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2024-08-03

青霉素过敏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精选4篇)

1.青霉素过敏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篇一

预案

青霉素的使用、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抢救前 言

由于青霉素过敏反应症状急,变化快,若不急时正确抢救,常导至死亡。这样的惨痛教训已经不少。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记,其发生率约0.7-10%,其中出现过敏性休克者,每10万人中有4-15人。国内有人报告179例药物过敏者50%以上为青霉素引起。另有报道青霉素过敏反应病人10例,其中5例发生在(皮试阴性)肌注过程中,3例发生在连续用药3--9天内,1例自行外涂青霉素粉治疗下肢溃疡,20分钟出现症状,1例在皮试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并室颤,心博骤停,经抢救脱险。

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更换同类其他或不同批号药物,或停药三天以上时,必须重做过敏试验。普鲁卡因青霉素用药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及普鲁卡因皮肤试验,其中任何一药试验阳性者均不可应用。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给药前须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做青霉素皮肤试验,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或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成功的经验是:提高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警惕性;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避免空肤注射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认真做好青霉素皮试;备齐抢救药品,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一旦发生反应,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迅速而又正确的组织抢救。

皮试药液的配制

配制皮内试验药液 皮内试验药液以每1ml含青霉素200~500μ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μ(0.1ml)。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例一:80万μ/支

1.于80万μ/支的青霉素瓶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ml,充分溶解后,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万μ;

2.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万μ;

3.弃去0.9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0μ;

4.弃去0.9ml(或弃去0.7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μ(或500μ),即配成皮内试验液。例二:160万μ/支

1.于160万μ/支的青霉素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ml,充分溶解后,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40万μ;

2.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5 ml,加生理盐水0.5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万μ;

3.弃去0.9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万μ; 4.弃去0.9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0μ;

5.弃去0.9ml(或弃去0.7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μ(或500μ),即配成皮内试验液。例三:400万μ/支

1.于400万μ/支的青霉素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 ml,充分溶解后,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100万μ;

2.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0.8ml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万μ;

3.弃去0.9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万μ;

4.弃去0.9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0μ;

5.弃去0.9ml(或弃去0.7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并摇匀,则每毫升内含青霉素200μ(或500μ),即成皮内试验液。

皮肤试验方法

1. 消毒前臂屈侧腕关节上2寸处皮肤; 2. 用1ml注射器抽取皮试液约0.1ml(含青霉素20μ或50μ)做皮内注射(小儿注射0.02~0.03ml),使成直径等于或小于0.5cm的皮丘,拔针后切勿按揉;

3.20分钟后观察并判断皮试结果。

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要在病历、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簿上加以注明,以及将结果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过去曾用划痕试验,方法是用1万单位/ml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1滴进行试验,并以生理盐水为对照,30分钟后观察结果,若为阳性,则不宜作皮内试验。

皮试结果只具有临床参考价值,青霉素皮肤试验阴性反应者,在注射青霉素类药物时及注射后20分钟,仍需严密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出现。

过敏反应的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呼吸困难等;

循环系统症状:畏冷,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等;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等;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皮肤症状:荨麻疹,其他皮疹等。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

过敏反应的急救

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患者头侧位去枕平卧。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立即停止青霉素注射,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病情严重者用盐酸肾上腺素0.25-0.5mg+生理盐水10ml/iv(缓慢)st!同时听诊监护,以防室颤。

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内静脉注射,必要时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2000ml内静脉滴注;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氨茶硷0.25g+25%葡萄糖20ml iv st!(缓慢)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引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血压下降或持久不升时用多巴胺20mg或间羟胺40mg+10%葡萄糖100ml/iv gtt或去甲肾上腺素1-5mg+5%葡萄糖500ml/iv gtt 视病情调整滴速

快速补足血容量:首次给于500ml胶体或晶体液滴入,而后视血压和有效血容量情况适当补充

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心腔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及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在抢救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室颤和室颤预兆的观察:

1.阵发性心动过速,HR达150--250次/min;

2.有频发早博;

3.病人突然意视丧失,呼吸停止,抽搐,昏迷,面色青紫,心音消失,血压为0,此时病情相当危险,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应及时抢救。

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过敏反应的预防

1.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凡是有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2.认真做好青霉素皮试,包栝新生儿及6个月以上的婴儿,20分钟看结果,局部红肿,发痒,皮丘直径大于10mm,为阳性,不能注射青霉素;

3.做青霉素皮试前一定要进食,不能空腹,(有报道观察5例发生在空腹后,是否与低血糖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4.青霉素溶解后应立即注射完,如一次注射不完应放入冰箱(冷藏室)于4小时内用完;

5.更换批号,剂型,间隔一天未用药必须重做皮试;

6.不用玻璃注射器,以免针管及针头洗不干净,容易导至过敏,应用一次性注射器。

7.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滥用青霉素; 8.备齐急救药品,以备急用;

