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大学

2024-07-18

农林大学(精选7篇)

1.农林大学 篇一

衣锦校区:

衣锦宿舍分为两部分,校内宿舍和校外的联建学生公寓。联建学生公寓和衣锦东门只隔了一条马路。

联建公寓的寝室均为4人寝。寝室布局有两种模式:上下铺(E1-3)、上床下桌(E4-6)。宿舍内有独立卫生间(内有热水淋浴器)、阳台、洗手台、空调、电风扇、饮水机、柜子。

校内宿舍(E7-8)位于衣锦校区内西北角,宿舍以北为衣锦食堂以及活动中心,东边是室外运动场,实验楼等与其相邻。寝室为4人寝,房间内为一侧上下铺,桌子和床位于对侧。寝室内有独立卫生间(内有热水淋浴器)、阳台、洗手台、空调、电风扇、饮水机、柜子。

床铺大小约为190__80(cm)

东湖校区:

上铺:1、3、4、6号,下铺:2、5号,123连排桌、456连排桌。

寝室内配有:阳台(有晾衣杆)、独立卫生间(内有热水淋浴器)、空调、电风扇。

大厅设有洗衣房,洗衣房内有多台洗衣机、烘干机以及热水机。

每层楼都有吹风机区域,一面宽敞的镜子下安装有多个插座。

床铺大小约为190__80(cm)

2.农林大学 篇二

1 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还十分落后,农民生活困难,农村急需引进农业人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农林高校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到基层就业,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农民发展各种产业,带领农民走脱贫致富的路子,改变农村面貌,使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起来[2]。

1.2 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大幅度增加,达到了550万,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引导农林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基层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据统计,我国的乡镇总量为3.7万个,自然村70余万个,如果每个自然村吸引2~3个大学生,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100多万个大学生,就可以极大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1.3 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半文盲、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71%,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造成整个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很薄弱,导致了许多地区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生产力[3]。引导农林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不仅能弥补农村人才的短缺,而且优化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改善农村人才状况,提高了整个基层人才整体素质。

2 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农林高校不仅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等,更要承担我国农业高级人才的培育任务。以下是福建农林大学2004—2007年毕业生下基层数据统计表:

备注:1、“到欠发达地区”计划2005年才开始实施,2004年缺乏数据;2、以上数据由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

由表1及图1可知:①总体上来说,在总的毕业生快速上升的同时,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却增长不是很明显。以2005年和2006年数据对比分析可知,2006年总的毕业生增加了590人,但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选调从单项自身对比来看,都在下降。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情况不甚理想。②从“支援西部”这一项来看,2004—2007年参加的人数不是很稳定,总共才40人参加,平均每年仅为10人,从数据上看,到西部工作的人数非常少。虽然到西部就业有着相当大的好处,如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可以得到更大的施展本领的舞台,可以增长阅历和见识,更容易得到重用,也能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但是引导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依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它需要国家和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而其更有效的具体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③从“到欠发达地区”这一项来看,因开展这项计划还比较晚,不过刚开展三年来,平均每年有21人参加,并且发展形势良好。随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我们可以预计参加这项计划的人数将会有所增加。④从“选调”这一项来看,非常多的大学生热衷于“选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选调”是考取公务员的另一种方式和方法,并且相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讲,选调比较简单;另一个是选调生,虽然是到基层就业,但是较之考公务员则升迁比较快。⑤从“年各项累计数”即纵向来看,2004—2007年总的趋势是在上升的,其中2005年为出现了一个高峰,2006年较之有所下降,但2007年又有了较明显的上升,达到了近几年来的高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还需要加强,依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从而激励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农村基层是创业就业的良好平台。

以上是从福建农林大学2004—2007年下基层的人数和毕业生的人数,反映大学毕业生下基层的情况所做的一个初步分析。以下是基于对福建农林大学2004级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所做的数据分析,在于进一步阐明目前农林高校服务新农村的现状。

从图2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果:超过73%的被调查者选择在毕业后留在城市里工作,选择去一般城镇、农村或者是农村的还不到27%。从图3中可以发现有接近50%的被调查者选择“以经济收入为标准”,仅仅只有6%的人选择了“以社会需要为标准”。两个结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选择在城市,正是因为在城市工作可以满足他们经济收入的需求,是他们发挥才干实现梦想的地方。不到27%被调查者愿意去基层,6%的人选择“以社会需要为标准”,这说明到基层就业在各方面标准都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经济收入”方面。

