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

2024-06-26

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精选6篇)

1.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 篇一

《孟子二章》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4、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5、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6、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第一课时 鱼我所欲也

一、自主学习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不好解释或难以把握的词句,然后在小组之间交流解决,如果有凝难词句,全班共同解决。

二、合作交流

1、教师和学生共同翻译下列几句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仿照上四句话的翻译,小组合作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句与句的区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余下内容。

(着重掌握文中通假字、词性活用字及古今词义变化字及多义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探究学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层层展开论述的?

(这是全文的难点,学生讨论可能会无章可循,因此此环节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教学。)

2、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2)背诵默写

如:呼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更是千古名句,振聋发聩。

二、自主学习(文中许多语句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名言警句,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讲课前先行背诵。)

1.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认真翻译课文

2.默写课文第二段。

三.合作交流

(1)理清课文层次,说说文章是如何曾曾推理展开论证的。第一层(§1—§2): 第二层(§3): 第三层(§4):

用心

爱心

专心

(2)归纳文章中心论点

四、探究学习: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比较阅读两篇课文,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3)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教(学)后感

答案

第一课时 明确: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先进行因果论证,由因 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就不避开它。然后进行假设推理,从犯面进行论证。通过比喻和推理,证明了“义”的存在。接着,再举行路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加以证明,最后以对比方式从反面加以证明,从而(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此环节可放开第二课时 三。让学生讨论,特别是理清层次环节,完全可以有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答案。)第一层(§1—§2):阐述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第二层(§3):正反论证困境造就人才原因。第三层(§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概括出来,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样写,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同时使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文本材料,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证明了“舍生

延伸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笔锋咄咄逼人。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 篇二

问题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所选《〈孟子〉二章》, 却令不少师生读来云山雾罩, 犹似雾里看花, 晕头转向, 百思不解!查查资料吧, 又偏偏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最大的疑惑是:第一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论点不够鲜明, 究竟是“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还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呢?第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论证不够严密, 本论究竟是并列式还是递进式呢?为什么“忧患”偏重而“安乐”偏轻呢?

对此, 笔者认为, 与现代标准式议论文相比, 《〈孟子〉二章》的行文结构尽管有些独特, 但总体上仍然大同小异, 层次分明。第一章是“开门见山”式总分结构, 第二章是“卒章见志”式分总结构。我们不妨分别梳理一下。

梳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关键词是“以战喻政”。

这里有必要先补充一点, 尽管孟子把孔子所提倡的广义上的“仁”具体化地发展到“仁政”, 并且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不辞辛劳、身体力行地去游说各国君主, 但在弱肉强食、烽火不息的战国时代, 孟子的努力无疑只能是杯水车薪, 就连比较信任、尊重他的滕文公、梁惠王时间稍微长了一点都觉得他烦;加上孟子能言善辩、词锋犀利, 连声追问下, 弄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采纳他的政见当然更是无从说起。所以孟子只好违心地迎合统治者, 为了引出“仁政”而不得不先来一句“王好战, 请以战喻”。

现在我们划分一下这一章的层次。开头两句属于引论,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中间部分属于本论, 事例对比证明论点;“故曰”以后属于结论, 以战喻政升华论点。

需要强调的是, 全文是“引论—本论—结论”结构, 但重心不在本论而在结论上;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但论证的最终归结却是“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具体一点说, 孟子确实用较长的篇幅提出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并分别加以有力的证明。“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城非不高, 池非不坚”等也确非泛泛而谈, 颇有说服力, 但正好像大谈鱼和熊掌的关系一样, 战争只是一个喻体, 是为了引出政治看法的必要过渡。在他看来, “域民”、“固国”、“威天下”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中, 如果仅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戈之利”等“武治”手段, 那就好比战争中只依赖天时、地利因素一样是远远不够的, 想靠的住就得用“文治”, 这同样好比战争中抓住了“人和”一样。这个“文治”的内涵就是“道”也即“仁政”, 而无敌于天下的“君子”就是“得道者”!真正把握住“以战喻政”的手法, 本文也就豁然开朗了。

