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2024-09-16

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11篇)

1.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一

加强士官队伍管理

夯实部队建设基础 ——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士官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士官选取数量的增加,部队的人员组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士官成为部队建设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士官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因此,如何建设、管理和使用好这支队伍,充分发挥士官队伍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项事关部队建设全局的大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课题。当前士官队伍的现状:

士官制度的改革,使部队的兵员结构得到了优化,骨干得到了保留,士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基层建设的整体水平和部队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反映了士官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士官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士官只讲待遇,不讲奉献,奉献意识淡化;有的追求吃穿,盲目消费,艰苦意识淡化;有的纪律性差,不服管理,服从意识淡化;有的“官味”浓了,“兵味”淡了管理意识淡化;有的消极怠工,不求上进,进取意识淡化;有的把自己混同普通战士,骨干作用不够突出,职责意识淡化;有的违反规定在驻地找对象,安排家属到驻地打工,遵规守纪意识淡化等等。虽是少数士官身上的问题,但是影响却很大。主要原因:

(一)选取把关不严,“滥芋充数”。士官制度改革后,士官选取的范围扩大了,选取的人数增多了,使选取工作的责任加重了,难度更大了,加之士官选取权限的下放,如选取工作组织不力,把关不严,容易使少数思想基础不牢,选取动机不纯、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不精、身体素质不好的战士,被选进了士官队伍,造成士官选取“数量步去了,质量下来了”的不良后果,导致一些士官“先天不 足”。

(二)相互缺少理解和信任。在一些基层主官的心目中,认为士官再改也是个兵,对士官摆位不正,把士官当成超期服役拿工资的兵来对待和管理。对士官采取不信任、不放权的态度,极大地损害了士官的工作热情;同样,在一些士官当中,也感到自己虽然也带个“官”字,实质上和义务兵没多大区别,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工作中钻研意识比较差,责任意识淡化,这样无形中也更加坚定了干部对其的不信任态度。

(三)培训不力,导致士官素质普遍偏低。士官制度改革,义务兵两年时间后,就可以改转为初级士官。两年时间,要把一名普通老百姓转变成一个初级的指挥员,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加之,现在的战士年龄普遍偏小,在家娇生惯养,吃苦性差等等,如果不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员的。再加上,部队因为缺乏资金和训练场地,常使各种技能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士官的素质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四)士官个人现实问题多。一是士官服役时间长,比战士的个人需求多,比战士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同时,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也广,也比战士承受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大;二是由于部队编制的限制,大部分士官不可能进入中级,所以也造成一些士官进取意识淡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混日子;三是还有少数中级以上士官整天为家属工作、个人住房、赡养父母、子女上学、转业安置等问题牵肠挂肚,心神不定,牵扯精力过多,造成精力外移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建设好士官队伍,充分发挥士官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严把关口,选优留强,不断提高士官选取的质量

提高士官队伍素质,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基础做起,严把士官的选取关,确实把政治思想合格、军事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管理能力强、作风纪律严、身体素质好的义务兵选拔到士官队伍中来。

(一)早着手,早选苗,把好培养关。按照《士官管理规定》,选取初、中、高级士官都要必须经过不同层次、不同期限的专业培训。当前,部队在选送技术学兵、预提骨干集训和选取士官的过程中,存在着学、选取不一致,相互脱节的问题。造成了想留的,有不少没有经过培训,不够选取条件;不想留的,有的却经过一次或多次培训。在选取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时,只得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因此,只有将技术学兵选送、骨干培训与士官的选取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士官选取的质量。

一是坚持个人自愿和部队需要相结合。新兵下队后,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方法,切实摸清新战士底数,在选择培训对象时,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志愿在部队长期服役,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基础的义务兵参加技术学兵集训和骨干培训,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做到早打基础,早定目标,早着手。

二是坚持部队培训与地方培训相结合。为了解决部队训练经费不足、场地受限、培训内容和课目不全等问题,采取对入伍前已经经过一些正规的专业培训,获得了国家承认学历和证书的义务兵,注重用其所长,按其所掌握的专业,进行重点培养,减少和缩短部队培训的周期,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二)严格标准条件,坚持择优选取。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士官队伍,不仅要注重培养苗子,更重要的是严格按编制、程序、标准选取好士官。要坚持从士官苗子中筛选,做到好中选优,把好士官队伍的源头关,避免先天不足。

一是切实确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意识。严格按士官编制标准选取士官,保持合理的结构。纠正只重视选取数量,轻视专业结构,造成部分专业技术士官少和机关士官人数超编,基层战斗班骨干严重不足的不正常现象。

二是严格按照选取程序,规范选取过程。严格按照总部规定的选取程序,扎扎实实走好“十个步骤”,即:调查摸底、制定计划、动员教育、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基层推荐、组织考核、体格检查、部门把关、党委审批。通过严格选取程序,既可克服选取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选取工作顺利进行,又能使每个步骤都能成为确保选取质量的关口。在严格按标准条件选取的同时,坚持“六优先、六不选”,即:专业技术尖子优先、党员班长优先、优秀士兵优先、立功受奖的优先、有特长的优先、经总队以上训练机构和院校培训的优先;达不到专业技术等级的不选、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不选、民主评议不过半的不选、基层不推荐的不选、伤病残士兵不选、受过处分的不选。切实使士官选取工作做到去弱留强,优中选优,确保质量。三是严格纪律监督,确保公开公正。选取过程中,机关注重深入基层,加强督导,跟踪问效,全程监督。在基层推荐、机关考核这两个环节上,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考核,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作为推荐的主要标准,把个人的现实表现、军事和专业技能、身体状况作为机关考核的重点,做到时间统一、标准统一、同一专业考核的内容统一。对士官选取后在哪个环节上出现问题,追究考核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实行“六

