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2024-09-04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精选14篇)

1.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一

假期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短短七天的培训生活是轻松的、是快乐的、是充实的。

我们的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第一天我被老师分到了第一组,一共有7个成员,老师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让我们相互了解、交流,选出组长,建立组名,组歌,即团队建设。我们是第一小组就以此为契机,“NO.1”成为我们的组名,然后大家出谋划策想组歌,最终我们选中了“葫芦娃”这首儿歌,是不是很有意思,当然我们的歌词是经过改编的。最后小组之间相互介绍展示,做游戏,增加同伴之间亲切感。下午就进入了“充电”模式。

在以后的6天时间里,我知道了翻转课堂的含义,掌握了微课制作及各类制作方法,camtasia studio 录屏软件的安装、基本应用等知识。传统的学习方式已落伍,原来的上课听讲,课下完成作业,就要翻转过来,变成课前听微课里的讲课即课前学习知识,做基本习题,课上展示、检测知识掌握情况。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可能要改变,也许会爆发教育革命!我自我感觉,翻转课堂适合程度好、自制力强的孩子,有的学生老师当面给他讲他都听不懂,看视频会听懂吗?翻转课堂把作业放在了课堂上,并不代表孩子真的减负了,他们需要做更多的预习工作,这是不是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教育的方式不是万能的,也许只适应于大多数孩子吧!

2.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二

根据训后跟踪反馈的信息,我们发现这种培训方式对已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年轻教师效果较好,对城镇地区的学校效果比山区的要好,而转变教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普遍令人满意,但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培训效果与地域条件有关。对条件较差欠发达地区的教师,远程网络研修的条件不是很成熟,许多地方网络不通或不稳定,使老师们心灰意冷而放弃;部分教师的电脑操作技能较差,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兴趣不大,做课件时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与效果不成正比;而少数电脑基础较好的年轻教师,在集中培训时因基地校的硬件条件先进,且可随时得到授课教师的帮助和学员间的相互促进,所以学习热情较高,可一回到自己的学校,总会遇到硬件和软件方面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稍久,便热情消退,除了应付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基本上又回到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学到的知识也很快被遗忘了。

二是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现在评价教师的工作完成与否,主要看该教的教材内容是否教完并是否布置了一定数量的作业,学生考试的成绩如何,对教师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没有纳入评价方案中,老师们辛辛苦苦制作的课件在教学常规检查中甚至不算教案,能够检查合格的教案必须是手工抄写的。大多数教师只要用熟练的费时较少的传统的方式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何苦选择费时费力又较难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呢?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分析,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提出了改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四条措施。

一、分级措施

社会的人才结构在较大层面上看,其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即橄榄型,中等水平的居多,拔尖的和能力低下的较少,如果放弃最底端的部分,那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在对人才的培训上,与其花大气力将能力低下的提升上来,不如加强塔尖人才的培养,借此拉动中间部分;与其让全体参训人员齐头并进(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如打造一个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

我们当初的那种培训策略过于追求大统一,对基础位居两端的学员最难兼顾。现在改变了思路,在制订培训目标和方案时,分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两个层次。其中基础培训是全员培训,目标是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不高,对于基础较差且年龄偏大的学员,不过多地倾注精力,在成绩评价上也不做强制性要求;提高培训是每所学校选出一位信息技术能力最强的教师,在全县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校本研训指导团队,在基础培训结束之后,再对他们进行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训,规定较高的培训目标,同时对他们在“教师工作坊”中的任务也要做较高的要求,使他们成为培训和指导本校教师的常规力量。这种让小部分教师先成长,然后带动大家共同成长的方案是较经济而高效的。

二、协作措施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充分利用组织资源,依靠团队共同的力量共同完成某一任务。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且当成员们在协同创作时,旨在与好友或者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欢聚、交流、创作、互动,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创意火花飞舞得更快、更激昂,整体成就也必高于个别努力的总和。

湖南省溆浦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全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之一,自2012年开始,历经三年,实施了由吴松年教授主持的“专业性有效教学”项目,并在各中小学校推进了有效备课组建设。为了让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也享用协作的成果,可要求溆浦县各中小学校将校本研修切实落实到备课组的协同备课中去,相同年级相同课程统一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采用一套最优方案,由备课组成员共同完成,能者多劳,差者多学,本校的校本研训指导老师负责各学科的技术指导。同时,创建一个只有全县校本研训指导教师加入的信息技术提高QQ群和微信群,方便成员彼此交流和县级主讲教师的长期指导答疑。这种措施不但能维持老师们对信息技术持续应用的热情,还能缓解工学矛盾。

