样;二是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三是更关注相关关系的价值而不是因果关系[1]。
所谓大数据档案工作,就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把海量数据资源融入档案工作之中,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搜集挖掘、处理分析来指导档案工作有效开展[2]。大数据档案工作更突出档案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2014年10月30日 ,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强调政治工作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没有活力,必须顺应信息化大趋势,建设信息化政工、大数据政工。 实际上,大数据档案工作也是大数据政工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标准化、 一体化、网络化等方面成绩突出。 当前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数据,开始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大数据档案工作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1.2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初具大数据4V特征
学术界习惯使用4V特性来描述大数据的基本特征:规模性 (Value)、多样性 (Variety)、高速性 (Velocity)和价值性 (Value)[3]。 军队档案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 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干部档案工作也呈现出了大数据4V特征。
(1)档案数据存储海量化 。 随着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推进 , 全军干部电子档案库将逐步建立, 电子档案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军务的运用持续产生大量的文书档案。
(2)档案管理内容多样化 。 干部档案管理的内容早已突破单纯的人事档案,已经延伸到电子档案、人力资源数据、文书档案等各种类型数据。
(3)档案信息服务实时化 。 人力资源数据汇总周期缩短后 , 要求干部档案归档要及时,信息校验与档案鉴定要实时;干部档案远程借阅服务上线后,服务效率多次要求提速。
(4)档案数据价值多元化 。 档案内容多样化伴随着价值多元化,例如干部政策执行情况、干部违规提拔情况等诸多潜在价值可以被挖掘。
1.3军队干部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新时期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在观念、 职能和技术上面临诸多挑战。
(1)管理理念方面的挑战 。 随着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职能的不断扩充,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早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 档案管理重心将不再是档案本身,而应该是多元化服务;档案管理也不再是被动的事务性工作,而应该是主动地创新性活动。
(2)工作职能方面的挑战 。 当前形势下 ,档案工作职能持续扩充,不断冲击其他部门的核心利益。 但由于档案管理部门在政工部门中处于非核心地位,改革面对较大阻力,导致责权利不一致。
(3)管理技术方面的挑战 。 大数据时代 ,海量档案数据的收集、鉴别和处理必须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深层次价值挖掘必须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因此档案工作者信息化能力迫切需要大幅度提升,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也要重构。 当前可以利用成熟的商用技术或开源技术, 但是适用于档案管理尤其是干部档案管理的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变革思路
为应对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 档案管理部门必须紧抓机遇,迎接挑战,理清变革思路。
2.1接纳新思维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
未来的档案观主要有两大趋势:大档案观和大服务观。 大档案观将一切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和数据信息都视为档案, 大服务观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智能化、知识化服务[4]。
2014年12月23日 ,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档案工作正在呈现一种新常态,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有5种新思维:创新思维、先行思维、网络思维、合作思维和人本思维。
大数据档案观要求档案工作干部扩大视野,强化数据意识, 突出大数据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让数据发声,让数据参与决策。
档案管理部门要勇于打破常规,树立大档案观,主动寻找新的档案形成者并纳入监管范围,占领信息制高点,争取信息主动权;树立大服务观,关注客户新需求,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接纳5种新思维,引领军队档案工作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接纳大数据档案观,关注档案工作中的数据工程建设。
2.2扩充新职能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的传统职能主要包括建立干部档案,收集、鉴别、整理干部档案材料,办理干部档案的查阅、借用和转递,做好干部档案应急战备工作等。
在大数据时代下, 军队档案管理部门逐步承担了干部人力资源数据汇总、干部信息查询、干部工作辅助决策等新职能。 承担这些新的职能后, 档案管理部门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包括干部纸质档案、干部电子档案、人力资源数据、文书档案、网上办件等诸多信息为一体的海量信息资源, 而这些信息正是大数据档案工作核心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军队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找准自身定位, 履行军队赋予的干部信息中心新职能,开创“大档案”工作新局面。
2.3吸收新技术提升档案工作新水平
信息社会进入3.0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 云计算技术为数据生产、存储、处理和运用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设施,而大数据技术让云计算在商业、经济、政府、军事等领域得以推广并取得巨大效益。
军队档案工作要善于吸收这些新的技术, 充分了解主流大数据服务商的一站式部署方案,广泛借鉴政府、企业等领域档案管理部门成功经验,尤其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结合军队档案资源特征和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3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变革措施
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变革要在数据上下功夫, 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服务等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3.1部署大数据解决方案,保证基础设施先进性
当前大数据产业还处于构建的初期,但传统IT厂商正加速向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大数据一站式部署方案,包括计算机机房硬件、数据存储基础软件、大数据分析应用软件,以及技术咨询、运维支持等服务。 其中,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是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核心。
在解决方案的选型中,要关注系统的一体化,能够便于实现实体档案、 电子档案、 办公文档等异构信息的一体化存储和访问; 关注系统的扩展性, 能够随着数据的增长保持极高的线性度;特别要关注系统安全性,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涉密信息的存储安全和访问安全。
3.2重构档案管理流程,保证数据资源鲜活度
数据之于大数据时代就如燃料之于工业革命, 只有拥有鲜活的数据才能为数据分析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重新审视所有数据的产生过程, 通过重构业务流程,整合信息系统,抓住数据产生的“进出升训调”等各个关键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捕获、记录和处理海量业务数据,才能持续保持自身信息资源的鲜活度。 通过重构干部培训工作业务流程, 及时掌握学员分配任职情况和干部在职培训情况;通过重构干部转业工作业务和离退休工作业务,及时掌握干部安置情况;通过重构干部任免工作和晋职晋衔工作,及时掌握干部任职和晋升情况;通过重构干部调配业务,及时掌握全军干部调动情况。 除此之外,在人力资源数据汇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重构系统缩短数据汇总周期, 通过丰富校验手段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增加电子档案的规范化提高数据价值。
保持信息的鲜活度不仅需要保证信息的实时性、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信息的知识性, 采用逻辑表示法、 语义网表示法、本体表示法等知识表示方法统一异构数据的描述,从而便于数据分析和利用。
3.3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保证信息服务高价值
提供智能化、 知识化干部信息服务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中心建设的中心目标。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时刻瞄准军队档案工作关注的重大问题,运用大数据思维探寻干部信息资源潜在价值, 引入深度学习、知识计算、社会计算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分析能力,提供高价值服务。
寻找高价值服务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从军队档案工作尤其是干部工作关注的中心工作中寻找。 例如干部政策执行监督一直是一个困扰干部部门的棘手问题, 我们可以广泛运用多维模拟分析、智能动态监控等技术,实现干部“进出升训调”的全程控制、全时监管、全量分析,为提高干部队伍精确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干部队伍宏观结构仿真预测中,我们可以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模拟干部队伍发展趋势,提供决策咨询。