从图4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调查者还是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只有17%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到基层就业。而从图5可以看出他们最担心的是“发展前景”,其次才是“就业压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行为,并没有让大学毕业生看到一个“光明的前景”,这一点从41%的被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是否去基层就业就可以看出。如果对这41%的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那愿意到基层工作的比例就会有所提高。

本次问卷调查是针对大四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对有关的就业政策有所了解,甚至是十分熟悉。但是在针对“你是否了解国家关于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相关就业政策”这一调查时,我们发现:在568个人中有100人对此“不知道”,332人对此只是有点了解,但并不清楚,这两者的比例高达76%以上(图6)。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没有深入到毕业班学生心中,宣传力度严重缺乏。

另一项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和‘三支一扶’等举措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568名被调查者中82%的人赞成这些举措,但是只有35%的人赞成并且愿意去基层服务(图7)。

由图6和图7可知,绝大多数毕业生是赞成国家和一些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的。但是现状是:对这些政策缺乏了解,对于政策里规定的要求,以及到基层就业的待遇保障、工作机制、管理机制等都不甚了解。所以说基层就业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人力资本的培育。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基层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在有的地方已成为该地方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农业科技、涉农管理知识的农林高校毕业生,通过基层就业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功立业,可以为农村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障碍及其主要原因

3.1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较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考大学成为学生读书的目标,体面就业成为上大学的目标。随着近几年的不断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朝大众化方向改变。但是许多大学生受精英教育的思想较深,就业期望较高,不愿从基层做起,对一般的企业及低薪酬的企业看不上,缺乏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来的耐心[4]。调查显示,有73%的大学生把就业首要区域目标定在大城市,只有9%的同学定在农村。在择业标准方面,49%的同学把经济收入作为首要标准。这些数据说明农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期望上仍是很高,大城市、高收入是他们的首选,而收入低的农村则不愿去,这种高期望的就业观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去基层就业。

3.2 政策落实不到位,保障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政策的科学性和落实政策的彻底性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毕业生担心一旦下去了,想上来就很难。同时,目前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一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大,如在本次所做的问卷调查中,58%的同学对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只是有一点了解,很清楚的只有5%,这说明在政策宣传力度上是不够的;另一方面有些政策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已经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政策优惠,从他们反馈上来的信息很多都诱导毕业生不要到基层去,基层条件很艰苦。

3.3 农林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

在大学校园,学校仍更注重理论知识水平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也造成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要的人才的脱节。在农林院校不断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学科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社会影响力等不如相关专业院校,导致这些学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狭小。许多大学生到基层后,不适应基层需要,无所作为,极大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导致一些地区不愿接收无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3.4 基层存在一些阻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些基层受财力、编制等因素影响,所提供的条件吸引不了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使得家庭投入了很高的成本,因此大学生期望能找到与成本投入相符的就业岗位来获得成本受益,而基层比较差的收入待遇就使得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再者大学毕业生自身确实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就业是他们第一次脱离学生的身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去,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在就业岗位中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的充分运用发挥出来。而有些基层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有50%的人认为自己去基层就业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再一个方面,一些地方比较偏远,生活条件艰苦,也使得一些大学生望而却步。目前,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生活条件,发展机会等与城市相比差别较大,使得毕业生内心排斥去基层,不愿去基层就业。

3.5 到基层就业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成熟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使得人们认为到基层去就是去吃苦,到基层去意味着能力不足,在城市无法很好立足。现在的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不但没有光荣感,还会感到很不光彩。家长也不希望让孩子到基层去吃苦,而来自家庭的反对和压力,往往使得大学生想到基层服务的希望破灭。在对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最大的阻力做调查时,有10%和6%的人把去基层就业的最大阻力归结为家庭压力和社会舆论。由此可见,即使有些大学生自己愿意去基层,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4 促进农林高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高校毕业生——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与践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保障,而培育新型农民必须靠科学技术。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给农村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在培育新型农民上,尤其是农林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就读与农林密切联系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要树立与践行服务新农村的责任意识,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勇于到基层面对挑战,锻炼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干,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 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健全毕业生下基层的制度保障体系与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当大力引导,积极主动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保障,把送选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落到实处。据“您觉得政府要加强哪一方面工作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5%学生认为政府需要加强待遇保障,有14%的学生认为管理机制要加强,有13%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选拔机制,有11%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大政策宣传,有7%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考核机制。各个地区情况各不相同,在福建地区,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2.1 完善服务机制

