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历史名人

2024-06-28

厦门历史名人(精选7篇)

1.厦门历史名人 篇一

七月,炽热的`太阳没能阻拦大家旅游的步伐,江南海宾的花红草绿已令大家心魄驰往。高铁疾驰,眺望窗外一幕幕大城市和村野的美丽风景,心逐渐翱翔,蔚蓝的海面,温柔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珍珠贝……,一帧帧特写就是这样在脑海中里持续反复。火车啊,能否再快些,大家想快点儿抵达那座“海上花园”,想尽早亲眼看到英国尼克松总统曾点评的“东方威尼斯”的样子!

六个钟头行程安排,六个钟头的希望,大家总算抵达了“东方威尼斯”厦门市。蓝天白云、云朵、海风,厦门市缘何用一个“美”字描述?蓝盈盈的天上,好似水清洗般平静清灵;白黎黎的云彩,好似翡翠玉石般圆滑丝滑;潮湿润的海风,好似儿童在耳边呢喃低语;又高又大的芒果树,好似护卫守护在街道社区两侧。置身于厦门市的街道社区上,静静的享有着温和的海风,深呼一口湿冷新鲜的空气,我心伸展起来,步伐也越来越更为轻柔。

俗话说得好:博览群书,始于足下。旅游是一本没字的书,在亲近自然的全过程中,所闻所见经常给人产生内心的震撼人心。而本次厦门市之行要我觉得震撼人心的就是胡里山炮台、古龙酱文化园、厦门鼓浪屿电子琴历史博物馆。

“落伍就需要挨揍,国强才不会受到欺侮”,参观考察胡里山炮台时,我内心一遍遍反复着现在很多在加工厂有过经验的客户,想必都知道有关原料的。胡里山炮台建造于清朝末年,当时修建此炮台用了五年時间,墙地基用乌樟树汁、石灰粉、檽米与细沙拌和构建而成。炮台上的一门巨炮是那时候从德国克虏伯军工厂选购的,共花白金五万两。1937年,在该炮台上,这门巨炮击毁日军“箬竹”型13号舰,开盘中国战区击毁日舰的光辉战况。凝望牢固的炮台,眺望滔滔的海面,我好像置身以前的岁月,与“八闽门户网、天南锁钥”的胡里山炮台一同体会苍桑的狼烟历史时间。

“晒足一百八十天,就是这样晒。发布美味可口发布鲜。”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古龙酱文化园的大晒场时,脑海中里竟蹦出来了这一句广告宣传语。与广告宣传语不一样的是,依据传统手工艺,古龙酱文化园的酱缸最少要晒足三百六十五天。俯览晒场,一眼望不上边的大晒场冲击性着我的视觉神经,五万平米的生抽晒场,1800很多年的古法纪酱加工工艺,55559个传统式酱缸,这经营规模,这历史时间,这加工工艺,古龙酱文化园能荣获全球世界纪录是大家中国人的骄傲。此时,我来为自身是一名我们中国人而觉得极其引以为豪。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置身于厦门鼓浪屿电子琴历史博物馆,我禁不住感叹:它是一座电子琴的圣殿,也是刘禹锡“谈笑有鸿儒”的理想化处境。细细大海敲打着岩层,30台不一样时期不一样我国的古钢琴静静地矗立,远古传说,今日,歌曲不区分国家,愿全球的大家能每天沉浸在唯美意境的电子琴声中,沒有战事,沒有贫苦,沒有挨饿……

用双眼收看天地万物,用脚步丈量土地资源,认真感受历史时间苍桑。我爱厦门,我喜欢伟大的祖国。

2.厦门历史名人 篇二

提起厦门,人们自然就和鼓浪屿联系在一起,可见鼓浪屿的区位价值。从卫星图(见图1)上看,鼓浪屿以500m的鹭江与市区相隔,面积1.91km2,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自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相继在鼓浪屿上开设领事馆,兴建教堂、银行、医院、学校、住宅,与此同时,大量华侨也开始在鼓浪屿投资,兴办实业,兴建了大量商店、别墅,公寓以及各类公共设施。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合璧,逐步形成了鼓浪屿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被世人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成为鼓浪屿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

龙头路是鼓浪屿主要商业街区。从轮渡登上鼓浪屿到各景点必经龙头路,因此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其主街宽约5m,长约600m,两边建筑高4.5m左右,并且有美国、日本领事馆以及音乐厅、马约翰体育馆等历史文化建筑散落其中,使得龙头路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其文化地位也不可逾越。