3.4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课题研究,保证实证研究有特色
大数据背景下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 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步骤, 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建设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必然选择。 我们申请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档案资源整合方案与模式研究”课题,于2013年获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研究。
从Web 1.0到Web 2.0社会媒体,数据来源变化为个性化发布和社会性传播, 数据类型变成用户频繁更新信息和信息的交互性,分析技术也包括了对兴趣、关系、机构和传播分析等,应用已经从网络信息导航到社会软件、群体智慧。 因此,我们研究工作的任务,一是对采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分类、聚类和整合, 并在可控范围内予以发布,构建新媒体档案信息研究交流平台; 二是在授权条件下进行关联并共享利用, 提高档案工作者研究交流的水平和档案网站信息的增值服务, 与现有在线的大中型档案信息网大数据对接。
4结语
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变革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是核心职能转型的必然举措,但同时也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变革道路的艰辛。 2015年是我国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重要一年,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遇, 积极求变,主动作为。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军队干部档案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现实需求,改革迫在眉睫。为应对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接纳新思维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扩充新职能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吸收新技术提升档案工作新水平。军队干部档案工作变革要在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服务上下功夫,即部署大数据解决方案以保证基础设施先进性、重构档案管理流程以保证数据资源鲜活度、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以保证信息服务高价值、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课题研究以保证实证研究有特色。
8.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94-02
长久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对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职学校来说,党风廉政建设在学校中心工作中发挥着清淤排阻、助力护航的积极作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要求,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履行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作为学校一名组织干事,在参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学校党委只有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实现了中心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齐头并进。
一、细化“两个责任”分解,落实任务到岗到人。
一是学校每年年初研究制定《纪检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并分解任务到岗,落实责任到人;二是党委书记与各个班子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和细化责任与任务;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将责任制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与选拨任用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约束和指挥棒的作用。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综合履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打造一只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一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在学校领导班子连续经历调整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迅速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抓中层干部培养及轮岗。学校于定期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2016年选拔中层干部27名,其中4名同志为初次取得中干任职资格,实现了干部管理“能上能下”。三抓干部廉政教育。每年对学校各部门中层干部开展廉政诫勉谈话。针对财务、人事等重点部门及各部门后勤人员进行全员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政从业承诺书》,从思想上为各部门廉洁工作打了一剂“预防针”,有效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三、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廉政教育。
一是组织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党员职工代表赴渝都监狱开展廉政教育,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反腐倡廉我参与、廉政教育在心中”主题猜谜语活动和“廉政教育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反腐倡廉意识。二是全校开展“中国梦·我的梦”、“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树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等主题实践活动,强化了全校领导干部家属的廉洁自律意识。三是运用新兴媒介推进廉政教育,通过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廉政信息。
四、紧密结合专题活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学校党委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为贯彻落实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篇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有关文件精神。二是制定《党委委员上党课时间表》,明确每位党委委员以多种形式给全校党员上专题党课2次。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副书记、校长给党员上专题党课。发放学习资料500余册,开展了“两学一做” 专题教育知识竞赛,促进党员思想、作风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办学发展有机结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推进作风建设,用作风转变来践行“关键在做”的重要要求。
五、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议事规则。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学校党委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关于“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学校财务制度汇编》、《党委会议事规则》、《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各类会议制度》等制度11项。通过制度规范,扎紧权力的笼子,全面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为执纪监督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六、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全面加强监督力度。
一是增补纪委委员1人,增强了纪检监督工作力量。实行纪委委员对口联系所在党支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职能发挥。二是根据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相关规定,学校修订完善了招投标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学校采购工作。三是切实履行监督职责。2013年至2015年,全校共开展了39次各类招标。采购项目从办公会集体研究立项到向上级财政部门申报采购计划,从招标公告发布到开标评标及招标结果公示,从采购协议签订到供货验收等,全程每个环节均接受校纪委的监督,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七、狠抓重點环节部位,做好廉政风险防控。
根据市经济信息委党组《关于进一步落实直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全校各部门廉政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合学校内设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情况进行了廉政风险点重新查找,共找出风险点39个,制定防控措施31条,修订或完善16项相关制度。尤其针对财务部、人事部、后勤保障部、招投标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等重点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08-11
交通数据中心建设方案07-23
财政局数据中心建设09-04
2024年数据中心工作总结07-09
数据中心优化改造10-03
云数据中心技术机构07-02
数据中心新技术09-10
机房数据中心维护方案10-20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09-19
数据服务能力建设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