个公开”,即:选取指示公开、选取条件公开、选取程序公开、考核成绩公开、评议结果公开、选取结果公开。通过公开选取标准条件、考核成绩和结果,为所有参选士兵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其靠政绩进步,靠素质选取;使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互相监督。在全面接受监督中,增强选取工作的透明度,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求公平,以监督促公正,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士官队伍质量关。

二、健全制度,强化培训,提高士官队伍综合素质

义务兵选取为士官后,士官的工作标准需要他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专业水平和带兵能力。

一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士官队伍的文化素质。士官队伍文化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着士官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教学和鼓励士官参加各种函授或自学考试等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士官学习基础文化和本专业岗位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拓宽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理论知识,适应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士官的专业素质。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导队作用,对预提骨干进行定期培训。对一些支队未设培训的专业,采取送出去的办法,由地方专门机构培训,努力提高士官的专业技能。

三是搞好传、帮、带,加强带兵能力培训,提高士官的管理素质。采取以老带新、组织管理方法集训、开展专题研讨和岗位培训等手段,加强士官带兵能力培训,培养和提高担任基层正、副班长的士官严格依据条令条例、各项规章制度管理部队的能力。同时搞好随机性教育和培训,干部在日常管理教育中,注重言传身教,搞好传、帮、带,把自己的带兵经验无条件的传授给士官,切实提高士官管理部队的能力。

三、制度约束,强化管理,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士官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层次,在管理方法上,既不能等同于干部,又不能照搬对义务兵的管理模式。因此,必须按照士官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的管理。

(一)注重教育引导,帮助士官打牢思想基础

注重紧密结合当前士官队伍的思想实际,加强对士官的教育引导,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打牢为部队建设作贡献的思想基础。

一是加强法规教育,强化士官的职责意识。组织士官学习条令条例、《兵役法》、《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士官管理规定》以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 在部队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自身的职责,牢固树立士官是部队建设的思想、业务、管理骨干的观念,自觉按照条令条例的要求,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为部队建设尽职尽责。

二是加强思想引导。针对士官队伍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切实使士官做到“四个弄清”、解决好七个“淡化”。即:弄清环境条件变了,我军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宗旨、传统没有变,军人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不能丢,解决士官“遵规守纪”意识淡化的问题;弄清士官选退走留的自主权增大了,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天职”没有变,一切听众组织安排,一切服从部队需要的要求没有变,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不能丢,解决“服从意识”、“责任意识”淡化的问题;弄清士官待遇提高了,但职能、任务没有变,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变,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解决“管理意识”、“艰苦意识”淡化的问题;弄

清工作上有分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岗位有不同,爱本职、精业务、做奉献的根本要求没有变,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争先创优的工作标准没有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解决好“进取意识”、“奉献意识”淡化的问题。三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一要知人善用,充分发挥士官队伍的技术骨干作用。专业技术士官都经过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部队建设和履行使命的生力军。只有做到知人善,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激发其创造潜力,才能使其专业技术在部队建设中充分展现出来。二要信任和理解,充分发挥士官队伍在执勤和“处突”中的骨干作用。士官在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中,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完成执勤、处突任务必须有一支军事技术过硬、心理素质稳定、战术头脑灵活、政策法纪观念强的士官队伍。士官队伍的勇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完成执勤、处突任务就越有把握。三要大胆放权,充分发挥士官队伍在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士官是官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干部的得力助手,在基层两个经常性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干部要支持士官的工作,维护士官的威信,使他们说话有分量、管理有权威性、工作有干劲。四要排忧解难,帮助士官解决实际困难。要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对思想波动大、个人期望值高、功利心强的士官要反复谈心,解决思想疙瘩,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对士官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扎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二)明确任务分工,健全和完善士官管理体系

一是搞好统筹协调,确保领导有力。要象抓干部那样,坚持把士官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围绕中心任务通盘规划,统筹安排,经常议、反复抓。要依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对士官的选取、培养、使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制定出具体规划和措施,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士官队伍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是上下通力合作,做到齐抓共管。士官管理工作,虽然归口司令部门负责,但士官分布于司、政、后各个部门的各种专业各个岗位,管理工作量大、面宽、难度高,单靠一个部门是很难管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士官管理的责任进行分工,根据各自职能,对士官的思想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选取晋升等工作制订出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上下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制定完善管理规章,做到管有依据。可以依据条令条例、《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士官管理规定》和上级关于士官管理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士官管理实施细则,增强士官管理的可操作性,使士官的行为规范有法可依,对士官的管理有章可循。

(三)奖惩并举,健全士官激励机制

正确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对管理工作能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士官管理必须要有必要的激励措施做保证。

