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2024-07-28

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共10篇)

1.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一

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笔记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及参考书解读、导师介绍等方面的问题,才思教育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才思教育就是顶尖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

艺术概论笔记

14.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通过内部形式表现出来,包綦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碉形态皇藏为外薛形式,即表理,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类型体裁等。15.艺术流派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几种?

(1)有组织、有纲领、有创作实践,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常有一些艺术家为了宣扬自己的文艺主张,就寻找志同道合的艺友,自组艺术团体,积极创作,从而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纲领的艺术流派。例如。20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的未来派。

(2)以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为核心,围绕着一批艺术家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艺术流派。

这类艺术流派的形成,往往因一个或几个有成就、有-威望的著名艺术家提出某种艺术主张.从而引起其艺友、学生、后辈的赞赏和推祟,并在创作中有意学习模仿,形成一种比较相近的风格特色。

(3)由于艺术风格相似而被后人归结在一起的艺术流派。

这在文学流派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这种流振往往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共同的纲领‘甚至没有确定的成员,主要是以作品风格为主。它们因在题材内容上、艺术形式上、作晶风貌上给人较多近皿的感觉和印象,人们(大多是后人)就把它们归为一种类型、一个个流派。16.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宗教总是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因而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宗教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它既能促进艺术发展,也会阻碍艺术发展这一点上,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上阻碍誉艺术的发展,因为宗教总是要求艺术为宗教服务。-宗教对艺术的影晌有两面性:其有害的一面是,它往往掩盖了文艺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丽把虚幻的、歪曲酶内容作为文艺的对象,它会使人放弃对于现实美、真的追求。其有益影响是,在宗教未成为一种统治力量,未与政治结合时,文艺可借用宗教故事的形象性和想像力,以及宗教文艺的独特技巧手法拓展文艺家的创作思路,创作出一批别具二格的艺术珍品,给人以巨大的美感享受。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主要表现于艺术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以及渲染宗教氛围等方面。许多宗教教义往往借助于文艺作为宣传媒介,不仅以语言文字形式流传,也以绘画、雕刻、塑像形式四处出现,这在古今中外无数教堂寺庙中处处可见。

17.艺术意境?有那些特点?

所谓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意”侧重于艺术家情志、理想的主观创造,是情与理的结合;境,侧重于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

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意境是情思与景物的统一。在文艺的意境中,文艺家描绘的景物、事物是情感的载体,因而是情感化的景物、事物,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同时,文艺家表现感情时,又必须渗透、融化在景物和事物之中,也就是“化情思为景物”。意境就是“化景物为情思”和“化情思为景物”二者的有机统一。(2)虚实相生,象外有象。虚与实是艺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虚实对比,虚实相生,我国传统文艺最用的艺术手法。具有意境的文艺作品,艺术形象往往虚实结合,相互转化,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构一种虚虚实实,发人联想的艺术境界。(3)含蓄蕴藉,意蕴深厚。我国古典文艺一向重视含蓄美,耐人咀嚼。这一特点在意境中体现最为突出,它是回避直抒胸臆,直白表现的一个重要途径。18.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主体条件? 大致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修养主要体现于下列几点:(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候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酌格诓 与品位。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2)广博的知识。艺术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各类紫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泛;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艺术表现力。(3)深邃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对人生和挫、会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能否具有深逢 的思想,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修养与素质高下的重要尺度。(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感受、情感、思想,愿望、奉趣等主观因素士对艺术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同时,也只有融人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艺术家还须具有独立伪人格。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晶位。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于下列几个方面:

(1)敏锐的感知力。(2)丰富的想像能力。(3)精湛的艺术技能。19.审美想象的特征?它在艺术创造中有何作用? 审美想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想像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离开现实,但又总是植根于客观现实,并且总是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现实的表象进行活动。

(2)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往往能够创造出过去没有直接感知过的对象,甚至创造新的形象。

(3)审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即要合乎基本的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让人觉 得合情合理,具有可信性、真实感。审美想像在艺术创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想像力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创造。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创造“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像”。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的是想像。”

参考书目

611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吉象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 琪 《美学拾穗集》 百花出版社 朱光潜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宗白华 711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共十二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 王朝闻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中央美院 《外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院

611艺术概论真题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一真题才思首发

一、名词解释 个性化 独创性 神来之笔 道法自然 审美抽象 孔子 王羲之 柏拉图

二、简答 简析神似与形似 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 经典的魅力

三、论述

如何理解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血脉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关注微信公众号GSCNAA艺术研究院考研助手,每天都会给同学们分享考研的内容哦!

