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子观念转变典型材料(共4篇)
1.家长教子观念转变典型材料 篇一
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一):
满足家长的教子需要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时刻关注着学校的教育动态,但有时他们在配合中有些无能为力,希望学校能对他们作些辅导,以提高他们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也及时地给予指导。例如,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工作,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的投入,也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特别是家长的质量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就依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家长作了《课改,期盼家长同行》的讲座,从五个方面和他们解读新理念,辅导他们参与的策略,要求家长:第一、关心孩子不再只关心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要把眼光投向孩子的多方面发展。第二、关心孩子不再只关心考试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第三、关心孩子不再只追求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孩子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的动手动脑,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评价孩子不再光看分数的高低,而要综合衡量,整体把握,善于发现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第五、不再以孩子学会语文、数学、外语等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要协助学校为孩子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这个讲座使家长大受启发,让他们了解到学校进行的课程改革是怎么一回事,需要他们做什么。
再如,进入21世纪,有许多家长对社会热点的“知识经济”理解不透,我就借解读“知识经济”来呼唤家长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习。我搜集了多方面的材料,以《未来家庭的贫富观》为题,围绕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应如何充分认识知识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储备与财富储备的关系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学好知识,发展能力,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打下基础,使家长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二):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成长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足为奇的,重要的是应在教育和引导中引领家长一同动起来。如:有一段时间,一些学生放松思想品德建设,表现出纪律松弛,学习马虎,作业拖拉,在校内外引发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教育效果不理想。我就召集这些家长作了《把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的讲座,与他们一起解读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他们共同参与。让家长懂得,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不仅不能干好事情,还可能走上斜道,甚至会危害社会,这是很危险的。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法纪意识。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市场经济,人的道德绝不能丧失。如果放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家庭乃至社会后果将不堪设想。孩子从小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可以为长大了自觉遵守法律打下基础。一个家庭将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培养了将近20年时间,家长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参加国家的建设。可如果不懂法,不守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会前功尽弃。使每个家长都认清了自己所肩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通过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根据他们的变化,在家长学校的授课中做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就能和家长一起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三):
关注不同的听课对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学生家长就业流动加速,外出打工、闯世界的人数迅速增加,加上老人平均寿命的延长,隔代家庭祖孙共同生活和三代同堂家庭明显上升。许多孩子与祖辈接触和的生活时间已超过了父母,隔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唱起了主角,担负起了教育孙辈的重任。家长学校授课、开展活动,隔代家长的出席人数有时甚至超过了亲代家长。但大多数隔代家长受当时教育条件和家庭生活水平的限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有相当一部分还未能接受完小学教育,导致他们对孙辈的教育力不从心,成了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现状,我专门开展了隔代家长的研究与教育,将他们与亲代家长分开授课,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获取现代家教信息,真正肩负起隔代家长应有的责任。隔代家长的教育内容如何选择呢?它与亲代家长应该有所不同,确定时既要着眼于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素质发展的新要求,又要兼顾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等实际,做到适时、适用,好懂、易记,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孙辈的方法。我在隔代家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认为,主要应抓住以下内容:
1、家庭教育的《纲要》和《规范》,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配合学校工作的基本方法,4、身边隔代家教的典型案例。选择这些内容,旨在让隔代家长了解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和方法。通过努力,这种教学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四):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家长学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进行了开展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尝试。在开展各种教育时,我把法制法规教育和学生成长心理教育放在首位,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通过图片展览、材料学习、写感想、表决心等活动形式,感染家长、教育家长,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我采取的具体方法有:
(1)集中面授家庭教育理论及方法。(2)家长自学相关教材内容、写心得笔记。(3)组织家庭教育方法咨询、研讨及经验交流活动。(4)办好家长学校社区班,强化家庭教育合力。
(5)探讨重点学生家庭、单亲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方法、途径、效果。
(6)撰写家庭教育文章,征集家庭教育案例(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反思)评选百名家长学校优秀学员。
(7)组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考核。
(8)家长学校结业典礼、表彰家长学校优秀学员。
总之,通过自己在家长学校开展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尝试,即以讲课、举办专题讲座为主,其它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予以配合,使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家长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发展。
