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24-07-16

剧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9篇)

1.剧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一

黄羊川中心小学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妥善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古浪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马秉武

副组长:赵兴文祁振中毛万鹏

组员:李仁川李发才梁国忠徐新月甘建山

车万才张廷弼王占文郑天昀包发荣王芝满李越能陈万喜李兴国窦发祥夔国文王多海曹培林何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小学,何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设立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0935-5281435。

根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的需要,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

二、学校突发事故种类

1、分类分级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危害的各类紧急情况。12、按事件性质分为四类:

(1)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火灾、学校建筑物倒塌、师生集体活动中发生的挤踩压伤、师生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等。

(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实验用危险化学品危害、传染性疾病等。

(3)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及游行事件等。

(4)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台风和地震等。

3、按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分为三级:

(1)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在个别校园发生,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学校为主可以处臵,按规定必须向区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的突发事件。

(2)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在个别校园发生,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危害,或出现人员伤亡,需由学校和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并需由区委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处理的突发事件。

(3)特大突发事件: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重大危害并产生恶劣影响,出现跨学校甚至向社会蔓延扩散的态势,死亡3人以上,需由县委、县政府指挥处理。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信息后,必须在5-10分钟内上报,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臵、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5-10分钟内及时向县教育局及镇政府汇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做好抢救和善后处臵工作。

(4)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

四、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

2、学校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生紧急集合信号,组织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严禁组织学生参与救火,教师可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

4、采取有并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

2、学校要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22、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

场。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三)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D级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

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好事故现场。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四)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双人双锁管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要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情况上报。

3、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及时报告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学校要定期检查锅炉使用情况,做好锅炉工的培训工作,要持证上岗,并购买特种行业保险。

2、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受伤师生,做好其他师生疏散工作,及时报告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并迅速将情况上报。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报请县教育局审批,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必须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安全。

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

3、及时报警110、120、122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学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八)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以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要迅速利用学校隔离室对患病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及时报警110、120电话请求援助,通知患病师生的家长和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

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卫生防疫部门,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食物中毒发生后,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

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臵工作。

(九)其它事件

发生上述之外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后,要立即按有关规定报告黄羊川中心小学,及时、有效地开展处臵工作,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五、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黄羊川中心小学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

二OO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2.剧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二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规模逐步扩展,大型高技术的生产装置也慢慢增加。但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发生特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等所造成的。据相关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平均发生的生产事故就有80万起,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平均每年13万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建立、编制已成为了国内外组织开展的减灾工作,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施安全生产,改善当前不利形势。据相关研究表明,与无应急系统相比,实施有效的事故应急系统能将损失降低到6%。

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2.1 加强培训,提升各级预案编制水平

首先,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安全生产队伍。加强高安监队伍的各项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做到业务精通,从而才能更好的为应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做好指导和服务。加强行业监管人员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综合能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制,企业管理人员在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应急预案在编制、评审、报备、演练等方面的管理熟知,这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其次,对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专业培训。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需做到全面覆盖,既要包含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包含各行业管理人员。这有利于应急预案编制与实际更符合,也更容易被各行业所接受,从而让预案得以有效实施。

2.2 完善专家库,保障预案评审有序化

目前我国各地的在应急预案评审上的专家库并不全面,导致很难开展评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需从各地实际出发,建立起完善的专家库。所建立的评审专家库不仅需要达到行业重点的凸显,还需要做到全面性,因此需要行业领域和综合预案两类评审专家。各地可根据单位、企业规模来确定评审专家人数,并制定出相应的比例数。此外对评审专家也需要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并对评审专家加强管理,做好管理跟踪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2.3 提高监管力度,全面开展预案报备工作

监管不力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报备工作,导致报备率底。监管工作想要做好,就必须对当地企业的各项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要明确企业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工作性质等基本情况。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建立起全面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从而为监管提供信息依据。此外,各部门需加强监管的力度,无论是从法律、行政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必须落实应急预案报备工作。加强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企业,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没有落实的企业,应当不发生产许可证。大中型企业需对其进行限定期限,督促他们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若主管部门没有做好监管工作需予以通报,做好定期监督,并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对发生安全事故且没有采取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或没有引起重视的单位,要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和监管单位的责任。

2.4 加强责任感,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队伍的工作责任感和思想作风建设。监管部门需从战略、全局上意识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性,落实好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机关队伍的服务质量和意识,创建新的预案评审方式。可建立起专门用于预案报备工作的网站,在网上进行报备申请,采用专家在线评审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的速度,提高了各单位的预案备案率。

2.5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案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加大对应急预案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和教育,保障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需对财政预算进行落实,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救援力量和应急组织体系,配备相应的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钟开斌,张佳.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6,(3):240-243.

[2]刘功智,耿凤,邓云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5):59-60.

3.剧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三

关键词:秀宁隧道 危险源 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U4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20-02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造成了极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因此安全事故应急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各单位甚至每个工程项目都高度重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在安全事故突然发生时如何正确快速地实施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我们所追求的目的。

隧道施工一直都伴随着诸多风险,围岩坍塌,火灾,涌水涌泥等等。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便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施工施工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秀宁隧道施工方结合公司相关规定及秀宁隧道的工程特性制定一个高效有序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本文对秀宁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结合隧道安全施工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对现有应急预案编制中的应急措施进行了研究。

1 工程概况

秀宁隧道(原名安禄隧道)为改建铁路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最长的双线隧道,设计时速为200 km/h,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长的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隧道位于禄丰南车站与双湄村车站之间,全长13187 m,最大埋深565 m,进口里程为DK993+173,出口里程为DK1006+360。线路坡度设计为:进口端11727 m为11‰的上坡、出口端1460 m为9‰的上坡。隧道横穿象山及孝母山脊梁,经下箐、上箐、大麦地、大龙潭、中村等村落后,于吴家村附近出洞,其间穿越数条横向沟谷。出口段位于半径为5000 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其中,直线地段隧道轨上有效净空面积为81.37 m2,按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断面数值划分标准,此隧道属于大断面隧道(50~100 m2)。

2 隧道危险源

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危险辨识工作,主要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行业或地方发布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推出危险源。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察认为秀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危险源:(1)隧道塌方、涌水突泥及其引起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表沉陷(2)深基坑和支护结构坍塌、坑壁坡顶开裂、边坡失稳、基础桩壁坍塌(3)山体滑坡、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4)施工引起既有线设施损坏或影响列车安全运行(5)起重吊装等机械安全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作业中突然停电、设备倾覆等(6)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7)锅炉事故(8)火灾、爆炸(9)急性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暑、淹溺、机械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害。

3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秀宁隧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项目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建立好项目部、作业点、作业班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行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4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预案由领导小组制定,当出现安全事故时,领导小组首先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向有关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及时通报上级和有关部门并听取相关的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在事故现场要及时确定现场指挥最高负责人;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决断;调动有关力量进行抢险救护工作。事故现场处置结束后组织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

领导小组下设分管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方面任务,相互协调配合,更好地处置突发事件。各分管小组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1)现场处理组:负责深入现场掌握情况,报告事故处理和进展情况;传达领导批示,协调有关单位的救援工作。(2)专业抢险组:迅速抢救伤员,采取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抢救被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负责对事故人员进行现场救治。(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护,开设现场急救所,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及时联系就近或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5)交通运输组:负责现场抢险设备、人员、药品等急需物资的运送,疏散现场人员。(6)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医疗救护组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安排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和伤员的转移;组织安全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维护事故发生区域治安、交通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负责阻止未经批准的现场拍摄、采访等。(7)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伤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8)机动预备组:弥补救援力量的不足,由总指挥临时决定调动和投入。(9)事故调查小组: 对事故责任人,目击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询问取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机械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事故的性质、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 应急响应程序

结合秀宁隧道的施工特点,并参考相似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的制定。把响应程序等级分为两类:一般响应程序和重大事故响应程序。对于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现场负责人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在半小时内向指挥部领导报告。而对于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在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指挥事故处理工作。

6 结语

近年来,在铁路隧道建设中,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总结沉痛的教训之后,各施工单位都意识到了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个完善、周全的应急预案可以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只有根据现场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应急预案;只有在分析各种危险源的特点,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反应行动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该文介绍了秀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的内容,从危险源分析到应急组织机构的布置再到应急响应程序的制定。可以看出秀宁隧道对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视,此预案的研究对相近工程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于预案中不足之处还需在工程进一步开展过程中进行响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陈赤坤,郑长青,曹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7(S1).

[3]昆明铁路局广通铁路建设指挥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昆明:2009.

[4]何俊翘.跨越地铁既有线的隧道施工应急预案[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9):45-46.

[5]叶英.隧道施工不良地质应急预案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2):60-64.

