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快乐成长

2024-06-21

注重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快乐成长(精选2篇)

1.注重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快乐成长 篇一

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内容摘要:对于体校学生而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处于劣势,如何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授课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物理教学过程中,观察能力十分关键,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观察能力 必要性 培养措施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观察法是非常重要的,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更是物理学习主要培养的能力。

1.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许多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总结而得来。观察自然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实验的观察,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基础,又对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观察力是物理学习认知活动的门户和源泉,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智力条件。在教学中曾经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调查后发现物理学习成绩受观察力影响,观察力得分高的,基本上物理成绩也高。因此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物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学科。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观察力,不仅能为他们深刻领会知识提供鲜明而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而且能开阔他们的眼界,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关注实验特点,着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实验学科,观察不仅是认识物理的窗口,同时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教师首先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其次教师应及时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捕捉观察现象,事先给学生讲清实验内容、目的,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做实验,才会有质的飞跃,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3.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察兴趣是学生通过观察,力争知道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继续探索真相和情感意图。好奇心是感兴趣的领导者,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由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他们就能产生兴趣观察。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示范实验和学生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提高兴趣观察;激发学生谈论周围的身体现象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探索身体知识;介绍一些身体学术的轶事启发学生观察兴趣。

4.培养科?W的观察方法

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必须交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技能。观察的方法有:重点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重点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目的有关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一般可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进而由表及里的观察程序,或由一般地了解全貌,再集中观察某一物理现象。对比观察法就是通过两个物理现象的对比,或对同一物理现象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相似点或不同、差异,例如对蒸发和沸腾的观察就采用了对比观察法。归纳观察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现象进行观察,得到个别结论,再通过归纳,得到一般规律,总结一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

5.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所有的物理场景都不能在学生面前显现出来,引进多媒体教学无疑将为我们的教学带来创造物理场景的可能性。如:通过各种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思考,总结物理定义和法律,同时做每一个实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的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应多使用多媒体来提升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使学生能够轻松观察,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排列的课堂教学,实现高密度,高效率。如“光折射”教学允许学生观看幻影视频;“能源开发利用”课前教学,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而且还允许学生将电视视为中央十大节目,互联网和其他形式,拓宽视野,提高观察能力。

6.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使用所有可访问的方式来积累。物理学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物理学科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首先从生命的观察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心脏,注意对有兴趣观察的学生的培养。例如:在“探索滑动摩擦”部分的研究中,您可以预先安排学生在上课前观察自行车,仔细寻找摩擦部件的使用,同时考虑摩擦部分的哪些部分不利于自行车;然后教这个班的“特色”,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从小镜子,大镜子健身房,牙医检查镜子的牙齿,商场里的各种镜子等等;“浮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状态转变”学习,让学生观察云,雨,雾,露,霜,冰雹等形成的性质。不仅如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知识之前,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探索杠杆条件的平衡”研究中设置一些问题,笔者在笔者之前让学生记住思考生活杠杆,使用示例图片允许学生观察杠杆的识别,并考虑其作用的讨论。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积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阎金铎,梁树森.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2]阎金铎,续佩君.物理能力测量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注重观察细节培养学生快乐成长 篇二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教育评价,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参与。这样的评价,信息来源单一、有限,缺乏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因而容易片面、主观,难以收到应有的实效;也使得学生的主观感受常被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我意识的建立,削弱了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其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当然要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既能提高学生对评价意义的认识,提高其评价主体参与意识,也能加深学生对教育内容和过程的认识、体验和把握,清楚教育的重点、难点,并将教学知识、能力系统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关注和参与也十分必要,能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进而拓宽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形成对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快乐成长。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评价,张扬个性,建立自信

