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4-08-15

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共6篇)

1.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20____年,州人口计生委党支部按照州直机关党工委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了机关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一、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委党组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实行党组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将党建工作和单位中心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不断强化三个网络(党支部内部工作网络、支委分片负责工作网络、党建队伍拓展网络)、狠抓三支队伍(国策宣传小分队、技术服务小分队、群众满意调查队)、监督三个承诺落实(党员个人承诺、支部集体承诺、重要岗位承诺),实行“党组领导”、“支委负责制”、“委员助理制”,制定重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统筹安排,集体决策,明确分工、责能结合、团结协作,做到个人心中有数,组织监督到位,确保了党建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落实、有考核”。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和方法,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二、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加强党性教育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委党组始终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及时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学习安排进度表,除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相关规定书籍外,根据活动安排和学习实际,将中央、自治区、自治州领导讲话、党章等必学和自学材料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位党员干部职工手中,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充分发扬“钉钉子”、“拧螺丝”的精神,静心聚神,下力气抓好学习。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委主要领导要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上讲台进行一次讲学,在每次集中学习后都有一次小讨论,每次集中学习都要有一篇自己的学习体会,每次讲学活动由评委进行一次点评,撰写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举办一次知识测试。对讲学、读书笔记、学习体会谈的好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岗位就是责任,权力就是奉献,干部就是干事,领导就是服务”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你是我们心中的牵挂”专题讨论和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演讲座谈活动。共开展专题讨论2场次,演讲1场次,观看电影及电教片13场次,每位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3篇,组织党员干部考试3场次。通过群教活动,使党员干部职工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观点教育和严肃的党内生活锻炼,政治上醒了脑、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维稳能力明显增强。

三、以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展示党员风采

(一)当好参谋、统筹协调。

围绕自治州人口计生中心工作,委党组及其成员认真谋划、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先后召开了自治州人口计生工作会、自治州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会、自治州人口计生工作业务会,签订责任书,对自治州“两大一小”工程、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市、委机关直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以及个人,同时开展专项调研、指导,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创新载体、激发活力。

1.拓展不孕不育特色治疗项目。发挥技术部门党员优势,选派优秀人才到自治区科研所跟班学习和进行临床研究,开展不育不孕门诊,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福音园梦屋”服务,11对夫妇成功受孕。已有3名孕妇顺利分娩。

2.创建“共享笔记”。创新学习方式,创建“共享笔记”,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3.设立“点子簿”。汲取党员干部职工中提升党建、业务、精神文明、绩效工作的金点子,及时予以登记,并作为绩效和对单位贡献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新建“比爱心、比奉献、展风采”专栏。全面展示党员、干部职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取得成绩,以此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形成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5.创作优秀节目。在今年庆祝“七?一”活动中,为改变以往相对严肃呆板的“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创作了文艺节目《入党心路历程》,用一名普通党员从向往、写申请、吸收成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宣誓、最终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的心路历程,将入党誓词巧妙设计其中,不仅使人深感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和责任,也是每位党员以及准备和即将入党的同志了解了成长为一名正式党员所必须的程序和经历。

6.开展趣味有奖竞猜活动。有改变以往主持人念、选手作答、然后获取奖品的方式,达到普及和宣传党建等相关知识的效果。今年,委党支部采取“明奖品、抢答题、增知识”的办法,按照进场先后顺序,自选奖品进行答题,不仅调动了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有效地普及了党建相关知识。

7.丰富党员干部职工“第二课堂”内容。我们把提升党员职工的素质教育,尤其是说、写、唱、跳和体质锻炼,作为党员干部职工“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举行演讲、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等,有效缓解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愉悦了身心。

四、以“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载体,提升服务能力

(一)服务群众。

一是制定自治州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使全州115名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扶助对象每年在享受国家、自治区特扶资金基础上,城镇伤残家庭每人增发1080元,死亡家庭每人增发1320元;农村:伤残家庭每人增发960元,死亡家庭每人增发1080元。

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累计发放各项计生奖励资金2114.84万元,1098名学生享受自治区考学加分政策。

三是抓好项目的实施。自筹资金30.83万元,实现了农牧民生殖健康项目全覆盖,5400余人(户)受益。“自治区计生协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资金60万元第二批启动,已初见成效,阿场刺绣协会利用项目资金已盈利3万余元。中国计生协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县项目(30万元)在温泉县启动,运行良好,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扎实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青春健康项目,投入资金21.3万元,545人(户)受益。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成孕优检查1676对,目标人群覆盖率84.56%。

四是规范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便民办证措施制度,全面落实首接责任制、一次告知制和落实办结制,实行代理服务和便民服务,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或全程代办制度。

五是拓展服务范围。为有效提高育龄群众获取避孕药具的易得性和覆盖面,投入19.22万余元,购进了24台二代身份证智能药具自取机,更好地满足了育龄群众的需求。开展免费“三查一治”技术服务服务,享受服务人数达4.46万人次。

(二)服务联系共建。

在巩固“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的基础上,根据村队所需,结合单位实际,扎实做好共建工作。下派住村工作组,深入开展共建村队帮扶工作,争取到60万元用于村队1500亩自压滴灌建设;投入2万元美化____村巷道;组织党员干部捐款5400元为____村宣传队购买了演出服装和道具;4月份____村发生火灾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助救灾款2300元;筹集慰问金8000元对37户困难户进行了慰问,并协调州红十字会为19户困难户争取慰问品价值4600元;认真做好“结亲”帮扶工作,选取13户贫困户和7户普通群众与委机关所有党员干部、住村干部结亲;积极协助村两委筹集资金2.7万元,制作垃圾箱6个;帮助该村协调引进1800完元烘干厂建设项目,已落地开工。

(三)服务驻地社区。

在服务驻地社区工作中,主要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开展调研。委党组书记、主任多次分别深入北郊社区调研,与社区领导共同磋商社区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表彰优秀党员。邀请北郊社区党员与我单位共同过组织生活,并对社区评选的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继续开展以“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活动,让机关党员干部职工“8小时内”和“8小时外”都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参加社区组织入户、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服务党员。

一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今年,组织党员、业务骨干10人次参加了国家、自治区举办的各类培训。____同志被中国计生协授予“优秀宣传员”称号,并中国计生协评为“宣传员”。二是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慰问机关老党员、老干部6人,慰问资金3000元;表彰了委党支部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名优秀党员,奖励金600元。三是认真落实“三必访”制度、“谈话谈心”和“重点帮扶”活动。

2.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二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学科评价的标准,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

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学科方向的凝炼、学科使命的选择和资源的获取;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

《大学》:宣书记您好!通常判断一所大学的水准,要以学科的整体水平为评价标准。您认为,学科发展水平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宣勇书记(以下简称宣书记):学科与专业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的组织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科知识生产的能力与水平,学科组织的整体水平反映了大学的水平。是否有若干个学科能称为世界一流的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级人物并做出杰出的贡献,都可以成为判断一所大学水平的观察点或者标准。学科评价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注重“体用结合”。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

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科“功用”的评价,主要从外在的、显性的角度来判断,比如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中间当前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的科研水平,科研水平一般体现在重大研究领域承担的课题、有无原创性的成果、参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在重要的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一些重大的奖项和对产业的贡献等,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水平的标志。而当下又是非常片面地注重高水平论文,从过去的SCI到如今的ESI,成为了我国大学学科评价的唯一标准,简单地以论文发表作为学科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也是值得警惕的。事实上,论文只是学科知识生产能力与水平的一个方面而已,不是全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能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一批国际化的高质量课程,让学生广泛参与研究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衡量学科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标准。

至于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方面,对于世界一流学科而言,我认为应该具备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比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能不能作为智库参与并影响政府的重大决策,能不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能不能引领社会的风尚,能不能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然科学学科,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科研究方向是不是在世界的前沿领域有原创性的成果,研究的成果能否参与到知识体系的建构,建立概念、范式、体系、理论,能够为同行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或研究体系?从事应用研究的学科则是通过研究获得的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在行业产业领域中是否是引领性的?拿生命科学领域来说,最为核心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有没有重要的原创性发现,有没有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有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有没有做出对本学科甚至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科学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突破;有没有对人类的疾病提出新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做出对实际应用有巨大和明显意义的工作,等等。其他科学领域评价标准也类似。

《大学》:从事物的体用关系而言,除了关注学科“功用”的评价外,是否还应关注学科发展的“本体”评价?

