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2024-10-26

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共8篇)

1.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一

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0-12-26 11:12: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中广网重庆12月26日消息(记者刘湛)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各大城市竞争中,重庆获得教育环境竞争力全国第一。

1996年,直辖前1年,重庆义务教育普及率只有18.87%,中西部最低;初中毕业生能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只有56.16%;到1997年大学毛入学率也仅8%,远低于全国水平。直辖13年来,重庆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重庆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全面完成“普九”;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和大学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和30%,西部排名第一。

重庆教育靠什么取得突破与发展?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说,法宝就是城乡统筹发展,敢为天下先。2003年9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实行销号制和直接支付制,清理化解“普九”债务,累计偿还总额达28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还清“普九”欠债的省份。

2005年以后,重庆投入45亿元改造农村学校危旧房,全面消除了40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D类危房;市财政安排资金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在全国率先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仅2009年全市安排资助经费就达40亿元,惠及各类学生413万人次。

2006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实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2008年,提出四五年内投入资金158亿元,重点加强职业教育达标学校、示范重点学校、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等建设,率先在6个区开始免费中职试点工作;2009年,将免费试点范围扩大到10个区。2008年7月,教育部和重庆市签订《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资料来源:

2.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二

近日, 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在苏州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 部省合力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 为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根据协议, 教育部将加大对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扶持力度, 支持江苏健全教育省级统筹体制机制, 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指导推进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继续落实部省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 并组织高层次专家团队开展江苏教育现代化决策咨询服务。江苏省将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 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调整优化教育结构,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组织开展省级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试点, 全力打造苏南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同时加强监测评估, 形成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各部门协调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格局, 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

3.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三

本刊讯3月11日,教育部、自治区政府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教育部部长周济分别在签字仪式上作重要讲话。自治区主席马飚、教育部部长周济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协议。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李康,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出席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李康主持。

郭声琨说,教育部和自治区政府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广西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教育部对广西改革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周济部长等教育部领导多次亲临自广西考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郭声琨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兴旺的根本。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动广西教育改革与发展。在2007年底顺利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及时作出了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的决策。这次教育部与自治区政府签署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必将对广西职业教育攻坚战的开展、对广西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认真把协议实施好、落实好,全面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努力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周济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推动广西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努力,广西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社会和谐、改善民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在了民族地区的前列,探索并积累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

周济强调,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离开了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就无从谈起。进一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不仅对促进广西实现跨越发展,而且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希在签字仪式上宣读了协议。按照协议要求,试验区将在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职教园区建设、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六个方面开展试验。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全面支持广西打好职业教育攻坚战,大力推进广西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据了解,这次主要试验内容为,一是继续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攻坚方案”,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全面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部分毕业生就地创业就业,促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二是实施“城市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形成职教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从2009年起,5年内,按照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决定的要求,分别实施省会城市南宁职教园区、广西北部湾职教园区、工业基地柳州市职教园区、边境国门崇左市职业教育园区等建设项目。三是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开展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到2013年,广西30万人口以上的县及15个民族自治县(含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共61个县(市)均建成自治区示范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四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全面落实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一年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半年的制度。实施校企合作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促使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资源重组与整合,积极扩大东西部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规模,促进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是在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自2009年起,启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六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桂文)

广西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千名中职学生聚集邕城大比武

本刊讯3月4日,2009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暨全国赛广西区中职选拔赛在南宁开幕。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达球出席开幕式。

本届比赛由自治区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全区13个市和40个区直部门直属学校选派代表参加了7大专业门类20个项目的预赛,预赛选手上万名。经过层层角逐,选拔进入全区大赛的优秀技能选手近千人,是我区历届职业教育比赛规模最大、覆盖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大赛。

本次比赛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一是以最新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并对优秀选手核发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使技能比赛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器;二是比赛首次设公办学校组、民办和县级学校组,广泛调动了民办和县级学校参赛的积极性,使比赛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学习交流经验、展示检验成绩的大平台;三是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有近百个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为比赛提供了物资和人力支持,使比赛成为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器;四是按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装备确定比赛设备,使比赛成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风向标。

(桂文)

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

柳州将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本刊讯柳州市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强强联合,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在3月15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柳州市教育局负责人透露了这一职教发展计划。

据了解,自治区给柳州的定位是广西的工业职业教育中心。柳州市将按照“优化结构,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原则,以专业为纽带,以专业优势院校为龙头,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逐步推进柳州市制造业职教集团、广西轨道交通职教集团、柳州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取得经验后,再加快推广组建柳州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柳州市文化产业集团、柳州市服务“三农”职教集团等其他职教集团。

今年是职教攻坚年,柳州市职教工作的重点是:加快职业教育集中办学区建设,年内完成柳东新区职教区一期建设任务,首批4所入驻院校秋季学期进驻办学。

启动“创建全区85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组织柳州市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创区示范和全国示范学校的申报工作。

扎实推进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国家级实训基地设施配备的同时,重点打造数控技术应用、现代物流、动漫制作等市级实训基地,全面实践“校企共建、校校共建”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争创2--3个全市一流、全区领先,上规模、上水平的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

立足柳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中职教育示范专业建设力度,以3年建设为周期,落实经费投入,打造现代物流、中华茶艺、计算机网络等15个左右的新市级品牌专业。力争有1~2个新专业成为自治区的示范专业。

此外,围绕“全民创业年”的要求,面向广大学生,切实抓好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工作,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及就业能力,做好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保证毕业生取得双证率达8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

