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概论 实训任务

2024-08-14

第一章管理概论 实训任务(精选6篇)

1.第一章管理概论 实训任务 篇一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1.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企业战略的特征为:(1)总体性;(2)长远性;(3)指导性;(4)现实性;(5)竞争性;(6)风险性;(7)创新性;(8)稳定性。

2.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1)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4)战略管理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

3.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4.企业战略的层次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各个战略业务单位(SBU)制定的部门战略,是公司战略之下的子战略。

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第二章 战略分析

1.PEST的基本内容

PEST主要是对政治法律因素(P——Politics)、经济环境因素(E——Economy)、社会文化因素(S——Society)和科学技术因素(T——Technology)进行分析。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的五种力量模型的主要内容

3.潜在进入者的含义

潜在进入者是指产业外随时可能进入该产业而成为竞争者的企业。

4.进入壁垒的含义

进入壁垒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5.退出壁垒的含义

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6.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

7.供应商的含义

供应商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配件等的供应单位。

8.战略群体的含义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9.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抓住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未来目标;二是自我假设;三是现行战略;四是潜在能力。

10.产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产业的经济特征的主要内容有:(1)产业的性质;(2)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产业的市场规模,即该产业的市场需求量;(4)产业的竞争范围;(5)产业的市场增长态势;(6)产业内生产厂家的数量及相对规模;(7)产业内买方的数量及相对规模;(8)产业前向及后向的普遍程度;(9)产业的生产工艺、技术革新及推出新产品的速度;(10)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11)产业的进退障碍及其难易程度;(12)产业的赢利水平。11.产业的主要经济特征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产业的性质可以反映企业所定位的业务性质。

(2)产业的市场规模,决定着企业进入者的多少。

(3)产业的市场增长态势的快慢,决定着企业的进出。

(4)产业内生产厂家的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现有的竞争状况。

(5)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

(6)产业的进入壁垒高低,可以反映潜在进入者的进入的可能性。

(7)产业资本需求大小,可以反映企业进入产业的进退障碍的高低。

(8)产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速度,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的风险。

(9)产业前后整合的难度,可以提高或降低竞争的程度。

(10)产业的赢利水平,可以提高或减少对企业的吸引力。

12.产业赢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

产业赢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如下表

项目 降低赢利能力

提高赢利能力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供应商力量

买方力量

产业内竞争

替代品压力、低

剧烈

易于替代

不剧烈

难以替代

13.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化;(3)资本需求;(4)转换成本;(5)销售渠道;(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14.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主要有:(1)竞争者的多寡及力量对比;(2)市场增长率;(3)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4)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及转换成本;(5)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6)产业内企业采用的策略和背景的差异以及竞争中利害关系的大小;(7)退出壁垒。

15.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1)供应商的产业集中度;(2)交易量的大小;(3)产品的差异化程度;(4)转换供应商成本的大小;(5)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6)信息的掌握程度。

16.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1)买方的集中度;(2)买方从本产业购买的产品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3)买方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4)转换成本;(5)买方的赢利能力;(6)买方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7)买方信息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 战略目标的设定

1.企业愿景的概念

企业愿景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种高度概括。它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2.企业使命的概念

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的基本要求。

3.企业战略目标的概念

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实现和改善的长期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取得满意的战略绩效的目标。其中包括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如何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何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更好地树立企业的形象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等。

4.企业愿景与使命的表述

企业愿景要有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愿景的规划要有特殊性。此外,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当企业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并且这些变化影响企业的远景时,企业可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大幅度的调整。

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的基本需求。

企业的愿景与企业的使命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愿景考虑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即考虑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的问题。而企业使命则考虑的是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即考虑如何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企业已有的业务活动上,满足所服务的客户需求上。

5.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与作用

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性。战略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使命。违背企业使命的战略目标往往只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

(2)可实现性。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在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和外部环境的利弊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经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目标。既不能脱离实际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目标定得过低。

(3)可分解性。战略目标必须是可分解的,能够按层次或时间进度进行分解,构成一个战略目标体系,使企业的每个战略单位甚至每个员工都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4)可接受性。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考虑到各个利益主体的要求,同时还必须让他们理解接受。

(5)可衡量性。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是可以给予准确衡量的,是可以在事后予以检验的。

(6)可激励性。企业战略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激发全体职工积极性和发挥潜力的作用。

(7)可挑战性。即企业战略目标通史激励人们去完成。

(8)灵活性。即企业可以适时地更改其战略目标。但为了避免或减少不利的影响,企业在调整其战略目标时,最好是只改变目标实现的程度,而不改变目标的性质,以确保其可行性。

6.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

企业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性目标,也包括非经济性目标。一般来讲,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润目标;(2)产品目标;(3)市场目标;(4)竞争目标;(5)发展目标;(6)职工福利目标;(7)社会责任目标。

7.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原则

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关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确定的战略目标必须突出有关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有关企业的全局问题,切不可把次要的战略目标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免滥用企业资源而因小失大。(2)平衡性原则。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需要进行三种平衡:一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二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三是总体战略目标与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平衡。(3)权变性原则。由于客观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制定多种方案以供选择。

8.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过程

企业制定战略目标需要经历调查研究、拟定目标、评价论证和目标确定四个阶段或步骤。

第四章 公司战略的制定

1.发展型战略的含义

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它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向导,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密集增长型战略的含义

密集增长型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发展的战略。

3.市场渗透战略的含义

市场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

4.一体化战略的含义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物资流动的方向,使企业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种战略。

5.前向一体化的含义

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控制产品的需求,搞好产品营销。

6.后向一体化的含义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与供应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或劳务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加强对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7.横向一体化的含义

