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反思(精选8篇)
1.《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篇一
本课是八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上下册衔接兼本书导入功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提问、启发诱导、设疑等思维训练的方式启发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活动,充分利用课本小字及课后检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程,从而沥青本课线索及知识重难点,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及主动创造思维,完成课程目标及情感教育,效果良好,不足部分在于学生课后作业历史专业术语及语言整合能力,还待于不断提高。
2.《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篇二
那段历史永远留在了中国的耻辱柱上, 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扼腕揪心。然而时至今日, 一场新的“鸦片”入侵正在中国大地上堂而皇之地进行着……
一提起教育教学的质量, 便不由分说, 是号称学校生命的、被反复强调的、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家长认可的且独一无二的升学率 (分数) 。即便一度要求过进行素质教育和随之而进行的新课程改革, 其实质仍是在“政策”背景下施展不同“伎俩”以示其“新”的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学, 只不过是应着“新”使出点儿花样, 比以前更为累人罢了。也因此, 凡能整出点儿新花样的 (有人称之为“课堂秀”) 便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与理解, 便是新课程的样板儿, 便为人称颂, 也终让人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白累!质量与分数划上了等号, 这是大多数学校的一致共识, 一致追求。为此, 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校展开了没有商量的长期的“你死我活”的竞赛, 它们的筹码便是教师与学生。可怜的教师从从事教学的那一刻起, 就很少看见他们悠闲的身影;可怜的学生, 只要一进入校园便与板凳结缘——片刻不离。他们没有了双休日, 没有了早晨, 也没有了晚上, 更没有山川风物;他们只知道工作和学习, 工作之后还是工作, 学习之后还是学习;他们从早到晚,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为的就是那个能让人惊叹的数字!这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时代发展到今天, 教育教学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 变来变去, 其结果, 却是为了唯一的分数而负重, 并且还一代一代地前赴后继, 这是教育教学的结果吗?这是人的发展吗?这是社会的需要吗?这是民族的素质吗?让我们回过头来, 看一看我们的教育“成果”:
A生, 公交车上, 面对孕妇的再三请求,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拒不让座;
B生, 上课不专心, 面对教师善意提醒, 反而大发脾气;
C生, 考试成绩不理想, 经受不起老师的一句批评, 竟从20层楼上跳下;
D生, 因不堪别人的凌辱, 举起斧头砍向了别人;
……
凡此种种, 在今天的学生群体里屡见不鲜, 令人痛心!反躬自问: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教育教学吗?这与鸦片的毒害有什么两样?我们为何不从教育教学的本质上寻找答案呢?
“教育”与“教学”本是同一行为下的两个概念, 是现代学校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育”便是“养子使作善也”, 其内容则是侧重于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构建。
“学”在字义上具有获得知识经验, 启发人生智慧的意思。由此言之, “学”的内容则侧重于学生个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构建。
“教”是一种活动, 一种行为, 执行于“育”与“学”中, 因而就有了“教育”与“教学”。
今天所谓的学校教育与教学, 便是在数字日益驱使下过分注重了教学这一功能, 一切行为都是出发于兹, 服务于兹, 反而忽视了育人的功用, 因而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失去了平衡。然而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成果最终要回归社会, 贡献社会, 促成社会的良性发展。如果任凭这种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下去, 社会的良知就会泯灭, 优良的传统思想道德就会逐渐沦丧,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熏心的个人功利和人心的冷漠, 由此, 学校就成了培养和实现私欲的地方。
所以,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应只停留在衡量硬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上, 而是应根据社会、时代的文明缺失来确定新的软性指标, 并且根据文明缺失的程度做出相应的倾斜。
从教育教学的历史背景上看, “育”比“学”更为重要。古人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 “尚礼”是几千年来教育之正统。有人说, 那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选择的, 但谁又能否认是这种文化维系并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本色?于丹的《论语》心得走热海内外, 至少说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对古代文化精髓的迫切追寻与呼唤, 因为当人们越来越远离传统道德观的时候, 人们在经历了心的选择和遭受了没有规范行为的侵扰后而在心理上自觉产生了强烈的回归传统的渴盼, 于丹“心得”只是回应和激发了这种心理而已。另外,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 他们生活在物质水平相对优越的环境里, 而且身份独特——独生子女, 所以伴随他们出生而来的便是家长全方位的“优待”“包办”, 长期的“呵护”形成了他们自我的优越感和个人中心主义以及享受思想。他们生活经验缺乏, 情感淡漠, 心理意志脆弱而好胜心强, 他们对别人要求很高, 稍有不如意, 便耍脾气, 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 教育显得多么迫切。从这些方面来看, 今天, “育”仍然重要, 它顺应了社会、时代的需要, 所以应把“育”的效果切实纳入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的范畴。
那么, 我们是不是要把孔孟之道作为今天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呢?孔孟之道当然集合了一切行之规范、思之正统, 但不乏有消极束人之因素, 今天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去伪存真、增新补益。对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 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教学可谓走极端, 不顾他端, 偏离得越来越远。新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在学生这个群体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 最终改变新一代群体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前途的问题, 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懈怠反而应将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神圣使命!
