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2024-10-09

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共9篇)

1.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一

机关保密工作承诺书

一、是要认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

二、是不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自愿接受保密审查;

三、是不违规记录、存储、复制国家秘密信息,不违规留存国家秘密载体;

四、是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

五、是未经单位审查批准,不擅自发表涉及未公开工作内容的文章、著述;

六、是离岗时要自愿接受脱密期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

若违反承诺,自愿承担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后果。

承 诺 人 签 名:__________

科室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2.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二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其财务管理环境也愈加趋向企业化。在体制改革前, 机关事业单位的经费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拨款, 政府对所投入的资金并不要求收益权,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并不注重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重点从反映监督转向资金的筹集决策和投放决策上, 很多服务具有有偿服务的性质, 也作为“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其经费核算强调的是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 强调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实现资金增值。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机关事业单位要生存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不再有免费的资金来源渠道, 因此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经费核算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经费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统一标准

现行的经费核算制度使得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 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各预算单位执行的经费开支标准不统一, 或者没有按照经费开支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更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经常会存在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这也是经费核算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监督管理不善

传统的经费核算管理体制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 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 使用效益不高, 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单位收支管理。此外, 经费核算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 监督部门的职能还相当薄弱, 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依然存在。

三、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经费核算制度的改进措施

(一) 完善会计报表设计

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四个部分:会计报表主表、附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主表可以设置四张表, 即资产负债表、业务收支情况表、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和基金增减变动表。

1. 资产负债表。

年度报表中除“专项资金支出”以外, 全部过度性科目都应该结平, 月度报表可采用表结账不结的方法, 把大部分收支科目结平。

2. 业务收支情况表。

对于全部业务收支的总体情况, 有必要以主表形式统一编表反映, 目前拟定中的办法缺少此表。至于业务支出的明细情况, 可以用附表的形式进行编报。

3. 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

对专项资金收支的总体情况, 也应该设立专门的报表。

4. 基金增减变动表。

除了编列普通基金、专用基金外, 还应反映固定资产基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此外, 会计报表附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基本数字表、业务支出明细表、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往来款项明细表等。建议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一张“货币资金增减变动表”, 用来反映单位现金进账出账的情况。可以说, 这张表对机关事业单位日常资金的调度安全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同时与企业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 这张表简单易行, 更加适合机关事业单位。

(二) 完善财务规章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 认识不到二者的差异, 生搬硬套地进行经费核算制度的调整和改进, 是否定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机关事业单位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宗旨, 因此很难把当期的费用、成本等全部摊销进去, 特别是类似于知识产权这样的无形产品, 更加不容易计量和分摊费用。如果简单地按照税收征管办法进行纳税, 则会有失公平性。因此, 应该由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一个关于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核算制度》的有关规定。

(三) 专项经费与机关经费分开核算

3.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三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措施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1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20年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仍沿用传统的退休保障制度。单从养老保险的功能看,只是企业改革而无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就不完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扩大覆盖面,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均衡负担,共担风险,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规范各地试点办法、完善制度的需要。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方案,各地的做法各异,很不规范,特别是试点地区或单位实行个人缴费后,养老保险金仍按原来的办法计发,改革不改革一个样,缴费不缴费没区别,引起相互攀比,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停保退保现象,需要国家出台统一政策。

1.2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重要配套措施

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直接制约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有序流动。但由于养老保险制度不配套,工作人员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后,养老保险待遇也随之消失,到企业工作意味着养老金水平要降低,改革很难深入进行。

1.3是减轻单位负担、提高职工社会保障意识的需要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用负担越来越重,财政和单位已不堪重负, 在一些困难地区和单位已经发生拖欠离退休费现象, 影响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求通过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来解决。

1.4对于逐步减少退休待遇差距、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障方式的不同, 因此造成退休待遇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引起了企业退休人员的攀比心理,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信访事件大量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2.1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特点

国家机关具有特定的职能,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权力, 具有严格的考录标准和纪律约束;同时,实行统一的福利制度,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应与其他人员有所区别: 应有可靠的保障性; 退休金水平应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利于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基本保险、补充保险都应由国家统一安排,体现国家责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单位性质及其人员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养老保险制度的特殊性:一方面,受组织的安排,职工在机关、事业和企业之间变换岗位的频率较高, 决定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与机关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工资福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与企业不同, 其养老保险制度也应与企业有区别。