横向一体化,也称为水平一体化,是指与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的企业实现的联合。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

8.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战略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战略。

9.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相关多元化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市场营销、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0.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不相关多元化,也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的现有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8.战略联盟的形式与注意的问题

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1)合资;(2)研究与开发协议;(3)定牌生产;(4)特许经营;(5)相互持股。

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具有反应迅速、机动灵活等优点,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足。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2)建立合理的组织关系。

(3)加强沟通。

19.稳定型战略的含义、稳定型战略的内容

稳定型战略是指企业遵循与过去相同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贯的成长速度,同时不改变基本的产品或经营范围。它是对产品、市场等方面采取以守为攻、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不冒较大风险的一种战略。稳定型战略主要有无变化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暂停战略和谨慎前进战略几种主要类型。

20.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既有积极方面的原因,也有消极方面的原因。其中积极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经过一段快速成长之后,为了克服由于成长过快产生的效率变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巩固取得的已有成果,并获得喘息的机会,企业愿意采用稳定型战略;二是过高的市场占有率,会导致竞争对手的进入和攻击。为了不引起对手的注意,或避免政府的干预,一些企业在一定期间愿意主动采取稳定型战略。消极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管理人员无法确定现行战略的实际运行情况,因此,就自然采取一种“维持现状”的稳定战略;二是采用稳定型战略,风险比较低,而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风险较大,管理者认为不一定值得去冒风险;三是采用稳定型战略,操作简便,也不费力,因此,保守型的经理往往愿意采用此战略。由于企业采用稳定型战略的原因既有积极方面的原因,也有消极方面的原因,因此,企业应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是否采用稳定型战略,而不应从消极方面去决策。

21.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利弊

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优点主要有:(1)可以利用原有的生产经营领域、渠道,避免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所必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激烈的竞争抗衡和开发失败的巨大风险;(2)不需改革资源的分配模式,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资源重新组合所必然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时间上的损失;(3)可以保持人员安排上的相对稳定,充分利用已有的各方面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减少人员调整、安置所造成的种种矛盾及招聘、重新培训的费用;(4)比较容易保持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资源、能力的平衡协调,有助于防止过快、过急而导致的重大损失。

22.收缩型战略的含义

收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

23.收缩型战略的内容

(1)转向战略;(2)放弃战略;(3)清算战略。

24.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的原因

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的原因是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资源条件以及发展前景不能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为企业带来满意的收益,以致威胁企业的生存,阻碍企业的发展。只有采取收缩和撤退的措施,才能抵御对手的进攻,避开环境的威胁,保存企业的实力,以保证企业的生存,或者利用外部环境中有利的机会于重新组合资源,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象。因而差异化战略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产品化战略;二是服务差异化战略;三是人事差异化战略;四是形象差异化战略。

4.重点集中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重点集中战略也称聚焦战略,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重点集中战略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低成本重点集中,另一种是差异化重点集中。具体又可以分为产品线重点集中战略、顾客重点集中战略、地区重点集中战略。

5.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外部条件:(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6)消费者具有较强的降价谈判能力。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内部条件包括:(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3)认真的劳动监督;(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6.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利弊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收益主要有:(1)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手的对抗;(2)抵御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更灵活地处理供应商的提价行为;(4)形成进入障碍;(5)树立与替代品的竞争优势。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主要有:(1)降价过度引起利润率降低;(2)新加入者可能后来居上;(3)丧失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4)技术变化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5)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7.差别化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差别化战略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1)可以有很多途径创造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2)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即顾客需求是有差别的;(3)采用类似差异化途径的竞争对手很少;(4)技术变革很快,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特色。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1)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3)企业在这一行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4)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5)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6)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7)各种销售渠道强有力的合作。

8.重点集中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重点战略的条件主要包括:(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这些用户或有不同的需要,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2)在相同的目标细分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重点集中战略;(3)企业的资源不允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4)行业中各细分部门在规模、成长率、获利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某些细分部门比其他部门更有吸引力。

9.如何选择一般竞争战略

10.进攻战略的主要内容

进攻战略是一种追随并试图超赶领先者的战略。

5.大规模定制的含义

大规模定制是指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

6.市场领导者的含义

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

7.市场挑战者的含义

市场挑战者是指其市场地位仅次于领导者,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向领先者和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和挑战的公司。

8.市场追随者的含义

市场追随者是指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地位,只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的公司。

9.市场补缺者的含义

市场补缺者是指市场营销能力薄弱、为求得生存而拾遗补缺的公司。

10.市场细分的依据

细分市场可以使用不同的变量。这些变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的特征,如地理特征、人口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等;另一类是消费者追求的利益、使用产品的动机或对品牌的反应。

11.市场细分的有效条件

一般来说,有效的市场细分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或特征:(1)可衡量性;(2)可赢利性;(3)可进入性;(4)可区分性;(5)可行动性。

12.目标市场选择的主要模式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主要有六种模式。它们分别是:(1)单一市场集中化模式;(2)选择性专业化模式;(3)产品专业化模式;(4)市场专业化模式;(5)全面进入模式;(6)大规模定制模式。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即企业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

13.目标市场进入的方式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强化营销;二是一体化营销;三是多元化经营。

14.市场领导者的竞争策略

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作为市场领导者,往往会成为竞争者的众矢之的,竞争者或者向其发动挑战,或者模仿它,或者避免与其冲突。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领导者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1)开发整个市场;(2)保持现有市场份额;(3)扩大市场份额。

15.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一般有五种:(1)正面进攻;(2)侧翼进攻;(3)包围进攻;(4)迂回进攻;(5)游击式进攻。

