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2024-07-12

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精选8篇)

1.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篇一

1.联系语境,解释第③段加点词语。(2分)

2.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出发”去哪里?(3分)

3.句子赏析(5分)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子。(2分)

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3分)

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

4.第⑤段中,“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假如你在那里静静地坐,会想什么呢?请结合文段展开想象,把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40字以内)(2分)

5.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的含义。(3分)

2.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篇二

基于文体特征和年段要求,在教学时,我旨在带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走近作者,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揣摩语言表达的形式。

一、抓住一条主线:自由

在教学时,我紧紧扣住“自由”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设计了品味园子,体会自由———品读趣事,享受自由———探究笑意,感悟自由———悬念激趣,延伸自由的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我先引领学生感受园中昆虫、植物的自由,再感受作者自己的自由,最后探究自由之源,即祖父对她的爱。文章对昆虫、植物自由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十三自然段,我让学生通过品读描写昆虫和植物的句子感受园子的生机勃勃,体会作者对园子的怀念和喜爱之情;接着学习第三到十二自然段。这部分教学主要围绕祖孙俩在园中发生的趣事展开,在读、演寻趣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自由,在学生情绪达到高潮时探究自由之源,感受祖父的浓浓爱意。再读第十三自然段,学生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成了园中的一朵花、一只虫、一只蝴蝶,情不自禁地为作者和祖父之间这浓浓的亲情而感动。最后追问作者对园子念念不忘的原因,引入小说的结尾和作家茅盾对小说的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自主探究自由背后的内容。

二、兼顾两个方面:内容与形式

阅读教学不仅要为学生解读文本服务,更应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既关注文本内容的解读,又关注语言形式的表达。我抓住“愿意……就(也)……”这个句式,让学生体会反复手法对于增强情感的作用,再通过“愿意”与“随意”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由”这一核心内容,也让整个课堂呈现出“自由、活泼”的气氛。在教学“我”在园中做过的趣事时,我抓住“祖父……,我就(也)……”这个句式让学生体会“我”与祖父形影不离和“我”的自由快乐,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孙俩的亲密,为后面感悟“我的自由生活完全来自祖父的爱”奠定基础。

三、关注三个细节:阅读指向写作

对于名家名篇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当内容来教,更要把教材当例子来教。既要教阅读,又要教写作。

1.学习详略的安排

在教学园中昆虫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印象最深的昆虫,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有意将蜂子写得最具体的原因,学习作者把事物写详细的秘诀。同样“详略”还体现在文中对几件趣事的安排上,作者把最有趣的“种菜“”铲地“”浇菜”三件事写得尤为详细,这为学生写多件事的文章提供了方法。

2.体会修辞的运用

作者在写园子里的昆虫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把蜂子比作小毛球;对比,“不太好看”和“好看”;拟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反复等。正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才让文章更加生动,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3.领会表达的妙处

萧红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初步领会其语言风格也是教学时要考虑的。如写蜂子时的动静结合,以静写动;写园中动物、植物的自由是借景抒情;写园中“我”的自由是叙事抒情;还有中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文中特殊的句式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表达效果。此外,还特别突出了表示转折的词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阅读教学要从学生起点出发 篇三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起点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47

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真正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导致教师教的不是学生想要学习的,而学生想要学习的,教师又没教,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以学生已知为起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才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有效的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脉搏,避免把“未知”当作“已知”。这样教学,才能起到既能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又能起到提升学生阅读效率的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放飞蜻蜓》一课时,由于知道学生在课下已经摘录了陶行知的一些教育名言,教学伊始,教师先让学生把自己摘录的陶行知的名言进行集体交流;然后,再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描写的具体事例中感受陶行知的思想;最后,让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来说一说。如此一来,学生从陶行知轻轻抚摸孩子的头以及他充满慈爱的目光中读懂了陶行知是一个非常热爱孩子的人。同时,学生又从陶行知耐心教导孩子们放飞蜻蜓的过程中感受到陶行知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和谆谆教导。这样的教学,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已知的起点是什么,然后根据学习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还可以为高效阅读课堂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未知为起点