2.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应积极履行缴费的义务, 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按照与企业职工的同等规模建立个人账户,两者保持衔接,便于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

2.3妥善解决新老制度的衔接问题

要按照平稳过渡的原则,确保现行退休制度向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过渡,新老办法合理衔接,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基本平衡。既要充分考虑老制度下退休人员的既得利益,又要合理确定新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要重点解决好“中人”的养老金平衡问题,保证他们的待遇不降低。同时,选择不同单位、不同职级和不同类别人员进行测算,充分照顾到各方面的情况。

2.4充分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

在突出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特点的基础上,统一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要按照统一管理的原则,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实行统一办法。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改革措施的配套性。

2.5实行社会化原则

要按照社会化的原则, 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退休人员逐步实现社区管理, 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3.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要改变现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中离退休费用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做法,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个人账户的规模与企业统一。考虑到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将要达到8%,且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个人缴费的时间晚于企业,改革起步时机关事业单位个人缴费比例可逐步达到8%,也可一步达到8%。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在改革实施前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并作为计发过渡性养老金的依据。单位和个人均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3.2实行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基本养老保险要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额为主要依据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实行与企业相同的以缴费工作年限和缴费工资额及个人账户储存额为依据的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是改革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二是改革实施前参加工作、改革实施后退休的“中人”, 因为改革前没有个人缴费, 其个人账户中相应缺少积累,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 增加权益性养老金,根据本人视同缴费年限,确定一个系数, 作为计发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实现平衡过渡。三是改革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老人”,仍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计发养老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统一工资制度的特点,基础养老金仍以本人退休前的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总体替代率可控制在65%左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与本人工资挂钩,可体现在职时的职级情况,实际收入水平将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3.3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实施后,按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根据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 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总体控制在30%左右替代率。一是实行国家公务员退休津贴制度。实行退休津贴的范围为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和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退休津贴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二是建立事业年金制度。事业年金要与公务员和企业有所区别,费用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统一标准建立,经费由财政拨付的事业费解决;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本单位根据情况,效益好的多建立,效益差的少建立。事业年金从单位经费中税后列支,年提取额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当年全部职工一个半月的基本工资。

3.4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体系

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和养老金发放均由单位负责的管理办法, 积极创造条件对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变“单位人”为“社会人”,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以求尽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 [科]

【参考文献】

4.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责任书 篇四

一、办公室各科室要经常组织人员学习《保密法》和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严格遵守《保密法》,提高警惕,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保密观念,认真学习保密规定,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自觉做到不该看的文件不看,不该说的机密不说,不该知道的机密事项不打听。

二、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准在公共场所和家属、亲友、熟人及其他无关人员面前谈论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及其它涉密事项;不准在个人通信、通讯、上网、采访、投稿中涉及或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跟随领导服务和经常出入领导办公室的公务人员对有关的机密文件、机密事项要做到不看、不听、不传。

三、政府办公室办公场所,非工作需要,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一切文件、电报、档案、资料、刊物、录音带、录像带和领导的笔记、信件等,各科室必须妥善保管。涉密纸质文件的起草、制作、分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销毁,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坚决杜绝将涉密纸质文件随意丢放、携带出差、带回家中、擅自扩大阅知范围、向无关人员透露等现象。

四、各科室要确定专人管理本科室和对口服务领导的文件,并做好日常保密工作,对收管的文件要及时清点、登记,每月进行一次自查。秘书科、文书处理科、信息科等重点保密岗位应根据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保密工作规则。

五、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复印密件。绝密级文件资料和密码电报不允许复印;如工作需要复印秘密、机密级文件资料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

六、收发和办文人员离开办公室时,必须将涉密文件放入抽屉和文件柜内。白天处理不完的文件,不准带回家处理,如需加班应在办公室进行。

七、认真做好文件的清退和销毁工作,秘书科对送印的秘密文稿、资料及印出的文件,要妥善存放;文件清样、废页和多余份数,要严格按规定做好销毁工作,严禁个人留存、抄录和外传。需要销毁的机、绝密文件要进行登记,经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分管领导统一派人监销,不经批准不得私自销毁文件。

八、加强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保密管理。对各类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要有周密的保密工作方案,落实好各项保密规章制度。抓好涉密会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新闻稿件审查报批,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因公外出人员,不准随身携带机密文件;如果因特殊需要必须携带时,须经的办公室主任批准;外出期间,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确保密件安全。

