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语录(共8篇)
1.于永正语录 篇一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评析:
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2.于永正语录 篇二
猛然间想起前些日子听过的一节家常课。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学生背诵的环节。等到学生一起背诵的时候, 只见那位教师将头埋得低低的, 一头秀发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 眼睛盯着课本, 忙着鉴别正误, 基本上没有闲暇顾及学生是不是在真的背诵。滥竽充数的, 心不在焉的, 东张西望的, 龇牙咧嘴的……竟然在老师的面前夸张地表演着, 而老师却来不及看, 眼睛只死死盯住课本。那情景、那场面, 真有些尴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 (段) 。并在每个学段都清楚地指出了背诵的篇目与数量。习惯性的思维, 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背诵。每当学生背诵的时候, 教师只是一个聆听者, 学生若背不出来, 就横加指责, 埋怨如何不用心, 如何不听话, 如何不上进, 从来也没有问过———自己会背吗?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现象:要求学生积累的, 教师自己却不去积累;要求学生背诵的, 教师自己却不会背诵。教师素养不到位又不努力提高, 功底欠火候还要故步自封。我以为,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
试想, 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若能流畅地、自如地、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对学生来说, 是多么富有吸引力啊。学生会因你的精彩背诵而沉醉其中, 会因你的精彩呈现而努力效仿, 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如果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都了如指掌, 那么, 当学生背诵的时候, 教师就能自如地查看学生的神情, 及时纠正学生背诵的错误, 也不至于出现顾此失彼、掌控不住的局面了。
靳家彦先生这样回忆他的老师 (王企贤先生) :“他要求我, 老师讲哪篇课文自己必须先背下来, 备课就包括‘背’课。到现在, 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课本的所有课文我都能背下来, 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了一个字, 我都能听出来。”从王企贤先生那里, 靳家彦懂得了“当一个语文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 第二位才是技术技巧”。
3.浅析于永正老师的那双慧眼 篇三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凭借着他那双慧眼,能准确地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让语文课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现就于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学,谈一谈于老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于老师全课采用师生学习“交流”的方式,来组织展开教学活动,大体可分为“字词——朗读——阅读——习作”四个板块。下面就习作教学板块,以于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做一下剖析。
师:看课后最后一个问题,请你读一读。
生:(读)“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师:下面我们做一回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要想写好回信,必须读懂来信,下面请默读高尔基写的信。根据高尔基的信,想一想:我们写什么内容呢?
(生默读课文)
师:高尔基的儿子看了爸爸对自己的要求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这是重点,这地方写好了,高尔基一定会高兴的!第二,你看,高尔基看到花那么高兴,他的儿子一定会建议他爸爸经常干什么呀?
生:给那些花儿浇水施肥。
师:而且经常到花面前去——
生:观赏它,去闻它的花香。
师:去散散步,这样他一定会感到怎么样啊?
生:很高兴,心情很愉快。
师:刚才我说了,高尔基之所以到意大利去休养,因为他有肺病。儿子一定会告诉爸爸怎么样?既然是写回信,第一句话应该写什么?你的信我——
生:(齐)收到了。
师:总而言之,根据他的来信,您认为该怎么写就怎么写,看谁写的信好。我告诉你们,我也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咱们等会继续交流。
(生开始写回信,师巡视指导)
师:有同学问我,高尔基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他叫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师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继续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师:先写好的同学自己念念,再好好修改。
师:写完的同学最后念一遍,大声念。(生朗读自己写的信)
师:现在我们交流写的回信。刚才于老师转了一圈。凡是我在你本子上画五角星的同学请你带着草稿到前面来。
(把第一个同学写的信放到实物投影上)
亲爱的爸爸: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在家里会好好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家务活。假期里,我种了那么多花,是为了美化环境,让您心情舒畅。如果您想我们了,那您就看看那些花吧。看到了花,就看到了我们。您在信里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我记住了。我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祝愿您早日康复,与我们团圆。
2009年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师:哪个地方要改一改?
生:(指着投影说)最后落款,先写名字,再写年月日。
师:(指着投影上引用的高尔基的一句话说)少什么标点?
生:双引号。
师:这个回信写得相当好。(示意学生回座位)
(老师将第二位同学的本子放到实物投影仪上)
敬爱的爸爸:
您好!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在家中一定会帮着妈妈做一些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在学校中,我会好好学习,乐于助人的。对了,我种的花开了吗?如果开了,您可要经常去旁边散散步哟!您看到了花,就等于看到了我。您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您是说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我一定会照您说的话去做的。祝您早日康复。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是一封写得非常优秀的回信。最后祝愿的话要另起一行。还有一个小毛病,“我种的花开了吗?”高尔基明明写信告诉他花开了嘛!所以这个话就不要问了。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掌)
师:(把第三位同学的信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都要记住:以后写字的时候,字与字之间要有距离,不要拥挤。你看,刚才的那个同学,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看上去显得舒服美观。
亲爱的爸爸:
您的来信我收到了。我会记住您的教诲,做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学校,我会帮助不会做难题的同学。在家,我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请您放心。听您说我种的花都开了,我十分高兴。相信您见到它们就如同见到我。还有,请您别忘了给那些花浇水、施肥,这样,它们才会健康地成长。
我和妈妈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哟!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个同学想得非常周到,格式也正确。掌声送给她。(学生鼓掌。师将第四个同学的信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亲爱的爸爸,您好!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在家里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妈妈减轻负担。在学校里也会给有困难的同学更多帮助。
听说我栽的花盛开了,我高兴极了,爸爸可以欣赏我栽的花了!你要多到那里去散步,这样,就会有好心情。心情好了,你的病就会好得更快。
爸爸,现在天气虽然慢慢暖和,但早、晚还是冷的,您要注意衣服的增减,不要感冒。吃东西也要注意营养。同时,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师插话,“也”划掉,“同时”划掉。)
我和妈妈都很好。请你不要挂念我们。
祝你早日康复!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封回信是我最满意的,方方面面都說到了。第一:要记住爸爸的教导,做个助人为乐的人;第二,提醒爸爸到花前散步,有利于恢复健康;第三,提醒爸爸注意增减衣物,不要感冒;第四注意营养;第五,按时吃药。她想得很周到。她虽然是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信,但是表达的是她的意思,其实是她对高尔基的关心。可见,这位同学很有爱心,会细心考虑问题。现在看于老师代写的信。(实物投影出示,用亲切、自然的语气读信)
亲爱的爸爸:
您的来信收到了。读您的信,仿佛觉得您就在我身边和我谈话,难怪人们说“见字如面”呢!读了您的信,我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只是我做得还很不够。
我会永远记住您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家里,我会多帮妈妈做事;在学校,多为同学做事。爸爸,老师和同学都夸我会体贴人呢!
爸爸,经常到我栽的花前散步吧!欣赏着姹紫嫣红的花儿,看着蝴蝶翩翩的舞姿,听着蜜蜂嗡嗡的歌唱,您一定会心情舒畅!
我和妈妈都很好,请勿挂念。
祝您早日康复,回国团聚!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于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恰如其分地选取了“给父亲写回信”这一教学内容。平时,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把文后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把课上的宝贵时间用于分析课文,品味词句。而于老师把文后的写话练习放在了课堂上,并加以细细的指导。因为是写“回信”,于老师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先读懂来信,根据高尔基的来信,思考写信内容,一条一条加以细细指点,并启发学生写回信时,要用心揣摩收信者的心理。学生写起回信来,心中就很有数。从学生写的情况来看,已经掌握写回信要根据来信来写。试想,如果把这项练习放在课外,由学生自己摸索完成,无异于致学生茫茫然的境地。
在学生练习写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于老师一刻也没闲着,反复巡视指导,既相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又随时观察把握学情,为之后的交流评价作准备。同时,还不忘时不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写字姿势”“写好后自己念”“好好修改”等。于老师把课堂生成的信息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老师备课时无法预设的,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像于老师那样去捕捉,去发现。
书信习作的交流过程非常充分(四位同学),学生习作通过屏幕清晰显示,交流评议极为仔细。在交流中,于老师除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外,对习作中的问题,一字一句、一个标点、格式、字距,都一丝不苟,这样做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认真习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一步的“示范”也很重要。于老师的信写得很好,可以给学生直接的感染,启发学生把信写得更好。
练就于老师那样的一双慧眼,需要我们教師本着一颗为学生发展的爱心,扎扎实实地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教给学生扎扎实实的知识。
4.于永正课堂实录 篇四
看教育的灵动绽放在夏花里,稼轩屋前,恰是芳草萋萋。水流花开,灿烂如许。奏一曲高山流水,我们在等您。
问候要自然。
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的要读的轻。
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什么问题?看谁会思考?