龙头路区域原是为鼓浪屿岛上居民提供日用品的商店区,同时掺杂着家庭不规整的居民住宅,随着旅游的浪潮的到来,自发形成当前的状况,所以基础设施较为陈旧落后,市场占道严重,招牌混乱,供电线路未整合,建筑物密集,街巷狭窄,消防通道严重不畅,由于未经系统规划整理,有的老别墅被遮掩,有的风貌建筑已破败,整个街风貌特色不足。

2 龙头路现状

针对以上的那些不尽如人意的街道现状,厦门市政府曾经在数年前对龙头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新规划建设。从表面上道路似乎已经拓宽,破败的景色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当笔者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再次登上这座美丽的岛屿,希望亲身见证历史街区的新生的时候,却听到了它的叹息。

走出鼓浪屿轮渡广场,道路在三友假日旅游城处分岔。虽然都叫龙头路,但向左是传统的商业街,向右则是农贸市场。有趣的是,根据笔者的观察,旅游团似乎都对鼓浪屿人的日常生活充满兴趣,几乎每一个途经的旅游团都会在这里坚决向右转。总觉得右边的更有魅力,尽管边上的老街曾经充满了历史。

3 问题分析

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宽敞平整的街道,也貌似“像模像样”的仿鼓浪屿特有建筑风格的街景(见图2),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的商家等等。为什么这块曾经繁忙动人的历史街道就这么快淡出了游人的视线了呢?

3.1 原因一

笔者想这不仅是龙头路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吧。在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规划思想的指导下,21世纪初的城市规划的交通几乎都是最理性化的,所有功能单位间的道路大多都是生硬的直线,所有的尺度体现工业化思想下的简洁。在规划之初,大家都很满意,认为如此方便的交通途径一定会得到居民的欢迎,但是慢慢的就出现了问题。所谓的新城,居住人数始终不会快速增加,所谓的快速便捷在很多人眼中成为了冰冷的代名词。例如印度的昌迪加尔似乎那个都市不是为了人的尺度所建,而只是一个宏伟的宣言。

但是我们需要真正的能适合居住的城市,人是复杂的动物,不仅仅需要方便快捷,我们更喜好多元性的选择。比如两个地区的道路并不只是满足上班时候的快捷,当我们心情阴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走弯曲的林荫道路延长我们的思考时间。所以城市规划并不是越实用越快捷就越好,相反在貌似“混乱”的旧城区,却往往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虽然规划上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我认为“混乱”其实在有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样的生活选择的可能性,而多样性难道不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吗?试想你每天在同一个地方,永远都拥有多种生活的可能,这是多么吸引人啊。

所以回到现在的龙头路,现代的规划使龙头路仅仅变成了一个旅客过渡站。在这条短短的街道上没有历史,没有建筑风格,更没有温暖,只有均质化的商业店铺,卖着同样均质化的雷同商品。那么规划仅仅是为了改善交通吗?改善交通后建上几家店铺,占着最好的商业位置,认为旅客就会立刻接踵而来。可是没有氛围,没有风格,没有历史,失去特色的龙头路又能给游客带来何种吸引呢,只能让人觉得宛如“文化沙漠”罢了,这不能不说是规划和建筑的悲哀。反观另一个方向的市场(见图3),虽然没有经过规划,却还原了最自然的城市风貌。市场上遍布方言,茶馆,或者特色小吃店,而且这些店铺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店(见图4),在其中聚集着为数不少的当地居民。多么亲切,多么有乡土气息,试想初来乍到的人们,还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3.2 原因二

城市规划其实是在规划包容社会和经济的容器,所以应该对其中的商业细节进行些分析,可以在另一个方面找出龙头路萧条的原因。

首先改造后的龙头路,商家太过密集,而且每家商店的商品几乎完全相同,大多就为茶叶,鱼干,海螺工艺品等等,这很容易令人感到厌倦,进而排斥进入。再者龙头路的建筑程式化严重,虽然在局部节点上能看出鼓浪屿的特色,但是其“赝品”的感觉仍然深刻,和岛内大量原风貌建筑相比很容易感觉到粗糙。作为一个知名旅游区的入口,如果还是采用此种“假古董式”的入口,游客对此产生排斥,那是很自然的行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宁愿走右边也叫龙头路的农贸市场,而拒绝“装修精美”的主干道了。

