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2024-06-26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总结(精选8篇)

1.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篇一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高峰完全小学2011年秋阶段性实验总结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及德育《纲要》和国务院印发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爱国主义纲要实施原则》等文件精神,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观念、都要求我们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各学科各段都制定了德育目标,要求每位教育者的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校德育学科渗透工作根据2011年秋阶段性试验计划,做到了领导重视,教师全员参与,工作扎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德育理论知识。

我校自从开展德育渗透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带头采用集中与分散、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习了许多德育理论知识。如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德育纲要》等文件精神;重温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广泛阅读了《中小学德育专题》、《现代德育论》、《德育创新论》等理论专著,深入探究了新课标的德育理论,懂得了新课程突出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课程改革的理想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课程改革的理论是主体教育:建构主义理论——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自我建构,发展教育理论——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由于不断地学习、讨论、交流,我校教师更新了德育观念、树立了德育新理念。

二、重建了师生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

首先教师改变了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通过反思传统德育弊端,反复学习新课标理论,感悟到自已的德育观念必须尽快适应课程的发展。树立德育生命观,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让学生进行自律、自约、自我规范。将学生作为有发展潜能的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树立生活的德育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我们的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树立生存德育观,以生存为出发点开展德育工作,拓展德育时空,而不是按教师事先的设计和规划,把学生们固定在框框中跳舞。树立人本德育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为本,把学生当作有机生命发展的主体。

其次教师必须确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乌申斯基在《教学的三要素》这篇文章里写道:“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话的源泉流露出来„„教育者个人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对于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教师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品行端正、知识丰富来塑造良好的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三、探索出学科德育渗透的形式和方法。

1、目标渗透法。教师根据教材,找准德育目标,即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材各异渗透方法多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德育目标也会不知不觉地比较顺畅地渗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人格的教育。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学校领导与教师齐心协力,创设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校舍建筑美观别致,一年四季花香四溢,校风班风积极向上,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师生关系真诚和谐,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3、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法即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会谈、商讨、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的教育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下获得教益。我校采取的咨询方式有个别咨询,书信咨询、家长咨询,在咨询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创设平等宽松的心理气氛,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合理要求。这种方法,对于胆小自卑、自信不足、成绩落后的学生特别有作用。

4、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我校特别推崇本校的德艺双謦的教师。德才兼备的学生,激发学生对身边榜样的敬慕之情、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自主的思想境界。

5、互访沟通法。德育目标的实验,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影响一致,否则,或者使受教育者无所适从,或者各方面影响作用互相抵消,或者造成教育的负效应。我校成立了德育组织机构,采取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心连心连谊学校等等。我们每学期开两次联系会议,学期初和学期末。会议的任务是交流信息,研究德育工作计划,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德育工作。通过家校互访,共同交流,彼此理解,达成共识。

6、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知而不行之弊,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健康积极、格调高雅的活动,如科技发明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提供广阔的天地。为了便于实施,各班各年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如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调查报告,或者是书画、体育、趣味数学等专项兴趣活动,还进行“渠中美在哪?”的演讲比赛、“严爱与慈爱”的辨论大赛等活动,其目的重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角色,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团结合作等个性品质。

2.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篇二

一、情境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平台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 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 语文教师则要根据文本域预设德育教育内容确定选择哪种情境适合。

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 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语言文字知识, 又容易接受教师预设的德育教育。

热爱祖国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话题, 祖国怎样伟大, 怎样为伟大的祖国刻苦学习, 这朝夕唠唠叨叨“你要热爱祖国”效果肯定不好, 这需要教师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 使学生在愉悦有趣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祖国的美好祖国的伟大的理解与认识。我教学韵母“ao”时, 先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图, 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标志, 最后从得出的结论中创设课堂情境:课件演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拼搏的画面, 演示中国等几个国家奖牌获得数, 中国获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 奖牌总数100枚, 创4项世界纪录。获金牌数超越美国, 获奖牌数超越俄罗斯, 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 奖牌榜第二, 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接着我引导:中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平时训练辛苦不辛苦?学生都说:那是很辛苦。我又引导:你要取得好成绩该不该刻苦学习?学生齐声说:该刻苦学习。一次中国伟大在形象演示中得予知晓, 一次要刻苦学习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启发。