三、共享措施

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现在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功能。网络上的各类教育资源多如牛毛,但由于大部分网站在收集资源时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事实上质量也是难以管控的),所以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要想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资源还是要花上一点功夫并采用一定的技巧,而且大多数质量较高的资源都是收费的。

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有效的多媒体资源和快捷的获取方式,我校将进一步打造好自己的网站,建立一个实用信息技术资源库,为了避免与网络上类似的众多网站雷同,投放的素材资源限定在PPT课件免费模板、各类动画素材、声音素材和视频素材等,适当投入资金,从网上购买一定数量的优质资源,并把每一种素材改造成一个教学积件,使之具有较大的通用性,以便能够搭建在众多的学科中。除了素材资源外,我们还将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制作成微课集的形式,作为一种短平快的微培训资源供广大教师远程使用。这些资源的建设固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若发动起本县校本研训指导团队的力量,基本上就是一个化整为零的问题了。

四、激励措施

勒波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得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虽然这话也并不一定正确,因为物质奖励毕竟不是万能的,但纯靠自觉与来一点奖励甚至鼓励相比,所起到的效果一定会截然不同。

因此,在目前这种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阶段,我们虽然不能强迫老师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但要以适当的形式进行鼓励和奖励,这就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将这一措施具体落实到各级学校的教师考核方案中去。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检查中的教案可以采用电子稿和课件的形式,即使在填报职称晋升材料中也如此;教师每学期使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节数最低不能低于某个数值,通过备课组备课时人人都要提供课件方案;学校要积极组织老师参加每年一度的“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县教育局也要在每学期举办一次类似的活动,凡参加者即有学分奖励,对获胜者县里和学校还要追加奖励。

以上几项措施看似简单,可要实施起来也并非易事,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只要找准正确的航向,就总有驶向彼岸的一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Z].2013.

[2]张志虎.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31-132.

3.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三

关键词:信息竞赛培训 方法与技巧

信息作品竞赛最为显著的是每年一次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它包括了电脑绘画、电脑平面设计、电脑动画、网页等。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电脑平面设计为某一特定的主题或目的,运用图形、图像处理工具软件,用电脑原创设计制作完成的单件作品或系列作品。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网页使用HTML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网页作品。

一、信息竞赛培训的目的

信息技术除了平常的授课之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掘一批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学生,同时也增强信息学科的地位,我们可以重点抓学生信息学竞赛方面。信息技术的竞赛主要包括了信息作品(电脑作品)和信息学奥赛,信息作品是一项短期内就能见成效的项目,信息学奥赛则要经过长期培训,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见成果,鉴于以上情况,选择信息作品竞赛作为突破口,主抓学生电脑作品的创作,在短期内取得成绩显得更为重要。

二、如何选生?

信息技术的课时是一周一节,在起初了解了信息学的相关比赛信息之后,从前辈那里以及其它学校那里了解相关的培训方法,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从学生中选拔,组成信息培训班,由信息老师负责主要培训课程。

信息培训班的学生可以来源于学校社团,在社团人员选拔之初有针对性地制定2-3个选拔题目,了解学生的特长以及爱好,在学生自主报名的前提下,选择20-30个基础较好、并且对计算机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开课之初,告知学生与信息学相关的比赛,经过3-4周社团课之后,选择部分动手能力较强并且有意愿参加信息学比赛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0人)参加培训班中午课程,组成信息培训班。信息班的培训除了常规的社团活动课之外,每周周二至周四中午会在计算机机房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并根据时间的紧迫与否,相应的增减培训时间。

三、如何培训?

