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管理

2024-08-29

老子管理(共6篇)

1.老子管理 篇一

关键词:老子,道家思想,管理理念,管理哲学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先哲,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流传下来的《老子》一书中。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美学、管理和养生等很多领域。但从管理哲学的视域、从“学”的高度以老解老, 寥寥5000言《老子》中的管理意蕴便悄然浮出。

一、关于管理的实质

天地相合, 自然无为, 老子把道与管理结合, 提出管理要效法天地自然。 大道自然无为, 一气流行, 生化万物, 即:“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衣养万物……” (34章) 大道生养天地万物,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32章) , 天地法道而自然运化, 人间的百姓也自然而然地无令而自化, 一切皆自然和谐。儒家对天道自然也是认同的, 如:“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又:“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 (《诗经·大雅·文王》) 又:“无为而物成, 天之道也。” (《礼记·哀公问》) 在孔子看来, 上天是无声无息, 自然运化, 春夏秋冬, 生生不息的, “无为而物成”, 这便是天道。

大道、天地皆自然无为, 侯王亦当如此, 民亦当是如此。所以《老子》第32章有言:“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基于此, 老子言简意赅地概括管理的实质, 一言以尽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4章)

“辅”, 是老子管理哲学的一个非常有韵味的用语, 即依道而自然相助, 使自然万物归道而自然, 这便是管理的本义和实质所在。“万物之自然”是说作为管理对象的万物自然浑成;“而不敢为”则是对管理者的要求, 即遵循天地万物之自然的规律, 不可轻举妄动、任意妄为, 其结果是侯王无为而百姓“自化” (57章) 。管理的实质遵循生命的根本, 即“各复归其根” (16章) , 所以真正的管理只是让其“各复归其根”而已, 其他任何的举动, 哪怕是纯粹善意的帮助都是无意义的, 甚至会起反作用。“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老子对管理实质的高度概括, 贯穿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始终, 即“无为而无不为”。在管理活动开始之前, 要明无为之理, 即管理者应该明白“无为”的道理, 以此面对天地万物之管理,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48章) ;在管理活动进行之中, 应行无为之事, 即遵循无为的原则, 不能恣意妄为, 避免言语、行动上的冲动,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64章) ;在管理活动完成之际, 需秉无为之志, 即始终如一, 自始至终, 避免功败垂成,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64章) 。管理活动达至“无不为”的理想状态后, 则当持无为之心, “功成而弗居” (第2章) , 而不能执着于争功、抢功和居功。而“众人之所过” (64章) , 正是管理之前的有为心态、管理之中的有为冲动、管理之际的有为无终和管理之后的有为居功所致, 所以, 管理者要“辅”之, 这即是管理的要旨和意义所在。

二、关于管理的原则

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管理本质决定了老子的管理原则是“我无为而民自化” (57章) 。老子的管理本质和管理原则都是遵循道的自然无为。

《老子》第6章云:“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道生化天地万物, 但是道如此的模样让世人大为惊诧, 如此弱小怎么能够生生不息, 运化无穷?答案就在一个“虚”字上,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4章) 。这里的“冲”和“渊”即是“虚”, 因为道以弱小之“虚”, 却“用之或不盈”、“似万物之宗”, 所以周流不息。“虚”即是无, 所以无所不在, 便是道的意象特征。而与“虚”相对的是个“实”字。什么是“实”呢?实即有:世俗执着、追逐于种种的有, 也偏好种种的有, 以为有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佛家则不以为然, 直斥人生虚无, 皆因缘起, 而究其实其性空;相对而言, 老子不是直接“空”之, 而是将“实”“虚”之:“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3章) 老子的管理哲学认为, “圣人之治”即高明的管理, 是满腹而虚心、实体而无欲, 强身而弱志、身壮而无邪。同时, 达到“使民无知无欲”, 即让百姓保持其自然之本性, 没有太多的私心和欲求, “使夫智者不敢为”即是让私心用智的人不敢随意妄为。

关于“智者”, 《老子》在第24章中云:“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智者”即有违大道自然、私心用智之人, 即文中的“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 其结果即是“不立”、“不行”、“不明”、“不彰”、“无功”、“不长”, “其在道也, 曰馀食赘形”。而“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是以圣人抱一, 为天下式”,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2章) 。“智者”由于私心用智, 所以祸国殃民:“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57章) 又,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民之轻死, 以其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75章) 最终导致“民不畏威” (72章) 、“民不畏死” (74章) , 而“大威”降临到无道侯王身上, 致其身死国破家亡。所以, 与其妄动, 不如无为。故《老子》第8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因此, 在侯王与百姓之间, 最佳的管理原则应是:“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57章) 对此, 王弼注云, “上之所欲, 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 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此四者, 崇本以息末也。”刘笑敢先生指出, “老子所说的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都是无为而治的效果, 或许人们不明白, 为什么无为而治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 不相信这样的结果, 这是因为老子基本上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并没有详细论证如何实行无为而治。老子哲学基本上是‘学’而不是‘术’, 他没有为我们提供社会管理的具体的方法和细则。”[1]刘先生关于“老子哲学基本上是‘学’而不是‘术’”的论断正是老子管理哲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区别所在。