二、朗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媒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 都是众多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编排, 文质兼美,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德育内容涵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非常适合朗读,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受到作者思想熏陶感染。

孝敬长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今的孩子是家庭的宝贝, 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生长, 有许多孩子, 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他人。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现实情况, 以文本为例子,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时:在教学第一到第五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由读, 读中体会哪些句子写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再进一步指导读妈妈说的话, 读出关心的语气;然后安排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明白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体贴。教学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时, 利用分小组朗读, 分角色朗读, 指导有感情地个人读等方式, 自然而然地渗透关心长辈, 体贴长辈的教育。在学生领悟孝敬长辈的基础上, 安排拓展活动:学了课文后, 你喜欢小峰吗?为什么?你也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增长, 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很好的塑造, 使学生铭记孝敬长辈, 从做小事孝敬长辈。

俗话说“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会感恩是中华美德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就是进行感恩于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最好题材。我教学时, 先安排自由读, 从中了解课文大意:乡亲们吃水不忘毛主席。与此同时, 为了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毛主席, 再进行老师范读, 小组接力读, 分角色表演读, 强调“没有井, 很远”, 从中明白乡亲们吃水困难;强调“挖了一口井”让学生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 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 流露出对伟大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强调“挖井人”读慢一些, 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最后再安排拓展练习:同学们, 说说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被人帮助的事?你会忘记他们吗?学生的回答令我感动, 感恩教育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的。

三、识字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一阵地

小小汉字, 奥妙无穷。识字教学看似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毫无关系, 其实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结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 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心等多种感官,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 鼓励学生想象、实践, 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也在学生愉悦的识字中预设的德育教育便水到渠成。我指导“和”、“香”的书写时, 提醒“和”中的禾字旁的“捺”懂得了谦让, 要不如果“捺”写得和“香”的“禾”中的“捺”那么长, 就会吵架了。“和”中的禾字旁的“捺”一让, 字就好看了紧凑了。当学生写起字时, 就会更加讲究书写美, “相互谦让”就能美好的思想意识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很多, 诸如语言文字与读写训练、语文课外活动、学生劳动实践等等, 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 就会用心实践与研究, 不断挖掘教材德育因素, 不断找到渗透点, 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之,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位语文教师, 务必挑负起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三

一、充分认识教学中德育的功能

1. 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既教书又育人。克服过去那种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现象,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宗旨,將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2. 要充分认识学科的思想性。各学科教材的内容都有其教学的思想内容,都是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因此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学科教学中德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因此,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脚踏实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渗透要注意方法,注意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我们要用爱心换爱心,用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自然而然中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

2. 不能牵强附会,不可生搬硬套。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地硬性渗透。

3. 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应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事物的分析要全面,防止走极端。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增强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学科德育渗透要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不可主观武断,信口开河。

三、抓典型,加强德育渗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利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科学家、先进分子或英雄人物等事迹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促使学生自觉的学习。可以在本校甚至本班中树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典型去激励学生,采取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的科学方法,增强德育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收效甚微的,这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应当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艺术性。教学《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更要学习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应具有勇于开拓、不倦探索的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可能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此时,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准确确定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4.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篇四

教育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育成为历史的继承者和新生活的开拓者,使受教育者尽可能多地占有先人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使之能在一个较高的历史基点展望未来。而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德育方面的教育,争取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型人才。

