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案例反思

2024-06-17

安全教育案例反思(精选8篇)

1.安全教育案例反思 篇一

安全事故案例讨论活动反思

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干部、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死者家庭带来顷刻间的破碎,事故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2008年以来运输区发生的两起伤亡事故,给我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深刻分析事故经过,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根据矿业公司2011年“百日安全”活动通知精神,矿党政及时作出安排,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总结我矿2008年以来发生的两起事故,开展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高防范意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作为煤矿工作人员,面对这起事故我队心情非常沉痛,每一起事故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在这些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忽视了安全第一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帮教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安全因素很难成长。事故的发生也许是是因为一时疏忽、只是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疏忽,给他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煤矿战友以血的教训是否能换回我们的良知?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的动力,将动力有效地传递下去,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要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2、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加大考核力度,特别要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的培训管理,保证素质过关,技术过硬持证上岗;对新来职工要实行以师带徒,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

3、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 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不能让机器带病运转。

4、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重点工程重点抓,矿、专业、区队、班组、现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目前我们矿井季节性的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同样也都是安全管理重点,都要牢牢掌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保证。

5、关键人物关键抓。哪些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班组长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决不能违章指挥;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所以,要对特殊性的人群给予特殊性的指导、教育。

6、加强跟班、带班质量,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7、坚持开好每班班前会,了解井下现场生产情况,做好现场交接班工作,确认工作周围危险源、对设备巡查到位,及时发现安全隐 患并组织当班队干或副队长,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8、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矿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9、真正把这两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不违章操作,才能使职工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矿井的安全发展。

2.安全教育案例反思 篇二

《纽约时报》报道称,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批评牙买加短跑选手博尔特在获得其破记录的100米、200米金牌后, 缺乏对其他选手的尊重。罗格赞赏博尔特在两项短跑中的惊人成就, 但博尔特应该去掉那些“看看我”的炫耀, 并向其他运动员致意。“我理解他的喜悦”, 罗格指出:他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 他应该和其他选手握手或者拍拍肩膀而不是忽略他们。他会学习的, 他还是个年轻人。

博尔特在得胜后没有祝贺其他选手, 而是披着牙买加国旗独自庆祝胜利, 跳着瑞格舞, 他赤脚跑在跑道上, 面对镜头大叫:“我是世界第一!”这种自我炫耀的意识, 是对观众的一种不理性态度。新闻媒体应该拒绝这种不合时宜的姿态。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尤赛恩·博尔特再次破记录, 然后跳舞庆祝。博尔特在他22岁生日前夜刷新了200米的世界记录。博尔特在第5道, 穿着他的金色标马鞋, 据报道自从星期六100米记录被打破后, 彪马体育用品装备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很好。他以19.30秒打破了约翰逊19.32秒的世界记录, 一些人曾认为19.32秒的记录会保持100年。博尔特的父亲告诉一位记者, 尤赛恩的速度得益于他喜欢吃洋芋。前世界记录保持者约翰逊说博尔特100米的9.69秒是“我一生所见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后来他看见了更印象深刻的成就, 博尔特以显著的差距战胜了其他选手, 其中第六个完成比赛的运动员惊讶地说:“他跑每一步我得跑两步。”什么让博尔特如此之快呢?可能是上帝, 可能是人为的。兴奋剂吗?希望不是。这种媒体毫无证据的质疑, 带有强烈的媒体审判色彩, 就像伦敦奥运会叶诗文新闻事件一样, 最终对运动员比赛的发挥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媒体新闻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国雅虎网站、美国娱乐运动节目网、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称:中国赢得金牌比赛, 而美国奖牌总数第一。中国以统治性的、多样化的表现占据金牌榜首位。中国的运动员从小就在体校里培养, 中国的奖牌来自25项不同的运动, 包括首次夺牌的帆船、沙排和场地曲棍球。美国队发言人称, “无论场内场外, 这次都是美国奥运代表队最好的表现。”令美国队努力失色的是中国作为夏季奥运会统治力量的到来。“中国系统致力于每一枚单项金牌, 我们将来也得这样做。”美国奥委会主席指出:“他们投入奥运代表队的资源和人口基础以及贡献都是极好的”, “世界上其他国家要竞争是很难的, 但应该采取这条路。”当然, 中国有最广大的人口基础———从13亿人里招募运动员。奥运会奖牌榜寄寓着国家的崛起与荣耀, 是诸国致力占据的要地;无论欧盟诸强、发展中国家还是许诺改变世界的美国, 赋予奥运会奖牌榜以更深的象征和隐域是义不容辞的国家使命;奥运竞技话语权的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战争, 中国必须致力参与, 为使那卧薪尝胆、来之不易的51枚金牌更有价值和象征意义。

