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2024-10-02

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精选8篇)

1.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篇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新机会,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望过去,从缀满甲骨文的钟鼎到布满烽火印记的长城,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青年的热血、责任与担当。改革开放_年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年轻人的永续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之关键所在。

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做中华文化的坚实弘扬者。广大青年唯有坚定信仰,坚执信念,坚持信心,方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表达、陈述自我时,中华儿女已然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前进的序章。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代青年应当树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的责任与担当,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坚守文化传承、扛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理念。当代青年更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理念,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年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起引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青年精神、青年价值和青年力量。

2.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倾向,图书馆员,新使命

阅读既是大学生吸取精神食粮、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认真研究大学生的阅读倾向, 明确图书馆员的新使命, 应是高校图书馆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当前大学生的阅读倾向

一些人认为, 当今的大学生求知欲强, 却缺乏学习经验和方法, 面对浩瀚的书海, 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 借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无效性。借得多, 读得乱、收益少, 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等等。但根据河西学院近两年来图书馆外借图书流通量统计, 其借阅情况为:语言文字类图书占43.1%;数、理、化学类图书占26.6%;文学类图书占24.2%;经济类图书占6.1%;由此可见, 大学生有如下的阅读倾向。

1.1 大学生的阅读具有“外语热”倾向

借阅量最大的是语言文字类图书。在语言文字类的图书中, 读者主要是借阅外语类图书及参考书。在我国所有公办高校, 英语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必须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英语等级 (四级以上) 考试, 成绩不合格者不授予学位证书, 所以不分高低年级的学生都大量借阅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图书。另外外语对想要深造考研的学生有更高要求, 这就促使他们全力以赴学习外语。加上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因此学生们对外语类图书的需求不断升温。

1.2 大学生的阅读具有鲜明的专业倾向

一是大量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大学里课时有限, 教师上课讲难点略易点, 速度快, 有时一节课跨度达几十页, 甚至一百多页, 教师一般都会布置大量课外阅读书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大量查阅相关资料, 自学大量内容, 大学生深知大量阅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 是提高专业水平、完善专业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特别是对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尤为重要) 。例如数、理、化专业学生主要借阅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书籍、相关专业课的习题解答及高等数学习题集等, 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以其他相关图书为辅。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或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需要广泛。很多大学生都注重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学习, 例如flash动画制作、3Dmax动画制作、图形处理、网页制作等方面的书籍所占的借阅比例较大。

1.3 大学生的阅读具有努力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倾向

我国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 由于应试教育所用时间较多, 很少有时间来系统地阅读一些中外文学类作品。进入大学后他们有了充分的自由和时间来补上这一课, 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及其他世界名著, 大学一年级学生中的阅读率很高。他们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 这是他们缩短社会化过程的捷径。当下一些流行书籍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在大学生中的阅读率也很高, 这反映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流行文化的关注。此外言情小说、武打小说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阅读量, 但这并不是主流, 学生阅读这类书籍就是为了充分放松, 是作为大学学习的调味剂而阅读的。

1.4 经济、商贸、金融类书籍也是大学生阅读的热点

我国自80年代以来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 大学生逐渐抛弃“重工轻商”的传统观念, 经济意识、市场意识越来越强, 经济类图书的阅读自然就成了热点。因此, 市场营销、采购商贸、企业管理与策划、股票、基金、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图书成为抢手书籍。这也说明大学生在获取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经济、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 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目前大学生, 读书带有明显的健康向上倾向和很强的“术业有专攻”倾向, 这是值得肯定的。由于竞争的激烈性, 他们不但刻苦地学习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等知识, 而且能有目的地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学术作品、经典原著、科普读物等等, 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科技修养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几年的学习期间几乎没借阅图书, 有些专业学生阅读量很低, 男看武打女读言情的情况也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着, 有鉴于此, 图书馆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导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明确图书馆员的新使命

众所周知,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高科技的推动下, 传统图书馆每一个组成部分, 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作为组成图书馆三大要素之一的图书馆员, 肩负着角色转换, 研究读者, 研究导读艺术, 在知识信息的海洋里当好导航员, 为培养合格大学生做贡献的新使命 。

2.1 明确认识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功能将重新定位, 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变化。21世纪的图书馆必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中心, 从表面来看, 馆员好像变得清闲了, 实际上幕后服务却更复杂了, 对馆员的要求更高了。在数字化环境下, 图书馆咨询馆员的角色更多地融入了技术色彩, 有人用信息管理者、信息资源管理专家、学科专家、知识导航员、网络导航员、知识科学家来称呼图书馆咨询馆员, 因此, 馆员只有尽快转换角色, 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 “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 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 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 也是使用的导师和顾问”。