要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学生的评职评优和培训交流机制,为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对自愿去欠发达地区农村服务的大学生(2007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服务县共26个),可实行先贷款,毕业后以返还奖学金的方式,由市、县财政偿还其在学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及利息。在组织工作方面,可实行定向培养,有计划的安排。对自愿去欠发达地区农村服务大学毕业生,工作3年后,可以在各方面予以支持和优惠。大学毕业生可以任职为村支书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在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坚持全省的统筹,兼顾农村地区的平衡,以鼓励在那里的大学毕业生积极进取。在工作评先评优、培训等方面,要考虑农村地区的艰苦环境,给予适当的倾斜。

4.2.2 实行统一选拔下派,合理分配岗位

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考生资格的认定、组织考试、面试、确定人选以及上岗前的集中培训、试用期的考核。确保选拔的公平、公开、公正,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去服务新农村。同时,各政府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及时协助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注意发现和培养在基层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唱响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的时代强音。此外要合理安排岗位,使得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才能。

4.2.3 贯彻落实优惠政策

要用经济待遇吸引人,用政治待遇留住人,用优惠政策激励人。在问卷中我们发现个人的发展问题和经济问题是制约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所以应该在经济待遇上有所保障,许多大学生本身经济状况不好,毕业后还得偿还贷款等,到基层工资太低的话,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也是许多大学生关注的一点,所以在晋升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保障。

4.3 农林高校——落实国家政策,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体,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就业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如今,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严峻。作为农林类院校,就业形势就更不乐观,所以学校要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对大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服务基层,到基层去就业。

4.3.1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对于农村地区来讲,更需要实用型的人才。农林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更加注重实践,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适时改变培养计划,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学习,及时更新教材、实验仪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农林大学生更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更加适应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此外还需培养学生的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基层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

4.3.2 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农林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思维活跃,但是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又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的各个方面不甚了解,面对复杂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丛。学校应该在大学生毕业前,通过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等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让他们到实习基地去参加岗前培训,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和有实际农村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向他们传授专业知识,通过自己参加实践,培养动手能力,使自己到基层后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4.3.3 引导、激励、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

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成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要加大舆论的宣传力度,把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宣传到位,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材的先进典型,在全体毕业生中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再者,学校要加大信息的收集,及时把相关的基层就业信息公布给毕业生,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选择。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农林高校毕业生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推进作用,政府、高校要积极引导农林高校毕业生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林高校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建功立业,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春亭.论现代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生产力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下旬刊):94-95.

[2]崔光宝.把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人才开发,2006(11):24.

[3]陈宪.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06(8):27.

[4]王河,冉昆玉.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62-63.

3.农林大学 篇三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方法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文科学领域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等数学逐渐成了许多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不但对提高文科类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有很大意义,而且可以促使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但是目前文科数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特点

(1)缺乏兴趣,信心不足。主要反映在高中的文理分科,一些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才勉强学习数学,暂时躲过了学习数学的困境,但进人大学后,又要学习数学,所以对数学缺乏兴趣,况且信心不足。

(2)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宠惯了,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也很少学习。

(3)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文科学生认为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所以认为文科数学可学可不学。

(4)学生学习心理趋向不稳定。受时代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比较浮躁,不踏实,对知识的渴求欲望不足,把精力放在其他具有诱惑力、可以得到眼前利益的事情上。

2教师特点

(1)没有专门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师。到目前为止,各高校基本没有专门从事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的任课教师。文科高等数学教师都是同时兼任理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大都习惯于给理工科学生讲授高等数学,对文科学生了解较少,对内容的深度把握不是很好,很容易把内容难度加大。

(2)对文科专业了解很少,很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由于数学教师大都数学专业毕业,从大学开始就很少接触文科,所以对文科专业较陌生,自然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很少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3)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文科高等数学教师都同时在给理工科上课,况且自然而然的会以理工科为主。对文科数学有些漠视,认为用给理工科学生上课的讲稿给文科生上课,足矣。