2 体育新闻伦理教育的反思

体育新闻伦理教育这一概念的标准字典定义是逐步变化发展的, 指向前或向后的运动, 或一系列相关事物, 而体育新闻教学的定义相比而言更为复杂, 在体育和运动环境中的新闻教学具有3个复杂且互相关联的维度, 即三维教学法概念, 包括背景知识, 学习者和学习, 教师、教学三个维度, 而这三个维度在它们与各教学问题相互作用时更为复杂。

3 结语

本文考虑了在新闻学不同学习阶段, 包括体育记者的职后再教育, 阐述了学习进步这一概念的不同维度, 研究关注新闻教育的不同阶段, 使用了相同的定性研究方法来提出有效或无效体育记者职业教育和学习经验的相关问题。

摘要:在不断学习实践的基础上, 对若干个国际媒体范围的体育新闻伦理案例及体育新闻伦理教育进行论述, 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伦理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新闻,教育教学,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黄璐.从一则体育报道论党报新闻创新[J].传媒, 2013, (5) :69-70.

[2]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伦敦奥运会国际媒体报道案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 (1) :7-9.

[3]黄璐.体育微博侵权问题试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2) :137-140.

[4]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案例分析[J].新闻知识, 2011, (11) :41-42.

3.对一个教育案例的反思 篇三

最近,一对夫妇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对一位女同事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家里的钱少了将近1000元。我们对孩子进行了询问,才知道钱是她偷的。我们又问她钱都花哪儿了,她说班里许多同学都向她要钱花,还有的同学让她出钱买东西……”说到这里,女家长竟有些哽咽了。女同事一边安慰家长,一边请其他教师帮忙把这个女孩子叫到办公室。在女同事的询问下,这个女孩说她的确拿了家里的钱,其中一部分是她主动请客的,还有一部分是别的同学找她让她请客的。女同事又问她:“你主动请过哪些同学?又有哪些同学让你请过他们?”女孩说出了几个她主动请过的同学的名字,可在谁让她请客这件事上支支吾吾,不肯说出他们的名字来。女同事把女孩说到的那几名同学叫到办公室来核实情况,几名同学都说收到过这名女孩的钱和礼物,但都是女孩主动给的。女孩的家长听后激动起来,大声呵斥道:“一定是你们几个欺负她了!就算她再傻也知道钱是她的,怎么会无缘无故给你们花?我才不相信她会这么缺心眼……”这名家长的一番话吓得几个孩子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一个女同学还被吓哭了。女同事连忙阻止了这名家长的行为,并对这几名同学说:“老师说过,你们都是未成年人,还没有收入,因此不应该接受其他同学的礼物,也不应该把贵重礼物赠送给别人。你们想一想,一共接受过她哪些礼物,一定要退还给她。”这几名同学一一说出了自己所收到的礼物,表示要退钱给家长。此时,家长的脸色才好转起来,请女同事费心再给查一查,说完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家了。

家长走后,女同事让学生们都回教室,自己也匆匆地出去了。下午的几节课我都没有见到那位女同事的身影。直到第二天早晨,我才见到她手拿一张写满人名和钱数的纸走进办公室。我走过去问了问情况,女同事喝了一口水说:“全班有三十几名同学或多或少接受过她的礼物,但都是女孩儿主动给的……”我等她说完问:“是不是那个女孩儿学习不好,且无明显的特长,而昨天那几个同学学习很好,收到的礼物也很多呢?”女同事一怔:“对呀!他们几个还都是班干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说了,我得赶快打电话让女孩的家长来取钱。”说着她就去打电话了。我拿起名单仔细看了看,名单上人名后面写着5角到几十元不等的钱数总计206元。