首先, 作为一校之长, 应该是学校教育思想方向的直接引领者, 他首先必须具有洞察当今时代和远瞻未来时代的眼光, 从而根据当今与未来的需要和相应政策来确立办学思想和目标, 然后用这种思想来武装学校教育教学理念, 制订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措施和千方百计营造配套环境, 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追求高升学率以满足于眼前利益的这种小家子气式的做法上。凡有思想有作为有影响的校长, 他们的办学理念无不高瞻远瞩, 并且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于国、于民、于民族有贡献的学子。如上海中学的“让精神走向高尚”:“当我们的学生, 当我们的学校, 考虑的不只是个人, 而考虑到我们的社会,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时候, 我想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才把一个平凡的学生真正在精神方面走向高尚。” (唐盛昌校长寄语) 南京师大附中的“以天下为己任, 做‘领跑的人’”:“‘领跑的人’应该具有抱负远大、品行高尚、意志坚韧、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学有创见的人格特征。附中人骨子里应透着敢为人先、勇往直前、追求领跑、舍我其谁的精神……附中人所渴望的‘伟大’, 从来就不是‘小我’的私利为前提, 总是以‘天下为己任’,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因为他们的存在, 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让他人更幸福。” (王占宝校长寄语)
如此的理念, 在今日个体私欲甚嚣尘上的时候, 如一弘弘清泉及时地注入了人们即将荒芜的心房, 这是何等睿智、何等大气!
其次, 作为教师, 应是学生思想品质最为直接的感召者、影响者, 也是学校理念的执行者, 是“下所效”的楷模。在今天, 教师的职责如果只是响应学校满足于眼下对升学率的过高要求, 那也是急功近利、舍远求近的做法, 并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与鸦片的功用并无两样。早在上世纪20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通过自己的著名长篇小说《倪焕之》, 提出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独到见解, 他说:“教育事业是要养成‘人’的……‘人’应该把他养成怎样?.....这非有理想不可。”叶老要求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不仅要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 明白教育的目标在于把新生的一代培养成合乎社会需要的“人”;而且对他所致力培养的, 究竟该是怎样的“人”, 这样的“人”又应该怎样去培养, 心中都得有根权衡的标尺, 这标尺就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每个教师都应该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灵魂工程师, 而不是那种单纯满足于捧着课本传授一点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任何一个教师既要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个体的久远效益, 又要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及至整个民族产生的效益, 这应是一个老师的职业理想。而具备这个理想, 就得要求我们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外, 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说得简单些, 要让学生爱国, 教师必须爱国;要让学生不自私, 教师必须不自私;要让学生不异类, 教师首先不异类。总之, 教师要为人师表, 必须胸襟广大, 精神高尚,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为外物所役, 面对功利, 要心如止水, 否则, 就不能为人师, 如是为师, 必会误人子弟, 祸民殃族。
最后, 在目前尚不能废弃应试的环境下, 我们可以改变试题的导向作用, 渗入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把应试教育带来的单一的学校活动分化为社会、家庭参与的活动, 让学生能从课堂走入社会, 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与实践中得到锻炼, 以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调节他们的心理和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 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辱感。除此之外, 还要改革现行教材的内容和编排, 使各种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性、系统性地渗透其中, 把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统一起来, 并开发一系列的配套辅助资源, 从视、听等多方面感召学生……
3.《罪恶的战争》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三
教材分析:
《罪恶的战争》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中主题一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作为“勿忘国耻”的第一节课,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段历史虽然离学生比较久远,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的耻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经过多年的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才换来了我们民族的复苏,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鸦片的危害,了解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2.知道我国在1840年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时的英勇反击,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意识。
3.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2.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勿忘国耻。
教学准备:
1.西方工业革命和清政府闭关锁国音像资料。
2.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相关视频影像资料。
3.罂粟花、鸦片、中英贸易对比等图片。
教学流程:
一、图文并茂,引入新课
1.出示罂粟花图片。
师: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生:罂粟花。
师:你们觉得罂粟花好看吗?
生:美丽,鲜艳。
2.出示明星吸毒前后的对比图。
师:李代沫吸毒前后样子有什么变化?
生:他吸毒前很健康,吸毒后样子很老。
师:他吸毒前是多么的阳光健康,吸毒后你看他神情呆滞、面无血色,是什么毁了他人生呢?