2.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二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及参考书解读、导师介绍等方面的问题,才思教育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才思教育就是顶尖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

艺术概论笔记

四、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书法最早也是一门实用艺术。书法最初只是用于人们书写文字的日常活动,只是发展到后来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当然,由于今天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很少使用毛笔来书写普通文字,使得书法的观赏性越来越实用性,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作用日益突出。此外,中国书法同绘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书画同源”正是对这两门姊妹艺术的形象概括,因此,造型性可以说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特点。

中国书法建立在中国文字(汉字)的基础之上。迄今为止,世界上还只有汉字的书写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多种传说,如结绳说、画卦说、仓颉造字说等。但是,一般认为,汉字的生产是以象形为基础演化的。虽然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基本方法和功能,但毫无疑问,象形是基础,“书画同源”这也正是汉字能够产生书法艺术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象形的基础上,汉字后来继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形式法则和规律,这是汉字作为艺术的生命所在。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美经验的集中表现,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书法艺术甚至影响到日本、新加坡、朝鲜、泰国等国,人们把它称为东方艺术的核心。

中华民族书法艺术随时代发展,也体现出各种书体不断发展的演变过程。总体上讲,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其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是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几个方面。书法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创作欣常书法作品时,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常常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使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与提高。此外,书法艺术对创造社会美的环境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名胜古迹区内,众多的碑文铭记、摩崖石刻等重要文化遗产,更是具有艺术鉴赏和历史文化的价值,体现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书目

611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艺术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吉象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 琪 《美学拾穗集》 百花出版社 朱光潜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宗白华 711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共十二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 王朝闻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中央美院 《外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院

611艺术概论真题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一真题才思首发

一、名词解释 个性化 独创性 神来之笔 道法自然 审美抽象 孔子 王羲之 柏拉图

二、简答 简析神似与形似 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 经典的魅力

三、论述

如何理解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血脉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3.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三

《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舒国滢主编

《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焦洪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

《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周忠海主编

《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赵相林主编

《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莫世健主编

《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树义主编

4.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四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哲学[01]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哲学[0101]

二、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中国哲学

三、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③647西方哲学史 ④849中国哲学史

2、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国哲学史专题。

四、参考书目 647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赵敦华 849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五、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新祥旭www.xxxedu.net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5.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五

1、《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最新修订版)[Film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8月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

2、《什么是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 [美]沃特伯格(Wartenberg T.E.)著,李奉栖译;

3、《大学堂·认识电影》(插图第11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年11月 [美]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译;

4、《中国文化读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8月 叶朗 朱良志著;

5、《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6年10月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概论)编委会 编;

电影历史及理论:

1、《世界电影史(第二版)》[Film History]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2-01 [美]大卫·波德维尔(Bordwell D.)著;范倍译

2、《电影理论读本》(电影学院课本教材)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 2012年1月 杨远婴主编

3、《中国电影史》(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少白主编

4、《中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 钟大丰 舒晓鸣著

5、《外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 郑亚玲 胡滨著

6、《新祥旭北影电影历史及理论应试宝典》

6.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六

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有了参考书便有了方向,备考河南大学的的考生你们有福了,新详旭教育网的老师为你们整理了一下,河南大学2018年教育学考研的参考书。各位考生要知道2018年的招生信息一般在2017年9月份发布,所以对于备考河南大学2018年教育学学硕或者专硕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以2017年招生信息为准。具体如下:

一、教育学学硕

河南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专业课都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

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二、教育学专硕

河南大学教育学专硕考察四科政治、外国语、专业课

一、专业课二。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河南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

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河南大学没有指定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但是学校是根据全国版大纲命题,老师根据历年统考大纲以及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7.2018年人大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篇七

2018年人大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备战人大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首先需要辅导教材,虽然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并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参考教材),其实这只是形式而已。学校有自己出题的风格和特色,会有自己的命题范围、命题参考依据和试题答题制定标准。这个不会轻易改变的,当然这也就决定了教材也会有自己的教材了,那就是学校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的本科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家只需用我们下边推荐的这一本教材即可,并尽量用最新版的(特指同一版教材的最新版)。因为考试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点教材中全部皆有,根本没必要如一些误人子弟的人所说人大法学考研需要看什么论文,查什么资料。看论文、查资料仅仅只是把握考试方向的辅助性工作,对于考试应务请注重针对性。对于备研的考生来说,时间有限,水平也有限,把基础打好,教材中的考点抓好足够。而且短期内能把教材研习得融会贯通已经是非常厉害,有了这个基础然后在答题套路指引下,方可做到以永恒不变的基础知识点应对千变万化的考题。但是教材大家务必买对、买准,否则不仅可能遗漏考点,更重要的是学校判卷的评分标准是参照下边推荐的教材来制定的,这就直接决定了复习的方向和效果!

