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2024-07-17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12篇)

1.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一

浅论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论文摘 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干秋。本文简要介绍了林业资源的概念,分析了制约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使之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林业资源的概念

林业资源包括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林地资源主要指用于生产和再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森林资源是以林地资源为载体,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是指林木资源,也包含着林区的天上、林间、水中、地下各种丰富的资源,是林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林区范围内其它动植物、微生物等群体的总称。

2制约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因素

2.1管护难度较大,公众对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认识缺乏

林业资源包含生物种类丰富,管护内容繁多,管护范围广,而且目前林业资源的管护总体上力量比较单薄,森林管护实际投入较低,管护条件艰苦。很多林区居住有大量农户,林农、林牧、国有林与集体林之间纵横交错,国家、集体、个人之间,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矛盾突出,形成管护上的复杂局面。

2.2科技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含量低

长期以来,林业科技专业人员相对数量少,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太少,科技基础条件差,科技力量薄弱,科技项目投资与林业的地位及任务极不相称,林业科技支撑力度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制约了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效,使得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不能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发挥出来。

2.3林业资源产业化水平较低,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森工企业、木材加工企业相继转产或停产,林业产业开始转向生态林业和经济林建设。在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产业化水平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配套经济格局,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缺乏品牌效应,成就不够显著。林业产业产值总量太低,总体上仍然处于艰难转型和探索的阶段。另外,一些林业资源所有权、投资权、经营权等还不够明晰,机制不够健全,也制约了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3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3.1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创造有利于林业合理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坚持谁开发谁所有,在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继承、转让、使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改革,保障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找到加快林业发展的成功办法。明晰所有权、开放投资权,搞活经营权,真正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确立林农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广大林农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激活生产要素,促进林业和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努力营造“社会办林”的良好氛围,保护好、鼓励好、发挥好全社会投入林业的各种积极因素,通过深化改革、政策激励、全方位开放,努力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办林”热潮,推进林业的高速发展。

3.2坚持科技兴林,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紧紧依靠林业科技,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新技术、新成果,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通过加大资源培植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大资源深度开发的科技支撑力度,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创造高的附加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把产业做大做强。要注重对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确立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到林业生产第一线。

3.3立体开发林业资源,发展林区多元经济产业

我们除了开发利用林区丰富的木材林业资源,更要重视非木材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林地资源、林果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草资源、水资源、景观风光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产业。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手,从高附加值的产品着手,杜绝资源消耗型、低附加值的粗加工,实现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开发利用。同时要注重开发林业生态文化,宣传林业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拓宽多种发展形式,探索适合林区经济发展、适合改善人民生存生活、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3.4加强组织领导,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林业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作为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来抓。林业、计划、科技、农业、外贸、招商等部门应加强有机协调,大力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全力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坚持政府和企业、社会并重的原则,以政府引导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主渠道作用,允许国家、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开发资金,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引导、扶持机制,从资金、物资、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以加快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3.5实行内外结合,开发利用境外林业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数量不足,整体质量较差,而且国内对木材及林产品需求量大,致使国内森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在抓好发展国内森林资源建设和进口国外木材的途径之外,还应当投资开发境外森林资源,寻求林业发展外向空间,探索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国外购买森林资源,逐步形成一定的商品材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我们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务等作为投资,通过出口作为资本 投入,换回林产品供给国内市场,互利互惠;也可以在国外设立公司、企业,投资购买林地、耕地等资源,自主经营,从而实现境外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我们应该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护林业资源为主旨,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加强保护,实行保护、培育、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求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二

1 分析林业资源在开发以及保护方面所具有的关系与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所占的总面积较大,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 在人均占有量方面所获得的资源量较少, 再加上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均, 南方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 而我国的西北地区相对缺乏, 因此, 在处理林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工作中, 需要较好地推进平衡发展, 建设出多样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森林系统。

但是在林业资源的发展方面, 保护工作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取得有效地进展, 反而出现了开发的盲目性情况, 第一是林业的管理部门没有明确以及科学的管理体制, 这对工作人员而言, 则体现在分工方面没有得到十分的明确, 而在实际开展工作中, 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是管理的责任体系没有健全, 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林业的发展;第三是在开发林业的工作中, 人们不注重对林业的保护工作, 出现了开发与利用的情况, 而保护工作则没有在实际公正得到有效地开展, 例如对森林中的幼苗的种植问题处理不当, 没有及时地更新以及补种, 从而使得林业资源没有在可持续地发展中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对林业保护以及开发的策略

2.1 提升林业保护的意识

森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保护工作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因此, 在当前对森林的保护工作中, 首先要落实的就是保护意识地提升, 一方面是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的宣传, 使得人们能够真实认识到森林资源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中也需要人们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这是森林为人们带来长期效益的有效地保障;另一反面切实地提升林业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导林业的实践工作, 坚持节约利用和重点开展以及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这对林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帮助。

2.2 完善对林业的管理制度

第一, 根据目前林业中的实际情况而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这是实现林业保护目标的关键性措施, 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科学地开发与利用林业带来指导作用。

第二, 森林的管理部门需要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而定期的检查森林资源的情况, 这是保护森林资源重要的方式, 因为通过实地的检查工作能够有效地掌握林业资源可以开发与利用的程度, 从而更好地指导林业资源能够在一个科学地管理模式得到科学开发与利用, 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经济发展情况。

第三是加强对林业树种的防虫害问题处理, 因为森林资源中所发生的虫害问题能够损害树木成长, 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 还需要建立一套管理虫害问题的制度, 为森林能够健康发展做出良好的保护工作。