女孩的家长很快来到学校取走了钱,满脸的笑意,但女孩满脸失落。

其实,这名女孩花钱给同学买礼物,并不是她傻,而是出于一种自卑感。这样的学生通常学习不好,而且又无明显特长可以赢得同学的认同,所以他们用花钱买礼物来赢得同学的关注,在同学们的前呼后拥及称赞中寻找自信和快乐。当然,我并不是说女孩的这种方式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教师应该正视孩子的这种渴求,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渴求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在这个事件中,我的这名女同事迫于家长的压力,在全班内进行了调查,并追回了部分礼物,可家长和老师却并未考虑到这件事对女孩的影响。我相信,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收到过礼物的同学不会和这名女孩一起学习、玩耍,而且没有收到礼物的同学也会对她产生厌恶,远远地避开她。这样可能会使这个女孩更加孤立和自卑,甚至可能影响她一生的命运。

其实,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教师和家长应低调处理,可先单独找女孩谈心,让她认识到,用钱是买不到真正的友谊的,要想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然后在班上进行侧面教育。这样做,虽然表面上家长受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却维护了女孩的自尊心,更能把她那争强好胜之心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4.《教育反思与案例》 篇四

答: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主要包括:

(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3)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

教育案例的特征有: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1)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2)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4)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5)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6)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7)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

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

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别。

具体划分的类别:

(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3)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4)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5)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6)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7)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8)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

(9)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研讨型论文、经验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学位论文与叙事研究报告。

分别具有的特点为:(1)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经验总结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经验总结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别是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学校行政领导总结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学校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从事的经验活动进行回顾、反省、分析、思考,认识和发现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日后或他人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这一番加工,使经验产生质的飞跃。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开头、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对于做法与效果的理论分析、对于今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完善经验的设想或建议。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要设置干预变量,即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但由于学校研究者缺乏有关真实实验研究的常识与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然化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变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而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理论原则。表现的特点:对研究背景、对象、变量、假设的交代;说明实验效果的数据资料。如果缺乏充分具体的数据,可以以许多事实来说明效果;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在实验报告中,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把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交代。也可以以较主要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程、方法;研究结论与理论的思考。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6)叙事研究报告

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同样也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而这些样式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鲜明的有情节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教师的心路历程,提升的是教师的相关经验。这种非常鲜活、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属于教师,正像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属于专业研究者一样。专业研究者长于用专业词汇表情达意,而我们的叙事、案例、日志、反思,恰恰是那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达,这种语言类型属于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们。这正是教师们寻找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独到的研究文体,随着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重视后,也将成为流行和被承认的一种论文,即叙事研究报告。

叙事研究报告可分三类:一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二是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可称之为“生活叙事”)。三是教育研究、论文研究、资源开发实践等过程中的思考体会(可称之为“研究叙事”)日常叙事的长短不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单一格式,它来自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口述、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等,用来述说教育主体的经验和实践。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它靠事实说话、靠真情动人,将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的内心思想、隐性知识等转化为显性知识,挖掘出教育主体的教育智慧并转化为集体智慧和共享资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三要素:典型事件;问题叙事;反思。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反映了教师心路历程,并能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叙述对教育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重在思考;注意观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学习;研究过程;交流与讨论。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1、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2、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3、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老教师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老教师对帮带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即所谓的“三三两全”。

4、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践证明,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答: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我几乎每节课下来都要进行反思,比如这节课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欠缺的地方,我都会记录在我的教学日记或博客中,而且我经常进行反思并且在反思中磨练,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卡住,但我不会放弃,我会找其他的教师学习并且研究,直到弄通为止。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1)问题意识的培养。(2)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3)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总之,通过我的亲身体会,我觉得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强调的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位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片段的教学,老师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而不是结果。让学生在有疑难,有困惑中带着老师的启发去实践,去研究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结果学生是难忘的,同时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老先生的话可以说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陶行知带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他的学说和理论,可以浓缩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担任某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将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将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入时,你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的王友离开校长办公室。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

学生打人了,陶行知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先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这四块糖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更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和勇于认错。这种巧妙的教育艺术如春风般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培育了一份感动。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由于历史故事的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体会人物情感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经历了怎样的生与死的考验以及后来又是怎样发愤写书的,文中只是一段简单的描述,对于学生深入体会司马迁这个英雄形象的说服力不强。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查看了有关《史记》的资料。