崔峦老师曾说:“教学应从学生的质疑,从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入手。”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师生、文本之间互相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未知点,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苏教版《神奇的克隆》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说:“什么是克隆?”有的学生问:“人可以被克隆吗?”在准确把握学生未知起点的基础上,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一些他们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行学习交流解决;对一些师生都未知的问题,如我国目前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成就等,就利用网络信息共享的特点共同解决。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为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未知的起点,从学生需要知道或者文本的内容出发,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教学,既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又能有效拓展文本内容,丰富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三、以终极目标为起点

在阅读教学中,所谓“终极目标”就是指在本节课中能让学生学到什么或者有什么收获。对课堂教学而言,终极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教学的终极目标为起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获得根本的提升。如,在教学苏教版《詹天佑》一课时,课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以及创新精神,并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多做贡献的决心。在阅读教学时,本着这个终极目标的阅读要求,笔者紧紧围绕着“杰出”与“爱国”展开了教学,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杰出才干的语句;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詹天佑的看法与认识。这样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以终极目标教学为起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步步为营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还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一条通往写作主旨的捷径。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知识,还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才能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需要学习什么,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必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4.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篇四

屯昌县屯城镇南甘坡小学 陈丰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想要学习好语文,理解是离不开的,想要在学习中理解出课文或文章的主旨和内容,那就一定要先阅读通文章或课文,学生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针对性较强。

关键词:理解、联系、朗读、比较。

阅读理解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应把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作为语文基本功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同时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一个语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是十分可悲的,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本身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不可能比城里孩子多,可要是在有限的阅读条件下又不能好好地阅读提高阅读水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失败的,也将成为学生的悲哀。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词句理解的更不容忽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年级儿童理解词句的能力,才能提高阅读教学?对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又好

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我们不可以“忘本教学”,就好像“空中阁楼”一样危险。其中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抓好日常教学中的听写训练。

也许在很多教师眼中“听写”是并不起眼的,也是比较容易的,所有作业中也是学生正确率最高的。要是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还可以反复听写直到符合要求。每当在开学初我就会反复强调听写的要求,我改变了以往只听写几个简单的词语的方法,在听写中有可能会让学生根据听写的词语造句、解释带点字,有时还需要写出整个词语的解释。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几个词语进行辨析,说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多义字组词或多音字组词。这样一来一次简单的听写就变成了一次综合的字词句的检查,学生摒弃了以往存在的一种侥幸心理,逐渐就会养成一种认真的学习习惯,对整个语文教学都非常有利。当然在听写之后教师要认真指导订正,因为学生的正确率不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积累的作用。几次下来学生的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充实感,对听写也就产生了兴趣,端正了态度。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是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免他们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我班的一个小组长一开始就对此有很大的看法,他说:“老师你把听写搞得这么复杂何必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他每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特差,以至于每次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经过我的几番个别辅导,他看清了听写的目的,慢慢习惯了我的方式。虽然学生们的听写本上再没有以前的分数漂亮了,可他们学

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班的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不是为了分数而听写,要看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是啊,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就是“积累”吗?

二、结合句子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结合语言环境是理解词句的重要方法。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只有在语段中,才能显示特定的意义。如理解《燕子》一课中的燕子为春天增添“生趣”一词,可联系下文,通过对春天里特有的植物的鹅黄色、嫩绿色、浅绿色、赤褐等多种具体色彩的感知,形成燕子对春天色彩很美、很鲜明的静态中添加了动态的描写印象,再经过介绍概括,就体现出“生趣”一词的意思。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词句是反映生活的。联系生活实际动用生活经验,去体会词句,往往能有效地理解书面语言。例如本学期的《三顾茅庐》中“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走上前去,轻轻的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叫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恭恭敬敬的站在台阶下等候。”一句中引导学生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这些词来体会刘备对待诸葛亮的尊敬以及求贤若渴的心情。再如“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先让学生先说说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说出这句话中什么比作什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来谈谈鱼儿与水的关系,结合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事情,从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 的说出对机子的理解了。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句。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对句子的理解最终是晓其理,悟其情,而朗读是调动情感的最好办法。因此,要注意读中理解、理解中读。例如对《荷花》一文中描述荷花荷叶的句子的理解就要注重朗读。朗读中,第一要注意体会“挨挨挤挤”“冒出来”“展开”“饱胀”“破裂”等词语的意思,第二想象这些词语所反映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通过朗读与想象的结合,就会逐渐体会到这些词句形象地写出了荷叶与荷花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都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机。在朗读时候,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要作必要的指导。