三、关于管理的境界

面对着当时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大乱局面, 老子迫切希望有道之侯王能够“王天下”, 实现《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政治目标, 也是管理的理想诉求。 《老子》第17章云:“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 畏之。其次, 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此, 王弼注云:“太上, 谓大人也。大人在上, 故曰‘太上’。大人在上, 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做焉而不为始, 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不能以无为为无事, 不言为教, 立善行施, 使下得亲而誉之也。不能复以恩仁令物, 而赖威权也。不能以正齐民, 而以智治国, 下知避之, 其令不从, 故曰:‘侮之’也。”王弼这里的注解有着浓厚的《周易》色彩——“大人”者, 显然是取《周易》中之用语, 《周易·乾卦》即云“见龙在天, 利见大人”——但把握地却很到位。

从管理哲学的角度看, 这里的“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 畏之”、“其次, 侮之”显然是对不同管理效果的表达。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附:将“太上, 下知有之”比之于老子之主张;将“其次, 亲而誉之”, 比之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将“其次, 畏之”比之于申不害、商鞅、韩非的法家。以此, 可以获得一个更加形象的认识。而这种“太上”、“其次”的表述方式鲜明地展示了老子的倾向与追求, 老子以道观之, “太上, 下知有之”最合乎自然之道, 因此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太上, 下知有之”中的“上”字, 即“上善若水” (8章) 中之“上”字, 亦即“上德不德” (48章) 中之“上”字, 训为在上者, 即是老子设教之侯王, 但不是一般世俗的侯王, 而是圣人, 即庄子所谓“明王”, 这是老子为现实的侯王们所树立起来的理想的统治形象。“太上, 下知有之”, 就如同对道的认知一般, 道无形, 又能知道什么呢?强为之名, 并由其名而观其象而已。最高明的管理也是如此, 既不强力作为, 也不争功炫耀, 只是在默默地遵循规律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百姓只是知道你的存在, 又能了解什么呢?如三代圣人, 人们只知道他们的存在而已, 而很难说清楚他们的丰功伟绩;亦如同神仙一般, 人们只知道有这么个修炼成仙的人而已。如果百姓能够了解, 那么一定是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妄自作为, 强制百姓, 而百姓知之;二是与百姓争功, 而百姓知之;其三, 居功自傲, 身不退, 炫耀自己的功德, 大肆张扬, 而百姓知之。如此, 百姓或是赞誉、或是敬畏、或是谩骂。在意让人知道, 说到底, 即是一种我执, 执着于名利罢了。而大化流行, 生生不息, 来不得半点的停留和执着, 水木金火土, 五行运转, 谁首谁尾, 谁优谁劣, 谁是谁非, 以道观之, 齐物而已。

“太上, 下知有之”, 是道之于天地万物的境界:“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34章) 也是圣人体道、合道, 之于百姓的境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2章)

“太上, 下知有之”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即侯王守静无为, 顺大化流行, 勿忘勿助, 百姓自为之、只知之, 社会自然大治。

四、结语

从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原则到管理的境界, 老子充满哲理的管理观跃然呼出, 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是在形而上的高度对管理本质的最高概括, 而不是把管理本质具体化。这正是老子的高明与独特之处, 他对侯王职责的确定不是具体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是“无为之治”:“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这是管理的原则。同时, 老子还对侯王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态度提出要求:“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这是有道者的胸怀、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又是老子之慧, 不是一般具体地提出素质能力的管理要求, 而是从管理哲学高度的境界上的升华。

“关于管理的本质, 不同的管理学派和管理学家都曾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是一种经营职能, 现代行为学派将管理视为一种行为控制,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组织过程。”[2]理学家们之所以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产生如此差异,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管理思想的市场上同样也存在泡沫。大量的资料堆砌让管理者只看到‘树木’而看不到‘森林’, 无法把握管理的精髓。”身处不同的时代, 站在不同的角度, 自然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从更深层次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整个西方管理学形而上基础的缺乏。这最终导致在形而下的层次, 什么都可以被称作是管理, 什么也都可以成为管理的本质, 但是, 真正把握管理的根本, 找到一般性的、相对统一的认识, 必须站在形而上的层面。