一是搞好士官称职等级评定。每年,结合年终总结,对士官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按照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档次进行评定。确定每个士官当年称职等级,将评定结果装入本人档案。为每个士官定位、“画像”,使士官人人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做到有压力又有动力。

二是大力树立典型。在士官中广泛开展夺旗争星活动,激发士官争当“优秀班长”、“优秀士官”争先创优的内在动力。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大力宣传表彰,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是灵活运用政策,大胆实施奖励。充分利用现行政策规定,对在士官称职等级评定中被评为优秀士官的从提前增资、立功嘉奖、送学提干等方面给予褒奖;对不称职士官,以免去职务、停止增资、留用察看、取消士官资格等方式给予惩处。有提干指标时,对先进和典型优先考虑,让优秀士官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坚持对士官采取不“进”则“退”的用人制度,建立全和淘汰机制,充分利用新的士官制度分期服役的有利条件,对服役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群众评议不称职的士官,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处分,体现了奖优罚劣的实效性。从实施情况看,行得通,效果好,不断地提高了士官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士官队伍在部队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2.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二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是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要搞好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就必须从职工的安全意识着手。为此, 公司提出了“安全、环保、清洁、规范”的经营理念, 把安全放在首位, 并教育职工理解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 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六个方面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一是安全思想教育。思想决定意识, 意识影响行为, 行为导致结果。因此, 彩印公司在职工思想教育方面, 不搞一劳永逸, 而是循序渐进, 除了抓好入厂时新职工的教育外, 还注重抓好“四新教育”、随机教育, 把班组例会上的思想教育、车间部门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全体职工大会教育结合起来, 职工大会教育每年不少于两次。注重“以人为本”, 把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列在首位, 不断的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为自觉做好安全打下基础。

二是法律法规教育。以四个法规为主,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明确职工在安全经营中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和应有的义务, 做到知法守法。

三是安全知识教育。如公司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是设备安全性能、各种材料和产品特性和质量、规格等的安全基础知识, 指明公司内的危险区域、有毒有害物质安全防护知识、作业安全知识、电气安全知识、防火防爆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知识、岗位安全技术知识等。

四是事故案例教育。主要把公司近几年的一些未遂事故案例、轻微伤事故案例、其它企业安全事故案例等进行剖析, 警醒职工要重视安全, 做好安全。

五是工伤保险教育。让职工知道当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 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应获得物质帮助以及工伤的范围。什么情况下属于工伤, 什么情况下不属于工伤。六是安全技能教育。职工怎样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 防止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

二、建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安全机制

一是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 按照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分专业、分岗位编制好安全操作规程。

二是在公司全面推行现场三标建设, 即: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建设, 使班组做到安全管理、安全活动标准化, 作业环境标准化, 岗位操作动作规范化, 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值班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26项安全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 从总经理到班组长, 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并建立安全管理职责, 一级对一级负责, 有考核有奖励。

三、通过“综合治理”营造有华新彩印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从2010年开始, 为了更细致、全面、深入的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 华新彩印公司将原来由一组统一检查分为三个安全检查小组, 由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公司领导参加、职工代表共同参与。

一是加大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 消灭不安全因素或做好防护, 努力做到本质上的安全。

二是改造消防系统。去年投入了八十三万元, 对公司的消防供水系统进行了更新和维护, 聘请专业公司, 每月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报警、监控系统, 保障消防系统时时处于良好状态。

三是完善基础安全实施。每月对安全标识、安全警示牌、应急灯、安全救护和逃生设施通道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四是掌控原材料的安全性能。对生产原料的购入、储存、使用等进行全面监控, 防止因泄露、储量过大、使用不当等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事故。

五是生产环境安全。每年请职业病防治所对生产环境的噪声、空气等进行检测;在所有的生产车间安装空调设施, 每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发生;每月组织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检查,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使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型”政党;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72-02

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既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为人民服务、情系人民的责任,也从新定位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方向。

一、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

其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对于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现实性。其二,马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相同具有统一性,并非是相对独立的特殊政党,并且他们与其他无产阶级利益都是相同的。不管是在无产阶级的发展阶段,还是在资产阶级的发展阶段,或者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经历的各发展阶段,整个运动的利益始终以共产党人为代表[1]。这些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理论和学说就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化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集体在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提出创新的执政观,全面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建设,指明了党的建设新的方向。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党所面临的执政新考验,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方向,包括思想建设、为人民服务、三大作风、党的团结和统一、整党整风等,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成就。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执政党的建设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党建设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坚持执政党的建设,这是每个党的建设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党的思想建设的起点在于加强党的建设,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认识到思想建设的重要性[2]。在继承和发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党建理论概括和创新,成功地破解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党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推到了另一个新阶段。

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无论是下基层视察,还是在繁忙的国务、政务、军务活动中,都念念不忘党的建设。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要求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始终是“三个先锋队”的积极作用,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把握了党的历史方位,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的问题。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领导集体,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中,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全党工作任务的重要位置,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极大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党建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很多重大而系统的创新的基本思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创立,充实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内容。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历史地位及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了系统的表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全面地对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对象、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阐述,把怎么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3]。加深了对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认识,系统地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并且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更加注重和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从始至终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重要课题。强化了对党的学习问题的认识,由此基础系统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事业开拓创新、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都要求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因此,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与时俱进。