3教材选用、内容安排情况

大部分文科高等数学的教材都包括数学史,微积分,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与统计几部分,内容较多。知识比较繁杂。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老师在课堂上要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结合教学大纲和文科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尽量降低证明的要求,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证明,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应用。

(2)激发学生兴趣。有些教师在数学史部分直接跳过或者只是略微提一下,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举例时要注意结合他们的专业,灵活地插入一些文学语言等。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概念的物理背景与几何意义可通过图形、动画演示,这样既可以增大信息量,又可以使教学更为直观。

(4)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用通俗易懂的教材,不仅要介绍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开阔眼界,尽可能的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着力揭示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

4.浙江农林大学专业代码 篇四

0408土木工程0410建筑学0411风景园林0412电子信息0507旅游管理0601天目旅游管理0604健康管理0609法学0702广

告 0703汉语言 0704天目园林0818天目工程0831天目电子信息0833天目土木工程0837天目工商管理0845天目商贸英语0848天目文法公管0849天目资源环境 0850英语1001日语1002计算科学1191统计学1102应用化学1103食品工程1602城乡规划 1801地理信息1802环境科学1803环境工程1804农业资源1807测绘工程1808茶文化1901农学2002食品安全2003观赏园艺

5.浙江农林大学电商复习大纲 篇五

2、从不同角度理解电子商务:1)通信角度:它是指通过电话线、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电子手段传递信息、产品/服务或进行支付的过程2)服务角度:它是一个工具,它能满足企业、消费者、管理者的愿望: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服务与支付的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服务的成本。3)交易方式角度:交易双方不再采取传统的当面交换或书面交换方式,而采用电子化交易。4)技术角度:它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获得数据、及自动捕获数据等。5)涵盖业务角度:它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销售、电子支付、组建虚拟企业;它是指信息技术的商业事务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应用。6)企业经营的微观角度:它通过Internet支持企业的商务活动 7)企业经营的宏观角度:它是基于Internet,支持企业经营的产供销、人事、财务等全部活动的自动化。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电子是工具,而人是商务的主体。

4、电子工具: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NII、GII、互联网

5、电子商务分类:

① 按电子商务活动的性质分:

电子事务:如电子政务、电子教务、电子军务。

电子贸易:如网上销售、网上购物和网上交费

② 按电子商务参加主体分类:政府、企业、个人等是主体。可分为:B2B、B2C、C2C、B2G、G2B、G2C

③ 按交易过程分类:交易前电子商务——为交易的准备工作。交易中电子商务——签订合同到履行之前。

交易后电子商务——履行合同。

④ 按电子商务交易对象分类:有形商品电子商务、无形商品电子商务。区别在于前者能通过网络将商品

送达到用户手中。

⑤ 按照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完全电子商务:指商品或者服务的完整过程都是在线完成,交易对象、商务过程以及运行机构3个维度的运作模式都是虚拟方式的。非完全电子商务:是指不能完全依靠电子商务方式实现和完成完整交易的交易行为和过程。完全实体化的组织或公司被称为砖块加水泥组织,而完全电子商务组织被称为虚拟组织。

6、电子商务中的三流: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交易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资金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支付、转账、结算等。物流是因人们的商品交易行为而形成的物质实体的物理性移动过程,它由一系列具有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包装、存储、装卸、运输、配送等多项基本活动。关系:信息流为依据,通过资金流实现价值,通过物流实现使用价值;物流是资金流的前提和条件,资金流是物流的依托和价值担保,信息流起到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7、k-w模型:四层次:网络基础层、多媒体内容与网络出版层、消息/信息发布与传输层、一般业务服务层。两支柱:公共政策、法律、隐私权问题等,文档安全、网络协议的技术标准。

7、网络经济中的马太效应现象:正反馈就是通常所说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赢者通吃、输家出局”的局面,而正反馈在网络经济下的表现尤为明显。

9、电子商务与企业成本战略、差异化服务战略、创新战略

电子商务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电子商务降低采购成本、电子商务降低企业库存成本、缩短产

品生产周期,降低资金周转成本、营销成本大大降低、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费用(交通和通信费、人工费、财务费、办公室租金)

实现差异化战略,提高顾客满意度:个性化消费趋势促使企业采用差异化战略、全面的交流和反馈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电商帮企业获得创新战略:获得新的市场、开拓新产品、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有利于新的经营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重新定位,协作型竞争模式形成10、波特五力模型:波特认为,任何企业的竞争环境分别受到5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应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的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购买者的还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赢利能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替代产品的威胁: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产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11、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的影响