历史街区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历史的归属感,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进而产生魅力,不是由于某一栋或寥寥几栋老建筑的存在,更不是某些建筑细节的模仿,而在于深深地铭刻在人的深层意识中的历史街区空间结构,文化氛围所带来的认同感与领域感。现在龙头路主街所带给人的文化氛围感十分微弱,稀疏并且式样不统一的柱式支撑起的骑楼看上去十分单薄更谈不上领域感,最后加上现代式的装修涂料,这一切已经让人很难将它与古街原来的历史结合在一起了,自然人们的认同感也就消失了。

4 解决途径

从现状上看,规划似乎解决了交通问题,而我们要继续努力的是增加新街区与历史的继承性。而历史文化内涵的整合,发掘,升华需要历史实物的依据。所以我们应该先认真分析一下龙头路乃至这座小岛的历史。

龙头路的商业街区的地位,在开放大规模旅游之前就已经确定,它的位置靠近鼓浪屿轮渡码头,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商品的集散地,从厦门岛或者其他地方运送来的大量货物,在这儿输入,而岛上生产的各种商品,可以通过龙头路方便的向外输出。在岛上旅游经济还未兴起的时期,它作为一个日用品商店街区,为岛上的居民提供服务。在现在大规模旅游浪潮到来时,它作为游览往返的必经之地,自然成为旅游商业的黄金地段。所以龙头路的商业街区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龙头街不但有着悠久的商贸传统,更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很难想象在嘈杂的商业街区存在着各国领事馆的办公区,也有体育馆,甚至还有音乐厅。这种多元文化带来的丰富性本身其实就是鼓浪屿的特色。回顾历史,鼓浪屿的租界背景客观上促进了它的多元化,它不仅仅是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点,它更是近代中国文明程度最高,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加上租界区相对良好的治安和社会氛围,使附近地区的人们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逐渐聚集到鼓浪屿岛上。在和岛上老人的交谈中知道,当年曾经多达10万人上岛,租界政府开设的免费粥铺保障了大多数人免于饥饿。同时租界政府在市政建设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完善岛上的道路系统,兴建电灯、电话、自来水,修建公厕,植树绿化等,使鼓浪屿市政建设各项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在这样的基础上,鼓浪屿出现了一批教会、教堂、学校、医院、报刊及民间社团等,逐渐造就了鼓浪屿相对地区的良好文化氛围,进而刺激了文化需求。因此在龙头街商业街附近出现了大量文化设施,并非是偶然,这是鼓浪屿特有的历史造成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元素在这儿交融在了一起。

现在的龙头路极度商业化的景象掩盖了它原本的面貌。在20世纪初期,它的商业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地域性特色,其中多元性民俗特性使街区氛围中反映出浓厚的地域特性,显得尤为亲切。四个典型的特色文化元素即为:“博饼”,“南音”,“闽南茶文化”和“音乐”。

1)博饼文化

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如今“博饼”,不但家庭有,同学、朋友、同事之间也利用中秋节博“状元饼”。单位、团体也组织大家“博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社会娱乐活动。2008年2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南音

南音也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它集唐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后又吸收宋词元曲、昆腔、弋阳腔、青阳腔、潮调、佛曲之精华,并与闽南民间音乐交相融汇而自成一格,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易学易唱。南音流传在泉州、漳州、厦门及香港、澳门、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外国有些专家学者深为南音倾倒,惊叹它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华民族音乐的根”,是“硅璋古乐,典雅之音,华夏正声,国中之宝”。南音历经传承,空前普及。

3)闽南茶文化

闽南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宋代范仲淹在《和章眠斗茶歌》对茶文化作了细致描绘,从武夷的景色、茶树的茂盛、茶农细心采摘到进贡前如何品评娓娓道来。茶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享受。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客来敬茶的清风美俗,造就了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4)音乐与文明旋律

19世纪中叶,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洋音乐文化传入厦门,首先在鼓浪屿得到普及。居民家庭拥有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它还有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和音响效果一流的音乐厅(见图5)。在这块充满音乐灵气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殷承宗、陈佐湟、杨鸣等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因此,厦门又被称为“音乐之岛”、“钢琴之乡”。除此之外,鼓浪屿时常还有街头音乐演出。这些街头音乐演出很多时候是较有水准的,它们正成为鼓浪屿上的一景。厦门钟灵毓秀,具有独特的艺术氛围与气质;厦门是海洋城市,是我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汇地之一,音乐文化积淀深厚;厦门的钢琴普及日益平民化,由于“爱乐乐团”与“管弦乐团”的成立,高雅音乐日渐普及,业内人士指出,厦门成为音乐的“麦加”与东方的“维也纳”绝不是梦想。