梳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关键词是“偏义复词”。

我们先说一下“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个别并列式的复合词, 从实际语境看, 并列成分中一个是表意重心, 另一个仅是辅助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的“父兄”重心在“兄”上;《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存亡”重心在“亡”上;本课“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的“兵戈”重心在“兵”上, 等等, 不一而足。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两句正是这样的关系, 前半句为论述重心而后半句仅是补充说明。用今天的话说, 证明了“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 还需要再以同等的篇幅来证明“平坦的道路不易成功”吗?有些资料分析本文论述的是“忧患”和“安乐”两个问题, 这值得商榷, 这两个问题更合适的提法应该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在“生于忧患”这一大主题下, 我们可以把全文划分为两大部分五个层次, 整体上是分总结构层递式步步深入———首先列举圣贤事迹, 其次初步论证忧患是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接着深入论证内在的阻隔是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 也就是说, 成才不仅需要外在磨练, 而且更需要内在磨练。再之后由个人成才推广到国家治理, 说明一个国家同样需要内外的忧患磨练。最后水到渠成, 得出结论。

3.21 《孟子》二章 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富贵不能淫》

教学方法指导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学法指导一: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公孙衍(yǎn)丈夫之冠(guàn)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戒之:告诫。

女家:指夫家。

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由:遵循。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淫:惑乱,迷惑。移:动摇。屈:使屈服。3.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谓此之谓大丈夫:称得上,叫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 .太守谓谁:为,是 .4.古今异义 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命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面).5.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6.通假字 女家:女同“汝”,你。.7.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学法指导二:

【词类活用之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翻译重点句子。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交流点拨】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交流点拨】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交流点拨】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熟读课文,思考: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交流点拨】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交流点拨】“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拓展延伸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附:板书设计】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二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锅里也煮着水,不同的是,水没煮开,青蛙觉得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青蛙被煮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舜(shùn)孙叔敖(áo)畎亩(quǎn)...傅说(yuâ)鬲(gã)奚(xī)拂士(bì)....2.记住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士:狱官。市:集市。

空乏: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恒过:常常犯错误。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而后喻:了解,明白。.入:在国内。出:在国外。敌:匹敌,相当。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4.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痛苦,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使„„劳累,使动用法 .饿其体肤:使„„饥饿,使动用法 .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动用法;使„„坚韧,使动用法 ..人恒过:犯错误,犯过失,名词作动词 .5.一词多义 国国恒亡

(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去国怀乡(国都).拂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死于安乐(在).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发于声(显现,显露).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交流点拨】(1)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师适时点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归纳出论点。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第一段开头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①自然段中的排比,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拓展延伸

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①孟子是一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②孟子是一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民本思想。③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④孟子还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

【附:板书设计】 造就

人才——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 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生于 忧患 治理国家

居安思危——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死于安乐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4.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5.孟子二章、出师表教案 篇五

复习知识点:

1、文学常识

2、读文填空

3、解释翻译

4、理解思想内容

5、写作方法探究

6、完成相关拓展 复习重点:知识点3、4 难点;知识点5、6 复习策略:自学、讨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文选自《

》,作者(),()时期邹国人。

2、“四书”是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二、基础回顾,解释词语。

(1)亦:也(2)欲:想要(3)兼:同时具有(4)舍:舍弃(5)取:选取。(6)甚:超过(7)于:比(8)故:所以,因此(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10)恶:厌恶(11)患:祸患,灾难(12)辟:通“避”,躲避(13)如使:假如,假使(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15)莫:没有(16)则:那么(17)凡:凡是,一切(18)得生:保全生命(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20)为:做(21)而:但是(22)是故:这是因为(23)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25)是:此,这样(26)勿丧:不丧失。丧:丧失(27)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28)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29)则:就(30)弗:不(31)得:通“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32)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33)与之:给他(吃喝)(34)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35)蹴:用脚踢(36)而:表修饰(3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38)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39)何加:有什么益处。何 介词结构,后置(40)宫室:住宅(41)奉:侍奉(42)得我:感激我(43)得:通“德”,感激(44)与:通“欤”,语气助词(45)乡:通“向”,从前(46)已:停止,放弃(47)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3、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6)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

10)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三、课文理解。

1、归纳段意: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2、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为之。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思考: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见利忘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7、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拓展连接。

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历史上有哪些人物表现了这种思想?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5、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6、《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舍生取义的人物,其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又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哪个人物?该人物冒杀头危险义释了谁?