生: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个课文里讲了吗?要提有价值的问题,读懂的问题。生: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了? 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生:萧红是谁?
课文里有简介。这个问题也不要提。生:作者为何要写祖父的园子?
你思考了吗?应该思考。没思考也没关系,这节课就解决这个问题。那我要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出示:倭瓜
读。什么叫倭瓜。如果不知道就猜。考试猜不准就乱写,生:应该是一种瓜。万能正确答案。你来猜。长得比较矮。长到地里。
今后学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都要查阅。否则就是浮光掠影。我查了,就是南瓜的意思。希望你们知道学习应该怎么学。课后要求写的七个字: 蝴
帽 瞎 铲 韭 穗 抛 课后的字都是书法家写的。观察一下。拿出田字格本,推荐四位书法家到黑板上抽写,万一不会写可以看书。注意坐姿,不但要正确还要规范。教师抽写。帽抛韭
抛,原文中抛过去,当然是提手旁。写好后请回
在四个学生的漂亮的字上划圈。
看大屏幕:帽原来的写法:曰不是日也不是曰。冕字。
人胖了不好看,字胖了也不好看。韭。规范与不规范之间往往一点之差。第二竖要比第一竖要高一点,字要瘦一点。字要写得紧凑。整容。
这四个抛都不满意,要写得紧凑。否则不好看。三部分要穿插其中。一看二写。谁离开字帖都写不好字,写字不是想当然的,写对很容易,写规范难,因此要照着字帖写。好好写字,因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你的名片。我在黑板上写字就是递上我的名片。于老师的第一张脸很难看,第二张脸还凑合。用眼睛好好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把你看到的在下面画一道横线。(板书看)
看谁的目光锐利,善于发现。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睿智地走一遍,认真地走一趟。目光锐利。把你看过的都做上记号,看得很仔细。
坐端正。这叫读书,默默地读静静地读。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你发现了什么。生:蜜蜂、蜻蜓、蚂蚱、蝴蝶(生上黑板写上)生:祖父和我。把祖父和我写上去。生:野草
生:铲地、割草、还做了别的事儿吗? 生:拔草、浇水。
生:狗尾草。玉米、倭瓜、黄瓜、虫子、睡觉、此时黑板上一片板书。师:好厉害的眼睛。我看看这些字谁写的好(边看边圈圈)这些字是谁写的站起来。书法家。请坐。于老师很欣赏你们写的字。
如果于老师这样问你。你进了园子,会看到什么?不动脑筋的会一下子说出黑板上这些。但会动脑筋的孩子只会用几个词概括出来。不举手,悄悄地告诉我。耳语。生:一切生机勃勃的景色。师:祖父是景象吗?谁再来说。
生:我走过了祖父的园子、看到了植物、昆虫祖父和我。小鸟是昆虫吗? 生:我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人物、景物、动物、植物。生:动物、植物、人物、以及他们做的事。
师:学好词文才会说话,这么简单的问题说好要动脑筋。我看到了许多事物。
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事物。
请问你走近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许多事物,都有哪些?动物、还有。不行,还有最后用。训练用等:
有哪些动物,蜜蜂蝴蝶等
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这次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透过表面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默读全文。把你看到的,在旁边写上去。但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两个词,而是很多很多的…… 写一个词的举手?两个的?三个的?四个…… 这个本领很重要。高年级要学会读懂背后的意思。当我再次走进园子,我看到了自由自在。(写在黑板上)
无忧无无虑。童真、无拘无束、天真可爱、关爱、生机勃勃。宽容、包容、耐心、祖父对我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叫什么的爱?慈爱不正确。把宠爱写上去。欣赏字:在字上画圈。画圈的同学站起来。
祖父对他非常宽容包容宠爱。因为作者有了这样一位宽容包容宠爱的祖父,所以他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对开始提问题的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课文,你懂了吗? 读书要学会思考。这一本领要好好掌握,因为你们长大了。这是用心读的结果。
这篇课文就是告诉他童年有一个宽容包容宠爱的祖父。哪件事写得比较具体,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读铲地。每人练一遍,谁敢向于老师挑战。出声读,好好练。找一位朗诵较好的学生读。他会不会表演?演过节目了吗? 很长的棍:念一声,短的念三声。如锄头杆。我决定和他比赛朗诵。女士优先。,女生读:
正确流畅,但是读对话的时候要注意。师读:看我的脸。看我的表情。(教师其实是在演戏)作者很天真很幼稚、祖父很宽容、很耐心。作者把谷子铲了他还大笑。哪个字表现出了祖父对我的宠爱。(小声告诉 我)拔。
把这个字拔出来。锄头杆拔出来。有这样的祖父吗? 祖父对我的包容和宠爱,还有一句话:
生:哈哈大笑。把大笑圈出来,不批评反而大笑。将慢慢圈出来。
一切都在对话中,一切都在细节中。师生表演。
把锄头拔掉了。二人表演。
作者是怎样写对话的?分段写的。一个人的话就是一自然段。这样读书才会帮你写好作文的。写好对话、每个人都有天真的童年,我的童年是这样,你的童年也是。从你记事到现在有哪些难忘的童年趣事。也可能是一句话,就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个恶做剧。
想好了吗?有的趣事就三行如浇水,往天上泼,就一个动作一句话,有的可以三两行可以写完,有的要七八行写完。
拿起笔来。不要加任何题目,写下来。我也写了一件趣事,敢保会笑。看看谁写的别人能哈哈大笑。
注意坐姿。身体挺直。
童年是幸福的,如繁星,虽然诗意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写完了之后开始念。
好文章是改过来的,怎么改,再念再念再念……老舍 生交流:
一天,我四岁的时候吃番茄酱。停,这句怎么改。到了肚子才知道辣?嘴里没感觉?事好不好?很有趣。鞠躬回礼。
小碎步我喜欢。你真善于观察。为小碎步加五分。二头肌,二头鸡。我在草稿本上画五角星的同学到前面来。班长先读,其他同学洗耳恭听。把一边、一边画掉。在我五岁的一天: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有没有不让我读的,我就午饭吃不下去?
5.于永正教学实录 篇五
于:衣着革履,西装革履,改一改,改成西装革履,比我穿得好,活得休闲,西装革履,听见吗?接着读。
生:一个夏天的下午,车站上排满了人,一位穿着时尚女裙,穿着高跟鞋的女青年,被那位穿着西装革履的男青年狠狠地推了一把。他十分粗鲁。“年纪轻轻的,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啊 ?说完话,又狠狠地瞪了男青年一眼。“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男青年眉毛一挑,瞪圆了眼,毫不示弱地大骂。他的眼睛瞪得比女青年的还圆,眼光变成了火苗。于:停下来,投影出示
这段话
大家看看,写得好不好?到这儿念(叫学生过来)把这句话再念一遍。
生:男青年眉毛一挑,瞪圆了眼,毫不示弱地大骂。那眼睛瞪得比女青年的还圆,眼光变成了火苗。
师:是不是叫生动?是不是叫具体?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读了这句话就好象看到了男青年一样,他的目光不是一般的,不是亲切的,不是温柔的,是火苗,是火苗,这句话加20。
于:往下读
生:女青年把男青年推了一把,“凶什么凶,你挤着我了,你!”说着双手往腰里一叉。男青年看女青年要动武了,把袖子都撩了起来,呵,好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架势。于:停下来,好一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架势,加引号的。你引用了一句俗语。这句话为他的文章增色不少,加十分。
生:“来劲了是吧?”“算了,算了。”一位老年人心平气和地劝着二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女青年听了仿佛懂得了什么。她的脸红得像烧熟了的螃蟹壳,这时—— 于:停下来。像螃蟹就不错了,像螃蟹壳就难看了,把壳去掉 生:女青年慢慢向男青年伸出右手。
于:停,这时,逗号,女青年慢慢地向男青年伸出了右手。伸出右手,什么意思? 不但承认错误,而且主动热情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的认识。提高了认识了。
生:一辆公交车缓缓地停了下来,男青年对女青年示意你先上吧。
于:没想到吧,不打,不识,不成交。说不定这二位还会成为好朋友。女青年那么有礼貌,男青年有绅士的风度,“你先上。”这就是文明人。听见了没有,这篇文特别优秀,这个结尾再加20。一共多少分? 生:50 于:总得分 100加50,等什么?掌声啊!生:热烈鼓掌
于:(对学生)你有话对我说吗? 生:谢谢 于:谢谁?