九、对涉密计算机必须重点监管,严禁涉密电脑上国际互联网,严禁将涉密笔记本电脑带回家中或出入公共场所及出境、出国。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接入互联网,必须采取与互联网完全隔离的保密技术措施。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十、要严格区分涉密计算机、工作机和上网机,严禁擅自将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磁介质插入涉密计算机、工作机,如确需拷贝资料,需经机主进行保密隔离处理之后方可。秘书等人员不得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处理公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通过QQ、邮箱等方式传递公文内容特别是涉密信息。

十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文件定密工作,对不属于国家秘密的界定范围但需要保密的材料确定为“内部资料”,对属于国家秘密的材料要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保密内容。

十二、加强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对各种涉密软盘、U盘、光盘等,要严格按照纸质文件同样的密级进行管理和使用。

十三、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须保证所存储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对涉密信息应采取涉密信息转存、删除、异地转移存储媒体等安全保密措施。凡需外送修理的涉密设备,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将涉密信息进行不可恢复性删除处理后方可实施。

十四、指定专人负责涉密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严禁使用者私自安装计算机软件和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

十五、工作调动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文件资料和使用的保密笔记本等,移交给接替工作的同志,并妥善处理交接手续。

十六、办公室内部加强对各科室保密工作检查,每季度集中检查或抽查一至二次,特别是加强对一些重点部位的检查。

十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予以必要的处理,情节轻微的,在办公室范围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造成泄密事件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十八、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办公室及责任人双方各执一份。

喀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政府办责任人

签字人: 签字人:

时间: 年 月 日

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责任书

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保密责任重于泰山。为切实做好我镇保密工作,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县委保密办相关要求,特签订本责任书,内容如下:

一、所有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保密工作“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单位保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密工作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精神以及各项决议。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单位保密工作组织机构,要结合实际认真执行中心的相关保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把“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切实做到把保密工作与我镇党务、行政、机房工作一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五、要结合我镇实际,对涉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保密培训,要确保宣传教育不留“盲区”和“死角”。

六、依照保密法规,认真做好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介质、涉密载体、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按规定销毁相关有密级及超过保密期限的文件

七、要坚持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加大对保密工作防范力度,包括:

(一)不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信息设备中记录、传输和储存涉密事项。

(二)不携带涉密载体及文件到无安全保障的场所(包括家中、公共场所、涉外活动场所等)。

(三)在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和销毁涉密载体时严格遵守中心规定,不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四)涉密计算机应当设置用户口令和屏保口令。

(五)调离岗位的,离岗时主动及时清退涉密文件、资料、移动存储介质等涉密载体,接受单位离职教育,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八、要积极配合县保密工作检查,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保密工作自查,及时发现和堵塞本单位失泄密隐患和漏洞。

九、镇对保密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而发生失泄密案件的,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办公室及责任人双方各执一份。

负责人签字:

时间: 年 月 日

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责任书范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有关保密政策和广东省保密工作管理规定,参与广东省公安厅-30电梯维护项目采购项目(编号:GPCGD142143FG043J)工作的单位必须承担本项目的保密责任。为做好本项目的保密工作,确保项目的保密安全,特立具本保密责任书。

(一)严格遵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政策规定,保证不泄露本项目的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二)所获取的纸质采购文件(包括更正通知)、光盘等资料将至投标截止时间全部退回。

(三)严格对我单位制作的文件(包括电子文档)进行保密管理,在计算机设备上删除相关内容。不将涉密的文件、有关内容和项目内容等情况对外泄露。

(四)不将任何与该项目有关的内容以文字、言论等形式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向外传播。

(五)由于个人原因造成泄密,愿意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责任人签名:

5.XX年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篇五

20xx年,我办在市保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央市委和市保密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保密工作“保安全、促稳定;保安全,促发展”的积极作用。现将保密工作有关情况自查如下:

一、抓组织,加强领导,为保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办把保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严格按照县委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领导管、有专人抓,于年初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纪检组长杨志华专门分管保密工作,配备专职干部专门承办日常保密工作。我办坚持做到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全年召开二次专题会议研究保密工作,并将任务分解细化,明确相应的责任办公室和责任人,为保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抓宣传,强化教育,树立“人人保密、时时保密、处处保密”的良好意识