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五):
结合农村校情班情,随时调整授课办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村各农户之间差异也很大。听课的家长年龄、文化程度也参差万别。为此,我根据各班情况,灵活多样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在授课内容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分别安排,如:对低年级家长侧重讲科学养育、营养卫生、智力开发;对中高年级学生家长重点讲素质教育,法治教育;公路沿线增加交通安全教育等。在用语措辞上,根据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的特点,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为使家长学校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适应形势,又增设了义务教育法,收费法规宣传,夏令春秋时节传授卫生防疫知识等课程。由于不断调整授课方案,适应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需求普遍反映良好。
根据少数学生家长由于身体或其它原因,到家长学校集中学习有困难这一状况,我还坚持送课上门。有的村离学校很远,交通不方便,我就利用节假日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中,既给家长讲了课又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家访,自己感到高兴,家长们也深受感动。
如今家长们农闲时赌博的现象不见了,聊天儿的人没有了,大家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再不会怠慢。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班上的学生转变巨大,不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生活习惯有了很大变化,更爱劳动,更讲卫生,同学之间也更加团结了。
家长学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典型经验材料
(六):
讲求教学艺术,保证授课效果
家长学校教师讲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家长学校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环节,老师必须高度重视讲课艺术,要把课讲得有吸引力,力求做到“四为四有”,使家长都爱听,听后都获益。“四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传授家庭教育理论为主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目标。“四有”则是:
一是有亲和力。家长学校的学员来自各条战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各异,作为成年人,任课教师必须真诚地对待家长、尊重家长,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伙伴,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小学生”。讲课时,态度要和蔼,不摆架子。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问题,要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特别是在提出要求时,要以商量的口气。这样,家长就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好。
二是有感染力。讲课人要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帮家长之所需,用对下一代关心、负责的肺腑之言去打动家长的心。讲到孩子的问题时,要感到痛心与不安;讲到孩子的进步时,要由衷地赞赏与自豪;讲到孩子的发展时,要充满信心与希望。要坚信“只有落后的教育方法,没有落后的孩子”,做到忧吾忧以及人之忧,喜吾喜以及人之喜。这样,讲课才有感染力,才易于为家长所接受,并使之在思想上引起共鸣。
三是有说服力。家长学校不仅要向家长传递家教信息,传授教育理论和方法,还要积极宣传优秀家长教子有方、治家有道的经验。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家教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要害,触动灵魂,诚恳地劝诫家长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通过教育理论的传授,思想认识的启迪,心与心的交流,让家长们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教育。这样,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教育效果自然要好一些。
四是有吸引力。不少家长生活阅历深,知识面广,经验较为丰富。所以讲课必须加大信息量,能够旁征博引,还要注意讲授新的教育理论、新的家教观念、新的家教经验,使家长每次听课都有一种新鲜感。如果是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家长就会失去兴趣而不愿参加。加大信息量,必须广泛地收集有关资料,丰富讲课内容,如讲家长的责任时我不仅引用了“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还引用赫伯特的“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的名言。讲到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才时,不仅引用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传统育人观,还介绍优秀家长的体会“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在介绍具体教育方法时,不仅讲述本地优秀家长的好方法,还介绍外地优秀家长的好做法。讲到劳动教育,不仅讲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传统,还介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吃苦教育”、“磨难教育”等,这样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收效较好。
杨王庄学校
2.家长的教子经验材料 篇二
三年级学生家长;彭建国
上星期五,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上,女儿的班主任想让我和家长们交流一下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接到通知,我思虑了很久,脑中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回想从有孩子至今,女儿虽算不上什么佼佼者,但各方面的发展比较均衡。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一天比一天懂道理,进步之大,也让我感慨之余倍感欣慰。联想到有时候和其它孩子家长聊天,大多人牢骚满腹,说自己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大越让人头痛时,心想,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何尝没产生过诸如此类的麻烦呢?
十几年来,伴随孩子的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也在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做父母。尤其是孩子上学后,孩子开始每天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也在接受各种新事物、新思想,也每天产生开始产生新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了我们做父母要谨慎对待的事情。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这些年来,最令我欣慰的是:与孩子的各位老师之间充分沟通联系,家校同步,共同解决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当时数学老师许老师的一番话,让我终生难忘。许老师说:“你们的孩子送到这里了,作为老师,我们会对每个孩子尽力尽责。但是,毕竟,我们班有八十几个孩子,对我们来说您的孩子只是其中的八十几分之一。而对于各位家长来说,每个孩子则是你们的唯一,是百分百!”其实,这个道理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人人都清楚,但,又有几人去面对,去深思呢?也许好多人会这么想:反正我的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就是接受教育的,孩子教育不好,就是你老师的责任。借此来推卸自己作为家长应负的重大的教育责任。您是否想过: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坏,长大后的道路千差万别呢?还不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千差万别,孩子成长中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每个父母千差万别的反应和不同的处理呀!