生:谢谢于老师
于:不对,你今天展示的是你的昨天,要感谢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同时要感谢自己的努力。握个手,祝贺你。这位同学你请站起来。(指另一个男同学)于:听了二位的作文,你有什么想法? 生:写得很好
于:什么对你帮助最大?
生:他们的动作写得很传神,会改这篇作文吗? 生:会
于:请坐,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节继续。咱们哪个同学是班长。下课。
第二节
于:上节课,我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通过我们的想象写出了优秀的作文。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写人物对话,记住:好多事都是通过写话表现的,对话写好了事情就结束了。一定要掌握好写人物对话的方法。这节课咱们来个相反的练习,这节课叫只见其人,不见其声。看一幕哑剧。什么叫哑剧?
于:顾名思义,哑剧就是光有演员的表演,就是不说话,哑巴剧。但是你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想象推断出,猜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完全可以,人人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今天一会演出的是,叫什么名字?(问两个学生的名字)于老师在剧中扮演一位老师,该学生扮演一位学生。扮演的一位老师姓什么,学生扮演的姓什么你们自己取。起名字也要想象,一边看一边想剧中的人会说什么。这是重点,开始。师生表演哑剧
剧情大意:老师让一位学生把作业本送到讲台 前让老师检查。老师一会儿眉开眼笑,竖起大拇指加以赞许,一会儿皱起眉头,一边表示惋惜,一边进行批评。检查完毕,令该生回到座位,把错误改正过来。
于:这个哑剧表演些什么看懂了吗?很简单的事,检查作业。至于检查什么作业,你们想。老师在做这个动作时怎么夸他,在不该错了却错了时候,老师会怎么批评他,会说些什么话语。把老师的心情表达出来,只见其人,不见其声。好想想剧中的人会说什么?难不难有意思没意思?这件事情在对话过程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怎么样?叫你写下来有没有困难(对一个学生说)
生:有一点点困难。但是我可以写出来。
于:咱们期待着。我最喜欢听这句话。就凭你这句话,呆会儿你上来的话,于老师会给你加分。困难是有的,但我可以写。先取题目吧。(3遍)生写片段,教师指导。
于:写作是庄严的事情,是非常庄重的。写对话要分段,还是上节课的两个要求。2,是写好提示语。还要注意提示语的变化。加油,孩子。(对一生)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剧中人物的设定。(指导学生)好,(中间指导一个学生)坐好。加油加油(对一生)分段了,你进步了(对一生)继续指导刚才那个学生。教师巡视学生。做好改的准备,让我听得见你的声音。(学生自己修改,自己读。)你写的很好(指向一学生)咱们先听同学的题目,然后你点喜欢听那个人写的题目。再改改。好不好?指着一列同学报题目:表扬与批评
师生之间
大意失锦州
听见没有
大意失锦州
一学生还没写好,快点
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 批作业
不专心
对与错
作业**
师(作业的对与错)
作业的质量
乖乖老师的阴阳谱
检查作业
好
这4行同学报的题目,你想哪个/? “ 大意失锦州
乖乖老师的阴阳谱”两个意见,听哪个?请乖乖老师的阴阳谱上去,对大意失锦州再好好念念,做好准备
生:乖乖老师的阴阳谱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的脚步随着铃声踏井了教室,静候乖乖老师。停下来,“静候”词语用的好,“静候”着乖乖老师,什么概念,很守纪律,鸦雀无声,只等老师竟来上课,听上去很有礼貌,恭候老师。不一会儿,老师捧着一大堆书进了教室,他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不错,宽厚的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乖乖老师搓了搓手,乐呵呵地问大家:作业完成了吗?完成了,大家说。乖乖老师接着说,那咱们开始检查了。于:停下来写地好读的好,从他的语气当中,可以看出老师很温柔。
生:二麻豆
于:二麻豆好名字,大家一笑不要紧,加五分。读 生:“今天就从你开始吧,本子拿过来!”老师架起大眼镜,眯缝着眼睛说。二麻豆利索地从 2 书包里抽出作业本。
于:从利索中可以看出他很自信,动作很快。“利索”的动作前面加五分 生:走上讲台把小脸跟乖乖老师的脸凑地近近的。师:观察的仔细,才能写得这么仔细。
生:好,不错,乖乖老师的心情越来越不错。乖乖老师摸了摸二麻豆的头,和颜悦色地说:这几道的题的方法你用的恰当好处,思路清晰,技巧灵活。小脑袋瓜子,真好使。于:看来夸得好,会夸,他说老师会夸,实际上是他会夸,夸的好,加十分
生:二麻豆摸摸撩撩亮光光的头发,拍拍乖乖老师的马匹:这离不开您的精心教导。于:拍得好
生:乖乖老师检查他的第二页:检查计算。乖乖老师的脸像夏日的天说变就变。在他的本子上打了个大叉叉,气得鼻子上的眼镜都掉了下来。于:夸张,夸张好啊。加十分
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前面的题目是不是都抄的,啊? 于;好,语气多好啊,啊?
生:二麻豆,委屈地哭了起来,呜呜地说着大家听不来的见解。于:呜呜地说着大家听不来的见解。加十分 生:“被老师气得轰下了台”,还没写好 于:继续往下说,你有这个才能
生:无语
于:到这儿也可以出示学生的文稿:字多清晰,看起来多舒服。刚刚分数都忘记算了。加了几分,写得好读得好,180分,掌声鼓励。
生:鼓励
于:请大意失荆州的 来这是关羽哦,身材够高了的哦
听说关云长身高两米多 生:大意失荆州。早上于老师拿着备课本走进了教室。于:于老师演于老师
生:把作业本拿上来让老师瞧瞧,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小明拿上作业本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
于:拿上作业本,拿起作业本,上给个起
生:小明拿起作业本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信心十足地说:给你,于老师。于老师接过作业本一看,字迹端正,很清晰,便赞到:字写得不错,要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翘了一个大拇指送给小明。
于:恩,翘个大拇指
生:小明也接受了,不时还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架势 于:挖塞!做手势
生:那当然,我可以经过精心辅导的 于:又拍马屁
生:这些难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于:棒,这些难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加二十 生:小明挺了挺胸。“小明啊,好好干,争取成为举世瞩目的数学家,报效祖国。于:素质教育,高度够高的
生:可是于老师,一会儿就变了一副神情。对小明火冒三丈地说:
于:应该是火冒三丈地对小明说
生:火冒三丈地对小明说,小明啊,前两道你都做对了,后面这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做错了呢?
于:如此简单的题,你怎么能做错呢?
生:这太令我失望了
于:这表现了老师的心情
生:这太令我失望了,于老师在讲台上转来装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于:这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就是恨铁不成钢。凡是用了恨铁不成钢的都站起来,太遗憾了
只有两个人。同学们什么叫观察,观察要会思考。要会想象的。生:小明凑了过来,果然错了,漏掉了一个小数点
于:就一个小数点啊
生:他难过极了,眼泪像雨点一样往下滴,“哎,眼泪要是能变成小数点,那该多好啊” 于:好,这么好的愿望啊。掌声鼓励20分 生:关羽大意失荆州,小明大意失百分。
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小明大意失百分。这段好不好(投影出示)分段多清晰啊!他要加多少分?140分,鼓励!于:询问其他同学的题目
生:述
(大地与蓝天 表扬与批评
批作业
对了,错了,黑老师的脸
检查作业 马失前蹄
于: 想听谁的? 生:述
于:想不想听
大地蓝天
大地蓝天
谁演的?