我办认真拟定保密法制教育的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保密宣传教育活动,将保密知识纳入职工的日常理论学习内容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学习保密知识和上级有关保密的文件精神,积极选派保密干部参加市组织的保密知识培训,时刻提醒干部职工注意各项工作的保密性,同时,落实好工作经费,以保证有关保密书籍的订阅和保密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我局实际,以“学刊用刊”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职工撰写保密工作信息、研讨文章,强化职工的保密意识,树立起“人人保密、时时保密、处处保密”的良好氛围。

三、抓管理,推动工作,充分发挥保密工作在“保安全,保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办严格按照市委和市保密局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保密工作的全面完成。

(一)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及时传达和转发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文件,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并结合我办工作实际,制定了专门的保密制度,做到人手一份,随时督促职工对各项工作的保密,对泄密事件的发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对分管领导和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做好本单位涉密文件和资料的批阅、上交,并按有关规定做好销毁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涉密资料的出境审批手续,规范涉密文件、资料的印制工作。

(三)做好本单位对外宣传保密工作,对省、市的涉密涉外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决定做到严格保密。

(四)专职保密干部熟悉和运用保密业务知识能力较强,各类文件严格按照国家保密局规范定密工作管理办法,全年未发生泄密事件。

(五)本单位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均采取专门的防范措施,与因特网完全进行物理隔离,实行内、外网分网处理,对涉密计算机信息实行专机专人使用、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六)抓好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及时报送年初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按时报送定密工作年报表,认真完成市委保密局部署的专项保密工作任务,并及时报送专题

报告。同时,抓好保密信息的投稿工作,及时地反映我办保密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由于办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高度重视,我办的保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没有出现泄密事件和不稳定因素,为全市的安全、稳定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办将在以后的工作,正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推动我办的保密工作上台阶。

XX年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局把保密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安全规范,强化保密教育和保密基础工作,建立了良好的教育秩序。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保密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按照中共昌乐县委保密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乐密发【XX】1号)要求,现将我局开展保密工作及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管理情况: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起草、印发和传输、阅读管理、清退销毁等环节的保密管理均能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办理。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情况:我局共有办公计算机67台,其中涉密计算机4台(财务科1台、招生办1台、办公室1台、人事科1台),互联网的计算机与局域网物理隔离,上互联网的计算机无涉密信息资料。对于涉密计算机,专人专用,设有保密措施。经检查均未出现泄密情况。

(三)教育网站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技术维护和信息发布,所有上传材料均经过严格的审查后方可发布,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涉密文件在网上发布的情况。

(四)财务、人事、学籍管理、考试试题等涉密的科室均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所有兼职保密人员均为正式工作人员,经检查均未出现泄密情况。

二、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了保密机构,加强了对保密工作的领导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暂行规定》要求,依据“谁公开、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系统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健全了保密工作制度

搞好保密工作必须有严格的保密制度。我们按照保密规定,健全了各项制度。一是建立了文件资料的收、发、传阅制度;二是健全了文件资料保密、借阅、销毁制度;三是健全了档案管理、查阅制度;四是健全了计算机管理制度。

(三)制定了切合单位实际的保密工作纪律

一是要求机关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工作有关规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进行定期保密检查;二是机关保密文件收、发实行“密来密去”原则,外来文件、信件、资料只能由收发员拆封和送传,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看;三是审计工作中未经正式决定的事项不得向任何人暗示或透露;四是审计业务等保密资料不得擅自带到非工作场所或家里。

(四)加强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

为防止泄密,我局加强了对涉密计算机的防护,除设置必要的开机密码之外,严禁涉密计算机上网、严禁移动介质复制、对外传递等,确保涉密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安全。

加强了教育局局域网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和管理,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防止了病毒侵入以及人为的破坏。此外,我局还加强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严格档案查阅制度,确保了人事档案的安全。

公文、财务、人事、学籍管理、考试试题等涉密的有关科室人员全部签订保密承诺书。

(五)加强业务学习,增强保密意识

一是以“转变作风”主题活动为契机,结合教育业务实际,我们对局机关各科室有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并熟悉公文特别是“三密”(绝密、机密、秘密)文件处理保管规定等工作要求,组织学习了新《保密法》、《基层单位

内勤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了职责。二是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保密工作检查。通过学习和实践,全体职工的保密意识大有增强。