2.3 提升森林管理中执法的力度

因为在森林管理的过程中, 我国已经明确地通过法律方式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做出规定, 所以为了对林业资源科学地管理, 从而使得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严格执法力度, 首先是做好法律保护森林的宣传工作, 使得人们的懂得森林开发与利用中更好地遵守法律, 严格地按照法律要求办事;其次在加强各项林业资源的管理方面, 需要对违反森林管理中的法律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使得人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森林资源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各项价值, 而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 则可以交给对应的法律执行部门进进行审查, 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最后, 在做好执法力度的同时也要提升人们对森林管理中各种法律的认识, 打击行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因此, 在教育与打击相结合中提升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3 结语

综上, 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 目前, 虽然我国在林业的资源总量方面还是比较多, 但是需要面对的现实就是人均获得的份额较少, 因此, 在开发林业资源的过程中, 需要人们高度的处理好保护的问题, 从而使得林业能够在合理开发以及利用中获得长远发展, 在不断完善林业的管理制度中提升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促进我国林业实现长效而科学的发展。

摘要: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的状况, 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 因此, 在林业开发以及资源保护的工作中, 需要把保护与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从而使得林业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的, 更好地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的效益。本文中对林业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做出详细地分析, 为人们在利用与保护林业而带来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刘琳, 刘铁男, 刘美爽等.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林业科学, 2016 (05) .

3.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三

【关键词】林业资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促进林业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者,必须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更好地理清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1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成效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青黄不接的情况突出,大量适龄树木的砍伐速度与新生林木的生长速度不协调,使得后续力量不足;(2)林业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尤为突出;(3)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远的考虑,往往只采不育,加上很多林业单位管理模式的粗放、种植的品种单一、科学技术应用成效不高,导致林木的质量与产量日益低下;(4)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导致大量的林业资源被无情地浪费掉,例如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就导致了大量木材的消耗[1]。

2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完善,不断提高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惩罚力度,做到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促进林业资源保护成效的提升;其次,应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切实做好封山育林工作,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结构发展的均衡性,加强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切实做好野生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和绿地的保护,以更好地搭建防护林体系;再次,应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实行阶梯式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致力于防火、阻火林业带和林业工程的构建,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对火灾隐患的监测与治理,切实做好林业病害与疫情的监测,尽可能降低其给林业资源保护带来的危害;最后,应循环利用林业资源,做好林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二次加工与利用,同时致力于林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林业发展之中,使其成为林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更好地实现科技兴林[2]。

3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现状以及如何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必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合理保护林业资源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防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否则将会导致林业资源被破坏。但也不能对林业资源保护过度,否则会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进而堆积甚至浪费林业资源,对于林业资源的再生十分不利,所以,应确保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向性、实时性和适度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的合理化、长久化和规范化。

(2)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紧密结合林业资源的现状,科学确定未来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对于不同的林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当林业资源较多时,应加大开发力度;而对于即将消耗殆尽和资源较少的,则应加大保护力度;如有需要,应禁止开发,例如目前我国采取的封山育林政策就是对这一情况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很多林业资源得以再次开发和利用。在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还要结合开发利用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栽培相应的物种,以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例如加强经济林和防护林的培育,始终坚持适地、适时的原则,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结构与资源繁衍和保护结构的匹配。由此可见,应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针对资源的本身因物制宜、因地制宜的开发。以生态发展为原则,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以保护为前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多样化为原则,根据不同用途的林业资源进行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开采的资源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的政策。林业资源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林业防护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促进和谐发展[3]。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人员,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认真分析当前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以林业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结合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进行林业资源的培育,从而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6:170.

[2]陈新泉.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116.

[3]祝思明.浅析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18-119.

作者简介:

杨建龙,所在省市: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生年月: 1978.03.08,籍贯: 达旗,性别: 男,职称:初级,学历: 大专,研究方向: 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

4.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四

大庆市开发利用水资源现状与规划是以开采深层承压水为主.由于承压水的`过量开采,已出现两个承压水的降落漏斗,并形成潜水对于承压水越层补给,承压水水质恶化.对于大庆市地下水开发现状与规划值得重新审视,应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潜水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朱福才 张明 杜绍敏 于雪峰 姚章村 ZHU Fu-cai ZHANG Ming DU Shao-min YU Xue-feng YAO Zhang-cun  作者单位:朱福才,ZHU Fu-cai(黑龙江农垦总局,水务局,哈尔滨,150090)

张明,ZHANG Ming(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杜绍敏,于雪峰,DU Shao-min,YU Xue-feng(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哈尔滨,150086)

姚章村,YAO Zhang-cun(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佳木斯,154002)

刊 名:黑龙江水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LLEGE 年,卷(期):2009 36(2) 分类号:P641.8 关键词:潜水   承压水   降水补给   侧向补给   大庆市  

5.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水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一个命脉,我们只有认真地分析水资源的分布以及相应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开发,让更多的人以及更多的行业都参与到水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开发中来。总体来说水资源不仅仅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更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保护。

1.简要叙述我国现阶段水资源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存在很多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问题。第一个是我国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第二个是在我国很多区域频繁发生旱涝灾害。第三个是水资源在我国存在很严重的污染问题。上述的3种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地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水资源问题关系重大,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来处理以及改善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2.简要叙述保障我国水资源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水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平衡以及环境有效控制的关键资源,我们要采取有利以及有效的措施来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水资源。但是我国现阶段水资源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相应的问题来对措施进行阐述。