大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不断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

(桂文)

广西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达23家见习岗位1063个

本刊讯3月13日,广西首批由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授牌仪式在南宁举行。目前,共青团广西区委已有团中央授牌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3家,提供见习岗位1063个。

为调动社会资源帮助青年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团中央推出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市场机制为准则,以岗位需求为前提,面向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举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通过为见习人员提供就业创业的见习支持,有效地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的支撑。见习基地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每年至少安排一期见习,见习时间从2个月到一年不等,同时为见习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同等条件下,在本企业见习的青年可优先录用。

共青团广西区委计划在今年建立650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青年见习人数1,5万名以上。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广西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不仅需要全区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大力推进,还需要社会各方的鼎力支持。只要是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且具备国家法定安全生产条件,愿意为见习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的,有意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都可与团区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合作,共同为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4.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津政发〔2006〕024号)

天津市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教育部各有关司(局):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服务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依据《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津政发〔2005〕85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功能,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创造新鲜经验,提升服务能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实现天津市“三步走”战略和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大批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二、试验重点

――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优势,不断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通过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改革,探索社会化、专业化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和在职职工培训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中、西部地区的互助与合作,探索为中、西部和环渤海地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搭建服务平台。

――通过改革试验,使天津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分别达到18万人和16万人。从今年开始,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每年招收中、西部学生分别为2万人。每年职工和农民培训率分别达到100万人次,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继续保持大体相当。

经过五年的试验,初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即“1545工程”)、强化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所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5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40个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此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五年内,围绕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海运及环保等优势产业,分期分批重点建设50个技术设备先进、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2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校实训基地30个;达到本专业领域一流水平,具有突出特点的专业实训基地18个。通过建设,基本满足重点专业领域学生实训和职工培训需要。探索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中央专项建设资金的导向作用,形成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2.强化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

――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围绕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的支柱产业和骨干行业以及现代农业,在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重点扶持12个工业系统、5个建设系统、5个交通系统、10个现代服务业系统、2个农业系统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行业系统指导下,通过职业学校与对口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在5年内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5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占40%。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性工程。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农村三级办学网络作用,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要载体。3年内,除重点建设12个有农业区和各县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外,还要重点建设177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有序流动。继续实施“351培训工程”,利用3年时间,通过开展红色证书、绿色证书、蓝色证书、村干部、农村经纪人5大培训,使全市郊区100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市区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都要创造条件,为农村科技致富、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民工开展培训。

――实施社区教育工程。

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适合社区内各类人员需要的教育培训和技能训练活动,使之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职业院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应逐步向社区开放。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五年培训量应达到本社区人口的30%以上。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实际,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较为完善、具有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职业技能训练需求的社区职业教育网络,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化社区、和谐社区的进程。

――实施职工素质提高工程。

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着力提高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素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层次,改善职工队伍的技术结构。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形成具有企业特色、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员工职业学习需求的学习型企业。全市在职职工年培训率要达到20%以上。各企业对进城务工人员也要加强职业培训。企业要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要主动开展职业培训,为企业发展服务。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减少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孵化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全市重点建设100个市级骨干专业。鼓励学校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全市每年评选30门精品课程,从中遴选出部分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鼓励支持教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再编写50门具有鲜明职业特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教材。

――实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全市重点培养200名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2000名骨干教师。引进1000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青年教师,先到企业实习一年,然后回学校顶岗教学,使职业院校每个骨干专业都有4至5名“双师型”骨干教师。各级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同时,“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0%。要抓紧职业院校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与提高,各级职业院校负责人3年内轮训一遍,并逐步达到“双师型”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功能作用,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管理干部和专业课教师,广泛开展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培训,年培养培训量达到5000人次以上。不断加强天津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院校联合、合作,有计划地组织东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相互交流、挂职锻炼、顶岗任教。

――实施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建设工程。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学生毕业后持证上岗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为保证向全国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充分依托国家有关部委及行业协会,在天津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设立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机构。3年内,在全市所有高等职业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分期分批建设100个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创业中心要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指导和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其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后,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习许振超等现代工人的先进模范事迹,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好富有时代特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拓展能力。要把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严谨求实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实施以下四项改革和四大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1.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完善在天津市人民政府领导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天津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各区县、各行业要管理好本区域、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

进一步规范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并体现职业特点。由市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规定负责审批、备案工作。

天津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进一步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意见,各区县政府、各行业负责所属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151所调整到100所左右,高等职业学校数量控制在30所以内。

2.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继续坚持依靠行业企业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作用、依靠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在不改变公办职业学校产权性质的前提下,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试验。

要按照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本着向资源优势职业学校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各行业要整合所属的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构建20个以行业为依托,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中、高职共同发展的职教集团。市内各区构建以社区学院为龙头,整合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6个区域性职教集团。有农业的区和各县构建以职教中心为核心,三级办学网络为基础的12个职教集团。集团内形成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建立崭新的强有力的领导体制,统筹使用师资、资金、设备、场地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过程中要防止教育资源流失。

3.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市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核定职业院校的编制标准,加强编制管理,合理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大胆引进市场机制,建立能够广泛吸引人才,有利于人才科学、合理流动的制度。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岗位聘任制,实现学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研究制定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工作考核办法。要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的激励机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完善校内结构工资制,积极探索以教师为本位的校内分配办法,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直接挂钩。