目前学校的教材有三个规格的:A规格(B5纸大小)为 170mm×228mm(最老规格)、B规格(大小介于A规格与B规格之间)为185mm×240mm(过渡规格,目前大部分教材已改版为C规格)、C规格(A4纸大小)为185mm×260mm(与国际接轨大16开)。随着时间推移,将来看主编就可以了,以下数据具体时间点为2014年,将来对于大家购买书籍来说仍然具有参考比较作用。

一、理论法学参考书目

1、法理学参考书目

朱景文主编、张志铭、朱力宇、范愉副主编、2012年01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主编的形式特征,再加上非专业分析和研究的推荐使得另一版本的《中国宪法》教材,即胡锦光、韩大元著,中国法律出版社出版,2007年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编的《刑事诉讼法》教材,但其主编的书经常脱销,又考虑到考试的基础性,也有很多考生用程荣斌主编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其具体信息为:程荣斌主编、王新清、甄贞副主编,2012年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答:人教材必须看我们推荐的人大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因为学校对某个理论会有自己的观点,而且都某个理论的表述用语会有所区别,同时在阐述的时候分点会有区别,也就是给分点会有区别。当然了,之前看过别的版本的法学教材的毕竟也是基础,理论还是差不多的,换成人大版的教材后很快就可以适应!不过,从考试的角度,为了使分数最大化必须选用人大版的教材,这样在措辞方面,改卷和得分方面会容易赢得老师的喜欢!

人大法学考研一个科目可以看几本教材,但能不能记住,对拿分有没有帮助,这就需要看个人具体情况了。但是,通常情况下,人大法学考研的特点(基础性),结合学习的规律(打基础、消化基础理论首先应少而精且经典)以及一般人的潜能(很难记忆住两本书)决定了只看一本足够,在这短时间内,能吃透一本书已经是强人了。同时只要吃透一本书,有了强劲的基础,别的教材或是可以看作是对此经典教材的改编和改写,或是可以看作是在此经典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扩展,因此在拥有该经典教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足以提出自己观点,解决法律问题。同时,由于备考的关键是按考试改卷答案的要求去记忆考点,如果漫无目的的去大量阅读其他教材、专著或论文之类的材料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而对考点理解和记忆程度不够,在考试中难以取得好成绩。对于那些所谓的超教材范围的“难题”一般是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动态,需要通过复习方法、学习技巧和答题套路去弥补(翻阅论文、报纸、杂志、学术期刊把握动态,透过社会热点捕捉考点,掌握答题套路并利用已积累的知识进行临场发挥),或是通过吃透一本经典教材的理论积淀和基础去进行理论的总结、还原和重建。如果时间实在是过于充分,想多阅读几本教材,也应该在吃透了一本考试出题蓝本的教材后进行,这也是你的该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再去看其他的教材时候,比较着去看那就有效率和效果了。意思就是,要从考试的角度去阅读教材!

2、人大法学考研的宪法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参考教材到底如何选用?

答:⑴宪法学教材应选用人大出版社出版,许崇德主编的21世纪系列教材中的《宪法学》教材,而不是法律出版社的《中国宪法》教材。由于许崇德人大版《宪法学》教材是更为主流、权威和通用的宪法学教材,观点明确且多为通说,层次清晰,在语言表述上也更为通俗易懂。反观胡锦光、韩大元法律版《中国宪法》教材更多的是对宪法基本问题的一种探讨,展现的是一种思考和分析,经常进行的是多种观点的比较,因此观点很不明确,甚至都很难根据该教材对考点考题进行一种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备考。而人大法学考研又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并不需要进行一种很强的论证和分析,需要的是运用学校采纳的通说和法言法语(也即表达方式)按照学校要求的答题方式和套路对试题进行准确、明确的作答。同时,许崇德人大版《宪法学》教材对于历年考题的覆盖也更为全面,再加上考研复习中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很难同时消化吸收两本教材,如果同时对两本体系和思路皆不同的教材进行研习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而效率低、效果差。下边具体以最为典型的改革后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出版社《宪法》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方式及其逻辑命脉,以帮助自己答题、思考问题。当然了,看看论文、专著之类对学习、考试和复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考试时间是有限的,还有竞争,而人才选拔是以分数为标准和导向。因此,人大法学考研的成功需要寻求一种分数最大化的复习策略。对于是否需要旁听人大老师讲课,这需要先弄清楚旁听的目的,以及需要弄清楚旁听是否可以使考取得更好成绩就可以旁听,如果不行就无需分最大化。如果旁听能使自己复习充分,在考试中旁听。u.com]。