参考答案: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4、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6、关羽;曹操。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复习知识点:

1、文学常识

2、读文填空

3、解释翻译

4、理解思想内容

5、写作方法探究

6、完成相关拓展 复习重点:知识点3、4 难点;知识点5、6 复习策略:自学、讨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1、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标出易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ǎn)亩 :田间水沟

曾(zēng)益:同“增”,增加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ú)乱:违反、阻挠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出题检查掌握情况:(学生圈点勾画出颖难字词,并且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A、词类活用。

1、苦:使-----受苦

2、劳(使动词,使......劳累)

3、饿(使......饥饿)

4、空乏(使....穷困缺乏)

5、所以:用这些方法

6、动(使......惊动)心

7、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8、人恒(常常)过

9、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10、入则、出则(在国内、在国外)..B、古今异义词。

1、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2、举于士

(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C、多义词。

3、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给)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4、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5是:于是人也(这样的)

今义,判断动词

6、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7、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3、齐读课文,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阅读解析

(一)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另外一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个,都出身低微,作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二)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议论)

2、请一学生示范朗读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简单的说:(人才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造就)

4、背诵第二段(采用抽查一两个学生的形式)

(三)分析课文第三、四段

1、一学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3、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五、归纳总结

1、本文的论证方法。(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本文写作特点。

(正反对比论证,排比手法。)

六、拓展训练

1、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你从历史或现实中,列举一个经受艰苦磨难,终于成就了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人物:,事迹:,2、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出师表》复习

复习知识点:

1、文学常识

2、读文填空

3、解释翻译

4、理解思想内容

5、写作方法探究

6、完成相关拓展 复习重点:知识点3、4 难点;知识点5、6 复习策略:自学、讨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三.字词解释(一).重点词语

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秋: 时 3.殊遇:优待.厚遇。4.光:发扬光大 5.恢弘: 发扬扩大.6.引喻: 称引譬喻 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 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 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14.咨:询问.15.裨:弥补.16.性行淑均: 淑: 善.均:平17.驱驰:奔走效劳.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19.攘除:排除,铲除.20.损:除去.21.益:兴办.增加 22.慢:怠慢.疏忽.23.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25.诹: 询问26.效: 实现.27.诚: 确实(二)通假字

1.简 通拣: 挑选

2.阙 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三)古今异义词

1.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 2.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 3.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

4.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

(四)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2.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3.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

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

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

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翻译句子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7、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8、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10、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1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12、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1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1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8、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îu)一年矣!

20、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1、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3、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27、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五、课文理解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主旨是:亲贤远佞

这样才能让后主认识到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使命。(只有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方可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

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全篇议论作铺垫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1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

1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六、课堂小结:(参全解)

七、训练测评:

(一)课文默写

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4.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广开言路)(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6.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8.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1.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2.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1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

(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

(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

(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 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二)解释翻译(见文言文全解所划)

(三)拓展训练:

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的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

2、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三.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6.孟子二章语文教案设计 篇六

一、《孟子二章》

一、解题

1、孟子,名軻,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纪元前372年,死于纪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孔子子思(孔彶)的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孟子处于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主张“民贵君轻”,反对侵略性战争,提倡“仁政”“王道”。他游说诸侯,都不采纳和重用。

固隐而著书立说孟子》共七篇(各篇分上下),每篇以篇首二三字为题。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舜发于畎畝之中》选自《孟子-告子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注释与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节令、气候、时机,不如有利的地理 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心归向和内部团结。天时:节令,气候,时机,政治形势。非人力所能及的带有迷信色彩。

地利:有利的地理条件。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廓:内为城,譬如有一座山城,内城方圆只有三里,外为廓。

外城只有七里,敌人围攻它却不能取 环:围。

而:---前顺承,后转折

胜。既然能够包围来攻打它,必定获得 有利的节令、气候、时机。如果不能取 胜,这就是因为有利节令、气候、时机 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势啊

夫:语助词。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1)、池:护城河。(2)、兵革:泛指武器

装备,兵,指兵器。革,指盔甲。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 深,兵器和盔甲不是不锐利和 坚固,粮食不是不多,(然而 敌人一来)就弃城逃走,这是 因为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人 心归向和内部团结啊。(3)、委:放弃。

去:离开。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界:界限。域:使定居。(使动用法)得道:行仁政。至:极点。畔=叛。顺:归顺,服从。

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是靠国家的疆界,使国防巩固不是靠山川的险阻,要使天下威震不是靠兵器的锐利。行仁政的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服从他。拿全天下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当然取胜)。所以,仁君圣主要么不进行战争,若进行战争,便一定胜利。

《舜发于畎畝之中》(告子下)舜发于畎畝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译:舜在田野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从鱼盐贩子的行业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被释放而提举出 来,孙叔敖在海边隐居中被任用起来,百里奚从买卖场所被提举出来。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相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一说舜为禹所放逐,死在南