其一, 现代图书馆员应当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 甘为人梯, 牢固树立服务读者的思想。要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用新思维、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其二, 现代图书馆员应当是知识面广与博的多面手, 业务技能精湛。图书馆涉及各种学科知识, 因此, 图书管理员不能再是资料管理员, 而是必须熟知某个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 相关学术专著以及基本内容, 及各种学术流派的基本观点的导读员, 以便对急需了解这些内容的读者提供帮助, 因而图书管理员必须是专家式的导读员。

其三, 图书管理员应当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目前随着电子图书馆的建立, 电子图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全球最大的搜索平台谷歌, 能搜索到的网页已经达到了80.58亿页, 读者在搜索需要的资料时键入关键词少则出现几十个网页, 多则出现十多万个网页, 信息量很大一时半会却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在这种情形下, 图书管理人员如果能给予及时的指导, 加强咨询服务工作, 开展数据库培训, 文献检索讲座, 为读者提供搜索资料的正确方法或将读者需要的资料提前备案分类, 将大大减少读者的压力和负担。因此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熟知各种检索工具的应用及各种资料如何进行检索 , 指导读者充分利用电子文献资源, 实现读者阅读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有机结合, 引导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各项资源。

2.2 研究导读艺术, 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

其一, 加强专家导读工作。就河西学院图书馆来说, 引进专业教学与研究人员进入参考咨询队伍也是一个服务读者的重要途径。要针对大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制定适合本校大学生的阅读书目。大学各门课程的教师都会根据自己所教的课程给学生开出必读书目, 但是由于综合起来开出的书目太多, 而对相关专业的书目又未涉及, 跨专业的图书更无人提及, 这就使学生在阅读时具有盲目性, 鉴于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与各教学部门加强联系, 由各部门组织任课教师开出本专业学生必读专业书籍及相关专业书籍,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工作。现在社会需要的是T型人才, 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也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编选书目时, 必须注重文理交叉、文理兼容。在精通的前提下力争广博。

其二, 创建DRS实时参考咨询服务。DRS能够全天候24h无限制提供服务, 即时回答用户的提问, 针对用户需求, 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形成信息咨询报告, 以灵活的形式、快捷的速度提供给用户, 同步浏览相关网页更有利于咨询馆员了解问题所在, 并在网络环境下直接引导用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读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得到帮助。这种及时的便利服务对习惯于网络聊天的大学生, 非常具有吸引力, 甚至用在家办公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千方百计地解决读者所遇到的问题。

其三, 开展有奖读书竞赛活动。目前大学生整体阅读情况较好, 但也要看到有相当一些学生有厌学心理, 在大学里老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自主学习, 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图书馆可以通过读书竞赛活动, 如开展思想讨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 围绕某一有影响、有争议的, 大家喜爱的作品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 品尝到读书的乐趣, 使学生逐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加强在大学里的知识储备。

其四, 利用知识讲座吸引读者。邀请知名人士围绕历史、古典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举办热点阅读讲座和名著欣赏, 向公众推介文化, 以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在各开架图书室要张贴周借阅量、月借阅量排行榜, 以引导读者阅读。周、月借阅排行榜还应在学校图书馆的网页上公布, 以便读者参考阅读。

综上所述, 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阅读倾向, 努力做好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努力研究读者。不断加强导读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不断研究导读艺术, 改进导读方式, 开拓导读途径, 在知识信息的海洋里当好导航员, 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曲晓玮.现代公共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J].广东:图书馆论坛, 2000, (6) .

[2]杨燕.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大庆:图书馆建设, 2000, (6) .

[3]印永清.关于北大靖华的两份推荐书目[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 (1) .

[4]朱丽珍.从青年学生的阅读倾向谈图书馆的引导功能.

3.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篇三

概括起来,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闻照片标题文字;另一类是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1.1新闻照片标题文字

越来越多的新闻照片开始采用标题说明文字,用简洁、醒目的词句表明所报道事实的主题或内容,画龙点睛,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图片要义。一条好的标题,能为新闻照片增色传神,赋予新闻照片以灵魂,不可小觑。新闻照片的标题从文字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1.1提示新闻事实的内容

由于新闻图片上所提供的只是瞬间的画面记录,读者只看画面难以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主要新闻要素,得不到解释,新闻照片标题就可以既准确又快捷地提供必要的新闻要素,让读者一目了然。

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摄影报道“中吉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纪实”一组军事画面,光看分镜头说明读者不明所言,而有了这个标题就豁然了。