4、全程保障体系需要用最新版的吗? 答:因为人大法学考研每年的形势都有微调,而且每个考点的重要性和在当年命制试题的概率是随着当年的具体形势的变换而发生微妙的变换的。竞争激烈的网络信息时代,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精力的条件下,最大化复习效率和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和信息在考前直击考点,这些都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也正因为如此,法学家全程保障体系不仅会根据最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进行修订,而且对复习体系和具体考点也在不断优化。因此,全程保障体系必须使用最新版,避免因小失大!

5、法理学教材为什么要用朱景文一人为主编的这版教材呢? 答:法理学教材为什么要用朱景文这版法理学教材,而不用孙国华和朱景文同时为主编的那版教材,其理由比照宪法教材为什么用许崇德人大版21世纪系列教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版教材更全面和经典,是由法理学教研室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老师全力合编的,命题人员也主要是由合编这版教材的老师们负责。而孙国华和朱景文同为主编的这版教材主编只是孙国华和朱景文,并且里边主要是孙国华老先生的观点。由于法理学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学科,朱景文一人为主编的这版法理学教材体例结构和内容也非常稳定,但丝毫不影响其经典性、全面充实性和实用有效性,故人大法学考研备考中需要使用朱景文一人为主编的这版教材。附常识:

⑴简直是“生活经验”的考试常识: 文科改卷是按点给分;

⑵内部信息和知识积淀常识:人大法学考研的出题方式是组建出题委员会,出题委员会由3人组成,每人命制3套试卷,然后从这3套试卷中抽选组合成一套试卷(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不要继续误导大家);

⑶学习经验、方法和技巧常识:其实大家备考的时候可以把人大法学老师所有的教材、论文之类的都吃透,但这可能吗?万变不离其中,吃透一本经典教材,不仅覆盖了全部基础理论,而且考点也涵盖了。对于那一个所谓的难题一般是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动态,这不是韩大元和胡锦光那版十分古老、陈旧的教材能涵盖的,而是通过复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去弥补(翻阅论文、报纸、杂志、学术期刊把握动态,透过社会热点捕捉考点),或是通过吃透一本经典教材的理论积淀和基础去进行理论的总结、还原和重建。

8.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八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及参考书解读、导师介绍等方面的问题,才思教育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才思教育就是顶尖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

参考书笔记

画家的这种“动起来”的潜在愿望无疑在电影艺术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而归根到底,电影是一种以运动为根本特征的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动态造型的艺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里菲斯说过,我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让对象动起来。这说明,运动,几乎是电影艺术的第一要义。电影虽然实际上是一些静态画面按照一定速度的连续运动,但给人的感觉是动感十足、流畅自如,与我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动作节奏几乎完全一样。

影视艺术之成为艺术大家族的有机成员,除了电影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满足人的情感表现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认识你自己”等功用的本质特征外,从特定的动因和本体依据等角度考察,还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心理的角度看,是自己看自己,自己看别人的心理需求(按指心理学上的“窥视”欲)。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主体性自我实现的需要。

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就称得上一部隐喻了“窥视”主题的关于电影的深层心理的电影——“元电影”。正如电影大师特吕弗曾说过的那样,“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这部电影把观众放在一个“窥视者”的视角上,让观众象那个新闻记者杰夫一样,(杰夫打着绑腿坐在椅子上,偷窥对面窗户里的人、事,干着急却无法动弹的情势和心情与我们在电影院里的观影经验何其相似!)从中得到乐趣也付出代价。(图1-4)在通过后窗所看到的一扇扇窗户中,杰克几乎是在饱览各种类型的电影:“孤心小姐”的窗户里上演的是“社会情节剧”;杀妻者窗户上演的是“谋杀情节剧”;带狗夫妇上演的是的窗户上演的是‘“家庭喜剧”;作曲家的窗户是“音乐传记片”;女舞蹈家的窗户是“米高梅式”的“后台歌舞片”。