2.1在水资源利用开发过程中要逐渐的转变对于水资源的思想观念

虽然水资源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是一种再生资源,但是这并不等于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是我国的淡水资源是非常稀有的一种自然资源,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水资源进行有利地保护,扩大宣传途径以及范围,改变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固有思想观念,改善人们的用水习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节约用水,要努力地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风气。要让人们加深水资源的危机意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发展是人类和水资源和谐共处的前提和保障。我国的人民要对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有一种紧迫感,同时要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转变了原有对于水资源的思想认识,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2.2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过程中要强化对于水资源的资源管理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通过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约束以及实施。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将水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无序问题,有效地提升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这样就需要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的合理以及优化,通过优化配置来更好地开展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的管理配置主要是通过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有效合理分配来保障工程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用水。目前我国需要采用市场经济的相应手段来进行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分配,通过市场的刚性需求来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有效供给,为我国的水资源科学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持和保护做出贡献。

2.3我国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的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但是我国农业传统的灌溉方式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消耗的巨大水资源并没有转换成为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建议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应该采用新型的农业灌溉方式。例如喷灌的灌溉方式;滴灌的灌溉方式以及微灌的灌溉方式等等。我国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不合理工业用水,同时对于落后的工业用水布局要改善或者取缔,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我国的工业用水有效地节约以及提升水资源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率。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鼓励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基于环保的问题还要不断地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2.4针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污染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

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方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工业生产的废水造成的水资源污染;第二种是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水资源污染;第三种是农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水资源污染。上述3种水资源污染原因最严重的一种还是工业废水污染,这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废水不仅仅排放量巨大,同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以及有毒物质,一旦没有进行相应的达标处理就会严重地污染我国的水资源,更严重的是还会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国要有针对性地对工业污水进行管理,保障工业污水在排放过程中水质达标。同时还要针对没有按照相应规定排放工业污水的单位进行法律制裁。

2.5我国要不断地拓宽水源开发途径

在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依靠科技进步,广泛开辟新水源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条途径。这里所谓的新水源,是指除常规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地标水和地下水之外,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其他形式的水资源。

2.6我国要有效保护生态用水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整体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土地沙漠化。植被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增加降水量,改善降水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利平,夏军.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8(2):34

[2]吴维,吴明.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8):56

6.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只有把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拓宽幼儿教育的空间和内容,使幼儿教育达到最优化,为幼儿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2、幼儿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有效的教育经验来源:家长们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但就 本园现有情况来看,教室们已经认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但还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家长们同样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通过此子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幼儿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发挥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幼儿园合作的伙伴。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1、幼儿园在各种活动中充分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教师具备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能力。

2、家长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与他人分享成功的育儿经验和方法发回家庭和自身的资源优势。

3、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拓展。

四、研究时间: 2013.9~2014.9

五、研究对象:

大托班保教人员、23名幼儿及其家长

六、研究思路和策略:

(一)、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本班各种计划。

(二)、设计问卷,了解家长的职业、爱好特长、空闲时间、教育思想、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意识等。

(三)、分析问卷,找出可利用的家长资源。

1、对于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成功育儿经验的家长:

(1)组织教育经验交流会

(2)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

(3)利用家园园地的“育儿经验”专栏

(4)家庭互动组。包括:参观学习家庭教育的物质精神坏境、解决家庭教育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进班当“一节课的教师|”

3、利用有爱好特长的家长共同参与与本班环境创设、布置。

4、按照教师要求,给幼儿园提供物品,制作玩具教玩具。

(四)、制定利用家长资源活动计划。

(五)、与各类家长分别制定活动计划并全面实施。

(六)每次活动后详细记录,活动后与家长一起评价活动效果,一起分析总结,找出存在问题。

7.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七

多年来, 柳河县本着“科学规划、适度开发、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特别是近年来, 全县连续开展了“利剑行动”、“绿剑行动”、“绿色风暴”等专项严打行动, 严厉打击各项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荒、乱砍盗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 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近年来, 又对国有林场林地和集体林地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清查, 收回小片荒万余亩, 查封了非法采石场, 有力地规范了林地的开发和使用秩序, 同时加强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 重点打击私收乱购木材和非法运输木材, 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加强保护管理的同时, 积极发掘林木、林地、林间和地下资源优势, 加大了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力度, 初步建成了营林、种植、养殖、建材、果品、加工和服务等七大类主导产业, 建立各类产业基地18处, 其中养殖基地8处, 中草药基地l处, 经济林基地5处, 木材加工基地2处, 苗木基地7处, 森林旅游基地2处, 矿泉水和商品林基地各l处。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 又是一项基础产业。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科学利用, 对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因此, 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要严格林地管理, 适当放活林木管理。林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应该加大保护林地的政府行为, 把森林资源管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针对森林的公益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 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经济效益, 特别是对于商品林、农田防护林等人工林, 应当适当缩短轮伐期, 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林木的经济效益和防护功能。要严格国有林管理, 适当放活集体林管理。

对国有林, 应尽量扩大纳人国家公益林管理的范围, 建立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为主、地方生态效益补偿为补充的管理机制, 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增产增值。对集体林要全面推行市场化管理措施, 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 吸引社会各类主体投资林业建设,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造林、护林和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使林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严格重点公益林管理, 适当放活商品林管理。对重点公益林要依法纳入国有资产管理, 实行“管死”政策, 天然林、重点生态脆弱区的林木一律禁伐, 其它重点公益林也要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限伐。对商品林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手段, 尽快建立林地、林木流转市场, 发挥林业优势, 盘活林业资源, 确保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摘要: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 又是一项基础产业。针对如何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推进柳河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浅析进行了论述。