虽然先秦时代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讲究天人合一, 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 即形而上意义的天道, 这使得诸子之间有本质的相通性, 可以交流、融合, 所以源远流长。而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太上, 下知有之”的管理观, 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自然而然、意蕴悠长, 从形而上的层面把握管理的本质、传递管理的一般原则和境界, 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理念而不是技术、是管理哲学而不是管理之术,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刘笑敢.老子古今 (上) :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559

2.老子思想的管理观解析 篇二

关键词:老子思想;管理观;六大法则;五大方向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22-3

1 老子与《道德经》

1.1 老子

老子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可与孔子思想起名的智者。论语里仁篇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这里提到的“道”,以当时的环境而言,指的应该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道”。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的评价是:“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史籍中,以史记中记载老子最权威,也仅四百余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也称老聃,春秋末期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殁于公元前500 年(周敬王二十年),楚国苦县人。曾任东周守藏官之职,执掌图书文书;晚年离楚国奔秦国,在过函谷关时,应守关官吏的要求,口述了《道德经》《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但后人不免有不同的评价。老子学说正可发挥互补的功用。孔孟学说以仁、义、礼、智为人的四个方面;老子学说则以无为作为中心思想。孔子较重视学堂书卷色彩;老子则较放任回归自然。

1.2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与“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林语堂将前40章归类为老子哲学的基本原理;后41章归类为政治、生活的实践准则。老子认为“道”乃“万物之奥”(62 章)。“德”则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1章)。道为本,德为器,德依附于道;道制约德,德说明道。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在变,因为支配万物的生长的“道”在变;任何具体事物可以消失,唯有“道”这个事物“独立而不改”(25章),永远不会消灭。“道”显示了它变又不变的巨大威力。

2 老子与经营管理

老子《道德经》中也含有管理方面的内容。老子学说的经营管理理念可归纳为君人南面之术、通达世变的相对论、深度的认识观、独到的软性诉求、圆融的天地道观、阴柔的思维方式等六个理念,兹分别说明如下。

2.1 君人南面之术

“道家者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在民主社会体制中,君王已不复存在,但“南面之术”如领导统驭、指挥协调、组织控制之术等仍然存在的。《老子》中所揭示的某些“南面之术”,自然有其参考的价值。管理者必须先就组织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管理目标。所有的管理活动,追根究底主要还是要对人进行管理。“南面之术”就必须正确加以运用。经营管理的内容,包含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就是要做好企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生产关系,这是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问题,概括地说,主要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层建筑,就是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时所持的政策、观念、主张、思想,及相应的组织、规章制度等,都需要运用正确的“南面之术”、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方法论处理问题。《老子》中内含的某些精辟理论、见解、思想方法,是很可以被借鉴参用的。

2.2 通达世变的相对论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现象常常处于二律背反之中。同一件事可以做不同的处理,改换另一种处理方法,又会出现新的利弊关系。过于执着,可能损及民主;若过分注重了民主,又可能影响必要的集中。而且这些利弊关系,常随时间、空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没有绝然的正确解、最优解。老子在论述有无、刚柔、动静、损益、利害、巧拙、祸福种种矛盾关系时,都有不少优秀的观点耐人思索,耐人参阅。

2.3 深度的认识观

老子的认识观,也有不少地方可供我们企业管理参考。如十章中说的“玄鉴”思想,用深沉、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分析一些问题;又如十六章中说的“观复”思想,细致地、多次地去认识事物等,都是一些很精辟的认识。

2.4 独到的软性诉求

现代企业管理,重视软性管理,强调做好属于观念、思想等内容的管理,而不是只强调管物、管理制度等。关于这一点,“老子”中反复阐述的“恍兮惚兮”、“道”的一些独特见解,细品其味,对做好软性管理有启发价值。

2.5 圆融的天道、地道、人道观

所谓天道观,是有关如何看待天体宇宙世界的理论观念;所谓地道观,是有关教人如何处世处事的理论观念;所谓人道观,是有关教人如何看待人生的观念。这些在《老子》中都有论述。企业管理中有关如何待天、待地、待人,特别是待人方面,很可以从《老子》中学到一些东西。

2.6 阴柔的思维方式

市场形势激变,经济竞争激烈,企业企图用一种硬性的办法来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是会失败的。《老子》柔性思考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学会权变管理提供了思想的启迪。

