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基础知识

2024-10-14

工艺管理基础知识(共8篇)

1.工艺管理基础知识 篇一

正页

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

装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装配工艺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的组成

重、难点 教法选择 教

具 教学进程

基本概念

2、掌握装配工艺的四个过程及工作内容

3、掌握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

4、掌握装配工艺的制定方法

1、掌握装配工艺的四个过程及工作内容

2、掌握装配工艺的制定方法

用挂图分析讲解

挂图

由旧课引入新课:

上几次课我们学习了第十一章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有关内容,使我们掌握了钻床的种类及其传动系统和有关的计算,以及钻床附具的种类、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从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十二章装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装配工艺概述

一、装配的定义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

二、机器的组成

基本概念

1、零件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重、难点 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如一根轴、一个螺钉等。

2、部件

(1)、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形成机器的某部分,如车床主轴箱、进给箱、滚动轴承等都是部件。(2)、部件是通称,其可划分为多层次。

3、装配单元

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称为装配单元

4、装配基准件

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称为装配基准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装配单元。

三、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构、零件的作用以及相互连接关系。(2)、确定装配方法、顺序和准备所需要的工具。(3)、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掉零件上的毛刺、铁锈、切屑、油污。

(4)、对某些零件还需要进行刮削等修配工作,有些特

殊要求的零件还要进行平衡试验、密封性试验等。

2、装配工作(1)、部件装配

①、指产品在进入总装以前的装配工作。

基本概念

②、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基本概念 重

点 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元的工作,均为部件装配。2)、总装配

指将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

(1)、调整工作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

(2)、精度检验包括几何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验等。(3)、试车是试验机构或机器运转的灵活性、振动、工作温升、噪声、转速、功率等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4、喷漆、涂油、装箱

四、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1)、定义

是将产品或部件的全部装配工作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进行。(难

点 示范讲解挂图讲解(2)、特点

装配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并要求工人具有综合的技能(3)、应用

主要应用于单件生产或小批量生产中

2、移动式装配(1)、定义

是指工作对象在装配过程中,有顺序地由一个工人转移到另一个工人。(2)、特点

装配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

(3)、应用

适用于大量生产。

五、装配工艺的制定

1、产品装配系统图的绘制 1)、定义

表示产品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图称为产品装配系统图。

(2)、绘制方法

(3)、作用

能反映装配的基本过程和顺序,以及各部件、组件、分组件和零件的从属关系,从中可看出各工序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和采用的装配工艺等。

2、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的划分(1)、装配工序

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叫做装配工序(2)、装配工步

用同意工具,不改变工作方法,并在固定的位置上连续完成的装配工作,叫装配工步。(3)、相互关系

一个装配工序中可包括一个或几个装配工步。

一、装配的定义

二、机器的组成

1、零件

2、部件

3、装配单元

4、装配基准件

三、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2、装配工作(1)、部件装配(2)、总装配

布置作业

课后效果 记

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

4、喷漆、涂油、装箱

四、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

2、移动式装配

五、装配工艺的制定

1、产品装配系统图的绘制

2、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的划分

P1333、4、5 此讲基本概念较多,要求同学们在理解基础上,必须进行

忆,这样才能为后面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工艺管理基础知识 篇二

关键词:风电,基础施工,前期准备,工艺流程,工艺要求

风电基础施工, 由于工期短、涉及的施工单位和合作单位多, 若施工组织不好, 会造成大量人员和机械窝工, 因此熟悉施工工艺, 提前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下是笔者风电基础施工中的一些体会。

一、前期调查

1.与业主和监理沟通, 了解以下情况。

(1) 当前的施工准备状况、地方关系、业主拥有的各种手续 (国土局批文、建设局、发改委立项批文、县政府批文等) 、征地青赔到位情况、业主和监理的管理方式、团队情况、办事效率、施工计划等。

(2) 施工道路的施工进度、设计要求 (坡度) 及质量, 会车点布置情况及数量。

(3) 环保和林场等地方管理部门的手续办理情况等。

2.与道路施工单位沟通, 了解:施工过程的难易程度、地质状况 (石质、土质) 、进度情况、地方风俗、征地青赔情况、阻工情况、道路互通情况 (主线、支线、主线引入点) 、水电情况、施工计划。

3.钢筋加工场选址。

(1) 选交通方便, 大型车辆可以随意通行的主道旁或施工道路主线旁, 可以避免因道路问题和当地群众造成的冲突, 避免以后出现阻挡车辆通行造成阻工。

(2) 选择场地平整, 面积大且远离居民的地方 (村边、村头、最好独院) , 防止噪音扰民, 选离变压器近的地方 (注意变压器功率) , 用电方便, 主干线最好无沟渠 (因重车进出) 。

(3) 租用期限要比施工工期退后几个月, 以防施工计划变动造成的不便。

4.项目部选址。

选交通方便、水、电、网络畅通的地方, 有一定的院落 (停车方便) , 户主最好在当地有一定的实力或权威。

根据以上情况, 抽调人员, 组建施工队, 安排施工计划, 抽调机械设备等。

二、人员进场及施工准备

1.联系监理和业主, 拷贝资料通用电子格式、工作流程、技术交底、交桩情况等。

2.考察地方混凝土供应商, 从建厂规模、车辆数量、生产能力、运输能力 (重点) 等方面考虑, 主要从事过哪些大的混凝土浇筑工程, 企业资质、实验室资质、混凝土配合比近期状况、守信程度。

3.考察钢材供应商, 了解价格、缴税情况、守信情况等。

4.了解附近城市的建筑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且有哪些检测能力。

5.调查了解模板制作、脚手架厂商的情况。

6.道路施工单位施工计划, 现场了解哪些机位的施工道路已经开通。

7.车辆租用, 了解当地平板车、吊车、挖掘机、流动加油车、附近的加油站等价格情况。

8.了解当地矿产厂家、如石英砂场等, 了解其开矿设备、队伍、开矿能力。

9.走访地方政府, 了解当地情况、地方风俗、当地电工资质、医疗条件等。

三、清表

1.定中心桩。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测定中心桩的准确位置, 并以中心桩计算开挖范围 (放坡和支模空间要留出来) 测定场坪标高与基底标高, 确定开挖深度, 超出部分要请监理签认并列入计价或变更, 测量的同时要留现场影像资料, 最好有参照物, 否则开挖后不易辨认。