过来!生:《大地与蓝天》
丁零零,大地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了教室,于:明白了题目,老师叫大地,生:我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完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蓝天同学,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于:哦,老师叫蓝天,学生叫大地。加20分
生:大地老师和颜悦色地问道。蓝天胸有成竹地回答。做完了。还大幅度地点了点头。于:还小幅度?太自信了。
生:把你写的作业拿上来吧。大地老师说。我看看你做的怎么样?蓝天拿着作业满怀信心地走了上去。恩,不错。大地老师点点头。字迹很工整。恩,有进步。蓝天开心地抓抓了后脑勺。嬉。看着蓝天的作业,大地老师喜上了眉梢。哇,蓝天,你不错。初中的数学题都会做了,真聪明。将来说不定会成为数学家。让老师也跟着你一起光荣。好好干吧。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蓝天涨红了脸。
于:在羡慕的眼光中,不是眼光下,生:在同学羡慕的眼光注视下,不对,应该是幸福的涨红了脸,因为大地老师给了大熊式的拥抱。
于:大熊式的拥抱,妈呀,真吓人,但这样的拥抱我情愿不要,夸张,有意识,加10分 生:这道题好象不对,大地老师露出了疑惑。在哪里,蓝天马上紧张了起来。“哎呀,蓝天,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大地老师气得团团转。“你这样怎么能让我放心,这样蓝天就要塌下来了。
于:天塌下来大地垫在那儿呢
生:大地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眉毛都拧到了一块,“对不起老师,蓝天抹着眼泪走下了讲台。
于:走下来讲台,精彩不精彩?十分精彩。
出示:《大地与蓝天》多清晰啊,掌声鼓励。最后时间关系,我想请这位同学来读,你的写完了吗?为他写完了鼓掌,对他来说写完就是了不起的进步。读慢一点,把声音读清晰一点
于:题目
生:笑与哭在一瞬间 于:继续
生:上课了,徐老师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请大家拿出我昨天语文课布置的作业,我来检查一下。王二把你的作业本拿上来。”王二不紧不慢地拿上作业走上讲台。“给,老师。”王二自信地说。“恩,不错,第一题做对了,好。”老师点了点头说,“恩,第二题也做对了,不愧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老师赞叹不已。老师看到第三题时,徐老师破口大骂:“怎么了?这样的难题都做对了,这么容易的一题倒做错了? 于:最简单的那一题倒做错了
生:徐老师,急了起来,用手指在王二的头上,戳了一下。王二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哭什么?快回自己的位置上去改一下,还不快去?真是气死我了。”老师对王二瞪了一眼,王二擦着眼泪向自己的座位走去。这一瞬间,王二的脸由笑变哭。于:出示 学生作文。分段了,大多数的形式写得很好,字有点,有点„„ 生:有点歪
于:大家说多少分 ?你得到这么高的分吗? 生:没有
于: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谢谢老师
于:你应该谢谢你现在的老师,也应该谢谢你自己的努力。
生:鼓掌
6.于永正《望月》课堂实录 篇六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原文标题:《望月》课文原文_苏 教 版
原文网址:http://www.jiaoba.net/yuwen/ArticleShow.asp?ArticleID=24041于永正《望月》课堂实录
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于永正
语文是有魅力的。首先,编者选的都是美文。就是说明文,也是很典范的。美文美在哪里?美在意境,美在思想,美在情感,美在语言,等等。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魅力。任何美都需要人去发现,美文亦如此。美文的诸多美,靠什么去发现?靠读。备课时我是认真读了课文的,不但默读,还反复地朗读。美文中的美,要引导学生读出来,要让学生知道,必要时,要告诉学生,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就失去了。知道美在哪里还要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更为重要的。所以我要求自己把课文朗读好,也要求学生朗读好。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美文的美,要通过朗读再现出来。因此我认为,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朗读(包括老师的)。
语文的魅力还在于他使我们开智并产生无尽的想象。想象是美丽的,开智是十分重要的。看了学生写的文章,谁能不说语文、语文教学(写字、朗读、作文)充满魅力?
语文的魅力来自语文本身。语文教学呢?语文教学的魅力除了来自语文以外,还来自于教师。一个具有魅力的老师,他的语文教学必定是有魅力的。但,语文教师的魅力决不只是指人格魅力。
望月(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
(板书:望月)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望”的第三笔是竖提。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生:七遍。
生:五遍。
师:这篇文章写谁在哪儿望月?
生:写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轮上望月。
师:一定是作者吗?
生:写课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长江江轮的甲板上望月。
生:还写了他们一起背古诗,一起谈论月亮的事。
师:课文读了五六遍,能有这么多收获,就很可以了。
[自评:学生预习了,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交谈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这也是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老师出示生字:甥、瞳、烁、斑、沐、仁、喻、絮、锁、呵、欠)
师:这课的生字比较多,同位互相读读听听,看谁预习得好,读得准,都认得。(同位的同学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
师:请班长读一读。(师指生字,班长读。读得很正确。)不愧是班长。——谁再读?(接着又对班长耳语一番,由他指定几位同学读,无一错误。)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自评: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请班长指定部分学困生来读。他们认得了,其他学生问题就不大了。我经常说,教学一定关注学困生。]
生:老师说,您要给我们上课,所以要求我们好好预习。
师: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为你把“好好”说得特别实在,特别重。(笑声)
生: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预习的,都是“好好预习”的,当然这次更认真一点。(笑声)
师:实话实说。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比平常多读几遍。为什么?为了给班级争光,为了让于老师满意呀!养成预习这个习惯非常好。课文读得怎么样?
生:我能流利地读下来了。(该生是男同学)
师:那我就请你,你再邀请两位同学一起读课文,好吗?(该生邀请了两位男同学)
师:你不能都请男生,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
[自评: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学生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学生感受更真切。]
(该生又请了一位女生。老师为他们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纠正,有些句子还领读了一下。初读课文很实在。)
[自评:著名教育专家张庆、高万同老师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保底工程”。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么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在初读中,我不放过任何一点错误,不达到正确、流利的目标,决不罢休。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只要我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多鼓励,人人都可做到。]
师:听我读一遍行吗?——请听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不可取。(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老师读得绘声绘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完,掌声雷动。)
[自评:范读我都是选择在学生“尝试”过之后。美文要美读。我体会到,教师读好了,就会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富有生气。不但使教学有成就,而且省力气。]
师:我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读得还不太好,有两个地方读得不连贯。大家为我鼓掌是鼓励我。同学们,课文读好了,真是一种享受。大家再读读看。(学生读书的兴致十分高涨。)
[自评:学生是很爱自己的老师的。我对学生表达的对我的爱,一定向学生发出“我知道,而且领情”的信息。此外,还是表示感谢,因为师生是平等的。我范读过之后,学生的读书热情总是很高涨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学生顿悟的作用。]
师:下面还有点时间,请全班同学把生字写一写。先在书上,把生字描红一遍。然后拿出写字本来仿影、临帖。
(学生按要求写字,最后,老师强调了“甥、瞳、锁”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的左右各占的比例,并作了示范。)
(下课休息)
第二课时
师:下面我找同学读课文1、2两段。
(一学生起来后开始读,读完课题后被叫停。)
师:读完课题以后要注意停顿,读课题声音要响亮一些,你再读一下。(该生按要求读了,然后请那位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读得正确、流利。——你读了几遍?
生:二三遍。
师:“二三遍”不顺嘴,改为“两三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不容易。文中的这段文字,写出了月色下景物的宁静,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不要快,要体会“宁静”。全班同学都练一练。
(学生练读,人人声音很轻。)
师:(指着一个练读时表情特别好的男同学)你的表情特别好,能到讲台前读一下吗?
(该生动情朗读,众鼓掌。)
师:这两个自然段中又不懂的词语吗?
生:“芦荡”
师:谁知道? 生:江边长了很多芦苇。
师:应当再加三个字——江边长了很多芦苇的地方。
生:什么叫“剪影”?