4.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定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本的原则,灵活地安排学习方式,在职业院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弹性学习制度。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关于在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细则、进一步修订学分制细则。试行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以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以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快速成长。

5.在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上创新。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机制,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采取政府支持、办学主管部门配套、职业院校建立发展基金、社会捐资助学等多渠道筹措方式,探索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市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根据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职业学校不同类别的生均经费标准;

――除经常性拨款外,市、区县人民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职业学校教育补助专款和贷款贴息;

――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

――市政府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按照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市、区县级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发展、扶贫开发等相关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纳入支持范围;

――鼓励企业及个人投资职业教育,同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6.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创新。教育部门会同人事等部门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考核办法,在学校编制范围内,优先调入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有条件的技师可以转聘为职业学校的讲师、一级教师;有条件的高级技师可以转聘为职业学校副教授、高级讲师。职业学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探索开通教师评聘其他技术职务职称系列的渠道,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要有计划地安排在职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每年不少于2个月;被聘用的应届毕业生拟担任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一年;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2天的继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否则不能评聘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7.在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上创新。根据专业实训和企业的需要,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一批适应“工学结合”型、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办学实体。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下,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教育与产业紧密合作的互动机制。增强职业院校的生机与活力,使职业院校更加贴近经济、贴近企业,培养大批先进制造业生产与研发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8.在理顺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上创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快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市有关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上岗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不再重复考核。

(三)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1.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现有职业院校为基础,创办职业教育特区。引进一批世界著名、优质的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共同创办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园区;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共同创办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园区。建立与重要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在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沟通,交流职业教育的改革经验与成果。

2.扩大利用国外职业教育资源。鼓励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行业内外资源,与世界跨国公司及在津的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及培训基地;加强与国外一流职业院校合作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内分期分批安排100名青年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修。

3.扩大职业技能竞赛的影响力。由天津市和教育部每两年共同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完善选拔办法,推荐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直接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训机构和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形成新的高技能人才选拔录用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

4.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劳务输出。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劳务合作,探索职业院校毕业生劳务输出的形式,扩展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外劳务输出的渠道,为我国技能型人才走向世界、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摸索经验。

(四)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

1.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新就业人员必须取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以上毕业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首先从取得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同时,要努力为中西部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促进企业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立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的长效机制对劳动预备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2.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积极开展企业职工的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

(五)探索支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1.坚持扩大招生与推荐就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天津优质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及就业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采取“1+2”、“2+1”、“1+1+1”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办学、连锁办学、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招收外地学生的规模。积极开展推荐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五年内推荐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次。

充分利用天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选择企业急需的专业,采取定向、定单等形式,面向中西部地区,开展招收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学生的试点工作,为外地和本市企业培养紧缺人才,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硬件支援与软件支持紧密结合。除了对中西部对口地区在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外,要充分利用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与示范性职业院校,为中西部省区、环渤海地区及农村地区职业院校培训校长和教师。确定一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与甘肃省实行对口支援,选派一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开展校际合作交流。

3.坚持助学扶困与奖励优秀紧密结合。按照教育部、劳动部和财政部有关要求,对招收中西部学生规模大的中职学校每年都要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对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中职贫困学生,由国家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都要安排学费收入的10%用于奖学金、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参加生产性实训实习,可以取得相应的补贴。要广开渠道、完善措施,建立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渠道,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学金、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助学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捐资助学。市政府每年拨款500万元,设立市级助学金,并积极建立职业院校特困生助学体系。

四、保障机制

(一)切实加强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领导。建立由天津市市长、教育部部长为组长,天津市主管教育的市领导、教育部主管职业教育副部长为副组长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天津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部职成司、高教司、规划司、财务司等负责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试验区日常工作。

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构的会商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协商会议,听取试验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有关试验区工作的重大事项,把握试验方向,推进试验进程,评估试验效果,解决存在问题等。

(二)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天津市人民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五年投入5.5亿元,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10.1亿元,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校建设、职教中心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技能竞赛、国际会议和助学金等,由天津市教委、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教育部对试验区建设将给予大力支持,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校建设、专业教师培养、职教中心建设等项目上予以优先安排,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视天津试验的进展情况,予以一定的资金倾斜。

(三)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天津市依据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有助于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学校用于实训和勤工俭学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收入,自获利起5年内给予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财政扶持政策,并对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金融机构要以信贷方式支持职业院校发展。在学校调整时,对于土地或校产置换,各有关部门应简化手续、减免费用、提供方便。

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进行职业教育依照办学成本适度调整收费额度的改革,使职业教育的举办者、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以及学生分别承担教育成本,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天津市要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规划。加快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的立法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提供法规制度的保证。天津市将每年5月15日列为职业教育法制宣传及成果展示日。

(五)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建立试验区专家咨询组,对试验区工作提供咨询评估。组织市教科院、职教中心及有关高校的职教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研究,并列入全国及天津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不断总结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新经验,教育部将从中遴选优秀研究项目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予以必要支持并及时推广。

5.试验教育--水泥混凝土二 篇五

水泥混凝土试件的制作环境为 ℃的室内,试验前试验用具应进行润湿 A.20?5 B.25?5 C.20?2 D.25?2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时先对拌合物进行塌落度试验或维勃稠度试验,品质合格后,应在 min内开始制件 A.5 B.10 C.15 D.20 答案: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3题