(1)组织结构向网络化和扁平化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式由单向的“一对多式” 向双向的“多对多式”转变。

(2)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虚拟企业产生

(3)电子商务对管理机制的影响

电子商务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营销理念电子商务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的变革。从4P至4C的转变,从“推”到“拉”的转变。

从其本质上说,电子商务应该是一种企业业务转型,从而引起企业多方面的重大变革

12、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①技术中立原则:该原则也被称为“技术中性原则”,是指法律对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一视同仁,不限定使用或不禁止使用何种技术,也不对特定技术在法律效力上进行区别对待。

②媒介中立原则:该原则也被称为“媒介中性原则”,是指法律对于交易是采用纸质媒介还是采用电子媒介(或其他媒介)都应一视同仁,不因交易采用的媒介不同而区别对待或赋予不同的法律效力。

③实施中立原则:实施中立是指在电子商务法律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上,不可偏废;在本国电子商

务活动与跨国际性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待遇上,应一视同仁。特别是不能将传统书面环境下的法律规范(如书面、签名、原件等法律要求)的效力,放置于电子商务法之上,而应中立对待,根据具体环境特征的需求来决定法律的实施。

4.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自治原则是指允许当事人以协议方式订立其间的交易规则。但除了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外。

5.安全原则:电子商务必须以安全为其前提,它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同时也离不开法律上的安全规范。安全性原则要求与电子商务有关的交易信息在传输、存储、交换等整个过程不被丢失、泄露、窃听、拦截、改变等,要求网络和信息应保持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14、了解TCP/IP协议、IP地址、http应用层协议;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联的通信协议,是internet上所使用的基础协议。

IP地址:是internet地址的数字表现形式。一个ip地址可唯一性的标识出网络上的每个主机或设备,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Internet应用层协议: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DNS 域名解析协议/系统、STMP简单电子邮件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15、认识一些常用的域名:edu(教育机构)、com(商业实体),int(国际组织)

16、了解VPN(虚拟专用网)的概念及一些应用

概念:VPN: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

应用: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

17、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规划1)注册域名、申请IP。2)确定服务器解决方案:自建、租用、托管。3)规划与制作网页。4)网站发布、网站推广。5)网站更新与维护

18、电子商务对安全需求的5个方面:企业内部网的严密性,数据、信息及交易的完整性、保密性、不可修改性、可控性,交易身份的确定性、可认证性,交易的无争议和不可抵赖性

19、了解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时间戳、SSL、SET的概念。

数字摘要: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变成固定长度的短消息,它类似于一个自变量是消息的函数,也就是Hash函数。数字信封:信息发送方采用对称密钥来加密信息内容,然后将此对称密钥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来加密之后,将它和加密后的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先用相应的私有密钥打开数字信封,得到对称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密钥解开加密信息。

数字时间戳:对于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要求参与交易各方不能否认其行为。这其中需要在经过数字签名的交易上打上一个可信赖的时间戳,从而解决一系列的实际和法律问题。由于用户桌面时间很容易改变,由该时间产生的时间戳不可信赖,因此需要一个权威第三方来提供可信赖的且不可抵赖的时间戳服务。SSL: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该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用以保障在Internet上数据传输的安全,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可确保数据在网络上之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截取及窃听。提供的服务: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加密数据以防止数据中途被窃取;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改变。

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实质是一种应用在Internet上、以信用卡为基础的电子付款系统规范,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交易的安全。SET妥善地解决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议、信息保密、资料完整以及身份认证等问题。

29、网络营销概念: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威力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31、网络营销工具:搜索引擎营销、网络会员制营销、Email营销、RSS、博客、即时消息

32、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

22、数字证书概念及内容、CA认证概念

数字证书概念:数字证书是由权威机构——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能提供在Internet上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权威性电子文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交往中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识别对方的身份。内容:X.509国际标准:证书拥有者的姓名、公共密钥、公共密钥的有效期、颁发证书的单位、数字证书的序列号、颁发证书单位的数字签名。

分类:个人、单位、服务器、安全邮件、代码签名

CA认证概念:电子商务认证授权机构(CA, Certificate Authority),也称为电子商务认证中心,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并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24、电子货币基本概念及类型