4.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四

领导小组组长:孙秀义

安全专管员:翟树林

成员:王永波、赵树文、翟生、韩立光、刘俊华

2  企业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含重大火灾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工程

设危房安全事故、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安

事故造成1 人死亡、集体损伤3人以上的,属重大安全事故。

3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企业一把手负责制

2、企业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组长

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业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员工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企业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公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五

(1)活动组织者和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要维护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2)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3)发生局部损伤、轻微损伤或少量出血,马上送学校医务室处理或送学校附近的医院处理。

(4)发生严重损伤大量出血,或者出现昏迷休克,首先与校医联系,对伤员做及时诊断处理,同时报告110、120请求急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大医院。

(5)及时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以便及时作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6.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六

一.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以预防为主,发生事故时,可以快速对应,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范围

公司各部门

三.预防措施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参与制订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不得指使或同意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并有权对违章行为进行制止;确保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满足生产需求,做好环境保护和成本核算工作;

2.贯彻落实政府主管部门对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以及下达的有关锅炉压力容器方面的安全监察指令;

3.制定和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查、检修及购置各种备件计划;

4.定期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5.定期收集、整理锅炉压力容器有关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总结前段时间锅炉压力容器运行中的经验教训并制定改进措施;

6.每月对锅炉压力容器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7.制定和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锅炉压力容器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8.发生事故要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写出事故报告书;

9.积极改善锅炉压力容器工作区域的劳动条件,关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与技术培训,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10.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底应对全公司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呈报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

四.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

1.紧急事故发生后安全领导小组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对应:A消防组;B疏散组;C救援组。

1.1消防组:由安全领导小组下属的义务消防队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使用消防水枪或其它灭火器材扑灭可能扑灭的火险,如火势蔓延则立刻报警(火警电话:119);

1.2疏散组:负责所有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切断电源,关闭所有机器设备,指挥员工安全有序地撤离;

1.3求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理:负责对消防、医疗急救中心的联络工作(医疗急救中心电话:120),做好消防、急救车辆的引导工作。

2.警报的解除

2.1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警报的解除及警报解除后的生产恢复组织工作;

2.2如发生火灾或爆炸,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决定。

3.记录在案:凡发生安全隐患或大小事故,由相关人员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以及《事故调查报告》,并逐级上报,记录在案,必要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其进行调查核实。

4.注意事项

4.1各岗位负责人应指定岗位代理人,以防不测;

4.2厂区内出现任何险情,应在第一时间通知门卫;

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技术研究 篇七

关键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

1 引言

应急预案评审是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重大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系统评审,通过评审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行及时纠正,充分满足应急预案发布和实施的要求。因此,应急预案评审是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完成后,决定预案能否发布和实施的关键工作步骤,规范和指导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不少研究人员对应急预案的评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应急预案评审的一些基本的评审类型和评审方法,为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奠定了基础[1,2,3,4]。美国对应急预案评审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其应急预案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其选择的指标也都为定性指标,如应急手册内容的清晰性等,而分级标准则以文字形式进行描述[5,6]。关于评审的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化和定量化的评审方法,目前国内外在这些方面均有研究,定量评价对于应急预案评审的结果确定准确性比较高,可以对预案编制质量的进行明确的分级,但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便于操作。定性评价主要依靠相关专家对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要求进行评审,专家评估是一种静态的评估方法,它是从现有预案的逻辑结构、应对措施的逻辑顺序、应急资源的配置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7],实际的工作当中比较多的是采用这种方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所涉及的系统复杂,尤其关于机构组成、人员培训等方面,采用定量指标难以描述,因此,目前国内外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方面,主要以定性化的评审为主,笔者也将结合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实际,提出一种便于操作和应用的应急预案评审技术和方法。

2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目的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3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准则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以及实施的目的决定应急预案的评审出发点。有关研究人员在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时,也相应考虑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要求[8,9]。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应急预案的评审有七大准则:

3.1 符合性准则

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我国有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有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的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和《建筑安全管理条例》等,因此,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参考其他灾种(如洪涝、地震、核和辐射事故等)的法律法规。

3.2 完整性准则

应急预案内容应完整,包含实施应急响应行动需要的所有基本信息。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功能(职能)完整。应急预案中应说明有关部门应履行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职能和灾后恢复职能,说明为确保履行这些职能而应履行的支持性职能。二是应急过程完整。应急管理一般可划分为应急预防(减灾)阶段、应急准备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至少应涵盖上述四阶段,尤其是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阶段,应急计划应全面说明这两阶段的有关应急事项。三是适用范围完整。应急预案中应阐明该预案的适用地理范围。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指在本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内发生事故时应启动预案。其他区域或企业发生事故,也有可能作为该预案启动条件。即针对不同事故的性质,可能会对预案的适用区域进行扩展。

3.3 针对性准则

针对性准则主要是评审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从应急预案的定义上来讲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一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由于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因此,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初就要对生产经营单位中可能发生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和辨识,才能实现预案更广范围的覆盖性。二是针对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历来就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对象,在《安全生产法》当中明确要求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三是针对关键的岗位和地点。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同一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生产岗位所存在的风险大小都往往不同。特别是在重大工程、危险化学品、煤矿开采、建筑等高危行业,都有一些十分特殊或关键的工作岗位和地点,这些岗位和地点在同行业中常常是事故发生概率较高,或者发生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四是针对薄弱环节。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重大事故发生,而存在的应急能力缺陷或不足的方面。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力、救援装备等资源可能会满足不了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内容提出弥补措施。

3.4 科学性准则

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编制应急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应急手段先进的应急反应方案,使应急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科学性重点体现在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与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3.5 可操作性准则

应急预案应具有实用性或可操作性。即发生重大事故灾害时,有关应急组织、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为确保应急预案实用、可操作,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机构应充分分析、评估本地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并结合自身应急资源、能力的实际,对应急过程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同时,各责任方应确保重大事故应急所需的人力、设施和设备、财政支持以及其他必要资源。

3.6 规范性准则

应急预案应当包含应急所需的所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如组织不善可能会影响预案执行的有效性,因此预案中信息的组织应有利于使用和获取,并具备相当的可读性。一是易于查询。应急预案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应有助于使用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各章节组成部分阅读起来较为连贯,使用者能够较为轻松方便地掌握章节安排的基本原理,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二是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应急预案编写人员应使用规范语言表述预案内容,并尽可能使用诸如地图、曲线图、表格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使所编制的应急预案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应急预案中应主要采用当地官方语言文字描述,必要时补充当地其他语种;尽量引用普遍接受的原则、标准和规程,对于那些对编制应急预案有重要作用的依据应列入预案附录;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用语或信息应采用有利于使用者理解的方式说明。三是层次及结构清晰。应急预案应有清晰的层次和结构。正如前文所述,由于面临的潜在灾害类型多样,影响区域也各有不同,因此,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事故或灾害的特点和具体场所合理组织各类预案。

3.7 衔接性准则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协调一致、相互兼容。其他预案的范围包括:上级应急预案,如政府、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下级应急预案,如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相邻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本地其他灾种的应急预案,如防洪预案。

4 重大应急预案评审的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为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4.1 形式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订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如表1所示。

4.2 要素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4.2.1 关键要素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应急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4.2.2 一般要素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笔者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2006)》,确定综合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评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表2所示。

续表2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5 结语

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分为形式和要素评审,并将要素评审分为一般要素和关键要素,便于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中进行执行和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应急预案评审质量和效率。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完成之后,还应当对评审中发现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行及时纠正,充分满足应急预案发布和实施的要求,使应急预案在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当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96~98National Workplace Emergency Management Center.workplace emergency management[M].Beijing:China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07:96~98

[2]《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指南》编写组.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4~105The Compilation Group of“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enterprises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res-cue”.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rescue[M]Beijing:China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8:74~105

[3]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14~123Wu Zong-zhi,Liu Mao.Major incident plans for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and Introduction.Beijing:China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4:114~123

[4]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19~28Liu Tie-min.Emergency system building and preparationof emergency plans[M].Beijing:China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ess.2006:19~28

[5]Jennifer Wilson,Arthur Oyola-Yemaiel.“The evolution of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advancement towards aprof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lorida”.safety sci-ence,39(2001),117~131

[6]“Evaluation:Collaborative Work Skills:Emergency Plan”.http://www.lifestreamcenter.net/DrB/Lessons/emergen-cy/rubric.htm.

[7]曹静.奥运应急交通疏散预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7,5:8~9Cao Jing.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Olympic Emer-gency Transportation Evacuation[D].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5:8~9

[8]张英菊,闵庆飞,曲晓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中关键问题的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22(6):41~48Zhang Ying-ju,Min Qing-fei,Qu Xiao-fei.Public emer-gency plans for evaluation of key issues to explore.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J],2008,22(6):41~48

8.论高速公路隧道事故控制应急预案 篇八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事故控制;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U492.8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高速公路隧道最多、最复杂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随着长隧道和特长隧道的不断增多,高速公路因为要保持平坦的特征,因此在山脉纵横、丘陵沟壑的地区要建立隧道,因此隧道一般都是距离较长的一个两端开放的封闭空间,在狭窄的范围内较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了高速公路隧道内事故的多发性。高速公路隧道越长,交通量就越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如何预防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就成为一个社会公共热点问题。

1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现状

1.1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现状。当前大多数高速公路隧道处于地形复杂的山区,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由于特殊的地形加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处偏远的特征,使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管理运营难度相当大,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大,许多隧道已经成为事故高发区,其后果对高速公路的影响比一般路段的事故要来的大,并且救援难度也更大,因此,做好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是相当迫切的。

1.2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需要。现阶段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事故隐患,如坍塌、涌水、爆炸等,对这些事故做好事先安排,明确职责分工,对于紧急需求加以识别,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和环境的破坏

1.3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当前国内的高速公路隧道大多为双洞单向隧道,上下行车辆单向单洞行驶,互不干扰。高速公路隧道内存在以下的危险因素:首先,是隧道内的交通环境,除了进出口外,隧道是由围岩和衬砌构成的内部封闭空间,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内,由于其环境照度、视觉特性、空气质量、环境噪声和隧道内的湿度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隧道内车辆的行驶方式,隧道内一般不允许变换车道,而一旦发生事故占用所有车到时,将会造成交通严重堵塞。一般情况下隧道内禁止停车,但是当事故发生时,司机会出现慌乱的情形,而没有停在紧急停靠车段内,而且隧道内的车辆密度不宜过大。最后,是隧道内的路面问题,隧道内由于其封闭性,而具有路面污染严重、路基路面条件差、抗滑性能不好等缺陷,并且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其温度对隧道内路面的影响远高于隧道外的路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雨天由于隧道内外路面分别是干湿环境,摩察系数相差甚远,因此在隧道进出口极易发生车辆侧滑的事故。