生:毒品。
师:对,毒品摧残了他的身体和精神,他也因此被关进了监狱。
3.回放罂粟花图片、鸦片(大烟)图片。
师:这美丽植物的果实却是制造毒品鸦片的主要原料。就是这样一朵美丽的小花,给人带来的却是恶梦,是毁灭。曾几何时,鸦片也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也带来了一场战争,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场“罪恶的战争”。(板书课题。)
二、走进历史,激发情感
(一)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师: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是大国、强国。但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请同学们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师: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谁知道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战争?当时的皇帝是谁?战斗双方是谁?结果怎样?
生:是1840年发生的战争。
生:当时的皇帝是道光。
生:战斗的双方是中国和英国。
生:结果是中国输了。
(二)了解英国殖民者卑鄙的行径
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罪恶的?现在我们就来深入地了解一下。请大家根据教材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
(1) 当时的英国人是怎样打开我国的国门的?
(2) 鸦片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生:英国人正常的贸易没有赚到钱,就把在英国禁吸的鸦片偷运到中国,诱使中国人吸食,掠走了大量的白银。
生:当时的政府官员、士兵、老百姓都在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民不聊生。
(三)了解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1.出示中英正常贸易对比图。
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当时中国和英国的贸易对比图。(板书:贸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用机器做的呢绒不如我国手工的丝绸,他们没有赚到钱,就策划了一个阴谋,把在英国禁吸的鸦片偷运到中国,诱使中国人吸食。(板书:鸦片。)中国人吸食后就会上瘾,(板书:上瘾。)上瘾之后就会用大量的金钱去购买。
2.出示英国鸦片输入巨增图和中国白银流失图。
师:几年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800年英国输入鸦片4500多箱,1838年达到了40000箱。
生:19世纪20年代中国每年外流白银200万两,到19世纪30年代初每年流失900万两。
师:每年我国的白银流失了这么多,那么国库里还会有钱吗?
生:没有了。(板书:国库空虚。)
师:吸食鸦片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
3.出示当时吸食鸦片的图片。
生:吸食鸦片的人脸色青灰、骨瘦如柴。
师:都是什么人在吸食鸦片呢?
生:有官员、士兵和老百姓。
师:官员、士兵和老百姓没有钱吸食鸦片了会怎么做呢?
生:官员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搜刮民脂民膏。
生:当兵的没有钱吸食鸦片了也会抢老百姓的。
生:老百姓吸食鸦片就会卖房卖地,甚至还会卖儿卖女。(板书:官员腐败、兵无战力、民不聊生。)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官员、当时的老百姓,看到社会衰落到如此地步,你会怎么做?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官员,我就不会让老百姓吸食鸦片,而是把外国人赶走。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老百姓,我自己不会吸食鸦片,也不让自己的亲戚吸。
四、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师:看到鸦片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当时就有一些正义的官员意识到必须禁烟,于是在林则徐的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板书:禁烟。)
1.出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塑像和他上奏道光皇帝的奏折。
师:奏折上说现在必须要禁烟,否则过不了几年,国家就没有银两,打仗也没有士兵了。当时的道光皇帝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批准了林则徐的奏折,让他负责全面禁烟,便有了后面的虎门销烟。
2.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虎门销烟图片。
师: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它碑座的一面就是虎门销烟的浮雕,足见它的历史意义。
3.观看《虎门销烟》电影片段。
师:虎门销烟持续了多少天?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天?一把火烧了岂不更痛快?销烟销给谁看?
生:虎门销烟持续了23天。
生: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能烧,因为烧了会产生大量的毒气。
生:销烟给吸食大烟的人看,给英国人看。
师:鸦片被销毁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的心情很激动,很高兴!就应该销毁这害人的东西。
师:是呀,当时的老百姓很解气,心里都非常高兴。那么谁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生:英国人不高兴了,因为他们赚不到钱了。
师:所以黑心的英国商人就鼓动了当时的英国政府,用战争来打开我国国门。于是在1840年发动了这场鸦片战争,也就是罪恶的战争。
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观看电影《鸦片战争》民族英雄关天培选段。
师: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生:中国战败了。
师:当时,尽管以林则徐、关天培为代表的广大军民进行了顽强英勇的抗争,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一再妥协,鸦片战争失败了。在1842年,英国强迫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相关条款。
师:看到这种情况,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此时我的心里很生气,也很难过。
生:英国人太欺负人了。
师:钱没了,我们可以再赚,地没有了,五个港口没有了,我们也可以夺回,可是我们的尊严没有了。
师:英国人看正常的贸易不挣钱,就用鸦片诱使中国人吸食,造成了国库空虚、官员腐败、兵无战力、民不聊生,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理所当然地要禁烟。他们看禁烟了、不挣钱了就发动战争,用武力来打开我们的国门,可见是多么的罪恶!鸦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屈辱,同时它的炮声也震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正因为我们有无数的民族英雄纷纷起来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作为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你有没有听到过吸食毒品的现象?