师:刚开始我也不太明白,后来看了几幅照片,特别是到了雁荡山看夜景,才真正理解了。请同学们看几幅雁荡山的照片。(投影出示群山剪影的画面,两幅是日落以后山和树的剪影,一幅是月色下“犀牛望月”的剪影。)什么叫“剪影”懂了吗?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自评:“剪影”是个实词,对于类似的词语,最好的理解方法是把它所表达的客观事物战士在学生面前,或者通过叙述,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象。]
师: 词语理解了,我想你们会读得更好。刚才读书的那位女同学再读一下好吗?(指第一位学生)
(该生有感情朗读,读得比第一次更好。)
师:大有进步。于老师读读可以吗?谢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
(师配古筝音乐朗读。生热烈鼓掌。)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板书:?月)什么月?请你思考。看谁能把这两个自然段读成几个字。
生:明月。
生:亮月。
师:你们怎么知道月是明的,月是亮的?
生:用眼睛看到的。
师:对,这两节写的都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月,是什么月呢?——是“眼中月”。
(擦掉问号,在横线上板书:“眼中”,形成眼中月。)
[自评:一次,我和高林生先生一起听一位老师执教这一课。评课时,我们把这一部分概括为“眼中月”。老师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引导学生这样去概括。概括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很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课课都这样训练,要因文而异。]
师:这部分写的是看到的月。你接下去读3-12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学生朗读)
师:读懂了吗?
生:懂了。
师:我们暂不讨论这个问题。先找同学来读读这一部分,找两个人分角色读。
(找同学分角色读“对诗”那一部分。)
[自评:概括能力虽然很重要,但较之朗读,还是次要的。所以我还是让学生朗读。]
师:接下去,齐读第12段。
(学生齐读。读完,老师又动情地复述了一遍:“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自评:语文的“人文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个“情”字上。读要有情,说也要有情。]
师:多好的境界啊!下面我来当文中的“我”,谁来当我的外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众笑)
师:谁能做我的外甥,请你(师指一名男同学)推荐一下。
(学生推荐一位男同学到前边和于老师分角色读。师生读得都有感情。同学鼓掌。)
[自评:我之所以充当文中的“我”,一是从年龄上考虑的,二是从情趣上考虑的。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是很美妙的。] 师:(对“外甥”)今天月色这么好,我们来对诗好吗?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须是写月亮的诗句。
生:好。
师:你先说。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众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你们背的是一首诗里的句子。师:可以吗?
生:可以,都有月。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梨花园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风。
生:老师背的句子中没有月!不能算。
师:没有?“溶溶夜”,说的就是月色溶溶!有吗?
生:有!
师:你再接下去背。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月儿弯弯照楼台,楼高又怕摔下来。
(生大笑,说不是古诗,是老师胡编的!)
师:是古诗!这是京剧《望江亭》中的杨衙内做的诗!后面两句是:“今天遇见张二嫂,给我送条大鱼来。“杨衙内也是古人嘛!——你再背。(生笑声不止)
[自评:我是故意背杨衙内的歪诗的,不是为了别的,为了让学生感到有意思。这种调侃,相信老师们也会接受。——至于学生,是肯定接受的,而且会长时间不忘的。课后,他们围着我,说上我的课真有意思(我不是第一次在这个班上课了。)俗而不伤大雅,这是我“幽默“的底线。一旦学生喜欢老师,喜欢上我的课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生:、、、、、、师:他被我的歪理邪说搞得有些晕头转向,背不出了。刚才我也有点晕头转向,所以才憋出一首歪诗来的。说实话,这位同学很不简单,大庭广众之下,应对得这么好。下面我们同学分两部分,这一半当“舅舅”,那一半当“外甥”。来个比赛好吗?(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比赛背诗。)
(学生背诵踊跃。因为太快,记不下来。)
师:第一轮,“舅舅”败了,因为没接上茬儿。再给一分钟时间准备,然后再比。
生:能不能背山水类的?
师:可以。
(两部分学生争相背山水诗,气氛更活跃。因速度更快,也没记下来。)
师:(发现一个学生背诗吐字不清。)请你到前面来,你虽然刚才吐字不太清晰,但是你会的诗很多,很活跃,你能不能认真背一首?
(学生认真地、有感情地背一着杜甫的《望岳》,博得大家的掌声。)
师:这一轮比赛,不分上下,棋逢对手,平起平坐。同学们,如果说1、2两段写的是“眼中”的月,那么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板书:?月)
生:(异口同声)诗中月!(师擦掉问号,在横线上写上“诗中”。)
师:如果眼中月只是看到的月亮的样子,那么诗中月就融入了人的感情。眼中月是美的的,诗中月更美。
[自评:这两句话是对一、二部分的概括。课后有老师说,于老师,您的语言很美,应了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说,有些关键的话,比如对一、二部分概括的话,我是备课时就想好了的。]
下面请同学读课文后一部分,看看这一段又写的什么。
(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交流。)
生:想中月。
生:幻中月。
师“为自己鼓掌吧。但是不要为了和上边的一致,非说成三个字不可。这是写的幻想中的月,或者说想象中的月。(板书:幻想中的月)
[自评:眼中月,诗中月,幻想中的月,都是我和高林生琢磨出来的。]
师:这一部分能读好吗?
生:能。
(学生练读。)
师:先找个男同学来读。
(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尤其强调人说话时的语气。)
师:同学们注意,“不假思索”为什么用“假”而不用“加”?
生:“假”是借用的意思,是不用大脑思考的意思。
师:对的。注意不要写错这个字。大家把这个词书空一下。“假”和“加”读音就不一样,只要读准了,就不会写错。再齐读一下。(生齐读“不假思索”。)
[自评:中学语文老师常常对我说:于老师,您教的学生进了中学,作文错别字较少,字写得较端正,我们就感谢不尽了。是啊,小学语文老师干什么?不就是教学生认字、写字、读书、作文吗?这些基本功扎实了,真是功莫在焉!]
师:小外甥的话该怎么读,他说月亮困了,实际是表示什么呢?该用什么语调呢?大家练一下。
(学生用心练读。练读过之后再请那位男生读,读得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师:我们一听就知道小外甥也困了,他想睡觉了。再找一位女同学与前面的男同学比赛。(一女生读第三部分。)
[自评:指导朗读也应该而且能让学生感到有情有趣的。就看我们读没读好,会不会启发。] 师:(读到“又冒出了一个问题”打断读书女同学)为什么说“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又”呢?
生:因为他前面提过问题了。
师:那为什么用“冒”?
生:他突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有道理。除了“突然”外,第二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提得怎么样?
生:更有价值,更让人没想到。
师:对了,所以说“冒出了一个问题”。——接着读。
(该生读完。)
[自评:实际上我是告诉学生读书要思考,要注意前后照应。但我没直说。有时候,直说反而不如不说。] 师:读得真好,把我们带到了童话的境界中去了。
(又找一名同学把最后一节读完。)
师:读得真是有梦幻的感觉。你们也幻想一下,闭上眼眼想象一下月亮。(学生闭目想。片刻之后——)你们想象中的月肯定也很美。这篇文章与了眼中月、诗中月、幻想中的月。幻想中的月十分奇特,孩子们幻想中的月是最美的。(指三名同学分角色读第三部分。)
师:文章写得美不美?
生:美!
师:写得美,读得也美。大作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比如月亮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都是这一个月亮,但是那么多作家、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都那么美呢?今天作业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都是什么样。你仔细观察,用心幻想,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于老师期待着。
[自评:有句谚语叫“灯不拨不亮”(过去点油灯)。学生们潜能很大,但需要点拨、需要激发。]
(下课)
眼中月 诗中月 幻想中的月 ——于永正《望月》教学赏析
第一节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
(板书:望月)和我一起写课题,注意“望”的第三笔是竖提。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生:七遍。生:五遍。
师:这篇文章写谁在哪儿望月?
生:写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轮上望月。
师:一定是作者吗?
生:写课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长江江轮的甲板上望月。
生:还写了他们一起背古诗,一起谈论月亮的事。
师:课文读了五六遍,能有这么多收获,就很可以了。
[评:学生预习了,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交谈是为了了解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这也是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老师出示生字:甥、瞳、烁、斑、沐、仁、喻、絮、锁、呵、欠。)师:这课的生字比较多,同位的互相读读听听,看谁预习得好,读得准,都认得。
(同位的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
师:请班长读一读。(师指生字,班长读。读得很正确。)不愧是班长。———谁再读?(对班长耳语一番,由他指定几位同学读,无一错误。)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评: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请班长指定部分学困生来读。他们认得了,其他学生问题就不大了。于老师经常说,教学一定要关注学困生。]
生:老师说,您要给我们上课,所以要求我们好好预习。
师: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为你把“好好”说得特别实在,特别重。(笑声)
生:我们平时也是这样预习的,都是“好好预习”的,当然这次更认真一点。(笑声)
师:实话实说。如果我是你们中的一员,我也会像你们一样比平常多读几遍。为什么?为了给班级争光,为了让于老师满意呀!养成预习这个习惯非常好。课文读得怎么样?