二、“三型”政党的建设

“三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与创新型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这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组成了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有机体。在这有机体中,服务是核心,学习是基础,创新是动力。其中,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加强服务型政党建设和创新型政党建设的根本途径,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创新型政党建设的价值目标,创新型政党建设是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助推器。

(一)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个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与时俱进的政党,通过党的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全党有组织地持续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以增强全党的理论思维能力、认识规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贯彻“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

(二)服务型政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一要服务基层,树牢服务意识。构建完善的党内服务体系,促进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服务群众,提高服务本领。服务群众仅有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过硬本领,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整合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使服务工作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三要服务发展,强化服务功能。服务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完成使命的基本途径。应积极转变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构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转化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创新型政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是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对自己的纲领、目标、任务和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谋求与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创新型政党建设,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进实践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加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

三、“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三型”政党与党组织是对党的建设理念、思路、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创新,是成为当代最卓越最优秀组织的一种必然选择。要实现其目标,需要全党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握了党的建设战略问题

“三型”政党建设是以当代最先进的理念、模式与机制来解决党的建设战略问题。学习问题、服务问题和创新问题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和战略性问题。

(二)建设“三型”政党和党组织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新探索、新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临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并且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繁重和紧迫,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新要求[4]。马克思主义“三型”执政党的建设有益于我们引导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和扎实推进。

(三)建设“三型”政党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在理论创新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服务型政党的建设,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型政党建设,在完善执政体制机制中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崔业俊.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金刚,臧秀玲.执政党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关键[J].理论探讨,2012,(3).

[3]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3,(1).

4.加强道德建设,夯实学风基础 篇四

——2014级新闻一班学风建设班会顺利召开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进一步为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5月28日晚5时整,刘老师组织2014级新闻一班班委于博文110教室开展班会。班会由团支书主持,围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面向该班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宣讲教育。

5月28日晚5时整,班会正式开始。会议主要分为三个内容:首先,班长强调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向全班学生发出维护科学道德和营造良好学风的倡议,并郑重承诺恪守科学道德并向一切不良学术风气作斗争。随后,班委宣读“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并组织学生依次在倡议书上签名,让各位学生能够更好的明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同时,由学生们自由地对本班学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整顿我班的班级学风建设。会议最后,刘老师针对本次班会作出详细总结,在此基础上,协助我班班委找出班级学风建设薄落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针对个别同学展开交流。

5.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五

——对我镇政法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我镇政法队伍的基本概况

我镇政法部门包括镇公安派出所、林业派出所、司法所、巡回法庭四个单位。全镇现有在职政法干警16人,其中镇公安派出所6人、林业派出所4人、司法所1人、巡回法庭5人。

二、政法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镇政法各部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建、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积极发挥政法队伍保驾护航的作用,认真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法干警的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强化素能学习培训、组织业务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广大干警业务素质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目前全镇政法系统共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警已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

2、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公安派出所、林业派出所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三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重点地区排查严打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为全镇

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治安环境。巡回法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官素质教育和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司法所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执法形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08年以来,全镇政法部门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和“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全镇政法干警进村入户,宣讲法律法规、收集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群众对政法部门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当前政法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执法环境不优。在当今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积聚时期,政法各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治安稳定,自然就处于风口浪尖上。几乎在处臵每一起矛盾纠纷、征地拆迁、群体上访等事件中,政法部门尤其公安派出所都要成为前沿部队和主力军。由于社会公德下滑,个人利益唯上,法制观念淡薄,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抗法的情形明显增多,但干警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反而要承担倒查追究的责任。在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执法环境下,政法工作“紧了怕出事、松了没效果”,使得有法不能依、违法不必究、执法不敢严。特别是现在社会缺失正义感、没有是非观,“加班加点的政法干警无人问津,贪赃枉法的犯罪分子却有人看望安慰”,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

张气焰,挫伤执法人员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2、警力严重不足。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趋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严重短缺的警力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我镇在职政法干警占全镇总人口的万分之五,警力编制配备要求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队伍结构失衡、人员青黄不接已经成为制约全镇政法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公安派出所干警只有6人,人均承担的工作量逐年加重;法庭由于案件数量上升,办案任务增加,专业型、复合型人员极其短缺,现有干警长期超负荷打疲劳战。司法所编制少、人员不能及时到位,长期只有1人到岗,工作任务繁重。

3、干警素质不高。政法各部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少数干警宗旨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服务态度冷漠,有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失职渎职行为,有的甚至充当违法犯罪分子的保护伞,严重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部分干警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办案能力,不加强知识的学习更新,跟不上专业化、信息化时代发展步伐,存在执法不严、裁判不公、违反程序执法办案等问题。一些干警年龄老化,缺乏工作热情,存在“混日子”的消极思想,导致作风懒散、反应滞缓、工作效率低下。

四、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镇政法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公正高效的执法环境。镇党委、政府要支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非警务活动慎用警力,为政法干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坚决维护政法干警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依法办案、秉公执法。对秉公执法的政法干警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从严惩处。对秉公执法而流血负伤的政法干警,要做好安慰抚恤工作。要大力宣传政法工作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运用反面典型教育警示广大干警,营造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的舆论环境。

