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教育

2024-09-30

中图教育(共8篇)

1.中图教育 篇一

一般论文中对图像的要求

图象是科技论文表述的重要形式,插图绘制的准确、规范、合理,不仅可以使论文论述清楚、明白,还可以起到活跃、美化、节省版面,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但在科技论文撰稿中,许多作者不了解图象使用的有关规定,存在不少问题,为引导广大作者在撰稿中正确绘制和设计图象,提高撰稿质量。现结合我多年投稿的一些体会,就科技论文撰稿中插图设计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做一简要介绍,供参考。

插图包括线条图和照片图,它以直观的方法使读者迅速理解事物的形态、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特点,可以缩减繁琐的文字描述。有时插图可以把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情况描绘得一目了然。有些实物照片还具有客观证据的作用。但作为科技论文的”形象语言”、“视觉文字”,插图的使用必须要有统一和规范的语言手段,要注意使用相应学科的专业符号,防止乱用和混用国外标准或已经废弃不用的旧标准。线条图

线条图是科技论文撰稿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一般由图序、图题、标目、标值、坐标轴、图注等6部分组成。线条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的要求。图形要简明、完整、清晰地表述欲表达的主题内容。全图外廓以矩形为宜,高与宽的比例约为5:7左右,应避免过于扁或长(最好绘制为正方形)。图中文字说明要简明,需要时可用数码或代号标示,并附以图注说明。要有纵坐标和横坐标,并标明量和单位,同时要有图例及图例说明。

1)图序和图题。插图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给出图序和图题,如图

1、图2。图题应是以最准确、最简练的并能反映该图特定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般是词组(很少用句子),而且绝大多数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很少用动宾词组),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容易认读。图序、图题在图正下方标明。

2)标目。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必要项目,由物理量名称(或物理量名称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组成。采用量与单位比值的形式,即“量名称或量符号/单位”,比如“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p/MPa”,也可用“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p(MPa)表示;而不用传统的、不科学并容易引起歧义的表示方法,如“p,MPa”,或“压力,MPa”,或“压力p,MPa”表示。百分号“%”虽然不是单位,但在这里也可按单位处理,如“完成比例/%”。物理量的符号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斜体字母标注,尽量避免使用中外文的文字段。单位符号应该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正体字母标注。

3)标值。标值是坐标轴定量表达的尺度,排在坐标轴外侧,紧靠标值短线的地方。要通过改用标目中的单位的方法使标值的数字应尽量不超过3位,或小数点后不多于1位。如,将50 000m改为50 km,1000g改为1kg,0.005g改为5mg等。同时,要使标值规整化,如因实测数据使标值非规整如0.275,0.580,0.866„时,应使其规整化为0.3,0.6,0.9„,不能用不规整的实测数值直接作标值。

4)坐标轴。具有具体标值时,因标值的大小已明确表述了增量的方向,就不应在给出标值的同时,再重复给出箭头标志。只有当坐标轴表述的是定性的变量,即没有给出具体值时,坐标轴的末端才应按增量方向画出箭头,并标注x,y及原点。

5)图注。图注说明语既可放在图中,也可放在图外,但要简洁准确,表述规范。

6)适当运用同类曲线的重叠。为了加强对比效果,有时当有2条以上曲线具有同一参变量时,可以将这些曲线描绘在同一幅函数图上。即共用一个横坐标轴,而分立左右两条纵坐标轴,此时两个纵坐标轴的标目和标值都要标注。照片图

使用照片图应注意图片清晰度要好,对比度要合适。图中需标注文字、数字或符号时,尽量使用电脑适当添加,使图片清楚、美观、协调,并提供电子文件;不能使用电脑编辑加工的,应另外用纸画图标示,不要直接写画在图上。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比例尺应同时照排。

2.中图教育 篇二

在图书馆的工作中, 我们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的校园, 我们的硬件建设, 如馆舍面积、阅览座位、电子阅览室的设备配置等, 要在短时间内跟上学生数量增加的速度, 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应对短期内读者急剧增加的情况,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 在过去的十年, 我们在摸索中寻求办法, 以服务读者为最终极目标, 力求尽大可能的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以软件来尽量弥补硬件的不足。

1 确保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的优质完成

我们必须首先保障在面对大批量读者的时候, 图书馆传统功能的优质实现。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就是立足于图书的借阅, 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要保证读书的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的读书采购工作能深入的了解新时代大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需要、专业学习的需要、就业形势分析的需要等。而在我们的一线工作中, 在图书的流通环节,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如加强了解和学习读者的需求心理, 在借阅中能做好为读者推荐、详解的工作, 正确引导读者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学习。

2 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思想, 全方位服务于读者

随着学生读者群的增加, 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借阅工作了, 我们必须本着以读者为本的思想, 在做好借阅工作的基础上, 进而做好面向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的咨询和教育工作。

首先, 要求我们充分实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比如说开设信息检索课程, 授予了读者一项现实而有长远价值的技能, 不仅在大学的学习中, 可以用得到信息检索的知识, 信息检索这一技能在读者未来的研究学习、工作甚至是生活中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 要求我的加大力度完成好读者咨询的工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背景下, 师资力量很难跟得上学生数量增加的脚步, 图书馆的工作就要从读者咨询方面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说, 为读者提供课程相关知识的阅读推荐服务, 为面临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等。

最后, 我们加大力度建设电子资源, 让更多的读者可以在校园里、宿舍里, 在任何的时间里都体会到阅读的便利, 和得到学业方面的支持。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分流一批读者在网上图书馆完成图书的阅览和学习。

传统模式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大部分工作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如借还书、取书上架、阅览服务等等。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 特别是数据库、网络通讯和多媒体、超媒体、超文本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使得我们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中, 读者服务具体操作和技术手段方法的变革体现在了读者服务的不同层面:比如, 建立图书馆的电子引导系统, 以语音方式或电子显示向来往的每一位读者宣传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建立信息查询系统, 以多样化的录入方式来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 以便其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途径进行馆藏目录查询和图书的网上预约和续借、个人借阅情况的查询。在高度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并且在逐渐的摆脱这传统图书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服务方式, 正在朝着以综合的文献信息技术提供智能型的服务的方向转变

3 立足自身的提高, 完善读者服务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海量传播,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我们必须首先做好信息的甄别工作,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把最好最有用的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面对大量增加的信息能敏锐而迅速的辨别出其中最有用的。需要我们馆员主动积极地在网络资源利用和信息整合、检索等方面向读者提供导引服务、联机实时帮助和定向专题服务。如帮助读者选择和使用数据库;帮助读者了解数据库的结构、检索界面;帮助读者掌握复杂书目的检索方法;帮助读者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检索策略, 进行复杂主题查询;帮助读者及时排除检索过程中的设备技术障碍等。

在任何一种教育的阶段, 馆员素质的提高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 图书馆员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负责借书还书的图书管理员, 他们更是信息方面的专家, 他们的职能已经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进行指导与培训等方面转化。全新的职能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图书资料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现代化的技术信息有深刻的领悟。所以说, 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对馆员开展继续教育, 对其进行职业培训;而馆员自己则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以使自己可以不断提高读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我们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 挑战中同样蕴含着勃勃生机, 我们高等学院图书馆的从业人员, 要以挑战为动力, 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从读者的根本利益出发, 全方位多角度的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摘要:进入21世纪, 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越来越多的学子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 我们的高校图书馆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会, 本文从发挥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和充分完善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文献支持的功能等方面, 对高校图书馆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 以期在日后更加完善自身的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图书馆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在“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3.地理教学中图的妙用 篇三

图的选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功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地理图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规律,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填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能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一、读气温曲线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气温状况

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较平直,年温差很小,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四季皆夏;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大,说明气温年较差显著增大,但最冷月气温仍在0℃以上,冬季温暖。温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变化更大,气温年较差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极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弯曲也大,除最暖月气温在0℃以上外,其他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

二、读降水柱状图,区别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热带气候中热带雨林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年降水总量居各气候类型之首,且降水全年分配均匀;热带草原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较大,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最大,年降水总量大,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夏季;热带沙漠气候的柱状图几乎没有水柱,全年降水极少。

亚热带气候中地中海气候的柱状图最奇特,气温曲线图的高峰区,对应的是降水柱状图的低谷区,也就是说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不大,夏季风来临,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温带气候中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柱状图最平缓,各月降水分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的柱状图起伏也大,降水分布不均,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柱状图起伏平缓,降水总量小,冬夏降水差别不大。

极地气候的柱状图水柱极低,全年降水很少。

三、读地理轮廓图,培养学生想象力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就是靠地图产生的灵感。魏格纳在卧床养病时,闲看墙上的地图,忽然注意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便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漂移分开了。他根据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在学习意大利时,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其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接下来让同学说出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地;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西西里、撒丁等岛,可引用意大利的足球赛很精彩,这些岛屿正好像是足球,长筒靴在踢足球。上述空间概念建立之后,用彩色粉笔边讲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及物产的分布。远远望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育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地理。此类可联想的图形还有很多,中国的轮廓酷似一只报晓的雄鸡等。

用地理轮廓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会学生明确目标的學习中,还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图像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后,会运用适当的图像处理信息并展示学习成果。其中,运用图表处理地理信息和说明地理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明朗化,这充分说明图表不仅是学生获取区域地理信息的工具,也是学生加工地理信息的工具。

4.农业科技中图书馆价值论文 篇四

一、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

当前,部分农村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副产品产量不高、附加值低、农业设备落后、技术老套等破解难题,这里有地域差别大、宏观经济形势突转、政府协调不力等客观外围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民科技知识浅薄、小农经济意识重。这样的低效率生产造成的结果是农业发展缓慢,农业收入仅够维持家庭低水平的日常开销,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所得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因此,乡镇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承担着唤醒农民科技创新意识、强化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教育指导职能。乡镇图书馆提供为农民量身定制的精神食粮,开展适宜农民操作的服务,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理想阵地。它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关于农业方针政策、农业设备使用、科学种养加等相关的读书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形成与时代同行的现代农业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农业行为习惯,培养他们把农业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的情趣,从而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2.乡镇图书馆是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

乡镇图书馆是本区域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近几年,各地纷纷撤乡并镇,调整行政区划,各乡镇所辖地域较以往成倍扩大,乡镇图书馆在本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突出。但据笔者了解,一些地方的农民和少部分基层干部的信息意识不强,加之当地信息技术条件落后,使农民对农业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可以培养农民利用信息的本领。农民到乡镇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中加以求证识别、消化、撷取,图书管理员协助查寻、筛选、分析信息,提供快捷便利的条件。