25.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供应商的选择;(2)采购数量的确定与质量的保证;(3)采购成本的控制。

26.财务战略的含义

财务战略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27.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要满足企业利润的再投资;(2)稳定的股利战略;(3)合理的股利基金。

28.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战略的基本内容

29.影响投资组合战略的因素

30.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

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含义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引进人力战略;(2)借用人才战略;(3)招聘人才战略;(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6)鼓励自学成人战略。

33.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

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任人唯贤战略;(2)岗位轮换使用战略;(3)台阶提升使用战略;(4)职务、资格双轨使用战略;(5)权力委让使用战略;(6)破格提拔使用战略。

10.在战略实施中如何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

11.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

战略实施与资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战略可以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储备;另一方面,资源对战略具有保证作用。

12.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的动态组合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将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地积蓄。企业在制定现有战略时,应充分预测将来的环境、资源的变化,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而应与战略联成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

13.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组合、传递、运用的过程,合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战略实施可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一步讲,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战略表达;(2)战略分解与沟通;(3)战略反馈。

14.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15.企业文化结构的含义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由不同的层次所构成。企业文化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二是制度层;三是精神层。1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突出企业特色,形成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略制定以后,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同意员工的观念行为,共同为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战略而努力奋斗。

17.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和思路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文化与新的战略很不一致时,就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企业文化再造的基本思路是:(1)企业文化再造是项系统工程,因此,渐进式比激进式更易成功;(2)根据新战略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企业文化类型;(3)必须对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结构层次的文化进行全面再造。

18.企业家的含义

企业家就是将各项生产要素实行最优组合以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并承担风险,对企业经营成果负有最终责任。

19.战略领导者的含义

战略领导者是指具有战略管理思想,善于战略思维,具有战略能力,掌握战略实施艺术,从事研究和制定战略决策,指导企业开拓未来的企业高层决策群体。

20.战略领导者素养的主要内容

21.企业家与战略领导者的区别

7.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主要受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影响。外部力量包括市场、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内部力量往往来自于变化的过程和人员问题。由于这些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十分必要。

8.战略调整过程

战略调整过程包括确定战略调整的必要性、选择恰当的战略调整时机、分析战略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战略调整遭遇的阻力、选择适宜的战略调整策略、实施战略调整计划和战略调整的评价和控制七个阶段。

第九章 战略管理的应用

1.市场空隙战略的含义

市场空隙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进行发展的战略。

2.特色经营战略的含义

特色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个性和风格,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来吸引顾客的战略。

3.联合经营战略的含义

联合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间实行多种形式合作的战略。

4.特许经营战略的含义

特许权战略是指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其产品、服务或品牌在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小企业独立经营,但必须给予大企业以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为特许费,小企业在规定的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垄断权利的经营战略。

5.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殊性

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重要补充;(2)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3)中小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4)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5)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力量;(6)中小企业是平衡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

6.本国中心战略

本国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母国业务上,别国业务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上的战略。

7.地区中心战略

地区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一定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

2.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 篇二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

点:掌握旅游的定义。

点: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

1、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就是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

旅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活动 二者的关系: 相同点:“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不同点:迁徙:自然行为

旅行: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三、旅游产生的条件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四、旅游的定义

1、概念的各种提法:

(1)外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5-6页(2)中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6-7页(3)旅游定义包含的内容 ①旅游的异地性 ②旅游的时间性

③旅游活动是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④旅游的综合性

2、旅游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旅游是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以游览娱乐为主要目的,在异地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3、旅游活动的三大因素

(1)旅游主体:指具有各种欲望和动机的旅游者。

(2)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3)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商店等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六、旅游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

食、住、行、游、娱、购

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与类型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的本质属性。掌握旅游的特点和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区分旅游的不同类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

点: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2、难

点:对旅游的特点和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3、关

键: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问: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

1、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2、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其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一、旅游的本质

就是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旅游包括离开居住地的旅行过程和在异地的逗留过程。旅游的目的就是到异地观赏神奇而又神秘的大自然风光和购买异地的特产及纪念品。通过旅游活动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增长见识,体验到的是自信、充实、舒畅、欢乐、自豪等情感。

二、旅游的属性 1旅游的基本属性:(1)、消费属性,即旅游是消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景区门票费、购物费等(2)、休闲属性,即行走、游玩、购物、娱乐等。

2、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旅游活动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社会活动(3)、旅游活动是一种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3、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4、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旅游的特点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或社会活动相比较,既有类同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那么,当今社会的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呢?

1、异地性,旅游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他乡的一种消费休闲的活动。

2、流动性,即必须借助各种交通工具进行空间的移动。

3、综合性,即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乐等。

4、普及性,只要条件许可,不论是谁都可以去旅游。

5、季节性,季节不同,自然景观不一样。

四、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1、国内旅游:指旅游者在其居住国境内进行的旅游。包括(1)、地方性游览;祥见p14(2)、区域性旅游;祥见p14(3)、全国性旅游三种形式。祥见p14

2、国际旅游:指旅游者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旅游,分为:(1)跨国旅游祥,见p14(2)洲际旅游祥,见p14(3)环球旅游,祥见p14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观光旅游,祥见p15

2、度假旅游,祥见p15

3、公务旅游,祥见p15

4、宗教旅游,祥见p15

5、购物旅游,祥见p15

6、文化旅游,祥见p15

7、探险旅游,祥见p16

(三)、新型旅游

1、生态旅游,祥见p16

2、乡村旅游,祥见p16

3、工业旅游,祥见p16-17 小结: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这些属性都在不同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同时,旅游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

作业:

1、旅游有哪些特点?