2、着力解决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要用足用好现有空缺编制,建议通过公务员招考尽快补齐,并逐步按我镇人口增长比例增加政法干警人数编制,改善基层政法干警超负荷工作的状况。

3、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警素质。一要加强干警的思想、信念、宗旨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解决政法干警“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思想问题,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执法为民的权力观和依法办事的法纪观。二要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加大岗位培训力度,使政法干警能够“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业务能力。三要对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对少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和腐化堕落的政法干警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清除出政法队伍,确保政法队伍的纯洁性。

4、坚持党管政法从严治警原则。一要进一步完善政法机关向政法委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制度。二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政法各部门要从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整合力量,将干警执法执勤的每一个环节纳入督察监督的范围,并实行督察经常化,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教育处理,以保护干警少犯或不犯错误。三是要认真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队伍的动态。

大同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6.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篇六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当做“重头戏”,把功夫放在日常管理中,夯实每一个管理环节,不留安全隐患。

以树立理念为先导,精心设计安全观念。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大安全”观。我们以中石化的“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安全价值观,作为安全理念的总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七种理念”。一是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通过组织观看“我选择了视而不见”等宣传片,使员工牢固树立“全员参与、从我做起”的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二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理念。把满足广大员工安全与健康需求作为落脚点,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并注重将安全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延伸到员工家庭,大力营造安全氛围。三是隐患和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两个要素,结合今年开展的“查找身边十大隐患”、“狠反低、老、坏”等安全主题活动,全员进一步明确对待隐患和违章要像对待事故那样予以高度重视,从而有效地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坚持“七想七不干”理念。一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二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三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四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五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六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七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五是立即执行的理念。安全工作“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根本问题,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一种执行力,实现安全发展目标,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现场、要害在岗位、成败在执行。六是树立安全是更大的效益的理念。坚持四个让位于:当产量、成本、效益、进度与安全环保发生矛盾时,都要让位于后者,处理好安全与成本控制的关系。七是树立从严管理的理念。对待安全问题必须用铁手腕,严考核,硬兑现,不留情面,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经过持续地灌输和渗透这些安全理念,取得了广大员工的认同,强化了安全意识,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以养成教育为目标,悉心培育安全行为文化。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形成了安全“八小”文化。一是创办《安全在心中》专刊,向全体干部职工灌输安全理念,传播安全知识,传达员工心声;二是制作安全警示牌,使干部职工掌握季节性安全常识,熟记安全警句格言,做到一年四季警钟长鸣;三是讲“身边吓一跳”的小故事,现身说法,警示他人;四是实施“13”制度。班组在每班前,由班站长组织员工开展“一讲”活动,要求在班人员全部参加,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主要内容是分析当天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五是坚持开展着眼于日常操作的小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安全素质;六是鼓励员工提安全生产的小点子,以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七是做好对生产现场的重点设备、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的小监督,规定操作动作、规定操作路线、规定操作人,做到事前识别和防范,有效控制生产现场的隐患和违章。八是通过在各站站区绘制安全壁画,做好风险提示。

抓生产首先抓安全,着力建设物态安全。日常工作安排,首先讲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坚持“两特”带班制度,特殊作业和重大活动、节假日、夜间等特殊时段实施的非常规作业,干部和安全监督必须现场指挥。我们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为实现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本质安全程度上下功夫。摆正安全生产的位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持生产服从安全、安全保障生产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建设、不安全不投产、不安全不生产;构建安全可视体系,营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我们相继规范了生产作业现场安全标志,强制使用“安全色”,如不同的防喷盒颜色代表油井硫化氢含量、用电设备接地线统一喷涂红色等;规范员工的安全劳保着装;统一规范了安全警示语喷涂标准等。以特定的视觉和语言传递直观的安全信息,让员工从视觉上、心灵上与安全进行全面沟通,进而促使安全行为上的互动。

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针对部分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差的状况,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标准化操作光盘,由技术能手结合自己平时的经验,讲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组织标准化操作对抗赛,比一比距离标准化操作的差距在哪里,找一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际操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发现差距,找到距离,大家相互督促学习,共同改进,从而使大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监督的氛围。注重在工作过程中收集、整理、总结岗位操作中容易出现的违章和个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组织班组人员重点学习。我们成立了应急管理小组,明确了突发事件现场协调、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储备与管理应急物资、与相关部门沟通等8项职责。先后修订了井喷、火灾、硫化氢泄露等10项应急预案,并针对次生事故制定了防范措施,突出班站应急预案的简洁、实用和可操作,推广班组“一分钟应急预案”,用一张纸、几句话简明扼要地将预案表述清楚,使员工能够非常容易地掌握。

7.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七

提高对机关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制度是什么?制度是要求成员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则。规章制度是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基本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以制度约权、用制度理事、靠制度管人, 才能推动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首先, 加强制度建设是完成好历史重任的迫切需要。目前, 从天津东丽区的发展来看, 按照“整合资源、再造优势、构筑高地、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 东丽区已经进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城市化建设为龙头,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富民惠民为根本”的攻坚时期, 任务艰巨。东丽区发改委作为统筹全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 肩负着拟订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等13项工作职责, 是国家发改委和市发改委职责的延伸与细化。人们常常称发改委为“小国务院”, 这是对发改委职责的生动概括。在区县发展的紧要关头, 发改委工作成效如何对全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大力推进机关制度建设, 不断增强工作的全局性、统筹性、实效性, 加强调查研究, 积极建言献策, 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才能完成好历史重任。