8.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林业资源 综合利用

0 引言

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洛隆、昌都、八宿、左贡、芒康、察雅等县,E95~99°,N28~34°)位于藏东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区山川骈列、南北纵贯、山高谷深,特殊而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及中药材等林业资源;全区人口29.9万人,土地总面积6.31万km2,林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以实地考察(1996年)和收集的材料为依据,从林业、经济、生态等方面对该区林业的综合发展进行探讨。

1 林业资源现状

1.1 林业用地 全区的林业用地面积据统计为217.8292万hm2,占昌都地区林业用地面积的71.0%,其中林分和疏林面积分别为86.4564万hm2和16.5843万hm2,占昌都地区林分面积及疏林面积的73.1%和73.7%;灌木林面积为89.9325万hm2,占昌都地区的70.5%。采伐和火烧迹地及宜林荒山荒地分别为3.85万hm2和21.35万hm2,分别占昌都地区的62.3%和65.9%;经济林和苗圃面积分别有5904hm2和9hm2,各占昌都地区经济林和苗圃的97.8%和100%。全区(6县)森林的复盖率为16.20%。

1.2 活立木总蓄积量 全区的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898亿m3,其中林分蓄积量有1.3592亿m3,疏林蓄积量为1368.852万m3,分别占昌都地区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林分以及疏林蓄积量的73.3%、73.8%和69%,其总量仅次于资源丰富的西藏林芝地区而位居第二。

1.3 经济(果树)林资源 本区经济(果树)林的种类主要有苹果、梨、桃、葡萄、杏、桑、李、柑桔、柚子、文冠果、核桃、花椒等。在左贡县玉曲河中游以下到处可见到野生的山杏、野桃及野核桃等。据调查统计,全区经济林面积为5904hm2,占昌都地区经济林总面积的97%多。1995年主要水果和干果的总产量为946.4t和767.5t,分别占昌都地区总产量的98%以上,人均占有水果6kg,显然,这里是西藏除尼洋河、帕龙藏布流域外的又一重要经济林产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1.4 野生动、植物资源

1.4.1 植物资源主要包括药用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单宁(鞣料)植物和珍稀植物资源等。此外,本区的野生药用、食用菌类资源较多,常见的药用菌有猴头菌、灵芝菌、茯苓等;食用菌有营养美味的松茸、鸡油菌、猴头菌、黑木耳、草菇、獐子菌等。

1.4.2 本区是西藏野生动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据资料和调查统计,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野耗牛、野牛、云豹、雪豹、长尾叶猴、滇金丝猴、白唇鹿、苏门羚、藏羚羊、盘羊、红腹角雉等。属国家二类及三类重点保护的动物有棕熊、水獭、猞猁、兔狲、马鹿、麝、藏马鸡和黑熊、石貂、豹猫、岩羊、血鸡、鹦鹉等。

2 林业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2.1 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平和垂直分异突出 本区的森林面积、蓄积量及经济林等均占昌都地区的70%以上,仅次于资源丰富的林芝地区而位居西藏的第二位。但是,据实际调查和遥感信息分析,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其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部、西南部及北部的芒康、左贡和昌都县等地。据统计,以上地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区森林面积与蓄积量的64%和73%,其它地区分布的森林资源仅占30%左右。

2.2 资源可及率低,林龄结构不合理,资源质量一般,但生态效益显著 据遥感和实地调查资料,本区的森林绝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段,可及率仅为22%左右;从林龄结构来看,成、过熟林的活立木蓄积量达9889.72万m3,占全区总蓄积量的73%,而中、幼龄林的蓄积量为3639.44万m3,仅占27%左右。森林资源的自然枯损率为0.9%,年枯损量达134万m3(按总蓄积1.4898亿m3算),这样的林龄结构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2.3 森林资源消耗现状分析 根据资料及典型调查分析,全区近年来的森林资源年均总消耗量为39.99万m3。其中薪材耗量为22.646万m3,占56.6%;民用建筑用材为7.4274万m3,占18.6%;内销和外销木材为9.9139万m3,占24.8%。全区森林资源的年总生长量为186.719万m3,由于可及率为22%左右,故年可采量为46.5万m3。可见,森林资源年消耗量与年生长量基本保持平衡,略有盈余。但昌都县和察雅县的资源年赤字已分别为31560m3和8685m3

3 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

3.1 指导思想 林业的发展应以营林为本,充分依托科学技术,贯彻保护性开发的方针,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林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谋求协调、平衡和有序的发展,保持林业作为本区支柱产业的地位。

3.2 原则

3.2.1 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森林资源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功能性,森林的防护作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关系紧密,则相辅相承与促进。本区地处深切割的横断山区,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森林的生态效益尤为突出,其影响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故林业发展要处理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发展生态型林业。

3.2.2 永续利用的原则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的可能与速度取决于利用程度,强调三大效益并重,一般应掌握采伐量要少于生长量,还必须及时更新和扩大森林资源,才可避免森林的逆向演替,才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3.2.3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及科技兴林的原则森林资源为包罗广泛的生物资源,在横断山区,林下(内)资源的经济价值超过木材本身,而且其防护作用和生态作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为此,在经营森林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开发林副产品,经营好周期短、效益好的经济林,对资源充分利用,才能获得长、短结合的成效。

4 对策与措施

4.1 健全林业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科技兴林 全区从行署到县林业局仍属农牧局管理,与目前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的建制不衔接,建议理顺关系,适当增加林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林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当从内地吸引一些科技人员,引进与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使林业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以科技兴林的目的。

4.2 加强林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资源增值 加大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如松茸、虫草、贝母等)二次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益和力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向贸易、效益型转变,才能使资源增值。