博饼、南音、闽南茶以及音乐这些地方特色的风俗给龙头路的改造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按节点设计在龙头路街区空间中,并适当进行业态调整使之与这些特色与风俗适应,使游客能够参与进去,更深入地享受鼓浪屿的多元文化。这样慢慢地恢复龙头路的历史继承性,增加人们的认同感。

5)家庭旅馆

在这几日调查中,对近年来兴起的家庭旅馆记忆犹新。鼓浪屿的家庭旅店(见图6)一般房主都在国外,由亲戚负责照看,其造型雅致,是典型的鼓浪屿风貌建筑。在龙头路附近也散落着不少这样的家庭旅店,很受到游客的青睐,较之岛上正规的旅店,其经营风格都别具特色。家庭旅馆一般会选择某个特有的主题作为品牌经营,同时兼营咖啡,茶水等消费品,在创收的同时也更能增加当地的文化氛围。但是是什么原因使这几年家庭旅店如此欣欣向荣呢。经过和岛上居民的攀谈,大致认为也是经济政策的反映。鼓浪屿原本的旅游项目,一般都是“一次性人流”,以前岛上消费设置很难使游客在岛上“滞留”,这样便造成了很多消费设施的浪费,鼓励家庭旅店,一方面希望用它的廉价留住游客能在岛上过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它的地域风貌建筑的氛围提升岛上的品位。实际结果,应该是很不错的,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其廉价,更是因为家庭旅店所带来的亲切和地域性。

所以龙头路的历史继承性规划中也可以考虑到多利用原先的旧式民居,多用改造而不是重建的方式。因为老建筑所带来的地域性氛围是任何新建或者仿制建筑无法比拟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保留的尽量都该完好地保护下来。它们都是规划中宝贵的财富。

5 结语

龙头路这条有着悠久的商贸传统,并且更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街区最适合它的开发方向应该是———历史型商业街区,此选择是必然的。或者说有其必然性,城市街区的形成往往不以行政意志为转移,而是在长期看似偶然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作为建筑师或者规划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概念随意强加,而应该在看似无序的街景中发掘作为城市历史之“根”。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保护其建筑的风貌表皮和街景特征的协调,而是更深层次的确保每个地方的文脉特色,人居环境,人居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

这应该是把握整体形象的底蕴进行改建———“继承性保护”,更多的要求我们运用的是社会学的知识,而不是规划的手法,了解并牢牢把握城市历史之“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城市景观的设计要求建筑物的功能具有象征意义;而现在,当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具有一种不同的观点,即城市景观试图给当地居民和到访者制造一种梦境,城市不再是展示真实生活的场所。对于这样的改变,就要求城市规划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规划时,要进行基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城市精神概念规划,确定城市格局,设计城市地标,完善城市制度,营造城市精神,使城市不仅成为居民的工作地和生活家园,而且还是人们情感寄托的中心。城市的成功和发展不仅代表地方政府,而且代表与这个城市相关的所有的人,反映所有人的成功和进步;不仅具有地方性,而且具有世界性。因此,城市的文化作用和城市精神是城市构成的根本,政府运用文化要素形成城市形象,强化居民的身份意识,并以此将人们凝结成为一个整体。

摘要: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地域性,继承性

参考文献

【1】刘阳,赵和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究[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12):130-131.

【2】吴红军.音乐在鼓浪屿凝固[J].艺苑,2008(12):77-78.

【3】周维钧.海上花园鹭岛明珠——鼓浪屿控制性详细规划[J].规划师,2003,1(16):40-41.

【4】张景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J].规划师论坛2008,11(24):10-13.