生:有。
师:那么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勿忘国耻,努力建设祖国,再也不让外国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
教学反思:
《罪恶的战争》作为“勿忘国耻”的开篇,它的课堂教学既要避免上成语文课,又要避免上成历史课,这就要求我在课前要多下功夫,课堂思路一定要清晰。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历史所留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本课通过图片引入,用学生熟悉的明星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毒品的危害。充分利用视频资料给学生视觉和心灵上震撼,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
在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同时,准确找到品德教育的切入点,并且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历史毕竟离他们太远,他们也无法体会当时社会的各种状况。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发生的始末,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国侵略者的阴险,感受到中华民族屈辱的一页,唤起民族危机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鸦片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四
教学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课学习对学生后面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很重要。战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继续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已全面陷入停滞与危机;而同一时期的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正迅速向着近代的目标跨越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进行,进一步拉大了与东方的差距。鸦片战争前的东西方历史已呈现巨大的反差。认识这种差异能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鸦片问题只是一个偶然性因素。战争过程不仅显示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农业文明的巨大优势,也昭示了落后、自大、自我封闭的巨大代价。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战争失败的伤痛刺激下,中国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西安使用岳麓版教材。岳麓版将课程标准必修1的两个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专题整合为“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一个单元,“鸦片战争”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因此,鸦片战争的篇幅很小。尽管编写者已经努力展现细节,但用于教学仍感欠缺。要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必须从马嘎尔尼访华说起,由此才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再从战争的大致过程,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中西差距就看得很清楚了。鸦片战争并未使中国惊醒,《南京条约》的危害大都是后人的认识,当时大多数没有这样清醒的概念,因此条约的影响可以点到为止。我的设计思路是注重“过程与方法”:
(1)以“两份‘国书’”、“两张礼单”、“两个现象”、“两种认识”为“抓手”,从历史的细节入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为学生更好的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做准备;
(2)讲述鸦片问题的由来,讨论鸦片问题的危害;
(3)统计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军力和伤亡数字,以“粪桶阵”、“剥人皮”等为切入点,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
(4)讲述新思潮的萌发情况,讨论民族“觉醒”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感悟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细节,学生不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离开历史的细节,单纯的说教起不到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认识固步自封、自大、排外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思考近代中国如何才能实现民族崛起;这些情感目标有待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或许不止于此,或许目标过高,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同学们初中学习过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还有什么印象?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迟到的战争,认为中国挨打未必是因为落后,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觉醒?你们认同吗?
【意图:了解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知程度,提出新的问题,不希望学生有完满的回答,旨在激发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思考做铺垫。】
第一个环节:两个国家
1.两份“国书”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嘎尔尼率领一个约800多人的使团,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马嘎尔尼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致乾隆皇帝的信函。
同学们看这封信函的一部分内容: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马嘎尔尼代表英国政府,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要求学生阅读):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
第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一洋行,买卖货物
第三,请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商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彼即行收藏,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第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第五,凡英国尚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词语免税。如不能尽免,请依1782年之税率从宽减税。
第六,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行征收。且请将中国所定税率赐一份以便遵行。
对于英国方面的要求,乾隆皇帝给予这样的答复(要求学生阅读):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对这两份“国书”,同学们怎么看?
【意图:指导学生阅读两份“国书”,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英王来信和马嘎尔尼的六点要求中,认识到鸦片战争前英国发展对华贸易的迫切心情;从乾隆皇帝的答复中,使学生认识中国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着强烈的“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
2.两张礼单
展示英国使臣给乾隆皇帝祝寿的“礼单”和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单”:
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问题:“两张礼单”中的礼品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个国家有怎样的不同?
【意图:以“两份礼单”为抓手,讨论“两份礼单”的礼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中英两国经济形式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英国则已经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并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
3.两个现象
(1)中国现象
电视剧《鹿鼎记》中兵部侍郎明珠说的一段话:
皇上天纵聪明,高瞻远瞩,见事也比臣高上百倍,臣想来想去,撤藩有撤的好处,不撤也有不撤的好处,心中好生委决不下,接连几天睡不着觉。后来忽然想到一件事,登时放心,昨晚就睡得着了。原来臣心想,皇上思虑周详,算无遗策,满朝臣子们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预料中。臣子们想到的计策,再高也高不过皇上的指点。臣子只须听皇上的吩咐办事,皇上怎么说,臣子们就死心踏地,勇往直前的去办,最后定然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补充讲述: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叫曹振镛的重臣,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当别人问他为什么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而恩宠不衰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多叩头,少说话”。
多磕头,表示顺从;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当时官员的心态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
(2)英国现象
1760年,乔治三世继承英国王位。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培植亲信,控制议会,组成一个亲国王的政府,王权呈现扩大趋势。在这期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英国国内对乔治三世的内外政策不满,抗议声不断。在内外压力下,亲国王的内阁倒台。1784年,年仅24岁的小皮特组阁,解散由国王控制的议会,举行议会大选,并在选举中获胜,国王对议会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
问题:同学们怎么看这“两个现象”?这“两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中英两个国家的政治有什么不同?