二、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现状剖析

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作用,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而,乡镇图书馆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有不容乐观的难点:

1.农业科技类藏书建设落后。乡镇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少质量低,从数量上看,馆藏“小而全”,农业科技类图书占总藏量比例偏少;从质量上看,此类图书内容陈旧,或理论性太强,或实用意义不大,更新剔除工作缓慢。

2.农民阅读兴趣不高。有些乡镇图书馆几乎失去功能,成为乡镇形象的摆设,农民对藏书置若罔闻。究其原因是农村主流文化偏离方向,聚众、迷信活动风靡乡间,同时作为阅读主力队员的农村青壮年大多离家外出打工,农业科技图书少有人问津成为必然。

3.信息现代化配套设施不全。现代信息技术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还未完全普及,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乡镇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严重落后,农民处于与外界信息隔阂的状态。在沿海发达地区部分乡镇图书馆的电脑网络、卫星通讯设施由于农民不会操作而利用率极低,造成资源浪费。

4.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乡镇图书馆经过几次乡镇机构改革,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者多,懂网络技术者少,年轻者少。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三农”需求不匹配,与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甚远。

三、围绕本土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乡镇图书馆应有作用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有250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其中有一部分回乡务农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资金积蓄,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感召下,从事种养加等农业生产经营。乡镇图书馆应及时对这部分人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培训,让他们尽早走上农业致富之路,这是乡镇图书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责任。

优化乡镇图书馆人才职能素质,锻造网络信息技能。搞好乡镇图书馆少不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应建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打下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一要优化乡镇图书馆人员职能。在图书馆人员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增加向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教育、多手段传播农业科技创新知识的职能,要使他们成为乡镇图书馆阵地的多面手、“万精油”。二要积极引进人才。国家或各省市要出台相应的用人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图书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图书馆工作,这样的人才不但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的一技之长,他们入馆就能担任起农业知识查询、信息参考咨询、农技新书通报、农业网络平台交互、提供下载服务等新颖的服务项目的重任。三要适时培训人才。对馆内现职人员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改造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信息素养,以此才能从事信息导航和教育工作。另外要培育崇高的职业价值观,要把为农服务当作一项内涵丰富和高尚的职业看待,要使他们看到这项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社会价值。四要激励人才。要保证工作人员的薪酬公平合理,激发他们对事业的追求。比如,津贴设定应向有突出贡献的馆员倾斜,馆员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完成任务应该获得年度工作量奖,职称评审中包含为农服务业绩部分,以更全面地考查馆员相对应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目前许多乡镇图书馆不能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了硬件设施的更新和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强化各级政府对乡镇图书馆为农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加大上级检查指导力度,强化教育,提高基层领导对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度,认识乡镇图书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软实力地位。其次,以立法形式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专项基金,其中一部分要通过财政预算拨给图书馆,运用到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和馆藏建设之中。再次,多方面鼓励、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图书馆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各类活动。积极和农林、科协、农技推广站、养殖所、出版、广电等部门合作,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采取专家知识讲座、能人现场传授、项目经验跟踪报道等形式。最后,既有资源要用到实处。国家对乡镇图书馆的既有投入要有实效,起作用,避免资源浪费。文化“三下乡活动”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国家资源下放利国利民,关键是要用到实处,要让乡镇图书馆有诉求权,把本馆关于农业科技知识的短缺情况和计划思路向上级部门汇报,使资源下放实实在在满足农村实际需要,否则架空于农民需求之外,离开农民生产实际只能是一堆废纸,一次空讲,一场形式。

3.营造农民崇尚读书的氛围,丰富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各阶层要重视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能让读书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在农村中逐渐淡化消失,而应该重新树立它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首先乡镇干部、村干部要在带头阅读和科技应用中起表率作用。乡镇干部通过学习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驻村入户进行宣传,把农民从庸俗游戏中吸引到读书学习上来,通过实例让农民知道知识产生效益的道理。其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利于农民消化吸收。农民的文化基础有限,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形式,否则宣传只是形式。如用图片展介绍发达地区和国外的农业现代化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言宣传国家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优惠政策,开展农技经验讲座,举行能人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农民利用馆藏图书的积极性,以此摒弃他们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因循守旧思想。再次,实现城乡阅读共享。乡镇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必竟有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图书流动机制,使农民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在办证、借阅、查询、上网、活动等方面实行免费制度。这样的构局不但有利于统筹规划,节约资金,更使得乡镇图书馆积极跟上城镇公共图书馆发展形势,不断优化自身传统的服务方式。

5.ps中图层如何解锁?网络技巧 篇五

首先要检查图像模式对不,一般要选择为RGP,方法:图像——模式 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是在出现解锁双击没有反应的情况下要第一个考虑的,一般调整后就可以直接解锁了,

其次就是直接双击解锁了,方法有很多,如:双击解锁;按alt+双击背景层;也可以按锁的小图标来解锁等方法有很多,您可以选择这几个方法都试了,建议大家在制作的时候能备份最好备份一下,按ctrl+j 复制图层一下。

6.O数理科学和化学_中图分类号_ 篇六

O1 数学

O1-0 数学理论

O1-6 数学参考工具书

O1-64 数学表

O1-641 乘法表、因数表、质数表

O1-642 倒数表

O1-643 乘方与开方表

O1-644 对数表

O1-645 三角函数表

O1-646 积分表

O1-647 概率论、数理统计用表

O1-648 特殊函数表

O1-649 计算数学用表

O1-8 计算工具

O11 古典数学

O112 中国古典数学

O113/117 各国古典数学

O119 中国数学

O12 初等数学

O121 算术

O121.1 四则

O121.2 比例、百分法、利率

O121.3 开方

O121.4 心算法、速算法

O121.5 珠算、筹算

O122 初等代数

O122.1 代数式

O122.2 方程式

O122.3 不等式

O122.4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O122.5 极大与极小

O122.6 对数、指数

O122.7 级数

O123 初等几何

O123.1平面几何

O123.2 立体几何

O123.3 几何各论

O123.4 极大与极小

O123.5 轨迹与几何作图

O123.6 三角形与圆的几何学、近世几何学

O124 三角

O124.1平面三角

O124.2 球面三角

O13 高等数学

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

O141 数理逻辑(符号逻辑)

O141.1 命题演算、谓词演算、类演算

O141.12 谓词演算(命题函项演算)

O141.13 类演算

O141.2 证明论

O141.3 递归论(递归函数、能行性理论)

O141.4 模型理论

O141.41 非标准分析

O142 应用数理逻辑

O143 数学基础

O144 集合论

O144.1 基本概念

O144.2 悖论

O144.3 公理集合论

O144.4 类型论

O144.5 描述集合论(解析集合论)

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

O151 代数方程论、线性代数

O151.1 代数方程论

O151.2 线性代数

O151.21 矩阵论

O151.22 行列式论

O151.23 多线性代数

O151.24 向量代数、因子代数、代数不变量论

O151.25 线性不等式

O151.26 线性代数的应用

O152 群论

O152.1 有限群论

O152.2 交换群论(阿贝尔群论)

O152.3 线性群论

O152.4 拓扑群论

O152.5 李群

O152.6 群表示论

O152.7 群的推广

O152.8 群论的应用

O153 抽象代数(近世代数)

O153.1 偏序集合与格论

O153.2 布尔代数

O153.3 环论

O153.4 域论

O153.5 泛代数

O154 范畴论、同调代数

O154.1 范畴论

O154.2 同调代数

O154.3 代数K-理论

O155 微分代数、差分代数

O156 数论

O156.1 初等数论

O156.2 代数数论

O156.2+1 代数数域、域扩张

O156.2+2 局部数域

O156.2+3 分圆域

O156.2+4 类域论

O156.3 几何数论

O156.4 解析数论

O156.5 二次型(二次齐式)

O156.6 超越数论

O156.7 丢番图分析(丢番图数论)

O157 组合数学(组合学)

O157.1 组合分析

O157.2 组合设计

O157.3 组合几何

O157.4 编码理论(代数码理论)

O157.5 图论

O157.6 图论的应用

O158 离散数学

O159 模糊数学

O17 数学分析

O171 分析基础

O172 微积分

O172.1 微分学

O172.2 积分学

O173 无穷级数论(级数论)

O173.1 发散级数、可求和性、收敛因子

O173.2 连分式论

O174 函数论

O174.1 实分析、实变函数

O174.11 描述理论

O174.12 测度论

O174.13 凸函数、凸集理论

O174.14 多项式理论

O174.2 傅里叶分析(经典调和分析)

O174.21 正交级数(傅里叶级数)

O174.22 傅里叶积分(傅里叶变换)

O174.23 殆周期函数

O174.3 调和函数与位势论

O174.4 函数构造论

O174.41 逼近论

O174.42 插值论

O174.43 矩量问题

O174.5 复分析、复变函数

O174.51 单复变数函数几何理论

O174.52 整数函数论、亚纯函数论(半纯函数论)

O174.53 代数函数论

O174.54 椭圆函数、阿贝尔函数、自守函数

O174.55 拟共形映射(拟保角变换)、拟解析函数、广义解析函数

O174.56 多复变数函数

O174.6 特殊函数

O174.61 贝赛尔函数

O174.62 球面调和函数

O174.63 圆柱面调和函数

O174.64 椭圆面调和函数

O174.66 欧拉积分

O175 微分方程、积分方程

O175.1 常微分方程

O175.11 解析理论

O175.12 定性理论

O175.13 稳定性理论

O175.14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

O175.15 抽象空间常微分方程

O175.2 偏微分方程

O175.21 稳定性理论

O175.22 一阶偏微分方程

O175.23 二阶偏微分方程

O175.24 数理方程

O175.25 椭圆型方程

O175.26 抛物型方程

O175.27 双曲型方程

O175.28 混合型方程

O175.29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O175.3 微分算子理论

O175.4 高阶偏微分方程(组)

O175.5 积分方程

O175.6 积分微分方程

O175.7 差分微分方程

O175.8 边值问题

O175.9 特征值及特征值函数问题

O176 变分法

O176.1 极小曲面方程

O176.2 等周问题

O176.3 大范围变分法

O177 泛函分析

O177.1 希尔伯特空间及其线性算子理论

O177.2 巴拿赫空间及其线性算子理论

O177.3 线性空间理论(向量空间)