2.7 广泛的实用价值

从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如计划、指挥、控制等角度说,只要善于在《老子》奇葩里面展开联想的羽翼,采集汁液,也能汲取很多营养成分。“善行,无辙迹”(27章)(善于行动不留痕迹),它启示我们当领导的要注意指挥艺术;“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谈无瑕可责),它启示我们当领导的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计算,却不依赖筹码),它启示我们制订计划时要善于谋划;“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闭合,不用栓销,却使人开不了门,这可以供我们做有关控制的联想;“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说,用人要用其所长,这样就没有被遗弃的人了;用物要用其特点,这样世间就没有不可用的东西了,这可供我们做好管理组织、择人用人作为参考。

如上种种《老子》思想,只要潜心研究、善于吮汲,是可以掠其光泽为我们所用。《老子》的管理价值已被国内外很多人所认识,一些学者也著文讨论这个问题,一些企业家用行动实践这个问题。

3 老子思想的管理意涵提炼

3.1 六大法则

法则一:道(组织文化)。“道”乃老子的中心思想,由此延伸至组织文化及价值观的观念。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在经营管理具有类似“道”的观念。举凡组织的各项功能,都必须先确定一个正确的“道”——远景与价值观,在此中心思想支配下次第展开。

法则二:德(公司治理)。形而上谓的“道”,形而下谓的“德”,“德”是道的落实。如果“道”是虚拟的意象,则“德”就是执行面的实体。企业不仅需要赖以为目标的“道”,更需要“南面之术”、“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执行面的准则。这个部分称的为执行面的“德”。

法则三:柔(战略管理)。“柔弱胜刚强”。年老后,刚强的牙齿总比柔弱的舌头先崩溃。柔弱不代表失败,反而是生的延续。西方文化强调强势刚性作为,与东方文化阴柔作为,上善若水、屈人之兵相较,各有千秋,但在达成目标,并无二致。企业经营、管理、竞争都要运用谋略。老子学说虽不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专注于谋略,但在战略管理运用仍有其重要性。

法则四:无(创新管理)。“无”是老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无”可解释为实体的无,虚拟的无。“无”中生有,“有”中又产生“无”。太极生二仪,再生三、生万物。宇宙洪荒,芸芸众生,皆由“无”创造演绎而来。特别是在高科技时代,企业必须随时创新才能在剧烈的竞争中存活。老子“无”的观念,与创业家精神,不谋而合。

法则五:反(逆向思考)。“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无为而为,不争而争,柔克刚,弱胜强,无生有。除了前述“无”的概念外,还需经常利用逆向思考,反向分析问题,归根回静,见素抱朴,祸福相倚高下互相倾伏等等。老子的“反”论,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的矛盾分析思路。

法则六:水(回归自然)。老子经常以水论道,如“上善若水”(8章)、“为天下谷”(28章)、“上德若谷”(41章)。老子借水论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一为谦下和顺之意。老子认为“圣人”(指统治者)必须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领导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3.2 五大方向

一是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创业精神)。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任何事业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继而又从兴盛到消亡的发展过程。创业,企业家向经营领域的商场、战场勇敢跨入,里面潜藏着许多关于“有”和“无”的深刻哲理。包括: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白手起家、有无相生,天高海阔。

二是与时迁移,因物变化(变革管理)。动,善时。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企业家也应知变善变。老子认为必须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像水一般,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态而安详澄止。当变则变,不可自缚,道法自然,静观待变与以不变应万变。

三是以弱胜强,不争善胜(以柔克刚,以小博大)。柔弱胜刚强,老子一贯另具慧眼,重视阴柔,认为柔能克刚,阴能制阳,弱能胜强。不少军事家以老子思想奉为圭臬,成功的运用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如战国时期的晋楚越濮之战,秦末楚汉成皋之战,三国时的吴蜀彝路之战,东晋时的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小国弱军打了胜仗。商战也是如此。

四是遇弱固强,欲夺固与(营销权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说:“将要收敛它,必须先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先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先兴盛它;将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这就是一种深沉的智慧。”他还说:“用兵讲的好,我不敢取攻势而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没有阵式可以摆,没有胳膊可以举,没有敌人可以对,没有兵器可以执”。这种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老子发现了许多人发现不了的社会现象,总结出不少行政、用兵的生活经验,吃小亏占大便宜,先退后进,先予后取的谈判术及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是君上主道,臣下主事(领导统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认为:谁要是掌握了“道”,天下人就会归附它而不互相伤害,天下就太平了。“道”经常是没有什么作为的,然而,又没有什么不是他的作为。侯王将相们如能遵守它,万物都会自然变化。道是那样空旷开阔,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璞纯厚,像混浊的水一样,是那样平静恬淡,像深湛的大海,是那样的飘然无踪,好像没有止境。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应从老子神秘莫测的“道”中吸取领导的艺术和智慧,包括以心智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令智者谋,令勇者怒,令辩者语。