宣书记:除了上面提到的“功用”外,学科评价还应关注学科组织是否有可持续产出的能力。一些学科可能偶尔或者短期能产出一些高水平的成果,但是不能做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产出。这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评价学科,涉及到学科组织本“体”的方面。何为“体”?作为大学的学科组织,与一般意义上的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是不一样的,它是围绕特定的知识生产领域,通过人、财、物的配置构建而成的一个实体组织。

评价学科的“体”就是看学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是不是聚焦的,其次学科的人财物是否集聚到学科的使命、方向上,再次学科是否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我过去曾经对成熟的学科组织提出八个方面的指标:研究领域、方向和水平的不可替代性;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可持续的知识产出;稳定的资源获取;明晰的组织结构;规范的学科制度;良好的学科文化与传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我认为这八个方面,可以作为学科组织“体”的建设的评价标准。在当下对大学学科的评价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评价对象的使命价值模糊,组织边界不清,教师的学科组织归属随机、松散,成果堆积和拚凑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科评价与建设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学科建设的碎片化。

《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您认为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组织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共通之处,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矛盾,关键是要在特定的阶段采取对应的发展策略。例如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出现成长的烦恼,中年期的成人会面临事业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所以,学科建设也要结合学科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依据组织生命周期的一般理论,着眼于学科组织管理诊断的需要,根据知识产出能力的不同来区分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大学学科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生成期、生长期、成熟期与蜕变期四个阶段。并且通过对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查,归纳出学科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矛盾。

生成期的学科组织首要的任务是要回答“干什么”是有价值的?怎样才能干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方向的凝炼与学科使命的选择,同时面临生存的压力,因此资源获取是这一阶段的主导任务,包括人才的引进、经费的支持、学术物质资料的配备等。生长期的学科组织面临的主导任务是自身知识产出能力的提升,这也体现了学科生长的本质,学科生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然渐进式的增长,有的善于借助外部资源,还有的模仿借鉴标杆学科(如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路径。成熟期的学科组织知识产出能力已经到达较高水准,这时候更关注的是知识产出的可持续性,因而其主导任务是学科内部的制度建设,例如学科文化建设、内部评价激励制度的完善、内部决策制度的完善等。后成熟期的学科组织可能会面临知识生产活动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或知识本身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时候学科组织就面临蜕变的需要,学科组织的蜕变往往体现为知识劳动领域的重大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科具体使命、存在方式的变化。这个阶段的主导任务是战略规划,重点在于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整合等。

总的来说,学科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决定了学科组织的发展策略,与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促进学科的发展,与之相背离的策略则牵制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的目标、手段应该针对学科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有所差别。这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十分重要。

《大学》:您认为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

宣书记:关键是人,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纵观国内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带头人密不可分。我把学科带头人称为“领导型学者”,也有学者称作“战略科学家”,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根据科学前沿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本学科的发展愿景,整合资源,率领学科成员共同解决重大问题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首先是一名学者,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精深学术造诣,有坚实而广博的学科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其次,学科带头人是学科的统帅,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善于提出和凝聚学科发展方向,制定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推动学科和学科团队的发展。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职责是提出学科发展的愿景,为实现学科发展愿景做出战略安排,建立学科资源协作体系,整合学科队伍。

学科带头人需要具备学术实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学科制度和文化建设能力、包容的领导风格和沟通协调活动能力。学科带头人的战略眼光决定了学科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决定学科的学术声誉;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将影响学科的文化氛围和人气;学科带头人的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将决定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和运作效率。我们过去对158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调查表明,94.9%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构成学科组织最主要的因素;76.6%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志向与感召力对学科组织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57.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影响学科组织资源获取的最主要的因素;68.0%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学科能力提升的最主要的自身因素;70.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领导风格是影响学科制度建设的最主要因素;58.9% 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战略意识是影响学科战略方向调整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总体上看我国大学中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存在总量不足、青黄不接、新兴学科带头人缺乏、重引进缺培养等问题。现状往往是有学术的实力但缺乏组织的能力,有领导的才能却又缺少学界的影响力。目前各高校的学科带头大部分是自然产生形成的,尽管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带头人才的引进,但对潜在和未来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因此如何加大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和开发,建立学科带头人才的继任计划,根据学科带头人的胜任能力要求构建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和考核体系,是一流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学科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科布局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宣书记:我想学科布局主要涉及到在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和中观层面上的大学这两个主体,要考虑到协调好国家、学术和市场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从国家层面来说,首先,学科布局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于代表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学科进行重点布局,重点投入,做大做强,这需要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第二,学科的布局还应该遵循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任何学科都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离不开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强有力支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夯实了基础,才能建立起高耸入云的大楼。学科布局切不可急功近利,需要从基础做起,对于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对于未来和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等,应该从国家的宏观层面重点支持和投入。第三,国家的学科布局应该有利于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生态系统,学科布局需要与高校的类型、能力和特色有效的对接。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分层分类的发展,既要有重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也要有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大学,既要有瞄准世界一流的学科,也要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学科,既要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也要引导部分大学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布局应该特别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资源投入,通过行政手段来“抓”学科建设的路子,而是通过建制度和机制的方式引导学科建设。

就大学这个主体而言,学科的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学术和市场的需求。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要坚持与自身定位相一致的原则。学科布局不是说所有的大学都面面俱到,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盲目求全求大,盲目攀比的状况,大学在进行学科布局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对自身的层次、办学目标和使命有清晰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来谈学科规划和布局才是有意义的,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有价值,在这一前提下再来看大学自身到底能够与国家战略的哪些内容以及地方发展中的哪些重要问题做出回应,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就揽什么样的瓷器活,从而做出学科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同样,从学术发展的逻辑看,基于自身的定位,对于一些支撑性的基础性学科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布点。部分大学的学科布局还应该重视基于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向市场开放,与区域及地方经济互动,让学科布局更加合乎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让市场选择来决定学科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立体的、生态的学科布局体系。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三个倾向值得重视,一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二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三是学科建设投入的“见物不见人”。

“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一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二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三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具体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

《大学》:您认为我国大学的学科发展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宣书记:所谓大学学科发展本质上就是大学学科组织实现了成长,在知识发现、应用和传播方面有了更强的能力和更显著的表现。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竞争选优”与“要素驱动”是我国前一阶段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大学学科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同一性,表现为大学学科发展在目标上趋同,在建设内容上指标化,在建设方式上以学科要素投入与赶超为基本特征。

大家都知道,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是由政府发起,政府推动和政府主导的。1987 年,为了贯彻1985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第一次重点学科评选,从5 大学科门类中择优选出了416 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之后在2002 年和2006 年第二轮、第三轮的评选中又选出了964 和963 个重点学科(不含培育)。国家开展重点学科评选之后,各地方政府为了地方上有更多的大学学科进入“国家队”,仿而效之建立省一级的重点学科梯队,按照类似的方式投入了大量经费和倾斜政策来建设学科。这样从国家到地方,通过对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无形中勾画出中国大学学科的层次结构,也使重点学科所在的高等学校被纳入各类高层次大学发展序列中获得了先机,这是比重点学科自身获得政府大量经费投入,获得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更为重要的收益。这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重点学科的评选不仅在“台面”上非常激烈,甚至在未上“台面”之前也变得非常激烈,国家重点学科的“选优”标准,实际上把高端人才、学位点和各类平台等等这些学科构成要素,逐渐转化为各类学科建设的基本指标(比如SCI论文数、专利数、政府奖项等),在重点学科上保级或者升级都要达标,短时间、高效率地追赶“指标”成为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

毫无疑问,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大大促进了大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也整体提升了中国大学的水平。从政策科学的角度来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系列政策建构了一套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符号话语体系,规范了我国学科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举国重视”的影响,吸纳了从大量社会资源,大学和学科被拉动着奔跑起来。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去30 年中,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大学学科建设的首先任务是用少部分资源做最需要的事情,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选优”理念的导引下,采取同一性模式有其现实性。但是,从高等教育亟需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来看,从全面建设的要求来看,学科发展的同一性模式是有问题的。