2、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3、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五节 旅游组织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旅游的组织。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及世界旅游组织有所认识。

3、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

教材分析:

1、重

点:掌握旅游的组织。

2、难

点:对旅游的组织的理解。

3、关

键:掌握国内外旅游组织的职能。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复习上节课内容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旅游的特点是什么?

3、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4、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导入新课,提问

你所了解的旅游组织都有哪些呢? 旅游组织:见p17 按职能范围为划分标准,分为

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如,世界旅游组织

2、国家性旅游组织,如,国家旅游局

3、地方性旅游组织,如,地方旅游局 按职能性质为划分标准,分为

1、旅游行政组织,2、旅游行业组织,一、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

联合国组织所属的全球唯一的政府间旅游组织,是一个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国际性最高权力决策机构。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是一个民间性、行业性的国际旅游组织。其成员有国家旅游组织,也有各种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等。

3、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 成立于1951年5月、《旅游评论》,是一个民间性的学术团体。

4、世界旅行社协会

成立于1949年,是一个民间性的国际旅游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5、国际旅馆协会

是一个民间性的国际旅游组织,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巴黎。

二、我国的旅游组织

1、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1)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下设7个职能司(室)和纪检组、监察局。2)省(直辖市、自治区)旅游局 3)县(市)旅游局

2、旅游行业组织 1)中国旅游协会

该协会成立于1986年1月,是一个全国性、社团性的旅游行业组织。其成员为团体会员,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2)中国旅游饭店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2月,其成员来自以国内外旅游这位主要客源的各种档次的星级饭店以及饭店管理公司、地方性饭店协会、饭店用品供应厂商等相关单位。协会挂靠国家旅游局。

3、旅游学术团体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从事旅游文学和旅游文化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于1990年成为中国旅游协会的专业组织。

小结:掌握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及其功能、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对于同学学习相关旅游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国家及我国的旅游组织的相关内容和知识。

作业:

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主要的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

2、我国的旅游组织主要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

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六节 旅游学与旅游概论

教 案 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旅游

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

点,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难

点,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

3、关

键,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

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主要的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

2、我国的旅游组织主要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 导入新课:

一、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

1、旅游学的科学体系,旅游学是一门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介绍发展旅游的政策与法规,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旅游学的研究方向

(1)经济学方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统计学等(2)管理学方向(3)自然科学方向(4)社会科学方向(5)旅游基础理论方向

3、旅游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旅游的特点、本质和属性,揭示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研究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研究旅游业的实质、结构、组织以及社会经济作用;(4)阐明旅游活动及旅游业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

(5)阐明旅游行业组织、旅游法规、旅游政策的重要意义;(6)研究旅游发展的规律和战略。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1、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详见p25

2、旅游概论的学习方法:详见p25

小结:掌握和了解旅游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任务、方法及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各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业:

1、旅游学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3.图案设计(第一章图案概论)教案 篇三

图案的概述

第一节

图案的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图形;案,方案,图形设计的方案。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都可称之为图案。

第二节

图案的起源及发展

一、图案的起源1、2、3、1、装饰说起源于人类爱美的天性 图腾意识促进了装饰的发展 服饰说 中国传统图案

二、图案的发展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

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简洁、概括、充满活力

彩陶装饰纹样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较普遍)(2)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它是权利的象征。(欣赏图片)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庄重、严肃、神秘、结构严谨 青铜器装饰的图案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3)战国时期的装饰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代,政治体制变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装饰图案特点: 风格:日渐活跃

内容:不再是凶狠的神秘怪兽,而是贴近生活,自然中动物或生活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 造型构图:严肃对称结构变得活泼(4)汉代装饰图案

汉代时期,建筑装饰得到发展,遗留下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瓦当。风格朴实

画像砖、画像石: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现实生和生活,反映墓主人生前的身份经历或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瓦当: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瓦当(5)魏晋南北朝装饰图案

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像、壁画、石窟寺空前发展。

石刻装饰图案:飞天、忍冬草、莲花图案

石刻装饰图案特点:以线条为主,反映生活,超越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6)唐代装饰图案

特点:丰满、华贵、富丽、饱满有张力

内容:唐三彩、织锦、宝相花、团花、卷草、折枝花(7)宋元时期

特点:写实、自然、平淡、雅 装饰题材:花鸟为主

装饰图案:莲花图案、牡丹图案、花鸟画有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喜相逢式(8)明清时期

是一个从昌盛到没落的时期,而在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外的一些技术传入我国,出现了新的工艺品种:雕漆、景泰蓝、琉璃、珐琅。民间图案

(1)民间图案多与民俗活动相关(2)民间图案的寓意、联想

(3)种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刺绣、泥玩具、不版年画

第三节

图案的分类 空间形态类

1.平面图案(二维空间)2.立体图案(三位空间)3.综合图案(二维、三维结合)时间状态类

1.静态图案:建筑、器皿 2.动态图案:礼花、霓虹灯 第四节

形态构成类

自然形态构成:以自然界生物等自然形态(花卉)抽象形态构成:标志、广告(图形)纯形态构成:纺织品、门窗(花卉)偶发形态构成:木头纹、肌理(表现技法)

图案的应用

平面设计

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

服装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图案的学习方法1、2、3、4、5、6、7、设计创意有主题 收集资料 制定草图 草图的修改 设计效果图 编写设计说明 装订、装裱

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一、花卉植物的写生(作业)

1、花、叶的结构

2、表现方法:线描、明暗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作业)修饰法 简化法 夸张法 添加法 巧合法 几何法 反复法 文字构成法

三、花卉植物图案的变形练习(作业)

第三章图案的审美与构成

一、图案形式美的法则

1、变化统一

2、对称均衡

3、条理与反复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调和

二、图案的构成形式(重点)