1.1.2揭示新闻照片的意义

新闻照片是纪实的,而照片的意义是要经文字概括才能获得准确揭示、让人领会并思索画外之音。一个纪实的画面再配上一个阐述意义的标题,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譬如《洪水无情党有情》,报道江西临川县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胜洪水的事实。在发生洪水之际,一架军用飞机送来了救济物质,受灾群众翘首以待,激动不已。标题用对比手法点出“有情”与“无情”,从深层揭示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力量源泉,挖掘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这一重大主题。

1.1.3评论新闻事实的内容

新闻照片标题还可从评论的角度入手,判断新闻事实的是非曲直,表明拍摄者的态度与立场。譬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温家宝情牵孤儿”,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新闻照片的标题不管是从何种角度入手,都必须注意题图一致,观点正确,富于文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比标题对于画面的阐释更为细致,可以给图片以更加丰富的内涵,甚至可以更完善地发掘图片新闻的深层含义,使新闻照片血肉丰满,情采四溢。按其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2.1客观报道式

这类说明文字实际上是简讯式的报道,要求用客观报道的方式、只交代主要的新闻要素和必要的背景材料,不作文字上的渲染、描述,要言不繁。譬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的图片新闻报道,只用了“3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国家会议中心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区区49个字就言简意赅地交待了时间、地点、场合等新闻要素,对图片进行了很好的说明。

1.2.2介绍说明式

它基本上是采用说明手法,介绍画面上人物、场景、情节等内容。这样的文字,是帮助读者看懂新闻照片的,它与图片合为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13版一幅图片报道是說“3月14日,顾客在浙江省诸暨市一商场内选购数码摄像机”,如果只看画面或单从这句说明文字不仅毫无新闻价值,而且让人不知所云何意。但是以下图片说明文字就使图片报道的意蕴清晰而丰满了起来:根据3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新“三包”目录,浙江消费者将额外享有国家目录之外的平板电脑、手持式个人数字信息处理设备、GPS导航等30种商品“三包”服务。这份目录是对2001年发布的浙江“三包”商品目录的重新修订,商品种类从18种增加到30种。

1.2.3评论点题式

对图片上的新闻事实评头品足一番,把拍摄者或发表者的感受和见解写出来,或赞颂、或针砭,态度鲜明,情感流露自然。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人类母爱抢救小金丝猴”,照片上,一只小金丝猴叼着一位“人妈妈”的乳头正香甜地吮吸着。说明文字介绍:这是一只刚出生便被妈妈遗弃的小金丝猴,为了挽救它的生命,一位“人妈妈”来到它身边,用自己的母乳来喂养它。这则报道赞颂了这种爱的奉献,读后令人感动。

2.“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读图时代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要求

2.1从“图文并茂”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报纸的办报观念是版面的“图文并茂”,其运用图片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基本上是建立在“配合、补白、调节和美化”的基础上。在这种观念统领下,编辑在编排版面时,看到版面上只有文字,而无图片,灰蒙蒙的显得呆板,于是想到插图、速写、漫画、图表、地图、刊头、题花、拓片等,同时也想到新闻照片、艺术照片。那时,编辑很少从美术报道(漫画、速写)和照片的新闻性、独立报道作用等方面来考虑安排版面,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补充文字的不足,填补版面的空缺,进而获得使版面在形式上变得活泼一些、好看一些等附载效果。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报纸版面上的“图文并茂”时代。

由此而知 “图文并茂”是新闻史上的一个新闻实践过程,在这一时期,新闻照片或干脆称之为插图照片、补白照片,其境地着实尴尬——最惨可惨到像现在晚报时报上特别注明的“图文无关”。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报人们注意到了照片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美学价值而又仅仅又停留在美学价值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还没有出现或被确立。也就是说,在“图文并茂”时代,“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就更无从谈起了。

2.2读图时代及其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新的要求

当前,一种新的认识在新闻界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纸介媒体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纸介媒体越来越重要的组成成分,有人甚至提出了“半壁江山”等等,然而,不论多少,“图文并重”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在读图时代,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的观点已经变成报纸版面语言的主潮。

然而,我们在这里又要特意提出“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的观点,意在强调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重大价值,使只不仅仅成为说明新闻照片的文字,而且还要让它担负起发掘新闻照片深层含义的新的使命,为新闻照片“妙笔生花,锦上添花”。