6.机关办文、保密工作制度 篇六

文件、资料打印装订完成后,由办公室盖印后按发文范围分送局领导,相关单位、科室,存档。

1、机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法》的规定,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守党和国家机密。

2、妥善保管各种文件、资料。无特殊情况,文件不出室;离开办公室时,桌上不得存放文件;下班后,文件柜和办公桌要上锁;不得带文件旅游、参观、探亲、访友或出入公共场所及闹市区。

3、严禁私自向废品收购部门或个人出售文件、材料和内部资料、刊物、书籍等。各种文件、资料统一由办公室处理。

4、加强涉密信息传输的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严禁上国际互联网,严禁在使用普通电话时谈论国家秘密事项,严禁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5、有关科室对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要明确保密范围,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并做到在任何场合不谈论涉密事项。

6、对重要会议内容和群众涉案事项的情况不得在任何场合泄漏,如发生丢失、泄密事件,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7、机关印章由专人管理,用印必须经领导签字批准。

7.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七

1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是在计划体制下的退休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过渡时, 改革不彻底而遗留下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养老保险法规不健全, 养老保险政策不配套;二是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层次低, 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1.1养老保险法规不健全, 养老保险政策不配套

任何一项好的政策要想真正的落实, 充分的发挥作用, 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现阶段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 国家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法律和法规, 仅仅依靠试点地区的暂行条例法律效力有限。反观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发现各国都是先有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 再有制度的执行。公职人员养老保险法或单独存在或与其它人员养老保险一致对待。

1.2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层次低, 基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地方各级财政“分灶吃饭”,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是通过市县试点逐步推广的, 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分级统筹。这种统筹级次过低的现状使社会保险的调剂功能难以发挥, 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低的地区, 几乎无基金积累, 根本谈不上抗风险能力。

2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建议

2.1建立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一体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 一方面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运行方式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 包括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社会化、保险基金运营积累化等;另一方面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纳入包括企业养老保险、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2要多层次

“多层次”是指在制度设计上要立足国情, 统筹兼顾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 特别关注机关事业单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地域差异的特点。在地域分布上, 国家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资源环境差异, 已划分出不同地域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 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发展,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同地域、就业观念、工作领域、服务对象是有很大差异的, 呈现出多样性。

(2) 要考虑工资构成的复杂特点。在工资构成上, 实行工资改革后, 公务员工资由两项组成, 各地财政给予福利津贴, 事业单位工资中有绩效工资, 根据单位性质, 财政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全国各地津补贴标准不会统一, 不尽相同;高寒缺氧、边防边境地区还有特殊津贴, 如高寒补助、边防补助等。各种津贴项目繁多, 我们在制定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3) 在个人帐户上, 由于启动时间不尽相同, 为参保职工建立的个人帐户额也不同, 全国没有统一政策, 做实个人帐户不仅没有标准, 而且没有工作要求。新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在个人帐户计发上会逐步向企业看齐, 使养老金与个人帐户紧密挂钩, 所以在个人帐户问题上一定要做好新旧衔接。

(4) 在制度衔接上, 各地每出台一项新制度, 都会面临“老人”“中人”“新人”, 要确保新老政策的平稳过渡和待遇水平合理衔接, 必须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 制定具体的计发办法, 分门别类, 保证“中人”平稳过渡和“老人”待遇不降低, 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2.3要有特色

(1) 应具有可靠的保障性。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险, 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都应给予全部保障。

(2) 养老保险水平应适当优厚。有利于吸引人才, 稳定队伍, 调动其在职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3) 应与勤政廉政相联系。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代表国家形象, 应勤政为民, 廉洁奉公, 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建立廉政社保长效机制。

摘要: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 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 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提出了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哲.浅谈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0-09-20.

[2]陈颐, 黄朝祥.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5-01-20.