O177.3+1 拓扑线性空间

O177.3+2 半序线性空间

O177.3+9 其他线性空间

O177.4 广义函数论

O177.5 巴拿赫代数(赋范代数)、拓扑代数、抽象调和分析

O177.6 积分变换及算子演算

O177.7 谱理论

O177.8 积分论(基于泛函分析观点的)

O177.91 非线性泛函分析

O177.92 泛函分析的应用

O177.99 其他

O178 不等式及其他

O18 几何、拓扑

O181 几何基础(几何学原理)

O182 解析几何

O182.1平面解析几何

O182.2 立体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

O183 向量(矢量)和张量分析

O183.1 向量分析

O183.2 张量分析

O184 非欧几何、多维空间几何

O185 射影(投影)几何、画法几何

O185.1 射影(投影)几何

O185.2 画法几何

O186 微分几何、积分几何

O186.1 微分几何

O186.11 古典微分几何

O186.12 黎曼几何

O186.13 射影微分几何

O186.14 广义空间(一般空间)

O186.15 微分形式(外微分形式)

O186.16 大范围微分几何

O186.17 直接微分几何

O186.5 积分几何

O187 代数几何

O187.1 代数曲线、代数曲面

O187.2 簇(代数簇)

O187.3 域上多胞形和其他环

O189 拓扑(形势几何学)

O189.1 一般拓扑

O189.11 拓扑空间(空间拓扑)

O189.12 维论

O189.13 模糊拓扑学(不分明拓扑学)

O189.2 代数拓扑

O189.21 组合拓扑

O189.22 同调和上同调群

O189.23 同伦论

O189.24 纽结理论

O189.25 拓扑K-理论

O189.3 解析拓扑学

O189.3+1 流形的几何

O189.3+2 微分拓扑

O189.3+3 微分流形

O189.3+4 纤维丛(纤维空间)

O19 动力系统理论

O192 整体分析、流形上分析、突变理论

O193 微分动力系统

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O211 概率论(几率论、或然率论)

O211.1 概率基础

O211.2 几何概率与组合概率

O211.3 分布理论

O211.4 极限理论

O211.5 随机变量

O211.6 随机过程

O211.61平稳过程与二阶矩过程

O211.62 马尔可夫过程

O211.63 随机微分方程

O211.64 过程统计理论

O211.65 分支过程

O211.66 描述性概率

O211.67 期望与预测

O211.9 概率论的应用

O212 数理统计

O212.1 一般数理统计

O212.2 抽样理论、频率分布

O212.3 序贯分析

O212.4 多元分析

O212.5 判决函数(决策函数)

O212.6 试验分析与试验设计

O212.7 非参数统计

O212.8 贝叶斯统计

O213 应用统计数学

O213.1 质量控制

O213.2 可靠性理论

O213.9 其他统计调整

O22 运筹学

O221 规划论(数学规划)

O221.1 线性规划

O221.2 非线性规划

O221.3 动态规划

O221.4 整数规划

O221.5 随机规划

O221.6 多目标规划

O221.7 组合规划

O221.8 参数规划

O223 统筹方法

O224 最优化的数学理论

O225 对策论(博弈论)

O226 排队论(随机服务系统)

O227 库存论

O228 更新理论

O229 搜索理论

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

O231 控制论(控制论的数学理论)

O231.1 线性控制系统

O231.2 非线性控制系统

O231.3 随机控制系统

O231.4 分布参数系统

[O231.5] 复杂系统

O231.9 其他

O232 最优控制

O233 逻辑网络理论

O234 学习机理论

O235 模式识别理论

O236 信息论(信息论的数学理论)

[O236.2] 编码理论(代数码理论)

O24 计算数学

O24 计算数学 O241 数值分析

O241.1 误差理论

{O241.2} 最小二乘法

O241.3 插值法

O241.4 数值积分法、数值微分法

O241.5 数值逼近

O241.6 线性代数的计算方法

O241.7 非线性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的数值解法

O241.8 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O241.81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O241.82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O241.83 积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O241.84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

O241.85 共形变换(保角变换)中的计算问题

O241.86 实用调和分析

O242 数学模拟、近似计算

O242.1 数学模拟

O242.2近似计算

[O242.21] 有限元法

O242.22 哈特里(Hartree)近似法

O242.23 牛顿-拉弗森(Newton-Raphson)法

O242.24 帕德(Pade)近似法

O242.25 雷利-里茨(Rayleigh-Ritz)法

O242.26 松弛法

O242.27 索末菲尔德(Sommer-feld)近似法

O242.28 随机近似法

O242.29 区间分析法

O243 图解数学、图算数学

[O244] 程序设计

O245 数值软件

O246 数值并行计算 O29 应用数学

O3 力学

O301 牛顿定律、达朗伯原理

O302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O303 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

O31 理论力学(一般力学)

O311 运动学

O311.1 质点运动

O311.2 刚体运动、形的运动

{O311.3} 机构传动

O312 静力学

O312.1 力的合成与分解

O312.2平衡

O312.3 几何静力学、图解静力学

O313 动力学

O313.1 质点动力学

O313.2 质点系动力学

O313.3 刚体动力学

O313.4 碰撞理论(撞击理论)

O313.5 摩擦理论

O313.6 变质量动力学

O313.7 多体系统动力学

O314 引力理论

O315 弹道学

O316 分析力学(解析力学)

O317 稳定性理论

O317+.1平衡位置的稳定性

O317+.2 运动的稳定性

[O317+.3] 结构的稳定性

O318 陀螺力学(回转仪理论)

O318.1 支承点的运动

O318.2 回转仪运动的稳定性

O318.3 漂移问题

O32 振动理论

O321 线性振动

O322 非线性振动

O323 自激振动、参数振动

O324 随机振动

O325 有限自由度体系的振动

O326 弹性体的振动

O327 结构振动

O328 减振、隔振理论

O329 振动测量技术

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

O331 理性力学

O34 固体力学

[O341] 材料力学

O342 结构力学

O343 弹性力学

O343.1 二维问题(平面问题)

O343.2 三维问题(空间问题)

O343.3 接触问题

O343.4 应力集中问题

O343.5 非线性弹性力学

O343.6 热弹性力学(热应力)

O343.7 非均匀介质弹性力学

O343.8 各向异性弹性力学

O343.9 弹性稳定性问题

O344 塑性力学

O344.1 塑性力学基本理论

O344.2 理想塑性力学

O344.3 弹塑性力学

O344.4 塑性流动问题

O344.5 极限分析

O344.6 蠕变理论

O344.7 弹塑性稳定性问题

O345 粘弹塑性介质力学

O346 强度理论

O346.1 断裂理论

O346.1+1 脆性断裂

O346.1+2 韧性断裂

O346.1+3 碎裂(反射碎裂)

O346.2 疲劳理论

O346.2+1 腐蚀疲劳

O346.2+2 应力腐蚀

O346.2+3 各种因素对疲劳的影响

O346.3 强度理论的原子学说及微观机理

O346.4 强度理论的实验

O346.5 损伤理论

O347 变形固体动力学

O347.1 动载荷

O347.2 动力稳定性

O347.3 冲击载荷下的材料强度

O347.4 应力波

O347.4+1 弹性波

O347.4+2 热弹性波

O347.4+3 不完全弹性波

O347.4+4 分层介质中的波

O347.5 冲击波

O347.5+1 热冲击波

O347.6 转子动力学

O347.7 散体力学

O348 实验应力分析

O348.1 光测法

O348.11 激光测试

O348.12 全息法

O348.2 电测法

O348.3 机械测定法

O348.4 涂盖法(脆膜法)

O348.5 高温变形测试技术

O348.6 X射线法

O348.7 比拟法、模拟理论

O348.8 声学方法

O348.9 其他

O35 流体力学

O351 普通流体力学

O351.1 流体静力学

O351.2 流体动力学

O351.3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力学

[O352] 水动力学

O353 流体振动与波浪

O353.1 流体振动理论

O353.2 波浪理论

O353.3 汹涌与水击

O353.4 固体与流体的冲击

O353.5 实验技术与测量

O354 气体动力学(可压缩流体力学)

O354.1 亚音速流动

O354.2 跨音速流动

O354.3 超音速流动

O354.4 高超音速流动

O354.5 激波(冲击波)

O354.6 高速气流的冷凝

O354.7 高温气体动力学

O354.9 其他

[O355] 空气动力学

[O356] 稀薄空气动力学

O357 粘性流体力学

O357.1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力学

O357.2 蠕流

O357.3 渗流

O357.4 边界层(附面层)理论

O357.4+1 边界层稳定性与控制

O357.4+2 边界层与激波的干扰

O357.4+3 边界层实验技术与测量

O357.5 湍流(紊流)

O357.5+1 均匀湍流

O357.5+2 边界层、尾流的剪切流动

O357.5+3 湍流扩散与传热

O357.5+4 湍流实验技术与测量

O358 射流

O359 多相流

O359+.1 液、气(汽)二相流

O359+.2 空松固体中的多相流

O361 电磁流体力学

O361.1 基本方程

O361.2 介质的运动性质

O361.3 磁流体力学

O361.4 电流体力学

O361.5 电磁流体的稳定性与湍流

O361.6 电磁流体中的振荡与波、激波

O361.7 电磁流体的诊断技术(测量)

O362 化学流体力学

O363 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

O363.1 分散体系的流动

O363.2 界面和毛细流动

O363.9 其他

O368 应用流体力学

O369 物理力学 O37 流变学

O371 唯象理论

O372 统计理论

O373 非牛顿流体

O374 容积粘度

O375 正应力

O376 二次流

O377 应力松弛及反弹性应力松弛

O37 流变学

O371 唯象理论

O372 统计理论

O373 非牛顿流体

O374 容积粘度

O375 正应力

O376 二次流

O377 应力松弛及反弹性应力松弛

O38 爆炸力学

O381 爆震(爆轰)理论

O382 爆震波的传播

O382+.1 在空中、水中及地下的传播

O382+.2 在土及岩石中的传播

O382+.3 在金属材料中的传播

O382+.4 爆炸相似律理论和试验

O383 爆炸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O383+.1 爆炸波在空中、水中及地下的作用及防护