4.3 节省薪材,扩大经济收益 全区薪材的消耗量(22.65万m3)占资源总耗量的56.6%,不解决能源性森林资源消耗问题,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故当务之急和最有效的措施是推广可节柴15%~20%的“省柴灶”,如按15%算,每年至少可节材3万m3,收益900万元;其次是培育速生丰产的薪炭林增加薪柴;三是以电和太阳能代柴。总之,节材可增收。

4.4 选择优良林分,建立母树林及种子基地 育苗的种子与造林苗木大多数从内地运进,不仅容易带来病虫害,也难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各县都选择一些优良树种(地理种源)及其林分,建立一定面积的母树林或种子园以及采穗圃,采集(收)种子和满足苗木繁育以及造林更新对苗木的需要。

9.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九

新疆大枣的加工与利用

学号:2011511078 姓名: 位军涛 教师:田红雷

日期:2014年4月8日

新疆大枣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红枣的文化已经遍布全中国。但依品质来论,新疆大枣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新疆独特的红枣生长环境、充足的光热资源、极佳的光和辐射、独一无二的树上采摘条件,新疆“若羌”大枣生长出果形饱满、色泽鲜亮、皮薄肉厚、口感甘甜醇厚的优质红枣,是极佳的滋补食品。但依现状情况来看,新疆虽盛产大枣,但大枣的利用却不尽人意,对新疆大枣的加工与利用依然停留在对大枣的粗加工上,这不仅浪费了大自然赋予新疆的财富,也埋没了新疆大枣的价值。所以新疆大枣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待发展。

关键词: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 商品价值 新产品 开发 红枣在我国享有千年的历史,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红枣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还原糖含量占总糖的70%以上;在已知的氨基酸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及婴幼儿体内不能合成的精氨酸和组氨酸;还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挥发性物质、脂类化合物以及黄酮类、多酚、皂苷类等化合物。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红枣中的VC及环磷酸腺苷(cAMP)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皂苷磊物质具有抑菌、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

几年来,为开拓红枣资源利用,各地针对红枣加工生产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红枣产品深加工、功能成分提取和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红枣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缺乏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保健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科学研究与工厂化生产联系不紧密以及浪费较严重等。【结论】应加大红枣新产品及功能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改善传统加工工艺,加强产品生产规范操作,建立卫生质量安全标

【1】准以及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效率。

一 红枣初加工

(一)红枣干制

红枣是我国的特产药食两用资源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干制是我国红枣加工传统方式,也是目前红枣加工的主要方式。红枣干制品能够很好的保持其营养成分,且产品易于保藏。按干制的方法可将其分为人工干制和自然干制2种。人工干制的方法很多,包括热风干制、远红外辐射干制、真空冷冻干制和微波干制等。目前,我国农户和红枣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自然风干、热风干制和远红外辐射干制,其中大部分红枣仍采用自然晾干,干制过程中的霉烂损失相当严重。

干制过程中红枣的变化(1)香气成分的变化

闫忠心 鲁周民等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pectrometry)技术分析鉴定了50、60、70℃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和糖心枣5种红枣样品的香气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对红枣中7类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影响红枣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酸类和酚类;自然阴干的红枣香气品质较差,采用热风干制可有效提高红枣的香气品质;60℃热风干制的红枣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优于50℃和70℃热风干制红枣的香气品质,为红枣的干制工艺提供技术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对红枣干制条件的区分,并能较好评价红枣的香气品质【2】。通过对红枣干制的过程中香气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种能减少红枣在干制过程的香气的散失,从而提高干制品的品质,增加其经济效益。

(2)VC、还原糖和总酸的变化

张宝善 陈锦屏等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制方式对Vc和总酸影响显著,对还原糖影响不显著,干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用真空冷冻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的损失很小。[3] 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红枣干制品,提高红枣的营养价值,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红枣的益处。但红枣的干制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的,鲜枣在干制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对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在干制过程中不仅香气、VC、糖、总酸都有所降低,其果胶和香气的组成都有较大的变化,并且其变化随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变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干制只是我们对红枣加工的初级方法。我们的目标的是找到更好的方法,让红枣物尽其用。

二 红枣的深加工

(一)大枣饮料的加工

新鲜的大枣酸甜可口,香气怡人,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有较强的保健功能,若把其加工成饮料,成为不限季节、不限地域的饮料,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红枣的滋补功能,既能充分利用大枣,又能强健国民。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对沙枣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沙枣汁果胶酶解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加入0.7%的果胶酶,调pH至4.5,在50℃下酶解8h。沙枣汁调配的最佳参数:在沙枣汁中加入3.5%白砂糖、3.5%蜂蜜、0.05%柠檬酸。沙枣饮料色泽明亮,枣香浓郁,口感细腻,是一种新型饮料【4】

(二)枣酒的开发

大枣风味独特,香气怡人,是我国的一大滋补物之一。酒活血化瘀,是我国一大特色,若两者有机结合,成就既有独特风味又有保健功能的酒。以徽州蜜枣的原料-尖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枣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枣酒发酵适宜料液比为1∶6,接种量为7%,以酵母粉为氮源,添加量为0.03%,SO2用量为80mg/L,发酵液pH值为3.5,25℃发酵7d,获得的枣酒VC含量为9.532mg/100g,酒精度为112.%vol。酒体呈透明的琥珀色,枣香浓郁,与酒香相调【5】 和,风味较好。

(三)大枣多糖的研究

实验研究了大枣粗多糖分离纯化和多糖对自由基O2-·、·OH和NO2-·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条件范围内大枣多糖对AP-TEMED体系法产生的O2-·的清除率达19.34%;对H2O2/Fe体系法所产生的·OH的清除率达47.30%;在酸性条件下对NO2-·的清除率达60%以上。实验显示,大枣多糖有很强的抗氧化性。【7】对大枣多糖的研究可以帮组我们对大枣的进一步利用,我们可以利用大枣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我们可以制作化妆品、保健品等一系列产品,让大枣进入高档产品系列。

