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培训

2024-09-21

医学培训(共8篇)

1.医学培训 篇一

科主任管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昆医附一院这次的科主任管理培训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内容翔实,与实际联系紧密,多采用案例教学,非常符合我们学习。

学习的内容很多,具体能够符合与我院实际情况融洽的、本人自认为可行性较强的内容可努力逐渐实现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要勤学习

1、作为一名工作在医疗系统的基层干部,必须通过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成为行家理手。

2、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忠诚守信的求实作风,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对上级不阿谀诌媚,对患者不愚弄欺骗。两袖清风,谦让容人,严于律己。

3、通过学习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化修养。不断“充电”,用知识更新意识。

4、要学会沟通与协调,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科室带头人,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为自己打工,创自己的品牌。

要树立团队精神,像狼群一样的乐群、不自私、不偷懒,只做一件事:融会贯通。一个单位有了名气,一个团队有了和气,一个人有了志气,这样的工作环境你想呆多久呢?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懂得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良的团队精神是一个科室的“双缸发动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科室、本地政策的现状是什么,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围绕上级领导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们向工作实践更进了一步。感叹与憧憬之余,还是得把自己的小聪明结合工作激情为科室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吧。

2.医学培训 篇二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全科医生 (含中医类别, 下同) 岗位职责和培养标准, 以全科医生培养需求为导向, 通过提高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能力和水平, 保证全科医生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 统筹规划, 分级协同。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宏观指导, 开展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含中医药管理部门, 下同) 负责制订本地区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 落实本地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工作。

(二) 突出重点, 按需施教。

根据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需求, 以临床师资和基层实践师资为重点开展培训。全科医学理论培训主要由具有理论授课能力的临床及基层实践师资承担, 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师资的相关理论和指导带教技能的培训工作。

(三) 统一标准, 保证质量。

各省 (区、市) 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大纲要求, 规范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和培训管理, 并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 确保师资培训质量。

三、主要目标

通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项目的实施, 到“十二五”末, 初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分布均衡、胜任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 共培训各类全科医学师资6万人 (基层实践培训师资不少于2万人) , 其中骨干师资0.6万人。

四、总体要求

(一) 培训对象。

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以临床师资和基层实践师资为重点。临床师资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医疗和临床教学经验以及较强的全科医学理念和全科医疗临床思维能力, 热爱全科医生培养工作, 熟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基层实践师资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基层临床医疗和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经验丰富。全科医学理论培训主要由熟悉全科医学理论和具有授课能力的临床师资、基层实践师资承担。

骨干师资培训对象应主要来源于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全科医学科以及内科、儿科、急诊科等专业方向与全科医学相近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临床科室, 其中包括来自城乡基层实践基地负责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资深全科医生或全科医生骨干, 且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 培训内容与要求。

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制度、全科医学师资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全科医学理念、全科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及其特点、全科医学思维以及全科医学指导带教方法等。临床师资要树立全科医学理念, 熟悉基层全科医生服务的内容、方式与特点, 掌握全科医生培养临床指导带教内容和方法, 能结合本专科实际正确指导带教, 帮助全科医生巩固专业思想并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技能。基层实践师资着重加强全科医生指导带教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技能方法的培训, 理解掌握全科医生培养标准、教学大纲, 胜任基层指导带教工作, 规范指导带教行为。承担理论培训的师资还应掌握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相关理论, 并能够紧密结合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予以正确阐述。骨干师资还应掌握全科医学培训体系设计、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指导帮助全科医学师资热爱全科医生培养工作, 掌握正确的指导带教方法, 培养合格全科医生。随着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 临床培训基地全科医学师资和基层实践基地承担师资职能的全科医生的素质能力逐步实现同一。

(三) 培训方式与时间。

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面授与远程培训相结合、教学示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对临床师资、基层实践师资以及专兼职理论师资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 其中, 要安排一定时间的集中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 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 基层实践师资培训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延长。骨干师资培训还可采取分次集中授课、小班教学及带教示教实践等方式。

(四) 培训管理。

参训师资应当按照选派单位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参加培训, 并努力学习以提高有关能力和水平, 培训期间应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自觉接受培训基地和选派单位的管理。参训师资的学习情况, 纳入选派单位的人员年度考核。

(五) 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应当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工作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实施经验, 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组织管理和师资等条件。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具备条件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或高等医学院校中, 择优组织认定一批区域性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 责成其负责完成骨干师资培训任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认定省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高等医学院校及有关行业学会协会在师资培训中的作用。