8.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八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处于试点阶段。由于社会上对此存在不同认识,加上各地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导致在具体实施中出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多样化”的现象。如何通过努力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从而促使这一制度尽快完善统一,意义十分重要。这不仅与机关事业单位每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务必正确对待、认真解决。

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

在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只有企业完成了改革,实行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统账结合”模式。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养老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或单位自理,个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据预测,到2030 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数将占在职人员的40%,退休费占人员经费支出总额的50%,这意味着未来的各级财政每年将拿出财政收入的80%左右用于支付在岗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及养老金,只剩下20%左右可以用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截至2005 年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 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电、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 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已成为财政的巨大负担,此外,事业单位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2009年1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首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养老金发放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此次试点改革进展缓慢,并遇到了很大阻力,很多学者认为这源于改革整合了企业和事业单位两个“碎片”,却又造成公务员养老制度这一新的“碎片”,形成了新的不公平。

2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994 年以来, 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福建、海南等13 个省份、130 多个地区(市)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而全国大多数地方和单位未开展这项工作,尚处于等待、观望状态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改革方案和有效的政策指导,必然导致各地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政策缺乏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缺少规范性和合理性, 导致各地出现了政策上的多样性、随意性及不配套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2.1 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未启动,形成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双轨并行, 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逐年拉大,矛盾突出,已影响到社会稳定。养老保险改革已近二十年,时至今日,国家尚未出台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基本上靠政策规范,缺乏法律的依据。这是导致企事业单位拒保、拖欠保费的重要原因,养老保险工作推行起来难度很大。

2.2 事业单位参保意识淡薄。

有的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参保,有的地方只是事业单位参保,也有的地方只有财政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参保。在参保对象上, 一些专业性或专营性强、经济效益好、职工整体年龄低的单位,由于担心“参保会让他人占便宜”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只有事业单位合同工,以及财政补贴或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保。这与养老保险的社会化趋势极不相称。

2.3 征收基数、比例不统一

2.3.1 基数方面, 有的地方按人事部门核定的档案工资为基数征收,有的地方按工资总额为基数征收,有的地方执行“双基数”,有的按“单基数”征收。

2.3.2 比例方面,从全国试点地方看,有的高达40%,甚至更高,而有的只有20%左右,多数在25%~33%。现行制度规定,凡缴费满15年即可享受养老金待遇。执行中,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普遍认为缴费满15年就可不缴费,导致缴费中断,给收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缴费满15 年都可享受社会平均工资20%替代率的养老金,使缴费和待遇挂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在享受同等替代率养老金的前提下,参保人员千方百计地少缴费和不缴费。

3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3.1 政策的主体(决策者)纳入改革的范围,体现社会公平。

如果把公务员也纳入养老保险改革中,首先,有利于消除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 起到带头作用。其次,符合社会保障覆盖城乡所有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目前, 企业养老保险已建立10余年,农村养老保险改革也已启动,只有公务员游离在外,不利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避免形成新的养老保险二元制度结构。再次,此次改革根据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纳入公务员队伍,这也要求将公务员的改革将同步进行。

3.2 保障政策客体的经济利益

3.2.1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实施社会化管理, 提高退休收入水平。

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让退休人员的收入来源多样化,既可以提高收入的稳定性, 又可以提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收入。职业年金制度的资金来源应该是财政拨款、单位自筹和职工缴费, 其中财政拨款应该占较大的比重,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征所决定的。

3.2.2 在养老金的替代率的确定上应保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利益。

在我国,事业单位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之地,其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也应略高于企业职工,其目的是稳定事业单位的人员队伍和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此外, 按照社会保障的刚性原则,也应保证改革后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不降低。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只有70%左右。根据这种现状, 结合企业现行养老金的替代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60%左右, 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15%至20%左右,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改革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不降低或略有提高。

3.3 改善政策环境。

9.县直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篇九

一、收文

1、机关公文实行保密干部专人接收和管理。保密干部收到文件资料后,应看清来文单位标题和内容,使用统一登记簿准确登记,不得漏登、错登。

2、收到的文件资料,要认真填写好处理单,及时送有关领导批阅,按照批示意见进行传递、承办;保密干部对承办的公文应跟踪督办检查,严防丢失等问题的发生。

3、文件资料办理完毕后,要认真进行清点核对,及时收回入柜,妥善进行保管;“机密”级以上文件资料和密码电报不准在保密室外过夜。

二、发文

1、本机关的文件资料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发,对涉密的文件资料应依法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机关发文要严格登记、准确注明文种、文号、秘级内容、份数、发往单位,做到手续清楚,去向明确。

2、寄发涉密文件资料,一律通过机要交通传递或指派专人专车递送,严禁托人携带或通过普通邮件寄发。

三、管理

1、文件资料及物品实行保密干部专柜专盒专室保管,定期检查核对,保证账物相符。

2、机关工作人员不准携带文件资料及物品去与工作无关地方;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文件资料及物品外出,应经主要领导批准,对携带的文件资料及物品应密不离人,妥善保管,确保安全。