1、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均齐式是以中轴线和中心点为依据,在固定的中轴线和中心点的上下左右或多方面配置相应的同形同量纹样的形式。均衡式是不受轴线制约.自由地进行组织安排的构图表现花卉的动态形式。

2、适合纹样: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的外形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就是适合纹样。

3、二方连续

4、四方连续

第四章

图案的色彩

一、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二、三原色与色彩混合

1、三原色:红 黄 蓝

2、间色(二次色):两种原色混合而成。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复色(三次色):两间色相加,三原色加一过量原色(三原色中,有一种色量多一些)。

橙+绿、(红+黄+蓝)+黄

三、色彩的象征

四、色彩的物理作用: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五、色彩与人的气质和性格

六、色彩的搭配

1、同类色搭配

2、邻近色搭配

3、对比色搭配

七、如何搭配好色彩

1、要有主调

2、配色时,构图应注意均衡

3、搭配重点色

4、同类色的搭配应防止同化作用和隔离作用

5、对比色的调和处理

八、色彩的应用:客厅、卧室、儿童房的色彩搭配

第五章 图案的表现技法

一、图案的基本形态及表现方法

(一)点的形态与点绘法

(二)线的形态与线描法

(三)面的形态与平涂法

二、图案的装饰形态及表现方法

(一)撇丝法

(二)枯笔法

(三)刮划法

(四)渲染法

(五)推移法

(六)光影法

(七)肌理拓印法

(八)喷绘法

(九)彩铅法

(十)蜡笔法

(十一)介质混合法

(十二)滴水法

(十三)吹色法

(十四)火烧法

4.毛泽东思想概论 导论和第一章 篇四

导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意义和目的(一)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它是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实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就必须进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首先,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伟大的作用,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三项伟大的事业。

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采取了中国特色的方法,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地确立起来,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③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基本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原先那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正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因此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思想,人子弟学习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

①它关系到如何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绩。

②它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长期以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邓小平说,如果对毛泽东评价不当,就会造成思想混乱,导致政治不稳定。

③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一个基础,如果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就丧失了前进的基础,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目的1、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真切地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从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未达成果,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3、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成熟于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张如心(毛泽东同志的思想)邓拓(毛泽东主义)

▲“三人军事小组”指王稼祥、周恩来、毛泽东

▲“七一”的由来中共自1921年7月23日诞生以来,艰苦挣扎直到1936年7月初,陈潭秋最早提出党诞生15周年,到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于7月1日,纪念党的诞辰。于是,党的诞辰纪念日定在了7月1日。

▲到1981年,中共“一大”的开幕日被考证出来是1921年7月23日晚上。考证人

(邰维飞)

▴补充:①1956年“八大”借鉴苏联经验,防止形成个人崇拜,不再提毛泽东思想;②文革前期,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分割开来,弄得支离破碎、移花接木;③四人帮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专政后继续革命的理论;④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貌,世世代代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特征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193页)

具体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三个基本特征)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点是说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之间的关系。

①就其根本思想来讲,毛泽东思想不是独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系之外,也不是与马列主义原理相并列,更不是所谓的“第三个里程碑”(林彪发明),而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这个范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②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又不是对马列主义的简单发展,而是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一特征,是说明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特殊国情,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点是说明毛泽东个人和党的领导集体在创立、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思想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不是毛泽东的思想,而是他的战友们、全党和革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毛泽东的著作和思想是总结全党实践的结果,集中了许多领导人的正确意见。)

▲1962年,毛泽东秘书发现《农村调查》,经毛泽东该为《反对本本主义》,加入《毛泽东选集》,定1962年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年”。

▲《毛泽东文集》共8卷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950年起到1965年,一年一卷

毛泽东的有些重要著作是经过党中央许多同志集体讨论由毛泽东概况起来,有些著作是毛泽东和其他同志合写的,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49年6月15日《论人民民主专政》

当然,毛泽东在创立毛泽东思想这个伟大工程中贡献最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有着惊人的才能、智慧和毅力,有着丰富的经历、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考能力,党和人民的集体经验主要由毛泽东来集中、归纳和总结,因此,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是当之无愧的。

三、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同志的悼词》《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一生》)但是,毛泽东晚年(1956年以后)犯了严重的错误。

▲1956年,毛泽东63岁,他的晚年是以政治和年龄划分的。

毛泽东所犯的错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没有及时地、明确地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是把阶级斗争绝

对化、扩大化,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贪多求快的急性病,主要表现为大跃进运动。另一条是在胜利面前骄傲了、不谨慎了,以致越来越严重地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使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

这些错误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还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又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毛泽东晚年错误在实践上的表现就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彭德怀,最终表现为1966年开始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的灾难,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不幸。

2、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纵观毛泽东的整个一生,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原因如下:

第一,功过的分量不同。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没有改变我们国家的性质。

第二,功过的时间长短不同。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代表,有半个多世纪之久,除了“文化大革命”,他的功绩都是主要的。

第三,功过的历史影响不同。毛泽东遗留下来的消极因素是暂时起作用的,经过后人的努力,完全可以克服。但是,他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相当规模的物质基础将使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受益,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

上述说明,毛泽东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他还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的错误是一位伟大的物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正确对待毛泽东的这些错误,就是把它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毛泽东晚年的一系列错误论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范畴,同毛泽东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四、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在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这门科学上有两种错误的态度,一种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全盘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甚至主张不要提毛泽东思想。这种主张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说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否定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就是抹杀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就是否定我们党的科学指导思想,否定我们党的光辉传统。