2 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的系统组成

2.1 高速公路隧道应急系统的现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隧道内多发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情况,如人员和车辆难以疏散,后果十分严重等,因此针对隧道内的特定危险,结合应急机构、人员配备、技术水平、装备设施、物资和救援行动及指挥协调等方面,对隧道应急预案加以阐述。高速公路隧道主要发生的事故如下,火灾、交通事故、危险品泄露、车辆堵塞和自然灾害。这些事故中以车辆堵塞的危害性最小,而以火灾和危险品泄露的危险性最大,其可能造成大范围的人员伤亡,隧道结构损失。

当前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包括以下五部分:隧道火灾应预案、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交通堵塞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当前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专门的隧道分公司负责,其二是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而隧道应急管理则与隧道的运营管理相匹配,一般也分为两种。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的隧道事故应急预案并未充分考虑协调统一性,因为涉及隧道应急处理的部门非常多,包括公安、司法、交通、宣传等,如何协调沟通这些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将各部门有机的统筹和结合在一起的机制仍让欠缺。

2.2 隧道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隧道应急管理应该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社会综合性工作,通过多部门长期的协调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隧道事故的发生。目前的隧道应急管理体系倚重交通部门,而对于其他部门对于应急管理的潜能未加充分的挖掘。因此,应该在隧道运营管理机构中设立常设的隧道应急管理机构,并且该机构依托于政府综合应急平台,隧道应急机构应该建立监控中心和隧道事故现场处理机构、预警机构、求援机构等部门,通过与政府综合应急平台的紧密结合,组织形成多部门参与的网络式联动应急管理体系。

3 隧道工程施工应急预案编制

3.1 危险源辨识。在隧道施工作业中,由于所处的地形环境往往很复杂,比较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为了对事故进行预防,首先应该识别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危险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危险源:隧道坍塌事故、隧道爆炸事故、隧道机械伤害事故、隧道运输事故和隧道电、水、火、气体事故。

3.2 组织机构。应该在隧道应急机构下设立隧道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并且下设七个专业小组,包括现场救援、技术处理、伤员营救、消防灭火、后勤供应、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小组,该组织机构的领导人由项目部经理担任。

3.3 预防措施。首先,要准备好应急物资。主要由后勤供应组负责应急材料供应,包括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消防器材等。应急设备的贮备包括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喷射混凝土设备、有线电话、担架;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指挥车。应急救治物资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包括可供临时处置的医药卫生设备即氧气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将受伤人员转移救治。

其次,要做好控制预防措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公路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3.4 应急管理流程。首先,要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当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该及时拨打120进行伤员救护。监控中心或发现人发现事故后,应该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对于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阐明出事时间、地点、情况、报告人姓名;对外向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报警应该准确说明所处地点、单位、事态情况等情况。隧道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机构通过监控或者事故报告,应该领导应急小组立即到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展开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具体流程如下:当隧道工程发生事故后,经报告或监控受到警情,救援指挥领导机构应及时进行险情分析,将信息反馈给报警人或事故现场人员,并且立即启动应急行动,各领导小组要到位复责,开通信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立即到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工作。应该及时与政府综合应急管理机构联系,组织人员、医疗救护,并且与公安、消防系统共同进行现场管制与工程抢险。当工程事故得到控制,应急恢复之后,要进行应急结束工作,包括对现场进行清理、接触事故现场的管制、对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善后工作。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4 结束语

随着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其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现状等进行分析,最后重点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进行阐释,希望能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有利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余西莉.越江盾构隧道工程及造价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1(07).

[2]刘文胜.上海长江隧道人员疏散模拟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02).

[3]胡隆华.公路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及层化高度分布特征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06).

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九

版本号:第一版(2020)

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

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综合预案1个,现场处置方案6个)

编制人:光党克、刘洪莲、雷虹

审核人:杨春林

批准人:罗武

关于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部门、车间: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应急管理部令[2019]第2号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为确保完成本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成立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以推进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罗武

副组长:杨春林

成 员:光党克、刘洪莲、雷虹

各小组成员职责:

编制小组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批准及发布;

副组长负责应急预案审核;

小组成员负责查找相关资料及应急预案的编制。

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二零年八月一日

批准页

各部门、车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组织各专业主要技术人员,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通过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编制了《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2020年版)》。报请专家评审组审议通过并修改完善,现予以发布。

各部门要按照预案内容要求,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和演练,熟练掌握各种应急管理知识,全面提高灾变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签发人:

(单位盖章)

2020年 月 日

目 次

批准页 3

目 次 4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6 总则 6

1.1 编制目的 6

1.2 编制依据 6

1.3 适用范围 7

1.4 应急预案体系 8

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9事故风险描述 10

2.1 企业基本情况 10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0

3.1 应急组织体系与机构 20

3.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预警及信息报告 25

4.1 预警 25

4.2 信息报告 26应急响应 28

5.1 响应分级 29

5.2 响应程序 29

5.3 处置措施 31

5.4 应急结束 38信息公开 39

6.1 信息发布原则 39

6.2 信息发布部门 40

6.3 信息发布程序 40后期处置 40

7.1 现场保护与污染物处理 41

7.2 生产秩序恢复 41

7.3 善后处置 42

7.4 应急救援评估 42保障措施 43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43

8.2 应急队伍保障 43

8.3 物资装备保障 43

8.4 其他保障 43应急预案管理 45

9.1 应急预案培训 45

9.2 应急预案演练 47

9.3 应急预案修订 48

9.4 应急预案备案 49

9.5 应急预案实施 49奖惩 49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51

一、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51事故风险分析 51应急工作职责 52应急处置 53注意事项 54

二、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56事故风险分析 56应急工作及职责 57应急处置 58注意事项 60

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1事故风险分析 61应急工作及职责 61应急处置 62注意事项 65

四、厂内道路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67事故风险分析 67应急工作及职责 67应急处置 68注意事项 70

五、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2事故风险分析 72应急工作及职责 74应急处置 75注意事项 78

六、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0事故风险分析 80应急工作及职责 81应急处置 82注意事项 83

第三部分 附 件 85

附件一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85

附件二 应急救援器材清单 87

附件三 消防设施清单 88

附件四 医疗物资清单 89

附件五 规范性文本 90

附件六 关键的线路、标识和图纸 96

附件七 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98

附件八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图 99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规范全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公司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的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

《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7月26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改)

《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3年7月27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江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赣府厅发〔2013〕30号)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21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GB/T38315-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07-201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宜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高安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1.3.1 适用的工作范围及事故类型

本预案适用于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的人身伤亡、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容器爆炸、淹溺、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及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

1.3.2 事故分级

按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根据本公司承受能力,为更好组织响应应急体系,将本公司内发生的事故分为:一级事故、二级事故、三级事故和四级事故四个等级(以上均含“本数”,以下均不含“本数”)。

四级事故:轻伤1至5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

三级事故:重伤3人以下,或轻伤5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至50万元。

二级事故:死亡1至2人,或重伤3至1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至100万元。

一级事故: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及生产经营特点,本应急预案体系内容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体系详见下图:

综合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图1.4-1应急预案体系图

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综合性文件,从总体上阐述公司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措施和保障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存在的危险源, 制定具体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和方法,包括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触电、压力容器爆炸。共六个现场处置方案。

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应急工作要始终把防止事故发生放在第一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控制事故规模的扩大,切实加强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公司任何一级安全责任人在接到事故险情和事故发生报告后,必须遵循预案设置的响应程序,按其担任的职责,立即向上一级负责人上报将采取的救援方案及抢险措施,并立即到达事故现场。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和实施相应的事故救援方案和抢险措施。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公司任何一级安全责任人在接到事故险情和事故发生报告后,必须将处在事故现场的人员安全作为快速响应措施的首要原则。若事故情形将发生人员伤亡,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指挥和组织处在危险区域人员选择正确逃生方法及迅速撤离危险区。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训练与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事故风险描述

2.1 企业基本情况

2.1.1 公司简介

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法定代表人:罗武,其经营范围主要面向全国市场,客户群为光电厂、封装厂、灯具厂。员工人数316人,公司经营模式为生产加工,主营范围:电子产品、五金、塑胶制品、LED光电系列产品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园通城大道26号,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4′39.95″,北纬28°27′38.61″,公司总占地面积34689.8m2,总建筑面积12749.69 m2,主要从事LED支架和透镜生产。

公司设置了总经办、业务部、采购部、行政部、财务部、刷墨部、注塑部、五金部、生产部、研发部、品质部、包装部、透镜部、后勤部,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置在行政部。

2.1.2 周边环境情况及总图布置

1)周边环境

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园通城大道26号。

厂区东面为通城西大道,距最近的生产厂房104m;南面为原江西奥利斯陶瓷有限公司厂房(拆除中),距最近的仓库为4m;西面为江西大荣实业有限公司厂房,距最近的生产厂房48m;北面为龙工大道,距最近的生产厂房17m。

2)总图布置

公司场地呈方形,占地面积34689.8m2。

厂区从东至西分别为生活区,生产区,预留地。

整个厂区中间为生产区,为1栋厂房,厂房南面为仓库;西面为配电、消防水池;东面为循环水池,再东为办公楼;北面为空压机房及垃圾房。

厂区现在东面设有一个出入口,设有不锈钢伸缩自动门以及门卫室。四周设有2m高的实体围墙。

厂区道路呈尽头式布置,厂区主要道路道宽10m,次要道路宽5m,人流、物流便捷流畅。道路为水泥路面。

在厂前区、道路两侧及规划绿化区域皆予以绿化,种植花草和树木。

2.1.3 工艺流程

公司主要生产LED透镜和SMD支架。

1)LED透镜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原材料入库:由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入库。