在教学中,我能自觉成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一层一层地读。如“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一句,如果让学生就文字来理解文字,学生很难感同身受,很难体会到司马迁生不如死的屈辱绝望的心情。教学时,我分三次导读。第一次是在学生了解司马迁有此想法的原因和弄清所谓的酷刑是怎样的一种刑罚后,(酷刑就是宫刑,又称腐刑。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受刑者从此断子绝孙。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保全一命,一般要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这在十分重视子嗣(sì)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确实是十分严酷的处罚。此外,宫刑还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时读此句。第二次是我进行语言渲染,引导激情。(同学们,酷刑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人后再也抬不起头来,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这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的信念,胸怀大志,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伟男儿,怎能不感到万般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又是不应该降临到他头上的。他是含冤入狱,受了酷刑。)此时再读读这句话,把司马迁的悲痛和愤慨给读出来。第三次是配乐(二泉映月)诵读《报任安书》中的片断——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进一步激发情感,继续照应上面那句话。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看到在这样一次次导读、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学生的体验、情感得到步步升华。在这个环节中,既有朗读的指导,也有情感的熏陶,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另外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表面意思同学们都懂,但是怎样让同学们透过文字表面想到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呢?同样也是让学生反复诵读,一层一层地读。在经受住生与死的考验后,“司马迁究竟怎样发愤写史记?”课文语言精练,进行了一段概括描写。我于是点拨学生:“司马迁究竟怎样发愤写史记”仅是这短短的一段文字可以概括?想一想他当时所处的环境,看一看他的动作、神态,你能具体说一说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出示插图,播放乐曲)望着课文悲壮动人的插图,听着如泣如诉的音乐,此时此刻学生情动而辞发,用真挚的语言描述着这位历史伟人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这样调动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调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情感,既使文本的内涵得到了深化,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结课时,我送给学生们一句话:“做生活的强者,活出生命的精彩!”课后,有的把它写在了日记本的首页,有的当作了座右铭,有的把它写在了语文书的首页。

5.安全教育案例反思 篇五

转变观念 养成习惯 企业安全环保事故案例反思心得体会 每次因事故造成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都让我们万分痛心。为把分公司建设成为 300 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分公司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攻坚克难,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汗水,“磨

208 ”承包商亡人事故和“ 716 ”机械伤害 事故却让我们倍受挫伤。因为疏忽、失误和违章操作,我们失去了亲同手足的同事和朋友,也使企业蒙受了经济损失。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安全是 1,其它的只是 1 后面的 0,没有了这个 1,再多的 0 也只是 0。安全环保理念不能只停留在规章制度、宣传小册和标示牌上,要养成严格的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安全生产经营的习惯。做为一个高风险的能源生产企业,分公司一直非常注重安全环保工作,完善各项安全环保制度,加强安全环保的教育和宣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各种安全标识,编写 HSE 管理体系等等。但当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的时候,我们真实的问一问自己的内心,安全环保工作在我们心中真的放到了那么重要的位置么?是不是每次都要等到感受到切肤之痛时,才追悔末及。安全生产的各相规章制度印成小册、悬挂在墙上、在工作场所制作成标示牌,希望每一位员工随时都可以看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引起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幼儿教育案例反思 篇六

课题价值:教师选择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手指游戏为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指,锻炼的是大脑,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近年来手指游戏已为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青睐。

本次活动目标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通过手指游戏及手的造型锻炼幼儿的大脑,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并养成爱护双手的习惯。活动过程各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两个新的手指游戏的学习都经过了(1)教师示范;(2)师幼同步练习;(3)手指变换速度加快;(4)随着动感的音乐有节奏地做这几个步骤,幼儿在教师不断深化的目标引领下进行活动,既不会感到机械乏味,又不会感到高不可及。然后,教师将幼儿推到了“前台”,鼓励幼儿大胆自己创编与大家不同的手指游戏,教师仔细观察及时捕捉到其中有特点的幼儿,请他(她)们来当“小老师”,教给大家做,最后还让所有的幼儿随音乐做自己创编的手指游戏。接下来在手的造型环节中,教师利用幻灯以手造型出的两条蛇交替互咬的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让幼儿自己创造并以表情、语言等有针对性的给幼儿以鼓励、肯定、接纳等积极的情感支持,使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和愉快的探索体验中,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整个活动组织自然、流畅,层次清晰,学习策略适合幼儿的学习节奏。