四、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句。

用词与词、句与句的比较来理解词句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由字形结构的比较到词句内容、句式的比较,使学生能够在对比辨别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学中,对于意义相近的词语,可以在语言环境中辨析理解,体会词语在表达上细微的区别。比较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换说法比较。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很生动形象,毡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毡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在教学中,可以用换词法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2)扩句、缩句的比较。如《燕子》中“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理解这句话时,可以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去掉,用句子的基本成分比较,看看与原句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就可以体会到,原句中的那些附加语法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再通过对感情色彩的分析,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层意义了。

综上所述,仅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做法,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训练。如含义深刻的词句、结构复杂的句子,表现文章中心的词句,以及生动形象的句子等等,来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教育》 :孙桂妹——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

2、《海南教育》:邢丽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数学教学 篇五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而大小不同,并且它们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东风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 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 2 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忽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排除障碍,我有意准备了几组不完全等底,不完全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学生因为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V=1/3sh。书上的结论错了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索。通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教学难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不攻自破。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计算家里的水电费、存款利息、装修所需地板砖的块数等等。总之,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

三、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也只有让他们去表达,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 3 时,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可出示6÷2=(6×0)÷(2×0)=3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2×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当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教 4 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特别是他说的“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因此“ 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在评价学生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教师要满怀爱心,用多维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孩子,用爱的评价来唤醒学生的爱。通过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和创造力等的评价,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6.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篇六

写作,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作文教学案例

 

文/林 影

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提高作文写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职高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由于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写作文便成了他们最怕完成的作业。而很多作文题目学生从小学写到高中,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于是瞎编乱造、抄袭“借鉴”的现象就出现了。同时,我们教师一般都是对所有的学生出同一个题目,但绝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个题目有话可说,这样,就无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此次作文我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篮球”这个话题。

二、过程陈述

(一)情境导入

1.师:你们平时在学校里最喜欢干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积极地讨论开了,教室里一片沸腾。“最喜欢打篮球;最喜欢玩手机;最喜欢上网;最喜欢看小

说……”也许是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学生显得格外起劲。教师因势利导,在座的男生大多都喜欢打篮球,而我们现在学校的篮球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些精彩的图片。

2.展示学生篮球比赛时的精彩照片

通过幻灯片,把学生在篮球赛时的精彩照片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而选择的照片大多都是该班在篮球赛上的精彩瞬间,学生非常兴奋。打篮球的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非常激动;没有打球的学生也为这些同学感到骄傲。

(二)说一说

1.师:同学们为什么喜欢打篮球呢

此时已激发出了学生的热情,学生都有表述的欲望。有些学生表述得非常好:“打篮球给我自信,使我快乐,篮球是我的最爱”,说得好,下面的学生拍手叫好。由于开了一个好头,加上对学生的鼓励,接下来学生都积极配合,说话热情高涨。“打篮球是一种激情的运动,可展现一个人的风采,使我找到感觉”“篮球使我感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体会到运动的快感……”

2.播放NBA篮球赛的片段

NBA篮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学生感觉课上还可以看到球赛的画面,觉得非常兴奋。当视频播放完后学生大呼不过瘾。这时教师因势利导:NBA篮球赛的画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此时学生非常积极地回答:激情、魅力、激动人心、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

3.说一说:从篮球赛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今天我们就以“篮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喜欢打篮球的同学,说说从打球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你有哪些感受?”话一完,学生就低头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开始发言了:“打球讲究的是配合,我们同学在平时也应相互支持鼓励,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看不起自己。”“打篮球最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打篮球使我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困难挫折……”

(三)想一想

1.作文的命题

师:如何给今天的作文命题呢?

如果以《我的兴趣爱好是打篮球》作题目好不好呢?教师故意用了一个很一般的题目,结果学生反应很大,说太没有新意了,纷纷发言。“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篮球的魅力。”“不好,不如改为《噢,我的.篮球》”“可改为“《篮球,让我与你相伴》……”当学生说出《生活因篮球而精彩》这一题目时所有学生都拍手叫好,有了这个好题目,作文就已完成了一半。

教师总结:好题目的标准是简洁、新颖、切主题、有文采。

2.作文的主题形式

师:如果让你以篮球赛为内容,你会怎么写呢?是写成说明文、记叙文或者是议论文呢?