区域性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区域内的骨干师资培训, 对区域内各省级师资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区域性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应根据有关规定制定骨干师资培训计划并报卫生部, 经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专家组审议论证后予以实施。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组, 对其教学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会同教育、中医药等有关部门, 加强对本地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的指导监督。

(六) 培训考核。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国骨干师资培训考核工作, 并建立全国骨干师资信息库。对完成培训考试合格者, 颁发全科医学骨干师资培训合格证书。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师资培训考核工作, 对完成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考试合格者, 颁发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并建立师资信息库。

全科医学师资实行动态管理, 探索师资资质再认证。已取得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证书认可的全科医学师资, 应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参加培训等方式更新知识、提高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配套政策。

各级卫生、教育、财政和中医药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工作, 将其作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重要工作, 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完善具体政策措施, 分解目标任务, 明确时间进度, 确保培训落实并取得良好效果。鼓励承担全科医生培养任务的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全科医学教研室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师资培训纳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培训合格者授予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 协调优质资源, 帮扶薄弱区域。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协调有关部门, 加大对师资培训力量薄弱的省 (区、市) 特别是西部省 (区、市) 的支持力度, 根据当地需求, 重点给予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各省 (区、市) 应重点加强基层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 大力充实加强基层师资队伍, 推动基层指导带教水平尽快实现跨越。

(三) 强化经费保障, 确保专款专用。

3.医学培训 篇三

摘 要:通过对军队医学院校援外培训教学中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调查,提出医学援外培训教育应注意合理安排授课形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采取适当的学习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军队院校;援外培训;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3 文献标识码:A

援外培训工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军队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对外发展的增强,医学专业的来华学生日益增加,教学质量成为院校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我校就读的56名外生,其中2013级28人,2012级15人,2011级13人。男生41人,女生15人。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91.07%。

(二)调查内容

于2014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外生对教学的看法,包括:授课形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授课质量、考核方法等。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不同年级外生对教学看法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授课形式

除汉语课采用单独授课以外,其它所有课程采用外生与中国学生同班教学的形式,使用中文授课,授课幻灯采用中英双语,以利于外生及时把握知识点,能够跟上教师的讲授节奏。为了帮助外生课后复习,每周设立一定次数的辅导课,辅导课以答疑为主,必要时也组织预习,特别是难点问题,提前让学生进行接触,使其上课时跟上教师的节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011和2012级外生(以下简称高年级)较喜欢同班教学形式,而2013级外生(以下简称低年级)则希望减少同班教学课程或希望单独授课(χ2=32.826,p<0.001)(见表1)。

学生期望减少同班教学的原因中,选择“跟不上进度”的低年级14人,高年级5人;选择“班级人数太多”的低年级15人,高年级5人;选择“得到教师关注不够”低年级15人,高年级6人。3种原因对学员的影响相似。

对辅导课的看法中,认为当前的安排合适的低年级4人,高年级15人;期望增加辅导课的低年级20人,高年级12人。低年级学生期望增加辅导课的人数多于高年级学生(χ2=8.220,p<0.001)。

(二)教学方法

在调查中,外生期望采用的教学方法排前3位的是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理论讲授,且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之间看法一致(χ2=1.517,p=0.468)(见表2)。对于网络教学则低年级有8名学生期望采用,而高年级则没有学生期望采用。

外生对课堂互动的满意度62.754%,且低年级和高年级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77,p=0.539)(见表3)。

(三)对授课教师的评价

外生对授课教师全部满意或大部分满意的占88.24%,且低年级和高年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592,p=0.058)。对授课教师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语言沟通不良”,选择该项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数量均为9(见表4)。

(四)评价学习的方式

对于期望采取的学习评价方式(允许学生多选)中,选择数最多的是“闭卷理论考试”,其次是“开卷理论考试”,而选择“答辩”的最少。各种评价方式中,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选择具有差异,“闭卷理论考试”(χ2=5.230,p=0.022)、“实践技能考试”(χ2=5.818,p=0.016)和“答辩”(χ2=4.928,p=0.026)高年级多于低于年级,“开卷理论考试”(χ2=4.293,p=0.038)和“开卷论文撰写”(χ2=6.802,p=0.009)低年级多于高年级(见表5)。