(2)烘料:在烘箱内,温度保持85℃±5℃,烘料2~4h。

(3)加料:按批次需要量计量后加料。

(4)注塑成型:注射压力:(第一段:120mpa,第二段:135mpa,第三段:160mpa),注射速度:(第一段:10s,第二段:7s,第三段:22s),成型周期:60s,模具温度:90℃,注射温度:240℃-260℃。注塑外观:产品表面无明显划痕、熔接痕,不可有缺料、脏污、披峰、缩水、料花等不良现象,重点尺寸:Φ15.51±0.10、4.78±0.03、2.20±0.03、3.05±0.03、5.69±0.03。

(5)切割水口:将产品按切割机操作规范切割成型。

(6)终检:按抽样标准检验图纸尺寸。

(7)包装:按要求包装产品。

(8)入库:按物料存储、搬运收发管理流程进行标签、入库。

(9)出货:按物流流程出货。

注塑成型

加料

包装

入库

出货

图2.6-1 LED透镜工艺流程框图

2)SMD支架生产工艺简述

(1)原材料入库:由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入库。

(2)五金冲压:由冲压机带动拉伸模具对板材按客户需求成型。

(3)电镀:此工艺按需要委托外单位完成,公司内不做。

(4)注塑成型:由注塑机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

(5)切脚折弯、整平:将产品按客户要求利用折弯机切割成型。

(6)终检:按抽样标准检验图纸尺寸。

(7)包装:按要求包装产品。

(8)入库:按物料存储、搬运收发管理流程进行标签、入库。

(9)出货:按物流流程出货。

注塑

电镀(委外)

包装

入库

出货

图2.6-2 SMD支架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2.1.4 主要生产设备

表2.1-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SMD支架五金冲压车间

冲压机

PL-45

冲压机

XDH-45

收料机

注塑机

圆盘式送料机

立式空调

SMD支架注塑一车间

注塑机

NEX110IIIT

模温机

收料机

空调

SMD支架注塑二车间

注塑机

NEX80IIIT

模温机

收料机

空调

干燥机

烤箱

SMD支架五金折弯车间

折弯机

RL-30

放料机

喂料机

整平机

空调

透镜车间

塑料注射成型机

MA2500II/1000

塑料注射成型机

MA2000II/700

塑料注射成型机

MA1200II/370

模温机

干燥机

空调

其他

空压机

LG37EZ/170351

6.5 m3/min,0.8MPa。

储气罐

0.8MPa,1m3

冷冻式空气压缩机

型号10,13.8m3/min,1.0MPa。

螺杆式空压机

LGU37A,6.5m3/min,0.8MPa。

储气罐

2m3,0.8MPa。

2.1.5 主要建构筑物

表2.1-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层数

结构

形式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火险

类别

耐火

等级

备注

生产厂房

框架

5760

5760

丁类

二级

仓库

框架

1800

1800

丁类

二级

配电间

砖混

160

160

丙类

二级

空压机房

砖混

丁类

二级

垃圾房

砖混

丁类

二级

办公楼

砖混

785

2414

二级

厕所

砖混

二级

2.1.6 主要原辅材料

表2.1-3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年用量t

备注

铜带

1000

PPA塑胶粒

500

PMMA VH001

300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危险源

公司涉及的物料有铜带、PPA塑胶粒、PMMA VH001,不涉及危险化学品。

生产设备有注塑机、冲压机、折弯机、空压机等设备。有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噪声、容器爆炸、灼烫、中毒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其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和机械伤害和触电。本公司重要危险目标为冲压机、空压机、空气储罐、原辅料仓库等。

2.2.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灾

1)可燃物质

该公司涉及的塑料颗粒为可燃物质,如遇火源可引发火灾。因此存在以上物料的场所可发生火灾。同时配电系统也可引发火灾。

2)生产过程发生火灾的途径

(1)生产过程中塑料颗粒为可燃物品,遇高温、火源,可发生燃烧,甚至引发火灾。

(2)该公司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分别连接着各个电气设备。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附近发生着火、短路或超负荷等可引起电力电缆火灾。

(3)高温电气设备过载、短路、过负荷、老化、因散热不良、保护装置失效、维护不好、粉尘堆积可引发火灾。

3)电气火灾

(1)电力电缆:公司设有一定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分别连接着各个电气设备。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电弧、电缆短路或超负荷等可引起电力电缆火灾。

(2)电气设备、材料:由于电气设备过载、短路、过负荷、老化、散热不良、三线二相运行、保护装置失效、维护不好等均可能引发电气设备火灾。由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不符合危险分区的要求也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4)点火源

(1)明火

作业人员在现场使用打火机、吸烟、燃烧废物,会产生明火,设备维护、检修时电、气焊可产生明火,电气线路着火等,这些都是明火的来源。

(2)电火花和电热效应

电气设备和线路因短路、接地故障、接头松脱等原因产生火花;设备和线路因短路、过载等原因会产生电热效应;因散热不良而蓄热,甚至产生高温高热,形成着火源。

(3)摩擦或撞击火花

铁器彼此摩擦、碰击或与水泥地面摩擦、碰击能产生火花;生产中因设备带病运行,金属构件摩擦碰击,或在设备检修保养过程中工具碰击可能产生火花;在物品搬运、装卸、运输过程中机械或车辆的碰撞、摩擦等原因都有可能产生火花。

(4)雷电引成火灾

防雷设施存在缺陷,接地电阻大或接地断开,在雷雨天因落雷击中厂房或设备,可产生雷电火花。

(5)高温表面

未保温或保温不良的高温设备或管道、大功率灯泡表面等也是点火源。

2、触电

公司的电气设备主要有多台变压器、低压配电柜和低压电动机、照明等等。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不仅会出现火灾事故,而且当人体接触到电源时还可发生电流伤害事故,也称之为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各种用电设备的制造缺陷、绝缘下降或受损、接零接地保护失效、安全屏蔽失效、安全距离不足、安全隔离不良、安装不合要求,以及安全警示不齐全或安全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麻痹大意,操作失误,违章操作,个人保护缺陷等主客观原因,造成人员直接或间接地触电及高、低电源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常见的电气危险主要表现为电流伤害(触电)危险、电气火灾与爆炸危险、电气设备事故、电磁场伤害、雷击和静电危险六个方面:

(1)触电危险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导体,导致电流经过人体或电流对人体局部表面的伤害,因此也叫电流危害。

常见的电流伤害主要有电击、电伤和触电二次事故三种。其中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易引起死亡。而电伤则是通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伤害。常见的伤害形式主要有电烧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触电的二次事故主要是由于人体触及的电流较小,常常小于摆脱电流。此时由于电流的作用引起肌肉、关节振颤、痉挛从靠梯、人字梯、脚手架等高处坠落、摔倒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其后果因坠落高度、位置不同而各异。

(2)电气火灾和爆炸危险

电器火灾、爆炸事故是指电器设备运行时的发热、带触点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火花等引起的电器火灾和导致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公司的变压器、低压配电室、车间的动力箱等场所,当负荷过大时可引起某些电器设备及线路发热,绝缘破坏而引起燃烧,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同时电气设备还可能因受潮或其他原因损坏,使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电火花,从而导致电气设备及其它设备燃烧,发生火灾事故。

(3)电器设备事故危险

电流热效应引起的电器设备损坏事故称为电器设备事故。主要是由于短路、过载等原因使电器设备过热、绝缘破坏或设备烧毁,电容器内部短路发生爆炸或起火。有时电器设备事故还可能进一步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电器安全是整个项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的电气设备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变压器、低压配电柜、低压电机等,且功率较大,发生电气设备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3、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公司涉及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如调试、使用不当,均可能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伤害。

在安装、运行、维修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非常多,某些设备的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有可能伤及操作人员的手、脚、头及身体部位。

4、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通常可因道路不良、视线不良、缺少行车安全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和道路指示以及车辆或驾驶员的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均可能引发车辆伤害事故。

公司物料的运进、运出使用汽车、手拖车作为运输工具。公司的道路连着车间,如果车辆速度较快、制动失灵、司机疏忽大意等时,可能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性。

5、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一般来说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公司存放物料的平台高度超过2m,工作人员搬运物料时,如防护设施不足或失效,操作不精心、个体防护不当、麻痹大意、身体精神状态不佳、有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当人员进行屋面检修或在屋面操作时,如果屋面承重强度不足,防护不到位等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

6、物体打击

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体伤亡事故即为物体打击。

检修时使用的工具飞出;高处作业或在高处平台上作业时,工具及材料使用时放置不当或平台踢脚线失效而坠落,可造成高空落物伤人及损坏设备事故。

7、高温

工业高温环境是生产劳动中经常遇到的,尤其在有自然高温条件和工业热源迭加的场所。自然高温环境系由日光辐射引起,主要出现于夏季。本工程处于江南亚热带季风地区,常年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的体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体表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增高,通过辐射和对流使皮肤的散热增加。同时汗腺增加汗液分泌功能,通过汗液蒸发使人体散热增加。

公司所在地夏季炎热,加上烘箱过程会放热,属于高温作业。如车间空气对流不畅,或采取的降温措施不当,容易造成人员的中暑或不适,甚至导致误操作,从而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

8、中毒与窒息

公司办公楼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厂房使用的隔断材料以及产品的包装泡沫材料遇火灾发生燃烧是会放出大量有害烟气,人体吸入可导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9、容器爆炸

容器爆炸就是物理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的爆破能量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表现出来,可致房屋倒塌,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项目中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检维修用的氧气、乙炔瓶属于压力容器,输送压缩空气的管道为压力管道。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危险因素有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3种,从而引发爆炸事故。