9.青霉素注射后,应留观30分钟,没有反应后方可离开;

10.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症状告诉病人及家属,一旦出现症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2.抢救—重视青霉素过敏 篇二

“医生,医生,快来……”晚7点40分,在浙江省台州黄岩区宁溪中心卫生院,一位14岁女生因在当地诊所输注青霉素后不省人事,经抢救20余分钟无好转被紧急送过来。 这天正是我响应卫生部提出的“万名医师下基层”号召,受医院派遣来宁溪卫生院上班的第一天。

看到有急诊病人,我马上冲到门诊,套上白大褂,小跑到抢救室。王医师已给患者上了氧气,那女生面色青紫,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全身冷汗,手足冰凉,四肢末端青紫,反映迟钝,血压测不出……“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地塞米松……”血压仍测不出来,微泵给升压药,提升血压。时间一分分地过去,血压40/30mmhg。经多次调整升压药剂量、补液速度及补液量,血压终于稳定在90/60mmhg以上,病人面色恢复正常,唇色转红润,胸闷感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心率由140次/分左右渐降至90次/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mmhg左右。至此,宣布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

近几年,因青霉素过敏致人死亡的事发生的可不少。青霉素过敏起病急骤凶险,处理不及时往往会致人死亡,在农村,此类情况仍有报道。这名女生由诊所转诊过来,休克时间较长,初步抢救无效,提示病情凶险,若无综合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使用易过敏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诊疗程序进行,同时备好抢救器材及药品。

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篇三

主讲人:蒋昔琴

蒋昔琴:青霉素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发生率约5~10/10万,其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患者极易死亡。那么过敏性休克的定义是什么呢,下面请王湘解释一下过敏性休克的定义。

王湘: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蒋昔琴:我们了解了其概念,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它:患者胡英,女,38岁,因乳腺炎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阴性,予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S后患者即诉手足麻木,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不能扪及,神志丧失。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静脉推注0.1%盐酸肾上腺素1ml,给氧,静推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另建静脉通道滴注多巴胺,上心电监护。病情无好转,10min后再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l,,静推可拉明、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同时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保留导尿观察小便。40min后患者苏醒,血压、脉搏、呼吸恢复正常,脱离危险。初步可以判断该患者出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那么青霉素过敏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呢,下面请葛玮讲讲其病理机制。

葛玮:青霉素过敏属于1型超敏反应 青霉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环和饱和的噻唑环组成,其本身无免疫原性,其过敏反应是由于青霉素及其降解产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体内,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遇到同一种抗原时,即引起变态反应。青霉素产生抗原的决定簇有多种,如青霉噻唑结合物、青霉烯酸、青霉烯二硫化物、青霉吡唑酸、6-氨基青霉烷酸(6-APA)、青霉胺等。它们均能与蛋白质或多肽结合形成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霉噻唑蛋白,其次是青霉烯酸蛋白。青霉素进入人体后3-7天引起抗体形成,10天内体内抗体水平达高峰。由于青霉素产生过敏的抗原决定簇有多种,在体内所形成的抗体也有多种,故能够在临床上引起各种变态反应。根据Cell和Coombs的分类,四种内型的免疫病理反应临床均可见到。主要表现有:寻麻疹、皮疹、哮喘、血清病样反应、延迟性皮疹、间质性肾炎、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全血减少、药物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其中以Ig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最多见和最严重,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蒋昔琴:讲得很好,我们了解了其发病机制,但患者出现何种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患者发生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呢,下面请陈艳讲讲其临床表现。

陈艳: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常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到半小时之间,表现为: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和肺水肿所引起,病员有胸闷、气促、伴濒危感,并可引起哮喘

2)循环衰竭症状:患者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由于脑组织缺氧所至,患者头晕眼花,面

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等

5)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及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蒋昔琴:那么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我们护士该如何急救处理呢,下面请练美琴讲讲如果我们遇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我们该如何予以急救。

练美琴:1)立即停药,平卧(采用头低足高位)、保暖、给氧气吸入。

(2)即刻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因过敏造成支气管哮喘 和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肾上腺素的β2激动作用可以使支气管舒张

及α受体激动作用可以使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上升)。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再注射0.5毫升。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地松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射。

(4)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部位。

(5)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回升,需扩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

(6)呼吸受抑制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莱碱等。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行气管切开术。

(7)心搏骤停时,心内注射强心剂,并行胸外心脏按压。

(8)肌肉张力减低或瘫痪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毫克

蒋昔琴:讲得很好,经上述急救,胡英最终脱离了危险,事后我们应该让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经过,向病人详细讲解有关自身原因的发病知识以及药物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使病人提高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重视和预防,做好健康宣教。那平时我们该如何防止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呢,下面请邹同学讲讲青霉素过敏的预防及其配置 邹同学:

1)用药前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禁用.2)初次注射或停药3~7天重复注射者.必须怍皮肤过敏试验.如阳性者禁用, 3)凡有青霉索过敏者不应作过敏试验.4)用药过程中调换另一批号青霉素.须重作过敏试验.5)避免在空腹情况下作青霉素注射.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6)注射器专用,并且要现配现用,不宜放置过久。7)配置:以80万青霉素为例:青霉素80万U/瓶:50u 80万青霉素加生理盐水溶解至4ml;(20万U/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万U/ml)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2千U/ml)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1ml;(500U/ml)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50U)

蒋昔琴:我们都知道了它的配置极其注意事项那么我们怎么去做皮试?怎么通过皮试来观察是否过敏呢?有谁可以回答。陈春凤:皮试方法

(1)选用无菌的1 ml注射器。

(2)在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绷紧内侧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约5°,刺入皮内约0.2 cm。

(3)刺入后,放松皮肤,注入皮试液0.05~0.07 ml,使局部隆起成半球状皮丘,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勿按摩。

皮试结果判断

(1)皮丘无变化或缩小,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判断定为阴性。

(2)皮丘无变化,局部出现红晕,皮丘直径在1 cm以内,无自觉症状可判定为弱阳性,可在对侧前臂用生理盐水作对照。

(3)皮丘隆起,局部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 cm,周围可有伪足,伴有局部痒感,判断为阳性。

(4)皮试局部阳性反应,伴有全身症状: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判断为强阳性。

黄卫平: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的是怎么和破伤风皮试结果区分。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全身及其他部位反应。阳性表示:(+):局部红晕<3 cm,边缘较规则,无硬结及主诉症状;(++):局部红晕在3~4 cm,伴有小的伪足或丘疹,硬结<1 cm,无其他反应;(+++):硬结1~2 cm,红

晕>4 cm,有伪足或丘疹,稍有痒感;(++++):硬结>2 cm,红晕>4 cm且伪足明显,伴主诉痒感或硬结红晕未达(++++),但局部瘙痒明显或有全身反应。

4.青霉素过敏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篇四

【摘要】 本文结合21例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病例,浅谈一下护理体会。首先,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定是否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同时给予患者去枕平卧、吸氧、保暖等措施,重点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做好观察记录。

【关键词】 青霉素;类过敏样反应;护理

青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临床上青霉素过敏反应也较其他药物多见。在对注射室960例注射青霉素患者观察中,发现有21例患者,在青霉素皮试阴性肌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青霉素类似过敏样反应症状,笔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症状完全消失,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7岁。

1.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26岁,工人,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钠盐80万u肌肉注射,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注射前患者诉说怕痛,害怕打针,精神十分紧张,注射数秒钟后,患者诉疼痛,继之诉胸闷、头晕。此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额头及手心微汗,发凉。立即停止注射,让患者去枕平卧,保暖,检查血压118.5/67.5mmhg,脉搏90次/min,给予50%gs 40ml口服后约3min,患者自觉胸闷缓解,面色也转红润,手足温热,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

例2,患者,女,52岁,退休工人,因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皮试阴性后给予肌注青霉素钠盐80万u,缓慢注射完毕,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站立不稳,手足发凉,患者诉心慌、头晕,即刻让其去枕平卧、吸氧、保暖,检查血压115.5/54mmhg,p 104次/min,患者诉说从昨晚至今早均未进餐,立即给予50%gs 60ml口服,约5min后,患者面色转红润,手足温热,自觉症状好转,观察30min后,无不良反应。

2 护理体会

通过临床观察,青霉素皮试阴性注射青霉素后,患者出现类青霉素过敏样反应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1)心理因素,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对打针产生惧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加上局部疾病刺激,出现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发生类过敏样反应;(2)疼痛刺激,患者精神高度刺激,加之药物刺激性强,注射局部张力大,造成肌肉长时间收缩,使疼痛加剧。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如进针部位不正确,推注药物过快,注射针头带钩、针头太钝及针号过大均可造成疼痛加剧;(3)空腹注射:患者精神不佳,加上摄入不足,血糖浓度处在低水平上。加上述种种原因,可造成一过性的脑缺血、缺氧,可发生青霉素类过敏样反应症状。而饥饿状态下和精神紧张均可使患者的痛阈值降低和耐受性下降而出现不良反应。

对出现青霉素类过敏反应的患者,我们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去枕平卧或取头低脚高位,测生命体征,保暖,给予患者50%gs 40~60ml口服,安静休息15~30min,症状可消失。注射前,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注射时,可有意和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通过交谈,还可及早发现患者有无异样反应。对饥饿状态下的患者,嘱进食后再行注射。

上一篇:幼儿户外活动教师反思下一篇: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