2.在测量时, 发现场坪不够, 或靠近陡坡等不合适位置时要及时和监理、业主联系, 及时改动, 过程要以监理业主的书面资料为准, 然后再施工。

3.清表工程中, 发现地质情况与图纸不合, 要及时请监理和业主确认, 并留影像资料, 书面确认, 以便变更。

四、基坑开挖

1.开挖过程中, 若遇到难挖的或要爆破施工的, 要留影像资料并及时请监理和业主确认。

2.发现有裂缝或土质异常时要请监理和业主确认是否移位。

3.把箱变的位置留出来, 在挖完时要趁机械在场, 把箱变挖好, 减少机械调动。

4.控制好基坑开挖深度, 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 尤其是爆破作业, 更要准确交代清楚深度, 挖浅不合要求, 挖深会浪费混凝土用量, 业主是否承认超量还需要协调沟通, 否则宁愿浅一点。

5.场坪。在开挖近完成时, 要用机械把场地平整拓宽, 并压实, 以便混凝土浇筑时泵车支立和罐车调头、基础环运输, 场坪大小根据施工合同或业主书面要求定。

6.马道。在无大吨位吊车或影响施工方便时, 要开马道, 便于吊车进入吊装基础环。

五、垫层施工

1.基坑挖好后, 及时清坑, 清除坑内虚土、石块等, 一般六个人需要一天时间, 清坑后请监理和业主、地勘验收, 同意后开始垫层浇筑。浇筑前先把模板支好。

2.提前请混凝土供应商到现场看道路情况, 包括坡度、路面情况、会车点、场坪调车等, 若不能满足时要及时通过监理、业主和道路施工单位协调修路, 实在达不到要求时, 与监理和业主沟通, 减方运输, 并要书面确定, 否则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3.方量控制, 在报混凝土数量前, 先准确估算所需混凝土量, 若混凝土量超过设计数量时要与监理、业主沟通。若允许可填石块, 要提前在四周按量准备好石块,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填入。

4.在浇筑前或浇筑时要把预埋件准确安装好。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振捣, 减少气泡的形成, 根据浇筑现场的情况, 及时确定最后一车的方量, 宁多勿少, 剩余量可浇筑箱变垫层。浇筑完成后表面收光, 可铺塑料薄膜保湿, 冬季还要进行保温措施 (加盖毛毡或棉被、稻草等) 。

5.垫层浇筑完一周左右 (条件特殊时2~3天) 可以进行基础环吊装。

六、基础环吊装

1.请有证书或经验丰富的电焊工焊接, 焊点要平稳光滑, 先焊接调节螺丝, 这样吊车到后可马上吊装, 不耽误时间。

2.请技术高的吊车司机操作, 基础环要吊平, 便于支撑柱安装, 装好后及时测量, 调整到位后马上进行支撑焊接, 焊接过程中, 吊车绳索不能完全放松, 以确保安全。焊接好后再次调整基础环的平整度。

七、钢筋加工

套丝机、断筋机、弯筋机、发电机等设备, 请地方电工从变压器接380V线到钢筋加工场、装电表、闸刀等;不同规格的材料、成品等分区码放;按图加工, 并与实际核对。加工图审核时, 对有疑问的问题及时请示业主、设计, 得到文字性回复后再加工;一个基坑 (87型) 38吨钢筋, 6个工人要加工3~4天。

八、绑扎钢筋

在钢筋场按施工图纸提前加工钢筋, 一个基础的钢筋加工好后, 用平板车运到工地, 吊车装卸。一天可以运送装卸一个基坑所需材料 (含模板、管材) ;底筋下的支撑物要按设计要求或业主书面通知为准;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地线焊接要平整且结实, 焊接处要涂抹防锈防腐剂;勾筋位置按要求进行, 勾到主筋上;扎丝要扎牢, 不能有松动;电缆管道铺设要平顺, 管道接头处要用胶带粘接牢固。两端管口要封堵, 防止落入异物造成堵塞;模板支撑, 支模时要在模板内侧涂抹少量废机油, 便于脱模, 注意油不能洒溅到钢筋上, 否则要除去。用脚手架、钢扣件、顶丝等支撑;绑扎一个基坑的钢筋需8人4~5天时间, 若钢筋发生生锈要及时除锈, 完成后, 要及时请业主、监理验收。

九、混凝土浇筑

1.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要提前两天通知混凝土供应商做好准备 (备料、车辆调配等, 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罐车) ;随时掌握当地天气信息, 避开雨、雪等天气。

2.提前沿混凝土车辆要经过的路走一遍, 发现阻工、路况不好等情况要及时解决, 要有应急措施。浇筑当天要在岔路立标牌或安排人指路, 在浇筑基坑附近的空旷地段安排人指挥车辆避让。

3.提前做好发电 (备一台) 、照明 (至少三个) 、振捣设备 (用两个备一个) 和车辆的检修并有备用;塑料薄膜、彩条布、草帘子、棉毡等保湿、保温 (冬季施工) 材料。

4.现养、标养、塌落度等试验用具、废机油等 (试块底铺纸, 四周涂废机油) 准备好, 也可与混凝土供应商提前协商, 做试块是否在合同中。

5.混凝土要求在12小时内打完, 最多不能超过14小时。所以混凝土浇筑时间应从早晨开始, 泵车先发, 罐车随后发料, 除非有阻工等未解决事宜, 否则不要超半小时发料, 最好在晚上七点前打完。

6.混凝土浇筑要6名工人, 过程中要及时振捣, 两个振捣棒同时进行, 浇筑完成后, 要及时进行混凝土表层收面、铺塑料薄膜 (边收边铺) ;铺保温材料时, 可用木板等支撑物, 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踩踏。

十、混凝土养护

1.夏季养护, 要及时浇水, 尤其是前几天, 每天要进行5次测温, 十天左右回填养护, 回填时机械不能重压。

2.冬季养护要以保温为主, 每天要进行5次测温, 发现缺水时, 要在中午有太阳时洒水, 五天左右回填养护。

总之, 在了解施工工艺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现场情况, 提前谋划, 合理安排, 把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 同时要注重构建内外和谐的施工环境, 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给合作伙伴留下良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曹云.风电厂规划设计与施工

