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024-09-23

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共2篇)

1.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一

各乡镇(街道)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区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冬季和春节期间取暖和生活难题,保障贫困群众“过好年”“过暖冬”,根据市扶贫办《关于保障贫困群众“过好年”“过暖冬”的通知》和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关于20__年市级公益事业扶贫基金使用方向的通知》(滨扶办发〔20__〕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解决冬季春节期间生活难题,是拓展“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内涵,是体现关心群众冷暖为民情怀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核实核准贫困人口有关信息,完善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好各项便民惠民利民政策,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真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帮扶对象。面向20__年动态调整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用于解决单独居住的60岁以上贫困户,家中有危重病人的贫困户,无儿无女贫困户,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共同居住的贫困户冬季和春节期间的取暖与生活难题。

三、帮扶措施。各乡镇(街道)要结合贫困户帮包工作,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抓住所需”的原则,把握贫困群众生活中的难题,着重帮助其解决取暖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取暖设备、有御寒衣物、有节日食品、有必备药物。

在御寒取暖方面,完善提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能固则固,能建则建、能养则养、能租则租、能保则保,确保让贫困群众住进安全房。对没有取暖设备的,努力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取暖炉、电热毯、电暖器等物品。加强冬季用电、取暖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棉被、棉衣、棉帽、棉鞋等御寒衣物。

在生活照料方面,对老弱病残等没有能力出门购物的贫困群众,帮助购买米、面、油等食品送上门。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由贫困家庭妇女上门为贫困孤寡老人做饭做家务。

在走访看望方面,村“两委”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要逐家逐户走访看望贫困群众,了解掌握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走访慰问时,要注意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组织扶贫济困志愿者走进贫困家庭,做家务、拉家常、献爱心。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贫困家庭结对子、送温暖。

四、有关要求。市级公益事业扶贫基金采取人口因素法分配下达到各乡镇(街道),主要用于解决贫困户冬季和春节期间的取暖与生活难题、走访慰问。

1、按照市级公益事业扶贫基金使用方向要求,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带着感情和责任,把问需济困做实。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展爱心众筹,多渠道筹集资金物资。爱心众筹坚持自愿原则,不下指标、不搞摊派。要严格使用管理,确保资金物资精准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2、各乡镇(街道)要统筹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走访慰问活动,结合帮包责任人帮包工作,把贫困群众“过好年”“过暖冬”活动办实办好。

2.以“三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二

2011年11月11日,**区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书记在大会上作报告时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两化’兴区”战略,为实现跨越发展、强区富民而努力奋斗!

在未来的五年里,是东宝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东宝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提升东宝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强区富民的关键时期。从东宝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正在步入一个大投入、大产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新阶段,必须高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旗帜;从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期盼来看,群众需求更加多样,改善民生任务更加繁重,必须自我加压,把强区富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大追求;从东宝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看,产业兴则东宝兴,工业强则东宝强,必须把“产业强区”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抓手;从市辖区职能来看,立足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在推进“两化兴区”中借力发展、自我超越。策马扬鞭新征程,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迫切需要我们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团结拼搏、跨越发展,奋力向强区富民的目标阔步前进。在这样的形势下,东宝区提出了实施“产业强区、‘两化’兴区”的战略。

作为漳河镇的一名村官,我认为漳河镇应结合本镇实际,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过去,漳河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两化”建设:第一,从新农村建设入手推进“两化”建设。下半年,镇政府聘请了50余名清洁工,对集镇及三岔路口实行全天候保洁。共开展了大型卫生大扫除20余次,清运处理垃圾近9000吨。全镇新建沼气池25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29台,节能炉129台。投资1700

多万元新建通村通组公路140多公里,其中硬化道路68公里,涉及32个村。新植绿化苗木6.4万余棵。新建污水厂1处,投资46万元,垃圾中转站1处,投资8万多元,治理下水管道500多米,投资5万多元;集镇道路维护投资20多万元。新挖、改造当家堰364口,可增蓄水105万方,直通自来水农户600多户,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200多户,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二,从旅游业发展入手推进“两化”建设。一是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休闲岸泊景点一期码头改建工程。漳河休闲岸泊景点建设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二大重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8773万元,项目建设共分四个阶段,建设内容为入口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及码头、中心广场、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茶楼、服务站及配套道路、绿化、水保、排污管网等十大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土方填固工程12万方,启动了水保工程建设;二是投资300万元,实施了观音岛一期维修改造工程;三是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常青岛一期“太乙阁”建设项目;四是投资1400万元,实施了漳河沙滩浴场改造建设项目;五是投资80万元,实施了漳河虹鳟鱼养殖观赏基地改造项目。

第三,从小集镇整治入手推进“两化”建设。全镇在保护漳河的大前提下,着重对农村居民密集的小集镇进行环境整治,一是投资20余万元对冯店、周集片区的街道进行整治;二是投资30余万元对安团街道进行硬化;三是投资40余万元对却集街道进行美化亮化;四是投资50余万元对“三八街”进行立面整治,统一房屋立面颜色、统一修建花台、统一安装路灯、统一栽种树木。

总结过去,我们得出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然选择,那么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着力加快新农村建

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漳河镇在部分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一些地方的人居和生态环境,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要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促进镇-乡-村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第二、要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既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资源要素向农村扩散的过程。要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把产业集聚和区域集中作为切入点,努力在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上有新突破。一方面,要加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融合。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着力培养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品牌。加快推动农产品转变为工业品,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企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要在有条件的对农村产业辐射强的城镇,加快建立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不断增加务农收入,提高农民经济地位,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

第三、着力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推进城乡改革联动。农村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必须坚持城乡联动,统筹谋划。一方面,要优化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按照严格审批、局部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试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现有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城乡体制壁垒。要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在提供公共服务、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让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益,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真正实现“进得来、留得住、有工作、能增收”。

第四、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同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人均公共物品趋于合理,城乡居民权利趋于平等。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公共设施,提高绿化水平,美化城镇环境,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快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政府的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工业化空间表现形态的城镇化,带着城镇功能单

一、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病症,难以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的优越性。为此,必须根据城镇的不同规模和区域角色定位,对城市作出科学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城镇人居环境;与此同时,根据区域规划部署,发展大中心城市规模适度、分工科学、功能配套的城市群,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城市积聚的高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要破除户籍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大中城市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降低落户要求,并将附着于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均等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解决好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第七、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科学发展。尽管城镇化的推进不能做到零污染,但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程度,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努力扭转经济上去了、城镇建设上去了,环境问题却多起来的局面,确保两者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上一篇:药剂师职责下一篇:影像大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