思考:我们要观摩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教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教育技巧。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编提供了空间,提高了活动的自由度,其中教师“支持者”的身份更为强化,体现了教师以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其次,本次活动最为精彩之处,在于教师的技巧和教学智慧。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她的真诚和投入感染了幼儿,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幼儿面对的是一位亲切、平和、自然的合作伙伴。教师营造出的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幼儿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前提。只有在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幼儿才有安全感,才更善于表现自己,更能主动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彭老师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值得我们大家所称赞和学习的。

幼儿教育教学反思

——关于生活活动《夹果子》的反思

本活动《夹果子》是让幼儿再次对生活活动的接触与锻炼。由于小班幼儿平

时在家里较少自己动手,一切都是父母包办。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偏差了。

这次生活活动《夹果子》就是让幼儿尝试用筷子来夹果子。我觉得孩子们对夹果子的活动十分感兴趣,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活动的比赛中,一个个更是信心十足、各显神通。

我从活动中观察发现以下几点:

1、对一些方形、长形的塑料水果等物品,孩子们较容易夹起,而对于一些圆形的物品,如塑料小球、西瓜等则较难。

2、幼儿使用右手较协调自然,夹的速度也较快、较轻松,而使用左手则显得不够协调,比较费力。因此我认为这项活动可以放在区域活动的生活区内进行活动延伸练习。可以让幼儿继续锻炼他们的小手肌肉活动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反思

——关于生活活动《学穿裤子》的“思”

小班幼儿的年龄偏小而且现每个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家长眼里是“小公主”“小皇帝”,处处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我发现他们的动手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欠缺,须一步步地慢慢培养。另外,我觉得这次生活活动《学穿裤子》就是一次很好的生活锻炼活动。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有的把裤子的前后面穿反;有的把两只脚都穿进一只裤管当中;有的把两只脚直接从裤腿底下往上穿;还有的好不容易把脚放对了,却怎么也穿不上去了„„总之,五花八门的样儿可把我给惊呆了。

不过,我发现小孩子们经过我的示范与儿歌的学习后,他们学得特别快:不但能分辨裤子的前后面了,也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裤子了,还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呢。现在经过这一次活动尝试后,我对他们是充满了信心:相信今后会表现得更棒。

小班幼儿教育活动的录与思

——有关角色游戏的观察与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较感兴趣,尤其是在游戏之前他们都会分配得很好:我来当爸爸,你来当妈妈;我来当小老师,你来当小朋友„„不过我觉得每次在游戏活动中,小朋友的言语表达、灵活性与配合度还不够。因此,活动效果欠佳,还须进一步加强。

有几次在区域活动中,我常发现我们班有七八个幼儿围在音乐区内,自发地玩起“幼儿园”这个游戏,只见由胡佳佳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地一起做操,跟着音乐进行有模有样的表演。事后,我对此进行了讨论,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玩小老师的游戏,还纷纷说出玩“幼儿园”这个游戏所需的材料,并进行准备。你看佳佳小朋友一会儿教小朋友唱歌,一会儿带小朋友做早操,显然是一个幼儿园小老师的样子,“小朋友们”也很认真地跟着这位小老师学本领,魏诗佳小朋友坐在老师的琴凳子上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弹琴,边弹边看小朋友,那种神态非常认真,“幼儿园”的游戏开展得十分投入,但是从整体的情况来观察,其它游戏区却显得很冷清,去超市里买东西的人少了,去娃娃家里扮家家的人也少了。我分析了一下其主要是由于幼儿游戏之间交往意识还不够,如“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幼儿园,然后接小朋友回家再去超市”等等。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游戏中要与幼儿进行了讨论“如何加强游戏之间的交往问题?”以及加强游戏之间的交往互动,以让幼儿觉得游戏开展得更加丰富、更加贴切幼儿的生活。这也是我今后继续研讨的方向。

教育及反思

一次美工活动,孩子们在自己带来的熟鸡蛋上画可爱的蛋宝宝,孩子们很感兴趣,充分发挥,一会就画完了。我让幼儿互相评价。孩子们的画面十分丰富:有不倒翁娃娃、有大头儿子、有奥特曼、有孙悟空等等。当评价云洁的作品时,孩子们都笑了。纷纷发表意见:

“你画的太难看了!”