【意图: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现象”进行剖析,思考“两个现象”背后所反映的两个国家政治状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一切均听命于皇帝,官员不作为,阿谀奉承,政治腐败。而这一时期英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王权进一步被削弱。中英两国政治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
4.两种认识
(1)中国看英国
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以羊牛肉磨粉为粮食,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每日食后,以此为通畅圣药。大西洋距中国十万里,亦惟茶叶是急,英吉利较近,皆不能离此。
——琦善(直隶总督,钦差大臣)
材料二:至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心查访,实为外夷所必须,且夷商购买出洋,分售各路岛夷,获利尤厚,果然悉行断绝,固可制死命而收利权。
——林则徐《鸦片奏案》 《鸦片战后》
(二)97页
材料三:彼虽畜类,亦具人形。譬如桀犬狂吠,本不足一论是非,及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伏。
——牛鉴(两江总督)
(2)英国看中国
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北京后,沿运河南下。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问题:同学们怎么看这“两种认识”?这“两种认识”说明了什么?
【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不仅盲目自大,而且对西方几乎一无所知,思想愚昧,而西方对中国则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祸起鸦片
1.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仅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对外国商品基本没有需要。因此,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1799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有四千多箱,到1839年,猛增到四万多箱。
展示材料:
材料一: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对于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一些官员上书道光皇帝:
材料二: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
问题: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鸦片问题的由来。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认识鸦片大量流入中国的危害,理解清政府禁烟的目的。】
2.虎门销烟
1839年,道光皇帝授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雷厉风行,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利益。
3.战争烽烟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曼彻斯特的三十九家公司联名上书外交大臣:“作为工业者的我们,不但因近来的中国事件失去了这个市场,而遭受损失„„我们的资财大部分都卷入了这种贸易。这个贸易的停顿,我们的货物被扣留,对我们已极为不便,而且将来可能遭受极严重的损失”。他们请求“女王陛下的政府,对于中国方面这种侵略行为,给予迅速的、强有力的、明确的对策”。
英国下院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议案。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一场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可耻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意图: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以教师的简要叙述为主,使学生认识到英国为了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一场对中国的战争,明确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质。】
第三个环节:“旷世”战争
1.瞠目结舌的数字
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英国远征军18000人。
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401人(死59人)。
清军牺牲高级将领十一人,正一品到从三品。英军无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摘编自田秉锷《大国无兵》
问题:中国拥有80万军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也不乏英雄,如关天培血染虎门炮台,陈化成以67岁高龄,战死疆场,定海三位总兵以死报国。但是,中国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意图:教材中采用的统计数字,对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刺激,会促使学生思考:拥有很多“优势”的中国,为什么会战败?】
2.匪夷所思的攘夷
在鸦片战争中,出现过这样一些现象:
(1)杨芳“粪桶阵”御敌:1841年,清政府派“名将”杨芳前往广东“痛剿”英军。面对西方的洋枪洋炮,杨芳认为洋鬼子一定使用了什么“邪术”。为了对付这些“邪术”,杨芳传令各地保甲把百姓家的粪桶全部集中起来,装在木筏上。英军一到,马上用木筏迎上去,让污秽的粪便浸涂于英船、英炮上,必然大败英军。结果,粪桶未能抵御住英军,我们还是战败了。
(2)奕经“五虎御敌”:1841年10月,道光帝派皇侄奕经为统帅,去浙江收复失地。到前线后,奕经拜佛求签,得到“必须有虎头人保佐,才能平安”的签语。他感到有道理,因为洋人是“羊”,虎能吃羊,只要属虎的人出阵,定能制服洋兵。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五虎制敌”计划,在寅年(十二属相,寅为虎)、寅月、寅日、寅时,挑选属虎的将士,戴形似虎头的虎皮帽子偷袭敌营。结果,“虎头军”大败而回。
(3)裕谦“剥人皮”御敌:在鸦片战争中,为了惩戒英国人,裕谦决定剥英国俘虏的人皮。裕谦在写个皇帝的奏折中报告:“先将两手大指连两臂及肩背之皮筋剥取一条,留作奴才马韁,再行凌迟枭示,其黑夷咪哈叨亦即戮取首级,剥皮枭示,俾众咸知奴才有剿无他,以杜其首鼠两端之念。察访兵民,无不踊跃称快,所有赏项,奴才已饬粮台查明照格发给。”结果,“剥人皮”没有震慑住英国人,裕谦还是战败了。
教师点拨:作为军人,裕谦是有血性的。镇海失守后,他投海自杀,实践了“城存俱存”的誓言。但是,以“剥人皮”对付英国人,使民族自卫变成狭隘的仇恨宣泄,它除了宣泄一下愤恨的情绪外,也许更是一种无奈。它虽然显示的情绪和意气,但却不能显示理性和力量,并不能挽回战败的结局。
【意图:对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这些奇怪现象,学生会觉得很荒唐、很可笑。但这些现象也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顺势引导,怎么看这样的现象?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适时提出问题:面对外敌入侵,我们应该怎么办?促使学生思考】
第四个环节:历史何以至此
1.战败的“代价”
1842年8月,英国军队打到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鸦片战争结束。8月29日,在英国军舰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要求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内容,思考《南京条约》的影响。
【意图:经过初中阶段学习,学生对《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阅读、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2.中国的“觉醒”
(1)懵懂的“觉醒”
经过鸦片战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人,感觉到世界的变化,开始关注世界。
介绍两本著作:《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
《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在此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于一个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民族来讲,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瀛环志略》:是徐继畲写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徐继畲改称英“夷”为英吉利,改称英国领事为英官,而不再叫“英酋”。我们不再称西方人为“夷”人,终于能够平等的看西方人了,这也是一个进步。有人称徐继畲为“正眼看世界第一人”。
补充说明:这两本书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太大的影响。《海国图志》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倒是后来在日本翻印几十万册,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徐继畲被罢官后,《瀛环志略》一书也被禁。