一、在对待他人的态度方面 由于今天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对学习的习惯、要求一概不知,所以对他们习惯养成也成了我教学中的重点,首先给学生灌输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思想,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在他人发言时要学会倾听,见到他人时要主动礼貌问好。另外学会客观评价同学的优点与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还有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学会与别人合作、相处,以及友好的竞争意识。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教育 新课标下的实践教材,非常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常结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时融“得”于教。如,在学习了100以内数后,教材在练习题中安排了100位小同学排队报数的场景,让学生依次填出每位小朋友报的数,待学生填完后我及时提到:“看看这些同学站队多精神,你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个个神采飞扬,有的夸他们站的整齐,有的夸他们声音宏亮,还有的说到我们以后站队她要像他们这样,学生能说到这些我感到很高兴。再如,教学“第几”时,教材安排了公园门口的游客排队买票,谁也不抢不挤,相信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排队的情况他们会遵守秩序的。还有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育学生主动动手去实践,才会发现真理,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育学生养成早晨按时床,不赖床的习惯,并且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在教学“分类”时,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条理,而且学会整理自己的学具、文具及书房等。还有在教学“9加几”时,借助学生开运动会的场景,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身体。

三、升温、让赏识更趋理性,让学生的品质发展在一条拨动的曲线上内化成型。

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只是一个开端,有了这个开端,还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深入研究,进行一番“具体而微”的深入思索探讨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叛逆心理增强,对老师的赏识会漠然,只有以更趋理性的方式深入学生内心。

1、尊重个性,赏识个性。

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受家庭文化的感染,个人爱好的趋使,社会生活的影响,每个学生都会呈现出他最真实的一面,这是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而且必须要尊重;这是教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哲理思索,不能按照自我偏见而漠视了一些学生。个性无好坏之别。但却须指出的是对社会和他人影响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尊重承认的基础上,引导向前完善,使之符合社会规范。

班级建设需要用每个学生的才能,可谓是人尽其才,这样个性便可以发挥出其作用,教师这时赞识,会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发展的机会。教师要有多元文化修养。

2唤起自尊,树立自信。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靠一两次赏识远不足以实现目标。教师必须做的是抛砖引玉,通过热情洋溢的欣赏来唤起学生的自尊,使其内化为学生自我品格的一部分。事实对比: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心理会形成障碍,缺乏一种成就感,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所以做事得过且过,最终自我放弃;而受到表扬和赏识的学生则不然,心中洋溢着一种激情,做事积极主动,对自己充满信心,而且经常会有所收获,久而形成一种内驱力,不断地促使自己进步.可见自尊需要呵护,赏识正是促使自尊最好的途径.而学生具备了自信的品质后,会对任何时都充满信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5.初三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篇五

理化初级中学

王会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探讨课堂教学时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和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学期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密切相关、无处不在的。与德育方面的的知识在数学课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特殊的平行四边》一章再讲解特殊的平行四边知识动点问题运用时可以科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在讲提高率方面与国民经济有关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学会爱国自强、自立的精神。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重视课本,切不可脱离课本,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数学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

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数学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很多应用题都含有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困在组织学生学、练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

6.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篇六

一、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

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

三、用心深化德育效果。

7.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七

但是作为学校要想真正地将德育工作贯彻下去, 不是只开几次会, 上几节德育课就能解决问题, 一来中职学校德育课虽然是必修课, 但是比起专业课说教课时比例少得多, 再就是学生从小学, 甚至幼儿园就上德育课, 他们对这种干巴巴的说教已经很厌烦, 不能达到真正的接受, 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虽然我只是一名专业课教师, 但是我深知“教书”要“育人”的道理, 因此我便尝试着把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把优良美德扎根于心, 真正地达到“树人”的目的。现将我几年来的一些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用实例让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