三、讨论

(一)合理安排授课形式

从调查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单独授课。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国家,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外生在入学初学习汉语时是单独授课,进入专业学后则与中国学生同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外生获得的关注减少。且由于外生在入学前均没有汉语基础,语言沟通存在问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外生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也逐步适应了与中国学生的同班教学。因此,低年级学生可采取从单独授课逐步过度到同班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有适应的过程。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安排时,应适当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辅导课次数和时间。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调查表明,外生最期望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理论讲授。当前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开展较少,因外生与中国学生同班教学,学校也没有特别强调要在外生教学中开展讨论式和案例教学,因此教师授课时也没有专门为外生设计教学方法。这与学生对课堂互动的满意度结果也是一致的,调查结果显示外生对课堂互动的满意度并不高,这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这个结果提示,在外生教学中应当关注他们的需求,做好教学方法改革,增加讨论式和案例教学。

(三)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

由于外生的加入,对教师的授课能力要求也相应增加不少。尽管外生对教师授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其中“语言沟通不良”是一个影响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由于与中国学生同班教学,教师授课时讲的是汉语,对于外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汉语掌握程度还不够熟练。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关注到外生的需求,减少外生因语言造成的理解困难。另外,教师要与外生多交流沟通,多研究外生的特点,在授课时尽量采用易于外生理解的授课方式。

(四)采取适当的学习评价方式

外生选择“理论考试”的多于选择“答辩”的,这可能是语言应用的问题。尽管经过了汉语学习,但要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答辩,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这也可以从低年级学生选“答辩”的低于高年级学生,以及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开卷”形式的考核,也可以看出汉语运用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考核方式时,应当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同时适当增加考试时间,不因学生语言的障碍而影响考试成绩,毕竟除汉语和医学汉语外,专业课的考核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温世浩,任为民,张玉霞等.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

[2]薛琴,李敏,樊耀等.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19).

[3]赵云,刘爱华,胡风琴等.临床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

4.医学检验培训总结 篇四

在培训过程中,每位老师的课程都极为精彩,培训氛围都很活跃。通过此次的培训的学习,我对医院的前身、现状以及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院感,病历书写、抗菌药品使用,临床用血规则等等。这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是必须要提前了解的知识。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在我今后的工作中都起着决定性的重要。在此,再次感想医院领导对我的这段时间的付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定不辜负领导期望。

医院领导为我们新员工开展“就医体验”活动,我是以一个“病人”的身份去体验就医的过程。这让我立即就了解病人在我院看病的流程,能够作为一个“病人”换个视角去感受我院良好的就医环境。在做“病人”就诊期间,医院整体的环境给人极为的气派,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有种让人们觉得在这种环境的医院就医能得到更好的治疗。体会到了咱们医院医生一心为病人考虑心情与关怀,认真的为我讲解医学原理以及处理过程,这种被关爱和被尊重的需求让我们的病人备受感动。

5.医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阿坝州若尔盖县藏医院:豆尕甲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我就对自己的学习培训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要当医生。医疗卫生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看党风政风建设,看政府管理水平,看社会公平和谐。我认为,当医生动机一定要端正,要纯正,当个好医生就要认真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地干,激情洋溢地干,充满智慧地干,真心实意地干,顽强拼搏地干,坚持不懈地干。当医生必须有主见敢担责任,要有:“困难面前都有我,在我面前没困难”的精神。作为我们基层医疗工作者要有:遇到困难不能绕道走,要有攻坚克难的水平。因此,我今天参加医疗事业培训,更加坚信当初步入卫生行业的初衷,诚然,当个好医生要有真本事,更不能辜负组织上和院领导及这次培训我们所有老师的的期望、教导,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那这些从什么地方来呢!我认为,只有一条路,学习、学习、再学习。

二、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要勤学习。

1、通过学习可以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作为一名工作在医疗系统的基层干部,必须通过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业务理论知识,才能

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成为行家理手。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要认真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把握应变能力,使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2、通过学习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一是忠诚守信的求实作风。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对上级不阿谀诌媚,对患者不愚弄欺骗。二是两袖清风,针对患者我们要做到不贪、不要、不卡、不奢。三是谦让容人,豁达大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通过学习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化修养。一是知识结构合理。有较高的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充电”,学而不厌。二是有知识更新意识,在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不固步自封。

4、严格要求自己,做德能勤兼优的好医生。一是要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树立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好上加好。二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同事、外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当好院领导的参谋助手,围绕上级领导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三是要为人心胸要开阔,宽以待人。