3.刻在石上的厦门佛教历史 篇三

【关键词】 厦门佛教;石刻;无量寿佛石刻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在种类繁多的石刻中,有许多石刻记载的是宗教文化的播迁历史,其中包含与佛教相关的摩崖石刻、碑刻等。本文从厦门佛教的发展历史发现期间出现的佛教石刻文化,更深刻地理解石刻的历史价值。

一、石刻文化与厦门佛教播迁

石刻,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华文明发展史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物之一。在天然石头的平面上雕刻文字的摩崖石刻和在加工过的石材平面上镌刻文字的碑、碣和墓志等都可称为石刻。远古时代,已有许多岩画在中国大地上存在;先秦时期,开始出现汉文字的石刻;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文字的发展,石刻的内容与形式越发丰富。到了汉魏时期,摩崖石刻和各种碑刻、墓志已基本上走向成熟发展阶段;唐代是中国石刻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宋元以后,石刻文化进一步遍及民间,其广泛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使其成为一种被社会认同且备受重视的文化。可以说,石刻是所有文物门类中既具有考古、文献价值,又具备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甚至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物。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石刻文化,“其历史之悠久,精华之荟萃,品种之繁茂,书法之高妙,镌刻之精湛,史料之珍贵,内涵之丰富,涉及之广泛,功能之多样,风貌之壮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也将石刻与纪念建筑物、革命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等同时列为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

闽南,尤其是厦门的石刻文物不仅门类齐全,数量众多,而且颇具地方特色。明、清两代是闽南石刻的兴盛时期。明初闽南沿海的筑城禁海,中后期倭患和红夷的骚扰、漳州月港航海贸易的兴起,明末郑成功的抗清复台,以及清代厦门港的崛起,闽台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等因素,让闽南的社会生活愈发丰富。又因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闽南民间的宗族组织以及佛教与民间信仰的活动空前活跃,这些社会现象都很好地反映在了石刻方面。明清时期,闽南石刻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数量之多与内容的丰富性都得到空前提高。

佛教在厦门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从隋唐时期说起。厦门历代多隶属同安,就建佛寺而言,始于隋代的同安梅山寺、黄佛寺(今圮)可视为厦门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如果就鹭岛而言,地方志书记载的最早进入鹭岛的僧伽,是五代时在五老山麓的岩洞中住修的僧人清浩。从清浩和尚穴居岩洞可知,五代之前鹭岛上还没有可供住僧的寺院。清浩之后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才有第二位进岛的僧人文翠,但仍驻锡在清浩的岩洞旧居中。由文翠至明代的几百年间,再也没有僧人入居鹭岛的记载。由此可见,从唐代至明初的300多年间,厦门佛教一直处于缺寺少僧的民间自发信仰的萌芽阶段。

明代的厦门,越来越多的移民迁入,社会经济开始繁荣,逐渐发展成为福建海防要塞和对外交通的港口,厦门佛教也随之发展起来。明初,第一个建寺的是觉光和尚,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觉光和尚在五老峰前开建普照寺。随后有月照和尚开建万寿岩,万寿岩中尚存有清万寿岩住持普萌隐树氏所撰《万寿岩记》碑刻,从中可知万寿岩的诸多历史。本文提及的“无量寿佛石刻”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以来,岛上增建了虎溪岩、寿山岩、醉仙岩、白鹿洞、太平岩、莲花庵(后改称日光岩)等山岩。较著名的虎溪岩稜层洞摩崖石刻群有许多石刻就在这个时期出现,如林懋时于万历丙辰年(1616年)自题自刻“稜层”二个大字,位于洞口之上,字作楷体,字径1.2米。

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基地,展开抗清斗争,东南沿海的忠臣义士流寓厦门,与厦门诸多文人雅士交往密切,经常结伴悠游在虎溪、鹤岭、仙岩、鹿洞之间。其中一些文人雅士甚至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其中有阮旻锡、姚翼明、杨秉机、谢元忭、纪保国等14人,分别驻锡在各寺岩中,极大地促进厦门佛教寺岩的开拓和建设。不可忽略的是,文人雅士游历山岩之时,留下许多摩崖诗刻,如云顶岩留云洞内明代叶普亮的诗刻,万寿岩吴楷“一片瓦”诗刻,丁一中在厦门诸多岩寺中留下的摩崖诗刻等。明末清初厦门佛教的发展已进入全盛时期,但很快又在清郑的反复战争以及后来的播迁中陷入低谷。

清世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统一台湾后被派往驻扎厦门。这个时期,施琅对清初被毁的许多寺岩进行了重建,复建普照寺,并拓建大悲阁,改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院后山巨石上镌刻的“佛”字,是闽南寺院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个字,高约4.7米,宽约3.3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振慧所书。之后,又修建了万石岩、太平岩。但是,清末民初,社会上兴起一股“庙产兴学”的浪潮,指责佛教是传扬封建迷信的风源,僧尼是不劳而作的蛀虫,因而到处发生“废寺逐僧”、“占庙兴学”的风波,使衰落的佛教陷入覆灭的危机。