发生容器爆炸的场所主要有空压机的气缸、储气罐和输送压缩空气的管道以及检维修用的气体钢瓶。

引起容器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1)安全保护装置失效,造成空气压力超高;

2)使用时间过长,维护不及时,或损伤造成承压力件失效;

3)润滑不当,压力容器内的积碳燃烧爆炸;

4)冷却不当,造成温度过高产生爆炸。压力容器一旦爆炸,会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粉尘危害

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可导致尘肺病。粉尘还会引起其他刺激性疾病。

影响粉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

(1)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

(2)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

粉尘产生的途径有:塑料颗粒加料作业非密闭式;现场清理方法不当;通风设施配置不合理、未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

11、淹溺

人员在消防水池巡查时,若消防水池四周防护栏杆,或空隙较大,固定不牢,发生人员滑跌时,可能造成人员落水,发生淹溺事故。

12、其他

公司在作业、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环境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的滑跌、绊倒、碰撞等,造成人员伤害。

2.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对本公司厂区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公司不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及储存。

故公司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与机构

3.1.1 应急组织体系

为保障事故状态下能迅速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5个专业应急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组织体系图如下:

3.1.2 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 行政部,行政部经理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

同时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执行队伍,并针对救援、抢险、通讯、后勤保障和警戒疏散等方面设置了相关人员,明确了主要职责和任务。应急组织包括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护组、应急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和警戒疏散组。

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成员分工如下:

总 指 挥:杨春林(总经理)

副总指挥:王勇(运营副总)、邓艺(董事长助理)

成 员:唐书洋(运营副总)、许金金(运营总监)、石青云(运营总监)、徐秀娟(财务总监)、关党克(行政部经理)、杨召(生产经理)、刘燕(采购主管)、吴保军(仓库主管)、彭月明(保安队长)。

在总指挥、副总指挥未赶到现场时,由在场职位最高者行使指挥权。若总指挥不在厂时,由副总指挥担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抢险指挥工作。

各应急小组成员应以一定形式将事故状况、应急工作状况等报告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事故及其处理状况,下达应急指令。应急队伍接受指令后,立即按照职责、分工行动,并在行动过程中,随时将事故状况反馈给指挥部,指挥部根据反馈情况再次下达指令,直到完成应急事故处理。

3.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2.1 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救援设施;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

2)应急救援时,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工作,确定灭火救灾抢险方案,部署各工作组开展救灾抢险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抢险命令、信号。

3)调动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抢险救援和指挥人员疏散。向上级部门汇报抢险救援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抢险后收集相关数据调查和处理;协助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总结应急抢险的经验教训。

3.2.2 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

1)总指挥:

总指挥由杨春林(总经理)担任,主要负责协调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1)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全面负责各应急小组应急指挥工作;

(3)调动人员、物资,并发布应急指令;

(4)负责事故信息上报和对外发布;

(5)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和调动;

(6)负责事故原因调查,事故总结;

(7)负责公司生产处置改进,应急预案改进、更新与发布。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王勇(运营副总)、邓艺(董助)担任

(1)负责各应急小组组长工作任务分配;

(2)负责指挥和落实各应急小组应急工作;

(3)配合总指挥调动应急物资、应急人员;

(4)负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5)向上级部门汇报和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2.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接收单位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响应。

2)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会议室集合。

3)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4)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的抢险救援工作。

5)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6)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负责应急日常工作。

7)收集并分析本行业事故信息,建立档案,8)承担业务咨询、定期对外发布信息、交流经验;

9)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或组织演习。

3.2.4 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1)医疗救护组

组长:关党克(行政部经理)

成员:刘燕、雷虹、徐芬、肖忠元、罗时祥。

(1)携带担架、紧急救护装备和急救药箱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2)应急救援行动中抢救出伤员送往应急医疗点。负责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组织工作。

2)应急抢险组

组长:杨召(生产经理)

组员:罗和平、黄亮、张庆明、王冯、单铁钢、卢水英、金静、魏远飞、贾生荣

(1)负责组织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等工作。

(2)组织抢救、转移相关重要物品。

(3)负责抢险被事故破坏的设备、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备设施。

(4)恢复正常生产的抢修作业。

(5)协助相关抢险单位开展救援。当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配合上级政府应急救援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

3)通讯联络组:

组长:关党克(行政部经理)

组员:刘红莲

(1)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2)负责事故处理情况通报、事故报警通讯联络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徐秀娟(财务总监)

组员:吴保军、姚丽娟、盛火云、何碧芬

(1)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组织对公司的应急信息上报;

(2)负责与员工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告知;

(3)确保现场实时记录及时录制和保存;

(4)落实应急物资、应急处置等应急资金;

(5)负责应急过程中的交通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应急结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5)警戒疏散组

组长:彭月明(保安队长)

组员:刘五元、万金元、李洋洋

(1)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保卫;

(2)负责对事故后公司内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预警及信息报告

4.1 预警

4.1.1 预警的条件

监控报警信号、人工报警信号等,工艺过程中所监控的参数异常、设备异常或误操作后可能发生的事故预警信息。

4.1.2 预警分级

事故预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一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情况如下:

三级预警:可能发生四级事故,事故波及的范围局限在岗位区域内,未发生人员死亡,不需要人员疏散,依靠事故发生部门的自身应急能力处置,单个作业区域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的事故。

二级预警:可能发生三级事故,波及的范围局限在厂区内,需要人员疏散,对员工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时,需要应急指挥部启动本公司应急响应,组织全公司力量进行处置。

一级预警:可能发生二级及一级事故,事故范围超出公司的范围,使财产、人员生命受到威胁,靠本公司的力量已难以控制,需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报警求援,并要通知有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或居民的事故。

4.1.3 预警方式

公司应急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应急联系人及电话:关党克***;彭月明***。影响安全生产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值班人员立即利用手机、电话和广播向相关部门及工厂人员发出预警通知。

4.1.4 预警发布程序

影响生产安全的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现场值班人员申请预警,现场带班领导批准,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过手机、电话、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通知受危险威胁区域人员撤离。

4.2 信息报告

4.2.1 信息接收与通报

1)公司应急指挥部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应急联系人及电话:关党克***;彭月明***。一旦险情或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险情或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将险情或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排除险情或事故中的自救互救。在紧急情况下,岗位的带班者有权立即组织在场人员与车辆疏散和撤离事故现场。

2)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险情或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和内容,并迅速转报,酌情通报。

3)遇事件急剧恶化、事故严重等特殊情况,险情或事故现场的第一发现人应直接拨打119、120,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可越级直接报告高安市应急管理局。

4.2.2 信息上报

公司应急总指挥接到险情或事故报告后,应根据险情或事故态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员排除险情,制止事故发生,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在1小时内向高安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简要经过;

4)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6)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时,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对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情况紧急时,应及时采取一定形式口头汇报,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补报。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在直接向高安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4.2.3 信息传递

发现事故现象的人员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现场领班,同时上报本部门经理,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同时视事故情况立即通知各应急工作组马上赶赴现场。通讯联络组向涉险或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相关单位通告、报警,或向有关单位请求支援,可通过各种通讯工具或者指派专人进行,其内容仅限于通告、报警、求援所必须的信息,力求简明扼要。

当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的企业或居民区时,应迅速报告应迅速通报当地有关乡镇(社区),并及时向公众发出警报信息,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发出警报、公告等信息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可采用对讲机、电话、公告栏等方式。也可与上级政府、公安部门、应急部门、当地新闻媒体一起,使用警笛、警报、广播电视等通知受影响人员和区域。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应急响应;Ⅰ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情况如下:

Ⅲ级响应

应对四级事故,发生伤害事故时,完全可以依靠事故发生部门的自身应急能力处置,利用事故发生部门区域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事态恶化。

Ⅱ级响应

应对三级事故,事故超出单个作业区域范围内资源但利用公司范围内资源即可控制事态恶化,在这种有限的紧急状态下,应急指挥部启动本公司应急预案,组织本公司力量进行处置的应急响应事件。二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Ⅰ级响应

应对二级事故、一级事故,事故范围超出公司的范围,使财产、人员生命受到严重危害和威胁,环境污染严重,靠本公司的力量已难以控制,需要请求消防、应急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或其它外部应急力量救援,并报告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应急响应事件。Ⅰ级响应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宣布启动。

5.2 响应程序

5.2.1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1)发生事故,现场人员首先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说明事故的概况,部门负责人下达命令,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指挥现场工作人员按照职责进行应急处置。

2)若事故进一步扩大,现场难以遏制时,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由总指挥发布启动Ⅱ级响应,由应急总指挥统一指挥,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助,应急抢险组负责抢险及控制事故,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及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通讯联络组由总指挥调度。

3)事故再进一步扩大,单靠企业的人力物力难以控制时,由总指挥向上级政府部门请求支援,扩大应急响应,由应急总指挥发布启动Ⅰ级响应,并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由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指挥。各应急行动组在外援到达前,疏散相关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在外援到达后,配合其行动。

5.2.2 应急行动

1)应急指挥部成员到达应急指挥部后,由总指挥下达应急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2)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应急抢险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进行临时包扎、冲洗等现场救护、治疗工作,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治疗。

4)通讯联络组负责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保持通讯畅通,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5)警戒疏散组引导工厂员工疏散至安全区域,在危险区域周边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6)后勤保障组为现场救援队伍提供充足的救援物资,安顿受伤人员,安抚伤亡人员家属。

5.2.3 资源调配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及时向上级部门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物资的调配工作。

5.2.4 应急避险

1)当发生事故预兆或事故已经发生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制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2)当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无法撤离时,就近选择进入有利地点,等待救援。

3)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救护人员只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5.2.5 扩大应急