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快捷高效、鲜明直观,人们在对“图”提出诸如更多更大、更清晰靓丽、更丰富多样化等要求的同时,对“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简洁、生动、深刻、风趣。这的确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锐利的新闻眼光和丰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实现。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新闻摄影队伍的新闻和文化两个建设相对滞后,有些新闻摄影记者长期沉浸于相机“器物层面”的语境而不能进入新闻语境,个别的甚至连图片的说明文字也不能顺利过关。而如果存在说明文字这条“瘸腿”,那么“读图”和“读图时代”被误读也就难以避免了。许多媒体的摄影记者忽略了说明文字对新闻照片内在含义的表达以及对新闻照片深层意境的展现,忽视了受众对媒体新闻图片的本质诉求即新闻诉求,片面认为图片越多,图片越大,就越是跟上了读图时代,于是组照成风,图片贪大成风,致使“巨大”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难掩新闻素质缺失所形成的“巨大”苍白,造成图片愈大,“苍白”愈大,结果浪费了版面资源,倒了读者的胃口,费力不讨好。因为,再大再美的图片离开新闻意义就成了无源之水,难有作为。

只要留神一下比较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便不难发现,这些人新闻敏感性强,文字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据报道,《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有一个传统,这就是要求摄影记者拍好照片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字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该报摄影记者的郑鸣在采访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突患脑溢血倒在演出现场时,不仅拍了图片,而且写下特写《施光南倒在钢琴上》,从而使“图”、“文”竞相裨益,凡响非凡。1998年,同是中青报摄影记者的贺延光,在九江决口现场不仅发回图片,而且通过手机向报纸社发回现场报道,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最终获得当年度的中国新闻特别奖。可见摄影记者迅速提高自身的新闻和文化素养,加强新闻基本功训练,把自己打造成“图文双全”的两栖记者是十分重要的。

4.新兴大国的新使命 篇四

作者:胡鞍钢 来源:《凤凰周刊》

大国不易,治理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更要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面对诸多现实问题、重大挑战,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抓手,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还解决了“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

从“强国梦”到“富民梦”,再到“中国梦”和“世界梦”,其精神内核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新兴大国的新使命

中国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机遇和使命。这一代党中央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把中国从世界第二,带领到世界第一。

当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关键指标达到世界第一。比如:中国贸易总量在2013年达到世界第一。放到历史的维度,100年前的1913年,美国的出口额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维持了100年。即便打个折扣,也意味着中国起码在未来的五六十年,会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梦”、中国道路,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把所有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总路线。“中国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

总书记所讲的“中国梦”包括三个梦、三个历史任务:人民之梦、强国之梦、伟大复兴之梦。至少第二个梦,可以如期实现。人民之梦、伟大复兴之梦也在实现过程之中。在这样一个几代领导集体接力完成国家、人民及民族所赋予的历史任务的关键时代,关键的人物出现了,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这包括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中央委员会。这不是几个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中国政治家集体。习近平是领头人、带头人。

要观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式,首先要清楚他们要治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中国不是一般意义的国家,而是一个超级规模的新兴大国。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但比美国整整多了10亿人口。目前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欧盟也只有5亿人。治理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治理超级规模的人口经济体。

在中国,治国的含义比一般国家更加丰富,至少包含三重:首先是治党;其次是治政“政”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国,既包括行政,也包括人大等国家领导机构);第三是治军。

治党,是治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美国民主党是世界第二大党,有4300万名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有8600万名党员,甚至大于德国的人口规模(8070万人)。

从中国政府的层次来看,是五级政府。五级政府就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与权力不对称、国家治理问题等。这远比三级政府的美国、印度要复杂得多,也比四级政府的欧盟复杂。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国情,也势必要创新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与政府治理体系框架。

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队,强有力的治理和领导如此庞大的军队,亦是巨大的挑战。

总之,治党必须是依法治党,依党规治党,从严治党;治政必须是依法治政,从严治政;治军也是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治国理政全面创新新

一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全面”。第一是“全面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是十八大报告的起草组组长,李克强和刘云山是副组长。习近平在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时候,就凸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到2020年的总目标。这也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纬度及总体布局。

中国过去基本上是沿着经济现代化的轨迹发展,如“四个现代化”(毛泽东,1964,1975),现代化“三步走”(邓小平,1987),到十六大的“三位一体”(江泽民,2002),十七大的“四位一体”(胡锦涛,2007),十八大的“五位一体”(胡锦涛,2012)。

但是,还应加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际上是“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的十八大报告的第九部分,已经有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容。

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还一定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不单是治理体系,还包括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国家治理与现代化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创新,是对西方治理概念的超越。

“全面深化改革”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核心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大的条目来看是60条,超过10年前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42条;从细节来看,具体的改革举措有336项,超过了10年前的227项。这个战略部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所拓展,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主线,而且已经拓展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也包括司法体制改革。