3、借阅文件资料应履行批准和签字手续,办理完毕后应及时清退归还,防止发生丢失等泄密事件。

4、机关除立卷归档和清退的文件资料外,其它所有文件资料不准变卖,一律送交市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统一销毁,不准自行擅自处理。

连江县气象局确定秘密工作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本单位制发“三密”(“绝密”、“机密”、“秘密”简称“三密”,下同)文件资料保密管理工作,防止发生泄密事件,根据《保密法》和有关保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关工作人员要加强保密知识的学习,熟悉本单位的保密范围和涉密事项具体内容,在起草文件资料时做好依法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按照定密程序严格审查和报批。

二、经保密审查和批准打印的“三密”文件资料,应在本单位涉密计算机上打印,不准在非涉密计算机上打印;打印份数和分发范围严格按照批准的打印份数和分发范围执行。对发出的“三密”文件资料,应在文件资料的左上角加盖文件资料发文顺序号。

三、寄发“三密”文件资料应通过邮政机要交通寄发,不准通过普通邮件和挂号寄发;派人送达的“三密”文件资料,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发往市内的“三密”文件资料应严格履行收文签字手续,不准通过文件交换站分发;在会议上分发的会议材料,应打印清单一并装入会议文件袋,会后由参会人员交本单位保密员登记保管。

四、对发出的“三密”文件资料,由发文单位保密员在

第二年的第一季度组织对上年度的清退回收和关于审计,确保打印数与本单位存档数、外单位存档数、清退回收数帐物相符;收文单位对需要存档的“三密”文件资料,应打印存档清单交发文单位备案,发文单位在清退回收“三密”文件资料过程中,如发现丢失无法清退回收的,应督促收文单位查找并报市国家保密局处理。发文单位对“三密”文件资料清退回收情况应报市国家保密局备案。

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制度

规划和建设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符合《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保密技术要求》,同步规划和落实相应的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第一条 计算机设备保密管理

(一)应选择经国家保密局测评机构认可的涉密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或设备。

(二)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介质及涉密计算机网络产品或设备在使用前,由机关各部门进行登记,标明密级,粘贴密级标识,并向本单位保密部门备案。

(三)未在部门登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网络产品或设备等不得接入涉密计算机系统或处理涉密信息。因特殊情况处理过涉密信息的,在部门登记后纳入机关保密管理范畴。

(四)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或变动涉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网络配置、密级标识等。

(五)涉密计算机在淘汰、报废或送出机关维修前,要拆除涉密存储介质。

第二条 涉密信息保密管理

(一)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涉密信息,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密级确定后,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应当及时纠正。

(二)涉密计算机处理、存储的涉密信息应有相应的密

级标识,密级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

(三)各单位工作人员中产生的机密级以下秘密信息原则上在单位内网中处理,存储在个人移动硬盘内。

(四)绝密级秘密信息必须用绝密计算机处理,并在专用存储介质中加密存储。

(五)发往各上级或下属单位的涉密电子邮件,应当通过本系统普密网传递,不得在低于涉密邮件密级的网络中发送涉密邮件。

(六)未经批准严禁私自下载涉密信息。因工作需要打印或下载的涉密信息应当按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七)保存涉密信息,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

(八)不得在非涉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上存储、处理、传递涉密信息。

第三条 涉密计算机(单机)保密管理

(一)涉密单机保密管理实行领导责任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是保密管理责任人,使用人员是保密直接责任人。

(二)涉密计算机必须放置在具有安全保护措施的专用房间内使用,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三)未采用低辐射材料的涉密计算机,必须配备电磁干扰器,且涉密计算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电磁干扰器已打开并正常工作。

(四)涉密计算机(机密级以下)应专机专用,临时调

用需经单位领导批准。严禁个人私用,不得在密码设备上安装与密码工作无关的部件(含软件)。

(五)绝密计算机由部门指定专人按核心密码设备管理,使用时应当履行登记手续。

(六)除核心涉密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绝密计算机。

(七)绝密计算机必须单机使用,禁止将绝密计算机接入其他任何网络。

(八)绝密计算机只限在单位内部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带出。

(九)涉密计算机的维修要由保密主管部门指定维修点,并做好维修日志记录,涉密计算机的报废须经过市保密局涉密载体销毁中心报废,不得私自交易到废品收购站。

第四条 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保密管理

(一)涉密便携式计算机由各单位保密部门统一管理,使用时应履行借用登记制度。

(二)严禁使用涉密便携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其他非涉密网。

(三)便携涉密计算机登陆时应采取口令登陆或其他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其他无关人员使用。