另一种是: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都是不可动摇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不愿意承认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甚至还想在实践中坚持这种错误。对待毛泽东思想上述两种错位态度截然相反,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把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的理论和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混淆起来,结果是非不分,把正确的理论当成错误的东西加以反对和否定;把错误的东西当成正确的东西加以维护和遵循,因此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严格区分开来。

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说过:“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学术理论界在研究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上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按照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内容来概括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整地科学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二)按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概括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概括,也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延伸或者叫做分支科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系上和马克思主义体系应该一致。

1、在哲学方面,毛泽东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许多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于领导方法和具体工作。

2、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论述较少,也就是说毛泽东经济思想内容较少,但不是说完全没有,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论点,如《论十大关系》。

3、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丰富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时期理论准备不足,原因是实践发展太快,看不起搞理论;没有经济学、哲学思想,马马虎虎可以过去。

(三)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领域来划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主要就是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咋科学分析中国国情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道路,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内外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1949——1952)

▲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1953——1956)

1840——1949——1956——今

“半半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②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的指导下,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们与以毛泽东亲自领导下建立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

③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实践,在这两大实践过程中,分别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前者中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思想,为后者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前者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后者所吸收,而成为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前者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后者所继承而得到发展。

④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并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也是激烈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毛泽东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所培育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培育了几代中国人民,成为中国团结一致、振兴中华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⑤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总之,毛泽东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巨大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一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3、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4、为什么必须把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分开来?

5、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5.人力资源概论第一章读后感 篇五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分三节的介绍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性质和作用、分布和结构,旨在让读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有一定了解,以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 概念

人力资源的含义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一分为二,分成人力和资源。人力是指人类的体力或智力的劳动和创造;资源是指能给人们带来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因此我认为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谋求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有专家将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这种定义法,以人的角度出发解释人力资源的含义。由于人力资源是依附于人身上的劳动力,和劳动者密不可分的,因此用人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人力资源。可以看出这两种定义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解释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既是个人能力的集合,也是一定范围内人的能力的集合。

人力资源至关重要

世界上的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毛泽东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因此,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人力资源是一种基础资源,本身不能带来价值,但能够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和发展。其次,其他资源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才能体现其价值,比如一块铁矿石离开人力资源的加工,成不了铁;一条河没人去打水,也就只是一条河,体现不了水文价值。大家都说21世纪人才最贵,也就道出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性质比较

1能动性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在主动的地位。自然资源则截然相反,总是处于被利用,被改造的地位,自然资源服从于人力资源。这一特性也是人力资源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2时效性

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因此它于人的生命周期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的生命

都有限,那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显得尤为珍贵。其实,我们对伟人的怀念和崇拜,就是对优质人力资源的向往。相比自然资源,只要开发得当都是可以用之不竭的。

3增值性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人体力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只会因为使用而不断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因为不断的使用而更有价值。自然资源则不会增值,它只会因为不断的消耗而逐渐“贬值”。有人会质疑,东西不是物以稀为贵吗,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不是一直在涨价吗?其实这里的消耗和贬值,并不是指某类物品总量减少,受供求影响后的价格降低。而是某一物品因使用消耗,造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降低。比如,一块橡皮,用到只剩一半以后,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大大降低了。

4社会性

自然资源具有完全的自然属性,它不会因为所处的时代、社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人力资源则不同,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比如,发达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质量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力资源质量优质与否,是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5可变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它发挥作用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动,从而具有一定可变性。比如,人心情好时工作效率高,心情不好时工作效率低。其实自然资源也有一定可变性,比如,中世纪炼铝技术不高,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量大,铝制品比金银制品还有价值;一棵红木在做成高档家具之前,一直被一个农人当柴烧。

6可开发性

与自然资源一样,人力资源具有可开发性。此为,人力资源具有投入少,产出大的特点。因为,我认为应该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第三产业,一二产业想第三产业转移,以获得更高的效益。

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从概念上可以发现,三者在数量上存在一种包含关系。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人口资源,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这三种资源有一定联系,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本质是人,而人力资源的本质则是脑力和体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丰富的人口资源,曾经吸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产业开始转型。人才资源的短缺,人口资源的过剩,与产业转型之间形成巨大的矛盾,化

解矛盾就需要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升级。这是一个庞大而精细的工程。

总 结

6.01 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 篇六

一、医院设臵、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1.2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责任部门:各临床科室、医务科),可提供 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行政管理组、各临床医技科室)1.1.2.1 【C】 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主要承担常见技术梯队与处臵能力。病、多发病、部2.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分疑难病的诊疗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臵。工作。可提供 24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小时急诊诊疗服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务。(★)5.医学影像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B】 符合“C”,并 :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3.医学影像(含 CT、超声)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A】 符合“B”,并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1.1.3 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臵、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1.1.3.1 【C】 1.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设臵“基本标准”临床科室诊疗科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目设臵、人员梯队2.一、二级诊疗科目设臵、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医疗管理工作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至少保持在上周期医院评审时的层次。(提供评审组负责统计)与诊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疗技术能力符合(1)一级科室: 省级卫生行政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中门规定的标准。医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检(各临床科室负验科、药剂科、输血科/室,有条件的建立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室。责统计项目完成(2)二级科室或专业组: 1

情况,准备技术病1)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 3 个。(详见附件 1)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 3 个。3)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4)儿科:小儿内科、新生儿等专业科室(专业组)。5)中医科:中医综合、针灸科、推拿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B】 符合“C”,并:1.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1)内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 1 个。(2)外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 1 个。2.所有科室设臵齐全,无科室缺失。如专业不齐全,应有卫生行政部门支持性文件。【A】 符合“B”,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至少 2 个。