4 结语

老子认为生成天地宇宙的道,运行辽阔无限,周行永不止息,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万物由道化生,终究需归于道。宇宙万物的生长发展,最后都须归于本原。老子主张以“无为”治国,其目的仍在于救世图治。他从为官到隐居,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对老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可以说老子原是入世的,埋名隐居实出于无奈。在论述中不自觉地对治国救世、用兵执权等有相当多着墨,被后人视作锦囊。老子认为人应该取法天地自然。自然界的水流花开,鹰飞鱼跃,春华秋实,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大自然是无意识的,但处处充满生机;天地并不想去实现什么,却又样样都实现了。人类就应该像大自然那样对待一切,处处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去追求个人目的这样反倒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老子把这个叫作“无为而无不为”,表面上什么也没做,愿望却都实现了。总体而言,老子的《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其哲学基础是“道”。“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领导者的指导原则。挖掘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利于我们提高和增强现代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从老子的思想中学习管理,就是要将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思想加以明确化,为具体的管理实践提供思想助益。

参 考 文 献

[1] 毛赫男.老子思想中的管理哲学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2] 韩琳,刘康乐.《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3] 李思霖.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契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4] 孙浩然,金妍妍.试论《老子》的管理思想[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5] 淦述卫,邓海兰.从老子管理思想到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理人,2005(05).

3.老子管理 篇三

所谓 “不自见,故明”,就是看待与处理事物时,不要仅从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而分析判断其内在的规律,作出决策时应当以局外人的心态出发,不要一味的固执己见,这样才能保持明智的状态,从而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自是,故彰”,就是凡是要多听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不要单纯以自我思维来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博采众长,不要自以为是,这样才能知晓事物的内在关联,昭彰事物的是与非。 “不自我,故有功”,就是凡是不要因为一时成绩而沾占自喜、自我满足,要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不要自吹自擂、自我炫耀,要内敛、低调,把实现人生终极成功为追求目标。志当存高远,这样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不自矜,故长”,就是凡是即使取得了期望中的成绩,实现了预期目标,也不要骄傲自满、自高自大。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长久保持成绩,最后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更多有关中国传统管理,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企业管理》)

老子的“四不”其实集中起来反映了一个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曲”的哲学理念。无论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我,还是不自矜,都是在讲一个人生“曲而全”的道理。领导者即使达到了很高的管理境界和人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都不要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要目空一切,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功劳,更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做一些违背人性道德与行为标准的事情,

虽然居功至伟、功德显赫,但要委曲求全、谦虚谨慎、小心翼翼,这样才能圆满,才能成功伴随一生。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家在成功后逐渐走向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道路,甚让人惋惜,其原因就是没有遵循老子的“四不”与“曲而全”的思想。成功反而成了失败的催化剂。“四不”与“曲而全”也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精髓。(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参见段俊平先生《易经精神与中国人》)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让人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老子其实并不反对有所作为,他的无为是鼓励人们努力奋斗达到有为时,而采取无为的心态和委曲求全的哲学理念去处理事情,从而使有为一直延续下去的管理之道。老子主张的是“为而不恃”和“为而不争”的管理艺术。这样的“无为”其实是“有为”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功效。所以“无为而治”被看成管理的最高追求。历史上的明君贤臣,今天起级跨国公司的高端领导者,无不是无为而治的践行者。

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所谓的无为就是人力本身的无所作为,但制度本身仍运行不违,这才是领导是真为”。所以“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是用制度的真为来代替个体的无为,而个体的无为其实是在制度的管理下的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自由运行和自由发挥,而不是主观臆断、随意安排布置员工的工作。世界500强美国的麦格劳希尔集团创始人哈罗德•麦格劳曾经指出“一个领导所真正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持续进步的环境”。其实这是“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另一种表述。

老子的“四不”是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的前提和实现的必要保障。它告诫领导者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处理事物的人生理念和管理思想。道家思想推崇的领导艺术很重要的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就是“四不”的思维方式,另一个就是“曲而全”的领导行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老子的“四不”是企业家实现成功人生、王者归来的哲学思想的法宝。

4.老子管理 篇四

[摘 要]老子“无为”思想,蕴含着 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为”即实践主体认识并利用 规律 开展实践活动不妄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高瞻远瞩求善为。它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启示:自我管理须在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下,在一定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者应约束私欲,为人谦虚平和,惜时勤学;将确立个人远大目标和完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追求卓越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老子“无为” 青少年自我管理 启示

当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子女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如何摒弃简单粗暴或是放任自流的家教方法,而是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家教行动,不断提高青少年家教水平,进而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以保证他们取得较高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大多数家长可能并未仔细思考或是尝试过。本文拟从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精华解读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著书于春秋末年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81章,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 政治 治理 哲学,书中既有思想糟粕,也包含着许多管理思想精华,其最基本的范畴是道,“无为”则是道所体现的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认为,关于“无为”思想解读及其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无为”即无违,即有所不为