【意图:教师介绍《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补充材料,使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所谓“觉醒”有比较“真”的认识。】
(2)还没有“觉醒”
要求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宴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于目前。
——王韬
材料二:今汝既有悔罪之意,何不趁此商量,如果能将各船全数退回广东,即可罢兵,我必奏明大皇帝,将香港一处,赏给英国。
——道光帝谕耆英
问题: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记载:“1843年7月31日,美国公使顾盛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来到中国,同时带来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和《美国百科全书》、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这些是战败的中国最需要的。但仍然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
1860年10月,英法闯进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鲁迅先生讲:“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意图:补充必要的材料,讲述具体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并没有从战争失败的惨痛记忆中真正惊醒,中国依然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中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失败了还不知道失败的原因,失败了还没有醒悟,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3)何时才“觉醒”
被清王朝视为千年和约的《南京条约》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长期和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城,放火烧了圆明园。中国清政府再次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经过这次战争,中国人真的惊醒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李鸿章来到上海,刚和外国军队接触,就被震撼了,感叹“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章说,这是“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湘军将领胡林翼奉命进剿太平军,看到在长江上逆流行驶的外国轮船,船速非常快,当即“中途呕血,几至坠马”。据说,临死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天要变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中国开始真正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终于放下了天朝的架子,开始与西方“正常”打交道了。
再后来,甲午战败的耻辱,更是惊醒了中国人,一场变法自强的政治改革运动开始。
问题: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再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意图:简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中国终于“真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兴起,设立了近代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开始“平等”的与西方交往。通过史实的讲述,使学生感受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艰难与坎坷。】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
——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先生说:“吸取历史教训的前提,是历史要大体上是真的,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假历史,就只能被坑害。”
张鸣先生这句话表达了两个明确的观点:一是要讲真历史,只有从真历史中才能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二是指出了讲假历史的后果——“坑害”和“被坑害”。
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坑害”和“被坑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些老师常常被所谓的历史结论左右,被定势思维束缚,人云亦云,不去深入探寻历史的本源,根据所谓的历史结论解读历史,以论带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视教材为“圣经”,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述历史,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坑害者”的角色,那么学生也只有“被坑害”了。
拒绝做“坑害者”,这应当是历史教师最起码的底线。如果我们能“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坑害”就会少些,当然也能更好的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
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不去“坑害”。
一、触摸历史——透过细节看鸦片战争
受学时和教材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教材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简练。这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证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容量,但这样做也抽取了历史中最丰富、最鲜活的东西——历史的“血”与“肉”,只剩下一堆干枯的历史“骨架”,嚼之无味。
受教材这种“特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骨架”,一节课充斥着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惟独缺少了丰富的史实、丰满的人物。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史实构成的,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关注历史的细节,才能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更好的理解历史。
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从历史的细节入手,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中外差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鸦片战争,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1.从“两份国书”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受命出使中国,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乾隆皇帝也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了信。阅读和分析这两封信函,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2.从“两张礼单”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带来了英国国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乾隆皇帝也给英国国王回赠了大量的礼品。观察“两张礼单”的内容,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3.从“两个现象”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电视剧《鹿鼎记》兵部侍郎明珠一段精彩的道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状况。1760年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三世力图扩大王权的失败,反映了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4.从“两种认识”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对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愿意去了解世界。反倒是英国人,对中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一个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可触摸的历史,一点一点的推动和深化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理解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思考历史——摘下眼镜看鸦片战争