(四)涉密便携式计算机须和移动存储介质配合使用,所有涉密信息必须存储在移动存储介质中,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中不得存储涉密信息。

(五)携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外出,须填写审批表,经

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带出,携带外出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制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归还后,本单位保密部门要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保密检查。

(六)携带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外出时,尽可能随身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在任何地方离开计算机时,必须拔出移动存储器,并关闭计算机。

(七)对保管和使用便携计算机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必须及时对主管领导和保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隐瞒。

第五条 密钥、口令管理

(一)口令由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集中产生供用户选用,并对口令更换进行记录。

(二)处理秘密级信息的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八个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处理机密级信息的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十个字符,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周。处理绝密级信息的系统,应采用一次性口令或生理特征等强制认证措施。

(三)应采用组成复杂、不易猜测的口令,一般应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中两者以上的组合。

(四)口令必须加密存储,在网络传输时必须有加密措施,并且保证口令存放载体的物理安全。

第六条 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

(一)存储介质的范围:软磁盘、硬盘、磁带、移动硬盘、U盘、刻录光盘、纸质文件等。

(二)涉密存储介质应按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注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秘密载体管理。

(三)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不能降低密级使用。不再使用或损坏的存储介质应及时交由本单位保密部门统一送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销毁。

(四)禁止绝密级存储介质接入机关内网。

(五)涉密存储介质不得带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携带涉密U盘外出,但外出携带的涉密U盘内只能存储与外出工作任务有关的涉密信息。

(六)一切带有密级的存储介质,要严格控制接触范围,不准个人私自复制、抄录、打印,否则追究领用者的责任。

(七)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到保密管理部门清退其保存或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并办理变更手续。

(八)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由本单位保密部门批准的人员在本单位保密部门批准的地方进行,严禁在其他地点或由其他人员维修涉密计算机。

(九)涉密介质管理制度应符合《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厅字„2000‟58号)文件要求。

第七条 互联网保密管理

(一)禁止在互联网中处理、发布以及利用电子邮件传递国家秘密和其他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二)凡向互联网上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审查工作按宣传报道保密管理规定办理。

(三)本单位互联网网点变动情况应及时向单位保密部门备案。

第八条 病毒防治管理

(一)涉密系统应采用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样本库。

(二)应适时进行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并对染毒次数、杀毒次数、杀毒结果作出记录。

(三)不允许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杀毒的软件,不阅读和下载来历不明的邮件或文件,严禁控制,阻断病毒来源。

(四)应制定对查、杀病毒软件的使用规定、定时查毒的周期时间、控制病毒来源的具体措施,并由安全保密管理员对其中某些具体项目进行检查。

第九条 通信、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密管理

(一)通过加密传真机传输涉密信息,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普通传真机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二)原则上不使用复印机复制秘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秘密载体要履行审批手续。

1.复制绝密级载体,须经该秘密载体制发单位批准。2.复制机密级载体,须当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3.复制秘密级载体,须经本部门领导批准。4.密码电报严禁复制。

(三)复制秘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四)严禁在移动电话、办公电话、对讲机等普通通信设备中谈论国家秘密事项。

连江县气象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第一条

公开宣传报道、发布信息、展览展示以及组织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凡属国家秘密事项,未经批准,不得公开宣传报道。

第二条

通过刊物(含内部刊物)、新闻媒体、国际互联网、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公开报道或发布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经过保密审查。

第三条

保密审查实行自审与送审查结合的办法。其工作程序为:

(一)承办人提出拟公开宣传报道的信息,由承办人提出信息用途,填写××活动,要经过本单位保密工作部门的保密审查。

(二)单位各有关部门对公开宣传报道内容进行审查,提出保密审查意见。

(三)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报保密工作部门审查。在报送材料时,要附送保密审查事项的情况说明和相应的宣传报道保密审查表。

主办部门应提供必要的保密审查条件。

第四条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印染》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听《感恩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