第三个全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党中央全会的主题,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个《决定》分为7部分,提出6大任务,共计30条、180项具体改革措施,是真正的“全面推进”。

习近平在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治国理政思路和体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这不仅是政府的事,还涉及每一个公民。因此,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框架已比较清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全面创新,这就包括治国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这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社会变迁。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大战略思想,关键还要看落实。

习近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表态,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届中央不仅提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条、336项,更关键的是,今年还推出80项重点改革项目,这是由习近平亲自提出,并经中央政治局集体决策通过。这些均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一分(决策)部署、九分落实”的理念。

这也反映了本届中央对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国的现实是,决策设想往往是好的,但很难具体落实,特别是进行制度创新,落实是最难的。这次中央采取的做法是,逐条改革设计与决策,一旦中央政治局批准后,分牵头单位、主管单位、副主管单位、成员单位等具体落实,同时要求逐级政府、部门负责落实。

比如:马上就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提出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由国务院进行细化,细化后,经过几轮讨论,就变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涉及各个方面,如农业部负责农业问题,商务部负责内、外贸等。

然后,征求意见稿通过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将政府决策变为人大决策。之后,再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各部门分工。因此,这就会遇到决策如何落地、落实的问题。

从这两年的工作看,中央新领导班子在这方面是相当务实的。本次四中全会提出6大任务、30条、180项措施,会议刚结束,就开会进一步落实,这也反映出习近平求真务实的作风。

2013年10月11日,“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公益广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

2013年10月11日,“中国梦 我的梦”系列公益广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

脚踏实地的“中国梦” 本届领导班子所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重大挑战如何解决,集中体现在治国理政的三个导向上: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这“三个导向”,从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可以清楚地看出,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还解决了“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

首先,问题导向,就是掌握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的决策能够加以解决。习近平对党内存在什么问题,政府存在什么问题,包括文艺界、学术界、科学界等存在什么问题,都看得非常清楚,他的很多讲话对这些问题均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第二,就是目标导向。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总目标是“两个100年”,这被学术界称为“小康中国”、“现代化中国”。到了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改革中国”。

相应的,就有了目标体系。这次四中全会的表述非常清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可以称为“法治中国”。

第三,是任务导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决定》,其中的60条,包含50余项重大任务,这次四中全会又提出6个重大任务,这些任务又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措施。所以,这两个决定是相辅相承的,既是依法治国的总纲领,也是依法改革的总纲领,而且特别具体、细化。要做什么、改什么、是什么,一目了然,也便于以后作中期评估、后期评估。

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习近平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集历代领导人“中国梦”之大成。

首先,集合了毛泽东的“强国梦”。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要花50年(指2006年)、60年(指2016年)超过美国。后来改为十几年“超英赶美”。

同样,“中国梦”也集合了邓小平的“富民梦”。邓小平看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指2000年)实现,所以将经济建设的目标变成了实现小康水平目标,这实际上就是“富民梦”。到了1987年,当时预计第一步目标有可能会提前实现,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仍然是“富民梦”,即中国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从“强国梦”到“富民梦”,历届中央领导人实际是从不同的逻辑、不同侧重点加以阐述的。到了习近平提出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已经把这三个“梦”有机结合起来了。“中国梦”、中国道路,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所有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总路线,这不仅是13.6亿中国大陆人,还包括两岸四地同胞。“中国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

和平发展的“世界梦”

除了在国内范围内的治国理政,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地区治理、全球治理。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梦”。

中国在21世纪的主题还是追赶美国。这个“强国梦”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020年,当GDP(汇率法美元现价)超过美国时,即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世界第一时,经济强国梦就会实现。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指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最尖端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这也显示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体、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国的领导人,中国已经在世界之巅、世界舞台中心来认识其与世界的关系,即“中国梦”与“世界梦”。而且,习近平在2013年就职国家主席的时候不仅提出了“中国梦”,还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相联系。

习近平还有一个凸显的特点,就是和平发展的大手笔。

首先,中国最核心的对外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去年奥巴马与习近平的“庄园会谈”,也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之间大国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其次,是处理世界大国关系。比如:俄罗斯、欧盟,中国都在积极推动与其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习近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大手笔,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也举足轻重。这种倡导形式改变了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格局。中国与之相对应的是和平主义、互利主义和共赢主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的地位,至少也要保持50-60年。因此,中国不仅有意愿,还有能力实施这“三大主义”。

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并非破坏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的角色。中国主张的是改革而非革命,主张的是建设而非破坏。因此,本届党中央在统筹两个大局方面,不仅是走向五洋四海,最重要的为中国创立了空前的“天时”与“地利”。总而言之,就是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