《大学》:您认为现有的这种学科发展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宣书记: 我以为有三个倾向是值得重视的。第一个倾向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面,比如在第一次评选中,地方高校仅占4.3%;在96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北京大学一所大学就拥有81个,占了总数的8.4%。而且,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比如,第一轮评选的416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占总数的59.8%,第二轮评选增加的544 个重点学科中理科和工科相加约占51.7%,学科密集度非常高。但同时又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同一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多所学校当中,最多的一个一级学科被同时建在16 所大学当中,最多的一个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超过21 所大学当中,这还不包括重点培育学科。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当然反映出学校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否能反映出学科建设中存在局部过剩问题呢?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那就是这种分散建设把这一个学科领域里面最好的头脑分散在不同的大学里面,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从而失去了在同一个学科领域里面进行互补发展、系统发展的坚实基础。看上去表面繁荣,多而不强,离散没有高度。

第二个倾向是“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1985 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也就是说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是国家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绝对不是让大学你争我夺看热闹,更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组织和学者的自娱自乐。因此不但要有“选优”,更要有“择需”,而且在顺序上应该是先“择需”,再“选优”。什么是“择需”?就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优先选择需要快速发展的学科,直接服务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中实际问题。事实上,“急需的”未必就是“强大的”,“强大的”也未必是“急需的”,如果在评选之前没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考虑好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那么越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优”的结果就越是会选出所有“强大的”学科,这样很有可能会脱离国家花大力气开展大学学科建设的初衷。这种“选优助强”的学科建设路径实际造成一些学科反复被重点建设,重复投入。

第三个倾向是学科建设投入的 “见物不见人”。重视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改善,忽视智力的价值与投入,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缺少制度性的财政保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经费的边际收益递减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相当多的高校已经暴露出来了,重点建设的学科设备经费花不完,到了年底学科突击花钱的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要改变现有这种以“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为特征的学科建设模式,您认为我国学科建设发展的创新方向是什么?

宣书记:“竞争选优”和“要素驱动”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导致学科建设目标离散、效率低下,重复投入,与学科建设的初衷大相径庭。我非常担心,这些问题会在接下来的一流学科的遴选与建设中再次出现。我认为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遴选从单一的“竞争选优”到与“择需布局”相结合转变,二是经费投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学科组建从“自发组合”向“自觉组织”转变。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关键是要制度创新。共同治理,应该成为我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以体现学科建设中的“管、办、评”分离,建立区分政府、学校、学者等相关利益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利的制度设计,通过投入、评价、考核等环节的制度变革,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要素集聚,形成资源的协作体系,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模式。

在规划和选建一批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旦对“事实判断”的呼声大过了对“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碎片化的局面可能会很难避免。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在学科建设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转变“管理的时态”,即从评选重视“过去时”为中心,建设注重“现在时”为中心,转变到评选和建设都以“将来时”为中心。什么意思呢?“选优”是过去时的,考察的是过去的成绩;“要素”建设是现在时的,建设的重点是目前薄弱的学科要素;“指标”赶超也是现在时的,指标都是针对学科要素设计的。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过去时”和“现在时”上的好处是让学科建设管理简单、方便,但这样的管理,我们很难认可它是科学的。现代管理科学告诉我们,基于预测、基于计划的管理才可能是科学的,这就需要把管理的时态定位在“将来时”,比如基于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的“择需”,比如基于学科规划的学科组织建设。

《大学》:在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进程中,政府、大学和学科本身各自应承担怎样的角色?

宣书记:首先,是政府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引导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政府不但要吸引大学和各类学科建设资源集聚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还要使学科建设经费的效率最大化。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投入方式,重视智力的价值,进一步下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大学自主权。其次,是大学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上要创新,应当明确学科建设的组织边界,建立基于学科组织的评价机制、问责机制和理财制度,引导学科面向重大战略和重大问题协同发展,避免散、小、弱,进一步明晰学科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学科权力,让学科从表格中拚凑组合的虚拟组合,真正成为一个大学的基层组织实体,成为围绕共同科学使命而自觉集聚的有机体。最后,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机制要创新,要明确学科的使命和规划,把一流的学者们都组织协同起来,而不是为了申报、完成指标的临时组合,长期分工合作,运转有序。

好的制度,要能保障学科建设主体的合理分工,让不同主体各司其职,做自己最擅长也是最有可能做好的工作,形成良性的协同建设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出“好”题,大学搭“好”台,学者唱“大”戏。政府的职责首先就是明确国家需要什么,要针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紧缺急需”把一流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题目出好,并且设计一套好的机制想方设法把大学吸引过来,一方面通过这个过程破除学校间的壁垒,使同领域的学科集聚起来,互补起来,协同起来;另一方面,加快急需发展但基础弱或新兴学科的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布好点,打好基础。大学的职责是把学科建设的平台搭好,设计合理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孕育良好的学科文化,让学者能安心研究。政府和大学的工作做好了,学者就能专心致志来唱大戏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没有特效药,但我相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架构一个好的学科建设制度,把现在已有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我们想要的世界一流学科就会早日到来。

●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二是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三是集聚世界顶尖学者。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首先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其次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

《大学》:根据您的观察,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宣书记:成就世界一流学科需要两个方面的制度支持,一个就是能够基于世界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大项目、大研究,另一个就是能够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协同。从这点上来看,国外确实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世界一流学科的使命是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国家实现重大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明确、选题一流。例如,美国能源部管理着17 个美国国家实验室,其中有9 个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使命非常明确,就是为符合能源部使命的长期性目标提供可持续研究支持。除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之外,这些实验室均按照“政府所有——合同制管理”的形式运行,即国家能源部代表国家与负责国家实验室具体运行管理的机构签订“管理与运行”合同,决定每个实验室的使命,并提供运行经费。美国能源部的17 家实验室中有16 家的研究开发经费80% 以上来自于能源部,这些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能源部支持的长期的、前沿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

第二,高平台、高起点、高效益。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制度将高水平人才、高水平仪器设备与大型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成为美国保持旺盛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例如,坐落于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579 人,主要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宇宙线和天体无力、同步辐射及其应用研究、加速器新技术研究等,该中心自1962 年建成以来,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1974 年,伯顿·李希特(Burton Richter)领导的实验小组在该中心所进行的正负电子非对称加速环上利用复杂的探测器开展物质与反物质的对装研究发现了一种以前位置的基本粒子,该发现使李希特获得了1976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第三,集聚世界顶尖学者。人才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要实现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目标,就要建立能够集聚世界顶尖研究人才的制度。美国国家实验室采取灵活的用人政策,旨在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国家实验室一般采用聘用合同制,人员竞争上岗,除了固定的工作人员之外,流动人员如博士后、研究生等也以合同形式招聘,还以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为例,该实验室目前拥有1,579 个全职员工、21 位联合聘用研究人员、70 个博士后、135 个研究生、3,112 个仪器用户以及30 个访问学者。实验室的雇员按照项目制进行管理,其薪酬由政府发放,分为两个部分,基本薪酬和奖金,实验室每年会对员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奖金的分配情况。

以上三点使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组织的边界划分清晰,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避免散、小、弱,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学》: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与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宣书记:“学科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一个词,另一个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外并没有“学科建设”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但是国外的一些科研制度其实是以学科为基础运转的,并且实现了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国目前也建成了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批重点学科,但是,这些重点实验室和学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重复布点、造成资源浪费;研究领域太窄,学科单一,规模太小,学科方向老化、陈旧;与其他学科或实验室的合作太少,缺乏协同合作等等。这些问题使我们的学科建设难以形成大科学、大项目、大成果的局面,而大多表现为散、小、弱。因此,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建立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明确的“学术使命”为基础,以“集聚人才”“协同合作”为中心的学科制度。

《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语境下,如何理解学科国际化的含义?