3.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篇三

关键词:工艺知识 工程实践能力 融合和交叉 理论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81-01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当前,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是高等院校,特别是一般本科院校的薄弱環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认为,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创新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实践教育和工程设计环节缺失;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严重;学科老化,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实训类教材的内容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及培养目标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实验、实践教学投入不足。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开展和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熏陶,这对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如何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呢?本人认为,就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来讲,其核心要素一是要有一支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且由较强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一是制定出一套针对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针对此专业的特点,研讨课程学习的一系列问题,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多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增长学生的工程背景知识,建立工程意识。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其专业方向主要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专业,属机械工程学科,实践性强。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来说,学生毕业后,主要将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制订、新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对所需要生产的产品,从设计、生产工艺、加工工艺方案的制订到最终产品的形成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尽管制定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通过所设置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但知识、能力、素质还是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发展,这就说明这些知识的积累,能力、素质的提高仅仅靠与实际脱离的理论课堂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有些理论知识常常难以理解,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只能是死记硬背,带来的是只知其然,有些学生恐怕只知其然都做不到,这在学生做轴系结构分析、模具拆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课程设计时,问题显得非常突出。那么用什么办法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和熟悉工程实践知识,认识机械加工的特点,真正理解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真正理解工序、工步、工位、安装、基准、精加工、粗加工、工序留量、加工精度、配合等概念,装配是怎么回事这些理论知识呢?只有开展广泛的现场教学,辅以综合练习,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熟悉了这些知识,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有真对性的思考,进而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溶解,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知其所以然,在专业用语的表述上才不会随意编造,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才会得到增强和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是一句空话。

3 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简单来说,工艺就是生产加工的技巧和经验。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师实践能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个体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工任何物品的手段很多,有车、铣、刨、磨、钻、冲压等冷加工,有热处理、锻造、铸造和焊接等热加工,还有特种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等。理解和掌握了机械加工制造的相关知识,才可以知道某个产品加工的要求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加工,用什么刀具、量具,用哪种加工设备加工最简单、成本最低、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许多诸如选材、结构设计、尺寸标注等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轴上用平键分别固定两个零件时,设计时键槽应在同一母线上,对过盈配合件设计时应考虑拆装方便,与过盈配合件相配合时,设计时应有轴肩、凸台、轴环等定位结构,冲压件标注尺寸时应考虑冲模的磨损等。又比如在加工轴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有修研中心孔这道工序呢?如果学生真正了解了轴的加工过程和热处理后出现的现象,那么对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明白。又比如说到加工孔,看起来普通,实际不然,加工前要考虑的问题还不少,如要看是加工小孔还是大孔,在薄板上还是在厚板上加工孔,所要加工孔的母体是什么材质,是普通材质还是特殊材质,是否经过热处理,硬度如何,尺寸、形位公差怎样,表面粗糙度多少,是盲孔还是通孔?这些只是例举了一些简单的并且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真正理解了一些简单工艺知识的实质,自然就会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4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和论述,建立一支具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且有较强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使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理论很好的融合和交叉,细化实习、实训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和具体方法,设计典型的项目,配套有针对性强的问题和说明,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接受实践的熏陶,使学生对工艺知识更易于理解,使学生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伟民.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

[2] 赵秀红.中国教育报,2009.

4.化纤工艺部分知识 篇四

1.化学纤维的基本概念

天然纤维

:由纤维状的天然物质直接分离、精制而成。化学纤维: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①按原料分类

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也称再生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无机纤维:主要成分是由无机物构成的纤维。②按尺寸分

长丝:在化学纤维制造过程中,经纺丝成形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连续不断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称为长丝。

短纤维:化学纤维经切断而成的、一定长度规格的纤维。丝束:丝束是由大量单纤维汇集而成。

牵切纤维:化纤丝束经牵伸拉断而成的长度不相等(而有一定比例)的短纤维。③按性能分类 ⑴ 差别化纤维:泛指对常规化学纤维产品有所创新或赋予某些特性的化学纤维。异形纤维:在合成纤维成形过程中,采用异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纤维或中空纤维称为异形截面纤维,简称异形纤维。复合纤维:在纤维横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这种化学纤维称为复合纤维,或称双组分纤维,多组分纤维。

共混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后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超细纤维:化学纤维可按单纤维的粗细(线密度)分类,一般分为常规纤维、细旦纤维、超细纤维和极细纤维。

有光纤维 :生产过程中,未加入消光剂经行消光处理的光泽较强的化学纤维 消光纤维(无光纤维):生产过程中,经过消光处理(通常用二氧化钛为消光剂)制成的化学纤维。纤维表面的反射光减弱。

半消光纤维(半光纤维):生产过程中,经部分消光处理(加入消光剂约0.5%)而制成的化学纤维。

⑵ 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药品、特别优异的一类新型纤维。

⑶ 功能纤维:在常规化学纤维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某种特殊功能的一类新型纤维。

⑷ 智能纤维:一维的纤维状智能材料。2.化学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

一、线密度 1.定义:线密度是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量,在我国化学纤维工业中,也称“纤度”。• 线密度的单位名称为特[克斯],单位符号为tex,• 1000m长纤维重量的克数即为该纤维的特数。• 其1/10称分特[克斯],单位符号为dtex。• 旦尼尔数为9000 m长纤维重量的克数。• 公支为单位重量纤维的长度,2.换算关系:(对同一根纤维而言)分特数=10×特数 特数×支数=1000 旦数=9 ×特数 1tex(特)=1mg/m 1tex=10dtex 1旦=1mg/9m 1特=9旦 1公支=1m/g

二.断裂强力

• 定义:纤维纤维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称断裂强力,也称绝对强力或断裂负荷。• 单位:牛[顿](N)、厘牛[顿](cN)

三.断裂强度

• 定义:纤维在连续增加负荷的作用下,直至断 裂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与纤维的线密度之比。• 单位:牛[顿]/特[克斯](N/tex)厘牛[顿]/分特[克斯](cN/dtex)

四.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一般用断裂时的相对伸长率,即 纤维在伸长至断裂时的长度比原来长度增加的百分 数表示:

断裂伸长率 =(L-L 0)/L0 ×100%

五.初始模量

纤维的初始模量即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是指纤维 受拉伸而当伸长为原长的1%时所需的应力。六.断裂功

• 断裂功为材料拉伸至断裂时外力所做之功。• 可以从负荷伸长曲线下的面积求出。• 断裂功反映纤维的韧性。W=∫F(l)dl

七.回弹性

纤维在外力作用下伸长和释放外力后恢复到原 始状态的能力称为回弹性。

八、吸湿性

纤维的吸湿性是指在标准温湿度(20℃、65%相对湿度)条件下纤维的吸水率。一般采用两种指标来表示:回潮率和含湿率。

回潮率 =(试样所含水份的重量/干燥试样的重量)× 100% 含湿率 =(试 样 所 含 水 份 的 重 量/未干燥试样的重量)× 100%

九. 卷曲性

• 卷曲数(个/cm)= 弯折点个数/2×L0 • 卷曲率 =(L1- L0)/ L1 × 100% • 卷曲回复率 =(L1 -L2)/ L1× 100% • 卷曲弹性回复率 =(L1 - L2)/(L1-L0)× 100% L0——预加张力为1.26×10-3dN/tex时的纤维长度;

L1 ——加负荷 8.8 ×10-2dN/tex并保持 lmin后测得的纤维长度; L2 ——除去负荷使纤维松弛2min后,再加预张力测得的纤维长度

十. 沸水收缩率

将纤维放在沸水中煮沸30min后,其收缩后的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称为沸水收缩率。

十一。燃烧性能

• 纤维的燃烧性能是指纤维在空气中燃烧的难易程度。为了测定和表征纤维及其制品的燃烧性能,国际规定采用“极限氧指数”(Limiting Oxggen Index,简称LOI)法。所谓极限氧指数,就是使着了火的纤维离开火源,而纤维仍能继续燃烧时,环境中氮和氧混合气体内所含氧的最低百分率。

3.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重点是熔体纺丝、湿法纺丝、干法纺丝)

熔体纺丝:切片在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后或由连续聚合制成的熔体,送至纺丝箱体中的各纺丝部位,再经纺丝泵定量压送到纺丝组件,过滤后从喷丝板的毛细孔中压出而成为细流,并在纺丝甬道中冷却成形的工艺过程。

湿法纺丝:纺丝溶液经混合、过滤和脱泡等纺前准备后,送至纺丝机,通过纺丝泵计量,经烛形滤器、鹅颈管进入喷丝头(帽),从喷丝头毛细孔中挤出的溶液细流进入凝固浴,溶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浴中的凝固剂向细流内部扩散,于是高聚物在凝固浴中析出而形成初生纤维的工艺过程。

干法纺丝:干法纺丝时,从喷丝头毛细孔中挤出的纺丝溶液不进入凝固浴,而进入纺丝甬道。通过甬道中热空气的作用,使溶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并被热空气流带走。溶液细流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浓缩和固化,并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伸长变细而成为初生纤维的工艺过程。

聚氨酯纤维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用途 ① 裸丝② 包芯纱③包覆纱④合捻纱

5.生产聚氨酯所用的主要单体

①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ˊ-二异氰酸酯(MDI)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②聚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又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氧乙烯醚二醇、聚氧丙烯醚二醇。

③聚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④扩链剂:大多数扩链剂选用二胺、二醇、肼等。二胺扩链剂有间苯二胺、乙二胺、1,2-二氨基丙烷等,二元醇有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

6.聚氨酯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①干法纺丝②熔融纺丝③湿法纺丝④反应纺丝

7.什么是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化学反应纺丝法

先将预聚体与有机溶剂配成纺丝原液,由纺丝泵定量挤入喷丝头。原液细流在凝固浴中凝固的同时,与凝固浴中的链扩展二元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嵌段共聚物的长链。在纤维内的大分子间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交联,使之成为具有网孔结构的大分子。

初生的纤维经卷绕后,还应在加压的水中进行硬化处理,使初生纤维内部尚未充分反应的部分继续发生交联,在大分子之间建立起具有尿素结合形式的横向连接,从而转变为具有三维结构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

第二章 聚酯纤维

8.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的主要制造方法

① 高温氧化法②低温氧化法③氧化酯化法。

9.涤纶切片在纺前进行干燥的目的① 去切片中的水分②提高切片的软化点和结晶度

10.PET纤维纺丝技术路线的类型

①常规纺丝。纺丝速度1000~1500m/min,其卷绕丝为未拉伸丝,通称UDY②中速纺丝。纺丝速度为1500~3000m/min。其卷绕丝具中等取向度,为中取向丝,通称MOY。③高速纺丝。纺丝速度为3000~6000m/min。纺丝速度为4000m/min以下的卷绕丝具有较高的取向度,为预取向丝POY④超高速纺丝。超高速纺丝:纺丝速度为6000~8000m/min。卷绕丝具有高取向和中等结晶结构,为全取向丝,通称FOY

11.螺杆挤压机的分段

进料段,压缩段,计量段

12.PET熔体纺丝中纺丝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弊端?

温度过高,切片在达到压缩段前就过早熔化,由于在螺槽等深的预热段无法压缩,无法往前推进,造成“环结”阻料。温度过低,切片在进入压缩段后还不能熔融,也必然造成切片在压缩段内阻塞。

附:生产涤纶短纤维时,初生纤维为什么要存放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进行加工?