二、厦门石刻与万寿岩“无量寿佛石刻”

在厦门佛教的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石刻种类。现已发现的厦门摩崖石刻,总共有456段,其中思明区413段,集美区6段,海沧区8段,翔安区5段。思明区是厦门的老城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辖区内有许多著名岩寺,因此摩崖石刻的数量非常之多,其中万石植物园(包括万石岩、中岩、太平岩、紫云寺和天界寺)有摩崖石刻111段,虎溪岩和白鹿洞共有84段,南普陀及后山的五老峰有70段,鼓浪屿日光岩有61段。厦门的摩崖石刻主要涵盖明、清两个朝代和民国时期。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是岛内云顶岩上题刻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天际”两字,其次是万寿岩题刻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的“无量寿佛”四个楷书大字,第三则为万寿岩年款为嘉靖六年(1527年)的吴楷诗刻。厦门摩崖石刻的内容大体包含了题记和诗文等。题辞是题记的种类之一,字较少,多刻在名岩胜景中,如明傅钺在天界寺所题的“仙岩”、“天界”,丁一中在鼓浪屿日光岩所题的“鼓浪洞天”,林懋时在虎溪岩所题的“稜层”,清奕仁在太平岩所题的“石笑”,李暲在万石岩所题的“万笏朝天”等。字数较多的题记,如清普萌隐氏的《万寿岩记》、薛起凤的《榕林别墅记》、太平岩的《永禁毋许寄厝棺骸题刻》、鼓浪屿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等,字数有上千之多。已发现的石刻中与宗教寺院相关的碑刻有74通,包括佛教寺院68方,内容有重建或重修同安铜钵岩、龙山圣果院、梵天寺、石室院、龙池岩寺、南普陀寺、云顶岩僧舍、松柏林观音堂、盈岭大士寺、梅山寺、万寿岩、普光寺、天界寺、白云岩寺、白鹿洞寺、万石岩寺、鸿山寺、太平岩寺等。

石刻记载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其中也包括宗教文化。从摩崖石刻和碑刻来看厦门佛教的发展史也是有迹可循。本文选取年代较早的无量寿佛石刻为例,并从无量寿佛石刻所在的万寿岩中的石刻文化,窥见厦门岩寺的石刻文化情况。无量寿佛石刻位于万寿岩东侧的一块巨岩北面上,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镌刻,日久风化,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太学生马世杰重镌。“无量寿佛”四字为楷书直题,每字字幅约1米见方,字体端重,笔划方折,镌刻平坦、浅显,题头款小字为“福建都司郡□贾定立”,左侧落款镌“正统七年四月□刻”及“康熙四十四年太学生马世杰□月重镌”。这方石刻为岛内最早的石刻之一,1982年公布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量寿佛石刻所在的万寿岩,又名“山边岩”。旧志称其“在阳台山之东,自太平岩越山二里许”。清万寿岩住持普萌隐树氏所撰《万寿岩记》碑刻记载了月照禅师于明永乐乙未年(1415年)创建岩寺,俞大猷和戚继光曾到此并有诗留壁,清康熙癸卯年(1663年)清军洗劫厦门,以及台湾归清版图后该寺重建经过等有关朝代兴衰更替的史实,是研究厦门地方史和佛寺沿革的宝贵物证。万寿岩内有一石洞,洞顶是一块天然巨石,洞口有著名高僧弘一大师20世纪20年代在此小住时题写的“潮音洞”三个字,这里就是名曰“一片瓦”所在。万寿岩内危石林立,岩石上留下许多珍贵石刻,潮音洞前巨岩上的“俞戚诗壁”和明嘉靖六年(1527年)吴楷的杂言诗就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俞戚诗壁”共有韵脚相同的七言律诗三首,共14行,字幅高3米,宽2.3米,均为楷书直题无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福建总兵俞大猷、副总兵戚继光,率领大军进剿倭寇。第二年冬天,戚家军在同安、漳浦等地斩杀倭寇数千人,溺死焚死倭寇近万人,基本荡平入闽倭寇。“俞戚诗壁”是那段峥嵘岁月留下来的历史印迹。至于吴楷的杂言诗,石刻年代之久远仅在云顶岩“天际”石刻和无量寿佛石刻之后,其左侧的题款为“嘉靖六年(1527年)八月之吉,将仕郎江浙桐庐吴楷书”,诗曰:“一片瓦,一片瓦,造化陶镕元不假。峦连上复碧崚嶒,瓴建周遭翠潇洒。巉岩垒块胡孙头,怪石低昂鸟兔马。几番风雨洗莓墙,千古月华穿破甲。掬灵泉,度杯斝。金缕歌,玉板鲊。览胜朋侪邀我耍。安得仙人王子乔,一双飞鸟舄游天下。”万寿岩里众多珍贵的僧众石刻,记载了万寿岩的发展历史,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万寿岩的石刻文化反映了厦门众多岩寺的情况,石刻遍布于各大岩寺,记载着佛教发展的历史,也是当时平民百姓与文人雅士生活的写照。无量寿佛石刻既是镌刻在岩石上的历史见证,也是厦门宗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中可窥见当时厦门佛教的发展情况。