5.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篇五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勇敢站出来承担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时俱进,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我们有了更多的坚定自信和睿智从容,但更需要传承好改革开放的精神,奋发有为,才能把事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唯有奋斗才能实现,回想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绩背后,凝聚着无数中国人的辛勤汗水,激荡着“敢为天下先”“实事求是”“勇立潮头”等进取精神。离目标越近,越需要一鼓作气。一方面要敢于动真碰硬,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另一方面也要坚定不移地做开放型经济的践行者、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国际秩序的引领者。

6.肩负起新时代的青春使命 篇六

总书记7月2日下午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光辉指南,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豪情,有力激发了大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热忱。

作为新疆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谓是意识形态领域战场一线的战士,我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自治区团委党组书记赵川说,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和共青团使命。首先是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教育青年,在新疆,尤其要引导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是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坚持在团员队伍建设上严起来,在团员标准要求上严起来,从严把好入团质量关。坚持抓好入团以后的教育实践,坚持做好“推优入党”,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青年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带动各族青年一起前进。

7.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 篇七

关键词:自媒体,高职学生,新特点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与快捷,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自媒体以其高度的便捷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信息时代的新兴媒体中对社会各个群体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高职学生也在各个方面与网络相连,从思维到行为方式,无一不打上了自媒体的烙印。

1自媒体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影响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其中,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高职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媒体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数量为3117万人。至此,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7.9%,与2013相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57亿,与2013相比增加了5672万人。在所有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81.0%提升到85.8%。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1.5%。职业结构分布中,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

自媒体一方面给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另一方面也给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带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对信息的客观判断,部分高职学生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迷失了自我,思想逐渐沉沦,出现了认知偏差、责任感缺失、价值观扭曲、政治信仰淡化等问题。自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使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2研究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必要性

2.1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变革,高职学生生源由曾经刻苦努力的城镇或农村孩子转变成为了中学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孩子们。高职学生在思想认知和实际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与他们的经历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新特点。比如他们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却沉迷于相对封闭的网络;他们有着突出的个人特征却不善于实际人际交往;他们有着远大的人生目标却不知道如何去行动等等。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的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让教育措手不及,所以深度研究学生的思想行为成为了化解时代发展带来的矛盾的迫切需求。

2.2西方思潮冲击的压力

接近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急剧变化。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我国由单纯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高职学生大多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象牙塔”里面,所以极易受到西方个体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而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必须研究学生思想行为的异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面对世界。

2.3改进思政工作的途径

就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而言,我们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克服重重困难,去解决培养人才道路上的每一个难题。针对自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变化的研究是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途径。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合理设改进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服务载体等等。

2.4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文件《21世纪议程》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需要有预见性的管理模式,面对日益急剧变动的世界……需要对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进行有预见性管理。”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的研究,预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前预防和及时提供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

3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多彩而多元,让人琢磨不透。所以我们主要从其在校期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在与家庭或社会接触中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矛盾的思维方式

在思维方式上,大多数高职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在一般状态下能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但又表现出了一些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思维弱点。他们在接受了各种海量网络信息后,思维显得早熟而独立,外在个性表现为张扬而幼稚。早熟而独立的思维方式可能会让他们充满自信而勇敢尝试,而他们往往一旦尝试失败就容易失去斗志,甚至在网络世界里面迷失自我。

高职学生早熟而独立、张扬而幼稚、自信而脆弱的思维特点互相之间相冲突而发生矛盾。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矛盾背后的真正原因?自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发性,任何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发布信息。而海量的信息可能会让学生被动接受、无从选择。在选择太多的背后就是迷茫,无所适从。就像我们一个人在一大片森林里面一样,感觉更多的是虚无缥缈的迷茫、孤单甚至恐惧。

3.2即时性的行为方式

受自媒体即时性特点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生长90后高职学生的行为方式亦强烈的表现为即时性。现代高职学生对手机和网络存在强烈的依赖感,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产品让他们成为了“时尚”的低头族。他们成为不断创新的网络技术的受益者,也成为众多网络诟病的感染者。

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社会、对话世界,易于接受所有的新信息和新技术。在行动上,他们也跟随这些信息和技术的脚步即时地行动。由于缺乏理论的分析和实际的论证,他们即时性的行为不一定能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行为大多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层面,不能深入下去“接地气”。所以在他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可能肤浅而浮夸、不可理喻。

3.3多元的生活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不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领域,高职学生的生活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与曾经单一的高校生活方式相比,自媒体时代的高职学生在消费、交友、查询资料、找工作等方面都可以全方位的运用网络。他们可以划划屏幕或敲敲键盘就可以购买一切需要的生活用品;他们也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邮箱、贴吧等交流平台与朋友、同学、家人甚至是陌生人取得联系;所有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搞定,网上书店、考试培训、学习吧等都变身为学习阵地;多个找工作的网站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工作选择的机会。

这样的多元生活带给学生很多便利,却也有一些不得不忽视的缺陷。如网购东西很多,却觉得购买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网络交往很活泼,现实人际中很冷淡;学习信息量很大,知识深度却不够;选择工作面很广泛,符合理想的工作却很少。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寻找出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存在问题:学生对自媒体的了解和参与程度较高,而对其有效利用和控制率却较低。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自媒体信息地有效引导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http://www.cnnic.cn/.