第三章. 再生纤维素纤维

13.纤维素的分类、定义,各类纤维素的聚合度范围,哪类纤维素适合制备粘胶纤维。①定义:纤维素是一种由大量葡萄糖残基彼此按照一定的联接原则,即通过第一个、第四个碳原子用β键连接起来的不溶于水的直链状大分子化合物。

②分类:α-纤维素(聚合度200以上),β-纤维素(聚合度140-200),γ-纤维素(聚合度10-140)

③α-纤维素含量高、半纤维素含量低,标志着浆粕纯度高。

14.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老成和熟成,及其作用‘

①老成:借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碱纤维素分子链断裂,聚合度下降,以达到适当调整粘胶粘度的目的。(低温长时间老成效果较好)② 熟成:粘胶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 有利于粘胶凝固,使其均匀稳定。

15.黄化反应的机理

⑴主要是气固相反应,包括二硫化碳蒸汽按扩散机理从碱纤维素表面向内部渗透的过程以及二硫化碳在渗透部分与碱纤维素上的羟基进行反应的过程。⑵是放热反应,低温有利,高温易生成更多的副产物。

⑶是可逆反应。二硫化碳对纤维素的渗透,在无定形区易于进行,而结晶区的二硫化碳主要在微晶表面进行局部化学反应。在溶解过程中,甚至在以后的粘胶溶液中,二硫化碳继续向微晶内部渗透,称之为“后黄化”。因此,二硫化碳的扩散和吸附对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16.粘胶纤维纺丝中凝固浴的组成和作用

是由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锌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溶液 ⑴ 酸的作用

①是使纤维素黄酸钠分解,再生出纤维素和CS2 ②是中和粘胶中的NaOH,使粘胶凝固③是使黄化时产生的副产物分解。⑵硫酸钠的作用

抑制硫酸的解离,从而延缓纤维素黄酸钠的再生速度。硫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能促使粘胶脱水而凝固,这些作用能改善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⑶硫酸锌的作用 ①改进纤维的成型效果,使纤维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优良的耐疲劳性能。②一是能与纤维素黄酸钠作用生成稳定的中间产物—纤维素黄酸锌,其分解速度比纤维素黄酸钠慢得多,有利于拉伸,从而提高纤维强度

③是纤维素黄酸锌具有交联结构,能形成结晶中心,生成均匀而细小的结晶,避免大块晶体的形成,从而使纤维结构均匀,强度、延伸度和钩接强度都得到适当提高。

第四章 聚酰胺纤维

17.工业生产聚己二酰己二胺时,为何要用聚酰胺66盐为中间体

为了保证获得相对分子质量足够高的聚合体,要求在缩聚反应时己二胺和己二酸有相等的摩尔比(任何一种组分过量都会使由酸或氨端基构成的链增长终止)。

18.PA 6生产中除单体的方法

①连续聚合直接纺丝的纺前脱单体②切片法纺丝的切片萃取

19.PA6纺丝中给湿的作用

使纤维提前发生诱导结晶和纤维伸长,防止出现绕在筒子上的丝松圈和塌边现象。

第五章 聚丙烯纤维

20.熔融指数概念

熔融指数是热塑性高聚物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分钟内通过指定长度和内径的毛细管的重量值。单位“g/10min”。

21.聚丙烯纺丝时为什么纺丝温度要远高于熔点

①PP的分子量大,熔融后的熔体粘度很高,因此要提高纺丝温度以增加流动性使纺丝顺利进行。

②PP中没有强极性基因,内聚能较小,纺丝时容易出现熔体破裂。③PP分子量分布宽,熔体弹性较大,牛顿性能差。④高温下纺丝,卷绕丝的预取向度低并生成不稳定的碟状液晶结构,有利于后拉伸倍数的提高。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22.腈纶生产中加入第二单体的作用,常用的第二单体

作用:①降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②降低PAN的结晶性、增加纤维的柔软性、改善纤维的弹性。

常用单体: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酰胺(AAM)

23.腈纶生产中加入第三单体的作用,常用的第三单体

作用:引入亲染料基团,改进纤维的染色性和亲水性。常用单体:衣康酸(甲叉丁二酸,ITA),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对乙烯基苯磺酸钠,乙烯吡啶,6、2-甲基-5-乙烯吡啶。

24.水相沉淀聚合及其优点

①概念:可用介质只能溶解或部分溶解单体,而不能溶解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纺丝前需要用溶剂重新溶解聚合物制成纺丝溶液。因非均相的聚合介质通常采用水,所以又称为水相沉淀聚合。

②优点:通常采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分解活化能较低。聚合可在30~50℃之间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进行,所得产物色泽较白;反应热容易控制,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

25.湿法纺丝成形中的双扩散

纺丝液由喷丝头喷出进入凝固浴后,原液细流的表面首先与凝固浴接触,很快凝固成一层膜,凝固浴中的凝固剂(水)不断通过这一皮层扩散到细流内部,而细流中的溶剂也通过皮层不断扩散到凝固浴中。双扩散的不断进行,使皮层不断增厚。

26.纤维干燥致密化机理

拉伸水洗后的纤维,其微孔被拉长拉细,内部充满水,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干燥,大分子链段能较自由地运动,水分逐渐蒸发产生毛细管压力,使得微孔半径相应收缩,最后微孔融合。

27.腈纶干法纺丝成形机理

纺丝原液从喷丝孔挤出后进入纺丝甬道,溶液细流与甬道中热空气的热交换,使原液细流温度上升,当细流表面温度达到溶剂沸点时,便开始蒸发,细流内部的溶剂不断扩散至表面而蒸发。由于溶剂蒸发,使原液细流中高聚物浓度增加,而溶剂含量则不断降低,当达到凝固临界浓度时,原液细流便固化为丝条

第七章 聚乙烯醇纤维

28.维纶纺丝前对PVA进行水洗的目的

⑴降低PVA中NaAc含量,使之<0.2%,减少热处理时的碱性着色; ⑵除去低分子量PVA,改善分子量分布; ⑶使PVA适度膨润,以利于溶解。

29.纺制维纶的凝固浴的组成及其作用 凝固浴组成:

Na2SO4:410~420g/L

ZnSO4:1~5g/L 凝固浴作用:① Na2SO4使丝条脱水凝固成形②ZnSO4控制纤维色相(强酸弱碱盐、水溶液pH=3.35)

30.维纶生产中缩醛化的目的是

进一步提高纤维的耐热水性,玻璃化温度。

31.维尼纶生产中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目的:提高纤维的耐热水性及软化点温度。②后处理流程:

给纤→热水卷缩→前水洗→前回收→缩醛化→后回收→第1~4温水洗→上油→最终榨液→开纤→干燥→冷却→计量→打包。③主要措施:

⒈热水卷缩⒉前水洗⒊缩醛化4.前回收,后回收5.温水洗6.上油7.干燥、冷却、调湿

第八章 聚氯乙烯纤维 32.捏合的概念

纤维级的PVC不能溶解于丙酮,为了获得纺丝原液,首先使PVC树脂在丙酮中充分溶胀,这一操作在生产上叫做捏和。

33.溶液法氯化PVC生产过程,氯化PVC较之PVC有何好处

氯的质量分数较 PVC增加5%~8%,在结构上分子的不规整性增大,结晶度下降,分子链的极性增强,因而使其热变形温度上升。CPVC产品的使用温度最高可达93~100℃,较PVC提高30~40℃,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能抗酸、碱、盐、脂肪酸盐、氧化剂及卤素等的化学腐蚀,同时CPVC的抗张强度、抗弯强度较PVC也有改进。

34.维氯纶生产中如何将疏水的PVC和亲水的PVA共混

在PVA溶液中进行氯乙烯的乳液聚合。在生成氯乙烯均聚物的同时,由子链转移作用,会在PVA分子上接枝氯乙烯,生成PVA-PVC接枝共聚物,因而制得与PVA有亲和性的PVC乳液。纺丝用共混原液是PVA浓溶液中加入35%~50%的PVC乳液。

第九章 高性能纤维

35.碳纤维生产中主要的前驱体纤维

聚丙烯腈(PAN)原丝,沥青纤维,粘胶纤维。

36.芳纶-1313的分子式、主要特点

COCONHNHn 耐高温性能好,高温下的强度保持率好,以及尺寸稳定性、抗氧化性和耐水性好,不易燃烧,具有自熄性,耐磨和耐多次曲折性好,耐化学试剂,绝热性能也较好。强度和模量低,耐光性较差。

37.芳纶-1414的分子式、主要特点

COCONHNHn

5.电子工艺基础学习心得 篇五

原理图 PCB

电子工艺基础学习心得焊接练习心得

内容:1.3.2.电子工艺基础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进一步熟悉了原理图编辑器的功能,掌握了绘制原理图的方法和印刷电路板PCB的绘制步骤以及在绘制过程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技巧方法(比如焊盘、导线的尺寸长短等)。这都使得我对印刷电路板的过程和方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暑假实习的电子工艺实习,使我大开眼界,原来学习也不只是埋头于书本,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会书本上的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一样也不能少。画原理图时,应该将所需的元器件从原件库上找出来,然后摆放在新建的原理图中,注意不要漏放,错放,多放元器件。将摆好的元器件进行连线注意不要重复,不要短路,当2线相交时,要连成丁字线,中间节点产生节点;否则,连成十字线,中间无节点。完成之后,按照电脑的提示进行仿真,观看输出波形,调节各种元器件,使之成功

3.焊接练习心得

我们开始焊接时,老师讲解了一下基本原理,但是基本的操作还是得靠自己的,我们每人焊了400多个点,说起来也有些多不少的体会,刚开始时,我们总是剥一下皮,再焊一个点,随着焊接的深入,我们发现了可以很多线同时操作,有的4线操作,有的8线操作,甚至出现了12线操作,经过我的反复试验,我发现4线操作是总体效率最高的。

在焊接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电路板还是有很多小窍门的,比如说有2排是上、中、下三个点连通的,有4排是上下2个点联通的,还有4排是左右两的点连通的,还有几排是各自独立的。这些小知识 对于后来的电子工艺实习时焊板子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6.模具制造工艺知识总结 篇六

2工艺过程:在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使原材料成为成品的直接有关的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3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作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4工步是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5走刀:在一个工步内由于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6为减少工件安装次数,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工位。7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4)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8工艺文件就是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工艺过程综合卡片。(2)工艺卡片。(3)工序卡片。9工序卡片是在工艺卡片的基础上分别为每一个工序制订的,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文件。

10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11基准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12基准按其他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3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14工艺基准就是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15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可以分为(1)定位基准(2)测量基准(3)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就是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就是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装配基准就是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16选择精基准的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17除定位基准的合理选择外,拟定工艺路线还要考虑表面加工方法(1从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考虑。2考虑工件材料的性质3表面加工方法选择,首先保证质量要求外,还应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要求。)、加工阶段划分(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尽量接近成品。2半精加工阶段它的任务是是使主要表面消除粗加工留下的误差,达到一定的精度及留有精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做好准备。3精加工阶段主要是去除半精加工所留的加工余量,使工件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4光整加工阶段如衍磨、抛光等。用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和加工顺序(1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面先行;先面后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等;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氮化处理等3辅助工序安排)等四个方面

18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经验法三种。

19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1.制件的精度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3.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20对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的主要指标有: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和模具的寿命。模具寿命:是指模具在保证所加工产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加工的制件的总数量,它包括工作面的多次修磨和易损件更换后的寿命。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有:(1)模具结构(2)模具材料(3)模具加工质量(4)模具工作状态(5)产品零件状况 2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称表面完整性,包括表面几何特征(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伤痕)、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表面层加工硬化,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残余应力)

22车床的种类很多,其中以卧式车床的通用性较好,应用最为广泛。在模具加工中应用主要如下:(1)圆盘类、轴类零件的加工(2)局部圆弧面的加工(3)回转曲面的粗加工或半精加工(尺寸大的曲面采用仿形加工法;尺寸小的曲面采用成形刀加工;对拼型腔加工时,为保证型腔尺寸准确对合,通常应预先将各镶件间的结合面磨平,两板用销钉定位,螺钉紧固组成一个整体后才进行车削。)

23仿形机构的形式很多,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机械式、液压式、电控式

24坐标机床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具有精密传动系统可作准准确的移动与定位。

25成形磨削就是将零件的轮廓线分解成若干直线与圆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段磨削,使之达到图样的技术要求。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夹具磨削法两类。26正弦精密平口钳和正弦精密磁力台,加工平面或斜面(对工件的固定方式不同,正弦精密平口钳是利用钳口夹持,工件应具有较大的刚性;正弦精密磁力台是利用磁性吸合,工件必须是能磁化的材料。);正弦分中夹具,加工具有一个回转中心的工件 ;万能夹具,加工具有多个回转中心的工件。

27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切削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的组成: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方法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在普通机床上进行加工时,机床动作先后顺序和各运动部件的位移都是由人工直接控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所有这些都由预先按规定形式编排并输入到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数控程序来控制。