1.抓好基础

由于信息作品培训没有固定的教材,因此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项常规的比赛而由教师自定(比如每年3月一次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每年5月一次的计算机表演赛等大型常规赛事),根据比赛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主要分为3个主题:photoshop课程(简称ps),flash課程、网页制作课程。在培训课程中,主要以一个个的作品实例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融入软件的操作,并提供一至两个练习巩固知识点。经过几次课程之后,在新授课中让学生观看操作视频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揣摩历届获奖作品

要创作一个好的作品,首先得学会欣赏作品。师生在共同观看历届获奖作品的时候结合历届的活动主题来思考,讨论为什么该作品能获奖,并从中得到启发,发散学生的思维。

3.撰写创作思想

俗话说,一个好的创作主题决定了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学生能否找到灵感,找到与众不同的创作思想,需要一定的时间。我鼓励学生课后多思考,将你瞬间迸发的灵感记下来,并利用中午培训时间撰写创作思想,经过两周之后,学生和老师一起筛选有新意的思想,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思想自行选择参赛的项目(动画、绘画、网页),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特长明确规定哪些学生参加哪个项目。

4.作品创作

创作思想确定之后,学生开始后续的作品创作,教师进行辅导。此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合作,学生之间多帮助,遇到问题可先咨询同学,并利用网络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养成遇事自己先找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寒暑假课程安排

学生放假之后,心情处于放松状态,因此放假之前,会告知学生假期要完成的相关任务,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并建立信息培训班QQ群,在群中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作品创作情况。

四、总结

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和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竞赛的一个重要因素。几乎每个辅导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对于我们辅导的学生有着一种由衷的爱意及欣赏的态度。教师的亲和力也足以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并能够激发他们自觉自愿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在信息作品竞赛培训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仅以自己在信息培训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关于信息培训的方法与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 周恒.如何做好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经验.

[2] 张敏.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指导心得.

4.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四

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肥东县马湖学校 刘继华

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完成工作的基础

培训专家们所讲的各种专题讲座,有理论有实例,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微课”、“微课堂”、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1、通过聆听教育专家对教育教学信息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

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教育专家的有关专题讲座,我发现自己对专业知识极为缺乏,很多新技术和新信息都不了解,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落伍了,再不学习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掩埋。对我的原有观念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回想自己,对很多软件都停留在初步了解或者简单会用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熟悉,平时对知识的学习也存在贪多而不精的情况。这些都会制约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会让自己在后边的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培训陷入老师认为这个软件使用太难而不愿意学习的泥潭之中。通过同行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我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同伴互助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在本次学习中,让人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员们的互助学习和经验共享精神。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学们通过QQ群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已有技术。学习中一人出现困难时,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都主动支招,帮助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往的培训中甚至在学校同事之

间都很难看见。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新的软件,并回校在岗研修中尝试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如微视频的制作),这完全让学生感到很惊讶,而我自己在相同内容的教学中也得以在课堂上“偷懒”。这些都告诉我在今后的培训和学习中也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同伴之间的互助精神。

四、各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是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一大亮点

在此次培训中,培训的老师们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QQ群、在线答题(问卷)、手机微信等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入,无一不丰富了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讲座充满生机和人气。这些,也为我们今后在日常教学中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五、坚持不懈是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后继发展的保证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并不应该在短期内就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出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不懈地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方才能真正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从而让自己“懒”下来。

5.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五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非常庆幸自己能来参加此次规模宏大的培训,聆听了线上权威专家讲座,得益了专家们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的指导。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方法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深刻的体会到教学工作的任重道远。

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对我教学能力提升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快速直接的引导,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板块,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远远不指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的播放,而是需要我们学会去合适地应用这门技术从而达到实现课堂上的个性化表达和交互式有效应用。通过观看视频《微软中的未来教育》等信息化前沿的教育视频,使我了解到未来教育的景象,逐步让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适应和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中,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发挥到极致。带领我们的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式学习,培养他们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美好愿望。

这次培训,短暂而充实,学习内容紧张而充实,专家学者们分别从政策解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数据的统计处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项目实践、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与美化,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等,从如何利用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实施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展开培训。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分析教学案例上存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更多优化教学的相关软件的学习机会,促使我们更好的应用和创新。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非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

首先,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其次,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技巧,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完善,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时间分配、分析评价)等。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还注重了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教育培训的成果。

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6.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六

王祥富

在参加完江南大学举办的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后,10月份我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培训项目多,与实际教学联系紧密。全球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自己熟练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手段的变革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网络平台提供了几十个课程项目,我选择了与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课程来学习。我在线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概念图的应用》、《MOOCs与教师学习》、《Word工具箱的应用》、《Flash教学动画进阶篇》等课程,这些课程知识量大,多指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凭借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时代早已落伍,学生对教师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很感兴趣,如果总是传统的口耳相传的讲授式教学必然造成学生兴趣降低。本身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具有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内容带来的直观性、生动性效果,能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忽视了多媒体的效果,也往往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7.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七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智能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智能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在于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如何利用。通过智能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而且可以提高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 如何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到城市停车管理系统中, 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提高泊车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是我们当前要决绝的问题。