[2]刘建亚.当今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成才教育拓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徐兴.基于自媒体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8.旧电脑的新使命 篇八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电脑数量已达1.2亿台,目前每年淘汰1000万台以上,预计3至5年后淘汰量会高达2000万台/年。数量如此庞大的淘汰电脑如何处理正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

电子垃圾后患无穷

一般人或企业处理淘汰的旧电脑的方式有两种,要么卖给小商贩,要么卖给正规的电脑收购厂商。正规厂商对于好坏电脑一律拆解,成本远高于小商贩,小商贩往往能以高出正规厂商1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旧电脑,所以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把电脑卖给小商贩。殊不知这短期的好利行为,其实是在纵容犯罪,后患无穷。

小商贩对收到的旧电脑进行分类,把依然能用的电脑简单翻新后拿到二手市场高价卖出,欺骗消费者,翻新后的电脑往往用不足月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坏电脑便卖到温州、广东等一带的电子垃圾城。

据了解,电脑由700多种材料组成,其中的一半以上含有剧毒。每台电脑显示器含有约1.14千克铅,如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铅会污染水源,破坏儿童脑发育。废旧电脑线路板含国际公认的6种最剧毒的物质,如果用焚烧方式处理则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二恶英。

全球每年产生电子垃圾2000至5000万吨,如果用火车装运,这列火车的长度可环绕地球一圈。如今这些电子垃圾往往堆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中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外泄,已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

电子垃圾污染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各国均对废旧电脑的回收利用做出强制性规定。我国也于2008年2月1日起实施《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范管理办法》,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这个《办法》规定,电子废物的拆解、利用和处置,经营者均须备案。凡是无照经营、擅自处理电子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最低5万元,最高50万元的罚款。

《循环经济促进法》也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对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做了原则规定:生产列入强制回收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生产企业负责利用;生产者委托销售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的,或者委托废物利用或者处置企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受托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负责回收或者利用、处置;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国家已经建立了废旧电子垃圾拆解专业机构,但是由于渠道建设艰难和先期投入巨大,这些“正规军”普遍陷入回收不足,“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实际上,我国废旧电脑主要被“家电回收游击队”(小商贩)收走。一把铁锤、一个露天硫酸池就是“游击队”们拆解废旧电脑的主要设备。

广东省汕头市的贵屿镇就曾是“游击队”聚集的电子垃圾城。这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天有100多辆满载废旧电器零件的货车蜂拥而入。数万人在成山的电子垃圾中无休止地忙碌——他们焚烧废旧电线和电缆,用硫酸水冲洗线路板,那些无法再回收的垃圾则被再次焚烧或就地堆弃。

这是一个被称为“用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产品”的悲剧。一家境外媒体在报道中讲贵屿人称为“机器堆中的鬼魂”。这里空气极度窒息,河水污浊不堪,土壤深度中毒。这里的儿童患白血病的几率高出其他地区几十倍。

然而,这是贵屿近10万人赖以生存的产业,也是中国发展道路中面临的又一道难题。废旧电脑何去何从?中国又该如何为这些废旧电脑寻找出路?

让旧电脑传递更多爱

一方面,城市在大量淘汰电脑,严重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农村却极缺电脑。

据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村络工程办公室总工程师寇忠宝博士介绍,我国只有40%左右的县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直接接触过或使用过这些电脑的农民仅占我国农民总数的4%。

在寇忠宝看来,贫穷之所以如紧箍咒一般紧紧套在中国老百姓的头上,其根本原因正是信息不畅、信息化水平低下。截至2006年底,美国电脑拥有量为150台/百人以上,中国城市电脑拥有量为15.73台/百人,而中国农村电脑拥有量仅为0.91台/百人。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及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社会发展水平也高。截至2007年6月,中国农村互联网覆盖率只有5.1%,不到城市的1/4。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据寇忠宝介绍,中国拥有数量高达1.5亿的农村中小学生,他们中77.3%以上的没有用过甚至没有见过电脑。现代信息技术的缺失和信息拥有量的匮乏让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学生。一台电脑就是这些农村孩子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