概念:电子或数字形式的货币。(定义1)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借记卡、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定义2)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该数据本身即可称作电子货币。(数字现金、电子现金)类型:即付型、预付型、后付型储值卡型、信用卡应用型、存款电子划拨型、电子现金型 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电子支票(常用于企业之间往来转账)电子现金(小额支付适用,或存储在IC卡上,或存放在计算机硬盘中,支付时一般需要与银行联机的。)电子钱包(价值转移术、支付方法化)

25、第三方支付工具或产品有哪些?银联电子支付、PayPal、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快钱---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百付宝(百度C2C)、环迅支付、汇付天下等

26、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电子支付过程。

由非银行的第三方机构投资运营的网上支付平台。1)买家付款到第三方平台2)支付平台通知卖家发货3)买家收到商品,支付平台转账给卖家4)交易成功

27、现代物流技术:RFID;GIS;GPS;条码技术

RF系统:1)电子标签,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主要是在接收到阅读器的无线电波后,将其内部的资料回传给阅读器。按供给能量方式:主动式标签内含电源,可用于供给标签信号的收集和发射之用;被动式标签内部没有电源,其信号的收集和发射主要靠阅读器发给的能量来完成。2)阅读器,通过天线广播无线电波并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将资料提供给应

用程序进行物件识别工作。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4)计算机应用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Tag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下一步动作。

28、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31、网络广告概念、类型、计价模式、效果评估

概念: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发布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类型:品牌图形广告;搜索引擎广告;固定文字链接;电子邮件广告;视频及富媒体广告

计价模式:基于广告显示次数的CPM(千人成本)计价法)、CPC(每点击成本),此类方法就有不少经营广告的网站觉得不公平,比如,虽然浏览者没有点击,但是他已经看到了广告,对于这些看到广告却没有点击的流量来说,网站成了白忙活。有很多网站不愿意做这样的广告。、CPA(每行动成本)、按位置、时段和广告形式的综合计费。Cpo、cps、cptm、cpl

效果评估:被动浏览;主动点击;交互;销售收入

33、EDI是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增值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EDI:“电子数据交换”。EDI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18、理解数字签名原理及功能

原理:以加密技术为基础,核心是采用加密技术的加解密算法体制来实现对报文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其实是伴随着数字化编码的信息一起发送的与发送信息有一定逻辑关联的数据项。借助于数字签名可以确定消息的发送方,同时还可以确定信息自发出后未被修改过。它是将数字摘要信息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信息,然后用同样的HASH函数对收到的原文产生一个摘要信息,与解密生成的摘要信息对比。如果相同,则说明收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修改,否则说明信息被修改过,因此,数字签名能够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功能: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的身份认证、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

21、理解企业电子商务的三种环境(内网、外网、因特网),企业如何发挥三种网络环境的作用。

Intranet(满足企业内部商业活动):企业内:分公司,办事处,子公司。它是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它用防火墙把系统限制在企业内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提供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电子公告和新闻、数据查询等服务,实现企业内部网用户对internet的浏览、查询,同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发布本企业信息。企业可以通过防火墙、VPN构架企业内部论坛等。

Extranet(企业之间):交易点,合作点,销售点,有关公司,固定客户。利用公用网Internet和原有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组成的一种虚拟专用网。通过extranet,供应商、客户和分销商能共享企业的部分的信息,从而与企业达成更紧密的联系。应用:建立各企业之间的mis数据库集成界面,简化各项商务合作上的交互流程。如联机电子订货系统、库存查询系统。Internet(全部商务活动):无交易往来的企业、消费者。它在全球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成了企业网的形成。企业要积极筹划设计制作与建立自己的专门internet。

6.农林大学 篇六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导致多起车内人员被困而致死亡的阴霾还未隐去, 导致城市内涝异常严重的“菲特”又把车内逃生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汽车入水究竟该如何逃生?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师生发明了一种“新型车内人员逃生自救系统”, 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特点, 可以有效规避人为因素对破窗效果的影响, 已获得国家专利。