而且,为了让原本既不道德也不合法的“窥视”获得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甚至合法化,影片还特意使得新闻记者杰克在他的“窥视”活动中做了一些善事,如打电话给警察局以挽救试图自杀的“孤心小姐”、发现一桩谋杀案的凶手------英国电影《偷窥者汤姆》也被美国著名电影导演马丁 斯科西斯认为是有关电影制作和电影欣赏心理学的伟大影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中的“情诫”也涉及这一主题。《阳光灿烂的日子》、《无因的反抗》,看,是电影永恒的主题。

因此,电影理论家巴赞关于银幕对行动的遮挡就像窗户对行动的遮挡一样,从而把银幕比喻成窗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电影摄影机几乎无所不能,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探进去“偷窥”。这突破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限制的窘境,也使观众获得了最大的假想性的自我满足。而从根本上说,就像人需要艺术的慰藉一样,人也需要电影的沉醉忘我乃至自欺欺人和自我欺骗。

另外,如果我们换一个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该说,与一切艺术的本质一样,电影也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人主体性的一种自我实现和“认识你自己”的需要,也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一种方式(镜子、镜像)。因为从根本上说,艺术是人自我意识的象征,是人的全面发展、精神自由和健全人性的内在尺度,是人类之梦的实现,是人从中得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就如梦幻般的沉醉而迷人吗?在如梦如醉的银色艺术之旅中,我们不正是通过想象、移情、共鸣――――一句话,通过审美的方式实施对自身生命之时空有限性的超越吗?

二、从物理的和技术的角度看,电影之成为艺术是对“视觉滞留原理”之利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视错觉现象:

飞速划动一根火柴作圆圈运动,火好象组成了一个前后相续的完整的圆。急速的雨滴如箭般地从天上掉下来,好象划出了一根直线。

早在17世纪中叶,大物理学家牛顿就首次指出,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他还测定,消失的物体在视网膜上会滞留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这就是著名的“视觉滞留现象”。

在视觉滞留现象的认识的基础上,再加上技术上的成熟,电影才在光学、电学、化学等的发展的基础上发明了。以下是在这一过程中的若干重要的阶段性的标志:

1839年,约瑟夫 普拉多发明了所谓的“诡盘”,计划由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当圆盘转动时,可以看到活动的影像;

1839年,摄影技术又逐渐解决了连续拍摄的问题;

1878年,美国人慕布里奇因与人打赌能否拍出飞跑的马是先抬左脚还是先抬右足而在一段很短的距离内连续拍摄了24张照片,从而不但顺利解决了先抬什么足的问题,而且还得到了马飞跑的较为连续而完整的一段动作,也就是用一组镜头拍下了飞跑的马的分解动作。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所谓的“电影视镜”或“西洋镜”——一种极为简易的放映机,只能用一只眼睛通过一个小孔往里观看,能看到一些连续活动的影像;

最后就是被称为“电影之父”的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发明手提式放映机。现代电影技术由此诞生。

从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还是从视觉误觉的角度看,电影都是一个貌似真实的最大的谎言和骗局,是一个“真实的谎言”(美国有一部电影片名就叫《真实的谎言》)。著名心理学家雨果 闵斯特堡曾颇为精到地从视觉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过这个问题,他指出,观众在电影中“所看到的运动好象是真正的运动,实际上是他自己心中制造出来的。连续的画面的残像,并不能完全代替尚未中断的外部刺激,这就是说,其中的必要条件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把支离破碎的局面统一起来,形成连续运动的观念。因此,------电影的纵深,不过是纵深的暗示。换言之,那是用我们自身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纵深,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纵深。” 而我们观众则似乎是心甘情愿地全身心地投入这个“骗局”。不管怎样,电影的产生符合人类心理与审美的需求,是人类审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总结一下电影艺术的概念。

电影艺术,我们不妨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看,从技术的角度看,是指用一定的运转速度把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然后把若干段胶片剪辑组接在一起,通过放映机又把被摄对象连续地投射于银幕,从而造成的活动影像。从艺术的层面看,电影艺术,是指通过电影的物质形态——即那些银幕上的活动影像——而传达出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它具有完整的艺术形态,以人为对象,致力于表现人的心灵情感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

电影艺术的历史,虽只有百年之短,但也称得上辉煌灿烂。它有着琳琅满目的艺术形象画廊,形成了自己丰富斑斓的艺术世界。

电影是一门艺术的观念受到的最大冲击来自于两个: 电影是一种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或大众艺术 电影:从产业的角度看,电影是一种工业产品或商品。但电影至少是一种低度的特殊的“艺术”。通俗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大众艺术也是一种艺术。