当塌落度大于70mm时,用人工成型。非圆柱体试件以及直径小于等于150mm的试件成型时分 次装模,直径大于150mm的圆柱体试模,分 层装模 A.1,2 B.2,2 C.1,3 D.2,3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在温度在 ℃,湿度 %的室温内静放1-2昼夜后进行第一次外观检验 A.20±5,大于90 B.20±5,大于50 C.20±5,小于50 D.20±2,大于5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水泥混凝土制作非圆柱体试件时,当塌落度小于25mm时,拌合物 次装入试模,采用直径为 mm的插入式振捣棒成型,振捣至表面出现水泥浆为止,用刮刀刮除多余混凝 A.1,25 B.2,25 C.1,20 D.2,20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6题

当塌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拌合物1次装满并少有富余。开动振动台至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为止,振动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常满,振动时间一般不超过 s。振动结束后,用钢直尺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初次抹平,待试件 后,再次将试件仔细抹平A.90,初凝 B.90,收浆 C.120,收浆 D.120,初凝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20±2℃,湿度大于等于 %。当无标准养护室时,将试件放入不流动的 中养护 A.90, Ca(OH)2饱和溶液 B.95, Ca(OH)2溶液 C.95, Ca(OH)2饱和溶液 D.90, Ca(OH)2溶液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混凝土标准养护龄期是28d,龄期计算从拌合物 开始 A.加水泥 B.搅拌 C.加集料 D.加水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尺寸是150x150x150mm,非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00x100x100mm和200x200x200mm。当尺寸为100 mm时,尺寸换算系数为0.90,当尺寸为200mm时,尺寸换算系数为1.10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强度大于C60时,应使用标准试件。使用非标准试件时,通过试验确定尺寸换算系数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

进行配合比设计试样拌合前,所有材料都应放置在25±5℃的室内。搅拌机应先用少量砂浆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2题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3个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1MPa。1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试验结果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3题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小于C60,非标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4题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应擦干试件,以成型时试件的侧面为上下受压面,并使试件中心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5题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加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6题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以3个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当2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时,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7题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的长径比是1,直径为150mm,高是150mm。非标准试件长径比为2,试件尺寸为φ100x200 mm和φ200x400mm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8题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中,对于现场取芯的试件,高径比不是2的试件应按表进行修正,表中没有的长径比,可以用内插法法求得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9题

圆柱体试件在试验前应进行端面整平,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试验前擦干试件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0题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置于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试件轴中心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1题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前,先测定沿试件高度中心部位两个方向的直径,再分别测量直径端点的4个高度。计算抗压强度时,取2个直径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的计算直径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2题

水泥混凝土抗弯试验时,试件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接触平衡、均匀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3题

试验时,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加荷速度控制范围为0.02-0.05MPa/s,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小于C60时,加荷速度控制范围为0.05-0.08 MPa/s,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控制范围为0.08-0.10MPa/s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4题

测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完成后应记录最大荷载,精确至N,还应记录混凝土的断裂位置,精确至1mm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5题

测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时,当混凝土断裂面发生在时两个加荷点之间,以3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当2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6题

测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时,当有1个试件的断裂面发生在2个加荷点以外时,按另两个测值的计算。如果这两个测值之差不大于两个测值中平均值的15%时,以2个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否则无效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7题

测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时,如果有2个试件的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8题

测定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时,当有2个试件的断裂面发生在2个加荷点以外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9题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水压从0.3MPa开始,每个8h增加水压0.1MPa,如此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出现渗水,停止试验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0题

水泥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3个试件未发生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当达到设计抗渗等级后,也可以停止试验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1题

水泥混凝土抗渗等级分为S2、S4、S6、S8、S10、S12。若加压至1.2MPa,经8h,第3个试件还没渗水时可停止试验,抗渗等级以S12表示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2题

抗渗等级计算式中的H,是第3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3题

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可以检查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品质,确定混凝土抗弯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4题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试件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试块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不大于2mm的孔洞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5题

水泥混凝土抗弯试验时,应在试件的中部测量试件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6题

水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确定方法是:当有超过30组的混凝土强度资料时,通过计算获得。强度等级为C30-C60之间时,当计算值σ≥ 4MPa,以计算值作为取值结果;当σ<4MPa时取4MPa作为取值结果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7题

当没有统计资料时,水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由查表取值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8题

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混凝土强度试验应至少采用3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有1个试拌配合比,还有2个水胶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用水量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1%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9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测定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当表观密度实测值与 计算值之差小于实测值的2%时,配合比维持不变。当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大于实测值的2%时,配合比每项材料的质量应均乘以表观密度校正系数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0题

混凝土抗渗成型试模的规格为:上口直径175mm,下口直径185mm,高150 mm,也可以是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和高均为150mm的圆柱体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1题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件的养护期不小于28 d,不大于180d;试件成型后24h脱模,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2题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的密封材料由石蜡和松香组成,其中松香占5%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3题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用于测定混凝土硬化后的防水性能并确定抗渗等级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4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由表JGJ55-3选用,超出表中掺量的,通过试验确定。I、II级粉煤灰影响系数宜采用下限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5题

配合比设计计算时,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天然状态为基准,计算水的质量时应扣除粗集料、细集料中包含的含水量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6.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汇报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大家融入到新教育这个大家庭中来。同时感谢大家对我县新教育工作的认可、肯定与支持。你们的认可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你们的肯定,更增添了我们践行新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你们的加盟与支持让我们又一次亲身体验到了新教育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老师们,新教育在我县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来,我们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在六大行动中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五年来,我们紧跟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步伐,将新教育“三大课程”纳入到我县的小学课程管理体系,编写了教材,推荐了共读书目,推广了一系列的做法,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