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四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基层医疗卫生干部,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定位在干成事上。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要当医生,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要勤学习,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考试和考核并没有结束,反而刚刚开始,我们应出色的承担好、履行好、完成好院领导交办给我们的各项工作,考的好,更要干得好。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向工作实践更进了一步。感叹与憧憬之余,我想我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干部更应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工作激情、努力与勤奋去建设好若尔盖,为我们若尔盖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之力。篇二:人文医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人文医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和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我的启示很大。这次在人文医学培训学到了很多沟通的技巧,什么是沟通?沟通就是挖条沟,让水从沟里通过——水到渠成。用什么挖?用锄头。这把锄头就是在这次培训中学到沟通技巧,这把锄头就在大家手中,就看大家愿不愿意去挖通这条医患间的沟了。在这次培训之后对医患沟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培训之前对病人就只是看到疾病本身,幷没有看到人。在诊治过程中病人对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方案的担心,恐惧,不理解等方面往往不是那么关注,所以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不好,治疗效果也就不是那么理想。培训中提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让人印象深刻。mcwhinney写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的本质所在是医生尽力进入患者的世界,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以往在诊治过程中通常把病看了就可以了没有把患者当成一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的人,有着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家庭角色等等。。在培训中有诸多的沟通技巧,给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共情”(empathy)技术。共情”(empathy)技术很好的体现了“医生尽力进入患者的世界,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面对一个患者能够站在的患者的立场去思考,就能很好的把握患者的想法感受,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把握了患者的想法感受后,再沟通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患者知道你明白他,尊重他,知道 他要的是什么,那他会觉得你开个他的药就是他需要的,那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会大大提高,那治疗效果也就是你想要的。

虽然本次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这次学到的各种沟通技巧运用到工作中,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水平,让工作更和谐。篇三:人文医学心得体会 人文医学心得体会 医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医学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运用护诊技术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去无微不至的关心人,照顾人,治愈人们受损或缺失了的身体机能,抚慰人们被病痛伤疾摧残了的肉体和心灵。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

“人命至重,有贵千斤,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年前孙思邈如是说,千年后的今天,军医华益慰用一身正气、一腔热忱、一份执着,实践着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在“sars”恐怖中,千千万万的三医大医者依旧如是,为抢救生命,为毕生信念,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顾个人安慰,选择奉献,不惜牺牲。学校个层次医者争先恐后报名参加救护,立下生死状。最后在sars战役中创造了三个“0”的奇迹。

然而现实不容我们乐观。一段时间以来,医德医风确实受到一定“破坏”,出现一些“滑坡”违反医德医风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医生”们不关心关爱患者,视患者为病的载体,看到的只是病人身上的器官,身上的病,甚至只是关心金钱,缺少抚慰病人的心灵,这导致了不少医患事故的发生。作为新世纪的我们,今后一定得在这方面吸取教训,竭尽全力悉心照顾身边的每一个病人。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恪守希格拉底的誓言,懂之,护之,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医生,是一名有血有肉的大医。对患者无论是贵贱贫富、地位高低、老少美丑、亲仇疏密、聪明愚笨,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时时处处以病人的利益为重,做一个济世爱民的医生,成为深受人民所欢迎和推崇爱戴的医生,成为医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最终,成为一代大医!篇四:全科医学培训总结

二0一一年第四期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总结

中心今年开展四期全科医学实践培训工作,培训班培训对象市五县一区社区医务人员,为医疗、护理两个专业,全科医师培训4期、社区护理培训4期,共培训全科医师87 人,全科护士20人,认真完成所学课时,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均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培训工作中心高度重视,对培训场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具体问题都做好了 充分的准备。担任本次培训班授课任务的师资都是经省培训取得带教老师均资质,以及临床医生大力配合,包括中医康复科的医师积极支持带教工作,并承担着授课任务,教 学,他们临床经验丰富。经过我们的多方协调,医生们的积极配合,确保了第四期培训工作 增加色彩,学员受益非浅。通过培训工作,学员们普遍反映获得了“双丰收”。一是更新了通过本次培训自己 的全科医学观念,了解到全科医学动态的最新进展,对‘六位一体’,九项公共卫生的具 体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实,尤其是对如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 挥什么样的作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二是学员们与我 中心医师们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授课过程中把自己的名片、自己 科室的专业特长等资料都发给了每一位学员,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多想多问,解决不了的,可以打电话向老师咨询,各专业的老师一定会无私 的进行帮助。

四期培训班结束后,我们根据学员反馈做了评估分析,为以后实践基地积累了经验,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基层医师对专科专病诊断治疗新标准了解程度不够,一些 医学理论亟待更新。在课程设置上把慢性病的管理,老年人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 育,妇女保健,计划免疫作为培训重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 管理等,在课程内容上,要贴近基层的实际工作特点,重点培训他们实际工作技能,让学员们学成后能对今后的工作中有指导意义,另外医院感染的监控、抗生素的合理 应用、各种操作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如何避免基层医院的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的 处理等也都应作为以后培训的重点。