方的苍

梧。

傅説(yue)商王武丁的大臣。相传原是傅岩地方从事板筑的奴隶,治理国政。

胶鬲:殷纣时贤臣,最初贩卖鱼盐,周文王举荐为纣。管夷吾:即管敬仲。春秋初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颖水毛滨人。由毛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原为齐公子纠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为令尹,辅楚庄王大胜晋兵。曾兴修水利,蓄水灌田。百里奚: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为虞大夫,虞之时被晋俘去,夜

半,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后出走到楚,为楚人所执,又被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回。用为大夫,使秦称霸。

发:起,指被任用。

畎畝:泛指田野。畎:田间的水沟。

畝:田垄。

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市:名词,市集、市井。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必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这个,那个。其:代词,“他的” 拂:违背。所以:这样。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他身受贫穷之 苦。

乱;挠乱。

所为:所,助词。

动心:使心惊动。

忍:坚。

益:与坫同义。

空:(使-------资财缺乏)

(使------受穷困)曾=坫(dian)(食物,酒等)苦:(使------劳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翻译:所以,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那个人的身上,就一定要使他的心志经受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肠胃饥饿,使他受到穷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总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使他的心灵触动,使他的意志坚韧,并增长他的才能。借此,使他们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强,使他们增加了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常。喻:了解。过:犯错误。困:苦,苦苦思索。衡=横:梗塞。

指不顺利。作:奋起,有所作为。征:察验,显出。色:容色,脸色。入:在内面,指在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bi)=弼:匡正过失 拂士:能谏诤的贤士。出:在国外。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 这样,就可以知道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相反,安乐使

译: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然后才能改 正;心里常苦苦思索,思虑梗塞而不顺 利,才能奋发有所做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 家,国内没有能坚持法度的大臣和敢于 谏诤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往往 会遭到灭亡。

一般人没有预见性,等到发生错误然后 才能改正;等到困难来了才着急,(心意 困扰,思虑梗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显 出脸色来,发出声音来,然后才被人们

所了解。

人怠惰,可使身亡。

二、本课基础知识

1、生字注音 畎quan

2、通假字 拂bi= 弼

畔=叛

曾=增

衡=横

傅説yue

鬲ge

3、解释加括号的字,并译句。(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那个)

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那个人身上。(2)舜发{于}畎畝之中。

舜在田野中得到起用。

(3)然后知生{于}忧患。

然后才知道从忧患中得到生存。

(4)、三里{之}城

三里的小城。(5)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在座城)

(的)(从)(在)

包围并攻打这座城却不能取得胜利。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的)

人民定居不凭借国家疆土的界限。(7)、亲戚畔{之}。

亲戚背叛他。

(8)、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从买卖场所中被提举出来。

(市集,市井)(代,他)(9)、{固}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所以。

域:界限,限制。

固:巩固。

威:威震,威。摄 兵:兵器。

利:坚锐,锐利。

(10)、曾{益}其所不能。(增加){益}其声,又近出前后。

(更加,更)(市井,集市)(买)(违反,打乱)(拂=弼,辅弼)(举用,选拔)(全)(射出,发射)(出,出发)(起,任用)(11)、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12)、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13)、百里奚{举}于市。{举}国上下。

(14)、兄其{发}矢十中八九。

有时朝{发}白帝。舜{发}于畎亩之中。

4、本文的使动用法句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定居)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是靠疆土的界限。(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国防巩固不是靠山川的险阻。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威震)(使------巩固)

使天下威震不是靠兵器的锐利和盔甲的坚固。(4)、{苦}其心志。

使他的心志经受苦恼。(5)、{劳}其筋骨

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6)、{饿}其体肤 使他的肠胃受到饥饿。

(使------资财缺乏)(使------受困苦)(使------饥饿)(使------劳累)(使------劳苦)(7)、{空}乏其身。

使他受到资财缺乏的困苦

三、练习与测验

1、生字注音,注音写生字(6分)

5、找出使动用法的字并译出全句

2、写出通假字并注首字音(5分)

3、翻译句子加点的字(25分)

字(1x7)句(1x7)分

6、翻译古文句子xp68#二10分

4、翻译句子(1x20)

7、默写《孟子二章》(20)分

四、课文分析:章

上一篇:高考激励人的励志文章下一篇:二年级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