如《老子》第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说“ ‘无为’,则无不治矣。”四十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等等,全书涉及“无为”、自然、无事说法多达廿余处。文章中论述到“无为” 即无违,指为人处事要遵从规律。

对当今青少年而言,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则是指要加强自我管理,遵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学的行为或思想是不遵从规律的,如放松自我管理,不刻苦学习却想得到好的成绩;不讲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彻夜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白天却昏昏欲睡;与人交际有时缺少从对方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贪小便宜或轻信他人,难以透过假象识别事情的本质(骗局);学习、工作关系有时难以兼顾;工作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等,如此行事,出现失败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无为”即有所不为同时又有所为

老子告诫古代统治者要守虚静、修上德、戒贪欲,不与民争利,爱惜民力,不施暴政,同时赞成民众积极有为,认为这是符合道的行为。如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章)圣人也有合理欲望,但不纵欲、禁欲,不看重贵重的东西。如老子说:“上‘德’若谷”。(第三章)谦虚之大德,似胸怀宽阔容纳万物的山谷。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莫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这体现了水之韧性,不与物争,反而无物胜之,可无所不为的特点。如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意即君主有所不为之时,民众便可有所积极作为。这种思想对青少年家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教育 青少年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加强自身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至关重要,但多数青少年仍未能较好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如迟

到,爽约,不自觉地做九三学士(早九点起床下午三点睡不醒),每天数小时耽于 网络 聊天或游戏、徘徊于公寓内无所事事等。如此浪费时间,乐不思书,贪睡,贪玩,贪图当前暂时的生活享受,不思进取,与古代不施仁政的统治者何其相似。“无为”即有所不为的宝贵思想,对我们加强时间管理很有启迪作用。

(二)教育青少年以谦虚辞让平和心态,恰当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交际时缺少谦虚辞让平和心态,凡事争名夺利,为小事磨擦不断,甚至有时成了孤家寡人,如此人际关系状况值得反思,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究竟是否可能?先哲老子”无为”即有所不为思想为我们昭示了答案。

(三)教育青少年抓住有利时机有所作为,积极学习锻炼。在中小学时期乃至大学时代,青少年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上来,要积极作为,则是符合老子有所不为又有所为的精神的。

三、“无为”即善为

老子“无为”即善为的思想,体现着老子所倡导的高超的处世智慧、政治 治理之术,也体现了“无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这种善为,既是治国之良策,又是宏观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此意说循“无为”之道治国,似烹小河鲜一样容易,说明了治国之术之高超。

5.老子管理 篇五

1、《老子》的行政原则

在《老子》中,最具根本性的行政管理原则即为“无为而治”。 无为的第一层含义为无事,即做事切记打破自然法则,扰乱事态的自然发展。第二层含义为于无形中处理事情的主要矛盾,让百姓几乎感觉不到政府在管理行政方面有所作为,最好的管理与统治莫过于让统治者如空气一般,百姓察觉不到管理方法的存在, 在无形之中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第三层含义要求政府在矛盾出现的萌芽状态将其扼杀,任何事都应从简单做起,要求管理者与统治者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能力、预知能力和事物参透能力,对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有认知能力。《老子》的无为而治虽然本质上是站在君主统治的立场上管理国家, 政府的无为也导致了百姓的无欲无知,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百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对百姓而言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反对战争、反对专制政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反对扰民等行为, 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2、《老子》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不尚贤。在老子的世界观里不存在美与丑、贤与愚的区分,世间的一切没有设立具体的标准,对一切事物都应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个人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都是上天养育的,都应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统治者欣赏贤士,并设立标准将人民群众分出贤良与愚昧,则会有很多人为了追求虚伪的外表,隐藏自己丑恶的面目,这将违背自然发展,难以产生真正的贤人。

第二,反礼、反法。老子认为,礼是统治者压迫人民、束缚人民的工具,统治者以礼作为幌子横征暴敛、作恶多端,甚至将其作为借口向他国宣战,因此,老子反对儒家思想的“以德治国”、 “以礼治国”,他认为“礼”是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不应施加在百姓身上。

第三,无欲弃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统治者和百姓应无欲不争,当统治者的欲望与权力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安宁与自由时,统治者应减少欲望消解内心的欲望膨胀。正是由于统治者对各国领土、权力的欲望和野心才造成了乱世与战争,使得百姓深受饥饿之苦,扩大了对物质粮食的欲望。老子提倡弃智的目的在于希望人民头脑简单、单纯无知,对已学的知识采取摒弃的态度,使百姓的心地返璞归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统治者管理国家。