二、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2.2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责任部门:医务科)1.2.2.1 【C】 1.有保证所有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按照卫生行政部2.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总结。门规定,落实住院【B】 符合“C”,并 :定期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医师规范化培训化培训效果实施评价并收集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工作。【A】 符合“B”,并 :根据定期总结和征求意见,持续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1.2.3 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执行部门:各临床科室。)

1.2.3.1 【C】 1.根据《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将推进规范诊疗、结合本院实际筛选病种,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和2.根据本细则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控制3.医院有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方案。作为推动医疗质【B】 符合“C”,并 :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量持续改进的重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点项目。【A】 符合“B”,并 :1.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病种数、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组率、入组后完成率符合要求。2

2.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肺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六个病种等实行病种规范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3.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1.2.4 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责任部门:医务科、医技管理组、药剂科;执行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1.2.4.1 【C】 1.对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系统调研。提高工作效率,优2.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化医疗服务流程,3.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缩短患者诊疗等【B】 符合“C”,并 :1.医院从系统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通过多部候时间和住院天门协作,落实整改措施。数。2.缩短患者住院等候时间。3.门诊等候时间缩短,无排长队现象。4.医技普通检查当天完成,检验当天出具报告,特殊检查缩短预约时间。【A】 符合“B”,并 :评审前三年平均住院天数、患者住院等候时间呈逐年降低趋势。1.2.5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得到优先合理使用。(责任部门:药剂科;协助部门:医务科;执行部门:各临床科室)

1.2.5.1 【C】 1.有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按照《国家基本药处方集》,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及监督体系。物临床应用指南》2.有专门人员定期对医师处方是否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进行督查、分和《国家基本药物析及反馈。处方集》及医疗机【B】 符合“C”,并 :1.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列入医院用药目录,有相构药品使用管理应的采购、库存量。有关规定,规范医 2.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师处方行为,确保反馈,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基本药物的优先【A】 符合“B”,并 :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合理使用。

诊、住院)的比例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三、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3.1 根据政府指令承担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责任部门:行政管理组;执行部门:医务科。)3

1.3.1.1 【C】 1.支援基层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将对口支援基层施方案。医疗机构(以下简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基层医院支援协调工作。称基层医院)工作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选择 2~3 个纳入院长目标责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任制与医院4.参与支援基层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工作计划,有实施【B】 符合“C”,并 :1.职能部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监督管理。方案,专人负责。2.定期对受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总结,提高帮扶效果。

【A】 符合“B”,并 :通过三年对口帮扶,受援基层医院重点科室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1.3.2.1 【C】 1.有专门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2.有指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国传染病防治3.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法》和《突发公共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卫生事件应急条4.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例》等相关法律法和无害化处臵。规承担传染病的5.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发现、救治、报告、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预防等任务。6.有对特定传染病的特定人群实行医疗救助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责任部门:医务7.依照规定为特定对象(如结核病、艾滋病等)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科;执行部门:各8.按规定落实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首针预防接种工作。

临床医技科室)【B】 符合“C”,并 :1.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完整,传染病报告、诊疗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规范。2.职能部门对传染病管理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有记录文件)。【A】 符合“B”,并 :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

四、应急管理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4.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服从指挥调度,承担本县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4

1.4.1.1 【C】 1.各级各类人员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遵守国家法律、法预案的内容。规,严格执行各级2.医院明确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功能和承担的任务。政府制定的应急3.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预案,主要承担本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县域内突发公共5.有完备的应急响应机制。

事件的医疗救援【B】 符合“C”,并 :1.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相关人和突发公共卫生员熟悉应急预案以及医院的执行流程。事件防控工作。

2.有参与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完整资料。(医务科负责统【A】 符合“B”,并 :1.评审前三年中对参与的每件重要医疗救援(三计)人以上)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均有总结分析。2.对存在缺陷与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有成效(用案例说明)。

1.4.2 建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机制。1.4.2.1 【C】 1.有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医院应2.有医院应急指挥系统,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急管理组织和应3.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急指挥系统,负责4.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医院应急管理工5.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作。6.医院总值班有应急管理的明确职责和流程。(责任部门:医务7.有应急队伍,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科)8.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B】 符合“C”,并 :1.有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2.有信息报告和发布相关制度。3.应急队伍组成垂直和水平关系明晰,跨度合理,覆盖应急反应各个方面,确保应急行动的协调和高效,能够得到后勤系统和医学装备部门的支持。【A】 符合“B”,并:1.有应急演练或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2.有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授权履行信息发布。1.4.3 医院有明确的应对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责任部门:医务科、行政管理组)1.4.3.1 【C】 组织有关人员对医院面临的各种潜在危害加以识别,进行风险评开展灾害易损性估和分类排序,明确应对的重点。5

分析,明确医院需【B】 符合“C”,并:有灾害易损性分析报告,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要应对的主要突影响以及医院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措施。

发事件及应对策【A】 符合“B”,并:定期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对应对的重点进行调略。

整,对相应预案进行修订,并开展再培训与教育。1.4.3.2 【C】 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编制各类应急预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案。(★)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责任部门:医疗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管理工作组、后勤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管理工作组)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B】 符合“C”,并 :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A】 符合“B”,并 :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1.4.4 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1.4.4.1 【C】 1.医院有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定期对各级各类开展全员应急培人员进行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及应急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训,训和演练,提高各组织考核。级、各类人员的应2.各科室、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系统的防灾训练。急素质和医院的3.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应急演练。整体应急能力。【B】 符合“C”,并 :1.培训考核的内容涵盖了本地区、本院需要应(责任部门:医务对的主要公共突发事件。科、行政管理组)