宣书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出其实不是一个新命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国际化的进程中,无非是“化”哪个国际的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得益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管理者大多有留学于欧美的经历,因此,那个时期是“欧美化”;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是“苏联化”;改革开放后,开始以“美国化”为主,所以我们的国际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如果我们把国际化简单地理解为“有留学经历的师资的比例”“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的比例”“是否有孔子学院”等指标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我一直认为只有真正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才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才会变成大学的血液融入大学的躯体。

《大学》:如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学科的国际化,进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宣书记: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个系统性问题。教育的现代化其实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后进向先进学习与追赶的过程。一方面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从宏观上看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对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扬弃,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保留好的部分,剔除不适合的东西,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术治理、组织方式、学术评价与考核、教师聘任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等等方面遵循国际经验和国际规则。

另一方面是具体操作层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推进。第一,从科学研究方面来看,主要看研究的选题是否站在国际前沿,是否被国际同行所认可和推崇。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否被国际同行普遍承认和应用,实验条件是否达到了同领域的国际领先标准;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要看学者们是否活跃在同领域的“国际圈子”里,是否与国际同行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是否担任了本领域国际学术组织、学会等主要职务、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编委,是否经常受邀参加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第二,从人才培养来看,要看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否与国际接轨。其中,培养目标是最重要的,因为,世界一流学科培养的人才是要与国际人才进行竞争的,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与国际作为参照系,以此为基础,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保持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同步的知识更新,我们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另外,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确实需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的交流机会和项目,开拓学生学术的国际视野,像浙江大学将国外校园学习体验称为第四课堂。

第三,从社会服务方面来看,要看学科能否引领与解决相关产业、行业的关键问题与共性技术,是否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国际一流企业进行服务并与之合作,学科研究是否能够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进行服务、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是否能够为解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研究支持等等。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开展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进展。

●就大学的学科发展而言,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

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如何处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宣书记:我们知道,大学学科组织是以承担知识劳动为目的的学术性组织,而知识劳动是分层次的,一般认为知识劳动可划分为知识的发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传播等三个层次。尽管学科组织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知识劳动的三个层次,但是由于各个学科所在大学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之中, 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 导致实际上各个学科组织所承担的知识劳动的层次各有侧重。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类学科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应用学科见长,耶鲁大学则逐渐形成重基础研究、轻应用技术的文化传统,以至于至今仍没有独立设置的工学院,但这些并不妨碍两所大学各自拥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学科且各具特色。因此,在我看来,无论是努力适应社会需求还是执着追求真理,无论是侧重于基础学科还是侧重于应用学科,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最近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2015 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这是一个物理学的基础研究,但是,利用量子进行通信在原理上可以保证信息传输和沟通的安全性。这项成果将大大促进量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中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量子通信跻身国家战略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量子通信商用,量子通信可能成为高铁、核电外又一张国家“名片”。

当然,具体到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学科,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很难四面出击,这时候就必须认真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认为关键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 一个是需要, 一个是可能。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需要的前提下, 有多大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获取多少资源和政策支持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这就需要有所取舍。无论学校层面还是学科层面,在学科建设上要有使命的自觉并有坚守使命的恒心, 才可能出特色、上水平。

《大学》:如何处理学科与专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宣书记:特别高兴地注意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有五项,其中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一项,方案提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方案将人才培养放到核心地位,可见其重要性,这也是以前在讲学科建设中所欠缺的。过去我们在谈学科建设的时候,谈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提高比较多,但是对人才培养谈的比较少,认为那是专业建设的事情,但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学科组织的重要使命之一,这是在过去的学科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

作为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的质量、水平和能力都体现在专业和学科上,但是学科与专业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是在大学中它们划分设立的依据上有差别,专业设立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大学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专业?这些专业从哪里来?它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来的,所以我们的专业往往对应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知识分类。它是按照不同的一门门知识而来设立的知识劳动组织。

二是构成要素不一样,学科形成要素要有概念原理、命题范式、研究方法等等,专业是由课程组合而成的。所以学科建设围绕使命(方向)、学术梯队、学术信息、物质生产资料支撑等等;专业的建设主要是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确立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实验训练条件的建设。

三是发展目标不一样。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围绕知识体系的增长,学术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专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要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它是两个不同的元素。但是它们怎么样发生关系呢?学科是大学的组织,是大学的体,专业是大学的用,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一个职能,一个功用。学科组织在人才培养上的职能是通过提供课程实现的,所以课程是联系学科与专业的纽带,学科组织为专业提供课程。而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所以一个专业的建设它是需要由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来支撑的。这就是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由此,也就回答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常引用的一句话是:教授不上课,到大学干什么?教授不研究,到大学讲什么?

《大学》:您如何看待大学教师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科研与教学中的角色?

宣书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相同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才是最直接进行大学传播、应用、融合和发现高深学问的活动主体。因此,历来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都把聘请第一流的教授、学者作为办校的最基本决策。一个一流大学,只有拥有一批有名望、有实力的教授、学者,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创造出学术成果,充分实现大学的功能。正如季羡林所说:“根据中外各著名大学的经验, 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访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任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价立即下降,几乎门可罗雀了。”

教师是学科为专业提供课程从而完成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承担人,他们通过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进行知识传播、实施人才培养。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想要从学生中培养出未来学界或业界的领袖,为专业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播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有高水平的知识发现、融合与应用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还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社会服务经验与能力。三者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

《大学》:相对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大学的师资建设应往哪个方向发展?

宣书记:基于以上关系,回过头来看,我们又可以明确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师资建设的方向,那就是推动教师朝学者转型,我们要注意引进或培养学者型的教师。何谓学者?学者是以学术为业的人。第一, 学者的工作职责是从事知识劳动并且其劳动成果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第二, 学者将从事知识劳动作为自己的“志业”。而不仅仅是“职业”,以学术为志业,学者是怀着一种宗教般虔诚的心情去从事这个职业的。实现了“学术化生存”,将“劳动”和“自由生命”融于一体,从而激发出更具创新性和主体性的精神生产和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处于把学术当作谋生手段的较低级的境界;但是学者必须超越这一阶段,把学术当作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献身于学术,这种知识劳动本身就是为了人的自由生命和自我实现。如果只是用学术活动来获取金钱、名利等, 那么这种知识劳动就无法超越功利性,无法使人真正体验到自由生命的涵义,也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因此学者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品质,能将学术作为天职,将自己的生命学术化,并且追求沉醉而热烈的精神意境,将学术活动赋予超越现实的涵义。

3.农业局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篇三

根据县委的安排和县人大的任命,我于5月至2月任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203月至今任县农业党委副书记、局长。20,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扣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突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一载体,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县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学习,增强工作本领

学习是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手段。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从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升思想境界。积极参加县委理论中心组和局党委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准确把握新政策,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二是学习业务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农业农村工作,涉及面广泛,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对此,我深感学无止境,虽然担负的工作十分繁重,但我坚持像在海绵中挤水一样,挤出时间来认真学习,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向、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变革,我都及时主动去捕捉,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保证工作紧跟发展节奏、合拍。三是学习实践本领,提高工作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工作中注意向班子其他成员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矛盾、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虚心向广大干部群众请教,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民情、汲取民智,集思广益,聚集发展共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二、发扬民主,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我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摆正自己位置,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本着感情相通、思想统一、通力合作,注重加强与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在大是大非面前,冷静思考、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不含糊。在讨论人事、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时,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积极发表个人意见,自觉拥护班子集体讨论作出的各项决定、决议,坚持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果断不武断,有效杜绝“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同时,鼓励班子成员按照集体领导下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原则放心、放手、放胆抓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局面。

三、转变作风,实说实干

在工作中,我自觉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时刻牢记“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的训诫,带头做到心为“三农”系,利为“三农”谋,权为“三农”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踏踏实实为农业发展做实事、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带头树立“姓农、知农、爱农、为农、富农、护农”的思想,举实措、做实事、务实效,带头不做空事、不说假话、不听假话,不给说假话者留下空间。大力倡导“说十件不如干一件,干十件不如干成一件”的工作作风。对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做到亲自抓,进一步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四、严以律己,努力塑造良好的干部形象