28机床原点(M)又称机床零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由机床生产厂在设计机床时确定,原则上是不可改变的。以机床原点(M)为坐标系就称为机床坐标系。机床原点是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同时也是其他坐标系与坐标系值的基准点。也就是说只有确定了机床坐标系,才能进行其他操作。机床参考点(R)是由机床制造厂人为定义的,它与机床原点(M)之间的坐标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并被存放在数控系统的相应机床数据存储器中,一般是不允许改变的。

29工件原点(P)又称工件零点或编程零点,工件原点(P)是为编制加工程序而定义的点,它可由编程员根据需要来定义,一般选择工件图样上的设计基准作为工件原点(P),例如回转体零件的端面中心,非回转体零件的角边,对称图形的中心。在工件上以工件原点(P)为坐标系原点所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作坐标系,其坐标轴及方向与机床坐标系一致。

30起刀点指刀具起始运动的刀位点,即程序开始执行时的刀位刀位点即刀具的基准点。如圆柱铣刀底面中心、车刀与镗刀的理论刀尖。对刀点:与工件零点有固定联系尺寸的圆柱销的中心。用其对刀 点作为起刀点。

31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由程序号(程序名)、若干程序段及程序结束指令组成。

32程序段格式就是一条程序段中字、字符、数据的排列形式。

33G00,快速点定位指令。它命令刀具以定位控制方向从刀具所在点以最快速度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它只是快速定位,而无运动轨迹要求。G90表示程序输入的坐标值按绝对坐标值取;G91表示程序段的坐标值按增量坐标值取; M00,程序停止。M02,程序结束。34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工件与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并

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35常用的介质有煤油、皂化液、去离子水等。

36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物理本质:介质的击穿与放电通道的形成,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电极材料的抛出,极间电质的消电离。

37电火花应用:穿孔加工,型腔加工,强化金属表面和凹凸模的刃口,磨削平面及圆柱面。38影响电火花成型加工速度的基本因素(1)极性效应(2)脉冲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3)脉冲宽度对电蚀量的影响(4)材料的热力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39极性效应: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正极和负极的表面虽然都受到电腐蚀,但其蚀除量是不相等的,这种由于正负极不同而导致材料蚀除量不同的现象叫做极性效应。

40电极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镶拼式多电极

41电规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电参数如电压,电流,脉宽,间歇等称为电规准。

42电火花切割加工的原理:与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电火花放电使金属熔化或汽化,并通过冷却液把 融化或汽化了的金属去掉,从而实现各种形状的金属零件加工。在线切割中电极丝与高频脉冲电源的负极相接,工件则与电源的正极相接,利用线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火花放电而腐蚀工件。同时,工件则按所需的形状移动,这样便将一定形状的工件切割下来。

43电火花切割加工与电火花成形加工相比的特点:不需要制造专用电极,电极丝可反复使用,生产成本低,并节约电极制造时间。电极丝常用钼丝,铜丝,可加工形状复杂的模具。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大都不需要电规准转换。不能加工盲孔类及阶梯类成型表面。

44快速成型加工,是一种用材料逐层或逐点堆积出制件的制造方法。

45冷冲模的模架一般由上模座、导套、导柱、下模座等零件组成。模架的作用有两个:连接和导向。上模座和下模座是平板类零件,其主要加工工艺是平面和孔的加工;导柱和导套是轴套类零件,其加工工艺主要是内外圆柱表面的加工。

46.上,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过程:铸坯—退火处理—刨削或铣削上下表面—钻导柱导套孔—刨气槽—磨上下表面—镗导柱导套孔

47为了保证撒谎能够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孔距一致,可将两块模座装夹在一起同时加工。采用卧式和立式双轴镗床同时加工莫座上的两孔,这样导柱导套的孔距一致性更容易保证。48导柱导套的加工工艺:毛坯—车削加工—渗碳处理,淬火—内外圆磨削—精磨

49二次电极法:利用凸形的电极加工出凹模,再用该电极加工凹形的电极,然后用二次凹形电极加工凸模,这种方法常用语凹模制造困难的电加工。

50为了改善模具结构零件工艺性,必须考虑以下原则:(1)模具结构尽量简单(2)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件能方便的调整和更换(3)尽可能采用标准化零部件(4)模具零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5)磨模具应便于装配

51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1)完全互换法:利用控制零件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2)修配法 :在零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根据实际需要修正预留面来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3)调整法:调整法的实质与修配法相同,仅具体方法不同,它是用一个可调整位置的零件来调整它在机器中的位置以达到装配精度,或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以达到装配精度地方法。

52控制垫片间隙的方法: 垫片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腐蚀法,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器法

7.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浅析 篇七

1 教学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传统的课程, 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但由于其教学内容比较繁杂且涉及实际生产经验等特点, 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教学手段使用不恰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 如幻灯片、投影仪、语音设备、多媒体等。最初将这些手段引入教学的目的, 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由抽象变为直观, 便于观察和认识, 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目前, 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单纯、过分依赖PPT, 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设备当做减轻备课任务的一种工具;另一种是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板书加挂图、教具, 这样一来教学过程显得呆板, 课堂气氛不活跃, 很多抽象的东西如机床的结构、加工过程等使学生难以理解, 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

1.2 理论联系实践难以实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 材料的各种特性、设备的各种结构、工艺的各种优缺点、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装配等, 学生必须结合大量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 很多操作步骤和原理听起来很费解, 但只要到车间或现场看一眼就不难明白。

已有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在时空上分离, 先将理论全部学完再实践, 或先实践完再进行理论学习。缺少实践的理论教学, 由于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变得十分难解, 处于云里雾里的迷糊状态;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 必然只能停滞在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较低层次上。

再加上学校重视度不高, 课时安排不足, 缺乏相关教具、仪器和设备, 使得即便是教课书中安排的“实训课题”, 也难以实现。而实训课题的本意是旨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设计的。

1.3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绝大多数仍然以书面答卷的方式进行, 如此一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追求卷面分数, 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就重视, 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不重视。有的甚至平时根本不听课, 连书本都不翻, 凭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来达到修完这门课程的目的。这样一来, 学生考完这门课后, 什么也没学到, 什么也没得到。

1.4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知识的介绍, 先进性和时代感较少, 难以适应青年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 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兴趣, 主观上认为该课程无用而对它产生排斥思想。尽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挂图、多媒体等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仍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建议