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说小话,做小动作,这恐怕是让好多家长头痛的事情。我也同样因为这个问题烦恼过。那是女儿小学三年级时,一次,我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许老师说孩子这一段数学课上不再积极举手发言,开始有小动作了。可语文课上仍然表现积极踊跃,这可就奇了怪了。在接孩子时,我和孩子照旧边走边聊。我告诉她语文老师表扬她了,说她上课发言积极活跃。她听了之后,兴高采烈地说起班里发生的趣事。我话锋一转,“可许老师说你数学课上表现的没以前好了,总是不举手,许老师可着急了,她不知道她最欣赏的学生怎么了?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孩子的情绪一落千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话“许老师不爱提问举手的同学。”我看孩子情绪低落,也没再问什么,把话题岔到一边去了。
后来,我和其它家长聊天时,许多家长也说听孩子回家反应,许老师不爱提问举手的孩子。于是,孩子就不举手,好获得提问机会。大部分家长也就推波助澜,怂恿自己的孩子不举手。经过认真考虑后,我决定先和老师沟通一下再说。于是,我去拜访了许老师,告诉她孩子上课不举手的原因。许老师当时很诧异,听我讲了以后才明白为什么课上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少,她诚恳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回家后,我和孩子一谈论到这个问题,孩子的情绪马上低落下来。我就尽量地把语气放的和缓温柔一些,告诉她说:“你知道吗?这一段数学课上你不举手,许老师很伤心,因为在许老师的心里,你是她最喜欢、最得意的学生。天天课上看不见你的小胖手,许老师很失落。”女儿的眼睛亮了亮:“真的吗?许老师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那她上课时为什么不爱叫我发言?”
“孩子,你们班里有八十几个同学,老师不可能每天都叫你发言呀。她要照顾每一个学生,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我继续说着,“许老师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在课堂上,她看见你们举手发言,就知道你们听懂了,可那些不举手的孩子呢,她不知道听没听懂,她着急,于是就想把他们喊起来,想知道他们学的怎样。”
“那要是这样,我也不举手,许老师就会喊我的。”孩子嘟噜起小嘴。我笑了,把她揽在怀里摇着:“宝贝,你不能这样,这样会让老师和妈妈多伤心呀。你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要学会体谅理解老师,老师一直说你是个最让老师省心的孩子,你这样做,多不好呀。”
孩子低头沉默,我继续摇着她说:“你想想,如果你上课发言不积极,老师就会想:怎么回事啊,怎么连都没听懂啊,是我课没讲好,还是她没有认真听讲呢?”
“妈妈,妈妈,我一直认真听讲呢,我每次都听懂了”。孩子坐直了急切的辩解。“知道,妈妈知道,我女儿是个听讲很认真的孩子,好多老师都这样说呢。”我拍拍她。
“真的吗?妈妈”。女儿明显地开始兴奋了,小脸开始发光了。我心里开始笑了。“真的,我的宝贝儿。”我拍了拍她的小脸:“你看,咱从明天起不再让老师为咱分心了,好不好?”女儿不可置否地点了一下头。
紧接着,连续两天,女儿放学后第一句就是:“妈妈,我上数学课举手了,可老师还是没喊我。”一脸的委屈与不满。我牵着她的小手,边走边和她聊着:“哦,是这样啊,你积极举手,老师就放心了,知道你上课在认真听讲了。另外呀,许老师也是在考验你呀,看你是不是一个有恒心的孩子,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和老师比一比谁更有耐力?”
“妈妈,我一定能赢!”女儿挥了挥小拳头,信心百倍地说。随后几天老师虽然没提问,但孩子仍然坚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我也一直给孩子打气。终于有一天,一放学,女儿就连蹦带跳地扑向我:“妈妈,妈妈,我赢了。”我楞了一下,女儿又兴奋地说:“今天许老师喊我回答问题了!我是个有恒心的孩子,妈妈。”“哦,恭喜你,我的宝贝,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赢,你是个有毅力有恒心的孩子,妈妈相信你!”我一把搂着女儿亲了亲。
3.教子有方好家长先进事迹材料 篇三
六(2)班 李泽晶妈妈
李泽晶是堤村学校六(2)班的宣传委员。今年11岁,在班主任马老师的悉心引导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她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李泽晶在进入小学读书的五年半的时间里,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文明标兵”“短跑冠军”“学习之星”“优秀班干部”“阅读之星”等。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必须承担着重要角色。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
1、培养孩子谦让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我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记得在李泽晶上幼儿园期间,带她背《三字经》其中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时,我告诉女儿故事的内容,还找来相关的资料读给她听,类似这样的教育很多很多。慢慢地,善良、谦让和对父母及他人爱的种子渐渐在女儿幼小的心灵中扎根。直到今天,女儿在兄弟姐妹面前总是很谦让,上公交车从来不与别人争抢座位,对待客人彬彬有礼,对待长辈尊敬爱戴,老师和朋友见了经常夸赞李泽晶是个有爱心的懂事的好孩子。
2、培养孩子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良好品行养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当
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家长总是处处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李泽晶自入学以来,我和他爸就把全面培养孩子放在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尽管我们夫妻工作单位都很忙,但总想方设法抽出时间,对孩子的学习时刻关注、督促、鞭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首先,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发现问题只指出对与错,不给正确答案,要他自己看书找正确答案。这就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次,创造一个宽松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夫妻二人从不领外人回家打麻将、打扑克,也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读书,睡觉前,经常给孩子讲童话或伟人故事,使知识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长。
4、树立孩子责任感意识。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集体观念、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家长经常给他们灌输不能自私自立、对人有礼貌、要有爱心、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思想。在学校,孩子也是这样做的,以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的事务为荣,早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就有意识培养她的责任心。有一天,我去接她,当她看到我时,由于激动往外跑,一下把教室里堆放的图书撞到地上,当时没有老师在场,我看到李泽晶停了下来,她看看书又看看我,然后向我跑来了。这时我没有带着女儿离开,这正是一次难得的责任感的教育。我拉着
女儿的手来到散落一地的图书前,对她说:“孩子,这图书是你碰到地上的,你就应该把它捡起来放回原处。”“老师又没看见,我们走吧,我想玩滑滑梯。”女儿央求。“不行,今天你必须把它捡起来。”我的语言没有商量的余地。女儿却说:“妈妈捡。”我非常耐心地对她说:“这书是谁碰的谁捡。”在我的坚持下,女儿终于弯下腰,捡了很长时间。也许当时我很心疼,但是现在看到李泽晶做事很有责任感时我很欣慰。
5、赏识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
给孩子创造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失败时她就用:“你行,你一定行”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坚持和孩子交流思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善于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氛围。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生活品质是天长日久、不断重复的结果,贵在持之以恒。在学校及家庭的双重引导下,李泽晶同学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她人生的广阔蓝天!