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始终保持乐观向上、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自觉接受廉政监督。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遵守各项制度,牢记“清、慎、勤”的古训,筑牢道德防线,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扰,不为权所迷,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生活上保持艰苦朴素,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严格把工作圈和社交圈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知足之心对待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成不足喜、败不足悲,做到勤政与廉政,修身与立德、权力与做事的统一,做到保持底线、不闯红线,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五、认真履职,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粮食首次突破50万吨大关。预计全县粮食总产达51.04万吨,同比增11.22%。首次突破十一年来50万吨大关,迈进了全国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大县的行列。二是高产创建创历史纪录。完成高产创建示范样板18片18.4万亩,占计划数的102.2%;完成十项重点科技措施推广570.64万亩,占计划数的104.1%。在者海镇石河村100亩杂交玉米新品种“云瑞999”示范田平均亩产达920.13公斤,创全国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最高纪录;三是特色农业基地不断壮大。

坚持优势资源向产业基地集中,产业基地向现代园区集中,大户向家庭农场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完成马铃薯种植72.6万亩,蔬菜42.85万亩,中药材2万亩(玛卡1.05万亩),水产6.01万亩,花卉种植1.11 万亩。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率先制定出台了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实施办法,重点扶持阿穆尔鲟鱼集团、会丰种业、天伟火腿等10个农业龙头企业。上村鲟鱼子酱加工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引进云南玛卡庄园在大海乡投资300余万元建设玛卡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全县各类农业企业55家,比去年增3家,已申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预计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

五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959.9万元乐业和五星两个灌区建设的中德财政合作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总投资625万元的五星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总投资493万元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300万元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已建成待验收后投入使用。六是农产品认证取得新突破。今年8月,我县申报的生菜、青花2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数达4个。七是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通过“一折通”形式兑现惠农补贴资金1.21亿元,实现全县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122.8元。

4.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四

调研情况汇报

干部综合处

乡镇政权是最基层的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其核心是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镇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基层实现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拉动基层工作开展的“火车头”。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方人民的生活幸福与否,更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能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日,根据部领导指示,我处组织人员组成调研组,分赴南昌县、新建县,组织县区委组织部干部和部分乡镇党委书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还通过电话了解了省内部分地市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做法。现将在调研中收集的有关情况和加强我市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有关意见建议汇报如下:

一、调研收集到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

1、关于我市在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不足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重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一是注重思想建设,着力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市委和各县区委始终把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乡镇党委书记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二是注重教育培养,全面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选派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培训和到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让乡镇

党委书记开阔眼光、培养战略思维、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同时以各级党校为培训主阵地,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主体班次的培训。三是注重选拔配备,着力建设一支合理性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在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相关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创新意识强、能打开工作局面、政绩突出、作风优良、群众公认,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工作和经过多岗锻炼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在选拔配备乡镇党委书记时,既做到优中选优,又不求全责备;既选配复合型干部,又不一味求全;既选配一定的年轻干部、又注重老中青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四是注重监督管理,全面塑造执政为民的勤政廉政形象。近年来,我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先后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实行政务公开,规范选人用人行为,实现人权与事权的有效结合,对在工作、生活上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警示。

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一是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水平与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是乡镇党委书记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实效不够明显;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还在进一步实践完善之中,激励导向作用还不够有力。二是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与肩负的重大责任不相适应。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对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系统深入,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有时存在不规范或不到位的问题。个别乡镇党委书记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老思路、老办法处理问题,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三是部分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部分乡镇党委书记长期习惯于“我说你做”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官本位”思想。有的

乡镇党委书记整天忙于事务,无法以主要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少数乡镇党委书记开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关心帮助的不够。

2、我市及省内部分地市在乡镇党委书记选任的做法

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镇领导集体的核心,一直都纳入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范围。对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任,我市主要采取“部批县管”的模式,即:先由县区委组织部就乡镇党委书记调整酝酿建议报告市委组织部,征得同意后进入推荐、考察、酝酿、征求全委会意见环节,之后正式呈报调整请示,市委组织部分送市委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签后,召开部务会审议乡镇党委书记调整事宜,并通知呈报县区按规定程序进行任用。

目前,省内九江、赣州、宜春、上饶、吉安等部分地市对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任均采用备案制,即:由各县区委组织部将乡镇党委书记调整情况事先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征得同意后,由县区进入任免程序。景德镇市作为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任免程序与我市相似。当前,部分地市也有意向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管理,宜春、吉安针对此项工作展开了调研,其中宜春市正酝酿出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性文件。

3、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任职资格和条件

对乡镇党委书记任职的资格条件,大部分同志认为,除具备《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外,乡镇党委书记年龄层次应该以35岁-45岁之间为主体,35岁以下的要占一定比例,45岁以上要有所保留,构成老中青梯队结构。学历拟在大专以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还需具备驾驭全局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大家普遍认为,乡镇党委书记要有乡镇基层工作经历和在乡镇领导班子担任领导工作的经

历。

4、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

部分同志认为,乡镇党委书记应从有较强领导能力和较丰富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对于条件成熟的乡镇长可作为优先使用人选,尽量减少上级部门下派干部的比例。要把乡镇长队伍建设作为选拔乡镇党委书记的摇篮。有的同志认为,应当建立起乡镇党委书记干部人才库,形成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培养链。在谈到乡镇党委书记提名、考察、任命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应当遵循“管人管事”相一致的原则,乡镇党委书记的提名、任命权应放在县区。提名的范围应适当扩大,注重征求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党外人士及群众的意见,可探索县区委全会或县区领导大会直接提名乡镇党委书记的做法。考察可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组成联合考察组对候选人进行考察;任命可继续沿用现有“部批县管”的制度,但不宜采用省委对县委书记的选拔任用程序和方法。

5、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

大部分同志认为,应当制定“长短结合、上下轮动、突出效果”的培训计划,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有计划、订单式的教育培训方法。乡镇党委书记的短期培训应当一年一次,周期以10天左右;长期培训应当一届一次,实行脱产学习,周期以3个月左右;组织部门应多为乡镇党委书记提供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和上挂到上级部门交流锻炼的机会,周期为每届一次。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提高依法行政、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上。部分同志认为,对于新任职的乡镇党委书记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结束后要写出学习心得和体会,把学习的成果转化到实践当中来。

6、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管理。

大部分同志认为,要不断拓宽监督管理的路子,建立一套适合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管理机制。例如:每年一次的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县区委主要领导每年同乡镇党委书记谈心谈话1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教育和正面警示。有的同志认为,要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可以采取不定期、随机性的抽取群众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评价,同时应当加强党外的监督力度。对乡镇的考核,大部分同志认为,不应当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应根据乡镇当地不同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特点、结构进行分类实行差异性考核。建立科学的、客观的考核考评机制,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系统、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并能够充分应用考核结果,作为表彰、提拔乡镇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

7、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激励机制。

大部分同志认为,乡镇党委书记处于社会的最基层,每天都要与各种繁杂的事务和错综的矛盾打交道,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比较大,希望上级对取得成绩要多肯定,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要多理解。要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鼓励乡镇党委书记到艰苦、边远的乡镇建功立业,重视提拔重用在困难多、矛盾大的乡镇干出成绩的党委书记,要提高乡镇党委书记在县区干部中提拔比例,让乡镇党委书记在政治上能够得到认可。同时要拓宽乡镇党委书记的使用渠道,加大乡镇党委书记到市直部门担任班子成员的力度。还有的同志希望,乡镇班子成员变动时应多征求乡镇党委书记的意见和建议,以避免今后工作中的矛盾和尴尬局面。个别同志提出,为保护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的积极性,不宜扩大“一票否决”的范围。部分同志则建议,应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评选活动,既可以增加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乡镇党委书记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

1、严格把握乡镇党委书记人选的条件和要求

乡镇党委书记人选,应当具备《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外,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基本情况,熟悉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乡镇的工作方法,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和乡镇领导工作经历。

(3)驾驭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统揽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较好心理素质。

(4)民主作风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性强,团结共事。(5)宗旨观念强。注重党性修养,事业心、责任感强,求真务实,有正确的政绩观,严以律已,勤政廉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意识强,有较好的公众形象。

2、改进乡镇党委书记的任用和配备

(1)乡镇党委书记列为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管理的职务。市委组织部与县区委共同管理,县区委负责乡镇党委书记的日常管理,人事任免由县区委报市委组织部任命。