2.相关人员掌握主要应急技能和防灾技能。3.有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医院内、外联合应急演练。4.有应对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演练。【A】 符合“B”,并 :应急预案与流程的员工知晓率达到≥95%。1.4.4.2 【C】 1.有停电的医院总体预案和主要部门应急预案。医院有停电事件2.明确应急供电的范围、实施应急供电的演练,确保手术室、ICU 等主的应急对策。要场所应急用电。(责任部门:医务3.配备充分的应急设施,如各个病区都设臵有应急用照明灯。科、行政管理组)4.员工都应知晓停电时的对策程序。5.供电部门 24 小时值班制,有完整的交接班记录。【B】 符合“C”,并 :1.对本院备臵的应急发电装臵与线路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带负荷试验,并有记录。6

2.对突发火灾、雷击、风灾、水灾造成的停电有应急措施。

3.定期检查接地系统,对手术室、ICU、医技科室大型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等重要部门的接地有常规维护记录。【A】 符合“B”,并 :1.有停电及应急处理的完整记录,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有处理人员的签名。2.有主管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和持续改进资料。

五、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责任部门:医务科)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5.1 承担政府分配的

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1.5.1.1 【C】 1.医院具有能够承担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师资、设施符合承人才培养的师资。担基层医疗机构2.有保证培训实施的设备设施。(乡镇卫生院、村【B】 符合“C”,并 :被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为本县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室)人才培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培养中心或基地。要求。【A】 符合“B”,并:1.可承担本县域之外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培养。2.评审前三年中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数量呈逐年递增。1.5.2 承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或承担本地区全科医师培养。

1.5.2.1 【C】 1.承担中等及以上卫生类专业教育临床教学任务。承担医学院校医2.承担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人员培训任务。学生的临床教学3.组织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和实习任务或承【B】 符合“C”,并 :承担本县域内的全科医师培养,有可追溯的记担本地区全科医录。师培养。【A】 符合“B”,并:1.承担本县域内全科医师培养中心或基地的职能,有可追溯的记录。2.或承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有可追溯的记录。1.5.3 有制度保障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1.5.3.1 【C】 1.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继续教医学育规划、实开展继续医学教施方案,提供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育工作。2.有专门部门和专人对全院继续教育项目实施统一管理、质量监督。3.每年承担本县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五个以上,有可追溯的记录。7

【B】 符合“C”,并 :1.有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档案。2.有继续医学教育与员工定期考核、晋职晋升挂钩。3.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0%以上。4.评审前二年,每年承担本县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十个以上,有可追溯的记录。【A】 符合“B”,并 :评审前三年,每年承担本县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十个以上,有可追溯的记录。1.5.4 有制度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开展与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调查研究,提供适当的经费、条件与设施,取得成果。1.5.4.1 【C】 1.有制度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参与,根据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开有制度支持鼓励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医务人员参与,2.具有与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科研课题选题、立项、设计及研究根据本区域常见能力。病、多发病开展的3.参与各级各类外来科研课题组研究任务。相关调查研究的,4.提供适当的经费、条件与设施。提供适当的经费、【B】 符合“C”,并:1.职能部门对工作有监管,有追踪、有评估与条件与设施,取得持续改进。成果。

2.有将调查研究果转化实践应用的激励政策。【A】 符合“B”,并 :评审前三年中已经在本区域内获得推广的“调查研究成果”3 项。

六、具有承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任务的能力和资源(可选,县医院为必选)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1.6.1 承担县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的功能和任务。1.6.1.1 【C】 1.为完成本地政府确定“医改”目标与任务,有实施方案与措施。承担本县域内公2.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义诊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立医疗卫生中心3.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的功能和任务。加强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医疗与预防工作。【B】 符合“C”,并:参加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本县紧急医疗救治工作,接受群体伤病员院内急救或转诊、调配任务。【A】 符合“B”,并:1.在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临床 8 服务领域、具有提供专科(二级诊疗科目)急诊服务的能力。2.组建本县域内以本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院前急救的日常救治任务和 24 小时连续性院内急救服务。1.6.2 在主管部门组织下,承担建立与完善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1.6.2.1 【C】 1.根据卫生部门指令,在职能部门组织下,初步建立与完善以乡承担建立与完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组织图示。以乡镇卫生院、村2.医院有相关的工作制度与程序予以保障。卫生室为基础的【B】 符合“C”,并:1.有以本医院为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农村三级医疗卫室分工协作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工作制度与程序。生服务网络。2.医院有相关的具体工作方案与措施保障“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实施,并取得成效。

【A】 符合“B”,并:用近三年“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实施案例,证实获得持续改进的成效。1.6.3 学科专业设臵与诊疗技术能力在同级医院中具有优势明显。1.6.3.1 【C】 1.一级科室: 学科专业设臵与(1)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诊疗技术能力在中医科、耳鼻喉科、眼科、口 腔科、皮肤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本县域内同级医检验科、药剂科、输血科/血库。院中具有优势明(2)有条件的建立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营养诊室。显。2.二级科室或专业组:(1)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 4 个。

(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 4 个。(3)妇产科: 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4)儿科:小儿内科、新生儿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3.中医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 2 个。4.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75%以上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抽查住院病历证实,下同)。

【B】 符合“C”,并:1.有本区域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至少 1~2 个。

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85%以上可在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A】 符合“B”,并:1.有本区域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1)内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 1 个。(2)外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 1 个。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95%以上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所已经设臵临床全部二级科室或专业组的服务)专科会诊。1.6.4 根据政府指令,接受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1.6.4.1 【C】

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 任务作为院长目 标责任政府指令的受援制与医院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的二级医院,应将

2、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达标工作”任务

上一篇:浅谈酒吧节日营销下一篇:人生格言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