“教子有方好家长”
事
迹
材
4.转变观念学习材料 篇四
——教师培训材料二
专题
一、走向新课程
——教师角色的新期待
专题说明:
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系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1、我与新课程同行
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3、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得到成长
4、传统的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
①“教师是蜡烛”
肯定:奉献与给予
不足: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
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快乐。
②“教师是园丁”
肯定:田园式的宽松环境;
重视学生的成长历程;
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不足:存在淘汰制(间苗)
有人为的强制性(修剪)
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肯定:工程师——重要的职业;
灵魂——关注人的心灵的发展。
不足: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整齐划一,批量生产,易形成新的机械运动。
④“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肯定: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学程知识的有效传递(注重“例”的过程和方式)
不足: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传递的内容和方法单一,不利于知识的汇通;
把教与学看作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
5、传统教师角色的四个强调和四个忽视:
①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
②强调教师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
③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
④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
专题二:走进新角色
——教师角色的转变
专题说明:
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要还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内容。
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变化(适应新教材):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它是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整体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其要点是:
1、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6、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7、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教师成为研究者: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处理方式。对此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因此“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这里以“课堂吵闹”为例,帮助教师学会判断,其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A、对问题的表现分析:
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吵闹”?
哪些学生在吵闹?
当学生在吵闹时,他们正在做什么?
他们吵闹是由于参与讨论还是别的事情?
B、对学生吵闹的解释及原因分析:
积极方面:
课堂气氛的民主与宽松;
学生思维的活跃(有声的思维);
表达与交流的愿望;
多向交流的汇集;
参与意识(发表意见);
个体发展需求的呼声(个体的“小声”汇合为集体的“吵闹”); 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
消极方面:
课堂纪律问题;
教师的课堂管理问题;
课堂安排不当;
非学习活动;
捣乱行为。
其他:
课堂某一阶段的表现;
特定环境和特定任务的要求;
个别学生为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偶发事件的影响。
C、态度与方法:
1、基本态度:
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气氛更加重要。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课堂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对参与。要 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 分享这种情感。
2、常规做法:
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整体定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
3、态度和做法中所反映的基本教育理念:
追求课堂气氛的民主和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先教师讲,学生听,其课堂气氛必然追求的是“静”;而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 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 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
结论:放得开,收得拢。只要保证教师作为组织者的有效声音的存在,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师应由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专题三:
走到成功
——教师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专题说明:
由于新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评价标准、教育者自身条件等都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而教师将面临许多困难与障碍,适应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有助于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1、教师角色的适应: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将面临许多操作方面的困难,但师教师不能等待。教师通常是问题的第一遇列者,也应改成为问题的第一个解决者。其途径有:
①教学反思;
②开发自己的实践理论;
③专业合作;
④终身学习;
2、教师角色的发展规划:
①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的发展提供了促进条件,学校职能
教师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方式
课程资源的变化
关注学生范围的变化
②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③教师角色发展规划的要点:
认识自我、审视机会、建立策略、镇定目标,3、教师的专业化道路:
①“非关注”期 ②准备期 ③适应期 ④成熟期 ⑤发展期
——发展实践理论
发展专业合作
发展终生专业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得到成长
结束语:
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个发达国家首脑高峰会议上,八国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会议发表的《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重要因素》强调:“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制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的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实施人才战略,首先应当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师应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素质的提高,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