今天用了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县新教育工作室的成员,就新教育儿童课程、有效教学框架从项目介绍到具体操作向大家做了详尽的汇报。

受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的委托,我就我县在推进新教育实验方面的一些举措,坦诚地和大家做一交流,概括地讲就是:实施七项策略;采取六种措施;得到三点收获。

一、行政区域推进实施七项策略:

策略

一、制定远景目标。

对绛县整体而言,我们提出区域“非常6+1”目标,即让一个加速发展的绛县、标准的绛县,教研的绛县、数码的绛县、书香的绛县、和谐的绛县和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绛县,呈现在世人面前;

对学校而言,我们提出校园建设“五化”目标,即净化、文化、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

对教师而言,我们提出教师五心建设目标,即要求教师守住爱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平常心。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每年都要提出新教育实验的重点工程,找准突破口,想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比如:XX年,县教育局在教育教学上提出了有效行动十件事。其中,有效教学框架应用、农历课程推广、晨诵午读规范、每月一事跟进、教师专业阅读等都和新教育有关联。

策略

二、组建推广团队。自新教育实验在我县开始实施以来,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负责人的新教育实验领导组和以教研室主任为负责人的业务推广组。领导组负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教育实验规划,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业务推广组主要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引领教师进行“六大行动”实验,解决实验推进中业务方面的问题,做好实验评价工作。局长校长一条线,保障经费使用,设施装备,环境布置。分管副局长、教研员、业务副校长一条线,保障项目规划,理论培训,实验评估。

策略

三、聆听窗外声音。

走出去:自XX年成都年会初识新教育后,每届年会都会派出一行20至30人的团队参会,局长亲自带队,人员由新教育实验领导组、业务推广组以及先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组成,全县先后派出了200余人参加年会,零距离地学习新教育实验的阶段成果;

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还派出一名教师到新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主攻儿童课程和有效教学框;期间不断派骨干教师参加研究中心组织的“儿童课程”培训研讨及开放周活动

除此之外,教育局年年组织校长外出参观学习;多次组织相关教研人员和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地组织的各种专业研讨和培训。

请进来:

外面的世界为绛县教育人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精彩的窗口,从XX年到XX年,教育局先后邀请了陈玉琨、储昌楼、刘良华、刘京海、郑金洲、陶继新、肖川、李炳亭等37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和名师莅临我县讲学授课;两次邀请干国祥、马玲、魏智渊等新教育专家团队到绛县,进行新教育田野培训和专题讲座。这些富有智慧的窗外声音使绛县教师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

策略

四、全县教师共读教育名著的活动

XX年开始,我们在全县提出了“一人一报”的举措,要求教师自己必须订阅一份和专业相关的报刊杂志,引导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积淀。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教师形成读书风气,提升教师生命质量。XX、XX、XX年我县新教育实验领导组为广大教师选购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们,你们好!》《高效课堂22条》《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全部免费发放到每个教师手中,开展全县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通过“读书沙龙、读书演讲会”等多种方式相互切磋,彼此交流读书的感悟,分享阅读的成果,使阅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提升教师生命的同时,又改进了教育行为,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策略

五、设置行动底线。校情不同,师情不同,学情不同,行动制定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策略。业务推广组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在不同阶段提出行动实施底线。比如:营造书香校园,我们最初提出“有时间读、有地方读、有图书读、有办法读、有精力读”的最低标准,要求做到“校校有图书室、班班有图书柜、教师人人有图书架”。这些底线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行动的进展,重新设定新的底线,XX年的底线为:各学校要把晨诵、午读纳入课程,保证各班级每天有15分钟的晨诵时间与30分钟的午读时间;各班级每周都要按照《营造书香校园指导手册》要求,诵读一首古典诗词和一首现代诗歌,晨诵内容学生有记录;每学期按照县教研室《儿童阶梯阅读共读书推荐》内容,至少选择其中两本书进行师生共读;各中心校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儿童课程专项研讨,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活动。

针对每个实验项目,我们还制定有相应的评价细则,并把项目实施情况计入学校考核,确保让每项实验都真正落到实处。

策略

六、调整评价办法。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XX年,我们就开始着手修订原来的以教学成绩排座论次的评价方案。在对学校的评价中,增加了书香校园建设、远程教育应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权值,并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设置了单项奖励,实行末尾淘汰制。评价方案的修订,使各校不再一味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上。

策略

七、实施奖励推进。

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并积极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提出让“想干事的能干事,能干事的干成事,干成事的干大事”的用人指导原则,在职称评定、干部任用上给予倾斜。XX年全县教育系统大范围的人事调整,新教育实验项目组核心成员全部提拔使用,比如我们项目组的赵晶、樊丽艳、王丽娟老师,分别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乡镇教研员、小学校长、县局教研员,让他们在更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

XX年,绛县新教育实验办公室受“绛县人大教育促进会”的委托,承担了在全县范围内公开评选优秀教师的重担。我们打破了过去“单纯以教学成绩论优秀”的传统惯例,设立了爱岗敬业模范、学生喜爱的老师、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校长、专业发展优秀教师等六个大类,旨在引导全县教师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注重个人精神的成长。获奖的60名教师中,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占到了48名,在教师中间引起了轰动。