O383+.2 爆炸波对各种建筑物的作用及防护

O383+.3 爆炸波对各种机械及装备的作用及防护

O384 爆炸波的观测技术

O385 穿甲理论

O389 应用爆炸力学

O39 应用力学

O4 物理学

O4-0 物理学理论

O4-09 物理学史

O4-1 物理学现状与发展

O4-3 物理学研究方法

O4-33 物理学实验方法与设备

O4-34 物理测量

O4-39 电子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O41 理论物理学

O411 物理学的数学方法

O411.1 数学物理方法

{O411.2} 电子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O411.3 物理模拟方法、物理仿真

O412 相对论、场论

O412.1 相对论

O412.2 统一场论

O412.3 场论

O413 量子论

O413.1 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矩阵力学)

O413.2 量子电动力学

O413.3 量子场论与多体问题(核论)

O413.4 规范场

O41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O414.1 热力学

O414.11 基本定律

O414.12 物态变化、物态方程

O414.13 相变

O414.14 非平衡态热力学

O414.19 热力学的应用

O414.2 统计物理学

O414.21平衡态统计理论

O414.21+1 系综

O414.22 非平衡态统计理论

O415 非线性物理学

O415.2 协同学

O415.3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

[O415.4] 突变理论

O415.5 混沌理论

[O415.6] 动力系统

O42 声学

O421 声的原理

O421+.1 基本理论

O421+.2 振动体(声源)

O421+.3 振动的发生方法

O421+.4 机电类比

O421+.5 固体中振动的传播

O421+.6 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422

O422.1 声速

O422.2 声场

O422.3 声的反射与折射

O422.4 声的吸收与衰减

O422.5 声的干涉、衍射和散射

声的传播

O422.6 声的共振与声的辐射

O422.7 大振幅声波、非线性效应

O422.8 噪音

O423 声的合成与分析

O424 物理声学 O425 次声学

O425+.1 次声的发生

O425+.2 次声在大气中的传播

O425+.3 大气中的次声源

O426 超声学

O426.1 超声的发生

O426.2 超声的传播

O426.3 声光作用

O426.4 超声效应

O426.5 微波超声、声子

O426.6 声能学

[O426.9] 超声应用

O427 水声学

O427.1 水声传播

O427.2 水中声波的散射和混响

O427.3 水中声起伏

O427.4 气泡、空化、湍流、尾流的声源特性

O427.5 水下噪声

[O427.9] 水声的应用

[O428] 生理声学

O429 应用声学

O43 光学

O431 光本性的理论

O431.1 光的电磁理论

O431.2 量子光学

O432 光辐射、光度学、色度学

O432.1 光辐射

O432.1+1 气体放电辐射

O432.1+2 受激光发射

O432.2 光度学(测光学)

O432.3 色度学

O433 光谱学

O433.1 光谱测量

O433.2 光谱激发

O433.3 谱线结构

O433.4 光谱分析

O433.5 各类光谱

O433.5+1 吸收光谱

O433.5+2 火焰光谱

O433.5+3 弧光谱

O433.5+4 激光光谱

O433.5+5 火花光谱

O433.5+9 其他光谱

O434 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

O434.1 X射线

O434.11 辐射

O434.12 探测与量度

O434.13 光谱

O434.14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434.19 应用

O434.2 紫外线

O434.3 红外线

O434 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

O434.1 X射线

O434.11 辐射

O434.12 探测与量度

O434.13 光谱

O434.14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434.19 应用

O434.2 紫外线

O434.3 红外线

O435 几何光学

O435.1 反射与折射

O435.2 光具组理论与象差理论

O436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

O436.1 干涉与衍射

O436.2 吸收与散射

O436.3 偏振与色散

O436.4 电光现象(克尔效应)与磁光现象(法拉弟效应)

O437 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

O437.1 合频效应

O437.2 受激布里渊散射

O437.3 受激拉曼散射

O437.4 光参量器件

O437.5 光自聚焦

O438 信息光学

O438.1 全息光学

O438.2 傅里叶光学

O439 应用光学

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

O441 电磁学

O441.1 电学

O441.2 磁学

O441.3 电磁感应

O441.4 电磁波与电磁场

O441.5 电磁测量

O441.6 物质的电磁性质

O442 电动力学

O45 无线电物理学

O451 电磁波传播理论

O452 超高频无线电物理

O453 无线电线路理论

O454 统计无线电物理

O455 量子无线电物理

O455+.1 量子振荡器理论及频率标准

O455+.2 量子放大器理论

O455+.3 量子调制器与检波器理论

O455+.4 无线电波段中的量子起伏理论

{O455+.5} 无线电波谱学

O456 无线电波谱学

O46 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

O461 气体放电(气体导电)

O461.1 基本物理过程

O461.2 各类型放电

O461.2+1 辉光放电

O461.2+2 弧光放电

O461.2+3 火花放电

O461.2+4 高频放电

O461.2+5 脉冲放电

O461.2+6 固体放电

O462 阴极电子学

O462.1 热电子发射、热阴极

O462.2 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阴极

O462.3 光致发射、光阴极、外光电效应

O462.4 场致发射、场致发射阴极

O462.5 离子发射、离子发射阴极

O463 带电粒子光学

O463+.1 电子光学

O463+.2 离子光学

O469 凝聚态物理学

O47 半导体物理学

O471 半导体理论

O471.1 半导体量子理论

O471.2 半导体统计学

O471.3 极化与激子理论

O471.4 半导体晶体物理

O471.5 半导体能带结构

O472 半导体性质

O472+.1 表面性质

O472+.2 热学性质

O472+.3 光学性质

O472+.4 电学性质

O472+.5 磁学性质

O472+.6 磁场电效应

O472+.7 热电与热磁效应

O472+.8 光电效应

O472+.91 力学性质

O473 非平衡载流子

O474 杂质和缺陷

O475 P-N结

O48 固体物理学

O481 固体理论

O481.1 能带论

[O481.2] 点阵力学

O481.3 多体理论

O481.4 穆斯堡尔效应

O482 固体性质

O482.1 力学性质与声学性质

O482.2 热学性质

O482.2+1 热容量

O482.2+2 导热性

O482.2+3 热膨胀

O482.3 光学性质

O482.31 发光学

O482.4 电学性质

O482.41 压电现象、电致伸缩

O482.5 磁学性质

O482.51 磁性理论

O482.52 各种磁性

O482.52+1 抗磁性

O482.52+2 顺磁性

O482.52+3 铁磁性

O482.52+4 亚铁磁性

O482.52+5 反铁磁性

O482.52+6 压磁现象、磁致伸缩

O482.53 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

O482.53+1 磁共振与弛豫理论

O482.53+2 核磁共振

O482.53+3 顺磁共振与顺磁弛豫

O482.53+4 铁磁共振与铁磁弛豫

O482.54 磁性材料

O482.55 磁光效应

O482.6 热电与热磁效应

O482.7 光电效应

O483 固体缺陷

O484 薄膜物理学

O484.1 薄膜的生长、结构和外延

O484.2 薄膜中的力学效应

O484.3 薄膜中的输运现象

O484.4 薄膜的性质

O484.4+1 光学性质

O484.4+2 电性质

O484.4+3 磁性质

O484.5 薄膜测量与分析

O484.8 层介质膜

O485 表面物理学

O487 介电物理

O488 介观物理

O51 低温物理学

O511 超导电性

{O511+.1} 超导体物理

O511+.2 超导电性理论

[O511+.3] 超导材料

O511+.4 超导体性质

O511+.9 超导电性应用

O512 超流性和量子固体

O512.1 液体氦及超流性

O512.2 固体氦及量子晶体

O513 低温物性

O514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

O514.1 低温与超低温获得

O514.2 低温测量

{O515} 超低温(小于1°K)获得

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

O521 高压物理学

O521+.1 高压的产生

O521+.11 静态高压产生

O521+.12 动态高压产生

O521+.2 物质在高压下的物理性质

O521+.21 高压物性

O521+.22 高压物态

O521+.23 高压相变

O521+.3 高压物理实验技术

O521+.9 高压的应用

O522 高温物理学

O522+.1 高温热处理

O522+.2 物质在高温下的物理性质

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

O531 产生

O532 约束与加热

O532+.1 约束

O532+.11 磁约束

O532+.12 高频电磁场约束

O532+.13 惯性约束

O532+.2 加热

O532+.21 欧姆加热

O532+.22 绝热压缩加热

O532+.23 波加热

O532+.24 电子束加热

O532+.25 激光加热

O532+.26 高能粒子注入加热

O533 湍流

O534 波与不稳定性

O534+.1 振荡

O534+.2 增长波与不稳定性

O535 激震波(骇波)

O536 辐射与测量

O539 等离子体物理的应用

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

O551 热学

O551.1 热的测量(量热学)

O551.2 温度的测量(测温学)

O551.3 物质的热性质

O552 物质分子运动论

O552.1 布朗运动

O552.2 扩散与渗透

O552.3 气体分子运动论

O552.3+1平衡状态下的气体

O552.3+2 气体内的输运(迁移)过程

O552.3+3 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与解吸

O552.4 液体分子运动论

O552.4+1 液体的结构

O552.4+2 液体的性质

O552.4+21 力学性质

O552.4+22 热学性质

O552.4+23 光学性质

O552.4+24 电磁效应

O552.5 物质的结构

O552.6 凝聚状态与相变

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

O561 分子物理学

O561.1 分子结构

O561.2 分子的性质及其测定

O561.3 分子光谱

O561.4 分子间的作用、激发与离解

O561.5 碰撞与散射

O562 原子物理学

O562.1 原子的结构

O562.2 原子的性质及其测定

O562.3 原子光谱学

O562.3+1 谱线结构

O562.3+2 光谱线在电场及磁场中的分裂

O562.4 原子间的作用、激发与电离

O562.5 碰撞与散射

O562.6 同位素

O563 介分子与μ分子

O564 介原子与μ原子

O565 电子偶素与μ子素

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

O571 原子核物理学

O571.1 原子核物理实验

O571.2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O571.21 结构

O571.21+1 结构模型

O571.22 性质及其测定

O571.23 核谱学

O571.24 受激态

O571.25 核力

O571.25+1 理论

O571.25+2 性质与实验研究

O571.3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

{O571.31} 放射性生长与衰变

O571.32 各种射线及其衰变

O571.32+1 α射线及α衰变

O571.32+2 β射线及β衰变

O571.32+3 γ射线及γ衰变

O571.32+4 其他

O571.32+5 同质异能素

O571.33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571.34 人工放射性

O571.4 原子核反应

O571.41 受激嬗变

O571.41+1 一般理论

O571.41+2 共振理论、R-矩阵理论

O571.41+3 截面、能量关系

O571.41+4 角分布、角关联

O571.41+5 核反应的统计模型

O571.41+6 核反应的光学模型

O571.41+7 直接相互作用理论

O571.41+8 散射、极化

O571.42 各种类型的核反应

O571.42+1 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O571.42+2 质子、氘核、氚核、α粒子引起的核反应