学生发言:那肯定是写成记叙文,把比赛过程写下来,这样比较容易。另一学生发言:这还有什么意思,大家都这样写,不是千篇 一律了吗?还不如写写篮球赛的体会和它的意义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这时教师就抓住了学生对主题形式的难以把握、思路没有拓展开的特点,把可以写的形式和主题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启发。这样学生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宽,发挥的余地也比较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自由选择,从容写作。

(四)写一写

师:教师已经给你们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写作形式,接下来让我们在课堂上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形式记录下来,先写一个片段,再带回去整理成一篇文章。

学生有了之前的思考、讨论,情绪已被充分调动,所以写作起来得心应手,不一会儿工夫,已有好几个学生写好了他们的作文片段,并用深情的语言朗读了他们的作品,其他学生还纷纷对这些作品进行了适当的点评。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学生心中点亮,大多数学生能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浅层为深刻,在讨论中获得写作的乐趣。所以,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自身兴趣出发,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才能真正使作文训练起到作用,作文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7.阅读教学从词句出发 篇七

一、根据词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求知欲望, 进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 语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 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因而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好奇。但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较为枯燥乏味的篇目, 例如说明文的阅读过程就不一定有兴趣了。就语言而言, 不如散文的清新俊逸、文采斐然;就结构而言, 不如小说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说明文更多的是一种说明性的文字, 在初中阶段, 主要是一些制作程序及物件的介绍, 文章显得缺乏生气, 很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 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加强学生理解。

例如,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生活阅历不够丰富, 到过的地方与看见的事物极其有限,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让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形象地了解西双版纳的美丽景色, 体会它的神奇, 我特意提前准备大量图片, 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课件, 以供课堂中使用, 循着教材文本的顺序逐一进行讲解, 这样学生印象深刻, 理解透彻。

二、立足词句剖析延伸, 拓展学生知识储备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说只是学生从事语文学习很小的一部分, 是学生进行专业性解惑、教师进行具体学法指导的重要环节。但是究其根本,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光凭借教师和学生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很不现实的, 那么, 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在课外时间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训练。众所周知, 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应该注重发掘学生身上的个性, 不作统一的刚性要求, 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和阅读自由。

在进行初中阅读课程的相关教学中, 我深挖教材, 在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联系生活实际和素材积累, 将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读所感的语文阅读素材穿插其中, 培养学生自己注重平时积累的习惯和意识,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感受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平常, 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推荐《读者》、《青年文摘》等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杂志读物, 让学生在平时课余的阅读中就逐步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素材, 为自己的作文写作和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造词句记录感悟, 读写结合提升品质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而言, 其最终的目标和任务还是服务于学生的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习得和养成。形象地说, 阅读环节是在不断地往自己的书包里塞知识、塞东西, 把阅读中所遇到的内容都掰开了、揉碎了, 让学生充分消化;而写作过程则是要让学生把已经消化的知识借助于一种新的形式和途径表达出来, 用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所以, 在平时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 可以有选择性地加入一些小练笔的环节, 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中的感悟和情绪记录下来,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质。

例如, 在进行冰心的《母亲》的阅读教学中, 我对文本知识性的解读并不多, 更多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我带领学生多遍朗诵冰心的这首诗歌, 让学生在我设置的问题情境下逐步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最后,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对母爱的颂扬。由于前期教师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引导工作, 因而全班学生的任务完成得比较轻松, 效果也比较显著。

在新课改的全新理念风靡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之后, 随之而来的是广大教师队伍对于教学方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尝试, 运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传统古板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身上积极地挖掘教学的重难点, 从教材及材料本身去寻找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实际教学环节中, 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充分扮演好引导者的本职角色, 在不断地创设情境、问题带入中, 将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进一步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全面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准。

参考文献

[1]徐卫兵.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11) .