(一) 5.12大地震周年的课堂设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四川汶川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 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面对灾难, 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 虽然我们远离灾区, 除了简单的捐款、捐物外, 我们要在精神上支持灾区人民的灾后重建。基于这个心理, 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一些文字和图片信息, 让学生跟随老师, 一同去关注灾区, 并根据图片和文字, 利用正在学习的Word软件, 亲手制作一张图文混排的慰问卡, 给灾区的小同学送去一份发自内心的问候。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灾区的情况, 加深了对这一事件的关注, 又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加以利用, 也就是说达到了既对国家大事有所了解, 又能够将知识活用的目的。

(二) 建党90周年的红歌作品设计

201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职学生不但需要流行歌曲, 还需要红色歌曲;他们不但要知道《哈里波特》, 更要知道《闪闪的红星》。加强新时期的思想工作不妨来点“灌输”, 因为先进的思想从来就不会自然生成。为了发扬革命传统, 传承中国文化, 促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 网络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全国上下唱红歌。一来纪念党的生日, 二来可以通过红歌忆苦思甜,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珍惜现在, 努力学习。但是“红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太为陌生。作为党员教师的我利用学科之便, 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听“红歌”, 并根据当时所授课情况 (当时正讲授Flash) , 有针对地选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 有代表性的歌曲, 让他们根据歌词制作一个MV, 学生对此兴趣极大, 在制作的过程中, 不但深刻地理解了歌词的含义, 而且唤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 深化了德育教育。

(三) 设计节日专场, 弘扬中华文明

2004年媒体突然曝出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 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中国人, 我们要捍卫自己的节日和尊严。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第二次修订) , 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 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可能是自己过于敏感, 但是当知道消息的那一刻我很兴奋, 不光是因为多了几天的假期, 更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自信, 为了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感情和更好地将这份自豪和自信传递给学生, 我通常会针对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学科上设计出符合节日气氛的主题。

二、巧妙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现在职校的学生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热情, 道德观念比较淡薄。但作为教师, 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况肆意发展。好的习惯是不断养成的, 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全体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因此我根据实际的需要, 确立自己课堂的德育主题, 并巧妙地将说教性的德育渗透到了每个教学环节。如在Flash教学中我讲授引导层动画时, 首先确立知识目标为理解引导层的概念和创建方法。能力目标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建动画,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德育目标为树立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我曾经在讲授Flash引导层动画时, 确立以环保为主题, 于是精心地设计了每个教学环节。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通过环保Flash动画开篇, 以其视觉冲击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启发同学们对环保的思考。

为了达到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讲授环节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进行教学, 并以实例“离文明只差一步”讲述如何利用引导层实现物体的自由运动。我在学生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讲授:什么是引导层—引导层的作用—如何添加引导层—如何实现物体任意运动。层层设疑, 步步解疑。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 使教师讲授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从而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内容及重点, 也提升了德育意识。

在练习环节, 我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制作环保作品———请垃圾回家。同时在完成一个垃圾的制作后, 学生自然提出问题———“多个垃圾如何制作”, 自然地引入多个引导层应用。我在抓住重点的同时也紧扣环保主题。并由此将新知加深, 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把德育融入课堂。

为了达到知识的连续性, 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综合练习。环境破坏、温室效应导致南极可怕的冰雨代替了以往的暴雪, 无数幼企鹅在长出抵御严寒的羽毛前被活活冻死!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及以往所学知识, 利用影片剪辑方法, 为小企鹅们送去救命的“暴雪”。这样既使本节内容与所学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再次唤起同学们关爱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作业:吉林市实施“清水绿带工程”, 使久违的野鸭子陆陆续续回来了。成群的野鸭嬉戏、觅食, 给吉林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请同学们以“野鸭子来了”为题做一幅野鸭子在水中游水的引导层动画。既落实了本节课的知识, 又加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 并将环保意识延续到了课堂外。

通过有主题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内心产生爱护环境、珍惜家园的情感, 激发和培养学生通过Flash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能力, 使理论、技能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三、日常行为的约束