O571.42+3 原子核引起的核反应

O571.42+4 电子和光子引起的核反应

O571.42+5 介子和超子引起的核反应

O571.42+6 其他粒子引起的核反应

O571.43 裂变

O571.43+1 理论与机制

O571.43+2 截面

O571.43+3平均中子数

O571.43+4 角分布及质量分布

O571.43+5 能谱

O571.43+6 辐射

O571.43+7 链式反应、循环反应

O571.44 聚变

O571.5 中子物理

O571.51 中子的基本性质

O571.52 中子类型

O571.52+1 慢中子

O571.52+2 中能中子

O571.52+3 快中子

O571.53 中子源和中子探测器

O571.54 中子能谱

O571.55 中子截面

O571.55+1 吸收截面

O571.55+2 俘获截面

O571.55+3 散射截面

O571.55+4 总截面

O571.56 中子衍射及其应用

O571.6 重离子核物理

O572 高能物理学

O572.1 宇宙线

O572.11 物理性质及探测

O572.12 初级宇宙线(原始宇宙线)

O572.13 次级宇宙线

O572.13+1 簇射

O572.13+2 原子核星裂

O572.14 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

O572.19 宇宙线的应用

O572.2 粒子物理学

O572.21 实验与测定

O572.21+1 高能加速器

O572.21+2 探测器与探测法

O572.21+3 测量和数据处理设备

O572.21+4 对撞机

{O572.22} 性质及其测定

O572.23 对称性质与守恒定理

O572.24 相互作用

O572.24+1 弱相互作用

O572.24+2 电磁相互作用

O572.24+3 强相互作用

O572.24+4 超强相互作用

O572.24+5 引力相互作用

O572.24+6 有效相互作用

O572.25 结构模型

O572.3 粒子类型

O572.31 光子与规范粒子交子、引力子入此。

O572.32 轻子

O572.32+1 中微子及其反粒子

O572.32+2 电子及其反粒子

O572.32+3 μ子及其反粒子

O572.32+4 τ子及其反粒子

O572.33 介子

O572.33+1 π介子及其反粒子

O572.33+2 κ介子及其反粒子

O572.33+9 其他介子

O572.34 重子

O572.34+1 质子及其反粒子

O572.34+2 中子及其反粒子

O572.34+3 λ超子及其反粒子

O572.34+4 ε超子

O572.34+5 反ε超子

O572.34+6 ξ超子

O572.34+7 反ξ超子

O572.35 简单核(原子序数或电荷小于3的核)

O572.35+1 氘核

O572.35+2 氚核

O572.35+3 α粒子

O572.35+4 氦3

O572.35+5 氦5

O581 波谱学

O582 能谱学

O59 应用物理学

O6 化学

O6-0 化学原理和方法

O6-01 化学物质命名法

O6-04 化学计算、化学统计

O6-041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O6-05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O6-051 化学与数学

O6-09 化学史

O6-1 化学现状与发展

O6-3 化学实验(实验化学)

O6-31 实验室

O6-32 实验仪器

O6-33 实验技术及设备

O6-331 粉碎与混合 O6-332 分离与提纯

O6-333 加热与冷却

O6-334 电实验

O6-335 压力和真空技术

O6-336 玻璃工操作和金属操作

O6-339 其他实验技术及设备

O6-37 实验安全技术

O6-39 电子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O6-6 化学参考工具书

O6-64 化学用表

O61 无机化学

O611 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

O611.2 结构

O611.3 性质

O611.4 无机合成化学

[O611.5] 分析与鉴定

O611.6 无机化合物

O611.61 含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O611.62 氧化物、过氧化物

O611.63 酸

O611.64 氢氧化物、碱

O611.65 盐

O611.66 复盐

O611.7 同位素及同位素的化合物

O612 周期系统各族元素

[O612.1] 第Ⅰ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2] 第Ⅱ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3 第Ⅲ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4 第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5 第Ⅴ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6 第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7 第Ⅶ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8] 第Ⅷ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2.9] 零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1/.8 各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1 零族元素、惰性气体(钝气或稀有气体)

O613.11 氦He

O613.12 氖Ne

O613.13 氩Ar

O613.14 氪Kr

O613.15 氙Xe

O613.16 氡(射气)Rn

O613.2 氢H

O613.3 氧O

O613.4 第Ⅶ族非金属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

O613.41 氟F

O613.42 氯Cl

O613.43 溴Br

O613.44 碘I

O613.45 砹At

O613.5 第Ⅵ族非金属元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51 硫S

O613.52 硒Se

O613.53 碲Te

O613.6 第Ⅴ族非金属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61 氮N

O613.62 磷P

O613.63 砷As

O613.7 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

O613.71 碳C

O613.72 硅Si

O613.8 第Ⅲ族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3.8+1 硼B

O614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1/.8 各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1 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11 碱金属(ⅠA族)元素

O614.111 锂Li

O614.112 钠Na

O614.113 钾K

O614.114 铷Rb

O614.115 铯Cs

O614.116 钫Fr

O614.12 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

O614.121 铜Cu

O614.122 银Ag

O614.123 金Au

O614.2 第Ⅱ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21 铍Be

O614.22 镁Mg

O614.23 碱土金属(ⅡA族金属元素)

O614.23+1 钙Ca

O614.23+2 锶Sr

O614.23+3 钡Ba

O614.23+4 镭Ra

O614.24 锌副族(ⅡB族金属元素)

O614.24+1 锌Zn

O614.24+2 镉Cd

O614.24+3 汞Hg

O614.3 第Ⅲ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3+1 铝Al

O614.32 钪副族(ⅢB族金属元素)

O614.32+1 钪Sc

O614.32+2 钇Y

O614.33 镧系元素(稀土元素)

O614.33+1 镧La

O614.33+2 铈Ce

O614.33+4 镨Pr

O614.33+5 钕Nd

O614.33+6 钷Pm

O614.33+7 钐Sm

O614.33+8 铕Eu

O614.33+9 钆Gd

O614.341/.347(类目特殊分类规定)

O614.341 铽Tb

O614.342 镝Dy

O614.343 钬Ho

O614.344 铒Er

O614.345 铥Tm

O614.346 镱Yb

O614.347 镥Lu

O614.35 锕系元素

O614.35+1 锕Ac

O614.35+2 镎Np

O614.35+3 钚Pu

O614.35+4 镅Am

O614.35+5 锔Cm

O614.35+6 锫Bk

O614.35+7 锎Cf

O614.35+8 锿Es

O614.35+9 镄Fm

O614.361/.364(类目特殊分类规定)

O614.361 钔Md

O614.362 锘No

O614.363 铹Lw

O614.364 铹后元素

O614.37 镓副族(ⅢA族金属元素)

O614.37+1 镓Ga

O614.37+2 铟In

O614.37+3 铊Tl

O614.4 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41 钛副族(ⅣB族金属元素)

O614.41+1 钛Ti

O614.41+2 锆Zr

O614.41+3 铪Hf

O614.42 钍Th

O614.43 锗主族(ⅣA族金属元素)

O614.43+1 锗Ge

O614.43+2 锡Sn

O614.43+3 铅Pb

O614.5 第Ⅴ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51 钒副族(ⅤB族金属元素)

O614.51+1 钒V

O614.51+2 铌Nb

O614.51+3 钽Ta

O614.52 镤Pa

O614.53 锑主族(VA族金属元素)

O614.53+1 锑Sb

O614.53+2 铋Bi

O614.6 第Ⅵ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61 铬副族(ⅥB族金属元素)

O614.61+1 铬Cr

O614.61+2 钼Mo

O614.61+3 钨W

O614.62 铀U

O614.63 钋Po(ⅥA族金属元素)

O614.7 第Ⅶ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7+1 锰副族(ⅦB族金属元素)

O614.7+11 锰Mn

O614.7+12 锝Tc

O614.7+13 铼Re

O614.8 第Ⅷ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O614.81 铁系金属元素

O614.81+1 铁Fe

O614.81+2 钴Co

O614.81+3 镍Ni

O614.82 铂系金属元素

O614.82+1 钌Ru

O614.82+2 铑Rh

O614.82+3 钯Pa

O614.82+4 锇Os

O614.82+5 铱Ir

O614.82+6 铂Pt

O615 放射性元素、放射化学

O615.1 放射化学一般性问题

O615.11 放射性元素的分离、提纯与浓缩法

O615.12 分子的导入法

O615.13 活度的测定法

O615.2 天然放射性元素、同位素

O615.3 人工放射性元素、同位素

O615.4 实用放射化学、同位素指示剂的应用

O615.4+1 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O615.4+2 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O615.4+3 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O615.4+4 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O615.4+5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O615.5 核转变化学

O616 稀有元素与分散元素

O619 其他新化学元素

O62 有机化学

O621 有机化学一般性问题

O621.1 有机化学理论、物理有机化学

O621.12 有机化学基本理论

O621.13 有机化学结构理论

O621.14 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个别问题

O621.14+1 同系列现象

O621.14+2 同分异构现象

O621.14+3 互变异构现象

[O621.14+4] 立体异构现象

O621.14+5 晶形(物理异构现象)

O621.14+6 游离基

O621.14+7 有机分子化合物

O621.14+8 鎓型化合物

O621.15 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物理方法及物理化学方法

O621.16 物理有机化学

O621.2 有机化合物性质

O621.21 物理性质

O621.22 光学性质

O621.23 电磁性质

O621.24 热力学性质

O621.25 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

O621.25+1 有机催化作用

[O621.25+2] 聚合反应与缩合反应

O621.25+3 异构化作用

O621.25+4 氧化与还原

O621.25+4.1 氧化

O621.25+4.2 还原

O621.25+4.3 脱氢作用

O621.25+4.4 氢解

O621.25+5 取代(置换)反应

O621.25+5.1 卤化作用与脱卤作用

O621.25+5.2 硫化作用、硫化加氯作用

O621.25+5.4 硝化作用、亚硝化作用

O621.25+5.5 重氮化作用

O621.25+5.6 氨基的导入、氨化作用

O621.25+5.7 羟基的导入

O621.25+5.8 烷基化作用

O621.25+5.9 芳基化作用、芳基胺化作用

O621.25+6.1 酰基化作用

O621.25+6.2 氰基和氰硫基族导入

O621.25+6.21 氰化作用

O621.25+6.22 氰硫化作用

O621.25+6.23 氰乙基化作用

O621.25+6.3 脱水作用、水化作用

O621.25+6.4 酯化作用(醚化作用)与酯交换作用

O621.25+6.5 皂化作用(水解作用)