二、《老子》行政之道的历史运用分析

1、在“文景之治”中的运用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借鉴了秦朝暴政灭亡的经验,制定了与民共生供养的国民政策,采取了《老子》中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之道,出现了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安定景象。刘邦在经过长期的征战之后,主张不干涉百姓的经济生活,且颁布诏书减免税负,将秦朝时期的十收五改为十五收一,且施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例如:重灾地区可免收税收,以缓解重灾地区的经济压力,帮助百姓休息生养。刘邦之子在刘邦驾崩之后继续走“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将税负减为三十收一,百姓对父子俩的治国方针都极为赞叹。汉文帝在汉高祖和汉惠帝的治国基础之上, 继续颁布惠国利民的国家政策,提倡简朴,带头执法,老子的“清净无为”思想在西汉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西汉王朝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安,对西汉王朝的盛世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在“贞观之治”中的运用

唐太宗在位期间,官吏之中极少有腐败无能、贪赃枉法之人, 大家都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万邦来朝进贡,此乃“贞观之治” 之景。老子在道教思想中讲究“以民为本”、“内治其身”、“修身治国”、“清净无为”的行政管理思想,唐太宗自称为老子后裔, 由此可看出唐太宗对道教鼻祖老子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谨慎地动用军队与兵将是《老子》行政管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认为兵器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象征着不吉祥,天下产生战争的原因是天下无道。有道教思想的统治者,是将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 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而非通过讨伐与征战获取胜利,因而唐太宗面对国家矛盾都尽量静以抚之,罕动干戈。

3、在明朝期初的运用

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叫花子皇帝”,深知百姓所受的疾苦, 因此不遗余力地实行了老子的民本思想。在明太祖职位期间,内治其身,推崇简朴,反对奢侈,在国力薄弱经济困难之时没有像历朝皇帝修建寺庙、宫廷并大修土木,反而颁布诏书禁止修建新的宫廷,明太祖的以身作则使明朝出现了许多廉政清明的大臣, 塑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国家建设奠定了优秀的精神基础。明太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他遵循老子的民本思想,制定惠民政策,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明太祖颁布法令禁止官吏过度使用官权干扰百姓的生活,其实行的惠民政策,大多靠地方自治完成,突显了老子“无为之治”的治国之道,减轻政府的干预力度这一举措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自由,真正实现了“我无为而民自化”。

三、《老子》行政之道思想借鉴

1、有限型、服务型政府与“无为之治”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组织已长达十五年之久,然而我国政府当前阶段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制度仍无法达到WTO的要求。 过去我国的政府建设实行了人治型政府、统治型政府、专政型政府、 计划型政府、全能型政府,但这些类型的政府并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国际化、网络化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对自身重新定位并转换政府类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当前的政府类型为全能型政府,其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行政管理的方式管制型较强;第二,我国政府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力;第三,政府干预力度过强、强制性手段过多。

结合《老子》“无为”、“清净”的行政管理理念反思我国当前的政府管理模式,从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要求我国的行政管理人员遵循三大准则:首先,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与定位。以老子“无为”的行政管理思想分清政府“该为” 和百姓“自为”,政府该为的事没有为则是“缺位”,反之,应该让百姓自为的事去过分干预则是“越位”,“越位”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次,减少国家政府的干预手段,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生存发展的自然法则,应明确政府在管理民事民情的过程中起的是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放松对社会、市场的管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后,明确政府的两大职能。第一大职能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的工作重点为完善我国的政策与法规,第二大职能是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公平,致力于为社会和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规则、法制建设和外部环境,只有将现有的“全能型政府”转换为“有限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才能充分发挥我国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提高领导决策力与“内治其身”

老子“内治其身”的管理思想对全球的社会发展都具备重大的借鉴价值。领导个人素养的优良不仅对其自身事业有所影响, 而且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和谐与公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养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领导干部在自身的品格上要注重德行和修养的提升,天主教认为人有七宗罪:贪婪、贪吃、懒惰、淫欲、嫉妒、暴怒、 傲慢,而欲望扩张是万恶的源泉,领导干部应保持自我的纯真本性, 避免因自我的贪欲而使道德沦陷。

其次,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应以柔胜刚。老子说过:“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里所说的柔弱并非懦弱和软弱,而是效法上善若水,用滴水穿石的韧性和专一管理百姓与社会,领导干部要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爱民之心,善于谋划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善于实行对百姓有利的举措。