二、城市泊车管理的概念界定

城市泊车管理是指在城市中通过采用车道管理设备和运算处理设备, 解决停车场中车辆的入场、出场进行登记、车流引导、费用收取管理的网络系统。车道管理设备是用来对车辆进行数据采集的一整套自动化智能设备, 同时也是实现车辆与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中间桥梁。运算处理设备是用来对数据进行运算和信号转换的装置, 比如中央处理器, 电信号转换器, 计算机等。城市泊车管理系统主要作用在停车场中, 用来规划车辆的通行秩序, 进行对车辆的出库、入库信息跟踪和登记, 提高车辆存放的安全性。

三、在泊车管理系统中如何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利用远程控制辅助操作。

首先, 应建立远程控制中心, 操作人员在获得权限后, 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进行发送指令到相应的车辆上。其次, 在停车场地上建立地面引导信号源, 客户可以通过接收到终端发出的不同信号进行选择, 然后进行双向确认, 最终实现对车辆停车进行引导功能操作。

2、合理应用互联网。

停车场控制中心通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 可以把停车场地的实时动态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一方面, 客户可以实时的了解不同停车场地的运行状态, 便于客户进行比较和选择。另一方面, 有助于信息的透明化, 避免一些停车场乱收价的现象发生。

3、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互联。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互联,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获得不同停车场的运行状态, 包括该停车场的容纳量, 实时的车位占有量, 客户对停车场的服务评价, 停车场地的收费标准等信息。对于管理者来说, 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互联可以有助于实现远程对客户进行提供信息沟通和服务, 而在可以实时的监控停车场地中的动态信息, 提高对停车场中车辆的实时监控。

4、图像识别技术。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 可以对客户进行人脸识别, 方便车主进行实名注册。同时也可以对车辆进行图像识别处理, 这样便于在不同的地点对车辆进行信息识别。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 可以把车辆信息与车主信息进行配对操作, 实现一车一人绑定操作。在出现事故时, 就不会出现逃逸的现象, 因为通过监控系统, 可以把图像进行识别操作, 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配对, 便于实现对事故车辆进行追踪。

5、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使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可以实现对泊车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大大的提高。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对泊车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稳定性检测, 而且可以实现不定期的进行管理系统升级, 从而提高泊车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使用性。

四、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提升城市泊车管理的优势

1、操作管理者的角度。

从操作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通过使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工作强度, 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管理者在对车辆进行缴费时, 可以减缓人工现金收费的工作强度, 提高缴费的效率。而且对于流水账信息便于管理, 财务方面更加的透明化, 避免财务上的漏洞。而且使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提升城市泊车管理系统, 可以采用全程电子击飞管理模式, 这样不仅实现了, 统计信息准确, 而且可以实现逃费, 漏费的现象发生, 从而能有效的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在建设的投资上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能力。对城市公共服务管理而言, 可以有效的缓解了混乱停车和违章停车的现象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城市土地面积的利用率, 有利于合理规划城市泊车场管理。

2、客户使用者的角度。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 通过使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仅可以实时的获得停车场的动态信息, 而且有利于客户做出不同的选择。通过停车场信息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互联, 客户的利益更能得到保障。

车主还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的方式进行支付, 这样可以实现车辆通过不停车支付, 有效的解决了排队缴费的麻烦。通过互联网技术, 车主可以在商场、住宅小区、办公地点实现一卡通行。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汽车逐渐走进普通劳动者的家庭, 在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 泊车问题日趋加剧,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突出的更为明显。现有的泊车管理系统还存在一定的的问题, 因此, 如何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提升城市泊车管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之一。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泊车技术,城市泊车管理

参考文献

[1]冯小溪.关于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5. (17) .

[2]刘琪.电子信息工程概述[J].科学中国人.2016 (27) .

[3]姜丽.智能停车场车位信息服务系统[D].大连交通大学2014.