O621.25+6.6 其他取代反应

O621.25+6.7 加成反应

O621.25+6.8 消除反应

O621.25+6.9 环化作用、芳化作用

O621.25+8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O621.25+9.1 高温高压下的反应

O621.25+9.2 电化学反应

O621.25+9.3 重排反应

O621.25+9.4 人名命名反应

O621.29 其他性质

O621.3 有机合成化学

O621.3+1 微量有机合成O621.3+2 半微量有机合成O621.3+3 生化有机合成O621.3+4 不对称有机合成

O621.3+5 标记原子有机合成或同位素有机合成O621.3+6 重有机合成或催化有机合成O621.3+7 光化有机合成O621.3+8 电化有机合成

O621.3+91 元素有机合成(元素有机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O621.3+92 辐射有机合成 [O621.4] 分析与鉴定

O622 各类有机化合物

O622.1 烃(碳氢化合物)

O622.2 卤素衍生物、卤代烃

O622.3 醇及其衍生物

O622.31 有机过氧化物

O622.4 醛、酮及其衍生物

O622.5 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2.6 含氮化合物

O622.7 含硫化合物

O623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

O623.1 脂肪族烃及其衍生物

O623.11 饱和脂烃(石蜡、烷属烃)

O623.12 不饱和脂烃

O623.121 乙烯属烃

O623.122 二烯属烃

O623.123 多烯烃

O623.124 炔属烃

O623.2 脂肪族烃卤代衍生物

O623.21 饱和脂烃卤代衍生物

O623.22 不饱和脂烃卤代衍生物

O623.221 乙烯属烃卤代衍生物

O623.223 二烯属烃卤代衍生物

O623.225 炔属烃卤代衍生物

O623.4 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O623.41 脂肪族醇

O623.411 饱和一元醇

O623.412 不饱和一元醇

O623.412+.1 乙烯属烃衍生的一元醇

O623.412+.2 炔属烃衍生的一元醇

O623.413 多元醇

O623.42 醇的衍生物

O623.42+1 醇化物

O623.42+2 ■盐类

O623.42+3 醚(乙醚)

O623.42+4 过氧化物

O623.42+5 烯烃的氧化物(环氧化物、环醚)

O623.42+6 醇的脂

O623.42+6.1 醇的无机酯

O623.42+6.2 醇的有机酯

O623.43 卤代脂肪族醇及其衍生物

O623.5 脂肪族醛和酮(羰基化物)及其衍生物

O623.51 脂肪族醛

O623.511 饱和一元醛

O623.512 不饱和一元醛

O623.512+.1 乙烯属烃衍生物一元醛

O623.513 饱和多元醛

O623.514 不饱和多元醛

O623.52 脂肪族酮

O623.521 饱和一元酮

O623.522 不饱和一元酮

O623.523 饱和多元酮

O623.524 不饱和多元酮

O623.53 同时含醛基和酮基的脂族化合物

O623.54 醛和酮的功能衍生物

O623.54+1 缩醛

O623.54+2 含氮衍生物

O623.54+3 含硫衍生物

O623.54+9 其他衍生物

O623.55 卤醛卤酮及其衍生物

O623.56 羟基醛(醇醛)和羟基酮及其衍生物

O623.59 醛和酮的其他衍生物

O623.6 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61 脂肪族酸

O623.611 饱和一元酸

O623.612 不饱和一元酸

O623.613 饱和二元酸

O623.614 不饱和二元酸

O623.615 饱和三元酸

O623.616 不饱和三元酸

O623.617 更高的多元酸

O623.62 羧酸的功能衍生物

O623.621 羧酸盐

O623.622 酰卤

O623.623 羧酸酐

O623.624 酯

O623.624+.1 一元酸酯

O623.624+.2 二元酸酯及多酸酯

O623.624+.3 原酸酯

O623.624+.4 无机酸酯

O623.625 过酸和过氧化酰基

O623.626 含氮功能衍生物

O623.627 含硫、磷功能衍生物

O623.64 卤代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65 羟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65+1 单羟基一元酸和多元酸

O623.65+2 多羟基一元酸和多元酸

O623.65+3 卤代羟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66 碳酸的有机衍生物

O623.661 碳酰卤及其衍生物

O623.662 碳酸酯

O623.663 含氮的碳酸衍生物

O623.664 含硫的碳酸衍生物

O623.665 碳酸的其他有机衍生物

O623.67 羰基羧酸(醛酸和酮酸)及其衍生物

O623.67+1 醛酸及其衍生物

O623.67+2 酮酸及其衍生物

O623.7 脂肪族含氮化合物

O623.71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O623.71+1 脂烃的硝基衍生物

O623.71+2 卤代硝基化合物

O623.71+3 硝基醇

O623.71+4 硝基醛

O623.71+5 硝基酮

O623.71+6 硝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72 脂肪族亚硝基化合物

O623.73 脂肪族胺及其衍生物

O623.731 胺类

O623.732 胺类功能衍生物

O623.733 卤代胺类

O623.734 氨基醇及其衍生物

O623.735 氨基醛、氨基酮及其衍生物

O623.736 氨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3.737 胺类的硝基衍生物

O623.738 胺类的其他(更复杂)衍生物

O623.74 脂肪族重氮化合物

O623.75 羟氨及联氨衍生物

O623.75+1 胲类

O623.75+2 肼类

O623.76 腈类、异腈类及其衍生物

O623.76+1 腈类

O623.76+2 异腈类、氰化物

O623.76+3 氰酸及异氰酸的有机衍生物

O623.76+4 雷酸及其盐类

O623.76+5 硫氰酸及异硫氰酸的有机衍生物

O623.8 脂肪族含硫化合物

O623.81 硫醇(乙硫醇)及其衍生物

O623.82 硫醚(硫化物)、硫代氧化物及其衍生物

O623.83 亚砜、砜及硫化物

O623.84 亚磺酸、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4 碳环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

O624.1 脂环族烃及其衍生物

O624.11 饱和脂环烃

O624.12 不饱和脂环烃

O624.13 萜烯

O624.2 卤代脂环烃及其衍生物

O624.3 脂环族醇及其衍生物

O624.31 饱和脂环族醇

O624.32 不饱和脂环族醇

O624.33 萜烯类醇

O624.4 脂环族醛、酮及其衍生物

O624.41 脂环族醛

O624.42 脂环族酮

O624.42+1 饱和脂环族酮

O624.42+2 萜烯类酮

O624.5 脂环族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4.6 脂环族含氮化合物

O624.7 脂环族含硫化合物

O625 芳香族化合物

O625.1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O625.11 单环烃(苯系烃)

O625.12 不饱和侧链烃

O625.13 联苯烃

O625.14 多苯基甲烷及同系物

O625.15 稠环芳烃

O625.15+1 萘、二氧化萘、四氢化萘

O625.15+2 苊、二氧化苊

O625.15+3 芴

O625.15+4 蒽

O625.15+5 菲

O625.15+9 其他稠环芳烃

O625.2 芳香烃卤素衍生物

O625.21 苯及其同系物的卤素衍生物

O625.22 苯的侧链卤素衍生物

O625.23 萘及其同系物的卤素衍生物

O625.24 蒽及其同系物卤素衍生物

O625.29 其他芳香烃卤素衍生物

O625.3 酚、芳香醇及其衍生物

O625.31 酚及其衍生物

O625.31+1 酚

O625.31+2 苯系酚

O625.31+3 萘系酚

O625.31+4 蒽系酚

O625.31+9 其他酚

O625.32 酚的功能衍生物

O625.32+1 酚盐

O625.32+2 酚醚

O625.32+3 酚和脂肪酸(或脂环酸)生成的脂

O625.33 卤代酚

O625.34 芳香醇及其衍生物

O625.4 芳醛、芳酮及其衍生物,醌及其衍生物

O625.41 芳醛及其衍生物

O625.42 芳酮及其衍生物

O625.43 芳醛和芳酮的功能衍生物

O625.44 芳香卤醛、卤酮及其衍生物

O625.45 羟基芳醛和羟基芳酮及其衍生物

O625.46 醌及其衍生物

O625.46+1 苯系醌及其衍生物

O625.46+2 萘系醌及其衍生物

O625.46+3 蒽系醌及其衍生物

O625.46+9 其他醌类

O625.5 芳香族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5.51 芳酸

O625.51+1 苯系酸

O625.51+2 萘系酸

O625.51+3 蒽系酸

O625.52 芳酸的功能衍生物

O625.52+1 酰卤

O625.52+2 酸酐

O625.52+3 芳酸酯

O625.52+4 过氧酸和过氧化氢酸

O625.52+5 含氮功能衍生物

O625.52+6 含硫功能衍生物

O625.53 卤代芳酸及其衍生物

O625.54 羟基芳酸及其衍生物

O625.56 羰基芳酸(醛酸和酮酸)及其衍生物

O625.6 芳香族含氮化合物

O625.6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O625.61+1 芳烃的硝基衍生物

O625.61+2 同时含卤基和硝基的芳香族化合物

O625.61+3 硝基酚和硝基芳香族醇

O625.61+4 硝基芳醛、硝基芳酮和硝基醌

O625.61+5 硝基芳族羧酸

O625.62 芳香族亚硝基化合物

O625.63 芳胺及其衍生物

O625.63+1 芳胺

O625.63+2 芳胺功能衍生物

O625.63+3 卤代胺

O625.63+4 氨基酚、氨基醇及其衍生物

O625.63+5 氨基醛、氨基醌、氨基酮及其衍生物

O625.63+6 氨基羧酸及其衍生物

O625.63+7 芳胺硝基衍生物

O625.64 芳香族重氮化合物

O625.65 芳香族氧化偶氮、偶氮和氢化偶氮化合物

O625.66 联氨和羟氨的芳基衍生物

O625.67 芳香族腈和异腈及其衍生物

O625.7 芳香族含硫化合物

O625.71 芳香族硫酚、萘硫酚及其衍生物

O625.72 芳香族硫醇、硫醚(硫化物)及其衍生物

O625.73 芳香族亚砜、砜和硫化合物

O625.74 芳香族亚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 芳香族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1 磺酸和磺酸盐