“云洁,你的画肯定是咱们班最不好的一个!”

“云洁,你的鸡蛋光着屁股了,真不害臊!”

本来很高兴的云洁,听了伙伴们的议论,低下了头,脸通红通红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这时,我才发现云洁的鸡蛋破了。看看她伤心的样子,我试探性地问:“云洁,你的画很有特点,小朋友很想知道你是怎么画的?”她含着泪说:“我的鸡蛋破了画不上就把皮扒掉了”我拿过云洁的作品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云洁今天设计了一个不一样的蛋宝宝——“光屁股的蛋宝宝”虽然这个蛋宝宝光着屁股,但是啊,它和小朋友画的蛋宝宝一样活泼、可爱、美丽。云洁你真棒,想得真好。孩子们都羡慕的看着云洁。云洁顿时高兴起来。作为幼儿教师应对幼儿倾注尊重、理解、与关怀,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让他们个性得到充分激活,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我发现不少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发言,但却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看动画片、听故事的时候也不能安静地看或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其实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我觉得有必要抓紧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于是我利用玩游戏、吃点心前后、离园前后等时间引导幼儿安静地反复倾听故事,隔一段时间请幼儿来讲述故事。渐渐地,幼儿对听故事、讲故事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了。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能安静地听电视机或收音机里的故事。我在培养倾听习惯的同时,也注重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如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用言语来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或结果,对于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我们积极鼓励他们发言,若有一点儿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奖励。并在各种活动中要求幼儿尽量做到说话完整,学习用较恰当的语句表达。不过我觉得幼儿现已有很大的进步了,倾听习惯的培养须有耐性和恒心,贵在坚持,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将事倍功半。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已过去,从中更深刻的明白一些东西,现总结如下:

一、攻破语言关。严谨简洁的语言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和根本条件,是一节优秀活动的基本要求。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注意说话言简意赅,并要注意琢磨。

二、教育机智。灵敏的反应能力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备的素质。面对个个有思想,活泼好动的孩子,除了要有预见能力外,还要能很好的处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多学多看多想多尝试应该会有一定收获。

三、努力=可能成功不努力=不成功有付出才有收获,人生如此,教学更是如此,没有过人的机智与能力,就只能靠努力去博取。做老师不容易,做个好老师很难,做个优秀的老师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

7.在反思案例中成长 篇七

教学案例之所以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因为这一过程很好地容纳了经验和反思这两种成分, 能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案例是教师教育思想生长的载体, 是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 案例积累着鲜活的“事例经验”, 推演归纳着打上个体标识的“类经验”, 形成着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思想”。这条路看似漫长, 却是极其有效的捷径。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往往折射出教师智慧和思想的光芒。对于教师来说, 教学案例是经验, 是教训, 是阶梯, 是镜子, 具有“小故事, 大智慧”的功效。它是未来教学工作的有效借鉴, 会使我们减少失误, 提高成效, 更有把握地走向成功。同时教学案例的撰写也使研究者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 这对于一个教师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认为一个自主生长的教师对教学应具备这样的“眼光”———用理想的眼光看现实的教学, 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教学, 用辩证的眼光看成功的教学。

反思教学案例应该从哪里着手, 又如何实施呢?下面我谈几个策略并援引具体案例作为阐释。

一、以问题为导向

首先, 教师应从“问题”出发, 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想反映和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或者是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教师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螺旋上升的研究轨迹, 善于反思教学的成功之点、失误之点、创意之点、后续之点。

【案例1】

对课前预习的思考

姜瑜

在我们进行“40+40”课堂教学模式前 (注:“40+40”是武汉市长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就意识到要想用一节课时间上完一篇课文, 必须建立在预习扎实、充分、有效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教学。于是我们把预习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基础, 二是课文内容。

基础部分就是对生字词的自学,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标自然段, 查不理解的生字词, 并且自主完成《课堂作业》的基础巩固的部分题目。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我们会把课文内容方面的预习留在第二天, 也就是让学生再多读几遍课文, 在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对课文的体会, 以及尝试着做做课后习题。