其次, 加强制度建设是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多年来, 在天津市东丽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天津市发改委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 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得到了领导、相关部门和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 与东丽区区委的要求相比, 与相关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开阔, 工作内容还需进一步增加, 工作措施还要进一步得力, 工作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 工作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大。只有大力推进机关制度建设, 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工作招法, 优化工作流程, 营造良好环境, 才能提高整体效能, 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达到高水平。

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 既要注重规范性科学性, 又要突出操作性导向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第一, 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发改委机关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来制定、修订和完善, 使之既符合法律规范, 又切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 满足工作需要。第二, 要坚持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规章制度是机关工作实践经验的理性归纳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总结。它应当是科学严谨的而不是杂乱无序的, 是系统连贯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 是工作必需的而不是无关紧要的, 是长期有效的而不是临时应付的。为此广泛调查、充分酝酿、反复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论证、民主审定等, 是必经的环节。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出台的规章制度配置科学、切实管用, 第三, 要尽量易于操作和便于执行。规章制度要求明确, 内容具体, 才有利于规范程序, 明晰职责, 提高效率, 促进工作, 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所以, 一定要在“准”字上动脑筋, 在“实”字上下功夫, 在“细”字上做文章, 不能空洞无物、过于抽象, 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第四, 要能够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规章制度是评判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尺, 应当突出导向性, 体现公正性, 有明确的考核体系和奖罚措施, 有强大的激励性和约束力, 使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成效显著的得到表彰和奖励;违反规章制度, 给工作造成损失和危害的受到批评和处罚。

(二) 既要坚持原则, 还要善于改革创新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制度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 社会各项制度应该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以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 制度的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什么、怎么改、何时改, 不仅需要勇气魄力, 更需要全局性的综合考虑和妥善安排。要善于把握改革创新的时机, 抓住改革创新的重点, 掌握改革创新的节奏, 确保改革创新的效果, 不断推动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

(三) 既要立足长远保持稳定, 又要总结借鉴不断完善

要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效性, 就必须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执行的持续性。但规章制度的质量总是取决于制定规章制度时的客观环境、实际需要和人们的认识水平、实践经验。所以, 再好的规章制度也必定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形势在不断发展, 情况在不断变化, 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规章制度若不能及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规章制度建设不能一劳永逸, 必须不定期地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客观评估, 坚持传承与完善并举, 务实与创新统一, 对已有规章制度作修订、补充和完善。

(四) 既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个机关, 没有规章制度万万不行, 但规章制度却也不是万能的, 既要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又要以人为本,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在制订规章制度时, 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尽量统一思想, 努力形成共识;在出台规章制度时, 要认真组织学习, 做到人人知晓;在执行规章制度时, 既要严格按章办事, 坚决落实到位, 特别是要做到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又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按照上述原则, 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通过反复论证、调研分析, 完成发改委制度汇编工作, 主要涉及政务工作、项目审批和管理、人事管理和考核、干部培养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完善政务工作制度, 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制定了主任会议及主任扩大会议制度, 对议事和管理作出必要的规定;制定了公文处理、印章管理、保密工作制度, 做到件件有登记, 有传阅记录, 定期检查, 并建立台账;制定了科室岗位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提高干部素质能力。2011年又进一步研究, 形成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和决策纠错改正制度, 明确适用范围、工作方式、工作程序, 有力地推进了民主决策, 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使决策失误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提高了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水平, 确保了各项决策目标如期完成。此外, 加大工作检查力度, 制定东丽区发改委工作检查督促和总结激励制度, 多种形式督促工作完成, 定期总结工作完成情况并实施奖励。

二是健全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制定了项目审批核准会签制度, 从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项目审批核准运作程序等方面, 对加强内部项目审批核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作出了明确规定;在严格项目审批流程基础上, 建立项目审批“双限时”制度, 实现项目审批大提速;制定财政预算资金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验收考核细则, 对项目资金使用严格管理, 确保东丽区重点项目计划落实;制定重大项目推动机制, 筛选出重大项目作为年度重点推动项目, 为每个项目制定合理的时间节点任务, 并纳入街道半年及年度考核中, 有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及绩效考评制度,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建设。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修订、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着眼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考核、监督程序, 防止和克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制定绩效考评实施细则, 加强机关绩效管理, 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评价工作绩效, 健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是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 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放在重要位置, 建立健全了勤政廉政规定, 细化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廉洁从政廉洁自律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财务检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建立机关学习制度, 对学习内容采取定量、定性安排, 保证学习质量。

8.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企业要生存与发展,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优势——硬基础,而且还要具备一种精神优势——软实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成立以来,新投集团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者意识的创造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体现企业价值观念的企业精神经长期积淀业已形成,企业标识也已确立,通过对硬基础、软实力两手抓,在逐步实践探索中,培育和建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投企业文化,使其对企业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为核心,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企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先进的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内容、形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企业的发展主要靠领导者的科学决策,靠全体职工的团结敬业,企业文化建设就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

(一)注重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

充分利用内部网站、刊物、简报、板报以及LED显示屏等媒体多种形式让大家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企业核心价值观,使职工能够振奋精神,形成企业振兴的合力。