眉山市全科医学培训站实践基地

东坡区苏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零一一年六月 127篇五:学习急救医学心得体会 学习急救医学心得体会

很有幸能选上这门课,这也是我上选修课最认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了,老师不仅人很漂亮,人也很好,很理解学生,讲课也非常认真、生动,深受我们学生的尊敬和喜欢。

通过在对急救医学的学习,我从一个不懂任何急救常识的人逐渐的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在老师的仔细认真讲解下,通过讲课与一些多媒体的材料生动形象的讲述,总结下来,我学到紧急状况发生时应如何应对?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急救常识:

一、紧急状态发生正确应对 1.一定要镇静,不要慌乱。2.明确状况,判断是否情况危急,即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大出血等情况。

3.有些情况下要马上进行急救处理,而不是打120电话,比如食道中有异物堵塞,心脏病突然发作、心脏停跳等,等救护车来可能已经晚了。有些情况下要马上打120电话: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这时可以打电话,在叫救护车的同时,询问医生应该如何处理;或是周围人多,可以分出人来打电话。4.如果病人有意识,但有明显呼吸或心脏问题,要马上帮助病人恢复呼吸循环和心脏功能。

5.如果病人没有意识,但还有呼吸,必须马上把病人的头偏向一方,不可令其后仰,以防舌后坠而引起窒息,导致病人死亡。但如果

病人可能颈椎受伤的话,就一定不能这样做,以免导致损伤位于颈椎椎管内的脊髓神经而引起高位截瘫。此时,应将下巴向前拉,将舌根提起来,或是用其他一些方法保证舌头不会挡住呼吸通道。

6.如果伤者呼吸已完全停止,应该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7.如果伤者心跳停止,应马上在硬床上或其他硬的支持面上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直到呼吸和心跳恢复。8.如果伤者有大出血,应马上止血。如果怀疑有脑部或躯干内出血,要马上送医院,如果伤者丧失意识,要保证呼吸通畅。如果是喷射状出血说明是动脉出血,应该马上止血,同时马上送医院。前面说的是两种最危险的情况。如果是四肢出血,可将出血的肢体抬高,用止血带在近心脏端捆绑止血或是直接压迫近心脏端的动脉止血或是直接压迫伤口止血。

二、在急救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正确判断病情

在意外伤害的事故现场,不要被当时混乱的场面和危急的情况所干扰,如有其他人在事故现场,应首先呼叫叫急救车。沉着镇静地观察伤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作出伤情判断,先对伤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判断,检查神志是否清醒,检查呼吸是否正常,观察脉搏是否正常,检查心跳是否正常„„包括神志,呼吸,脉搏,心跳,瞳孔,血压。然后再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

经过检查后,基本可判断伤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如有危险则立即进行心、脑、肺的复苏抢救。

(二)心肺复苏急救

心肺复苏急救不一定要口对口。

学习急救医学后,我知道传统上的心肺复苏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几乎画上等号,不过并不是每种急救场合都必须进行人工呼吸的,对于因心脏突发状况而需要急救的人,单纯实施胸外按摩的效果并不比配合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果来的差要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增加接触而感染病毒机会。

胸外按摩急救术的要点如下: 1.急救员跪在患者肩旁。2.利用靠近患者下肢的食指和中指,沿着肋骨边缘向上滑行到肋骨与胸骨交接处之心窝部位。

3.将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4.另一只手掌根置于食指旁的胸骨上(即胸骨的下半段)。5.将定位的手重叠于其上,两手手指互扣或平行、手指上翘,以避免触及肋骨。6.以每分钟80至100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缩时间共约9~11秒钟),每次下压胸廓约4~5公分。7.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施压时口里数着一下,二下、三下...十三、十四、十五,注意念第一个字时下压、第二个字时放松。8.15次胸外按摩后施行2次人工呼吸(约4~7秒钟)。9.持续上项cpr动作约l分钟(约四个循环),再检查脉搏和呼吸。10.若仍无呼吸、脉搏,再继续施行cpr,并每4~5分钟检查患者脉搏与呼吸一次。

(三)合理科学的让病人躺倒 对意识清楚、脸色正常者,注意保暖:

1.垫低枕头,找平坦的地方,让病人躺倒。

2.脸色正常者,只要盖棉毯保暖就行。

3.意识清楚,无休克症状者,可让病人保持原有姿势,不宜多搬动。

对感到心脏,胸部痛苦的病人:

1.用棉被垫在病人背后,让病人呈平卧姿势。

2.面朝椅背坐下,让脚伸出,头搁在坐椅背上,这一姿势可以帮助减轻呼吸困难。

对脸色异常、有休克症状、下肢出血的病人:

1.用棉被垫高下肢部。

2.休克症状:脉搏、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冒冷汗,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手脚发冷。对处于昏睡状态的病人:

让病人侧身躺下,轻轻将脚弯曲,把自然弯曲了的左手腕压在右手心背上,将下腭搁在上面,使下腭突出,舌伸出,这样有利呼吸道通畅。

(四)出血的急救处理

要点:

1.用清洁的毛巾等压迫止血。2.迅速探明出血点。3.呼吸急促且无力时,预示着危险,应马上叫救护车。手脚出血

1.如果伤口被泥沙污染,应首先用消毒凉水或冷开水冲洗,切忌用肥皂洗涤。

2.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等不要去擦洗,伤口内的玻璃片、小刀等异物也不要勉强拔出,因拔出后可能引起大出血,应马上送医院处理。止血

1.用清洁的布块、毛巾(最好是消毒纱布)等垫在伤口上,直接压迫约10-20分钟止血。

2.血止住后,用包带轻轻包扎,注意别包得过紧,以能压住出血为度,然后上医院处理。3.切忌用脱脂棉花、草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能在伤口上涂药物。在6小时内消毒处理,以防感染化脓

出血、受伤后应马上用净水器过滤的自来水或消毒井水、冷开水清洗,没什么特别需要消毒的。伤口污染后,只要在6小时内能进行充分的消毒,一般不会出现化脓。但是,如果是刃物刺入等引起的伤口,以及刺入物残留体内,又未在6小时内作充分清创处理,会出现伤口化脓。另外,要记住,无论什么东西致伤的伤口,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要即时采用预防措施。

体表动脉出血

6.医学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六

七月一号就正式实习了,面对即将要进行的将近十个月的临床实习,我们既忐忑又有期待,在学校经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必不可少的临床实习中,我们要学会把在校学习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面对我们有些许尴尬的位置,学校组织了这一次的岗前培训,虽然时间不长,却对我们意义重大。

其实这次的岗前培训总结为两大板块。一大板块是思想方面,另一大板块是技能强化训练。一.思想方面

在六月18号,学校实习科就组织了将要到临床实习的班级召开了个“实习动员大会”。老师强调了几点。

1.毕业实习时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即将实习的学生都必须要重视实习工作,并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实习工作中。

2.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是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的,必须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且实习科负责人会有不定时到实习单位观察,定时召开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座谈会。重复了解实习期间的问题,并不断总结实习教学经验,采取实习总结经验。相信有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定能让我们的临床实习更有效率和成长。3.实习生是以实习单位成立实习组,并根据人数多少指定组长,副组长,专业组长,小组长等。由组长全面负责,副组长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实习期间同学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管理工作。

4.作为实习生,我们也要一些基本要求。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到实习单位集体报到。实习科目,轮转日期,应按照医学院和实习单位计划进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认真进行“三基”训练,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即使完成带教老师分配的各项实习任务。

5.认真填写“毕业实习专科鉴定”,并及时上交科室进行鉴定和评分。实习结束时,上交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填写鉴定意见并加盖公章,按时上交医学院实习科。

6.安全方面。外出最好有人陪同,并且告知组长货同宿舍之人,切记不可夜不归宿,进出声色场所。自尊自爱。一切安全为上。二.技能强化训练

1.各科任老师在实习科的带领下,为实习生准备了更为贴切的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尽可能的与临床相近,让实习生可以提前稍微熟悉一下医院科室的操作。反复操作看似简单实际确实容易出差错的操作。2.医学,绝对的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一名年轻医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必须要实实在在地反复训练才能完成。要戒骄戒躁,即使是再简单的操作也要提起十二分精神,认认真真的每一步骤每一步骤地完成。要即使自我总结,分析掌握更好更精细的操作方法,严格要求自己。

3.实习科老师再三强调了医患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对医院和义务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学校要求《卫生法》为必修科目),结合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对我们在执业过程中的错误及过失做出了明确规定,毫无疑问这是对我们的更高要求并且要学会自我保护。遇到纠纷问题,要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学会换位思考,对于我们而言,前辈们的言行举止便是我们的警钟或座右铭了。