面对电子垃圾处理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的社会问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中国致公党推出的“绿色电脑扶贫行动”为旧电脑赋予了新使命。

绿色电脑扶贫行动的宗旨在于有效利用城市淘汰的电脑等电子设备,通过科学环保的处理,使其成为可以使用的“绿色再生电脑”,输送到农村使用,改善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环境,促使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促进了废旧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环保处理,保护了环境。

寇忠宝告诉《中关村》记者:“绿色电脑扶贫行动的理念在于:‘节约、环保、透明’”。即向企业或个人募集大量闲置电脑,在整修之后,捐献给需要的农村,为贫困农村中小学电脑教育及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硬件设备,等达到使用寿命后再将其召回,进行环保处理。不能整修使用的电脑,经过环保处理后再生利用,并对社会公开电脑处理的全过程,邀请相关机构监督整个活动流程,以保证活动的透明度。

绿色电脑扶贫行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热情参与。

早在2008年5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捐赠了第一批总计249台旧电脑,在河北省大厂县邵府小学建立了第一座以中国建设银行命名的绿色电脑教室。

近于今年1月12日,联想集团捐赠了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的1300台天福电脑,用于在农村地区建设信息服务站、电脑教室。

截至到目前为止,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扶贫行动已募集到近三千台电脑。联想、微软、搜狐、方正、英特尔、IBM、MSN、诺基亚、香江国际、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电力集团、中国农垦集团、慧点科技公司等众多企业、机构纷纷献出爱心。

社会公众的热情也感人至深。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到年近八旬的老人,从不愿留名的大学生到自愿为行动创作宣传曲的奥运火炬手,关心爱心,奉献爱心,正如绿色电脑扶贫行动负责人寇忠宝所愿,“成为当前最时尚、最潮流的举动。”

从西南边陲的贵州毕节、湄潭到燕赵大地的北京密云、河北大厂,从白雪皑皑的青海果洛到丘陵起伏的安徽六安,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已在北京、河北、内蒙古、青海、湖南、四川、贵州、安徽、甘肃等10个省份建立了数十所“绿色电脑教室”和“农村信息服务站”。

漫漫艰辛路

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得到了民主党派、相关部委、企事业单位及国际组织,众多信息化专家、环保专家、公益专家、教育专家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倪光南认为绿色电脑扶贫行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帮助了农村,又体现了环保,还促进了循环经济,很有意义。”

“农村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机制的问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方瑜认为,“通过公益机制的设计,你们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问题;进一步,还可以设计机制,在送电脑的时候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为农民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公共接入点。这是完全符合国家信息化规划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废旧线路板处理专家沈志刚认为绿色电脑扶贫行动是一个伟大的公益项目,符合所有人的需求。捐赠的人处理了麻烦,避免了电子垃圾,还能支持扶贫、获得荣誉;接受捐赠的人得到了实惠,提高了信息化水平;而处理环节上的各个企业由于有了大量电脑的来源,才可能实现正常运转,使产业健康发展。“你们不花国家政府一分钱,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是件了不起的事。”

……

面对来自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历程,绿色电脑扶贫行动负责人寇忠宝略显疲态。

“挺累的。当时有段时间,我画了28个流程模块,每个流程都得想得很周全细致,如果中间有一个流程出了问题,整个流程就堵塞了。现在下游产业链基本上都整合到位了,我现在主要的工作重点就在募集旧电脑。”

“也很难,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相当于我要起头牵扯一个产业链,几十家公司都围着我转。”

但一路走来,爱心的全程温暖和呵护给了寇忠宝很多信心和勇气。从电脑的捐赠、整修、环保处理,到地方捐赠、后期维护,再到活动宣传、监督,各方机构和人士纷纷献出了爱心。

前期,寇忠宝去农村调研,参观了一所小学,发现电脑教室破烂不堪,脚底下的教室地板砖往外翘出。上课用的是1998年其他人淘汰的386电脑,屏幕闪动,色彩杂乱。“就这样,电脑课还挺热门。学生们排队1个小时就为了能等到一台开机都得用半个小时的386电脑。”寇忠宝话语沉重。

2008年7月6日是寇忠宝永难忘怀的一天,第一座绿色电脑教室露天开放仪式就在这一天举行。阴雨连绵数日,而这一天却意外地放晴了,站在湛蓝的天空下,沐浴着通亮温暖的阳光,寇忠宝忘记了所有的疲惫和困难,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和满足。

上一篇:钢铁的城市的议论文下一篇:公司办公室文员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