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师总是习惯戴一副有色眼镜看历史,总是从一个角度看历史。这样看历史,总也看不到历史的另一面。
对鸦片战争这样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如果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转变一下观念、转化一下角度,或许也会有新的发现。
1.对于“侵略”的思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要求都不加区分的归结为“侵略”。
鸦片战争前,英国希望发展、扩大和中国的贸易,这是工业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则不需要这种贸易。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贸易要求都斥之为侵略要求。
对于《南京条约》,也不能将其所有内容都视之为英国的侵略要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这些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而条约中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反映了工业国扩大贸易的经济要求,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侵略。如果把这也视为侵略,就等于肯定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的正确性,肯定中国与世隔绝的合理性。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如果只盯住“侵略”二字,对一切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都从这两个字出发,这是一种思想的偏执,这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样教历史,学生可能就只记住了两个字:“仇恨”,这恐怕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2.关于落后的思考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军事技术、社会制度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思想观念的落后。这种思想观念的落后,反映在中国对世界的无知,反映为中国人的愚昧。
从包括林则徐在内的一些官员的言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从鸦片战争中发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式的愚昧。一场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以这样一种愚昧的方式、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值得思考。
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讲,观念是最难改变的。要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民族,改变观念也是最重要的。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关注到中国人观念的落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制度、经济落后,不利于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这似乎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结论。仔细探究中国近代史,拷问中国究竟为什么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吗?
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挨打并非完全都是因为落后。当英国要与我们谈判发展贸易问题的时候,我们以天朝自居,拒绝与英国人进行任何接触;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敢于扣押英国政府的谈判代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候,我们敢杀外国公使,攻打外国领事馆。我们这个民族封闭太久了,不了解这个世界、更不懂得世界规则,干很多啼笑皆非、荒谬之极的“违规”之事。这些是否也需要反思呢?从一定意义上讲,“违规”同样也要挨打!自我封闭也会挨打!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上民族振兴的道路,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吗?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了解吗?如果能从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链接历史——放大视野看鸦片战争
历史课是一节课一节课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课只能按照教材所述内容去讲授。放宽历史的视界,也许更能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果看“鸦片战争”能向前看到到康乾盛世,或许我们能看的更真、看的更准、看的更清,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的会更到位。
把看“鸦片战争”能向后看到到甲午战争,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又回到“太平盛世”的梦幻中,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普遍没有意识到世界的变化,仍然沉醉于美轮美奂的天朝盛世中。我们这个民族对伤痛忘却的太快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中国真的觉醒了吗?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圆明园的冲天火光,才将国人惊醒,中国真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中国再败于东洋“撮尔小国”,天朝梦醒,一场变法运动由此揭开。
建立起历史的链条,从长时段看历史,会看得更清。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学生对历史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一些、更理性一些,也就不会被“坑害”了。
5.美国独立战争教学反思 篇五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册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为学习下一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打下了基础。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看,它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都属于早期大革命时代,把它放到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
这一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在教学中如果通过教师的讲叙,教师肯定是很辛苦,但教师使用远程教学设备,把知识点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节约了时间而且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掌握的历史知识点也很快。师生互动也比较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方向。但也因此束缚了学生,有点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嫌疑。在这一方面有待进行提高。
正确处理历史基本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按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又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于是,在课堂上我重视引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或图片来掌握历史知识,学会从图中寻找历史信息,(课堂上出示了美国国旗图、华盛顿人物图片、《波士顿倾茶事件》图、《独立宣言》图、《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美力量对比图表》等),通过看图、分析图,学生们增强了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6.抗日战争教学反思 篇六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多次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唱国歌这一情节,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情绪。后来学生们反映,他们已经四年没唱过国歌了。