(四)大枣环磷酸腺苷的提取

以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环磷酸腺苷提取率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干制工艺、不同成熟度对环磷酸腺苷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水浴提取环磷酸腺苷和微波辅助萃取环磷酸腺苷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考察了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对环磷酸腺苷提取量的影响,【8.】

(五)大枣黄酮和多糖的提取

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并浓缩得到总黄酮和总多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得到含量为105.2%的总多糖及含量为5.3%的总黄酮,则大枣中总黄酮含量为0.11%,总多糖含量为16.43%。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同步提取大枣中的总多糖和总黄酮,对总多糖提取率高,有利于大枣的综合利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9】这为我们对大枣的功能行成分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六)大枣精油的制备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枣精油的工艺及条件,利用GC/MS对萃取大枣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 MPa,50℃下萃取2 h,可获得3.52%

【1】 萃取率;大枣精油中鉴定出13种化合物三 红枣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近年来红枣的加工虽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加工利用技术与现实生产不一致,科学研究较多而产品较少。(2)全国范围内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技术低,附加值低。(3)市场混乱,没有统一的生产和卫生质量标准。(4)发展方向偏差。追求口感而忽略了其营养价值。针对以上问题对红枣产业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研发,科研与实际相结合,丰富产品种类。(2)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减少大枣营养物质的流失。(3)加快其功能性成分的研发,提高大枣的利用价值。(4)规范化市场,保证大枣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的安全性。四 展望

红枣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在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红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很好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对红枣的关注越来越多,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红枣的价值。因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红枣产品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红枣深加工产品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即可保证红枣的营养和功能,又使产品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其将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0.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十

把“资源”引入语文学习,并非标新立异。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在语文教学中,对课堂以外的且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主要表现在语文教与学的观念狭隘,不大注意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什么是语文学习资源?我们可以从主观与客观、课内与课外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起来讲,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语文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实、自然环境等,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广泛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囚于校园,困于教材,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低下。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大自然的体验大部分来自于《海上日出》、《挑山工》、《大理石街》、《游金华的双龙洞》、《荷花》等课文。当然,我无意于对这些课文和课堂教学的否定,相反它对于学生有计划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发展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利用课堂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课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或将语文的学习引向生活,或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加以网络,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语文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去看日出,看雨后彩虹,看春天里的花朵,看蚂蚁搬家;引导学生去河边拾石头,去山上采蘑菇,去公园里看荷花,去公共汽车站里揣摩匆忙者的内心世界,去自由市场感受诚实与欺诈。利用节假日观察父母一天的劳逸情况等。但是,体验也好,观察也罢,为了求得实效,一是要有针对性,有些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就拿《海上日出》来说,学习后,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观察日出,虽然没有海上日出“伟大”,但总有一些独特之处,这正是语文学习所需要的。二是要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一周一节一主题”,这样才能使课内课外的语文资源形成一个整体。三是学习环境虚拟化,多给学生一些自由,传统的“以作文代替生活体验”的做法,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反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消费”语文资源,而不要强迫学生吸收资源,如果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建立全新的语文能力的评价体系

语文能力评价体系改革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无需评价或者说评价无改革的空间,其理由是小学语文属学习的基础阶段的基础学科。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评价体系的改革,造成了“唯教材”、“唯分数”的评价模式。笔者近期曾对全镇所有的六年级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进行了一次测试,其中在习作部分,笔者设计了一道打电话的情景题,内容是:小明要放暑假了,在城里当医生的小姨打电话邀请小明到城里去过暑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地方,按一定的格式写出“通话”的经过。对这道题,语文老师反响强烈,反对者、顿悟者、质疑者皆有。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训练中,没有涉及到这些课外资源。事实上,本镇的电话普及率已达到了75%,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打电话的经历。对此若进行必要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有一次,笔者发现贴在某机关大院门口的一则《招工广告》,广告一是格式不正确二是中间有4个明显的错字,“广告”贴了两天之后,我对同住机关院内的18名五、六年级的学生随机进行了口头问卷,几乎没有学生发觉广告上面的问题。追问何以至此,多数学生回答“这个不考试,无需学习”。由此可见,传统的“教材为本”的评价模式,造成了老师对语文资源利用上的荒芜和学生对生活感悟能力的低下。

为了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我们有必要发挥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且与“大纲”又基本相吻合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综合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语文资源。当然,评价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笔试,也可制定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口试,或者进行实验性考核等。

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系统。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必要对校内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11.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职教;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S181

農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农村地区领域广泛,人口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特点。生物资源主要包括人工选育动、植物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两种,就目前的开发应用情况来看,没有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使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将对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协调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生物资源充分应用,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向前进步,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一、农村生物资源

在上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即对某些动植物进行饲养和栽培,通过人工影响发展了原始农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丰富,使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种类也越来越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推使人类更深层次的对生物资源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推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农业发展中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传统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也包括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应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包括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其中最典型的为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中草药具有着重要的要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帮助人们解决疾痛的同时,也帮助人们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生物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带来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1]。如上世纪应用的早期“胚胎移植”技术,能够使每头母牛年繁殖可达到五十头;再如“组织培养”法对提高幼苗繁殖率重要影响,科比传统方法提高十万倍。科技进步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重要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农村发展中要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农民创建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农村职教对象

农村职教对象是某地区内的农民,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渠道为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农村职教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之间有着紧密那的联系。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农村职教至关重要。