三、小结

4.厦门历史名人 篇四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巧选妙挑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吧,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风云》 ③《走向共和》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3.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纪念日,位于南京静海寺里却传来了165下沉重的钟声。据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馆长田践介绍,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65年前,中国的清政府在这里酝酿和签订了让国人蒙受耻辱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4.“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辈,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不想终是这田地,污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为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辱,为何受欺。”请你根据该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5、通过艰难的外交谈判,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清朝外交官是()A.李鸿章 B.左宗棠 C.奕山 D.曾纪泽

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

爱心

用心

专心

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阻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开辟内河新航运 8.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北洋水师众官兵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应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提出了“自强”的口号 C.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D.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0.对1840年到191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抓住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有位同学用“赔偿、拆毁、划定、严禁”四个词来帮组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2.下列海军不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筹办的是()

A.北洋水师 B.南洋海军 C.福建水师 D.东洋舰队

1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起者是()

爱心

用心

专心

洞创办了()

A.汉阳铁厂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场 D.江南制造总局 二.找朋友(不连线,只需填写字母选项)

A.入侵新疆

()林则徐 B.《狂人日记》()伊藤博文 C.太平天国()梁启超 D.公车上书()李大钊 E.虎门销烟()孙中山 F.廊坊大捷()鲁迅 G.《每周评论》()曾国藩 H.《民报》()阿古柏 I.安庆内军械所()洪秀全 J.《马关条约》()义和团 三.火眼金睛,判断正误

1.《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2.义和团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卫国家,反击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3.李鸿章运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针成功收复了新疆。()

4.小明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民国书籍,里面的出版日期是民国20年,因此小明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1932年。()

5.陈独秀创办的《中外纪闻》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四.庖丁解牛,材料分析

〈一〉.

材料一: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奕 材料二: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有。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爱心

用心

专心

组图一:新旧海军PK

北洋水师致远号

“昆仑山’号登陆舰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爱心

用心

5.厦门游记作文:美丽的厦门 篇五

7月27日,是我在这个暑假不平凡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就要去厦门游学了。尽管昨晚上太兴奋没睡好,我还是一路高兴的哼着歌没打一个瞌睡。

6小时多的动车很快地把我们送到了美丽海滨城市——厦门。到了已经是晚饭时间,我们放下行李,讨论着先去解决肚子问题,人多就是意见不一样,最后决定去找小吃一条街之一,万达。一下车我就看见琳琅满目的小吃。这下可把号称吃货的我高兴坏了,我看看这也好,挑挑那也不错。就这样,一路看,一路尝。很快把我的小肚子塞爆了……哎!下面只能饱眼福了。

厦门有许多好玩又美丽的地方,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边——鼓浪屿。鼓浪屿上的小摊一个接着一个,吆喝声此起彼伏,我慢慢地看过去,哦!这边的摊位上有个叔叔在变魔术,那边的阿姨拿着一串串野莲雾和百香果在兜售,我刚刚想去拿,却被小弟弟吹来的五彩泡泡迷化了眼……慢慢走,仔细地看过去,时间在指缝间流过。我们在沙滩上租了太阳伞,每个人抱着椰子,听着海浪的笑声。太阳慢慢下去了,表妹急不可待地换了泳衣下海了,我在沙滩上捡着贝壳,想开学后送同学们去,可是太阳把沙子晒得不能赤脚,看着在大海里像一条鱼一样的表妹,我忍不住也下海了,可是不会游泳的我很快就呛了一大口海水,那狼狈的表情把表妹逗笑了很久。恼羞的我干脆坐在海边用沙子搭起城堡来,可惜时间玩太久了,把自己晒伤了。虽然这样,但我下次还想再去一次厦门,厦门太美了!