起初, 我们让学生用铅笔把这些预习作业做在书上, 写生字做在家庭作业本上。逐渐发现, 学生的预习要有反馈, 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如果做在书上就不方便老师了解更具体、更实际的预习情况, 因为我们不清楚应该基于怎样的已知去展开高效的教学, 容易形成学生会的重复讲, 学生不会的没讲透的弊端。于是我们又逐步完善了预习单。

现在的预习单在某些部分做了更细致的调整。生字部分提出了“易错字写两遍”, 是为了让学生学字有重点, 提醒自己学的生字中有哪些地方是容易忽略的, 这样的思考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提醒的习惯。生字组词方面, 要求学生组三个不同的词, 或组两个四字词语, 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抄写出喜欢的句子, 其实是为了试探学生, 看看有哪些句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的预习有个初步的认识。

课文内容方面主要修改了质疑部分。我们希望学生拿到一篇文章, 能找到值得探究的语文学习点, 如果他们能较好地找到学习点, 说明他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也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的目标, 提高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动力。我们在解释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教学生可以从内容、情感、表达方法上去找问题。原以为学生不会找问题, 甚至会草率了事, 结果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正是课堂上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第一次做这个题目时, 我班只有6个同学有问题, 一种是问题表述不清, 一种是不知所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了, 有些问题还能提醒我们老师补充课外资料辅助教学呢。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有时会引入预习单中学生的问题, 有时会指出某些问题的提出者的学生名字, 有时在学完一部分进行小结时让提出问题的这个学生进行答题,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课兴趣。

二、以行动为主体

以行动为主体, 通俗点讲就是“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同时教师对教学赋予了“我”, 这是一种接地气、受欢迎的案例呈现方式。加拿大教育学者马克思.范梅南说:“讲的解说故事是十分有益的, 因为它让我们懂得怎样去看待一次经历或一件事情, 怎样在这些事情中获得具有教育意义的理解, 还可以获得适当的处理方式。”通过记录一次成功或失败的教学经历, 经过反思帮助我们摸索规律, 总结经验, 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以为“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应该成为教师案例最普遍、最有效的存在。

【案例2】

语言的魅力

左红霞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手段, 是“现代教学技艺”中“教的技艺”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师语言的技艺。今天, 我们学习的《数星星的孩子》一课, 我就从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出发, 结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经验, 较好的运用了“教学语言的技艺”。

开课伊始, 我用抒情的话语描述着夜空中的美丽,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在学生读通读顺了课文后, 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悟、理解。在第一段的教学中, 我用清晰、流畅、甜美的语言描述着: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个孩子, 静静地坐在院子里, 仰着头, 数着天上的星星……这种抒情的语调描述着这么一幅静美的图画, 学生的激情被点燃, 他们自觉地读了起来。为了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 我再次渲染情境, 配上音乐进行范读, 幽美的画面, 抒情的语言, 轻柔的音乐, 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里, 张衡因善于观察天空中的美而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地吸引、打动着学生。在学习后面祖孙三人的对话中, 奶奶的慈爱、小张衡的专注、爷爷的鼓励与指点, 我叙述时的音调随着情感而高低变化, 学生则通过角色朗读体验这些情感, 在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时, 我则运用了炽热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点燃他们的激情之火。一节课下来, 我们依托文字, 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让作者、教者、学者的情感得到强烈的共鸣。

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魅力, 语言富有感染力, 就意味着收获, 意味着超越。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要认真研究教师教学语言的技艺, 既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又让学生受益。

三、以观点为统领

以观点为统领有点类似于写小论文了, 就是将“事例经验”归纳提升为“类经验”的尝试。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 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 对其利弊得失, 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即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观点的统领下组织材料, “现身说法”, 理论联系实际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里的案例就不能只是提出问题, 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 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 这应该是这类案例写作的重点。

【案例3】

大胆取舍, 有效整合———精讲的关键

郑芳

“40+40”从广义范围上讲就是科学调配语文阅读课中两个课时的关系, 即第一个40:精讲———先学后教, 精读精析, 确保一节课讲完教材主体内容;第二个40:精练———练读练写, 精练精测, 确保一节课围绕教材主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语文训练活动和课文延伸学习。“40+40”的课堂教学模式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革新课堂结构和流程, 精讲精练, 让学生在充分“习得”中拥有更多“历练”的时间和空间。