在开车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如汽车发生火灾、坠入水中而车窗又紧闭着, 在危机时刻被困人员往往难以砸破车窗以致丧失逃生最佳时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最近发明了一套汽车玻璃振碎装置系统, 结合了手枪的出弹方式和汽车安全气囊生成气体的原理, 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将弹头推出, 进而击碎玻璃, 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据发明者、该院工程技术系教授彭樟林介绍, 这是一款在危急情况下能主动收集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响应, 自动击碎车窗, 以便于车内人员逃生自救的系统。他说, 一般轿车是发动机前置的, 轿车落水以后整辆车会呈前低后高的姿态, 因此将水压传感器装在车头引擎盖下面。当水压传感器受到3 k Pa的水压, 也就是水下30 cm的等效水压时, 单片机传送的电信号就会达到阈值, 单片机会先后启动安装在车窗的共振和撞击两个动作模块, 击碎后窗玻璃。

他说, 在乘客人数相对更多的大巴车上, 设计理念是在其车厢内部, 装有烟雾传感器, 在车辆的关键位置装有温度传感器, 一旦车辆发生火灾, 传感器会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单片机, 单片机启动动作模块, 击碎玻璃, 以便乘客能及时跳窗逃生。当汽车发动以后, 所有传感器也随之启动, 实时接受环境数据, 单片机根据设定的程序处理送来的数据。当汽车出现落水或是起火的情况, 水压、温度等环境因素就会达到阈值, 单片机会先后启动安装在轿车后窗或是大客车侧窗上的共振模块和撞击模块。

7.农林大学 篇七

“6·18”增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

在“6·18”的推动下,学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常抓不懈。主要表现在:

(1)与各市、县(市、区)已签订了40多个合作共建协议;在校外设立6个长期的“三结合”基地和4个科技开发综合示范区,使长期科技推广协作关系的挂钩点达120多个,并加强与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产业带的联系;建立起全省性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及转化协作网络体系。

(2)引导科技人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全校长期在农村开展科技服务的教师和科技人员达270多人,涵盖全省63个县(市)。

(3)学校每年争取落实100万元农业推广专用资金(其中70万元为省长基金),用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为了方便校内外科技人员及企业了解学校科技工作的最新消息,校科研处除了充分利用省“6·18”信息平台、校园网信息平台外,还租用虚拟主机,建成了福建农林大学科研信息网站,建起了福建农林大学不落幕的科技成果推介平台。

在加强推广网络建设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创新调研、推广、转化模式:

(1)组织科技人员走出去,积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推介最新科技工作者成果。如今年我们围绕“6·18”成果转化这一主题,先后组织了龙岩市、三明市、福州市4场新技术、新成果推介专场,有86个项目实现对接并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推介效果。5月份还将继续在漳州市、莆田市举办专场推介会。

(2)在全省不同地区建立了长期调研基地。如分别在邵武、上杭、石狮等地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基地”,形成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网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实践基地。

(3)结合大学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派出专家、教授亲临基地指导,传授知识,开展科技推广示范,加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如在屏南基地改进生产技术,并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等,重点推广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系列技术,结果培植出了一个主导产业——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全乡反季节蔬菜从6亩发展到5000多亩,每亩蔬菜农民净收益可达1000多元。

(4)通过选派科技副县长、科技服务团、挂职干部,架起学校与地方科技经济结合的桥梁,为科技推广与实施牵线搭桥。这锻炼了科技干部队伍,加强了对县域经济、社会的了解,不仅对学校科技成果的对接、转化有利,对其所在地的科技、经济发展也十分有利。

(5)每年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驻村科技干部,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这可以在实践中了解“三农”的实际需要,为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提供组织保障。如福建农林大学与南平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多批派遣“科技特派员”、“驻村干部”前往南平市九县(市、区)的乡镇、村驻点,开辟了农林院校和“三农”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渠道。他们把成果转化、传授知识与提高农民的科技综合素质结合,在帮助农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上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

“6·18”展示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

“6·18”成果交易会在政府的推动下,已在广大企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来学校寻找新技术、新成果的企业大量增加。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学校必须不断推出新技术、新成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6·18”也就成为考验学校科技综合开发实力的试金石。学校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6·18”成果交易会,把它当作展示学校科技研发实力的平台。仅“十五”以来,全校新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其中仅农业“863”项目就有10个,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化专项3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国家农业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与推广专项5个;近百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仅2004年,全校投入的科技计划经费已达5700多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4个(包括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有50多个新的技术成果通过鉴定,有申请专利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共达30多项,有10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或认定。其中国家审定或认定的有6个,有2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达到建校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加上校科研处的精心管理,为“6·18”交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成果。2003~2004年的对接项目数及获得资助的项目数均居所有参会单位的前列,充分展示了学校科技研究与科技综合开发的能力。