生:我能流利地读下来了。(该生是男同学)
师:那我就请你,你再邀请两位同学一起读读课文,好吗?(该生邀请了两位男同学。)师:你不能都请男生,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
[评: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学生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学生感受更真切。]
(该男生又请了一位女生。老师为他们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纠正,有些句子还领读了一下。初读课文很实在。)
[评:著名教育专家张庆、高万同老师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保底工程”。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样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在初读中,于老师不放过任何一点错误,不达到正确、流利的目标,决不罢休。]
师:听我读一遍行吗?——请听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不可取。
(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老师读得绘声绘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完,掌声雷动。)[评:范读于老师都是选择在学生“尝试”过之后。美文要美读。于老师体会到,老师读好了,就会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富有生气。不但使教学有成效,而且省力气。]
师:我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读得还不太好,有两个地方读得不连贯。大家为我鼓掌是鼓励我。同学们,课文读好了,真是一种享受。大家再读读看。(学生读书的兴致十分高涨。)
[评:学生是很爱自己的老师的。于老师对学生表达的对老师的爱,一定向学生发出“我知道,而且领情”的信息。此外,还要表示感谢,因为师生是平等的。于老师范读过之后,学生的读书热情总是很高涨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学生顿悟的作用。]
师:下面还有点时间,请全班同学把生字写一写。先在书上,把生字描红一遍。(注:苏教版教材中,每课课后都有“描红”一项内容。)然后拿出写字本来仿影、临帖。
(学生按要求写字。最后,老师强调了“甥、瞳、锁”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的左右各占的比例,并做了示范。)
第二节
师:下面我找同学读课文1、2两段。(一学生起来后开始读,读完课题后被叫停。)
师:读完题以后要注意停顿,读课题声音要响亮一些,你再读一下。(该生按要求读了。然后请那位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读得正确、流利。———你读了几遍?
生:二三遍。师:二三遍不顺嘴,改为“两三遍”。
把课文读到正确、流利不容易。文中的这段文字,写出了月色下的景物的宁静,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不要快,要体会“宁静”。全班同学都练一练。
(学生练读,声音很轻。)
师:(指着一个练读时表情特别好的男同学)你的表情特别好,能到讲台前读一下吗?(该生动情朗读,众鼓掌。)
师: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懂的词语吗?生:“芦荡”。师:谁知道?生:江边长了很多芦苇。师:应当再加三个字———江边长了很多芦苇的地方。
生:什么叫“剪影”?
师:刚开始我也不太明白,后来见了几幅照片,特别是到了雁荡山看夜景,才真正理解了。请同学们看几幅雁荡山的照片。(投影出示群山剪影画面,两幅是日落以后山和树的剪影,一幅是月色下“犀牛望月”的剪影。)什么叫“剪影”懂了吗?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评:“剪影”是个实词。对于类似的词语,最好的理解方法是把它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或者通过叙述,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象。]
师:词语理解了,我想你们会读得更好。刚才读书的那位女同学再读一下好吗?(该生有感情朗读,读得比第一次更好。)
师:大有进步。于老师读读可以吗?谢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师配古筝音乐朗读。生热烈鼓掌。)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板书:?月)什么月?请你思考。看谁能把这两个自然段读成几个字。
生:明月。生:亮月。师:你们怎么知道月是明的,月是亮的?
生:用眼睛看到的。
师:对,这两节写的都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月,是什么月呢?——是“眼中月”。
(擦掉问号,在横线上板书:“眼中”,形成眼中月。)
[评:一次,于老师和高林生先生一起听一位老师执教这一课。评课时,他们把这一部分概括为“眼中月”。老师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于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引导学生这样去概括。概括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于老师很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课课都这样训练,要因文而异。]
师:这部分写的是看到的月。你接下去读3 ̄12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学生朗读)
师:读懂了吗?
生:懂了。
师: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先找同学来读读这一部分,找两个人分角色读。(找同学分角色读“对诗”那一部分。)[评:概括能力虽然很重要,但较之朗读,还是次要的。所以于老师还是让学生朗读。]
师:接下去,齐读第12段。(学生齐读。读完,老师又动情地复述了一遍:“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评:语文的“人文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个“情”字上。读要有情,说也要有情。]
师:多好的境界啊!下面我来当文中的“我”,谁来当我的外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众笑)
师:谁能做我的外甥,请你(师指一名男同学)推荐一下。
(学生推荐一位男同学到前边和于老师分角色读。师生读得都有感情。同学鼓掌。)
[评:老师之所以充当文中的“我”,一是从年龄上考虑的,二是从情趣上考虑的。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是很美妙的。]
师:(对“外甥”)今天月色这么好,我们来对诗好吗?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须是写月亮的诗句。
生:好。师:你先说。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众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你们背的是一首诗里的句子。
师:可以吗?
生:可以,都有月。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梨花园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风。
生:老师背的句子中没有月!不能算。
师:没有?“溶溶夜”,说的是月色溶溶!有吗?
生:有!
师:你再接下去背。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月儿弯弯照楼台,楼高又怕摔下来。(生大笑,说不是古诗,是老师胡编的!)
师:是古诗!这是京剧《望江亭》中的杨衙内做的诗!后面两句是:“今天遇见张二嫂,给我送条大鱼来。”杨衙内也是古人嘛!——你再背。(生笑声不止。)
[评:于老师是故意背杨衙内的歪诗的,不是为了别的,为了让学生感到有意思。这种调侃,相信老师们也会接受。——至于学生,是肯定接受的,而且会长时间不忘的。课后,他们围着于老师,说上于老师的课真有意思(于老师不是第一次在这个班上课了)。俗而不伤大雅,这是于老师“幽默”的底线。一旦学生喜欢老师,喜欢上于老师的课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生:„„
师:他被我的歪理邪说搞得有些晕头转向,背不出了。刚才我也有点晕头转向,所以才憋出一首歪诗来的。说实话,这位同学很不简单,大庭广众之下,应对得这么好。下面我们同学分两部分,这一半当“舅舅”,那一半当“外甥”。来个比赛好吗?(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比赛背诗。)
师:第一轮,“舅舅”败了,因为没接上茬儿。再给一分钟时间准备,然后再比。
生:能不能背山水类的?
师:可以。(两部分学生争相背山水诗,气氛更活跃。)
师:这一轮比赛,不分上下,棋逢对手,平起平坐。同学们,如果说1、2两段写的是“眼中”月,那么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板书:?月)
生:(异口同声)诗中月!(师擦掉问号,在横线上写上“诗中”。)
师:如果眼中月只是看到的月亮的样子,那么诗中月就融入了人的感情。眼中月是美的,诗中月更美。
[评:这两句话是对一、二部分的概括。
课后有老师说,于老师,您的语言很美,应了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于老师说,有些关键的话,比如对一、二部分概括的话,于老师是备课时就想好了的。]
师:下面请同学读课文后一部分,看看这一段又写的什么。(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交流。)
生:想中月。生:幻中月。
师:为自己鼓掌吧。但是不要为了和上边的一致,非说成三个字不可。这是写的幻想中的月,或者说想象中的月。(板书:幻想中的月)
师:这一部分能读好吗?
生:能。(学生练读。)
师:先找个男同学来读。(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尤其强调人说话时的语气。)
师:同学们注意,“不假思索”为什么用“假”而不用“加”?
生:“假”是借用的意思,是不用大脑思考的意思。
师:对的。注意不要写错这个字。大家把这个词书写一下。“假”和“加”读音就不一样,只要读准了,就不会写错。再齐读一下。(生齐读“不假思索”。)
[评:中学语文老师常常对于老师说:
于老师,您教的学生进了中学,作文错别字较少,字写得较端正。是啊,小学语文老师干什么?不就是教学生认字、写字、读书、作文吗?这些基本功扎实了,真是功莫大焉!]