二、实验管理采取六种措施

措施

一、成立新教育实验研发共同体。XX年,为了充分发挥我县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县教研室开始筹建“共同体”,探索集学习和研究于一体的教师成长模式。共同体的主要职责有三:一是承担县教研室安排的各项研究任务,参与县教研室组织的实验项目调研视导,及时总结经验。二是制定学科教师成长发展计划,建立并开通博客,引领其他教师加强学习,静心研究,真正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引领者和促进者。三是收集和处理最新实验动态信息,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一位老师,使共同体真正成为实验工作的研究中心、辐射中心和示范中心。我县主要有三个共同体(8个工作室):“儿童课程研发共同体”,含晨诵、午读、读写绘、农历课程四个工作室。“有效课堂研发共同体”,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工作室。每月一事研发共同体,1个工作室。目前三个共同体,8个工作室通过网络上传实施意见、操作办法、教学预案、教学等300余万字,有力的指导了教育教学。

措施

二、编写实验系列指导手册。为把新教育实验的项目引领好,我县教研室带领各小共同体,先后编写了《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有效课堂研究》、《有效教学框架百问百答》、《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汇编》、《营造书香校园晨诵午读暮省指导手册》、《营造书香校园优秀晨诵篇目推荐》、《在农历的天空下晨诵课程指导手册》、《农历课程资料荟萃》、《农历课程预案》、《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共读书推荐》、《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绘本推荐》等二十二本新教育实验系列指导手册,发放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手中。这既是绛县教育对新教育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实验学校与教师的行动指南。

措施

三、组织本土导航培训。新教育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实施,项目组都要组织校长与教师以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在不同地点进行多种培训,四年多来培训数量达100余),参培人次上万人。

培训模式灵活多样:

一是专题式培训:在新教育实验每项行动启动和实施过程中,业务推广组都要利用寒暑长假,深入到各个中心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老师们了解实验项目,明确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为项目的全面健康推广奠定基础。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晨诵、午读、读写绘、有效教学框架这几个项目在实施前和实施中我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全员的培训。

二是推介式培训:共同体编写的每本指导手册,都要在下发时举行隆重推介仪式,使广大教师在实施中再次明确本学期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如何进行操作,如何实施评价,如何总结提升,如何规范项目管理等等,对实验项目的开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三是竞赛式培训:项目组每两年策划并组织实施一次“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教师基本技能”,从朗读、绘画、书写三个方面进行了展示。第二个层面为“教师专业技能”,重点考察教师的命题能力、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每次展示活动为期1个月,在教师中比业务、比技能,激励学校与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有效课堂实验中。

四是座谈式培训:项目组经常召开两种形式的座谈会。一种是较为随意的,共同体成员深入到各校与校长、教师面对面座谈,一方面进行调研,另一方面在相互交流中解疑答惑。一种是较为正规的,在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成果与突破时,及时召开专门人员的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分享成果,共同提高。

五是课例式培训:在晨诵、午读、农历课程、有效教学框架推进中,都要挑选精品课例,送教下乡,通过一节节具体的课例引导老师步入正规,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这样,促进了相互交流,缩小了各校项目之间的差距。

措施

四、打造项目精品学校。项目组成员对各教师在业务上给予指导,还不断深入到学校,打造各类精品校,用典型引领学校,用精品辐射学校。以“书香校园精品校”为例,XX年教研室蹲校进行指导,精心选拔了三个典型校,一所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内小学,一所是新农村寄宿制学校东吴小学,一所是条件较艰苦的农村学校北杨小学。这三个学校,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精品校打造完工,组织全县小学分批次进行学习观摩,参会的校长、老师对三所学校的优秀做法产生了共鸣,目标更明确了,思路更清晰了,方向更坚定了。截止目前,项目组打造的各类项目精品学校已有50多所,接近全县小学总数的一半。

措施

五、搭建相互交流平台。

实验开展一年以后,我县新教育实验办公室,每年都要召开“全县小学重点工作有效行动开放周”活动,架起校与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桥梁,形成全县重点工作整体推进的格局。在每次开放活动前期,项目组成员都要对推荐的开放学校进行严格的审查,根据学校的亮点特色做出分类,并一一做好点评,以确保学习的针对性,实现“交流学习,研讨提升,有效行动,和谐发展”的活动目的。至今先后举办了四次开放周,开放学校达40余所。

措施六研发各类项目实施模式

项目组多次下乡,查看一线教师的备课、听一线教师讲课、和一线教师座谈,在看、听、议中,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各类有效的教研范式与教学模式。项目组就有效教学框架、晨诵、午读、每月一事等方面收集、整理了多种教研范式与教学模式,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每一所学校,便于交流提升。

三、实验取得的三点收获

收获

一、文明儒雅的校风正在形成。走进每一所校园,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词不绝于耳。在经典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正在我县师生的身上逐渐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象我们看到的城内小学每个班级的读书口号,无不体现他们对儒雅的追求,对人文的崇尚。

收获

二、高贵典雅的教研生活正在形成。走进我们的教研活动室,老师们交流的话题明确而集中。对教材的解读,有独到的见解;对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既讲操作步骤,又谈理论依据;对于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都能谈出几种适当的处理办法;教研活动是思想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这些高贵与典雅,来自在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来自于阿莫那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来自于五年不间断的教育期刊,来自于坚持不懈的自我反思。