(2)优化乡镇党委书记队伍结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年龄结构应以35—45岁为主体,要有一批35岁以下的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应保留一批45-50岁之间富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形成乡镇党委书记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

(3)重视乡镇党委书记的选配。要注重从坚持科学发展,成效显

著,经受重大事件考验的地方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中来,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乡镇选配党委书记,把个人特长、性格气质与乡情、民情等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

(4)严格执行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除特殊需要外,乡镇党委书记不得在本人出生地和成长地任职。

(5)认真落实干部交流制度,积极推进乡镇党委书记的交流任职工作。连续担任同一乡镇党政正职满两届的,必须进行交流。

(6)建立乡镇党委书记的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后备力量的跟班学习和重点培养,形成乡镇党委书记的培养链。

3、规范乡镇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程序

(1)提名。乡镇党委书记人选的提名,根据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由县区委提出或由市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商县区委提出。

(2)考察对象的确定。乡镇党委书记调整的初步意见,由县区委组织部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确定,或由市委组织部商县区委组织部确定。属提拔任用或平职重用的通过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3)考察。考察对象确定后,市、县区委组织部组织联合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情况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和县区委。

(4)酝酿。市委组织部正式答复后,由县区委对拟任人选进行充分酝酿,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县区委将酝酿情况、征求意见情况和任职建议正式上报市委组织部。

(5)任命。市委组织部将任职建议报市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圈阅,同意后召开部务会集体研究,并通知县区委将拟任人选提交县区委全委会决定。

(6)任前公示。县区委按照相关规定,对拟任人选进行任前公示。

(7)任职谈话。公示结束后,由市委组织部下发任职文件,市委组织部领导和县区委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任前谈话,县区纪委领导进行廉政谈话。

4、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

(1)建立新任乡镇党委书记任职培训制度。市委组织部要有计划地组织新任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学习培训,以明确岗位职责和纪律要求,增强责任和使命感,提高履职能力。

(2)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定期培训。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定期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重点开展党性修养、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的培训;同时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水平。乡镇党委书记任期内的脱产教育培训,每年应不少于一周,五年届内累计不少于三个月。

(3)注重乡镇党委书记的挂职锻炼。要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乡镇党委书记到沿海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经济主战场和上级有关部门挂职锻炼。原则上任期内不少于一次,(4)注重乡镇党委书记的重点培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优秀年轻、有发展潜力的乡镇党委书记到艰苦边远和矛盾复杂的乡镇任职,增长才干,励炼意志,增强乡镇党委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5、完善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管理

(1)建立“差异性”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要根据各乡镇的规模,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确立不同类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考核。既要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要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要注重考核已取得的成绩,又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

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2)建立乡镇党委书记考核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每年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县区委组织部进行一次考核,乡镇党委书记每年一次在乡镇党委扩大会范围进行述职述廉,接受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

(3)重视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了解、考察、识别干部。对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要提拔任用;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要及时予以调整;对临阵脱逃、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4)充分运用考核结果。要把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奖惩和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要予以褒奖;对不胜任、不称职,群众不满意,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票未过到三分之二,经组织考察不宜继续担任现职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无特殊原因,应予以免职。

(5)贯彻执行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坚持乡镇党委书记重要工作、重要情况、重大问题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政务分开,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乡镇党委书记的任期审计、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6、建立健全对乡镇党委书记的激励保障机制

(1)保持乡镇党委书记在任期内的相对稳定。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乡镇党委书记在同一岗位应当任满一届,无特殊原因未满一届不得调动;因工作特殊需要,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三年进行调整的,应呈报市委组织部批准。一般情况下,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不宜同时调整。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时,乡镇党政正职调整应控制的本县区乡镇党政正职总数的30%以内。换届后,如确

因工作需要,在一年内乡镇党政正职调整的面不能超过本县区乡镇党政正职总数的15%。

(2)建立市委组织部领导、县区委领导与乡镇党委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市委组织部领导、县区委领导与每个乡镇党委书记谈心谈话每年不少于一次,及时掌握乡镇党委书记的思想工作情况,了解乡镇党委书记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鼓励支持乡镇党委书记开展工作。

(3)注重培养和发现乡镇党委书记的典型。及时总结、宣传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先进事迹,特别是重视在艰苦地区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乡镇党委书记的先进典型,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鼓励乡镇党委书记立足本职岗位,为党和人民做实事、做好事。

(4)关心乡镇党委书记的成长进步。要把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拓宽乡镇党委书记的提拔使用的渠道,有计划地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到市直单位任职;对任职时间较长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可直接明确为副县级;对特别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可选进县区领导班子成员并继续兼任乡镇党委书记。同时,要重视在艰苦边远和矛盾复杂地区干出实绩的乡镇党委书记的培养选拔,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5)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生活待遇。乡镇党委书记任职满五年,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提高一个职务工资级别;乡镇党委书记任职满十年,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后,可享受副县级领导职务的工资、医疗等生活待遇或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职务工资级别,同时一次性补助一定金额的医疗经费,注入个人医疗专户。

5.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五

一年来,农业局党委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班子成员的努力,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按照市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要求,狠抓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设施农业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农业高产开发、农民减负。提高良种覆盖率、建立农

业灾害防御体系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农业局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及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请领导和同志们给予评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今年,农业局党委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工作,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为目标,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为己任,狠抓党组织建设工作,团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班子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自觉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了一种即讲民主又讲集中,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的良好风尚。把基层满意部门建设工作列为全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积极有效地推动农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确保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一是狠抓制度建设。

一年来,农业局党委狠抓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市2007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要求。首先按照“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其次是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局党委与下属五个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纪检工作、纠风工作考核责任书,制定了党廉、纪检、纠风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第三是实行领导分片责任制,第四是制定了督查和汇报制度。为使党廉工作落到实处,局党委从下属单位、服务对象中聘请了12名义务监督员,对局党委的党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二是严格项目实施中的招投标工作,在小麦良种补贴和沼气建设项目的抬投标工作中,农业局党委积极向市纠风办报告,由市纠风办和局纪委全程监督项目的实施。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定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学习上级党委的决策、决议,做到每月集中学习至少一次,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及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四是利用夜校、支部学习日和电化教育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经局党委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一个廉洁、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已经形成,正在带领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为完成各项政府服务工作任务而积极工作着。

二、从改进机关作风入手,不断提高工作职能,努力增强为农服务意识

干部作风建设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在全系统我们始终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针对目前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少,基础条件差、任务重的实际,按照**市发展农业的思路和目标,我们将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整合,重点抓设施农业建设,农业高产开发和特色种植,制定了一整套的考核、奖惩办法等,使技术人员人人有工作、有职责。

二是抓好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首先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度;其次是坚决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礼品登记制度;第三是抓好“廉洁假日”活动的开展;第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考勤、考核、卫生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第五是全面推广政务公开。对财务收支、入党等干部职工敏感事项全部规范上墙,向社会和职工公开,目前已公布3期;第六是实行“三书一谈”制度;重新整理规范了廉政档案,从而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三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首先局党委设立了信访室,为群众上访提供了桥梁,局党委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办法,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健全了网络、配备了工作人员,截止目前,已接待并处理农民来信来访38起,其中集体访4起,涉及耕地面积1.6万亩,接待来访群众56人(次)。对38起土地承包纠纷,均做了妥善处理和解决,即仲裁解决4起,调查、调解解决17起,建议由乡村自行解决8起,建议由市人民法院司法处理9起。其次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狠抓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第三是积极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和农资打假护农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共出动农资执法车辆15台次,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全市主要从事种子经营的50多个经营网点的3000余吨种子进行了2次拉网式检查,尚未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同时申报产地检疫面积4800亩,并对调出的374吨、调入的563吨农作物种子进行了检疫,签发了41份植物检疫证书。从而杜绝了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第四是努力改善办公环境,营造干净、整洁的办公场所。

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局党

委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宣传员,建立健全了信息网络,与各支部签订了宣传思想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截止目前共上报信息60期,调研文章10篇,外宣稿件完成223篇,在2007年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中获得市委宣传部颁发的一等奖。