(二)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

我国农村地区广泛,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按生物资源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干预的生物资源,即通过农民的人工选育,对动物资源、植物资源进行培养和种植;二是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即未经过人工干预和影响的原生态动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就目前农村的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情况来看,人工选育的动、植物资源应用情况良好,但仍有较大开发空间,没有真正发挥出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2]。而对于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看,开发和利用仅处于初级阶段,但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较好的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三)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联系紧密

由于地区限制和生产水平不高,农民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了解尚浅,因此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十分必要。为促进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职教的功能和作用。(1)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十分重要,因此在农村职教中首先要进行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传授。(2)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基本知识的讲授,由于农民所接触的科学技术较少,对科技的认识程度有限,因此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较少。因此要定期对农民进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知识的宣传,对其重要意义进行有效讲授。宣传方式可通过发放单页或组织集体听讲,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相关内容,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3]。(3)宣传新技术。国内外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推动性作用,在职教过程中要将新技术不断宣传给当地农民,并根据当地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农村职教既能够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对促进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农村的生物资源丰富,对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农村职教更好的服务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鼓励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将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讲授给农民,使农民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农村职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积极进行科学技术指导,在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后,进行生产实践检验,最大限度发挥农村职教的作用,实现农村生物资源的充分应用。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要处理好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有效推进农村经济进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志蔚,孙冕,叶川.专业群建设如何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江苏沿海农村职教专业群建设调查与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2]孙文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0(03)

12.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对策

青岛濒临黄海,海岸北起即墨市丁字湾五龙河口,南至胶南市甜水河口,岸线绵延曲折,属基岩型海岸,多海湾与岬角,管辖海域约1.22万km2,近岸海域海岛与礁石密布,且多为基岩岛屿。根据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以下简称“地名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共有海岛120个,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有74个,绝大部分分布在崂山区、黄岛区和即墨市辖区的近岸海域。其中有居民海岛7个,面积约10.9 km2,占海岛总面积的73%,海岛岸线长度约为47.9 km;无居民海岛67个,面积约4.06 km2,占海岛总面积的27%,海岛岸线长度约为72 km。近年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青岛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使青岛成为目前享受国家对外开发优惠政策比较集中的城市,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然而,随着海洋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匮乏,近岸海域面积更是逐年递减。海岛作为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方面承载着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使命;另一方面扮演着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海岛资源对青岛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自然环境优美

除少数基岩裸露海岛之外,青岛辖区内各岛屿植被覆盖较好而有特色,植被区系中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因此在植物地理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1]。有常住居民的灵山岛、斋堂岛、大管岛、田横岛、竹岔岛以及距陆稍远的长门岩等,都是岛上林木青葱、草花繁茂,大管岛、长门岩上的耐冬开花期长达半年之久,岛上四季常青,再加上山海相依,水天一色,构成了一幅魅力的山海景观。此外,田横岛上的五百义士墓,灵山岛上的象鼻山、老虎嘴、望海楼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很丰富。

海岛环境质量比较好,大多数海岛远离大陆,不受大陆人为活动,诸如排污、噪音等影响,部分海岛虽有人居住,但人口不多,也没有大、中型工业,除了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和小渔船排放少量含油污水外,无其他污染来源。这对于发展旅游、度假、疗养等第三产业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

2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青岛辖区内诸海岛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除广阔的沿岸海域作为重要经济鱼、虾、蟹、贝类的产卵、育幼、索饵场外,各岛周围浅海岩礁区面积较大,水质良好。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908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型海藻和属高等植物的大叶藻等构成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巨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常在1 000 g/m2上下。海洋生物组成多样,整个沿岸海域为蓝点马鲅、带鱼、鳓、银鲳、对虾、鹰爪虾、三疣梭子蟹和乌贼等的索饵场和渔场。水下岩礁区则为盘鲍、刺参等珍贵海产品和礁栖鱼类(鲈、黑鮶)的栖息场所[1]。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可为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提供有利条件。

3 青岛海岛资源的特点

(1)在地理分布上,青岛市的海岛多为近岸分布,绝大多数的海岛与大陆的距离小于20 km,距陆岸近的只有几百米[2]。据“908专项”调查数据显示,青岛市海岛多为群状分布,主要有赭岛至田横岛岛群,马儿岛至大管岛岛群、老公岛至砣篓岛岛群,竹岔岛至牛岛岛群及离岸较远的长门岩南岛至长门岩北岛岛群,大公岛至小公岛岛群,灵山岛至洋礁岛岛群,其他为近岸零星分布。

(2)在岛屿面积方面,据最新地名普查数据显示,超过1 km2的海岛只有两个,最大的灵山岛面积为7.88 km2,其余各岛面积都不足0.6 km2。

(3)在气候环境方面,青岛辖区内的海岛处于中纬度带海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又受到海水的调节,光照充足,雨量丰富,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3℃,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一0.4℃,冬季海水温度一般为3℃上下。夏无酷暑,最热的8月份,平均气温25.2℃[1]。冬季海岛气温一般高于陆地,夏季应略低于陆地。因此,作为夏日度假和避暑,海岛气候尚优于陆地。

(4)青岛市海岛在地表构造上和大陆紧密相连,是陆地地质构造和地层及岩体向海域的延伸,这些岛在历史上曾是陆地的山体或丘陵的一部分,后因海浸而成为现在的海岛[1],全市的海岛都是基岩岛。

(5)在植被方面,据最新地名普查数据显示,岛上植被覆盖率较高,多数岛屿覆盖率在60%以上,三平岛、赭岛、牛岛高达90%以上。植被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多样。其岛屿上的林木资源也十分丰富。