收获

三、不俗的举止、谈吐在孩子们中显现,学生内在的学识修养和外在的行为得到了和谐地统一。教室里、校园中、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特定情境触发下,经典诗文脱口而出,语言能力明显提高,这是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的魅力;学生变得活跃了,敢于发言了,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孩子们的参与度之高,表现之积极,表达之精确,是课改的魅力,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魅力;学生关心生活了,视野开阔了,能力提升了,书柜有人管,桌椅有人修,黑板有人更换,音乐有人播放,连一片树叶掉到地上都有人迅速捡起,这是儿童课程的巨大魅力;学生懂得了感恩,有了团队意识,并且学会了宽容,这是每月一事的教育魅力。在新教育文化下,学生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净化了心灵,也将获得在今后的人生中意想不到的惊喜。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绛县教育人与新教育从相遇到相识,到相约,到相知,到相会,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面对人生的短暂和我们每个人教育职业时间的有限,发展中的绛县教育正在寻找和创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扔效途径。我们清醒地意识道:想到、知道与做到之间,计划、要求与结果之间,口号、梦想与实现之间,方法、措施与落实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只是在行动的浅层次上进行了些努力,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尽了我们该尽的力,用了我们该用的心,收获了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成功,前面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更需要各位同仁给我们以支持!

7.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七

忽视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这是历来农村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几十年来,国家设立了不少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或农村教育研究所,也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但是,通过几个月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很难找到能真正从理论、模式与方法层面(即真正能从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去研究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并从中探索出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论文(更缺乏这方面的专著)。目前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没有,而是连篇累牍,大都是有关农村教育政策、教育投入机制、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以及有关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纯理论探讨,或是有关农村教育现状(如拖欠教师工资、辍学率、普九达标、农民工子女教育等)的调研报告。这些政策性研究和调研报告无疑是需要的,而且其中有些文章还不乏真知灼见,因而具有较大的意义与价值。但是课堂教学毕竟是农村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的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忽略了这个主阵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公平(特别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结果公平),只能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因此若不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反之,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实现教育公平的艰巨目标为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实现这三方面的公平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尤以教育起点公平为甚),但是真正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是教育结果公平——只要能够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良好教育(能达到同样的学科考试成绩和能力素质要求),他们的教育起点不公平(例如农村孩子大部分没有学前教育、小学的师资和硬件设施等条件也远不如城里学校)也就不会让人太介意了。当然,按照传统教育公平理论,教育起点不公平和教育结果不公平之间一定呈现正相关,这是一条铁的定律——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必将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但如果有真正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这条定律是否能被改写呢?换句话说,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下,是否也有可能达到教育结果相对比较公平的目标?传统教育理论是否依然正确、继续有效?不能随便怀疑,也不能盲目迷信,一切都要通过试验研究(而且是较长时间的试验研究)去实践、去探索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这正是我们之所以要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初衷和背景。

一、研究目标

1. 总体目标

通过自主创新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与方法的有效运用,在农村地区建立一批核心示范校,使这批核心示范校在2~4年内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探索出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有效经验。

2. 具体目标

运用创新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与方法,在两年内,通过面授、听课、评课、个别指导、网上授课、网上讨论、检查评估以及组织校际、跨区和全国性交流与研究等多种方式,确保核心示范校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试验研究的具体目标是: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要使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或接近大城市中心区一类学校(即优秀学校)的水平,用城区一类学校的试卷考核试验班学生,在成绩上争取达到无显著差异。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如下面所示。

(1)语文: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农村儿童“能读会写”——能认读2500以上常用汉字,能阅读青少年通俗读物,并能用电脑打写出300字以上(或用手写出150字以上)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对完成一年级学习的儿童来说,能认读1500以上常用汉字,能借助拼音阅读适合其年龄发展特征的读物,并能用电脑打写出100~200字(或用手写出50~100字)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小短文。

(2)英语:使农村学生在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要掌握2000左右英语单词,初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对已完成某个年级学习的农村儿童来说,其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要达到城区一类学校同年级学生的水平。

(3)中小学所有其他学科: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这种提升可以从达到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深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三方面来衡量。

二、研究的实施概况

1. 课题的由来与发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是从“十五”期间的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衍生出的一个新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该项目于2006年6月18日由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专家鉴定、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鉴定,并认为这是一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

迄今为止,跨越式试验课题已进行了7年时间,先后经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全国名校,专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单科)、理论方法逐渐完善(普通学校,通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英语两科)、试验探索日益深入(薄弱学校,通用教材,一般信息技术环境,语文英语两科)、试验领域逐步扩展(农村学校,通用教材,一般信息技术环境,中小学各学科)等四个发展阶段,目前试验学校已有130多所。