8.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八

会东县和文中学

通过参加此次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好机会,我非常珍惜。通过认真参加学习,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培训,提升了信息技术知识,更新了教育理念。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此次培训,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培训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认识了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像我们农村的学生,普遍家长不重视,自己又不能正确地面对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专家讲得好,知识的传授就像盐和汤一样,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才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了新的认识。好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通过培训,开阔了交流空间。远程培训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培训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时事、探解题,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看视频,对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让我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通过培训,要注重细节渗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通过培训,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9.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九

宁乡六中 阳烨

我是一名长期身居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通过参加此次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我才真正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自己的学识是多么的贫乏、水平是多么的有限,教学思想是多么陈旧。归纳起来,本次培训我要几点体会:

1、网络研修培训的形式灵活、方便。本次培训采用远程网络形式开展,教师主要通过自学方式进行。说实话,网络学习、教学在现代教育模式中至关重要。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方法,无疑,网络是未来社会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自学的方式培训,避免了集中面授培训的许多弊端,如时间可以自主支配,内容可以自主选择,还减轻了学校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我们常年繁忙,身居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2、研修培训的内容切合实际。全校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经典教育文章,既有最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又有论坛交流、研讨。内容丰富又切合一线教师实际。培训中,值得回味的还有就是在网上与专家、名师及同行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在交流中可以与教师分享教学中的乐趣,探讨工作中的困惑,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们既得到启发,也收获喜悦与快乐。

3、作用的布置与要求既明确具体,又不拘束,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加入网络学习论坛,有利于自己更好的进行教学交流,共同探讨,互相提高;通过上传经典学习文章或作品,既有利于自己汲取精神营养,又能给他人提高学习和借鉴;撰写研修心得体会有利于自己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

10.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学生就业质量效果如何, 是学校是否办得好的天然试金石。笔者从2012年到2013年, 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11、12、13级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走访, 结合麦克思分析报告, 试图从实证角度看高职院校提升毕业时就业质量效果提升的途径。

1 关于机电工程系2011届就业竞争力指数的调查

表1是机电工程系2011届各专业毕业六个月后的总体就业指标一览, 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出了机电工程系专业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竞争力指数综合了就业率、月收入、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这三项指标, 是对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结合全院的2011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调查, 最高的专业是微电子技术 (91.5%) , 就业竞争力指数最低的专业是数控技术 (79.1%) , 三个专业, 差距很大。

2 机械专业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低的客观原因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机械专业的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与大学多年扩招, 人数剧增因素有关外, 主要内因还是专业设置、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2.1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趋同, 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机械专业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学科, 社会需求量大, 学生就业曾一度很抢手, 导致许多高校一哄而上, 都开设相关专业, 专业雷同度高。从需求角度讲,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企业运营成本、人工成本的上升, 制造业利润下滑, 很多中小企业艰难生存, 整体不景气, 用工需求降低, 也导致了供需市场的逆转。

2.2 高职生生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兴趣低, 教学难度大

随着多年高校扩招, 生源数的减少, 高职生的生源质量日益下滑。不少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基本知识非常缺乏。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理论力学这样的理论课程, 学习起来力不从心;其次, 本学科行业性强,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应用比较少, 没有具体的模型和印象, 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和自制力, 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进而影响供需双方的满意度。

2.3 学院地处苏北, 就业渠道窄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北淮安, 对比苏南城市, 制造业无论从行业规模还是企业效益还有不少的差距。

3 就业工作的改革措施和提升途径

3.1 加强校企交流, 注重课程设置

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 聘请行业专家担任院 (系) 的企业主任, 直接参与专业设置决策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 老师每年都会到企业“充电”, 回校后教研室组织开会充分讨论, 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始终让课程紧跟企业技术革新的步伐;其次, 学校注重学生“人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培养, 始终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核心, 将行业文化素质训练作为着力点,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2 营造校园环境为载体, 浸润工业文化

富士康、联想、西子奥的斯等优秀企业文化, 毕业生企业实训、工作的场景等都以生动的方式在学院教学楼、实验室展现, 学生随时受到工业文化的侵染和熏陶。机电工程系还精心布置了企业文化长廊, 按职场化的环境建设车工、模具、数控实训车间, 学生按企业员工要求统一着装和规范操作;在学院, 每个毕业生毕业时都有“双证书”:一份毕业证书, 一份对应工种的中级工证书。

3.3 积极探索人生导师制, 加大就业教育覆盖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人生导师制, 导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方面的指导, 指导他们学好专业基础知识, 利用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 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辅导他们获取专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辅导, 做出适合其个性的调整与规划。