1)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救援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急抢险组要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2)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友邻单位或政府部门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响应,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5.3 处置措施

5.3.1应急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司员工和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应急组织的联动机制,落实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各应急组织的作用。

3)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消灭。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控制、消除险情和抢救物质的工作,同时做好预防次生灾害的准备,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3.2先期处置措施

作业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现场作业班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告。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抢险组要根据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5.3.3处置措施

本单位发生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车间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避免事故扩大,发生连锁反应。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各组员及有关部门、车间,要求立即查明事故造成的原因及发生的部位,并下达启动应急救援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各组员、有关部门及救援抢险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集结待命。

总指挥应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组员按各自分工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迅速向应急管理、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发生事故的车间、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根据不同事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初期火灾时,立即使用附近灭火器进行扑救,控制火势蔓延,扑救时注意防止烫伤,必要时穿戴呼吸器,边扑救边呼喊通知事故区域人员前来救援,并拨打119请求救援。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1)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急小组应迅速隔离、疏散、转移各部门工作人员到安全区域。

2)警戒疏散组在100米左右范围内建立警戒区,禁止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内,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小火灾时,应急抢险组可使用干粉或C02灭火器扑灭火灾。

4)火势无法控制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通讯联络组负责联系和引导外部救援力量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2)中毒与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人员吸入有害烟气或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导致人员中毒窒息时,救援人员应从安全通道进入救援现场,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携带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进行救援。使窒息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当发生人员中毒窒息事故时,现场人员和救援人员要保持冷静,及时按流程上报,同时不盲目施救,对现场进行必要通风、气体检测,佩戴好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安全绳后,由专业救援人员施救,等待医疗人员开展医疗救助,单人不得实施救援作业,以免事故扩大。

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触电者触及带电设备,现场电工应迅速切断导致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它短路设备,或使用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棒)、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或绝缘靴)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不受电击。

触电急救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不急于处理外伤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2)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3)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

(4)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5)及时将伤者送专业医疗部门救治。

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机械设备运作,观察人员受伤情况,并向部门经理或应急指挥部报告,人员伤势严重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出现流血的受伤人员,及时用纱布包扎伤口止血;出现骨折时,先固定骨折部位,不宜过度移动,等待医务人员救护,伤势严重的应及时送医。

5)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因撞伤、挂伤、碾压等造成人员受伤,机动车辆应立即停止,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公司应急指挥部。

(2)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相关救援设备、物质(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将伤员救出后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生产负责人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必要时立即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助。同时保护现场并设置警示标志,待事故现场清理后道路恢复通行。

6)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爆炸事故,人员应设法躲避爆炸物,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请求支援。爆炸停止后应立即查看有无人员伤亡,并进行救治。

7)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现场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处置组,并赶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8)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淹溺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并实施救援工作,使用现场或周边的救生装备进行救援,周边人员应拨打120。现场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处置组,并赶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9)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1)外伤应急处理:

①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②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③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①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②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③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④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

⑤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救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⑥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3)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转运伤员至医院。

10)物体打击伤害处置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其他人员,迅速上报。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必要时立即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助。

11)坍塌事故应急处置

(1)坍塌事故发生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

(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6)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7)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8)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9)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2)当发生高温中暑人身伤亡事件时,应将所有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

13)事故班组(部门)安排本班组(部门)一部分人员协助医务人员将伤员送往医院,解决救治费用、转院、护理等相关事宜,同时通知伤员家属。如伤员家属因路途遥远等各种原因无法在急救时签字,应由伤员所在部门的领导代理伤员家属签字。

14)后勤救护组负责应急救援期间的车辆调度和使用工作和应急物资保障,必要时应在事发现场安排值班车辆;负责保障所有救援人员食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5.4 应急结束

5.4.1 应急结束的条件

1)应急结束是在对生产安全事故达到以下条件并经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

(1)伤亡人员脱离事发现场并得到医疗妥善救治;

(2)建构筑物和设备事故的直接损害结束;

(3)消防部门结束灭火;

(4)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并不再扩散、扩大损害;

(5)其它自然灾害事故的直接影响结束,其次生和衍生事故隐患已消除或发生的可能性得到控制;

(6)专项应急指挥部认为可以结束的其它情况。

2)宣布应急结束时,应明确:

(1)要继续进行善后处理;

(2)要继续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3)需要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4)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因事故处理尚未全部结束不能做出总结报告的,要予以说明并明确总结报告的计划和安排。

5.4.2应急结束程序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综合评估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和应急处置情况的基础上,经请示公司应急指挥部,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结束应急响应。信息公开

6.1 信息发布原则

在生产安全事故从发生到应急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公室要及时汇总和整理相关应急信息,为信息发布部门提供及时正确的信息,信息整理与发布应坚持以下原则:

1)照章发布,尊重事实,沉稳应对;

2)及时主动,统一口径;

3)简明扼要,事实为主;

4)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多方面信息;

5)收集实情,动态发布。

6.2 信息发布部门

信息发布前必须经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后,由行政部进行现场发布或通过媒体进行发布,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和舆论引导工作,必要时可以由专家对有关专业问题予以解释。各部门及员工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发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或发表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评论;行政部处理对外公共关系,负责接受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生产安全事故影响或波及的相关方。

6.3 信息发布程序

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整理信息发布提纲→经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由行政部统一口径对外发布信息。后期处置

生产安全事故经应急救援抢险并得到控制后,应在各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组织事故善后(含赔偿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不良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并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查找抢险过程失误与不足,重新进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

7.1 现场保护与污染物处理

公司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进行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清消去污;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

应急救援过程结束后,由公司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对事故现场的安全、环境污染和岗位有毒有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新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因素时,需要制定和采取防护措施,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所有事故应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及时全面彻底清理和统一收集,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普通废物可以归入生活施工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对于含有危险废物的污染物必须统一收集后交由具有环保部门认可的相应废物接收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转移危险废物必须按环保部门的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7.2 生产秩序恢复

为减少事故带来的生产损失,应急救援结束后,对于事故中损坏的建筑物和设备设施,需委托专业部门进行检测评估,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恢复生产。恢复方案由公司提出,经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恢复生产。在取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队伍员工思想;二是对事故造成损坏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和场所积极修复,尽快使设备设施满足生产条件;三是做好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生产安全。

7.3 善后处置

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进行临时包扎、冲洗等现场救护、治疗工作,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治疗。与周边医院协调,组织救护车辆及医护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对事发现场进行防化、防毒处理;统计人员伤亡情况。

公司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承担善后处置工作的企业主体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工作:全力治疗受伤人员,按政策满足遇难人员亲属的补偿要求并妥善安置,征用物资的补偿,救援费用的支付,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负责恢复政策工作的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的人员,保证社会稳定。

事故灾难发生后,由公司财务部门联系保险机构办理事故损失认定、核准和赔偿事宜,开展相关的保险赔付工作。

7.4 应急救援评估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公司内部事故分析会,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处理意见,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整改措施,指定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公司生产部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建议。

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评审,对应急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组织修订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原备案登记部门备案。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以表格的形式明确了可为本公司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及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制定了信息通讯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组建了公司级的应急救援组织,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体防护设备,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8.3 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配备了一定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以便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快速、正确的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以及在应急行动结束后,做好现场洗消及对人员和设备的清理净化。以表格的形式明确了公司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8.4 其他保障

8.4.1经费保障

公司根据《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和财政部、原安监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的规定,提取应急专项经费,在成本中列支,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保障应急状态时公司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当专项经费不足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有紧急需求时,公司总经理保证随时补充经费,确保满足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

应急专项经费平时按公司财务制度进行监管,应急期间由应急指挥部的使用经办人书面提出申请,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即可提取应急经费(应急结束后,再按平时的审批程序,履行正常的核销报账手续)。

8.4.2交通运输保障

应急响应时,可以利用公司现有的车辆,也可以请求交通部门提供交通支持,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8.4.3治安保障

公司平时由保安队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事故发生时由公司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当地公安部门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管理。

8.4.4技术保障

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建立专家库,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在应急响应状态时,请求当地气象部门为应急救援决策和响应行动提供所需要的气象资料和气象技术支持。

8.4.5医疗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本公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医疗机构接到政府相关部门指令后可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救治,各级医院可负责后续治疗。

8.4.6后勤保障

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物资进行保障,行政部负责应急救援期间的后勤保障,必要时及时采购补充,或寻求社会支援、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应急预案管理

9.1 应急预案培训

9.1.1培训计划和要求

应急救援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每季度对公司员工和周边公众广泛宣传、培训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使他们掌握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性质和特性,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和备用疏散路线,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工作的有关要求等等。由行政部编制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培训人员、师资、培训考核等。

9.1.2培训内容

1)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训练与内容

根据应急救援目标的特点,开展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能力训练。对于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参与救援的预案,开展协同能力的训练。

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公司应急救援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使应急救援队伍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内容和应急方式;

(2)使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自在应急行动中的任务和行动措施;

(3)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救援预案和实施程序修正和变动的情况;

(4)使应急救援人员熟知公司物料及产品的特性及一般处理措施;

(5)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培训可以制定计划实施,请专家授课,也可以集中讨论、评价、取经等其他方式进行。

2)员工应急培训与内容

应急培训计划,还应包括对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包括:

(1)使员工熟知事故征兆的特征和一般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2)使员工熟知公司危险目标的位置和物料及产品的特性;

(3)使员工熟知紧急事故的报警方法和报警程序,一旦发现紧急情况能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外部救援力量报警;

(4)使员工懂得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和逃生方法;

(5)对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可利用班组安全日活动进行,或者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11·9 消防日、专门安排专家授课等形式进行,培训要力求实效,并应做好培训记录。