(二)坚持“司务公开、民主管理”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形象和信誉,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维护,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企业信誉,并充分调动职工民主管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干部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企兴我荣、企衰我损的休戚与共的血肉情感,不断鼓舞职工斗志。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思路

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新投集团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文化。

注重在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中下功夫,坚持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各族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集团公司领导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使广大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相互融合

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新投集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种无形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在集团公司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新投集团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使企业文化优势得到了延伸,增强了企业的内聚力,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激励了员工的工作激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中的效率。

(三)加强职工培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几年来,集团公司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以及内部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员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怎样做”转化为“我应该怎样做”。通过抓好企业文化、专题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带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并使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员工一言一行的行为展现了企业风采,体现新投人文化建设成果。

四、结束语

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企业文化建设理念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给企业注入活力,使企业充满生机。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在新投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使新投集团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企业特征、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文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坚持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国有企业文化,促进新投集团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自治区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鹏程. 培育特色文化 提升企业软实力——山西焦煤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先锋队,2014,35:25-27.

[2]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委书记 薛昇旗.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以“软实力”提升硬实力[N]. 内蒙古日报(汉),2011-11-25010.

[3]突出五大特色 狠抓五项建设 以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J].中国职工教育,2011,12:19-20.

9.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九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地区基层组织的建设情况,并且对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有效的防止宗教势力的蔓延。坚持以群教活动为基础,组织村干部和政委等,改善工作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基层组织;宗教极端;措施

在新疆地区,进行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应该强化极端组织的清除活动,提高基层组织的廉洁性,应该在工作中明确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发挥出其作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

一、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

新疆地区在进行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标准进行,提高了基层组织假设的质量,坚持责任到人,理清工作思路。

(一)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

在新疆基层组织假设中,坚持责任集中制,推动了宣传工作,实现了工作格局的制定,并且在人们的选举中,在村党支部中推选出有能力的人才,进行基层组织工作。

(二)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去极端化”工作进展顺利

在新疆地区基层组织的工作中,牢牢把握“去极端化”的方针,对出现了极端主义的苗头及时的打击,基层组织可以收集各类线索,长期的跟踪,从而规范了当地的秩序。

二、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局限性

新疆地区的基层组织在建设中还是存在着政治敏感性不强的问题,而且对于上级的政策不能更好的领会,在工作中责任问题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领导人员安于现状。在对于极端组织这一问题中,不能分清楚宗教活动和风俗习惯,导致了对极端宗教问题的警惕性不高的问题。

三、完善新疆基层组织建设,努力遏制宗教极端主义

(一)坚持群教活动,提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能力 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员在平时不仅仅要学习党组织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在实践中渗透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在工作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在平时应该通过定期的学习领会党组织纲领的内涵,让相关的骨干人员定期的培训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并且应该去一些基层组织建设比较完善的地区参观和学习。

(二)完善工作的方法

基层组织人员应该通过对人们的寻访工作,找出在基层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工作中做好有条不紊,完善工作的思路,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将工作细化,对各项工作分工应该明确,而且对民情及时的体察,将群众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的解决,每天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总结,并且应该将工作中的难点分析出来,把影响地区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

(三)努力提高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在新疆地区,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的调查民情,做好记录工作,对于那些弱势群体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进行资金的补贴,将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地区中,能够充分挖掘富余劳动力,对一些技术人员强化培训,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一技之长。现在网络技术比较发达,在对务工人员进行教育中,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强化对文化和道德的教育力度,使人们的就业观念更加的完善,(四)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强化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在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中,应该通过宣传的方式,通过网络数据库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定期以“反对极端宗教主义”为主题开展各类宣传和讲座活动,可以通过党员的宣传工作,请一些声誉好的党员干部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将国家的宗教政策贯彻给群众,对一些信教的群众进行积极的引导。

(五)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组织的核心作用,应该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将工作的目标和主要的要求制定完善,对于基层组织人员出现的错误问题应该严格的惩处。建立统一的思想战线,组织人员应该统一思想,然后能够认清形势,在工作上应该完善执行力,在遇到事件后应该积极地处理,不能袖手旁观。在对重大事务决策中,应该把握好力度,应该听取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决策方案,通过召开党委会的方式,能够开展专题研究,在行动中应该进行各类应急训练,在面对恐怖和极端事件中才能够更好的处理。

(六)基层组织应该强化地区的文化建设

极端宗教主义在对其教义宣传中,是违背了我国的文化主流的,所以,基层组织在抵制极端宗教主义中,应该防止极端宗教主义的侵蚀,防止封建愚昧的观念侵蚀人们的内心,在地区内强化现代文化的建设,弘扬民族问题,在地区内应该建设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文化能够引领一个地区的发展,在新疆地区,可以通过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将新疆地区的文化精髓展现出来,并且在传统文化引领的基础上,可以突破传统文化,对于一些具有狭隘性的传统文化加以摒弃,对于那些封建的陋习清除,让群众能够感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魅力,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当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在宣传民族文化中,应该以“去极端化”为主题,通过群众自编自导的文化形式,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结语:

在新疆地区,出现了极端宗教势力,他们通过宗教提出了一些反党、反传统文化的理论,对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建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基层组织应该通过强化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强化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让人们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宗教势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0.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十