3.4 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无缝对接”

院系与富士康集团校企合作, 建成富士康科技集团“厂中校”教学基地, 通过合作按标准编制试卷、合作出资共建培训中心、合作参与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形成了“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工作业绩+论文答辩”的考试模式, 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

3.5 扎实推进, 将就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拓展就业渠道。就业工作实行院 (系) 两级联动, 以教研室为主体、充分发挥老师的积极性。企业多了,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学生就业对口率、满意率逐年提升。 (2) 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大一重点是专业、行业认识教育, 每个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目标;二年级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养, 充分利用寒、暑假进企业打工体验, 明确自身不足;三年级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指导, 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提高就业成功率。

4 工作成效和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阶段发展,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作为民生工程, 需要学校、院系结合自身情况, 把准脉络、迎难而上。实践证明, 只要勤于分析, 方法总比困难多。

摘要:笔者从2012年到2013年, 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11、12、13级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走访, 结合麦克思分析报告, 试图从实证角度看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效果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实证,机电系毕业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2013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R].2014.

[2]张辉.加强校企合作, 缓解机械专业就业压力[J].百家论坛, 2012.

1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十一

这次参加“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收获颇大。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掌握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树立了 “教育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二、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这次培训前,先做了网上设置的问卷,网站根据回答的情况建议你选择你学习的科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所需来学习,极大的调动了老师学习的自觉性。对我而言,提高了搜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学到了集成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以及传输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对我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有裨益。

三.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12.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二

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微课的认识与制作方法。培训中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须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八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13.信息技术2.0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十三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学习到了比较新的观点以及来自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而这些东西正好可以解决我目前在实际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那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三天来学习的收获。

一、新的理念

当今世界以及在今后的世界,数字化信息化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万物互联已经出现雏形,因此教育信息化也是势在必行。那作为一线的年轻教师,我们有责任做好信息化路上的领跑人。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如果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支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必将事半功倍。当然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创新学习情景、加强家校交流沟通、促进教育公平、科学评价学生等。

二、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在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中或者课堂上应用信息最多的形式就是用课件进行教学,而很多老师或者很多时候我们用的课件要么从网站上下载要么就是在淘宝等店铺购买,这些课件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或者自己班学生的特点,那我们就需要自己拥有一定的课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对于这部分内容,霍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和动手操作,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学员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比如霍老师就通过一只小白兔从远方一蹦一跳的走过来,把路径动画知识直观的讲给我们。另外,PPT课件制作的原则、技巧也都让我受益匪浅。

三、微能力点的解读

去年的河北省全员培训,到现在许多老师一提起来就满脸愁容,倍感头大。原因就是很多微能力点根本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在这次培训课程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霍老师给我们逐一讲解每个微能力点它的意义以及它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学习,不光对微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接触到了很多的平台。比如,可以通过牛片网给微课配音;用群里有事儿微信小程序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群。

四、用喀秋莎录屏以及剪辑视频

第二课堂或者在线课堂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了,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全国学生在家上网课,让我们老师都感觉到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就是老师在信息化的今天要有的一把刷子。

14.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篇十四

永春县玉斗中心小学

康志煌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爆炸性时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远见卓识的邓小平早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因此,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有了本次“中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之大。所以,我积极地参加培训,认真地学习新的东西,以增强自己的发展后劲。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更新了观念。

以前,我认为所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只不过是学几个电脑软件,上网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源来应用就是了。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正在巨大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我了解了国家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更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社会需要的差距。我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 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 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二、深化了认识。

以前,我认为教学中很多环节用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多做题。通过培训,我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充分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大好处。我相信能力的提升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提升了技能。

以前,我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只懂得处理简单的文档、制作简单的PPT课件。通过培训,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编辑出自己较 理想的电子稿件,发送给同事和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博客与同仁互动,时常地发表自己的一些学术上和某些思想上的见解。我学会了电子白板的操作,方便了教学。

四、促进了业务。

以前,由于我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有限,学生接受知识的面较窄。通过培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来培训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使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养成了习惯。

以前,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时断时续。通过培训,我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突破口。我给自己定下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目标,决心要坚持下去,争取走在时代和行业的前列。

上一篇:六年级寒假作文: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下一篇:棋牌游戏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