经过这三天多的岗前培训,突然意识到,我即将不是一名医学生了,或者说已经不仅仅是一名医学生,我们的身份更多的倾向于“医生”了,而不是“学生”了,成为了一名“实习医生”了。九个多月的临床实习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但对于我们医学生而言确实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从“医学生”到“医生”身份转变一个必不可少的过度阶段。我要在这九个多月的临床实习中,努力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的必要规程和要求。逐步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及早制订专业的学习计划。做为新一代的我们的肩上担负着重担,我们的心里需要坚强的信念支撑。因为医学真的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紧跟医学的前沿,提升自己的技术。

我们要从各方面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诊疗过程中尽可能的方便病人,把其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其所患之病感同身受,倾听病人的心声,永远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在工作中务求严格,一丝不苟,工作主动,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投入到工作的前线。不怕脏,不怕累,自觉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所以工作时一定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具备过硬的诊疗本领,为患者尽快减轻解除病痛,患者才会对你举手称赞。另外,语言的技巧及文明礼貌素养也非常重要。

7.医学实习生岗前培训实践与思考 篇七

1 岗前培训设计

1.1 了解培训需求

一方面要了解培训对象即医学生的培训需求, 另一方面要了解院方培训目标。

我们对近3年我院接收的医学生的实习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 其中主要针对医学生进入实习点前和实习点一个月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访谈, 总结和归纳出医学生最想在岗前培训中得到解决的问题: (1) 从学校到医院, 如何适应这个角色转变; (2) 希望了解在临床实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 (3) 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 如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 使临床培训更加连贯和一体化。

1.2 搭建培训模块

首先在岗前培训中我们设立了3个模块: (1) 帮助转变角色、自我定位模块, 包括尽快融入新环境、新团队, 通过医院文化、医院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加以引导; (2)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主要包括内、外、妇、儿科基本技能, 如四大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术、外科洗手穿手术衣等; (3) 职业习惯和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块, 包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关注质量、细节, 人文性采集病史的技能, 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习惯培养, 医德医风教育等[2]。

1.3 设计培训课程及形式

基于培训层次和培训模块的划分, 在岗前培训课程的选编和培训形式的确定上, 充分考虑实习生年轻而具有朝气的特点, 采用互动对话、电影教学、案例探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我展示、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同时, 对授课教师在课件制作及交流互动等方面提出要求, 力求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让学员自觉接受我们传递的培训信息[3]。

培训时间按一周7天设计, 每期设计培训主题, 一般授课放在上午, 技能训练以及互动环节安排在下午, 具体课程安排见表1。

2 效果评估

为进一步了解培训效果, 在实习生进入临床3个月后, 我们进行一次跟踪回访, 了解实习生在临床过渡期所接受的培训对他们的影响。共调查实习生183人, 其中在本院实习74人 (40.4%) ;外院实习109人 (59.6%) , 分布在本省另外3家医院。调查发现, 73.0%的实习生在经过3个月的过渡期后, 认为该培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53.0%和58.7%的实习生认为培训对他们的临床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帮助;65.6%的实习生认为对他们真正了解医生职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当然, 目前的培训内容尚不能满足实习生的全部需求和期望, 下一轮培训时还需考虑一些个性化因素。

3 思考与体会

(1) 对于即将进入医院工作的医学生来说, 角色转变比技能培养更为重要。如何将书本中学到的各种知识灵活运用, 如何面对当今复杂而紧张的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关注的焦点。因此, 培训中要多介绍他们将面对的各种问题和环境, 让他们通过实践来获取信息而不是简单说教。

(2) 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强调医疗行业必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使新入职的人员能够尽快融入医院文化, 适应一个医学生的角色[4]。

(3) 岗前培训组织实施是关键, 首先要进行师资培训, 对培训课程设计、师资选择、场地安排和预算及事后与事中组织进行介绍。同时关注培训中实习生和带教教师的双向交流反馈等。

(4) 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估, 以不断改进。评估包括两个层面: (1) 对课程评估, 主要针对实习生。根据实习生的反馈评估组织工作及培训课程, 为下一次培训组织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 对实习生和带教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观察培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这需要在培训结束后, 不断和临床带教教师沟通, 掌握实习生实习情况, 观察他们的不足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以便下一步改进。

摘要:结合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要求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实际, 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进行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本文从岗前培训的目标、形式、维度、效果、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 并对医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培训效果、量化评估培训效果、加强和完善培训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学教育,实习生,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柴志欣, 冯平锋, 芮勇宇, 等.开展实习生岗前培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 24 (3) :305-308.