“40+40”的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文本, 找准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深入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在充分做好学情预设后, 在文章的重点、难点、语言文字训练点处做足文章, 大胆取舍, 精心整合文本后进行高效设计。常年扎根高段语文教学, 我深刻地认识到, 要想有效精讲, 就必须转变观念, 有舍有得, 有效整合教材内容, 使学习目标更贴近学生。如教学《花脸》这一课, 以往我是按照喜欢花脸———买“关公”花脸———戴花脸表演的顺序展开教学的, 可发现课文内容不够集中, 学生对作者喜爱花脸的思想感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 当我又一次执教这篇课文时, 我将内容整合为一个核心、两个分支问题, 即“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 主要是因为关公花脸样子独特, 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仔细思量了一番, “无穷的乐趣”则将买“关公”花脸、戴花脸表演这两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进去。如此一来, 作者对花脸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学生了然于胸。

再如第15课《魅力》按照等待演出、观看演出、演出结束的顺序记叙了卡佳整个看戏的过程。课堂上, 我以“魅力”展开话题, 引导学生重点探讨观看演出时卡佳的动作、语言、神情, 以此感受文学作品产生的巨大魅力, 其余两部分略将或不讲。所以, 精讲是否能有效落实, 实质上可以归纳为教师研读教材、取舍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为此, 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 再实践, 再反思, 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8.安全教育案例反思 篇八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大学生安全教育 应用方法

案例教学法侧重以人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把学生的德育知识和社会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中细分出来,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精心选择案例

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就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案例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真实性、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编制出好的案例。我认为在选择案例过程中应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案例要有针对性。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案例的收集过程是个不断筛选积累的过程,收集的案例要有针对性与典型性。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案例的选择,既要典型又要贴近生产实际。因此我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收集素材,不断更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并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案例要存在争议性。即案例本身能引起争议和冲突,引发不同的观点,这是刺激学生兴奋点的有效措施。如果是学生不用经过讨论就能得出共同观点的案例,就不存在讨论意义了。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有一定争议性的案例,让学生有讨论的空间。

3.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太难,学生因知识储备不够无从下手,只有消极等待课堂上的灌输,丧失参与的兴趣。相反,如果案例过于简单,结果一猜便知,则不仅会降低教学要求,而且会降低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同时,对案例难易程度的掌握,有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教学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是使学生在熟悉具体案例的过程中,通过自学、分析、讨论、总结这一过程,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有特殊的应用条件与程序。我认为在这一系列程序中,有几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第一个重要环节——认识案例。案例教学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透彻地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还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此环节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案例,将真实的典型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被学生立即运用于类似案例描述的社会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并达到为学生敲响警钟,提高安全意识的效果。

2.第二个重要环节——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方面,要使学生勇于发言、陈述观点。另一方面,要保证讨论的秩序和效率,使讨论能够围绕主题,有针对性。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提问,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能力与基本技能。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快速反应的能力,等等。

3.第三个重要环节——课堂总结。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评价过程。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参与度低的学生今后积极参与讨论,从中不断锻炼自己。另一方面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问题思路的恰当与否,观点归纳的逻辑性与全面性,课堂讨论主旨问题的把握及表达效果。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从中取得经验,逐步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及总结

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实施后,效果如何,学生的反馈意见如何,学生的收获如何,是作为任课教师要反思的问题。要通过学生课堂、课后的反应、收获及任课教师的感触进行总结与改进。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调查学生通过这门课得到的收获,了解学生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更希望通过哪些案例进行讲解、讨论,让学生提出哪些案例更适合课堂的案例教学法,等等。对学生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给予肯定,并虚心接受与采纳学生意见。经过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拟定出更好的案例、思路,并在今后的课堂中灵活运用,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大,学得更轻松。同时任课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案例所涉及的焦点问题,同时必须把握问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基础,并由此得出结论,并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和点评,这说明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上课时我们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加大《大学生安全教育》案例教学法的比重,提倡互动式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时刻提醒学生安全无小事。不仅要自己做到有安全意识,同时要把这种意识感染至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让大家共度平安一生。

参考文献:

[1]王红姝.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2]王纪中,等.案例教学法应用初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3]扬树新.案例教学法初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1).

[4]王明峰.实施案例教学法培养创新人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3).

上一篇:初级会计职称习题下一篇:清华MBA管理精英课程班(首期)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