另外,对待利益诱惑要懂得知足。部分领导干部为了功名利禄贪赃枉法、费尽心机,最后不仅落得个千古骂名,而且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会导致国家、朝代的衰亡。相反,面对利益懂得知足、 懂得消解自我贪欲的人,往往能实现全身而退的保全之道,在避开祸患的同时还能填充心理的满足感。

最后,对工作要进行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讲究在无形中有为,“无为”相对于违背自然法则的“有为”而言是一种积极的作为,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切忌胡作非为, 存好心办坏事,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掌握事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工作。

3、可持续发展与“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是近些年的行政管理主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 中国的GDP仅次于美国位于全世界第二,但这样令人骄傲的成绩背后资源利用率仅为美国和日本的0.2倍,我们依赖于我国丰富广博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低效利用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和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枯竭的矛盾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时刻在考验着我国的社会和谐与稳定。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我国在实现可持续道路转换的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然本来就有自身的调节机制,如果人为外力的干扰过多,将不利于自然社会的发展,易使人类自食恶果。老子认为:“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社会只是其中之一,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仅有利于人类社会明晰对自我的认知,避免妄自尊大自称为世界的中心与主宰,更有利于人类在生存发展中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老子在我国的帝制主义时期对统治者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根本性、本质性思想原则, 老子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思想被人们误认为是反动消极的行政思想,本文从“无为而治”、“内治其身”、“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内容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完善的建议, 希望能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正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子”文化。

摘要:《老子》在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它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子》行政管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了《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在历朝历代中运用的成效与对当代的影响,最后结合现代的行政管理体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内以治身”、“天人合一”等思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6.老子管理 篇六

关键词:老子 无为 无不为 教育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全面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西方各种教育管理理论、制度也随之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传播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对于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的管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正是理性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中国的管理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特有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定势,其中重人伦、重和谐、重传统是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教育管理也受这一特点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在把一个“异质”的西方管理思想借鉴、内化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框架中时所绝不能忽视的一点。因而,在对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时,注重考察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仅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蕴含的丰富管理的蕴义,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本文试图从教育管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思想的深刻意蕴。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换言之,所谓的无为,作为一种管理原则,乃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由此而言,无为乃是弃除决策者的有为妄作,由此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因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老子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由老子思想可知,管理或管理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因为过份的干预,以及决策者的任意妄为。因此,所谓无为,并非甚么都不要做,也不是一种袖手旁观式的放任管理。老子绝对不是一种过份乐观的幻想家,天真的以为全然不介入事务的运作,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坐享其成。反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与“自然无为”并非截然对立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探寻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并不是在一开始便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因为“管理”并不是先行的落入了单方面的强制与管束的概念意义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下,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乃是一种扫除人为造作而成的管理原则。“管理”因此不再等同于“人为”,管理反成为透过无为而实践无不为的实践法则。由此可见,老子并不从根本上反对“管理”的可能,而是主张“为而不恃”、“为而不争”,最终实现“无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无为’,并不真的就是要求管理者无所作为,放弃管理的责任,而是‘为无为’,行‘无为之为’。”可见,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无不为”乃是依据道论而阐发的管理原则。

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复归于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重要的原则,以下分别探讨这些原则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管理的总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无为原则的具体诠释。关于“不言之教”,黄登山先生认为:“所谓不言,就是不妄言。教化人民,不在乎教条政令的有形督导,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由此可知,“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管理者透过身体力行而非空言妄语作为管理的首选之道。在老子思想中,理想的管理者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的叫嚣者,而是透过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它人自愿自发跟随的管理者。管理者不是用复杂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被管理者的手脚,被管理者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愿意遵循那些少许的法规,特别是顺应自然人性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不言之教的管理者,更有一份心境上的轻松自在的人格感召力。管理者具备的良好资质,能使被管理者感到敬佩与折服,教育、管理过程就能成为“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服教”,这样就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二)“因任民性,复归于朴”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歇歇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这就是说,管理者应收敛自我的意欲,以成就被管理者乐观平和之心为领导者之心。这样管理的结果,旨在使人心归于纯朴,而不至于背离自然无为之道。

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领域内过分提倡竞争的“有为”之政,使被管理者陷入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的胁迫与煎熬之中。教师中的过劳死、职业病高发,学生中的高自杀率、心理不健康、人际管理紧张等这些并不少见的极端事例就是明证。将老子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一个关键之点是应强调整个教育环境的和谐,要让被管理者感觉身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当中,而不是处处都是对比与竞争的压迫感。领导者以道德来凝聚人(非有为也),大家处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中,发展才能健康持久。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无为原则和人的自然之性,尽量少扰乱被管理者纯朴之心,让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与人格的健全之上,从而利器之滋昏就不复存在。

上一篇:客户年会报道下一篇:无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