由于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各种媒体宣传铺天盖地,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针对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哈日”一族现象,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强调日本侵华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在触目惊心的影片、历史照片中了解历史的真相,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20xx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猜谜语),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游戏中学到知识,加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避免在学生中出现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
7.战争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篇七
其一,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一些战争文学, 蕴含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价值。教学中挖掘这些价值,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 以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在阳光和鲜花中成长, 未经严冬和风霜的砺练, 对那曾经弥漫着硝烟和鲜血的历史缺乏认同的感情基础, 加上有些教师对战争现象的不当解释、对战争性质随义混淆, 战争在学生眼中成了暴力的代名词, 从不去想, 是那曾经的战争锻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更没有去想, 在有些情况下, 战争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手段。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 学生也就缺乏对战争、对历史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学习战争文学, 就是为了弥补学生认识上的这个缺失, 找回学生对历史、对战争的尊重。这不仅是对投身战争的无数先辈的敬重, 也是语文教学对民族、对社会肩负的一份责任。
其二, 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平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谈金钱、谈权势、谈人性、谈爱的机会;给我们创造了玩网络、玩股票、玩彩票的条件;甚至不小心给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开了一扇天窗, 这幅良莠混杂的社会图景在标示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 也把学生的心灵涂抹得庞杂而混沌, 这无论对学生成长, 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乐观的事情。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造就一代健康公民, 有必要滤掉学生心灵中的残渣。然而, 当我们无奈地发现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个奢望的时候, 只好到历史中, 到战争文学中寻找可能。于是, 追忆战争、学习战争文学才多少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任何玩人生的行为在战争中都变得毫无意义;任何“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个人情感, 在战争精神面前都显得渺小卑微。有了这点理由, 我们便可以用老妇人 (《蜡烛》) 不屈的抗争精神、用无名战士 (《七根火柴》) 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精神、用老头子 (《芦花荡》) 的爱国主义精神去净化学生心灵。
其三, 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战争硝烟早已从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去, 这是我们的幸运, 是那曾经的战争铸就了这份幸运。在享受幸运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 中东地区的战乱、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严重形势, 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战争的幽灵仍然在人类头顶盘旋, 如果一味地迷恋于歌舞升平, 一旦战争不幸降临, 我们将何以面对?这不是杞人忧天, 是战争给我们的教训, 是多事的世界给我们的警示。因此, 和平环境应该保留必要的忧患意识、抗争意识, 以此构筑坚固的自卫防线, 驱散战争幽灵。这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也是战争文学教学应取的一个价值因素, 更是战争文学给我们的应有启示。
挖掘战争文学教学的精神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避免冲淡或消解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等价值生成,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不可动摇;二是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 这是抹杀语文教学特点的行为, 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这里之所以侧重于精神价值的阐述, 主要鉴于当前语文教学日益被抛在技术的浅滩, 而通向精神大海的路被人为阻隔,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等战争文学精神亮点被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遗忘和阉割。因此, 强调这些精神, 用以丰富语文教学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抢占学生那日益被不良信息和不良精神袭扰的思想领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8.外媒关注解放军反思甲午战争 篇八
《解放军报》发表一系列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的评论,对19世纪晚期日本的显著军事转变进行了异乎寻常的客观评价,认为扩张和现代化(通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军队更强的纪律和责任感,令其能摧毁清朝的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在清朝“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1894年战争前夕,其舰船数量與日本海军相当。“中国海军装备的先进军舰和武器,在当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一篇文章说,“然而中国水手和官兵们嘲笑不惜重金请来的外国教官,这同日本海军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形成了明显对比。”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文章的用意在于,凸显当年清朝军队所面临的挑战与如今解放军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相似的,包括裙带风、搞帮派和腐败。
据《南华早报》文章报道,上海政法学院一个防务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倪乐雄称,军队内部腐败会导致不合格军官呆在高位,造成指挥体制失衡。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中日)两国若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军队会被再次打败。
过去18个月里,中日关系恶化到冷战以来未曾见过的低谷。双方在东海有争议的钓鱼岛附近,紧急起飞战机和进行海岸警卫队巡逻。《解放军报》一篇评论暗指当前的岛屿之争,称甲午战争没有结束。一名退役大校说:“我们的军队现在面临清政府未能解决的同样问题。因此,习主席要求解放军高级军官摒弃旧思维,敢于担当。”
迄今发表的三篇评论(包括周五一篇整版文章),并没像通常所预料的那样批评日本的战时侵略。相反,其焦点放在日本的成就上,强调清朝未能实施必要的改革。一篇评论说:“日本民族是一个耻文化发达的民族,日本人对军国主义的侵略史已经淡忘,但对自己的战败史、屈辱史却记忆犹新”,文章说,“而健忘、苟且、没有耻辱感的国民性,恰是不少国人一条致命的疤痕。”
澳门军事观察家黄东表示,“批评中国的国民性和称赞日本的先天优越性毫无意义”。“解放军像北洋舰队一样,被要求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能。但党也提醒不要盲目追随鼓吹公平、政治独立和专业主义的西方军事制度。”(本报综合)
【《鸦片战争》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鸦片战争说课课件09-03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06-16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解析07-17
抗日战争教学反思08-14
战争的作文:没有硝烟的战争08-02
甲午战争07-05
战争的影响07-25
《货币战争》感想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