2.1 有效地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使用PPT的同时, 不能忽略实物教具的使用。在讲解一些机床结构、刀具夹具等知识时, 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述无法使学生完全理解, 可通过现场教学手段, 利用实习工厂、生产工厂的机械设备, 在短时间内解决黑板上难以讲透的问题。没有现场教学条件的, 可结合具体教学环节, 有针对性的拍摄一些生产过程教学短片, 利用多媒体手段,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此外, 还可以通过讨论式、研究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2 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不同于纯粹的理论课, 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实践效果对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学校已有的实习工厂、生产工厂的条件, 将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与学习相互穿插的方式, 或者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行的方式, 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大为增强, 不仅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采用合理全面的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卷面考试成绩的好坏很难全面说明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宜采用合理全面的考核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而功利地受迫学习, 而是自觉、主动的地习, 真正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为此可以对学生在实践环节、课堂环节、测试环节、操作环节等分别进行多形式考核, 最后再综合评定, 从而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

2.4 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动态结合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备课时教师应与时俱进, 注意了解专业发展动态, 及时收集学科最新的发展态势进行介绍, 使学生在感受到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理解学习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增加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收集感兴趣的前沿科技, 培养自学能力。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课程性质, 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还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论与生产结合的综合能力。许多教师, 虽然理论知识丰富, 但实际生产经验不足, 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欠缺, 呈现出“纸上谈兵”的局面。因此, 在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 应注意通过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参加项目开发等方式, 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3 结束语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所以, 提高机械制造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亦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培养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应围绕教学目的, 针对教学特点,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努力实施改革, 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使学生达到社会的要求。

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是一门讲述有关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的综合性技术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规定,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毛坯制造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三大部分构成。

8.如何保护工艺品出口知识产权 篇八

工艺品知识产权重在外观涉及

工艺品除了作为一般工业产品外,还是美术产品,虽然产品中科技含量相对不是很高,但却包含较多的艺术特性、审美价值,以及创造性的劳动成果,甚至是文化内涵,尤其是一些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因此,作为产品,工艺品的知识产权并非体现在制造方法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其造型、图案和颜色等外观设计方面。

由于工艺品的上述特性,使得其比较容易模仿。仿冒者经常在原创者创作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以自己设计的产品的面目出现。此时,一旦发生纠纷,要确认侵权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其产品生产周期较短,设计新颖、吸人眼球的产品便成为买家的关注点,而出口商抓住这一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商标的注册,或者认为无需通过商标或品牌来彰显其内在质量,因此,给不正当经营者留下了仿冒空间。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没有商标的产品面前,也难辨“李逵”之真假。例如,北京牙雕、福州漆器、苏州刺绣等老字号地方工艺特产,或源远流长,或工艺、原料特殊,就非常受国外消费者青睐。由于有些老字号没有申请地理标识保护,被一些商家仿冒,市场上鱼目混珠,既影响企业自身的声誉、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熟悉法律法规是维权前提

现实中,很多出口企业不是对竞争者之间的仿冒和被仿冒等现象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就是由于知识产权知识匮乏,不熟悉法律法规,在发生纠纷时不懂得怎样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其实,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WTO规则中的《TRIPs协定》作了详细的规定。我国在加入WTO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三部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的修订,从而使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基本上达到了WTO规则的要求。在这些法律规定中,与工艺品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相适应的法律保护方法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保护、商标权保护、地理标识等几种。只有在熟知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外观设计专利方面,陶瓷、树脂、玻璃制品等工艺品都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而且外观设计经申请后保护期可达10年,还可在国外申请保护;著作权保护方面,《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包括美术作品,因此工艺品的知识产权受该法保护;商标权保护方面,在新修订的《商标法》中,对“反向假冒”作了专门规定,即将“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列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地理标识方面,《TRIPs协定》单独将地理标识列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期,只要来源国不停止保护,在所有WTO成员国将无限期受到保护。

依法全面保护工艺品知识产权

企业主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才是避免纠纷的最好办法。工艺品进出口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注重产品设计时的知识产权保护。工艺品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就应该注意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设计完成,到样品的生产,再到第一次批量生产,都应留下相应的可以作为证据的记录。根据《著作权法》,设计者个人和企业都可能享有设计作品的版权。同时,对于重要的设计作品,应申请版权登记。企业内部的管理还应注意包括技术信息在内的商业秘密的保护。

加强销售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 。销售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前期的广告制作、参加展会、寄送样品及客户洽谈时就已经就开始了。实践中,工艺品出口企业往往也是通过上述几种方式获取订单的,但一旦不加注意,知识产权信息可能就此泄露,而生意能否做成却还是未知数。因此,在每一环节都要留下相应记录,以便作为证据,便于在必要时可以证明自己曾给出过相关的设计成果。在签订销售合同时,一定要作出版权声明,同时约定相应的违约条款,在出口合同中还要约定适用的法律及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以便在知识产权被侵犯时可以较好地寻求法律救济。

在发现产品被仿冒时及时保护,采取有力维权措施。一是诉前的临时措施。《TRIPs协定》规定,司法机关有权在适当的情况下,迅速采取临时措施。与此相适应,我国三部知识产权法都规定了相应的临时措施,如临时禁令、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等。二是行政措施。权利受侵害人可以请求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行政管理部门可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三是海关终止放行。《TRIPs协定》,各成员国应采取程序使在有正当理由怀疑假冒商标或盗版货物的进口有可能发生的权利持有人,能够向行政或司法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海关中止此类货物进入自由流通。四是民事诉讼手段。《TRIPs协定》规定,司法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向权利持有人支付足以补偿其因知识产权侵权所受损害的赔偿,还有权责令侵权人向权利持有人支付有关费用,其中可包括有关的律师费用。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工艺品在进出口过程中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参加的与工艺品有关的国际公约包括《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和《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与WTO规则不同的是,这些国际公约可以直接适用于国内的涉外司法。根据《巴黎公约》,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专利、实用型式、外型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除版权外,与工艺品有关的知识产权在该公约成员国(经申请注册)都可以受到保护,厂商名称则无需申请即可受到保护。

上一篇:3班跑步的霸气口号下一篇:规建委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