8.抓关键词句,优化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人物形象;体会;优化

一、巧用文眼词,知主人公形象

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起点。有些词语是理解文章的钥匙,对于这样的“文眼”词,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如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先让学生交流预习所得:这是一只 的猫。学生纷纷说出:温柔可亲、尽职、一声不吭、贪玩、胆小、勇猛……教师随即板书相关词语。而后,教师让学生读词语并谈谈: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经提醒,便能发现其中幾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深刻体会到老舍先生用上“古怪”一词的准确,真切感受猫多样化、复杂的性格。最后,教师抓“古怪”一词,引导学生利用上面几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老舍家的猫真古怪呀!说它 吧,可有时候它又很 ;说它 吧,可有时候它又很 。”至此,学生就能真真切切地感知猫的形象。

再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教师紧扣“凤辣子”一词,从其“出场辣,装扮辣,语言辣,性格辣”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文字,使王熙凤这位古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如上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紧扣一词,盘活全篇。

二、巧用衔接语,习谋篇布局

从来,语文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语用的能力。学习经典范文更需要老师具有一份敏感性,巧借衔接过渡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布局谋篇,进而迁移运用,落实语言表达实践!

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表明作者游览顺序的关键词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下来,就是有名的昆明湖。”感受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描述的几个景点及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而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校园景色。经过讨论,学生决定选取“大操场”“教学楼”“架空层”几处景点,从走进大门开始介绍。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游览顺序,巧借衔接语,介绍校园,景点之间的转换自然有序,文章条理分明,看上去一目了然!

三、巧用中心句,明主要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的能力?捕捉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是个好方法。如教学《白鹅》,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紧抓关键字“更”,关注其过渡表达的作用。学生在上勾下联中,感受鹅的高傲不仅表现在叫声、步态、吃相中,还表现在开篇的姿态描写中。一个“更”字,也让学生明白作家将重点从后面三个方面写出鹅的高傲。如此一来,学生利用中心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作者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写出鹅的高傲。

选编入教材的大多数文章,中心句分布各不相同。有的文章中心句在开头,如《观潮》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有的在结尾处,如《钓鱼的启示》“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有的在中间,如丰子恺的《白鹅》。还有的贯穿文本始终,反复出现,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实践证明,巧用中心句,上钩下联,明白文章主要内容,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巧用修辞句,悟文章主旨

有人说语言是有温度的。走进文字背后,我们能听到作者内在心声。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借各类修辞句,带着学生走进文章,品味主旨,体会文字背后深藏的情感。

如在教学《长城》第一自然段时,我直接安排师生共背环节。课上,教师下水背诵,学生把关。学生认真倾听,一下子便发现老师漏背了“它像一条长龙”一句,竞相提醒。我故意说“没事,此句丢了无伤大雅!”我的漠视,反倒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当下便跟我争论起来。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认为“必不可少”的理由。他们认为,将长城比喻为“长龙”,除了写出它雄伟、壮观,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之一外,作者的赞美之情与民族自豪感也融入于这个比喻句中。

再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抓住文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读。学生从这些“隐喻”句中感悟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像叶圣陶老先生。作家通过那一墙虎虎有生气,绿得浓郁的爬山虎,抒写当时满载而归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敬重之意和感激之情。至此,借这些看似平常的修辞句,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和教师进行对话。在思辩、对话中,学生品读文章主旨,水到渠成。

五、巧用矛盾句,品文字表达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新课标从第二学段就开始对学生提出的一个阅读要求。可我们无奈地发现孩子的问题意识淡薄,质疑的能力仍有待于培养、提高。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看似矛盾的语句入手,进行质疑探究,是优化阅读教学的好方法。

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母鸡》一文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明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句子。学生找出文章头尾两个关键句:(1)“我一向讨厌母鸡。”(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在这鲜明的对比中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为什么讨厌?为什么不敢讨厌?学起于疑,疑惑点成为学生深入文本的一把钥匙。循点探究,就能品出作者的文字表达特色。

再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学生初步感知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既简单又很难,这看似矛盾的地方成了探究的点。品析“选择”与“抉择”的差异,感知作者面对鱼与“鱼”的诱惑,如何抉择。学生带着问题,钻研词句内涵,不仅将句子读厚,而且将文章读丰满。

总之,教师应坚持这样的理念:让关键词句成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深入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查有梁.这样改进学生的学法[J].教学研究,2010.

[2]罗青.激励学生学习的几种模式[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0.

[3]张文军.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0).

[4]施萍.例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方法.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5).

[5]池朱兴.文眼:设计的有效抓手.文理导航:下旬,2010(11).

[6]张瑜.优化词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东方青年:教师,2013(4).

上一篇:铁路个人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安全教育培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