6.厦门公交 篇六

一旦坐进驾驶室,启动发动机,2路公交司机林师傅即刻进入工作状态。每日,有成百上千的市民和游客乘坐林师傅的车,穿梭于厦门的大街小巷,他们或为工作奔波,或游览厦门美景、尝遍厦门美食。为了工作,林师傅无暇喝水,甚至担心喝多了水影响开车。

与林师傅相同,无数的驾驶员都是如此,他们顾不上喝水,赶着吃饭,一趟又一趟迎送乘客,串起了厦门一日最大的交通“大迁徙”。

为了关爱公交司机,2015年12月4日,“关爱公交司机、共建幸福思明”活动在第一码头公交车站内举行,思明区总工会、思明区委文明办共同为岛内所有的公交车驾驶员送上爱心保温杯,在冬日为他们添上一杯热水。这些保温杯都是由思明区总工会、思明区委文明办提供,岛内共有3703名驾驶员收到了保温杯。

思明区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区总工会主席卢秀萍说,乘坐公交出行已经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公交司机也是“美丽厦门幸福思明”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为公共交通提供了安全保障。此次为了更好地关爱公交司机,思明区多次征求了各方意见,送上保温杯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项内容,今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关爱行动。

对于如何关心、帮扶、礼遇公交司机,今年,思明区委文明办牵头,先后召开职能部门、公交车司机、城市义工代表征求意见会,决定开展关爱公交车司机五大活动,向公交车司机赠送保温杯就是其中“为公交车司机健康加油”活动内容之一,其余四项分别是“与爱同行”心理健康辅导、“我为公交司机来点赞”系列活动、“我为城市出行做点事儿”活动、树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去年9月至11月,思明区委文明办、市交通运输系统文明办、厦门公交集团联合厦门网,开展以“您的微笑伴我同行”为主题的关爱公交司机网络传播活动,通过发动网友讲述与公交司机的故事,点赞他们眼中的优秀司机,截至目前,微博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超过38万次,活动在网络上也形成了广泛影响力。

市人大代表考察第一码头站点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点

2015年1 1月19日上午,厦门市人大代表一行在集团公司总经理林荣生、副总经理高梅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湖里公交公司第一码头站点,就交通行业公共文明行业示范点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湖里公交公司党支部书记刘跃国、副总经理翟向东和张文东陪同视察。

高梅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公交集团培育、创建包括第一码头在内的“厦门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站点”及“厦门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线路”的工作情况,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公交集团在加强和规范交通行业公共文明行业方面所做的工作。代表们还登上了厦门市首条“无饮食车厢”公交线路——“厦门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线路”51路公交车。

7.厦门历史名人 篇七

由厦门市旅游局联合市旅游协会、市休闲产业协会、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共同举办的2014中国厦门休闲旅游季已圆满拉上帷幕。从4月12日至6月28日,历时两个半月,十大主题活动轮番登场,精彩不断。

两岸精品 齐聚厦门

休闲旅游展销汇,囊括海峡两岸休闲旅游特色产品;千人骑游厦金两岛,让骑游者领略到金门战地风情及世界最美马拉松赛道——厦门环岛路的迷人风光;两岸养生温泉旅游节,厦台两地温泉企业共同推广两岸休闲温泉产品……这些活动都彰显着海峡两岸丰富的旅游产品。

新鲜玩法 休闲厦门

清纯厦门生态之旅活动推出“踏青、赏花、播种、森呼吸”生态旅游产品,把厦门各大生态休闲景点串联起来,“打包”推荐给来厦游客;全球最大的国际马戏旅游综合体——灵玲国际马戏城,汇集马戏演出、休闲旅游观光等元素,为游客献演“国际马戏文化盛宴”。

舌尖之旅 口福厦门

古早味休闲美食节让广大游客和市民享受到口福厦门的饕餮盛宴。薄饼、海蛎煎、油葱粿、大肠血和五香卷等厦门特色小吃获选“最受游客喜爱的老厦门古早味美食”;醇香厦门品味之旅则推出《茶之地图》、《咖啡地图》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特色线路推送给游客。

独特视角 别样厦门

海西(厦门)十佳休闲旅游线路及产品评选、休闲旅游达人招募、美丽厦门微游记大赛等活动依托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现、挖掘和推广美丽厦门,为来厦游客提供实用的休闲旅游资讯,让游客更深刻地认识厦门、走进厦门、恋上厦门。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计划下一篇:玛氏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