2. 课题在农村地区的探索

自2003年7月起,在深圳市南山区城乡结合部的白芒小学(农民子弟校)建立了第一个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课题的试点校——从而正式拉开了开展本课题试验研究的帷幕。一年以后(2004年6月),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国家“农远工程”试点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为本课题开辟了包括5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第一个农村试验区,着重探索信息技术环境较差的农村贫困地区如何来实现“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到2005年2月在广州远郊区沙湾镇镇政府的推动与支持下,开始建立包括10所农村小学的第二个农村试验区。到2006年9月,在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又在北京的远郊区县(昌平区和延庆县)建立了包括2 0多所农村中小学的第三个农村试验区。通过这5年的实践探索,已取得较多的经验,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一批很有价值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与此同时,试验研究也取得了异常显著的效果并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3. 课题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对研究过程进行深入指导,这些成为跨越式课题管理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以“区”为单位是项目实施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所与各试验区教育局、试验学校合作,形成了试验课题的总课题组、区课题组、校课题组三级管理机制。三级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科研在该区内的全面推进,是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则为课题的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很好地促进了试验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从培训内容层次看,包括理论培训、技术培训、教学设计的方法培训、教学模式和案例分析的培训;从培训形式上来说,既有讲座式的培训可帮助试验教师解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又有听课、评课、校内研讨、校际交流等多种与实践结合形式的培训,可有效提高试验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第二,对试验学校每个月进行常规听课是试验指导最重要最频繁的指导方式,项目指导组的指导人员每个月都会为各试验区制定月度课题指导计划、安排每月的教学指导活动。每个试验学校至少交流教学设计方案、听课一次;听课后课题组人员与学校课题组相关人员一起针对现场教学情况进行研讨,联系教学实际去深入理解和贯彻跨越式的理念、模式、方法,并要针对听课中出现的问题对试验教师和学校课题组提出下一个阶段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三,发动学科教师参与新课程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教材分析能力也是试验的一个重要目标。项目指导小组为各区课题组提供资源内容审核指导、技术培训指导和资源质量评估检查等多方面的服务。

第四,项目指导小组还非常关注对试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以行动研究法和试验研究法为重点),并以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公开示范课的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教师行动研究的意识,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五,该项目是探索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应用于教育的研究课题,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多年来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一系列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支撑软件,为课题开展、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测量评价、教学资源管理等提供了保证。这些平台和软件包括:项目门户网站、Vclass中学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小学课堂互动教学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发展性评估平台、基于Web的识字测评软件、新课程资源网站、资源管理FTP、《教育技术通讯》在线杂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讯》电子杂志以及知识媒体试验室和试验教师的Blog群等。

三、研究的实施效果

通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项目团队对该课题在农村中小学的实施,已取得较多的经验,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一批很有价值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与此同时,试验研究也取得了异常显著的效果,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2007年6月底在北京市教委支持下,研究所项目指导组对北京市远郊区县(延庆和昌平)十多所农村校的一年级试验班小学生(刚做完一年左右试验)与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四所城区名校的同年级学生进行了语文、英语两科的对比测试(试题由城区名校的老师出);2007年9月在广州市教育局支持下,项目指导组对广州市远郊番禺区沙湾镇一批农村校刚上小学三年级(已进行完两年试验)的一批试验班学生与广州市中心越秀区、荔湾区两所名校同年级学生进行了语文、英语两科的对比测试(试题由城区名校的老师出)。这两次前所未有的对比测试结果(以及河北省丰宁县农村试验区在2 006年6月进行过的中小学试验班成绩测试结果)都表明:农村学校试验班学生的成绩和城区名校同年级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不仅学科的成绩测试证明该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的问卷调查还表明,试验班学生不仅语文、英语成绩普遍有超常发展,而且课题对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该项目对于各地农村的中小学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全国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主管全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中央电教馆决定今年十月中旬以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的试验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河北省丰宁县隆重召开全国“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课堂教学研究现场研讨会”,以便向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上述农村教改经验。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必须要有创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本课题也不例外。我们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改试验研究实践,对传统教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1]、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2]、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3]、创造性思维理论[4]和教学结构理论[5]。正是因为有这一整套自主创新理论作为本课题试验研究的理论基础,才使本课题在几个农村试验区的实施过程中都能取得如上所述的显著成效。其中对语文和英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起重要指导作用的两种理论是“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各理论的具体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文献。

在北京远郊区县农村试验区以及在河北丰宁农村试验区实施的试验研究同样表明,只要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和学校校长重视,就能够在师资、生源、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一确保试验校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使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达到和城区一类学校学生同样的水平,使农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4]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教育改革试验区 篇八

葛道凯司长祝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联盟成立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说,成立试验区联盟是职业教育发展到新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试验区历史使命使然,各联盟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借鉴、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敢于做别人干不了的事情,勇于探索和创新,形成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态势,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负起应有的职责。

对于联盟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他强调,联盟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搭建平台。搭建一个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工作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展示改革发展成果的平台;二是成为纽带。要成为教育部和各联盟成员单位、各联盟单位之间联系合作的纽带;三是做好桥梁。作为各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各试验区之间、试验区与非试验区之间互通有无的桥梁。他指出,试验区应该建立一个退出机制,所以应该引进第三方评估、评价机制,同时,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互联网+的优势,尽快建设一个试验区联盟的信息管理和宣传平台,实时汇总发布有关信息、展示推广成果案例。

他要求试验区联盟的工作一定要突出一个“实”字,围绕着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他希望试验区联盟应该在顶层设计、过程管理、工作规程、运行体制机制方面勇于改革、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一套规范和制度体系。

王继平巡视员对联盟工作提出了希望,要发扬三种精神:即拓荒牛的创业实干精神,千里马的敢闯快干精神,领头羊的带领先行精神。齐心协力、携手并肩、群策群力,力争把试验区做实做好做到领先。

按照会议议程,联盟全体成员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十一个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发言,交流工作情况,介绍了各试验区的特色和主要的工作进展、成果和建议。

最后,刘宏杰处长作了本次会议的总结发言,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受邀介绍联盟网络信息共享和宣传平台的有关情况。

上一篇:背英语单词的好方法下一篇:践行自己的承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