(6)在社会属性方面,人居岛少,无居民海岛多。在青岛海岛总数中,人居海岛有7个,占海岛总数的5.8%,户籍人口6 017人。无居民海岛有113个,占海岛总数的94.2%。

(7)在开发利用程度方面,已开发利用的海岛少,尚未开发利用的海岛多。在湾内的海岛由于离陆较近,易于开发利用,如灵山岛、田横岛等,大部分已经被开发用于城镇建设、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度假等。

4 青岛海岛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海岛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海岛空间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海岛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但海岛在开发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4.1 海岛生态环境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青岛市海岛资源总体丰富,但就个体而言,由于多数海岛面积小、生物种类少、生物链短、稳定性差,使得海岛资源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限制和影响,生态脆弱、修复能力差,极易遭受毁坏,如围海养殖、炸岛挖岛、乱围乱垦等行为造成地形地貌改变,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被破坏;部分海岛滥捕、滥采珍稀生物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如三平大岛、马儿岛等;部分海岛甚至因围填海而灭失,如内遮岛、二岛和红岛等。

4.2 海岛基础数据尚不完整,开发活动缺乏科学依据

通过开展“908专项”、地名普查等项目,青岛市对辖区内海岛进行了统一调查,获取了一些基本信息。但受历史及技术条件限制,对海流、水文、环境承载力等专业数据掌握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岛管理、海洋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4.3 基础设施薄弱,要素制约明显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青岛市海岛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设施方面目前仅有灵山岛有轮渡通航,且码头客、货、渔混用,设施简陋,人货同船,旅游旺季极易造成事故。供水设施方面,海岛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只有4个有居民海岛建有蓄水设施,勉强满足岛上居民生活需要。供电设施方面,目前只有7个有居民海岛建设供电设施,且不同程度存在供电设施老化、供电保障不足等问题。

4.4 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目前青岛市海岛的开发利用多以传统渔业养殖为主,存在随意性较大、利用方式较粗放的现象,如建养殖池、看护房、简易码头、简易道路等,缺乏海陆统筹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高端产业的发展设计,海岛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青岛市除灵山岛、田横岛外,各岛所在区市均未编制海岛开发利用规划,针对单个海岛制定的开发利用规划更是空白。

4.5 海岛开发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无居民海岛开发受到较大影响

无居民海岛是国家资源,海岛保护法施行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开发利用活动无序无度;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海岛权属性质认识不清,随意占用、使用、买卖和出让,造成国家海岛资源的破坏和资产流失,甚至严重影响国家正常的执法管理、科学研究、调查和监测活动等,如马儿岛。

4.6 执法设备不足,执法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海岛分布的分散性、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综合因素,致使海岛管理复杂性增加,日常巡查检查难度较大。特别是海岛管理必须具备船只、观测仪器等执法设备和工具保障,而目前青岛部分地区用于海上执法的设备只有玻璃钢质海监执法艇,而且数量较少,海上作业续航、靠泊、安全性能等均比较弱,难以适应海岛管理要求。

5 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5.1 提高全市海岛保护意识,保护海岛资源与环境

加大宣传海岛保护和海岛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海岛的战略地位和海岛在海洋国土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海岛资源的稀有和海岛生态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向广大民众宣讲《海岛保护法》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和认知《海岛保护法》,提高全市人民对海岛地位和利用价值的广泛认可;倡导海岛开发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于青岛市内一些具有国防和海洋权益意义的特殊海岛,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限制或者禁止开发。总之,要提高全市人民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海岛领土的维权意识,营造全社会“爱岛、护岛”的良好氛围。

5.2 全面摸清家底,加快海岛基本信息的科学调查和发布

要全面摸清青岛市海岛资源家底,有效提高海岛资源利用率。对海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方面的数据如海岛数量,海岛的权属、开发利用现状、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资源状况等进行详尽的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岛资源。

5.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海岛综合管理体制

2009年,青岛市公布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但这一法规的出台并不能满足工作人员对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需要。根据青岛市海岛资源开发现状,可借鉴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经验,制定并完善青岛市海岛管理法规或规章,规范海岛开发管理保护行为,真正把海岛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轨道。健全海岛开发审批、登记、监管办法,彻底改变海岛开发“无序、无度、无偿”的状况。加强海岛监管力度,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配备管理技术设备。应加大海岛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海岛定期检查制度,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视监测等技术,定期检查全市海岛,加强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控制海岛开发强度。

5.4 加强海岛开发活动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根据青岛市海岛的区位特征和自然特点,做好海岛的统一规划,加强海岛资源开发管理。将保护海岛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放到重要地位,对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根据目前海岛实际情况,以全局的观点和超前的思路,因地制宜,对全市的海岛开发进行综合规划,协调岛与陆,岛与岛和岛与海在开发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当前开发与长远开发中项目安排布局的关系,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编制海岛保护开发利用规划,指导和约束海岛开发活动,确保海岛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达到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5.5 加大政府投入,强化科技支撑

海岛远离大陆,岛陆交通不便严重影响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而水电供应、通信、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也不能满足岛上居民的需要,因此国家应根据海岛自身条件的不足,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投入适当的资金,把大陆和海岛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支持海岛建设,尤其是加大岛上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海岛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海岛上的应用,鼓励海岛水电、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科技研发;支持和引导海岛开发者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共同对海岛进行创新式的研发。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可采取补贴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企业的方式,鼓励发展海岛生态产业,为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岛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6-19.

上一篇:【网页设计-网页制作-最新经典技术文档】调用样式表下一篇:学生奖学金申请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