落实责任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焦化厂厂长

彭林生

焦化厂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过令人瞩目的贡献,目前仍然是公司实现减亏的基础产业,未来也必将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但是,焦化生产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特性,我们曾经有过深刻的事故教训。因此,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焦化厂,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广大员工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发展为总要求,以强化预防、落实责任为主要措施,以有效防范事故为目标,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形势根本好转,取得连续1400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要求全厂各级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工人都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自觉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生产方针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在一切日常工作中,都要坚持“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预防为主”,就是在生产各环节,都要遵守制度和规程,履行岗位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发生。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

全厂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能科室、班组长、岗位工人等各自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调动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公司对厂、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员工都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安全责任共同承担,安全目标层层分解,目标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工作绩效考评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全厂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

三、夯实基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照行业标准,结合焦化厂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编制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程,夯实管理基础,保证全厂的安全生产。目前,正在按照安监部门的要求,对这些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健全和完善,以进一步规范全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加大专项投入,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需要投入,需要付出成本。公司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以解决焦化厂的历史欠账、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专款专用,按计划提取。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斥巨资完成了粗苯罐区增设泡沫灭火装置、厂区消防管网更新、J—2通廊大修、焦炉“三车联锁”等重大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确保生产设备与安全设施运转良好,提升本质安全。

五、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开展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消除隐患,客服不安全因素,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焦化厂坚持厂级每月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的安全检查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轮流值班与下现场检查制度。通过深入班组岗位,及时发现生产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了解安全状况,掌握安全动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隐患整改要做到“三定”:定措施办法,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全厂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六、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本岗位应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档案,严格考核。

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新工入职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复工、调岗及外来人员进厂都要接受安全教育。还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与知识技能。厂级领导参加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日,以了解和解决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七、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焦化厂稳步推进安全达标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评审工作计划,建立安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安全达标工作,应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相关要求,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对照《评审标准》要求,认真分解细化,对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操作都制定科学的标准。所有员工按各自应遵循的标准进行生产活动,各道工序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衔接,从而达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改进安全绩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的。

八、加强管理,持续改进安全工作

11.加强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篇十一

一、目前银行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包括内控建设在内的体制改革并未到位,约束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经营意识和行为方式还有较大的惯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冒险违规经营而视风险控制为羁绊的想法和做法依然存在。

2.内控系统的建立和执行都需要成本,所以在宏观考虑体系建设和具体内控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考虑其适当的度,要兼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内控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时,容易被以强调业务发展为名,使一些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3.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行的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知识结构陈旧,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晰,意识淡薄,在推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也应该看到,通过各类风险的暴露和一系列金融案件的发生,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层对加强内部控制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理论基础,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同时国外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内控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成为我们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近年来,各级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实践中也已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这些因素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

二、完善银行内控管理的措施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要在各级人员当中牢固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内部控制意识,抓内控、防风险、保安全不仅在领导而且要在全体职工中经常灌输。当发现端倪时就要敲警钟,使所有人员始终绷紧风险这根弦,同时要把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基层的检查和考核,防止出现上、下级对内控重视程度不对称,下级执行上级指示时发生敷衍了事、走形式的现象。

2.重视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执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制度设计作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起点和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内部控制落实在各项业务制度之中,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商业银行应对内控制度进行充分研究,建立起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框架至少应该涵盖以下系统,如授权管理系统、人事监察系统、安全保卫系统、财会核算系统、授信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清算风险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柜员操作服务系统、计算机风险系统等,同时在对内控制度的制定、评价、修改都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确,要规范程序,明确权限,以增强制度的严肃性与统一性。基层行在建立自己的内控制度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既要与上级行的制度建设协调一致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实现岗位、工序间的制约。较好的办法是在对上级制定的制度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体系。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增强组织控制力度。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保障层的组织机构。通过良好治理机制的建立,从运行体制上保障内部控制的健康实施。组织机构设置上应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半径,完善一级法人制度,强化一级分行的调控职能,明确二级分行的经营主导地位。要制定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健全法人授权体系,各级经营机构应在各自职责和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建立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强化稽核部门在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基层行应该按照扁平化管理的要求,通过民主决策、合理设置内部机构、调整内部机构的职责范围等手段,以达到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和互相制约作用。

4.健全和完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稽核监督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应当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监督对象的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查处工作上具有权威性,能够有通畅的渠道让其真实反映发现的问题,起到监督制衡作用。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内部稽核监察工作的范围、内容和权限,紧紧围绕怎样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等问题开展绩效稽核,稽核监察的内容要由单一的合规性稽核监督,扩大为风险稽核、效益稽核、人事稽核、制度稽核。

5.加大技术手段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技术手段是一种量化的、科学的模型和公式,它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对风险识别和判断上的失误。充分和正确地运用技术手段,对诸如财会风险、授信风险、资金风险等业务性风险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人事监察、安全保卫等管理性风险的识别判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国际先进的银行,创造了很多先进的风险预警技术手段,我们应博取众家之长,创造符合我国特点的模式并加以运用,使之成为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中标准明确的刚性手段,尽量减少人为控制引发的不确定性。

上一篇:德惠文物的基本情况下一篇:汽车三包有关法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