师:小外甥的话该怎么读,他说月亮困了,实际是表示什么呢?该用什么语调呢?大家练一下。
(学生用心练读。练读过之后再请那位男生读,读得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师:我们一听就知道小外甥也困了,他想睡觉了。再找一位女同学与前面的男同学比赛。(一女生读第三部分。)
[评:指导朗读也应该而且能让学生感到有情有趣的。就看我们读没读好,会不会启发。]
师:(读到“又冒出了一个问题”打断读书女同学)为什么说“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又”呢?
生:因为他前面提过问题了。
师:那为什么用“冒”?
生:他突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有道理。除了“突然”外,第二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提得怎么样?
生:更有价值,更让人没想到。
师:对了,所以说“冒出了一个问题”。——接着读。(该生读完。)
[评:实际上于老师是告诉学生读书要思考,要注意前后照应。但于老师没直说。有时候,直说反而不如不说。]
师:读得真好,把我们带到了童话的境界中去了。(又找一名同学把最后一节读完。)
师:读得真有梦幻的感觉。你们也幻想一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月亮。(学生闭目想。片刻之后———)你们想象中的月肯定也很美。这篇文章写了眼中月、诗中月、幻想中的月。幻想中的月十分奇特,孩子们幻想中的月是最美的。(指三名同学分角色读第三部分。)
师:文章写得美不美?
生:美!
7.简朴: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的化境 篇七
于永正简朴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之“简”, 更多的是“简约”, 即“简洁而能约其要”;“朴”更多的是“朴实”, 即“朴素而能实其质”。笔者认为, 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于式”简朴。简朴而又能达到至俗至雅、有情有趣的境界, 便是一种“化境”了。正如他自己所坦言:“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 那就是我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
想要真正解读“于式”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却并非易事, 这正如杨再隋教授为于永正的文集《教海漫记》作“序”时所言:“掩卷沉思, 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 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显然, 如果不下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功夫, 就很难读懂“于式”简朴中的那份凝重和深邃。
一、于式的“简朴”艺术, 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 是一种大爱
于永正老师在江苏丹阳执教四年级的一篇常识性课文《新型玻璃》, 一位女学生读“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时, 把句子读破了。于老师说:“这句话比较长, 难读。请你再读一篇。”第二次虽然流畅了一些, 但她还是把“被”字丢了。女孩子一连读了七遍, 都没读正确。她很急, 失去了信心, 想坐下。关键时刻, 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 说:“你深深吸一口气, 放松放松, 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篇, 第八次准能读正确了。”果然, 她成功了, 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同学们一起为她热烈鼓掌, 掌声差一点让她流下了热泪。如果于老师在她念错了第七次之后, 让她坐下, 也许这孩子永远再拾不起这个“自信”。正是于老师如此简朴的耐心鼓励, 给了她一次终生难忘的成功。难怪, 于老师的这个“第八次”竟成了小语界广为传颂的一段佳话。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张庆说于老师的课“犹如磁石一般, 哪怕是从未教过的孩子, 也能很快地被吸引, 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境界, 感到如沐春风, 其乐融融”。我以为其中的奥秘, 就在于老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确实, 老师的爱生之心, 仅有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同时要有跟孩子相似的纯真的“童心”, 才能形成不竭的爱的源泉。简朴而真诚, 有情又有趣, 是很接近儿童世界的, 这也正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鲜明特征。
二、于式的“简朴”艺术, 源于对母语教学的敬重和亲和, 是大俗大雅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 总会折服于他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特别亲和而不失深邃;特别生活而妙趣横生。他对儿童说的是睿智风趣的“大白话”。学习于老师“简朴”的课堂艺术, 实在不可忽视他教学语言的这种个性特征。
在教学古诗《草》时, 他的背诵训练便是极富母语生活化特征, 又极具母语亲和力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标志性设计。请看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 放学回家, 谁愿意背给哥哥听? (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 现在我当你哥哥, 你怎么说?
生:哥哥, 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 我背给你听好不好?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 这首诗我也学过, 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 你记错了, 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 (众笑) 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 春……春……哎, 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 (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 (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 现在, 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 耳朵有点聋, 请你注意。
生:奶奶, 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 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 干吗写草哇?
生: (一愣) 嗯, 因为……因为草很顽强, 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 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 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话是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 是“一岁一枯荣”。枯, 就是干枯;荣, 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 草长得很茂盛了, 到了冬天, 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 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哪有钱上学呀! (众大笑) 好,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小朋友, 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显然, 于老师的立意在于背诵训练中如何摆脱枯燥, 把使学生畏惧、乏味的背诵变得有情有趣。而这样的设计, 正是借助于由生活化而亲和随俗的母语个性生发而成的教学语言的承载传递, 所以才取得如此鲜明的效果。
三、于式的“简朴”艺术, 基于对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之承传, 是“承”中有“创”
于永正的“简朴”艺术, 重视“熟读精思”, 这使他的课堂洗尽铅华, 除掉了许多浮华的泡沫;践行读写结合, 又使他的课堂, 显得特别的有效、扎实和厚重。
在于式的“简朴”中, 传统的“熟读精思”已不再是机械的反复诵读, 而多了一层时代的亮色和循循善诱的智慧, 让孩子乐此不疲、常读常新。请看这一课堂教学片段:
师: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三段, 我一连读了七八遍还没读好。同学们, 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
生: (齐) 不难。
师:哎, 怪了, 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 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 敢吗?
生: (齐) 敢。
师:请你们先练习一下, 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
生: (齐) 好了。
师:谁愿意和我比一比?
(学生都举了手)
师:手举得高的我不找, 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 (找一女同学) 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同学读得很流利, 也有感情。)
师:坏了, 找错人了。 (生笑) 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 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 听了她的朗读, 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 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 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 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 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 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 谁愿意?
(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 请大家再练一练。
(学生练得非常起劲, 练后, 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 替我争光呀!
(女同学读得流利, 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 (生齐:比过了) 朱丽丽, 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 就是说差一点, 差得不太多, 是吗? (对读书的同学) 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参加比赛的机会。
师:真好, 握握手。
于老师设计的与学生比读书的环节, 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熟读课文增加了乐趣。孩子们很乐意替老师与朱丽丽比读书, 于是, 课堂里洋溢着师生同赛、师生同乐的自然而和谐的情趣。学生读得认真, 赛得投入。要说简朴, 读书是最简朴不过的教学行为了。但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 达到熟读精思的目的, 却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
在于永正的“简朴”课堂里, 十分重视读写结合, 并落实于写的训练。因为“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 是孩子的言语生命活动。他说过:“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 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 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素材, 让学生‘有米下锅’。”
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于永正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 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 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于老师把其他词语都教了, 唯独“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这时, 于永正惊讶地说:“呀, 课文学完了, ‘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过, 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 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 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 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 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 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多么巧妙的安排!原来于永正是有意遗漏的, 他不仅要以此引起学生对“饱经风霜”这一词语的特别关注, 而且还要借此让他们写一段话, 在有情有趣中来完成一项读写结合的训练。不到5分钟, 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 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 颧骨很高, 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 眼里布满了血丝, 眼角爬满了鱼尾纹, 嘴唇发白, 裂开了几道血口子, 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 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 读得也好, 赢得了一片真诚的掌声。
四、于式的“简朴”艺术, 重于对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的培养, 是本色语文
研究于永正“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我们不能不关注他对语文教学本色的追求。他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 要少做题, 多读书, 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 读出悟性来, 写出童真来。”
他教《月光曲》一课, 在贝多芬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音乐声由弱到强再转弱之后:
师: (深沉地) 100多年前, 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 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 叫《月光曲》。 (板书:月光曲。稍片刻, 琴声渐止。) 《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这, 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 读读课文。读过之后, 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 要字字入目, 把内容记住, 能过目不忘才好呢。 (板书:字字入目, 过目不忘)
(学生自由读全文, 个个神情专注。)
师: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生: (齐) 懂了, 记住了。
师:好。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 就是说, 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地讲比具体地讲恐怕还难。请你们再读书, 思考一下该怎么讲, 想过了, 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学生默读, 思考, 各自练习。)
看过很多节《月光曲》的观摩课, 教师总是会把精力投放在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展示《月光曲》产生的意境上, 既有图像、照片, 又有文字的课件, 琳琅满目。可于老师却着力于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而且还板书“字字入目, 过目不忘”的要求和概述课文的方法指导, 突出了课文本体,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师:哪位同学先说? (一男生站起来) 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要会听, 能听出优点和问题。
生:100多年前, 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一年秋天, 他来到莱茵河一个小镇上演出。一天晚上, 他在一条小路上散步, 听到断断续续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钢琴声, 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他走到门口, 听到屋里有两个人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该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 可惜入场券太贵, 咱们买不起。”贝多芬听了很激动, 走进屋, 为兄妹俩弹了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姑娘一听弹得这么好听, 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回答, 又为他们弹了一首曲子, 嗯, 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他讲得怎么样?