[2]曹伟.美国住院医师能力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1) :19-20.

[3]吴晓艳, 徐冰, 方灵玲.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体系设计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 (9) :705-706.

8.医学培训 篇八

【摘 要】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微格教学培训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Y高校为案例,对开展青年教师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

【关键词】医科院校 青年教师 微格教学 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9-02

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医药卫生人才。因此,提高医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

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医科院校,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培养,微格教学培训方法为医学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从学科专家成长为教学专家。

一、微格教学简述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一种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来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德瓦埃.特.爱伦博士(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使其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W.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培训时,一般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15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进行讨论和评议,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这样依次让所有学生轮流进行多次微格教学,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有所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20世纪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1987—1990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微格教学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用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效果。类似的实验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校都进行过,多数的结果都表明微格教学的培训方法效果显著。

二、微格教学培训方法在Y高校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Y高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地方医学院校之一,经过8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注重基本要求加特色教育、注重研究和应用相结合、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全面发展,应用型见长”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

学校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发展重大决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目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1.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68%,其中35岁以下专任教师76人。

经过多年建设,Y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一方面,Y高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医学、工学、理学专业,没有接受师范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培训,轻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培训,所以很多基本的教学技能都有待提高。据学校教学督导组反映,部分青年教师上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讲课只能照着PPT读课件,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用语随意、语速快、层次不明、讲述难分主次等。作为医学院校的老师,本身承担着多重角色,他既是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又是临床一线的工作者,也是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教学、医疗、科研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怎样利用有效的时间让Y高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的老师的确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积极探索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就微格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就医学院校而言,微格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数据库显示,关于微格教学在卫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研究和预防医学方面,针对一线医学高校教师的培训研究还是个空缺。Y高校青年教师多非师范院校毕业,入校后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主要靠老师在自己教学过程摸索前进,这样所需周期时间长,效果也不理想,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结合以上研究:(l)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对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仍比较少,未见对医学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研究。(3)研究出一套新的针对医学院校的教师的可具体描述、可示范、可供青年教师训练的技能模式很有必要。

(二)应用情况。针对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Y高校决定依托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及教师发展中心,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在教师发展科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实际建立微格教学的培训模式。

1.微格教室配备。为了促进教师培训,Y高校专门在教师发展科下配置两间微格教室,相比于传统微格教室,Y高校配置的微格教室支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室配备多媒体讲台、电脑、监控摄像机、电子白板、语音对讲系统等,主控室配备监控显示屏、监控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流媒体点播服务器、语音对讲系统等。

2.微格培训管理系统配备。微格培训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教室管理系统、视频分类系统、网络直播及点播系统、网络评价系统及跟踪学习系统。微格教学依赖反复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可以有效储存、整理和查询微格教学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开放性和共享性。

3.基本微格教学形式。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录播系统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记录下来,之后根据现场资料进行多次反复的小组讨论及自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培训以理论学习配合微格教学实践为主,每10个学时为一阶段,一阶段培训结束后,由专家组对受训者进行评定、反馈,结合评定结果制订进一步培训计划,从而达到逐步提高的目标。

4.微格教学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1)培训受训者。微格教学是将教学内容分隔成若干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将教学技能细分,借助录播系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严格控制时间和学习规模的情况下,重点培训受训者一到两个专门的教学技能的教学培训形式,在培训前必须对受训者进行微格教学的专门培训。(2)课前准备工作。微格教学培训前,应带领受训者清楚了解本次教学培训内容所对应的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该教学技能的作用及典型事例运用,明确此次培训的训练目标。(3)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环节。需要结合自我反馈、小组集体反馈及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多次反复反馈,并针对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正操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三、微格教学应用实践的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可控的实验系统,其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逐一对每类教学技能单项单独进行训练。在按规定的教学目标下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的同时,利用视听技术手段进行实况记录,随后重播实况,使试教者和评议者都能更客观地评价试教者的教学行为。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需要: (l)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2)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受训者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微格教学坚持以受训者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完善微格教学流程。微格教学的实施应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总之,应根据医学院校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老师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实际的微格教学培训体系,建立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中心的微格教学培训模式,从而逐步转变青年教师理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鹏,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3]巩小军.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学,2010(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微格教学在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5JGB189)

【作者简介】李英利(1975—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工商管理硕士,桂林医学院总会计师,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会计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医院财务管理、投融资。

上一篇:人社系统演讲下一篇:2017春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