参考书目

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 李迅译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著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 著 《艺术概论》

赵斌主编(2016版)专业二

《电影艺术词典》 《论电影艺术》林格伦 《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 《电影摄影创作问题》 《电影语言》马赛尔·马丹尔 《电影摄影艺术概论》 《电影摄影造型基础》 《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 《摄影镜头和使用技巧》

考研经验

我是属于二战,准备的很早,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了,战线拉的很长,战线拉的长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个就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就行。考研的路程非常的长,一路走过来,觉得心态、方法和坚持很重要。

首先说英语,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一朝一夕无法提高,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英语的前期准备就是多背单词,到十月或者十一月的时候,再开始做考研真题,熟悉考研的出题套路,真题很重要,可以反复做,把真题里的生词摘出来熟背,做到真题无生词。

然后是政治,政治可以晚些准备,多做些选择题,如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体等等的选择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是必做的,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书籍。

接下来就是专业一艺术概论,个人觉得艺术概论是比较重要的,王宏建、彭吉象、赵彬的三本书要提早看,暑假前最好把三本书至少看三遍,暑假可以报才思教育的一对一,个人感觉挺有用的,他们把所有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有重点、次重点、次次重点,划完知识点后就可以开始全部背诵,无论重点还是次重点。也是最好至少背个三遍,到了十月份、十一份就可以侧重重点方面了。艺术概论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它需要重复,也需要有一定只是框架。

最后是专业课二,专业课二主要就是就是不断练习,没有其他捷径。该看书的看书,该写作的写作。最主要的是,你考研考的不是你的知识有多少,而是你到底会不会答题,所以,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了,我选择才思教育的一对一课程给我讲解了复习重点跟答题技巧,推荐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毕竟像这么负责任的辅导班也没有几个。

综合一下,最好能和小伙伴一起准备,无论是报班还是在自己学习的考研自习室都可以,这样大家每天都来学习,你放自己一天假都会不好意思,而且大家私下都会交流一些好用的资料书、网站以及一些考研小信息,还会一起分享和吐槽一些复习小点。这样你就不用勉强地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也不用刻意去网上搜罗好用的复习资料,你会顺其自然的做到这些,不会觉得每天学习复习是一件非常枯燥痛苦的事。最后说下我的复习状态,大致每天早上复习英语做英语真题,下午专业理论,晚上就做政治,睡觉前回忆下当天看的理论。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对即将开始准备考研的你起到一点点作用。

9.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九

1-5 BABAE 6-10 CCECB 11-15 CEDDA 16-20 DABDD 21-25ECDAD 26-30ACDAB 31-35DEACD 36-40AADCD 41-45 DCBBD 46-50 ABCED 51-55 EBCBC

56.【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

材料论述“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欠妥当的。物质对精神世界有影响,但是其影响结果极可能是积极的充实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所以其推理不当假设了物质对精神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充实的影响,日常事实告诉我们存在不少物质过度富足的群体其精神世界反而是极度匮乏的。故上述结论不足信。此处论述有“不当假设”之嫌。

材料中的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这是欠妥当的。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难以证明其注意力就会转移到非物质的精神生活追求,显然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全集,只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一个基本层次,还存在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所以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也未必会追求精神生活。此处论述有“另有他果”之嫌。(也可以判定为“条件关系谬误”)

材料中的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其调查范围过于片面,对于社会问题仅仅选取高校进行调查显然其调查方法存在偏差,导致其调查对象不全面,毕竟学生对 物质生活的要求与非高校的在职群体或其他群体的要求存在很大区别。故上述论述不足信。此处论述存在“样本不具代表性”的嫌疑。

材料论述,“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这是杞人忧天罢了”,这是欠妥当的。对于不同人而言,在不同的情况下,物质生活水平对精神世界的发展的作用是多样的,很可能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如果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物质生活、消极的作用更大,则会造成冲击精神世界的结果。此处论述有“另有他果”之嫌。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10.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参考书详解 篇十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陈岸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第2版),[美]威廉姆斯著,许春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欧美现代艺术理论》,[美]Herschel Chipp编,余珊珊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画论史》,葛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艺术史的历史》,[美]温尼?海德?米奈著,李建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学习经验分享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新祥旭www.xxxedu.net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上一篇:毕业实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必看!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