“6·18”促进了成果的组装、熟化与产业化

满足于发表论文、成果鉴定、获奖、评职称,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通病,在高校严重存在。因此以往高校成果是多而小,大部分未经中试或不够成熟、不配套,给推广、转化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对已有成果进行组装熟化,更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尽管福建农林大学每年都有一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但我们仍然不放松,紧紧地以“6·18”为契机,抓项目、抓成果,还紧紧抓好成果的梳理、熟化、组装和配套,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把研究工作向产业化方向延伸,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成功地对接和实施。如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通过执行国家948项目,引进了240份品种资源及先进的技术,不但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甘蔗种质资源基因库,而且还选育了“福引83-13”等6个良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亩,新增产值4.6亿元,目前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60%是采用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新品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4年通过“6·18”平台与福建春秋实业公司对接,虽然没有获得“6·18”资助,但通过对接组装,把7个新品种及其系列新技术、新成果组装在一起,申报了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化计划,获国家无偿资助1200万元。

“6·18”加速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扩散与推广

福建农林大学在长期的科技研发过程中,通过独立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选育出了水稻、甘薯、甘蔗、红麻、黄麻、花生等农作物,及蔬菜、果树、林木、白番鸭等一系列动植物新品种,同时还研发一大批适宜福建地方特色的种养技术,系列农产品、林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其它适合在农村推广的实用技术。自“6·18”平台建立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成果的对接转化,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福建农林大学培育的金山系列甘薯新品种在全省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成为本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增收产值效益在5亿元以上。由于福建农林大学首创的菌草技术不但在省内、国内获得推广,同时也走向世界,在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6·18”推动食品工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食品工业虽有巨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福建省的食品结构仍有明显的不足:一是精加工食品少;二是方便食品少;三是保健食品少;四是名牌食品少。在美国、日本,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分别达到1:3.7和1:2.8,而我国的比值大约是2:1,这意味着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原料的食品工业的市场有近十倍的成长空间,如果再加上对传统特色名牌产品开发,食品工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福建省食品工业资源丰富,且有许多著名的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产生效益,对闽西北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福建农林大学对接的项目中,有关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的项目居多,涉及粮、油、茶、果、蔬菜(食用菌)和动物产品、水产品、林副产品等,不但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带动了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对农业种养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对接项目之一,福州茶口粉干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即食南瓜米粉生产线的建立”,获得立项及资助后,于2003年底建立了年产500吨南瓜米粉生产线并成功投产。由于产品淀粉含量为34.5%,符合糖尿病患者主食要求,一投放市场,便受到多数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欢迎。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的成功,引来了国内外各企业的大力关注。澳大利亚飞马财务集团公司获悉该产品信息后,立即派公司高层人员赴闽清茶口粉干实地考察。经过一年半的悉心探索、研究,澳大利亚飞马公司决定投入风险资金400万美金,建设年产5000吨即食型南瓜米粉生产线,以适应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项目年消耗特种大米约5000吨,南瓜5000吨。同时,沃尔玛公司已表示将在全球连锁店销售该产品。

由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与福州大世界橄榄有限公司对接的“年产2.0万吨青梅汁及年产500吨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生产线”的建立项目,在2004年5月已成功建立了年产2.0万吨PET瓶装高透光率青梅汁生产线,并将产品投放市场。产品质量稳定,风味独特,口感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已实现部分出口。为更好地实行青梅汁生产线的配套加工,公司已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3000亩,示范推广面积15000亩。形成青梅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项目产业化前景良好。每年可消耗青梅约65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加工增值达7倍,当地农民增收5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6·18”拓展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

在2004年的“6·18”交易会上,经黄小晶省长牵线,福建农林大学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引进、合作研究、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与培训等科技合作及暨学术意向书。通过一年来的落实,2005年与荷兰的瓦尔林根大学签订了协议,开展荔枝贮藏保鲜技术合作,延长荔枝货架时间,同时开展水葫芦治理专项合作;拟引进荷兰的先进贮藏保鲜设备及先进的技术。该合作的实施对促进福建省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联谊会策划书范文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