9.1.3培训方式和方法

1)基础培训与训练

(1)定期训练救援队伍,使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战斗意志和作风。

(2)请专家培训救援队伍,使应急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熟悉危险源和危险的性质、实施救援的基本程序和要领,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2)专业培训

(1)报警

①应急人员应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最快最有效地报警。

②应急人员应熟悉发布紧急情况通告方法。

③事故发生后,为及时疏散事故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急人员应掌握如何在现场提供警示标志。

(2)疏散

为避免事故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应急人员必须知道如何在事故现场安全、有序地疏散被困人员或周围人员。

(3)专项培训

请专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基本特征及常用的应急处置措施培训救援队伍,使应急人员掌握必要的专业常识、堵源技术、抢运和清消及现场急救等技术,提高应急人员的实战能力。

3)战术培训

请应急救援专家对应急人员进行技术综合训练,使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具有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9.2 应急预案演练

9.2.1规模、范围和频次

公司每年年初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救援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有效、迅速地开展,找出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急预案演练的频次初步定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9.2.2演练方式、内容和组织管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由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公司各部门、班组以实战或桌面的方式展开。

组织演练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时间、演练地点、演练内容、参加演练人员、物资装备等。将着重针对火灾与爆炸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开展演练。

演练过程中应各司其职、密切合作,严格遵守预定的演练计划开展,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9.2.3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

演练过程应详细记录在案,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9.3 应急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组织机构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者出现新的情况,定期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如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

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3)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7)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9.4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高安市应急管理局备案。

9.5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与解释。奖惩

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应给予表彰奖励:

一、出色完成应急任务。

二、安全事故抢险、排险中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企业职工、社会人员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三、对应急工作提出建议,且实施效果显着的。

四、有其他特殊贡献。

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二、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三、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

四、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五、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七、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一、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有冲压机、折弯机等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不可靠,违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检修规程进行作业,对设备检修工艺及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器具不符合国家要求,器具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生产场所所有旋转、传动机械设备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扎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设备摆放不当,安全操作距离不足;机械设备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

2)机械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缺陷处理不及时,带病运行;

3)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缺少或缺陷;

4)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5)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应急工作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 事故车间主管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小组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保护现场,及时向应急组组长汇报,应急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2)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一边通知急救医院,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4)事故继续扩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请求政府力量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有人受伤后,立即切断电源,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组组长汇报,应急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人员赶往事故发生地点展开抢救工作,划出隔离带和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

2)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

3)如有断指、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指、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4)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5)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若无法拆除时拨打119请求政府支援。

6)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预防伤口感染;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7)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抢救。

8)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时,立即拨打120。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进行机械伤害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不当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2)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3)机械伤害人员受伤可能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应防止伤员高空坠落,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5)参加应急救援人员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全部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通讯顺畅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对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运。

6)救援任务结束后,检查应急用品是否完好,失效或损坏的需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正常使用。

二、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1)高处作业点防护设施不全;

2)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或安全带未固定在牢靠位置;

3)设备或工具有缺陷;

4)个体安全防护用品有缺陷;

5)临边无栏杆;

6)其他行为性、管理性和装置性违章;

7)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卸货车辆作业区、高空作业区域等。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施工高处作业、搬运作业时,人员成品区平台等高处平台,由于高处平台防护不足,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人员从高处落下,导致人员伤亡,影响较大。装卸货物时,人员爬上货物堆垛,也可能造成人员摔下,导致人员受伤。

1.4 事件发生的征兆

1)在登高作业时,发生登高梯或架出现倾斜、松动现象;

2)作业过程中有人大声惊叫、呼救或突发异响;

3)高处平台安全设施不齐全,个体防护用品不合格;

4)当班同事现场作业迟迟不回,并且无法联系上;

5)小组作业任务完成时,发现人数不全。应急工作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 事故车间主管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小组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

2)现场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处置组,并赶赴事故现场。

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事故继续扩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综合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请求政府力量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高处坠落受害人员施救的过程: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3)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颌,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4)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5)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

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受害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2)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5)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4)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①通畅气道。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③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4)对骨折人员急救: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5)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 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3)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有空气储罐、空压机等。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超压等原因可能发生容器爆炸等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在空压机放置点、其他使用压力容器的地点。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容器爆炸事故在生产运行过程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由于压力容器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压力容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压力表指针剧烈摆动等现象。应急工作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 事故车间主管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小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专项应急响应。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发现压力表指针异常波动或压力容器表面温度急剧上升时,立即进行预警。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部门经理和带班领导汇报。

2)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入预备状态。

3)部门经理等临时指挥员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4)应急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5)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伤情严重的及时送医。

6)若事态扩大时,应由应急指挥机构提高相应的应急级别,公司内部无法有效控制事故时,立即向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上报,寻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现场处置

1)发现压力容器泄压装置、显示装置及相关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失灵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查找异常原因,清除故障确保安全后再投入运行。

2)当压力容器出现超压时,应立即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卸载的阀门,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迅速降低。

3)当压力容器支座支撑连接处松动、移位、沉降、倾斜、裂纹等险情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迅速断开动力电源开关或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当压力容器接口部位的焊缝、法兰等部位变形、腐蚀、裂纹、过热及泄露时,迅速关闭气源的进气阀门,同时迅速开启能安全泄压的阀门,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迅速降低,待修复检验检测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6)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并立即报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

7)爆炸停止后应立即查看有无人员伤亡,并进行救治。

3.2.2隔离疏散措施

1)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应根据现场情况或事故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2)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避免产生二次事故(火灾事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2.3火灾控制措施

1)爆炸引起的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 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油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扑救火灾应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3.2.4现场急救措施

1)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2)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3)现场救援人员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4)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

5)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6)如有因爆炸引起对人员造成的物体打击等伤害,立即将伤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和简单包扎,并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然后紧急转送医院或拨打120。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7)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注意事项

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2)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等。

3)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抢救人员以维修钳工为主。

5)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6)现场自救和互救的原则应包括安全撤离,妥善避险;沉着冷静,控制情绪;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服从指挥。

7)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8)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四、厂内道路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厂区内机动车辆进出较为频繁,车辆车况不一,稍有不慎,可能出现车辆伤害事故。

事故类型主要为车辆追尾事故、车辆自燃事故和车辆撞人事故等安全事故。车辆伤害主要致因物为肇事车辆和其运载的货物。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厂内道路、仓库、装卸货区域等。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肇事车辆可能撞伤、挂伤、碾压人员等,且有可能产生次生、衍生事故,如火灾、机械伤害等,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危害后果。

2)运载的货物过多可能造成物体打击、坍塌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货物损坏。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机动车辆速度过快。

2)机动车辆行驶路线飘忽不定。

3)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转向机构等失效。

4)机动车辆在人行道上行驶。应急工作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行政部经理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小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厂内道路车辆伤害时,司机立即制动停止车辆,采取其他措施对制动失效的车辆进行制动、防止再次滑行。查看人员受伤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组长立即赶往事故现场,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现场了解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判断人员伤亡,为抢险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的范围内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

3)核实受伤人数和是否有被困人员。

4)根据事故性质和现场状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进行现场抢救。

5)组织救援人员、设备进入现场进行抢救。根据现场预判情况决定采用人工、机械设备进行抢险作业。

4)事故继续扩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请求政府力量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有遇险人员时的处置措施

发生厂内机动车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机动车下面或驾驶室内时,应立即采取千斤顶、切割机等措施移动车辆或移开物件、货物,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采取措施防止机动车倾倒、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

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同时要尽量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因撞伤、挂伤、碾压等造成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公司应急指挥部。

2)车辆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厂内机动车辆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车厢内或驾驶室内无法逃生的人员,并应立即使机动车熄火,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扩大。灭火时,应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车辆有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品泄漏时,应疏散无关人员,禁止点火源出现并跟进下列情况,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和稀释爆炸性物质或有毒物质混合浓度,避免发生爆炸或中毒事故。

汽车油桶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绕在油桶破裂处,并用钢丝困紧,然后涂上一层肥皂。

漏油漏水时,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消除漏油、漏水现象。注意事项

1)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2)互救时应量力而行,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有监护人。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3)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清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6)现场应急救援过程中,当出现事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急救援人员可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

7)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采取必要辅助措施(如必须的包扎、止血等)。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工作。

8)参加应急救援人员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全部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通讯顺畅。

9)救援任务结束后,检查应急用品是否完好,失效或损坏的需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正常使用。

五、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电气触电事故是企业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可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电气设备、线路长时间使用,绝缘层破损、老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临时用电乱接乱拉、管理不善、超负荷运行、野蛮施工,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作业时没有落实安全措施,未及时保养和检查等都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一、二季度事故较多,三至六月最集中。因为春夏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护具。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伤害的主要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

1)电击的主要特征有:

(1)伤害人体内部;

(2)低压触电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但是高压触电会产生极大的热效应,导致皮肤烧伤,严重者会被烧黑;

(3)致命电流较小。

2)电伤的主要特征有:

(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

生产区域、配电房、配电柜、办公室、仓库等。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触电事故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在电工检维修作业时、人员操作电气设备时,均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和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的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伤,直到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而死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绝缘层破损、老化,超负荷运行;

2)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漏电现象;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

4)未按规定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查;

5)员工未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应急工作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事故车间主管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小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发现有人触电时,现场人员设法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2)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

3)应急小组组长立即通知各应急人员,并赶往事故现场。

4)组长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组织营救,并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决定是否请求支援。

4)事故继续扩大,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综合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请求政府力量支援。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迅速急救。

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的,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下插头,以切断电源。

(2)如距离电源开关、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体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如橡胶,尼龙,木头等)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切不可直接用手触及触电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供电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高压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发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4)现场抢救触电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并送往医院。