学生自主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展开过程之中和结束之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创造一切可进行评价的机会。评价可从课中统一进行,也可以课外自行评价;同一内容可以一次评价,也可以多次评价。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评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不论是课前材料的搜集还是课后作品的展示,关注的不仅是结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进行这些活动时采取的方法、态度,以此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关注过程和结果。最后关注自评的实效。学生由于个体差异,不可能人人评价都到位,重要的是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认真的态度和高昂的热情,审视自己的劳动,达到自我评价的目的。在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评价中,这种学生自主评价是众主体评价之首,也是对学生进行合理而公正评价的基础。

学生合作评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学生合作评价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淡化等级,淡化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其次,我们还要合理分工,区别对待。如在对待学生作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优等生评价中等生的作品,这样既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又能从中吸收一些长处;中等生评价学困生,重在情感、态度和方法上的评价,对于明显的不足给予指正,利己又利人;学困生评价优等生,教师协助,后进生从中学习许多长处,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态度。再次,在学生合作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刚开始评价他人时,学生总是会喜欢去给别人挑毛病、找缺点,结果可能造成没有几个同学敢来“应战”,课堂活动、发言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了。这样的评价只会打击同学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告诉学生“评价别人要先看优点,再提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就初步学会了评价别人。例如:“我觉得她读课文很流利,如果能把鼻音读准就更好了!”“他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我要向他学习。”就这样学生可以慢慢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最后,当然还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家长介入评价,亲切自然,有利沟通

家长介入评价学生的学习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可以是课程学习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辅导、考试后的试卷评改等,如小学老师就经常请家长签名督促学生的学习;我们甚至可以在教学开放周请家长来听课,参与孩子的课堂学习评价;更可以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让家长参与对孩子督促、评价。

家长介入评价总的指导思想是“改进或形成”,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也是为了让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另一种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家长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可以把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把在校孩子表现反馈给家长。另外,家长也可以参与对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项目的评价。

社会参与评价,教育延伸,激励进步

我们除了在研究性学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社会上的专家、社区等部门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外,初高中新生军训也经常请部队武警官兵一起协助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更需要学生所在社区全面参与评价;我们甚至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走进社会,延伸教育,来进一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让课堂走进社会。如军训、三防教育、研究性学习、清明祭拜英烈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生物课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美术课到公园写生等等,我们就无一例外的需要让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感知他身边的社会发展变化,从中获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进步成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学生感知、认识社会的能力做出评价,这也是社会参与评价的一种呈现方式。

其次,让社会走进课堂。要让社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请进来”可以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请进来”不单单指请些社会上的学者专家给我们的学生开些讲座或指导我们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这样的对学生进行的直接评价;“请进来”还可以媒体方式请进一些在教学中可能遇到却又无法及时在现实中找到的素材。如主题班会可以收集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感知、评判时,社会评价就潜移默化地参与进来了。

第三,让社会活动和课堂教学拉手。学校可以和社会合作,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如社区运动会、清明祭拜英烈、中华环保世纪行、红十字会献血、“5.12”汶川大地震捐款赈灾等等,我们可以把社会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学校也借助这些社会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育是以社会为背景的大课堂,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社会的评价,社会参与评价可以对学生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形成和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师生共同评价,深化认识,教学相长

我们在评价中要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了解、参与教师对他们的适时、积极的评价全过程,这样师生共同评价,才可能深化认识,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先彻底转变固有的评价观念,逐渐形成明晰的评价新理念。注重激励性,注重自主性,注重综合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全程性,注重开放性。

其次,教师评价还要注意:①评价内容多元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去全面评价一个学生;②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评价过程中,对不同学生,评价角度可以不同,等级评分标准也可以不同;③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差异评价相结合,以个体差异评价为主;④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作业、练习、考试评价外,还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实作评价法、作品和文章评选法、展示与交流法、演说与讨论法、答辩法等。

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建立一种多元主体评价机制来客观评价学生,并让学生在客观、全面、公正的环境中全面成长。因为学生只有在客观、全面、公正的环境中,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骄人的成绩,才会快乐成长。

上一篇:乡2007年抗洪抢险预案下一篇:公路检测公共基础