上机课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 就是很多班级共用一个机房环境,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能够自觉地爱护机房环境, 这不但是对别人负责, 而且是对自己负责。但是由于现在的职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惯了, 劳动能力和意识都很淡薄, 这样的劳动者是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要求的, 作为教师的我当然要担当起监督日常行为的责任, 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主动劳动的习惯。

每学期的第一次我会郑重地提出机房的要求的同时, 要求同学们进入机房的第一时间养成将自己的桌面和地面清理干净, 不管是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 一律扔到垃圾筒里。最开始同学们并不接受我的建议, 我就说:“如果大家觉得这件事不应该我们来做, 那么你可以举手, 我帮你扔。”这样大多数学生会不好意思, 也就勉强地去完成这项任务了。在接下来的几堂课我坚持这么做, 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成好的习惯。

当然除此外如文明礼貌、尊敬师长也会悄悄的、适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 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走在走廊里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制止, 楼梯上的纸屑主动捡等等。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 如何有针对地设计计算机竞赛等。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教育。只有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德育品质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重, 作为教师, 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的同时, 也要适时地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将德育渗透到学科中, 以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为祖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8.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与劳动习惯;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及其他人文方面都是学校立德、树人内容。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做到既授业又传道,既教书又育人之目标。

一、情境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平台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语文教师则要根据文本域预设德育教育内容确定选择哪种情境适合。

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又容易接受教师预设的德育教育。

热爱祖国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话题,祖国怎样伟大,怎样为伟大的祖国刻苦学习,这朝夕唠唠叨叨“你要热爱祖国”效果肯定不好,这需要教师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使学生在愉悦有趣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祖国的美好祖国的伟大的理解与认识。我教学韵母“ao”时,先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图,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标志,最后从得出的结论中创设课堂情境:课件演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拼搏的画面,演示中国等几个国家奖牌获得数,中国获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创4项世界纪录。获金牌数超越美国,获奖牌数超越俄罗斯,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接着我引导:中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平时训练辛苦不辛苦?学生都说:那是很辛苦。我又引导:你要取得好成绩该不该刻苦学习?学生齐声说:该刻苦学习。一次中国伟大在形象演示中得予知晓,一次要刻苦学习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启发。

二、朗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媒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众多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编排,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德育内容涵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受到作者思想熏陶感染。

孝敬长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是家庭的宝贝,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生长,有许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现实情况,以文本为例子,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时:在教学第一到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读,读中体会哪些句子写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再进一步指导读妈妈说的话,读出关心的语气;然后安排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明白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体贴。教学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时,利用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有感情地个人读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渗透关心长辈,体贴长辈的教育。在学生领悟孝敬长辈的基础上,安排拓展活动:学了课文后,你喜欢小峰吗?为什么?你也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增长,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很好的塑造,使学生铭记孝敬长辈,从做小事孝敬长辈。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会感恩是中华美德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就是进行感恩于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最好题材。我教学时,先安排自由读,从中了解课文大意:乡亲们吃水不忘毛主席。与此同时,为了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再进行老师范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表演读,强调“没有井,很远”,从中明白乡亲们吃水困难;强调“挖了一口井”让学生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流露出对伟大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强调“挖井人”读慢一些,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最后再安排拓展练习: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被人帮助的事?你会忘记他们吗?学生的回答令我感动,感恩教育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的。

三、识字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一阵地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看似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毫无关系,其实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心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在学生愉悦的识字中预设的德育教育便水到渠成。我指导“和”、“香”的书写时,提醒“和”中的禾字旁的“捺”懂得了谦让,要不如果“捺”写得和“香”的“禾”中的“捺”那么长,就会吵架了。“和”中的禾字旁的“捺”一让,字就好看了紧凑了。当学生写起字时,就会更加讲究书写美,“相互谦让”就能美好的思想意识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诸如语言文字与读写训练、语文课外活动、学生劳动实践等等,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就会用心实践与研究,不断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不断找到渗透点,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位语文教师,务必挑负起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上一篇:优质护理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儿子与情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