四、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提高民主决策水平

一是抓思想教育,增

强领导干部民主意识,通过学习,努力提高班子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提高决策水平;二是抓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集体领导,集体议事的工作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对党委班子及其成员明确分工,明确职责;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抓工作成效,按照**市效绩考核的有关精神,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考核办法,努力在全系统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使农业局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落实。四是抓班子建设,提升班子凝聚力,今年农业局党委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压力也很大,我们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强学习教育,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责任制,在党委集体领导下,明确班子成员各自所承担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同时班子成员间能互相通气,互相协作,能自觉维护班子的威信,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战斗力。

五、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1、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局于3月19日组织召开了**市农业工作会议,将地区安排的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站、校、办,并与所属5个站、校、办签订了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使业务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农业局党委按照**市出台的六个《决定》制定了效绩考核责任书,使设施农业、高产开发、特色农作物、项目工作落实到人,并根据农业技术人员自己的工作职责将其分派到各乡(镇)场,从3月20日开始,全市66名技术干部已深入到各乡镇、场指导农业生产及农作物重点项目实施。2007年全面开展了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及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2、加大市直部门包村工作力度;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农业局党委对所包的6个村派往了6名工作人员,制定了包村工作职责和考勤制度,尽其所能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社区尽职尽责完成各项任务。

3、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于2007年3月26日驻恰夏乡切特吉也克村开展工作。通过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进新品种、制定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形式,2007年该村5.81万亩,农作物产量均较上年有所增加,特别是本人与齐台联系种植无壳南瓜,无壳南瓜亩纯收入达420元,比替代作物打瓜亩增收200元;膜下沟灌打瓜平均单产90公斤,比平铺打瓜提高单产30余公开,亩增收200元。洋葱亩纯收入3850元,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0倍。通过科技示范户和特色种植的示范带动作用,村民的科学种田意识不断增强,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随着增加。

与此同时在春耕期间为贫困户协调贷款6.5万元,积极与民政、新城办事处等单位为贫困户捐衣物2100件,帮助20户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推行“买一补一”的优惠政策,促进家禽养殖,共补助禽苗4120只,投资8652元。并重点对一组李树田进行帮扶,根据其家庭现状,引导其土地进行流转实现收入7700元,鼓励其子女外出打工,实现收入1.11万元,工作组出资600元为其购买鸭苗200只发展家禽养殖,实现收入1300元,养猪收入500元。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为改善其居住环境,协调帮助解决红砖3万块,乡政府为其解决门窗、5吨水泥,建成6间128平方砖木结构住宅。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今年共新修村间道路19条11.5公里,拉运沙石7917方,投资7.9万元;修路边排水沟25公里,投劳833工(日);修桥涵45座,投资6.75万元;推残垣断臂2000米。新修围墙1200米,投资18万元;种植风景树620棵,投资1.86万元。

4、6月29日雹灾发生后,局党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帮助农民做好灾后自救工作,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向广大农户讲解灾后补救措施;二是对于绝收的地块积积极帮助农民采取改种措施以降低损失,为今后灾后自救提供了科学依据。

5、在牧民定居工作,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与班子成员一同到牧民定居点开展工作。为了帮助牧民定居,实现我市千户工程,共发动局系统干部捐款39300元,帮助了22户牧民。同时出动干部43人,义务劳动7天,帮助牧民共建家园。

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1、局党委班子及其成员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工作的阶段性很强,使领导干部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少,特别是领导,必须熟练掌握本单位的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起到带头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

2、班子的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局所属各单位业务差异大、人员多,目前在管理上还未形成合力,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农业系统内部的管理办法,使其形成合力,为**市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6.乡党委书记关于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六

瞿振元书记 (以下简称瞿书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的阶段转变为“大国办强教育”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靠高等教育的大改革来推动和实现的。在新的历史时期, 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实现这个目标, 仍然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革的动力, 推动教育改革。真正做到以改革来推动发展, 以改革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以改革的形象走向世界, 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大学》:您认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瞿书记:“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最核心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是既适应又不适应。因此, 我们要承认存在“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对此要形成共识, 同时在表述和理解上也要更准确一些。我们要看到, 当前, 在一定程度上, 人才培养的数量已不是主要问题, 质量才是主要问题。而所谓质量问题, 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有今天的需要, 更有明天的需要。因为今天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今后的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因此, 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性。

《大学》:在教育改革中, 人才培养问题似乎是个不变的话题, 在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都有所涉及吧?

瞿书记:30多年波澜壮阔、成就卓著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坚持全面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 30多年来不同时期改革的重点是不同的。

1985年通过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有两点特别突出:第一点,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明确的, 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 而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第二点, 当时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当时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不相适应的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基础教育部分, 主要讲“要抓好基础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 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并且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相应地, 基础教育的管理权原本集中在教育部的一个司, 把权力下放就解决了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对于高等教育, 则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实际上是教育和社会的结合部。如何改革招生就业制度, 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进入商品经济时代, 这个问题就把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很鲜明地提出来了。可以说, 1985年的高教改革是以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 并以此来推动了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等一系列其他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的教育大改革, 主要是在前面改革的经验和基础之上, 更深入、更全面地推进改革。至于如何推进改革, 当时主管高等教育的周远清副部长明确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观念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又包括五大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招生就业体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体制又是当时改革的重点, 主要是为了解决好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中央和各省市之间的关系, 还有中央教育部门和其他非教育的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国家更注重宏观调控, 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也就是, 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 以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您认为, 《教育规划纲要》在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瞿书记:《教育规划纲要》“体制改革”部分讲了六个方面的改革, 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这六个方面的改革实际上是由内而外的一个完整的改革, 其内核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人才从哪里来?从社会来, 因此第二项就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人才进入学校后一定要放到一个整体的培养环境中去成长, 所以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接着就要进行办学体制改革, 这个改革就到了学校之外, 涉及到了社会范围, 或公办, 或民办等;再就是管理体制改革, 是政府管理学校, 这就到了更外层;再往外, 就走向国际, 要扩大教育开放。所以说,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整体改革,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核心, 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放在一个改革系统里来进行, 这相对于世纪之交的改革, 既是继承, 又有发展。

继承, 是因为现在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原来说的“教学改革是核心”是一脉相承的。有所发展, 是因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比“教学改革”的内容更为丰富。它包括人才培养观念改革、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评价制度改革等。所以, 比以前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内容更宽泛。当然, 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仍然处于中心地位。所以说, 它既是原有改革的继承, 又有新的发展。

过去说的“体制改革是关键”, 这方面的任务今天虽然仍然存在, 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突出了, 因为外界大格局发生了变化。在当时的环境下, 体制改革的任务特别繁重, 部分学校的管理权由部委下放到地方, 一些院校在此过程中进行合并重组, 这些实际上都是管理体制改革。但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还需要继续深化、完善, 甚至可以明确提出“完善体制改革”的任务。

现在的改革和以前的改革相比较, 条件变了, 改革在继续, 改革的重点在变化。所以, 首先要认识到高等教育还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 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不能盲目乐观, 不能固步自封, 不能认为我们自己已经很完善了, 要认识到我们有成就但是也有问题。其次, 要认清问题究竟是什么?新的条件要求我们改什么?要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大学》:也就是说,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去行政化”的改革都是在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营造环境?