O625.75+2 磺酸功能衍生物

O625.75+3 卤代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4 羟基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5 羰基(醛和酮)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6 氨基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75+7 氨基羟基磺酸及其衍生物

O625.8 非苯环芳香族化合物

O626 杂环化合物

O626.1 含单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O626.11 氧杂茂(呋喃)族

O626.12 硫杂茂(噻吩)族

O626.13 氮杂茂(吡咯)族

O626.2 含双或多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O626.21 邻二氮杂茂(吡唑)族

O626.22 苯骈二氮茂

O626.23 间二氮茂(咪唑)及其衍生物

O626.24 间氧氮茂(恶唑)

O626.25 间硫氮茂(噻唑)

O626.26 三氮杂茂(三唑)

O626.27 氧二氮杂茂与硫二氮杂茂

O626.28 四氮杂茂(四唑)

O626.29 其他

O626.3 含单异原子的六节杂环

O626.31 氧芑酮(哌喃酮)族

O626.32 氮杂苯(吡啶)族

O626.32+1 氮杂苯(吡啶)的同系物及其衍生物

O626.32+2 氢化氮杂苯产物

O626.32+3 氮杂萘(喹啉)及其衍生物

O626.32+4 异氮杂萘及其衍生物

O626.32+5 氢化氮杂萘和异氮杂萘产物

O626.32+6 氮杂蒽(吖啶)及其衍生物

O626.32+9 其他氮杂苯族化合物

O626.4 含双或多异原子的六节杂环

O626.41 间

(二)氮苯(嘧啶)族

O626.411 丙二酰缩脲及其衍生物

O626.412 间二氮苯烷四酮

O626.413 喋环、核酸

O626.414 尿环及其衍生物

O626.415 对二氮苯烷

O626.416 二氮萘(二价苯基磷二氮杂茂)

O626.417 二氮杂蒽(二二价苯基磷二氮杂茂)

O626.418 萘(夹)二氮杂蒽、二萘氮杂苯、二氮化蒽

O626.42 氯化砷氮二氢蒽、氧氮芑、氧氮蒽、硫氮杂苯烷、苯硫氮杂苯烷

O626.42+1 氯化砷氮二氢蒽、亚当毒质

O626.42+2 氧氮芑和氧氮蒽

O626.42+3 硫氮杂苯烷及苯硫氮杂苯烷

O626.43 三氮杂苯

O626.44 四氮杂苯

O626.5 七节杂环

O627 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1 周期系统第Ⅰ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11 碱金属有机化合物

O627.12 铜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O627.2 第Ⅱ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21 镁有机化合物

O627.22 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

O627.23 锌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O627.3 第Ⅲ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31 硼有机化合物、铝有机化合物

O627.32 镓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33 钪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4 第Ⅳ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41 硅有机化合物

O627.41+1 甲硅烷

O627.41+2 卤代甲硅烷

O627.41+3 硅醇、硅氧烷

O627.41+4 硅酸衍生物、硅酸醚

O627.41+5 氨基甲硅烷及其衍生物

O627.42 锗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43 钛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5 第Ⅴ族元素有机化合物(氮除外)

O627.51 磷有机化合物

O627.52 砷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52+1 砷有机化合物

O627.52+2 锑有机化合物

O627.52+3 铋有机化合物

O627.53 钒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6 第Ⅵ族元素有机化合物(氧和硫除外)

O627.6+1 硒及碲有机化合物

O627.6+3 铬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7 第Ⅶ族元素有机化合物(卤素除外)

O627.8 第Ⅷ族元素有机化合物

O627.8+1 铁有机化合物

O628 含同位素化合物

O628.1 含周期系统第Ⅰ族元素同位素的化合物

O628.1+1 含氢同位素化合物

O628.1+2 含碱同位素化合物

O628.2 含第Ⅳ族元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8.2+1 含碳同位素化合物

O628.3 含第Ⅴ族元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8.3+1 含磷同位素化合物

O628.4 含第Ⅵ族元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8.4+1 含硫族元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8.5 含第Ⅶ族元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8.5+1 含卤素同位素化合物

O629 天然化合物

O629.1 碳水化合物、糖

O629.11 单糖及其衍生物

O629.11+2 单糖

O629.11+3 单糖转化的衍生物及产物

O629.12 多糖

O629.13 糖苷

O629.2 类固醇(甾族化合物)

O629.21 固醇(甾醇)

O629.22 胆酸

O629.23 甾体激素及类似化合物

O629.24 甾体类皂角配基

O629.25 配基(强心性配剂)

O629.29 其他甾族化合物

O629.3 生物碱

O629.31 氮伍环衍生物

O629.32 氮杂苯衍生物

O629.33 氮杂萘衍生物

O629.34 氮杂蒽衍生物

O629.35 异氮杂萘衍生物

O629.36 氮杂茚衍生物

O629.37 间二氮茂和苯骈间二氮茂衍生物

O629.38 无环生物碱

O629.39 未定结构生物碱

O629.4 维生素、类胡萝卜素

O629.5 天然抗生素

O629.6 芳香油化学

O629.6+1 萜类化合物

O629.7 α-氨基酸、肽类、蛋白质、核酸

O629.71 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O629.71+1 α-氨基酸

O629.72 肽类

O629.73 蛋白质

O629.74 核酸

O629.8 酶、激素

O629.9 其他天然化合物

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O63-0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理论

O63-01 高分子化合物命名法

O631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O631.1 高聚物结构理论

O631.1+1 高聚物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O631.1+2 高分子的链结构

O631.1+3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

O631.2 高聚物的物理性质

O631.2+1 力学性质

O631.2+2 热学性质和分子运动

O631.2+3 电学性质

O631.2+4 光学性质

O631.2+5 声学性质

O631.3 高聚物的化学性质

O631.3+1 高聚物的化学稳定性

O631.3+2 高聚物的化学转化

O631.3+3 高聚物的老化

O631.3+4 高聚物的辐射化学

O631.4 高聚物溶液

O631.5 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O631.6 高聚物分析和鉴定

O631.6+1 高聚物分子量测定

O632 碳链聚合物

O632.1 不饱和烃聚合物

O632.12 烯烃聚合物

O632.13 芳基乙烯聚合物

O632.14 二烯烃聚合物

O632.15 环二烯烃聚合物

O632.16 含三个以上的双键烃聚合物

O632.17 炔烃聚合物

O632.18 同时含双键和三键的聚合物

O632.19 杂环化合物的乙烯衍生物聚合物

O632.2 不饱和烃卤素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21 卤代烯烃聚合物

O632.23 卤代芳基乙烯聚合物

O632.24 卤代二烯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3 不饱合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31 不饱和醇的聚合物

O632.32 醚类的聚合物

O632.33 不饱和醇的酯类聚合物

O632.34 缩醛的聚合物

O632.4 不饱合醛和酮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5 不饱和酸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51 不饱和酸的聚合物

O632.52 不饱和酸的酯类聚合物

O632.6 含氮化合物的聚合物

O632.61 不饱和烃硝基衍生物的聚合物

O632.61+1 硝基烯烃聚合物

O632.62 腈的聚合物

O632.63 不饱和胺的聚合物

O632.7 链上含芳香和氢化芳香环的碳链聚合物

O632.7+1 聚对二甲苯

O632.7+2 酚醛树脂

7.中图教育 篇七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创作更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Authorware作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工具之一, 它具有多媒体素材的集成能力和超强的交互控制能力[1]。

在多媒体作品中, 图文信息是其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呈现演示内容的重要载体。把处理好的图文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给使用者, 是多媒体作品制作中经常要使用的一种手段。在Authorware中, 图像位置的不同, 会使得图文信息的加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根据图像信息所在位置的不同, 这里把图文信息的加载方式分为“图像存储在程序内部”和“程序外创建素材库”两大类。

1、图像存储在程序内部

程序内存储图像导入时, 效率高、发布简单。按照程序流程结构的不同, 现把图文信息加载方式分为两类:线性结构和导航结构。

1.1 线性结构

所谓线性结构的图文信息加载技术, 是指所有图标在流程线上呈现一种直线型分布, 基本没有分支结构。运行时, 设计图标中的内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实现时, 用显示图标实现图文信息的加载, 然后在每两个显示图标中间加一个等待图标, 以进行时间简单控制。线性流程方式结构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 但交互性太差, 通常使用导航结构实现图文信息的加载及任意跳转控制, 以提高交互性。

1.2 导航结构

导航结构由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组成。其中, 使用框架结构建立页面, 使用导航图标实现页与页之间的访问和跳转, 从而建立程序内部的超级链接, 具有了很强的交互性, 解决了线性结构的缺陷。

1.2.1 使用框架交互控制

此种方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页管理结构, 它一般使用框架图标窗口中的导航结构 (交互结构与导航图标组成) 来实现页面之间的自由跳转, 具有翻页、查找等功能, 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性, 且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灵活, 便于控制。

1.2.2 使用超文本

超文本是一种使不连续的文本信息显示的方式, 当单击、双击或将鼠标指针移至指定的文本对象上时, 与超文本对象有关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2]。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 就是使用超文本进行导航时, 导航的内容要在框架结构中。

图像存储在程序内部的方法运行效率高, 制作容易, 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 当制作完成打包以后就不能再对其图像进行添加和删除了。

2、创建图像素材库

当多媒体作品中涉及到数量非常大的图像素材时, 可以把图像存储在程序的外部, 这时需要用到函数来实现外部文件的调用。首先可以把图像素材归类整理后, 放到一个文件夹里 (如images) , 并把这个文件夹与程序文件处在同一目录下。然后再设置图像的加载方式 (即调用) , 此时图像文件将以外部文件的方式连接到程序文件中, 便于后期维护素材库。通常, 人们以“逐张查看”和“浏览器查看”两种方式欣赏多媒体作品中的图片。

2.1 逐张查看

此种方法运行时, 其演示窗口与导航结构基本类似, 都可以通过翻页、查找等功能来查看图片, 但是图片不再需要一张一张的放在程序中。其实现过程如下:

在“images”文件夹里, 把要呈现的系列图像素材按照类别用文件夹进行管理 (如建立两个文件夹images1和images2) , 然后再在同一目录下建立同样数目的文本文件 (如images1.txt和images2.txt) 。这里以调用images1中的图像为例为进行说明, 其实现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在计算图标“初始化”中, 输入如下内容:

str1:=ReadExtFile (FileLocation^"\images\images1.txt")

number:=1

其中ReadExtFile系统函数用来读取同路径下的“images1.txt”文本文件, 并将其保存到变量str1中;变量number为图像编号, 与“images1.txt”文件的行数顺序一一对应, 是调用图像文件的依据, 当赋初值为1时, 表示默认从第一幅图像开始显示。

(2) 在交互结构中, 右边的4个计算图标中的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number:=1 (第一页) ;number:=number╞1 (上一页) ;number:=number+1 (下一页) ;number=LineCount (str1) (最末页) 。而“查找”功能运行时, 需要用户在文本输入框中输入页数查找, 若页数超过总的图像数, 则弹出“不存在”提示对话框。此功能由文本输入响应来实现, 因此需要用一个群组图标, 其内容如图1右图所示。

在“查找”的计算图标中, 输入以下内容:

实际应用中, 当前图像为第一页时, 要求“上一页”按钮不能使用, 当前图像为最后一页时, 要求“下一页”按钮不能使用。因此, 需要设置“上一页”的激活条件都为“number>1”, “下一页”的激活条件为“number<LineCount (str1) ”。

(3) 在“获取图文信息”计算图标中, 输入以下内容:

pic:=FileLocation^"\images\images1\"^GetLine (GetLine (str1, number) , 1)

其中GetLine是一个系统函数, 通过此函数, 可以获取第number副图像信息。

(4) 双击打开显示图标“显示图像”, 打开演示窗口, 然后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像”命令, 弹出“属性:图像”对话框, 在“文件”右边的输入框中输入“:=pic”。

(5) 调整窗口、文本、图像以及按钮的大小和位置。至此, 逐张欣赏图像的小程序就完成了。

2.2 创建图像浏览器[3]

Authorware中, 可使用函数NewObject () 和CallObject () 制作一个简易的图像浏览器, 它可以实现选择图片文件并且可以浏览多种常见图像格式, 让用户感觉就像在Windows中操作一样。程序流程图如图2左图所示。

(1) 在计算图标“打开文件”中, 输入代码:

object:=NewObject ("fileio") ———新建一个对象

result:=CallObject (object, "displayopen") ———用“displayopen”方法来调用新建对象的实例object, 即弹出一个标准的打开文件对话框, 用变量result来接收用户选择的文件名。

(2) 双击打开“显示图像”, 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图像”, 弹出“属性:图像”对话框, 在“文件”右边的输入框中输入“:=resutl”。

(3) 打开“显示其它图像”计算图标, 输入代码:GoTo (IconID@"打开文件") , 实现单击按钮“显示其它图像”选择其它图像进行查看的功能。

运行此程序, 将会出现图2右边的对话框, 以供用户选择查看的图片。

3、结束语

制作多媒体作品时, 图文信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素材。根据作品的需要,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操作。若图像少, 则可使用第一种方式把图像直接嵌入程序中, 不仅制作简单, 运行效率也比较高, 只是后期维护不易;若图像多而繁杂, 为了制作简单且易于后期对于素材库的维护, 则最好选用第二种方式结合函数和交互控制创建图像素材库, 再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 , 只是需要注意文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打包设置。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多媒体作品越来越渗透入人们的生活, 而现今大多数的多媒体作品都是由Authorware来开发的。图文信息作为多媒体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选择一个合适的加载方式也就愈加重要。本文探讨了Authorware中的几种图文信息加载方式, 阐述了各种加载方式的特点及其实现过程。

关键词:Authorware,图文信息,加载

参考文献

[1]袁海东.Authorware7.0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李光明.中文Authorware7.0应用实例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8.土地变更调查中图斑变更依据研究 篇八

关键词:图斑变更依据;土地变更;卫星影像;二调数据库

1引言

土地变更调查指在土地详查完成后,根据土地详查的程序及要求,对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界限进行的调查。变更调查是土地调查的一项制度性工作,与遥感监测是准确获取土地基础数据的重要途径,它是土地详查的延续,是保持土地详查数据现势性的重要手段[1],也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实施管理方式转变,加强用地监管的重要手段,在二调完成后显得尤为重要[2]。

在基于二调数据库和卫星影像的土地变更调查中,图斑的提取是利用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或不同时期的现状图与遥感影像图,并通过人机交互判读的方式来发现变化图斑,利用GPS定位测出变化的数据,通过GIS的分析与处理,得到变化图斑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位置和数量等信息[3]。图斑变更范围并不完全等同于监测图斑范围,要根据外业调查的实际变化情况在外业调查地图中圈定变更范围,经审批的建设用地应按照批准红线进行变更,超出红线范围的建设用地按违法用地统计。

现阶段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虽已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土地变更工作中,图斑变更依据没有具体标准,存在工作障碍。本文以土地变更调查为依据,选择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二调前后土地变更调查方法技术的变化,结合实践,对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图斑变更依据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力争探索出更加科学、利于实施的新时期的变更调查模式。

2概况

北碚区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缙云山下,是重庆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重庆都市花园”。北碚介于东经106°18′14″至106°56′ 53″和北纬29°39′10″至10°3′53″之间。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自第一次土地详查以来,为保持土地资源数据的现势性,我国各地区年始将土地变更调查作为年度例行工作。

北碚区从1996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土地变更调查,至今已有17余年,期間变更调查的技术手段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将土地变更调查的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2007年以前(即二调前),可视为传统的变更调查技术,二是2010年至今(即二调后),可视为基于数据库和卫星影像的变更调查技术。

3.1传统土地变更中图斑变更依据

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即为二调前土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当时技术比较落后,以手工操作为主要方式,并利用部分遥感结合地面调查的方式,最终调查结果以纸质为主,存在变更调查工作量大、现势性差、效率低、难度高等弊端。北碚区在土地详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底图,采用简易测量和人工判读的方法,将变化图斑边界描绘到土地利用图(薄膜底图)和记录历年土地变更情况用的兰晒图上。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图斑的属性和图片难以达到一体化,而是将权属单位用地情况数据以台账和记录簿的形式记录下来,加之工程量大、操作复杂,致使图、数难以一致。

3.2基于数据库和卫星影像的图斑变更依据

二调后,北碚区土地变更采用了变更新模式,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并利用卫星影像技术获得新增建设用地的方法,利用后时相遥感影像与二调数据库叠加提取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先对后时相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再与前时相和二调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检测成功提取出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通过外业调查,对变化图斑核实以后,将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更新到数据库中[4]。

现阶段,利用采集的2013年度覆盖北碚区的最新遥感影像数据,加工制作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对照2012年度遥感影像底图,叠加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提取本年度遥感监测图斑,并追踪核实以往年度变更调查中相关图斑情况(包括卫片执法检查结果、临时用地等),制作的2013年度遥感监测成果。在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上,通过内业预判,结合日常变更,确定本地区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各图斑的位置、范围和地类,再剔除有红线的项目用地,作为外业实地调查核实的目标地块[5]。

3.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方案

3.3.1存在问题

2013年12月份,国家下发了监测图斑影像图以及监测图斑,批地红线的提前下发。土地变更技术人员需要通过监测图斑范围线,套合影像图进行外业核查,然后根据实地情况,将变更的图斑进行入库。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到底是只根据监测图斑范围,依据实地变化状况进行变更,还是需要参考批地红线的范围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标准的统一。

监测图斑的范围线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比如坐标的便宜等等,因而具体变更的地类范围线并没有十分准确。其次,由于地类变化速度快,实地状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图斑变更并不能完全依据监测图斑,要参考实地现状。最后,批地红线的下发也会对土地变更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3.2解决方案

土地变更调查中图斑变更依据以实地变化为准,以卫星影像的反映为参考,兼顾考虑批地红线的土地变更模式。

外业调查中要将批地红线与本年度遥感监测影像、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及上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等成果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外业底图,外业工作中依据土地变更调查底图,对照实地现状,对内业解译的变化图斑信息进行全面核实、调整和补充,并予以确认的工作过程。确认和补测的信息,作为更新数据库的依据。对于影像不清或未反映的新增地物应进行补测,详细记录变化图斑的形状、范围及变化地类等内容。

(1)监测图斑大于批地红线

批地红线内部按调查地类进行上图,超出的部分进行核查现状情况后进行定性,对于变更的详细说明未变更的原因及类型。

nlc202309020810

(2)监测图斑小于批地红线

进行外业核查,做好变化范围的记录,同时参考影像图,对于批准红线范围内符合土地实际情况并且影像图有明显变化的区域进行变更。

(3)监测图斑范围线与征地红线部分重合

批地紅线范围内部的部分进行变更,批地红线外部的部分根据外业调查的结果进行判断,定性处理,如果不变更应详细说明未变更的原因及类型。

4结论

在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上,结合日常变更结果,通过内业预判,确定本地区本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各图斑的位置、范围和地类,再剔除有红线的项目用地,作为外业实地调查的目标。

监测图斑范围线进行现场实地核查以后,首先应利用收集的各个批地红线与监测图斑范围线进行套合、整饰,剔除红线范围内的项目用地,对于监测图斑范围线稍小于批地红线的,并且面积小于上图面积的区域以批地红线为准进行变更。对于监测图斑范围大于批地红线的,批地红线内要按合法上图,超出的部分核实现状情况再做定夺。

图斑变更依据做到实地变化为准,以卫星影像的反映为参考,兼顾考虑批地红线的土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莉,李钢,王庆.SPOT5卫星影像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5(05):24-28.

[2]王友富.二次调查后土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法体系与体制机制建设的探讨[J].中国科技成果,2011(11):10-13.

[3]王晓栋,崔伟宏.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65-270.

[4] 余丽.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快速调查方法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

[5]郭迪跃.土地利用变更调查[EB/OL].[2013-02-11]. http://www.doc88.com/p-9661676104395.html.

作者简介:段恒蕊1991,女,山东省,本科,土地资源管理

王璐瑶1992,女,山西省,本科,土地资源管理

王三1970,男,重庆市,副教授,土地规划,土地估价,房地产估价,土地整理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第七届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二调数据库和卫星影像的土地变更关键技术研究”(1324012)

作者联系方式:段恒蕊 13657655539 西南大学楠园一舍400700

上一篇: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下一篇:接触网事故抢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