(4)如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等措施交替进行抢救, 并送往医院。

(5)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6)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7)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8)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5)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工时约2秒钟。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使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3)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工时约3秒钟。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自主呼吸规律一致。

(4)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6)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注意事项

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加快为原则,选择采用。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4)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消防安全意识的成员组成。

5)现场应急救援过程中,当出现事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急救援人员可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

6)参加应急救援人员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全部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通讯顺畅。

7)恢复生产前后,应做好跟踪观察,对系统内设备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8)救援任务结束后,检查应急用品是否完好,失效或损坏的需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正常使用。

六、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类型

可燃物燃烧或电气火灾事故。

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

各生产车间以及动力站的压缩机、高低压配电柜、控制室、各种以电力为能源的动力、照明和控制电器设备、电缆、设备等。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着火过程产生的烟气,若人员吸入肺部造成呼吸不适甚至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或烧伤。

公司一旦火灾事故,会对公司人员及与公司邻近的龙昌铜管公司车间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威胁,还会对公司生产设备、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失及停产,还会对公司建构物造成损毁,事故波及及影响范围较大。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可能有电线发热、燃烧散发的胶皮气味或其他物质燃烧的焦糊味;

2)有烟雾或火苗等;

3)高低压配电室的设备设施故障,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失效或失灵;

4)使用的电器超负荷短路等,如电器和线路冒烟、绝缘损坏等;

5)动火作业前,未清除周围易燃物或未采取隔离措施。

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触电、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工作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小组组长:事故车间主管

应急小组副组长:事故现场领班

应急成员:事故现场其他人员

当出现险情时,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担任应急组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组长和副组长都不在,则由应急小组中职务最高的成员临时担任组长,负责处理应急事宜。

2.2 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如果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2)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负责对现场处置方案的落实执行,落实现场处置指令,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向应急组组长报告,听从应急组长的指挥进行救援。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为防止触电事故,必须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

1)断电灭火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或引燃附近可燃物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除要防止触电和电弧灼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断电源的位置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扑救工作进行。

(2)切断电源应尽快断开总开关,在断开(隔离开关)时,要防止产生的电火花伤人,并用绝缘棒操作或戴绝缘橡胶手套操作。

(3)剪断低压线路电源时,应使用绝缘橡胶柄柑等绝缘工具将相线和零线在不同部位处剪断,防止发生线路短路,应在电源方向有支持物的附近剪断电源,防止导线剪断后跌落在地上造成接地短路或触电事故。

2)带电灭火

(1)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水基型水雾、干粉等进行灭火。不能直接用导电的灭火剂如直射水流、泡沫等进行喷射,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

(2)使用小型二氧化碳、水基型水雾、干粉灭火器灭火时,由于其射程较近,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在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及水枪喷嘴安装接地线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喷雾水灭火。

(4)如遇带电导线落于地面,则要防止跨步电压触电,扑救人员需要进入灭火时,必须穿绝缘鞋。

3)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时的现场处置:

(1)救援人员应穿戴防火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携带防毒面具进行施救。

(2)应准确判断人员坐在位置,消防救援人员应重点对该点火势进行扑灭。

(3)医疗救护人员应及时做好前期处理准备工作,待120到场后及时转移伤员。

4)现场处置

(1)现场发现人员立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协助灭火。

(3)现场人员立即转移周围的易燃物料。

(4)现场人员远离该区域。

(5)如有人员受伤,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对伤员采取简单救治后,送医治疗。注意事项

火灾扑灭后,应仔细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确认无事故隐患,请示应急小组组长并得到同意后方可离开事故现场,否则不得擅自离开;同时,在事故线路未进行有效检验前,不得对事故现场进行供电。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个人防护器具;

(2)正确使用、配戴防护用品;

(3)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

(4)站立在上风向处操作;

(5)熟练掌握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技能,电器火灾的危害常识;

(6)采取正确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7)坚持2 人以上协同作战,严禁单独行动,坚持现场自救与互救原则;

(8)注意处理后现场的清理和恢复。

(9)事故继续扩大,无法控制时,由现场应急指挥,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请求外部及政府力量支援。

第三部分 附 件

附件一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职责分工

姓名

职务

联系手机号码

总指挥

杨春林

总经理

***

副总指挥

王勇

副总经理

***

邓艺

董助

***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关党克

行政部经理

*** ***

成员

刘燕

采购主管

***

雷虹

文员

***

徐芬

统计

***

肖忠元

仓管员

***

罗时祥

安全/采购

***

应急抢险组

组长

杨召

生产经理

***

成员

罗和平

包装部主管

***

黄亮

五金部模具主管

***

张庆明

五金部冲压主管

***

王冯

三车间主管

***

赵春杰

二车间主管

***

单铁钢

一、二车间经理

***

卢水英

注塑部经理助理

***

金静

注塑部模具经理

***

魏远飞

刷墨部主管

***

贾生荣

电工

***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关党克

行政部经理

*** ***

成员

刘红莲

行政部主管

***

后勤保障组

组长

徐秀娟

财务总监

***

成员

吴保军

仓库主管

16607955899

姚丽娟

会计

***

盛火云

会计/出纳

***

何碧芬

会计助理

***

警戒疏散组

组长

彭月明

保安队长

***

成员

刘五元

保安

***

万金元

保安

***

李洋洋

司机

***

24小时值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关党克***

彭月明***

表2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外部救援单位

联系电话

备注

医疗急救电话

120

火警电话

119

治安报警电话

交通报警电话

122

气象电话

121

高安市应急管理局

0795-5296188

高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0795-5282382

高安市人民医院

0795-5298135

高安市骨伤医院

0795-5212157

电信公司/高安电信局

0795-5212765

高安市环保局

0795-5297870

电力公司/高安供电分公司

0795-5282931

自来水公司/高安自来水公司

0795-5287713

附件二 应急救援器材清单

器材设备名称

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数量

存放位置

管理责

任人

联系电话

担架

2副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急救药箱(含解毒、烧伤等药品)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洗手液

若干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防毒面具

10套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口罩

500个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消毒水

若干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安全帽

20顶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安全带

10条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应急灯

4个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警戒线

一卷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应急资金

若干

财务部

徐秀娟

***

警示标识牌(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现场抢险、请勿靠近)

若干

仓库

吴保军

16607955899

附件三 消防设施清单

器材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存放位置

4kg干粉灭火器

MF/ABC 4

66只

车间56只、仓库8只、配电间2只

35kg干粉灭火器

MF/ABC 35

13只

车间10只、仓库2只、配电间1只

室内消火栓

28套

车间20套、仓库8套

消防水泵

15L/S

2台

消防水池内

消防水池

130m3

附件四 医疗物资清单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存放地

创可贴

15盒

行政部办公室

烧伤膏

10盒

行政部办公室

医用碘伏

5瓶

行政部办公室

云南白药(粉状)

10瓶

行政部办公室

云南白药(喷雾)

3瓶

行政部办公室

消毒药棉

20包

行政部办公室

消毒纱布

20包

行政部办公室

消毒棉棒

15包

行政部办公室

体温计(非水银)

3根

行政部办公室

体温计(水银)

8根

行政部办公室

附件五 规范性文本

1、接警记录的要点

1)报警人;

2)报警电话;

3)事故时间、地点;

5)事故种类;

6)事故单位;

7)伤亡人数及程度;

8)涉及范围;

9)财产损失;

10)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11)事故简要经过;

12)当前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的抢险救灾情况。

2、报警信息的要点

报警人员报警内容应包括:

1)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

2)事故类型(火灾、高处坠落等);

3)有无人员伤亡;

4)事故严重程度。

3、事故情况报告的要点

报告事故信息上报的内容如下: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发生的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经造成的或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紧急公告的要点

1)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2)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的影响等。

5、应急信息接报、处理和上报表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和上报表

事故发生地点或装置名称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类别

报警人

报警时间

接警人

事故简要

经过

预案启动

综合预案:

人员伤亡情况

死亡:

专项预案:

重伤:

现场处置方案:

轻伤:

申请增援

消防大队:

人员疏散

相邻单位:

警戒与交管

事故现场:

应急恢复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交通管制:

善后处理:

单位: 编制: 审核:

6、应急预案修改记录表

应急预案修改记录表

序号

页码

原内容

修改后内容

修改时间

修改人

总经理

签字

7、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序号

应急预案名称

计划演练时间

演练方式

演练目的

组织部门

配合部门

应急物资准备

编制人: 批准人:

8、应急演练记录

应急演练记录

预案名称

演练地点

组织部门

总指挥

演练时间

参加部门

和单位

演练类别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全部预案 □部分预案

内容: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演练过程

描述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练效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 □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 □联系不上

消防部门:

□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 □不配合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记录人: 评审负责人: 时间:

附件六 关键的线路、标识和图纸

地理位置图

车间应急疏散图

消防设施及全厂应急疏散图

应急集合点 疏散路线

附件七 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

事故地点(单位)汇报

应急救援办公室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接受指令并及时传达;

市、县应急管理局:

通知:医疗救护组

应急抢险组

通讯联络组

后勤保障组

警戒疏散组

指挥部领导及成员

生产部部长

各专业组组长及成员

到 生产部集中

了解情况下达指令

有关人员及专业组人员到达现场

现场听取事故汇报

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指挥救援

各专业人员等进入现场抢救

附件八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图

生产单位现场

监控系统报警

应急救援办公室

各专业组组长及成员

生产部部长

指挥部领导及成员

通知:医疗救护组

应急抢险组

通讯联络组

后勤保障组

警戒疏散组

到安 环 部 集中

了解情况下达指令

有关人员及专业组人员到达现场

现场听取汇报

上一篇:档案接收函下一篇:形成代沟的原因(The Causes of the Generation 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