瞿书记:应该可以这样来理解。大学制度建设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还是要强调具体的管理方式, 要看具体的国情。不是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就是要建立世界通用的大学制度。事实上, 也没有世界通用的大学制度。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也不完全一样, 各国有各国的特点, 中国当然有中国特色。我们讲现代大学制度时, 有几条原则不能动, 改革是有“底线”的, 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必须坚持的,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全面贯彻。在领导体制方面, 刘延东国务委员关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这一提法是非常重要的。

“去行政化”的提法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正面来讲, 就是应该按照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来办学。具体来说, 教育行政部门不要把学校等同于部门所属的子部门来发指令。在学校内部, 不能如同对待管理干部那样来对待和管理教师。总之, 不能搞官本主义。但与此同时, 学校本身作为一个社会性组织, 有公共资源的分配, 没有必要的行政管理是不可能的, 这些问题如果简单地用“去行政化”来说是不够准确的。这一点, 一般的管理学中都应当承认, 公共资源管理是一种行政性的管理。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分配, 它不是单纯依靠学术力量就可以解决的, 相应的行政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我还很赞成潘懋元先生曾经讲过的一个观点, 他说, 在过去的学校里, 相对来说, 规模小、人数少、事情比较简单, 一个学术人同时管理这个单位是可能的。但是现在, 学校的规模扩大了, 教育系统内部复杂化了, 内部的管理也会专业化, 用老观念来管理现代的大学, 是不行的。在这个意义上, “教授治学”是对的, 但是, 教授治校, 连教育自身发展都不能允许。也就是说, 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 教育自身的复杂性都已经决定了管理必须专业化。“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去行政级别”。去行政级别是可以的, 但是, 这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撑, 需要其他的评价和认同方式作为替代, 今天我们还没具备这样的条件。

《大学》:公共资源也包括学术资源, 对公共资源的行政性管理是否会导致学术权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游移或偏离呢?

瞿书记:在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上, 教师也是有权力的。事实上, 高校内部存在着多种权力, 这些权力的恰当使用, 是校园和谐的一个重要条件。学校有教代会、工会、学生会, 通过这些群众性的组织, 教师、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权力。如学校的发展规划、财务状况等问题, 都是要在教代会上讨论的。如何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两种权力在一个问题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职称评定问题, 学校聘不聘这个教师, 是行政的事;够不够教授水平, 是学术评价问题。一件事情带有两重性。首先, 够不够教授水平, 要通过学术评价实现。评价合格, 是不是学校就一定要聘呢?在中国, 可能符合教授水平的人很多, 但学校也不能全都聘。我们学校的做法是, 首先由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来评价这些人是否符合教授或副教授的水平。评价完以后, 再放到校长办公会上来决定是否聘任, 所以评教授这个事情有两个阶段, 一个是学术评价, 一个是学校的正式聘任。学校的聘任要充分尊重教授评价的意见, 也就是说学术评价不合格的话, 学校绝不聘任。但是, 教授委员会评价认为可以的, 学校是否一定聘任呢, 这里面就还有别的因素需要考虑, 有的可能不被聘任。

《大学》:此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瞿书记:《教育规划纲要》就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了几个理念: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这些理念。这几个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也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的教育原则, 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我们在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能就是对这几个思想注意得不够所造成的。

现在强调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 在工作上就会与过去不完全一样。过去的改革外在的东西更多一点, 比如, 以体制改革为重点, 解决的是学校归谁管、谁出资、谁来办学等问题, 这种外在的、看得见的、变动的东西多一点。而现在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强调内在的改革, 有时候甚至让外面的人感觉动的不是很多。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讲,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际上是真正涉及广大教师的改革, 最需要广大教师直接参与的一种改革。因为现在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涉及到教学方案的变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变化, 是体现在各个环节、体现在每门课、每个课堂的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内涵式的改革, 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广大教师的直接参与。对此, 我们要有新的认识, 不要在乎外面的热热闹闹, 而在于内在的扎扎实实, 细化到每门课、每个课堂去改革, 从而真正解决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所以说, 这次改革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改革, 但同时是由内到外、由国内到国际的全面改革, 更需要动员广大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的大改革。

《大学》:如您所说, 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开展, 也在不断调整重点。但是有些问题一再被提出来, 比如教学改革, 这是否意味着教学质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瞿书记: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主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说一点儿没解决, 经过多次改革之后还是有很多变化的。当然, 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 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特别是适应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 还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 可能不会一下子就培养出那么多创新型人才。但我们必须承认, 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正是这些优秀人才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 推动了“中国奇迹”的出现, 一点也不要小看了这个成就。当然, 拔尖人才相对少一点, 但是, 拔尖人才少一点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用“钱学森之问”来鞭挞教育是不对的。人才的成长是需要环境的, 拔尖人才的冒出是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 没有“两弹一星”的国家工程, 也就没有包括钱学森本人在内的那一批杰出人才。

《大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在极为重视科研评价的背景下, 您认为以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行起来难度大不大?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瞿书记: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做。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 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 要处理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在全体教育工作者当中, 特别是全体教师中明确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 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都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即所谓“一个根本, 两个中心, 三个职能”。要有具体措施解决“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问题, 激励教师重视教学, 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因为是所谓的特殊教授, 就不参加教学。这个在国外也是这样, 再知名的学者, 哪怕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也要给本科生上课。农大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要晋升教授, 必须承担60个学时的本科教学任务。

第二, 要处理好拔尖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素质的关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要建立在全面提高所有学生质量的基础上, 一定要处理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全面提高所有学生质量的关系。我认为, 不能牺牲多数人的质量来提高少数所谓拔尖人才的质量。拔尖要建立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 这样拔尖人才才会有涌现的基础。

第三, 要处理好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过去的教学, 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更多地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既要注意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又要扩大或者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也就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实用人才。教育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 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对于多数学生、多数家长而言很重要。

第四, 要处理好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之间的关系。本科教学是基础, 研究生教学是水平。我们强调基础是重要的,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但是应该看到, 研究生教育, 还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现在宣传比较多的是强调本科教学, 因为量大面广, 影响全局。但是, 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把研究生, 特别是博士生的教育质量提上去。我觉得, 博士水平的高下, 可能在国际上是高等教育比较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国家高水平大学的本科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但是博士的水平还没有那么好。因此, 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也很重要, 尤其是“985”高校、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要把这个责任很好地承担起来。

第五, 要处理好派出留学与来华留学的关系。过去, 我们更多的是派出留学, 那时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水平比较低。派出留学, 使我们的人才更快地成长, 这是一种捷径。现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我们要注意多吸收来华留学生。在这方面, 学校应该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责任。在这个意义上, 大家已经公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 如果要说有第四种职能, 我认为那就是跨文化交流。我们应及早认识高等教育跨文化交流的功能, 及时全面履行职责, 这将是提高我们大学水平的促进力。跨文化交流是一种互动, 特别是在国际上, 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性的承认、融合和吸收,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渠道。

《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哪些改革尝试?

瞿书记:农大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本科生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 在可能的情况下允许学生转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会带来学生学习的动力, 现在很多学生所学的专业, 不一定是他们最喜欢的。因此, 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放式地让学生调换专业;第二, 让学术带头人面向本科生, 特别是面向本科新生开设专业通识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 进一步建立好学生教学基地, 让学生有更好的条件参加试点教学;第四, 强化过程评价, 实行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都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第五, 加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交叉选课、跨专业学习的机会;第六, 开设一些国际化的课程, 提高国际教师的比例。当然, 更重要的是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这是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 也是更需要广大教师参与的大领域。

在硕士生培养方面, 主要是加大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数量, 扩大其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比例, 同时还要专门研究培养方案、导师聘任、基地建设等重要环节, 提高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我们正在探索依托农业部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博士生培养上, 特别注意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即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规划纲要》正处在落实过程中, 您对此有什么期待或担忧?

瞿书记:首先, 我们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要形成共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不同阶段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当前, 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情况下, 要充分认识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形成改革共识。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这次制定纲要的过程中, 已经反复征求各方意见, 并把这些问题反映到中央加以确认。大家在酝酿、讨论和征集民意, 以及中央讨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高等教育主要问题的认识, 一定要得到大家的普遍承认, 要形成改革的共识, 这样大家才会明确改革的对象、工作的重点所在。如果对这些问题都缺乏共识, 就很难形成改革的动力, 就没有改革的愿望。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其次, 目前也存在一些单位、地方和学校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存在着“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就是等着政府投入更多钱”的心理。对于教育, 政府肯定是应该投入更多的钱, 不给投入, 很难证明政府真正重视教育。政府重视教育, 能做的事, 首要的就是要抓好教育投入, 这件事别人代替不了。而有了投入, 学校怎么改革发展主要是学校自己的事。对于基层的人来说, 不能只等着钱来了才做事。改革是不能等的, 应该联系实际, 认清我们存在的问题, 满怀激情、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大学》:非常感谢您的真知灼见, 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上一篇:餐饮服务中70个服务细节下一篇:卫生院地方病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