生:老师要求讲传说, 开头那句话可以不要, 就从“一年秋天”开始讲。
师:你很会听。 (对全班同学) 同学们, 大家都要像他这样, 要专心听别人讲话。 (对发言的同学) 你请坐。
生:我还没有说完呢! (笑声)
师:对不起, 请接着说。
生:兄妹俩的对话, 我觉得不能你一句我一句地说。
师:你的意思是——
生:我觉得这样说就不符合您的要求, 应该这样说:贝多芬走到门口, 听见里面有两个人谈话。从兄妹二人的谈话中, 他知道, 他们很喜爱音乐, 可是家里穷, 买不起票。
师: (非常高兴地) 你真是好样的!把对话改为叙述, 多简洁!你说完了吗?
生:说完了。 (笑声)
师:请坐。谁还有意见?
生:后半部分说得比较好。不过, 姑娘说的那句“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也不应该要, 可以去掉。
师:说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贝多芬回客店记曲子还得要, 不然的话……
师:你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说下去。别紧张, 想一想, 我知道你心里很明白。 (不少学生举手要求替该生说)
师:很多同学想帮助你, 但是, 这次机会我还是想留给你。
生: (该生终于想好了) 不然的话, 这首曲子人家会觉得早就创作好了。
师: (高兴地) 你听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是《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弹奏的, 是他为穷兄妹二人的精神所感动, 面对清幽的月光, 激情来了而弹出来的, 不是事先有的, 是他回到客店才把弹的曲子整理出来的。因此, “贝多芬回客店整理”这一点必须交代清楚。总而言之, 刚才这位同学说得还是比较简洁的。谁再说一遍?
(指名简要复述“传说”, 这次基本克服了第一位学生的缺点, 做到了简明扼要。略)
好一个“简要复述”, 凡说得不当之处, 都是对课文理解的欠缺。而让学生充分评价的过程, 也是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于老师这样做, 就是要把“全盘授予”转化为学生自读, 并为教师的“相机诱导”找到“不悱不发”的最佳机会。
五、于式的“简朴”艺术, 根于对“自然”品格的天性追求, 是“清水芙蓉”
于老师的语文课堂, 总是能把“教书”与“育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无痕”的化境。
有一次, 于老师执教《翠鸟》一课, 在学习第三段时, 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哈欠, 又与同桌嘀咕, 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 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慢腾腾站起来, 很茫然的样子, 于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这话连听课的老师也懵了, 怎么要学生去逮鸟了?“到哪儿去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学生也是面面相觑, 神情迷惘。于老师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 看看到哪儿去逮。小庆看出来了最好, 看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 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 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小, 里面又深, 谁上得去呀?”于老师哈哈大笑, 小庆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他读懂了, 应当表扬。当于老师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请他去逮翠鸟时, 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 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段, 功不可没!”学生们听了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就这样, 临场的教学机智把纠正一位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与读懂第三段课文十分自然, 而又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最常态、最原生、最本质、也最自然的教学, 在于老师面对上千听课者的观摩课上, 会常常见到。他教《壁虎》一课时, 要学生仔细读课文, 给老师当“参谋”, 一起把壁虎的形象在黑板上画下来:
师:……先看壁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生:壁虎有四只脚, 每只脚有五个脚趾, 脚趾叉开, 紧紧地扣住墙壁。
师:对!它的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脚趾叉开;二是紧紧地扣住墙壁。 (于老师边说边画)
生:壁虎的头尖尖的, 有点像三角形。 (师重复学生的话, 并板画。)
师: (指着板画) 为什么不说“像三角形”, 而是说“有点像三角形”?
生:因为头跟脖子连起来了, 不完全像三角形。
师:说得好。可见作者用词很讲究。它的嘴怎么样?
生:它的嘴总贴着墙壁, 看不见, 所以没写。
师:因此, 我也没办法画了。 (众笑) 它的眼睛呢?
生:眼睛很小, 可是很机灵。
师:别看小, 视力好。 (师板画“眼睛”)
……
这一别开生面的以画导读, 以直白、幽默的对话, 把课文的细处都读出来了。“简朴”来自对自然品性的追求, 由此可见一斑。
六、于式的“简朴”艺术, 还在于“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是一种学术性格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是一种艺术风范, 也是一种学术性格。一位现代作家认为:什么是大师, 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功夫研究, 用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
于永正老师“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就是对“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最好诠释。
下面这段实录, 选自《白杨》一课的教学:
师: (指着板书) 书上要求我们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我们来说, 这太容易了。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即写上一段话, 用上这两组关联词。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 也许是位工人, 也许是位大学生, 他响应祖国的号召, 来到了新疆,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别忘了, 要用上这两组关联词。
生:杨叔叔大学毕业的时候, 对校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 哪儿需要我, 我就到哪儿去。” (师:两个“哪儿”用上去了, 用得很准确。再加上一句:现在新疆需要人, 请让我到新疆去吧。) 杨叔叔来到新疆, 搞科研工作。 (师插话:大学生有文化, 从事科研工作有条件。) (笑声)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他总是坚持搞实验,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师插话:你对搞科研还蛮内行的嘛!) (笑声) 他把两个孩子接到新疆, 希望他们也能扎根边疆, 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好。
师:你写得好, 读得也好。光从“第二故乡”这几个字中, 就看出你对课文理解了。咱们班谁不喜欢作文?我想请他读一读。
生:杨叔叔从部队来到新疆, (师插话:应当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新疆。) 哪儿艰苦, 哪儿困难多, 他便出现在哪儿。不管活儿多脏, 不管活儿多重, 他总是干完了。 (师插话:他总是干得十分出色。)
师:这位同学话虽然不多, 但是这两组关联词都用上了, 而且用得比较准确。同学们这两节课上得非常好, 你们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说:“文贵自得”, “书忌耳传”。今天, 我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
……
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原是课后的习题, 但于老师不是机械地“教教材”, 而是富有创造性地“用教材教”。他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了练习的难度, 让学生将两个造句连起来写一段话。特别是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以插话导引点拨, 如纠误——“应当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新疆”;增补——“再加上一句:现在新疆需要人, 请让我到新疆去吧”;激励——“你对搞科研还蛮内行的嘛”;提升——“‘文贵自得’, ‘书忌耳传’, 今天我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等等, 都使这一原本是简单环节的课堂实施, 变得功能多样、效果显著、信息量大, 充满了新的言语生命的活力。
体现于永正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元素也许不仅仅是“简朴”两字。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名师, 本身就是一本大书, 其内涵十分丰富, 要解读它并不容易, 也绝不只有一个视角。但笔者认为“简朴”对于永正来说却是可以称之为大师的本真所在。于永正在他的专著《教海漫记》的“后记”中曾写道:“我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中国这么大, 教师这么多, 实践经验该有多丰富啊!在教学第一线里, 不知有多少个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我不同于别人的, 恐怕就是我喜欢思, 喜欢记, 喜欢写。”原来在许多语文老师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名师于永正, 他的成功之道, 也只是三个字而已:“思”、“记”、“写”。
8.于永正语录 篇八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发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写字等,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必要时,把个别学生座位调动一下。“请小勇和李丽对调一下座位。”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
【于永正语录】推荐阅读:
教学设计于永正09-28
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有感08-05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09-26
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09-21
爱情语录经典语录08-11
王朔语录经典语录10-07
减肥励志语录霸气语录08-28
黄小仙语录_经典语录08-02
王兴经典语录_经典语录11-04
推荐高中生励志语录 高中生励志语录经典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